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晶圓代工
」 台積電 晶圓代工 半導體 力積電 TrendForce晶圓二軍求生1/ 大陸「就算產能全滿也賺不到錢」 量產海嘯襲來台廠轉型應戰
2025年全球晶圓代工業產值迎來20%成長,站穩先進製程的台積電(2330)仍將一枝獨秀!10月17日台積電法說會引領股市狂歡,但背後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整體成熟製程仍籠罩在全球經濟疲弱的陰霾下,產能利用率平均在70%至80%,還有中國廠商虎視眈眈,二哥聯電(2303)股價被外資狂砍,小弟力積電(6770)甚至虧損擴大,如何突破重圍,也牽動著晶圓代工供應鏈的上百家廠商。目前台積電已在美日德三國建廠,聯電在日本和新加坡,世界先進(5347)也攜手恩智浦NXP合設VSMC,於新加坡建設首座12吋晶圓廠。連台積電都不得不承認,在海外設廠成本就是貴,但不去不行。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表示,因應地緣政治,半導體業者這幾年紛紛退出中國,封測領域有南茂、力成、日月光投控、京元電等廠商,轉而投資非中地區。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力積電,他們打出FAB IP模式,就是賣技術、當教練,要成為業績四大支柱之一。2024年8月ESMC動土典禮,德國總理蕭茲也到場。(圖/報系資料照)力積電22日的法說會座無虛席,因為董事長黃崇仁親自出馬,就是要解釋他們FAB IP模式,「已經有好多國家的公司跟我們接洽」,他得意秀出跟印度總理莫迪的合照,「他們都很開心」。他解釋日本合作案破局,是因為日本政府很強硬,要力積電擔保10年量產「世界上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做得到」。但印度就「照計畫來」,力積電將協助當地最大的電子製造廠塔塔電子,建設印度第一座12吋晶圓廠,力積電轉移成熟技術,協助對方建廠、培訓員工,依合約訂定的進度,可在未來幾年分期收服務費、授權費,預計4年有200億元進帳。不過,此舉也遭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吐槽,他日前在臉書上表示「感到不解」,說有個公司很奇怪,自己經營不善還在虧損,還持續將非頂級及非次級技術轉移換鈔票,搞得同級公司殺價求生存。因為當前半導體產業的成熟製程領域,已從美中貿易戰,轉而成為全球晶片價格紅海戰。根據統計,2023年到2027年間,中國會有41座晶圓廠投產,其中12吋廠有34座,8吋廠有7座,以成熟製程的加工晶圓為主。中國大陸成熟製程產能將在2027年超越台灣。(圖/新華社)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統計,近來中國最積極投資,擴張產能,包括華虹集團、合肥晶合、芯恩與中芯等晶圓代工廠。研調機構集邦(TrendForce)從去年10月也不斷警示,中國大陸有補貼、巨大應用市場,產能開出後第一波衝擊的,就是力積電、世界先進和東部高科(DBHitek),中長期來看,對聯電、格羅方德也會造成影響。「中國大陸2027年成熟製程產能占全球比重將達47%,將超越台灣的36%,」集邦研究副理喬安表示,晶圓代工廠近年主要擴充12吋晶圓廠,新增產能預計於2025年第4季陸續開出,可能影響12吋晶圓廠產能利用率再度下滑。集邦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半導體成熟製程訂單能見度維持在一季左右,2025年展望仍具變數,預估全球前10大晶圓代工廠明年成熟製程產能利用率約75%以上,但價格走勢受壓抑。一半導體材料供應商向CTWANT記者提到,台灣常嘲笑中國大陸的科技業,其實他們在材料方面很強,且因產量開出大,「就算良率低,挑挑揀揀也能拿出好產品」,目前晶片價格已殺到成本價,「老實說,他們就算產能開滿也不會賺錢,所以他們到處去做應用研發,在很多我們想不到的地方嘗試應用,真的不可小覷!」
AI需求很瘋狂 台積電董座:明年健康成長但「這問題」不容忽視
全球注目的晶圓龍頭台積電 (2330)第三季法說會在17日舉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過去幾年成長非常健康,今年因AI的強勁需求,包括智慧型手機等,3奈米需求非常大,將轉移部份產線去因應,預計第四季也會持續成長,產能利用率提高,整體半導體產業都在復甦,2025年會是健康成長的一年,且「關鍵客戶說,現在AI需求很瘋狂,且才剛開始、將持續數年」。有外資分析師質疑AI需求是否為實,魏哲家表示,「答案是Real」,現在所有的AI創新者都和台積電合作,台積電自己也在研發、並在廠區使用AI,就算效率只提升1%,就相當於10億元的提升,影響驚人。也有人詢問是否面臨反壟斷問題,魏哲家表示,晶圓代工已經進入2.0版本,市場規模大、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封裝、測試等,這樣算進去,講壟斷還為時過早,且我們是資本密集行業,毛利高才能持續發展,跟其他公司不同。有人問到台灣的能源問題,魏哲家表示,台灣電費今年以來已上漲兩次,的確是不容忽視的問題,電價跟過去比起來已經漲了一倍,看起來明年在台灣的電價,是我們於全球經營中最高的,電價與通膨成長對毛利率會有1點的影響。