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化
」 補助 育兒津貼 幼兒園 少子化 賴清德彰化2歲童疑遭幼兒園女師指侵 回家哭喊「屁股痛痛」不願上學
彰化1間連鎖幼兒園傳出疑似「不當接觸」事件。一名家長指出,2歲多的兒子疑似遭到女助理老師不當接觸,造成肛門紅腫,男童因而恐懼上學,洗澡脫褲子都有陰影,連作夢都會大聲哭鬧喊叫「老師不要」、「 finger inside」。對此,彰化縣政府教育處表示,已接獲校方通報,並依規定召開會議,調查期間,已將該名教保服務人員調離教學現場。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這起事情發生在彰化市一間連鎖準公共化幼兒園,家長於11月中旬,陸續發現兒子屁股紅腫、肛門微微擴張,甚至有肛門括約肌撕裂跡象,再經過半個多月,小男童肛門問題越來越嚴重,12月5日男童返家後,不斷的向家長哭喊「屁股痛痛」,經檢查才發現男童肛門擴張、紅腫,還有疑似脫皮屑屑,隔天帶去醫院驗傷,才知道是肛門擦傷,且疑似曾遭異物入侵。家長指控,孩子疑似遭幼兒園新來的助教女老師不當對待,造成肛門擦傷紅腫,如今懼怕上學,連洗澡脫褲子都有陰影,甚至還會在睡夢中哭喊大叫「老師不要」、「finger inside」,懷疑孩子遭到老師指侵。但當家長針對兒子肛門疑遭指侵一事詢問園方,得到的答案是:「絕無性侵,我們也很想知道答案。」據了解,男童就讀的班級有2名老師,分別是1名主教教師及1名助教老師,其中遭指控的助教老師新擔任幼幼班助理1個多月,並負責協助孩子們上完廁所後擦屁股,疑似在清理過程中發生不當對待。日前已知有2、3名幼童私處疑似受到傷害,是擦屁屁時不小心造成,或另有其他原因,仍須進一步深入調查。涉事幼兒園則表示,園方有收到家長通報,但是對於「性侵」指控予以否認,並強調已於第一時間通報,目前配合調查中,且涉案老師已沒有在任教,「在調查結果出來之前,不方便發表言論。」彰化縣政府教育處則表示,有接獲園方通報,已依教保相關人員違法事件調查處理辦法規定召開不適任人員認定委員會審查小組會議,決議受理案件調查,並依法組成調查小組進行調查。另外,為求慎重及維護幼生安全,於調查期間,已將該名教保服務人員調離教學現場。◎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可100%抵稅!《私校法》擬放寬企業抵稅額度 教團憂:助長財團獵校風氣
行政院將《私立學校法》第62條修正草案送交立法院,草案內容將使私人及企業在捐贈私立學校時,不論指定或不指定捐贈對象,皆可享有100%折抵稅負。高教工會認為,讓捐贈私校的金額得以完全免稅,除了將使財團得假藉捐款逃稅外,必然還將提供更大誘因,鼓勵、助長更多覬覦私校校產的財團,以捐資為名,如禿鷹般地競逐、不正入主私校的「獵校風氣」,勢必將開啟私校學生與教職員的惡夢。高教工會表示,若捐贈私立學校也要享有與公校同等免稅待遇,那主管機關對私校的監管也應該全面比照公校,並且大幅度將私校公共化。例如董事會納入公益董事、教職員董事並且限制連選連任。高教工會提到,對於指定與非指定對象之捐贈應該區別,能享有全額免稅的,需以「其捐款並無附有任何條件、負擔或對價關係」為前提要件,僅限於毫無附條件、負擔或對價關係的無償贈與。相對的,那些有附條件的贈與,不但不該享有全額免稅,甚至應降低現有免稅比例,以提高企業不指定對象捐贈誘因,讓真正基於公益捐贈私校的資源,可以透過公平的方式進行分配,杜絕帶有不正目的的財團侵蝕高教。高教工會指出,修正條文對於私立學校興學基金會僅增加監督二字,卻無實質監督方案,在財團捐贈全額免稅的情況下,恐讓「興學」基金會淪為「賣學」基金會,成為高教禿鷹買賣私校的買辦。高教工會認為,若要增加對不指定對象捐贈的誘因,應降低現有指定對象捐贈之免稅額度,必要時可適度提高不指定對象捐贈之免稅額度,同時強會對私校興學基金會及私校之監管。高教工會強調,目前《私立學校法》第62條的修正方向,顯然為圖利財團之惡法,是將國家公共資源,拿去餵養高教禿鷹。此惡法若是通過,將助長財團不正入主私校,成為財團避稅手法,且對高教公共性帶來嚴重破壞。高教工會呼籲,行政及立法機構不應修法免除對私校捐贈之稅負,以維護高教的公共性與公平。
孩子發育不良!家長打零工「媽媽又懷孕了」 過來人:遇過要生第9寶
社會底層面臨的貧窮與殘酷現實,不斷在台灣重複上演。一名幼教老師分享,班上有一名孩子明顯發育不良,出席率也很低,致電關心,家長竟嫌煩,連自己都顧不好的大人別生了,據說這個媽媽又懷孕了,讓她相當氣憤。原PO在Dcard表示,做幼教到目前為止大概7、8年了,隨著政府一直提倡生育率,什麼第二胎減免、低收入戶免費,但是只是讓更多社會底層肆無忌憚的不節育,反正政府會買單。原PO透露,自己帶的是準公共化的小班,但是班上有個孩子明顯發育不良,出席狀況大概一個禮拜有2天就不錯了,來的時段是中午,早就過了正課時間,幾乎每天打電話問候孩子的父母,剛開始家長還會敷衍孩子太累什麼的,後面乾脆嗆她和園長很煩,一直問。原PO直言,孩子的爸媽是打零工,工作有一天沒一天,近日衛生所打電話給學校,希望建議家長帶孩子注射疫苗結果也被家長罵「幹嘛這麼麻煩」,讓她很無奈。她嘆,真的可憐的是孩子,在需要好好被教育的時候,因為大人懶散不想早點帶來上學,就跟著大人在家裡,連自己都顧不好的大人別生了,納稅人的錢就是用來養這些社會底層的孩子, 然後據說這個媽媽又懷孕了。貼文一出引起討論,不少人留言「身為高中老師我也想說,不會教、不願意教的拜託也不要生」、「我還遇過這種家庭生8寶,肚子裡懷第9胎,讓我大開眼界」、「不用到幼稚園啦,從嬰兒開始醫院就遇過太多了,不想顧就掰一個理由來住院」。
科技高雄系列報導2/招商引資半導體S型廊道現雛型- 高雄積極投入公共建設.健全公共服務設施
