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限制
」 輝達 美國 中國 晶片 半導體![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393863/sm-169d8d505991646d38148524b0ae21a3.jpg)
台股重挫830點創史上第4慘! 聯發科獲外資力挺逆勢創高
台股2月3日蛇年開盤,不巧碰上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重拳,導致盤中一度大跌千點,電子權值股一片慘綠,但聯發科(2454)卻逆勢大漲逾2%,盤中創下新高的1525元,最後收在1500元、漲2.38%,成交量破1.8萬張,主要是美系外資報告看好,網友也笑稱,因為聯發科是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沒有被川普逼著搬家的問題。台灣過農曆春節休市期間,遇到中國Deepseek爆紅,引發美國科技股暴跌,不少分析師都預計今天開盤會補跌超過500點,果然一開盤就大跌超過千點,最後收在22694.71點,下跌830.7點,跌幅3.53%,創下台股史上第4大跌點,而日股、韓股大多下跌2%,陸股反而跌不多。而台股加權指數盤中一度下跌1023點,市值瞬間蒸發3.2兆元,而權王台積電(2330)最低曾下跌75元,光是這一檔就拖累指數超過6百點,最後收在1070元,跌5.72%。鴻海(2317)、台達電(2308)也跌逾8%,廣達(2382)更是10點左右就跌停鎖在243元,而一片綠油油裡,大立光(3008)卻漲80元、收在2830元,聯發科漲35元、收在1500元。主要原因是有美系外資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近期中國DeepSeek發展迅速,可能會進一步鞏固聯發科的戰略地位,因為適用於邊緣AI應用、且對記憶體需求較低,讓聯發科的AI處理器更具競爭力。而當外界都在關注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實施出口限制,輝達供應鏈組裝問題未解的情況下,市場資金可能轉向聯發科等邊緣AI相關企業。且近期中國大陸政府對6000元人民幣以下的智慧型手機提供補貼,搭載聯發科天璣9300的機型將受惠,還有AI PC需求升溫,處理器急單將陸續湧入。聯發科將於2月7日舉行法說會,外資預計市場會關注的議題,包括聯發科NPU是否能有效支援DeepSeek,以及跟輝達、蘋果的合作等。同樣受惠於DeepSeek議題的,還有資服業者,整體漲幅2.36%為台股第一強,驊宏資(6148)、邁達特(6112)、資通(2471)、零壹(3029)早盤一度亮燈,邁達特最後收在61.6元漲停板,成交量1.4萬張。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93410/sm-8720997ac83986ed48049691250f9030.jpg)
與黃仁勳會面結束!川普稱「一次很好的會議」 輝達發聲明證實「討論AI政策」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1月31日在白宮與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會面,雖然白宮方面未就內容進行解釋,而川普在會後也稱黃仁勳是「一位紳士」,僅強調這是「一次很好的會議」。而輝達也發出聲明稿,表示感謝川普的邀約,雙方有就AI政策進行討論。根據《CNN》報導指出,在會面結束後,輝達官方發出聲明,表示雙方討論了半導體與人工智慧(AI)政策,以及如何強化美國在科技與AI領域的領導地位。輝達發言人也提到「我們很感謝能夠與川普總統會面,討論半導體與AI政策,」、「黃仁勳與總統討論了強化美國科技與 AI 領導地位的重要性」等語。報導中提到,在DeepSeek問世、撼動全球AI產業之際,這場會議變得額外的受到關注。先前就有傳聞指出,美國政府正準備加強AI晶片出口管制,以確保先進運算能力維持在美國與盟國之間,並阻止中國獲取相關技術。有知情人士表示,其實這場會議是早在DeepSeek崛起之前就已經排定,但也由於DeepSeek的意外崛起,讓川普更加認為「美國企業不需要再花大筆資金開發低成本AI技術」,並開始考慮更嚴格的出口限制政策。有3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表示,川普政府正在研究,是否對輝達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H20晶片進行更嚴格的管制。據了解,H20晶片之所以問世,就是輝達為了因應拜登政府對中國出口限制而開發的降規產品,符合美國既有的出口規範,但如今川普政府內部對其重新評估,可能採取更嚴厲的限制措施。其實早在2022年,拜登政府就已禁止輝達將H100晶片出口中國,隨後輝達推出性能略低的H800,但該產品在2023年也遭到封鎖,迫使輝達於2024年推出H20來應對。與此同時,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Select Committee on China)的與會議員穆倫納爾(John Moolenaar)與克里希納穆提(Raja Krishnamoorthi),兩人也督促美國商務部、美國國務院英加強出口審查,確保美國的技術不會流入戰略競爭對手手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93400/sm-ef20f0d7f24a0d01f4c09f50a1d2c127.jpg)
考慮收緊NVIDIA出口限制防堵DeepSeek 傳黃仁勳前往白宮會面川普
隨著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撼動全球AI領域,後續也爆出美國政府有意進一步收緊對人工智慧(AI)晶片的出口管制。目前有消息指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將於2月1日在白宮與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會面。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目前外界對於此次會談的具體議程所知不多,但有消息人士表示,川普的焦點將會放在在於如何確保美國及其盟國持續掌控先進運算能力,並防範中國快速發展的AI技術對美國科技霸權造成威脅。先前也有消息指出,美國政府近年來不斷加強對AI晶片的出口限制,並計劃在2025年春季推出新一輪管制措施。中國新創企業DeepSeek於20日發布一款AI模型,宣稱成本僅為美國AI模型的一小部分。短短數日內,DeepSeek便成為蘋果(Apple)App Store下載量最高的應用程式。