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流感病毒
」 流感 病毒 黴漿菌 腺病毒 RSV天寒地凍生病人數變多 專業醫提醒做好3件事免受病毒侵擾
近期台灣由於冷氣團襲擊的關係,氣溫可以說是直線下降,非常寒冷。而耳鼻喉科醫師張弘也發文提醒,建議民眾做好三件事情,這自己可以避免各式病毒的侵擾,畢竟從12月起「好多人生病,候診清單深不見底」。耳鼻喉科醫師張弘在FB發文表示,自己在診所中觀察到,自12月以來,患者數量急劇增加,候診清單長達深不見底。其中腸病毒自12月初大規模爆發,雖目前稍有緩解,但仍不容忽視。同時,新冠肺炎的確診數量由於快篩數量減少而難以準確估算,而流感病毒則在近期病例中有所上升,單一夜診期間便出現4例陽性個案。根據疾管署提供的數據,除了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多種病原體也持續有陽性檢出,顯示目前正處於病毒齊發的高峰期。面對多種病毒同時流行,張弘醫師特別提醒,病毒傳染力極強,尤其在家庭環境中,一人染病後往往迅速傳染給其他成員,造成全家感染的情況。張弘醫師強調,在這樣的季節裡,保暖是基本的預防措施,而外出時更應佩戴口罩並養成勤洗手的良好習慣,以降低感染風險。
病毒流行期!流感、新冠、諾羅三大病毒夾擊 公衛專家:口罩戴好
由於疫情趨緩,衛福部宣布「口罩令」在5月19日全面解禁。然而近期流感、新冠、諾羅等病毒感染處於高峰,彰化縣有醫療院所急診甚至一度滿床。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提醒,民眾出入公共場所仍不能掉以輕心,最好還是戴上口罩。據《中時新聞網》報導,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實驗室病毒監測最近一週除流感病毒之外,腺病毒感染的案例也很多,其次就是COVID-19病毒,除上述幾種病毒外,其他檢出的病毒包括副流感病毒、疱疹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顯示正值多種病毒流行期。衛生局長葉彥伯表示,在COVID-19方面,彰化縣2024年累計385例重症,大多數病例都發生在3月前,雖然4月到5月感染病例已逐漸減少,但仍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最近傳染病毒種類繁多,且在高峰期,民眾除了多洗手,出入公共場所最好也能戴上口罩。另外,由於觀察到民眾對接種COVID-19疫苗的意願比過去降低許多,葉彥伯強調COVID-19病毒仍在持續變異中,新的疫苗才有防護力,高齡或合併多重慢性病民眾仍應接種疫苗預防。此外,近期有民眾參加團體旅遊、聚餐後出現上吐下瀉狀況,就醫檢驗後,發現是感染諾羅病毒。葉彥伯表示,民眾一旦有上吐下瀉等症狀,就不要再繼續旅遊行程,以免同行親友感染,且感染諾羅病毒後,嘔吐物也會有傳染性,民眾應注意衛生、小心防範。近日流感病例也不少,彰化縣員林市員榮醫院急診室醫師翁聖富指出,近日平均每日有20名病患因呼吸道疾病就醫,近期的流感以A型為主;此外,昨天有1名20多歲的女病患是因B型流感合併肺炎收住院。
7歲女童「A流轉重症」…連8天高燒40度掛急診 醫示警:過年小心大爆發
最近氣溫變化頻繁,天氣依舊冷颼颼,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急診就出現了多起流感轉重症病例,而一名7歲女童小馨(化名)連續高燒8天近40°C,不僅呼吸急促、食慾下降,又感到全身無力,後來至急診就醫,診斷出腺病毒和A型流感併發重度肺炎,轉往加護病房後,終於在10天後健康狀況回穩,得順利返家過年。據了解,小馨被送往醫院時,心跳急遽每分鐘達160下(正常值為60至100下),白血球數值、急性發炎指數均爆增,肺部X光更顯示左側肺炎且疑似合併左側胸水,在進一步接受呼吸道原體多標的核酸檢測後(Respiratory panel PCR),驗出了腺病毒及A型流感。一般兒科、兒童感染科衛琇玫醫師表示,小馨被診斷出A型流感併發重度肺炎,是為咽喉病毒培養出的A型流感,急送加護病房後,經由戴上正壓呼吸器和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等治療,小馨於10天後症狀皆改善,能夠順利回家。女童照肺部X發現有重度肺炎。(圖/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提供)另外,有位4歲男童小康(化名)也連續高燒1週,並出現呼吸費力、劇烈咳嗽與輕微腹瀉的症狀,雖然之前就已經在診所快篩出A型流感,也使用過口服流感抗病毒藥物4劑,卻還是持續高燒、精神活力下降,趕緊送往醫院急診後,經過X光顯示,診斷為肺炎且疑似合併左側少量胸水,另有明顯頸部皮下氣腫及縱膈腔積氣,心跳更達每分鐘156下,最終他被轉至加護病房接受治療,於住院的第8天順利出院。對此,衛琇玫指出,秋冬本就為呼吸道病毒好發季節,全球新冠疫情解封後,自2023年開學季以來,腺病毒普遍在校園中大流行,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鼻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也在人群中大傳播,從去(2023)年10月以來,已累計405例流感併發重症,4個月內更有63例死亡。衛琇玫醫師呼籲,應小心流感大爆發,並注意孩子是否出現症狀。(圖/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提供)衛琇玫也提醒,過年期間應更加小心流感大爆發,過去有流感重症合併腦炎的病童病程快速惡化甚至死亡,父母往往措手不及,無法相信原本健康無慢性病的小孩,從此出現肢體或意識障礙,家長都需特別提高警覺,因此尚未接種流感疫苗的長輩或幼兒應儘速接種,若疑似出現流感症狀時,應立即接受治療。經流感抗病毒藥物治療超過2天,孩童卻仍高燒不斷、出現意識改變(如反應變慢、癲癇發作)、呼吸費力、胸痛或異常腹痛時,都應儘速就醫。