系列二:【高雄力拼轉型,建設文教設施,培育新一代人才】 為迎接台積電進駐,因應年輕工程師遷入的人口結構改變、學區人口成長等情形,市府也積極健全周邊區域文教設施以提供更優質的教育環境,從公共幼兒園、國中小至高中及大學以上高等教育,目前皆陸續進行籌設及興建,除作為將來台積電年輕員工的下一代教育需求的超前部署外,更可吸引高階人才來高雄就讀,而高雄的子弟也能就近求學,並與高科技產業接軌。 楠梓國小(第二期工程)象徵培育楠梓幼苗的楠木苗作為入口意象,並適切保留既有老樹、時光標本與中庭氛圍,讓嶄新校舍與百年老校的歷史記憶融合共存。(圖/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籌建中的文教設施,有正在籌設的藍田國小及高雄科學園區實驗中學,預計將分別於115年及117年開始招生。另創校已有120年歷史的楠梓國小,因既有校舍已老舊不敷使用,市府亦特別編列經費分兩期新建嶄新校舍,第一期包含幼兒園教室、活動室與國小特教資源教室、普通教室、專科教室等,預計今年底完工,明年提供師生使用,第二期則將於明年動工,預計新建地下1層、地上5層之行政教學綜合大樓,工程將於116年完工。另市府亦擇定楠陽國小既有校地內新建地上3層之公共化幼兒園,以增加該區域之友善育兒空間,目前工程正進行中,將於114年中完工招生。除此之外,市府也同步協助鄰近產業園區的中山大學附屬國光中學新建教學大樓,也將於114年完工。楠陽國小公共幼兒園設計概念為「大樹間的一道彩虹」,為孩子們打造一座象徵生活成長的虹橋(圖/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除基礎教育外,受台積電高雄設廠吸引,清華大學及陽明交通大學將於左營設立高雄分部以培育新一代半導體人才。清大高雄分部初期規畫將先設置半導體研究學院分院,開設學分班及碩士班,培育高階半導體人才;陽明交大高雄分部則將設立AI及半導體學院,招收半導體及AI產業碩博士生,以提供高雄半導體及AI產業高階人才,未來高雄在地人才將可就近求學及就業,不再只有北漂一個選項。(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廣告)國光中學新建校舍採紅磚、斜屋頂以及圓拱等建築設計語彙,與周邊的既有建築相呼應(圖/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訪視台電教保中心 卓揆:「0-6歲國家一起養」明年預算1082億
行政院長卓榮泰13日訪視台電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時表示,為實現賴清德總統「0-6歲國家一起養2.0」政策,政府透過「對家長直接補助」、「讓孩子有更好的照顧」及「為老師降低負擔」等三方面著手,提供家長育兒後盾及減輕老師帶班壓力。教保中心即是162個由公部門設立的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及職場教保服務中心之一,期盼更多公、私部門投入,共同打造友善生育的環境。卓榮泰致詞時表示,對於育兒家庭而言,父母都希望住家附近社區或工作場域有一處安心送托的環境,而台電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共設置大蘋果與小蘋果兩個班級,小朋友都稱呼老師們為蘋果哥哥及蘋果姐姐,他要感謝老師們用心付出,努力打造孩子快樂成長的「蘋果村」,也成為台電員工們安心送托的「加電站」,今年度員工送托子女、孫子女比率即高達94%。卓榮泰指出,打造安心生養的環境,是政府當前的重要政策之一,政府持續從三大面向提供家長育兒後盾,首先是「對家長的直接補助」。從蔡英文前總統到賴清德總統,政府持續推動「0-6歲國家一起養」1.0及2.0政策,為家長建立平價、優質且普及的托育服務。明年度「0-6歲國家一起養」總預算,包含教育部、衛生福利部等各部會預算,將大幅提升至1,082億元,希望能夠減輕家長育兒負擔。卓榮泰表示,從今年1月起,0-2歲的公托補助每月提高到7,000元,準公托補助每月提高到13,000元,第2胎以上、中低收入戶、低收入戶及弱勢家庭再額外加發;家中有2-6歲就讀公立、非營利、準公共幼兒園的小朋友家長,每月最多只需繳納3,000元,第2胎以上幼兒還會再減免,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子女則是全免。而自己在家照顧孩子或送托非準公共服務的家長,每月也可領到至少5,000元的育兒津貼或5歲就學補助。卓榮泰進一步指出,除直接補助家長外,第二大面向則是「讓孩子有更好的照顧」,透過持續擴大服務範圍,提供更多平價的托育名額,包括截至今年8月止,已有162個由公部門設立的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及職場教保服務中心,以及自2017年迄今累計設置1,078班的2歲專班,預計今年至2026年將再增設200班。此外,自今年1月起,也開始實施公立幼兒園平日課後延長及寒暑期加托服務;今年8月,45家公共化幼兒園啟動臨時照顧服務;同時,明年將擴大經費,投入「第2期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全面提升兒少醫療照顧品質。卓榮泰指出,最後一個面向則是「為老師降低負擔」,行政院將從公共化及準公共幼兒園做起,逐步調整幼兒園師生比至1:12,盼能減輕老師帶班壓力。卓榮泰強調,教養孩子不僅是一對夫妻、一個家庭的責任,更是國家整體責任,國家需要投入更多力量,讓台灣的下一代能夠得到更優質的照顧環境。
送走畢業生「全校剩8人」 成新北學生數最少國小
