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障礙科
」全台近8萬人罹帕金森氏症 新療法!免開刀阻斷顫抖神經迴路
60歲的邱先生6年前發現自己開始出現手抖症狀,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門診,確診罹患帕金森氏症,接受口服藥物治療緩解症狀;最近2年多,邱先生手部顫抖特別嚴重與僵硬,無法完成喝水等簡單動作,生活多難以靠雙手自理,也無法好好入睡,情緒大受打擊痛不欲生。經部帕金森暨動作障礙科呂明桂主任建議,邱先生與家人討論後,今年七月接受「經顱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手術」(以下簡稱神波刀)治療:運用非侵入性的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束,找到病灶處即定位,就僅約0.4公分大小的神經組織進行熱消融,阻斷產生顫抖的神經迴路。治療過程病人不需要接受開刀與麻醉,對於原來有糖尿病史的邱先生更多安全保護,術後,邱先生的手部顫抖消失,能順利拿起湯匙喝湯,拿水杯也很平穩。帕金森氏症僅次於失智症,為國內第二常見之神經退化疾病,根據110年健保資料統計,巴金森氏症病友人數共77,428人,臺灣癌症防治網文獻顯示,此疾病影響65歲以上的疾病人口盛行率約1%,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也增加,80歲以上的人口可達4%。主要症狀包括動作遲緩、肢體顫抖、僵硬、步行及平衡障礙等,許多病人同時也有非動作障礙問題如便秘、失眠等。呂明桂指出,許多受帕金森病症狀困擾的病友,藥物控制在疾病初期或許有效,但服藥的頻率及藥效的波動對許多病人仍是令人困擾,也有為數不少的病友無法忍受藥物帶來的副作用。衛福部去年核准神波刀治療可使用於帕金森病人,無異是一大福音。呂明桂主任表示,神波刀治療不需開刀,即使病人有糖尿病等多重慢性病,也不必因顧慮有傷口感染風險而放棄治療。惟須注意的是目前神波刀治療仍以單側症狀為主,且接受治療者頭骨密度不能太低,否則超音波能量將無法有效傳遞到腦內治療標的。中醫大附醫神波刀治療團隊已累積豐富經驗,能以標準化的治療流程為病患改善常見的帕金森病症狀,幫助病友重拾生活品質和自信心。
6旬翁患巴金森氏症痛苦難耐 「神波刀」治療成功擺平手抖!
60歲的邱先生,6年前出現手抖症狀,就醫確診罹患巴金森氏症,一開始以口服藥物緩解症狀,但近年手抖嚴重、僵硬,連喝水都無法完成,人生大受打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巴金森暨動作障礙科主任呂明桂,建議進行「經顱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手術」(簡稱神波刀)治療,邱先生術後手部顫抖消失,能順利拿湯匙與水杯,讓他直呼:「很難想像,半天之內,原來的悲苦世界竟能翻轉」。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巴金森氏症僅次於失智症,為國內第二常見之神經退化疾病,根據110年健保資料統計,巴金森氏症病友人數共77,428人。台灣癌症防治網文獻顯示,此疾病影響65歲以上的疾病人口盛行率約1%,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也增加,80歲以上的人口可達4%。主要症狀包括動作遲緩、肢體顫抖、僵硬、步行及平衡障礙等,許多病人同時也有便秘、失眠等非動作障礙問題。動作遲緩肢體顫抖僵硬步行平衡障礙便秘失眠超音波熱消融 免開刀麻醉 呂明桂表示,許多病友初期使用藥物控制疾病或許有效,但服藥的頻率及藥效的波動,對許多病人仍造成困擾,也有為數不少的病友無法忍受藥物帶來的副作用。