全民健保
」 健保 健保費 健保署變故家庭、經濟困難欠健保費! 健保署設「弱勢民眾通報平台」提供協助
中央健康保險署持續推動關懷弱勢,設置「弱勢民眾通報平台」,並跨機關合作,提供即時協助弱勢民眾解決健保欠費。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士林分署透過「弱勢民眾通報平台」通報個案,健保署臺北業務組接獲後立即啟動協助申請健保愛心專戶清償健保欠費,以解燃眉之急,保障民眾醫療權益及安心就醫。清潔員無力負擔健保費 愛心專戶解決欠費問題住在台北市士林區盧女士擔任清潔員的工作,兩個月前工作時,不慎跌倒受傷,至今無法工作,僅靠丈夫每月2萬餘元薪資維持生計,經濟頓時陷入困境,繳不出健保費。臺北業務組與士林執行分署共同訪視並關懷盧女士及其家人,同時健保署以愛心專戶善款補助2萬元及辦理紓困基金無息申貸,協助繳清健保欠費。盧女士表示,內心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並感謝善心人士的捐助及健保署等單位協助措施。弱勢民眾通報平台 協助變故家庭、援助經濟困難者臺北業務組與轄區執行分署以跨機關合作共同關懷協助弱勢民眾,執行分署,遇有民眾因逢變故,生活陷入困難,無力繳納健保費,分署透過「弱勢民眾通報平台」或以電話、傳真等通報,健保署收到後立即啟動弱勢協助措施。據統計近3年計1,221位(含眷屬)保險對象受惠,協助繳納金額達2,363萬餘元。守護弱勢家庭 審慎運用善款、綿延愛心李純馥組長表示,關懷弱勢是全民健保願景之一,健保愛心專戶累積社會各界善心人士捐款,冀期匯集眾人力量及愛心,共同守護弱勢家庭度過難關。同時,健保署對捐款者表達誠摯的敬意,未來仍持續審慎運用善款協助弱勢,讓愛心持續綿延。
膝蓋不再打架! 「導引式鋼板矯正」男童X型腿大幅改善
隨著台灣少子化的趨勢,每個孩子的健康與發展愈發受到家長的重視。現年14歲的張小弟在5年前發現運動時膝蓋經常相互碰撞,導致疼痛,影響了運動表現和步態協調。經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骨科主任郭建忠醫師診斷為X型腿。兩年保守治療後症狀不但沒有改善,X型腿卻更加明顯,同學們更是投以異樣眼光,讓他在同儕中感受到極大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郭建忠醫師為張小弟安排了導引式鋼板矯正手術。手術後短短半年,雙腿外觀已顯著改善,走路和跑步時不再受到碰撞影響感到疼痛,運動表現也顯著提升。術後一年,量測發現膝蓋角度恢復正常,外觀與功能皆有明顯改善。近期,張小弟已順利移除鋼板,重新擁有筆直健康的雙腿。郭建忠醫師指出,現今家長對孩子的健康與體態愈加重視,早期發現與治療發育問題更顯重要。X型腿與O型腿的形成,主要受鐘擺效應影響,但並非所有的腿型異常都需要治療。新生兒通常會因胎壓影響而呈現輕微約10-15度的O型腿,並在一歲半至兩歲時逐漸變直;隨後可能出現輕微的X型腿,最終在6至8歲左右恢復正常。然而,若在發育過程中,由於膝蓋生長板的內外側異常增生速度導致X型腿或O型腿,長期下來會引發膝蓋兩側受力不均,導致韌帶鬆弛、半月板受損等問題。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可能加速關節退化,成為未來健康的隱憂。郭建忠醫師進一步說明,12歲之前,都是手術治療腿型異常的黃金時期,自全民健保在108年開始給付生長板導引矯正手術使用的八字鋼板後,小兒骨科醫師能透過低侵入性的手術逐步調整膝關節角度,相較傳統手術治療傷口大、治療時間久,新式導引式八字鋼板治療手術傷口落在3-4公分,術後可快速恢復活動及跑跳,不會影響後續生長,併發症也較少,而且手術矯正、肢體變直之後,下半身也相對變修長,為家長和孩子提供了極大的幫助。郭建忠醫師提醒,如果8歲後的孩童因任何原因導致未能按照鐘擺效應正常生長,出現腿型不對稱的情況,建議家長應高度重視,立即陪同孩子前往專業的小兒骨科醫師進行詳細的追蹤檢查。透過早期的醫療介入,不僅可有效避免未來可能的健康問題,還能讓孩子擁有健康雙腿,為他們的自信人生奠定基礎。
安寧善終掀健保配置漏洞 監委申請調查
監察院20日指出,接獲民眾陳情,指出國內各縣市社政單位以公費安置於醫療院所慢性呼吸照護病房(RCW)內之許多呼吸器依賴病人,部分恐已意識不清,有些甚至長期無家屬探視,惟因無法自主表達其意志,不但被迫以現代醫療強行續命,未能安寧善終,亦衍生全民健保給付無效醫療之疑慮,監察委員田秋堇已申請立案調查。監委表示,我國自89年立法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賦予國人得預立意願書,主張若於生命末期時可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或作維生醫療抉擇。若末期病人未簽署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且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由其最近親屬出具同意書代替之。無最近親屬者,應經安寧緩和醫療照會後,依末期病人最大利益出具醫囑代替之,以確保已施行維生醫療之末期病人善終的權利。監委進一步指出,104年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國人得預立醫療決定,事先立下書面意思表示,指明若處於特定臨床條件時,希望接受或拒絕之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或其他與醫療照護、善終等相關意願之決定。監委指出,國人若處於特定臨床條件時,可以選擇拒絕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的權利,究相關主管機關對於上揭公費安置個案,於安置之初有無依前開規定協助個案預立醫療指示?是否已研擬一套機制以確保這類安置病人保有善終之權利?又主管機關與醫療院所間如何溝通,以確保醫療院所不會剝奪安置病人安寧善終權益、實施無效醫療?全民健保資源是否有效配置?上揭疑義均需進一步深入瞭解釐清。
覆議案後全力拚經濟 卓榮泰曝8月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
