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搔癢
」 膽道癌杭州妹吃麵後運動「突頭暈窒息緊急送醫」 檢查竟罹罕見過敏病
吃東西要注意!中國杭州一名女子很喜歡吃麵食,前陣子吃完麵後馬上去健身房,想消耗卡路里,沒想到運動沒多久,開始皮膚發紅發燙,還伴隨頭暈、無力和胸悶,像是被人掐住喉嚨,呼吸相當困難,原來是罹患罕見的過敏疾病。據《都市快報》、《溫州晚報》報導,26歲女子在杭州工作,相當喜歡麵食,近來天氣變熱,清涼的衣服遮不住肚腩和手臂,她便開始積極健身,但幾次下來常感到頭暈,有時還會出汗,甚至全身搔癢,起了大大小小的紅疹,但1個小時後就退了,因此沒當一回事。5月初的某天晚上7點,女子晚餐吃了一碗蔥油拌麵,自覺有罪惡感,所以休息不久就到健身房報到,但運動沒多久,皮膚開始發紅發燙,還感覺頭暈無力、胸悶,呼吸變得困難,隨後被救護車送到醫院,到院時臉色發白、四肢發冷,全身皮膚出現蕁麻疹、血壓下降、意識開始出現模糊,醫師初判為過敏性休克,迅速給予治療才沒事,活了20多年,她才發現自己是過敏體質,經過檢測後確診為「小麥依賴型運動誘發過敏反應」(WDEIA)。女子確診小麥依賴型運動誘發過敏反應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據悉,「小麥依賴型運動誘發過敏反應」的特別之處在於,若單吃麵食不會有過敏反應,單純運動也不會,但如果在吃了麵食後幾小時內運動,就會誘發過敏反應。對此,醫師叮嚀女子嚴格禁食小麥製品,如果不慎誤食,4小時內不能運動,假若出現皮疹等輕微過敏反應,要立即服用抗過敏藥。事實上,90%以上的食物過敏由牛奶、雞蛋、魚、貝殼海產品、花生、大豆、核果類和小麥8大類食品引起,建議這類人最好不碰過敏食物,如果少量食用,也不能立刻去運動,至少間隔4~6小時。醫師提醒,除了嚴重過敏反應外,食物過敏還容易引發氣喘等呼吸道過敏表現,甚至威脅生命,一定要重視。如果之前曾出現過嚴重過敏反應,可以去醫院配腎上腺素筆隨身攜帶,在緊急情況下進行自我注射,之後馬上就醫。
7成患者發現已是晚期!醫列膽道癌「10大高危險族群」需特別留意
一名近80歲的李姓女子日前發現眼白呈黃色且身體感到不明疲倦,起初以為與年紀增長有關,但因擔心身體狀況,最終還是前往醫院,怎料檢查顯示她竟是「膽道癌第四期」,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白禮源主任指出,有近7成患者發現時多已經是晚期,同時整理出10大高危險族群需特別留意。膽道癌並非單一器官癌症,而是分布在膽道系統的癌症總稱,種類包括肝內膽管癌、肝門癌、遠處膽管癌、膽囊癌,以及壺腹癌(壺腹癌有時被認為較接近小腸癌),而台灣較常見的膽道癌病人多為肝內膽管癌。白禮源指出,根據臨床經驗有近7成膽道癌患者發現時多已晚期,合併局部淋巴結轉移或遠處器官轉移,同時他列舉一些常見症狀,包括黃疸、持續性右上腹疼痛、體重下降、胃口不佳、噁心嘔吐、右上腹摸到腫塊、發燒、全身搔癢、尿液變深等。另外先天膽道結構異常;罹患膽道相關疾病,如慢性膽管炎、膽結石、膽管硬化症等;肝病患者,如B型肝炎、C 型肝炎、肝硬化等;肝內結石;肝臟寄生蟲感染;經常接觸戴奧辛、亞硝胺等有害物質;六十歲以上高齡長者;肥胖;糖尿病患者;有抽菸、酗酒習慣者都是屬於高危險族群。對於高危險族群,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他們應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如果身體出現不適,需儘快就醫檢查。醫師指出有近7成膽道癌患者發現時多已晚期。(圖/翻攝自臉書/台灣癌症基金會)
女子新年拍沙龍照!回家全身搔癢難耐 醫生秒識破原因
