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傳人
」 瑯琊病毒 新冠肺炎越南2動物園51猛獸死亡!死因爲H5N1禽流感 員工曾密切接觸
越南兩處動物園近期爆發H5N1禽流感疫情,導致47頭老虎、3頭獅子和1頭豹死亡,園方原先懷疑死因是食物中毒,經檢測後發現,部份動物因感染H5N1病毒而死,不過這波疫情暫時還未出現動物傳人病例。根據《衛報》和《越通社》報導,這幾起動物死亡案件是在8至9月發生於南部隆安省(Long An)的私人野生動物園美瓊動物園( My Quynh Zoo),以及同奈省(Dong Nai )的芒果園旅遊區(Mango Garden Tourist Area),兩地皆與胡志明市接壤。報導引述越南國家動物健康診斷中心的檢測結果,指這些猛獸死亡原因都是感染H5N1病毒,上述兩間動物園,都是專門飼養珍稀瀕危動物,以芒果花園為例,園區育養孟加拉虎、白獅、棕熊、黑豹、小貓熊、犀牛與河馬,總數多達3千隻以上;美群動物園則以創造半野生生態,養育瀕危動物著稱。根據報導,芒果園旅遊區的老虎在死亡前出現疲倦和虛弱的症狀,據芒果園的發言人表示,園區上個月有17隻老虎,包括幾週大的幼虎,和1隻豹死亡。另外,胡志明市及週邊省份動物衛生辦公室獸醫官員,已針對兩隻死亡的孟加拉虎進行臨床檢查和屍檢,診斷結果顯示老虎死於疾病。據官方公布的報告,美瓊動物園在8月至9月16日期間,有27隻老虎和3隻獅子死亡,其中3隻動物是從芒果園購買,且未通過適當檢疫程序。地方政府原先懷疑是食物中毒,經檢驗後發現是死於疾病,證實猛獸體內有H5N1禽流感病毒。兩個省份都派出獸醫前往動物園,監督進行消毒,同時確認其他動物與員工的健康狀態。據了解,H5N1病毒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疾病,可以從雞鴨等家禽,傳播給人類和野生動物,致死率非常高,目前沒有特定治療方法或疫苗,雖然至今沒有證據顯示H5N1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自2023年以來,全球各地都通報疫情,包含柬埔寨的人類染病案例。越南自然教育組織指出,截至2023年底,越南共有385頭老虎被圈養,其中約有310隻飼養在私人農場和動物園裡,其餘則被養在國營設施內,自2022年以來,世界衛生組織(WHO)注意到H5N1病毒在哺乳動物中引發致命疫情的病例增加。針對這起事件,《越通社》表示,儘管動物園內的工作人員和感染動物有過密切接觸,但截至目前為止,並未有人員出現呼吸道症狀。越南動物園傳出有老虎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死亡。(圖/翻攝自X)
從免疫學到哲學 與病毒族群共存須有的認知與對策
經歷過SARS-1的國家數目不如SARS-2,因此,2003年7月公布的死亡率,中國和台灣排名1、2,SARS-2的疫情雖台灣衛福部於2019年12月31日通知WHO(世界衛生組織),但未被重視。1月間在瑞士達沃斯(Davos)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討論2023年7月1日提出的全球健康議題,不明的疾病─接下來的大病毒(DiseaseX-this is how we should prepare for the next big virus),今年1月CSH(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的bioRxiv(The Preprint Server For Biology,生物學預印本資料庫)發布一篇文章Lethal Infection of Human ACE2-Transgenic Mice Caused by SARS-CoV-2-related Pangolin Coronavirus GX_P2V(Short_3UTR),(SARS-CoV-2相關穿山甲冠狀病毒GX_P2V(Short_3UTR)造成人類ACE2基因轉殖小鼠致死感染),指出另一個能侵襲hACE2基因轉殖老鼠之大腦的冠狀病毒另一個病毒類GX_P2V,有100%的致死率,是穿山甲內的病毒,西方學者懷疑此GX2017/GX_P2V是早已開始人工製造的病毒,因而引起西方的注意。