行政院長卓榮泰17日晚間再次宴請民進黨立委,本次輪到立法院司法及法制、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於會後轉述,卓榮泰希望在覆議案結束後,政府能真正進入福國利民、經濟發展的新階段,行政院計劃於8月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全面推動薪資、所得分配、財政金融等福國利民政策,全力拚經濟。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在會後轉述,本次宴會議題主要集中在民生和福國利民的法案上,會中關注到「打詐四法」能否在7月16日前完成修法工作,卓榮泰期待回應人民期待和保障人權上取得平衡。吳思瑤表示,勞動部長何佩珊在會中提及《勞基法》第54條的修改,希望可以鬆綁65歲強制退休年齡,有效解決中高齡就業問題,被視為福國利民的重要法案。此外,針對在野黨提出的《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和80歲以上免用巴氏量表等議題,何佩珊解釋,行政部門的「多元免評方案」能有效協助需要的長輩快速獲得移工照護,希望大家能支持勞動部立場。在《全民健保法》方面,吳思瑤表示,第62條已進入「深水區」,本週將進行黨團協商,衛福部長邱泰源也會努力與在野黨溝通,並與醫界領袖對話,希望不要支持在野黨強制將醫療點值提高到0.95或1元的提案,會造成財政困難。她也說,政府的配套措施包括成立百億癌症基金、擴大護理人員支持等,也會檢討哪些可以用公務預算回歸公衛項目,不再佔健保總額。此外,吳思瑤透露,會中也有討論到覆議案,再次說明行政部門提出覆議案的理由,不是對抗立法院,而是為捍衛憲法精神所必須的立場,卓榮泰請執政黨立委全力強化社會論述,也希望在野黨立委能聽取民意。吳思瑤轉述,卓榮泰希望在國會擴權和覆議案結束後,政治對立緊張局勢能有所緩和,進而進入福國利民、拚經濟的新階段。卓榮泰表示,行政院將於8月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邀集產官學研等經濟意見領袖,協助推動未來經濟政策,並搭配國家希望工程等重大政策,因此,卓榮泰請立委在國會擴權法案後,全力推動經濟發展。
「夜間卡陰」急診加收6百 醫曝價目表:醫療收費連宮廟都比不上了
衛福部今年3月公告停止適用「醫療機構收取掛號費之參考範圍」,等同於取消醫療機構掛號費上限,未來要漲掛號費不用再經地方衛生局審查,引發民眾憂心,深怕看病變得更貴。不過,醫師鄭丞傑日前貼出1張宮廟價目表,只見處理卡到陰就要2000元,若是深夜時段還得加收600元「急診費」,讓他不禁感嘆「全民健保的醫療收費是連宮廟都比不上了」。鄭丞傑14日在臉書分享1張宮廟價目表,可以看見上頭註明各項服務的價錢,包括光明燈600元、財利燈800元、收驚200元、斬小人3200元、轉運3000元,冤親債主1600元、渡化嬰靈1600元、卡陰2000元、淨化屋內1800元、陽宅風水6800元、安神位1萬2000元、夜間卡陰急診基本費600元等。(圖/翻攝自鄭丞傑教授/醫師臉書)鄭丞傑在貼文中表示,「現在不只是插管比通水管便宜,心臟按摩(CPR) 比腳底按摩便宜,全民健保的醫療收費是連宮廟都比不上了。看看這張價目表,改運3000元、卡到陰2000元(夜間急診加600)、斬小人3200元、寵物溝通1000 元(15分鐘)、與往生者溝通20000元,哇哇!全部都是沒有健保給付的喔」。貼文引發討論,不少網友留言「實際又貼切」、「真的很諷刺」、「教授真的太風趣」、「醫療悲哀」、「我肯定有一天會需要CPR,但我也確定不會去找宮廟解決事情,因為缺乏成功sample的統計大數據。如此所以於是宮廟很少人上門,生意難做,三年賺一次、一次賺三年」。
無照密醫詐領健保 基層牙醫籲停止「偏鄉精進計畫」
台灣最大的牙醫連鎖聯盟涉嫌聘用13名沒有執照的密醫,詐領健保費牟利至少4千萬元,這些密醫多半是海歸學生背景,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聲明12日發表聲明指出,衛福部逕自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公告「偏鄉精進計畫」,無異大開後門引進更多海歸牙醫學生,增加此類密醫詐領健保的發生機會,呼籲衛福部懸崖勒馬,不要做醫二代或政商二代的衛福部。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聲明表示,全民健保制度是台灣醫療的重大基石,在現今全民健保財務岌岌可危的情況下,竟有人不守法律規範以密醫行為、有牙醫高層知法犯法聘僱密醫,來詐領健保財務。這些密醫大部分是沒有執照、甚至連實習都沒有的海歸牙醫學生,對這些俗稱「波波牙醫」傷害整體醫療環境的行為,協會表示深惡痛絕,無法接受。聲明指出,衛福部4月底逕行以行政命令公告的偏鄉精進計畫第二期,其中牙醫項目卻是「假偏鄉、真後門」,要引進更多的海歸牙醫學生,這無疑是在增加前述報載不良行為的發生機率,這個假偏鄉計畫,刻意排除一萬多名已有執照的經驗豐富牙醫師到偏鄉服務,反而要花近24億人民納稅血汗錢,3年內將428位波波牙醫畢業生插隊送入我國的醫學中心實習,人數超過本土學生一年371人的招生數量。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表示,偏鄉精進計畫的實習生根本不屬於本國牙醫系正規教育體制內;此計畫還要調走教學醫院師資去保健指導,等同雙倍破壞國內醫學教育體制,拉低實習品質,計畫服務地點部立醫院也根本不是偏鄉,甚至會摧毀現有已架置好的牙醫偏鄉巡迴醫療體系及公費牙醫師制度,對台灣牙醫醫療品質造成更大傷害。
