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戰
」 公投 國民黨邱奕勝心寒不參戰桃園市長 朱立倫想贏回老家不簡單
2022年桃園市長選戰,民進黨和民眾黨潛在的挑戰人選幾乎到位,但國民黨自議長邱奕勝去年底確定不參戰後,至今仍無法尋覓到合適戰將。雖然外界近期多點名台北市議員羅智強、立委魯明哲和萬美玲等人選,但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必須先撫平黨內裂痕,才能確保「老家」桃園在年底順利迎接政黨輪替。據知情人士透露,組織實力強大的邱奕勝因黨內有心人士不斷放話,讓他早已心寒,決意放開一切,不爭取市長提名,而最明確的時間點,就落在去年12月初、公投投票前,邱奕勝請辭桃園市黨部主委。當時,邱奕勝已向多位黨內有力人士打過招呼,甚至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致電慰問。該人士表示,議長不選桃園市長的事情早已決定,沒想到某前立委還追殺不止,在台中市第2選區立委補選後,再度向媒體「補槍」,稱邱奕勝是因為看到顏寬恒選舉失利,嚇到不敢選市長,這種惡意抹黑的放話,誰聽到能不心寒?一名桃園在地人士也指出,邱奕勝從政29年政通人和,讓藍綠都相當尊敬,從去年初積極備戰市長選舉後,甚至有20多萬人連署力挺他參選下屆桃園市長,豈料黨內人士卻長期放話稱邱奕勝假如要選市長,肯定會被民進黨追殺。該人士不滿地說,「放話的人以為逼退議長就有機會再挑戰市長寶座?這算盤未免也打得太簡單?」邱奕勝雖是地方型議員出身,但對整體政治局勢判斷相當透徹,操盤罷免前桃園市議員王浩宇、4大公投戰役等,皆有亮眼成績。尤其,去年底公投,邱奕勝在桃園催出「4個同意」的結果,除了讓桃園市長鄭文燦得內傷,也替藍軍保有一絲顏面,無奈當他飽受黨內惡意耳語攻擊時,朱立倫和黨內同僚卻未站出來替他講一句公道話。一名政壇人士分析,「國民黨要贏2024,要先打下2022,而要贏2022,絕對不能沒有邱奕勝。」據了解,邱奕勝原有意世代交棒,但在地眾多支持者知道他不選市長後,反而展現更高昂的情緒,要求邱奕勝一定要續選議長,才能穩定桃園的政局。因此,邱奕勝近期已決定再戰一屆,朝4連霸議長邁進。邱奕勝32歲開始投入選舉,一路由中壢市市民代表會代表、主席、桃園縣議員、桃園縣2屆副議長、桃園縣市共3屆議長,一路走來都得到選民的認同與支持,高票當選。「惜情、惜友、溫暖」的人格特質,以及親力親為的服務態度,為邱奕勝在政壇累積廣大認同與好口碑。
姐撩落去!2/兩眼冒出多次黑畫面 鐵馬女王逆風421公里衝選票
台灣公民意識提高,政治人物號召民眾關心時政議題,不僅得絞盡腦汁,還得拿出真功夫揮灑汗水和淚水,人民才會感動支持。民進黨立委陳亭妃去年底靠著騎鐵馬,攏聚人心,台南市在公投一戰中「不同意票」衝出全國最高投票率,隨後台中第二選區立委補選和罷免林昶佐投票,也逆風激發選民返鄉投票熱情,功不可沒。為了衝高去年12月18日的公投戰,陳亭妃騎著腳踏車深入台南市37個行政區打巷戰,最後「南票北補」的策略很成功,她緊接著想到1月9日補選和罷免兩場戰役,沒有投票權的人可以做什麼?最後,她認為精神支持很重要,所以想到「南氣北補」的概念。「非大選時間,光靠台中和台北當地選區的組織並不會穩贏,必須讓在外工作的人、學子回鄉投票,所以才會想透過騎鐵馬,從南到北一路集氣,號召各縣市裡有投票權的民眾回鄉投票。」陳亭妃回憶,當時她講出來要從屏東縣騎腳踏車到台北市,而且一路網路直播,證明真的是一路騎時,所有人都說她不可能完成,因為那時逆風,東北季風太強了。然而陳亭妃個性「言必行」,在各地車隊隊友的幫忙下,迅速規劃出為期3天,全程421公里的鐵馬活動。12月,車隊31日從屏東大鵬灣出發,1月1日抵達台中第2選區,1月2日衝刺到台北市中正萬華區。立委陳亭妃今年1月初從屏東騎鐵馬421公里到台北,為立委林昶佐加油打氣渡過罷免。(圖/侯世駿攝)陳亭妃說,這趟421公里的奇幻旅程,很感謝許多車隊的幫忙,雖然自己平時有重量訓練,自認體力足夠,沿路旅程中的風太大、爬坡、下坡,各類挑戰真的感受到很大壓力,過程中兩眼出現過多次「黑畫面」。她表示,「很幸運,每次只要隊友一發現我狀況不對、慢了,就會靠近鼓勵我,幫助我調整呼吸,甚至遇到難度很高的爬坡,隊友就會請我搭他們的肩,再調整呼吸,就這樣度過每一個難關。」「很多人會問我怎麼騎完全程的?」陳亭妃坦言,騎腳踏車過程中,腦子無法思考,只記得一些隊友幫助的片段,就連每天騎完上百公里,夜晚休息時,睡到一半都會驚醒數次,只想確認按摩後的腳還能不能動,能動明天才能繼續奮鬥。陳亭妃說,這是一個使命,靠意志力堅持完成,那時就想著要給在台中和台北打選戰的夥伴加油,另一個台南市議員蔡旺詮也是秉持相同信念騎完全程,這個經驗很難得,完成這個過程,除了挑戰自己,還能幫忙到同志,真的是人生最快樂的事。這趟旅程告一段落後,陳亭妃也和友人們共同成立「台灣正青」鐵馬隊,相信未來會有更精彩的挑戰正等著她們。