衛福部去年111年核准神波刀治療可使用於巴金森病人,無異是一大福音。神波刀運用非侵入性的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束,找到病灶處定位,在僅約0.4公分大小的神經組織進行熱消融,阻斷產生顫抖的神經迴路。▲「經顱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手術」深入腦部核心治療位置。(圖/中醫大附醫提供)呂明桂說明,神波刀治療不需開刀與麻醉,即使病人有糖尿病等多重慢性病,也不必顧慮傷口感染風險而放棄治療。惟須注意的是,目前神波刀治療仍以單側症狀為主,且接受治療者頭骨密度不能太低,否則超音波能量將無法有效傳遞到腦內治療標的。中醫大附醫神波刀治療團隊已累積豐富經驗,能以標準化的治療流程為病患改善常見的巴金森病症狀,幫助病友重拾生活品質和自信心。
婦人罹病憂鬱「經顱磁刺激術挽救大腦」 重啟正向人生
69歲的林女士五年前出現左側肢體僵硬、顫抖,以及走路不穩、容易跌倒的狀況,家人原來以為只是老化,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門診進行詳細檢查,竟發現林女士罹患罕見疾病-多發性系統退化症(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神經部巴金森暨動作障礙科敖瑀醫師指出,多發性系統退化症是非遺傳性的多重神經系統退化疾病,屬於非典型巴金森氏病的分型:病人出現平衡失調與自主神經失調等臨床症狀,一開始往往是經常跌倒,動作緩慢、僵硬顫抖等巴金森症狀也會出現,隨著疾病進展,排尿功能常出現問題;嚴重的姿態性低血壓導致經常性的暈厥也是常造成患者困擾的症狀。敖瑀醫師進一步分析,多發性系統退化症在全世界盛行率約為每十萬人中5人,屬於罕見神經退化性疾病,平均發病年齡約在55歲上下。然而,多發性系統退化症目前有效的藥物治療卻十分有限,病人往往對於典型巴金森氏症的治療藥物反應不盡理想,甚至可能有副作用出現,導致用藥的選擇相當受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巴金森暨動作障礙科敖瑀醫師指出,罹患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病人,往往運動功能不佳、生活品質下降,併發憂鬱症的機會遠高於一般長者族群;由於這類病人年紀較長,原本的系統性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等)也多,因此服用的慢性病藥物種類更為複雜。像林女士之憂鬱症狀雖然可以藥物治療,然而,過往臨床經驗常出現病人無法耐受藥物副作用、口服藥物種類太多,以及容易發生藥物交互作用的情況;相對於藥物治療,此時若能使用重複性經顱磁刺激治療,既可以改善病人林女士憂鬱症狀,又能避免上述治療困境,確實值得嘗試。敖瑀醫師指出,林女士由於神經功能退化逐漸行動不便,需以輪椅代步,受疾病影響,家屬發現林女士情緒越發低落,回診時,林女士也經常對敖瑀醫師說:「這是我(人生)最後一次來門診看妳」,常有嚴重負面、自棄的想法,且多次提到久病不堪,甚至希望能提早離開人世,全家人亦籠罩在為林女士病情難過悲傷的氣氛中。敖瑀醫師儘管盡全力調整抗憂鬱藥物,並且撫慰病人情緒,配合家屬的盡心陪伴,無奈林女士仍未見改善,甚至因情緒問題,影響其服藥的意願,以及進行復健治療的配合度。為了改善林女士的心情,也為了提升林女士以及家人的生活品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敖瑀醫師向林女士及其丈夫建議,以重複性經顱磁刺激進行治療,希望以此種非藥物、非侵入性的神經刺激方式,改善林女士的嚴重憂鬱症狀。敖瑀醫師表示,重複性經顱磁刺激術是藉由快速改變的磁場製造電流,達到刺激腦部神經的目的,這是一個非侵入性、安全性高並少有副作用的治療技術。