晶圓廠確實需要土地和電力,會跟政府繼續討論需求和規劃,水和電已獲得政府「某種程度的保證」,但仍希望能多多發展綠電。台積電17日公佈2024年第三季財務報告,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7596.9億元,年增39.0%、季增12.8%,稅後純益約3252.6億元,年增54.2%、季增31.2%,每股盈餘為12.54元,毛利率為57.8%,營業利益率為47.5%,稅後純益率則為42.8%。目前3奈米製程出貨佔台積電第三季晶圓銷售金額的20%,5奈米製程出貨佔32%,7奈米製程出貨則佔17%。總體而言,先進製程包含 7 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的營收,達到全季晶圓銷售金額的69%。台積電2024年第四季的業績展望,包括合併營收預計261億美元到269億美元之間;若以新台幣32.0元兌1美元匯率,毛利率預計介於57.0%到59.0%之間,營業利益率預計介於46.5%到48.5%之間。集邦科技(TrendForce)預測,由AI應用帶動高效能運算晶片需求強勁,預期2025年全球晶圓代工業產值將迎來20%成長,而台積電在先進製程的表現仍將一枝獨秀。
晶圓代工產值明年看增20% 集邦:「機器人商機」將爆發
AI和深度學習技術的發展,正讓我們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場景變得智能化、方便化。據研調機構TrendForce(集邦)預估,2025年機器人商機將爆發,AI驅動的機器人技術將取得重大進展,機器人即服務(Robot-as-a-Service,RaaS)將成為新商業模式,工業機器人將逐漸轉向以服務機器人為主。全球調研機構TrendForce「AI時代 半導體全局展開 – 2025科技產業大預測」研討會16日舉行,集邦科技分析師們從晶圓代工、記憶體、AI Server、面板級封裝、AI PC、機器人等不同領域,預測2025年半導體相關產業發展。AI應用帶動高效能運算晶片的需求熱度已近兩年,高算力應用成為先進製程及整體晶圓代工產業最大驅力。集邦預估,各應用別在2024年將陸續結束長達兩年的庫存修正週期,2025年全球晶圓代工業產值將迎來20%的成長,台積電表現仍將一枝獨秀,其餘晶圓代工廠也可望有近12%的年成長。另外,集邦預估,2025年AI驅動的機器人技術將取得重大進展,包括用於物流的自主移動機器人(Autonomous Mobile Robot, AMR)、可擴展解決方案機器人即服務(RaaS)與改進之人機互動應用。集邦認為,機器人即服務(Robot-as-a-Service,RaaS)將成為新商業模式,企業可租賃而非購買機器人,從而降低前期成本和風險。RaaS實現先進機器人技術自主化,使中小型企業能從智動化中受益,該趨勢將推動創新並增加機器人技術在各產業使用。 集邦表示,工業機器人將逐漸轉向以服務機器人為主。開發商致力於研發新的AI控制接口,提供新的解決方案,機器人編寫程式等新功能,結合視覺、AI演算法和機器人零組件,使自動化流程更加智慧。在人型機器人之多模態交流互動、檢索資訊、摘要文本、擬定排程與藝術創作等能力增進下,可解決人力成本不斷攀升的難題,2025年人型機器人發揮空間將日漸寬闊。
憂「山陀兒」影響晶圓出貨 台積電官方「淡定回應」震驚外媒
颱風「山陀兒」近日侵襲台灣,全台22個縣市皆已宣布停班停課,估計會帶來災難性損害。不過,有「護國神山」之稱的台積電已經啟動颱風應對程序,並發表聲明表示「此次颱風不會對營運造成重大影響」。這種將防颱措施描述為「例行公事」的淡定態度,令外媒感到震驚。台積電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包括路透社、科技媒體《The Register》及《Data Center Dynamics》等外媒都報導台積電廠區面臨颱風侵襲的消息,其中Data Center Dynamics更放大台積電聲明中的「例行」(routine)兩字,想強調台積電已做好萬全準備。外媒指出,台灣中央氣象署預測颱風山陀兒(時為強颱)將為台灣帶來強風豪雨,總統賴清德也警告颱風可能造成災情,目前全台已有22縣市宣布停班停課。編輯還特地指出,強颱的威力,與往往在歐美造成重大災情的4、5級颶風威力相當。令外媒編輯感到驚訝的是,面對強颱來襲,台積電卻顯得相當「輕描淡寫」。台積電在聲明中指出,在颱風山陀兒到來之前已啟動「例行颱風準備程序」、「預計天氣條件並不會對營運產生重大影響」。《The Register》指出,預計受到颱風影響的高雄,台積電一直在為該地區的晶圓廠部署A14製程晶片以及明年量產2nm技術做準備。而另一個預計受影響地區台南,有著台積電的Fab14工廠,專注於7奈米和5奈米工藝,以及Fab18工廠,專注於5奈米和3奈米生產,同時也是台積電大型研發中心的所在地。 《Data Center Dynamics》則提到,據我國中央氣象署警告,花蓮、台東及高屏山區等地在24小時內可能出現350毫米的極端降雨。基隆、台北、新北、宜蘭、台南及高屏部分地區也發布大雨特報,預計24小時雨量可達80毫米。氣象署提醒部分地區有土石流及泥石流風險,目前部分航班已取消。
台積電季配4元創新高!分析師:9/12能否填息市場情緒成關鍵