罷昶補選雙輸 趙少康李德維示警 藍營中央諸侯再不互助將被滅頂
中二立委補選與罷昶兩戰,國民黨繼續吞敗,戰鬥藍發起人、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指出,如果國民黨基層早點整合,罷昶一定能過關,雖然罷免案同意票再度超過不同意,對國民黨而言勉強算小贏。但中二補選,候選人顏寬恒卻幾乎是孤軍作戰到最後,高票落選,他也再次強調,這兩場選舉已經清楚告訴國民黨,不團結的結果就是吞敗。國民黨立委兼中常委李德維則坦言,藍營敗選後都口頭喊「團結」,但如何團結卻常無下文,結果就是接連吞敗。他直言,只是口頭團結沒用,更重要的是面對民進黨「府、院、黨、網、媒」五合一的「黑藍產業鏈」,國民黨已無資源能對抗,藍營縣市長與黨中央若再不「互助」,還在自掃門前雪,面對民進黨上下一心以「求勝」,最後結果就是各自遭「滅頂」。李德維分析,中二立委補選或者是「罷昶」,其實都只是四大公投戰的延續,兩場投票,在地候選人或在地民代都有本身戰略考量,黨中央也未大力介入,朱立倫都只是從旁協助,雖然黨內有聲音指責朱立倫未強力介入協調,只是地方的聲音也應尊重。他並研判,這兩役結果,最受衝擊的還是藍營地方諸侯,相較於罷昶同意票仍多於不同意票,只是沒跨過門檻,中二立委補選攸關台中市長盧秀燕2022連任,他擔心盧秀燕受到的衝擊恐未必比顏家小。中二立委補選結果出爐後,藍營內有聲音再度質疑,從四大公投起,藍營諸侯就選擇走自己的路,結果都是不利、失敗收場,地方諸侯也內傷,「先是侯友宜、後有盧秀燕」。對此,李德維表示,他無意苛責任何人,只想提醒藍營縣市長,公投加中二補選結果,就是「最新民意調查」,藍營縣市長必須提高警覺,且記取2018年勝選經驗,當年「漢子(侯友宜)、燕子(盧秀燕)、禿子(韓國瑜)跨縣市連線互助,讓選民感覺國民黨團結,對照當前困境,藍縣市長如果還不互助,各走各路,尤其是艱困選區的縣市長,想再次勝選恐怕會很難。趙少康則表示,北市中正萬華罷昶投票結果出爐,同意罷免的人超過不同意,可惜投票率不夠高,跨不過罷免門檻,如果國民黨基層早一點整合,一定可以成功。趙少康指出,前年立委選舉,林昶佐拿下8萬1千票當選,今天卻只有4萬多人不同意罷免他,實在丟臉,雖然林昶佐僥倖可以繼續留在立法院,但請林要深刻反省檢討,長期擔任民進黨側翼,凡事附和執政黨決策,林昶佐失去在野黨監督制衡角色,成為民進黨附隨,已經讓選民非常厭惡。趙少康表示,罷昶顯示民進黨府院黨全力助選,蔡英文還御駕親征四次,投入大筆資源,打成總統級選戰,最後結果雖然綠營獲勝,但也再度證明蔡英文在首都影響力下降,至於罷免案同意票超過不同意票,雖然對國民黨而言,勉強算是小贏,但應記取不團結只能嘗到敗果的教訓,學學民進黨砲口永遠對外的顧全大局,生聚教訓、重整步伐,才能凝聚年底選戰能量。中二選區立委補選、罷昶,國民黨再度雙輸,國民黨立委李德維與媒體人趙少康都出面呼籲,藍營黨中央與諸侯再不互助,2022選戰結果恐堪慮(圖/報系資料照)
蔡政府完勝四大公投沒能救民調 游盈隆評僅消災解厄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今(28)日公布「2021四大公投後台灣民意新趨向」,最新民調結果指出,1988萬名18歲以上的台灣選民給出的評價是60分,評價不高。針對蔡總統聲望,游盈隆指出,蔡總統的聲望自五月疫情後就在不滿五成支持度的低檔徘徊,這次公投結果對蔡政府只有消災解厄,沒有「添福壽」的效果。對甫結束的四大公投過程與結果,最新民意顯示,18歲以上的1988萬台灣選民給出的評價是60分,說明選民對這次公投評價不高,勉強接受而已。關於總統蔡英文的聲望,有四成六基本上贊同蔡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四成一不贊同,贊同者比不贊同者多5.1個百分點,蔡總統的聲望仍在五成以下「低檔徘徊」。游盈隆指出,過去近兩個月, 歷經驚天動地的四大公投戰役,達成民進黨政府設定的「四個不同意」目標,沒有一項 公投過關,照理說蔡英文的總統聲望應該一飛沖天才對,但事實並非如此。研究發現,過去兩個月蔡英文總統聲望幾乎沒有變化,證實四大公投結果與蔡總統聲望起伏不具有意義的關連,她的聲望依然在中低檔徘徊,距離百分之五十大關還有一大步。游盈隆進一步分析四大公投結果,蔡政府成功地技術性封殺在野黨與民間團體來勢洶洶的公投提案,避開了一場可怕的政治災難,但並沒有因為四大公投的結果而被民眾捧上天。一言以蔽之,四大公投結果對蔡總統和民進黨政府的功能只是消災解厄,或是說「只有保平安,沒有添福壽」的效果。