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蔚然
」金馬60/評審團陣容發布 李安導演擔任主席
第60屆金馬獎評審團由李安導演擔任主席,將率領莫子儀、黃韻玲、陳哲藝、石偉明、劉蔚然,以及先行選出入圍名單的馬志翔、徐漢強、馬欣、宋文忠、巫俊鋒、岑偉宗、李哲昕、陳柏任、陳潔瑤、麥曦茵、謝文明共17位評審,於11月25日頒獎典禮當天開會討論並投票選出本屆金馬獎得主。莫子儀是本屆評審團的一員。(圖/金馬執委會提供)金馬執委會今天也一起公布本屆初審評審,劇情長片類由阮鳳儀、柯貞年、詹京霖、錢翔、嚴嘉念擔任。劇情短片類由林森、徐國倫、曾英庭、黃熙、鄭秉泓、謝沛如擔任。紀錄類由同時擔任複決審的李哲昕、洪淳修、陳璽文、黃懿齡、廖克發擔任。動畫類由吳德淳、余聿、黃炳擔任。所有入圍影片皆會在11月9日展開的金馬影展放映,影展自10月28日開始售票。台灣觀眾11月25日可鎖定台視頻道同步收看金馬獎頒獎典禮直播,網路直播則由MyVideo影音獨家播出,LINE TODAY共同轉播。海外除了新加坡(StarHub)、馬來西亞(Astro)各有當地電視台直播外,其餘地區皆可透過金馬與台視YouTube同步觀賞。
林心如當評審找尋潛力影集 隋棠、《少年Pi》團隊當講師授課
由文策院與新加坡新傳媒(Mediacorp)共同主辦、台北電影節執行的《In the Name of Love以愛之名–華語原創影集開發計畫》已公布入選名單,並找來林心如加入決選評審陣容,共同挖掘具潛力的華語影集提案。大師課程則找來資深演員隋棠、《少年Pi的奇幻漂流》剪接指導提姆史奎爾斯(Tim Squyres)和編劇大衛馬吉(David Magee)擔任講師。《以愛之名–華語原創影集開發計畫》自6月公開徵選亞洲地區的影集劇本提案,總計173件作品參加,決選評審找來林心如、監製李耀華、金鐘獎最佳編劇鄭心媚、溫郁芳擔任,共同選出三組作品,各組編劇可獲24萬元台幣開發經費,並進行為期12週劇本前期開發。隋棠將擔任課程講師,以「劇本與演員的關係」為題開講。(圖/台北電影節提供)本次入選作品《芭樂清單》為電影《江湖無難事》編劇馮勃棣的愛情新作,故事圍繞一名痛恨俗爛的過氣劇場藝術家和一位喜歡芭樂歌的女孩;靈異愛情偵探喜劇《見鬼了!我的愛情》描述陷入瓶頸的天才靈異女作家因一場車禍,撞出與帥哥鬼的奇幻戀情,還撞出父親自殺真相的線索;《EMT救援事件簿》則以經歷塵爆的小流氓為主角,看他如何成為拯救人命的民間EMT救護隊員,故事熱血又勵志。監製李耀華擔任決選評審。(圖/台北電影節提供)《以愛之名–華語原創影集開發計畫》除了徵選提案,也結合大師課程和工作坊,9月27日起將舉辦五堂大師課程,從監製、編劇、剪輯、演員不同角度,讓學員得以深入接觸與理解開發過程的脈絡與實務操作。星級師資名單包括《天橋上的魔術師》製作人劉蔚然、剛以《模仿犯》入圍金鐘獎戲劇類節目剪輯獎的解孟儒,演員隋棠也驚喜入列,將以「劇本與演員的關係」為題開講。另外更邀請到兩位好萊塢重量級大師線上授課,一位是長期和李安合作的剪接指導提姆史奎爾斯(Tim Squyres),他曾以《臥虎藏龍》、《少年Pi》兩度提名奧斯卡最佳剪輯;另一位為同樣曾以《少年Pi》入圍奧斯卡的編劇大衛馬吉(David Magee),他近期作品是話題十足的迪士尼真人版電影《小美人魚》,課堂上會分享原創劇本與改編劇本之異同,大師課程即日起開放報名至9月24日,採甄選制。
《天橋》製作人認了「韓國再轉包大陸」 喊話:沒有愧對一分一毫
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獲得6大獎項,成為本屆金鐘獎最大贏家。今年金鐘評審林家齊日前在臉書發文,指出該劇超過80%視覺特效是由北京諾華視創公司負責,而非先前劇組所宣傳的所為「台韓視效跨國合作」,喊話「用人民納稅錢支持的作品,就應該盡可能把資源都留在台灣」。出品方之一的公視昨回應,表示該劇「並無80%特效由中國團隊製作一事,皆由台灣數百名影視專業人才參與執行」。文化部長李永得則表示,據聞是韓國進行特效,有無再轉包還要了解。《天橋上的魔術師》製作人劉蔚然今早在臉書對此回應:「我不諱言,韓國公司的確轉發了部分製作給大陸公司,但韓國公司承接的部分也只有50%,即便他們局部發出,不知何來全片80%之說。所謂這是納稅人的錢,是太大的帽子,但我也可以很不愧於心的說,全劇組以及參與在《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所有人,沒有愧對這一分一毫。」