現代社會面臨的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高昂的生活成本、房價和教育費用使得許多年輕夫婦不願意或無力撫養多個孩子,再加上工作時間長、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使得大家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撫養孩子。而少子化問題也影響國教,不少學校面臨招不到學生的困境,像是新北貢寮區的福連國小是新北市學生數量最少的學校,目前全校學生只剩8人。先前內政部公布2023年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新生兒出生數量再創新低,僅有13.5萬人,比2022年的13.8萬人減少了3415人,同年的死亡人數則達到20.5萬人,這也是連續四年下降了,打破了自1988年以來虎年都是最少新生兒生肖年的規律。國發會於2022年發布的《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2年至2070年)》報告,預估2023年的出生人數為14.6萬至14萬人不等,但實際數據顯示,2023年的實際出生數13.5萬人,低於國發會先前的最低估值,突顯台灣在高齡化和少子化問題下面臨的嚴峻挑戰。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新北貢寮區的福連國小是新北市學生數量最少的學校,在送走2名畢業生後,由於新學年度沒有迎來新生,全校學生只剩8人,學校採取低、中、高年級混齡教學,校長梁均紘表示,少子化已開始影響國民教育,貢寮區因漁業沒落、雪隧開通、核四廠封存等因素,人口外移比新北市其他鄉鎮更嚴重學校與貢寮區鄰近學校組成教學策略聯盟,希望能留住在地生源,並吸引都會區學生跨區就讀。其實不僅是福連國小,東北角海岸線上的和美國小、福隆國小、貢寮國小、澳底國小等校也面臨招生困境。其中,和美國小已經兩年沒有新生報到,今年終於迎來兩名新生;貢寮國小今年只有1名新生,福隆國小有5名新生,但和美國小校長張麗秋認為,學校是社區裡的文化中心,只要社區還有孩子,學校就有存在的必要與價值。少子化衝擊無可避免,學校能做的就是更積極辦學,結合在地自然資源推出攀岩、浮潛等特色課程,給在地學子更多元的教學環境。事實上,為了解決少子化問題,行政院也擴大公共教保服務量,推動0至2歲公共托育家園、擴大2至5歲公共化教保服務供應量,並建置準公共化機制,審酌公共化供應量與推動時程尚無法滿足家長期待,與一定品質的居家式托育、私立托嬰中心及私立幼兒園合作,並將衛生福利部現行0至2歲育兒津貼照顧對象,延伸至2至4歲幼兒。
承接蔡英文托育政策 賴清德提3育兒補助作母親後盾
5月12日是母親節,準總統賴清德除了隊全國母親表達感激外,另宣布3大育兒政策,當中包括加碼 0-2 歲嬰幼兒托育補助、公幼延長照顧、公幼臨時照顧服務,盼能在更友善的育兒環境,減輕家庭的照顧負擔,讓家長們能在不負親職的情況下,持續在職場上追求自己的夢想。賴清德表示,生兒育女不單是家庭任一角色的責任,也是所有成員的課題。因此政府推出3項友善育兒政策,讓每一位準家長、新手家長們,都能夠減輕育兒的負擔。政府加碼 0-2 歲嬰幼兒托育補助,每月補助提升至 7,000 元。準公共托育服務者,每月則提升至 1 萬 3,000 元。未就讀公共化及準公共托嬰中心或幼兒園者,第一胎每月發給 5,000 元,第二胎以上再加發。政府將強化公幼延長照顧,透過協助各公幼兒園,延長平日下午四點後及寒、暑假期間照顧服務,目前平日每月約繳 1,540 元,寒、暑假每月至多繳 2,000 元,經濟弱勢則免繳費,讓家長享有平價優質教保服務,滿足雙薪家族的照顧需求。政府規劃公幼臨時照顧服務,預計今年 7 月起,於公立或非營利幼兒園,採定點試辦臨時照顧服務,每週排定固定服務時段接受家長預約,並採定額收費機制,全面減輕家庭的育兒負擔。賴清德強調,政府會繼續當每位家長的神隊友,打造更友善的育兒環境,減輕家庭的照顧負擔,讓家長們能在不負親職的情況下,持續在職場上追求自己的夢想。她同時感謝所有辛苦的母親,用愛灌溉國家未來的主人公,讓他們能夠在充滿愛與關懷的環境中成長茁壯。
幼兒園突通知7月歇業!148名幼生待轉介 家長傻眼:園方雙手一攤擺爛
桃園市蘆竹區某幼兒園3日臨時通知家長7月即將歇業,家長們措手不及,組織自救會向桃園市教育局求助,家長表示,園方無預警在5月發出這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周邊的幼兒園也都只剩下候補名額,痛批園所雙手一攤擺爛,教育局獲悉已允諾全力協助148名幼生。家長指出,3日有大班的學生收到通知單,稱該幼兒園因受少子化影響和政府廣設非營利及準公共化幼兒園,導致園所招生不如預期,即將在7月歇業,目前僅剩不到2個月要安置孩童之後的學校,對於家長來說措手不及,詢問周邊的幼兒園皆滿生,無法另外增班,接近百名的家長不知何去何從,懷疑該校刻意隱瞞。大竹公眾事務交流協會5日向教育局發出公文,請求教育局介入輔導,並質疑該園所在4月30日曾在徵人網站上徵求校車司機,令人擔心短期間招募的司機是否濫竽充數,園所老師跟司機揮揮衣袖離開,剩餘的家長與孩童是最大的受害者。桃園市議員錢龍表示,初步已和教育局聯繫,最重要的是先安置孩童的去處,目前已請家長填寫志願序,盤點哪些幼兒園可以轉介後再協助資料轉移,後續若有無法轉介的個案再逐一協調,未來也會請教育局針對類似情況有妥善的配套措施,因少子化關係,這種情形只會越來越頻繁。教育局回應,該園所扣掉今年畢業生尚在園生有114人,加上新生34人,共148位幼生,目前正處與園所協調溝通的狀態,會與園所協調基於師生權益及經營責任,繼續經營到現有幼生畢業或轉讓經營的可能性,教育局也澄清該園所並非經營不善,目前幼幼班是滿生,且在今年3、4月還有招生,該園區的房子跟地都是自家的,也無租金的負擔,後續盤點南崁地區公私幼招收名額,預為接收可能的轉介學生,會與家長協調並盡力協助轉介孩童事項。
