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限制
」 美國 輝達 中國 晶片 半導體以色列飛彈襲擊伊朗12座燃料混合器 專家:可有效壓制代理人火力
以色列於26日清晨對伊朗進行報復性空襲,其目標主要是針對伊朗的飛彈製造設施和軍事設。據衛星影像顯示,以色列成功命中2處飛彈固態燃料混合設施,共擊中12座「行星式混合器」(planetary mixers)。該裝置主要用途是混和飛彈固態燃料,由於用途敏感,該設備不僅受到出口管制,還要價昂貴,短期內難以替代,也有專家認為,以色列此舉可有效壓制伊朗在中東代理人,如葉門叛軍胡希年運動(Houthi)、黎巴嫩真主黨補充彈藥的能力。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以色列戰機在26日當天於德黑蘭附近、伊朗西部共發動3波空襲。前聯合國武器查核員歐布萊特(David Albright)和美國智庫海軍分析中心(CNA Corporation)的副研究員埃弗萊斯(Decker Eveleth)透過衛星影像分析表示,以色列擊中伊朗北部霍吉爾(Khojir)飛彈製造設施中的兩棟固態燃料混合建築。另一處則是位於德黑蘭、過去曾是伊朗核武研發基地的帕爾欽(Parchin),當地有3棟固態燃料混合建築和1座倉庫遭到攻擊。一名以色列消息人士表示,根據美國星球實驗室(Planet Labs)的影像顯示,以色列這次成功命中伊朗存放固態燃料混合器的建築,可能對伊朗大規模飛彈生產構成持久性影響。報導中提到,由於受到出口限制的關係,伊朗需耗費巨大代價才能自中國進口這類高精密混合器,且該設備製造複雜,估計未來一年內難以替換這些損失的設備。儘管德黑蘭還有大量彈道飛彈庫存,但受限於無法生產新飛彈,這次攻擊可以說是成功削弱其向中東代理人,如葉門的胡希運動(Houthi)、黎巴嫩真主黨補充彈藥的能力。根據《CNN》報導指出,也有消息指出,以色列此次行動還擊毀伊朗4個戰略地點的S-300防空飛彈系統電池。《伊朗通訊社(IRNA)》則提到,以色列此次空襲導致4名伊朗空軍人員喪命。
美將開綠燈! 放行輝達晶片進入沙國打造AI生態系
拜登政府去年針對AI晶片實施廣泛的新措施,限制包括輝達等AI晶片大廠出口中東,防止這些先進半導體轉賣到中國大陸。沙烏地阿拉伯數據暨AI管理局( Saudi Data and AI Authority,SDAIA)副執行長Abdulrahman Tariq Habib周四(12日)在阿拉伯舉辦的2024年世界AI峰會(Global AI Summit)表示,沙國正努力符合美國的安全要求,藉由沙烏地阿拉伯全球人工智慧峰會,加快晶片採購,對取得輝達的高性能AI晶片樂觀以待。基於國安疑慮,拜登政府對高階AI晶片與先進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中國祭出嚴格的管制措施。而為了防堵可能的破口,美國去年實施新規,將半導體技術出口限制範圍擴及中東地區,包括沙烏地阿拉伯。Habib表示,對沙國來說能取得這些晶片「意義重大」,他指的是輝達目前已供貨最先進的晶片H200,將緩解沙烏地阿拉伯和美國之間的商務關係;而這也將為沙國的運算能力敞開大門。沙烏地阿拉伯正投入龐大的資金在國內打造強大的AI生態系。根據SDAIA在9月9日發布的報告,沙國的目標是到2030年,AI佔國內生產毛額約12%。規模達9250億美元的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將主導相關投資。這些是沙國「2030年願景」(Vision 2030)的一部分,旨在實現經濟現代化、收入多元化,以擺脫對石油的依賴。
「修昔底德陷阱之父」認中國崛起體現在「奧運成績」:成美國全方位競爭者!
巴黎奧運11日正式落幕,中國金牌數與美國打成平手!對此,提出「修昔底德陷阱」1詞的哈佛甘迺迪學院(HKS)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也在美國外交雜誌《國家利益》(The NationalInterest)撰文分析,中國從過往的無名小卒,竄升成為美國在奧運會上的主要競爭者,而這也反映出該國在經濟、科技、軍事,乃至於體育等,幾乎所有領域的崛起,成為21世紀美國的決定性地緣政治對手。不過,若美中2大強權最終進入「以全面戰爭為結局的修昔底德式競爭」,雙方都不可能獲勝。因此2國的政治菁英必須找到既競爭又合作的大國關係。曾擔任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國防特別顧問、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國防計畫助理部長的「修昔底德陷阱」之父艾利森,9日在美國政治與外交雜誌《國家利益》上,以「中國vs.美國:地緣政治奧運會」(China vs. America: TheGeopolitical Olympics)為題撰文指出,就像當今世界上大多數領域的競爭一樣,本屆奧運會僅有2個超級大國斬獲了最多數量的金牌:中國和美國。艾利森感嘆,「中國從1個無名小卒,竄升成為美國在奧運會上的主要競爭者,而這也反映了中國在幾乎所有領域的崛起,該國也成為21世紀美國的決定性地緣政治對手。」直到40年前,中國還從未在現代奧運會上獲得過獎牌,中國的首面獎牌是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獲得的。20多年後,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贏得了48面金牌,而美國則獲得了36面金牌。此外,在2021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會上,美國隊奪得39面金牌,總獎牌數則為113面,而中國隊則拿下38面金牌,總獎牌數為89面。艾利森回憶,在2020年美國大選期間,他曾和哈佛大學社會科學院榮休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所領導的哈佛學者小組,受命為新政府過渡團隊準備1系列報告。具體而言,他們的任務是「記錄過去20年中,美中1系列競爭的實際情況」,而這麽做的目標在於,提供1個客觀的數據庫,以便政策制定者重新評估應對中國挑戰的根本性戰略。上述報告深入探討了美國和中國在5個核心領域的競爭:經濟、科技、軍事、外交和意識形態。每項研究都確定了評估該領域競爭的標準和指標,以及每個主題可用的最佳資料來源。每份報告都對21世紀前20年發生的未來情境做了總結,並對每個國家2020年的國情做出了坦率的判斷。艾利森指出:「5份報告的結論都是相同的:1個本世紀初還看不到我們車尾燈的國家,未來將與我們並駕齊驅,在某些情境下,甚至超越了我們。」艾利森指出,雖然美國情報機構仍然心不甘情不願地堅稱中國「是日益旗鼓相當的競爭對手」(increasingly near-peer competitor),不過這是1個過時的錯誤認知。