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烈嘔吐
」 嘔吐巴黎奧運/鐵人三項登場選手完賽後竟狂吐!他不洗手適應塞納河汙水 女選手:有太多不應該看到的東西
巴黎奧運鐵人三項(Triathlete)7月31日登場,巴黎當局為在塞納河(RiverSeine)舉辦賽事,花費14億歐元(約499億新台幣)改善河水水質,市長還特別在開幕前跳進河游泳,證明水已足夠乾淨,好不容易賽事終於登場,卻影選手完賽後仍劇烈嘔吐,甚至有女選手直言「聞到並看到太多不應該看到的東西」,再度引發質疑。加拿大男子選手完賽後,居然在終點處劇烈嘔吐,畫面也在網路瘋傳引發熱議。(圖/翻攝自X) 巴黎奧運鐵人三項在7月31日下午登場,不過從社群平台上的畫面可見,加拿大男子選手米斯洛楚克(Tyler Mislawchuk)完賽後,居然在終點處劇烈嘔吐,畫面也在網路瘋傳引發熱議。巴黎奧運鐵人三項,一度因為塞納河水質問題而延。(圖/達志/美聯社) 根據外媒報導,29歲的米斯洛楚克,賽後精疲力盡並當眾狂吐,他坦承「至少吐了10次」,引發塞納河水質安全質疑,事實上,直到比賽前一天,塞納河水質檢測結果依然「不安全」,據了解,塞納河已經禁止游泳超過1個世紀,而污染問題源自當地人過去一直將未經處理的污水倒入河中,導致河水充滿大腸桿菌(E.coli)和腸球菌(enterococcus bacteria);1923年,法國政府因水質不佳、化學污染物過多及河道安全為由,禁止在塞納河中游泳。巴黎奧運鐵人三項,一度因為塞納河水質問題而延。(圖/達志/美聯社) 為了迎接奧運,巴黎方面在2015年斥資14億歐元,約新台幣490億治水,不過,由於開幕式當天降下暴雨,導致未經處理的污水流入,塞納河水質再度惡化,導致鐵人三項被迫延期。巴黎方面在2015年斥資14億歐元,約新台幣490億治水。(圖/達志/美聯社) 除此之外,包括比利時選手維爾梅倫(Jolien Vermeylen)也表示,「我喝了很多水,所以明天就會知道我是否生病了」,對於塞納河的味道,她指出「不像可樂或雪碧」,維爾梅倫還表示,游泳過程中聞到並看到太多「不應該看到的東西」。為了適應塞納河中的大腸桿菌值,美國選手甚至刻意「不洗手」應對。(示意圖/達志/美聯社) 為了適應塞納河中的大腸桿菌值,美國選手萊德(Seth Rider)甚至刻意「不洗手」應對,「我知道將接觸到一些大腸桿菌。因此,我一直在嘗試通過日常生活中接觸一點大腸桿菌,提高我的大腸桿菌值」,針對選手賽後狂吐的情況,主辦單位表示,由於鐵人三項賽相當激烈,包括1.5公里游泳、40公里自行車、10公里跑步,且當天巴黎氣溫還到攝氏30度,不排除米斯洛楚克是因比賽關係感到不適。比利時選手維爾梅倫也表示,游泳過程中聞到並看到太多「不應該看到的東西」。(圖/翻攝自X)
巴黎奧運/鐵人三項選手比賽期間「狂吐10次」 前1天塞納河水質仍呈「不安全」
塞納河的水質一直是巴黎奧運組織者、運動員等人關注的問題,當局2015年以來就斥資了14億歐元(約新台幣497億元)清潔,但此次鐵人三項競賽於7月31日舉行時,一名加拿大選手才剛衝過終點線,便忍不住彎腰嘔吐,賽事期間甚至一共嘔吐達10次。根據外媒《TIME》、《鏡報》(The Mirror)的報導,29歲的米斯洛楚克(Tyler Mislawchuk)在完成1.5公里游泳、自行車40公里、跑步10公里後,以1小時39分41秒成績拿下第9名,但他衝過終點線後,就忍不住劇烈嘔吐,並於事後坦言,「我放手一搏,絕不後悔,但也(於賽事期間)嘔吐了10次」。