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潮
」 出走潮 出走 汪小菲 黃國昌 護理師老牌客運公司服務超過66年「連年虧損」 花蓮客運12/1走入歷史
花蓮的老牌客運公司「花蓮客運」,服務當地民眾超過一甲子,全盛時期營運範圍涵蓋花蓮全縣跟台東、台中梨山部分路段,不過近年評鑑屢次不佳、司機缺員,加上其他客運公司進駐等因素,造成花蓮客運營運出現危機,如今業者證實,12月1日將結束所有客運班車營運,僅剩的兩條路線也未移交給統聯客運營運。花蓮客運服務花蓮民眾超過一甲子,業者預計12月1日結束所有客運班車的營運。(圖/報系資料照)根據《中時》報導,花蓮客運這幾天頻傳僅剩的兩條路線在12月1日起改由統聯客運營運,對此花蓮客運僅回應「不清楚」,不過交通部公路局台北區監理所花蓮監理站長李明正證實,花蓮客運確定12月1日結束所有客運班車的營運,剩下兩條路線都轉由統聯客運接手,班次、時間都跟現在一樣。花蓮客運服務花蓮民眾超過一甲子,業者預計12月1日結束所有客運班車的營運。(圖/報系資料照)李明正表示,花蓮客運服務與準點率跟大眾期待有落差,考績幾乎都只有乙等,去年更在豐濱鄉發生重大車禍造成1死4傷,業者由於資金、人力長年不足,因此陸續減班、停駛,如金確定結束所有客運班車營運,未來是否以租賃車等其他方式提供服務,則要視業者規畫。他也強調,監理站會輔導客運業者業務轉移,未來也會持續稽核接手花蓮客運路線的統聯客運車輛、服務等是否符合規定,為花蓮鄉親把關。成立於1958年的花蓮客運,營運路線曾跨足花蓮縱谷、東海岸、北台東和每日限定的台中梨山追霧巴士,是花蓮老字號且獨占市場的公路客運,隨著太魯閣客運2016年開始在花蓮經營市區公車路線後,花蓮縣政府隔年起對市區公車進行評鑑,併對客運公司評分。由於花蓮客運屢因服務態度不佳、時間管理差、車內設施有待改善等問題,分數多為乙等或未達乙等,加上2020年蘇花改通車後,更多北部客運業者進駐,導致花蓮客運出現駕駛出走潮,另外,業者還多次違反《勞動基準法》被開罰,陸續將手上路線轉交其他業者接手,近年更因營運虧損,僅剩兩條公路客運路線,分別為1122花蓮−瑞穗與1142玉里−光復。
蘇花改後競爭壓力大 花蓮客運12月1日正式走入歷史
在花蓮服務超過一甲子的花蓮客運,近年因評鑑不佳、缺司機、各路線營運虧損,以及2020年蘇花改開通後5家業者進駐等原因,陷入營運危機,業者預計自12月1日起,將僅剩的2條路線移交統聯客運,正式結束所有路線的營運,走入歷史。成立於1958年的花蓮客運,公司總部設在花蓮市中山路,曾經營多條公路客運路線,包括花蓮縱谷、東海岸、北台東及每日限定的台中梨山追霧巴士。然而花蓮客運自太魯閣客運2016年開始在花蓮經營市區公車路線後,失去獨占市場的地位,且花蓮縣政府隔年起展開市區公車評鑑,對客運公司評分。自2017年起的評鑑,花蓮客運多次為乙等或未達乙等,且司機不足問題及血汗企業問題已持續多年,再加上2020年蘇花改開通後又有5家業者進駐花蓮,競爭壓力更大,花蓮客運野開始出現司機出走潮,以及各路線陷入營運虧損,因此後來僅剩2條公路客運路線,分別為1122花蓮−瑞穗與1142玉里−光復,如今更是正式結束所有路線的營運,走入歷史。對此,交通部公路局台北區監理所花蓮監理站長李明正證實,由於花蓮客運服務與準點率跟大眾期待有所落差,再加上長年資金人力不足,去年4月又在豐濱鄉發生重大車禍,造成1死4傷。因此花蓮客運確定在12月1日結束所有客運班車的營運,剩下的2條路線將轉由統聯客運接手,不過班次和時間都不會改變。他也強調,監理站會輔導客運業者業務轉移,未來也會持續稽核接手花蓮客運路線的統聯客運,針對其車輛、服務等是否符合規定,為花蓮鄉親把關。
X大改隱私政策!不願創作被「強制徵用」成馬斯克AI養分 創作者爆出走潮
馬斯克(Elon Musk)日前宣布要在年底前打造出「最強AI」,知名社群平台推特(後遭馬斯克更名為X)很快便於今(17)日宣布其用戶隱私條款進行修改,在這項預定於11月15日起生效新條款中,提及「用戶在X平台上的圖片、影音資源將無條件提供給AI訓練使用」的霸王條款,大批不願意將心血結晶無償交給馬斯克使用的圖文、影音創作者為此爆發出走潮。而另一邊,酷似推特的新社群平台「Bluesky」則傳出12小時內用戶成長超過10萬,且仍在以每秒10名註冊用戶的速度成長中的消息。社群平台X在近期正式宣布了新版的服務、隱私條款,並宣布新規將在今年11月15日正式上線。然而用戶細究內容,卻發現新條文中有極大爭議:一、用戶在X平台上的圖片、影音資源將無條件提供給AI訓練使用。二、當帳戶封鎖某人,對方依舊能看見被封鎖帳號的動態,只是不能進行留言、轉發等互動。由於修改後的條款明確指出該公司有權徵用用戶內容用於X的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模型的訓練,上述消息曝光後,立刻讓X平台上大量的藝術家與影音創作者相當不滿,新版服務條款過於霸道,完全視其智慧財產權於無物。為此,有不少創作者已經向粉絲們宣告,近期將結束在X帳號的經營,轉而尋找其他適合發布作品的社交平台。有媒體指出,由推特創辦人傑克多西(Jack Dorsey)在2019年提出,並由推特資助獨立團隊孵化的新社交媒體「Bluesky」成為了這一波出走潮的最大受益人,自X發布新版服務條款以來,Bluesky用戶並快速上升,在12小時內用戶成長了超過10萬人,並且仍以每秒10名註冊用戶的速度成長中。相關人士還透露,這批新成員中,大部分來自ACG創作文化流行的日本與韓國。事實上,以用戶發布內容訓練AI並非馬斯克獨創,今年6月,Meta旗下的Facebook、Instagram就已經宣布開始使用其歐洲用戶的公開貼文於訓練人工智慧。不過Meta強調,「不會將用戶與親友間的私人訊息內容用於訓練AI」,且用戶若不想要發文被當成AI訓練 素材,可以透過Facebook的協助頁面,提交數據刪除申請。Meta收到申請後,「將按照所在國家的隱私權法規處理。」
億元短影音時代2/夜店王子收玩心創業營收破億 蔡涵任感性:父母永遠是人生中的貴人