消息曝光後,美國科技股大幅震盪,美國股市市值瞬間蒸發1兆美元,輝達股價更是一度暴跌17%。在這樣的背景下,有消息人士透露,川普政府內部正討論進一步收緊對輝達(Nvidia)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H20晶片的出口,但這項計畫目前還在初步討論階段。據了解,H20晶片是符合拜登政府出口管制標準而設計的產品,其最大用途就是降低運算能力,以避免落入美國政府的嚴格限制。但隨著中國AI技術的快速發展,美方擔憂H20可能成為中國發展AI的關鍵工具,因此考慮對其進一步施加出口限制。其實不僅川普政府正在評估對H20的限制,美國國會內的對華特別委員會(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China)也施加壓力,要求美國商務部(Commerce Department)和國務院(State Department)進行審查,以確保美國的技術不會落入中國手中。報導中也提到,早在2022年,當時拜登政府便禁止輝達將最強大的H100晶片出口至中國。後續輝達為了中國市場,推出H800晶片作為替代,產品規格僅略低於出口管制門檻。但由於美國政府於2023年進一步收緊管制,導致H800遭到禁售,這迫使輝達推出H20作為替代方案。而先前《路透社》也曾報導表示,美國商務部正在調查DeepSeek是否使用受美國出口限制的AI晶片。美國政府擔憂,中國企業可能透過間接管道獲取輝達的H100或H800晶片,並利用這些晶片訓練先進的AI模型。如果一旦證實,恐會引發更嚴格的技術封鎖措施,甚至進一步升高美中科技戰的緊張局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393323/sm-b9bd72dd64629da9ec3dc5d4ce6e6cfc.jpg)
DeepSeek恐威脅AI產業 美議員籲限制輝達H20晶片出口
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一經問世,便在全球科技界掀起震撼波瀾,不僅引發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回應,甚至讓美國總統川普警告,這可能對美國AI產業構成威脅。隨著DeepSeek的快速發展,美國政府內部對其依賴輝達晶片的情況日益關注,近期更有聲音呼籲加強AI晶片出口限制。根據《彭博》與《路透社》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與民主黨籍眾議員克利什納穆希(Raja Krishnamoorthi)近日聯名致信白宮,呼籲政府對輝達H20等高階AI晶片實施出口管制,並將其納入對中國的技術審查範圍。他們強調,DeepSeek近期推出的先進AI模型「廣泛使用」輝達H20晶片,而該晶片目前並未受到美國出口管制約束,這可能帶來潛在國家安全風險。美國政府擔憂,隨著中國在AI領域的快速進展,相關技術恐被用於網路攻擊、軍事應用,甚至生物武器研發。川普政府已指示商務部與國務院展開全面審查,檢視當前出口管制政策是否足以應對這一新興挑戰。DeepSeek的技術突破也讓市場關注AI產業格局的變化。該公司日前推出的免費AI助理號稱可在較少數據與低成本條件下運作,與現有競爭對手相比,具有顯著優勢。此舉被視為AI投資與發展模式的潛在轉折點,也引起華府更多警戒。對於相關管制提議,輝達回應表示,公司產品完全符合政府法規,並願意與政府合作,支持其AI政策,目前DeepSeek與白宮尚未對此置評。然而隨著美中在AI領域的競爭加劇,未來美國是否會進一步收緊對華技術輸出,仍值得持續關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393023/sm-604aa267fd15f7988c631673d0029b4f.jpg)
DeepSeek恐遭商務部要求下架 美國海軍宣告禁用
近來中國人工智慧(AI)新創公司DeepSeek迅速崛起,引發美國政府與業界的高度關注。專家指出,DeepSeek可能顛覆美國人工智慧生態系統,儘管美方可能試圖施加限制,但對於開源技術的監管仍面臨挑戰。美國Dorsey&Whitney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勞倫斯沃德(LawrenceWard)表示,對於嚴重依賴開源程式碼的DeepSeek,美國政府可施加的額外出口限制有限。此外,若該公司涉及使用受限的Nvidia晶片,可能面臨民事與刑事處罰,但執行難度不小。美國議院近期已公開表態,呼籲採取措施放慢DeepSeek的發展速度,甚至有議員將其形容為「嚴重威脅」。AlbrightStoneGroup合夥人PaulTriolo指出,美方目前缺乏簡單可行的手段來限制開源模型的使用,尤其是在DeepSeek已經廣泛應用的情況下。DeepSeek去年12月推出免費、開源的大型語言模型,據稱僅耗時兩個月建構,成本僅為主要競爭對手的一小部分。上週其最新AI推理模型R1亮相,並在多項測試中表現優於OpenAI的最新產品。該公司表示,儘管美國於2022年加強對中國AI晶片的限制,但其仍透過NvidiaH800晶片訓練模型,該晶片在2023年10月前尚未被禁。DeepSeek的AI聊天機器人目前已成為美國蘋果AppStore下載次數最多的免費應用程式。此舉震撼資本市場,引發投資人對AI產業投資成本的重新評估。據CloudAlphaCapital觀察,DeepSeek的價格優化可能帶動AI領域的更廣泛變革。受此影響,AI晶片巨頭Nvidia和博通(Broadcom)股價27日分別下跌17%,市值合計蒸發8,000億美元,拖累納斯達克指數下跌3.1%。美國海軍日前已發佈內部警告,要求所有成員禁止使用DeepSeekAI,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用途。美國海軍發言人確認,這一決定基於安全與道德考量,符合海軍首席資訊長的AI政策。此外,DeepSeek於27日表示,因遭遇大規模惡意網路攻擊,將暫時限制中國大陸用戶的註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在白宮記者會上表示,DeepSeek的崛起應該為美國科技企業「敲響警鐘」,並稱讚該公司的低成本模式可能促進AI領域的發展。他強調,美國公司應該在AI領域加強競爭力,並指示政府展開相關調查,以確保國家安全。川普政府近期也宣布促進AI產業發展的重大舉措,包括支持OpenAI、Oracle和軟銀(SoftBank)共同成立AI基礎設施合資企業「Stargate」,以加強美國在AI領域的競爭力。隨著美中AI競爭日益激烈,DeepSeek的發展動向將持續受到全球關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5/390645/sm-9075e6f0d852a36825efcb6d0af719ca.jpg)