教改推動30年…升學壓力沒減輕 教團指3大訴求未落實
1994年「410教改大遊行」迄今滿30年,但對當年訴求,教團認為,不僅升學壓力未減輕,學歷還嚴重貶值,盼準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召開全國教育會議。教育部次長林明裕表示,只要存在明星高中或大學升學制度,學習壓力就不能減輕,但認為有必要召開全國教育會議,藉此廣泛蒐集各界意見,以規畫未來我國教育發展。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10日邀請教育部報告「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成效及未來策略」。立委陳秀寳在質詢時指出,教改推動30年,不僅「小班小校」目標未達成,「廣設高中大學」更無法減輕學生的升學壓力,甚至還弱化技職教育。林明裕回應,關於教改30周年的成效,各界評價不一,教育基層工作有所進步,但包括許多私校面臨退場及教育人員的品質,確實都需要再提升。而就教改與升學壓力之間的關係,林明裕提到,教育部雖已廢除早自習及每周只能舉行一次的朝會,盼能減輕學生的壓力,但只要有明星高中或大學升學制度的存在,升學壓力就不會減輕。林明裕認為,教改施行到現在已30年,其中經過多次政黨輪替,執政黨有責任、義務,將之前累積的弊病進行檢討,因此召開全國教育會議確實有必要。國教行動聯盟回顧當年提出的4大訴求,包含: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以及制定《教育基本法》。國教盟認為,在落實小班小校方面,未達預期效果,直到近年因少子女化嚴重,才小幅降低班級人數。廣設高中大學做法則是在十幾年間,將70所專科全部升格為技術學院及科技大學,「重學歷、輕專業」的結果導致技職教育嚴重弱化,高教快速擴張形成「7分上大學」亂象,學歷嚴重貶值,升學壓力卻未減輕。推動教育現代化部分,國教行動聯盟指出,主管機關未做好師資員額控管,造成流浪教師滿街跑、偏鄉聘不到老師;通過《教育基本法》目的雖是呼應教育現代化的訴求,確認學生為教育權主體、尊重教師專業自主,但實際在落實層面上,仍有待努力。
新竹「搶」新生兒推生育津貼補助 設籍滿1年可領3萬元
新竹市生育津貼補助額度多年未調整,為落實「幸福友善、老幼共好」城市願景,市長高虹安實現「生育津貼雙倍補助」市政願景,但凡今年1月1日(含當日)以後出生的新生兒,其父母之一方連續設籍竹市滿1年,即可至辦理新生兒出生登記或初設戶籍登記的戶政事務所請領生育津貼,每胎補助3萬元。高虹安表示,新竹市生育津貼補助額度多年未調整,加上近年物價飛漲,生育成本不斷增加,出生人數亦逐年遞減。為提高生育率,市府積極爭取提高生育津貼補助至3萬元。高虹安指出,相較全台各縣市,竹市補助額度名列前茅且優於鄰近新竹縣和苗栗縣,期望透過政策減緩少子女化現象,讓竹市成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親子友善城市。高虹安表示,市府團隊積極推動「0-6歲市府養」政策,包含啟動凍卵補助、放寬好孕專車搭乘條件、持續發放育兒津貼及加碼托育補助、開辦夜間及假日臨托、提供準公共化托育人員健檢補助、托育人員久任獎金以及公共化教保服務增班等,更完成全市一區一臨托目標,讓市民從前期備孕到產後育兒享受全方位的照顧,市府將持續完善各項育兒福利,成為家長們的堅強後盾,打造願婚、敢生、樂養的幸福友善城市。生育獎勵金每胎新生兒可領30,000元,雙胞胎則可領60,000元;三胞胎以上或第二次以上雙胞胎,則可領100,000元。死產或自然流產者,則補助15,000元。除了新生兒父母之一設籍並實際居住新竹市滿一年以上,且新生兒同樣入籍新竹市,或婦女生育或妊娠滿20週之死產或自然流產者,得申請新竹市生育獎勵金之外,根據《新竹市婦女生育津貼發放作業要點第五點》規定,新生兒之父母婚姻關係非必要條件,然當未具婚姻關係但新生兒之父欲為申請人時,應先辦妥認領登記。若生育之婦女未設籍新竹市或未具中華民國國籍時,則應以配偶為申請人。申請人需填寫「新竹市婦女生育津貼申請書」,並於新生兒出生後6個月內,檢附申請人身分證及印章,至辦理新生兒入籍的戶政所申請,逾期視為放棄權利。但有正當理由,經戶政所核准後得請領;也可委任代理人攜帶申請人及代理人身分證、印章及委任書代為辦理。
賴清德選前拋「大撒幣」教育政策 教育界盼逐項兌現
代表民進黨問鼎2024大選的賴清德當選總統,他在選前拋出的諸多教育政策,包含落實高中職免學費、補助私立大專生學雜費等,均被批評是「大撒幣」。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以下簡稱全教總)文宣部主任羅德水認為,我國租稅負擔率太低,在稅收少的情況下,砸重本在教育預算上,勢必排擠其他政策經費,如果接下來沒有逐項兌現,勢必被認為開出的是選舉空頭支票。羅德水表示,賴政府的教育政策勢將延續蔡政府8年基礎,但當中有諸多缺失,最顯見的例子除了雙語政策外,還有近期因新北國中生命案爆發的校安危機。羅德水也提到,賴清德在選前拋出不少教育政策利多,但台灣的租稅負擔率低,既然賴清德推行教育政策的目標是教育公共化,勢必要提高我國的租稅負擔率,「沒有錢,什麼事情都是不可能的」。羅德水並指出,除了上述問題,少子化問題嚴峻,衝擊我國高教,尤其對私校造成非常大的挑戰,私校退場已是進行式,如果想要有更寬裕的經費處理高教危機,還是得提升租稅負擔率。台灣教育智庫發言人魏佳卉認為,賴清德團隊並沒有認真思考過教育問題,所有在選前拋出的教育政策,僅止於解決表面的問題,因此被批評是「大撒幣」,施政重點放在0到22歲的青年政策,完全沒有將教育與產業串連,也沒有考慮高教與技職所面臨的困境,還有產業缺工危機都沒有提出解決方案,讓人感到憂心。羅德水提醒,賴政府接下來也必須關注教育人員基本福利保障,讓教職員工調薪不要變成政府的恩給,須朝向法制化來走,不要讓教育施政流於民粹,回歸教育專業討論與修正,在政策形成過程更要尊重教師專業。