流感重症「4個月爆63人死」 孩童易快速惡化!持續高燒要警覺
近來氣溫驟變,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門急診出現多起流感轉重症,甚至發生敗血症跡象,經緊急轉加護病房加強照護,孩童皆康復出院。7歲女童小馨(化名)出現連續八天高燒近40°C,呼吸急促、食慾下降及全身無力而至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急診就醫。檢查發現,小馨心跳急遽每分鐘160下(正常值60~100下),白血球數值暴增至16100/ul(正常值6000~10000/ul),急性發炎指數上升至12.43 mg/dl,肺部X光顯示左側肺炎且疑似合併左側胸水,再進行呼吸道病原體多標的核酸檢測(Respiratory panel PCR),驗出腺病毒及A型流感,咽喉病毒培養出A型流感,由一般兒科、兒童感染科衛琇玫醫師進一步診斷小馨為A型流感併發重度肺炎,急送加護病房,經戴上正壓呼吸器及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等治療,小馨十天後症狀皆改善,順利回家。另一位4歲弟弟小康(化名)連續高燒一週,最高燒超過40°C,小康就醫前一天出現呼吸費力、劇烈咳嗽,加上輕微腹瀉,雖然之前已經於診所快篩出A型流感並使用口服流感抗病毒藥物4劑,但仍持續高燒、呼吸喘且精神活力下降,送中醫大兒醫急診,醫師經肺部X光診斷為肺炎且疑似合併左側少量胸水,另有明顯頸部皮下氣腫以及縱隔腔積氣。心跳每分鐘156下,呼吸次數每分鐘72次,血氧濃度76%(正常值:95%以上),白血球分類報告異常(band:13.7%),急性發炎指數上升至11.17 mg/dl,小康被緊急送加護病房積極接受治療,恢復體力於住院第八天出院。衛琇玫醫師指出,秋冬原本就是呼吸道病毒好發季節,全球新冠疫情解封後,學校及社區逐漸發生感冒病毒大流行,中醫大兒醫病毒培養資料顯示,自2023年開學季以來,腺病毒普遍在幼兒園托嬰中心、國小與國中校園大流行,至於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鼻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也在人群中大傳播。世界衛生組織2023年1月統計,季節性流感每年導致全球300至500萬人罹患嚴重併發症,每年約29至65萬人因此死亡。台灣新冠疫情前每年流感重症約1000-2000人左右,因流感死亡人數每年約150-400人左右;疫情後流感季自2023年10月以來已累計405例流感併發重症,四個月內已有63例死亡,顯示流感的嚴重性不容忽視。過去有流感重症合併腦炎的病童病程快速惡化甚至死亡,父母往往措手不及,無法相信原本健康無慢性病的小孩,從此出現肢體或意識障礙,家長都需特別提高警覺。衛琇玫醫師也呼籲,過年期間應小心流感大爆發,社交活動增加會加快病毒傳播速度。尚未接種流感疫苗的家中長輩或幼兒應儘速接種,疑似出現流感症狀時,應立即接受治療。經流感抗病毒藥物治療超過兩天,孩童卻仍高燒不斷、出現意識改變(如反應變慢、癲癇發作)、呼吸費力、胸痛或異常腹痛時,都應儘速就醫!
流感變肺炎恐「24小時呼吸衰竭」 醫呼籲儘速打疫苗
流感病毒來勢洶洶,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張凱音表示,光是她一個門診,就有三位因為流感造成肺炎的案例,目前最年輕的甚至未滿30歲,有菸癮以及肥胖等問題。因此,再度提醒,流感導致肺炎併發症不易治療,短短時間內可能就會急速呼吸衰竭,使用疫苗預防仍是最重要的上上策,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條件的民眾趕快施打疫苗,預防流感引發的重症。張凱音主任表示,流感導致肺炎或併發症容易發生在65歲以上長輩,或是65歲以下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氣喘、慢性肝腎疾病、腫瘤與免疫不全病患等;年輕人若有抽菸肥胖問題等風險因子,20多歲也可能得到流感造成肺炎。流感肺炎併發症不易治療,24小時內可能就會急速呼吸衰竭,重症必須送到加護病房。老人家出現的流感症狀不一定典型,可以是精神差、呼吸喘,不一定會明顯發燒;而年輕人的流感症狀包含突發性高燒、喉嚨痛、肌肉痠痛、倦怠、咳嗽、流鼻水等症狀。只要發燒超過72小時就應小心,必要時應就醫。尤其今年沒打流感疫苗的慢性病患者、老人家,很容易導致肺炎。張凱音主任指出,今年冬天呼吸道病毒傳染病相當盛行,時間接近過年,也會越來越接近呼吸道病毒流行高峰,尤其是流感。從近期疾管署監測資料,到目前為止,目前正在流行的有腺病毒、流感病毒,且A型與B型流感皆有社區流行,其它包含副流感病毒、COVID-19病毒、鼻病毒等。張凱音主任疾呼,過年有出遊打算,或是要去人多的公共空間,建議還是要戴口罩、勤洗手。很重要的是,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條件的民眾,要把握時間施打,疫苗可以有效自我保護,避免得到肺炎。醫療院所也有自費疫苗供諮詢。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實施對象,包括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50歲以上民眾、安養、養護、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19-49歲具有潛在疾病之高風險慢性病人、BMI≧30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國小至高中(職)/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等。