回顧過去一整年,游盈隆指出,前四個月蔡英文總統聲望一直都維持在五成以上,但五月疫情風 暴改變了這一切,她的聲望重挫 8.7 個百分點,降到四成六;六月,繼續下降到四成三,是2020 年 1 月總統大選以來的最低點。除了疫情風暴造成確診與死亡人數急遽攀升,後續錯誤疫苗政策與四大公投議題等,皆成為壓低民意支持度的最明顯因素。本次調查訪問期間是2021年12月20-21二天;以全國為範圍的18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是以全國住宅電話用戶為抽樣架構,以系統抽樣加尾數兩碼隨機方式抽樣;有效樣本1069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3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
仙丹或毒藥1/四大公投變數多 新北市占1/4投票人數主成敗
四大公投週六將舉行投票,據中選會公告,公投案有投票權人數為1298萬人,同意門檻495萬多票,且同意票須多過不同意票,公投才算過關。國民黨高層人士評估,公投正反激戰熾烈,民進黨又將公投操作成藍綠對決,再加上近期民進黨立委高嘉瑜遭家暴、雙北大停電及新北市長侯友宜千字文等事件,情勢詭譎多變,新北大票倉占全國1/4以上票數,居公投成敗關鍵。新北市目前雖由國民黨籍市長侯友宜坐鎮,但侯一直對公投未明確表態,再加上民進黨前秘書長洪耀福13日與媒體茶敘時,定調四大公投選戰KPI(關鍵績效指標),直言「只要守住高雄,民進黨就沒有輸,贏得新北,民進黨就是勝利」,讓藍營高層對新北市民的投票動向不敢輕忽,包括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資深媒體人趙少康領軍的「戰鬥藍」,投票前夕都將新北鎖定為重點催票區域。民進黨前秘書長洪耀福認為,綠營只要能穩住高雄與新北市選情,就有可能讓公投大翻盤。(圖/CTWANT合成)根據中選會資料顯示,此次公投案有投票權人數為1298萬人,其中又以新北市公投投票人數342萬7162人最多,比前次2018年全國性公投投票權人數增加5萬1649人,而年滿18歲首次具有公民投票資格者有11萬1022人。民進黨方面日前已放出風聲,認為十八日公投當天有冷氣團來襲,再加上侯友宜近期發文「公投曾幾何時變成填鴨式圈叉題」後,估計新北市投票量能將受到影響,反萊豬公投的力道也會有所減損,很可能全數過不了關。不過,國民黨內部最新評估顯示,對於「反萊豬」、「公投綁大選」過關仍深具信心,還樂觀預期「坐二望三搶四」。一名黨內高層表示,反萊豬是單純的食品安全和國人健康問題,利益跨越黨派,相信必能帶動民眾投票意願,只要投票率提高,過關的勝算就越大,而新北市投票人口佔全國四分之一強,客觀分析「得新北者得天下」,的確是這場公投成敗的觀察指標。該人士指出,畢竟台灣非首次公投,而侯友宜雖未對公投表態,但也沒說不挺反萊豬、公投綁大選,再加上藍營支持者早習慣「侯式風格」,研判「千字文」對公投結果影響應有限。民進黨強打反對核四重啟,也讓國民黨原本的公投戰略「四個同意」出現破口。(圖/侯世駿攝)
高金素梅「公投戰車」吸睛 高雄街講破10萬觀看
1218四大公投在即,藍綠密集舉辦宣傳說明會,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24日起也發起「公投小戰車宣講」活動,12月17日前將在全台各地游擊街講,首支影片在高雄宣傳「四個都同意,台灣更美麗」,吸引破2.3萬人按讚、超過10萬人觀看。高金素梅25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她赴屏東獅子鄉開會,會議結束後便到高雄,登上剛整備好的公投小戰車沿街開講,「公投小戰車」將到全台各地廣播,直到12月17日公投前一天。高金素梅臉書發布3分鐘的街講影片,她在「戰車」上拿起麥克風中氣十足大喊:「高雄的朋友大家好,我是立法委員高金素梅,我的小戰車現在來到了高雄,我要在這裡懇請大家,12月18號禮拜天,一定要出來公投,好不好?」高金素梅表示,拒絕空汙、守護下一代的食安,呼籲民眾「四個都同意,台灣更美麗。」街講影片中,沿途有不少民眾特別騎車比「讚」手勢,也有民眾揮手致意,影片突破十萬點閱率,人氣頗高。高金素梅也預告,11月28日晚上八點將與國民黨副祕書長、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在台東市四維夜市宣講。
公投終戰2/「抗中缺電」民進黨兩招走天下 中間選民買單與否成關鍵