侯友宜提女力3政策「補助凍卵生育」 生理假增為6天、育嬰假領全薪
2024總統大選倒數,總統候選人第2場公辦電視政見發表會今(26日)下午2時登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再度正面交鋒。侯友宜在第三輪拋出婦幼政策,包括凍卵生育補助、乳癌免費篩檢、生理假增為6天、提高育嬰假津貼、公立國小課後免費照護等。侯友宜表示,自己非常重視女性在各行各業的發展,新北市長任內致力實現兩性平權,除了市府女性比例超過3分之1,也提出公私企業或社團的董監事女性比例須超過3分之1,目前正在進行中,反觀賴清德擔任閣揆時,女性閣員比例僅12%,且民進黨爆發這麼多性騷擾案,婦女部連一聲都不敢吭。侯友宜指出,他當選一定落實性騷擾防治,絕對零容忍,同時要擴大婦幼健康照顧,包括提供凍卵生育補助、擴大兒童疫苗基金補助、乳癌免費篩檢、生理假增為6天且不算病假;第二,政府要幫忙減輕家庭照護壓力,例如提高育嬰假津貼,從原本的8成投保薪資改為全薪,若生三胎就能享有租屋、購物補助。侯友宜提到,如果自己當選總統,會推動公立國小課後照護全面免費,透過委外方式找優秀業者多元開班,減輕老師負擔。最後,他也提出托嬰托育政策,除了公立、準公共化的幼兒園,私托或自己帶在家孩也可補助1萬,讓大家敢生孩子。第16任總統副總統及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將於民國113年1月13日舉行投票。依總統副總統選舉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實施辦法規定,電視政見發表會應舉辦4場,其中總統候選人3場、副總統候選人1場;每位候選人在每場發表會的發言時間分為3輪進行、每輪10分鐘,共有30分鐘能闡述政見。
113年元旦新制托育、弱勢補助提高 預估近10萬兒童受惠
113年新制上路,衛福部也公告明年的新制,包含0到2歲(未滿)托育補助,送托公共化托育調升為每月7000元、準公共托育每月1萬3000元,預估1年9.5萬名兒童受益,另外弱勢兒童及少年生活扶助,每人每月由2047元到2479元,調整為2190元到2653元。元旦新制提高0到2歲(未滿)托育補助,送托公共托育機構者,每月補助由新台幣5500元調升為7000元,送托準公共托育服務者,每月補助由8500元調升為1萬3000元,113年預算預計增加39.9億元,共計112.7億元;而弱勢兒童及少年生活扶助,每人每月由2047元到2479元,調整為2190元到2653元。社會福利津貼也會調整,預估將有近67.5萬人受惠,包含身障者生活補助費,由3772元、5065元、8836元,調整為4036元、5420元、9455元;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由3879元、7759元,調整為4151元、8302元。各項衛生福利提高,希望能幫助到更多人。(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國民年金也將調高,預估老年年金給付加計金額、老年基本保證年金、遺屬年金之基本保障金額、原住民給付等4項,將由3772元調增為4036 元。身心障礙年金之基本保障金額及身心障礙基本保證年金等2項,將由5065元調增為5420元。預估每月有172萬9224人受益。另外,5年期身心障礙照顧服務資源布建計畫也將上路,投入逾480億元,希望減輕照顧者負擔、擴增社區服務、擴增及多元化機構服務,以及改善人力勞動條件,預計有120萬人受益。長照機構人力缺口也會推出「久任津貼」留才,未來科班畢業生在臨床任照服員1年以上,經機構推薦報名參加衛福部緊急事件應變與防疫分流感控訓練,即可每月額外獲得5000元獎勵費用,以鼓勵科班畢業生投入長照行業,預估4年可培訓4240人,增進逾10萬名機構住民安全性及服務品質。
侯友宜提課後照顧政見 賴清德競總批畫大餅的空頭支票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天提出「6到12歲國家顧」政見,包括推動公立國小課後照顧全面免費、課後照顧延長到晚間7時、偏鄉及弱勢學童開設照顧專班、倍增青年就業等。對此,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競總發言人郭雅慧表示,各地方政府目前皆視各地財政狀況推行相關政策,侯此時拋出國小課後照顧全面免費並延長時間,無疑又是一塊畫大餅的空頭支票。侯友宜今天與國民黨籍立委參選人洪佳君、競辦發言人江怡臻、板橋國小家長會副會長張珈瑜共同舉行「侯趙顧,好照顧」兒童課後照顧免費政策記者會。侯友宜說明,他將延續「0到6歲國家養」至「6到12歲國家顧」,推動公立國小課後照顧全面免費及人數倍增、課後照顧到晚上7時、偏鄉及弱勢學童開設照顧專班、倍增青年就業等,實現家長安心、學童安全、弱勢安穩的「三安」願景。郭雅慧表示,教育政策的推行代表整體教育資源的分配,侯友宜單點式地推動政策缺乏完整規劃與配套措施,而賴清德所提出的政見,則是完整涵蓋「0-22歲」各個年齡層的需求。