大感染潮2/孩童病懨懨「兒科急診人數增3倍」 免疫負債持續燒!苦日子至少再2年
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9月份針對全台北中南、總共 19 間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進行兒童急診現況調查,發現兒童急診人數急遽上升,約為疫情前的2~3倍。醫師指出,其實從半年前至今都是這樣的狀況,關鍵就是免疫負債,讓許多病毒包括流感、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人類間質肺炎病毒、腸病毒和新冠病毒輪番上場,讓許多孩子幾乎一直生病中,而這樣的苦日子,恐怕至少還得持續2年。許多父母都感覺「今年病毒似乎特別兇猛」,怎麼孩子一直持續生病,幾乎每1~2個月就要到診所報到一次,其實這都是因為新冠疫情後的免疫負債。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過去3年在高強度的防疫措施下,幾乎抑制了所有病毒,所以讓身體忘記如何抵抗病毒,所以解封後各種感染就一次爆發,現在是『還債』!」邱政洵說,目前各種病毒是「一波接著一波來」,而且很多是同時存在,包括流感、新冠、腺病毒、RSV都相當常見,甚至連腸病毒都有。另外,前陣子備受關注的黴漿菌,邱政洵也透露「案例數持續緩慢上升,但尚未到大流行的階段。」由於新冠疫情持續升溫,醫師建議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人潮眾多時戴上口罩,才能預防感染進一步擴散。(圖/方萬民攝)疾管署也公布上周「類流感」就診人次將近8.6萬人,創下近3年同期新高,也新增20例流感併發重症、1名死亡案例。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流感目前就診人數是本流感季近3個月以來的最高點,預計未來4周還會持續上升,目前流感疫苗所剩不多,約剩32萬劑,剩下的疫苗希望高風險族群盡快接種提升保護力。針對呼吸道病毒大爆發,疾管署目前仍無強制戴口罩,但邱政洵建議防疫措施回到「微解封」時,也就是在室內不通風處、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人潮聚集處都戴上口罩,同時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才能降低感染病毒的機率,因為這段免疫負債的日子,還不會那麼快結束,至少還需要2年時間。
新增14例流感重症「3例死亡」 65歲以上長者疫苗接種率未達標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12)日表示,第49週(12/3-12/9)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44,633人次,近期呈下降趨勢;近四週合約實驗室分離呼吸道病原體以腺病毒(34.3%)為多,其次為流感病毒(28.1%)、副流感病毒(18.2%),另有呼吸道融合病毒及新冠病毒等。目前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於社區活動度持續,且近期氣溫變化大,須持續觀察疫情變化。截至12/11,國內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609.8萬劑,其中65歲以上長者(含機構對象)共211.0萬人已接種,接種率50.4%,尚未達目標值(55.0%)。全國各縣市當中,已有宜蘭縣、連江縣、南投縣、嘉義縣、澎湖縣等六縣市率先達標(55.7%-64.3%),目前全國公費流感疫苗賸餘約50萬劑,籲請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之民眾儘早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疾管署說明,上週(12/5-12/11)新增14例流感併發重症 (2例A型H1N1、11例A型H3N2、1例B型),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11月21日至12月8日,均未接種流感疫苗,其中13例具慢性病史;另新增3例死亡 (均為A型H1N1),年齡介於3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9月28日至12月5日,均具慢性病史,其中2例未接種流感疫苗。本流感季自今(2023)年10月1日起截至 12月11日累計196例 (81例A型H1N1、107例A型H3N2、1例A型未分型、7例B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61%),95%未接種流感疫苗,85%具慢性病史;其中死亡31例 (18例A型H1N1、12例A型H3N2、1例B型),均未接種流感疫苗且具慢性病史。疾管署統計,自11/26起已實施「定點監測、鼓勵採檢」措施,截至12/10已採檢131人,其中103人為陽性,分別為流感病毒68例、新冠病毒13例、腺病毒8例、鼻病毒5例、一般冠狀病毒3例、副流感病毒及肺炎黴漿菌各2例,另同時檢出流感病毒及新冠病毒1例、同時檢出一般冠狀病毒及鼻病毒1例,檢出陽性仍以流感(66.0%)及新冠(12.6%)為主,呼籲民眾出國前儘早接種流感及新冠XBB疫苗。