大陸杭州一名26歲女子日前因為新年來臨,便決定要拍一組沙龍照,沒想到拍完隔天,竟全身搔癢難耐,手臂、腰背部等位置都發出了密密麻麻的紅疹。後來到醫院經過醫生看診,發現是丘疹性蕁麻疹,後續根據問診,發現該女子是因為拍攝時租借的衣服未清洗乾淨,有蟎蟲寄生,才會引起過敏反應。根據《紅星新聞》報導,大陸杭州一名26歲女子小錢(化名)日前因為新年來臨,便決定要拍攝一組沙龍照。沒想到當她拍攝完照片後,身上全身搔癢難耐,手臂、腰背部等位置都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紅疹,便立即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性病科看診。經過卜璋醫師看診後,發現小錢身上的紅疹央有針尖大小的水皰,判斷她可能得了丘疹性蕁麻疹,又稱「蟲咬皮膚炎」。是一種皮膚科常見的疾病,大多時候是蟎蟲、蠓蟲、跳蚤等昆蟲叮咬所致。後來經過問診才發現,原來年前小錢拍攝沙龍照時,有穿上向攝影棚租借的漢服。於是卜璋醫師認為,她身上的皮疹,很有可能就是被沒有消毒過的漢服上的蟎蟲叮咬,引發過敏反應。最後卜璋醫師也透露,他在雙十一時,也接到幾個類似的病例,都是租借了外面的衣服引發。於是他呼籲大家如果要租借外面的衣服,盡量選擇消毒到位的正規商家。另外,衣服最好不要貼身穿著,以防過敏,一旦發生丘疹性蕁麻疹,及時就診治療,盡量忍住不要用力抓撓,不然可能會導致皮膚破損感染、色素沉著,加重病情。
45歲婦膽道雙癌纏身 「免疫合併化療」協力對抗病魔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一位45歲林小姐原本被診斷為乳癌肝轉移,經由肝臟切片檢測,竟揪出是「肝內膽管癌合併乳癌」,治療相當棘手!中山附醫一般外科主任彭正明醫師說明,膽道癌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化療、免疫療法等,林小姐歷經切除腫瘤與多種化療,2年後仍然復發,後來針對膽道癌透過免疫治療合併化療,將淋巴侵犯程度和腫瘤雙雙縮小,至今沒被病魔打倒,持續穩定追蹤中。「隱藏版癌王」三大類別 症狀潛藏難揪出台灣每年新增逾2千名膽道癌患者,近年國人因飲食西化、人口老化、接觸工廠化學藥劑等因素,導致發生率逐年攀升。名人如資深歌手美黛、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之子辜啟允、前駐泰國代表李應元等都因此逝世。膽道癌有以下3種主要類別,早期症狀不明顯,如消化不良、腹部悶痛、食慾不振、體重下降,易與腸胃道問題混淆。多數病友等到出現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或是糞便變白等明顯症狀才就醫檢查,導致國內有60-70%患者確診時已是3、4期甚至末期。膽囊癌肝外膽管癌肝內膽管癌可手術切除:傳統腹腔鏡與新式微創手術手術切除病灶是治療膽道癌最有效的根除方法,然而因確診時多是晚期,腫瘤不易清除,僅約2成患者適用手術治療。彭正明醫師表示,外科手術包括傳統腹腔鏡與新式達文西微創手術,部位分為肝外與肝內,「肝外膽管癌」手術如同高難度的胰臟癌「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須切掉膽囊、膽道等部位再重建;「肝內膽管癌」則因癌細胞生長在肝臟裡面,需切除部分肝臟,好在台灣肝臟手術技術在全球首屈一指,病友不用過度擔心。若病友適合進行手術,可與執刀醫師討論是否有健保給付、住院天數並留意併發症,術後也應注意膽漏、出血等狀況。另即使切除部分肝臟,仍有復發風險,建議輔以化療、免疫、放療、標靶等輔助治療,合併治療效果較佳。不可手術切除:免疫合併化療加乘效果佳膽道癌惡性度高,臨床統計約8成無法開刀,如膽囊癌、肝內膽管癌出現淋巴結侵犯至肝臟或臨近器官、合併腹水等狀況,或是肝外膽管癌腫瘤生長位置不佳等狀況,皆不適合動手術。晚期膽道癌治療方式以全身系統性化學治療為主,然而化療成效有限,患者存活期僅約10個月。好在現今醫療蓬勃發展,根據最新第三期跨國大型臨床試驗證實,化學治療合併使用上免疫治療能夠提升治療成效,並且晚期膽道癌透過基因檢測也有一些新的標靶藥物能夠使用,在免疫治療和精準醫療的雙重進步下,可顯著降低死亡風險。不過免疫治療還是有可能引起一些免疫反應相關的副作用,常見的例如皮膚癢、腹瀉、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等,也鼓勵民眾在接受免疫治療的過程中留意自身的身體狀況,積極的和醫療人員討論,臨床醫師也會定期監測療效和副作用,以保障病人的用藥安全。彭正明醫師說明,以目前的臨床證據來看,使用免疫藥物合併化療的患者的存活期能夠優於過去的化學治療,他也期待及早爭取到健保給付,給予病友更多希望。雖然膽道癌患者大多不適合動手術,但彭正明醫師呼籲,現今已有免疫合併化療,有助延長存活期,除了醫療團隊同心協力治療,患者也積極追蹤回報,若是淋巴侵犯和腫瘤縮小,「有望走向手術治療,持續追蹤加上術後輔助治療,目標和膽道癌說BYE BYE。」
