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 台新金 新光金 ESG 台股 永續![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93293/sm-e3ebd2dc09a0d16db9f4a5e5277a1591.jpg)
無牙老虎? 擺脫董事資訊請求權法制不完善的困境
2023年12月21日,遊戲通路大廠智冠科技(5478)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與台鋼集團榮剛材料(5009)進行股份交換合作,換股比例為1股智冠科技換2.2股榮剛材料,股份交換後智冠科技將持有榮剛材料10.44%股份,而榮剛材料則持有智冠科技18.32%股份。同日,智冠科技發布重大訊息依法揭露獨立董事莊璧華在審計委員會對於股份交換所持之反對意見。值得注意的是,莊璧華獨董特別指出,因其與吳艾耘董事皆認為股份交換合作案之會議資料不充分,故於112年12月18日函請智冠科技於112年12月20日下午14時30分補足會議資料,並於112年12月20日下午14時30分親至智冠科技查閱資料。然智冠科技以莊璧華獨董、吳艾耘董事須先簽立保密承諾書為由,否則拒絕提供,並控訴智冠科技係故意以簽署保密承諾書為手段,阻饒獨立董事與董事執行業務,並拒不提供董事會議案補充資料,違反證券交易法第14條之2第3項。獨立董事與董事之資訊請求權在《證券交易法》第14條之4第4項之規範下,獨立董事執行業務可準用公司法第218條第1項、第2項規定,得隨時調查公司業務及財務狀況,查核、抄錄或複製簿冊文件,並得請求董事會或經理人提出報告,故獨立董事為監督公司而具有資訊請求權,應無疑義。然而,就董事之資訊請求權,在2018年修正公司法時,原於草案第193條之1訂有關於一般董事之資訊請求權,但反對者提出理由:「賦予董事資訊權恐將影響公司經營權之穩定或使營業秘密外洩並造成董事及監察人權責不分等語,故該草案最後遭到刪除,並未通過。但是,經濟部早於1987年即作出函釋肯認董事對公司有內部監察權,為使內部監察權奏效,於執行業務上需要,得依其權責查閱、抄錄《公司法》第210條第1項章程、簿冊;司法實務上,最高法院亦肯認「董事為履行執行職務之合理目的而具有資訊請求權」,由此可知,董事之資訊請求權雖未明定於公司法,但經濟部及最高法院均肯認董事之資訊請求權存在。公司拒絕提供董事或獨立董事資訊,效果大不同獨立董事為監督公司而行使資訊請求權,應屬於獨立董事執行業務之範疇。依《證券交易法》第14條之2第3項之規定,公司不得妨礙、拒絕或規避獨立董事執行業務。因此,公司若有妨礙或拒絕獨立董事之資訊請求者,將可依證券交易法第178條第1項第2款,對公司處新臺幣24萬元以上480萬元以下罰鍰,主管機關並得命其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得按次連續處罰。經濟部相關函釋及最高法院判決固然藉由法理推演而肯認「董事資訊請求權」存在,然董事之資訊請求權終究未明定於公司法,而公司法第210條第4項係針對公司拒絕「股東及公司之債權人」之資訊請求所為處罰,是否能適用在「董事」上,容有疑義。明定董事之資訊請求權與罰則,方與董事之權責相符或許有人會持經營權之穩定、營業秘密外洩或董事及監察人權責不分等理由來主張不應賦予一般董事資訊請求權,然而,過往獨立董事得單獨召集股東會,在2023年修法後,亦得由審計委員會召集股東會,獨立董事或審計委員會召集股東會而企圖影響經營權之案例,又豈在少數?一般董事有營業秘密外洩疑慮,難道獨立董事,僅因其「具備獨立性」,就可完全豁免於外洩機密的疑慮嗎?再者,依《公司法》第202條規定,公司業務之執行,除公司法或章程規定應由股東會決議之事項外,均應由董事會決議行之,若董事缺乏完整資訊,將無法作成適當之判斷及決策,甚至動輒得咎,董事輕則須負起違反委任契約之民事損害賠償責任,重則面臨刑法背信罪或證券交易法特別背信罪等重罪。因此,為免董事資訊請求權淪為無牙的老虎,立法者應儘速明定董事之資訊請求權與罰則,使董事在充足資訊下做出正確商業判斷,董事方能勇於任事,否則,董事只會淪為橡皮圖章,對公司治理毫無正向幫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7/392457/sm-ad64ebc14cfc571e46efc50837ea6d6b.jpg)
烏金雙月2/水月橋瞭望新月沙灣 鄭朝方揭竹北秘境
小龍報喜迎新春,年假想好去哪了嗎?本刊將跟隨竹北市長鄭朝方的腳步,吃完烏魚子與白蝦美食後,騎乘UBIKE微笑單車,探索「竹北雙月」地景之美。素有「風城」之稱的大新竹地區,近年因「竹科」帶來產業與「高出生率」而被冠上「年輕科技城」美名,然而卻因景點不多長期被詬病為「旅遊沙漠」,甚至有新竹人「假日不是在巨城(百貨公司),就是在前往巨城的路上」之譏。然而新春報喜,本刊將隨著竹北市長鄭朝方的腳步,揭露新竹縣最核心城鎮竹北市,一甩「難逛」批評,開發新的好玩景點。首先來到竹北地區最新打卡點「雙月」,包含「水月公園」與「新月沙灣」二處。鄭朝方說,以水月公園中的「水月橋」來講,竹北市公所近來投入新台幣500萬元,為水月橋523公尺長的橋身增添景觀投射燈,且導入太陽能發電,除了提升夜間景觀品質,更多了水映光影交融之美,為竹北西區海岸營造一份由導入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節能的浪漫風情。新竹縣竹北新月沙灣是近期公所整理的景點,曾邀請到小野麗莎等歌手現場歡唱,市長鄭朝方預告,公所未來也將邀請更多表演者與觀眾,一起享受熱鬧的沙灘之夜。(圖/翻攝自竹北市公所臉書)騎行UBIKE約10分鐘不遠處則可到「新月沙灣」,鄭朝方說,此處地如其名,因為圓弧的形狀像極了新月而得名,是新竹地區專門戲水踏浪的好地方,也是賞日落的熱門景點,許多人特別選在落日時分,到沙灘來觀賞橘紅色艷麗的夕陽,直到太陽沈入地平線。鄭朝方指出,公所也整理了「新月沙灣」周遭停車設施與公共廁所,同時安排了不少UBIKE微笑單車幫助遊客沿海騎車優遊,並不時邀請各類歌手獻唱,包含大成、凹與山、RayRay、戴愛玲甚至金曲天團告五人等獻唱,讓老景點搖身一變成搖滾核心,2025年也會陸續邀請全球重量級歌手,曾蒞臨竹北的重量級歌手小野麗莎也有望二訪,歡迎大家期待。鄭朝方直言,其實竹北市因著地價稅、房屋稅、土地增值稅等稅賦,願意做事者其實很有空間做。他舉例,近年公所以下級單位之姿,反過來向上級單位挹注了新台幣8,000萬元,添購UBIKE等交通設備,連「竹北雙月」相對遠離塵囂的景點和聚落也配置UBIKE站,就是要落實民眾通學、通勤、旅遊都能以UBIKE完成「最後一哩路」的政策理念。竹北市公所財政寬裕,近年甚至挹注縣政府新台幣8,000萬元全面廣設UBIKE電動輔助車,電輔車比起一般UBIKE更省力也能騎得更遠,也完善了大眾交通的「最後一哩路」。(圖/劉耿豪攝)鄭朝方說,公所要求在購買微笑單車時,需以「電輔車」為絕對優先,因為若是一般自行車,很多人騎了10至15分鐘便氣喘吁吁,根本難以到達目的地,屆時設置後若棄之如敝屣,實在浪費公帑,不如一次到位,全面設置「電輔車」,如此一來「油門一拜」,騎到桃園也不嫌累。鄭朝方坦言,儘管公所財庫無虞,但人力員額有限,目前百餘位公所成員都已經「CPU滿載」,加上教育與交通問題大多需要上級才能處理,但公所已扛了不少公園等公共設備維護,甚至市民免費公車也是由公所支應,「4年當8年在拚」,小龍新春,鄭朝方向周刊王讀者報喜,也歡迎來看看蛻變的竹北,不一樣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90291/sm-d768d392edc8f783999eab763846f256.jpg)
PLG/陳靖寰、布拉雙雙提告 台鋼獵鷹:一切按合約處理