男童入境發燒 機場檢出首例黴漿菌個案
為防範大陸呼吸道疫情,疾管署自11月26日起鼓勵陸港澳入境旅客採檢,近兩周來首度驗出黴漿菌個案,10多歲男童4日抵台時有發燒症狀,5日驗出黴漿菌陽性,目前病況已好轉。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零星檢出黴漿菌並不意外;感染科醫師則指出,黴漿菌容易和呼吸道病毒合併或先後感染,導致病程拉長,近期逢季節變化,仍建議民眾自主戴口罩。針對陸港澳入境的旅客,疾管署11月26日起在台北、桃園、台中及高雄共4處國際機場實施「定點監測鼓勵採檢」措施,檢驗項目包括17種病毒和4種細菌。疾管署公布最新檢驗結果,截至6日共採檢109人,其中84人為陽性。陽性個案中,分別為流感病毒57例、新冠病毒10例、腺病毒7例、鼻病毒3例、副流感病毒及一般冠狀病毒各2例、肺炎黴漿菌1例,另有1例同時檢出流感病毒及新冠病毒,1例則同時檢出一般冠狀病毒及鼻病毒。針對陸港澳入境鼓勵採檢措施實施近兩周,首度驗出黴漿菌個案,羅一鈞說明,個案為10多歲男童,4日自中國大陸入境,在機場有發燒症狀,於檢疫站接受採檢,5日檢驗結果為肺炎黴漿菌陽性,6日衛生局電訪追蹤,家屬表示已至醫院就醫,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經治療後已退燒、自述身體好多了。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黴漿菌喜歡欺負免疫力低的人,經常和呼吸道病毒合併感染或先後感染,例如感染病毒後出現呼吸道症狀,又感染黴漿菌導致咳嗽,拉長病程。他指出,最近第一線看到的黴漿菌案例並沒有想像得多,台灣不需要太緊張,但近期適逢季節變化,仍建議自主性戴口罩,達到預防效果。「零星檢出黴漿菌並不意外!」羅一鈞表示,機場採檢仍以流感和新冠為主要檢出病原體,占比分別為67.8%和11.9%,而黴漿菌僅占1.2%。目前中國大陸呼吸道疫情已轉為流感為主,黴漿菌呈下降趨勢,且歐美東南亞等地新冠疫情也在升溫,呼籲民眾盡早接種流感及新冠XBB疫苗。
機場採檢「首例兒童肺炎黴漿菌」感染 10多歲男童自中國入境
疾管署為因應中國近期發生多種呼吸道病毒流行,自11/26起實施「定點監測、鼓勵採檢」措施,自11/26至12/6日四機場「定點監測、鼓勵採檢」共計採檢109人,其中84人為陽性,分別為流感病毒57例、新冠病毒10例、腺病毒7例、鼻病毒3例、副流感病毒及一般冠狀病毒各2例、肺炎黴漿菌1例,另同時檢出流感病毒及新冠病毒1例、同時檢出一般冠狀病毒及鼻病毒1例,檢出陽性仍以流感(67.8%)及新冠(11.9%)為主,呼籲民眾出國前儘早接種流感及新冠XBB疫苗。疾管署表示,肺炎黴漿菌個案為10多歲男童,12/4自中國入境,於機場因有發燒症狀於檢疫站接受採檢,並由檢疫人員提供就醫敬告單。12/5檢驗結果為肺炎黴漿菌陽性(當日已以電郵方式寄出報告通知),12/6衛生局電訪追蹤,家屬表示個案入境隔日已至醫院就醫,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經治療後已退燒、自述身體好多了。針對機場採檢執行近兩週以來驗出首例兒童肺炎黴漿菌感染個案,疾管署表示有零星檢出並不意外,個案為輕症、就醫後症狀已改善,整體黴漿菌在機場採檢佔比僅1.2%,仍以流感和新冠為主要檢出病原體。中國目前呼吸道疫情已轉為流感為主,黴漿菌呈下降趨勢,且歐美東南亞等地的新冠疫情也在升溫,因此主要仍提醒民眾出國前接種流感及新冠XBB疫苗,並注意勤洗手、戴口罩等防護措施。機場鼓勵採檢措施仍將持續執行,預計維持至春節期間。
中國黴漿菌大流行台灣恐現疫情 羅一鈞:國內呼吸道疫情連7周降「不像大陸激增」
中國大陸近期的呼吸道疾病發生率上升,流行病原體一口氣包含新冠病毒、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和流感病毒等7種類,情況引發國際關注,就連世界衛生組織也要求中國回報疾病數據,台灣也提高戒備,就怕遭受波及。對此,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今(28)日公布最新疫情監測,國內呼吸道疫情已經連續7周呈現下降趨勢;另根據林口長庚醫學中心資料,黴漿菌占呼吸道病原比例僅不到1%,屬於低度流行,並沒有像中國大陸激增趨勢。根據羅一鈞表示,黴漿菌非病毒分離可以檢驗,但透過林口長庚醫學中心資料顯示,國內黴漿菌在呼吸道病原占比僅1%不到,處於低度流行,也由於黴漿菌症狀沒有像流感那麼嚴重,可能比較往診所就醫,監測黴漿菌到醫院就醫、住院占比也相當低。羅一鈞指出,社區不是沒有黴漿菌,不過整體評估目前並沒有大流行,根據疾病管制署28日表示,11月19日到11月25日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5萬2361人次,對此,羅一鈞分析,國內呼吸道疫情在9月底達到高峰之後,過去7周整體呈現下降趨勢,沒有像中國大陸呼吸道疫情大舉攀升,而近四周合約實驗室分離呼吸道病原體以流感病毒(32%)為多,其次為腺病毒(26%)、副流感病毒(14%),另有呼吸道融合病毒及新冠病毒等。另外,坊間診所使用黴漿菌快篩協助民眾確診,台北榮總胸腔重症加護室主任陽光耀表示,一般民眾沒必要這樣做,因為黴漿菌快篩不像新冠肺炎有家用快篩,僅有醫用快篩,且需要抽血檢驗,加上有一定比例的偽陽性問題,其實臨床治療也不太會常規做血清抗體檢驗,而是依據症狀給予藥物治療,建議疑似有症狀還是盡快就醫。國內呼吸道傳染病疫情現況。(圖/疾管署提供)
國內恐爆黴漿菌感染潮 醫揭隱憂「原廠藥缺貨1年多」食藥署回應了