台積電(2330)將於9月12日進行除息,每股配發現金股利自3.5元上調至4元,並發出總金額1,037億元股息。這次除息再次證明台積電穩健的營運成果,也是該公司調整股利政策改為季配息以來的新高,顯示作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的強勁現金流營運成積。台積電受惠先進製程領先享有紅利,法人看好台積電大客戶蘋果9月推出的iPhone 16系列新機,有助激發果粉新一波換機潮,加上今年iPhone 16系列新機全面導入最新處理器,台積電為新機處理器獨家供應商,相關訂單將成為三奈米家族的最大出海口。台積電三奈米製程於今年正式成為智慧型手機廠商晶片主流,明年繼續推進二奈米,先進封裝、特殊製程產能,廠房興建除了自建擴充外,更透過直接購買群創南科廠房快速部署,預估持續提升封裝能力滿足客戶需求。有別於以往台積電除息,遭遇8月股災一度回落800元,近日雖在900元震盪,但多方資金頗有鬆動跡象,市場高度關注台積本次是否能順利展開填息行情。多數市場分析師對該公司未來股價表現保持樂觀,預計股價隨市場情緒恢復有望回升。此外,海外投資者對台積電興趣濃厚,台積電將陸續展開海外券商受邀業積說明,預計將吸引資金關注。特別是台積電完成美國亞歷桑那(TSMC Arizona)與日本熊本建廠(JASM)的動作後,日前也宣布在德國德勒斯登啟動建廠,創造亞、美、歐的日不落帝國,讓市場對該公司在全球布局的影響力備受矚目。這些投資不僅有助於台積電鞏固其全球市場地位,進而提升長期股東的收益。
全球晶圓代工產值Q1季減4.3% 「這家中企」連超兩位竄升季軍
調研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12日公布最新調查顯示,今年第一季消費性終端進入傳統淡季,動能稍顯疲軟,僅AI伺服器在全球CSP巨頭投入大量資本競逐、企業建置大語言模型風潮下異軍突起,成為支撐第一季供應鏈唯一亮點,第一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產值季減4.3%至292億美元,第二季產值也可能僅有低個位數的增幅;值得注意的是,中芯國際受惠於IC國產替代趨勢,第一季營收季增4.3%至17.5億美元,反而優於同業,市占達5.7%、一舉超越格羅方德與聯電,躍升至第三名。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2日股價收在909元歷史天價,常被外界拿來比較的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儘管外媒不斷唱衰,認為美國實施晶片出口管制,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但最新數據顯示,其威力仍不容小覷。TrendForce調查顯示,第一季消費性終端進入傳統淡季,雖供應鏈偶有急單出現,但多半是個別客戶庫存回補行為,動能稍顯疲軟;與此同時,車用與工控應用需求在通膨、地緣衝突、能源等總經風險不減反增情境下,前景悲觀而持續修正。第一季的排行也出現明顯變動,中芯國際受惠於消費性庫存回補訂單及國產化趨勢,第一季排行超過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與聯電躍升至第三名;格羅方德則遭車用、工控及傳統資料中心業務修正衝擊,滑落至第五名。儘管AI相關的HPC(高速運算)需求相當強勁,台積電第一季仍遭逢智慧型手機、NB等消費性備貨淡季,營收季減約4.1%,收斂至188.5億美元,不過其他同業也面臨消費淡季挑戰,因此市占得維持在61.7%;第二季隨著主要客戶Apple進入備貨週期,及AI伺服器相關HPC晶片需求持續穩健,有機會帶動營收呈個位數季成長率走勢。韓國的三星第一季同樣遭逢智慧型手機季節淡季衝擊,加上中系智慧型手機及周邊企業同樣轉以國產替代,先進製程與周邊IC動能清淡,營收季減7.2%至33.6億美元,市占維持11%;考量Apple在中國市占恐持續遭中系品牌侵蝕,加上Samsung 5/4nm、3nm先進製程尚缺乏具規模客戶、產能利用率低迷,整體營運動能受到抑制,估營收將持平或僅較前季略增。《華爾街日報》報導,ASML艾司摩爾新任執行長福凱(Christophe Fouquet)近日表示,美國對ASML出售EUV微影設備至中國的禁令,可能帶來意料之外的結果,因為美國的限制措施不能阻止中國使用這些設備製造晶片,反而讓ASML無法追蹤這些設備的具體位置和使用狀況;且美國對晶片技術的管制反而激勵了中國,讓中國加快發展自身的技術和生產能力。
黃崇仁看好AI爆發要再蓋晶圓廠 力積電3日股價大漲8%
晶圓代工廠力積電(6770)2日盛大舉辦銅鑼新廠啟用典禮,宣告要建構非紅色供應鏈,儘管面臨中國同業殺價競爭,但台股3日仍相當捧場,開盤就跳空上漲,最高衝到25.9元,盤中上漲約8%,中午12點成交量已高達8.2萬張,較前一日的3.1萬張明顯放大。力積電銅鑼12吋晶圓廠耗時3年興建啟用,已投入800億元,目前已完成首批設備安裝並投入試產,新廠預計量產55、40、28奈米製程,最大月產能5萬片,目前建置約近9千片,客戶若順利完成產品驗證,下半年可望貢獻產出。力積電股價自年初31.15元一路走跌,4月22日下探21.7元新低,近期明顯反彈有力。黃崇仁在典禮活動上表示,全世界第一座12吋晶圓廠是力積電蓋的,力積電過去已蓋了八個廠,未來將在日本仙台及印度古吉拉特邦蓋廠外,也有沙烏地阿拉伯和越南等國家洽商協助他們國家興建晶圓廠,估未來還要蓋四到六座廠。