研究顯示,憂鬱症病人之前額葉功能較正常狀況低下,透過重複性經顱磁刺激術,能改善憂鬱症病人前額葉神經元之活性,從而達到治療目的。自2008年經美國食品藥物安全局(FDA)認可,台灣食品藥物安全局於2018年亦許可使用於治療對藥物反應不佳的憂鬱症。目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之重複性經顱磁刺激治療,每次約20至30分鐘,刺激的過程中會聽到噠噠聲以及器材風扇抽風聲,並感受到頭皮有輕輕敲擊的感覺,治療後即可返家,不影響日常作息。連續二週治療(週一至周五,共十次)後,約有半數的病人情緒改善一半以上,連續四週治療後,情緒改善的反應可能會來得更為理想。敖瑀醫師說,治療過程中醫師會隨時評估病人情緒及生理變化,以確保其安全性,敖醫師並指出,除了治療憂鬱症病患,在學術研究上,亦發現重複性經顱磁刺激能對於神經退化性疾病,例如阿茲海默氏症、巴金森氏症、腦中風後之偏癱症狀、偏頭痛、耳鳴等等,有部分正向的效果;雖暫未取得極為確切的臨床證據,但對於目前無其他確定治療的此類疾病來說,或許也是一個能嘗試的治療方向。病人林女士接受重複性經顱磁刺激術治療之後,情緒顯著改善,較不會出現負面的情緒以及自暴自棄的發言,對於復健治療、運動、以及服藥的意願大幅提高;因復健強度、日常生活中活動量提高,動作症狀也較能控制,生活品質改善,也降低了家屬照顧的困難度及壓力。在治療之前,林女士的情緒低落,與家屬及外籍看護之間常有衝突,而治療之後,感受最為深刻的就是一路陪伴林女士的丈夫,施先生。施先生表示,經顱磁刺激的效果他最能感受到,太太的言談內容跟整個人的情緒狀態,都在治療之後有所改善,是之前使用抗憂鬱劑藥物無法達到的程度。最後,敖瑀醫師呼籲,目前許多神經退化性疾病雖暫時無法治癒,但醫學的發展日新月異,除了藥物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治療方法,如重複性經顱磁刺激術,都能以緩解病人的症狀,改善病人與家屬的生活品質,希望病人及家屬對於治療仍抱有希望及信心,讓醫師陪伴您一起勇敢面對疾病。
不是漸凍人!醫師分析席琳狄翁「僵硬人症」 女性病例為男性2倍、好發年齡曝光
曾榮獲5次葛萊美獎、演唱《鐵達尼號》主題曲My Heart Will Go On的加拿大國寶級歌后席琳狄翁(Céline Dion)近期在社群媒體驚曝自己罹患「僵硬人症候群」(Stiff personsyndrome)。對此,林口長庚神經內科部動作障礙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陳柔賢表示,自體免疫疾病之一的僵硬人症候群發生率僅百萬分之一,好好發年齡為30至60歲,平均是在40多歲發病,且女性病患的比例是男性的2倍。陳柔賢醫師表示,由於「僵硬人症候群」在台灣非常罕見,因此只能參考國外數據,該數據顯示發生率大約只有百萬分之一,且女性患者的比例為男性的2倍,好發年齡為30至60歲,平均是在40多歲發病。至於「僵硬人症候群」的常見症狀,陳柔賢醫師則列舉,病人的肌肉會持續收縮,讓肌肉變得堅硬,無法正常活動,通常都會從軀幹開始,比如脖子、背部、腹部有緊繃感,而後侵犯到下肢,尤其是大腿區域,於是乎就會很難向前彎腰,背部、腹部也可能出現肌肉明顯收縮的現象,並導致走路不舒服、無法放鬆平躺、動作緩慢等症狀。「僵硬人症候群」是種非常罕見的自體免疫疾病,病患體內會出現抗體「anti-GAD」,使得抑制性中樞神經傳導物質GABA的含量下降,因此肌肉會有過強的活性,變得僵硬而不能放鬆,不過這個疾病跟大眾熟知的「漸凍人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完全不一樣,並不是「單一疾病」或「單一病因」造成,而且多數可透過藥物控制或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