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營運
」 爆料公社 投資 台積電 台股 冠軍建材![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2/396212/sm-4c409b4729bdb191f823158a597b73db.jpg)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產壽險啟動理賠關懷機制 商業火險「這家」主辦
新光三越百貨台中中港店13日上午發生氣爆意外,造成四人死亡、二十人受傷,公司高層震驚哀痛緊急南下處理因應,產壽險公司同步啟動理賠關懷機制,新光人壽針對有效保單的受災保戶提供身故10萬元、加護病房5萬元、一般住院1萬元的傷亡慰問金,協助保戶儘快渡過難關。金管會則提醒民眾保留就醫單據,可依此向公共場所經營業者求償,而相關的保險包括公共意外責任險、第三人責任險、工程險、雇主責任險等。台中新光三越百貨今日上午疑似發生氣爆意外,導致多人傷亡。新光人壽立即啟動「新光防災五保」保戶關懷服務措施,提供保戶「主動協助理賠」、「保單補發免收工本費」、「續期保費緩繳優惠」、「保險單借款利息緩繳優惠」、「房屋貸款本金寬延優惠」及等五項服務,協助保戶儘快渡過難關,也願逝者安息、傷者早日恢復健康。據了解,此次承保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相關保險最大一家為新光產物保險,除了「公共意外責任險」由新光產物獨家承保之外,「商業火險」承保範圍為百貨、影城,主辦的新光產物保險約承保70%,國泰、明台和泰安產險則各占比10%。新產發言人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正在了解與釐清事故發生原因、相關責任等,已進一步確認保險理承保範圍、理賠內容條款等,目前該事件對公司營運無重大影響。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4/396184/sm-8dea25d8d1cca41d005ac426dd482055.jpg)
氣爆死傷嚴重!台中新光三越公共意外險由「1家獨保」 業者說話了
台中新光三越百貨13日發生嚴重氣爆,造成4死20多人受傷,消防局已啟動重大傷亡機制應變。據了解,台中新光三越百貨的「商業火險」由4家產險公司共同承保,其中新光產險(2850)承保比重為70%,另外三家則為國泰產險、明台產險和泰安產險則各占比10%。「公共意外責任險」則是由新光產險獨家承保。至於美食街各餐廳是否有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及雇主意外責任險等,目前還在了解當中。位於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上的新光三越中港店,坐擁新台幣258.3億元年傲人營收,連續14年蟬聯全台百貨「店王」寶座。13日發生氣爆事件後,相關單位已展開調查,以釐清氣爆原因及相關責任。據《經濟日報》報導,台中新光三越百貨的「商業火險」由4家產險公司共保,其中新光產險承保比重為70%,另外三家則為國泰產險、明台產險和泰安產險,各占比10%;「公共意外責任險」則是由新光產險獨家承保。其中商業火險主要是承保百貨公司的自有資產,而公共意外責任險主要保障第三人死傷、財損。台中新光三越百貨的「商業火險」由4家產險公司共保,用於保重百貨公司自有資產的損失。(圖/翻攝FB/記者爆料網)對此,新光產物保險發言人表示,對公司營運無重大影響。並在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表示,未來還需釐清事故發生原因及責任,才知有無在承保範圍及符合哪些理賠條款。另有產險業者分析,本次事件除了商業火險、公共意外責任險之外,若是事後釐清氣爆確實由施工不慎造成,則須釐清主次承包商,以及施工廠商是否有投保「工程險」。同時,由於傷員身分不同,啟動理賠的條款也不同,若傷亡為百貨公司員工,就會啟動「雇主責任險」,若傷亡為百貨的客人,則需以「第三人責任險」進行理賠,還需進一步了解傷亡民眾是否有承保任何意外傷害相關保險。金管會則表示,雖然公共意外責任保險是由業者投保,受害民眾無法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但受害民眾可保留所發生的醫療費用或財物修復單據,向公共場所經營管理者請求損害賠償,再由投保業者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將在保險金額範圍內,依受害民眾實際損失程度與投保業者依法應負賠償責任予以理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95701/sm-4b13d995104397e0ac446b4033765864.jpg)
藥房內鬥1/百年藥房負責人情婦位如地下董娘 為爭數億家產闖空門遭逮
嘉義市某間百年藥房近期傳出家族醜聞,84歲負責人楊男花名遠播,在有家室的情況下結交小30多歲的情婦小花(化名),小花更看上楊男的錢財,將魔爪伸入藥局事業,在4年前獨子和張姓媳婦接下經營的重任後處處刁難,甚至聯合獨子的3位姐姐對其施壓,並闖空門進入楊家遭到逮捕,種種行徑讓楊家親友忍無可忍,決定出面曝光小花惡行並取回公道。據了解,該藥房在當地可謂遠近馳名,楊男育有3女一子,兒子和孫子都克紹箕裘成為藥師,三代同堂執業更一度成為鄉里佳話,還積累下數億家產,而楊男已屆耄耋之年,仍在外拈花惹草、處處留情,除小花外還有2名情婦,當中又以小花行徑最為囂張。楊男與小花交往時間至少有20年之久,對外聲稱「特助」或「乾女兒」,到哪都如影隨形,包括各種交際應酬場面,到後期小花更覬覦楊男的事業起了歪心,地位更猶如「地下董娘」,插手藥局金流及人事經營。楊男元配及3位女兒不忍家族事業受到外人侵害,更擔心家產恐遭「五鬼搬運」、默默轉移,於4年前拜託獨子與張姓媳婦回來一同經營藥局,希望能將主導權拿回自己人手上,並導正家族的歪風。小花透過楊男二女兒和三女兒聯繫上長女的兒子,由他接應後闖入楊家。(圖/民眾提供)楊家獨子剛回到家族事業的前幾年,都只是從旁協助經營,未有關鍵性話語權,公司財務及人事聘用等權力仍在楊男手上,再加上小花不斷吹耳邊風,直到2024年5月,獨子不再隱忍,向父親表示小花的存在恐影響到公司營運,父子也為此產生爭執,最終在兒子的堅持下,才逐漸拿回藥局掌控權。