鈺創董事長盧超群參加典禮時也表示,鈺創跟力積電長期合作做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一個公司有邏輯晶片,又有DRAM是很少見的優勢。然而力積電2024年首季自結合併營收108.2億元,季減3.06%、年減5.5%,為歷史第三低,營業虧損10.71億元,在業外轉盈挹注下,稅後虧損4.39億元,每股稅後仍虧損0.11元,但預期第2季記憶體產品產能利用率將維持水準,邏輯產品產能利用率約65%至70%,整體毛利率將較第1季更好。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曾表示,2023到2027年全球晶圓代工成熟製程(28奈米及以上)及先進製程(16奈米及以下)產能比重大約維持在7:3,由於中國大陸致力推動在地化生產、IC國產化等政策與補貼,預估大陸成熟製程產能占比將從今年的29%,成長至2027年的33%,相似製程平台及產能的二、三線晶圓代工業者可能面臨客戶流失風險與價格壓力,如聯電(2303)、力積電與世界先進(5347)等台灣業者首當其衝,技術進展和良率將是後續鞏固產能的決勝點。聯電2日宣布,推出業界首項RFSOI 3D IC解決方案,此55奈米RFSOI製程平台上所使用的矽堆疊技術,在不損耗射頻(RF)效能下,可將晶片尺寸縮小45%以上,可應用在5G時代的手機、物聯網和AR、VR的應用上,該製程已獲得多項國際專利,準備投入量產,3日股價也漲近2%。
良率比不上台積電 三星2023利潤大減85%創15年新低
韓國電子業龍頭三星9日公布2023年合併財報,年銷售額為258.16兆韓圓、約6.08兆元新台幣,年減15%,而營業利潤僅剩6.54兆韓圓,也比前一年減少85%,遠低於市場預期,主因就是半導體行情低迷,法人認為良率太低,造成該部門陷入大幅虧損,利潤水準創下15年來新低,這也是2008年以來,三星電子年獲利首次未達10兆韓圓。全球都在關注三星的財報,美國媒體以研究機構報告提到,三星擅長製造半導體,但良率跟台積電比起來差很多,才會導致這樣糟糕的獲利結果。日本媒體也提到,營業利潤大幅減少主要是受到半導體部門虧損的影響,該部門在2022年還有24兆韓圓的盈利,但光是在2023年1到9月就創下12.69兆韓圓的虧損,就算是智慧型手機和顯示器等其他部門都難以填補這個大洞。韓國券商估算,去年三星10到12月半導體部門虧損2兆韓圓,預計2024年1到3月仍將持續虧損,不過好消息是,隨著主要半導體記憶體庫存逐漸消化,面向美國蘋果的OLED面板的銷售也取得良好業績,預計2024年獲利表現將持續改善,全年獲利有望達35兆韓圓。三星今年也參加美國消費電子展,推出全新QLED及OLED電視的眾多AI功能,以及3款透明Micro LED螢幕,並宣布與特斯拉合作,讓使用者輕易掌握智慧家庭的各項用電數據。
美中夾擊增產 集邦:台灣2027年晶圓代工市占恐下滑
被稱為「護國神山」的台積電,除了可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也是因先進製程留在台灣,極高市占率讓國際不可輕忽;不過調研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研究報告提到,因為美中兩國加強晶片自主,等他們產能開出,預計到2027年,台灣晶圓代工產能占比會從今年的46%降至41%。TrendForce表示,2023年台灣占全球晶圓代工產能約46%,第二名為中國的26%、第三名是韓國12%,接下來是美國6%與日本的2%,但在各國補貼政策驅動下,中國、美國積極拉高當地產能,預計到2027年時,台灣和韓國的產能比將分別收斂至41%及10%。以先進製程來看,2023年台灣在全球產能占68%,接下來是美國12%、韓國11%及中國8%。以EUV世代來說,台灣更是高達近八成。然而美國為了不讓產能集中於台灣,要求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等業者在當地製造,所以預估2027年時,美國的先進製程產能占比將成長至17%。因美日荷三國的高階設備出口禁令,中國不得不選在成熟製程上擴大產能,預計2027年時,中國成熟製程產能占比可達39%;TrendForce示警,屆時若加上政府補貼政策,恐打起價格戰,包括聯電、力積電、世界先進等產品同質性較高的廠商影響最大。
台積電法說19日登場 外資看法分歧聚焦「8重點」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法說會本周四(19日)登場,但近來台積電消息多空交雜,法說觀點牽動各方看待2024年半導體、科技業等基本面論調。外資嚴陣以待,鎖定庫存循環、資本支出等八大面向。外資法人對於台積電預測第四季營收看法也產生分歧,部分看好營收將季增7到10%,部分估季減5到10%。台積電一舉一動皆牽動市場,外資券商對該更斯第三季法說會關注度可謂是近年最高。日前也給出報告,大摩看好台積電受惠半導體產業復甦和AI優勢,給出「優於大盤」評級,目標價718元;瑞銀、美銀同樣給出「買進」評級,前者目標價740元,後者目標價760元。台積電周一(16日)股價趨弱,截至發稿,股價跌幅1.45%,暫報545元。至於各大外資觀察重點,有對半導體庫存循環看法、AI半導體需求與相關產品能否成為明顯成長動能來源、邏輯半導體復甦跡象是否浮現、2奈米製程量產時程、台積電明年資本支出展望、明年營運前景、海外設廠與布局進展、3與5奈米等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展望,這8大點。