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海集團
」 蝦皮電商生死鬥2/全球十大電商七家中資嚇壞歐美日 台商:「時尚密碼不值錢」SHEIN翻轉產業鏈
不只台灣電商競爭加劇,歐美日電商圈也兵荒馬亂,數據顯示,今年1月全球十大活躍電商,居然有七家背後擁有中國資本,這對於近來積極對抗中國產業的美國、以引領世界時尚潮流為傲的歐洲、以及「愛用國貨」的日本來說,「中國製造」隨中國電商的「侵門踏戶」已敲響警鐘;這也是美中貿易戰掀起「圍堵中國」國際氛圍的一大挫敗。日本經濟新聞社3月29日報導,美國調查公司Sensor Tower從監測機構和合作夥伴的軟體收集數據,將每月至少打開1次APP的人數作為月均活躍用戶進行推算,結果顯示,今年1月全球電商月均活躍用戶數,排行第一為新加坡冬海集團Sea Limited運營的蝦皮Shopee,首次將美國電商龍頭亞馬遜壓到第二名。第三名是印度的 Flipkart,第四名是中國拚多多旗下的Temu、第五名是SHEIN,第六名是印度的Meesho、第七名是新加坡的Lazada,第八與第九名是阿里的淘寶和全球速賣通,第十名是小紅書,中國電商在全球市占率高達26%。此外,中國企業還投資各國電商APP,例如阿里巴巴投資新加坡「Lazada」、土耳其「Trendyol」和南亞「Daraz」等。CTWANT記者調查,中國製造的產品不只CP值高,台商更有感,近幾年以科技顛覆產製流程,用市場力量倒逼業者轉型,不但改變了過去時尚產業以歐美大品牌主導流行的手法,更讓無數的鄉下小工廠、電商新手,都能經由網路輕鬆連結世界市場。央視新聞報導,目前中國從事跨境電商主體已超過10萬家,跨境電商產業園超過690個,銷售網絡覆蓋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預計到2025年,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到2.5兆人民幣,正是中國政府為拉抬經濟與就業率的重點政策;以中國資本為主的電商平台,挾著低價商品、AI分析、以及在14億人口競爭戰場鍛鍊出來的十八般武藝,正在席捲全球。中國拚多多旗下的Temu,已經是全球第四大活躍的電商平台。(圖/翻攝自TEMU官網)例如在歐美年輕人間掀起旋風的小商品電商「Temu」、快時尚電商「SHEIN」,因為商品便宜又好看,還常有遊戲般的優惠活動、短影片宣傳,就算有批評聲浪說快時尚浪費地球資源、剝削勞工、或是抄襲造型等,仍無法撼動他的成長速度。美國調查公司data.ai統計,Temu和SHEIN的用戶去年在美國已超過1.1億人,是1年前的4倍,已接近本土品牌的亞馬遜。「我常買SHEIN,便宜的內搭、或是特殊活動要穿的洋裝,台幣一兩百元就能入手,基本上不會『翻車』。」常做跨境購物的陳小姐向CTWANT記者表示,外界說SHEIN的衣服「像『紙糊』的,就過頭了。」她認為,蝦皮的台灣賣家很多也是淘寶貨,不如直接找源頭買。不只在台灣熱賣,蝦皮今年首次打敗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成為全球第一活躍電商。(圖/蝦皮提供)為何能做到這麼快速且便宜,在中國經營30多年服裝廠的台商跟CTWANT記者解釋,「過去服裝廠要設計衣服,大約半年到9個月前就要定案,製作後透過時裝周或大品牌商吹捧。」如果流行不起來,就會有庫存問題,尤其疫情與美中貿易戰下,過去由Zara等歐美快時尚業者養起來的成衣產業鏈,更是艱難前行。「歐洲快時尚主導的成衣產業鏈模式,已被SHEIN打破。」這位台商說,SHEIN統整了廣東番禺的小型服裝加工生產聚落,推出自己的追蹤系統,抓取各家服裝零售網站正在熱賣的產品,對比顏色、價格、元素等,並以Google Trends抓各地區消費者的搜索關鍵字,總結出最受歡迎的流行元素,也不需要厲害的設計師,就能進行小量生產試水溫,發現「中了」再大量生產,有效解決服裝業最怕的庫存問題。台商說,「對SHEIN來說,『時尚密碼』不值錢,他們直接把數據給小工廠製作,速度才能快。」供應商表示,從收到SHEIN訂單、面料到將成衣送至SHEIN倉庫,只需5天就能完成。SHEIN在中國相當低調,據傳創辦人是1984年出生的許仰天,2008年在南京成立SHEIN公司,原本是做禮服,2015年搬到廣州打造自己的成衣供應鏈,而一開始就走國際市場,原本是為了避開本土激烈的競爭,沒想到另闢新天地。