小花見局勢逐漸對她不利,開始施展她拿手的離間大法,對楊男的三位女兒居中挑撥,聲稱楊男年事已高,多年來的辛苦打拚出如今的事業,但在身體病痛時,獨子皆不聞不問,現在竟跳出來討經營權,假意是要為楊男出一口氣,實則是企圖利用至親製造家庭內亂。楊家親友透露,小花1月20日聲稱關心楊男狀況,透過其二女兒和三女兒誘騙外甥,找來長女兒子來開鎖,打開廚房的逃生門擅闖住家,直到警鈴大響後,張女以為是小偷,隨即通報警方到場處理,這才發現闖空門的竟是楊男情婦。楊家親友對小花找來同夥闖空門一事氣憤不已,立刻報警且不排除提告。(圖/民眾提供)「沒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反倒看見人性的醜陋。」該名親友氣憤地說,楊家人如今不時就要看到小花來家裡吵鬧,現在更名目張膽來宣示主權,對其闖空門一事感到不解,認為挑釁成分佔大多數。楊家親友認為小花身為情婦,根本沒有資格進到屋內,目前已針對小花找來同夥私闖民宅一事,赴警局做筆錄且不排除提出侵入住宅罪告訴,也盼法官還楊家人一個公道。記者致電給楊男,由其女兒接起,面對婚內找情婦等相關問題,楊女僅稱「為什麼我們要回答這些問題」,其餘則不願多談,詢問記者名字和單位後就掛斷電話。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95231/sm-3d96528c1d0fbf2b88d05bd741cad397.jpg)
因財務困難而停駛…捷順公車倒閉欠薪 56名員工「追討1年」獲勝訴
捷順交通公司2023年底因公司財務問題停駛,該集團旗下4家客運業者、共79名員工遭積欠薪資,歷經1年提告追討,其中56人獲判勝訴,捷順交通必須給付欠薪與遣散費,目前該款項由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墊償,台中市議員張芬郁則要求交通局應研擬辦法,約束業者優先給付欠薪,避免影響員工權益。捷順交通公司原本在台中、桃園經營公車路線,2023年底傳出積欠駕駛薪資,遭欠薪員工去年初向勞工局申請調解,要求公司應給付欠薪與資遣費,張芬郁表示,台中市部分共有36名員工受害,另該集團位在雲林、阿里山、桃園的客運公司也有43人受害,79人中有75人提出告訴並向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工資墊償基金」申請薪資墊償。吳姓員工說,歷經長達1年訴訟,部分人去年11月領到墊償薪資,農曆新年終於好過一點,但多數人仍未領到墊償薪資。另名陳姓駕駛則說,自己在請育嬰假期間得知公司營運出現問題,很擔心育嬰津貼受影響;公車駕駛壓力大,必須面對各種突發狀況,公司卻不願支應員工薪資與補償,罔顧員工權益。張芬郁說,去年底共有33人收到工資墊償款項,另有23人目前向勞保局申辦墊償中,還有23人仍在訴訟中;她認為勞工要啟動申請工資墊償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交通局去年仍撥付1109萬元補貼款給捷順,卻無法要求公司將該筆款項優先給付給員工,要求交通局應研擬修改契約,藉以約束公司在領取補貼款時優先用於員工欠薪給付。交通局表示,法院有申請扣押捷順公司的補助款,交通局去年即暫緩撥付補貼款項,日前在客運業者會議上特別要求業者注重員工勞動權益,並應優先給付駕駛薪資,未來將研議是否將優先給付薪資等條件明訂在契約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6/394986/sm-0dce9902778a3238d1b7bce71a8824e4.jpg)
川普貿易政策再變 延後取消「對中國進口」最低限度貿易豁免
美國總統川普於7日簽署行政命令,暫停取消針對中國商品的「最低限度豁免」(de minimis),結束了過去數日來困擾消費者與企業的混亂局面。該豁免允許價值低於800美元的進口包裹免稅進入美國,但隨著川普政府本週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此規則一度被取消,導致物流與貿易成本激增。根據《CNBC》的報導,這項暫停措施屬於短期調整。根據行政命令內容,一旦商務部長通知政府已建立「全面且迅速的關稅處理與收取系統」,最低限度豁免將再次被取消。最低限度豁免的暫時恢復,凸顯了川普政府在執行新關稅時所面臨的挑戰,特別是處理與徵收大量小額進口貨物的額外行政成本。美國郵政服務此前因應政策變更,一度暫停接受來自中國與香港的包裹,隨後恢復服務,但進口商品開始被課徵額外關稅,影響廣大消費者與電商企業。許多電子商務平台,如Shein與Temu,高度依賴最低限度豁免,以避開進口關稅並降低消費者購買成本。然而關稅政策的變動,可能導致這些公司營運模式受影響。目前美國對中國商品的10%關稅仍然有效,而對墨西哥與加拿大的關稅則被暫緩一個月。相關人士分析指出,這種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增加企業經營風險,並對供應鏈造成干擾。事實上,最低限度貿易規則的實施長期以來受到美國政界關注。批評者認為,該規則使中國電子商務公司獲得不公平優勢,且因包裹僅需經過有限檢查,可能導致假貨與不安全商品流入美國市場。拜登政府早在去年9月便曾提出新規,要求加強對微量進口貨物的資訊收集與監管,以遏制最低限度規則的「濫用」。在政策壓力下,Shein與Temu近年來也積極調整策略,例如Temu增加美國倉庫存貨,提高配送速度,而Shein則在美國建立供應鏈中心,以降低對中國直運的依賴。此次政策變動是川普政府第二任期內的貿易政策波動,過去兩週內企業界已經歷多項關鍵政策的變動,包括貿易、經濟與監管等領域的調整。這些反覆修改的政策,使企業不得不隨時應對突如其來的變革,增加市場的不確定性。隨著美中貿易摩擦持續升溫,最低限度豁免是否會再次取消,仍需視美國政府的關稅處理能力而定,未來電子商務與國際貿易領域的企業,將面臨更嚴格的監管與更高的貿易成本。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91555/sm-faa2265e611a5d026f6cf650c097f3f3.jpg)
師傅難過年2/變相減薪逼每月工作300小時 永佳捷血汗內包制掀出走潮
