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
」 公視 預算 曾國城 火車來去 陳玉珍![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8/396238/sm-df0450f2888d100face34d4415ba05df.jpg)
美國心理治療大師吐心聲 憂罹癌妻子先走一步
《公視主題之夜》將播出德國紀錄片《歐文亞隆:凝視太陽》(Irvin Yalom — Staring at the Sun)追溯美國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生命歷程,包括移民家庭的成長背景與長達80年的婚姻生活等,並深入揭露他作為心理治療師、作家、哲學愛好者與家庭成員等多重身份的面向,展現他如何透過獨特的敘事方式,協助人們意識到自身對死亡的恐懼,是如何成為人們焦慮的根源。片中紀錄了歐文與罹癌的愛妻瑪莉蓮因面臨彼此可能來日不多,而共同撰寫《死亡與生命手記》的心境。書中寫道:「我妻子的病情意味著,非常有可能她將先我而去,但接著我的日子也很快就會到,奇怪的是我對自己的死並無恐懼,我的恐懼反倒是因為想到,少了瑪麗蓮之後我該如何活下去。」歐文.亞隆以存在主義心理治療聞名於世,特別關注人們對於死亡、孤獨、自由及生命意義,這些被其稱之為終極關懷(utimate concern)的四大議題。節目論壇以《直視死亡,能讓我們活得更好嗎?》為題,由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擔任主持,邀請政大哲學系教授李維倫和55位公民來賓參與,共同探討生死議題,藉此反思人生。在當集論壇探討生死觀的對談中,吸引上百位觀眾想報名節目錄影,現場前來參與的公民來賓們透過問答交流大多表示,人生最大恐懼是「人生沒意義」、其次為「親人死去」與「死亡」,但多數公民也認為死亡是種「解脫」。政大哲學系教授李維倫根據心理學研究提出,「人們對親人死亡的恐懼往往超過對自身死亡的恐懼」,這種失去至親的痛苦會讓人感到孤單,也難以理解和接受。他分享自己面臨母親離世的深刻體悟,將此視為母親留給他最後的學習禮物,也藉由分享這份經驗,讓更多人能體會生命間的交流。《公視主題之夜SHOW》主題論壇由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右)主持,邀政大哲學系教授李維倫(左)參與討論。(圖/公視提供)主持人鄧惠文也分享自身面對長輩死亡的恐懼經驗:「我十幾歲時會半夜起來去看阿嬤是否還在呼吸,那種焦慮非常強烈。」她指出,在臨床經驗中,孩童往往透過祖父母、寵物的離世,或是社會新聞開始認識死亡的概念,許多孩子即使父母健在,也會在某個階段開始害怕父母離世。 最後討論到如何面對死亡時,作為無神論者的公民來賓歐告主張活在當下的生活態度,認為「死亡不該只是傷感,反而可能是一種解脫」。從小照顧過無數流浪動物的小花則有感而發,因童年時期頻繁經歷過寵物離世,「每次和家人朋友相遇都該當作是最後一次,帶著喜悅的心情好好相處。」《公視主題之夜SHOW–歐文亞隆:凝視太陽》於2月14日晚間十點在公視頻道首播,週六(2/15)上午七點半重播,完整版節目內容已上架「公視+」影音平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95906/sm-2b67f39ddabc6a96669b89cd499e2b4f.jpg)
張鈞𡩋拍戲錯過親人最後一面 心痛:這職業帶來的最大痛苦
張鈞𡩋在《The Outlaw Doctor 化外之醫》飾演的神經外科醫師鄭琬平,陷入現代女性最常面臨的「三明治世代」困擾,同時要照顧腦性麻痺的兒子和患有失智症的父親,她對角色相當心疼:「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中的壓力無處不在,又希望在職場上有所表現,雙重壓力確實讓人身心俱疲。」張鈞𡩋透露,自己曾陷入工作與家庭平衡的掙扎中,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她為了協助照顧姊姊的小孩忙的分身乏術:「那時候,我經常需要陪著孩子,尤其是當長輩還沒起床時,我就會幫忙帶孩子。」有一次甚至帶著小孩上工,「我就讓他坐在我腿上,化妝師一邊幫我化妝。」張鈞𡩋坦言,尤其作為一名演員,常常面臨無法回家處理家庭事務的無奈,「我曾經在拍戲時,親人去世卻無法回去見最後一面,甚至連火葬與出殯的時候都無法回家。這讓我非常難過,這是職業帶來的最大痛苦之一。」因此,讓她對角色的心境深有共鳴。現實中的張鈞甯尚未結婚生子,劇中先體會母愛。(圖/公視、中華電信、瀚草文創)此外,張鈞𡩋在影集中的造型也成為話題,尤其是她所戴的眼鏡,充分展現了鄭琬平身為神經外科醫師那份強硬與果斷的女性氣概,也恰好與她在脫下眼鏡後的柔情形成強烈對比。張鈞𡩋透露這是她親自為角色挑選的眼鏡:「我在法國時裝週時挑了一副非常有力道的眼鏡,和導演溝通一陣子後,最終我們決定使用它。這副眼鏡非常尖銳,與我的柔和臉型形成對比,讓我更能進入這個角色。」《The Outlaw Doctor 化外之醫》將於3月8日起每週六晚上九點在公視播出,每次播出兩集,共11集;同日晚上十點,中華電信MOD、Hami Video、公視+、愛奇藝國際版同步上線,越南、印尼等海外區域將陸續加入播映行列。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9/394339/sm-cf6b55a2feb38d9c97c0c306b1aa98d5.jpg)
張鈞𡩋拍飛車衝撞戲 鬆口開車技術:導演比較害怕!
