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電廠
」 陽光伏特家和潤攜手陽光伏特家搶綠能市場 挑戰今年賣電收入3.5億元
和潤企業(6592)旗下子公司和潤電能今(21)日與陽光伏特家(綠點能創)啟動戰略合作,斥資逾2億元投資綠點並合資成立公司,預計今年賣電收入達3.5億元。和潤董事長劉源森表示,和潤電能業務範疇橫跨創、充、儲3大事業,自加入新能源市場以來,光能及儲能保有案場已突破250場,自有充電樁品牌EVRun建置量也超過100樁,營業範圍遍布全台。和潤看準綠電需求高速成長,加上國內環保意識抬頭,因此攜手國內廠商陽光伏特家,打造完整的綠電產業鏈。陽光伏特家為國內首家綠能售電業者,擁有目前最大規模的電力銷售供需平台,也是全台首檔「陽光綠益債務型 STO」的發行企業,更具有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及高效能源匹配調度能力。本次合作採雙管齊下策略,由和潤電能先入股綠點能創參與經營,結合和潤集團優勢、客戶資源與資金挹注,加上陽光伏特家領先市場的售電專業及全民電廠2大業務領域的拓展能力,接著再合資成立新公司潤特綠能,負責太陽能案場的開發,強化綠電供給端的能力,為未來營運成長再添新動能。
全民夯綠電1/金管會能源局互踢皮球 「綠能煉金術」藏風險
蔡英文總統宣示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台灣朝再生能源轉型沒有回頭路,其中太陽能、風電和生質能等綠能產業的討論聲量日益上升,全民電廠等新經濟模式也逐漸蓬勃發展。然而「投資報酬率8%」、「6%內部報酬率」、「穩定收益20年」等廣告用語滿天飛,卻暗藏陷阱,因為綠能也有潛在的天災和人為等風險,但由金管會和能源局主導的法規卻相對落後,對綠能投資行為規範不清,讓立委憂心「綠色經濟」恐蒙上陰影。全台灣第一家綠能全民電廠平台「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馮嘯儒表示,鼓勵民眾投入太陽能發電是好事,但對於目前市場上的廣告說法、行銷用語如「保證收益」、「固定收入」、「保證贖回」等字眼卻要小心,因為太陽能發電後的維運、檢測,甚至是效能,每一個執行環節都是有成本風險的,沒有人可以保證不會出錯,所以不應該誤導民眾保證收益。馮嘯儒坦言,兩年前已有些業者開始提醒金管會和能源局要注意,除規範廣告用語外,也要向民眾說明相關風險。全民電廠可以帶來很大的正面影響力,但一不小心,負面後座力也很大,他得知有立委已注意到綠能產業與投資理財商品必須畫出紅線,認為這對產業的未來發展絕對是好事。對此議題開出第一槍的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委員郭國文向本刊表示,很多有環保概念的民眾支持政府再生能源政策,願意將資金投入全民電廠,這些有ESG(Environmental 環境、Social社會、Governance公司治理)概念的投資者非常難得,為降低民眾投資到相對有風險商品的機會,政府應該適時給予遊戲規則保護民眾。立委郭國文認為,能源局和金管會必須跨部會合作訂規範,才能避免公民電廠淪為投機性理財商品標的。(圖/張文玠攝)為何會注意到太陽能發電可能會淪為投資理財商品?郭國文指出,自己選區近年有很多太陽能廠商進駐,導致在地居民不滿,後來又出現所謂的全民電廠,稱民眾不用拿太多第一桶金,就有年報酬率6%、8%,隨便喊的。由於乍看很像投資理財商品,郭國文便向金管會詢問,該會卻推說這是一般物權交易,因此不管;他又問能源局,該局也霧煞煞,才發現行政部門對這類新商業模式根本沒有概念。郭國文說,這些太陽能板如果輸出的電量不如預期,投資報酬率就不會像預估得高;或是維修技術不佳,太陽能板要提早報廢,甚至是廠商中途倒閉,以及颱風天災等太多不確定因素,若沒有實質保障,隱藏的風險恐讓民眾權益受損。進一步了解全民電廠後,郭國文說,他知道有些新創業者想將公益政策目標結合商業模式,但政府若沒有明確的行政規範,最終可能會拖累創新作為。現在投入全民電廠的公司型態有兩種,一種是像陽光伏特家這類新創平台,負責作光電產業資源整合,另一種則是向民眾募集資金,再投入集團旗下的光電事業。後者的方式歸經濟部主責,並不屬於金管會管理,可是經濟部從次長到商業司都不知道相關產業狀況。