疾病管制署今(28日)表示,第47週(11/19-11/25)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52,361人次;近4週合約實驗室分離呼吸道病原體以流感病毒(32%)為多,其次為腺病毒(26%)、副流感病毒(14%),另有呼吸道融合病毒及新冠病毒等。有醫師提出疑慮,指專門用來治療小兒黴漿菌的抗生素已缺藥1年多。對此,食藥署回應了。疾管署指出,依據中國衛生單位公布資料,中國近期呼吸道感染疾病爆發,以流感為主,另有鼻病毒、肺炎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引起。該國自5月起即有多種呼吸道疾病疫情上升,各類病原分別於不同年齡層間流行,其中,未滿5歲以流感病毒、鼻病毒為主;5至14歲以流感病毒、黴漿菌、腺病毒為主;15至59歲以流感病毒、鼻病毒、新冠病毒為主;60歲以上則以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普通感冒冠狀病毒為主。據中國衛生單位表示,整體疾病流行期提前,均為已知病毒,並未檢出新型病原體,亦無已知病原出現特殊變異情形。世界衛生組織(WHO)評估,雖資訊有限,惟考量氣溫下降,預期疫情仍將呈上升趨勢,並建議應持續監測流行狀況。疾管署將持續密切監控,並視疫情發展調整相關防疫措施。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提到,面對境外病菌,如果有專門治療的藥物,就不必太過擔心,然而「專門用來治療小兒黴漿菌的抗生素,原廠的日舒(zithromax)藥水,在台灣已經缺藥一年多了」。對此,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回應,雖已增加原廠藥品輸入供應,但仍供不應求,因此今年8月已通報採控貨供應,且因應秋冬需求,原廠藥品已於10月底大量輸入,學名藥也正常生產供應,以滿足臨床需求,目前並無短缺疑慮。另一方面,疾管署呼籲,因應近期中國當地呼吸道疾病發生率上升,醫療量能緊繃,請長者、幼兒等免疫力不佳之民眾非必要勿前往中國,以防就醫不易延誤病情;如必要前往,建議出發前儘早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並於返臺後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有發燒或急性呼吸道症狀,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等相關TOCC,以供醫師評估及時診斷通報。(圖/翻攝自蘇一峰臉書)
黴漿菌肺炎大爆發 病原體如何區分?專家給答案:精神狀態是關鍵
大陸北方地區近日進入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呈現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黴漿菌)、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種病原體共同流行的態勢。當孩子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時,家長如何正確處理?又該如何區分是哪種病原體感染?對此,北京兒童醫院呼吸一科主任醫師秦強做出詳細說明。《北京日報》報導,秦強表示,支原體感染一般多見於學齡期的兒童,一些年齡較大的兒童早期症狀表現為高熱和刺激性乾咳;而流感的早期症狀是突然高熱,往往伴有全身症狀,一些年齡較大的兒童會出現頭痛或肌肉關節痠痛,年齡小的孩子可能不太會表達,通常表現為精神狀態與以往不同,嬰幼兒可能會出現精神萎靡等情況,需要引起家長關注。秦強說,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也是呼吸道感染中常見的病原體,但這些病毒感染沒有特效治療藥物,以觀察病情變化和對症治療為主,「腺病毒有很多種分型,其中只有部分型別感染才可能在2歲以下的兒童中引起比較重的腺病毒肺炎,表現為持續高熱,經過一般治療往往沒有緩解,同時伴有呼吸系統明顯改變,出現呼吸費力、明顯咳嗽喘息等,甚至出現精神方面的改變」。專家說明,一些年齡比較大的兒童檢測出腺病毒陽性,如果沒有明顯的下呼吸道感染,可以在家對症處理;而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一般來說就像普通感冒一樣,只要科學護理、對症用藥、適當多喝水就能安然度過感染階段。只有少部分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基礎疾病的兒童,當病毒侵犯到下呼吸道才可能引起一些比較重的感染,情況比較少見,需要臨床醫生鑑別診斷。秦強指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世界範圍內引起5歲以下兒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重要的病毒病原之一,感染後早期症狀類似於普通感冒,可出現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聲啞、低燒等症狀。大多數患兒症狀會在1至2週內自行消失,少部分可以發展為毛細支氣管炎或肺炎。大多數感染者可完全康復,但感染後不能產生永久免疫。孩子出現發熱等症狀是否需要立刻就醫?秦強表示,年齡較小的嬰幼兒,特別是3個月以內的嬰兒出現明顯發熱,建議及時就醫。學齡期以上的兒童,出現高熱伴有輕微呼吸道症狀,沒有其他全身表現,建議居家觀察並使用一些對症藥物。如果持續高熱3至5天,或伴有明顯的呼吸系統症狀加重,建議家長及時帶患兒就醫。
小孩天冷不穿外套會感冒? 醫曝「真相」打臉拔拔麻麻