郭雅慧舉例,在「0-6歲國家跟你一起養2.0」部分,賴清德提出擴大公共化及準公共化的量能、推動使用公托者補助提升至每月7,000元、由政府補助支持人力,讓公共幼兒園寒暑假能提供服務,並延長送托服務時間等等;在「6-18歲」方面,則是提出全面落實高中職免學費、友善學習的校園環境、積極培育全球公民、照顧兒少身心健康,以及提升特教品質;而「18-22歲」,則是著重投資青年生涯,支持多元發展,其中包含減輕高教學費負擔,促進教育平權、投資技職教育,培育多元人才等等。郭雅慧強調,一個負責任的總統候選人,必須要全面性地提出政策規劃,賴清德從0-22歲皆提出完整內容,是所有候選人中最負責任的一位。而針對侯友宜所提出之政見,目前政府鼓勵各縣市政府就財政可允許範圍內,擴大辦理課後照顧的服務,並盡量給予中低收入戶家庭減免補助。郭雅慧說,政府一步一步謹守財政紀律、負責任地推行政策,侯友宜卻想一步登天,一味把選舉當市場漫天喊價。
漠視孕產照護致少子化更惡化 立委籲公辦產前教育
立法委員黃秀芳、陳秀寳及立委參選人李坤城、劉仁照,偕同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理事長徐書慧、婦產科醫師烏恩慈於今(12)日舉行「孕產辛酸誰人知?漠視孕產照護,少子化只會更惡化」記者會,呼籲政府欲提高生育率,整體的孕產政策不應只聚焦在胎兒健康上,也要關注孕產家庭所需要的協助,政府應提供懷孕伴侶的產前教育。徐書慧表示,台灣現在的困境是女性連第一胎都不想生,應該由國家提供以家庭為主體且公共化的產前教育。徐舉例說,一位35歲孕婦一直在職場上班到產前,新手媽媽很容易失去自信,加上身邊的伴侶也不能同理她的感受,她就此決定不再生育;另一位一樣是35歲生產第一胎的女性,和伴侶受到完整的生產教育和支持,這位女性在38歲時決定生第二胎。烏恩慈表示,台灣現在的產檢制度,主要著重在胎兒的健康,漠視母體的改變,懷孕要面對許多事,有些女性會面臨職涯發展選擇的困境,結果往往演變成產後憂鬱和與伴侶的衝突,甚至造成離婚的結果,除了孕產知識的缺乏,也沒有提供充足的伴侶溝通知識,照顧孕婦的路上不能只有醫師,孕婦不是病人,有全人的照護才能讓孕婦願意生小孩。黃秀芳以自身經歷為例,在第一胎時完全沒有經驗,都靠上一輩傳授怎麼餵母乳,因為自己的孩子是早產,不會吸奶、要用手擠,當時的感受非常疼痛。黃秀芳說,我們的孕產政策應該更加精進,生育子女的壓力不僅來自於「產後托育及教養的選擇」,產前懷胎因支持系統不足而產生的恐慌與壓力,更是讓年輕女性不願意踏入生育階段的一大因素。「為什麼年輕媽媽不想生、不敢生?因為我們對媽媽的重視比對孩子少。」陳秀寳直言,大家都會看媽媽有沒有養胎,很少去看媽媽有沒有把自己照顧好,根據統計,台灣有5到8成的產婦有產後憂鬱的症狀,產後憂鬱不僅影響到產婦心理健康,更是會演變成自傷或傷人的行為,「為母則強」不是唯一的解方。李坤城說,如果有比現行制度更完善的產前教育,有許多孕婦的伴侶都願意和伴侶一起去產檢,一起上課,知道會面臨什麼、能做些什麼,不會讓女性獨自承擔,零到六歲有投入大量經費補助托育系統,但零歲之前的政策也很重要,希望國家能有更多資源挹注在生產教育課程上。劉仁照說,他至今難以忘懷,過去太太懷孕時,太太很焦慮、他自己也很焦慮,如果有政府提供有品質的產前教育課程,他也許在當時就能從被動的配合,變成不用太太開口就主動協助,政府應支持和補助這些課程,培育師資人才,確保每對新手父母都能一起接受至少12小時的生產教育,幫助他們在生育過程中更自信、有更豐富的知識,為下一代的到來做好準備。
2040台灣剩2200萬人 侯友宜主張生第三胎獎百萬有排富
因應少子化成為國安問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日舉行記者會,提出三大政策主張,包括補助凍卵保障生育、提高育嬰留職津貼、三胎家庭房屋補貼(有排富的給獎百萬),期盼達到「助生育,添好孕,強國運」的目標,並將成立少子化基金,提升出生率,解決國安危機,投資台灣未來。侯友宜指出,2016年起,我國平均每年減少1萬名新生兒,出生率快速下滑,2020年起人口負增長,美國中情局預測,我國是世界上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國家之一,至今僅有0.87人,相較之下日本都還有1.26人。以2019年我國還有2360萬人口計算,推估到2040年人口將減少160萬,只剩下2200萬人。侯友宜表示,少子化除人口減少,更嚴重的是造成人口結構衝擊,加速高齡化程度,預估2025年高齡人口超過20%,2039年就超過30%,未來長照費用增加,退休金與社會保險無以為繼,重創國家社會與經濟發展,少子化產生的國安危機不言可喻。因此,國家要用解決國安問題的最大力度,解決少子化問題,要讓國人「生得起,養得起」。此外,隨著晚婚晚育成新常態,加上房價與育兒成本難負擔,如近年我國房價、物價飛漲、通膨增幅快,房價自2016年以來全國增幅近三成,台南市更超過四成,讓育兒夫妻想要購屋成家帶來極大的挑戰;對於孩子剛出生想要留職停薪親自照顧,或是沒抽到公托公幼要自己照顧的家長來說,育兒成本上升也是極大的挑戰,這都是政府要面對與解決的問題。侯友宜表示,6月8日他已提出「公立、非營利、準公共化的托嬰、托育和幼兒園,一律免月費」,孩子自己帶、家人帶,或是到私立機構,每個月領1萬育兒津貼;9月8日也提出了扶養12歲以下子女,扣除額提高50%的措施。這些都獲得育兒家長的廣大迴響。侯友宜並強調,要以國安議題態度處理少子化問題,更要用公共投資觀點,促進生育,投資台灣未來。他因此進一步提出三大主張,確保國人想生能夠生,生了有國家支持。這三大主張包括一「補助凍卵保障生育」,經醫療評估,30到40歲女性有2萬元一次性的凍卵補助,後續五年每年提供2千元保存費補助,最高補助3萬,預估補助3萬人,預算9億元,經費不足再增補。