事實上,本次新冠疫情開始發生是在武漢一實驗室附近的華南濕糧市場,2020年1到7月共有1310萬人染疫,572624死亡案例,當時認為是動物傳人,一位法國諾貝爾獎得主發現病毒基因有2到3片是人工植入,而在2023年6月15日台北時間,美媒的報導,第一位死亡者是實驗室負責人,另有兩同事也隨後發病,因此,一些西方學者懷疑這是否生物戰劑研發的一種。從宇宙大爆炸後100億年,質能互變到45億年後地球產生,從最先氫原子產生進而到氮到氦到碳到氧進而出現有機物、微生物、類病毒、病毒、細菌,而到最後出現的人類,故病毒是人類的祖先,雖生物科技等的發達、突發猛進,但我們對病毒瞭解並與之和平共存,似乎和教科書上的描述與現況並不一致,而且新出現的病毒與人工製造的病毒是否可以溝通而能和平共存,有如機器人和人類?地球暖化的結果在俄羅斯凍原區發現五千年前的病毒復甦,而美國NASA的實驗發現從太空船艙外回到地球的細菌有51%存活,至於外太空到地球的隕石、彗星等,上面也帶有病毒造訪地球,不是突變,不是人工製造,消滅不完的。SARS-1期間尚無抗病毒藥物,且無疫苗,本次的抗疫,許多醫師建議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如Paxlovid或較少副作用的Molnupiravir,但早在2020年,台灣醫界雜誌就有一篇探討COVID-19疫情是免疫學的問題,過去我們對策是以細菌學、病毒學為出發點,這次,雖有一些先見學者、專家提出免疫學為對策的考量,但去年初另有一位醫師提出以哲學的觀點為對策。故和平共存要如何進行?募集更多研發疫苗抗病毒藥物,而達到人類的需求,似乎是緣木求魚,在人類與病毒對抗的武器競賽達標前,提升免疫力及激活自體抗病毒的干擾素才是備戰的主軸。
狗耳朵藏致命真菌 研究警告:恐傳人類
現在很多人都有養狗,讓寵物陪伴自己。近日一項新研究表明,狗耳朵裡有一種致命的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可能會傳染給人類造成感染。據《每日星報》報導,研究人員發現,寵物可以將真菌轉化為超級細菌,利用耳朵的病原體染人類,他們對印度德里收容所的87隻流浪狗採取樣本,52隻受重症監護,35隻有輕微胃腸道和泌尿道感染。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現病情跟真菌無關,但經過分析,牠們的耳朵都有耳念珠菌,而可能會快速傳播到人類身上,造成疾病和嚴重感染。研究作者、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生物系教授徐建平表示,狗耳朵可以當傳播媒介,狗是常見的寵物,儘管這研究在流浪狗身上發現了耳念珠菌,但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流浪狗。徐建平補充,在耳念珠菌流行的地區,大家需要對狗、寵物和野生動物的監測保持警覺。但他也強調,「雖然耳念珠菌很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動物之間,或從動物傳人的途徑還不太清楚,需進一步調查。」據了解,耳念珠菌於2009年在日本首次發現,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是重點關注的真菌病原體;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也將耳念珠菌列緊急名單。澳洲、加拿大、法國、德國、印度等多個國家地區,都曾有耳念珠菌病例,今年3月在香港九龍醫院也有爆發個案。
新冠起源出現新證據 可能跟武漢華南市場「貉」有關
新冠肺炎疫情如何爆發依舊成謎,許多科學家認為,最大的可能性是由動物傳人,和過去許多病毒的傳播模式類似,由於第一時間爆發疫情的武漢是多個實驗室所在地,收集與研究冠狀病毒,因此病毒也有可能是實驗室外洩,如今,有國際病毒專家小組表示,病毒來源可能和武漢華南生鮮市場裡走私的「貉」(或稱為狸,raccoon dog)有關。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所採集樣本,顯示有「貉」的DNA與新型冠狀病毒混在一起。(圖/翻攝自@newscientist推特) 根據國際科學雜誌《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引述國際專家的研究,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所採集的樣本,顯示有「貉」的DNA與新型冠狀病毒混在一起,增添病毒是來自動物傳人而非實驗室外洩的證據。