隸屬於PLG聯盟的台鋼獵鷹近期遭到兩位前球員陳靖寰與洋將布拉提出合約訴訟,球團今天發出聲明直言一切皆依合約處理。陳靖寰先前因疑似涉入假球案事件,台剛獵鷹以合約內容要求離隊,然而檢方事後證明陳靖寰清白,雙方因而對簿公堂;洋將布拉則指控獵鷹以莫須有的違約罪名將他解約,雙方鬧得不愉快。台鋼獵鷹聲明如下:針對近期相關媒體報導前球員陳靖寰以及布拉之相關案件資訊,為避免混淆視聽,台鋼運動行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本公司」)在此統一說明。針對前球員布拉,公司已於去年7月份發布新聞稿澄清,目前尚在法院審理階段,一切尊重司法程序。而針對前球員陳靖寰一案說明,本公司與陳靖寰先生於112年簽訂球員聘任合約,惟於合約期間內,陳先生涉嫌參與簽賭行為。事發前,陳先生曾簽立切結書,明確表示若涉及相關事件,同意採取「留職停薪」的方式靜候司法調查。案情於112年10月進入司法程序調查後,媒體對案件的大量報導對台灣職業籃球運動及本公司之形象造成重大負面影響。在陳先生親口承認曾涉入相關案件後,本公司依照切結書及合約精神給予陳先生留職停薪並離隊之指示。該案件已於113年7月簽結,對於結果,本公司予以尊重。惟於司法程序進行期間,陳先生與本公司所簽合約已進入第三年度,而根據合約約定,本公司在聘任條件的相關事宜上,擁有再議的權利。本公司經內部評估後,決議不再與陳先生履行第三年度的合約條款,故雙方合約已終止。本公司感謝陳先生於效力期間的努力與付出,惟籃球運動員為公眾人物,本公司堅持以最高道德標準檢視此案,基於公司治理與籃球運動的形象維護,希望所有球員都能珍惜現今得來不易的環境。王澄緯總經理指出:「勞資雙方對合約履行的看法不同,且都已進入司法程序,以公正的第三方來判斷案件,而非不時向媒體放話來捕風捉影傷害彼此,這樣才是對於勞資有爭議時最佳的處理方法,畢竟球員涉賭或表現未符合合約期待時,球團面對球迷及公眾總是要有所作為。而台鋼長期投入體育運動,是公益,並非營利,一直以燃燒台鋼、照亮發展體育事業為宗旨。對於未能履行合約的運動員,台鋼都是『依約處理合約』,在事實未釐清前,用管理失誤來描述台鋼,這並不公平!」台鋼獵鷹球團強調訂立合約的目的,在於將雙方的權利義務明文化,台鋼沒有理由、也沒有動機去編織球員不忠實履約情事後,再來解約,給自己增添麻煩。而球員履約到底合不合乎合約條款、合約本旨,這個如果有爭議,就進入紛爭解決機制,用「失誤」來描述球團的管理,我們想問,體育界誰能因此「得分?」。望各界諒解並支持此決策,本公司將持續秉持最高道德標準及專業態度,致力於推動台灣職業籃球環境之永續發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89947/sm-5c5614ca98f4e95ec38f0d4b5ac54c9d.jpg)
創9年新低!金管會公布去年總罰鍰近1.78億 保險業成「最大苦主」
金管會昨(14日)公布2024年銀行、保險、證券期貨業(含投信顧、上市櫃公司)總罰鍰共1億7,786.5萬元,創下九年新低。過往最大苦主金控與銀行業,去年銀行局僅開出4,274.5萬元罰鍰,相較2023年的1.3億元,年減67%之多,創銀行局開罰的至少5年新低,反而換保險業成為金融三業去年最大苦主。就金管會三大業務局開罰金額來看,銀行局2024年開出有罰鍰的罰單共18張,罰鍰共4,274.5萬元,相較2023年減少6張罰單,金額更減少高達8,815萬元、年減67%,創下至少5年新低。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表示,2024年罰鍰件數與金額都減少,主要是去年重大裁罰與非重大罰鍰的案件數都比較少,去年開罰主要集中在兩大項,一是銀行負責人行為不當,二是行員挪用客戶款項,而2023年則主要是公司治理與行員網銀轉帳領現等作業內控缺失,且2023年案件數多、情節較重大,因此罰鍰較多。保險局2024年則開出34張有罰鍰的罰單,罰鍰共5,490萬元,較2023年件數增加7張,金額則與2023年相當,略增加245萬元或4.7%。不過,相較於2022年有65件、7,770萬元,保險局開出的罰單金額與張數相對來說近兩年已減少許多,主要也是千萬元以上大罰單減少。2024年證期局對證券、期貨、投信業開出45張罰單,罰鍰共2,756萬元,件數與金額較2022年些微增加,件數增加17件,金額增加202萬元或7%;對上市櫃公司則開出193張罰單、5,064萬元,也較2023年增加19張、750萬元。證期局主秘尚光琪指出,2024年裁罰件數金額增加,主要是投信投顧業受罰的家數增加所致,反而券商與期貨等裁罰件數與金額下降,而上市櫃公司則因仍然有部分上市櫃公司未依規定公告申報財報,去年有加重罰,導致罰鍰金額較高。金管會2024年共開出307張罰單、罰鍰近1.78億元,與2023年相較,件數雖增加33件,但罰鍰金額卻減少約7,618萬元,年減近3成,顯示2024年單張罰鍰比2023年少。2024年預算目標2.74億元,達成率僅有64.7%,比2023年的81%下降許多,恐為史上新低。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6/389336/sm-d3d344803c734bd563d2090e3d5c669c.jpg)
新北工業區喊蓋勞工宅 林秉宥:勿忘中小企業
新北市議員林秉宥12日表示,新北市政府近日要修法鼓勵企業多蓋勞工宅,規定卻讓中小企業蓋宿舍困難重重,恐怕有圖利之嫌,呼籲市府重視輔導中小企業設置勞工宅。據了解,有鑑於乙種工業用地過往只能蓋工廠,新北市城鄉局日前提出《都市計畫法新北市施行細則》修正草案,盼透過修法,鼓勵企業興建勞工宅,讓有一定建地規模及員工數企業申請。草案內容寫到,未來將放寬企業在「乙種工業區」興建只租不售的「勞工宅」讓員工住,出租對象僅限該企業員工及眷屬,市府刻正研擬設置比例、管控及配套機制。新北市政府城鄉局官員指出,政策目標是減少企業勞工的外部成本,比方廠區內部的一些空間可以作住宅使用,避免交通通勤時間成本及碳排放等外部成本,有助於落實企業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而除了規畫員工單身宿舍、員工餐廳外,還可提供家庭式勞工宅,讓員工承租。對此,林秉宥提醒,台灣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如果只開放大企業當宿舍使用,就算立意良善,也不免挨批涉有圖利之嫌。他直言,退萬步來講,大企業本來就有更多能力照顧員工,市府反倒應重視中小企業的勞工族群,不妨媒合多個廠商聯合招商,比方盤點有500單元的員工宿舍需求,就可一起出資開發,並由市府穿針引線協調代辦,公益性立基點也夠。林秉宥直言,目前政策細節只有雛型還不明朗,加上新北目前缺乏大型產業用地,市府必須從都市計畫源頭把關,避免大面積產業用地趁亂變成住宅用地,本案可考慮面積較小、根本不適合做廠辦開發的「工業區土地」,搭配容積獎勵等方式,興建勞工宅以實現政策目標。圖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滙聚攜手赫曼咖啡 以ESG理念為核心 開創科技廠團購新模式
隨著永續發展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企業對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簡稱ESG)的實踐需求日益提升。滙聚智能與赫曼咖啡共同宣布攜手合作,將以ESG理念為基礎,透過團購平台把高品質、環保友善的赫曼咖啡產品帶進台灣科技廠區,為員工提供美味與永續並存的消費選擇。雙方強調,這次合作的初衷不僅在於銷售咖啡,更希望透過團購這樣貼近消費者的模式,讓科技產業員工在日常生活中更輕鬆地參與環保行動,進而影響更廣泛的社會群體,共同推動綠色經濟發展。此次滙聚智能販賣機與赫曼咖啡合作,專為科技產業團購打造的精品咖啡產品。此合作結合ESG理念,推廣環保友善商品,期望透過科技園區員工的支持,為永續生活注入新動力。 (圖片/CTWANT)從咖啡到科技 團購注入綠色價值滙聚智能販賣機執行董事陳建伶表示,這次合作充分結合了雙方的專業與願景。滙聚長期以來致力於提供智能化的解決方案,而赫曼咖啡則在咖啡生產領域深耕多年,特別是在節能減碳和友善環境的實踐上,為業界樹立了典範。「赫曼咖啡在ESG的實踐上令人敬佩,從選豆到包裝,他們的每一步都以永續為考量,這與滙聚的理念不謀而合。」赫曼咖啡總經理王進忠親自展示咖啡品鑑過程,展現品牌對咖啡品質的高度重視及專業精神,為推廣環保與永續價值注入新活力。 (圖片/CTWANT)赫曼咖啡總經理王進忠指出,現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已不僅僅是產品或服務的質量,更在於是否能夠為社會帶來長遠的正面影響。他提到:「赫曼咖啡在設計每一款產品時,都將節能減碳作為優先考量。例如,我們工廠採用高效能冷卻系統與用電監控技術,成功降低用電峰值,將碳排放減少至最低。」雙方的合作模式將通過滙聚智能販賣機的團購平台展開,員工可以輕鬆在線上下單,商品則由赫曼咖啡直接配送至科技廠區內的福利委員會,讓消費過程更簡便,並縮短供應鏈對環境的影響。滙聚智能販賣機結合碳捕捉技術及冷鏈配送車隊,與赫曼咖啡共同打造低碳環保的產品供應鏈。未來雙方將進一步拓展合作範圍,推動永續理念融入更多行業團購需求。 (圖片/CTWANT)智能與永續結合 打造全方位低碳生活滙聚智能販賣機作為領先的智能販賣解決方案供應商,長期以來將環保與科技結合,持續優化其產品與服務。此次合作中,滙聚特別運用了旗下具備碳捕捉技術的智能販賣機以及冷鏈配送車隊,確保產品從運輸到消費過程中每一步都能盡可能減少碳足跡。此外,滙聚也在推動「友善農業」計畫,將在地小農友善栽培的農產品融入團購商品,並開發更多與赫曼咖啡協同設計的創意產品,讓團購平台成為實現永續發展的重要通路。執行董事陳建伶表示:「我們希望透過這次合作,展示企業如何在商業價值與環境責任之間找到平衡。滙聚販賣機與赫曼咖啡的結合,代表的不只是兩家公司的理念契合,更是對全體消費者的一次邀約,邀請大家用實際行動參與永續。也期待藉由這樣的合作模式,為更多企業提供借鑒。」滙聚智能販賣機與赫曼咖啡攜手推出低碳烘焙精品咖啡豆、環保咖啡膠囊及回收材質包裝袋,倡導「綠色消費」理念。