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伊菡
」 IDC 劉伊菡 PC電腦出貨量創新低 IDC:AI PC拉抬明年下半年回溫
先前因新冠疫情困在家中,大量學習與工作需求創下電腦銷售佳績後,近來疫情緩和、廠商庫存多,加上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多種科技產品可取代相關需求後,造成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市場大衰退,根據IDC(國際數據資訊公司)最新統計,今年第三季的台灣電腦出量創下近20年新低,特別是筆記型電腦出現年減三成的慘況,預期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有機會由負轉正。IDC的「全球個人運算裝置季度追蹤報告」中,統計2023年第三季台灣的桌上型、筆記型電腦與工作站的出貨量為61.4萬台,與2022年同期衰退18.6%,更是近二十年第三季出貨量的歷史新低。報告表示,市場需求持續受到疫後整體經濟低迷影響,商家用市場連續四季呈現雙位數下滑,當中又以筆記型電腦影響最甚,整體筆記型電腦第三季年減30.3%;桌上型電腦則受益於DIY PC市場需求逐漸回穩,年出貨量僅小幅度衰減2.3%。IDC資深市場分析師劉伊菡表示,今年下半年消費性市場的旺季表現不如預期,多數廠商著重於去庫存、而非大量鋪貨,預期2023年第四季整體PC市場將微幅下滑1.3%。不過今年台灣的電腦市場在疫後逐漸觸底,IDC預估2023年整體電腦市場將呈現年減19.1%。雖然新一代Intel CPU Meteor Lake 新機與AI PC將在明年上半年陸續進入市場,但台灣的市場需求預計要等到下半年才可望發酵,其中筆記型電腦有望由負轉正,2024年達到1.9%正成長。明年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將於1月9日至12日於美國拉斯維加斯開跑,隨著英特爾導入AI功能的PC晶片將於本周上市,業界預期包括宏碁(2353)、華碩(2357),以及微星 (2377)、技嘉 (2376)等品牌廠都會在CES推出首波AI PC及電競產品。
雙A囚徒困境1/疫情紅利反成庫存包袱 「消費者出遊不買3C」電腦大廠等嘸8月返校買氣潮
「雖然預期2022年市場需求會逐漸減緩,但沒想到速度那麼快,才過個年,終端市況就整個急轉直下,一切來的又快又急,現在的重點是要想辦法促銷把庫存降低,但能降多少?誰也沒有把握。」一位筆電廠高階主管對CTWANT記者說。在疫情、通膨、戰爭及升息等因素攪擾下,上市櫃公司Q2仍繳出漂亮成績單,整體獲利1.07兆元,創同期新高,然而超過42萬的筆電雙A投資人卻開心不起來,華碩(2357)第二季財報庫存,從第一季的1933億元直接突破2000億元大關,來到2061億元,宏碁(2353)狀況稍佳,第二季庫存634億元,較第一季的638億元微減。一位筆電廠高層坦言,「去(2021)年的狀況真的太好了,根本不用擔心會有庫存,只怕產品不夠賣,真的是搶手到不行。產業界也都知道,今年目標只能比去年好,不能差,所以大家就會拉高庫存,只是沒想到通膨、戰爭等狀況接踵而來。」華碩共同執行長許先越也在11日的法說會上說,第二季變化非常大,外界之前的預估,都還是認為會成長,但是俄烏戰爭加上中國封控,讓很多公司對於今年個人電腦(PC)市況的預測,變成從年減10%,甚至到10多%都有。面對高庫存,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喊出,「第三季要降低200-300億元,第四季也還要再降低200-300億元,下半年合計要去化約500億元的庫存。」但也坦言,「第二季到下半年,市場需求還是有相當大的壓力,庫存需要幾個季度的調整,最快明年上半年,或者明年下半年。」華碩已跟上游供應鏈及下游通路夥伴建立調整庫存的共識。對於庫存狀況,華碩共同執行長許先越(左)及胡書賓日前在法說會上已設定了半年內要去化500億元的目標。(圖/CTWANT資料)IDC 台灣資深市場分析師劉伊菡表示,「目前終端市場最大的問題,沒有別的,就是需求不好。」據IDC統計,今年台灣筆電市場,預計全年出貨量將較去年下降1.9%,桌上型電腦則會年減5%。廠商要去化庫存,就只能努力促銷,不然電腦產品是有週期性的,過期產品就需要更大的促銷手段。