藍委修法保障健保點值 薛瑞元喊沒錢拒買單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2日就國民黨立委王育敏、蘇清泉等人提出的「全民健保法第六十二條條文修正草案」進行審查,根據修正草案內容,要求健保點值保障1點0.95元或1點1元兩版本。對此,衛福部部長薛瑞元表示,距離5月19日交接僅剩10幾天,現階段安排審查「有點尷尬」,目前安全準備金約有1300億,補點值需要705億、1155億,這樣會導致明年底安全準備金不足一個月,因此,今年底恐怕就要調漲保費。王育敏所提的版本為保障點值1點0.95元,蘇清泉版本則是保障1點1元,根據健保署試算,前者需要705億,後者需要1155億。對此,薛瑞元指出,目前手上並無足夠的資源來支持修正草案,所以,今天排審該法案「老實說有點尷尬」,尤其距離新內閣上任交接僅剩10餘天,財源不夠也不可能同意,但他也強調,他不是反對該案,而是自己做不到。薛瑞元也表示,若修正案通過,目前安全準備金約有1300億,若修正案通過,假設每月支出700多億,將導致明年底安全準備金不足一個月,不足的部分需要從總額外用公務預算撥補,但這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必須在前年度就進行,如果編列不足或是根本沒有編列,就必須從安全準備金中補足,但這也代表很快就會不夠用。薛瑞元說,該案目前各界協商仍未取得共識,所以必須審慎評估,否則恐怕會引起民眾反彈,他也說,若既有財源要支應,安全準備金明年會一次用完,所以今年底可能就要調漲保費,而且恐怕還會超過《健保法》的規定上限6%。
親蛋白腎毒素檢測試劑「及早揪出腎病」 獲食藥署核准上市
根據2022年台灣腎病年報統計,臺灣2020年透析盛行數逾8萬人,每百萬人有3,771人正在接受長期透析,末期腎臟病患者總醫療點數也增加至708.8億點,占比全民健保總支出約9.2%。由於早期慢性腎臟病因症狀不明顯,不易被發現而延誤治療,或是治療效果不易完整評估。因此,即早發現病情變化或對病程進行監控至關重要,可以幫助避免亞健康病患錯失慢性腎臟病的黃金治療時機。此外,有效的監控和評估也能幫助腎臟病患者管理治療過程,延緩病情惡化。偉喬生醫憑藉其核心技術,突破抗小分子抗體高技術門檻,成功開發高專一性之專利抗小分子抗體 ,並藉由此專利抗體從原料開發到衍生應用產品-親蛋白腎毒素檢測試劑,全程自主研發及生產。此檢測試劑近日通過衛福部食藥署(TFDA)第三等級體外診斷試劑(IVD)查驗登記核准,此項技術專利為全球首家、也是全臺首款通過查驗登記,將提供臨床檢測新解決方案,希望有助於提升全球腎臟病的預防與管理,後續將佈局全臺各大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基層診所以及檢驗所等通路。此親蛋白腎毒素檢測試劑組突破高技術門檻,已通過歐盟CE-IVD認證,並獲得臺灣、日本、美國、中國等多國專利,同時也在新加坡、越南等亞太地區進行查驗登記申請,現今通過(TFDA)第三等級體外診斷試劑查驗登記後,更是讓醫界引頸期盼。偉喬生醫董事長莊詠鈞表示,藉由親蛋白腎毒素檢測試劑的上市,期許能降低患者長期的檢驗費用、提供院所更便利及精準的腎功能指標資訊,把握腎病的黃金治療期。也期盼未來能持續技術突破,將核心技術檢測試劑、抗體及重組蛋白開發引領臺灣走向國際,佈局全球市場。
比你所認為的影響更深遠 倡議設立「長新冠症候群」特別門診
新冠病毒的疫情發展至今,病毒突變又突變,已進展到JN1,在美國每天重症進院多達2萬人,而歐洲國家新冠疫情監測數據也顯示JN1、omicron variants占了主要地位且呈現上升趨勢,美國TIME(時代)雜誌2023年12月7日報導疫情持續延燒發展,記者Jamie Ducharme文中說明得COVID後的人,免疫系統受傷害而更容易受其他病原攻擊,是否新冠廣泛地弱化了人體免疫力?還是新冠增加了發炎反應,造成只要輕微感染,過度的發炎反應就會令人感覺或經歷大病一場。按WHO之前的定義,長新冠症候群是在新冠狀病毒感染後3個月內發生一些症狀可能長達1年以上,在台灣約有20萬人,在英國全國的統計數有150萬人出現這個症候群超過4週。而在2021年8月發表的有關1276名住院患者追蹤6-12個月的報告,至少有一種後遺症的從68%降到49%,疲勞或肌無力從52%降到20%,但出院12個月出現呼吸困難、焦慮、抑鬱的比例反而比半年前高,故有一項研究報告宣稱應注意、觀察、追蹤25年,以能早期發現有症兆或無症兆發炎反應造成的慢性病或自體免疫疾,進而使不健康老化的患者增加。不健康老人人口的攀升,會產生許多公衛或長照健保負擔的問題,宜及早預防並教育病患或大眾,尤其是提高大眾對無症兆發炎反應的警覺性。將於2024年1月發表於Lancet(刺胳針)的一篇調查報告指出,英國的死亡率比過去高,其前5年(不含2020年)與2023上半年的比率是7.2%比8.6%,尤其是心臟原因造成的死亡,和小於49歲的年輕人死亡率在增加,新加坡及WHO其他國家的報告也有類似的情況。非營利組織PHMPT在去年9 月於美國德州北部地區區域法院控訴FDA,質疑FDA隱瞞輝瑞等藥廠對2019年新冠疫苗的相關數據,2023年3月1日法院裁定FDA敗訴而公布了第一批副作用,內容多達9頁,包括紅斑性狼瘡、急性腦脊髓炎、心臟驟停等,在參加試驗的46000中有42000人有不良反應,其中1200人死亡。在2022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自然免疫力優於現今疫苗免疫力的保護再感染達13倍之多,而症狀發生則少於27倍。其實在2021年9月13日Nature(自然醫學)期刊刊登的網路文章,在標題就指出,病毒引起的內源性老化機制,是驅動和治療新冠病毒的目標。由病毒引發的衰老化和其他原因引發的衰老化幾無二致,同時也伴隨衰老相關的分泌表現型細胞(SASP),包括分泌的前發炎細胞激素、細胞外模型(矩陣)活性因子、前趨凝媒介物,而在COVID-19病患的呼吸道黏膜可發現老化的標記及SASP因子在血中的濃度上升。一些抗衰老的藥物可選擇性去除病毒引發的衰老細胞(VIS),所以有些專家建議抗衰老藥物使用於新冠或其他病毒感染的病患,但在染疫的患者中,有人症狀輕,有人症狀重,似乎闗鍵在細胞激素的干擾素(Interferon)產生的速度。在出血熱的動物實驗中,如先打干擾素,則病毒容易禁絕,由此可見干擾素有助於預防受到感染,等病毒在血管中蔓延開來才施打就來不及了。而人體正常免疫反應所產生的干擾素,其反應路徑是經由自然免疫反應(Innate)而非適應免疫反應(Adaptive),而現行所研發的疫苗是由適應的免疫效應產生抗體,有其必然的副作用。經由鼻黏膜或呼吸道上皮細胞產生干擾素,可以對抗或阻斷COVID-19的感染。事實上,提升干擾素的生活飲食介紹中,綠茶或紅茶,一天如喝5杯,可增加干擾素分泌5倍,故專家們都鼓勵、主張自然免疫力的提增。因此,設立長新冠症候群特別門診的目的在於:1、早期診斷、早期去除體內殘存的病毒。2、避免慢性發炎造成各種慢性病、癌症、自體免疫反應的疾病。3、避免不健康老化人口的上升造成家庭、國家財務的負擔。4、維護國人的健康,教育國人40歲以後注意抗老化的作為。5、避免醫療的浪費。6、讓全民健保回歸正軌,阻止社會醫療化。7、提供真正的預防醫療。