所謂的貉,外型神似浣熊,在中國被飼養來取用毛皮與肉,這些檢驗的樣本是2020年初自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檯面上採集,不過資料隨後遭到移除,但一名法國生物學家偶然發現這些資訊,並分享給中國境外正在追查疫情起源的科學家。根據資料顯示,從市場中野生動物交易攤位上採集到的部分陽性樣本,也含有「貉」的基因,顯示這些動物或許也被病毒感染。這些分析隨後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率先刊載。根據參與分析的猶他大學病毒學家高德斯坦(Stephen Goldstein)表示,「很可能帶有這些DNA的動物,同時也是病毒的宿主。如果你在人畜共患病溢出事件後去採集環境樣本…基本上這就是你預期會發現的東西」。高德斯坦和研究團隊指出,他們的分析是顯示市場內有野生動物感染了冠狀病毒的第一個強而有力跡象。然而,這些病毒也有可能是被人帶到市場,然後傳給了貉,或是感染病毒的人碰巧在動物附近留下了痕跡。另外,美國疾控中心中國辦事處負責人葉雷(Ray Yip)表示,這些發現雖然尚未經過確認,但十分重要。根據《美聯社》引述葉雷的說法,「中國疾管中心公布的環境樣本資訊,是迄今支持病毒動物起源的最強力證據」。不過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技術負責人、流行病學家范科霍芙(Maria VanKerkhove)則是持不同意見,認為這些分析並沒有在任何動物身上發現病毒,也沒有發現任何動物傳人的堅實證據,「這只不過是給了我們一些線索,幫我們理解可能發生了什麼事」。
下一個魔王1/瑯琊病毒致死率估40% 感染醫:一定會突變「恐人傳人」
新冠疫情尚未停歇,卻已有許多新病毒蠢蠢欲動!中國大陸再度出現名為「瑯琊」的新病毒,致死率推估為40%,目前已有35位感染者,感染科專家警告,如果瑯琊病毒未來適應人體的免疫系統,一旦發展成人傳人的疾病,恐怕會如同現在流行的新冠疫情一樣,在全球大規模擴散。根據國際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8/4發表的文章,中國山東、河南發現新病毒,出現動物傳人的案例,命名為瑯琊病毒(Langyavirus、LayV),已有35例急性症狀的感染者,主要症狀為發燒、乏力、咳嗽、厭食、肌痛、噁心、頭痛、嘔吐,並伴有血小板減少、白血球減少異常,及肝腎功能受損。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表示,瑯琊病毒屬於副黏液病毒科(family Paramyxoviridae),在針對25種動物檢驗,其中鼩鼱(俗稱錢鼠)的血清陽性比例最高,推測可能是該病毒的天然宿主。瑯琊病毒的近親是立百病毒(Nipah virus),在孟加拉、迦納和印度都曾爆發疫情,甚至在印度醫院曾爆發過院內感染,被認為有人傳人的能力,而立百病毒的死亡率約為40%。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目前瑯琊病毒尚未出現人傳人的證據,但由於感染人數還不夠多,所以研究人員還無法下結論。感染權威黃立民醫師表示,瑯琊病毒容易突變,未來可能造成人與人的傳播,現階段要趕緊做好圍堵工作。(圖/報系資料庫)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表示,動物病毒可傳給人類並不罕見,但瑯琊病毒為RNA病毒,複製速度快、又容易突變,若RNA病毒主要宿主為哺乳類動物如錢鼠,會比宿主是鳥禽類更有機會突變,也更有可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黃立民警告,中國山東、河南兩省已有35例感染者,需要提高警覺,因為瑯琊病毒未來突變後,若更適應人體的免疫系統,就可能造成大規模擴散,初期一定要做好圍堵,他認為中國大陸需需做出完整疫調,才能判斷風險高低,當地民眾也要盡量避免可能的感染源。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則認為,雖然瑯琊病毒的近親立百病毒致死率高達40%,但並不代表就是瑯琊病毒真正的致死率,而且致死率高的病毒傳染力通常不會太強,無需過度恐懼。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也表示,瑯琊病毒目前尚無人傳人證據,但國內已著手建立實驗室核酸檢測方式,預計1周內建立檢測方法,若有需要也會納入監測重點項目。