不愧是那個男人!出席輝達台灣尾牙 黃仁勳直言「可能會發很多的錢」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在離開緯創尾牙後,直衝輝達台灣的尾牙主場,現場員工不斷高喊「Team Taiwan」,針對中午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會面的內容,黃仁勳表示,主要是感謝去年台積電的全力支持,且這季台積電的營收表現也非常出色,並針對CoWoS-S、CoWoS-L相關問題進行交流。黃仁勳在會前受訪時提到,今天主要是與台灣的員工一起過新年,至於會發出多少錢自己也不知道,「也可能是很多的錢」。針對中午與魏哲家見面談了什麼,黃仁勳說,主要是希望跟他有美好的午餐,想帶他一起去文華東方對面的花娘小館共享午餐,強調很感謝台積電的支持,目前輝達正在加速推出Blackwell產品,還有相關的CoWoS-S、CoWoS-L技術,台積電的夥伴都非常的忙,主要為了今年做準備,今年還會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對於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自傳,黃仁勳表示目前還沒看,因為在等英文的版本,書中有提到曾邀請黃仁勳到台積電擔任CEO,黃仁勳則說不會再重複講這個故事,一切以張忠謀說的為主。各界都相當關心黃仁勳會不會參加川普總統的就職典禮,以及晶片禁令對於輝達的影響,黃仁勳指出,目前還沒關注新的出口限制,雖然很期待像川普祝賀,但不會出席就職典禮,因為要與員工一起過新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2/386922/sm-f9475b1845127d7f6ee4558400ad19dc.jpg)
ASML股價2024下半年狂瀉逾3成 外媒:股東二度集體提告「隱匿慘況」
台積電相當倚重的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商艾司摩爾ASML,近期遭股東發起集體訴訟,指控艾司摩爾沒有公開供應鏈的真實狀況,以及半導體產業的景氣,營造客戶需求良好的假象,導致股價下跌,使得投資人蒙受損失。艾司摩爾為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重要設備供應商。回顧艾司摩爾2024年股價,上半年隨著AI熱潮漲幅高達48%,7月更一度飆破1000歐元關卡,但下半年就開始熄火,股價幾乎每況愈下,尤其下半年重挫超過3成,回吐上半年的漲幅。綜合《GuruFocus》等外媒報導,股東指控艾司摩爾未如實揭露供應商的真實情況有多糟糕,也並未強調半導體市場復甦步伐緩慢,並質疑艾司摩爾營造利多假象,卻將大局的經濟波動,以及半導體技術等出口限制變嚴格後,可能擴大的風險等不利因素排除在人們視線之外。不滿的股東認為,艾司摩爾發布誤導性聲明,且未能披露有關半導體行業困境的關鍵資訊,讓投資人誤以為公司已經掌握良好的客戶需求,進而造成投資人出現損失,因此提出集體訴訟。艾司摩爾股東委託知名證券律師事務所The Gross Law Firm發起集體訴訟,呼籲從2024年1月24日至2024年10月15日投資艾司摩爾、損失超過10萬美元的股民,都應該挺身而出參加訴訟。該團隊並未公開目前已掌握多少投資人打算提告。截至目前為止,艾司摩爾也沒有針對此事發表看法。事實上,去年艾司摩爾就曾遭好萊塢市消防員養老基金為首的股東發起集體訴訟,批評艾司摩爾及其高管對於全球半導體業面對的問題到底多嚴重、復甦程度、預期的成長,以及客戶需求的真相,全都誤導投資人。只不過在去年11月底,艾司摩爾重申長期營運樂觀,預期到2030年營收約落在440億歐元至600億歐元,毛利率約為56%至60%,其中財測高標600億歐元是今年300億的1倍。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0/386280/sm-b10f951a89431d5718fb3a101dbb7b45.jpg)
科技圈驚嘆!陸製AI大模型DeepSeek-V3只花588萬美元 性能直追GPT-4o
中國大陸AI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26日推出了具6710億參數的大型AI模型「DeepSeek-V3」。據其官方的數據,DeepSeek-V3在性能上已可匹敵世界頂尖的閉源模型GPT-4o以及Claude-3.5-Sonnet。由於中國受美國出口限制缺乏高階晶片,但是DeepSeek-V3在多項技術指標上仍顯示其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科技圈驚嘆DeepSeek-V3在於,用2個月訓練2048個GPU,只花費588萬美元,預算卻非常的低。相較之下,GPT-4o等模型的訓練成本約1億美元,至少在上萬個GPU量級的計算集群上訓練。根據技術文件顯示,DeepSeek-V3是一個具有6710億總參數的MoE(混合專家)模型,每Token(推論)只會啟動370億參數,大幅降低推論成本並提升效能。同時,透過全新的多Token預測訓練目標(Multi-token Prediction Training Objective),DeepSeek-V3在語言生成與推論能力方面有所突破,也能在穩定性與效能間取得平衡。不過DeepSeek—V3作為中國廠商主導開發的語言模型,其訓練過程與內容生成機制可能受到審查系統的影響。尤其在回應涉及敏感議題或特定政治立場時,模型可能呈現經過篩選或規範化的回覆,這可能對其應用範圍產生一定限制。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84605/sm-ef489823d86d5b0a744fd7e91055f3d8.jpg)
偷渡台積電晶片給華為 外媒:拜登下台前傳制裁白手套算能科技
根據路透報導,美國拜登政府卸任前,計畫嚴查華為等中企的「白手套」,納入制裁名單。今年10月傳出中國算能科技(Sophgo)向台積電訂購的晶片,卻被安裝在華為的昇騰910B處理器內,引發全球業界關注。外媒表示,除了算能科技之外,美國商務部還發現其他公司也向台積電訂製的晶片,安裝在華為設備內。美國將持續追查、制裁美方黑名單上的中國科企白手套,以防堵最新人工智慧(AI)與晶片技術,經由間接方式流入中國。研究公司TechInsights在拆解華為處理器時發現到這款台積電晶片,經台積電確認後,迅速停止向算能科技出貨,並向美國和台灣當局發出提醒。華為在2020年已被美國政府列入實體清單,儘管算能科技辯稱已向台積電提供詳細的調查報告,證明其與此次事件無關。如今被美方列入實體清單,意味著今後將無法再獲得台積電的晶圓代工服務,同時其所需要的美系EDA(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也將受到限制。市場也傳聞美國近日將公布新的AI出口管制,涉及兩方面,一是對七奈米晶片代工實施許可要求。二是為GPU設定全球出口限制,未來非盟國可能僅經驗證的最終用戶(VEU)白名單企業可以採購。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0/381770/sm-fa21bff9406dec08ca7079bd8e7168f2.jpg)