曾被有人封為「夜店王子」的蔡涵任,30歲以後收起玩心,到新加坡創業,失敗後帶著僅存的百萬資金將中國「微電商」模式引進台灣,2016年推出爆紅產品「熬夜霜」,還成立品牌K.C WINWIN,在百家爭鳴的保養品市場打出一片天。在競爭白熱化的保養品戰場,蔡涵任如何在8年內靠一款熬夜霜取得現在的地位?蔡涵任解釋,他先從一位只有19歲的中國友人創業經,學到「微電商」模式,有別於一般透過網路購物、拍賣的電商模式,微電商是利用社群媒體平台,如LINE群組、Facebook社團、Instagram或官網等方式,進行產品銷售和推廣。他取經返台後躍躍欲試,從他熟悉的夜生活觀察到女性夜晚「面有難色」的痛點,由於父親蔡耀億當時是化妝品商業公會理事長,認識不少化妝品產業前輩,蔡涵任告訴CTWANT記者,「我請他們提供我產品,也就是『熬夜霜』,我去夜店看到人就送。」沒想到過了幾天,在夜店使用產品的網紅們回頭找他,「有4、5個人來找我,說要在社群網站上發起團購幫我推。」透過網紅、部落客在社群網站上的分享,短短上市3天就賣出3,000盒,就這樣一炮而紅。除了自己的品牌以外,K.C WINWIN也孵化很多網紅品牌,像是變變熊酵素軟糖、Gmilk雙峰牧場、優減系列等熱賣商品,「有些人知道我們有代工工廠,覺得自己適合賣什麼,就會來找我們做。」他也接著說,「甚至有些代理越做越大,也會問我說可不可以推出自己的品牌,所以我們也協助了超過30、40位以上的客戶。」「透過數位社群網路經營自媒體,利用社群網路的粉絲、人脈達成銷售目標」,蔡涵任曾表示,重點是門檻低、靈活性高,不需要實體店面和大量資金投入就可以販售商品。這套模式讓K.C WINWIN迅速爆紅,當時創下每年近億元的營收表現。在集團營收年年創新高之餘,蔡涵任也帶著團隊投身做公益。(圖/翻攝自K.C WINWIN臉書)「熬夜霜代理最多人的時候是1,200多人。」蔡涵任看似一切順利的創業路,不到2年就遇上「代理出走潮」,他回憶起當時,「2018年有一票我國小、國中同學的團隊被其他品牌拉走,當時少掉至少200、300人。」他坦言,「團隊瞬間瓦解這麼多人,其實當時是很痛苦的,有一度覺得乾脆收掉公司,反正錢也還完了。」灰心的他,回過頭赫然看見仍留在團隊裡的人,「因為這樣我才堅持下去的,後來發現,留下來的才是真的。」這讓他一路堅持走到今天,「很多人從公司一成立就跟我到現在,都已經8年了,有的從19歲還在唸書時,跟到現在都生2、3個小孩,從辣妹變成辣媽。」現階段,K.C WINWIN團隊約有600人。蔡涵任不否認,今日的事業成就與父親有很大關聯。「其實很多人會酸說我就是拿家裡的資源,這也沒有錯,有現成的資源不拿要幹麻?」他接著說,「但是說真的,以前會叛逆說不要跟爸爸一樣,根本是鬼扯,長大才知道其實跟爸爸最好,只是可以做出不一樣的東西。」「我自己出來創業,和他的事業體可以分開,如果一直在他的事業體底下,那永遠都只會是他的小孩,但如果做相關產業再回去家裡做連結,就是很不一樣的。」他甚至跟父親開玩笑,「那這幾年我就把他的公司併購啊,他也很開心說這樣可以退休了。」快要40歲的蔡涵任感恩地說,「父母親永遠都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貴人。」微電商的創新模式吸引不少人關注及了解。(圖/翻攝自K.C WINWIN臉書)
護理荒未止血!逾6成7醫學中心大夜護病比沒達標
護病比未達標準的醫院家數及占比「三班護病比」標準制度今年3月上路,但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今年5月止,全國有67.8%醫學中心大夜班護病比未達標,區域醫院則有51.22%大、小夜班未達標,全國護理人員離職率2023年更飆升至12.61%,顯示護理師荒毫無改善。藍委批評,政府的政策效益過於樂觀,人力調度只是「挖東牆補西牆」,白委也認為三班護病比必須入法,才能給醫療機構壓力。為降低護理人員離職率,衛福部今年投入40億元獎勵輪值夜班護理人員,明年編列25億元,獎勵三班護病比達標的醫院。然而,立院預算中心報告揭露,三班護病比上路至5月為止,全台28家醫學中心的白班、小夜班及大夜班各有1家、7家及19家護病比未符規定;全台82家區域醫院,白班未達標則有36家,小夜班及大夜班未達標共42家;而全台305家地區醫院,白班、小夜班及大夜班各有17家、25家及27家未達標。報告也顯示,2019年全國各層級醫院護理人員離職率平均11.12%,2023年度增至12.61%,區域醫院、地區醫院離職率略提高,但醫學中心2023年離職率10.51%,遠高於2019年的8.59%,可見醫學中心護理人力流失惡化情形更嚴重。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分析,現行獎勵制度不公不均,更助長醫學中心的人力出走潮,健保「強化住院護理照護量能方案」,分別發給輪值急性一般病床小夜班與大夜班的護理人員每班500到600元、900到1000元獎勵,但急診、加護病房、手術室的護理師只能要大家「共體時艱」,共同分配一包夜班獎勵。她說,對著重急重症照護的醫學中心護理師而言,晚上在急診室搶救病人、在加護病房和死神拔河,每班卻可能只拿到幾十元獎勵,要如何把護理人員留下?她批評,倘若衛福部還是舊思維、老方法,無法有效留下老鳥、招攬新血,在整體護理人力沒有成長之下,任何政策都只是讓人力挖東牆補西牆。民眾黨立委陳昭姿則強調,獎勵措施顯然無法給予醫療機構壓力,三班護病比一定要入法,才不會出現醫學中心持續蓋大樓、護病比卻敬陪末座的情形。
藍白強勢決議退回總預算 國民黨團要求行政院重編
立法院藍白黨團日前強勢決議,退回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民進黨怒斥國會多數暴力,揚言要提「釋憲」。國民黨團強調,此次退回總預算案,是回應民意最具體的展現,國民黨團會堅持到底,要求民進黨政府把該給人民的錢全數補齊,不該花大肆揮霍浪費的錢,必須全數刪除,行政院就應該退回總預算案重編。國民黨團表示,健保點值每點0.95元的相關預算沒編,全民要藥沒藥,要床位没床位,醫護人員成為血汗工廠,全民現在連看病吃藥都會有問題。賴政府都視而不見。號稱打詐的宣傳費就編了73億,結果人民被詐騙的金額屢創新高,高官有人出來負責嗎?政府說要強化國防安全,結果明年志願役「預算員額」將比今年縮減5486人,自願役提前離退的問題日益嚴重,國防部有在管嗎?國民黨團表示,政府錯誤的能源政策,將付出九千億以上的預算,再生能源發電佔比卻遲遲無法達標,卻造成電價一再上漲,而全民飽受高電價之苦,但綠電廠商人人荷包滿滿,貪腐問題已成全民共識,只有賴政府視而不見。國民黨團指出,若政府能源政策不改,台灣不用乾淨能源的核電而全面使用火力發電,未來台灣生產的產品要繳交的碳稅,沒有任何企業支撐的起來!未來企業的出走潮只會讓經濟崩潰!難道政府要等到經濟出大狀況才要出來收拾?