骨質流失就像海砂屋 恐導致骨鬆性骨折不自知
輕忽骨質流失恐怕會像海砂屋,外觀看起來沒問題,但隨時可能造成骨質疏鬆性骨折!尤其對需要執行手術的骨折病患而言,骨鬆會讓骨頭的強度跟品質都下降,最終會導致手術計畫失敗。在彰化秀傳紀念醫院,每個月大約會遇到60至70名因骨鬆性骨折而就醫的病患,該院關節重建中心主任蔡沅欣指出,絕大多數患者都是在發生骨折後入院,檢查後才發現是骨質疏鬆症所引起,「骨質流失是沒有感覺的,高危險族群必須及早顧好骨本,並及早檢測骨密度,以防因骨折而失能。」50歲熟女人工髖關節鬆脫,原來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致骨鬆蔡沅欣主任提及曾收治一名年約50歲熟女,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長期使用類固醇埋下骨鬆高風險因子,卻忽略及早進行骨密度檢測的重要性,只單純控制風濕性疾病。後來不幸出現髖關節壞死,當時接手治療的骨科醫師幫其置換人工髖關節,患者術後行走狀況雖不錯,卻在手術完8個月後,因為關節疼痛而求診。經過X光檢查後發現,原來是人工髖關節鬆脫了,「之後的治療只能重新換一組新的人工髖關節。」蔡沅欣主任說,幫病患手術後,立即以DXA檢測患者骨密度,發現T-Score小於負3;建議使用促進骨質生成的藥物,病患在手術完一個月內就能行走,恢復狀況良好。他感嘆,通常傷筋斷骨要100天恢復,而以50歲女性來看,倘若沒有骨鬆現象,一般三個月就能恢復到原本的生活狀況,但該病患8個月卻仍沒恢復,「長期使用類固醇的族群,骨質流失速度快,更應留意骨鬆性骨折的風險。」骨鬆會造成手術難度增高,術後應持續服用骨鬆治療藥物執行過許多高難度手術的蔡沅欣主任,對骨鬆所造成的手術難度非常有感,他指出,骨鬆最常發生在脊椎、髖關節及手腕、肩膀等部位,「為這些病患開刀時會發現,只要稍微用力或輕敲他們的骨頭就會碎掉。」連放入骨髓鋼釘或要做人工髖關節的固定都有問題,抓不牢,相當棘手,因此建議極高風險骨鬆患者更要積極面對病治療骨鬆。目前國內全民健保可給付的骨鬆治療藥物有兩大類,包括「減少骨質流失」及「促進骨質生成」類藥物,各有其給付標準。從國際文獻發現,若骨密度嚴重不足(T-Score小於負3),或者有多處骨折情形時,會建議病患把促進骨質生成的藥物放在第一線用藥,這對於病患術後預後較好。蔡沅欣主任提出數據指出,臨床確實有病患因發生人工髖關節骨折,在使用促進骨質生成的藥物治療後,在很短的時間便能恢復良好的生活功能,是患者及家屬的一大福音。他也提醒,有長期使用類固醇的風濕免疫性疾病患者,務必每2年做一次DXA檢測,以了解自己的骨頭健康程度,預防骨鬆性骨折的發生。
全台23萬人罹糖尿病不自知 陷心腎多重共病危機
據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統計,全台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高達11%,推估目前糖尿病患者已突破250萬。然而近期國家衛生研究院針對台灣2012到2020年人體生物資料庫及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數據的研究,發現未診斷糖尿病的標準化盛行率平均約落在1%,意即每年平均約有1%未確診的潛在糖尿病患者,照此比例推算,以現年截至9月底、全國2340萬的人口數預估,恐約有23萬人實際未察覺自己已罹患糖尿病。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提醒,糖尿病事實上為一全身性疾病,容易引發心衰竭及腎臟病等多重共病!據統計,台灣每3位糖友就有1位衍生慢性腎臟病;每5位就有1位合併心衰竭問題,這三者疾病不但名列國人前十大死因,更是全民健保醫療支出的前20大疾病,糖尿病及相關共病已然成為全民健康最大危機。健康識能在慢性疾病照護與預防上有舉足輕重的關係,然而,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過去兩年針對全台近7000位糖尿病患者的調查發現,其中約76%糖友雖已可列為慢性腎臟病的中高風險族群,但卻有高達51.1%的糖友從未認知自身風險7,顯見糖尿病患者的共病認知明顯不足!有鑑於此,今年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提出「Goal 50+超越50」升級計畫,將提升疾病識能率,列入糖腎共病照護指標之一。蔡世澤指出,防治共病需要醫病及各界共同努力,然而,每位糖尿病患者的共病風險、病況嚴重程度各不相同,血糖控制目標、用藥、自我健康管理方式都須量身打造,加上在糖友自身認知不足的情況下,醫事人員在診間往往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來回溝通,自我管理及支持的成效也就因而大打折扣。若能提早建立患者對於疾病的完整認知,就有機會縮短醫病間資訊落差、大幅提升溝通效率,讓防治措施發揮最好的效果。為了提醒糖友控制血糖之餘、也要及早預防腎心併發症發生的風險,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近年推動「今天你有控嗎?請問糖三臟」宣導運動,鼓勵糖友於回診時主動與醫護人員詢問三臟狀況,確實追蹤共病風險及照護績效:第一問「胰臟」:血糖控制狀況?第二問「腎臟」:腎臟功能如何?蛋白尿與腎絲球過濾率落在哪個分級?第三問「心臟」:如何預防心臟衰竭?平常是否有出現喘、累、腫等症狀?適逢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為了響應今年由國際糖尿病聯盟訂定的「知所風險,知所應對(KNOW YOUR RISK, KNOW YOUR RESPONSE)」主題,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特別推出「快向糖三臟取經」升級版衛教網站,除了可自我檢測共病風險外,糖友亦可透過「周遊糖腎心照護地圖」的問答方式,一步步掌握飲食、運動、治療等面向的錦囊妙計,知曉適合自己風險的照護方法,並進一步與醫護團隊討論出最適治療選擇,及早建立控糖、顧腎、護心的全方位照護實力!