如今問問奧運賽場上的運動員,他們會告訴你,中國必須被視為1個「全方位齊平的競爭對手」( full-spectrum peercompetitor)。艾利森也分析:「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FBI)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所採用的衡量國民經濟的最佳單一標準,中國現在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根據FBI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為31.2萬億美元,而美國則為24.6萬億美元。許多美國人發現這與他們根深蒂固的認知完全相反,以至於他們根本拒絕相信。他們堅稱,根據市場匯率衡量經濟的傳統標準,美國仍然是第1。他們還反駁,中國的公民人數是美國的4倍,因此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仍然遠遠落後。但在超越美國成為最大經濟體的過程中,中國已經取代了其競爭對手,成為世界第1大貿易國、世界最大的製造工廠,以及高科技產品出口國。艾利森表示,美國仍然位居先進科技的最前沿,而且隨著美國人工智能公司不斷發展,未來10年可能更為關鍵。雖然美國目前對先進半導體和製造設備的出口限制,阻礙了中國的發展。但在太陽能、風能、電動汽車等下一代綠色技術方面,中國已確立了主導地位,至少在未來10年,西方的綠色轉型發展將亮起紅燈。而在軍事競爭中,美國主導地位的時代已經徹底結束。艾利森認為,美國作為全球軍事超級大國的地位仍然獨霸全球,在幾乎每個大陸上也都有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的盟友和基地網路。然而,中國現在是一個相當棘手的軍事對手。尤其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 A2/AD)系統改變了中國周邊地區的軍事遊戲規則,包括台灣地區、南海和東海;在美國國防部對台海衝突的兵棋推演中,中國更以18比0取得勝利。艾利森還引用了前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利(Mark Alexander Milley)將軍的名言:當「『所有底牌都掀開』時,美國在國防開支上不再贏過中國。」艾利森進一步解釋,1996年,中國國防預算僅為美國的1/30。到2020年,以購買力平價衡量,中國的支出超過美國支出的一半,且有望與美國持平。此外,中國可以用更少的錢、做更多的事。中國每名現役士兵的開銷成本是美國的四分之一。儘管中國的核武庫比美國小得多,但其核武力量已確保能「相互保證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MAD)。因此艾利森以奧運會做比喻,提出5個值得進一步反思的要點。首先,艾利森認為正如傳統的奧林匹克宣言所說的那樣:「更快、更高、更強」。競爭促使對手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而且如同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所言,對於專注競爭優勢和貿易的國家來說,他們的競爭會創造出更大的蛋糕,讓每個國家都可以分到更大的一塊餅,「用習近平最喜歡的1個詞來說,就是『雙贏』。」其次,正如奧運會為人熟知的那樣,每個項目只有1個人能拿到金牌。大多數人永遠不會進入勝者的圈子。所以,從一方面看,任何有資格參加比賽的運動員都是奧運會選手,都可以說是贏家,但另一方面,這些贏家裏的大多數人,將成為獎牌競賽中的失敗者。在賽局理論中,雙贏的經典案例是獵鹿:兩個人只有通過合作才能捕獲到鹿。但此後,他們必須決定如何劃分所得,在一場零和遊戲中,一方的份額越大,另一方的份額就越少。同樣,在生產電動汽車或半導體等貿易產品時,如果一個國家能夠建立主導地位,它就擁有可以影響其他國家的權力。第三,中國外交官經常否認美國所謂美中2國是競爭對手的看法,但在體育領域,中國可以說是一個熱情而堅定的競爭者。儘管大陸前外交部長楊潔篪指出,中美「應該開展雙贏合作,而不是敵對競爭」;前外交部長秦剛還聲稱,美國所謂的「競爭」不過是全方位的遏制和打壓;現任駐美大使謝鋒也強調,中美競爭應該像馬場競賽,而非摔跤比賽。但艾利森認為,習近平本人就是拳擊手,而正如習近平所言,在拳擊運動中,「耐力、力量、場上的控制」是最重要的。第四,雖然奧運會本質上事關民族自豪感,但在核心地緣政治競爭中,GDP、技術領導地位、軍事力量和外交實力會影響國家安全,甚至生存覆滅。包括艾利森本人在內的美國人都認為,美國在第2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了國際安全秩序,且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非凡的時代,並在此後幾十年間,一直是該秩序的維護者。這種前所未有的「長期和平」提供了穩定,讓包括美國人在內的全球80多億人,在收入、健康和福祉方面,都比史上任何其他時代有了更大的增長。然而,中國的迅速崛起正在挑戰美國在各領域的霸權地位,這是典型的修昔底德式競爭,而艾利森也提醒,歷史上大多數的修昔底德式對抗最終都以「戰爭」畫下句點。第五,正如2021年東京奧運會口號說的那樣:「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非常類似,雖然美國和中國注定是有史以來競爭最激烈的對手,但雙方都無法逃避1個事實,那就是他們的競爭是由雙方面臨的生存挑戰所決定的,如果缺乏對方的合作,雙方都無法獲勝。如今,兩國都擁有核武庫,如果爆發全面戰爭,雙方都有能力將對方從地圖上抹去。艾利森也舉例:「這2個經濟體是如此緊密地糾纏在一起,若兩國當初都沒有采取協調一致的刺激措施,2008年的經濟大衰退就會演變成一場全球性蕭條。」,雖然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美國和中國都並未面臨1場真正的經濟崩潰,但艾利森表示,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助長了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崛起,並最終點燃了第2次世界大戰,我們都不想再看到類似的悲劇重演。而且,預防流行病、全球恐怖主義等跨國威脅,以及核武器擴散的危機,也需要美中雙方的協調與合作。艾利森因此拋出疑問:「中美能否既是激烈的競爭對手,也是認真的合作夥伴?難到這些不是相互矛盾的要求嗎?」在一個非黑即白、非友即敵的二元對立世界中,似乎一定要有1個人戰勝另1個人。然而,商界領導者經常會選擇「合作性競爭」(co-optition)。例如,蘋果和三星在銷售高端智能手機方面是殘酷的競爭對手,但誰是蘋果手機零組件的主要供應商呢?