中國指控輝達涉違反「反壟斷法」 美國智庫:這就是一種「報復」
目前中國政府以涉嫌違反「反壟斷法」為由,對人工智慧晶片業者輝達(NVIDIA)展開調查。而美國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則認為,中國政府此舉,就是一種「報復」。根據《BBC》報導指出,輝達曾於2019年宣布以70億美元的價格併購中國的邁倫科技,這是當時輝達歷史上最大一筆的併購案。而當時中國監管機構之所以同意併購,是因為同意向中國供給繪圖處理器,輝達也不會歧視中國消費者,所以才順利通過中國監管機構的審查。但如今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表示,輝達收購邁倫科技一事涉嫌違反中國的反壟斷法。但中國並未針對輝達的行為提出錯誤或違反承諾的說明。而輝達也表示,當時的併購協議,可以在6年後撤銷。報導中也提到,由於中國這次的指控,剛好正值美國加強對中國高科技出口限制的時候。美國日前針對包括Piotech、SiCarrier在內的140家中國晶片企業實施嚴格銷售限制,要求相關企業需取得特別許可才能進行交易。後續中國也迅速反擊,宣布限制向美國出口包括銻、鎵和鍺等關鍵礦物。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這一舉措明確針對美國,標誌著雙方對峙進一步升級。而輝達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AI)晶片製造商,一直以來都是競爭監管機構的關注焦點。目前輝達市值超過3兆美元,其產品不僅在圖形處理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也成為AI技術發展的核心。中國國家電視台中央電視台(CCTV)於9日報導指出,中國已依法啟動對輝達的調查,並指出該公司可能違反反壟斷相關規定。而輝達則回應願意配合監管機構的任何問題。面對中國的指控,位於華盛頓的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研究員劉易斯(James Lewis)則認為,中國針對輝達的調查時間並非巧合,認為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報復」。劉易斯也認為,中國政府此舉,其實也代表著中國不願再被動接受美國的制裁。他甚至用「恩怨對決」來形容此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5/372125/sm-c84fa3a10edd7f68c26c6ab76408accf.jpg)
以色列飛彈襲擊伊朗12座燃料混合器 專家:可有效壓制代理人火力
以色列於26日清晨對伊朗進行報復性空襲,其目標主要是針對伊朗的飛彈製造設施和軍事設。據衛星影像顯示,以色列成功命中2處飛彈固態燃料混合設施,共擊中12座「行星式混合器」(planetary mixers)。該裝置主要用途是混和飛彈固態燃料,由於用途敏感,該設備不僅受到出口管制,還要價昂貴,短期內難以替代,也有專家認為,以色列此舉可有效壓制伊朗在中東代理人,如葉門叛軍胡希年運動(Houthi)、黎巴嫩真主黨補充彈藥的能力。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以色列戰機在26日當天於德黑蘭附近、伊朗西部共發動3波空襲。前聯合國武器查核員歐布萊特(David Albright)和美國智庫海軍分析中心(CNA Corporation)的副研究員埃弗萊斯(Decker Eveleth)透過衛星影像分析表示,以色列擊中伊朗北部霍吉爾(Khojir)飛彈製造設施中的兩棟固態燃料混合建築。另一處則是位於德黑蘭、過去曾是伊朗核武研發基地的帕爾欽(Parchin),當地有3棟固態燃料混合建築和1座倉庫遭到攻擊。一名以色列消息人士表示,根據美國星球實驗室(Planet Labs)的影像顯示,以色列這次成功命中伊朗存放固態燃料混合器的建築,可能對伊朗大規模飛彈生產構成持久性影響。報導中提到,由於受到出口限制的關係,伊朗需耗費巨大代價才能自中國進口這類高精密混合器,且該設備製造複雜,估計未來一年內難以替換這些損失的設備。儘管德黑蘭還有大量彈道飛彈庫存,但受限於無法生產新飛彈,這次攻擊可以說是成功削弱其向中東代理人,如葉門的胡希運動(Houthi)、黎巴嫩真主黨補充彈藥的能力。根據《CNN》報導指出,也有消息指出,以色列此次行動還擊毀伊朗4個戰略地點的S-300防空飛彈系統電池。《伊朗通訊社(IRNA)》則提到,以色列此次空襲導致4名伊朗空軍人員喪命。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62903/sm-68965994b73b7d0e080f8d1b2681653d.jpg)
美將開綠燈! 放行輝達晶片進入沙國打造AI生態系
拜登政府去年針對AI晶片實施廣泛的新措施,限制包括輝達等AI晶片大廠出口中東,防止這些先進半導體轉賣到中國大陸。沙烏地阿拉伯數據暨AI管理局( Saudi Data and AI Authority,SDAIA)副執行長Abdulrahman Tariq Habib周四(12日)在阿拉伯舉辦的2024年世界AI峰會(Global AI Summit)表示,沙國正努力符合美國的安全要求,藉由沙烏地阿拉伯全球人工智慧峰會,加快晶片採購,對取得輝達的高性能AI晶片樂觀以待。基於國安疑慮,拜登政府對高階AI晶片與先進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中國祭出嚴格的管制措施。而為了防堵可能的破口,美國去年實施新規,將半導體技術出口限制範圍擴及中東地區,包括沙烏地阿拉伯。Habib表示,對沙國來說能取得這些晶片「意義重大」,他指的是輝達目前已供貨最先進的晶片H200,將緩解沙烏地阿拉伯和美國之間的商務關係;而這也將為沙國的運算能力敞開大門。沙烏地阿拉伯正投入龐大的資金在國內打造強大的AI生態系。根據SDAIA在9月9日發布的報告,沙國的目標是到2030年,AI佔國內生產毛額約12%。規模達9250億美元的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將主導相關投資。這些是沙國「2030年願景」(Vision 2030)的一部分,旨在實現經濟現代化、收入多元化,以擺脫對石油的依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55707/sm-f5f53d82307a4818a120763b588bbd95.jpg)
「修昔底德陷阱之父」認中國崛起體現在「奧運成績」:成美國全方位競爭者!
