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園區
」 張麗善卡3年環評終於通過 張麗善迎古坑產業園區料增3千就業者
雲林縣長張麗善18日表示,縣內「古坑產業加值園區」歷經環評卡關3年,近日終於通過,可望成為自己上任所提10項計畫中,最快開發的計畫。據了解,雲林縣近年配合海外台商回流,曾初步向台商調查,回台有意在雲林深耕的產業,潛在所需用地面積高達97公頃之多,縣府盤點後,鎖定古坑地區45公頃用地,將引進食品產業,除可解決縣內農產初步加工問題外,也可帶動古坑地區傳統農業鏈的轉型與升級,張麗善樂觀預估,可帶來3,000個工作機會,以帶動年輕人回流及促進地方繁榮。 張麗善回顧,縣府團隊多年來鍥而不捨,逐一解決環評委員對環境的疑慮,17日縣府已開會研議下一步,縱使自己將在2026年卸任,「古坑產業加值園區」可能無法在自己任內完工,但能為下一代鋪路,仍然很有意義。 縣府官員說,開發古坑產業加值園區曾時,曾遭遇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放流水質疑慮等環評問題挑戰,逐一請教專家學者一一擬定解決方案後,環境部16日終於通過環評大會審議,若順利的話,會成為本屆縣府10個產業園區計畫中,率先啟動的工程。張麗善預告,當環評一項一項解套與溝通後,11月國土署審議大會便可充足地說明,預估2025年2月全案可獲得核定。她說,古坑產業園區將是食品、飼料、飲料加工區以及機械、冷鏈物流園區,希望工程、招商同時展開,儘速完成開發。縣府官員強調,環評底定後,招商對象會更加明朗,雲林有很多生鮮蔬果,文旦、茂谷柑、鳳梨、竹筍、咖啡,當產銷失衡或過剩時,古坑加工園區將可扮演關鍵即時加工角色,對雲林至關重要,張麗善縣長會帶領雲林,拚45公頃園區盡速如質完工招商入駐。
上場對決2/不畏中央綠色執政刁難 張麗善反嗆對手抱佛腳
雲林縣長選戰,多份民調顯示民進黨縣長參選人劉建國支持度慘不忍睹,且綠營拿不出正當訴求爭取選民認同,反而跳針以「家族政治」進行議題攻防;對此,現任縣長張麗善堅定地表示,將以正向的心態面對挑戰,除了細數自己立委和縣長任內的成績,也向劉建國喊話「我的競爭對手,他同一個職務已經擔任13年了,他到底為大家做了什麼,不能今年要選舉,才開始抱佛腳,他應該要先告訴大家,這13年做過什麼?」張麗善這一屆執掌雲林縣府,碰到中央執政是民進黨,面對相當多的挑戰。其中一例,雲林明明是養豬大縣,毛豬養殖頭數全國最多,豬肉屠宰數、生產量遠超過鄰近縣市,張麗善原盼在縣內建立「產製銷」一條龍園區,優化雲林豬肉品質,但中央最後卻將冷鏈物流園區20億元補助給其他縣市。然而做事相當堅持的張麗善不放棄,努力自籌預算後,總經費超過26.5億元的「雲林肉品市場整建工程」終於在今年9月正式動土,準備打造一座冷鏈肉品產業文化園區。張麗善強調,雲林是養豬大縣,自己上任後推動改革創新,就是為了讓消費者能吃到安全健康的豬肉,並全力推出以「雲饗豬」為名的品牌。張麗善強調,「雲饗豬」獨特的地方在於無藥物殘留,肉源來自在地無瘦肉精牧場,豬隻從小就聽音樂長大,而食用非廚餘飼料,杜絕非洲豬瘟傳染,從生產端、屠宰端、分切端均須經過嚴格產銷履歷認證,落實產品溯源,品質穩定又美味,政府拍胸掛保證,是PRO好食,並規劃完善符合國際標準HACCP的安全衛生人道屠宰友善環境,這些都是為做好口蹄疫拔針後,進軍國際市場的準備。雲林縣長張麗善雖然遭遇中央政府刁難,但仍努力自籌預算,「雲林肉品市場整建工程」終於在今年正式動土。(圖/報系資料照)「我執政第一年,鄉親可能不太知道我的施政方向,但現在愈來愈多人有感,這就是一步一腳印努力的成果。」