電梯大廠永佳捷總在媒體前營造業績長紅、風光無限形象,還叫板挑戰挑戰國內電梯三雄台灣三菱、日立永大及崇友,並預計於2025年第4季興櫃,如今卻遭員工控訴拖欠獎金、變相減薪,去年底發布的「內包」制度更無視勞基法,「鼓勵」員工們多做多得,師傅們每月得工作超過300小時才能夠領到改制前的薪資,血汗制度在公司內部掀起出走潮,更嚴重影響永佳捷形象。據了解,電梯裝設分為主要分為安裝和試車,安裝負責架設定芯、軌道和門板等硬體設備,一般5、6層樓的大廈住宅需2到4星期不等,試車則指的是安裝完成後的調試,包括配電、調整門、試快車運轉,和負載測試、絕緣電阻量測及安全性能之測試,每一項工作都不能有絲毫馬虎。而永佳捷的師傅們兢兢業業,為了使用者的安全謹慎作業,安裝部門卻傳出公司拖欠獎金和倒扣薪資,試車部門更為誇張,竟開始變相減薪,甚至「鼓勵」員工超時工作。「我每個月要做到300小時才能領到跟過去差不多的錢,做越多還比舊制少越多。」試車師傅阿華(化名)透露,他算是永佳捷「元老」級員工,每月薪水包括3萬多元的底薪、工時和獎金,每天工時是1500元,倘若在規定時間內提早完工,提早獎金為每日3300元,他過去平均薪資都在6位數以上。永佳捷2024年底頒布新制度,表面上是鼓勵員工多做多得,基層則質疑是在變相減薪,逼員工超時工作。(圖/黃威彬攝)但永佳捷2024年12月10日突然改制,廢棄過去的底薪制度而改採「內包制」,要求員工們「多做多得」,該公司規定小電梯的工作時數為56小時,也就是完成一台電梯能得到56個工時,工作1到160小時的時薪為270元,工作161小時到299小時的時薪則是330元,每月300小時以上時薪則是370元。換言之,試車師傅們每月若完成2台小電梯,薪資會在3萬240元,如該師傅底薪為4萬元,當月照樣發放4萬元,當中9760元差額則順延至下月或年終扣回。「我每個月得多送公司2台,才能做到跟過去一樣的薪資。」阿華說,每月完成4台小電梯,薪資為7萬3920元,5台電梯則是9萬2400元,倘若想領過去一樣的薪水,每月得工作超過300小時才能勉強持平,在薪資改制後,他的薪水便立刻縮水2萬多元。「我們的工作不能『偷』,這個制度就是在逼大家過勞。」阿華說,在新制度下,師傅們都得犧牲自己的假日和休息時間,往往要工作到凌晨才能達到公司滿意的時數,高工時不僅壓榨師傅的專業,更可能在無形中影響施作品質。阿華提到,永佳捷近期狀況不斷,改制前獎金就曾拖欠3個月,師傅們只能緊巴巴的領著3萬多元底薪生活,根本難以支付一家大小的生活開銷,等同是出門上班卻要「吃老本」,如今又採取更苛刻的「內包制」,將他們這些老師傅當成鐘點工人,也讓基層對於公司營運狀況產生懷疑。電梯肩負乘客和使用者的安全,師傅們兢競業業、小心謹慎,本該屬於他們的權益卻遭拖欠刪減,讓永佳捷的員工難以接受。(圖/方萬民攝)而根據《勞動基準法》規定,勞工正常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8小時,每週不得超過40小時,經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後可以延長工時,但每日常工時與延長工時,合計不得超過12小時,且1個月延長工時總時數不得超過46小時,永佳捷的新制等同以薪資為籌碼要員工「自願」加班,罔視法律規定。「我們有說不合理,公司的態度一副『你高興就做,不高興就走這樣』。」阿華氣憤地說,基層們曾多次向上反應,上級卻總是開始推拖敷衍、雞同鴨講,許多員工也因而對公司失望,計畫在過年後發起出走潮,更預計投訴勞工局以保護自身權益。永佳捷表示,本公司依約支付薪資,從未延遲,惟針對獎金發放爭議,乃極少數員工對公司制度看法不同所衍生歧見。永佳捷提到,因其為新興電梯公司,初期為爭取優秀人才,對於部分安裝技師,提供每月不低於新台幣7萬元之薪酬,惟員工需提供合理勞務產出,若未達標準,將對全體安裝同仁造成不公,也對股東權益有損害。故於去年實施新制,激勵多做多得,例如一個月安裝2台小電梯,可額外獲得5萬獎金,合計月薪可達12萬元,整體薪資反而提升,故未有變相減薪一事。永佳捷說,但因極少數同仁因出勤異常、安裝產出嚴重落後業界標準,故無法領取新制獎金,目前尚在調處中,希望其等提升效率,本公司仍會加強內部溝通,以彌平歧見共創和諧勞資關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91241/sm-283d80d3deed527097997edbac3ff3e9.jpg)
《年終獎金懶人包》國內企業年終獎金計算與發放,企業主與民眾8個年終獎金必知解答!
又到了年終獎金發放的日子了,不僅民眾關心,許多企業主或人事主管也頭痛,年終獎金該如何發放?年終獎金計算與發放時間?年終獎金扣稅嗎?年終獎金幾個月合理?悅活新知新聞網特別規劃了2024《年終獎金懶人包》,包涵:2025年各行業年終獎金計算、與最好的發放時間、及年終獎金扣稅嗎?勞基法是否強制企業發放年終獎金等8個年終獎金必知解答!一、《年終獎金懶人包》年終獎金8大最常問的問題年終獎金不僅是企業照顧員工的最佳表現方式,也是許許多上班族與勞工朋友們最關心的事,以下揭露2025年終獎金常見8大問題:1. 沒給年終違法嗎?根據勞基法施行細則10-2 條定義,年終獎金屬於「獎勵性給予」及「恩惠給予」。 因此,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下,是沒有法律保障受雇者向雇主請求的,也就是如果上班族或勞工朋友在一開始雇用時,應先與雇主談好並最好在簽訂雇傭關係(通過雙方契約約定,「被僱傭者」與「僱傭者」)契約上白紙黑字載明雙方雇用的薪資與年終獎金的約定,才能保障雇傭者的權益。2. 做多久才有年終?未滿一年年終怎麼算?做多久才有年終?未滿一年年終計算是不少人關心的,但在沒有約定下,受雇者未滿一年是無法向雇主強制要求年終獎金的,建議在雙方約定的工作勞動契約上載明年終獎金依年度工作時間比例進行計算及發放(年終發放最好也能載明發放時間),一般企業主大多能體會勞工的辛勞,多採用比例來發放。4. 做到12/31有年終嗎?根據勞動基準法第29條規定,事業單位於營業年度終了結算,如有盈餘,除繳納稅捐、彌補虧損及提列股息、公積金外,對於全年工作並無過失之勞工,應給與獎金或分配紅利。因此,如果員工於12月31日仍在公司任職,且當年度工作並無過失,理應符合領取年終獎金的資格,即使員工在12月31日後離職,企業仍應依法發給您年終獎金。不過,專家提醒在提醒:勞動契約要看清楚,並約定好雙方的薪資與年終獎金計算與核發方式。5. 勞基法是否對員工年終獎金有相關規定?根據台北市勞工局公布:雇主依民俗發給勞工的年終獎金,屬於勞工福利,發放之條件及標準,可以由勞雇雙方在勞動契約中約定,或雇主於工作規則中訂定。而勞基法有關獎金或紅利的規定是在第29條,這項規定只說明「企業如果年終結算有賺錢,應該給予員工獎金或紅利。」並未定義在法律規定範圍內。員工年終獎金的權利來源,端看各公司的工作規則或勞動契約的內容,年終獎金性質是受公司當年度盈餘獲利狀況,分配給員工,屬勞基法第29條規定內容,應屬「獎勵」性質。6. 2024年終獎金什麼時候發?2024年終獎金何時發?