侯指陸外配都是一家人 當選後陸配取得身份時間比照外配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天造訪對手、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本命區」台南,並公布「新住民政策」七大主張。他強調,會將懷孕新住民全面納入健保,此外,國人陸配與外配「都是一家人」,若當選,陸配取得身分證年限將比照外配,從現行6年縮短至4年,同時檢討婚姻移民境外面談制度「更人性化」,並成立移民委員會、推動新住民基本法,「為新住民顧健康、護權益」,讓台灣移民政策從「家」的概念再出發 。侯友宜今天強調陸配、外配都是一家人,陸配取得國籍身份時間應與陸配一致,不應有歧視。(圖/侯辦提供)侯友宜指出,目前懷孕新住民尚未全面納健保,現況懷孕的新住民媽媽,必須持有居留證滿 6 個月 (除了受僱者),才可參加全民健保。而政府目前只提供產檢補助,新住民媽媽因未有健保須付昂貴醫藥費,造成媽媽、寶寶健康無法受到保障,他當選總統,一定會積極修法,讓新住民媽媽不必再等6個月。侯友宜表示,他當選後,將會推動陸配取得身分證年限比照外籍配偶,由6年改4年。不論是大陸或是其他國家,因為結婚來台灣生活的配偶,都是台灣新住民、新家人,政府應該平等看待,不能歧視任何一個人。侯友宜並說,許多新住民家庭都曾陳情,婚姻移民境外面談問得問題太隱私,連夫妻閨房、岳父生日都要回答,如果面談不通過,就不能來台。但時代改變,不能「一邊高喊新南向,一邊又擋人婚姻」,未來他會全面檢討「婚姻移民境外面談制度 」。侯並以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 」內的語言隔閡為例指出,他當選後,要統整政府與社會資源,建立全國性通譯平台,針對司法、醫療、勞資爭議等提供通譯服務。讓新住民需要的時候,及時提供現場或是遠距的通譯服務,幫助大家避免因為語言產生誤會,造成權益受損的問題。侯友宜表示,很多新住民來到台灣學中文時,不喜歡「識字班」這個說法,不是不識字,只是想學中文,因此他會設立新住民語言中心,強化中文學習網絡,還會開設閩南、客家、原住民語言專班;語言中心也將是培力新二代和新南向語言人才,成為台灣邁向國際的新動力。侯強調在此同時,他會打造就業平權環境,放寬證照考試資格、開設高階職訓班。並且成立移民委員會、推動新住民基本法,讓移民委員會照顧每個移民家庭的醫療、經濟與發展,幫助大家在台灣花開結果、展翅翱翔。侯友宜的「新住民政策」七大主張分別為,懷孕新住民全面納健保;陸配取得身分證年限比照外配,由6年改4年;檢討婚姻移民境外面談制度;建立全國通譯平台;設立新住民語言中心;打造就業平權環境,放寬證照考試資格、開設高階職訓班;成立移民委員會、推動新住民基本法。
美媒稱「台灣健保正在崩潰」 北榮澄清:未能呈現受訪者原意
美國網媒Vice近期採訪多位台北榮總醫師,並報導指稱「台灣世界級的健保正在崩潰」,受到少子化、老年化的衝擊,醫療面臨薪資不足、工時太長、健保又不敢漲價等問題。對此,台北榮總相當不滿,發出聲明指影片內容與原訪談主軸差異甚大,令人錯愕,深感遺憾,已連繫拍攝導演,表達強烈抗議。Vice影音報導點出「台灣世界級的健保正在崩潰」,簡介中提及台灣擁有傲視全球最優秀的醫療體系之一,採取單一保險人、政府的管理模式進行的全民健保,讓民眾可以根據其收入支付保費,看診時自付費用約2.50美元(約新台幣80元)。但近年受到少子化和高齡化的影響,這種低成本的健保正在崩壞。由於受訪者多為台北榮總醫師,還有由北榮經營的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因此台北榮總也為此發出2點聲明。第一、vice公司在台灣的林姓導演聯繫表示,基於人口高齡化對於醫療體系發展之挑戰,台灣健保的模式可提供國際間參考,基於正面與公益服務,陳亮恭應允接受採訪。第二、在112年9月7日訪談中,陳亮恭依照國際間人口高齡化趨勢所衍生之挑戰及台灣因應的相關政策方針進行說明,其中談及國內近十年來健保與醫政規劃發展之作為,但未被適當呈現。最終影片卻以「台灣健保正在崩潰」為題播出,與訪談內容主軸和內容差異甚大,令人錯愕,深感遺憾。聲明還指出,目前已連繫拍攝導演,表達強烈抗議,導演則表示專題拍攝是外包給台灣團隊,後製剪輯都在新加坡的Vice Asia進行,出資方為Taiwan Plus,為公視的英語頻道。因此該影片透過英語旁白與聳動標題來吸流量,未能正確呈現受訪者之原意,實為遺憾。
癌婦申請標靶藥遭拒 每月10萬藥費壓垮全家
台灣全民健保制度舉世聞名,多次被國際媒體譽為「世界第一」,如今健保出現財務黑洞,民眾申請健保也難上加難。桃園77歲林陳姓老婦罹患肺癌,仰賴每月9萬8000元的標靶藥物救命,如今其使用的相關藥物雖幸運納入健保,但老婦申請時卻被以她2年前曾使用過免疫療法為由拒絕,全家經濟瀕臨崩潰。
健保如賭博1/癌婦申請標靶藥遭拒 每月10萬藥費壓垮全家
台灣全民健保制度舉世聞名,多次被國際媒體譽為「世界第一」,如今健保出現財務黑洞,民眾申請健保也難上加難。桃園77歲林陳姓老婦罹患肺癌,仰賴每月9萬8000元的標靶藥物救命,如今其使用的相關藥物雖幸運納入健保,但老婦申請時卻被以她2年前曾使用過免疫療法為由拒絕,全家經濟瀕臨崩潰。由於現行健保規定每種病只補助一種療程,意思是這位老婦曾選擇使用免疫療法,不管有效沒效,健保都不再提供標靶藥物,此一規定似乎逼著病人拿自己的命進行一場豪賭,選對就能靠健保續命,選錯就只能自費砸大錢去買命。77歲林陳姓老婦人罹患癌症,仰賴每月9萬8000元的標靶藥物救命,龐大醫療費用讓一家人喘不過氣。(圖/黃威彬攝)10月4日上午,林小姐陪著年近8旬的老母親回醫院複診,在颱風將來的滂沱大雨中,她扶著母親走進院區,亦步亦趨的跟在媽媽身邊,母女兩人的手緊緊相握,而在這幅溫馨畫面的背後,卻藏著將一家人壓垮的龐大醫療費陰影。「每個月9萬8000元,什麼的家庭能夠這樣花?」林小姐表示,母親罹癌前生活十分活躍,除了日常的打牌唱歌外,還能跟好友跳國標舞和爬山,直到2年前她自覺骨頭隱隱作痛,求助骨科卻被安排轉診至胸腔內科,前年10月確診肺腺癌非小細胞癌第4期,在醫生的建議下曾進行一次免疫療法,但身體出現嚴重排斥反應只好作罷。 「家裡已經沒有爸爸了,不希望媽媽這麼大年紀還要化療,這才決定吃標靶藥物。」林小姐提到,她曾目睹化療患者吃不下、睡不好還掉頭髮的景況,她不捨愛美的母親如此受罪,當時正好助攻非小細胞肺癌的新標靶藥「capmatinib」獲准上市,林家人討論後決定自費使用該藥物。