劉伊菡說,「從目前市況,廠商促銷動作確實很積極,只不過疫情趨緩後,民眾消費支出不再只有購買電子產品,像是旅遊支出就排擠掉可支配所得,原本8月的返校潮買氣,今年並沒有出現,以前7月銷售狀況來看,廠商去庫存力道不如往年。」「從終端需求來看,消費性筆電需求今年上半年就已轉弱,現在連商務機種也不好。我們預估,今年筆電出貨量已面臨2億台保衛戰,但這還不是低點,在淒慘需求狀況下,不排除再下修,可能會掉到1.9-1.95億台。」研究機構TrendForce分析師黃淑芳告訴CTWANT記者說。黃淑芳指出,原本筆電上下半年的銷售比重大約是48比52,也就是下半年略高,今年則是倒過來,大約是52比48,「目前初估,明(2023)年的出貨量還可能會續降,但比較好的一點是,上下半年的比重應該會恢復往年的狀況。」宏碁雖然庫存狀況不若華碩嚴重,但也積極啟動各種促銷策略。圖為日前宏碁邀請《原子少年》「地球」擔任宏碁Acer Day台灣區活動代言人。(圖/宏碁提供)
雙A囚徒困境2/英特爾Q2虧損喊漲CPU一到二成 筆電廠陷入「降價促銷VS漲價反映成本」泥沼
除了需求轉弱外,筆電廠今年下半年還有個棘手的大麻煩,就是處理器大廠英特爾(Intel)宣布10月起將非商用處理器將漲價10~20%。「面對終端需求不振的窘境,關鍵零組件偏又要漲價,到底要不要漲價反映成本?還是自己吸收?我們陷入了賽局理論中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一位筆電廠高層哀嘆。(囚徒困境原指犯人是否認罪的選擇,這邊是指廠商漲價可能掉市占,不漲成本無法轉嫁)宏碁(2353)董事長陳俊聖以「黑天鵝」來形容英特爾漲價動作,「現在的個人電腦生態系,是由當年的英特爾和微軟建立,如今老大哥(指英特爾)第二季意外虧損,其實是一隻黑天鵝,產業要小心應對。」英特爾為何選在市況低迷時宣布漲價?陳俊聖直言,這大概只有英特爾才知道理由。針對英特爾在市場需求疲弱的狀況下,竟然還宣布漲價,「其中的關鍵,還是吃定品牌廠最後還是會買單,畢竟英特爾處理器市占率仍有70%之譜。」仲英財富投資長陳維泰說,根據研究機構Mercury Research統計,AMD去年x86 CPU全年市占率來到23.3%的歷史新高,但英特爾的市占率仍達76.7%,換言之,處理器仍是賣方市場,品牌廠的選擇彈性低,英特爾就有空間可以「趁機」反映成本。IDC 台灣資深市場分析師劉伊菡則認為,面對關鍵零組件漲價,自己產品到底要不要漲價,對於廠商來說,是很難抉擇的,尤其在台灣這個對於價格相當敏感的市場。「你不漲價,換言之,就只能自行吸收成本,但是如果決定漲價,但是競爭對手選擇不漲價,可能就會把市場拱手讓人。」劉伊菡說。儘管目前市場買氣不佳,不過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預期,2023年仍會有換機潮可期。(圖/華碩提供)法人也點明,英特爾漲價是勢在必行,現在要觀察的,筆電廠要如何反映成本。華碩(2357)共同執行長胡書賓預估,明年還是會有換機潮的需求。而根據研究機構TrendForce預估,接下來的筆電銷量要再出現跟2020年約2.06億台及2021年約2.46億台的榮景已難,應該會回到跟疫情之前相近的水準。「在主要零組件中,的確只有處理器是屬於賣方市場,其他的零組件供應商基本上並沒有可以比擬的議價能力。」一位筆電場高層透露,「不排除有同業透過產品規格的『微調』,讓整體成本盡量維持不變,這樣才有可能在去化庫存跟新品之間的天平之間取得平衡點。」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則是認為,通常弱應用晶片,像是現在的DRAM、NAND、LCD顯示驅動IC只有跌價的份,但英特爾居然也為了要反應成本上升要漲電腦x86 CPU的價格(漲伺服器CPU、WiFi價格就還算合理),看起來半導體通貨膨脹大趨勢將持續。陸行之也直言,英特爾以反映製造成本上漲為由,這是過去半導體行業沒碰過的事,就看明年全球半導體通漲反應成本提升跟全球晶片需求轉弱降價清庫存,到底哪個能勝出,還是正負互相抵消?對於英特爾決定反映成本的漲價動作,連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都認為,半導體通貨膨脹大趨勢將持續。(圖/報系資料庫)
疫情反覆遠距教學再起 IDC:台灣NB出貨Q2年增11.5%