中國電商勢力崛起的另一大助力,來自地方政府的積極扶植,在出口通關上盡量放寬,且大量設置原料生產、服裝加工、物流倉儲為一體的跨境電商產業園,提供外貿公司一站式解決商品出口所有問題,讓店家專心生產。深圳基石供應鏈公司負責人黃立南2月時表示,為因應大量訂單,除了新增海運航線,今年直接在歐洲和美國設立海外倉庫,提供「門到門」服務,也就是從中國廠商的門、直接送到歐美消費者門口。利用中國成熟的電商平台,陳暘升從運動員成功轉型成國際賣家。(圖/翻攝自陳暘升臉書)就連電商小白,也能靠著中國電商平台輕鬆跨過創業門檻。兩年內拿下橫跨五大洲訂單的暘昇運動負責人陳暘升告訴CTWANT記者,他原本是競速滑輪運動員,因受傷而做起運動用品生意,像他這樣的電商新手、甚至英文也不太會,但使用阿里的alibaba.com平台,就能知道世界各地的業者想要什麼商品,像是2022年的卡達世界盃開踢前的9至11月期間,就可看到足球相關商品的關鍵字數據成長,他就開發足球周邊產品,後來也賣相關訓練器材,收了錢再製造,沒有庫存問題。最近他透過阿里的AI生意助手,配對並聯繫上西班牙的品牌廠商,透過AI翻譯討論後,從原本要賣單一產品,變成共同開發多品類運動訓練套裝,這是過去很難想像的事,也可看出中國電商長年累積起來的實力,讓生產廠商無後顧之憂,所以才能百花盛開。
冬海集團去年Q4營收4億美元轉虧為盈 持續瘦身裁員
電子商務平台蝦皮購物(Shopee)母公司冬海集團(Sea)才宣布由於大規模裁員,削減人力成本,去年第4季首度轉虧為盈。10日卻又傳出在迎來獲利消息之餘,冬海也計畫展開新一輪人力縮減工作,目標解僱蝦皮印尼部分員工。據彭博社上周四(9日)報導,冬海將針對蝦皮印尼的客服團隊,進行新一輪的裁員,知情人士表示,這次裁員計畫,是鎖定電商部門蝦皮的印尼客服團隊,不管是全職還是兼職的都可能丟掉飯碗,但人數最多應不殃及500位。同時,這些遭裁撤的員工已在9日收到通知。這家總部位於新加坡,集電子商務、電玩遊戲以及金融科技業務於一身的新創公司,去年曾大規模裁掉逾7000位員工,且一度凍結薪資。然而,奮力減少開支終於盼到成果,去年第4季總淨收入達到4.2億美元(約130.4億新台幣),高於去年同期的負6.1億美元(約190.1億新台幣),讓市場又驚又喜,是該集團自2009年成立以來,首次轉虧為盈。冬海集團在公布令人意外的盈利後,股價創下數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7日飆漲22%,使投資人對該集團前景充滿信心。冬海集團企業長Yanjun Wang上周二(7日)才剛表示,冬海日後在員工人數上不會重大改變,沒想到幾天後又傳出裁員。專家學者認為,企業實現成本極小化固然很好,但價值也要同步極大化,這才是比較健全的經營方式。
陸蝦皮臨時召開裁員大會 被裁可領「N+2」賠償金
昨(19)日東南亞電商巨頭蝦皮(Shopee)於大陸召開全員大會,會上宣布將啟動「團隊調整併消減部分崗位」。會議結束不久,便有3位職員收到裁員通知,並在當天就離職走人。據陸媒《界面新聞》報導,職員收到人資臨時會議通知,要求全員參與,會議定在早上10點15分進行。這場宣布裁員的會議只開了7分鐘,大會中只宣布要裁員消息,人事部門會與員工進行一對一私聊,但沒具體提到是哪個部門被裁員。對於實行裁員,蝦皮回應媒體表示,「以實現自足發展為目標,公司正優化運營效率。此次調整是持續增效舉措中的一部分,我們會盡力支持受影響人員妥善過渡。」據1位員工表示,在大會結束不久,他任職的部門就有3位同事收到裁員通知,「他們今天(19日)就直接走人了,不過賠償方案給到了『N+2』」,因賠償頗豐,被裁員的員工也沒有過多怨言。該員工表示,大陸蝦皮團隊目前約有7千位員工,而此次裁員是各地區分開操作,大陸部門並沒有收到全球統一通知。蝦皮母公司冬海集團(Sea)8月16日公佈的第2季度財報顯示,淨虧損達到9.312億美元,為了讓現金流轉負為正,蝦皮今年以來持續縮減成本。有消息指出,蝦皮將繼續縮減南美業務,關閉其在智利、哥倫比亞和墨西哥的當地業務,並完全退出阿根廷市場。上週,Sea公司首席執行官李小冬(Forrest Li)在發給員工的一份內部備忘錄中表示,在公司實現自給自足之前,管理高層將暫停支薪。
電商生態圈戰1/兩大龍頭董總大風吹 「一位御駕親征,一位被迫重披戰袍」