瑯琊病毒人傳人機率低 台大醫:不太會造成大流行
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上《寶島聯播網》節目,接受資深媒體人周玉蔻的訪問,談論中國山東河南地區爆發的新型傳染病「瑯琊病毒」,回應民眾對瑯琊病毒的擔憂,他表示:「(瑯琊病毒)不太會造成流行。」李秉穎說明,瑯琊病毒(Langya henipavirus,LayV)屬於人畜共通疾病,疾病散播以動物傳人為主,人傳人的機率有限,因此「大概會是地區性的流行,沒有親密接觸就不會大規模流行」提醒民眾中國現有「猴痘」、「瑯琊」傳染病,前往該地應多加注意。瑯琊病毒相較於無症狀的新冠肺炎,容易進行阻絕,因此目前只需要戒慎,不必恐懼。(圖/unsplash)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進一步說明,琅琊病毒的近親是同屬亨尼帕病毒屬的立百病毒(Nipah virus),致死率高達40%,但這類致死率高的病毒傳染力通常不會太強,難以導致世界級流行,因此不必過於恐懼。謝宗學表示,瑯琊病毒和SARS病毒相同,能以發燒篩檢進行判別,相較於無症狀的新冠肺炎,容易進行阻絕,因此目前只需要戒慎,不必恐懼,「有了對抗SARS和新冠肺炎的經驗,若琅琊病毒真的來襲,相信我們可以從容應對。」
感染「瑯琊病毒」百分百有這症狀 醫揭關鍵8病徵
大陸近日出現由動物傳人的瑯琊病毒(Langya virus),已發現35例急性症狀的感染者。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表示,根據26名確診瑯琊病毒患者的狀況,得出染病者主要會有8大症狀,包括發燒、疲勞、咳嗽、食慾不振、肌肉痠痛、噁心、頭痛、嘔吐;目前醫學推測,瑯琊病毒可誘發致死疾病,不過尚無人傳人的證據,若未來病毒演變成具有人傳人的能力,或許還能像過去SARS一樣,以發燒來判別是否感染。謝宗學昨(7日)於個人臉書粉專說明,與瑯琊病毒(Langya virus)有近親關係的為亨尼巴病毒屬立百病毒(Nipah virus),屬副黏液病毒科,瑯琊病毒最可能的帶源宿主是外觀長得有點像長鼻鼠的鼩鼱。謝宗學指出,根據26名確診瑯琊病毒患者的調查,得出染病者主要的症狀會有發燒(100%)、疲勞(54%)、咳嗽(50%)、食慾不振(50%)、肌肉痠痛(46%)、噁心(38%)、頭痛(35%)、嘔吐(35%),多數患者還會有白血球低下、血小板低下、肝功能異常和腎功能異常等狀況;目前醫療界推測,瑯琊病毒可能會誘發致死疾病,不過尚無人傳人的證據,但因觀察的人數過少,需持續追蹤才能確定。謝宗學透露,致死率高的病毒傳染力通常不會太強,雖瑯琊病毒真正的致死率仍是未知數,但醫療界初步推估其較難擴大成全球性的大流行;瑯琊病毒未來若演變成具有人傳人的能力,或許還能像過去SARS一樣,以發燒來判別是否感染。最後他認為,面對瑯琊病毒只需戒慎,不需要恐懼,現階段台灣有對抗SARS和新冠肺炎的經驗,若瑯琊病毒來臨,相信我們也能從容應對。
NEJM曝大陸新病毒 「瑯琊病毒」動物傳人⋯可誘發致死性疾病
新冠疫情尚未結束,大陸又發現新的可感染人類的動物源性病毒。權威醫療期刊NEJM於4日刊文指出,此病毒被命名為「瑯琊病毒(Langya virus,LayV)」,由北京、青島的微生物學者發現。醫師杜承哲在臉書指出,權威醫療期刊NEJM於4日刊出一篇新文章,由北京、青島的微生物學者發現,病毒被命名為Langya virus(LayV)。而杜承哲引述的貼文進一步指出,在山東、河南發現一種新的可感染人類的動物源性病毒,命名為「瑯琊病毒」,可誘發致死性疾病,目前共發現35例急性感染者,症狀為發熱、乏力、咳嗽等。杜承哲解釋,這和目前流行疫情不是同一類的病毒,而是副黏液病毒科(family Paramyxoviridae),在人工飼養的動物中,狗(5%)和山羊(2%)有發現血清陽性,針對25種動物檢驗,其中鼩鼱(shrew)的血清陽性比例最高 (71 of 262 [27%]),推測可能是該病毒的天然宿主。他提及,這種病毒的近親是同屬於Henipavirus的立百病毒(Nipah virus),在孟加拉、迦納和印度都曾爆發疫情,也曾在印度西孟加拉邦的醫院發生院內感染,這個病毒株被認為有人傳人的能力,死亡率為40%。杜承哲表示,研究人員密切追蹤其中9例的家人和密切接觸者,並未出現人傳人的證據,但研究人員認為還無法下結論,目前只要密切注意後續的研究結果,尤其是是否發展成人傳人,暫時應該就足夠了,「希望病毒不要獲得新能力,謝謝。」