研調機構IDC(國際數據資訊)市場分析師劉伊菡表示,今年五月疫情再度爆發後,遠距教學的需求再起,市場買氣一度湧現,再加之上游零組件供應狀況逐漸恢復與大型教育專案的出貨,預期第二季筆記型電腦出貨量不論是家用或商用都能維持正成長的態勢,IDC預估台灣筆記型電腦第二季年對年可達到11.5%成長。然而IDC仍預期,2022年台灣整體PC出貨量仍不敵去年因疫情刺激的爆發性成長,預計年對年將小跌3.1%。IDC最新季度追蹤報告中統計顯示,2022年第一季台灣PC(包含桌上型/筆記型電腦/工作站)出貨量為63.3萬台,年對年成長5.6%,達到連續五季正成長表現。不過分析其內容,還是以筆電狀況最好,受惠於英特爾12代Intel CPU的新機與去年積壓的訂單到貨挹注,第一季的年增率達10.8%的雙位數成長。但是桌上型電腦受到DIY桌機市場挖礦熱潮減退影響,與去年同期相比微幅下滑0.6%,在智慧型手機方面,IDC統計,2022年第一季台灣智慧手機(Smartphone)市場總量為137萬台,年對年微幅下滑0.7%,主要原因為前年蘋果iPhone 12系列上市時程遞延,導致去年第一季仍處於 iPhone 新機大量到貨的旺季,同時也拉高了2021年基期,而iPhone 13系列如期在第三季上市,導致蘋果今年第一季年對年表現下滑了18.1%。另外,IDC指出,由於4G晶片持續吃緊,再加上5G手機的平均售價(ASP, Average selling price)不斷下調,第一季台灣智慧手機市場5G手機的出貨佔比已從2021年第一季的71.1%上升到91.6%,年對年出貨量成長28%。展望今年,市場的兩極化發展及手機功能特色推陳出新的速度漸緩導致換機時間的拉長,將持續影響臺灣整體智慧手機的發展,預期2022年對年將持續衰退 1.8%。IDC研究副總監嚴蘭欣認為:「國內疫情發展、全球供應鏈、國際政經環境的演變,為三大進一步左右下半年PC與手機市場供給及表現的指標。台灣PC市場在歷經去年與今年兩波疫情刺激市場買氣後,也需觀察商用需求是否能持續;手機市場則因為生產力與效能因素不若PC般急迫,在採購新機與換機需求上,則更容易直接受到其他民生支出排擠,及個人與家戶消費力所影響。」
台灣第1季PC大賣超過60萬台 筆電占比過半
國際數據資訊(IDC)最新統計報告,台灣第1季個人電腦(PC)市場規模為60.1萬台,年成長幅度高達8.3%。其中筆記型電腦因去年延遲交貨,挹注今年第1季成長了16.9%,年成長率來到22.5%,表現比2020年疫情爆發後攀升的需求更高。IDC市場分析師劉伊菡表示:「受到全球疫情影響,上游零組件供貨不穩導致廠商交期延長,通路及市場的需求未能被滿足的情況下,PC裝置的拉貨力道仍然強勁。在行動化的趨勢帶動下,筆記型電腦出貨佔總體PC市場比重再創兩年來的新高來到52.3%,而桌上型電腦出貨則呈現小幅度5.4%的年對年下滑。」IDC分析,由於5月臺灣疫情突然升溫,第二季居家辦公與遠距教學的PC需求再度爆發,然而受到缺貨影響多數廠商難以臨時提升進貨量能,相對之下台廠出貨調配彈性較高,會是此波PC需求下較大的受益方。IDC預估2021第二季仍難敵去年同期疫情停工後的補貨效應,臺灣PC市場年對年將小幅度下滑3.5%。展望2021,PC整體市場可延續2020年的疫情效益維持1.1%的正成長。
筆電出貨超越桌機 台灣PC市場出現黃金交叉 零組件缺貨扼殺2021成長動能
市調機構國際數據資訊(IDC)表示,統計2020年台灣個人電腦(PC)全年出貨量受到疫情催化,筆記型電腦取代桌上型電腦的效應發酵包括商用機種與家用機種分別有15.4%及4.9%的成長表現,更預估筆電的出貨量在今年就會超越桌上型,出現黃金交叉的曲線。IDC統計,2020年台灣個人電腦(桌機、筆電、工作站)全年出貨量為244萬台,較2019年成長4%,連續兩年正成長。其中因疫情帶動遠距教學與在家工作的個人運算裝置採購需求,商用筆記型電腦達15.4%,家用筆記型電腦同樣也顯示4.9%的年成長。IDC市場分析師劉伊菡表示:「在新冠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PC市場的需求始終居高不下,其中筆記型電腦因方便移動與攜帶,加上逐漸提升的效能,不論在商用或是家用市場,取代桌上型電腦效應明顯開始發酵。2020筆記型電腦出貨佔總體PC市場比重再創新高來到48.8%,且預計將在2021年度佔比超過50%,與桌上型電腦呈現黃金交叉。」不過,這波成長恐怕將遭受因零組件缺貨影響而失去成長動能。IDC分析認為,2021年隨著全球零組件仍處於供不應求之態勢,上半年出貨量仍將持續受到供應鏈缺貨影響,其中又以筆記型電腦需求缺口最大,預估今年台灣PC市場年對年將由正轉負下滑2.9%,桌上型電腦負成長5.3%、筆記型電腦下游0.5%。