答案正是三星。當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Timothy Donald Cook)被問及此事時,他回答:「生活是很複雜的。」美國和中國政治菁英能否找到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呢?艾利森表示,拜登政府認為,其「競爭共存」戰略是朝這個方向邁出的一大步。去年11月的中美元首峰會曾提到了競爭(competition)、溝通(communication)與合作(cooperation)的3C概念,在竭盡全力擊敗對方的同時,雙方還保持開放的管道,在最微妙和危險的問題上進行定期、坦誠的私下溝通。不僅包括2國元首及其信任的國家安全顧問之間的對話,還包括內閣官員和軍事領導人之間的類似會議。此外,2國還在台灣、氣候變遷、芬太尼、貿易等議題上,以符合各自國家利益的方式進行合作。艾利森文末也引用美國知名作家菲茨傑拉德(F. ScottFitzgerald)的名言:「衡量一流智力的標準是,能夠在頭腦中同時持有2種相反的觀點,並且仍然保持大腦的正常運轉。」艾利森補充:「我們必須希望,像政府這樣複雜的機構,能夠經得起住這項考驗——並且在未來幾十年中都能做到這一點。」
公開稱「台灣是重要國家」陸媒崩潰討說法 黃仁勳回應了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5月26日來台,期間在台灣掀起AI旋風,也帶動台股、美股相關產業鏈股價一飛衝天,而他上月29日受訪談及台灣在科技產業的重要性,以英文表示「台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之一」,相關言論引發陸媒不滿,甚至點名他討說法。對此,黃仁勳今(8日)搭機離台前回應了。媒體《觀察者網》6日發布了以「竟稱台灣為『國家』,黃仁勳『飄』了?」為題的文章,內容提及,輝達總市值不斷攀升,已突破3兆美元,但另一方面,由於美國政府的芯片出口限制,讓輝達在大陸市場面臨重大挑戰,而大陸是輝達的重要市場和主要創收來源,此前該公司在大陸的銷售額一直占其數據中心業務收入的20%至25%。文章指出,今年1月,黃仁勳時隔4年到訪大陸,視察輝達在北京、上海、深圳的辦公室,並與員工共度春節,他在年會上身穿東北大花襖扭秧歌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瘋傳。黃仁勳此行正值中美地緣關係緊張之際,展現出了他對大陸員工和客戶的友好姿態。該文提及,輝達的焦慮,絕不止失去大陸市場本身這麽簡單,大陸的人工智能水平增長非常迅速,並且和美國一樣,是被世界公認走在最前列的國家,輝達深知其中利害,失去大陸市場和數據,對於輝達而言無異於腹背受敵,但「大陸企業也絕不可能與任何一家支持『台獨』的企業合作。究竟是『口誤』還是『心聲』,黃仁勳不應再默不作聲,應盡快給大陸同胞、大陸的合作夥伴一個說法!」針對相關爭議,黃仁勳今日受訪時回應,「 I wasn't making a geopolitical comment. I was just thanking all ofour technology partners here for all of their support and all theircontributions to the industry. (我並非發表地緣政治評論。我只是感謝我們全部技術合作夥伴的所有支持以及對產業的所有貢獻。)」
蘋果華為開戰/年度大戲「硬要撞期」 華為遠赴杜拜大秀高檔新品引美再祭晶片禁令
5月7日,在蘋果推出今年第一場新品發表會時,華為也選在同一天,在杜拜舉行創新產品發布會,除了平板電腦,還有各種穿戴與智慧辦公等新品,是近年來華為在全球舉辦規模最大、一次性發佈最多新品的活動。然而差不多同一時間,彭博、路透、和英國《金融時報》等多家外媒反而聚焦另一個重量級新聞「拜登政府進一步收緊對華為的出口限制」,禁止英特爾、高通向華為出售筆記型電腦和手機所需的晶片,且要「立即生效」。研調機構Canalys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小幅增長 1%至 3370 萬台,以蘋果的1201 萬台居首,第二名為三星的 680 萬台,接下來是華為273.5 萬與聯想213.5萬台;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出貨量暴增 70%,穩坐第三名的位置。在中國大陸的高檔智慧手機市場,華為已是蘋果的頭號競爭者,蘋果市占率由去年第一季的19%降至今年同期的15.7%,華為則由9.4%躍升至16.5%,超越蘋果排名第2。除了智慧手機賣得好,華為在4月剛發布了使用英特爾晶片的人工智慧筆記型電腦「MateBook X Pro」,路透報導,此舉引發美國共和黨議員不滿,認為美國商務部是否放水讓華為拿到美國製造的晶片,才讓他們能推出AI筆電。所以在2023年10月、2024年3月發布晶片禁令後,最新一波禁令在5月7日公布,美國撤銷英特爾、高通向華為出售晶片的出口許可證,且「立即生效」。不過日本媒體也提到,因為美國的步步圍剿,華為將徹底與Android劃清界線,華為旗艦智慧手機Mate 70,搭配不再兼容Android應用的「鴻蒙星河」作業系統,效率是現在的三倍,且支持在設備上運行AI。華為內部人士表示,2024年將是AI PC、筆電與平板產品的大年,除了在國內爭取市占率,也將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中國推「新質生產力」救經濟 陸委會:台商恐被迫選邊站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24日在北京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開幕式,他再度提及要加快發展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推出的「新質生產力」來救經濟。大陸委員會25日表示,中共「兩會」期間熱議的「新質生產力」,主要是因應美中科技戰,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打破美日主導的供應鏈,恐迫使台商必須選邊站,應特別注意。蘋果公司CEO庫克也親自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會前受訪時表示,很高興再次回到中國,將繼續投資中國市場。李強在論壇上表示,中國將繼續努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歡迎各國企業投資中國;當前總需求仍然不足,中國將在擴大內需上進一步發力,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以及大規模設備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費品的以舊換新。