另外,據媒體報導,外資法人以台積電全年營收年減約10%的財測為基礎,來預測第四季營收在季增減2到3%之間。但看法多有分歧,部分較樂觀者,預估營收季增7到10%;較悲觀者則考慮到消費電子拉貨動能仍疲弱,以及半導體產業循環存有疑慮,預估營收季減5到10%。而日前業界才傳出,台積電6大AI客戶群,包括輝達、超微、特斯拉、蘋果、英特爾等大廠2024年投片需求將增加,有助挹注AI訂單比重年增6%,成有利營運動能。安聯投信團隊表示,台積電法說會中釋出的半導體庫存調整與科技業展望,將成為台股重要的觀察指標。接下來須留意法說會後所釋放的產業動態發展,有無正向等利多訊息。至於AI類股仍是維繫多頭人氣的關鍵,安聯投信團隊指出,隨著晶片產能開出,預期類股基本面表現有望逐季走高,在相關族群評價面已修正的情境下,基本面發展有利未來表現。
道瓊指數創2017年來最長升勢!特斯拉、Netflix重挫慘崩 那指大跌逾2%
周四標普500指數收黑,那斯達克指數大跌逾2%,創下3月9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特斯拉和網飛(Netflix)在發布季報後重挫帶來拖累。嬌生全年財測報喜,道瓊指數連漲第9天,創下2017年9月以來維持最長的升勢。台積電再度下修全年營收預測,其ADR暴跌5.05%,聯電ADR跌6.27%,晶片股雲集的費城半導體指數大跌3.6%。周四收盤,道瓊指數漲163.97點或0.47%,報35,225.18點。標普500指數跌30.85點或0.68%,報4,534.87點。那斯達克指數跌294.71點或2.05%,報14,063.31點。費城半導體指數跌137.81點或3.62%,收在3,663.85點。除了特斯拉和網飛大跌,周四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勞動力市場仍然緊俏,這意味著聯準會為了抑制通膨,可能需要將利率調升得更高,且高利率可能需要維持較長時間。受此影響,美國債息上揚,亦給科技股帶來壓力。標普500指數11大類股以公用事業股漲1.85%,表現最佳;其次為醫療類股漲1.65%。非必需消費類股跌3.40%,跌幅最大;其次為通訊服務類股跌2.48%、科技類股跌2.04%。商業軟體公司思愛普(SAP)下修全年雲端業務營收展望,在美掛牌股票大跌6.34%,以及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二度下修全年營收預測,其ADR跌逾5%,亦使科技股承壓。截至周四上午已有77家標普500成分股公布業績,根據Refinitiv的數據,第二季企業盈餘估下滑7.9%,較本月初預估的下跌5.7%悲觀。美國交易所成交量總計為111.6億股,過去20日全日均量為106億股。紐約證交所下跌與上漲股數比為1.53:1。那斯達克交易所下跌與上漲股數比為1.88:1。標普500指數有32檔成分股創下52周新高、2檔創新低。那斯達克指數有67檔創新高、71檔創新低。
韓媒:台積電美製晶片恐貴3成 張忠謀曾警告在美生產成本多1倍
據南韓BusinessKorea報導,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擬提高在美國生產的晶片價格,最高漲價30%,以反映在美國生產成本高於台灣。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曾警告,在美生產晶片的成本可能比台灣高出1倍。此舉可能使三星電子在制定晶片價格策略上變得複雜化。外媒上周三(3日)引述業內人士透露,台積電將對美國製晶片收取比台灣製晶片最多高30%的費用;報導說,台積電已開始與客戶討論預計於明年底投產的美國和日本廠晶片定價,一些分析師指出,這將導致台積電在美國生產的4奈米和5奈米晶片上漲20%至30%。業內人士指出,在美國建廠的成本更高。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的數據,10年內美國晶圓廠的興建和營運成本比台灣、南韓和新加坡高約30%;就算與中國晶圓廠相比,美國的建廠成本亦高出37~50%。台積電一再表明,在台灣以外建廠的會成本比台灣貴得多。今年4月中旬,其創辦人張忠謀曾預測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建廠成本,將比在台灣的主要生產線高出50%,但當天他進一步聲稱,實際成本將高出1倍。台積電正在亞利桑那州興建1座晶圓廠,並計畫蓋第2座晶圓廠,將投入400億美元。他們表示,台積電因此將把這些額外的生產成本轉嫁給美國客戶。目前並不清楚台積電的客戶是否會接受這樣的漲價,但台積電極有可能執行這個定價政策,以維持53%的毛利率目標。分析指出,這讓三星電子在制定晶片價格策略上變得複雜化。三星電子傾向於調高晶片價格,因為在美國興建晶圓廠的成本正在膨脹;另一方面,該公司需要增加市佔率以與台積電競爭,因此可能不希望漲價,讓客戶從該公司和台積電之間做出選擇。