赫曼咖啡總經理王進忠表示,希望透過產品傳遞環保價值,讓每位消費者的選擇為地球帶來改變。(圖片/CTWANT)團購市場新亮點 員工生活中實踐環保此次合作的重點商品包括採用低碳烘焙技術製作的精品咖啡豆、可重複利用的環保咖啡膠囊,以及由回收材質製作的包裝袋。所有商品都以「綠色消費」為概念,希望讓消費者透過每一次購買支持環境友善的理念。赫曼咖啡總經理王進忠特別提到:「我們的產品並不僅僅是提供一杯咖啡,而是希望藉由它讓每位消費者了解到,他們的選擇如何為地球帶來正面影響。」未來,滙聚智能販賣機與赫曼咖啡計劃擴大合作範圍,不僅限於科技廠區,也將探索其他行業的團購需求,推廣更多環保友善的生活用品,讓永續理念在全社會生根發芽。滙聚智能販賣機攜手赫曼咖啡,從產品製作到運輸全程減碳,推出低碳烘焙精品咖啡及環保包裝商品,致力於推動環保與永續消費的落實。 (圖片/CTWANT)團購合作展望 將ESG價值傳遞給消費者滙聚智能販賣機與赫曼咖啡的合作,是一次將ESG理念落實到日常消費領域的成功示範。隨著計劃正式啟動,他們將持續追求創新,並探討更多結合科技與永續的可能性,為企業與消費者提供更多元的綠色選擇,讓「一杯咖啡的力量」成為環保行動的最佳寫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5/383745/sm-a811b175bbed052f9bf902da08eae8cd.jpg)
中租控股居道瓊永續世界指數第2、台灣25大國際品牌 展現全球競爭力
2024年,台灣25大國際品牌榜單揭曉,中租控股(中租-KY,5871)再度以耀眼成績連續第11年榮登榜單,排名第11位,品牌價值達5.65億美元,較去年成長13%。這一成就不僅展現了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更反映出品牌多年來持續深化經營與創新的成果。自2014年首次入榜以來,中租控股的品牌價值已翻升三倍,成為台灣企業中穩健發展與國際化的代表典範。2024年台灣25大國際品牌,中租控股位列第11名、品牌價值5.65億美元。由中租迪和副董事長侯明欽(左)代表受獎(圖/中租控股提供)。這項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主辦、台灣經濟研究院執行的國際品牌價值調查,委由全球權威品牌鑑價機構Interbrand進行評估。評價機構指出,品牌價值的核心在於長期的穩定經營、創新的市場佈局,以及財務數據的真實反映。中租控股在這三方面的表現可圈可點。2023年,中租控股全年營收達975.3億元新台幣,年增13%,稅後純益突破250.3億元,每股盈餘(EPS)達15.15元,穩健的營運基礎使其品牌價值持續攀升。持續深化ESG 成為企業永續的領航者在品牌成長之外,中租控股在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方面的實踐也成為其脫穎而出的關鍵之一。2024年,中租控股榮獲包括經濟部能源署「優良太陽光電系統光鐸獎」、教育部體育署「體育推手獎」與「運動企業認證」、英國標準協會「ESG永續發展領航獎」、以及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的「企業永續報告書金融業白金獎」等多項榮譽,全面彰顯其在永續發展的承諾與成果。特別是在國際舞臺上,中租控股再次入選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ices, DJSI),並在多元金融服務與資本市場(FBN Diversified Financial Services and Capital Markets)類別中,世界排名第二。根據評估機構S&P Global的數據,全球僅有得分前10%的企業能入選DJSI,而中租控股在經濟、環境與社會三大面向中的表現均高於同業,其中21個評估項目中有10項居全組最高,包括透明度報導、企業倫理、政策影響力、去碳化策略、人力資本發展等,突顯其在多領域的綜合領導力。普惠金融與中小企業的永續成長自1977年創立以來,中租控股始終致力於推動普惠金融,將資金帶入中小企業與微型企業這些傳統金融體系下常被忽略的領域。多年來,公司透過靈活的融資租賃方案,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困難,支持其購置生財設備,促進業務發展。除了財務支援,中租控股更提供非財務性的資源,包括營運顧問服務與ESG實踐指導,協助中小企業提升競爭力與永續能力。中租控股還以行動帶動整體產業對永續議題的重視。例如,自2013年起連續舉辦中小企業策略論壇,後續更結合ESG議題,舉辦了兩屆中小企業ESG論壇,為企業提供從政策解讀到實務操作的全方位支持。此外,公司與台灣經濟研究院合作推出「ESG自評工具TEST」,幫助中小企業主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的永續現況,並為其提供改善路徑的建議。中租控股結合媒體與學術機構,舉辦中租中小企業策略論壇、ESG共學圈等活動,讓中小企業主瞭解綠色轉型實務,一同推動台灣產業向永續發展邁進 (圖/中租控股提供)。與產業合作推動ESG共好 讓實踐與倡議並進中租控股不僅在內部落實ESG,更積極推動外部倡議行動。透過與《商業週刊》、《天下雜誌》等媒體合作,公司推出了一系列ESG共學圈課程及研究報導,讓更多中小企業在學習過程中汲取實踐經驗,共同邁向綠色轉型。這些努力不僅提升了整體產業的ESG意識,也為政府及相關單位提供了具體參考,促進政策與產業實務的雙向對接。中租控股的「MAGIC」計畫,涵蓋亞太儲備幹部、東協實習等方案,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關鍵人才,為全球佈局注入新活力 (圖/中租控股提供)。開創人才永續力 推行以人為本的MAGIC計畫除了在業務與永續方面的亮眼表現,中租控股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培養與發展。自2013年以來,公司推出了以「MAGIC」為核心的系列人才計畫,包括「亞太儲備幹部計畫」(ManagementAssociate Program)、「大東協實習就業計畫」(Greater ASEAN Internshipand Employment Program)、「矩陣人才計畫」(International TalentProgram),以及「關鍵人才計畫」(Chailease Talent DevelopmentProgram)。這些計畫為企業內部培育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團隊。展望未來,中租控股持續以穩健的經營策略與創新的市場佈局,迎接新的挑戰與機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8/382188/sm-b183c13b5fd6497d80b96c85ad39b0ae.jpg)
領航氣候行動 國泰金勇冠金融業獲TCSA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
國泰金控淨零轉型成績斐然,「2024 第十七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今(11)日舉行頒獎典禮,國泰金控勇冠台灣金融業,榮獲「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服務業組)」、「永續報告獎白金級」最高等級榮耀,旗下國泰人壽、國泰產險、國泰投信皆獲「永續報告獎白金級」、國泰證券獲「永續報告獎金級」、國泰建設亦獲「永續報告獎白金級」。國泰發揮永續金融先行者職能,將永續策略與治理融入營運、投融資與各項服務,更前瞻永續國際脈動,邁向2050淨零願景。國泰金控接軌國際前瞻氣候變遷脈動,連四年前進COP(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二度受邀倫敦證交所於國際舞台倡議台灣、亞洲到世界的永續金融觀點,成就亞太地區金融業氣候典範。做為台灣第一家RE100金融業會員,承諾2050年金融資產淨零排放,積極議合與利害關係人協力共好,密切關注投融資企業的氣候轉型路徑與發展,傾集團之力推動再生能源投融資,響應國家重要能源政策,鼓勵壽險資金投入國內公共建設,今(2024)年10月由國泰人壽投資沃旭大彰化西北離岸風電,與國泰電業共同取得50%股權,實踐永續承諾。國泰金控更首度榮登「2024富比世全球最佳雇主排行榜」台灣唯一百大企業,透過「多元包容」、「彈性配速」措施,打造公平與共融友善職場環境。國泰人壽連4年獲得「永續報告白金獎」,為亞洲第一家自行遵循聯合國發布之「PSI永續保險原則 (Principles for Sustainable Insurance)」的壽險公司,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議題納入日常營運,透過永續報告書揭露永續專案與作為,訂定短中長期目標及行動方案,資訊揭露完善透明。