他表示,下一步將突出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深入推動數據經濟創新發展,加快推動人工智慧發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打造生物製造等新興產業;要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深度融合。陸委會日前舉行第55次諮詢委員會議,討論主題為「中共『兩會』觀察」,有學者表示,今年中共「兩會」最大變革在取消30年慣例的總理記者會、修訂「國務院組織法」,落實黨領導一切、「強黨弱政」的格局;「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擴大內需、防範金融風險、促進安全穩定等任務,以應對內部重大問題;對台政策立場則未有重大改變。陸委會表示,部分委員分析,中共「兩會」期間熱議的「新質生產力」,是以「創新主導」為主軸,主要為因應美中科技戰,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打破美日主導的供應鏈,迫使台商必須選邊站,未來應注意「新質生產力」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力。也有委員認為,中共軍事預算續創新高,也是發展「新質戰鬥力」,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包括海洋、航天、網路和AI科技等。《紐約時報》也報導,「新質生產力」這口號部分是為了緩解國內外對於美國主導的對華高科技出口限制可能阻礙中國增長的擔憂,但李強在論壇上呼籲加強製造業,並希望中國家庭更換舊汽車和家用電器,但還沒有透露政府是否會提供資金支持。
輝達市值狂增2770億美元 2兆男黃仁勳躋身全球第21大富豪
人工智慧(AI)熱潮擋不住!全球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財報亮眼,22日股價飆漲逾16%,市值狂增2770億美元,改寫華爾街史上最大單日增值紀錄。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身價一日暴漲95億美元(約新台幣2993億元),總身家來到693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1835元),躍升「2兆男」,躋身全球第21大富豪。《華爾街日報》說,AI晶片如今相當值錢,運送時還得動用裝甲車,而輝達高階AI晶片市占率超過80%。輝達21日收盤後公布去年第4季營收221億美元,年增265%;淨利近123億美元,每股盈餘4.93美元,年增765%。此外,輝達預測本季營收約240億美元,亦高於市場預期。超狂業績推動輝達22日股價飆漲16.4%,收在785.38美元新高,推升市值達1.96兆美元,重登全美市值第3大企業;單日市值狂增2770億美元,打破臉書母公司Meta月初寫下的美股單日市值增值紀錄。61歲的黃仁勳握有輝達3.5%股份,個人淨資產單日暴漲95億美元,總身家來到693億美元,一口氣前進2名成為全球第21大富豪。在輝達財報激勵下,美股3大指數22日也開高走高,道瓊工業指數與標普500同步站上歷史新高點,道瓊指數並首度收在39000點以上。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的漲幅更達2.96%,收在16041.62點,直逼2021年11月攻上的歷史高點。美媒CNBC節目主持人克芮麥(Jim Cramer)認為,黃仁勳比握有特斯拉等企業的馬斯克更具遠見,盛讚他是「史上最偉大」(greatest of all time, 縮寫GOAT)執行長。克芮麥說:「馬斯克可預見不遠的未來,而黃仁勳想傳承改變世界樣貌的整個範式。黃仁勳正單槍匹馬創造一場產業革命。」輝達在全球發展看好,但在大陸市場的發展仍受美國出口限制影響,無法將先進晶片出口至大陸。而輝達在22日晚提交美國證管會的文件中,首度將華為認定為AI晶片等多個類別的頭號競爭對手。華為開發的昇騰(Ascend)系列晶片,就是輝達AI晶片的競爭產品。
OpenAI打造7兆美元晶片帝國夢尋金主 外媒:得先過「這一關」
據外媒報導稱,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正在積極為7兆美元打造晶片帝國的夢想找尋「金主」,但若真正要實現夢想,光美國政府這道關可能就過不了。奧特曼已經和商務部長等官員會面商談。不過他尋求的部分融資來自中東,可能引發美國政府有關海外投資的審查,可能違反相關晶片出口限制,新公司還可能引起反壟斷調查。美東時間周五(16日),媒體援引知情者消息稱,過去幾周,奧特曼一直在與美國和中東等亞洲地區的潛在投資者及合作伙伴會面,他正在努力爭取美國政府批准成立一家龐大的合資企業,但如果被否決,他就無法推進該計劃。目前全球只有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能大批量生產適用於強大AI系統的最先進晶片。上周爆出奧特曼要砸下7兆美元重塑半導體產業的消息後,全球譁然。主要是因為7兆這個規模超乎想像。這個金額佔全球GDP的10% ,相當於2.5個微軟、3.75個谷歌、4個輝達、7個Meta,或者11.5個特斯拉,這筆資金相當於半導體生態的全部江山,可以買下輝達、AMD、台積電、博通、ASML、三星、英特爾、高通、Arm、Meta等公司。據媒體所說,奧特曼和這些晶片製造商討論的事宜包括,合作生產、斥資數兆美元建設並運營新工廠,以及對能源和其他AI基礎設施的投資。奧特曼的晶片計劃將有部分融資來自中東,他和阿聯酋等中東地區的主權財富基金磋商是否可能投資,他日前便和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等美國官員會面,試圖讓他們參與這個推動半導體生產的計劃。不過,媒體指出,奧特曼的龐大融資活動可能引發美國財政部下屬委員會對他進行有關海外投資的國家安全審查,他的融資還可能違反美國商務部向中東輸出晶片的出口限制。此外,奧特曼據悉考慮是否成立獨立於OpenAI的公司並讓新公司募股,此舉可能引起監管方的反壟斷擔憂。目前尚不清楚OpenAI會不會為新公司提供資金或與新公司建立正式關係,但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或司法部的反壟斷執法人員可能會對奧特曼的參與感到擔憂。