台積電遭「巴」! 法人分析兩理由 台股受累大跌221點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330)「巴」!根據最新公布的美國「13F持倉報告」(Form 13F),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大砍台積電ADR持股,數量從原本第三季的6010萬股,第四季反手大砍5180萬股,等於其持股的86%,也讓持股降到829萬股,一反市場對於巴菲特價值投資的既有印象。受到台積電因為巴菲特降低持股的衝擊,台股今(15日)開低走低,盤中一度大跌266點,尾盤跌幅微幅收斂,以15432點作收,下跌221點。台積電股價則是下跌20元,收在525元,跌破5日線及10日線。法人指出,分析波克夏主要持股標的,原本就是以品牌商為主,對於屬於代工為主的台積電,可能是因為熟悉度不夠高,因此決定降低持股比重。但依然持有台積電,代表並沒有完全放棄觀察。另外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也指出,這種短線炒作實在不像巴菲特過去價值股一抱10年的作風,應該是專業經理人的決定,可能去年第三季度想開始大幅加碼抄底,結果沒買多少,股價就沒低檔了。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則認為,波克夏的持股組合每季都會有變化,數十檔的持股中,除了主要的核心持股外,本來就會不斷調整、汰弱留強,並不是每檔持股只要買進都會持股很久。這次的調整持股動作,或許是巴特菲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後續可以繼續觀察。法人指出,台積電今天大跌,將會拉長其股價在高檔整理的時間,畢竟台積電從之前去年10月低點約370元一路反彈到近期高點約546元,本來就需要整理一下,但是就長線來看,今天的衝擊影響並不大,如果台積電上半年營運能穩住,進入下半年的旺季,台積電股價要出現明顯拉回的機率應不高。
台積電召開法說會 搶農曆年前宣布營運成績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將於12日召開法說會,搶在農曆年封關前向市場說明營運成績單,外資圈雷達更提前鎖定第一季營運展望,最新普遍預期台積電首季營收季減15%左右,台積電釋出展望能否穩定軍心,直接牽動台股多頭士氣。因農曆年節較早因素,17日為台股農曆年前最後交易日,台積電此次法說會於封關前舉行,市場可即時反應台積電釋出展望,不必等待年假過後,儘管第一季為產業傳統淡季,加以半導體產業景氣處在下行循環,外界仍期待台積電能否提出優於預期展望,送暖半導體族群與整體科技類股。針對即將到來的法說會,外資研究機構列出六大提問:一、台積電2023年針對客戶漲價是否遭遇阻力,平均漲價幅度為何?二、7與5奈米先進製程上半年的產能利用率?三、隨海外擴廠與未來2奈米製程開出,台積電長期毛利率展望是否調整?四、台積電資本支出是否調整?五、除了美國以外,台積電在海外擴張產能最新進度?六、台積電對半導體產業前景看法。外資知名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陸行之在其粉絲專頁指出,2022年是半導體行業投資慘痛的一年,費半跌35.8%、台股半導體跌31.8%,但比起2008年費半的48%跌幅、台股半導體45%的跌幅,還是好了近13個百分點;同時,2009年第一季全球晶圓代工業產能利用率下滑到33%,對比他估計2023年上半年全球晶圓代工業產能利用率可能下探到66%,仍明顯優於2009年第一季。如此看來,費半、台股半導體已經明顯超跌。
台積電股價一年跌27% 知名分析師:「超跌了」可零股建倉
2022的最後一天,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對比2021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每股收盤價615元,台積電今年股價下跌166.5元或27%,等於每張慘賠近17萬元。不過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認為,明年產用率若高於66%的預估值,就代表美台半導體已超跌,建議從零股方式慢慢開始建倉。外資2022年提款台股1.23兆創紀錄,調節台積電5234.8億元,而台積電ADR也表現慘淡,美股封關日下跌1.51美元或1.99%,收74.49美元,換算台股價格為457.49元。陸行之在臉書發文表示,今天是2022年的最後一天,2022年是半導體行業投資慘痛的1年,除費半跌35.8%,台半也跌31.8%,但比起2008年,費半下跌48%、台半45%的跌幅,今年還是好了近13個百分點。同時,2009年第1季時,全球晶圓代工業產能利用率曾下滑到33%,估計2023年上半年全球晶圓代工業產能利用率有機會下探66%,仍明顯優於2009年,若產用率情況比66%好,那費半、台半已經明顯超跌。他也表示,因為大部分的台股有明顯行業、技術更新、公司治理周期,必須按年、月、日、時等常常更新(法人客戶才享有的服務),最後只能推薦他覆蓋最久的龍頭。陸行之也提出2大前提,包括不要發生戰爭、不要被美國把先進製程廠炸掉,將可拿下伺服器、AI GPU/ASIC、VR/MR/AR先進製程的大部分訂單,建議現在啟動定時定額,如看經濟能力,每月分10次買進零股。他認為,配合行業周期低檔,未來10年獲利的CAGR(年複合成長率),應該能輕易超過定存、保險、公債,甚至還能打敗通膨跟大盤。至於為何每月分10次買零股,而不是選在發薪日提撥部分資金買一次,他認為因為發薪日時的股價,不一定比平均價格來的好,建議抄底價格越平均越好。外資法人多預估,台積電2023年第1季營收季減1成,第2季起進入成長循環。2002年第4季部分,繼第3季EPS高達10.83元後,第4季台幣匯率走貶將可抵銷產用率下滑,全年有機會賺進近4個股本。台積電之前預期,第4季合併營收199~207億美元,在台幣匯價31.5元假設下,約當6268.5~6520.5億元台幣。