巴黎奧運11日正式落幕,中國金牌數與美國打成平手!對此,提出「修昔底德陷阱」1詞的哈佛甘迺迪學院(HKS)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也在美國外交雜誌《國家利益》(The NationalInterest)撰文分析,中國從過往的無名小卒,竄升成為美國在奧運會上的主要競爭者,而這也反映出該國在經濟、科技、軍事,乃至於體育等,幾乎所有領域的崛起,成為21世紀美國的決定性地緣政治對手。不過,若美中2大強權最終進入「以全面戰爭為結局的修昔底德式競爭」,雙方都不可能獲勝。因此2國的政治菁英必須找到既競爭又合作的大國關係。曾擔任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國防特別顧問、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國防計畫助理部長的「修昔底德陷阱」之父艾利森,9日在美國政治與外交雜誌《國家利益》上,以「中國vs.美國:地緣政治奧運會」(China vs. America: TheGeopolitical Olympics)為題撰文指出,就像當今世界上大多數領域的競爭一樣,本屆奧運會僅有2個超級大國斬獲了最多數量的金牌:中國和美國。艾利森感嘆,「中國從1個無名小卒,竄升成為美國在奧運會上的主要競爭者,而這也反映了中國在幾乎所有領域的崛起,該國也成為21世紀美國的決定性地緣政治對手。」直到40年前,中國還從未在現代奧運會上獲得過獎牌,中國的首面獎牌是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獲得的。20多年後,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贏得了48面金牌,而美國則獲得了36面金牌。此外,在2021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會上,美國隊奪得39面金牌,總獎牌數則為113面,而中國隊則拿下38面金牌,總獎牌數為89面。艾利森回憶,在2020年美國大選期間,他曾和哈佛大學社會科學院榮休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所領導的哈佛學者小組,受命為新政府過渡團隊準備1系列報告。具體而言,他們的任務是「記錄過去20年中,美中1系列競爭的實際情況」,而這麽做的目標在於,提供1個客觀的數據庫,以便政策制定者重新評估應對中國挑戰的根本性戰略。上述報告深入探討了美國和中國在5個核心領域的競爭:經濟、科技、軍事、外交和意識形態。每項研究都確定了評估該領域競爭的標準和指標,以及每個主題可用的最佳資料來源。每份報告都對21世紀前20年發生的未來情境做了總結,並對每個國家2020年的國情做出了坦率的判斷。艾利森指出:「5份報告的結論都是相同的:1個本世紀初還看不到我們車尾燈的國家,未來將與我們並駕齊驅,在某些情境下,甚至超越了我們。」艾利森指出,雖然美國情報機構仍然心不甘情不願地堅稱中國「是日益旗鼓相當的競爭對手」(increasingly near-peer competitor),不過這是1個過時的錯誤認知。如今問問奧運賽場上的運動員,他們會告訴你,中國必須被視為1個「全方位齊平的競爭對手」( full-spectrum peercompetitor)。艾利森也分析:「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FBI)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所採用的衡量國民經濟的最佳單一標準,中國現在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根據FBI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為31.2萬億美元,而美國則為24.6萬億美元。許多美國人發現這與他們根深蒂固的認知完全相反,以至於他們根本拒絕相信。他們堅稱,根據市場匯率衡量經濟的傳統標準,美國仍然是第1。他們還反駁,中國的公民人數是美國的4倍,因此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仍然遠遠落後。但在超越美國成為最大經濟體的過程中,中國已經取代了其競爭對手,成為世界第1大貿易國、世界最大的製造工廠,以及高科技產品出口國。艾利森表示,美國仍然位居先進科技的最前沿,而且隨著美國人工智能公司不斷發展,未來10年可能更為關鍵。雖然美國目前對先進半導體和製造設備的出口限制,阻礙了中國的發展。但在太陽能、風能、電動汽車等下一代綠色技術方面,中國已確立了主導地位,至少在未來10年,西方的綠色轉型發展將亮起紅燈。而在軍事競爭中,美國主導地位的時代已經徹底結束。艾利森認為,美國作為全球軍事超級大國的地位仍然獨霸全球,在幾乎每個大陸上也都有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的盟友和基地網路。然而,中國現在是一個相當棘手的軍事對手。尤其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 A2/AD)系統改變了中國周邊地區的軍事遊戲規則,包括台灣地區、南海和東海;在美國國防部對台海衝突的兵棋推演中,中國更以18比0取得勝利。艾利森還引用了前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利(Mark Alexander Milley)將軍的名言:當「『所有底牌都掀開』時,美國在國防開支上不再贏過中國。」艾利森進一步解釋,1996年,中國國防預算僅為美國的1/30。到2020年,以購買力平價衡量,中國的支出超過美國支出的一半,且有望與美國持平。此外,中國可以用更少的錢、做更多的事。中國每名現役士兵的開銷成本是美國的四分之一。儘管中國的核武庫比美國小得多,但其核武力量已確保能「相互保證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MAD)。因此艾利森以奧運會做比喻,提出5個值得進一步反思的要點。首先,艾利森認為正如傳統的奧林匹克宣言所說的那樣:「更快、更高、更強」。競爭促使對手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而且如同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所言,對於專注競爭優勢和貿易的國家來說,他們的競爭會創造出更大的蛋糕,讓每個國家都可以分到更大的一塊餅,「用習近平最喜歡的1個詞來說,就是『雙贏』。」其次,正如奧運會為人熟知的那樣,每個項目只有1個人能拿到金牌。大多數人永遠不會進入勝者的圈子。所以,從一方面看,任何有資格參加比賽的運動員都是奧運會選手,都可以說是贏家,但另一方面,這些贏家裏的大多數人,將成為獎牌競賽中的失敗者。在賽局理論中,雙贏的經典案例是獵鹿:兩個人只有通過合作才能捕獲到鹿。但此後,他們必須決定如何劃分所得,在一場零和遊戲中,一方的份額越大,另一方的份額就越少。同樣,在生產電動汽車或半導體等貿易產品時,如果一個國家能夠建立主導地位,它就擁有可以影響其他國家的權力。