Omicron疑似宿主是「它」 陸公衛學者曝未來提防動物傳人
繼新冠病毒變異毒株Alpha、Beta、Gama、Delta之後,傳播速度更快、隱匿性和傳染能力更強的Omicron變異株來勢洶洶,橫行西方國家在多國掀起了幾乎垂直式的新增病例大潮,並迅速取代Delta,成為全球主要流行株,防疫格局隨之改變。大陸公衛學者發表論文稱,Omicron宿主疑似為老鼠,未來要防動物傳人。澎湃新聞報導,Omicron的起源仍然是個謎。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徐建國院士團隊和南開大學公共衛生與健康研究院孫亞民教授團隊在權威專業期刊《生物安全與生物安保雜誌》(Journal of Biosafety and Biosecurity)上發表了一篇題為「SARS-CoV-2奧密克戎變體的起源和進化分析(Origin and evolutionary analysis of the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的研究論文。該團隊發現,Omicron不是從Delta進化而來,而是形成了單系群譜,與Gama變體系姐妹群,但分支更長。且種種跡象表明,Omicron可能在非人類的物種中悄然進化和演變。對此,研究團隊通過對鼠適應性毒株和Omicron突變譜的對比後發現,Omicron病毒株或起源於老鼠,在鼠宿主中進化後重新回傳給人類。新冠肺炎流行2年多,人類已疲於防疫。如果真的存在「動物傳人」,無疑是雪上加霜。而這一研究結果,或將有助於預測和防止未來危險變體的上升。孫亞民教授表示,動物強大的繁衍能力很適應病毒的進化,通過跟人類的接觸,病毒來回「溢出」,會進一步加劇新冠病毒的多樣性和難以預測性。未來,我們要防止人傳人、物傳人,更要防動物傳人。孫亞民表示,近日香港疑似出現全球首宗寵物倉鼠將新冠病毒傳染給人類的個案,很不常見。當病毒潛伏於和人親近的寵物身上,是一件很危險的事。Omicron出現後,動態清零的壓力超過以往。動物傳人,對下一階段的防疫政策和手段,發起重大挑戰。對於進口物品和動物,要做好檢驗檢疫。針對大陸境內爆發過Omicron的地區,要做好疫區內的環境監測和動物檢疫,特別是會與人密切相關的動物監測,加強對未知原因的非輸入性病例的溯源及研究。
中研院P3實驗室感染 病毒「外溢」沒通報是關鍵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日舉行《Omicorn來勢洶洶、中研院P3實驗室病毒外洩?!第十八場COVID 19疫情相關座談會》座談會,探討中研院P3實驗室感染事件,專家指出整起事件核心為病毒外溢未察覺也未通報,屬於職業災害,但指揮中心仍在瞎扯為動物傳人。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指出,中研院P3實驗室事件主要源頭是外溢,最主要研究員問題,外溢沒有察覺也沒有通報,以及員工健康監測問題,應進行深刻檢討與改善;第二是實驗室質量政策,除了證照制度之外,P3實驗室不應只框在疾管署,建議應下放以量養質,一起撐起公共衛生做人民大後盾。至於P4實驗室是做最高級別接觸傳染病,只要預防研究所做一個即可。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兼任教授邱淑媞強調,P3、P4實驗室是一個國安的概念,一旦發生病毒外洩,將造成炸彈級的生物災害,而且為何以前會設置在軍方系統,因為可以進行生物戰。再者,從操作人員來看,是職業災害的問題,根據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規定,生物性職業災害是屬於雇主的責任,也就是中研院院長的責任。而且根據第18條規定,工作場所有立即發生危險之虞時,雇主應即令停止作業,勞工發現有危險之虞時,也可自行停止作業,雇主不得給予解雇。結果現在發生操作人員自行離職,邱淑媞認為這是典型的工作場所造成職業災害,但勞動部在哪裡?防疫指揮中心卻又瞎扯是動物傳染。金傳春教授則表示,P3實驗室,金傳春教授建議仿效之前2003年SARS期間,實驗室人員加強實作訓練課程,以避免類似操作不當案件再次發生。
老鼠是感染源?至少3國出現「動物傳人」 3措施查實驗室「洩毒」原因