張麗善直言,雲林縣有兩個職務很重要,一個縣長、一個立委,但她這次的縣長競爭對手劉建國,同一個立委職務已經擔任13年了,劉應該要先告訴民眾,這13年為雲林做過什麼,總不因為今年要選舉,才揚言未來要做什麼,這不只錯失縣民給過的機會,也是臨時抱佛腳。話鋒一轉,張麗善也娓娓道來,她在第6屆立委和第9屆立委的成績,包括爭取爭取204億元,興建湖山水庫,讓雲林人不用再喝地下水,且在全台缺水時,雲林也不用受缺水之苦;和時任立委張嘉郡成立「高鐵促進會」爭取高鐵設站雲林,還有從立委到縣長任內完成高鐵周邊聯外道路。張麗善還提到,過去曾延宕7年始終無法三讀的「殯葬管理條例第21條之1」(艱苦人條款),在她第9屆立委任內,積極推動7個月下,2017成功三讀,讓16萬名全國低收入戶,死後有尊嚴,可以免費火化和有納骨塔,全國一致;擔任雲林縣長後,更擴大到中低收入戶。她也透露,這個修法背後其實是有某個愛心組織來請託,該組織前面也曾拜託某現任立委7年,卻毫無下文,這就是有沒有執行力、有無決心的差別,擔任立委不能只是應付民眾。由於雲林人口老化嚴重,張麗善入主縣府後,特別關心銀髮族政策,雲林長青食堂近3年多大幅成長,截至今年3月底,全縣共150個食堂,服務涵蓋170個村里,服務近萬人口,用餐頻率已達全國第一。此外,張麗善任內,也修正雲林縣政府重陽敬老金發放標準,去年將年齡下修至65歲以上,今年再取消排富;她也特別將90歲以上長輩的敬老禮金提升3倍為6000元,100歲以上則加碼提升至1萬2000元,希望藉此鼓勵長輩好好照顧自己,塑造雲林高齡健康社會目標。雲林縣政治版圖長期綠大於藍,因此縣長張麗善就算民調支持度,選戰也不敢鬆懈。(圖/黃耀徵攝)
雲林縣冷鏈被中央卡2年 縣府質疑劉建國不發聲反拿來當「選舉肉票」
民進黨雲林縣長參選人、立委劉建國民調持續大幅落後現任縣長張麗善,近期頻找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加持、背書,並於昨日提出農業政策,指稱4年內要讓農民增加20萬收入;對此,雲林縣政府今(25)日表示,空洞口號幫不了農民,劉建國不了解雲林農業現況沒關係,也不需要急就章提政見,但至少可以先督促中央完善整體產銷大環境,這才是農民朋友真正需要的,也是劉委員現在就做得到的事。雲林縣政府指出,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結果,張麗善縣長上任後,雲林縣的平均每戶家庭所得與人均可支配所得皆年年增加,平均每戶家庭所得3年來增長超過16萬元,人均可支配所得3年來增加超過5萬元,顯示雲林縣在張縣長的主政下,每一個產業的成長幅度都加速前進當中。「從劉建國提出的農業政策來看,充分凸顯身為4屆雲林立法委員的他,真的對雲林農業很不熟。」雲林縣政府也以科技農業為例,指出自張麗善上任後,早已是全力發展方向,縣府輔導合作的農民及農產加工朋友,成績斐然,甚至獲得國內外各項大獎的殊榮,今年3月更以「打造中南部六級產業AI科技示範場域」,獲得第9屆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的殊榮。此外,雲林縣府也成立智慧農業大學,透過系統化方式,讓農民朋友栽種過程中,帶入科技、智能、研發、行銷的角度與工具。縣府說,劉建國提到的「政見」,就只是複製貼上縣府正在做的事情,建議劉委員真的要再用功一點。至於劉建國提到要推動冷鏈園區,雲林縣府表示,相當無奈,縣府早已向中央政府送出冷鏈物流園區的計畫,卻卡在中央快2年,從未獲得正面回應;雲林縣是全國第一養豬大縣,肉品市場為接軌國際,朝屠體分級增建畜產冷鏈物流園區設施,並努力向中央爭取補助卻依舊被打回票,中央最後卻選擇補助交通距離較遠、肉品市場規模較小的嘉義縣。縣府批評,這種補助邏輯,至今仍無法理解,劉建國面對如此明顯的差別待遇,卻從未為雲林縣發聲。雲林縣政府強調,如果劉建國願意放下黨派與私心,多為雲林在中央遇到困難的建設盡一些心力,許多建設早已開始進行,而不是當作自己的「選舉肉票」,這樣的操作只為了成就自己,對雲林長遠發展並沒有任何助益。