第三,中國外交官經常否認美國所謂美中2國是競爭對手的看法,但在體育領域,中國可以說是一個熱情而堅定的競爭者。儘管大陸前外交部長楊潔篪指出,中美「應該開展雙贏合作,而不是敵對競爭」;前外交部長秦剛還聲稱,美國所謂的「競爭」不過是全方位的遏制和打壓;現任駐美大使謝鋒也強調,中美競爭應該像馬場競賽,而非摔跤比賽。但艾利森認為,習近平本人就是拳擊手,而正如習近平所言,在拳擊運動中,「耐力、力量、場上的控制」是最重要的。第四,雖然奧運會本質上事關民族自豪感,但在核心地緣政治競爭中,GDP、技術領導地位、軍事力量和外交實力會影響國家安全,甚至生存覆滅。包括艾利森本人在內的美國人都認為,美國在第2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了國際安全秩序,且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非凡的時代,並在此後幾十年間,一直是該秩序的維護者。這種前所未有的「長期和平」提供了穩定,讓包括美國人在內的全球80多億人,在收入、健康和福祉方面,都比史上任何其他時代有了更大的增長。然而,中國的迅速崛起正在挑戰美國在各領域的霸權地位,這是典型的修昔底德式競爭,而艾利森也提醒,歷史上大多數的修昔底德式對抗最終都以「戰爭」畫下句點。第五,正如2021年東京奧運會口號說的那樣:「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非常類似,雖然美國和中國注定是有史以來競爭最激烈的對手,但雙方都無法逃避1個事實,那就是他們的競爭是由雙方面臨的生存挑戰所決定的,如果缺乏對方的合作,雙方都無法獲勝。如今,兩國都擁有核武庫,如果爆發全面戰爭,雙方都有能力將對方從地圖上抹去。艾利森也舉例:「這2個經濟體是如此緊密地糾纏在一起,若兩國當初都沒有采取協調一致的刺激措施,2008年的經濟大衰退就會演變成一場全球性蕭條。」,雖然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美國和中國都並未面臨1場真正的經濟崩潰,但艾利森表示,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助長了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崛起,並最終點燃了第2次世界大戰,我們都不想再看到類似的悲劇重演。而且,預防流行病、全球恐怖主義等跨國威脅,以及核武器擴散的危機,也需要美中雙方的協調與合作。艾利森因此拋出疑問:「中美能否既是激烈的競爭對手,也是認真的合作夥伴?難到這些不是相互矛盾的要求嗎?」在一個非黑即白、非友即敵的二元對立世界中,似乎一定要有1個人戰勝另1個人。然而,商界領導者經常會選擇「合作性競爭」(co-optition)。例如,蘋果和三星在銷售高端智能手機方面是殘酷的競爭對手,但誰是蘋果手機零組件的主要供應商呢?答案正是三星。當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Timothy Donald Cook)被問及此事時,他回答:「生活是很複雜的。」美國和中國政治菁英能否找到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呢?艾利森表示,拜登政府認為,其「競爭共存」戰略是朝這個方向邁出的一大步。去年11月的中美元首峰會曾提到了競爭(competition)、溝通(communication)與合作(cooperation)的3C概念,在竭盡全力擊敗對方的同時,雙方還保持開放的管道,在最微妙和危險的問題上進行定期、坦誠的私下溝通。不僅包括2國元首及其信任的國家安全顧問之間的對話,還包括內閣官員和軍事領導人之間的類似會議。此外,2國還在台灣、氣候變遷、芬太尼、貿易等議題上,以符合各自國家利益的方式進行合作。艾利森文末也引用美國知名作家菲茨傑拉德(F. ScottFitzgerald)的名言:「衡量一流智力的標準是,能夠在頭腦中同時持有2種相反的觀點,並且仍然保持大腦的正常運轉。」艾利森補充:「我們必須希望,像政府這樣複雜的機構,能夠經得起住這項考驗——並且在未來幾十年中都能做到這一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342142/sm-1b3a86e7fe72753ed010692400f16c65.jpg)
公開稱「台灣是重要國家」陸媒崩潰討說法 黃仁勳回應了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5月26日來台,期間在台灣掀起AI旋風,也帶動台股、美股相關產業鏈股價一飛衝天,而他上月29日受訪談及台灣在科技產業的重要性,以英文表示「台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之一」,相關言論引發陸媒不滿,甚至點名他討說法。對此,黃仁勳今(8日)搭機離台前回應了。媒體《觀察者網》6日發布了以「竟稱台灣為『國家』,黃仁勳『飄』了?」為題的文章,內容提及,輝達總市值不斷攀升,已突破3兆美元,但另一方面,由於美國政府的芯片出口限制,讓輝達在大陸市場面臨重大挑戰,而大陸是輝達的重要市場和主要創收來源,此前該公司在大陸的銷售額一直占其數據中心業務收入的20%至25%。文章指出,今年1月,黃仁勳時隔4年到訪大陸,視察輝達在北京、上海、深圳的辦公室,並與員工共度春節,他在年會上身穿東北大花襖扭秧歌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瘋傳。黃仁勳此行正值中美地緣關係緊張之際,展現出了他對大陸員工和客戶的友好姿態。該文提及,輝達的焦慮,絕不止失去大陸市場本身這麽簡單,大陸的人工智能水平增長非常迅速,並且和美國一樣,是被世界公認走在最前列的國家,輝達深知其中利害,失去大陸市場和數據,對於輝達而言無異於腹背受敵,但「大陸企業也絕不可能與任何一家支持『台獨』的企業合作。究竟是『口誤』還是『心聲』,黃仁勳不應再默不作聲,應盡快給大陸同胞、大陸的合作夥伴一個說法!」針對相關爭議,黃仁勳今日受訪時回應,「 I wasn't making a geopolitical comment. I was just thanking all ofour technology partners here for all of their support and all theircontributions to the industry. (我並非發表地緣政治評論。我只是感謝我們全部技術合作夥伴的所有支持以及對產業的所有貢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35507/sm-2254857cf2e8f8617969e33cb10efbf1.jpg)
蘋果華為開戰/年度大戲「硬要撞期」 華為遠赴杜拜大秀高檔新品引美再祭晶片禁令