米斯洛楚克在賽後狂吐。(圖/翻攝自X)報導指出,巴黎市政府曾斥資14億歐元大規模整治塞納河,在今年7月初測試時,也證明其足夠乾淨,能夠正常游泳。但在開幕式、周六均下了大雨,導致未經處理的廢水流進河中,水質檢測結果呈現「不安全」,代表著大腸桿菌已經超標,而鐵人三項也被迫延期。不過,針對塞納河的水質問題,米斯洛楚克認為不必過度擔憂汙染這件事,「我們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水域進行比賽。如果你在每場比賽中都強調水質…」;而美國選手萊德(Seth Rider)也透露,他為了增強對大腸桿菌的免疫力,在比賽前故意將自己暴露於細菌中。實際上,鐵人三項比賽當天,巴黎氣溫達到攝氏30度,運動員也可能因為在高溫下劇烈運動,引發身體不適。
留意腸病毒、諾羅肆虐中 專業醫:進入腦部恐導致腦炎
近期由於腸病毒、諾羅病毒嚴重肆虐中,已經有不少專業醫師提出警告,呼籲家長應當要注意兒童的身體情況。而現在兒科醫師傑登也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腸病毒與諾羅病毒可能入侵腦部,進而引發腦炎,最後有致死的可能,家長千萬不得不防。兒科醫師傑登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諾羅病毒和腸病毒都能全身趴趴走,有可能進入腦部導致腦炎,甚至有致死的風險喔。傑登醫師也在文章中解釋,腸病毒造成重症的前兆之一比較典型,被稱為「肌躍型抽搐」,是全身肢體突然的顫抖動作,類似受到驚嚇時的反應,在睡覺時特別頻繁發生。雖然在正常情況下偶爾會出現在兒童身上,但如果每小時發作數次,就屬於異常情況。此外「劇烈嘔吐」和「活力顯著下降」,也是常見的腸病毒重症前兆。而在諾羅病毒的部分,傑登醫師也提到,諾羅病毒造成的腦炎比較少見,但症狀比較多變,需要靠家長觀察。除此之外,傑登醫師也列出了腦炎常見的10種症狀,方便家長及時注意。而他也提醒,其實流感和新冠病毒等病症也有導致腦炎的風險,一定要多加留意:1. 頭痛:可以是輕微的不適感到劇烈的疼痛。2. 發燒:通常是持續性的,但溫度不一定很高。3. 意識狀態改變:包括混亂、嗜睡、昏迷等。4. 頭暈或眩暈:出現平衡問題,感到天旋地轉。5. 惡心和嘔吐:和腦壓增高有關,即使空腹或吃止吐藥也不會改善。6. 抽搐:可以是部分性或全身性的抽搐,具體表現形式因人而異。7. 肌肉痙攣或僵硬8. 感覺異常:麻木、刺痛、過敏反應等。9. 行為變化:易激怒、焦慮、煩躁等情緒變化,像變了一個人似的。10. 認知功能下降: 包括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被低估的大麻3/合法化的下場「青少年急診增2成」 亂象橫生!泰國將修正政策
「雖然大麻在台灣列為第二級毒品,但隨著泰國成為亞洲第一個大麻合法化的國家,再加上網路平台上不少大麻合法化的文章,都易使青少年受到影響。」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科長張惠雯告訴CTWANT記者。開放大麻使用的加拿大,已出現青少年因相關疾病或中毒急診增加,泰國新任總理賽塔也因大麻開賣亂象,九月宣布將從嚴規定。依食藥署統計資料,國內醫療院所通報大麻濫用狀況日趨嚴重,從2018年通報399人次,增加到2020年的620人次,近兩年因疫情人數下降,但今年到5月已通報140人次,較去年同期117人次,增加近2成。