國民黨團表示,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是立法院正式通過的法律,原民會為何不依法編足預算已是公然違法,立法院決議公糧收購價格由26元提高至31元,農業部一毛未編,農業部漠視立法院決議,置農民及原住民權益不顧,難道立法院、在野黨能坐視不管嗎?國民黨團提到,114年度中央政府預算案中,文宣費用暴增5億9千萬元,增加幅度高達65.4%,總金額高達14億9288萬元,拿全民的血汗錢來供養綠色媒體、側翼網軍、1450,來洗全民的腦,這樣如此離譜的預算案,浪費民脂民膏不應刪除檢討?不該退回重編嗎?民進黨政府不思反省,還有臉發動側翼造謠抺黑,這種預算案就應該退回重編。國民黨團說,綜合如上多項重大理由,在野黨團代表的多數民意,要求退回預算案,就是要給行政院一個改過的機會,政府不能這樣亂花錢,天經地義、理所當然。國民黨團強調,我們要請問行政院長卓榮泰,如果你們面對立法院的多數民意的方式,就是躱在見不光的網路側翼後抺黑,敬告卓榮泰院長,國民黨團將嚴審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為人民強力把關刪除不該花的錢,以回應廣大的民意,請國人拭目以待。
學校爆行政出走潮!公文量直直升 教育部挨轟減量喊假的
學校爆發行政出走潮,問題癥結除薪資加給不多、法令沒硬性規定等,行政作業流程繁複讓教師不堪負荷也是主因,台中市教育產業工會抨擊,教育部7年前開始推動行政減量,但台中市各學校近幾年公文量有增無減,行政減量根本是「喊假的」。台中市教育產業工會統計,台中市各學校公文數量從107學年度的5816份,到112學年度增加為6698份,打臉教育局聲稱的公文減量根本是「玩假的」。(圖/台中市教育產業工會提供/中國時報林欣儀台中傳真)台中女中日前傳出因找不到老師兼任行政職,竟要求3名代理老師兼任學務處3個組長職務,引發關注。台中市教育產業工會指出,代理老師兼任處室行政工作倍感壓力,雖教育局強調會簡化學校行政作業流程、降低教師行政工作負擔,但「都是騙人的」。拿出統計數據,台中市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林碩杰指出,從107學年度到112學年度,台中市各學校的公文量從5816份增加至6698份,其中還不包含局務公告,公文量有增無減直接打臉教育局聲稱的「行政減量」,也讓此政策形同失敗。除一般公文外,林碩杰說,教育局的局務公告效力也比照公文,這些公告都要學校各處室查看、辦理,單單1個月的局務公告就多達270多筆、等於1年有約3240筆,一般公文加上局務公告,學校1年要處理上萬件公文;反觀鄰近的南投縣教育處1年公告僅640筆,台中市幾乎是南投的5倍多。教產工會說,除了教育局,市府其它局處也都會要求學校協助宣導各種事項,這些事情加起來讓兼任行政職的教師累翻了。教育局回應,市府先前已召開多次行政減量會議,教育局也擔任守門工作,篩檢來自中央、各局處的公文,並利用教育局網站調查方式請各校填報資料,簡化行政流程,各校只要上網填報即可讓教育局掌握共通資料;此外,包括研習、開會等事項都持續朝簡化會議、線上研習等方式辦理。
華亞地主心聲1/廖俊松父子也被羈押 他是奉王永慶指示來龜山開發要角
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涉嫌在桃園市長任內收賄500萬元,7月11日遭桃園地院裁定收押禁見,而在華亞科技園區開發案中涉嫌行賄的台塑顧問廖俊松父子,則自月初遭約談後羈押迄今,對此台塑發聲明強調與公司無關。到底廖俊松是誰?CTWANT記者拜訪桃園市華亞科技園區附近在地居民多說,「大家都認識他!」11日上午,CTWANT採訪團隊實地走訪位於桃園市龜山區文化二路的華亞科技園區,這座台灣第一宗由民間企業自行開發之乙種工業區,由南亞塑膠工業於1994年依都市計畫法申請開發,占地158公頃,分兩期開發,迄今30年,包括廣達電腦、友達光電、美光、穩懋等半導體科技業共108家企業總部進駐,園區年產值約逾5000億元。由於華亞科技園區已飽和,中央、地方擬以區段徵收方式進一步擴大園區,正是鄭文燦在桃園市長任內經手的「變更林口特定區計畫(配合工五工業區產能提升計畫–工五工業區擴大方案)」,緊鄰華亞科技園區邊界、華亞三路旁的一塊50公頃土地,其中9.5公頃爭取自辦市地重劃一案,讓鄭文燦今年7月5日遭約談,進而爆發疑似收賄。CTWANT採訪團隊實地走訪華亞科技園區服務中心,二樓掛著「桃園縣龜山鄉華亞重劃區管理委員會」牌子的辦公室,職員稱說非擴大案自辦重劃會,主委廖俊松辦公室也非在此處。(圖/記者劉耿豪攝)此案爭取自辦重劃的「華亞科技重劃區管理委員會」,由擁有台塑顧問、華亞科技園區主委等頭銜的73歲廖俊松擔任主委。CTWANT記者走進該委員會設在園區服務中心二樓的辦公室,二樓職員先是說此處非自辦市地重劃管委會,建議到一樓找,記者走到一樓辦公室,一樓職員則推說不清楚。究竟這位台塑顧問廖俊松是誰?CTWANT記者驅車走訪華亞科技園區所在地,當地居民多說「大家都認識他」,並取得第一手資訊,「廖俊松曾親口公開表示,他是『奉王永慶董事長的指示到龜山來開發』,『開發之前,先在美國矽谷科技園區待過半年,華亞園區即是請參與矽谷設計者在台灣努力兩三年才幫忙規劃好的……。』」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石化業起家後,民國60、70年代,在林口、龜山及泰山一帶買地,先後蓋長庚醫院、長庚大學、明志科技大學、長庚科技大學(前身長庚護校)等。1974年,中央政府核定「林口特定區」計畫,劃定五個工業區,1981年進行第一次通盤檢討時,王永慶便指示爭取「工五工業區」,為台灣第一宗由民間企業自行開發之乙種工業區。前桃園市長鄭文燦,因涉嫌華亞科技園區擴大計畫開發案收賄,二次交保被發回,7月11日則被裁定羈押禁見。(圖/記者方萬民攝)據CTWANT取得資訊,廖俊松曾跟民眾說,「王永慶董事長會選擇到龜山開發,是因那時,高科技廠商在台灣找不園區進駐,王永慶即希望台塑不僅是石化生產製造業龍頭,也能在高科技業領域做榜樣,透過設立華亞,輔導廠商,帶動國家高科技經濟發展」。廖俊松還解釋會選擇龜山,主要是因為台塑企業已在當地設立長庚紀念醫院、長庚大學、明志科技大學,因此希望在此發展一流高科技園區,增加就業機會。華亞開發案由南亞及台塑負責合資成立「亞台開發」,即由台塑退休、前總管理處總經理楊兆麟、侯文水及廖俊松當董事(廖於2020年離職)。