為了投資台灣的未來,要成立少子化基金支持凍卵補助,不納入健保。讓女性國人衝刺事業時,可以保留未來生育機會。第二項主張是「提高育嬰留職津貼」:現行6個月份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由平均月投保薪資的八成調至投保薪資全薪,新增兩成由政府加碼補貼,減輕家庭育兒的經濟壓力,受益人數近9萬人。政策主張三,「三胎家庭房屋補貼」:第三胎(含)以上之家庭,夫妻一生一次百萬補貼,可用於購屋、換屋頭期款以及租屋使用,並設排富條件(綜合所得稅率未達30%,名下不得有房產,或換屋重購者得一屋換一屋)。侯友宜強調,少子化是國家安全議題,每多一個孩子都非常寶貴,因此要由少子化基金支持,目的是減輕年輕人育兒購屋或換屋與租屋負擔,促進生育解決國安危機,實現「百萬金孫」目標,受益人數預估達每年1.8萬戶以上。侯友宜今天提出「三胎家庭房屋補貼」,第三胎(含)以上之家庭,夫妻一生一次百萬補貼,可用於購屋、換屋頭期款以及租屋使用,並設排富條件(綜合所得稅率未達30%,名下不得有房產,或換屋重購者得一屋換一屋)。(圖/黃鵬杰攝、侯辦提供)
政府投入公私校經費差距逾10倍 學者:補助私校生3.5萬學雜費「為德不卒」
教育部明年2月起將補助私立大專校院學生學雜費3.5萬元,不過在今天一場座談會中,學者專家表示,現在教育部投入公私校學生的經費差距在10倍以上,加上社經地位較差家庭的小孩及弱勢生主要集中在私校,教育部這項政策仍是「為德不卒」。台灣私立學校教育產業工會、守護台灣教育平台、高教工會、台灣教授協會及台灣學生聯合會等等團體今天共同舉行「高等教育改革論台」,他們共同主張消彌公私校差異、推動高教公共化。民進黨立委范雲指出,依教育部110學年的資料,政府投入台大、清大學生的經費是每人22萬元、成大及陽明交大是19萬元、東吳是1.5萬元、輔大是1.2萬元,由此可見公私立大學學生所受到的差別待遇有多大。教育部明年起要補助私校學生學雜費3.5萬元,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但仍舊不夠。高教工會理事長周平表示,台灣公部門投入高等教育經費僅占GDP(國內生產毛額)的0.39%(約為724億4500萬元),遠遠不如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1.4%。周平表示,現在公立大專每年學雜費平均6.2萬元、私立大專則約11萬元,明年2月起教育部補助私立大專學生3.5萬元,但仍是「為德不卒」。他認為,社經地位較差家庭的小孩及弱勢生主要讀私校,政府應該增加高教投資,以照顧私校學生。台灣私立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監事會召集人陳秋瑩說,如果政府願意,可以再逐年補助私校生6500元學雜費,兩年就可以拉平公私立學校學生1.3萬元的學雜費差距,113年、114年增加的預算僅是38.2億元、71.4億元,並不會很多。陳秋瑩進一步說,明年起公立大專校院教師學術研究費調高15%,但私校則要自己可以負擔7.5%,教育部才會相對補助7.5%,這沒有幾所私校做得到。她建議教育部,只要私校願意調高一定的比例,例如5%,教育部就要相對補助5%,這樣私校教師才可以真正被加薪。今天與會的教育團體一致主張,政府應該投入更多高教經費,消彌公私校差異,讓學生學雜費齊一;教職員待遇齊一,盡速推動高教公共化。
賴清德稱補助私大生是馬英九不做 陳琬惠反嗆:當行政院長時怎不做?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拋出「私立大學學費補助」政策,行政院還加碼要讓高中職學費全免,引發外界質疑,綠營都全面執政7年為何過去都不做?昨(20)日賴清德於中常會上稱,首要原因就是前總統馬英九任內都沒有做。民眾黨立委陳琬惠也提出質疑,賴清德過去擔任行政院長時怎不做?要怪的話應該要怪蔡英文。賴清德在昨日中常會上指出,私立大學學費補助政策,有人認為能夠達到公平,但也有人提出質疑,為甚麼之前7年都沒做,今年選舉才要進行,賴清德解釋說,原因有兩點,其一就是前總統馬英九任內都沒做,沒關注長照,0-6歲的孩子照養也沒有明顯幫助,更沒關注公私立大學學費落差,此外,總統蔡英文上任時,先是進行長照2.0和0到6歲國家一起養的政策,近4年總決算,中央政府歲出歲入賸餘累計1兆400億元,顯示出防疫得當,總體經濟表現也不錯,歲入減歲出有了盈餘,所以進一步將社會福利政策或是社會安全系統建立。對此,陳琬惠怒批,賴清德是忘記民進黨已經全面執政7年了嗎?更不要說,還有一年多的時間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如果這是對的政策,當初怎麼不做?還要怪到馬英九頭上,他要怪的應該是蔡英文吧。陳琬惠還提到,2012年蔡英文首次競選總統時所推出的十年政綱,就有針對高教公私立資源失衡進行檢討,主張「擴大高等教育公共化」。然而,人民給了蔡英文與民進黨7年,為什麼要擺爛至今?直到選舉到了,過去7年民進黨連個像樣的政績都拿不出來,只好用最偷懶的政策買票。不敢承認的賴清德,還推給前朝的馬英九,實在可笑!陳琬惠直言,民進黨全面執政七年,國債已達6兆元,特別預算不特別,無視財政紀律的結果就是債留子孫。如今又高舉著體恤青年學子的大旗齊頭式地政策買票,未來還是年輕人要承擔。
桃市公幼連年缺額卻新設18園 師擔憂招嘸生