迎戰12月18日四大公投戰,民進黨首場公投說明會10月30日在桃園市登場,雖然總統蔡英文演講走內斂基調,但行政院長蘇貞昌卻狂打「抗中牌」,聲稱公投若過關,台灣外交會走不出去,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則加碼掀出「缺電牌」,恫嚇民眾若通過護藻礁,就會像對岸一樣缺電。藍營人士認為,蔡總統的「哼哈」二將邏輯錯亂,一路打這幾張牌,打久也會打爛,接下來就看產業界和選民決定。眼見四大公投案距今只剩一個多月,綠營必須得在最短時間內擺脫基進黨前立委陳柏惟被罷免的低迷氛圍,民進黨馬不停蹄地整軍接戰,首場說明會透過地方黨部和社團動員,「總統牌」一出手果然有猛虎出柙氣勢,上週六一早現場聚集上千人,蘇揆在現場得心應手大打「抗中牌」,直指中國最不希望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還說台灣內部的親中勢力此時正透過公投跟中國唱和,讓台灣外交走不出去,呼籲大家一起「抗中保台」。國民黨副發言人楊植斗認為,執政黨蓄意扭曲在野黨和公民團體的公投意旨,打烏賊戰誤導民眾。(圖/翻攝楊植斗臉書)另一方面,蘇貞昌的老搭檔林錫耀則疾呼,保護藻礁公投若過關,屬於電力佈局重要一環的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建設不成,後果會非常嚴重,台灣就會像中國一樣缺電,國民黨搞公投就是要拖垮台灣。稍晚,民進黨中央再補槍釋出一份民調,進一步指出如果保護藻礁公投過關,有過半民眾憂心對台灣供電穩定有負面影響,引導輿論走向意圖相當明顯。民進黨大戰略定調「藍綠對決」,策略上則以「抗中」、「缺電」互為使用,國民黨公投小組執行長林為洲對此大酸說,只要在野人士一發布反萊豬文章,馬上就會被綠營側翼1450圍攻,直指「在野黨人反萊豬是要搞垮台灣,國民黨就是看不得台灣跟美國好,要幫忙中國」, 「滿滿的亡國感,政府真好當,就這101招!」國民黨副發言人楊植斗也痛批,民進黨邏輯錯亂,它可以不要核電,但綠能發展數年來,也無法保證不會跳電,今年就好幾次跳電,產業界投資意願上難免有所疑慮。他認為,天然氣當然是未來重要能源,但接收站位置應該要好好討論,有什麼理由一定破壞藻礁?「執政黨根本是在扭曲在野黨和公民團體的公投意旨。」楊植斗說,我們沒有反美豬,而是反萊豬,世界上不管是哪個國家食安標準,只要有萊劑就是不行。假如民進黨要用「抗中保台」過招,那就試試看,從罷免陳柏惟那戰來看,綠營過程中也煽動藍綠對決、喊出抗中口號,但大部分民眾仍是理性的,最終回到檢視陳柏惟荒腔走板的真實劣跡,導致中間選民不認同,才會罷免成功,「假如公投這戰,民進黨只想用『抗中保台』辯護爛政策,相信中間選民仍會用投票教訓蔡政府。」民進黨第二場公投說明會在屏東縣登場,副總統賴清德主打「藍綠惡鬥」、「抗中牌」為基調。(圖/翻攝賴清德臉書)
2022綠營迷航1/民進黨戰將各懷鬼胎 學者:大哥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
新冠肺炎Delta變種病毒侵襲台灣,疫情後續發展撲朔迷離,緊接著十二月中旬的反萊豬和珍愛藻礁等四大公投上場,都將對執政的民進黨進行「票決」檢視,部分黨內人士對明年地方基層選舉不敢樂觀,特別是北北桃竹的征戰人選陷入「將寡兵多」的窘境,頗令地方民代感到憂心。六日,新竹市長林智堅拋出新竹縣市合併議題,「大新竹共同生活圈」掀起政壇紛紛議論。一名民進黨資深幕僚告訴本刊,林智堅橫空殺出「大新竹合併」話題,就是在自闢戰場,也就表示他將在修法之後「原地再戰」,不轉投入桃園縣市選舉了。這名人士表示,目前民進黨除了基隆市和宜蘭縣幾乎篤定由立委蔡適應和宜蘭市長江聰淵出馬挑戰首長外,雙北、桃園和新竹等北部縣市都很難推出強棒。「外傳衛福部長陳時中可能轉戰桃園市長,以及前交通部長林佳龍避戰新北市長,並非空穴來風,但距離選舉還有一段緩衝時間,其間又有公投和防疫等變數,人選瞬息萬變,中央和地方民代多討論一些可能人選,符合民進黨大鳴大放的政黨性格。」基隆市和宜蘭縣幾乎確定將分別徵召立委蔡適應和宜蘭市長江聰淵出馬挑戰首長。(圖/本刊攝影組)一位民進黨中常委透露,民進黨已經悄悄為2022地方基層選舉備戰,八月中旬黨中央成立「二0二一全國黨代表大會工作小組」,上周首次召開會議討論「縣市長選舉提名特別條例」,現階段工作小組並未觸及北台灣縣市長(包括直轄市長)人選布局問題,僅就可連任縣市長的優先提名權,以及全國是否都採民調初選等議題交換意見。針對黨內初選規劃,行政院顧問、民進黨中執委鄭宏輝表示,不管台北、新北和桃園等地,一切終究要回歸民調,沒有民調,如何判斷強弱?不管是徵召模式或遇到黨內競爭,說穿了,就是要用民調,才能找到最強的候選人。;他說,過去就算是總統初選,也是依照「初選全民調」這個制度走,「小英總統也是經歷初選後,讓她聲勢一直上升,因此初選透過爭取市民支持、民調出線,應該是大家普遍都能接受的制度。」民進黨中執委鄭宏輝支持黨內以初選全民調找出最強候選人。 (圖/ 翻攝自鄭宏輝臉書)此外,鄭宏輝也提醒,初選全民調方式近年出現新討論,有論者提出除了市話民調,是否同時納入手機民調,這也是2020年總統初選過程中被提出來的議題,黨內應該詳加討論。他強調,民調是一種科學方法,大家不一定滿意但能接受,「有沒有比民調更民主科學公平的機制,目前好像還沒看到」。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表示,就民進黨選舉邏輯,二0二四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就是二0二二年的地方選舉,二二年大選再往前推,就是今年底公投戰,民進黨在公投戰場是守勢,行政院長蘇貞昌等綠營人士認為「少輸就是贏」,那些想問鼎九五的人也在觀察形勢。不管民進黨大將們怎麼評估,對支持者來講,怯戰就沒有前途,在民進黨內要往上升,至少要打一仗,才能進一步往中央邁進。林佳龍算是野百合世代的大哥,假如大哥都怯戰,中生代就等於垮了,後續的太陽花世代又怎麼接得起來?
朱立倫來勢洶洶 江啟臣三句話接招全力降溫
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今天宣布參選黨主席,強調「重拾領導才能改變」,被解讀箭指國民黨現任黨主席江啟臣的領導力「有缺失」。面對朱立倫來勢洶洶,江啟臣「三句話」回應,強調黨主席選舉是例行黨內民主程序,他將尊重任何願意出來參選為黨承擔的黨員,也正面看待黨內選舉的良性競爭。外界解讀,挾現任優勢的江啟臣面對主席之戰再起烽火,將先以「降溫牌」應對,全力壓制「老A咖」朱立倫聲勢,削弱他的資歷及行政能力優勢。國民黨主席選舉將在9月25日投票,雖然面對疫情陰影揮之不去、能否如期投票仍難以確定,但江啟臣是現任黨主席、握有黨組織優勢卻被外界公認,被視為黨內「老A咖」的朱立倫,能否順利挑戰黨內「青壯派之首」的江啟臣,對朱立倫而言勢必是場苦戰。另一方面,江啟臣雖不斷打出「青年牌」,處理兩岸關係議題也格外謹慎、低調,還強打「公投戰」「防疫不力」「撤銷高端EUA」等議題,希望同時爭取藍營不同年齡層的支持者,但媒體民調卻顯示,面對疫情失控,民進黨支持度雖下降、但國民黨支持度也沒有明顯回升,凸顯國民黨黨中央的辛苦,民意沒有買單。在此之下,藍營支持者擔心若民眾黨坐收漁利,國民黨將邊緣化,對以江啟臣為首的藍營領導中心形成不小的壓力。國民黨資深立委私下指出,面對民進黨完全執政、絲毫不將在野黨的監督放在眼中「恣意而為」,江啟臣以青壯派龍頭之姿、扛起整個黨,確實不容易也有苦勞,但若以藍營「重返執政」為目標,顯然江領導的國民黨號召力仍差一截,更有很多支持者抱怨「國民黨怎麼不更強硬點」?顯見選民對國民黨現在「只會開記者會罵人」,卻沒有善用藍營14縣市長地方執政優勢,施壓綠營改變執政現狀,也無法認同,這一點,黨中央恐難辭其咎。該立委同時分析,國民黨目前遭遇的大難題是,當前國際大環境氛圍仍是「中美對抗」,台灣在此大環境下動見觀瞻,蔡政府選擇緊跟著美國路線亦步亦趨,國民黨若拿香跟拜「絕對拜不過民進黨」,甚至將譏笑東施效顰。其實,黨中央也曾努力想走出與過去國民黨不同的兩岸路線,但結果是造成「國共聯繫平台」完全中斷,遭質疑兩岸路線進退維谷,凡而更令黨內罵聲連連。該立委指出,兩岸關係如此緊張,「國共聯繫平台」原本有機會稍事緩和,但黨中央一邊怕被抹紅失去「中間及年輕選票」,一邊又不甘放棄寄望兩岸和平的黨內眷村及壯年票,瞻前顧後下,就陷入顧此失彼的困局,更無法與民進黨做明顯路線區隔、爭取更多選民認同。反觀朱立倫雖也被視為「親美派」,但他的行政資歷與歷練都比江啟臣更豐富,他是否能瞄準黨中央路線遭質疑的部分,提出足以爭取多數民意、並與黨中央現行作法有別的政策主張,外界正等著看。朱立倫今天透過臉書發表參選宣言,內容中痛批民進黨專斷獨裁、腐敗無能,造成全民痛苦,批評執政黨的基調,其實與江啟臣近來主張差異不大。值得注意的是,他也不忘加上但書「養出如此野蠻霸道的執政黨,在野黨也有責任」,並強調當前國民黨需要的是有效領導,明顯箭指江啟臣的領導力。問題是,朱立倫不是首度參選黨主席,他不僅已經做過黨主席、更參選過總統,行政歷練雖確實比江啟臣更豐富,但朱立倫重新回鍋參選黨主席,外傳與他仍難以忘情2024大位有關。只是,面對蔡總統任期屆滿後,民進黨內下一世代的接班梯隊將立即上陣,朱立倫2024若再上火線,「老驥伏櫪」能否得到民意認同,對朱而言將是極大考驗,也絕對不是「選上黨主席就能選總統」的當然保證。若民進黨在執政八年後還再度勝選,藍營擔心國民黨恐更難以在短期內重新站起來。因此,朱立倫雖參選意味黨內「反江勢力」的集結,外傳連勝文甚至因此將與朱結盟,但就算屆時黨主席砲火在黨內四射,候選人若未能提出更清晰、更符合民意的政策,並以實際行動爭取民眾信任,黨主席之戰也恐怕將只是藍營內的「茶壺風暴」,難以引起多數民眾的共鳴。
主席大沾鍋1/趙少康中常會演講圖闖關 江啟臣韓國瑜誰當造王者?