5G手機出貨量大增 去年第四季比例拉升至62.2%
根據IDC最新報告統計,2020年第四季台灣智慧型手機市場量為151萬台,相較2019同期下跌6.1%。統計2020全年出貨量為546萬台,相較前一年(2019)下跌15.3%。IDC表示,受惠蘋果集中出貨的緣故,第四季智慧手機市場下跌幅度趨緩,當季5G手機出貨比例更是從第三季剛開台時的30.3%拉升到62.2%;然而全年度仍因受到上半年疫情導致供貨不穩及陸系品牌減少出貨之影響,使得台灣智慧型手機市場在2020年呈現衰退。展望2021年,預期受疫情影響的程度會趨緩及5G手機出貨量帶動,預料將成長6.7%,達583萬台。在PC部分,2020年台灣PC(包含桌上型/筆電)全年出貨量為244萬台,較2019年成長4%,維持第二年正成長。其中因疫情帶動遠距教學與在家工作的個人運算裝置採購需求,商用筆記型電腦達15.4%,家用筆記型電腦同樣也顯示4.9%的年成長。IDC市場分析師劉伊菡表示:「在新冠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PC市場的需求始終居高不下,其中筆記型電腦因方便移動與攜帶,加上逐漸提升的效能,不論在商用或是家用市場,取代桌上型電腦效應明顯開始發酵。2020筆記型電腦出貨佔總體PC市場比重再創新高來到48.8%,且預計將在2021年度佔比超過50%,與桌上型電腦呈現黃金交叉。」展望2021,隨著全球零組件仍處於供不應求之態勢,上半年出貨量仍將持續受到供應鏈缺貨影響,其中又以筆記型電腦需求缺口最大,IDC預估2021台灣PC 市場年對年將由正轉負下滑2.9%。平板電腦方面,2020年第四季台灣年對年減少10.4%至28萬台,統計2020全年出貨量為97萬台,年對年下跌幅度為3.6%。預期2021年商用平板市場的熱潮將呈趨緩現象,且其中教育市場以傾向選擇筆電也使得平板需求逐漸降低;消費市場方面仍將維持下跌的的趨勢,預期2021年整體台灣平板市場將下跌9.9%至87萬台。IDC研究副總監嚴蘭欣認為:「2020一整年,因為在家工作與遠距教學的需求,針對電腦相關設備的換機需求不僅遍佈全球,也為本已成長趨緩的台灣個人運算裝置市場注入了數波動能。台灣PC市場更由原本預期的全年負成長逐步提升為正成長。2021年台灣PC市場的表現相較全球保守,受到相關料件尚未能全面滿足市場及疫情未終結前,台灣市場仍將受全球供應鏈與經濟表現影響與左右。」
新冠肺炎疫情斷PC供應鏈 台灣第一季下修6.6%
隨著疫情在過年後不斷升溫,對PC全球供應鏈造成衝擊,國際數據資訊(IDC)認為未來幾個月的供給充滿不確定性,下修第一季PC市場預估高達6.6%,年增率下調至-7.4%,而2020年全年度則下調1.2%,年增率由-2.8%下修至-4.3%。IDC發布最新的個人運算裝置研究報告調查,就新冠肺炎疫情對台灣本地市場所造成的衝擊進行剖析認為,ICT市場中尤以硬體相關產業受影響最大,隨著疫情在過年後不斷升溫,對PC全球供應鏈造成衝擊。目前工廠復工、復產率仍較低的狀況下,觀察PC廠商在台2、3月仍有庫存支撐,但未來幾個月的供給充滿不確定性。IDC預計供應問題將對上半年的台灣PC市場造成一定程度衝擊,下半年則逐漸好轉,因此對第一季PC市場預估下修6.6%,年增率由-0.9%下調至-7.4%,而2020年全年度則下調1.2%,年增率由-2.8%下修至-4.3%。IDC市場分析師林璿瑞表示:「回顧台灣PC市場在2019年的表現,雖遭遇處理器缺貨的狀況,但在微軟Windows7作業系統將於2020年初停止支援的影響下,市場換機需求強勁。然而隨著2020年換機潮的結束,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期今年對PC廠商將更具挑戰。」在顯示器方面,IDC市場分析師劉伊菡表示:「預期2020年台灣顯示器市場的年成長將由正轉負,加上武漢疫情的爆發,影響上游供應鏈(組裝、面板廠等)二月出貨量,推估品牌廠商將陸續於三月出現缺貨狀況。由於目前產能恢復仍不足以支撐市場需求,IDC對2020年台灣顯示器市場下修4.1%,年增率由-1.1%加深至-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