由於大麻易有吸食黑數,所以真實數字一定比醫療院所通報更多,例如學生濫用藥物排名,大麻就已迅速竄升至第二名,僅次於K他命。據此,國教行動聯盟等民團今年11月公布近4萬人的調查,有9成3民眾反對台灣大麻合法化,擔憂對青少年的影響。事實上,2019年10月曾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連署「開放醫用大麻」,3個月內超過5100人連署。衛福部回應THC含量超過10ppm即屬於第二級管制藥品,僅開放醫院以專案申請進口,用於治療頑固型癲癇罕病患者。爭取大麻合法化的倡議者多以加拿大及泰國為例,不過這兩個國家現正為開放後的「大麻」煩苦惱著。加拿大2018年就將大麻合法化,雖然大麻相關經濟迅速成長,卻引發更多層面的健康問題。由加拿大及澳洲的心理衛生機構研究工作者共同發表在《加拿大醫學協會雜誌》的研究指出,大麻合法化後,安大略省和阿爾伯塔省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兩個省份,青少年因大麻相關疾病及中毒而到急診室就診的次數增加了20%。論文引用的一項研究指出,安大略省的大麻使用者發生劇烈嘔吐的情況每月發病率增長了13倍。另一項研究顯示,0至9歲兒童因誤食含有大麻的食品而入院治療的事件已經增加3倍。由於大麻具有醫療用途,因此一直有民眾希望能開放「醫用大麻」或讓大麻合法化。圖為綠色浪潮團體舉辦的「大麻除罪化」遊行。(圖/報系資料照)警政單位及醫界推測,台灣社會大麻濫用日趨嚴重,與泰國2022年成亞洲第一個大麻合法化國家不無關連。據旅遊媒體《寂寞星球》報導,一名2022年8月底前往泰國旅遊的受訪者匿名指出,他所居住的飯店樓下就有二、三個攤販在販售大麻,而且,以Google地圖也可以查詢到大麻商家,店家招牌也多直接以大麻圖案標示,他更目睹父母牽著小朋友的手從店裡驚慌走出。其實泰國只是將大麻從麻醉藥物管制名單刪除,還是僅供醫療與工業用途,若用於娛樂仍屬非法,但並未明訂禁止法條,只表示未來將進一步限制在公開場所使用,也導致執法單位無所適從,因此造成亂象,新任泰國總理已在今年9月宣布將修正為僅開放大麻用於醫療,並表示將儘速遏止藥物濫用問題。國人最愛的出遊地「日本」其實近來也深受大麻困擾,吸食人數從2013年的1534人,10年來逐年增至2022年的5184人,其中7成未滿30歲。今年4月更出現一款含類大麻「六氫大麻酚(HHCH)」成分軟糖,在年輕人之間廣為流傳,也引發許多人身體不適送醫,由於該成分當時尚未被列管,因此成為漏洞,日本政府除了緊急列管,也於12月6日針對大麻修正法案,為防止年輕族群濫用,新增「使用罪」,違者將面臨7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科主任洪東榮表示,大麻一旦成癮之後就相當麻煩,因為它不像戒菸那樣有替代療法,雖然戒斷反應不嚴重,但很容易反覆吸食,陷入惡性循環之中。「如果想成功戒癮,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支持力量,家長不要一昧責罵孩子,而是要用親情的力量將孩子拉回來,千萬不要放棄,否則孩子就會一直沉淪下去了。」
鄰居使用農藥薰蒸 一家四口全中毒、兩個兒子不幸身亡