除了融資公司插手太陽能板必須受到規範外,郭國文也質疑,「一塊板賣1萬7千元,稱多久之後能讓民眾領回2萬5千多元,這種金融術語、招攬會員的手法,基本就像是吸金行為。」這些太陽能板之後能不能自由買賣,若可以二手交易,還會有流通性問題,就可能變成投資商品。「能源局稱這是綠色金融,講得很好聽!」郭國文批評,金管會卻說這只是一般商品,兩個單位踢來踢去。郭國文強調,創新模式的紅線、行為準則要建立,業者才不會踩到,但金管會竟稱要看司法判決,由司法累積案例,再看怎麼訂遊戲規則,難道一定要等到出事?而能源局也不知道業者申請登記的太陽能板,到底是要自己投資,還是要向大眾募資?能源局最新掌握只有60片太陽能板是屬於民眾交易的,其他還在審查,只能說金管會等政府部門動作真的很慢。 現有核電廠將逐步退場,穩定供電必須透過風電等再生能源補上,以防台灣缺電危機。(圖/趙文彬攝)
全民夯綠電2/能源轉型迸出新經濟 人人都能萬元開電廠
總統蔡英文執政6年,能源轉型政策備受檢驗,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更示警,今年一定會缺電,政府必須對「缺電」做出因應準備;另一方面,民進黨政府為彌補核能退場的空窗,緊鑼密鼓發展再生能源,綠能成為社會耳熟能詳的關鍵字,全民電廠更成為新型態的商業模式急速發展,每個民眾都能以萬元輕易參與電廠開發,能源轉型的革命火焰已悄悄在各處點燃。2009年《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通過後,民眾可以開始投資太陽能光電開發,並將電力回售給台灣電力公司,但過去因為要投入太陽能發電產業必須先跨越資金、技術和標的物等門檻,民眾參與比例低;直到2016年,像陽光伏特家這類的整合平台公司在台灣出現,同樣類型公司至今已有10多家,民眾參與門檻降低,投入太陽能發電產業的一般民眾愈來愈多。全台灣第一家綠能全民電廠平台、「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馮嘯儒向本刊介紹,民眾參與再生能源發電不是台灣特有事業,國外很多民眾為了節省電費,會投資一般住家屋頂上的太陽能板,初衷是節省電費,次之才是當投資的太陽能發電比用電多時,剩下的電會賣給電力公司。但他說,台灣比較不一樣,電費相對便宜,民眾投資全民電廠主要是賣電給電力公司,節省電費次之。民進黨2016年執政後,推動能源轉型,2025年將有5成發電量來自天然氣,相關建設不能有空窗期。(圖/報系資料庫)陽光伏特家透過募集家戶屋頂,同時整合有屋頂、沒資金的民眾,以及沒屋頂、有資金的民眾,更能將太陽能電廠拆解為最小的單位,以降低出資門檻,民眾可以自由選擇出資一塊到數塊太陽能板,等候賣電後的利益分配,而購買一塊太陽能板的門檻約1萬元到2萬元之間;該平台整合資訊、簡化流程後,讓民眾購買太陽能板就像線上購物一樣簡單,建置完成後也會提供監控電廠的即時狀況與成效。根據「陽光伏特家」官網揭露,已運轉的桃園千塘4號案場,發電快3年,已分配總電費4,146,744元,預期報酬率達6.27%;台中太陽餅1號案場,發電3年半,已分配總電費3,314,696元,預期報酬率達6.03%。馮嘯儒說,雖然全民電廠在台灣的發展是以經濟效益為主軸,但仍可以讓大眾更簡單參與再生能源的發展,過程中民眾可以了解電是從哪裡來的?台灣用電結構是怎樣?重點是參與全民電廠之後,讓民眾生活發生變化,全民電廠可說是一個改變民眾認知的媒介。「民眾投入全民電廠後,他會開始想還能多做什麼?」馮嘯儒提到,以前發電跟民眾完全無關,現在不是只能購買太陽能板,我們還會讓民眾知道太陽能板蓋在哪裡?怎麼蓋?蓋多久?現階段向能源局申請的流程走到哪?蓋好後的太陽能每天發電情形是如何?民眾對台灣用電結構會很有感。他指出,很多民眾投入全民電廠後,也會開始鼓勵自家公司、親友多用綠電,並思考如何節電,全民電廠模式像一個催化劑,正在加速社會改變。 台電在去年7月開始推動電力交易平台,除能將民間資源引入電網,也能同時調節綠能發電的間歇性、不確定性等因素。(圖/報系資料庫)「台灣樹人會」常務理事潘翰聲則指出,再生能源的高彈性、型態多樣,讓民眾參與度變高,直接看到自家屋頂可以發電,甚至蓋電廠,對能源想像就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像在歐洲許多小鎮,地方執政者會鼓勵推動地方電廠,重點不只是供應電,而是刺激民眾對發電政策的思考。他指出,台灣投入再生能源的組織各有不同類型,除了一般太陽能公司,積極整合開發大面積的地面型太陽能發電,以賺錢為目標外,也有像「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目標是改變民眾生活方式,以及陽光伏特家這類社會企業,盈利與理念兼顧,非常多元。