政府托育政策主打廣設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桃園市教育局今年招收8000名幼兒缺額621人,有幼教老師質疑,全市新生兒人數急降,市府仍預計新設18園共93班,恐讓缺額狀況雪上加霜。教育局說,缺額多年來皆集中在偏鄉地區,而新設園集中在八德、青埔等有需求之處,以較搶手的2歲專班居多。教育局表示,112學年度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招生尚有缺額621名,集中在觀音、新屋、大園、楊梅、龍潭、復興等偏遠地區,但這些地區仍需挹注教育資源,提供幼兒就近入學以弭平城鄉差距,現招生未滿的幼兒園仍持續自行招生,並將簡章統一公告於桃園市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招生網。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熊書顯說,教育局今年核定221所公立幼兒園、46所非營利幼兒園招收8000名幼兒,第二階段招生後仍有近2成的3至5歲幼兒班有缺額,另外,從桃園市的新生兒人數來看,2019年有2萬2493人,2022年急降至1萬8205人,在台灣少子化日益嚴重及準公共化幼兒園增設的衝擊下,教育局預計再新增18園93班非營利幼兒園,勢必會讓3至5歲招生未滿狀況更嚴重,顯見教育局在全市幼兒園數量控管已出現問題,而網站上部分行政區查不到相關資料,教育局竟鴕鳥心態清空缺額資訊。熊書顯也說,教育局雖逐年降低師生比規畫,公幼從1比14逐年降到114學年的1比12,非營利幼兒園則由明年的1比14逐年降到115學年的1比12,雖可減緩3至5歲招生未滿問題,但仍無法化解少子化造成的影響,現況下2歲專班家長擠破頭,不應為了解決這問題而浮濫增設新園,而是要依照不同地區的需求重新調整數量。教育局回應,將全面盤整幼兒園數量,並持續配合教育部逐年降低師生比政策,另也將現有缺額較多的3至5歲班級轉型為較熱門的2歲專班,期盼滿足家長托育需求,並減輕教保服務人員工作負擔,考量各園統一招生作業完畢後仍有部分幼兒園有缺額,所以更新網頁資料並非清空。
生動盟推生產準備假 助新手爸媽學習產前教育
母親節前夕,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簡稱生動盟)公布最新生產經驗調查,高達62.2%產婦以及69.%伴侶從未接受產前教育,顯示衛教明顯不足。對此,生動盟呼籲在14次產檢中新增4次總計12小時的產前教育,產婦及伴侶7天有薪生產準備假放寬適用範圍,且產後6個月內的一般家庭皆享有到府臨托的喘息服務。六成新手爸媽缺乏產前教育產前教育旨在幫助婦女以及家人取得正確的孕產新知,有助婦女進行各種準備與決定。然而,高達62.2%婦女從未上過生產教育的課程。現有的目前現有的衛教指導共2次,落在懷孕17週前與29週後,指導方式以勾選方式進行衛教指導,經常不到10分鐘就結束。與瑞典1980年起推行給孕產家庭8至10次結合生理、心理、社會面向的產前準備課程差異甚大。IBCLC國際認證泌乳顧問鍾秀靈以雙北為例,月子中心費用從每日5千元至1萬5千元,經濟能力有限的家長無法使用月中統包服務,遇到問題只能求助親友或上網搜索,但這樣難以及時協助家長判斷自身與嬰兒需求,「很多媽媽忍到產後1個月回診,才發現自己的身體已經忍到出狀況」。因此,生動盟建議國健署應該在目前14次的產檢中,在原訂要在第28、30、34、37週所做的例行性檢查之外,各新增一次3小時的產前教育,4次累積下來為12小時。生動盟理事長徐書慧指出,高達九成的伴侶曾實際參與生產過程,卻多半沒有參與過產前教育。生動盟認為,除了醫療院所沒有提供相關課程,另一個原因是沒有合適的「假別」可以用。目前《性別工作平等法》提供孕產婦及配偶7天有薪產檢假,然而這些假別僅限用於陪產或產檢,無法運用在產前教育,要請假也難以證明。生動盟與婦女新知基金會皆呼籲,政府應將《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5條中的孕婦的「產檢假」以及孕婦伴侶的「陪產及陪產檢假」改名為「生產準備假」,同時放寬適用範圍,不限只能用在陪產、產檢或陪產檢,也能適用於參與產前教育。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回應,產前教育應更落實,考量到產婦家庭接受資訊的可近性,會從開展多元宣傳渠道做起;至於衛教內容偏重醫療資訊缺乏人文關懷,也會改善;至於生產準備假、產檢假等牽涉跨部會職責不便回應。她表示:「我們不只是要把病人當全人,也要把產婦當全人」。產後三大壓力根據調查也顯示,產後最大的困難和壓力來源為睡眠不足,且難以獲得協助。有鑑於此,生動盟呼籲政府提供產後6個月內的一般家庭,皆應享有到府臨托的喘息服務,同時建立專業人員的產後訪視制度,協助新手家庭的生活逐漸步上軌道。1睡眠不足(73.3%)2哺乳(71.8%)3新生兒照顧(64.8%)立委范雲強調,職場女性生育蠟燭兩頭燒,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友善育兒職場與社會環境,政府雖然投注經費在友善生養政策,卻集中於照顧公共化,仍遠遠不夠,生產不夠友善、產前教育不足、伴侶參與不足。她向勞動部喊話,雙親都應該有平等參與孕產與育兒的權利,才能打造友善育兒環境。「不只是產婦,連配偶都仿佛被丟在未知的叢林當中」立委王婉諭表示,產前課程大多來自母嬰用品廠商,「我們會疑慮他們提供的內容是不是正確的?我會不會被行銷?我沒辦法去判斷它是否是合適的產前教育」。而且育兒責任大量壓在媽媽身上,導致產後憂鬱嚴重,不敢生、不想再生變成常態,幾千元的生育津貼僅能減輕育兒負擔,但很難提高生育意願,要靠政府推動才能解決少子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