中國山東棗莊市近期發生一起張姓鄰居薰蒸農藥,導致住在隔壁的嚴姓一家四口中毒的悲劇,兩個未成年兒子最終不幸離世。據報導,嚴先生表示,目前由於張姓鄰居的認罪程度,他們僅能獲得喪葬費和醫藥費的賠償,無法獲得進一步的民事賠償,讓他不能接受。7月30日凌晨,嚴先生一家四口皆出現劇烈嘔吐、腹痛等中毒症狀,經過七天的搶救,夫妻倆最終撿回性命,但12歲的大兒子和6歲的小兒子卻不幸中毒身亡,根據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的報告,兩名兒子驗屍後證實是中毒身亡,其中小兒子的血液中更檢測到異常濃度的磷化氫成分。嚴先生指出,當初警方以為是食物中毒,但後來經過調查後才發現,原來是隔壁張姓鄰居在家中使用磷化鋁農藥進行薰蒸,進而散發出劇毒氣體滲透到隔壁嚴先生家中。他表示,因為兩家是共用一個電表箱,磷化鋁就是透過電表箱的牆壁縫隙滲透到他們家中,張姓鄰居也沒有通知他們,就在隔壁進行農藥熏蒸,導致毫無察覺的嚴先生一家中毒,還釀出兩條人命。警方在調查期間,張姓鄰居甚至還偷偷進行通風,以減少檢測時的毒氣數值,讓嚴先生非常不滿,而張姓鄰居也並未對這場悲劇有表示過任何歉意,更以「房子蓋得不合格,應該去找房東」為由推卸責任。目前,張姓鄰居被檢察院起訴有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並將於12月11日開庭,不過嚴先生對此感到較為悲觀,因檢察院和法院僅支持有限的賠償金額,未能涵蓋損失的全部,他感慨地表示,一下失去了兩個兒子,對他父母和妻子的打擊非常大,這場悲劇讓他們一家走投無路。
諾羅席捲全台…兒科醫也中鏢「狂瀉到只能睡馬桶旁」 3症狀注意「咳血快就醫」
人際互動頻繁的農曆新年假期開跑,但根據疾管署監測發現,國內光是本月8日至14日,全國門急診因腹瀉就醫的人次,就快破14萬人次,高於去年同期;且這波的腹瀉所檢出的病原,主要以諾羅病毒為大宗,過去四周更爆出64起腹瀉群聚通報,也較去年同期56起還高。小兒科醫師林智葳就在臉書發文坦承,自己也是諾羅病毒的中獎者之一,他除了揭示感染諾羅病毒的三大典型症狀,也提醒有些諾羅的幼童患者,在劇烈嘔吐時甚至會咳出鮮血,務必要趕快就醫。小兒科醫師林智葳在臉書專頁發文指出,國內這波諾羅病毒流行,包括大人小孩都有可能中獎,而他也是那個最近這波中鏢諾羅的患者之一。他還悲情的表示,「前兩天腹瀉的頻繁程度,根本就要逼我睡在馬桶旁邊。」林智葳提醒,諾羅病毒的病程又兇又猛,患者在初接觸病毒,經過1到3天潛伏期後,就會陸續開始出現三大典型症狀,包括發燒+全身無力、噁心嘔吐、絞痛腹瀉等症狀,發燒可能在第一天時較為輕微,通常在第二天會燒得特別厲害,有時甚至會在退燒藥效失去作用前,又突然體溫燒起來,此時可考慮提前服用另外一種退燒藥物。至於嘔吐,林智葳觀察,通常是在病發的第一天就出現,但也有些病人只會有些許的噁心感,沒有到真的嘔吐;而有些小孩則是在劇烈嘔吐時,甚至會因為兔太劇烈而咳出鮮血,這就是所謂出血性胃炎,必須立即就醫觀察。而很多人會有的腹瀉,通常是到第二天後才會出現,大部分的病人都需要約7到10天,糞便才會真正恢復正常。
爛醉狂吐恐奪命!醫示警「胃酸流進胸腔」:小心引發敗血症
歲末年初總會有各式活動,像是尾牙、春酒等聚會,免不了要小酌一番助興,不過就有醫師提醒,應避免大吃特吃後又喝酒,否則太撐導致劇烈嘔吐,恐會釀成嚴重疾病,甚至引發可怕的敗血症,呼籲大家千萬不要「飽到吐」或「催吐」。新泰綜合醫院肝膽胃腸專科醫師江承翰表示,突然的劇烈嘔吐,恐將導致馬魏氏症候群(Mallory-Weiss syndrome)及博爾哈夫症候群(Boerhaave syndrome)等嚴重疾病,前者起因為嘔吐造成胃食道交界處撕裂傷,引發大量出血、吐血,「年輕人還好,但老人家或是有在服用抗凝血劑的朋友們,可能會出血過多導致生命的危險!」