今(2024)年國泰人壽以800萬保戶資料為基礎,成為首家發布「保戶健康年報」的保險公司,點出擁有保險保障者擁有3大優勢,包含:國壽保戶之平均壽命較國人延長3歲、可避免死因死亡率低於全國、及罹癌後5年存活率高於全國,盼望引領與陪伴國人邁向更健康的生活。「2024 第十七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由國泰金控榮獲「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服務業組)」、「永續報告獎白金級」最高等級榮耀,旗下國泰人壽、國泰產險、國泰投信皆獲「永續報告獎白金級」、國泰證券獲「永續報告獎金級」、國泰建設亦獲「永續報告獎白金級」。領獎主管從左至右分別為:國泰建設總經理李虹明、國泰人壽資深副總王麗秋、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國泰產險資深副總許嘉元、國泰證券副總林聖達、國泰投信協理李旼易(圖/國泰金提供)。國泰產險持續導入最新準則(GRI、SASB、IFRS S1)、永續金融評鑑題目、先行者聯盟承諾等,完成高達16項會計師有限確信,提供值得信賴與完整的永續資訊。國泰產險於官網打造全新中英文企業永續專區,針對利害關係人關心議題,定期檢視公司發展結合集團永續願景與策略藍圖目標進程,透明揭露於企業永續專區,宣示永續決心。國泰證券以「支持、賦能、創新」為核心,攜手利害關係人共創更大永續價值。在客戶服務上,推出具永續效益的創新金融商品,承銷輔導七家11案具環境效益或社會效益公司、累積承銷14檔綠色債券及社會責任債券;面對員工發展,著重多元職場與學習資源,營造健康工作環境。國泰證券也積極回應重大環境議題,近三年(2021-2023年)累積減碳相比2020年超過五成,去(2023)年低碳投資金額達5.01億元,再生能源使用率超過58%。國泰投信今(2024)年度首次發布《2023年永續報告書》,全面整合了全球重要的永續框架,為台灣首家獲得會計師有限確信報告且唯一榮獲永續報告獎之投信業者,報告書中充分透明揭露永續作為,內容超越現行投信法規要求,將國際視野與本土實踐相結合。國泰投信自主研發「永續資訊整合系統」,結合AI科技,整合巨量ESG資訊以利投資決策,包括氣候風險評估和生物多樣性監測。創新推出取得專利的Cathay QE議合量化指標,可具體衡量金融業的永續影響力,更加與時俱進。2024第十七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_國泰金控暨子公司獲獎一覽表(圖表/國泰金控提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78082/sm-324bebeb3d71aff426cd00dd0f8e85ce.jpg)
投資「減碳」術1/明年進入碳有價時代! ESG主題ETF這樣選碳排大戶
台灣2025年進入碳有價時代,迎接2026年碳費正式徵收,衝擊上市櫃企業營運,「成本增加即是獲利減項」,數百萬ETF投資族如何布局?目前市場共有17檔有ESG主題的股債ETF,其中8檔為去年及今年上架。CTWANT採訪投信投資長、基金經理,投資人高度關注兼具高股息、低碳因子,為ESG ETF商品成份股的主要選擇邏輯。全台碳排量超過2.5萬噸被列管的302家公司、553家廠區,包括141家為上市櫃公司,已完成2023年溫室氣體盤查登錄及查驗。依環境部公布,前十大排碳企業包括台積電、中鋼、台塑、日月光、大立光等為台股前五十大權值股,碳排大戶將在2026年5月開始繳納首筆碳費,一般費率每噸碳300元,若採優惠費率B的100元計算,預估2026年總計可徵收到60億元。「加徵碳費即是增加成本,為企業獲利的減項。」群益基金經理人邱郁茹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指出,「ESG已非是口號,發展是長遠的。」一語解釋了這兩年來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成了ETF市場新顯學的關鍵。ESG主題ETF於台股發行上市已有7年歷史。右二為富邦基金經理人溫芳儀在富邦悍將主題日開球。(圖/富邦投信提供)CTWANT調查,以台灣2003年發行的第一檔ETF元大台灣50(0050)及2012年成立的富邦台50(006208)來看,皆追蹤台灣50指數,即被動鎖定前50大權值股為成分股;觀察0050成分股占比權重最高的為台積電56.7%,日月光投控1.21%、中鋼0.58%、大立光0.55%、台塑0.39%等。直到2017年5月富邦公司治理ETF(00692)掛牌上市,為台灣市場上最早發行的首檔ESG主題ETF,瞄準「永續、公司治理」等企業,追蹤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100指數,成分股也是以台積電占比49.09%最高,日月光投控1.31%、台塑化0.99%、台塑0.67%等。隨去年台灣碳有價政策拍板,ESG ETF再進階版「低排碳企業」,例如群益台ESG低碳50(00923)追蹤臺灣ESG低碳50指數,成分股占比最高的也是台積電31.35%,日月光投控則為6.24%。CTWANT記者整理迄今台股ETF基金名稱含有公司治理、永續、ESG等字樣總共有17檔,包括債券5檔;其中,又以2020年7月發行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的規模超過3470.93億元、受益人數超過146萬人增長最大,為全台最大ESG、高股息基金。全球「淨零排碳」企業趨勢不變,我國明年進入到碳有價時代,年排放量2.5頓以上企業將在明年5月完成前一年度碳盤查登錄,作為2026年開徵依據。第一批徵收對象包含鋼鐵、水泥、電力、半導體業等製造業,推估徵收對象約為500家工廠,也包括台股五十大權值股中的企業,且部分也在這些ETF成分股中的話,接下來會受到甚麼影響?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表示,ESG主題ETF為市值型會投資前五十大權值股,像是台泥、台塑等碳排大戶也是積極轉型做減碳改善,且像是台積電、鴻海等因應蘋果等客戶要求的淨零努力有「以大帶小」串起供應鏈一起做淨零的示範與社會責任,要走到淨零是一個過程有時間性,因此在成分股篩選中並非排除獲利佳的碳排大戶,反而更加看重其在ESG上的努力。富邦基金經理人温芳儀表示, 重點就是在於指數篩選邏輯原本就沒有包含碳排相關,但台積電、日月光投控等都是上市公司最近一年公司治理評鑑結果前20%在ESG表現相對優秀的前段班學生。2026年起選股邏輯將從「公司治理評鑑」轉型為「ESG評鑑」,前者為10年前由金管會、證交所開始辦理第一屆公司治理評鑑迄今十屆,共評鑑四大構面「維護股東權益及平等對待股東」、「強化董事會結構與運作」、「提升資訊透明度」及「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公布所有上市櫃公司排名;現隨著國際趨勢關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而轉型為ESG評鑑。以今年表現跑贏同類型ETF的富邦公司治理(00692)成分股為例,兩年後除採用公司治理評鑑前20%優等生外,會再加上ESG選股條件,挑選出永續且具發展潛力的優良企業,其報酬亦顯現在基金的績效表現上。至於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為國內第一檔結合ESG+高股息的ETF,國泰投信基金經理人游日傑表示,當時團隊觀察到原本國內永續主題投資商品的數量及規模並不大,難免有所謂曲高和寡的現象,思考如何讓永續概念較易被投資人看到、了解並接受,便結合環境永續概念,並加上國人相對偏好高股息內涵,因此讓更多投資人可以開始接觸並關注永續投資理念。00878追蹤「MSCI臺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會依據企業股利分數、ESG評級等綜合考量,而各產業有其碳排放量的固有水準,無法簡單以碳排放量高低去衡量好壞。故ESG的衡量是依不同產業中各公司是否有相對同業更合宜的減碳、環保舉措,以及管理供應鏈碳排放及製造流程的碳管理優劣,來評分其ESG評級高低。進一步觀察00878的30檔成分股,有六成電子、二成金融和傳產等,個股占比權重3~4%分散,最高的聯發科4.99%,日月光投控占比3.64%,還有七家金控股、一家銀行股等;未納入台積電並非因其為碳排大戶而排除,而是考量該檔ETF的特色需兼具高配息率所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78083/sm-40ea080e286e1505a99d384eb517e2ec.jpg)