劉蔚然臉書全文:關於「天橋上的魔術師」,在整個從籌備到播映的過程中,我始終沒有多說什麼,因為我相信的是,沒有任何一部影視作品的過程是容易的,只有最終呈現出來的,觀眾看見了、感受了什麼,這個才是真真切切的。我們做到了的,我們沒做到的,都是下一次需要再努力的經驗與目標。昨天一整天著實百感交集,從抒情文到激動文,換了各種寫法想説說一直以來關於「天橋上的魔術師」的各種爭議,但我還是先來說說關於美術場景視效的這一整件事吧。故事發生在1980年代的中華商場周圍,一個現在已經消失的場景。消失的不只是在現在寬敞的中華路上很難想像曾經有過的商場本身,整個西門圓環和中華路兩側的建築也與當年的情景大不相同。如何重現許多觀眾都仍然熟知的場域,如何搭建看起來足夠豐富的場景,又要能夠在預算內完成,一直是一個導演、攝影師和美術視效的大難題。看著美術在預算的局限性下各種拆解拼裝搭建場景的方式,導演和攝影師在一次次的會議中傷神撓頭,這樣又該怎麼在因此被限制住的鏡位和攝影機運動怎麼想辦法突破再突破…。(有些細節我就用以下幾張圖來配圖說明一下,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於是首先有了在汐止雍和建設那塊地上的場景搭建。美術頭哥如同變魔術般的將一、二、三樓和天台都拆分開來落於平地,還格外具有巧思的將部分招牌做成了雙面,從另一個方向拍攝可以當成另外一棟樓、多偷一點角度和機位(這樣也都已經讓預算有了不小的超支…)。去年參觀過的媒體朋友們很熱情的說我們神還原了當年的中華商場時,我們稍稍的安了心,但隨之而起的各種質疑「為什麼不是搭建一個可留存的場景供其他劇組的延續性使用?」感到沮喪。但為什麼搭成這個樣子?原因其實有點簡單,這個預算而沒法搭建起完整的一棟百公尺長的三層樓雙向性建築,而這樣局部性拆解搭建臨時建物的方式又只是根據「天橋上的魔術師」劇本當中需要的場景,其他的劇組可能有其他的需求…。但其實更難的還在後頭。美術搭建的場景只是劇中角色的主要表演區(以下圖片中有一個標示出5的,我們看起來很大的場景搭建其實只是搭了需要的這一小塊),但整個西門町的周邊環境是一個更鉅大的工程。幾經研究之後,跟其他影視作品當中的場景延伸最大的不同是,這是一個觀眾太熟知的區域,全十集的故事都在這個區域發生,我們只能扎扎實實的把周邊一圈的建物從零開始的用數位的方式完全重建起來,這不是一個「看起來有年代感」的自行發揮設計就可以過關的大工程。我簡述一下這個工序:1. 跟台北市政府建管處、都發局等單位申請不同年代版本的地形圖、航測圖、始照圖、立面圖等等。(感謝台北市政府以及在這些公文往返過程中協助我們最終取得資料的好多人。)2. 洪大為建築師事務所參照各種圖紙把周邊可能最近景呈現的40棟樓,一棟一棟的蓋出來。(在此要再謝謝我的高中好同學魏郁祥在最艱難的時候給了我們一盞明燈,又協助我們尋找著願意支持做這樣複雜的基礎工程的建築師。跟建築師的收入相比,我們付出的相應酬勞可以說他們簡直義務幫忙了。)3. 建築師搭建完的數位建築模型,回到美術組再確認,連同招牌看板等軟件設定資料一起轉給視效組。(尤其實景搭建其實是偷了尺寸的,並非1比1還原,所以在相對位置對應關係上,周邊建築環境也得調整,讓最終視覺呈現出的相對位置看起來不穿幫…。)4. 視效組搭建完的建築,貼上在拍攝期只要有時間就拉著製片組,各處拍攝台北大小巷道找尋之後可能用到的材質參考,再回到美術組再次做確認。5. 至此才完成了一套周邊環境建築的數位模型,提供給所有參與的視效公司。之後就是一般的背景合成的視效流程我就跳過了。在視效公司的選擇和最終的工作分配上,有幾個可以說明的。我們在最初的徵選提案上,提出的是以韓國公司Digital Idea為主要的視效公司,美國公司Pixomondo和台灣公司賞霖為輔,希望可以在各公司的強項達到最佳效果。但真的開始往下推進時,才知道我們沒想到的事情還是太多了,原本的關注焦點可能還是落在了斑馬、小黑人、石獅子、金魚…等等生物類的事情上,但事情遠遠不是這麼簡單…。過程中,我們從Digital Idea換成了4th Creative,因為劇本的調整和修改沒能和Pixoondo合作,最終又加入了一直支持我們的台灣公司台北影業和轅年視覺創意。接下來就是最終的工作分配。