由於該計畫案劃定面積達158公頃,相當廣大,土地徵收工作即由台塑主責,與地主交涉工作就落在廖俊松身上。華亞科分兩期開發,第二期開發時更名為華亞科,因此外界對工五工業區的名稱不熟悉。陳水扁總統任期間,曾赴華亞科技園區TFT廠廣輝電子視察,右二為廣達集團創辦人林百里。(圖/報系資料)而在林口台地一帶走動30多年的廖俊松,從早期開發、招商到擔任園區主委,協助溝通管理廠商與鄰里等環境事務,在園區廠商、地主及在地居民間,無人不知。廖俊松於2009年受訪時曾說,華亞科招商初期,遇台商出走潮,加上限建、供水及發照不易,招商陷入困境,直到廣達購地進駐園區,林百里還兩度向扁政府爭取下,容積率從120%提高到210%再到300%;約莫19年前,廖俊松還爭取到全球最大晶片微影設備商ASML艾斯摩爾落腳(位於科技六路),華亞科技園區這才成了科技聚落,周邊土地也跟著水漲船高也因此當園區用地飽和急需擴大時,不只廠商期待,周邊有不少在地地主也等著開發,加上廖俊松、楊兆麟、侯文水等台塑老臣等以個人身分參與此案,希望能複製華亞一期、二期開發經驗,讓這塊聚寶盆開發更添加成功度。
全台最賺錢醫院前5名曝光!第一名是它 連7年奪冠
前五大賺錢醫院健保署4月30日公布2022年醫院財報,林口長庚連7年蟬聯最賺錢醫院。與2021年相比,林口長庚總收入多了59.14億,歸功於股利,而義大醫院因少了8億的投資收入,從第5大賺錢醫院暴跌至第2大虧錢醫院。醫界直言,靠非醫務收入支撐不是好現象,期待政府改善支付制度,讓醫療機構,尤其偏遠地區的醫院能靠本業獲利,才能幫助更多病人。前5大最賺錢醫院,分別是林口長庚、高雄長庚、中國附醫、基隆長庚、桃園長庚,長庚體系佔4家。最虧錢醫院方面,亦是長庚體系的土城醫院短絀最多,達1.15億,第2~5名依序為義大醫院、博田國際醫院、國仁醫院、門諾壽豐分院。值得注意的是,19家醫學中心當中,有10家醫院的醫務利益率都在3%以下,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分析,這顯示醫院難靠本業獲利。雖然2022年,整體醫務收入有好轉趨勢,主要是因就醫少、點值上升,加上政府補助所致。長遠來看,醫務本業仍是虧損居多,就連林口長庚,過去幾年的醫務結餘也是負數。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表示,健保的錢不夠,醫院得靠「美停事業」(美食街、停車場)及投資活下去,這不是好現象。大醫院多處市中心,人多、環境便利,有條件經營非醫務收入,但對偏遠地區而言,病人經濟狀況不好,不可能收取高昂的停車費,也很少人會到偏鄉醫院吃飯,政府有必要調高醫療的投資,改善支付制度。為避免偏鄉地區無醫院可看,健保署下半年將推動「燈塔醫院」計畫,研議對「不能倒」的偏鄉醫院祭出補助配套。今起也提高離島醫院的住院給付,包含護理費、病房費等住院申報,加碼至3成。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說,2022年整體醫務收入好轉,各界關心的是,結餘的流向如何?2022年醫院的人事費用占率從46.5%降至45.9%,面對嚴重的醫事人員出走潮,醫院是否有將結餘合理回饋到醫事人員、改善職業環境,都值得追蹤。
司法之怒1/2196法官要結387萬案 司法院竟怪「沒集體向社會發聲爭人力」
司法院長許宗力任期接近尾聲,卻發生士林地院李昭然法官墜樓身亡,以及高院陳姓女法官兩度在辦公室昏迷的不幸事件,引發全國法官憤怒及民眾的普遍同情,雖然朝野立委都願意修法,放寬司法人員名額上限,讓司法人員喘口氣,卻也凸顯許宗力當院長7年來只顧打著人權美名、推動絕大多數民眾無感的法案及憲法訴訟,卻不重視相對應的司法人力評估,導致全國法官發起「白花運動」,為「健康權」而戰!根據統計,2016年全國法院總新收案量為313萬4394件, 2023年為387萬6060件,大幅增加23.66%,2016年法官總人數為2071人,2023年為2196人,只增加6%。司法高層告訴立法院,案件這麼多,需要司法人力5536人才能清理未結案件。可是根據《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規定,司法院及所屬機關員額上限為1萬5000人,但2024年度預算員額已達1萬4508人,司法院在各界質疑下,竟把國會當菜市場,向立委和行政院漫天喊價,希望增加5000多人、也就是增加目前司法人力的1/3才能結清舊案,似乎案子辦不完不是司法院的錯,而是國會和行政院未給足夠人力,讓人懷疑司法院解決問題的誠意和能力。能通過競爭激烈的司法官考試都是天之驕子,但分發後將面臨土石流般案件。(圖/翻攝司法官學院官網)至於司法院對內也是一樣離譜,司法院人事處面對全國法官交相指責之際,在一封給全國法官的內部信件中,要求法官集體向社會發聲,爭取人力。好像司法人力不足,全國法官也與有過失,誰叫你們沒有「集體向社會發聲」?不過後來全國法官也真的集體發聲了,那就是讓司法院相當難堪的「白花運動」,而且當天還有一位高院女法官倒下!司法院長許宗力前往士林地院探視,竟對媒體表示:希望法官注意身心健康、參加戶外活動,不要整天綁在辦公室。司法界對此罵聲不斷,有離職司法官在臉書PO文,質疑許宗力如同晉惠帝「何不食肉糜」,許多法官紛紛要求許宗力下台。法官們在法官論壇上悲憤提出改革訴求,有法官指出,「今天聽院長的話外出運動半天,回辦公室案件會自動消失不見嗎?」連一向保守穩健的最高法院院長也忍不住開轟,最高法院前院長吳燦卸任前夕曾感嘆,大法官釋憲健康權「好像對我們不適用」,吳燦指出,三審法官都是有年紀的人,司法院廢除限量分案,已大幅加重工作量,希望司法院對增加員額不要斤斤計較。接替吳燦的現任最高法院院長高孟焄也在交接典禮上表示,原本法官們聚在一起都在討論養生之道,現在改成討論退休生涯,她呼籲司法院給予協助和支持。不過司法院長許宗力似乎聽不進去。新北惡房東張淑晶誆騙數十位房客,遭最高法院重判入獄。(圖/報系資料照)司法院的荒腔走板,連執政黨立委也很難幫腔,民進黨立委吳思瑤調查指出,近年來司法案件暴增,司法人員出現出走潮,根據統計,近10年來,司法院出走人數達575人,包括法官98人、事務官53人、書記官424人。此外,濫訴問題也一直困擾司法界,不過由於法律上對濫訴界定模糊,司法院至今仍無解方。最知名的濫訴「專家」首推新北惡房東張淑晶,張淑晶2014年起,以不實廣告出租公寓隔間套房,簽約時拐騙房客留下親友資訊,房客要求退租,她不僅刁難還反告房客及親友,受害人數高達78人。最高法院先將她判刑5年6月定讞,後又依誣告罪另外判刑8年6月確定,目前正在服刑中。