投資「減碳」術2/存股族定期定額二大極端! ESG債券ETF闖三關
台股ETF的ESG主題隨著2026年正式徵收碳費,今年成了股民投資熱門選項,多位投信業者向CTWANT記者指出,除了配息外,投資人可跟著大盤布局偏重市值型ETF賺價差;分散風險時可選債券型ESG ETF或是全球型綠能ETF。永豐投信投資長林永祥表示,隨著徵收碳費政策上路,指數碳排有碳絕對指標與相對指標,採國際認定標準,持續碳排改善也應鼓勵,不能只用絕對指標決定。國內企業將更重視碳排放,投資人也愈加關注既能領息的高股息、低碳因子(根據低碳密度或低碳排量、ESG評級高、非高耗能高汙染產業等條件篩選)的ETF,掌握低碳商機(是綠能、碳權交易等)。多位受訪的ESG ETF基金經理人向CTWANT記者表示,在投信公司發行ESG主題投資成分股中雖有碳排大戶企業,他們也有碳排平衡,例如買碳權或做一些減碳事項等,符合ESG評分系統就可納入,以「臺灣淨零轉型ESG 50指數」來看,台積電、日月光投控等也是「淨零轉型」成分股前十大。ESG評分篩選成分股時,也會加入太陽能、風能、氫能等和電池儲能科技等綠電相關產業。(圖/劉耿豪攝)群益基金經理人邱郁茹則進一步分析,以定期定額的存股族選擇熱門標的來看,分為兩大領域,一為在配息高不高的「高息型ETF」,一為看好台股大盤走向,能夠過ETF參與台股有資本利得賺價差機會,則偏重市值型ETF。林永祥說,以永豐投信來說即發行此類三檔ETF,像是永豐ESG低碳高息ETF(00930),是唯一同時聚焦「高股息、ESG、低碳」三大特色ETF;指數選股邏輯係根據低碳密度或低碳排量、ESG評級高、非高耗能、高汙染產業等條件,並從中篩選出近三年均有配發現金股利之企業,最後精選出40檔成分股。還有永豐台灣ESG永續優質ETF(00888)其追蹤指數成分股為中大型且為台灣上市櫃的股票,以「ESG分數」及「股息殖利率」為重要加權因子,並採用富時ESG評鑑系統,包含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三大評選面向,從中挑選出ESG優質公司作為成分股,以實現永續投資目標。邱郁茹則以2023年3月掛牌上市的群益台ESG低碳50(00923)為例,是首檔考量ESG、低碳選股邏輯的ETF,因此在碳排量的傳產業納入成分股的比例偏低,且也考慮到金融業非製造業、其碳排量低,篩選上即與其他產業分開選股,而台股成長獲利動能多來自科技股,確實在半導體、電子業等持股占比高。據CMoney統計,近九個月的績效的前十檔的表現,富邦公司治理(00692)以36%報酬率居冠,元大臺灣ESG永續ETF基金(00850)也有33%;其他依序也有雙位數的還有群益台ESG低碳50(00923)、永豐台灣ESG(00888)各為29%、22%;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則為16%;永豐ESG低碳高息(00930)、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中信上櫃ESG30(00928)也有15%~10%之間;兆豐永續高息等權(00932)、台新永續高息中小(00936)緊跟在後。在債券型ETF與ESG相關部分,永豐15年期以上ESG投資等級美元銀行債ETF(00958B)的追蹤指數成分債券為美元計價投資等級債券,由銀行所發行,剩餘年期達15年以上,在成分債篩選過程中,排除Sustainalytics ESG風險分數為30分以上,被認為因ESG因素導致重大財務影響的風險較高及風險嚴重之公司,並排除無ESG風險分數的公司,,確保投資組合的可持續性。此外,標榜綠能ETF也為投資人當作投資ESG一選項,像是中信綠能及電動車(00896)、富邦ESG綠色電力(00920)、FT潔淨能源(00899)、中信電池及儲能(00902)等。因應全球淨零轉型,富邦基金經理人温芳儀表示2022年發行富邦ESG綠色電力(00920)主要投資綠電相關龍頭企業,包括台達電、日本TDK、美國FIRST SOLAR INC、西班牙IBERDROLA SA、丹麥VENTAS WIND SYSTEM等,涵蓋全球的太陽能、風能、氫能、水力、地熱、生質能和電池儲能科技等綠電相關產業,並加入ESG評分做為篩選成分股的因子共涵蓋25個國家,有別其他檔,於非美國家佔比較高。温芳儀指出,俄烏戰爭後,歐洲額外投入2100億歐元提升綠能占比已達到能源自主,並於2023年開始試行課徵碳關稅,強迫各國能源轉型;美國也於今年8月通過通膨削減法案,將投入3690億美元推動綠能產業發展,其他國家也陸續推出法案實行綠電及訂定減碳目標,規劃繼續推出ESG相關ETF,有助提高台股國際曝光度。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0/377590/sm-7c59d937dbdb3fa61bb08af5af103a63.jpg)
國泰落實金融先行者承諾 獲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六大獎
《2024 第十七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今(20)日舉行頒獎典禮,國泰金控旗下四大子公司,國泰人壽、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共獲頒6項永續單項績效領袖獎,在「創新成長」、「資訊安全」、「人才發展」等領域備受肯定,顯見國泰落實金融先行者的承諾,將永續精神融入營運與各項服務,持續從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層面發揮正向影響力,一起邁向2050淨零願景。國泰人壽以投資(Investment)、營運(Operation)、科技(Technology)三維度建立綠色生態圈,發揮綠色金融影響力指標關鍵,榮獲「氣候領袖獎」。在公司營運上,透過全面性導入綠電達到營運碳排減量目的,至2023年綠電使用量逾627萬度,綠電使用比例占11.7%;並將再生能源使用與營運碳排放量等指標,納入高階主管年度KPI,強化氣候目標管理力道。另一方面,積極推動數位化減碳機制,落實國泰「綠色與數位雙軌轉型」策略,將商辦租賃轉型為「綠色租賃方案」;推出「hub新型態辦公服務」,結合「Green as a Service國泰碳管理平台」,透過系統化管理,提供準確、完整且可靠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協助承租戶取得與使用綠電,助力淨零碳排。國泰人壽表示,為推動永續金融發展,除將ESG議題納入營運與投資決策過程,亦積極參與國際倡議組織/活動與企業進行氣候議合,同時遵循國際氣候與自然相關倡議,成為首批參與Nature Action 100業者,帶動產業淨零轉型,邁向低碳經濟。國泰落實金融先行者的承諾,將永續精神融入營運與各項服務,持續從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層面發揮正向影響力,獲得第十七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評審青睞(圖/國泰金控提供)。國泰世華銀行長年為打造企業永續而努力,本屆拿下「資訊安全領袖獎」、「人才發展領袖獎」肯定。在資安層面,國泰世華銀行訂定「資安永續策略發展藍圖」,涵蓋資安管理、技術防護、系統平台安全等八大面向,近年來更持續精進資安管控措施,如零信任架構設計、資訊服務供應商管理、雲端治理框架規劃、資安治理成熟度、投保資安險及各項實兵演練等作為,同時已通過 ISO 27001、ISO 22301、BS 10012、PCI DSS、CNS 29100-2及 Uptime Institute Tier III等多項國際標準認證,以實際行動提升銀行整體資訊及資安防護能力。國泰世華銀行以「投資員工未來」為核心理念,打造具有人才競爭力的基礎建設,包含廣度與深度兼具的培訓系統、推動共創共學生態圈,創造橫跨海內外的發展舞台,以及多元共融的職場文化,幫助員工應對未來演化,提升職場競爭力,達成自我實現。而從今年員工投入度調查創近十年新高,顯示相關舉措深獲員工認可。國泰產險榮獲「創新成長領袖獎」,以「奠基科技基礎」、「人機協作」、「異業生態圈」、「客戶體驗」為重心,建構數位轉型策略藍圖。在保險銷售方面,國泰產險應用AI技術打造商業險的「頭家諮詢室」,根據每位客戶的需求及風險情況,智能推薦適合的保險方案,並即時呈現試算價格,使客戶在選擇保險時更加自主,既省時又安心。另在理賠服務上,國泰產險打造全險種一站式理賠管理平台,實現紙本案件全面數位化,更推出全台首創「判決體傷估損模組」,採用大型語言模型,從幾十萬筆判決資料中,快速擷取重要資訊,加速理賠同仁處理案件。此外,該平台也運用關聯網絡模組,可精準預警異常風險案件,有效提升理賠風險控管,進一步保障客戶權益。國泰證券以「全方位數位券商」為目標,持續將創新力、永續力注入數位服務,不僅五度榮獲「創新成長領袖獎」,更憑藉強化資訊安全韌性,首度拿下「資訊安全領袖獎」的肯定。國泰證券致力打造貼近客戶所需的數位服務,2023年底領先開辦「證券型代幣(STO)」,開啟台灣數位資產的新紀元,同時為呼應政府2050淨零轉型目標,鼓勵再生能源、減碳、減塑、水資源等 ESG 領域的非上市櫃企業進行募資,發揮綠色金融影響力。國泰證券亦以提供安全穩定之數位服務為己任,完成異地備援、投保資安險、打造資安聯防體系等多項資安強化措施,更攜手國泰期貨取得「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制度認證」,透過滾動式調整資安策略,以因應各式資安挑戰,展現對永續數位金融的高度重視與承諾。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5/376345/sm-e91a633bb235b6b46ab762b3b7c90ac3.jpg)