年終獎金發放時間各家企業不盡相同,但大多數都會是在農曆年前發放,若以2025 年為例,有些公司在2024 年12 月底就開始陸續發放,基本上最晚應會在1 月24 日最後一個年前上班日入帳,好讓員工可以過個好年。7. 年終獎金計算機?年終獎金怎麼算?你2024年終獎金幾個月?是許多上班族與勞工朋友最想了解的,期待最大就是年終獎金怎麼算?因此,網路上搜尋出現了2025年「年終獎金計算機」,以下是台灣企業最常見的年終獎金的發放制度、計算方式:a. 按月計算:(工作月數/12 )x 完整年終獎金金額。b. 按日計算:(完整年終獎金金額/工作天數)x 到職工作天數。8. 年終獎金多少要扣稅根據財政部所得稅法網站公布:113年度薪資所得扣繳稅額表,薪資受領人如無配偶及受扶養親屬者,起扣標準調整為新臺幣(下同)88,501元。也就是:年終獎金只要超過 NT$ 88,501(含)以上(2024 年 12 月資料)就要直接扣繳 5 % 稅金。二、企業主/主管年終獎金規劃建議:員工年終獎金制度時,可根據不同的行業、公司規模和公司獲利來調整,但不同行業,會有不同的年終獎金規劃方式,以下是四點提供企業主/人事主管,在規劃年終獎金時的建議:1. 行業分析:不同的行業會有不同的年終獎金文化和可支配資金,以下是一些典型行業的建議:a. 製造業:通常公司會依照生產效能和年度績效來分配年終獎金。對於規模較大的製造公司,年終獎金可設為月薪的1-2個月,對於中小型公司則可能較少,視獲利情況而定。b. 科技業:科技公司通常較重視創新和員工貢獻,年終獎金可以基於員工個人績效和公司整體業績來分配。對於大公司,可能會有分紅或者股票期權的形式,較小的公司則會以現金獎金為主。c. 零售業與服務業:這些行業的年終獎金通常較為保守,與銷售額或客戶滿意度掛鉤。年終獎金的發放金額可能較低,但也會根據門市或服務質量的評估來調整。d. 金融業:金融業獎金通常較高,尤其是投資銀行、證券等高報酬行業。這類公司可能會以獲利的百分比來發放獎金,並且員工的年終獎金可能是薪水的數倍。2. 公司規模分析:不同規模的公司在資金運用和年終獎金的發放上有很大差異,人家說:選對行業,年終大不同:a. 大企業:通常會有標準化的年終獎金制度,可能會依照員工的職位、工作表現以及公司業績來分配。大企業的年終獎金通常較為固定,並且可能包含一些額外的福利(如旅遊補助或股票獎勳等)。b. 中型企業:中型公司會根據整體業績發放獎金,同時也會根據部門貢獻來進行區分。年終獎金的數額可能相對較為彈性,既有可能較高也可能較低,取決於當年營收。c. 小型企業:小型公司可能會受到預算限制,年終獎金數額較為不穩定,通常與公司利潤緊密掛鉤。如果公司盈利不高,年終獎金的發放可能較少,甚至可能以非金錢的形式(如額外假期、彈性工作時間)來回饋員工。3. 公司獲利情況分析:年終獎金的發放應該與公司當年的獲利情況相掛鉤。具體的發放方式可以根據以下幾點進行調整:a. 高獲利公司:如果公司獲利較高,可以選擇發放較為慷慨的年終獎金,甚至考慮不僅僅是現金獎金,也可以給予股票期權、分紅等形式的獎勳。這不僅能夠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能提升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b. 中等獲利公司:對於利潤較為穩定的公司,可以根據員工的表現和部門的業績來進行分配,保持較為合理的分配比例,確保獎金能夠激勵到表現出色的員工。c. 低獲利公司:如果公司處於虧損或者利潤較低的狀況,年終獎金的發放應該保持謹慎。這時可以選擇較少的現金獎金,或者轉為其他形式的福利,例如額外的假期、培訓機會等,來減少對員工的財務壓力,同時保證員工的士氣。4. 其他考慮因素a. 員工個人績效:無論公司規模如何,績效考核都是年終獎金分配的重要依據。根據員工的工作表現來分配獎金能夠促使員工更加努力,也能確保公司資源分配的公平性。b. 獎金分配方式:年終獎金可以採用一刀切的方式,也可以根據不同層級或部門的貢獻來進行區分。不同的分配方式會影響員工的滿意度和對公司的認同感。【企業主管人事單位規劃年終獎金總結】 高獲利、大型企業:獎金數額大,且多樣化,可以包含現金、股票期權、額外福利等。中等獲利、中型企業:獎金較為穩定,根據績效與部門貢獻分配。低獲利、小型企業:獎金數額較少,可以考慮非金錢的福利或較小的現金獎金。三、2024年國內各行業年終獎金計算悅活新知新聞網條列出2024年台灣各大企業的年終獎金發放狀況範例,這些資訊反映了各大企業的普遍做法以及年終獎金的發放標準。但由於每年的公司獲利情況和營運狀況不同,年終獎金的發放會有所變動,因此,具體數額可能會有差異。以下國內各企業2025年終獎金計算僅供參考:1. 台積電(TSMC)2024年終獎金計算:台積電的年終獎金通常會依照公司營運狀況來調整,一般來說,台積電的年終獎金相對較為豐厚。根據台積電的規定,員工的年終獎金通常會是月薪的2到3個月(這是大致的發放範圍),並且有可能根據公司當年的營利狀況進行額外的獎勳。其他福利:除了現金獎金,台積電還會提供股票選擇權和員工福利。2. 鴻海精密(Foxconn)2024年終獎金計算:鴻海的年終獎金會根據營收和個人績效來決定,通常是根據工作表現和公司整體獲利來確定,範圍大約為1到3個月薪水。鴻海的年終獎金會有所浮動,且有時會受到季度或年度業績目標達成的影響。其他福利:鴻海也會提供其他福利,如住宿、健康保險等。3. 中華電信(Chunghwa Telecom)2024年終獎金計算:中華電信的年終獎金相對穩定,通常會發放2至3個月的薪水。由於中華電信是國營企業,因此其年終獎金比較固定且有保障。年終獎金額度與公司業績及員工的工作表現有關,績效優異的員工有機會獲得更多獎金。其他福利:除了年終獎金,中華電信還會提供優渥的員工福利,例如假期、退休金等。4. 統一企業(Uni-President)2024年終獎金計算:統一企業的年終獎金發放會依照年度業績及員工表現來決定。通常會給予1到2個月的薪水,並且可能會根據公司獲利的情況來進行調整。過去統一企業的年終獎金發放較為穩定。其他福利:統一企業會提供員工購物優惠、員工福利金等。5. 台灣大哥大(Taiwan Mobile)2024年終獎金計算:台灣大哥大的年終獎金通常會依照員工的個人表現和公司獲利情況進行調整。一般而言,員工的年終獎金大約是月薪的1到2個月。台灣大哥大在獎金分配上通常會有一定的彈性,且員工滿意度較高。其他福利:台灣大哥大除了年終獎金,還會提供其他的員工福利,例如健身房、健康檢查、休假等。6.