公務員爆出走潮…過來人不意外 分析「4大原因」:10年前入職最慘
考試院日前送交立法院的報告顯示,2022年公務員離職人數達13500人,對比2021年的10990人,增加22.8%。對此,1名自稱公務員的網友分析4大原因,分別是薪水待遇差、勞逸不均、福利不佳,以及不再有穩定保障,「這幾年想來公職的人越來越少根本正常,正常一點的107、108後就不會想來了」。原PO在PTT八卦板發文,公務員越來越少人想做真的不意外,背後原因不勝枚舉,就自己的觀察最主要有幾點,「薪水差業界太多,讀電機、機械的去科技業沒幾年就能破百,厲害一點的破兩百也是大有人在,去公職呢?破百要多久?」加上近年房價、物價飛漲,公職人員的薪水調幅卻不如預期,工作還越來越多。該名網友提到,公務員常遇到勞逸不均的問題,「薪水一樣但工作難易、勞累卻差異很大,不講資歷什麼的影響,就拿差不多資歷、階級的來比,有些人做的事情輕鬆責任低,有些人卻事多擔子重,薪水呢?沒啥差異」;此外,公務員過往貸款還有優勢,現在跟一般人相差無幾,民間企業常見的尾牙等,更是看的到吃不到。原PO直言,外界過去普遍認為公職人員有保障,然而自從年改後,情況和以前完全不同,「這幾年想來公職的人越來越少根本正常,正常一點的107、108後就不會想來了,尤其109、110以後的。我真的想問這時候來的到底是什麼考量?只能說10幾年前雷曼兄弟那時候考進來的真的可憐,當時錄取率低的可憐,待遇也還可以,不到幾年變成這樣,慘」。貼文引發討論,不少鄉民留言「重要的是冷氣還限溫,然後看上面的人整天幹話,自己被民眾狗幹」、「政府片面就可以修改薪資待遇福利和退休金,連和員工協商都不用,穩定的誘因都沒有了」、「雖說到處都有勞役不均,但在公務界卻特別嚴重特別明顯,因為同事們薪水都完全一樣,工作量卻會有很明顯的經年累月的巨大差別」。
60人肩負台北市食安 陳彥元揭稽查員辛勞…認了36%要出走
寶林茶室信義A13店中毒案持續延燒。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陳賢蔚今(30日)表示,曾有民眾在2022年9月20日透過1999陳情A13違反食安,但市府3天後稽查合格就沒下文。台北市衛生局對此雖還原時間軸澄清,卻傳出稽查科發生出走潮。陳賢蔚引述民眾說法,指時任柯市府9月23日稽查A13店合格後,回覆民眾:「將該業者列管,不定期派員前往稽查,以確保食品衛生安全。」但台北市政府直到這次中毒案發生,才在今年3月24日及25日稽查,質疑柯市府、蔣市府作為。60多名稽查員肩負台北市253萬人的食安。(圖/台北市衛生局提供)衛生局長陳彥元說明,2022年9月稽查結果為合格;下屆衛生局則因前面的稽查還是合格,因此聚焦寶林相關的餐飲店,其中饒河店2023年7月稽查發現有部分疏失,10月再稽查也未見很好改善,且發現新狀況,直到今年3月才合格;北車店亦於2023年2月稽查,發現作業標準問題並令其改善,同年3月再稽查確認已改善給予合格。陳彥元也在今天的市府記者會表示,稽查人員所做一切都是為維護市民飲食健康與安全,人員除面對日常數萬件稽查工作,還要處理臨時專案,同時承受媒體高曝光壓力,以及不定時接受衛生局指揮。他強調,台北市稽查人員約60餘位,但要肩負12行政區共253萬人所有食安稽查,外界應給予肯定、鼓勵,減少苛責,並證實稽查科約有36%出走,希望透過市府與中央擴編稽查人員。蔣萬安則指出,不論是經費預算,專業人才訓練與加入,都希望台北市與中央合作,加快檢驗速度與整體量能。
剴剴之死/女社工須要上手銬? 社工工會質疑警方、兒福聯盟
北市1歲男童剴剴遭兒福聯盟認證的劉姓保母姐妹虐死,兒福聯盟的主責社工、陳姓女子,涉嫌偽造訪視紀錄,遭台北地檢署以30萬元交保。臺北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2024年3月12日晚間發布聲明,質疑警方對陳女上手銬違反比例原則,也批評兒福聯盟把責任都推到基層社工身上。北市社工工會4點聲明指出:一、警方上銬是否具正當性與符合比例原則?根據《警察職權行使法》第20條第1項規定,以及執行拘提逮捕解送使用戒具實施辦法第6條及第7條,請問警方上銬是否具正當性及符合比例原則?本案社工是否有攻擊、自傷或抗拒之行為?甚至手銬戒具的注意要點規定應注意避免使用戒具遭他人攝錄影。若該社工均已配合調查,警方有何正當理由在大眾媒體前將其上銬供拍攝?本會對警方違反相關規定將社工上銬及供媒體拍攝之行為表示嚴正抗議。二、呼籲媒體自律,應保障社工當事人隱私本案目前已進入司法程序,不應未審先判。針對眾多媒體及民眾暴露社工個人隱私,包含姓名、照片、家庭背景以及學經歷,恐影響本案社工人身安全,本會呼籲媒體及社會大眾自律,並且請勿轉發。根據兒盟員工表示,大批媒體整天在兒盟辦公室守候,造成工作人員嚴重的心理壓力,且已影響日常工作程序。呼籲媒體朋友還給兒盟員工一個正常的工作空間。三、兒盟董事長不要把責任全丟到社工身上兒盟董事長要求本案社工「應勇敢面對社會、配合司法調查。」但這是社工一個人的責任嗎?社工執行業務之過程,皆受到機構督導之指揮監督,身為機構的最高負責人更是責無旁貸,不該所有責任都由本案社工一人承擔。此回應更造成各界人心惶惶,擔憂未來機構遇到重大事件時,是否只會把第一線社工推出去面對社會輿論與咎責?四、主管機關的責任在哪?為何全由社工一人扛?強力譴責主責主管機關衛生福利部,依《社政單位兒少保護案件通報處理、調查及處遇服務作業程序》規定,應於重大兒虐事件發生30天內完成調查報告。然衛福部在3月新聞報導延燒後,才緊急召開會議檢討兒少安置、收出養及居家托育制度不全,未能針對兒少政策缺失做出即時回應。另外衛生福利部、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在過程中都未維護社工權益,躲在本案社工後面,讓本案社工面對輿論壓力。直到今晚本案社工被警方上銬,全台社工目睹媒體大肆報導畫面,都已經造成不可抹滅之創傷,甚至是可能的社工出走潮,本會盼主管單位針對可能造成之社工集體創傷提出相關之對策。
剴剴之死/社工上銬…網嘆「社工集體創傷日」!作家怒:燒女巫? 工會喊話兒盟:別讓1人擔