5月7日,在蘋果推出今年第一場新品發表會時,華為也選在同一天,在杜拜舉行創新產品發布會,除了平板電腦,還有各種穿戴與智慧辦公等新品,是近年來華為在全球舉辦規模最大、一次性發佈最多新品的活動。然而差不多同一時間,彭博、路透、和英國《金融時報》等多家外媒反而聚焦另一個重量級新聞「拜登政府進一步收緊對華為的出口限制」,禁止英特爾、高通向華為出售筆記型電腦和手機所需的晶片,且要「立即生效」。研調機構Canalys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小幅增長 1%至 3370 萬台,以蘋果的1201 萬台居首,第二名為三星的 680 萬台,接下來是華為273.5 萬與聯想213.5萬台;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出貨量暴增 70%,穩坐第三名的位置。在中國大陸的高檔智慧手機市場,華為已是蘋果的頭號競爭者,蘋果市占率由去年第一季的19%降至今年同期的15.7%,華為則由9.4%躍升至16.5%,超越蘋果排名第2。除了智慧手機賣得好,華為在4月剛發布了使用英特爾晶片的人工智慧筆記型電腦「MateBook X Pro」,路透報導,此舉引發美國共和黨議員不滿,認為美國商務部是否放水讓華為拿到美國製造的晶片,才讓他們能推出AI筆電。所以在2023年10月、2024年3月發布晶片禁令後,最新一波禁令在5月7日公布,美國撤銷英特爾、高通向華為出售晶片的出口許可證,且「立即生效」。不過日本媒體也提到,因為美國的步步圍剿,華為將徹底與Android劃清界線,華為旗艦智慧手機Mate 70,搭配不再兼容Android應用的「鴻蒙星河」作業系統,效率是現在的三倍,且支持在設備上運行AI。華為內部人士表示,2024年將是AI PC、筆電與平板產品的大年,除了在國內爭取市占率,也將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6/326116/sm-cd7ffb7ba24c523734c757ccc7d27989.jpg)
中國推「新質生產力」救經濟 陸委會:台商恐被迫選邊站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24日在北京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開幕式,他再度提及要加快發展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推出的「新質生產力」來救經濟。大陸委員會25日表示,中共「兩會」期間熱議的「新質生產力」,主要是因應美中科技戰,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打破美日主導的供應鏈,恐迫使台商必須選邊站,應特別注意。蘋果公司CEO庫克也親自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會前受訪時表示,很高興再次回到中國,將繼續投資中國市場。李強在論壇上表示,中國將繼續努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歡迎各國企業投資中國;當前總需求仍然不足,中國將在擴大內需上進一步發力,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以及大規模設備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費品的以舊換新。他表示,下一步將突出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深入推動數據經濟創新發展,加快推動人工智慧發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打造生物製造等新興產業;要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深度融合。陸委會日前舉行第55次諮詢委員會議,討論主題為「中共『兩會』觀察」,有學者表示,今年中共「兩會」最大變革在取消30年慣例的總理記者會、修訂「國務院組織法」,落實黨領導一切、「強黨弱政」的格局;「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擴大內需、防範金融風險、促進安全穩定等任務,以應對內部重大問題;對台政策立場則未有重大改變。陸委會表示,部分委員分析,中共「兩會」期間熱議的「新質生產力」,是以「創新主導」為主軸,主要為因應美中科技戰,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打破美日主導的供應鏈,迫使台商必須選邊站,未來應注意「新質生產力」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力。也有委員認為,中共軍事預算續創新高,也是發展「新質戰鬥力」,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包括海洋、航天、網路和AI科技等。《紐約時報》也報導,「新質生產力」這口號部分是為了緩解國內外對於美國主導的對華高科技出口限制可能阻礙中國增長的擔憂,但李強在論壇上呼籲加強製造業,並希望中國家庭更換舊汽車和家用電器,但還沒有透露政府是否會提供資金支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4/319764/sm-4cbfde830c51643ecc2eb8ffabb0893c.jpg)
輝達市值狂增2770億美元 2兆男黃仁勳躋身全球第21大富豪
人工智慧(AI)熱潮擋不住!全球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財報亮眼,22日股價飆漲逾16%,市值狂增2770億美元,改寫華爾街史上最大單日增值紀錄。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身價一日暴漲95億美元(約新台幣2993億元),總身家來到693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1835元),躍升「2兆男」,躋身全球第21大富豪。《華爾街日報》說,AI晶片如今相當值錢,運送時還得動用裝甲車,而輝達高階AI晶片市占率超過80%。輝達21日收盤後公布去年第4季營收221億美元,年增265%;淨利近123億美元,每股盈餘4.93美元,年增765%。此外,輝達預測本季營收約240億美元,亦高於市場預期。超狂業績推動輝達22日股價飆漲16.4%,收在785.38美元新高,推升市值達1.96兆美元,重登全美市值第3大企業;單日市值狂增2770億美元,打破臉書母公司Meta月初寫下的美股單日市值增值紀錄。61歲的黃仁勳握有輝達3.5%股份,個人淨資產單日暴漲95億美元,總身家來到693億美元,一口氣前進2名成為全球第21大富豪。在輝達財報激勵下,美股3大指數22日也開高走高,道瓊工業指數與標普500同步站上歷史新高點,道瓊指數並首度收在39000點以上。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的漲幅更達2.96%,收在16041.62點,直逼2021年11月攻上的歷史高點。美媒CNBC節目主持人克芮麥(Jim Cramer)認為,黃仁勳比握有特斯拉等企業的馬斯克更具遠見,盛讚他是「史上最偉大」(greatest of all time, 縮寫GOAT)執行長。克芮麥說:「馬斯克可預見不遠的未來,而黃仁勳想傳承改變世界樣貌的整個範式。黃仁勳正單槍匹馬創造一場產業革命。」輝達在全球發展看好,但在大陸市場的發展仍受美國出口限制影響,無法將先進晶片出口至大陸。而輝達在22日晚提交美國證管會的文件中,首度將華為認定為AI晶片等多個類別的頭號競爭對手。華為開發的昇騰(Ascend)系列晶片,就是輝達AI晶片的競爭產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1/318351/sm-fdef3924eba64a7e63597791ef2e003c.jpg)