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DELTA)2024年終獎金計算:據了解台達電2024年有部分員工的年終獎金有機會來到13個月,報導表示:市場變化快速,台達電為留住人才,自106年度起,依據公司營運獲利及團隊績效狀況,調整員工現金酬勞及獎金的發放方式,除當年4月先行發放「員工現金獎金」,另再提列新台幣17億4615元於8月發放作為「員工現金酬勞」,全年員工合計2024年終獎金範圍可能在2到4個月的薪水之間,可說是為了留住更多人才,釋出最大福利。7. 長榮航空(Eva Air)2024年終獎金計算:長榮航空的年終獎金會依照公司業績及員工表現來發放,具體數額一般為月薪的1到2個月。航空業在經濟景氣時期可能會提供較多的獎金,但在遇到困難時期則會有所調整。其他福利:除了年終獎金,長榮航空會提供員工專屬優惠機票、健身房等福利。8. 永豐金控(Fubon Financial)2024年終獎金計算:永豐金控的年終獎金根據獲利情況來調整,通常會發放大約1到2個月的薪水。在獲利較好時,還會有額外的紅利分配。其他福利:除了年終獎金,永豐金控還會提供員工額外的保險、健康檢查及退休金計劃。9. 全聯福利中心(PX Mart)2024年終獎金計算:全聯福利中心的年終獎金通常依照年終業績發放,範圍一般是1至2個月的薪水。這些獎金的發放標準會受到業績和員工表現的影響。其他福利:除了年終獎金,全聯也提供員工購物折扣、健康檢查等福利。【2024年終獎金懶人包總結】2024年終《對企業主》:台灣的各大企業年終獎金普遍會根據公司業績、員工個人表現以及行業特性來進行調整。大部分企業會提供1至3個月的年終獎金,而一些高獲利或上市公司則可能會提供更多的獎金或股票期權等額外福利。年終獎金的發放是員工福利體系中的重要一環,也是提升員工忠誠度和滿意度的關鍵因素。2. 2024年終《對上班族/勞工受雇者》:勞動契約要看清楚,並約定好雙方的薪資與年終獎金計算與核發方式,才能爭取自身權益,同時受雇者也應善盡自身工作本分,畢竟企業獲利,雇主才有收益發放年終獎金。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90319/sm-dc0f1de1ec7f92cc0d3395c7cbd25e2d.jpg)
華航董座謝世謙猝逝享壽73歲 華航:是航空產業巨大損失
華航董事長謝世謙今(16日)凌晨因心肌梗塞驟逝,享壽73歲。華航下午發表聲明,表示謝世謙帶領公司迎來創立65年來的最佳營運表現,其辭世對華航及航空業而言是一大損失,並深切感謝他多年來的卓越貢獻。謝世謙近日因流感感到不適,昨日仍照常出席工作,代表公司與華航空企業工會簽署團體協約。雖然其時臉色蒼白、顯露疲態,未料今晨因心肌梗塞於家中辭世,消息震驚各界。謝世謙1979年進入華航,從財務員起步,歷經會計處、客運處等多個部門及分公司職務,並曾派駐海外擔任分公司總經理,累積豐富的航運經驗。2016年擔任華航總經理兼任華信航空董事長,2019年升任華航董事長。在任期間,他帶領公司度過疫情難關,成功推動營運逆勢成長。謝世謙擔任董事長期間,積極優化航網布局、提升產品競爭力,使華航在疫後實現史上最佳表現,2024年營收突破2,03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此外,他視員工為公司重要資產,任內完成多次團體協約簽署,調高員工福利,使華航蟬聯「幸福企業金獎」及「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在謝世謙的帶領下,華航屢獲國際榮譽,包括獲選美國《Global Traveler》「北亞最佳航空」及道瓊永續指數全球第一。他的領導不僅讓華航站上國際舞台,更為台灣運輸業樹立新里程碑。交通部長陳世凱深表哀悼,肯定謝世謙對華航與航空業的傑出貢獻,並表示其努力與成就將長存業界。目前華航總經理高星潢將代理董事長職務,公司營運將延續謝世謙的精神,為未來發展努力邁進。謝世謙的一生全心投入航空業,影響深遠。他的驟然離世,不僅是華航的巨大損失,更是整個航空界的惋惜,全體員工深切悼念,並向其家屬致以最誠摯的慰問。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0/383490/sm-e70edab036498d0626fddb4817d10b48.jpg)
Fans17未成年性影片分潤「九一拆帳」獲利豐 爆料公社幹部多人涉案
網路成人影音平台「Fans17」爆出涉嫌供人下載瀏覽未成年性私密影片,違反兒少性剝削條例等罪,遭檢方搜索。檢警初估,平台內至少有上萬部影片與未成年有關,受害少女逾百人,幾乎是「創意私房」翻版。如今傳出,該網站採第三方支付方式收費,且上傳違法影片者可與「Fans17」平台方「九一拆帳」,分潤相當可觀,也難怪爆料公社至少有6人涉入此案。據了解,「FANS 17」網站由蔡氏兄弟、葉姓男子擔任負責人,同時他們也是「爆料公社」的法人代表,綽號「小哥哥艾里」之陳姓網紅則擔任網站監察人。橋頭地檢署接獲線報,發現有逾萬部未成年不雅片被放上網路供會員付費瀏覽、下載,於是對多處執行搜索,查扣相關證物及現金達6500萬元,並拘提被告及傳喚多名證人到案說明。調查發現,Fans17平台與《創意私房》同樣採會員分級制,提供拍片者上傳影片。且平台採第三方支付方式收費,入會者至少先需支付250元,要下載影片還需另繳費用,平台方則與上傳、發布影片者拆帳,因此吸收部分網紅成為「內容創作者」,被查獲前會員數已破萬人。橋頭地檢署偵辦此案,搜索後帶回「Fans17」董事長蔡孟翰、董事蔡信宏、葉昌圳及阮姓、蘇姓女員工、本名陳玟理的網紅「小哥哥艾理」以及上傳影像的蔡姓現役軍人,其中6人聲押獲准,「小哥哥艾理」因涉案程度不高,各交保20萬元候傳。值得注意的是,遭羈押眾人中,多數與知名網路平台《爆料公社》有牽連。檢警指出,爆料公社原為臉書社團,後來登記為公司法人,資本額4200萬元。葉昌圳為負責人、蔡信宏曾掛名董事,葉及蔡姓兄弟3人為工作夥伴,同時參與Fans17運作,由葉擔任工程師,負責Fans17網站架構組建,蔡姓兄弟則主導營運資金籌措。蘇姓女員工則為「爆料公社」管理員。事發後,「爆料公社」緊急發聲,強調案件屬於負責人之個人行為,與公司營運及經營方向無任何直接或間接關係,但爆料公社屬於不收費網站,而「Fans17」不僅對會員分級收費,還有與上傳影片者販售費用「九一拆帳」,暴利可觀,疑似因此導致不少人鋌而走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6/383336/sm-6c61df77276100ebdab5fc9975f069e5.png)
爆料公社急發聲明「切割FANS 17」 律師揪4疑點:為何無小章具名負責?