1歲男童剴剴疑遭劉姓保母虐死案,引發外界高度關注,負責此案的兒福聯盟陳姓社工被質疑包庇,昨(12日)依過失致死等罪嫌上銬移送,複訊後30萬元交保,哭著離開。畫面曝光後,社工作家阿九嘆,「我以為我們已經很進步了,但卻還是跟中世紀一樣燒女巫。」台北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也發布聲明稿,要兒盟董事長別把所有責任都由社工一人承擔。粉專《台灣社工資訊交流團》昨(12日)沉重發文,「113.03.12 社工集體創傷日。」貼文一出引發討論,大家紛紛留言「第一線擔負起一個人的生命,出事了第一個被檢討」、「同為第一線社工,看到社工戴上手銬新聞,我都想哭了」。身為社工的作家阿九在粉專《阿九的狗屁倒灶》痛心地說,「我以為我們已經很進步了,但卻還是跟中世紀一樣燒女巫。最近的虐嬰案,主責社工被上銬,甚至流出她過往的求學歷程、正面新聞以及日常照片。等一下,直接施虐的保母不去問責,把砲口對準社工?未審先判,一堆人斬釘截鐵的說造假紀錄,等下,我不知道各位都參與偵查流程,還是社工已經認罪了?」阿九認為,發生社會事件,究責只是個過程,重點還是在未來如何防範類似事件再度發生,提高訪視頻率、注意案量是否超負荷,聘僱足夠的社工來減輕案量,提供更高品質的監督與服務,燒掉一個女巫,不能夠解決問題,「何況,你確定這個女巫應該燒?施虐的人是誰?兇手才是真的做了慘絕人寰的事情,而社工呢?原來痛下毒手的人是社工,放火並添加木材的人,你們真的燒對人了嗎?」阿九直言,自己並不是在幫任何人,任何社福單位脫罪,事件已經在調查中,會相信司法,等待最後的結果,「我痛心的是,社工先被媒體以及輿論定罪,如此被當成女巫,以及隨著之來,肯定有更多人擔心『成為女巫』,變成下一具燃燒殆盡的焦黑屍體,滿懷擔憂地離開本來勞動條件就不怎麼好的社工崗位。」台北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發出4點聲明如下:一、警方上銬是否具正當性與符合比例原則?根據警察職權行使法第20條第1項規定,以及執行拘提逮捕解送使用戒具實施辦法第6條及第7條,請問警方上銬是否具正當性及符合比例原則?本案社工是否有攻擊、自傷或抗拒之行為?甚至手銬戒具的注意要點規定應注意避免使用戒具遭他人攝錄影。若該社工均已配合調查,警方有何正當理由在大眾媒體前將其上銬供拍攝?本會對警方違反相關規定將社工上銬及供媒體拍攝之行為表示嚴正抗議。二、呼籲媒體自律,應保障社工當事人隱私本案目前已進入司法程序,不應未審先判。針對眾多媒體及民眾暴露社工個人隱私,包含姓名、照片、家庭背景以及學經歷,恐影響本案社工人身安全,本會呼籲媒體及社會大眾自律,並且請勿轉發。根據兒盟員工表示,大批媒體整天在兒盟辦公室守候,造成工作人員嚴重的心理壓力,且已影響日常工作程序。呼籲媒體朋友還給兒盟員工一個正常的工作空間。三、兒盟董事長不要把責任全丟到社工身上兒盟董事長要求本案社工「應勇敢面對社會、配合司法調查。」但這是社工一個人的責任嗎?社工執行業務之過程,皆受到機構督導之指揮監督,身為機構的最高負責人更是責無旁貸,不該所有責任都由本案社工一人承擔。此回應更造成各界人心惶惶,擔憂未來機構遇到重大事件時,是否只會把第一線社工推出去面對社會輿論與咎責?四、主管機關的責任在哪?為何全由社工一人扛?強力譴責主責主管機關衛生福利部,依<社政單位兒少保護案件通報處理、調查及處遇服務作業程序>規定,應於重大兒虐事件發生30天內完成調查報告。然衛福部在3月新聞報導延燒後,才緊急召開會議檢討兒少安置、收出養及居家托育制度不全,未能針對兒少政策缺失做出即時回應。另外衛生福利部、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在過程中都未維護社工權益,躲在本案社工後面,讓本案社工面對輿論壓力。直到今晚本案社工被警方上銬,全台社工目睹媒體大肆報導畫面,都已經造成不可抹滅之創傷,甚至是可能的社工出走潮,本會盼主管單位針對可能造成之社工集體創傷提出相關之對策。《CTWANT》提醒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護理師傳出走潮 年後恐再掀一波關床潮
護理師夜班獎勵2月1日開始入帳,但人力問題仍然未解,忙完醫院評鑑、領完年終獎金,年後將有新一波護理師離職潮。醫界觀察,在人力荒衝擊下,去年出現的關床潮至今未見起色,各醫院降載比率仍達1~2成,春節將至,醫院減少開床,病患上不去病房,急診將面臨塞爆挑戰;三班護病比雖公告,但缺額仍在,且獨厚夜班,白班可能跑更多,春節後,不僅關的床開不回來,恐現另一波關床潮。北部區域醫院一位不具名人士透露,自己醫院下周起就會關閉60張病床,最擔心的是護理師領完年終離開,這些病床恐怕還得繼續關。亦有地區醫院人士指出,這波離職潮特別明顯,即便衛福部已祭出新制,但門診仍收到4、5張護理師離職單,年後就要轉往診所執業。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表示,去年關床潮至今病床的開設情況未見起色,雪上加霜的是,疫情期間,出自對病人的責任心,許多護理人員死守崗位,疫情趨緩、與病毒共存後,許多人開始出走,亦有人努力撐到評鑑結束,給醫院最後面子再離開,人力缺口愈來愈大。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指出,以新光醫院為例,去年人力荒最嚴重時,包含加護病房在內,關閉的病床達90床之多。醫院為護理師加薪後,狀況開始止血,降載的床數減至70床,最起碼沒有惡化,但仍未恢復到疫情以前。春節期間,因診所停診,急診年年壅塞,今年遇上人力危機,緊急救護也面臨挑戰。相關人士指出,目前急診等床大概至少需要3天,知名醫院可能得排上1周之久,若急診室的病床都塞滿,更會出現「蝴蝶效應」,救護車將被扣在醫院,無法出動。屆時,民眾在三重出現OCHA,恐怕得從新莊、中永和派車救人,錯失搶救黃金時間,呼籲政府應強化民間救護車的功能,以減緩關床潮的衝擊。面對關床危機,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強調,年後應盡速檢討健保給付不足問題,準總統賴清德當選前曾承諾要推動支付制度的改革,不僅去年1、2季,3、4季點值也要補到0.9元。醫界期盼不只去年,至少今年也應補至0.9元,希望政府能開口承諾,且要更重視最缺人的地區醫院,醫院才能有信心提供護理人員更好的待遇,免於關床惡性循環。
夜班護理人員加薪至今 醫院「關床率」仍高居不下