蔡明忠獲頒臺大名譽博士「替父親得的」 看川普當選「大家都忐忑不安吧」
臺灣大學今天(15日)舉行創校96年校慶,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獲頒臺大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同為臺大名譽博士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他今天也從三個面向鼓勵年輕世代,「誠實面對自己、有包容及愛心並擴散到人群。」頒贈活動前蔡明忠、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蔡明忠被問及到對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就任後的國際經濟局勢的看法,他直言說「大家都忐忑不安吧」;蔡明興則認為美國FED啟動降息循環等對金融業來說,接下來經濟景氣是「一片光明」。蔡明忠也提及當臺大校長陳文章徵詢是否願意接受名譽博士時,「一時之間我有一種,我何德何能的猶豫,但是後來決定欣然接受是體認這份榮耀跟肯定,會代表我必須承擔更大的責任以後,將為社會的共好以及永續而更加努力。」蔡明忠致詞時表示,大學生下一步是要踏入社會,第一是如何誠實面對自己,如果無法對自己誠實,看不到自己缺點,也無法前進、成長,常常跟自己對話,會更知道在複雜的世界裡如何自處;第二是如何面對他人,不外乎要做到包容及愛心;最後擴散到人群,想想對社會和地球能做些什麼,面對氣候變遷,要如何從自己的一小步出發,貫徹永續思維。期勉大家成為一位地球人,更能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今天蔡明忠的母親富邦集團總裁夫人蔡楊湘薰、夫人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藹齡、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與夫人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等家人親友到場觀禮。蔡明忠當年考上東海大學企管系,就讀一學期後銜父命準備臺大法律系插班轉學考後進入臺大,與其父蔡萬才皆為臺大法律系校友。蔡明忠表示,能獲得母校名譽博士的學位是我畢生至高無上的榮耀,感謝母校的厚愛,我父親跟我弟弟都有幸曾獲得母校傑出校友的肯定,如果我的父親沒有辭世,我想同樣也是法律系畢業的他,比我還更有資格能夠獲頒名譽法學博士的學位,所以我將這份榮耀獻給他,謝謝他當年把年少貪玩的我帶回臺大,不論是經營事業還是回饋社會,也建立了最好的典範讓我可以追隨。今年是父親逝世十周年,十年來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思考,有沒有違背他的叮嚀(富邦三信條「誠信、勤儉、謙和」),所幸我們的集團、企業還能夠持續地穩定成長。從1981年回國和我父親以及弟弟一同打拼,隨著臺灣金融產業的開放歷程,建立了堪稱金融百貨的富邦金控,也完成了許多海內外的併購,還有臺灣唯一的金金併,也在電信業開放的時候創建了台灣大哥大,並開啟了數位匯流的先河。從電視購物出發,現在也創建了臺灣第一的電商,如果上述企業經營上的成就跟事蹟以外,我更覺得自豪的是剛才校長也提及說,我當年發起設立臺灣高鐵聯盟,成就了今天讓大家可以南來北往、把臺灣西部的走廊建設成一日生活圈的臺灣高鐵。在臺大法律系所打下的學術基礎,跟剛才另外一位名譽博士得獎的Alain Aspect教授實在是差的天差地遠,但是他對我日後經營事業有很大的助益,大家都知道金融跟電信是非常高度規管的產業,除了恪遵法令、力行公司治理之外,如何能使法律變得不只是框架,而能夠具有創造力,好的經營策略就是法律跟商業最完美的結合。今年臺大校慶歷任校長陳維昭、李嗣涔、楊泮池、管中閔等到場,並頒贈傑出校友10人為致力於癌症生物學與病毒致癌機制研究超過40餘年龔行健院士、引領多媒體影像編碼與解析之開創性研究並於紋理分析及圖形辨識領域有重大突破郭宗杰院士、投入植物硝酸鹽傳導機制之研究並對降低肥料污染及增加作物產量貢獻卓著蔡宜芳院士、豐泰創辦人王秋雄、力晶半導體董事長黃崇仁、秀傳紀念醫院創辦人黃明和、中環創辦人翁明顯、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元一、環宇電子創辦人邱再興。臺大校長陳文章致詞時指出,日前本校在舉辦宋恭源先生頂尖研究講座科普演講的時候在兩位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院長 以及Doctor對談的時候特別提到勉勵本校師生的話李院長說,「不要去相信別人告訴你,要相信你自己會make it possibile」。在交叉分子樹的儀器 研究化學反應動力學時有個資深且有名望 有龐大團隊的教授曾經當面跟他說他不相信他能夠在短時間內就發展出這個儀器但是他卻以無比的堅持與努力設計出全世界第一部通用型的交叉分子束儀並且獲得諾貝爾獎今年獲頒名譽博士和傑出校友們的奮鬥歷程正是體現yes, we can make it possible也是臺大的世紀傳薪典範。今年頒贈兩位名譽博士為Alain Aspect教授,深入研究量子糾纏,提出違反貝爾不等式及量子遠距作用的實驗證據,不僅為數十年來的物理現象爭議,提出具體的驗證支持,也為量子科技奠定了突破性進展的基礎。富邦集團蔡明忠先生則不僅在金融、電信、零售、建設、體育及教育文化等領域有卓越的成就,亦是企業國際化的典範,且以奉獻精神從事社會公益,除在各種災難救助竭盡所能救助之外,目前臺灣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臺灣高鐵,事實上當年也是由蔡董事長召集股東完成此一艱鉅任務。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74710/sm-4e06ac276140c49842cc1b1d9a7a2c01.jpg)
「最懂海的男人」顏益財辭任台驊控股董事長 以創辦人身份繼續支持集團
「最懂海的男人」有新頭銜了!台驊控股董事長顏益財7日主動辭任董事長暨董事職務,並將以「創辦人」身份繼續支持集團長遠發展,董事長一職將由張立秋接任,其擁有豐富金融管理經驗,並且擅長財務規劃和市場分析,能為控股融資、資本結構優化等領域提供支持。台驊控股也將在2024年12月26日召開股東臨時會全面改選董事。顏益財在疫情期間以一句「一張不賣、奇蹟自來」看多航運股,加上投資航運股的精準眼光,被股民譽為「最懂海的男人」,他自1984年創立台驊以來,帶領集團穩步成長,在拓展海外市場、垂直整合併購優化事業體、開發創新業務項目及推動上市計畫等方面取得多項重大成就,為台驊集團奠定了穩健基礎。轉任創辦人後,顏益財將繼續以其深厚的經驗和前瞻遠見,協助指導集團長期發展策略,確保其核心價值和品牌願景得以延續,並在穩定經營的基礎上持續推動創新與成長。他的持續參與將為集團在擴展和多元化創新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建立穩固的企業文化和長期目標,使集團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其領先地位。台驊表示,在創辦人的新身份下,顏益財仍然肩負台驊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重責,繼續致力於推動公司在國際物流市場中的領先地位及全球業務佈局,確保業務穩健發展並加強競爭優勢。台驊控股將由張立秋接任董事長一職,其擁有豐富金融管理經驗,並且擅長財務規劃和市場分析,能為控股融資、資本結構優化等領域提供支持。此外,張立秋先生的企業整合與跨部門協作專長,以及其在全球市場的洞察力,將幫助公司在國際市場中布局新機會,提升財務穩定性和風險管控。此次人事變動展現了公司未來對經營模式多元化上的長遠規劃,並有助於公司治理結構的優化。台驊表示,創辦人顏益財與新任董事長張立秋的合作,將發揮各自的專長,攜手為台驊集團在各關鍵領域帶來顯著的成長,有助於在全球市場中立足,並確保集團能在穩定的領導下開創新事業版圖,推動公司業務成長,以持續提升員工信心與股東價值。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1/374221/sm-fccb8693ba860529d627e5a0933a4796.jpg)