距離國民黨主席選舉投票只剩下不到一百天,雖然中廣董事長趙少康率先「叫陣」參選,卻被黨內選舉「一年條款」規則反將一軍,幾與寶座無緣;至於尋求連任的黨主席江啟臣,近日挾「現任優勢」全台走透透,主攻萊豬等公投戰場。本刊調查,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屢被勸進,雖然正在「戰線」徘徊,仍積極拉攏本土派,甚至還透過管道隔空探問牢中的前雲林縣長張榮味,枕戈待旦找尋復出時機!國民黨七月底的黨主席選舉投票,距今不到三個月,黨內瀰漫一股詭譎氣氛,有人四處放話,有人私下探尋合作機會,迄今浮上檯面的有意參選者,有現任黨主席江啟臣、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和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不過,本刊調查,韓國瑜眼見自己力拱的趙少康走得艱辛,在支持者勸進下,又起心動念是否要參選,只是各方友人建議紛陳,加上家人反對,讓他陷入左右為難,只能一如往常地鴨子划水,苦候「平地一聲雷」的到來。面對外傳韓國瑜即將「親征」黨主席,韓國瑜的愛將、前高雄市新聞局長王淺秋強調,韓國瑜既已推薦趙少康參選黨主席,就不會再作其他考量,「韓國瑜一定會等到全盤局勢都確定後才會考慮,現階段他仍希望趙少康能夠參選黨主席。」趙少康(中)在今年農曆春節前搶先宣布選國民黨主席,國民黨秘書長李乾龍(左)還曾邀他與競選者、黨主席江啟臣(右)一起發紅包。(圖/報系資料照)王淺秋語帶保留,卻也替韓國瑜可能參選埋下伏筆。事實上,過去協助韓國瑜進行空軍網路戰的小編群,之前已針對「黨主席之戰」提醒主子,府院系統與綠營網軍早已集結,時時刻刻都處在備戰狀態,戰力更甚昔日的高雄市長選舉和總統大選,韓國瑜若參選黨主席,勢必再成箭靶。今年初,離開國民黨二十六年的趙少康,回歸國民黨後率先宣布參選黨主席,一夕之間打破各方觀望的僵局,但他的聲量「開高走低」,先是被黨中央的「一年條款」規定卡住,接著又因「改革」一說得罪不少中常委,但他仍放手一搏,狂轟規定不合理,四月二十八日應國民黨中常委之邀,前往國民黨中常會演講,「一次把話說清楚」。一名國民黨中常委私下表示,朝野政黨基於各種考量,不乏替特定人士量身修改黨章前例,例如國民黨中常會曾在2013年11月6日通過黨章修正案,增列總統兼任黨主席條文。即使當時外界批評,修法是因為隔年要舉行七合一選舉,確保馬英九能持續掌黨權,但最後仍獲得中常會通過。「不過,我們極不可能替趙少康更改規定,說穿了還是實力原則。」該中常委解釋,馬英九當時仍被視為藍營救世主,反觀趙少康雖然親藍,媒體聲量也高,但他久未與黨組織互動,一重返國民黨就要選黨主席,還直言要改革中常會,「他(趙少康)姿態擺得這麼高,讓黨內本土派無法安心,已傳出有本土派人士打算私下串聯杯葛他參選黨主席。」但由於趙少康「姿態擺得這麼高」,傳出藍營內部已有多人私下串聯杯葛老趙選黨主席。(圖/黃耀徵攝)黨內人士透露,國民黨內近來有股「反趙」暗潮,甚至一度波及替趙少康背書的韓國瑜。韓國瑜近期拜會中南部某地方要角時,就被對方直嗆「為何挺老趙(趙少康)選黨主席?」、「老趙理解我們嗎?挺過我們嗎?我們挺你,但未必挺老趙!」韓國瑜尷尬之餘,只能頻頻替「挺趙」一事自我緩頰。國民黨台中市青壯派議員黃健豪日前也投書媒體,認為趙少康頂多只是讓久悶的深藍粉絲透透氣,懷疑他能替國民黨開疆闢土加多少分。至於已宣布爭取連任黨主席的江啟臣,近日挾現任優勢在全台舉辦新書簽書會,拉近自己與民眾的距離,日漸加溫的萊豬、藻礁等公投,更是他爭取黨員認同的主戰場。六月上旬完成登記參選後,江啟臣將請假全台走透透,直接與黨員面對面溝通,希望突破韓國瑜、朱立倫和連勝文等超級A咖的夾殺。
潘忠政邀蔡英文看藻礁沒下文 422地球日先在總統府見