為了解決疫後護理荒,行政院撥補240億元予健保基金,其中40億元為夜班護理人員加薪。但至今各大醫院仍是「有醫生、沒護理」照顧病患,「關床率」高居不下。衛福部照護司表示,宣布加薪至今,11月新增執業登記護理人員,與今年初相比,增加近3700人,已見起色,但仍遜於疫前同期5000多人。新冠疫情後至今,北部包括醫學中心、區域醫院都關了1成以上病床,包括台北馬偕、振興、新光都關50至100床以上,輔大醫院至今仍找不滿護理人員,病床開不成,急重症病人要在急診室苦候至少48小時情況,未見緩解。照護司長蔡淑鳳表示,全國合格護理人員約31萬人,目前執登人數近19萬,為吸引人才留任,衛福部明年「三班護病比」上路,預估3年內補8千人,以每人人事成本70萬到100萬計算,相關支出需56到80億元,衛福部第一階段會先提高夜班人員薪資,所需40億元由健保基金240億元支應。蔡淑鳳表示,加薪政策宣布後,今年11月新增執登人數就比今年1月增加3500至3700人,比去年2500人多,但和疫情前,每年底國考後約增5千名相比,仍略遜一籌,希望獎勵夜班費後,一年內回到疫前水準。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坦言,今年初新光也關了近百床,10月底宣布全面加薪後,雖仍聘不到人,但至少舒緩「年底出走潮」,過去每年都會出走近百人,今年12月,僅「個位數」護理人員要走,「加薪至少讓人願意留下來」。洪子仁表示,明年度配合公務人員調薪4%,公立醫院都會調整,對私立醫療院所來說,薪資強度不足就搶不到人可用,「勢必又要再調一波」。
護理師公會要求加薪 薛瑞元強調已拿最大誠意
在近年國內醫療環境惡劣的情形下,不停出現護理師出走潮,為改善薪資過低的狀況,衛福部宣布要替護理師加薪。護理師公會則堅持調薪應「不分公私立醫院」,必須給予每月加薪一萬元且持續2年。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7)日再度回絕相關訴求,表明「不可行」。薛瑞元指出,公私立醫院都願意提供護理人員加薪措施,但獎勵金相關辦法並非一蹴可及。因此,依照護師公會要求,每月先給一萬元,直接撥入個人帳戶鼓勵留任,持續兩年,之後再調回現在薪資。薛瑞元無奈地說:「這是不可行的啊。」他也表示,所在的醫院能否這樣做,也是個問題。先前護理師公會提出九大訴求,希望改善工作環境,其中「保障年薪不含夜班費至少70萬元」、「不分公私立醫院每人每月加薪一萬元」這兩大訴求衛福部再度回應不買單。薛瑞元也說,衛福部已拿出誠意,承諾衛福部所屬部立醫院明年一月起,不分公職或約聘,全員配合政策調薪4%、最高調幅可達2500元。他也無奈表示,「在談加薪,永遠沒有人會說滿意、說謝謝啦。」
國內房市不景氣海外地產蠢動 專家:投資年齡下降「3點避險」
國內房地產走下坡,反指標的海外不動產今年以來蠢蠢欲動。中華民國不動產交流協會理事長張俊麟就表示,國內稅制不友善、房價過高,國人投資海外不動產的年齡有下降趨勢,他提醒,欲進場民眾可挑選「開發國家」「在當地上市或大品牌開發商」「台灣5年以上經驗的代理商」以降低投資風險。中華民國不動產交流協會於疫情前每年都會舉辦台灣國際房地產博覽會,疫情3年採線上舉行,今年恢復實體活動,不過參展的海外不動產廠商卻大爆發,「過往參展有7成為海外業者,3成為國內業者,今年6月博覽會,竟有95%參展廠商都為海外商,且50攤大爆滿,因此加碼於11月舉辦第二場博覽會,仍有9成為海外業者參展,史無前例,也可看到國內不動產及海外不動產的消漲。」張俊麟說。張俊麟表示,上一波海外不動產熱潮是2015~2018年,也是國內地產的低谷,這回國內稅制不友善,台灣房價高到很多人買不起,海外投資金額較低,投資熱錢往有利的地方前進,也讓海外不動產有起死回生的跡象,甚至出現杜拜、希臘等國家的開發商也來台灣查看市場,「過去這些業者以香港最為據點,但香港近年一厥不振,台灣又因為兩岸關係緊張,反出現『避險』商機。」他分析,目前馬來西亞、泰國、日本、美國、澳洲都屬較熱門的投資國家,泰國、馬來西亞套房總價500萬元即可入場,是投資客、小資族首選;若是考量小朋友留學的家庭,會選擇英、美、澳洲;選擇日本的客群則較不一定,有些個人喜好、有些是退休。雖然一些已開發國家房屋總價不見得較低,但相對台灣可買到的是實坪,也不算貴。VIA銷售總監Jack Xu就表示,2022年3月-2023年3月澳洲人口增長了2.2%,移民占比高達81%。入境移民數量增加了103%,達到68.1萬人,海外移民淨增45.44萬人。越來越多人選擇澳洲的優質生活,過去十年,雪梨房價一直呈上升趨勢,房屋空置率僅1%,租金投報約5~6%,尤其在市中心周邊地區,由於城市化和人口增加,土地供應受到限制,土地價格也相應上漲,最為顯著的以雪梨西南的Bardia新區可窺見一斑。張俊麟觀察這波熱錢出走潮較疫情前有更多小資族進場,「疫情前海外投資者大多是較有國際觀的高資產人士,但經過3年來,台灣房價高漲,面對打房、產業前景不明,台灣投報率了不起2%,但國外可到4%~8%,而資訊越來越透明,外國開發商基本配備都會中文,語言隔閡縮小,更多小資族國內投資不起,嘗試國外市場。」上一波海外投資熱潮有不少詐騙及投資失利,他強調,不管是購買國內或是海外不動產都需要特別小心,「建議選擇開發國家,以人治國的共產國家少碰,像歐美、澳洲就不太會出問題;東南亞只要是當地上市公司的建案,受當地政府監管,風險也較低;再來就是要選擇在台灣有5~8年以上經驗的代理商,跟台灣買房一樣,先找大品牌肯定較有保障。」
公衛醫出走潮1/全台衛生所搶醫師! 基層醫療網恐崩潰「連死亡證明都開不了」
高雄日前爆發8家衛生所醫師集體離職,凸顯台灣「衛生所醫師荒」的日益惡化,根據衛福部資料,近10年無醫衛生所的家數從38家增至71家,增幅高達87%,逼近9成。多數衛生所皆由公費醫師駐點,但薪資偏低、事務繁忙,再加上疫情、傳染病預防等壓力,讓他們大多選擇聘期結束就出走。CTWANT調查發現,由於2009年停招公費醫學生,直至2016年才再次恢復,使得公費醫師出現人力斷層,地方衛生局坦言「我們都在搶醫師!」攤開年初的公文一看,全國竟只有3名公費醫師可分發,而缺額卻高達106個(含部立醫院與衛生所)!高雄湖內、梓官、阿蓮、大樹、燕巢、田寮、甲仙及旗山等8區衛生所醫師集體離職,原因歸咎於過去3年疫情工作繁忙、現在又因登革熱防治疲於奔命,因此紛紛選擇出走,衛生所人員私下透露,「實在太累了!不要說連假,連平常假日都沒辦法休假。」這樣的繁忙生活只是衛生所的「日常」。據最新統計,全台374家衛生所有71家沒有專任醫師駐診,除了65歲屆齡退休之外,大多數都是公費醫師6年聘期結束選擇離開。由於山地、離島衛生所補助多,醫師薪水不輸市區執業的同行,所以不缺人,反倒是都會區周邊的衛生所成為「無醫」重災區。