綠能成不法吸金新標的 郭國文:政府互踢皮球消費者倒楣
綠能發展愈來愈備受重視,近期更掀起一波公民電廠投資風潮,立委郭國文發現,部分業者透過網路群募,由募資平台提供大眾認購光電板來營運「全民電廠」,卻因主責機關不明,導致消費者權利受損,甚至扼殺民眾投資綠能的好意,他要求能源局和金管會,制定出一套範本,告訴業者怎麼做才不會犯法,並呼籲經濟部商業司也要參與制定,保障民眾資金。據了解,全民電廠的交易原則是「民眾認購光電板」,看似是「商品」交易,但主管機關屬能源局;然而,現在主要的募資平台,卻以「投資報酬率8%」、「6%內部報酬率」、「穩定收益20年」等話術來吸引民眾。目前觀察到市場常見的3大問題分別是,財務模型需要12年打平,說「年報酬率6%」,但其實要買20年期才有6%;先募資再蓋,投資人無法確知電廠位置及規模;網路電廠多委外經營,申購契約可能涉及多方。郭國文表示,目前全民電廠沒有一套交易規範,是目前市場上最大的問題,到底什麼樣的行為是行銷上不被允許的?要通過什麼樣的審核才可以開放給民眾認購?這些都是政府應該立定的規則。他認為,全民電廠應該要有明確的主責機關,目前到底是「認購」光電板是由能源局主管,還是「投資」光電板為金管會主管,界線模糊,政府互踢皮球的結果就是消費者倒楣,更讓全民電廠變成綠能促參的拖油瓶。郭國文也要求能源局和金管會,制定出一套範本,告訴業者怎麼做才不會犯法;有些全民電廠業者,本身還是融資公司,左手透過太陽能板認購所吸引到大眾的資金,右手則貸給其他對象,這樣資金大水池的轉換當中,只要一個環節出差錯,就很可能演變成台灣的「恆大崩盤事件」。他也呼籲經濟部商業司要加入制定規範的行列,來完善民眾資金的保障。此外,立委洪申翰也表示,針對透過網路募資平台,讓民眾可以投資參與太陽能板的模式,對於這種創新模式要如何管理,保障好投資者利益,能源局跟金管會應該要好好來規劃,避免不好的商業手法,影響民眾的觀感,也拖累真正想推動再生能源的廠商。
營運火旺 太陽能業接單到明年
國際智慧能源週登場,太陽能廠對明年上半年展望同聲看好。友達能源事業總部副總經理林恬宇表示,台灣大型案場下半年逐步開出,到明年上半年訂單能見度高,友達已經跟客戶談明、後年案子,營運動能看好。茂迪總經理葉正賢表示,明年第一季接單已滿。元晶也透露訂單能見度高,明年可望維持90%以上高稼動。友達能源事業過去以模組為主、占比達五成,系統工程建置約占30%~40%,售電收入約占10%,不過未來模組比例降低,電業收入穩定成長,可望創造穩定的現金流和獲利。友達旗下星耀能源、星河能源等電廠併網裝置量約170MW,未來幾年電廠陸續建置,目標在2023年併網裝置量將達到500MW。此外,友達日前宣布和全民電廠平台陽光伏特家合作,未來友達將以每年10MWp的太陽能電廠建置為目標,估計每年約可讓3萬人參與其中,透過綠電買賣晉升電廠主人,大大加速全民電廠成長的動能。茂迪總經理葉正賢表示,台灣太陽能內需市場能見度高,在搶裝潮刺激下,需求不錯。再生能源是全球趨勢,業者投入技術開發,追求每度電成本下降,針對營農型、漁光互補等所需之太陽能案場,茂迪推出雙面發電解決方案可利用地面或水面反射效果,提升發電能力至少5%~15%,有效增加案場之發電收益並降低建置成本。此外下世代TOPCon電池技術模組產品也於展場亮相,60片單晶電池模組輸出功率可達360瓦,模組效率突破21%,發電效率提升使電站建置成本下降6%~8%,進而提升案場之投資報酬率。元晶看好2021年大型案場進入裝置高峰期,粗估大型案場裝置量就超過600MW。元晶今年持續擴產,太陽能模組新產線預計於12月試產,年產能將自500MW擴增至900MW的規模,而太陽能電池新產線將於明年2月安裝、4月試產。元晶新產線鎖定在大尺寸太陽能電池,規畫明年5月量產大尺寸太陽能模組產品,有助客戶發電成本降低7%~8%。法人指出,元晶產能直追龍頭廠,接單暢旺,掌握的訂單量已達擴產後的900MW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