網路成人平台「FANS 17」擁上萬支影片,日前遭檢舉疑有未成年少女的清涼影片,宛如「創意私房2.0」,檢警也發起搜索、約談,經高雄橋頭地檢署偵辦後聲押蔡姓負責人等6人獲准;其中,有3人更疑為「爆料公社」的負責人或董事。對此,「爆料公社」第一時間發出聲明切割,但律師陳怡凱隨後便點出了該聲明的可疑之處。爆料公社16日下午發出聲明,強調「本公司僅為資訊分享平台,依法提供中立、即時的資訊服務,未參與亦不涉及任何違法行為。本次刑事偵查所涉案件,屬於負責人之個人行為,與本公司營運及經營方向無任何直接或間接關係」。爆料公社也表示,對於任何將案件與本公司扯上關聯的不實指控與揣測,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訴權,並呼籲各界保持理性與客觀,尊重司法調查的最終結果,避免擴散未經證實的訊息。針對這份聲明,律師陳怡凱在臉書粉專「一個律師的筆記本」發文指出,個案事實正在偵查中,不予置評,但撇開「法律追訴權」是錯誤說法不談,「我看到這份聲明書,會覺得有點好奇:既然公司負責人已經關進去了,現在又是誰代表公司發佈這樣的聲明呢?倘若不是負責人,聲明者能就公司的立場負責嗎?」陳怡凱也質疑,為何發佈出的聲明書,上面只蓋了公司大章,沒有用小章具名負責?「而且,如果聲明者沒有涉案,理應就案情一無所知,為什麼能夠斬釘截鐵地說公司『未參與亦不涉及任何違法行為』?好奇怪,有人知道嗎?」對此,不少網友也紛紛在留言區說到,「非負責人發出的負責人聲明」、「員工幫老闆發聲明真是笑死」、「這就好像李文宗李文娟都被抓的時候,木可還能發聲明一樣吧」、「看來金流還沒有打到蛇七寸」、「我覺得沒有寫『我司』已經很難得了」、「負責人經常只是人頭、領薪水的執行者,這樣的聲明書,進一步提高這種可能性」、「此地無銀300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1/383281/sm-4eaa52e0f5f3c3ade3d66101a74bf65d.jpg)
投資失利怒斷人腳筋痛失感覺、運動功能 高雄男判決結果出爐
高雄夏姓男子2020年間投資陳姓男子的便當工廠失利,讓他慘賠400萬元,不滿陳男避不見面,夏男上網購買外送員制服、外送箱內藏槍械,四處找尋陳男,前年11月底,遇到陳男外出用餐時,持刀砍斷陳男左腳筋,一審被依重傷害、非法寄藏槍等罪,判8年2月,還須賠償陳6264萬餘元,他與檢方均提上訴,高雄高分院認定他惡性重大,改判8年6月。可上訴。2020年間,夏男看好陳男經營的便當工廠獲利頗佳,即拿400萬元投資,不料他投資後,公司營運狀況不如預期,夏男的投資全賠光,陳男避不見人,令夏男心有不甘,四處尋找陳男準備報復。2022年11月28日上午,他穿上網購的外送員制服,以外送箱帶著西瓜刀和一把改造槍彈,騎車出門行經高雄市區一家肉粽店,發現陳男在裡面用餐,夏男隨即持刀上前朝陳男左腿後側、右腿前側揮砍,陳男重傷倒地,送醫治療後,因傷及左腿肌肉神經、動靜脈及骨折,致左下肢機能嚴重受損。犯案後逃逸的夏男經警方循線逮捕到案,依殺人未遂、持有非法槍械等罪送辦。一審高雄地院審理後,法官認為,夏男擁有槍彈,卻捨棄槍彈改用西瓜刀砍陳男腳部,認定不具殺人犯意,改依重傷害及槍砲罪合併判他徒刑8年2月。夏男、檢方均不服提起上訴,高雄高分院法官認定,夏男在光天化日之下砍傷陳男,下手很重,影響社會治安甚鉅,且未與陳男達成和解,非法寄藏非制式手槍罪判刑5年8月,重傷害罪從重改判7年,合併改判8年6月徒刑。被害人陳男左腳被砍斷腳筋,喪失感覺與運動功能,陳男另提民事告訴向夏男求償6384萬餘元,高雄地院民事庭審理時扣除陳男已領的120萬元犯罪被害人補償金後,判夏男應賠應賠6264萬餘元,全案可上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0/383250/sm-4401ae9b814246984bc9280a25967c96.jpg)
FANS 17涉上傳未成年片 爆料公社緊急聲明…網反酸:有夠敢說
成人平台「FANS 17」擁上萬支影片,日前被發現疑似有未成年少女的私密片,宛如「創意私房2.0」,檢警發起搜索、約談,認為「爆料公社」的負責人葉昌圳,以及相關人士等6人,涉犯兒童及少年性剝削條例嫌疑重大,向法院聲請羈押獲准。對此,爆料公社發出聲明,強調與FANS 17沒有關係,不過網友似乎不買單。「FANS 17」網站由蔡氏兄弟、葉姓男子擔任負責人,同時他們也是「爆料公社」的法人代表,綽號「小哥哥艾里」之陳姓網紅則擔任網站監察人。橋頭地檢署接獲線報,發現有未成年的不雅片被放上網路供會員付費瀏覽、下載,於是對多處執行搜索,查扣相關證物及現金達6500萬元,並拘提被告及傳喚多名證人到案說明。檢方訊問後,認定負責人蔡姓兄弟等6人犯嫌重大,有勾串共犯或證人、滅證及逃亡之虞,向橋頭地方法院聲請羈押禁見。另外,小哥哥艾里、路姓共犯諭知各具保20萬元及10萬元。針對此事,爆料公社在網站發表聲明,強調公司僅為資訊分享平台,依法提供中立、即時的資訊服務,未參與亦不涉及任何違法行為,本次刑事偵查所涉案件,屬於負責人之個人行為,與公司營運及經營方向無任何直接或間接關係。爆料公社指出,公司管理團隊及全體員工目前營運狀況一切正常,將持續致力於為大眾提供優質的服務,並履行對用戶和社會的責任。相信司法機關將秉公處理,查明事實,釐清責任,對於不實指控與揣測,將保留法律追訴權,呼籲各界保持理性與客觀,尊重司法調查的最終結果,避免擴散未經證實的訊息。然而,聲明曝光後,網友卻紛紛表示:「中立?我有沒有看錯」、「未經證實的資訊!?會審查嗎?都快變成造謠公社或洗地公社了…我以為都沒在管理了…原來還有本公司了」、「今年最大瞎話,爆料是中立」、「爆系正面真的是有夠敢說的」。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4/382194/sm-0f15e572b9542a7ae8ef81c9902850e3.jpeg)
謝宜容霸凌案續燒 專家提醒遇到4狀況如何自救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職場霸凌案持續延燒,北分署39歲公務員疑似遭分署長謝宜容長期辱罵欺凌,於11月4日在辦公室內輕生,事後謝宜容曾發出道歉聲明,在神隱多日後還上傳7分鐘的道歉影片,並從主管職下台。日前北檢調查後,將謝宜容列為他字案被告,朝瀆職罪嫌偵辦,11月22日處分限制謝宜容出境出海,並於12月10日兵分22路搜索,將謝宜容帶回偵辦,檢察官訊問後,發現她圖利特定廠商,還挪用就業保險基金及就業安定基金經費採購禮品,稍早法官裁准羈押禁見。而勞動部長洪申翰11日公布調查結果,他表示謝宜容用高壓、威嚇的方式來領導員工,且經證實她確實有貶低、咆哮、羞辱、冒犯或威脅同仁等行為,使分署主管及同仁身心嚴重受創。對此,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副教授楊明磊曾在北市勞動局電子報宣導,職場霸凌的認識與自救。新北檢於11月21日將該案分他字案調查,並把謝宜容列為被告,釐清她是否涉及刑法,朝瀆職罪嫌偵辦,11月22日也處分限制謝宜容出境出海,並在12月10日突襲北分署搜索,將謝宜容帶回偵辦,檢察官訊問後,發現謝除涉霸凌致死還涉貪污5罪,包括圖利特定廠商,還挪用就業保險基金及就業安定基金經費採購禮品,將禮品挪用為與公務無關之私人公關送禮之用。