台鐵太魯閣號意外逐漸平息,台北政壇焦點又轉回公投戰場,其中與能源轉型和環保議題相關的「珍愛藻礁公投」更是讓總統蔡英文高度關注,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昨(14)日表示,預計將在4月22日當天下午4時,於總統府接見相關代表。張惇涵表示,總統府已收到台灣公民參與協會之來函,表達「2021全國NGOs環境會議」環保團體代表,欲依照過去慣例,於4月22日拜會總統、陳述建議等訴求。他說,基於尊重環保團體代表,總統府規劃,總統依照過去4年的慣例與模式進行,於總統府接見相關代表。張惇涵也強調,總統府也將邀集政府相關單位代表與會,並期盼在多元面向的環境議題上,大家能夠充分交換意見、理性聚焦討論,尋求有建設性的政策建議,為台灣永續發展共同努力。至於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期盼總統蔡英文能到桃園大潭藻礁實地視察,總統府7日表示,「一直有考慮規劃蔡總統在合適的時間,以合適的方式,實地了解目前推動能源轉型的進度」,若有規劃定案,即會向社會各界報告,但昨日聲明則未提及此事。
核四救藻礁3/「救燦哥」成全黨共識 綠營少壯派立委相約「打侯」連兩次退縮
新北市長侯友宜是現階段全國施政滿意度最高的地方首長,連民進黨的政治明星鄭文燦、衛福部長陳時中和副總統賴清德都難望其項背,民進黨何以甘冒以卵擊石的風險與他叫陣?一名政壇要角指出,藻礁議題除了大大衝擊蔡政府的能源政策,身為「藻礁地主」的桃園市長鄭文燦自然難以迴避,「他可是綠營的『儲君』,民進黨從上到下『救駕』鄭文燦,都有心知肚明的默契。」一名綠營人士也私下表示,總統蔡英文雖沒有連任壓力,但她自認第2任期等同於「下任總統的第一屆」,此時賣力為政策辯護,實為下一任總統打好基礎,也為接班人掃除路障,「蔡總統肩負使命感,這也能解釋她3月中密集在臉書強調『不重啟核四』、『能源轉型』等政策,還替鄭文燦掛保證『推動三接也會保育藻礁』等承諾,讓全黨都清楚收到『保鄭』的訊號。」針對8月核四重啟公投,「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每月選一個周五晚上,在台北自由廣場舉辦公民論壇,6月也預計舉行反核大遊行。(圖/張文玠攝)事實上,熟稔能源政策和公民團體動向的立委洪申翰3月初就直言,綠營不能像2018年公投戰時被壓著打,今年必須反守為攻,炒熱「重啟核四公投」的議題,反向質疑在野黨和擁核人士,讓侯友宜無法置身事外。從街頭抗議起家的洪申翰,原本還打算在3月17日和23日,邀請同黨少壯派立委賴品妤、蘇巧慧、吳秉叡、張宏陸、吳琪銘、林淑芬、羅致政、江永昌和沈發惠等人,連袂舉行記者會上演「剿侯(友宜)大戲」,要求侯友宜明確表態對重啟核四的態度。不料,卻碰上新北市新店區里民遊覽車意外,以及空軍兩架F-5E戰機擦撞墜海事故,最後休兵暫緩。一位新北市官員說,「侯市長曾多次表態『核安第一』,民進黨立委們應該監督中央經濟部和台電處理核廢料才對,怎會針對地方首長?」他認為,藍綠資深立委早已歷經多次能源議題攻防,民眾也認知該職責屬於中央,綠營老少立委或許出現分歧,有人自認「打侯」心虛,才會一遇事情就順勢取消記者會。
更憂心「騎著萊豬的核四公投戰」 洪申翰主戰獻策「讓擁核人士疲於奔命」
「珍愛藻礁公投」連署近期爆量達成案門檻,已讓民進黨政府傷透腦筋,然而讓綠營更頭大的是已在去年成案的「重啟核四」公投也將在今年8月進行決戰;據本刊掌握,民進黨立委洪申翰昨(6)日在一場閉門會議中向環保團體力陳,今年的公投策略應有別於2018年,該採「反守為攻」積極與國民黨和擁核人士對決,主打這是場「把台灣推向核災」的公投。據與會人士指出,洪申翰慷慨激昂地表示,能源轉型大局不只為了非核,還有減煤、減碳和降低空汙等目標,但有心人士卻以「非核家園」為打擊目標,讓非核家園的推動者背了許多黑鍋,致使社會對這4個字產生不信任感,這是必須解決的問題。洪申翰在會中表示,今年公投策略應「轉守為攻」,由於2018年公投戰,民進黨或環保陣營是處於守勢,但結果非常艱困,戰場一直開,卻沒有一個戰場講清楚。他認為,今年策略要主攻訴求「核安」,要求黃士修和國民黨擁核人士說明能否保證核安,讓對方處於防守態勢,甚至疲於奔命。