美國允許輝達「有限度」售AI晶片 中國譴責:濫用出口管制措施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11日表示,拜登政府正在與半導體大廠輝達討論,允許輝達(Nvidia)「有限度地」向中國出售人工智慧(AI)晶片。對雷蒙多表明會採取強力行動捍衛美國國家安全,中國外交部表示堅決反對,指責美方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嚴重損害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據路透報導,雷蒙多受訪時說,「鑑於大多數人工智慧晶片將用於商業應用,輝達『能夠、將會、也應該』向中國出售人工智慧晶片」。但她隨後補充,美國政府不會允許輝達向中國出售「最複雜、處理能力最高」的人工智慧晶片,以防中國有能力訓練該國高端人工智慧模型。雷蒙多還透露,一周前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交談時,黃仁勳非常清楚告知,「我們不想違反規定,告訴我們規則,我們會配合」。她指出,美商務部正在與輝達合作,因為「輝達想做正確的事,顯然也希望賣出盡可能多的晶片」。這是雷蒙多就對中國出售AI晶片議題做出的最新表態。此前,雷蒙多12月2日在美國加州舉辦的雷根國防論壇上提到「中國晶片威脅」,並且聲稱「我們要阻止中國得到我們最先進的技術」。雷蒙多當時還點名輝達,要求該公司應以「美國國家安全」為重。她還語帶威脅地說,如果輝達等公司採取某種措施重新設計一款晶片,讓中國能夠實施AI項目,「我第二天就會採取控制措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2日指責,美方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嚴重損害中方企業的正當權益,不利於全球晶片產供鏈的穩定,違反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美方多次表示無意對華脫鉤,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的發展,美方應當落實承諾。黃仁勳6日曾表態,輝達正在與美國政府密切合作,確保供應中國市場的新晶片符合出口限制,「中國市場占輝達銷售額的大約20%。」他承諾,該公司將「繼續遵守貿易法規,並為中國市場提供一套符合美國政府最新規定的新產品。」
輝達中國降規版AI晶片H20 路透:延後至2024年Q1發佈
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報導,輝達將延後發佈針對中國客戶的人工智慧(AI)晶片。據透露,輝達已告知中國客戶,由於伺服器製造商整合晶片遇到問題,H20晶片的推出時間可能要到2024年2或3月發表。路透社報導,兩位消息人士透露,輝達告知中國客戶HGX H20 AI晶片將延後到2024年第一季推出。半導體諮詢公司SemiAnalysis之前表示,為遵守美國新出口限制,輝達已開發中國區專用降規版AI晶片HGX H20、L20 PCIe和L2 PCIe,可用於LLM推算,填補H100無法販售的空白。其中H20是功能最強大的一款。報導指出,美國的出口限制將爲輝達的競爭對手創造機會。而輝達正押注於上述這些晶片,希望藉此保住在中國的市場占比。去年,由於無法向中國市場提供A100和H100晶片,輝達專門爲中國市場特供符合美方規定的A800和H800晶片,以繞開美國政府的管制。一年後,美國政府再次收緊出口規定,導致A800和H800被禁售。先前Semianalysis表示,HGX H20、L20 PCle和L2 PCle這三款晶片都是從H100的基礎版修改而來,包含了輝達用於人工智慧工作的大部分最新功能,但一些計算能力被削減以符合美國新規,並指出官方已生產樣品,12月量產。據悉,H20推出後可能會使輝達與中國本土企業的市場占比爭奪戰變得更加複雜。除了H20,消息人士稱,L20 將按照原定計劃推出,但關於L2的情況無可奉告。
美國擴大限制輸中晶片 輝達兩晶片「降階」也躲不掉
為防止中國在半導體與人工智慧(AI0)領域快速崛起,美國政府17日發布最新的晶片出口限制,將涵蓋更多相關產品。美國高級官員並表示,將更為嚴格的控制輝達(Nvidia)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A800和H800晶片產品。綜合外媒17日報導,去年底美國政府推出晶片禁令,主要防止AI晶片流入中國,其中包括輝達先進的A100、H100晶片。為了繞開美國政府禁令,輝達隨後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了降階版的A800和H800晶片,但如今這兩款晶片也要受制於美方新規定。消息傳出後,美股17日開盤輝達股價應聲下跌,最新大跌7%,失守430美元關卡。另外,與半導體股份息息相關的ETF亦下挫,當中三倍做多半導體ETF(SOXL)曾下跌近1成。輝達發言人回應指出,預計美國政府將擴大對中國的出口管制,但不會對輝達財務表現構成重大影響,並指公司遵守所有適用法規。對於美方這次新禁令,美國官員表示,拜登政府希望監控所謂的灰色地帶活動,這次新規定將更廣泛的限制先進晶片和製造設備出口至包括伊朗、俄羅斯在內的更多國家,並將兩家未具名的涉及先進晶片製造的中國公司列入黑名單。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指出,新措施旨在彌補去年10月所發布晶片禁令中的漏洞,從而阻礙中國的軍事發展,並且可能至少每年更新一次。她表示,美方目標是限制中國獲得先進晶片,這些晶片可能會推動對中國軍事應用至關重要的AI和超級電腦的突破,但美國政府無意在經濟上傷害中國。另外,美方新規指政府將在25天內審查公司通知,以確定是否需要許可證才能向中國出售相關的晶片產品。
美進一步升級AI晶片禁令 輝達H800恐首當其衝
據路透社周一(16日)報導,市場傳出,美國將進一步收緊對中國的晶片制裁政策。政府最快本周就會加碼管制出口至中國的先進晶片及晶片製造設備,輝達(Nvidia)可能首當其衝。根據報導引述多名美國官員表示,新的人工智慧晶片出口管制指南,將規定一些剛好符合當前技術參數的晶片,並對目前未管制的特定先進資料中心AI晶片設限,同時要求公司報告其他晶片的出貨量。雖然該官員拒絕透露是哪幾款晶片將被禁止,但據數名半導體消息人士暗示,輝達H800是政府想要禁止的晶片。去年美國發出封鎖令,阻止輝達兩款最先進AI晶片出口至中國,但該公司隨即針對中國市場推出降級的新版本「A800」和「H800」,繞過美國的出口限制。據報導,H800在人工智慧工作時利用某些設定,讓該款晶片和H100有相同的運算能力,不過在一些關鍵性能方面仍然受到限制。一名美國官員表示,美國政府採取新措施,為的就是進一步完善和彌補去年10月所公布的晶片出口禁令之漏洞,以阻止美國晶片製造商向中國出售規避政府限制的產品。不過,用於筆電等消費電子產品的晶片將不受新限制法令約束,但若是運用在效能強大的消費性產品時,則需要報備美國商務部,確保不會被用於威脅國家安全。此外,一名官員表示,預計這些新規則不會限制存取美國或其他盟友的雲端運算服務,但是美國將就這類存取的風險以及如何解決這些風險尋求意見。近幾個月來,拜登政府幾位高級官員與中國高官會面,最新一輪的規則可能會使外交努力變得複雜。拜登政府表示,他們制定出口限制措施,是為了阻止美國晶片和設備加強中國的軍事力量。北京則指責美國濫用出口管制打壓中國企業,這些管制標誌美中科技政策的歷史性轉變。