江承翰進一步說明,若撕裂傷嚴重到穿孔,那便是「博爾哈夫症候群」,當食糜胃酸流進胸腔肋膜時,將導致一連串的併發症,而此疾病是由18世紀一位荷蘭醫師命名,當時他曾替海軍上將Baron Jan van Wassenaer診治,由於該名將軍凱旋而歸後,在慶功宴上大吃大喝,酒足飯飽之際開始大量嘔吐,怎料回到宴席上竟感到胸口悶痛、喘不過氣,最終因敗血症身亡。江承翰提醒,儘管聚餐會放肆大吃,但千萬要注意,飽了就不要勉強進食,也不要過量飲酒,更應避免刻意催吐,否則可能引病上身,後果不堪設想。
男誤喝假酒命危…醫生叫家人買「真白酒」灌進他體內 竟成功解毒
大陸成都市金牛區人民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金牛醫院)近日收治一名腹痛、反覆嘔吐、視線模糊的患者,診斷為代謝性酸中毒。短短數小時,多個對症治療方案不僅不起作用,患者病情還急轉直下,轉入重症醫學科搶救。此時,家屬一句「他平時愛喝點小酒」引起醫生注意,隨後將白酒灌入患者體內,竟成功解毒。《紅星新聞》報導,金牛醫院重症醫學科住院醫師仰蘭透露,「剛到醫院的時候,患者意識還是清醒的,能夠明確地描述自己的不適和症狀。主要表現是嚴重的消化道症狀、腹痛、反覆嘔吐水樣物質。因為劇烈嘔吐的患者容易出現誤吸,導致窒息,急診科醫生迅速地為他安置了胃管,進行胃腸減壓。」因患者生命跡象平穩,且意識清楚,按照急診科收治流程,患者轉入了消化科普通病房,接受進一步的治療。但異常的血液檢查結果讓醫生意識到,患者可能並非普通的消化道疾病。血液檢查結果提示,患者肝腎功能有損傷,尤其是評判患者是否有電解質失衡、酸鹼失衡的血氣分析結果提示,患者是明顯的代謝性酸中毒。沒想到,僅僅2、3個小時過後,張姓患者的病情急轉直下,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困難,被送進加護病房搶救。轉入ICU後,醫生再次詢問家屬,患者生病前有沒有食用什麽特殊的物品或藥品或是異常舉動。家屬表示,確實沒有異常,患者和平時一樣,每次吃飯時喜歡喝點小酒。聽完家屬描述,醫生懷疑張男可能喝到假酒,經化驗確定是甲醇中毒,於是立即請患者家屬去購買白酒,再將其注入張男體內,因為乙醇是甲醇中毒的傳統解救藥,通過與患者體內的甲醇競爭結合乙醇脫氫酶,從而阻止甲醇經乙醇脫氫酶代謝為甲酸。大約1天後,患者體內已監測不到甲醇存在,成功脫離險境。
19歲鮮肉大嗑麻辣鍋 隔天食道「燒出4爛洞」不能進食
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在個人粉專上分享,一名19歲的男子和朋友聚餐吃麻辣鍋,隔天開始覺得不舒服,吃東西難以下嚥,因此去看醫生,沒想到卻發現食道出現4個1公分的爛洞,甚至其中一個還在出血,醫師也對此說明,這樣的傷口一般來說都是膠囊卡在食道引起,吃火鍋造成相當罕見。錢政弘在粉專分享,近期門診遇上一名19歲男子吃麻辣鍋,隔天就開始感到不舒服,一照胃鏡檢查後發現,「在食道中段的地方(也就是胸口處)看到四個一公分大小的潰瘍呈環型排列,其中一個潰瘍還在出血」。他表示,喝熱湯或是熱茶是可能造成食道黏膜受傷,像是燙傷一樣造成黏膜脱皮,比較少造成多個潰瘍,猜想應該是麻辣鍋除了熱湯以外還有熱油,大口趁熱喝下才讓食道會「凍未條」。醫師分享病例,少年吃麻辣鍋食道燒出四個洞。