台灣電商龍頭大戰,2022年中竟演成「董總大風吹」。繼6月21日富邦媒(8454)董事長林啟峰換上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7月4日盤後一則重大訊息,網家(8044)執行長及總經理蔡凱文辭任,遺缺由董事長詹宏志暫代,再度震撼電商界,「網家到底怎麼了?」面對富邦媒在母集團撐腰下來勢洶洶,網家如何對抗?短短半個月內,國內兩大電商龍頭富邦媒跟網家雙雙出現經營高層異動。「看似兩家公司老闆都站上第一線,但背後原因大相逕庭,一家是老闆御駕親征、蓄勢待發,一家卻是大戰前夕主帥臨陣走人,重點事是還找無新主帥,老闆只好被迫重披戰袍。」一位電商產業人士向CTWANT記者透露。對於蔡凱文辭任,市場普遍認為跟砍薪有關。有小股東發現,網家去年稅後純益僅1.47億元,經營層薪酬占比竟達91.9%,其中蔡凱文的薪酬級距落在3000-5000萬元,比詹宏志的1500-3000萬元還高,質疑是肥貓。雪上加霜的是,今年第1季網家表現直接陷入谷底,雖然營收117.09億元看似創新高,年增僅1.9%,但獲利只有120萬元,較去年第1季的1.42億元暴減99%,每天開門等於只賺1.33萬元。因此詹宏志在6月22日的股東會上強調,若今年獲利再不改善,將「自砍薪資為0、執行長薪資降為二分之一」的發言。12天後,這位詹宏志欽點接班人蔡凱文,上位5年後閃辭,兩人20多年師徒情誼也受到挑戰。為穩定軍心,詹宏志立馬發一封內部信給員工,肯定蔡凱文對供應鏈與業務體系的建構,「即日起將先由我暫時接任,我會儘速安排合適的人選接替工作」,「你們也可以通過各種通信型式給我或秘書Cindy一個消息,我會隨時回覆。」據了解,業界多認為,成績就是不如對手,換人做也是理所當然,問題是誰能接手。另一位企業高層則說,「砍薪資的言論對於下屬來說,基本上已經代表老闆對你不滿了,創業者跟打工仔本來就不同,尤其是你的老闆有過輝煌戰績,這會讓老闆深信,自己的作法才是對的。」這也就是管理學理論所說的「創業者的詛咒」。從雜誌起家的網家,成立電商網站後也成立自有物流系統,一度穩居網購界霸主。(圖/張文玠攝、翻攝自T客邦網站)回顧網家的發展過程,一路走來都引領潮流。PCHOME集團從詹宏志1996年創辦的一本雜誌「PChome」開始,這本刊物引領電腦組裝DIY風潮;1998年切入入口網站,2000年更率先跨足電子商務領域成立網路商城「PChome線上購物」, 2006年再與eBay合作成立露天拍賣,吸納不少YAHOO拍賣用戶,還為微型創業小店家成立「PChome商店街」;2007年大手筆自建物流倉庫打敗雅虎奇摩,全球首推24小購物到貨,屢戰屢勝,堪稱是網家最輝煌的時刻。直到2017年SEA新加坡冬海集團(Sea Limited)旗下蝦皮進軍台灣,大打補貼戰,網家受傷慘重,燒了30億元,接著又遇到後起之秀富邦媒,在母集團電信二哥台灣大為後盾下,急起直追,2018年網家營收被超車,此後雙方差距還逐年拉大。2021年,富邦媒營收達884億元,網家485億元幾乎是對手的一半。而網家近年也積極轉型,詹宏志也曾點出未來集團3大方向:電商服務、金融科技、賦能服務,要以從電子商務為核心,擴展到行動支付、線上保險、BNPL(Buy Now Pay Later,先享後付)與第三方金流等FinTech產品。以今年第一季的財報來看,金融科技營運表現大好,營收年增率達350%,首度交出獲利轉正的成績單。「金融科技事業群營業利益1000萬元,只能算是杯水車薪,因為網家Q1營收118億元,99%來自電子商務,較去年同期下滑0.3%,營業利益只有3200萬元,年減率高達87%,顯然這一塊營運未能回穩。」產業人士直言。「網家確實是在台灣電商界寫下一頁光輝的歷史,詹宏志的戰績也相當彪炳,但整體資源不如對手有電信及金融兩大母集團支持,加上團隊應變狀況趕不上市場變化,想要重新奪回台灣電商龍頭地位的機會,越來越渺茫。」產業人士觀察。對於詹宏志重掌帥印,外界多保持觀望。電商產業人士直言,「搞好使用者體驗才是根本,原本網家是以Pi幣為發展生態圈的中心,但電商營運不佳,生態圈自然也無法有效擴大,從營收成長率不如對手就可知道,要先縮小跟對手之間的差距,回歸服務消費者的初心,才是根本。」蝦皮進軍台灣市場,網家被迫迎戰,結果受傷慘重。(圖/報系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