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髮界神祕部隊2/玩「分眾經營」出神入化 名留創辦人「神操作」老少通吃
不少7、8年級生有著一段高中時期共同記憶,跑到台北車站許昌街上的AT旗艦店,或西門町三角窗的PS旗艦店整理一頭時髦髮。其實,「名留、上越、AT、PS」,從貴婦、大學生到高中生、從日系到韓系,這4大美髮品牌系出同門,背後老闆名留集團創辦人鄭茂發向CTWANT記者透露,他「分眾經營」的一段秘辛。4月底的一天下午,CTWANT記者來到鄭茂發的發跡地-北市農安街上的名留總店,樓地板面積約150坪的2、3樓,藏著不同裝潢風格的空間,消費者與設計師的年齡層也有明顯的區隔。「店裡放眼望去若都是年長客群,年輕人會覺得很LOW、不想來,年紀大的消費者也不喜歡跟年輕人坐在一起;資深設計師服務資深客人,年輕設計師服務年輕客人,所以在這150坪空間中做區隔,規劃資深的一區、年輕的一區。」鄭茂發帶著CTWANT記者介紹獨特店中店模式,年輕人的美髮區,裝潢粉紅色走甜美風、空間明亮,相當適合年輕人拍照打卡;越過另一道牆後的資深區,則是黑時尚、穩重色調為主,且座位必備電視機。鄭茂發1982年創立名留,過去鄧麗君、胡瓜、張飛、方芳芳等當紅藝人都是他的忠實顧客,名留初期便是定位在高檔、高質感的品牌形象,但始終難吃到年輕客群。名留成立20年時,鄭茂發為吸引不同客群再推出上越、AT、PS等品牌,然而大家不一定知道,這4大美髮品牌,其實都來自同一老闆。(圖/翻攝自名留官網)「90年代哈日潮興起,於是便創立第二品牌『上越』,以日式美髮風格滿足不同族群需求。」市場區隔越玩越順風順水,鄭茂發2003年成立第三品牌「PS」,地點就選在年輕人最多的西門町三角窗3、4層樓,600坪超大空間,通透玻璃、亮眼招牌,成為西門町的醒目地標。同一年,又在台北車站旁成立同樣有百坪規模的「AT」。鄭茂發回憶,當時為了營造壓倒性的氣勢,開的都是大坪數店面,創造難以超越的量體規模。4大美髮品牌就此成形,根據地點、周邊客群使用不同品牌、裝潢風格開店,就連設計師的技術培訓也不同,「名留以社區、質感、高檔品牌定位;上越偏向哈日風格;AT走的是韓系、吸引大學生;PS目標鎖定追逐潮流的高中生。」「覺得名留風格太成熟,也可以到年輕的PS;想要追求日韓風,有上越和AT,到哪一家店都是我的,將市場一網打盡!」名留在這階段迅速擴張,全盛時期全台共200多間門市,與早起步20年的曼都、小林,齊列全台三大美髮連鎖品牌。位於農安街總店150坪的空間打造店中店,資深客人的需求資深設計師最了解,因此自成一區,且座位必備電視機;年輕人因習慣滑手機殺時間,所以沒有配備電視,但相對著重在裝潢,方便打卡拍美照。(圖/趙世勳攝)為吸引年輕顧客,AT和PS旗艦店裡還曾增設上網區、歌唱區、攝影區、吧台區、健身區等休閒娛樂設備,成了美髮業界創舉。「當時操作很成功,但大家都不知道這幾家連鎖品牌其實都是我的,台灣美髮業第一次有人這樣玩。」鄭茂發講起過去這波「神操作」是相當得意,每隔幾年也,鄭茂發也都會不時推出新噱頭提升市占率。不過,這一連串的擴充及變革,背後還藏著不為人知的祕辛。鄭茂發收起笑顏,認真地告訴記者,「一路跟隨我的設計師們,也從年輕變資深,不能一輩子都做第一線,總是要有往上提升的機會」,原來名留的迅速擴張,也是為了要讓員工有創業的舞台。比起別人技術不敢外流、害怕旗下設計師出走成為競爭對手,鄭茂發認為一切都是有捨才有得,因此他鼓勵設計師運用公司的資金、人員、技術創業,從員工變股東,從職業變事業,成為共創的事業夥伴。今年70歲的員工A媽就說,她29歲進公司,很多人都從小姐做到阿嬤,第一批員工,一票十多人,幾乎都還留在名留,也有變部長、處長、經理的。而當上管理職的基本上也都是股東了。名留集團剛結束員工旅遊,鄭茂發感謝大家多年來的支持相挺,鼓勵員工都能成為事業夥伴能一起賺錢、成就他人。(圖/名留集團提供)「怎麼樣讓他進來,一次就是一輩子,讓他賺到錢、找到舞台,還能成就他人,這要花很大功夫。」鄭茂發透露,他也曾在人事管理上遇到困難,曾碰到大陸店面員工遭高薪挖腳,或是碰到集體跳巢,「靠著員工相挺支援才免除收店危機!」「美髮業是勞力密集產業,成也是人、敗也在人,人才培育不易,加上大環境少子化、一例一休後人力成本提升,挑戰更大。」鄭茂發非常感念員工40年來情義相挺,努力育才、留才,「老闆與企業能彰顯價值,是因為背後有好的團隊、員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