晶片禁令滿周年!美提前示警北京:將進一步限制
據《路透社》援引美國官員的說法指出,拜登政府日前已警告北京,美方最快將在10月初更新針對AI晶片與晶片製造設備等領域的對中出口禁令之規則,預料將更加嚴苛。美方聲稱,這項政策是為了穩定2大超級強權之間的關係。另一消息人士則透露,負責監督出口管制的美國商務部(United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正在研究如何更新去年祭出的對中出口禁令,這項更新旨在跟進荷蘭與日本的最新規定,以限制中國對更多晶片製造設備的取得權限,並填補AI晶片領域的出口限制漏洞。該名美國官員聲稱,拜登政府早在數周前就提前告知北京,美方將在1周年之際,更新於2022年10月7日提出的對中晶片與設備出口限制政策,不過美國官員拒絕透露雙方具體的對話內容。據悉,上述的限制措施旨在切斷中國獲得先進AI晶片的管道,並限制其從美國進口最先進晶片製造設備的能力,以阻止中國透過美國技術強化軍事力量。報導補充,拜登政府先前已派遣一系列高級官員出訪中國,包括8月的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以及9月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與中國外長王毅舉行了會談。針對拜登政府提前警告北京的報導,美國商務部拒絕置評;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則回應,中方堅決反對美方過度渲染國家安全理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對中國企業進行無理的限制。
比亞迪8月超車Ford躍升全球第四大品牌 月成長5%緊追日系車
研調機構集邦(TrendForce)統計,2023年8月全球37個銷售市場汽車銷量合計555萬輛,月成長近1%。由於緊接著要進入秋季車款上市的時間,故一部分消費者會抱持舊車款降價的預期心理,另一部分則等待新車上市,預估銷量多集中於9月。而根據市場統計數據,前三大汽車品牌組成與上月相同,不過大陸車廠比亞迪取代Ford成為汽車銷量第四大品牌。市場統計數據顯示,汽車銷量前三名依序為Toyota(占8月總銷量比重9.8%)、Volkswagen(占8月總銷量比重6.5%)、Honda(占8月總銷量比重4.9%),整體而言,Toyota月衰退2.6%;Honda微幅成長0.8%。8月全球汽車品牌銷量比重,Ford從原本第四名降至第六名。(圖/TrendForce提供)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車廠比亞迪取代Ford成為8月汽車銷量的第四大品牌,目前比亞迪車款已全數轉為新能源車,故中國市場內需不佳情況對其影響較小,月成長5%,市占率與第三名的Honda僅差0.1%,不過因為日系車廠還有東南亞市場的貢獻,因此比亞迪要在全球市場超越Honda,關鍵是在海外市場的擴張速度。Ford則因其歐洲與美國市場銷量較上月減少,排名下滑至第六名,銷量月衰退6.7%。雖然秋季車款上市將有助於新車銷售,但各地變數多,包含美國汽車工人工會(UAW)罷工尚未結束;俄羅斯9月21日宣布實施汽油、柴油出口限制,將再度影響歐洲能源供應;油價上漲干擾各國的抑制通膨措施等,一旦通膨再度高漲將不利於消費市場,並可能再次升息。而中國正積極透過各種政策激勵內需市場,但從夏季起各地天候異常情況不斷,也對當地銷售造成影響。整體而言,TrendForce認為,隨著第四季到來,各車廠將盡全力確保生產順暢、滿足訂單以及刺激年底銷售,盡可能減緩經濟變化導致訂單能見度降低的衝擊。
俄羅斯恐無限期禁汽柴油出口? 分析師:歐盟將成最大受害者
據外媒報導,俄羅斯政府週四(21日)宣布,對汽油和柴油出口實施臨時限制,以穩定國內市場。克里姆林宮發言人週五(22日)聲稱,只要政府認為有必要,這些限制措施就會無限期地持續下去。這對歐洲多國而言來說是個壞消息,因為此舉有可能在冬季之前擾亂燃料供應,並有可能加劇全球短缺。雖然今年稍早,作為制裁措施的一部分,歐盟已經全面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製品。但歐盟仍需要俄羅斯能源產品源源不絕地流向全球市場,以維持價格穩定。此外,俄羅斯的行動也可能導致通膨上升。能源價格近幾週已經大幅上漲,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誓言將繼續限制原油供應,直到今年年底。數據公司Vortexa的數據顯示,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柴油出口國,今年迄今佔全球柴油供應量的13%以上。自從歐盟發布俄羅斯能源進口禁令以來,俄羅斯只能為其石油產品尋找新的買家,例如亞洲、南美、中東和北非。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地區的買家除了自身需求外,還會將俄羅斯石油產品轉售到歐洲。分析師警告稱,未來幾個月,供應緊張可能加劇全球對柴油的競爭,導致包括歐洲在內的世界各地油價上漲。數據顯示,在俄羅斯宣佈限制出口後,週四歐洲柴油批發價格上漲了5%至每噸1020美元。雖然週五下午回落至每噸約990美元,但仍高於消息公佈前的水平。Rystad 能源公司資深副總萊昂(Jorge Leon)表示:「時機真的非常糟糕,歐盟冬季柴油的季節性需求很大。」他補充道,尤其是用於取暖用的柴油,建築、農業和製造業對柴油的需求在今年第四季也會增加。一些分析師懷疑,此舉可能是俄羅斯在報復西方制裁,因出口限制幾乎剛好出現在歐洲暖氣季之前。分析師表示,雖然有證據顯示俄羅斯國內存在燃料短缺問題,但很難相信這是巧合或純粹是國內問題。分析師補充道,隨著冬季的臨近,俄羅斯正在再次努力給西方國家造成經濟痛苦。不過,與先前削減天然氣出口造成的損害相比,禁止柴油出口傷害要小的多。但在柴油價格上漲的同時,原油價格也在上漲,這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即歐洲和美國的通膨可能再次飆升。
半導體新戰場1/打破地緣政治僵局 60家台日化合物半導體廠10月大陣仗合體找解方