所幸此標靶藥物對病症有極大幫助,林老太太在持續服藥後病情逐漸穩定,生活品質幾乎回到患病前,但該藥每日得服用4次,老太太每月的藥費和醫療費超過10萬元,加上各種手術費用,林家人至今已燒掉近300萬元,沉重壓力壓得全家都喘不過氣。今年6月,健保署通過「Tepmetkofilm-coated Tablets 225mg暨其藥品給付規定」,而該藥品與林老太太服用的「capmatinib」有相似療效,林家人聽聞此好消息時感激涕零、普天同慶,原以為肩上的擔子終於能稍稍減輕,現實卻狠狠地給了他們一巴掌。林老太太前年10月確診肺腺癌非小細胞癌第4期,所幸病情在標靶藥物治療下逐漸穩定。(示意圖/123RF)「原本以為終於得救了,心情就像在洗三溫暖一樣。」林小姐無奈表示,健保給付規定每月病人每個適應症限給付一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且不得互換,但當時健保並沒有給付該款標靶藥物,健保署溯及既往,用2年前無效的免疫療法為拒絕理由,讓他們難以接受,林老太太更因打擊過大,連藥都捨不得吃。「又不是真的賺很多錢,大不了就不吃了。」林老太太表示,她眼見自己的病成了子女沉重負擔,數月前開始瞞著家人和醫生,將每日4顆的藥物減至每日2顆,直至近期要買藥時才被醫生發現,身體也因此出現抗藥性,如今只期望健保署能放寬限制,給癌友一條生路。健保署表示,林老婦人使用免疫療法時正值疫情時期,院方可自行審查免疫療法,林老太太確實有使用此療法並給付,而法規明定每位病人每個適應症限給付一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且不得互換,這才會兩度駁回申請,如患者有疑慮,可請院方在60天內提出爭議審議以進一步釐清。
健保如賭博2/每種病只補助「一種療程」 民代痛批:像下好離手的博弈
桃園市77歲林陳姓婦人身患癌症,仰賴每月9萬8000元的標靶藥物救命,雖然其使用的相關藥物於今年納入健保,婦人申請時卻被以「2年前曾用過免疫療法為由」拒絕,新北市議員鄭宇恩表示,每種適應症只補助一種療程,讓健保宛如是「下好離手的賭博」,希望能修改制度、與時俱進,更好的照顧患者。依據現行健保制度,健保初步規劃每位病人每個適應症限使用一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且不得互換,亦不可合併使用標靶藥物,無效後則不再給付該適應症相關之標靶藥物,此制度用意是讓較多人可獲得給付,對家屬而言卻宛如是在跟健保「對賭」,因為選錯了療程就等於賭上了患者的命和全家財產。新北市議員鄭宇恩呼籲成立癌症基金,癌症費用便能從此支出,避免擠壓舊藥的健保金額。(圖/黃威彬攝)「真的是讓癌友下好離手,對患者和家屬而言都是一場賭博。」鄭宇恩表示,目前癌症是全國十大死因之首,而部分病患被排除在健保之外,對要面臨病痛折磨的患者和家人而言都是沉重打擊,且這還不是健保唯一的問題。鄭宇恩提到,新藥科技發展迅速,根據醫學界統計,癌症新藥納入補助約要400天,甚至會高達700、800天,等同病患要苦撐2年才能等到「健保甘霖」,跟納入補助只需60天的日本相比,台灣的制度明顯十分落後。 鄭宇恩建議,為了避免新藥排擠舊的用藥,健保署應成立癌症基金,讓相關預算由基金來運用,並以商業保險來補足健保,而目前台灣的保險制度在核銷難易度和時程進展上都有許多進步空間,希望健保署能站在人道和救援立場上,盡快想到能夠照顧患者週全的方法。財團法人癌症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則表示,倘若患者有健保無法通過的相關爭議,可向全民健康保險爭議審議會提出申請,由健保署直接審查以爭取機會,也希望健保署勿溯及既往,以標靶藥物尚未納入健保前的療程來否定申請資格。健保署表示,林老婦人使用免疫療法時正值疫情時期,院方可自行審查免疫療法,林老太太確實有使用此療法並給付,而法規明定每位病人每個適應症限給付一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且不得互換,這才會兩度駁回申請,如患者有疑慮,可請院方在60天內提出爭議審議以進一步釐清。醫療制度日新月異,但健保和保險制度明顯跟不上,各界因而強烈要求改革。(示意圖/CTWANT資料照)
大腸直腸癌年輕化! 提早進行「個人化篩檢」預防
我國兒童過重肥胖盛行率逐年攀升,恐成為年輕大腸候選人!美國研究發現,年輕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比例顯著上升,而且世界各國皆有此趨勢。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率領團隊於《健康智慧生活圈》直播節目談討,發現及早篩檢大腸癌可降低發生率,針對年輕大腸癌篩檢提供精準效益實證評估,藉由糞便潛血檢查濃度,可使原有「族群式大腸癌防治」策略走向「個人智慧精準大腸直腸癌防治」,達到智慧精準健康疾病防治。台大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邱瀚模表示,探討年輕大腸直腸癌主題時,通常會與人類發展指數一起評估;人類發展指數越高,代表經濟水準較好,醫療可近性、醫療品質通常較佳,因此癌症的治療效果應該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人類發展指數越高,大腸直腸癌發生率也越高;代表已開發國家的「生活習慣」與「飲食西化」是罹癌的重要原因(Arnold M, et al. Gut 2017;66:683–691.)。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也高於鄰近人類發展指數相近的亞洲國家。無論性別與國別 50歲以下罹癌率顯著增加2017年美國研究發現,年輕大腸直腸癌增加趨勢十分明顯;不論結腸或直腸,50歲以下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且不論性別都有類似的趨勢。而且 1960年後出生的世代觀察到明顯的上升趨勢,世界各國也觀察到類似的情形(Siegel RL et al. JNCI 2017;109(8):djw322.)。根據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男性大腸癌的發生率比女性高出1.5倍。