對此,檢方訊問後,以謝宜容涉犯貪污治罪條例第4條第1項第1款、第6條第1項第4款之侵占公有財物、圖利及政府採購法第87條第3項、第87條第5項之以非法方法使開標發生不正確結果、借用他人名義投標等罪,犯罪嫌疑重大,有滅證、勾串、逃亡之虞,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並於11日下午獲准。對於職場霸凌,楊明磊曾在《勞動台北電子報47期》宣導職場霸凌的認識與自救,他表示職場霸凌是指在工作場所中發生的,藉由權力濫用與不公平的處罰所造成的持續性的冒犯、威脅、冷落、孤立或侮辱行為,使被霸凌者感到受挫、被威脅、被羞辱、被孤立及受傷,進而折損其自信並帶來沈重的身心壓力。在國內法律上稱為「不法侵害」,包括肢體暴力、心理暴力、言語暴力與性騷擾四大類。在台灣社會,也有人將職場霸凌稱為「冷暴力」。楊明磊表示,職場霸凌會存在的真正原因是管理部門的忽視或默許,或者誤認職場霸凌只是個人問題。但是當管理方不處理或不願處理時,受霸凌的個人若要向管理階層投訴,需注意應將投訴重點放在此一霸凌現象對公司營運及人員管理上的影響,不要只強調對受霸凌者的傷害,或只是對霸凌者個人的抱怨,才容易引起管理階層的重視。可以採取如下做法:1向同事尋求建議與支持。2尋找其他也遭霸凌的同事,共同向霸凌者面質,明白表達不滿並向霸凌者展現受霸凌者結盟的意向。3聯合其他受霸凌者向工會、福委會、員工健康部門、員工諮商部門投訴。4聯合其他受霸凌者向人力資源部門投訴,並索取公司中與制止霸凌行為的相關政策或法令(國內為職業安全衛生法),若公司沒有這樣的資料,則試圖蒐集其他公司的相關資料。5盡可能以錄音或錄影方式記錄霸凌者的霸凌行為做為證據。6找出自己過去的績效評估結果,證明遭到霸凌並非因為自己的工作表現不佳所致。7請同事誠實的評估你的為人與工作表現,證明你不是因為自己有問題才會遭到霸凌。8做身心健康檢查以證明霸凌現象已造成你的身心健康受損。受霸凌後可以採取的心理調適建議,包括以下數項:1跟員工諮商師或公司健康部門的醫師約時間,詳細說明所遭遇到的霸凌經驗,減少個人的壓抑與壓力。2適度的服藥以減輕生理病痛。3盡可能維持均衡且健康的飲食,以維持個人戰力。4請員工諮商師協助你處理因霸凌而有的各種情緒,以避免自身落入專業枯竭。5做一些可以讓自己身心放鬆的活動。6要有在工作場所以外的朋友,他們更容易站在你的立場上體諒與傾聽。7在下班後做一些能讓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情。8盡量保持幽默感,並對自己好一點。9與關切職場霸凌的相關社福機構保持聯繫,或在工作之外尋找有共同經驗的朋友、部落格、社群。而北市勞動局表示,若經勞動檢查發現有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第2項情事,經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將會依同法第45條處新臺幣三萬以上十五萬以下罰鍰,預防職場暴力,不僅是政府要制定相關法令規範,還需要資方確實遵守相關法令,保護勞工身心健康,勞方若自身權益受損,應向主管機關申訴而非姑息資方的不法行為。若工作地在台北市,可向北市勞動局或台北市勞動檢查處申訴,如經查證屬實,將依法處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80191/sm-6cb58826e19f355805f3358353a4697c.jpg)
馬斯克「創紀錄薪酬方案」再遭法院否決! 法官控:董事會被迫屈服
世界首富馬斯克在特斯拉公司的創紀錄薪酬方案,再度被1位德拉瓦州法官否決,儘管特斯拉股東在6月的會議上支持予以恢復馬斯克薪酬。以美東時間2日收盤價計算,該方案價值1015億美元。雖然在6月13日的公司年度大會上股東已經表決通過,但德拉瓦州衡平法院法官麥考密克(Kathaleen McCormick)決定堅持她1月得出的最初結論,即該公司董事會在2018年採用該薪酬計劃時,受這位億萬富翁企業家的影響太大了。麥考密克認定,「特斯拉董事因為受到利益衝突的束縛而向馬斯克支付了過高的薪酬。」尤其馬斯克先前曾表示,他需要更多特斯拉股份以保持對這家電動車製造商的控制,並進一步向AI領域擴張。「毫無疑問,董事會本可以決定向馬斯克支付一系列合理且有利於公司營運的金額,」麥考密克在長達101頁的判決中寫道,「相反,董事會向馬斯克屈服了。」根據德拉瓦州法律,馬斯克現在有30天的時間來決定是否對麥考密克的裁決提出上訴。與美國最高法院不同的是,該州最高法院審理所有針對下級法院裁決的上訴。特斯拉稱判決是錯誤的,並將提出上訴。該公司在X平台上發文稱:「如果不被推翻的話,這項裁決意味著管理德拉瓦州公司的是法官和原告律師,而不是它們的正當所有者——股東。」其股票選擇權方案最初價值26億美元,在法官取消時飆升至560億美元。以美東時間2日收盤價計算,該方案價值1015億美元。雖然麥考密克取消史上最高美國企業高階主管薪酬安排的判決,可能會對馬斯克的財富造成重大損失,但就算沒有這些薪酬,他仍然是世界首富。特斯拉股價在盤後交易下跌1.4%。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9/379739/sm-b0102edd5afad1dc6cec3e2aa3bb6fa7.jpg)
新光金前10月淨利逾200億元 董座:望明年發放股利+盡快完成「新新併」
新光金(2888)29日舉行法說會,與台新金控的合併進度,持續受到法人關注。新光金總經理陳恩光表示,與金管會持續溝通中,由於雙方的合併契約上,訂有最後截止日期,明年底前要取得主管機關核准,但雙方同意的話可再延長。新光金董事長魏寶生表示,站在新光人壽立場,2026年就要接軌IFRS 17與ICS,合併案盼愈快愈好,不希望拖到最後一刻,由於新壽高利率保單多,資金成本相對高,若能有台新金進來較穩當,由於壽險子公司預計2026年接軌時合併,若合併案拖到明年底,風險自然會增加。法說會上也傳出好消息,因今年獲利回穩,新光金財務長林宜靜表示,已具備配息的量能,股利政策會考量「新新併」合併時程、股東期待、資本水準、子公司盈餘上繳狀況等四因素。換言之,明年新光金有機會在暌違兩年後,重新發放股利。林宜靜表示,今年前10月稅後純益201.06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淨損24.31億元虧轉盈,前三季EPS已達到1.24元,前十月也有1.25元,旗下子公司營運穩定,具備配息量能。特別是新壽的投資收益,受股匯波動影響大,年底前主要的目標為穩健經營。林宜靜表示,股利發放考量四大因素,一是合併時程影響到股利何時發放,二是要發放多少,會考慮到股東的期待,同時也會看資本水準與子公司盈餘上繳狀況。目前很難給予股利政策明確時程,不過今年獲利大幅提升,已具備配發量能,會在年底結算後向董事會提案。而對於「新新併」的進度若一直未送件,是否會有最後期限?陳恩光表示,雙方合併契約訂有最後截止日,時間為2025底,截止日後若未取得主管機關核准,雙方可解除合併契約,如果同意也可以再延長,並授權由雙方董事長決議。林宜靜表示,公司持續跟員工、工會密切溝通,相當誠意的傾聽員工心聲,新光銀工會近期工會代表選舉,已選出協商代表,會進行實質討論。員工安置計畫也還在討論中,且不管員工是否加入工會一體適用。她強調,與台新金合併後規模與綜效均可放大,希望提供更多元的舞台,讓員工有更好的發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2/379732/sm-a5ce0c7ea6b2e78a9f264d512b28fdbf.jpg)