運動性過敏是真的 13歲少年打球就發病「全身搔癢起紅疹」
不少人有過敏體質,可能是對食物、灰塵或黴菌等,不過你聽過對運動過敏嗎?中國浙江有一名13歲少年,只要打球就會全身發癢起紅疹,該症狀持續了1年多,父母起初以為兒子只是找藉口不想訓練,但後來發現每次上籃球課皮膚就會搔癢,這才帶去看醫生,檢查結果也證實真的是「運動性過敏」。據《潮新聞》報導,少年在1年前參加籃球訓練班,練習基礎動作時很正常,但進入分組激烈對抗就出現問題,每次上課運動量一大,全身就會發癢,但停止運動後數小時,症狀就會自動消失,因為沒有治療,病情反反覆覆,還影響到上課不能專心。少年檢查發現確診「運動性過敏」。(示意圖/翻攝自pexels)少年父母決定帶兒子到醫院檢查,自述少年打籃球時身體會出現紅斑和蕁麻疹,出汗後症狀加重,停止運動後數小時,皮膚症狀能自行消退,不會留下痕跡。醫生最後診斷其為膽鹼能性蕁麻疹,又稱為運動性過敏,建議少年暫時別參加運動量較大的鍛鍊。浙江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陶小華解釋,「膽鹼能性蕁麻疹」是蕁麻疹中一種特殊類型,臨床上並不少見,只是家長沒重視。這類病情多見於青年期,往往影響到患者的運動和生活,一般劇烈運動後20~30分鐘左右,就會出現症狀。避免觸發因素是最關鍵的治療方法,另外也會用H1抗組胺藥治療,還有喜瑞樂凍晶注射劑、丁基東莨菪鹼、孟魯司特等,一般預後良好。
男子服感冒藥全身搔癢、冒皮疹 醫揭「1原因」惹禍:還可能致命
40歲張先生因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就醫服藥後症狀逐漸緩解;但卻發現身上開始長疹子,而且越來越癢,範圍不停擴散,由於皮疹進展快速,讓他趕緊就醫,所幸經詳細檢查為藥物過敏,醫師建議除暫停服藥外,同時搭配低劑量類固醇治療,一周內大幅改善。藥物皮疹進程快速 嚴重恐皮膚潰爛、死亡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醫師王羽安指出,皮膚是藥物不良反應最常表現的器官且千變萬化,可以長得像蕁麻疹、血管炎,也可以形成許多水泡或膿皰,以上症狀統稱為藥物疹。藥物疹常常由軀幹開始出現,往四肢擴散,大小不一的紅色斑塊會逐漸聚集成一整片,合併局部搔癢或疼痛。若皮疹的進程快速,僅在兩三天內就擴散至全身,就屬於較為嚴重的藥物疹,尤其是產生水泡或膿皰、合併黏膜部位(如眼睛、口腔、生殖器)腫脹破皮、發燒、倦怠等系統性症狀者,可能會影響到皮膚以外的器官,產生許多後遺症。史蒂芬強森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是臨床上最為嚴重的藥物疹,皮膚呈現如燒燙傷大面積的水泡及壞死脫皮,黏膜嚴重潰爛,常合併敗血性休克及肝腎功能衰竭,最甚者可造成死亡。常見消炎止痛藥過敏 「立即性過敏」通常數小時內出現根據一篇2022年的文獻統計,近18年來在臺灣最常產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的藥物包含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抗癲癇藥(carbamazepine, phenytoin, lamotrigine)、磺胺類藥物、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抗病毒藥物、抗尿酸用藥(allopurinol)等。立即性的藥物過敏在服藥後幾個小時內就會出現,如蕁麻疹或過敏性休克;延遲性的藥物疹則在服藥後3至14天後才產生,臨床表現更為多樣化。