美中爭霸從貿易戰打到科技戰,美國去年9月禁止高階晶片出口中國,日本今年5月跟進,公布半導體設備出口限制,使得中國8月出手反制,限制鎵、鍺出口,一舉將戰線從技術設備人才,拉到「化合物半導體」,同時加速台日半導體產業抱團。CTWANT記者調查,10月26日登場的台北國際光電週,以化合物半導體為重頭戲,參展規模150家創新高、6個國家地區,光是台日兩國就有超過70家科技廠大陣仗參與。在半導體產業發展初期,日本一度超越美國,使得美國1986年祭出「美日半導體協議」,加上台灣及南韓半導體產業崛起後,使得日廠全球市佔率節節敗退,近年疫情引爆晶片荒及美中科技爭霸,全球供應鏈在地緣政治危機下重組,給了日本趁勢重返半導體大國的機會,不但去年8月由八家大廠組建國家晶片隊「Rapidus」,今年6月也重修「晶片戰略」,訂下2030年產值達3.3兆元的目標。日本的半導體產業以設備及關鍵原料為主,掌握半導體產業鏈中的最上游,握有全球半導體關鍵生產原料主導權,而這次日本加入美國陣營,禁止半導體設備出口中國,反遭中國限制鎵鍺出口,這對日本「化合物半導體」影響,引來業內高度關注。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研究總監楊瑞臨指出,「現在用於電腦、手機運算的是矽半導體、屬於第一類半導體;化合物半導體是第二、三類半導體,用於加速傳導,應用有所差異」。化合物半導體中的砷化鎵(GaAS)為第二類,用於手機、基地台功率放大器,碳化矽( SiC)、氮化鎵(GaN)等為第三類,碳化矽多用在電動車、工控的動力系統,氮化鎵則用在功率大、電壓高的潔淨能源電源供應器。台北國際光電週展覽繞著化合物半導體製程而設「化合物半導體」專區,日商Disco將演示以雷射切割晶圓技術。(圖/翻攝Disco官網)日本第一大碳化矽(SiC)功率半導體製造商三菱電機,日前宣布加大兩座SiC晶圓廠投資,其位於熊本縣合志市的工廠有6吋晶圓產能,正在擴張中,這座晶圓廠距離台積電約10分鐘車程。去年市場盛傳,台積電在第三類半導體領域鴨子划水,對此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曾回應,「第三類半導體產值偏小,無法與矽基(SILICON BASE)半導體相比。」三菱電機總工程師多留谷政良,在8月23日台北自動化展中接受本刊訪問時表示,「儘管矽、碳化矽半導體在製程與應用上有所差異,但基本道理相似,因此人才是同一批」,台積電迅速發展後對半導體人才需求更緊迫,帶動當地大學院校積極培育半導體工程師,多留谷政良評估,「這部分人力缺口要能補上,至少要5年時間」,此期間台日半導體人才勢必緊密交流。事實上,今年7月間,三三會組成北海道經貿參訪團赴日,與日方討論最為熱烈就是半導體產業議題。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日本曾經是半導體製造的強國」,1986年日本生產的半導體產品全球市佔率曾高達45%,上個月的日本行,特別提出應在晶圓材料、廠務設備、人才,以及共同研發電動車、物聯網、人工智慧、元宇宙應用,尋求新南向市場的合作。此外,工研院與日本德山、國內筑波科技共同合作的化合物半導體實驗室也在8月初正式成立,號召化合物半導體自主材料生產技術平台,從事粉體製程及晶體驗證,從原料、磊晶到封裝測試。今年7月間,三三會組成北海道經貿參訪團赴日,與日方討論最為熱烈就是半導體產業議題。圖為參訪三菱電機6吋碳化系晶圓廠。(圖/三三會提供)而10月26日登場的台北國際光電週,將以「次世代化合物半導體國際研討會」及「化合物半導體產業領袖高峰會」為主角,台日廠首度在化合物半導體領域大規模參與。主辦單位台灣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執行長羅懷家指出,台灣、日本在化合物半導體領域的合作將加深、加速。台北國際光電週展覽繞著化合物半導體製程而設「化合物半導體」、「精密光學」、「光電檢測」、及「矽光子與雷射」4大主題。羅懷家指出,化合物半導體製程的材料、壓力、溫度要求與矽不同,並預告可能發表國際大廠競逐的8吋碳化矽(SiC)標準,應用在高頻高速的電動車、高鐵動力系統。同時日商Disco將演示以雷射切割晶圓技術、有別於以往用鑽石線切割,京瓷(Kyocera)展出化合物半導體封裝,日本NTT先進科技公司展出化合物半導體設備商。化合物半導體展區國內參展廠商包括環球晶(6488)、穩懋(3105)、中鋼碳素(1723)、光電檢測閎康(3587),光學佳凌(4976)、明基BenQ等;台灣超微高學的AI光學設備能把晶圓放大數百萬倍檢測表面裂痕,甚至可以做到「透視」內部瑕疵,「原理跟哈利波特『隱形斗篷』一樣,是利用折射」。一位科技業內人士觀察,日本對此番化合物半導體發展相當積極,因當局亟欲振興國內經濟,希望能夠抓住電動車動力系統、智慧製造、AI應用商機;在1980日本半導體黃金年代的從業人士們面臨退休,在鼓勵終生工作的氛圍下,有餘裕與眼界再投入產業以及促進台日雙方合作。
全球糧食短缺加劇! 路透:乾旱危及美國玉米收成食品通膨恐再起
亞洲大米市場動盪,全球對糧食短缺的擔憂更是急劇升溫。壞消息接踵而至,在印度再次加碼大米出口限制,對半熟米實施20%的出口關稅之後,如今玉米主要生產國美國,其收成也可能面臨困境。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農業偵察員上周發現,由於乾旱和授粉不良,美國南達科他州玉米存在果實不飽滿的情況,玉米棒的頂部並未長出飽滿的玉米粒;另一產地俄亥俄州的情況也十分不樂觀,偵察員稱玉米還未完全成熟,這意味著很容易受到接下來一周熱浪的影響。新的通膨擔憂愛荷華州是美國最大的玉米種植區,根據美國乾旱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該州100%的地區正在經歷一定程度的乾旱。該州超過17%的土地異常乾旱,52%的土地處於D1中度乾旱,D2嚴重乾旱涵蓋該州26%的地區,其餘4%為D3極端乾旱。依美國農業部8月21日發布的作物報告顯示,截至8月20日,佔去年美國玉米種植面積92%的18個州,玉米作物優良的比率較前一周減少1個百分點至58%,高於去年同期的55%。目前的預估來看,美國主要生產區俄亥俄州、內布拉斯加州、印第安納州和伊利諾伊州的產量都比美國農業部此前的估計要低,僅南達科他州的情況較好於預期。而這不僅對美國玉米生產者來說十分不利,也讓全球糧食安全形勢變得更加嚴峻。聯合國糧農組織(FAO)8月報告指出,全球稻米價格飆升至近12年新高,以米為主食的亞洲米價目前更創下15年新高。歐洲的野火和亞洲乾旱帶來的糧食減產,讓市場一直希望出現一場玉米豐收來彌補下降的糧食產量,並幫助遏制食品通膨。但美國玉米令人失望的收成可能在穀物市場引發連鎖反應。
擔憂白宮實施出口限制 《金融時報》:中國科技巨頭爭相囤積Nvidia晶片