(圖/報系資料照)他也分享2016年有一個案例,一名47歲的先生吃魔鬼辣椒後,出現劇烈嘔吐和胸痛,檢查發現食道破裂2.5公分,還併發氣胸和縱隔腔氣腫,最後插管住院三個禮拜。這位年輕人吃的麻辣鍋是「中辣」,他覺得口味是比較麻但不是很辣,所以破壞力如何還有待研究,還有一種可能跟食材或辛香料有關,曾經有一個案例是喝自製的中藥湯,造成食道潰瘍,原因是部分藥材混合後有黏著性,會附著在食道黏膜。所以食用完這類的餐點,應該多喝一些開水確保辛香料或藥材不會停留在食道。但他也表示,這樣的食道潰瘍在服用藥物後恢復的很快,病患隔幾天吃東西就正常了。建議大家萬一將來遇到相同的狀況,還沒就醫前,要吃清淡飲食配開水或吃流質食物,盡量避免用力嘔吐,才不會讓小傷口變成大傷口。
30歲男罹怪病「睡夢中窒息」、撞牆才得緩解 醫檢查竟是這症狀
中國湖南省一名男子近期遭怪病纏身,病症發作時會有一段長達30秒的「強烈窒息感」,必須依賴「撞牆」才能緩解。而這樣的情況總在睡覺時發生,男子就醫檢查後,醫師診斷他是罹患「食道裂孔疝」,屬於疝氣的一種,所幸接受手術後症狀已消失,恢復正常。綜合陸媒報導,湖南邵陽一名30歲張姓男子透露,從5年前開始半夜睡覺到一半會突然出現強烈的缺氧感,甚至窒息長達30秒,且要依靠撞牆或在地上翻滾,才能把體內的氣排出,讓他不堪其擾。男子每天睡覺到一半時,都會有長達30秒的時間產生窒息感。(圖/翻攝自《看看新聞》)張男5年來屢次就醫卻始終查不出病因,病情因此愈發嚴重,近日醫師才檢查出原來自己是罹患「食道裂孔疝氣」,又稱「橫膈裂孔疝氣」。裂孔是指橫膈膜上消化道通過的孔道、由橫膈膜肌肉環繞,當此處的肌肉退化或腹壓過高破壞了裂孔的閘門功能時,就會導致胃或腹部器官向胸腔推擠,產生裂孔疝氣。食道裂孔疝氣通常好發於50歲以上的中年人,或有長期咳嗽、肥胖、劇烈嘔吐等,造成腹壓升高因素的患者。而多數食道裂孔疝氣患者其實沒有症狀,通常會因為出現胃食道逆流或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就醫,才發現罹患此病。
大陸翻拍《棋靈王》真人版超崩壞! 網友哀號一片:毀我童年,劇烈嘔吐
日本知名動漫《棋靈王(棋魂)》,是許多人童年的回憶。最近中國大陸愛奇藝出品,改編這部作品,釋出了真人版電視劇《棋魂》,即將在下周首播。但昨天愛奇藝曝光了新版海報跟第2支宣傳預告片,大陸網友看了全部崩潰,不但一堆人直呼「毀我童年」,還有人直接批評「我劇烈嘔吐」、「這是哪裡來的妖孽啊!」大陸真人版電視劇《棋魂》。(圖/翻攝自微博)大陸所翻拍的日本知名動漫《棋靈王(棋魂)》,將褚贏設定為距今1500年前的中國南梁圍棋第一人。先前的預告片中,褚贏僅以特效、聲音呈現,觀眾沒親眼見到本尊。但昨天《棋魂》官方微博公布了第2版海報與第2支預告,褚贏雖然曝光了,但臉上畫了詭異的濃妝,厚粉底加上眼影,有不少網友驚呼:「以為看到東方不敗」、「哪裡來的妖孽」、「尷尬無比,毀壞童年」。在《棋魂》預告片上,有大陸網有直接留言「我劇烈嘔吐」。(圖/翻攝自微博)
「最近急診很多這種的!」 醫出面急籲:有這10症狀,立刻就醫