洪申翰在會中也強調,今年公投策略要有別2018年,與對手「攻守交替」,且我方也一定要結合「政治力量」,散佈「菜市場耳語」。他舉例,所謂「菜市場耳語」就是要讓民間社會認知到「要重啟核四的人,就是要把台灣推向核災」、「這不是核四公投,而是核災公投」等。會議中,洪申翰表示,今年重要策略之一,就是要把「核四公投」定位為「核災公投」,這樣對手就要負起責任說明重啟核四不會發生核災,但這會非常難說明白。他也呼籲,這兩週各方團體因為「藻礁公投」非常焦慮,執政黨當然有義務說明政策,但大家也不能忽視今年8月底的核四公投戰結果。與會人士也轉述,洪申翰認為,假如8月的公投輸了,能源轉型政策將陷入混亂黑暗期,不管政府要做減煤或再生能源,都會被以「核四將重啟」搪塞掉,能源轉型的正當性將蕩然無存。他也說,8月核四公投,將是一場「騎著萊豬的核四公投戰」、「騎著萊豬的核四反應爐」,因為現在社會中最大的動員力恐是「反萊豬」,民進黨不容樂觀。
跳熱舞不忘萊豬公投戰 費鴻泰力挺:蔣萬安絕對是好市長
今年是原名錫口的松山改名100年,松山各里和公益團體今(19)日於松山火車站舉辦「松山100再出發」快閃活動,現場聚集700多人,被認為是下屆台北市長熱門人選的立委蔣萬安也受邀與會;同黨立委費鴻泰更是大讚,從政歷經多位市長,蔣萬安絕對會是大家可以信賴的好市長。蔣萬安今到場與民眾大跳多首舞曲,「朋友」跟「再出發」二首耳熟能詳的歌曲碰巧搭配國民黨政治人物動態。除地主費鴻泰力讚蔣萬安外,台北市議員秦慧珠、戴錫欽、徐巧芯,以及準備爭取議員提名權的市議員李柏毅服務處主任田方倫等人皆到場,眾人圍著蔣萬安,頗有眾星拱月態勢,寄望「萬安中興」、收復北市。立委蔣萬安被民眾熱情要求合照。(圖/記者陳大智攝)蔣萬安絕對有此能耐,今日活動過程中,看到蔣現身,不少民眾都會驚呼「蔣萬安誒」,足見其吸睛程度。婆婆媽媽更是熱情要求大合照,相較過去,蔣萬安明顯拋開偶包,像個鄰家大男孩熱情互動,當第一個活動散場後,只有他被拉著到處合影,如同過去前總統馬英九、台北市長柯文哲火紅時期的景象。傳聞國民黨台北市黨部盼提早至明年底就決定市長人選,蔣萬安表示,這應該只是各方臆測,實際情形他也不清楚,可能要由主委黃呂錦茹說明,但他強調離2022年選舉還有一段時間,現階段的重心還是專注在即將到來的萊豬表決戰。話鋒一轉,蔣萬安沈重地指出,下週四要針對《學校衛生法》修正草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修正草案及9項行政命令,進行朝野表決。他說,這是攸關國人健康且相當關注的議題,但行政部門至今仍無法正面回應國人質疑,包括食安疑慮、進口萊豬配套措施,以及如何把關標示等,假如政府一日無法做到,民眾就是無法信服安心。中選會昨日宣告國民黨「反萊豬」兩公投提案合於規定,若能順利成案,預計明年8月28日登場。針對食安新戰場,蔣萬安慎重地說,二階段公投要成案,需要約30萬份連署,保險起見國民黨必須取得40萬份連署,其中有農曆年假並不容易。他呼籲,公投是直接民意展現,希望國人能支持,上一次2018年公投案,就有700多萬人站出來,相信這次也可以擋下萊豬。費鴻泰補充說,立委鄭麗文發動一人一電話反萊豬,打給綠營民代,可以直接讓總統蔡英文聽到民眾心聲。他質疑,萊豬就是有毒,假如萊劑無毒,為何台灣豬不用呢?既然有毒,就會傷害到小朋友的發育,以及影響老年人、三高等族群的心臟健康,蔡政府開放政策只是為了美國豬農的生意。費鴻泰重抨擊,在野黨在立法院票數加起來確實比不上民進黨,民進黨也知道,所以想鴨霸碾壓過去,但下週表決過程中,在野黨會以論述讓民眾了解執政黨的鴨霸,以及呈現出民進黨多數暴力的一面。他也喊話,蔡英文要理性一點,不要動員行政力量傷害民主自由,讓人心生恐懼,反而會讓社會烽火燎原。談到國民黨之星蔣萬安,費鴻泰則大讚,蔣非常、非常有能力,稱蔣都是一步一步堅持理念,過程也會說服黨團成員,在地方上則是會跟民眾溝通想法。費鴻泰力挺蔣萬安絕對是個好市長,並表示自己從議員到立委,經歷過多位市長,蔣萬安絕對是大家可以信賴的好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