台大公衛團隊過去曾跟韓國、日本、香港等亞太地區國家進行大腸癌研究,發現無論性別,40至49歲大腸癌比例皆明顯增加,尤其男性大腸癌增加幅度最為明顯(Sung JJ, Chiu HM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19)。而且大腸癌發生率在1965年後出生世代持續上升(Murphy CC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8;155:1716–1719),原因包括:肥胖/身體質量指數/代謝症候群兒童時期暴露抗生素和食物鏈中抗生素(改變腸道菌叢)食品業工業化引入化學物質或食品(促使腫瘤形成、改變腸道菌叢)發炎/異位性體質環境輻射或其他環境暴露(區域性)一項研究針對430位小於50歲的族群,進行大腸癌回溯性研究,結果發現26%人的一等親有結直腸癌,10%有基因錯配修復問題,315人有做生殖系基因定序,檢查出林奇氏症候群(Lynch syndrome,亦稱「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HNPC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之基因異常等,有生殖細胞系突變85人中只有43人表示其一等親有大腸癌。因此,小於50歲大腸癌中有20%具有生殖系基因突變,建議對於所有早發性結直腸癌患者,提供基因諮詢與癌症檢驗(Stoffel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20;158:341–353),以利及早發現疾患。邱瀚模指出,大腸癌之新興風險因數,亞洲肥胖族群增加幅度快,台灣肥胖人口比例約占6至7%,男童占8%,女童占4%,而且男童逾25%過重,女童也有超過15%過重,這些兒童未來恐會成為年輕大腸癌候選人。除了罹癌危險因數,下修篩檢年齡層也是亟待討論。(Hoffman SJ et al. BMJ 2019;365:l2231)。多國下修篩檢年齡 台灣糞便潛血檢測演進為了及早防癌,多國指引已下修篩檢起始年齡,美國多專科醫學會特別小組(USMSTF)於2012年建議45-75歲成人、40歲成人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或於該家族成員診斷結直腸癌年齡之10歲以前)參加篩檢。2021年,美國胃腸病學院和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針對45-49歲成人增加有條件篩檢建議。美國一項研究利用電腦模擬進行成本效益分析,以1990至1994年族群作為參考組,發現現今族群大腸癌風險為過去1.54倍,因此,45歲開始篩檢這項措施可符合成本效益(Ladabaum U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9;157:137-148.)。台北醫學大學癌症轉譯研究中心陳立昇教授表示,台灣在檢測技術從「糞便潛血化學法」演進到「糞便潛血免疫法」,已經成為國際上先進的偵測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在敏感性和精確性方面優於過去的化學法,並且顯示大腸癌死亡率有下降趨勢。「三段五級」策略 各世代精準防治大腸癌 台大公衛團隊過去利用基隆、台南整合式篩檢資料研究發現,45歲開始篩檢族群相較50歲開始篩檢大腸癌發生率低22%,這項實證資料表達提早篩檢具有預防效益(Chiu HM, Chen HH et al. Digestive Disease Week 2023, Chicago, US)。建議下列2族群提早篩檢:50至75歲:戰後嬰兒潮及部分X世代45至49歲:這類族群為社會主要人力,一旦罹癌可能影響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損失(As of the population in Dec 2021)。▲▼X世代與戰後嬰兒潮世代,提早進行大腸癌篩檢,具有預防效益。(圖/台大公衛團隊提供)陳立昇表示,X世代和嬰兒潮世代人數眾多,為了確保這2個世代能夠在初段和次段預防方面做好防治工作,除了建議參加糞便潛血檢測,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的「三段五級」工程,根據不同階段制定策略,以實現精準健康的防治目標。初段預防:側重於改善生活方式,包括轉向植物性飲食、增加運動,以及促進整體健康。這些改變對每個年齡層都至關重要,透過預防老年罹患大腸直腸癌,以免耗費國家龐大資源並影響人民的生活品質。次段預防:針對50歲以上、未滿75歲民眾,國健署補助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呈現異常,應進一步進行大腸鏡檢查。末段預防:台灣的全民健保體系在三段預防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當疾病出現時,體系能夠提供新型治療方法,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以照顧各個年齡層的患者。健康智慧生活圈線上直播–智慧精準健康疾病防治-登革熱及大腸癌應用
健保新制明年上路 民眾自負額上限調高「單次最多5萬」
目前有消息指出,全民健保將於2024年開始調漲民眾自行負擔費用的「最高金額上限」,屆時同一疾病自負額上限的費用將從原本的4.8萬提升至5萬元,而全年累計住院自負額上限也從8萬提升至8.4萬元。根據衛福部預告的「一百十三年全民健康保險保險對象住院應自行負擔費用之最高金額」草案,從其內容來看,最大的變化就是「因同一疾病每次住院應自行負擔費用之最高金額:新臺幣5萬元」、「全年累計住院應自行負擔費用之最高金額:新臺幣8萬4000元。」除此之外,上述自負額上限的適用範圍,以保險對象於急性病房住院30日以下或於慢性病房住院180日以下,依全民健康保險法第47條規定所應自行負擔之醫療費用為限,不包含全民健康保險法所規定不予給付之項目。而根據《三立新聞》報導指出,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副司長陳真慧表示,衛福部每年會依主計總處所提供的的平均國民所得,進行全民健保單一疾病與住院自負額上限來調整。而調整主要是依據《全民健康保險法施行細則》第62條規定來處理。該條規定表示「保險對象應自行負擔住院費用之最高金額,每次住院為每人平均國民所得6%;無論是否同一疾病,每年為每人平均國民所得之10%。」陳真慧也表示,衛福部預告的「一百十三年全民健康保險保險對象住院應自行負擔費用之最高金額」草案將會有60日公告期,之後會蒐集意見後於11月13日公告正文,並於2024年1月1日正式上路。
