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穿食道
」 魚刺「無骨雞翅」可以含骨頭? 俄亥俄州最高法院裁定「只是烹飪方式」:這是常識
美國俄亥俄州一名男子在連鎖餐廳點了一份標著「無骨雞翅」的餐點,吞下後更覺得咽喉出現異物,沒想到在3天後,他開始出現發燒症狀,送醫檢查竟發現是一根細長的骨頭刺穿食道。而在日前,當地最高法院裁定認為,即使是「無骨雞翅」,但雞肉中含有骨頭是常識。根據外媒《美聯社》、《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的報導,事發當時,伯克海默(Michael Berkheimer)與妻子、朋友一同在連鎖餐廳吃飯,他點了份無骨雞翅配帕瑪森大蒜醬,而在吞嚥時,他只覺得喉嚨有異物感,不料在3天過後,伯克海默卻開始發燒且無法進食,經檢查更發現食道是被細長的骨頭撕裂,才會引起感染。後來,伯克海默選擇起訴這間餐廳,表示所謂「無骨雞翅」應該是無骨、無皮的肉塊,但該餐廳並沒有特別警告他「含有骨頭」,並點名了雞肉供應商和生產雞肉的農場,指控所有人都有過失。俄亥俄州最高法院在當地時間25日進行裁決,陪審團以4票否決、3票贊成的結果認定,「無骨雞翅」指的是一種烹飪方式,雞肉中含有骨頭是常識,而伯克海默在食用時本就應該保持警惕。大法官德特斯(Joseph T. Deters)依照多數派的意見指出,「如果在菜單上看到『無骨雞翅』,消費者不會真的相信餐廳能保證沒有骨頭……就像雞柳條(Chicken finger)一樣,就常識而言,沒有人會認為是真的吃『雞的手指』」。不過,持反對意見的法官則直言,德特斯的推論是「完全胡言亂語」,並且應該允許陪審團來確定餐廳在提供食物時是否有疏忽。
重視細菌感染 嚴重恐致器官衰竭
一名60歲張小姐,平時茹素且生活規律,也很少感冒,但今年一月中,身體突然出現喉嚨多痰且吞嚥有異物感的現象,原本以為是小感冒,但至診所就醫後卻未見改善,甚至還開始出現高燒等症狀,抽血檢驗後發現女子白血球等各項數值異常,因此轉至臺中醫院急診室,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張小姐多處器官都遭細菌感染,導致咽喉、頸部、胸腔各處都有膿瘍,在緊急處置後,張小姐住院近一個月,讓她驚呼細菌感染使她從鬼門關前繞了一圈。以為感冒症狀 差點要了小命平時擔任義工的張小姐,生活作息正常且茹素多年,一直以來都非常健康。談到這次遭細菌感染的經歷,她相當意外會如此嚴重。張小姐表示在開刀前幾天,就跟一般的感冒很像,且因當時新冠症狀大流行,她還被當作確診患者,幸好診所見她症狀多日未好轉,謹慎起見為張小姐抽血檢查,才發現她恐有細菌感染的危險,建議她盡速至醫院急診。臺中醫院副院長兼胸腔外科醫師的葉周明表示,張小姐是因為咽喉黏膜穿孔,導致細菌從穿孔進入頸部、縱隔腔、右側肋膜腔等部位,並引起發炎膿瘍。患者的感染非常嚴重,除使用抗生素治療外,更緊急施行膿瘍清除手術,才讓患者重拾健康。葉周明副院長表示,細菌感染最常見的就是異物刺穿食道,例如魚刺或骨頭導致破損穿孔,不過也可能因為牙齒疾患、扁桃腺感染等原因使黏膜破損。重視細菌感染 及早就醫治療談到當時治療的經過,張小姐說完全意想不到小小的喉嚨痛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自從住院開刀後,幾乎人都在昏沉中度過,住院近一個月後才好轉,而且人還瘦了一大圈。由於這次感染元氣大傷,目前她仍持續調養身體中,也希望藉由這次的案例,提醒民眾留意細菌感染的問題與危險。葉周明副院長也呼籲,細菌感染是非常致命的疾病,以張小姐為例,若當時再晚一點入院,恐引發全身性的敗血症而導致器官衰竭。他也特別在此提醒民眾,若發燒多日或吞嚥異常,建議至醫院檢查診斷,不要輕忽症狀。
高雄女吃魚誤吞刺 食道遭刺破險死
許多民眾喜歡吃魚,不論是把魚烤的外焦裡嫩,還是將魚煎的金黃酥脆、香氣四溢,皆十分讓人食指大動;但魚肉中往往帶有細小的魚刺,若不小心一起吞吃下肚,不慎讓魚刺卡在喉嚨就不好了。高雄1名婦人用餐時誤吞魚刺,原本不以為意,沒想到喉嚨卻愈來愈疼痛,只得趕忙就醫。醫師以電腦斷層檢查發現,一根2.3公分長的魚刺已刺穿婦人食道插入左側甲狀腺裡,最後緊急安排手術,才救回婦人一條命。根據《蘋果新聞網》報導,義大醫院耳鼻喉部醫師黃孝宇說道,該名婦人前來看診時表示,自己不小心誤吞魚刺,原本認為可藉由食物將魚刺帶進胃裡,因此並未就診;豈料,10天過後,婦人的脖子卻感到愈來愈疼痛,這才慌忙向醫師求助。黃孝宇表示,一開始看診時,因婦人僅說自己脖子、喉嚨痛,但初步診斷卻並未發現其有扁桃腺腫脹的感冒狀況;經過詳細問診,婦人才坦承10日前曾誤吞魚刺,因此才進行內視鏡檢查,但是透過儀器查看婦人的舌根、扁桃腺、咽喉、食道等處,皆未發現魚刺蹤跡,接著再使用電腦斷層檢查。