日頭花難題2/綠營擋3大建設阻連任 張麗善用政績打保衛戰
2022年雲林縣長選舉這一戰,雲林「張派」對縣長張麗善的加持力道已大不如前,再加上民進黨掌握政府機器處處掣肘地方施政,接二連三擋掉雲林縣府3大建設的困境下,橫在張麗善眼前的阻力重重。一名雲林縣府人士指出,除了藍營組織力被削弱,民進黨中央政府力擋張麗善落實政見,更是一記狠心殺招。他舉例,「張縣長提出的褒忠機械園區、古坑產業加值園區和冷鏈物流園區等計畫,送到中央後,全部都卡關。」其中,經濟部起初相當支持褒忠機械園區逐步發展,後來在某立委「關心」下又變卦,讓原已要進駐的廠商因此卻步,「反正只要雲縣府想做A,某立委就一定要做B,跟縣府走不一樣的路,實在相當無奈」。該縣府人士再舉例,雲林明明是養豬大縣,毛豬養殖頭數全國最多,豬肉屠宰數、生產量遠遠超過鄰近彰化縣和嘉義縣,縣長原盼爭取建立園區,讓屠宰到加工一條龍,再優化雲林豬肉品質;中央最後卻將冷鏈物流園區設置在嘉義,雲林業者反而要把豬肉運往外地處理,徒增碳足跡和成本。他感嘆地說,除了以政治考量解釋中央政策詭譎外,不然真的無法理解雲林受關愛程度這麼差?民進黨中央政府力擋張麗善3大建設計畫,雲林縣府施政還是要找出亮點,一名親張的核心幕僚指出,張縣長除了全力推廣雲林農牧業、狂賣農產品保底政績外,更進一步主打「永續城市」,這概念在雙北大都會耳熟能詳,而雲林縣府也把每項政策,對照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Development Goals,SDGs),進行追蹤考核。他表示,有時北上出公差遇到雲林同鄉會人士,談及張麗善主政地方連結國際觀,對方會很訝異,「原來雲林有推這個(SDGs)!」永續城市的概念如何化為實際政策,該幕僚也舉例說明,雲林每天垃圾產出約300多公噸,如何處置是一大問題,除了部分由台塑六輕協助,但大約2/3垃圾必須找外縣市幫忙消化。他表示,出乎大家意外,張麗善主政後,引進「零廢棄資源化系統」(ZWS),科技日新月異下,垃圾竟然可以變成燃料,不只解決垃圾問題,還可以為縣府增加收益,顛覆外界對雲林想像。垃圾處置是雲林縣府的一大難題,縣長張麗善引進「零廢棄資源化系統」,有望解決這長年困擾。(圖/報系資料庫)除了大方向的政策突破外,張麗善對民眾照顧更是深入鄉里、家庭之中。由於雲林人口老化嚴重,張麗善特別關心銀髮族政策,雲林長青食堂近3年多大幅成長,截至今年3月底,全縣共150個食堂,服務涵蓋170個村里,服務近萬人口,用餐頻率已達全國第一;此外,除了老年人口政策,民眾安全也施政重點之一,「消防住警器」也從張麗善上任時的安裝率17%,經過3年多努力已達到84%,甚至有民眾向縣長說,住警器救了全家一命。只是就算張麗善再怎麼會持家,中央對雲林的財政分配明顯不公平,亟需大力改善。根據本刊調查,雲林重要產業台塑六輕每年貢獻稅金約400多億,但透過中央統籌分配,雲林從中僅獲11億元,而廠區製造的污染則是雲林人一肩扛,明顯不公平。張麗善曾多次向中央反應,《財政收支劃分法》尚未修法前,應先依據《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辦法》及《財劃法》等相關規定,每年另給雲林縣專案補助20億元,至少能稍微平衡城鄉區域發展,以實現公平正義,但不管透過哪一種管道,中央至今未有回應。台灣人口老化嚴重,雲林縣長張麗善執政後,逐年擴充長青食堂據點,照顧近萬名銀髮族。(圖/報系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