影集《The Outlaw Doctor 化外之醫》定檔在3月8日首播,今(5日)公布正式預告,預告中張鈞𡩋跟警察飛車追逐,甚至衝撞警車,高張力的場面充滿緊張感。而影集內容涉及海上浮屍、人口販運、器官移植等驚悚事件,監製湯昇榮強調,情節取材自曾發生台灣真實案例,而張鈞𡩋談到拍攝飛車追逐戲時笑言自己絲毫不緊張:「比較害怕的應該是導演。」張鈞𡩋劇中協助連炳發不被警方發現其蹤跡。(圖/公視、中華電信、瀚草文創)張鈞𡩋劇中跟越南演員連炳發組成「化外雙俠」,兩人最初的針鋒相對,到逐漸了解彼此並成為強力夥伴,卻因此陷入更多危險,經常必須飛車逃亡。張鈞𡩋是此次的「駕駛擔當」,雖然她私下沒開車,但上戲時絲毫不害怕,只有一場停車戲讓大夥遲遲無法收工,她笑喊:「因為我一直沒辦法把車好好停在停車格裡!」她也幽默説:「還好這場戲發哥不在現場,不然一定會一直被他提醒!」連炳發飾演越南整形外科醫師,在艱困環境下為病患進行手術。(圖/公視、中華電信、瀚草文創)監製湯昇榮表示,這部影集在醫療與法律交織的故事下,涵蓋許多社會議題,如非法移工遭人蛇集團丟包成海上浮屍,82萬在台移工撐起20多萬個家庭的照顧工作背後,卻面臨若懷孕要與死神博命的悲歌,每個事件都讓人怵目驚心。影集《The Outlaw Doctor 化外之醫》由公視、中華電信和瀚草文創GrX STUDIO出品,將於3月8日起每週六晚上九點在公視播出,每次播出兩集,共11集;同日晚上十點,中華電信MOD、Hami Video、公視+、愛奇藝國際版同步上線,越南、印尼等海外區域將陸續加入播映行列。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91783/sm-f17a9f4d5a245475e7aa078137c514fa.jpg)
邰智源隔10年回歸電視主持 自嘲「快60歲但心智是少年」
全新行腳節目《來去恁兜洗魂舒》,邰智源睽違10年重返電視,與廣播金鐘主持人邵大倫聯手主持,以「邰式心靈泡湯」為號召,節目名稱取自宜蘭當地台語用法「洗魂舒」(台語「洗渾軀」諧音,即洗澡),帶領觀眾造訪台灣各地泡個湯、聊人生、吃美食,療癒身心的同時探索台灣的真摯人情味,此次是邰智源首度挑戰全台語節目主持,以他獨特的「邰式幽默」記錄生活中的美好片刻,首集就和邵大倫在南投埔里體驗採摘百香果,還用百香果入浴,甚至邊泡邊吃,「沒吃過燒的百香果,就是這一味!」《來去恁兜洗魂舒》首集兩人用百香果入浴,甚至邊泡邊吃。(圖/公視台語台提供)《來去恁兜洗魂舒》由《木曜4超玩》的金牌製作團隊麥卡貝操刀,邰智源化身「邰桑」,坦言這次挑戰充滿新鮮感,他笑說:「雖然快60歲,但我心智還是少年,根本不覺得累!」不僅如此,邰哥還「拚到出汗」,挖九孔、養白蝸牛,各種從未嘗試的任務樣樣來,讓觀眾跟著他發現台灣的隱藏角落,直呼大開眼界。邵大倫則展現深厚台語文化功底,感性表示:「故鄉的土很黏,看著這些返鄉青年努力為家鄉奮鬥,真的是《洗魂舒》路上最美的風景。」首次與邰智源合作,邵大倫更是興奮到不行:「邰哥是我小時候的偶像,從小看《連環炮》就很景仰他,我買的第一張專輯甚至是他三口組時期,每一首歌我都會唱,對這一次的合作我非常期待,而且他真的活力充沛,他是我在模仿、綜藝、主持各方面很好的學習對象。」邰智源自豪地說:「我一年飛日本五六次,但這次透過《洗魂舒》讓我重新認識台灣,原來我們家鄉的故事這麼精彩!」他希望透過節目帶領大家「就地深耕」,用雙腳去丈量土地,親自體會台灣的美好。他更幽默地表示:「做網路節目快十年,體驗各職人不同生活,非常尊敬他們在每個崗位上努力不懈,為他們精彩的人生奮鬥,這次的節目讓我充滿活力,從他們身上學到了更多生命的意義,在近花甲之年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邵大倫則補充:「旅行不只是看風景,更是認識人情,這才是我們節目真正的靈魂。」《來去恁兜洗魂舒》足跡遍布台灣13個縣市,包括花蓮富里、南投埔里、雲林西螺、台南南化等地。每一站記錄了返鄉青年如何為家鄉土地深耕,或家族企業如何運用創新改變命運。無論是保存家鄉傳統飲食,還是白手起家的新創歷程,每一個故事都充滿熱血與韌性,讓人看見台灣的生命力。《來去恁兜洗魂舒》2月15日起每週六晚間8點於公視台語台播出,晚上10點在YouTube頻道「DAY DAY 台語台」與「公視+」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