皇普建設深耕建築邁入40年 捐贈性別友善廁所及獎學金支持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
皇普建設(2528)在建築領域深耕近40年,以「看不見的堅持,看得見的進化」為主軸,持續推動「BIM」與「PES」科學建築雙指標,並致力於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的永續發展。今日,皇普建設率先捐贈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為其創建性別友善廁所,這不僅是基礎設施的改造,更是推動性別平等與無歧視環境的社會教育象徵。此舉將有助於提升學生對性別多元與社會包容的理解,並促進校園內的性別平權實踐。圖左:皇普建設蘇永平董事長;圖右:中央大學管理學院葉錦徽院長(圖/皇普建設提供)。此外,皇普建設還與中大管院簽訂契約,每年捐贈20萬元作為獎學金,旨在獎勵在學術研究上表現卓越的研究生,鼓勵學生提升研究水準,並激勵更多優秀學子投入管理學及相關領域的探索。董事長蘇永平表示,作為中大管院校友,他深知教育資源的重要性,並希望透過捐贈為校園創建更友善的空間,促進產官學研的合作,並期待與管院的合作能持續發展。皇普建設的行動不僅獲得校方與學生的高度肯定,也為其他企業樹立了正面的榜樣。未來,皇普建設將繼續支持校園多元、包容的環境建設,展現企業對社會的長期承諾與貢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73235/sm-835a6b379b962526e33e6536f5697f3c.jpg)
美科技股重挫台股開盤狂摔588點 台積電1日陷千元保衛戰
臉書和微軟最新公布的財報不如預期,拖累美大型科技股重挫,而台股在10月31日颱風休市後,11月1日一開盤,就跳空下殺588.49點,最低在22231.94點,台積電(2330)一度跌到996點,隨後跌勢稍緩,但法人預期,因美國總統選情緊繃,市場避險情緒高漲,短線股市難免震盪。美國大選倒數,因共和黨候選人川普不利台灣半導體業的言論衝擊,累計到10月30日,台股已連續3日下跌,累計跌幅528.02點,30日收盤跌106.16點、收在22820.43點,成交量3278.5億元。11月1日一開盤就大跌逾588點,僅航運股相對抗跌,電子股苦哈哈,特別是晶圓三雄最弱勢,世界(5347)盤中跌逾4.7%、在91.9元,聯電(2303)跌逾3.3%、在46.55元。其他電子權值股方面,9點半之前,台積電從開盤最差的996點,回到跌25點、在1005點,成千元保衛戰;鴻海(2317)跌5.5元、在206元;台達電(2308)跌12.5元、在391.5元;廣達(2382)跌8元、在295.5元。高價股方面,聯發科(2454)跌40元、在1250元,大立光(3008)跌20元、在2265元。美超微因會計師事務所安永30日對其公司治理有疑慮,宣布退出會計稽核工作,導致該公司股價連兩日暴跌。臉書母公司Meta和微軟的財報都不如預期,且都對AI相關成本的攀升發出示警,導致大型科技股跟跌,輝達跌逾4%、台積電ADR跌逾2%。道瓊工業指數下跌378.08點或0.90%,收在41763.46點。標準普爾500指數跌108.22點或1.86%,收在5705.45點。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跌512.78點或2.76%,收在18095.15點。費城半導體指數跌206.75點或4.01%,收在4946.75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73055/sm-f7754eb23727f814e914d45dfd78a976.jpg)
卓榮泰提8項創新對策 提高薪資揭露門檻提升至5萬
行政院長卓榮泰30日主持經發會,他針對「政府作為加薪引擎」、「薪資透明化」及「中小企業賦能」等三大項目提出8項創新對策,包括明年起中央政府約聘僱人員月薪需高於最低工資1.1倍(約31,449元),以及請勞動部修法將薪資揭露門檻提升至5萬元,並請金管會研議將最低工資1.3倍(約37,167元)的薪資門檻,納入上市(櫃)公司申請許可審核,以利提升非主管員工薪資,確保合理薪資條件。卓榮泰在會中提出8項創新對策,共分為三大項目,第一大項為「政府作為加薪引擎」,當中包含3項創新對策。第一,政府部門應負擔起帶頭的責任,114年起中央政府的約聘/約僱/約用人員,以及勞務承攬進駐政府單位工作服務的基層員工,月薪應高於最低工資1.1倍(約31,449元);第二,政府部門應定期檢討及提高勞務採購薪資標準,應高於最低工資1.1倍(約31,449元);第三,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修正《證券交易法》,要求上市(櫃)公司要在章程中明定,從年度盈餘提撥一定比率,為基層員工調薪或分配酬勞。第二大項為「薪資透明化」,當中包含3項創新對策:第一,請勞動部研議修正《就業服務法》薪資揭露門檻,提升至5萬元。第二,請金管會研議將一定之薪資門檻,即最低工資之1.3倍(約37,167元),納入上市(櫃)公司申請許可審核,以利提升非主管員工薪資,確保合理薪資條件。第三個對策,則是請勞動部與金管會等部會共同研議將相關勞權指標,例如基層員工「薪資平均數」及「薪資中位數」變動比等,於114年納入永續報告書揭露範圍及公司治理評鑑項目;另上市(櫃)公司實收資本額100億元以上者,自117年度起申報性別薪資差距,讓加薪狀況、性別平權落實程度更公開透明。第三大項為「中小企業賦能」,包含2項創新對策:第一,請經濟部擴大輔導,創造中小微企業獲利及加薪能力,受益對象主要為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及製造業,而企業成功提升獲利後,應將為員工加薪或分潤,納入後續政府輔導方案申請的要件之一,其中也包含已修正的《中小企業發展條例》,提高企業幫員工加薪的租稅優惠。第二個對策,為鼓勵有獲利之中小企業善盡社會責任,對員工加薪,以帶動國內薪資水準成長,經濟部將研議新增「鼓勵中小企業為員工加薪信用保證措施」,對員工加薪經金融機構或信保基金核認屬實之中小企業,額外提供3,500萬元保證融資額度,保證成數最高9.5成,保證手續費從低以0.1%計收。卓院長強調,他今日率先提出8項創新對策,未來仍可因應各種情勢變化持續增加提出「10+N」對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星宇航空今掛牌上市「25.95元開出」!競拍申購創新紀錄 張國煒:秉持初衷、永續經營
星宇航空(2646)在今(25)日正式掛牌上市,每股參考價為20元,首日開盤以25.95元上漲5.95元開出,開盤10分鐘內最高漲到29元,成交量逾8.7萬張,市場反應相當熱烈。根據星宇航空財務長張芝菻日前的說法,公司最快將於2026年發放股利。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今出席掛牌典禮,並表示星宇航空飛航至今,始終堅持飛安至上的承諾,並致力於提供精品的服務,也感謝多年來許多旅客的支持與肯定,承諾會將這些回饋視為持續進步的動力,帶領公司逐步成長。張國煒同時再次感謝全體員工的努力與奉獻,強調掛牌上市後,星宇航空將秉持初衷,持續創新及拓展國際市場,為全球旅客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也會更注重公司治理的落實,打造永續經營的航空公司。據悉,星宇航空初次申請IPO上市,包含競拍張數、金額或申購、抽籤張數在內,均創下新紀錄,且此次星宇航空的競拍得標金額則為74.4億元,競拍申購張數達到31萬9600張,合格投標單高達68萬7938張,購比率為2.2倍,是為目前市場上最大規模。本次申購也吸引約172萬人競相搶購,粗估凍結市場資金達643億元,每股參考價為20元,實際抽籤申購張數達7萬9900張,若抽籤幸運中籤者,在撥券後預估可獲利約2萬元。星宇航空成立於2018年5月2日,由長榮航空前董事長張國煒創辦。星宇航空2023年合併營收為224.72億元,年增568%,其中客運營收為197.47億元,年增767%,疫後第1年即由虧轉盈,小幅獲利,稅後淨利1.49億元,每股盈餘0.08元。今(2024)年上半年,星宇航空營收達163.33億元,年增65%,稅後淨利9億元,年增172%,每股盈餘達0.39元;而1至9月客運營收為226.08億元,年增率61%,主要於全球客運需求及票價維持高檔,載客率平均維持9成以上,同時新機持續交付,更有效提升整體運力;1至9月貨運營收為21.17億元,年增率91%,成長主因除公司持續引進廣體客機,增加北美航班機腹載貨容量外,電商及AI相關產品需求持續成長,導致艙位供不應求,載貨量屢創新高。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7/369967/sm-dd70be8fd70fb0e6cdff2fb2d169d263.jpg)