義大醫院耳鼻喉部耳科主任王建忠表示,透過電腦斷層影像顯示,才終於在婦人的左側甲狀腺裡發現一根細長的異物。此時,左側甲狀腺也已腫脹為右側的一倍大,研判是因魚刺刺穿食道,再刺進一旁的甲狀腺裡所致,遂立即安排手術。醫師先在婦人頸部切開一道約5公分的切口,翻開左側甲狀腺便在其中發現了2.3公分的魚刺被深埋在其中,隨即將其取出。然而,因尋找魚刺的過程中,婦人的左側甲狀腺組織嚴重受損,只得一起摘除,但因右側甲狀腺功能仍完好,因此並不影響生活,婦人也於術後5日恢復良好出院返家。王建忠提醒,因人的頸部有許多大血管,若藏在婦人甲狀腺裡的魚刺未取出,極有可能繼續在全身遊走進而引發感染,甚至造成大出血,後果不可輕忽,若民眾誤食異物,建議盡快就醫,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魚刺卡喉「硬吞飯糰划傷主動脈」 老婦險些大出血命危
不少人誤吞魚刺之後,會習慣性地吞飯糰企圖解決問題。殊不知,這種做法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可能暗藏危機!中國一名68歲的梁姓老婦最近就因此差點出事。根據陸媒《北晚新視覺》報導,5日梁婦吃魚時不小心吞下魚刺,出現胸骨後疼痛。她懷疑是魚刺卡在食道,於是多次吞嚥飯糰,企圖將魚刺吞下肚。但吞完飯糰後,胸骨後的疼痛癥狀不但沒有緩解,反而加重。事後就醫做胸部CT檢查,才發現魚刺卡在她食道中段,懷疑已刺穿食道管壁、靠近胸主動脈。CT顯示魚刺穿破梁婦的食道壁和胸主動脈內側壁。(圖/翻攝自北晚新視覺)魚刺若卡在這個位置是很棘手、難處理的,梁婦只好動身前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耳鼻咽喉科就醫。該科醫師立即聯繫放射科為梁婦做胸部CT平掃和增強檢查。值班醫師閱片發現,魚刺已穿破梁婦的食道壁和胸主動脈內側壁。廣醫二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翟錦明指出,主動脈是人體經心臟發出的最粗大的血管,如果魚刺不能及時、安全地取出,一方面會導致食道、主動脈破口感染;另一方面,如果主動脈破裂,可能導致大出血,情況將會非常危急。取出的魚刺。(圖/翻攝自北晚新視覺)最終,梁婦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手術,廣醫二院微創介入科醫生先將主動脈支架預先植入到位,接著再由消化內科醫生在內鏡下找到魚刺並將它夾住將其拔出,微創介入科醫生馬上釋放支架將主動脈破口封堵住,僅花5分鐘「無縫銜接」,大幅減少手術中的出血量。最終歷經1小時,手術順利完成,手術團隊成功幫梁婦「拆彈」,取出近3公分長的魚刺。專家指出,遇到魚刺、骨頭卡喉,許多人會以吞飯糰、吞饅頭或喝醋等方式,希望將魚刺順勢「帶」下去。但這樣的「土法」都是錯誤的。若處理不當,不僅增加取出異物的難度,甚至更容易划傷食道和血管,恐導致感染、出血等嚴重後果。所以如果誤吞魚刺、骨頭等,建議還是第一時間就醫,盡快將其取出為妥。
「吞飯嚥魚刺」插進主動脈命危 39醫接力開胸救命
大陸湖北省一名林姓男子,日前吃魚時不慎吃到一根魚刺,他感覺有異物卡喉,便扒了兩口白飯,強行把魚刺嚥下。2天後林男胸口劇痛,到醫院檢查後,發現魚刺已穿破他的食道,直接刺進主動脈;院內各科醫生共39人急忙會診,最進直接進行開胸手術,才取出這根差點讓林男致命的罪魁禍首。綜合陸媒報導,林男上月27日被魚刺卡喉時,選擇用「口耳相傳」的古法,吞白飯將魚刺硬壓進肚,卻沒料到這根魚刺竟直接穿破食道;林男直到2日後才因前胸劇痛前往醫院就診,但卻好幾間醫院都表示無法處理。林男幾經輾轉,終於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急診時,被醫生發現這根魚刺是彎曲有角度的,而且湊巧橫插在食道和主動脈。醫生魏捷表示,如果直接取出魚刺,必定會造成主動脈大出血,只能先將林男安排住院,接受重症醫學科的密切觀察。醫院匯集胸腔外科、心血管外科、耳鼻喉和頭頸外科、消化內科、介入科、放射科、麻醉科等10科共39名專家,經過詳細討論,決定要使用微創手術,盡快將魚刺出。(示意圖/Pixabay)第一刀由心血管外科置入主動脈支架,但消化科醫生反覆尋找,原本卡緊緊的魚刺卻不翼而飛。數十位醫生討論後認為魚刺應是順著食道蠕動,或受到主動脈血液衝擊而進入胸腔或主動脈裡面。胸腔外科從林男右側開胸,發現魚刺幾乎整根插進主動脈,露在外面的部分僅有3公釐,便小心翼翼的將魚刺取下,並修補食道和主動脈。林男歷經生死一瞬,最終保得一命;醫生表示,想要以吞飯、喝醋等方式解決卡在喉嚨中的魚刺是「極端錯誤」,最科學的方法是第一時間就醫,避免憾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