天氣變冷,很多家長都會要小孩多穿衣服,因為怕感冒。不過網紅兒科醫師「臭寶爸」說,感冒其實是上呼吸道因病毒感染,「不穿外套、吃冰冷的,並不會引起感冒。」臭寶爸在臉書粉專《臭寶爸 - 兒科陳敬倫醫師》發文,大家總說要保暖才不會感冒,「但其實『感冒指的是上呼吸道因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症狀,如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甚至發燒,可以由鼻病毒、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等等感染造成,通常有1~3天的潛伏期,病程約7~10天,就算不吃藥,幾乎都會自行痊癒。』」臭寶爸解釋,「冷到、沒蓋棉被、不穿外套、吃冰冷的,並不會引起感冒,只是加劇感冒的症狀,讓拔拔麻麻誤以為因此感冒了。」也不是因為一直感冒跟不吃藥才會變氣喘,「因為小孩本身就有遺傳的過敏、氣喘體質,才容易流鼻水、打噴嚏、咳嗽,讓拔拔麻麻誤以為孩子一直感冒、感冒不會好。」此文曝光後,許多網友紛紛留言「我自己早已放棄解釋,不過我那個很不怕冷的兒子,每次都很認真的糾正擔心他會冷的長輩或是路人阿嬤」、「有沒有一種可能,因為冷到造成身體虛弱、抵抗力下降,才讓病毒病菌有機可乘?」臭寶爸回,「重點要有病毒。」也有人說「有研究顯示冷可能會造成抵抗力下降,使得病毒容易入侵,但沒有證據顯示冷是直接造成感冒的原因(我都跟長輩這樣說)。我想醫生應該是解釋實證的因果關係」。
小兒科門診爆滿…醫曝秋季「4流行病毒」 其一奪不少命
小兒科醫師巫漢盟在臉書粉專《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表示,隨疫情解封,小兒科門診又變熱絡,如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4種流行病毒,「雖然感染這4種病毒的症狀表現都有些類似,但引起原因和治療方式不盡相同。」1.流行性感冒病毒:盛行於每年的10月到隔年2月間,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但今年從5、6月一直流行到現在!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接種流感疫苗,今年也是針對兩種A型和兩種B型病毒株的四價疫苗,平時也須保持個人衛生清潔。2.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今年入秋後類流感病童多,其中以呼吸道融合病毒比例較高,而且常常高燒好幾天。它算是感冒病毒之一,好發於2歲以下嬰幼兒,而早產兒因肺部功能較弱,感染後病症可能較嚴重,目前健保補助週數未滿33週的早產兒施打單株抗體疫苗,可減少重症及死亡率。平時爸媽也可帶孩子多曬太陽、勤洗手以做好預防。3.腺病毒:一種DNA病毒,它不具有外套膜,好發於每年2至3月,但今年的現在卻還很流行。腺病毒常見症狀包括連續高燒3~7天、伴隨上呼吸道症狀、結膜炎、腸胃炎等,由於它不具有外套膜,一般酒精無法徹底殺死腺病毒,須以肥皂確實洗手才可以!4.副流感病毒:副流感名稱與流感類似,然而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疾病,不過兩者病毒皆是RNA病毒。潛伏期約2~7天,症狀包括發燒、流鼻涕、咳嗽等,嚴重時可導致哮吼、支氣管炎、肺炎等。副流感沒有特效藥,採支持性療法。巫漢盟提醒,「雖然感染這4種病毒的症狀表現都有些類似,但引起原因和治療方式不盡相同,其中流感具高度傳染力,今年已奪走不少生命,建議符合疫苗施打年紀或資格的人按時施打疫苗,並做好個人衛生管理才能避免感染喔!」醫師表示,流感具高度傳染力。(圖/翻攝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臉書)
2歲兒子咳嗽出現「狗叫聲」…母掛急診求助 醫揭「這病症」秋冬要更小心
家裡的寶寶莫名發出「狗叫聲」怎麼辦?高雄日前一位母親發現,自己2歲的兒子在感冒後,咳嗽常會出現奇怪的高頻呼吸聲,甚至就像是狗叫一般,趕緊帶兒子去急診後,才得知是罹患了好發於秋冬的「哮吼」。後來,支持性治療後,男童也順利恢復健康。據了解,該名2歲男童的母親表示,兒子在罹患感冒性病毒後,呼吸時會出現「咻咻」的呼吸音,類似於狗叫聲那樣的高頻聲,咳嗽聲也變得十分怪異,前往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急診後,從X光檢查和臨床狀況中可以發現,經由小兒科醫師李杰明的診斷,確認男童是感染了「哮吼」。幸運的是,由於就診及時,在經過支持性治療後,男童也已經順利康復。李杰明醫師提到,典型的哮吼會使患者聲音沙啞、咳嗽出現異音,吸氣時還會發出像是吸不到氣一樣的「呃呃」聲,而哮吼好發於秋冬換季時節,在6個月至3歲的年齡段尤為常見,若病症嚴重的話,可能會出現呼吸急促、困難的狀況。另外,李杰明醫師也解釋,哮吼普遍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最好的預防方式即為注意呼吸道禮節,包括戴口罩、勤洗手等等,一般只需要支持性療法就可痊癒,如果至大醫院看診則會給予類固醇、腎上腺素物化劑治療,不太會用到抗生素,但嚴重者仍得進行插管。對此,他提醒,像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等都可能會造哮吼,因此家長在秋冬季節轉換時,也要特別留意孩子的身體狀況。
病毒大齊發…「這科」病房一位難求 醫示警「症狀重疊」:群魔亂舞