美國建廠成本高出四到五成稀釋ROE 外資:台積電仍是客戶首選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5奈米廠,將於美國時間12月6日舉行首批機台設備到廠(First tool-in)典禮,隨著該廠進度持續朝量產推進,外資法人則是發布報告指出,台積電美國廠成本較台灣高出40-50%,將會稀釋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不過台積電美國廠跟其他美國晶圓代工廠相比,仍是美國市場中客戶的首選。根據玩股網資料顯示,台積電今年前三季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均較之前明年成長,其中今年第三季更越過10%大關,來到10.68%,而今年第一季及第二季則分別為9.03%及9.82%。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指出,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將設置5奈米晶圓廠,預計在12月6日進行移機典禮,他跟太太張淑芬都會出席,至於美方的主要客人則是台積電的客戶及供應商,另外台積電也邀請了幾位美國政府官員,其中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已經答應將會出席,至於美國總統拜登尚未確定是否出席。據了解,台積電亞利桑那廠第一期Fab 21廠,2023年第一季將會進入裝機階段,2024年正式量產,預計將以導入5奈米製程為主,月產能2萬片。至於第二期工程的土建也會持續進行繼續,張忠謀已證實,將會導入3奈米製程。至於量產時間,市場則預期將會落在2026年。
庫存亂象衝擊 集邦:明年8寸晶圓代工年增3%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今(20)日舉行「2023年集邦拓墣科技產業大預測」研討會。對於明年的半導體狀況,集邦認為,庫存亂象衝擊,晶圓代工製程多元布局將成關鍵。集邦指出,隨著各國邊境陸續解封,物流阻塞紓解,缺貨潮下大量採購的終端整機、零組件陸續到倉;然而,疫情紅利消散,加上全球高通膨影響,消費性電子產品銷售力道急凍,導致供應鏈庫存急遽攀升難以消化,客戶砍單風浪迅速蔓延至晶圓代工廠。集邦表示,面對客戶大動作修正晶圓投片訂單,晶圓代工廠紛紛放緩擴產/廠進度,同時積極調整產品組合至汽車、工控等拉貨力道較為穩定的應用。此外,更積極展開特殊製程多元化佈局,以期與競爭對手做出差異化。集邦預估,2023年全球晶圓代工8吋年均產能增幅約3%、12吋約年增8%,與2022年相較呈現大幅收斂。在全球總體經濟能見度低迷,電子產品消費力道未見起色的市況下,晶圓廠製程多角化及獨特性發展成為晶圓代工廠營運關鍵。
美中晶片割喉戰2/美兵推台積電「先撤工程師再炸廠」? 台灣矽盾靠2奈米
每年到十月,兩岸局勢就因國慶日及中國兩會動盪不已,不同的是,今年在美國對抗中國科技大戰中,台積電(2330)躍身為台海危機中的「關鍵要角」,還傳出兵推腳本竟是:台海開戰時,先撤工程師再炸台積電,儘管只是傳聞,但已令全台141萬台積電小股東及台灣人傻眼。就在十月十日國慶日這一天,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60分鐘」節目播出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專訪,被問及「如果(台海)發生戰爭」,台積電怎麼辦?「它會被摧毀,一切都將毀滅」,「如果國家領導人確實以經濟福祉為優先考量因素,那麼避免攻擊台灣則是有可能的。」。這段訪談播出前,美國《彭博社》7日報導,不具名的美國官員透露,為防止中共武力犯台,美國白宮研擬各種應變計畫,最糟的情況下,美方將撤出台積電的工程師、再炸台積電,最新台海危機劇本儼然有了樣子。對此,知名分析師陸行之立刻開罵,「美國政府就算是台灣很重要的夥伴,憑什麼可以私自決定摧毀T公司設施,等同摧毀台灣整個半導體及科技產業的命脈?這些美國政客在胡扯什麼?」前立委郭正亮則分析,這意味者美國在布一個局,可能會讓台積電逐漸變成美國的公司。新劇本讓台灣投資人及民眾這個雙十國慶焦慮不安,蔡英文政府不是說台積電是台灣的「矽盾」嗎?台積電今年股價從最高點688元起跌,最低來到395元,市值蒸發超過7.5兆元。(圖/翻攝自台灣股票資訊網)矽盾(Silicon Shield)一詞出自於澳洲記者艾迪森(Craig Addison)在2001年於其作品「矽盾:台灣抵抗中國攻擊的保障」(Silicon Shield:Taiwan’s Protection Against Chinese Attack),當時艾迪森認為,台灣在全球資訊科技地位已是舉足輕重,就像之前1990年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部隊出兵伊拉克保護科威特的石油供應一樣。當時,台積電尚未成為晶圓一哥,不過前總統李登輝首個將台積電形容為「護國神山」。隨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地位日益重要,2019年,張忠謀做出了預警,「在和平時代,台積電就是安安靜靜做供應鏈的一環,但是當世界不安靜了,台積電就會變成地緣策略者的必爭之地。」