健保註記為藥物過敏把關 切勿亂服成藥王羽安表示,藥物安全首要的步驟就是遵從醫師指示服藥,不要擅自停藥或改變劑量,也不要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服藥後,需仔細觀察身體是否出現任何不適,並參考藥袋、外盒、仿單的說明,若皮膚出現大面積紅疹、黏膜疼痛、水泡、膿皰以及破皮等症狀,應立刻停藥並儘速就醫。預防勝於治療,醫師會將過敏的藥物註記在醫院系統及健保卡上,病人在不同醫療場所就診時,也應主動告知醫療人員曾有藥物過敏的紀錄,另外可隨身攜帶近期內使用的藥品或藥單,讓臨床醫師可更快速及完善的評估。
膽道癌初期症狀輕 成隱藏版「癌王」發現多半以晚期
膽道癌對國人而言相對陌生,但並非罕見癌症,也很常與胰臟癌搞混。現年57歲的劉先生是中藥行老闆,五年前開始出現消化不良,進食就脹氣,起初自行抓中藥治療,症狀時好時壞持續了半年才就醫,醫師發現他眼睛明顯發黃,進一步檢查確診為肝內膽管癌第三期,當時腫瘤已有10.5cm,研判無法開刀摘除,所幸在醫師評估下參加免疫療法合併化療臨床試驗,腫瘤明顯縮小,腹痛、黃疸症狀也好轉。膽道癌不易早期發現 6-7成病友確診時已是晚期膽道癌又稱膽管癌,根據癌症登記年報顯示,新診斷人數逐年增加,其中又以60歲以上的年長者居多。膽道癌初期通常沒有徵兆或症狀不明顯,即使出現消化不良、腹部疼痛、食慾不佳、體重下降等症狀,也難以聯想到癌症,往往等到出現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或是糞便變淺等明顯症狀才就醫檢查,高達6-7成病友確診時已是晚期。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指出,國人對於癌王胰臟癌已經耳熟能詳,但同組的膽道癌卻鮮為人知,診斷上過去也常被界定是肝癌,由於膽道癌治療進展慢,且治療選項少,對於無法手術治療的膽道癌病友,在過去10多年來只有化學治療能選擇,以及局部輔以放療,其副作用也嚴重影響病友的生活品質,病友們皆殷殷期盼新興療法能夠突破治療困境。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教授表示,膽道癌依腫瘤發生位置可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及壺腹癌這四個類型。肝內膽管癌發生比率較高,膽囊癌次之。雖然腫瘤形成原因尚不明確,但目前已知風險因子包括:(1)長期導致膽汁鬱積的疾病;(2)罹患容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或潰瘍性結腸炎;(3)慢性B型、C型肝炎或肝硬化;(4)特定肝吸蟲感染,如中華肝吸蟲;(5)經常接觸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6)膽管良性瘤,如膽管乳突狀瘤病;(7)肥胖;(8)糖尿病;(9)抽菸、酗酒,符合上述九大高危族群的民眾皆應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確診即陷入困境 過往膽道癌存活期難突破一年在過去由於治療方式有限,膽道癌只分為可開刀與不可開刀,僅有不到3成病友可以接受手術治療,且術後容易復發,賴基銘教授坦言:「大部分病友2年內都會陣亡」,平均五年存活率僅10-30%左右。陳仁熙教授補充,對於無法手術只能接受化療的病友中,化療效果也不如預期,中位存活期僅有約8-10個月,晚期膽道癌的五年存活率小於5%,臨床治療棘手程度及高死亡率,使病友確診即陷入治療困境,急需新的藥物來突破現況。免疫療法登場救援 用於晚期膽道癌一線治療帶來新希望近年來,免疫療法已成為癌症治療新趨勢,不論是單獨治療或是合併其他治療策略,臨床應用上都有不錯的成果,今年(2023)也獲衛福部核准用於膽道癌治療。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教授表示,免疫療法的治療原理是破壞癌細胞欺騙人體免疫系統的機制,使病友自身的免疫細胞得以重新辨識並消滅癌細胞。