秋冬是病毒的活躍期,不僅新冠疫情升溫,就連流感、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也大爆發,而兒童首當其衝。據了解,兒科病房出現一位難求的狀況。根據TVBS報導,以往冬天才會流行的流感和RSV,今年都提早報到;在醫院也發現,兒科病房出現一位難求的狀況。竹山秀傳醫院小兒科主任高萬清提到,小兒科病房收了6名病患,4名是RSV的,1名是腸病毒,還有3名是哮吼,「那其它如果在我的門診間,其實它的爆量已經暴增了,裡面腺病毒佔一部分。」東元綜合醫院兒科部長王昱程直言,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比例不會比流感少,另外還有副流感病毒,一個診次裡面,可以看到5、6種病毒,這種現象可稱為群魔亂舞,每一種病毒持續肆虐,而症狀上也會有重疊情形,不可輕忽。疾管署日前呼籲,目前流感疫情呈上升趨勢,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資格民眾請儘早接種,另群聚通報以校園為多,請學校/幼兒園/補習班/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班與中心加強注意防範,落實生病不上班、不上課及各項感染管制措施,亦請民眾務必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勤洗手、有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請儘速就醫,並配合醫師指示服藥,以降低併發重症的風險,尤其若是自身及親友為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人及孕婦等流感高危險群,應特別留意健康狀況。
校園變煉蠱場…社區4病毒流行 疾管署:今年RSV提早報到
近期不只流感,還有多種病毒齊發,有開業兒科醫師嘆,校園成數種病毒的煉蠱場。疾病管制署署長莊人祥27日表示,今年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提早報到,這2週進入高峰。醫師也坦言,社區有4病毒齊發。小兒科醫師張博揚在臉書發文,「最近真的有點可怕,數種病毒在校園『煉蠱』,大概兩週一輪,可以說前次感冒才剛好兩三天,又發燒來看醫生,而且爸媽也逃不掉抓交替的宿命。能夠提供抗病毒藥物的也只有流感而已,其他病毒感染依然要走完病程,所以大家要保重身體。」莊人祥說,呼吸道融合病毒今年發生的比以往早,現在是第39週,之前在37、38週上升,在45週達高峰,而今年31、32週就上升了,如果照8週到高峰來看,近2週會達高峰,之後就會下降。馬偕兒童醫院一般兒科主任邱南昌指出,現在社區有流感、RSV、腺病毒和腸病毒4種病毒流行,還有新冠和副流感病毒,民眾還是要保持疫情的衛生習慣,到人多的地方要戴口罩。疾病管制署表示,目前處流感流行期,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達109,054人次,近期呈上升趨勢,另近二週上呼吸道感染群聚通報件數上升,上週通報91起,其中78起(87%)為校園群聚通報,檢出以流感病毒為主;近四週合約實驗室分離情形以流感病毒為多,以A型H1N1及H3N2共同流行,同時呼吸道融合病毒近期檢出陽性數亦呈上升趨勢,顯示社區呼吸道病毒活動度增加。
年節休診恐延誤就醫 「符合3大指標」幼童快送急診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往年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於農曆春節期間達高峰;2019至2022年春節期間(除夕至初五)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分別為33,122、39,738、10,234、8,277,其中2021及2022年因COVID-19疫情實施各項防疫措施,就診人次較往年春節期間為低。本流感季(去年10月1日至今年1月16日)累計23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以A型H3N2為主),其中4例死亡;目前正處呼吸道病毒活躍期,近4週社區檢出以流感病毒、單純疱疹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為多。其中嬰幼兒患者最令人擔心,雙和醫院兒科主治醫師汪小芹整理年節三大常見幼童狀況,包括「感冒」、「細支氣管炎」及「哮吼」,提醒家長或照顧者們,在年節期間與親友歡聚時,也留心幼童的狀況,若有問題請盡速就醫,別疏忽小細節,而造成難以挽回的傷病。汪小芹醫師表示,親友相聚的同時,幼童們多半也群聚玩耍,有可能造成病毒傳染,不只是新冠肺炎,冬季本就是感冒的好發季節,曾有家長在年節期間因錯誤判斷,以為只是一般小感冒,加上診所休診而延誤就醫,導致小朋友重複感染,甚至併發中耳炎、鼻竇炎與肺炎等,住院好一陣子才康復。若年節期間孩童不幸染病,汪小芹醫師建議,家長們可注意「呼吸症狀」、「活動力」及「食慾」這三大指標,若都變嚴重或變差,請盡速就醫,如遇到門診休息情況,可前往急診進行治療,以雙和醫院為例,雖除夕至初三一般門診休診,但急診從早上10點至晚上10點也都會有兒科醫師提供看診服務,家長們千萬別猶豫。汪小芹醫師指出,嬰幼兒感冒,大多是急性、傳染性、病毒性的疾病,常見的致病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等,嬰兒時期症狀多變且較易合併發燒,哭鬧不安、易怒都是常見狀況,也可能只有輕微鼻水症狀,臨床上鼻水或鼻塞幾天後,鼻涕會變濃稠,之後慢慢改善,病程大約一至二周,此時以症狀治療為主即可,但得注意水分的補充;另外,幼童生病時大多胃口不好,家長不用過度擔心,如勉強孩子進食或灌食,反倒會出現脹氣、嘔吐導致嗆傷等危險,盡可能讓孩童攝取高蛋白質、高維生素C等食物來增加體力,減少甜食、零食或是油高脂等垃圾食物。