新冠肺炎從今年初全台延燒,為了防堵疫情蔓延,包括醫院、餐廳等公共場所,人潮比起以前銳減許多。尤其醫院被視為是病毒含量最高的地方,很多人都不敢上醫院門診與急診。但急診科醫師白永嘉昨天(7日)於臉書發文呼籲,最近急救室大爆炸,「很多都是這種的!」原來是一些慢性病長者,身體明明不舒服,卻不敢掛急診,拖到最後一刻才來,「如果早些送來,就不會這麼嚴重」。白永嘉在「急診醫師的眼睛(白永嘉醫師)」臉書專頁表示,最近很多老人家,不論病人自己或家屬,多因為疫情關係,不敢來醫院,結果慢性病的藥沒了也不管,不舒服也忍耐不就醫,撐到受不了,最後一刻才送來急診。最近很多民眾因為過度講求防疫,反而強忍身體病痛不願就醫。(圖/示意圖,報系資料照片)白永嘉強調:「最近急救室爆炸,很多都是這種的!」他從臨床的經驗看到,這些拖到最後才跑急診的患者,如果能早點送來,就不會這麼嚴重,「有幾個老人令我覺得很遺憾」。他提到,之前希望民眾小病別來醫院,現在他更要呼籲,出現以下危急症狀者,一定要立刻就醫:1、意識變差 2、呼吸急促 3、胸悶盜汗 4、發燒不退 5、厲害咳嗽 6、嚴重腹痛 7、劇烈嘔吐 8、口齒不清 9、突然肢體無力 10、頭胸腹部挫傷。白永嘉尤其呼籲老人家:「不舒服千萬不能忍耐,多注意老人有狀況立刻就醫。」也有同為醫師的王國憲留言建議:「可否請衛福部(指揮中心)呼籲民眾不必過度擔心去醫院門急診,因為過度宣傳了,造成這種本來小病變大病的狀況。醫院都嚴謹把關各種TOCC,門急診其實很乾淨,比夜市、商場人擠人場所乾淨才對」。
【女大生暑假瘋捐卵2】捐卵者親身說明 手術台上直發抖
【財經組】今年28歲的鄭小姐,大學時就讀醫療行政科系,在一次生殖中心就業說明會時,第一次聽到捐卵相關事宜。「那時覺得這麼可怕的事情,怎麼可能有人願意做?就算營養金真的很高,但實在太可怕了。」鄭小姐說,自己與朋友們聽聞營養金都紛紛心動,但後來知道過程需要常常打針、麻醉動手術、術後還會有副作用,原本熱切的心立刻冷卻。「那家診所員工剛好是我同科系的學姊,所以自然成為朋友,大學畢業後一年,她跟我分享自己捐卵的經驗,這次就讓我真正心動了。」學姊跟鄭小姐說,當她知道自己捐出的卵子讓一個家庭更圓滿時,心情真是快樂極了。「當時我已經大學畢業了,正處於就職前的空窗期,既然能夠幫助別人又剛好能領取營養金,那為什麼不做?」於是,鄭小姐在二十三歲那年決定捐卵。「當時我有詢問媽媽的意見,因為我自己是醫療相關科系,媽媽相信我會為自己健康把關,再加上可以幫助不孕夫妻,所以媽媽也同意我捐卵,還幫忙一起瞞著爸爸。」Dcard、臉書上充斥許多赴美捐卵的廣告,甚至包裝成度假之旅吸引年輕女性。鄭小姐開始了捐卵療程,經常帶排卵針回宿舍施打,「室友看我打針都很害怕,更加堅信不捐卵的決定是對的。」鄭小姐笑說,其實取卵手術的前一天才最為可怕,她想著手術台、麻醉等等,那一夜她根本睡不著。手術當天,當時的男友陪著鄭小姐前往診所。「我看到那張將雙腿分開的診療椅,真的很害怕,坐在上面的時候,赤裸的雙腿冷得直發抖。」突然間,護理人員用雙手來回幫忙搓熱鄭小姐的腳,鄭小姐瞬間暖了心頭,直到5年後的現在都記憶猶新。手術結束後,鄭小姐立刻劇烈嘔吐不止,原來她對麻醉藥過敏,隔天恰巧鄭小姐要幫表姐擔任伴娘,那天她只覺得稍微腹痛、有些水腫,很幸運地沒有卵巢過度刺激的副作用。鄭小姐也坦言,相較於生理上的不舒服與磨難,營養金真是拿得相當辛苦,她會奉勸想捐卵的人,一定要先考慮風險與副作用,如果願意承受再捐卵。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最新出刊279期《周刊王》和2165期《時報周刊》。《周刊王》與《時報周刊》聯姻,一套雙雜誌僅需「旺透價39元」,2019/08/14起全省4大超商、全聯及美廉社強勢上架。想追蹤最勁爆消息、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請點讚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