源於前面所說的背景合成的這一大大大件事,我有兩個可能方案,一個是按照同一區塊的背景合成分配,比如五棟朝南一樓西區、五棟朝北區二樓東區外景、天橋上……等等的區塊跨分方式,大家對該區塊相對應的環境對應可以更熟悉,但環境貫穿全十集且每集都涵蓋了各方位,又生物類的視效原本就是不同公司製作,這樣會大大提高工序複雜度,所以最終可以在最短時間內高效完成的概念下(真的很短,直到去年九月還在不停調整剪輯,但十二月得交片…),是以該集生物是由哪家公司製作就由該家公司同時完成所有背景合成的方式處理。全十集一千多顆鏡頭,就在短短的三、四個月當中用這樣的方式,完成了最終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樣貌。(真的很辛苦導演在每顆鏡頭來回來去的一次次的調整修改。)我不諱言,韓國公司的確轉發了部分製作給大陸公司,但韓國公司承接的部分也只有50%,即便他們局部發出,不知何來全片80%之說。所謂這是納稅人的錢,是太大的帽子,但我也可以很不愧於心的說,全劇組以及參與在「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所有人,沒有愧對這一分一毫。也謝謝你。給了我發這篇文的機會。多加一句小小心聲:原子映象做過預算最高的電影「吃吃的愛」全片視效是在台灣做的。請不要給出有預算就外找,沒預算就委屈自己人的這種說法。這句話大概是昨天最傷心吧。這麼簡短的話真的很誤導,預算不是絕對數字,是在這個數字之下我們需要完成的相應內容。「天橋上的魔術師」從過程到成品的確沒有盡善盡美,我也虛心接受各種指教。有各種問題我會一一回覆的。不過不要再隔空引戰了,那是我最不希望見到的事情。
《返校》劇集版金馬影展搶先曝光 13件入選劇集脫穎而出
金馬創投會議今年首度增設劇集(Series)項目,今(21日)揭曉本屆入選的13件企劃,包括金馬獎得主陳果、程偉豪、傅凱羚、王登鈺,香港金像獎得主黃綺琳,金鐘獎得主林君陽、陳慧翎、傅天余、吳洛纓、姜瑞智、曾英庭、詹傑的企劃都在名單之列。之後也將與文化內容策進院一起展開媒合活動,加速企劃完成。此外,備受矚目的公視《返校》劇集也將在本屆金馬影展搶先曝光,展現台灣影劇豐沛的創作能量。電影《返校》去年勇奪金馬獎五項大獎,由公共電視出品,蘇奕瑄、莊翔安與劉易三位新銳導演共同執導的《返校》劇集,延伸展開全新劇情,描述翠華中學女學生方芮欣墜樓身亡,直到30年後,一名轉學生意外闖入禁地,遇見被封印的鬼魂,當她揭開當年悲劇真相,塵封已久的記憶與恐懼也將捲土重來。金馬影展將在大銀幕搶先放映兩集,讓觀眾先睹為快。《返校》劇照。本屆金馬創投會議增設劇集(Series)企劃消息一出,便吸引上百件企劃報名,最終13件脫穎而出,囊括奇幻、愛情、喜劇、驚悚、犯罪、動作、科幻、冒險、家庭等各種類型。包括陳果、錢小蕙製作、陳迪凱導演的《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我們與惡的距離》導演林君陽與林文龍合導的《29張當票》,《最後的詩句》導演曾英庭的《醫學系在幹嘛》,《血觀音》監製劉蔚然製作的《刑警教父》,《疑霧公堂》製作人陳思宇帶領的《冥核》,以及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得主王登鈺與金鐘編劇詹傑攜手的動畫劇集《秘密耳語》。《紅衣小女孩》、《目擊者》導演程偉豪將與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得主傅凱羚合作《詐欺先生》,《翻牆的記憶》姜瑞智與金鐘編劇吳洛纓合作《我願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導演陳慧翎的《祝妳幸福》、《花甲男孩轉大人》導演李青蓉的《我的意外女兒》、《我的蛋男情人》導演傅天余的《濕身》,《切小金家的旅館》導演林冠慧的《魑魅魍魎》,女性創作者可謂大放異彩。去年以《金都》入圍金馬獎新導演的香港新銳黃綺琳也將擔任《心房治療師》的編劇。《返校》劇照。金馬創投會議為了協助優秀劇集創造更多合作機會,也特別與文化內容策進院共同合作,入選的台灣劇集企劃案將可以於金馬創投會議後繼續參加「2020創意內容大會:市場交易暨創投媒合」,於大會期間協助媒合投資人,並提供相關國際合製等內容開發方案,以擴大企劃能見度,文策院將協助入選劇集企劃多元媒合,加速企劃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