京華廣場土地扣押、銀行團收傘 中石化陳瑞隆開記者會「這樣回」
中石化(1314)與其全資子公司鼎越開發17日下午於威京集團總部鼎越開發會議室召開記者會。針對京華廣場土地遭到台北地院聲請扣押,中石化董事長陳瑞隆表示,目前已正式提出抗告,不過針對京華城容積率有無不合法地方,以及政治獻金公關費部分,陳瑞隆回應,偵查不公開不予回應,也否認京華城有編列5億的公關費。陳瑞隆表示,京華城容積率一案衍伸的各項問題,外界相當關切,近期也接到很多股東來電詢問,希望能在適當時機對外說明,他認為各界評論和報導,難免因資訊掌握度或對事情的了解不足,因此針對大家關切的各項問題作補充說明。針對京華廣場土地遭到台北地院聲請扣押、能否順利完工,陳瑞隆表示,能否繼續施工不是操之在我,要看法律允不允許和主管機關的命令,中石化是上市公司,首要是遵守相關法律規定,未來會怎樣發展,現在情勢未明朗,提出抗告會不會成功不曉得,主管機關想法也無法預測,目前靜待法律明朗化,明確指示後按照主管機關和法律的意見來進行。關於京華城5億公關費,他也否認強調,沒有編列5億元公關費,至於其他屬於偵查不公開的範圍。對於容積率是否合法,陳瑞隆也回應,偵查不公開不予回應。他說,鼎越公司已經在10月14日正式接獲裁定書,依照法律賦予的權利,最近已經正式提出抗告,目前等待法院作最後決定,才能再做相對應調整。希望法院明察秋毫,期待法院盡快解除扣押,讓鼎越維護應有的權利。關於聯貸銀行團要求鼎越提前還款之事,陳瑞隆表示,鼎越和中石化早在今年10月初就開始陸續跟銀行團成員展開一系列協商,雙方都認為應以當時合約規定作為協商基準。他也強調,中石化多年來嚴格遵守公司治理規範,在財務管理上走穩健路線,協調過程他也一再向銀行團表達中石化作為連帶保證人,有誠意且有能力透過適當資金調度,到目前為止,協商進展良好,達成協議會再依照法律規定發表重訊。關於中石化財務狀況,他也表示,在處理完聯貸案後,還有餘裕支應中石化經常營運的所需因此特別呼籲各界,特別是金融界能夠繼續給予支持,讓中石化能夠永續經營。針對外界質疑財報正確性方面,他也保證,編制財務報表都是遵守會計準則的規範,非常謹慎且重視。他強調,中石化過去是經濟部的國營事業,民營化後,仍秉持原來傳統,希望對經濟社會安定及維護廣大股東權益繼續做出貢獻,大家都能感受中石化現階段面對艱困時期,中石化1000多位同仁都堅守各自岡位,克勤克儉同心協力,希望透過大家合作努力讓中石化度過難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6/368216/sm-e10d7ad2d6fd729532795570717af91f.jpg)
新光金股東「外資全壘打」挺新新併 洪士琪:攜手台新金在山頂會合
新光金(2887)今天(9日)股臨會中,普通股股東以72.29%贊成與台新金合併案,董事長魏寶生也進一步證實外資的支持率也「將近全壘打」,而他感謝同仁與團隊的努力,最感謝最重要即是股東們的給力;新壽副董、本身也是金控大股東洪士琪則是以「承先啟後、任重道遠」八個字強調感謝股東們的支持與承擔責任的開始,新光金控和台新金控攜手在山頂會合。新光金控董事長魏寶生說出他的三個感謝,第一個是去年加入新光人壽、新光金控團隊展現股東行動主義,今天的股臨會通過合併案是將股東行動主義更加發揮,創造金控合併的歷史,共同享受利益,恭喜新光金股東們,謝謝一路走來金控、證券、銀行、人壽的團隊們的努力,謝謝同仁;最重要的還是感謝股東們,謝謝大家提供的建議和意見。新光人壽副董事長洪士琪則表示,2023年6月9日股東會,受到股東大眾的支持,我以「承先啟後、任重道遠」八個字作為承擔責任的開始,踏上了改革的第一步,在陳淮舟董事長及魏寶生董事長的帶領下,經營團隊以及全體同仁都嚴守公司治理,勵行改革,逐漸穩定我們前進的步伐,也展現初步的成果。16個月後的今天,10月9日,新光金控股東會作出了具有「時代意義」的決議,以超過85%以上的高出席率以及超過出席股東的2/3,達72%投下贊成票,這代表著新新併是多數股東們的期盼,期望延續新光曾經擁有的輝煌和驕傲,並且要積極的迎頭趕上全球化的激烈競爭。洪士琪說,今天,新光金控和台新金控攜手在山頂會合,這個成果是雙方歷經了22年的努力,才開創的嶄新局面。這次,不只確立了泛新光集團在金融體系的整合,也確立了新光歷史的傳承及浴火重生的未來,所以它不是個結局,而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新光金控即將步入下個階段,期許經營團隊以「浴火重生、團結向前」作為持續努力的目標。每位團隊成員,都將被賦予及承擔更艱鉅的使命和責任,但只要邁開大步、奮勇向前。洪士琪強調他有絕對的信心,在接續公平會及主管機關的認可後,新誕生的「台新新光金融控股公司」,在文化及團隊結合上可以完美融合,創造出屬於台新新光的即戰力。洪士琪還說,在這裡,對抱持不同意見的股東,我也將釋出最大的善意 ,期待透過更多的溝通,互相包容及諒解,共同為今天絕大多數股東的共同期盼而努力。因為只有在團結合作的共同努力下,所有的客戶、員工、股東,以及最重要的社會大眾的權益,才能獲得最大的實現和保障,這也將讓新光金股東們享受更長遠、更美好的整合綜效和利潤分享。同時,洪士琪還說也要誠摯感謝主管機關對於金融秩序和諧安定的堅持,對股東,員工,客戶,及社會大眾等利害關係人權益的重視,對金融業永續發展的支持。洪士琪說,新光集團80多年來深入台灣各個角落,是這塊土地和社會大眾給了新光機會,讓新光能和大家共同成長,也有能力去照顧更多需要照顧的人。感謝社會大眾對新光的肯定,未來也會秉持著創辦人吳火獅先生「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為社會帶來「安穩」和「堅定」的力量,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主管機關的期許,相信更是社會大眾共同的期盼。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1/367871/sm-8def68f70c81ff1fc42f9fd852d9a69f.jpg)
新新併9日闖關!二家金控總座親曝外資回饋 「取得支持,信心滿滿滿」
新新併重頭戲將在明天(9日)的台新金、新光金兩家金控各自舉行的股東臨時會登場,外資、小股東們的投票表決結果,將決定二家金控「合意併購」的最後一哩路走向哪裡;對此,兩家金控總座最新連袂在記者會中表示,拜訪外資給予新新併支持度高於預期,受寵若驚,林維俊甚說「對於通過,信心滿滿滿」;待取得股臨會通過決議之後,預計10月11日送件給金管會。二家金控股臨會電子線上投票截止時間已在10月6日截止,結果會在9日股臨會當天中公布之外,還有現場出席股臨會的現場表決票數,以及加總雙方陣營在10月3日截止的公開徵求委託書的加總權數;由於此次股臨會焦點即是新新併議題,據估出席率會高於以往六、七成,超過85%,也有可能近九成。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新光金控總經理陳恩光在股臨會前的7日下午連袂召開記者會說明爭取外資支持合併案的期況與接下來通過此案後的送件時程、合併案的相關內容等。在爭取外資支持部分,據了解,兩家金控團隊全力拜訪外資加以說明金控合併帶來的綜效與公司治理等;林維俊日前也在前往香港、新加坡、阿姆斯特丹、歐洲等地,於巴黎線上台北召開記者會透露會議成果顯著,「原本就有信心,現在是信心滿滿」。林維俊7日並進一步表示,「我現在要更改說法,現在信心是滿滿滿,感謝外資的力挺。」原本預估外資投票約有七成,但這一次新新併議題讓外資感到相當重要,更加提高其投票意願,支持度遠超過預期可能會超過70%,可望成為新新併通過的一大助攻。新光金控總經理陳恩光則分享近二周透過拜訪外資、視訊會議等收到回饋情況,認為外資在ISS出具投票建議報告之後給予的支持,與台新金總座林維俊說的「非常高」,認同新新併帶來的綜效非常明顯,溢價也挺合理。據了解,股權占比近二成的外資部分,目前表態「贊成」支持合併的目標不僅朝過半還可望能達到三分之二;公開徵求委託書部分,二家金控目標超過三成的支持,目前已掌握度的完成率接近;再加上大股東可掌控的股權加總來說,贊成通過新新併樂觀評估可望達到公司法的規定、超過出席率一半以上。台新、新光金控的新新併之後,先前已公布將更名為「台新新光金控」,簡稱台新新光金,股票代號2887;企業標誌TS的T代表Taishin(台新),S則是代表Shin Kong(新光);待取得股臨會通過換股合併決議之後,預計10月11日送件給金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