猝死不分年齡「65歲前後僅差3%」 高血脂患者風險增3倍
根據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結果,國內十大死因包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疾病,這四種疾病直接或間接與動脈粥狀硬化有關。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態變遷調查結果顯示,台灣18 歲以上成年人,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脂,而造成血管阻塞的主因之一,便是高血脂以及其延伸的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健保署長石崇良也指出,近十年來,我國心血管疾病病人數持續增加,其中,高達79%源於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據108年其延伸的住院醫療費用約佔健保支出10%、將近638億元。所幸,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約80%心血管疾病可以預防,提升國人對高血脂的病識感與血脂數值的重視刻不容緩。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暨臺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柏勳表示,許多中壯年族群存在「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是長輩才會有的疾病」的迷思,但事實上絕非如此,檢視各年齡層的心臟疾病死亡比例,更發現驚人的結果,25至64歲的青壯年、中壯年族群,其死亡比例竟與65歲以上長輩激似、僅相差3%左右。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秘書長暨成大內科部部主任劉秉彥指出,高血脂病人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為健康民眾的3倍,而主要原因就是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多。低密度脂蛋白如同亂丟垃圾的壞人,會把膽固醇丟在血管壁上,隨著「垃圾」越來越多,血管便會變得越來越狹窄。隨著可以通過的血液變少,體力變差、頭暈嗜睡等症狀便會接踵而來,血管堵塞的機率也會隨之增加,且「堵哪裡,壞哪裡」,若堵塞在心臟血管,會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發生在腦內,會造成腦中風;出現在周邊動脈,則會造成周邊血管阻塞等。除此之外,其他三高疾病、脂肪肝、慢性腎臟病的風險也會有所增加。黃柏勳說,每年定期篩檢、了解自身血脂數值是血脂控制最關鍵的第一步。然而,我國高血脂診斷率僅有52%、僅半數國人知道自己罹病,對比同為三高的糖尿病與高血壓,前者診斷率高達77%、後者也有63%。放眼亞洲地區,更是遠低於日本的80%、韓國的63%。在血脂控制想要贏日、韓,國人仍需努力。劉秉彥秘書長進一步提醒,許多長輩會誤以為服藥對身體健康不好,用保健食品降血脂即可,但事實上,約7成5的膽固醇問題是源於基因影響,僅有2成5與飲食有關,保健食品對控制血脂的成效有限,若誤信偏方,還可能導致肝功能變差,健康、經濟都受全面衝擊。黃柏勳指出,想要擊退高血脂的陰霾,先了解自身血脂是最重要的事。若忘記自已血脂數值或控制標準,只要打開《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即可快速檢視相關數值與衛教資源。根據過往經驗,發生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在療程展開一年後,高達三分之一的病人中斷服藥;兩年後,更有超過一半病人放棄治療。提醒民眾,若對療程有任何疑慮,也切莫聽信偏方或中斷治療,透過與醫師配合,才能奪回人生主導權,享受暢心無阻的「心」健康。
兩國達成共識!印尼農業移工最快9月可引進來台
印尼農業移工最快9月可引進!我國開放農業移工以來,目前只剩印尼方尚未同意其新引進移工可從事農、林、牧或魚塭養殖工作或外展農務等工作,「第10屆台印勞工工作層級會議」近日在印尼舉行,達成引進農業及畜牧業移工申辦文件,最快9月上路。據統計,我國目前農業移工人數達2359人、外展農務則有1153人,並以越南籍為大宗。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組長蘇裕國表示,現行印尼籍的農業移工皆是國內續聘或承接,此次與印尼方確認引進農業及畜牧業移工申辦文件,預計可於今年9月引進印尼籍農務移工。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署長蔡孟良表示,目前在台工作的印尼移工已有25.9萬餘人,高居所有移工人數的首位,印尼移工來台多從事家庭看護工作,近1年也有近6700名印尼移工轉任中階人力,其中家庭看護移工就占9成,藉此讓雇主獲得優質人力,移工也得到更高薪資待遇。印尼總司長Suhartono也說,台灣政府保障移工權益相當完善,加上雇主與移工相處十分友善,所以有更多的印尼移工選擇到台灣工作,而台方新推出的留才久用方案,將能創造更多資深印尼移工的工作機會及更好的待遇,印方會積極與台方共同推動「移工留才久用」方案。本次工作層級會議,雙方就印尼移工在台聘僱管理、中階技術人力、移工權益保障等共達成8項共識,包括共同推動「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直聘適用範圍納入機構看護工;加強查處仲介公司超收費用;共同檢視印尼移工赴台工作勞動契約內容;加強教育印尼移工來台工作應注意事項;爪哇地區評估新設健康檢查醫療機構;確認移工在台合法聘僱期間,應參加職災保險、全民健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