OpenAI打造7兆美元晶片帝國夢尋金主 外媒:得先過「這一關」
據外媒報導稱,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正在積極為7兆美元打造晶片帝國的夢想找尋「金主」,但若真正要實現夢想,光美國政府這道關可能就過不了。奧特曼已經和商務部長等官員會面商談。不過他尋求的部分融資來自中東,可能引發美國政府有關海外投資的審查,可能違反相關晶片出口限制,新公司還可能引起反壟斷調查。美東時間周五(16日),媒體援引知情者消息稱,過去幾周,奧特曼一直在與美國和中東等亞洲地區的潛在投資者及合作伙伴會面,他正在努力爭取美國政府批准成立一家龐大的合資企業,但如果被否決,他就無法推進該計劃。目前全球只有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能大批量生產適用於強大AI系統的最先進晶片。上周爆出奧特曼要砸下7兆美元重塑半導體產業的消息後,全球譁然。主要是因為7兆這個規模超乎想像。這個金額佔全球GDP的10% ,相當於2.5個微軟、3.75個谷歌、4個輝達、7個Meta,或者11.5個特斯拉,這筆資金相當於半導體生態的全部江山,可以買下輝達、AMD、台積電、博通、ASML、三星、英特爾、高通、Arm、Meta等公司。據媒體所說,奧特曼和這些晶片製造商討論的事宜包括,合作生產、斥資數兆美元建設並運營新工廠,以及對能源和其他AI基礎設施的投資。奧特曼的晶片計劃將有部分融資來自中東,他和阿聯酋等中東地區的主權財富基金磋商是否可能投資,他日前便和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等美國官員會面,試圖讓他們參與這個推動半導體生產的計劃。不過,媒體指出,奧特曼的龐大融資活動可能引發美國財政部下屬委員會對他進行有關海外投資的國家安全審查,他的融資還可能違反美國商務部向中東輸出晶片的出口限制。此外,奧特曼據悉考慮是否成立獨立於OpenAI的公司並讓新公司募股,此舉可能引起監管方的反壟斷擔憂。目前尚不清楚OpenAI會不會為新公司提供資金或與新公司建立正式關係,但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或司法部的反壟斷執法人員可能會對奧特曼的參與感到擔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04006/sm-114ad1d406b2f4bd2a07be27d30f3149.jpg)
美國允許輝達「有限度」售AI晶片 中國譴責:濫用出口管制措施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11日表示,拜登政府正在與半導體大廠輝達討論,允許輝達(Nvidia)「有限度地」向中國出售人工智慧(AI)晶片。對雷蒙多表明會採取強力行動捍衛美國國家安全,中國外交部表示堅決反對,指責美方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嚴重損害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據路透報導,雷蒙多受訪時說,「鑑於大多數人工智慧晶片將用於商業應用,輝達『能夠、將會、也應該』向中國出售人工智慧晶片」。但她隨後補充,美國政府不會允許輝達向中國出售「最複雜、處理能力最高」的人工智慧晶片,以防中國有能力訓練該國高端人工智慧模型。雷蒙多還透露,一周前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交談時,黃仁勳非常清楚告知,「我們不想違反規定,告訴我們規則,我們會配合」。她指出,美商務部正在與輝達合作,因為「輝達想做正確的事,顯然也希望賣出盡可能多的晶片」。這是雷蒙多就對中國出售AI晶片議題做出的最新表態。此前,雷蒙多12月2日在美國加州舉辦的雷根國防論壇上提到「中國晶片威脅」,並且聲稱「我們要阻止中國得到我們最先進的技術」。雷蒙多當時還點名輝達,要求該公司應以「美國國家安全」為重。她還語帶威脅地說,如果輝達等公司採取某種措施重新設計一款晶片,讓中國能夠實施AI項目,「我第二天就會採取控制措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2日指責,美方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嚴重損害中方企業的正當權益,不利於全球晶片產供鏈的穩定,違反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美方多次表示無意對華脫鉤,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的發展,美方應當落實承諾。黃仁勳6日曾表態,輝達正在與美國政府密切合作,確保供應中國市場的新晶片符合出口限制,「中國市場占輝達銷售額的大約20%。」他承諾,該公司將「繼續遵守貿易法規,並為中國市場提供一套符合美國政府最新規定的新產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00135/sm-fd9073cba75ac347caac46197fc421b9.jpg)
輝達中國降規版AI晶片H20 路透:延後至2024年Q1發佈
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報導,輝達將延後發佈針對中國客戶的人工智慧(AI)晶片。據透露,輝達已告知中國客戶,由於伺服器製造商整合晶片遇到問題,H20晶片的推出時間可能要到2024年2或3月發表。路透社報導,兩位消息人士透露,輝達告知中國客戶HGX H20 AI晶片將延後到2024年第一季推出。半導體諮詢公司SemiAnalysis之前表示,為遵守美國新出口限制,輝達已開發中國區專用降規版AI晶片HGX H20、L20 PCIe和L2 PCIe,可用於LLM推算,填補H100無法販售的空白。其中H20是功能最強大的一款。報導指出,美國的出口限制將爲輝達的競爭對手創造機會。而輝達正押注於上述這些晶片,希望藉此保住在中國的市場占比。去年,由於無法向中國市場提供A100和H100晶片,輝達專門爲中國市場特供符合美方規定的A800和H800晶片,以繞開美國政府的管制。一年後,美國政府再次收緊出口規定,導致A800和H800被禁售。先前Semianalysis表示,HGX H20、L20 PCle和L2 PCle這三款晶片都是從H100的基礎版修改而來,包含了輝達用於人工智慧工作的大部分最新功能,但一些計算能力被削減以符合美國新規,並指出官方已生產樣品,12月量產。據悉,H20推出後可能會使輝達與中國本土企業的市場占比爭奪戰變得更加複雜。除了H20,消息人士稱,L20 將按照原定計劃推出,但關於L2的情況無可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