另外,汪小芹醫師表示,嬰幼兒染病的話,呼吸狀況得多多觀察,若病毒侵入呼吸道,深入細支氣管並引發感染,便會造成細支氣管炎,家長可多留意是否有咳嗽加劇、呼吸急促、吐氣出現咻咻喘鳴聲等病狀,細支氣管炎嚴重時,肋間、肋骨下方與腹部交接處會隨呼吸出現凹陷起伏現象,也會伴隨餵食停頓或餵食困難現象,如有上述情況請盡速就醫,其中,又以早產兒、3個月內的嬰兒為高危險群,另有心肺疾病、免疫不全或環境中有菸、空污等,都是引起較嚴重細支氣管炎的危險因子。除細支氣管炎外,這段期間好發於嬰幼兒的哮吼也得多留意,初期會是一般感冒徵狀表現,不過在12至48小時後,就會有發燒與吸氣時喘鳴(inspiratory stridor)、聲音沙啞(hoarseness)、狗吠狀咳嗽(barking cough)等症狀出現,特別是在晚上至凌晨會變得明顯,可能持續3至4天晚上 會有明顯的喘鳴音及肋凹的狀況,若孩子出現意識不清、發紺、安靜時是否有喘鳴、肋凹及無法進食液體食物,皆可視為症狀較為嚴重的呼吸道阻塞,如嬰幼兒有出現上述情況,家長務必警覺並立即送醫接受治療。值得注意的是,哮吼病童在就醫時,醫師會先詢問是否異物吸入(如魚刺等)之可能性,處理方式會有所不同,這部分家長得特別留心。汪小芹醫師建議,在照護哮吼病童時可先以安撫為主,過度哭鬧會使呼吸困難,反而更危險,若孩童年紀較大,可先採取坐姿,並將下顎伸出來維持呼吸道暢通,而這類情況家長也請盡速就醫尋求協助,另外,建議此時可準備流質或較軟的食物,以方便吞嚥為主,不要過熱,並少量多餐及與多攝取水份。
兒科醫揭秋冬「超凶狠3大病毒」 預防從生活習慣做起
隨著世界各國逐步走向與病毒共存,各項活動也逐漸解封,從今年秋天開始,生病住院的孩子變多了。時逢冬季,感染呼吸道的病毒十分活躍,且對孩童極不溫柔,若輕忽則易造成生病受苦。孩子秋冬呼吸道 易感染3大病毒柳營奇美醫院兒科部王信驊醫師表示,呼吸道病毒傳染途徑通常是由病人的飛沫傳染給他人,或接觸受病人鼻涕口沫汙染之物體表面,再碰觸自己的眼、口、鼻等而感染。以下介紹幾種常見造成孩子們秋冬呼吸道感染的病毒:1、「流感病毒」:主要由A型和B型引起,好發於冬天。年紀小於5歲,特別是小於2歲的嬰幼兒,是嚴重感染的高危險群。典型的症狀為突然發高燒、頭痛、肌肉痠痛、疲倦等,伴隨咳嗽、喉嚨痛、鼻炎等,但年紀較小的嬰幼兒,除了高燒外,還有可能引起熱痙攣、嘔吐、拉肚子等。而B型較容易引起肌肉痠痛,A型流感則較易引發肺炎等重症,尤其是小於兩歲的嬰幼兒。2、「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可分為A型和B型,兩者在大流行期都一樣常見,A型通常會引起比較嚴重的疾病,在台灣的流行期比較不固定。RSV是引起1歲內嬰兒下呼吸道感染及導致5歲內孩童嚴重肺炎的最常見病因,且重複感染很常見,亦即不會終身免疫。常見症狀為咳嗽、流鼻涕、發燒等,要注意的是,有一部分的小朋友會因此而氣喘急性發作,在小於2歲的嬰幼兒可能會引起急性細支氣管炎,導致呼吸急促、喘鳴甚至呼吸衰竭,尤其是小嬰兒可能因此有呼吸暫停的情況發生,家長須特別留意。3、「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可分為四型,其中PIV-3最常見,在台灣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一開始會感染鼻和口咽部,若嚴重度時可能會傳播至遠端的呼吸道,影響到大、小氣道。重複感染是很常見的情況,但嚴重度通常會比第一次感染輕微,且侷限於上呼吸道;部分5歲以下的小朋友在感染後,會引發急性細支氣管炎、哮吼或肺炎而住院,尤其是小於2歲的嬰幼兒的住院率會更高。不同分型的副流感病毒可能會造成不同的症狀:PIV-1和PIV-2較容易引起哮吼,亦即聲門下氣管腫脹而造成呼吸困難;PIV-3較易引起下呼道感染,造成細支氣管炎、肺炎,尤其是年紀較小的嬰幼兒;PIV-4通常只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但還是可能會讓小嬰兒產生細支氣管炎、肺炎、哮吼、呼吸暫停等。孩子免疫負債危機 這樣做有助預防王信驊醫師提醒,台灣跟著全世界大多數地區的腳步減緩防疫措施,隨之而來要面對的是孩子們免疫負債的危機,因此,積極接種流感疫苗、戴好口罩、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禮儀,持續保持良好衛生習慣等,都是保護幼童避免嚴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方法。
高雄產後護理之家7嬰發燒未通報 衛生局依法開罰
高雄市某間產後護理之家從11月11日至11月18日,共有7名嬰兒發燒,卻未通報主管機關,高雄市衛生局表示已於1日接獲陳情,經查發現3名嬰兒非因症就醫,另有4名嬰兒出現疑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該護理之家已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第33條,將開罰1至6萬元罰款。此間產後護理之家傳出1個禮拜內有7名嬰兒發燒,更有嬰兒轉進兒科加護病房住院,但護理之家都沒有依法通報主管機。衛生局表示,1日接獲陳情後立即開查,經查發現共有7名新生兒有就診紀錄,其中3名非因症就醫,另有4名新生兒出現疑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狀。4名疑似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的新生兒中,有1名新生兒檢驗出副流感病毒、1名檢驗出腺病毒及副流感病毒。因該機構已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第33條,衛生局依法現場開立舉發單,處以1至6萬元罰款。衛生局也將持續督責該機構落實通報及相關感染管制措施,並提報本局防疫改善及精進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