「床的世界」總經理陳俊傑驚傳辭世 公司發重訊證實了
全台首家上興櫃床墊公司「床的世界」(2938)今天(4日)發布重訊,證實公司總經理陳俊傑辭世。床的世界前身是三燕彈簧床,1972年由陳燕飛創立,傳承歐美製床理念,將傳統製床手工藝製作,結合自動化科技生產設備,開啟彈簧床在台灣的歷史。陳俊傑身為第二代,一路從基層做起,目前主要負責公司營運,不料今日傳出過世消息。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77946/sm-ad975f323ca6a296f9e4106371979efc.jpg)
台積電貢獻占近6成! 國發基金去年收入330億元
國發基金112年度財報顯示,去年收入達新台幣330億元,其中近6成來自「護國神山」台積電。據資料顯示台積電股利收入190億元、約占58%,其他投資公司股利收入亦達140億元。根據國發基金昨(21)日針對投資績效發布新聞稿指出,國發基金目前直接投資的70家事業中,雖有37家公司營運虧損,但其中有14家公司投資仍處於獲利狀態(持股市值高於每股成本),另有7家公司損益持平,顯示整體投資績效具備一定績效。國發基金表示,其投資操作依循3階段審議機制,並以嚴格遵循相關規範進行投後管理。對於外界多次針對特定個案提出的質疑,國發基金認為對員工並不公平,並表示將持續優化投資與管理機制,確保績效與透明度。對於近日有媒體報導半導體學院抱怨基金補助款規定過多,國發基金澄清,補助款僅是半導體學院多元資金來源之一,其用途完全依據教育部《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及相關規範辦理,並無額外限制。自民國62年國發基金成立以來,國發基金由國庫原始撥交的309億元成長為1兆2998億元(截至113年9月底),資產規模增長近52倍。加計歷年賸餘累積繳庫數額3364億元,資產總值達1兆6362億元。近年基金獲利更顯著成長,105年至112年間總獲利達1660億元,較97年至104年間的471億元大幅增加1189億元,成長率達3.5倍。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1/377611/sm-e826cc8806e2e8ea45926712ef9d378e.jpg)
PCB重返8千億1/載板產業大病初癒 三雄加碼投資560億樂喊「明年營運拚新高」
川普將二度入主白宮,市場憂慮地緣政治恐衝擊台灣科技產業。「不管誰當選,預期整體方向變化不大,海外投資會持續。」PCB龍頭廠臻鼎(4958)董事長沈慶芳11月8日受訪時淡定地說。日前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發布數據,台灣PCB業海內外總產值今年將達8337億元,年增8.3%,這是從2022年攀上9000億元高峰,隔年衰退跌落8000億元後的一大觸底反彈喜訊。今年十月底登場的第25屆「TPCA Show2024」,CTWANT記者採訪PCB三雄,臻鼎、欣興(3037)、景碩(3189)董座齊喊「2025年挑戰營運新高」,初估三雄今年資本支出約560億元,前二家前進泰國,景碩則評估中。回顧2023年, TPCA數據顯示,PCB產業在手機、電腦、半導體3大主力應用市場表現皆不振,全年衰退16.7%,產值7698億元,PCB台廠也各自經歷低谷,例如臻鼎去年營收1515.57億元,出現2017年以來首度年減,幅度達11.6%,同期間欣興為1040.36 億元,年減 25.9%,景碩則是268.3億元,年減36.8%。PCB產業面臨的終端市場庫存壓力,今年終獲緩解,依TPCA統計,今年上半年海內外PCB產值3722億元年增6%,展望下半年,在AI、衛星通訊及車用市場持續增長下,估全年可望成長8.3%,重返8千億元關卡。「臻鼎各類的產品線都在擴,目前One-ZDT(臻鼎一站式購足的產品服務)的策略下,各種產品多元發展,明年目標營運挑戰新高。」作為PCB行業領頭羊的臻鼎董事長沈慶芳10月底受訪時開心地告訴記者。早在年中,沈慶芳就毫不諱言地說,「去年到今年是『大病初癒』,今年營運會好很多,各個產品領域『全面回溫』。」臻鼎最新財報顯示,第三季營收達506.09億元,年增20.73%,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前九月營收1155.31億元,年增19.10%,則創次高。沈慶芳還確認「2024年的資本支出比去年多」,「按部就班推動泰國投資」。市場推估臻鼎今年資本支出約265億元。第25屆台灣電路板產業國際展覽會(TPCA Show2024)」10月23日舉辦,今年展出攤位超過1600個破紀錄。(圖/翻攝自TPCA臉書、方萬民攝)另一家PCB廠欣興7月就追加今年的資本支出達254億元,用於光復廠投資、PCB製程優化及增加對泰國廠投資等,並通過2025年資本支出達186億元的預算。「就整體景氣,下半年第三季起來逐季成長,2025年更樂觀。」董事長曾子章5月股東會上就提前預告。曾子章10月底受訪時也說,「PCB整體大環境正緩步脫離谷底,預計明年下半年明顯好轉,尤其載板需求回溫速度會比整體市場提早3、4個月好轉。」欣興第三季財報顯示,單月營收均破100億元,前九月累計營收859.92億元,年增9.76%。IC載板廠景碩今年七月間通過輝達(Nvidia)認證進入先進封裝CoWoS供應鏈,被法人看好明年將賺至少半個股本,市值一度大增逾四成。景碩發言人穆顯爵10月底受訪說,「公司營運已在2023年觸底,今年營收、稼動率表現上逐季成長,優於前一年度,預期2025年也將逐季成長,表現超越今年,幅度上看15%。」景碩財報顯示第三季營收81.91億元,年增35.58%,全年預計資本支出約50億元。PCB產業升溫上游材料供應商也跟著受惠,例如載板樹脂供應商台光電(2383)表示,在各類伺服器、高階網通低損耗材料及5G電信材料三大類產品多成長引擎的帶動下,產能已接近「全產全銷」。玻纖及玻纖布廠富喬(1815)11月1日公布最新財報,前三季稅後虧損7661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2.91億元大幅收歛。法人估計,富喬2024年下半年業績表現更將優於上半年,因為富喬開發的Low DK高階材料進度超前,高階材料占比拉升,有望帶動下半年優於上半年。臻鼎規劃全球化生產佈局,泰國新廠預計2025年上半年試產。(圖/臻鼎提供)多家業者皆給出「2025年將是PCB產業豐收之年」預期,然面對川普重返白宮,美中貿易戰與科技戰及兩岸關係等地緣政治風險,加上中國產業環境改變,業者則不約而同向CTWANT記者提起「新南向」布局,尤其已成PCB新熱土的泰國。TPCA數據顯示,泰國相對成熟的PCB及下游電子產業,在區域內具有領先的競爭力,2023年產值全球佔比約為3.8%,隨全球主要PCB廠持續布局,預計2025年成長至4.7%,其中包括臻鼎、欣興、華通(2313)、金像電(2368)等均積極前進泰國布局,預計2025年陸續開出產能,挹注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