如今一語成讖。在美國對抗中國的科技大戰中,台積電躍居關鍵性戰略位置。2021年11月美國陸軍戰爭學院一篇《戰爭想定的推估》論文,提到「broken nest」,覆巢之下無完卵,就是說如果中國要入侵,台灣可以自毀台積電做威脅,好讓中國不會再對統一感興趣,也就是「焦土戰術」。當時看到此文的宅神朱學恆形容「太誇張了」。前立委郭正亮也說,如果台海發生戰爭,這是美國的最下策,保不住才摧毀掉。此文成了年度熱門下載論文之一,也引起中國注意,同年12月,國台辦回應表示,「台積電不是中國尋求統一的原因。」但這份澄清,沒有澆熄美國政壇及媒體對台海戰爭推定論的熱情,尤其今年俄羅斯及烏克蘭開打後,台海兩岸關係就成了各界新焦點,甚至傳出,中國要對抗美國的制裁,其中一項辦法就是拿下台積電。也因此,張忠謀及董事長劉德音頻頻受訪說明。今年4月,張忠謀在美國霍普金斯學會活動中曾公開指稱,在美國生產晶片是昂貴、浪費且又徒勞無功,因為在美國生產晶片的成本比台灣高出50%,再加上美國也沒有足夠的半導體人才。至於對於台海戰爭風險,張忠謀則認為,不太可能發生,就算萬一開戰,相較於晶片可能因此短缺,但美國還有更多其他的事要擔心。對於美國輿論認為如果台海發生戰爭,美國將毀台積電、撤離工程師,前立委郭正亮說, 這是美國的最下策,保不住才摧毀掉。(圖/美國戰爭學院提供、報系資料)8月2日這一天,台海局勢有了新動盪,一早,劉德音接受CNN「全球公共廣場」專訪公開,指出台海一旦發生戰爭,將打亂全球現有秩序,透過武力拿下的台積電也將無法運作,因為從材料、化學品到設備等,都需要歐洲、日本、美國等供應商合作,台積電不能單獨營運。當晚,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率大隊人馬飛旋風式訪台。短短不到一天,惹怒中國,開啟美中台關係升溫模式,共軍對台演習動態立刻成了國際社會新焦點,而劉德音的受訪,像是配搭好的。緊接著,美國政界輿論界對台海戰事的台積電兵推劇本,越描越有樣。對於美國的兵推劇本,國防部長邱國正12日在立法院備詢時否認此事,台灣經濟部則強調,台灣長期建立的半導體供應鏈與基礎設施複製到其他地方,即使耗費巨資,也「幾乎不可能」,台海穩定與安全就是最好的供應鏈投資。全世界對於台灣半導體有多依賴?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分析指出,目前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的市佔率超過50%,如果細分製程來看,台積電10奈米市占率達69%,7奈米更達78%,莫怪台積電會成了美國兵推腳本的主角。面對眼前詭譎局勢,「台灣要做的事,就是要持續發展半導體產業,把技術做到最先進,尤其是現在台積電在新竹的2奈米技術,唯有讓台灣技術做到最領先。」財經專家黃世聰提醒,「如果某一天不是最先進了,台灣就沒有人要了。」矽盾(Silicon Shield)一詞出自2001年澳洲記者艾迪森(Craig Addison)之作品Silicon Shield:Taiwan’s Protection Against Chinese Attack)。(圖/翻攝自Craig Addison推特、翻攝自讀冊官網)
英特爾IC設計、晶圓代工終於分割! 陸行之:將成台積電以外最大競爭者
半導體廠英特爾(Intel)將進行設計與代工部門分割,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陸行之直言,Intel應該會把整個製造部門整個收編為Intel foundry,然後逐步推動分割上市,這將成為台積電(2330)以外最大的競爭者。陸行之在臉書發文指出,Intel終於要走AMD(超微)之前走的路,要變成Fabless(無晶圓廠)了,10年前曾跟客戶,5年前曾跟Intel台灣高管討論Intel要分割才有得救,才能分清責任歸屬的問題,Intel也才能分清楚到底是製造部門爛,還是設計部門不行。陸行之表示,依我來看其IDM model讓其設計部門綁手綁腳,持續失去競爭力(製程落後,成本過高)的製造部門把設計部門拖下水,英特爾因此流失大量EE設計及軟件人才。陸行之也提出兩點看法,一、分割之後,Intel設計部門將可開放使用(肯定還是會跟Intel foundry綁定相當比例的代工合約),但Intel設計部門終於可放手使用台積電、三星、Globalfoundries、UMC(聯電)的低價/優質代工服務。二、Intel應該會把整個製造部門整個收編為Intel foundry,然後逐步推動分割上市,這將成為台積電以外最大的競爭者,也可以開放幫過去的競爭者如Nvidia(輝達)、AMD 代工,目前初估Intel foundry company年營收將達350億美元,佔全球晶圓代工市場近25%。但初期而言,Intel代工客戶主要還是Intel 設計為主,但Intel設計部門渴望加速使用外部代工服務(如果不,那分割幹嘛),其他外部代工客戶也將利用轉單Intel來跟台積電談條件(但老實說,Intel除了提供免費IP,短期製造成本實在不具優勢來讓台積電讓步)。但陸行之也認為,我們初步估計這25%份額只有逐步流失的份兒,以後就要看看Intel foundry company的製程技術進展及成本競爭力是否可以提升來匹配其他競爭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