根據臨床數據顯示,免疫療法合併化療的使用可以顯著降低病友的死亡風險,3成病友不僅腫瘤明顯縮小,整體存活期超過1年,更有2成5以上病友存活期大於2年,打破膽道癌治療10多年來的困境。饒坤銘教授以前述個案劉先生為例,當時因腫瘤太大,若進行手術切除,剩下的肝功能將不足以支撐日常生活,因此在20多天的膽汁引流後,即加入免疫療法的試驗,兩次療程後劉先生都自覺狀況感善,腹痛減少。雖然期間因肝指數(GOT、GPT)上升一度中斷,不過治療不到1年就觀察到腫瘤明顯縮小,至今歷時3年多,原本10.5公分的腫瘤也僅剩2-3公分,就像一顆大蘋果縮減成只剩果核,幾乎沒有活性,良好的成效也令團隊感到振奮。膽道癌治療仍有進步空間 期許免疫療法及早納入健保給付免疫療法合併化療是膽道癌治療的重要里程碑,具有較佳的治療成效,病友對治療的耐受性也高,著實為晚期膽道癌治療帶來一道曙光,但新興治療所帶來的龐大經濟負擔對病友來說還是非常沉重。賴基銘教授、陳仁熙教授與饒坤銘教授共同期許免疫療法能及早納入健保給付,讓晚期膽道癌病友在治療選擇上多一個選項,進一步減輕病友的治療壓力。▲ 膽道癌衛教記者會大合照,(貴賓由左至右):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教授、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病友劉先生、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教授
男子消化不良又脹氣竟是膽管癌 醫師: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晚期
某位57歲男性消化不良和脹氣問題拖了半年才就醫,檢查後確定罹患第3期膽道癌,腫瘤已經大到10.5公分。醫師表示,膽道癌(膽管癌)雖較不常聽到,但並非罕見癌症,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民眾難以察覺,6到7成患者確診時已晚期,有「隱藏版癌王」的稱號。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表示,多數患者常等到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糞便變淺等明顯症狀出現時才就醫,且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發佈的癌症登記年報,國人罹患膽道癌的數量逐年增加,但膽道癌初期症狀與常見腸胃疾病相似,民眾很難聯想到是癌症,因此確診時往往已是晚期。負責這起病例的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教授透露,這名57歲患者是中藥行老闆,5年前出現消化不良、一進食就脹氣的症狀,起初自行抓中藥治療,症狀時好時壞,拖了半年才就醫。男子就醫時眼睛已明顯發黃,檢查後發現罹患第3期肝內膽管癌,腫瘤也長到10.5公分,醫師研判無法開刀切除,所幸後來經由免疫療法合併化療臨床試驗,腫瘤明顯變小,症狀也好轉許多。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教授也說明,膽道癌依腫瘤生長位子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及壺腹癌等4個類型。肝內膽管癌發生率較高,膽囊癌次之,雖說目前腫瘤形成原因尚不明確,但已知的風險因子有9項。這9項風險因子包括,長期罹患膽汁鬱積的疾病;罹患容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或潰瘍性結腸炎);慢性B型肝炎、C型肝炎或肝硬化;特定肝吸蟲感染,如中華肝吸蟲;膽管良性瘤;經常接觸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肥胖;糖尿病;抽菸、酗酒等。醫師也呼籲符合高危險族群的民眾,應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