衛生所沒有醫師,不只讓部分鄉鎮居民需要搭一天的公車到市區看病,疫苗接種、疾病防治難推行,甚至讓死亡都有了階級分明。雲林縣古坑鄉樟湖村長廖永樹曾透露,死亡證明書大多由衛生所醫師開立,現在村民在家過世,不僅需要自付相驗費用,最快也要隔天才有醫師上山來,而且還要付給醫師交通費,「我們連死都比都會區的人沒尊嚴。」台灣自1975年實施公費醫師培育制度,2009年考量已達階段性任務,因此停招,直到發現偏鄉、基層醫療人力不足,才於2016年緊急恢復招生,預計每年增加100名公費醫師,但由於需6年醫學系學習,再加上住院醫師訓練,至今仍無法分發下鄉。不只沒有新血加入,攤開衛福部的統計資料,公費醫師的留任率竟不到2成。高雄一口氣有8家衛生所醫師集體請辭,地方人士透露與防疫工作繁忙、再加上登革熱猖獗,讓衛生所人員忙翻天因此求去。(圖/宋岱融攝)為什麼留不住醫師?曾任中寮鄉衛生所醫師、名間鄉衛生所醫師兼主任的黃乙絜告訴CTWANT記者,「最直接的就是薪資問題!」今年2月剛卸下公費醫師身分的黃乙絜,目前在診所看診。「衛生所醫師的薪資結構,就是包括公務人員的基本薪俸、專業加給,以及視醫師選擇領不開業獎金或醫療獎勵金。」若選擇不開業獎金就是無論看多少病人,政府都保障一定的金額,一個月薪資幾乎頂多10萬元,待遇甚至不如一般住院醫師。若選醫療獎勵金,就是依衛生所的門診業績計算,業績愈好、獎勵金愈高,有些衛生所因門診量高,醫師一個月薪資甚至可達40萬~60萬。「但如果門診量少,醫師薪資就可能銳減!」南投縣衛生局副局長陳淑怡告訴CTWANT記者,尤其是長期沒有專任醫師的衛生所,就算醫師願意來,考量到門診量短時間內無法提升,現實層面也會讓他們打退堂鼓,然後陷入惡性循環。南投縣沒有醫學中心,全縣13鄉鎮市衛生所是地方醫療的第一道防線,中寮鄉衛生所已經3年沒有醫師,今年則增加了南投市、竹山鎮衛生所。陳淑怡說,過去只要有衛生所醫師即將屆齡退休、或選擇離職,衛生局就會向中央提出公費醫師的需求,「今年我們也提了,但讓我驚訝的是全台灣竟只有3名公費醫師,而包含衛生所與其他醫療院所的缺額高達106個!」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受訪時曾表示,目前已將公費醫師的服務年限從6年增加至10年,就是期待能幫助穩定偏鄉醫師的服務量能,另外也已積極向主計總處爭取提高公費醫師待遇。據了解,公費醫師希望待遇有「基本行情價」,也就是月薪約20~30萬元,至少與一般醫師收入相當,才能增加留在衛生所的誘因。
公衛醫出走潮2/「月薪打5折」扛官僚壓力又要避嫌 衛生所醫嘆:尊嚴遭踐踏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全台374家衛生所有71家沒有專任醫師駐診,近10年來無醫衛生所不斷增加,增幅近9成,其中公費醫師聘期結束就離開,再加上人力斷層無法銜接,因此才鬧醫師荒。衛生所醫師向CTWANT記者透露,除了薪資可能只有一般醫師的5折價之外,因為公務員身分,除了要忙政策任務,不可有商業行為以免背上貪污罪名,有時還會有「關說」壓力,都讓人感到尊嚴被踐踏在地,深感不如歸去。禮拜五的下午,南投市佳成小兒科院長婁曉東正準備前往中寮鄉衛生所為當地居民看診,因為中寮衛生所已3年沒有專任醫師。「我大概已經幫忙2年多了,因為診所內還有別的醫師看診,我才有餘力跑到中寮,再加上路程不算太遠,還在我能負荷的範圍之內。」婁曉東坦言衛生所的「政策任務」多,再加上待遇不高,所以很少醫師願意留下來。「舉例來說,我來幫忙看診的費用一次是3000多元,但比照一般行情,我的診所要找一位醫師來幫忙,起碼是5000多元,相差甚多。」衛生所若無專責醫師,就只能找外聘醫師支援,除了看診時段受限,打疫苗、行政相驗、戒菸癌篩和長照失能的居家醫師照護方案,都無法執行。公費醫學生畢業的黃乙絜,當初下鄉分發的選擇就是中寮衛生所。「我住在台中,再加上當時是新手媽媽,中寮鄉衛生所可以當天來回,比較能兼顧家庭。」當時中寮鄉衛生所已經2年多沒有專任醫師,2017年黃乙絜就任的消息一曝光,街頭巷尾紛紛競相走告,衛生所更以「號外」方式四處宣傳。全台71家無醫衛生所,其實大部分都處於中寮鄉這類都市區邊緣地帶,既不像原鄉或離島有偏遠加給,再加上人口少,門診量也不像都會區那麼高。「以中寮為例,一個上午大約只有10位病人,所以月薪通常僅10萬元左右,相較於一般主治醫師至少20萬的月薪,實在差很多。」黃乙絜在中寮衛生所服務約3年,後來民間鄉衛生所醫師屆齡退休,她便調去接任,直到今年2月離開衛生所轉至診所。衛生所工作包山包海,除了常規門診之外,傳染病猖獗時更需隨時應變,圖為頭份市衛生所在酒店設立猴痘接種站。(圖/頭份市衛生所提供)黃乙絜坦言,在民間鄉衛生所服務時由於身兼主任,需要做許多行政工作,再加上當時正逢疫情,真的很忙碌。「每天上午、下午固定有門診,還要做慢性病追蹤、常規疫苗接種、新冠疫苗接種,空檔時要抓緊時間寫一些公文,有時還要做行政相驗、開立死亡證明書,還要針對偏遠地區做居家醫療,疫情險峻時,假日加班也是時常發生的事。」但這些都不是黃乙絜離職的主因。「其實我的公費聘期早在一年多前就結束,但我還是繼續待在衛生所服務,雖然掙扎,最後考慮到自己的生涯規劃,還是選擇離開。」黃乙絜坦言對一些自費醫療項目較有興趣,但由於衛生所是公家機關,所以只要涉及商業行為就有貪污罪的風險,為了避嫌,甚至連營養補充品都不敢推薦。另外,黃乙絜認為衛生所醫師因其公務員身分,在面對衛生局長官、議員、民代時,往往會感覺矮人一截。「就是少了一些尊重,有時候甚至會被『交代』事情,就會覺得尊嚴被踐踏。」日前爆發高雄8家衛生所醫師集體離職,雖然衛生局解釋大多是屆齡退休,但據衛生所人員私下透露主因是「工作沒有尊嚴」。此外,黃乙絜也指出衛生所醫師另一個問題就是缺乏精進醫術的環境。「以內科、外科來說,升任主治醫師之後還需要很多訓練,但如果去衛生所就會失去這樣的機會。」南投縣衛生局副局長陳淑怡認為,想要解決「無醫衛生所」惡化的問題,首先一定要拉高保障薪資。「無論是不是公費醫師,都要讓他們的薪資起碼和同儕相差不多,公費醫師若願意留任,也應該再增加補助,這樣熱情才不會被現實消磨殆盡。」同時,陳淑怡也建議公立醫院、醫學中心成為衛生所的後盾,可協助衛生所醫師受訓,增進相關技能;同時認養無醫衛生所,保障地方居民的醫療權益,中央再給予實質的獎勵,例如評鑑可加分,才能促進好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