英國《金融時報》今(10日)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爆料,有鑑於白宮不斷推出新的出口管制限制,中國科技巨頭目前正在爭相採購對建構生成式人工智慧(AI)系統至關重要的高性能Nvidia晶片,且訂單總價值高達50億美元。《金融時報》指出,百度、字節跳動、騰訊和阿里巴巴已向輝達(Nvidia)下訂了價值10億美元的訂單,以取得約10萬顆輝達A800 GPU晶片,並定在今年交付。另根據2位Nvidia內部人士指出,這些中國企業還購買了價值40億美元的GPU晶片,預計將在2024年交付。 報導指出,A800是Nvidia尖端A100 GPU的弱化版。由於華盛頓去年為科技圍堵北京而實施出口限制,因此中國科技企業目前只能購買數據傳輸速度比A100慢的A800。不過考慮到白宮近期動作頻頻,不斷簽署行政命令實施新的出口限制,中國科技巨頭也正在競相囤積A800晶片,加劇全球GPU晶片短缺的現象。一位不願具名的百度員工也透露:「如果沒有這些Nvidia的晶片,我們就無法進行任何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model,LLM)的訓練。」另根據2名內部員工的爆料,字節跳動已儲備了至少1萬顆Nvidia GPU晶片,並加購了近7萬顆A800晶片,訂單預計將在明年交付,總價值約7億美元。針對此篇報導,百度、字節跳動、騰訊和阿里巴巴均拒絕置評。Nvidia則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消費網路公司和雲端儲存服務商每年都會在數據中心組件上投資數十億美元,而且通常會提前幾個月下單。」一位Nvidia經銷商則透露,他們手中的A800價格已上漲了超過50%。
美對中晶片出口限制將升級? 多家晶片巨頭收入恐重創將赴華盛頓遊說
圍繞對中國半導體出口,美國可能又將祭出新招。美國財富雜誌《Fortune》週日(16日)報導稱,該國幾家最大的半導體公司的CEO將奔赴華盛頓,希望能阻止美國政府對中採取進一步措施。因中國市場佔據了這些半導體公司收入的至少一半,出口限制一旦升級,這些企業的收入將遭受沉重打擊。報導稱,美國三大晶片巨頭英特爾、高通、輝達的高管都將前往華盛頓進行遊說,討論對中政策。知情人士透露,還有其他半導體公司的首席執行長也可能前往,這些高管們計劃與美國官員舉行會議,討論市場狀況、出口管制等話題。知情人士稱,「這些公司不指望政府放棄所有限制,但它們認爲有機會讓拜登政府意識到,擴大限令或許能限制中國發展,但最終將損害美國利益。」去年10月,美國發布禁令,禁止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向中國出售某些設備,和出口一些用於人工智慧應用的晶片。日前彭博社更報導,美國還考慮禁止荷蘭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在未經批准的情況下向大約6家中國工廠出售更舊的DUV設備,其中就有中芯國際運營的一家工廠。消息人士表示,晶片公司擔心,這個在中國擁有大量業務的行業將永久失去銷售收入。據彭博社報導,美國晶片公司並不願意切斷與其最大市場的聯繫。高通向小米等中國智慧型手機制造商供應零星組件,其中國市場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60%以上。英特爾的中國市場銷售額佔其銷售總額的25%。而對輝達來說,中國提供了該公司約20%的收入晶片行業高管們擔心,政府的限制將削減銷售額,導致他們用於研發的資金也相應減少。他們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中國海關總署上週四(13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大陸集成電路進口量降至2277億塊,而去年同期爲2796億塊,晶片進口總額下降22.4%至1626億美元。目前爲止,美國半導體和顯示設備供應商、應用材料公司等晶片設備製造商的收入受到的打擊最大。這些公司也擔心美國政府的限制將擴大到其他類別的晶片。在美中緊張關係升級之際,英特爾就宣佈將面向中國市場推出一款全新的人工智能晶片。憑藉這些爲中國量身打造的產品組合,英特爾降低了人工智慧的進入門檻。
中國跌出對美最大出口國寶座 被「這兩國」超車了
美國總統拜登主政以來,美中貿易分歧不減反增,拜登政府對中國商品維持高制裁關稅,同時推動「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政策,惠及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北美貿易盟邦。在此趨勢下,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中國已「讓出」長達15年來穩居對美最大出口國的寶座,領先地位被墨西哥和加拿大兩國超越,落居第三名。《日本經濟新聞》14日報導說,據美國商務部的貨品貿易(Trade in Goods)統計數據,今年1至5月,中國對美出口額為169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減25%,占美國總進口額的13.4%,占比也較去年同期減少3.3%。從金額來看,跌至19年來的最低水平。日用品、電器等範圍廣泛的中國產品,對美國出口量均有所下降,半導體出口額更是減半。相較之下,今年1至5月,墨西哥對美出口額達195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加拿大亦以1760億美元超越中國。照此趨勢,今年上半年(1至6月),墨、加對美出口額都料將超過中國。東協國家對美出口也顯著擴大,今年1至5月的金額達1240億美元,為史上第二高,較十年前成長兩倍。今年1至5月,美國對中國出口額則為62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出口額分居第一和第二名,中國排在第三,但占比為7.5%,約是加、墨兩國的一半。目前,美國的商用飛機等產品出口失去上升勢頭,出口占比在2020年達到峰值(略低於9%)後正在下降。2009年,中國超過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一大出口國。在前一年雷曼兄弟破產引發金融海嘯的經濟衰退中,高成本的美國製造業失去了競爭力,中國則憑藉低廉的價格和供應鏈集聚效應,提升其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當前,中國的名目國內生產毛額(GDP)較15年前增長3.8倍,出口總額成長2.5倍。在2015年至2018年期間,中國商品占美國進口總量上升至20%左右,但在2017年川普政府上台後開始下降。川普政府對價值37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現拜登政府不僅延續對中國的高關稅,還在尖端半導體和通信設備方面強化出口限制措施。美企亦開始重新審視供應鏈問題,例如蘋果公司正鼓勵其在台灣和其他地區的承包商,將生產中心從中國大陸轉移到東南亞和印度。《日經》指出,若脫離對中依賴的趨勢進一步擴散,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出口將失去上升動力。外國企業把中國作為生產據點,向全球市場出口的戰略也會出現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