中研院P3實驗室一名女性研究人員案16816昨(12/9)天確診,根據疫調結果,案16816曾經分別被有英國變異株Alpha病毒、巴西變異株Gamma的老鼠咬傷,但她確診的卻是印度變異株Delta,讓外界認為感染源頭似乎不是老鼠。北市上午舉行防疫記者會,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根據目前醫學知識,全球並沒有動物傳到人的案例,研判是實驗室病毒外洩。但今日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動物是否會將病毒傳染人類,一直都存在這樣的可能性,目前也有國家曾經出現這樣的案例,但非常少數,也不被認為是主要途徑。羅一鈞說,根據美國CDC官網資料,去年11月丹麥首次發現境內有水貂大規模感染新冠病毒變異株,並有多起由水貂傳染給養殖場人員的案例,後續荷蘭和波蘭也報告了有水貂傳人的新冠病毒案例,因此目前至少有3國出現動物傳人的案例。羅一鈞表示,在實驗室環境中,貓、雪貂、果蝠、倉鼠可將新冠病毒傳染給同物種的其他動物,靈長類動物如恆河猴、食蟹獼猴、狒狒、黑長尾猴也都曾感染新冠病毒,動物傳人的可能性一直都有,只是非常罕見,也不是造成去年以來全球疫情流行的主要原因。陳時中說,案16816到底遭到哪些病毒株的老鼠咬傷,目前仍無法確定,因為現在的調查重點是釐清案16816到底是不是從職場上感染病毒,會先將案16816感染的病毒,與實驗室中的病毒比對基因定序,才能確定是否為職場感染。另外,針對P3實驗室到底有無病毒外洩的問題,疫情指揮中心也擬定以下3項措施調查,希望能查出案16816感染病毒的原因,也避免未來再出現類似事件。1.今天成立專家調查小組調查2.針對國內12間有操作新冠病毒病原體之高防護實驗室,於一周內完成現場查核3.已派員到事件現場的P3實驗室及相關公共區域進行環境採檢
香港現首例無源頭染疫個案 專家:不排除新冠病毒「鼠傳人」可能
香港一名17歲少女在月初確診感染新冠變種病毒,成為香港首例本土無源頭感染個案,她的母親和姐姐都相繼染疫,但至今仍未找到源頭。香港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赴患者到過的旺角寵物店、補習班,以及患者居住的天水圍天盛苑盛譽閣調查。袁指出,正循3方向調查感染源頭,其中包括「老鼠傳人的可能性」,因早前的實驗室測試曾證實,N501Y變種病毒會感染老鼠,但目前人傳人機會還是最大。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總監林文健表示,港3名變種病毒確診患者(17歲少女與其姊姊和母親)月初染疫,140名密切接觸者已檢疫,全部結果均無確診,而基因程序上亦未配對到變種病毒源頭,港府為此感到擔心,因意味著病毒潛在隱性社區爆發的可能。袁國勇指出,會循3個傳播途徑進行調查,包括人傳人、動物傳人、及物件傳人。在人傳人的調查方面,由於目前沒有其他人確診,建議在檢疫21日內進行血清測試,看是否已感染但傳播力低,從而根據進一步的密切接觸史找出源頭,血清測試對密切接觸者十分重要。第二是動物傳人,17歲少女至寵物店買了栗鼠回家後,有摘下口罩跟栗鼠玩,因此專家到寵物店取了50多個環境樣本,但認為屬感染源頭的可能性低。另一可能是老鼠,香港老鼠出沒問題嚴重,因N501Y變種病毒經實驗證實可傳染老鼠,故有需要捉該環境的老鼠進行化驗,並建議港府需要考慮滅鼠等清潔工作。不過,該名少女曾到訪地方的鼠患不嚴重,例如工廈後樓梯或廁所等環,不曾有鼠患,但要看完所有環境樣本才能作出結論,而且香港食環署人員亦在現場了解,嘗試捉現場老鼠進行化驗,但確診者走訪的地點鼠患並不嚴峻,但並非絕不可能。香港大學團隊曾先後檢驗過香港69隻老鼠,都無發現帶有新冠病毒。第三是物傳人,可能病毒是透過冰箱等物品感染人類,食環署會在天水圍的食物供應商,進行食物檢測,包括冷凍食品。
日寵物首驗出「新冠病毒陽性」 公司雇員、寵物全送檢
新冠肺炎病毒猛烈,日本疫情仍有升溫趨勢,近日更傳出一間替染藝者照顧寵物的公司,在被照顧的狗狗身上檢驗出新冠病毒陽性;這起案例也是日本第一件,自寵物身上驗出新冠病毒陽性的案例。根據《共同社》報導,日本一間寵物保險公司,自4月開始新增免費替染疫者照顧寵物的服務;7月下旬業者自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家庭中,挑選2隻狗狗進行病毒檢測,發現在2隻狗狗在多次的檢驗中,均驗出陽性反應,不過目前狗狗的健康狀況皆良好,其中一隻狗狗甚至已轉變為陰性。為了避免防疫漏洞,該公司也讓其他寵物和雇員全部進行了病毒測試,所幸結果均為陰性,也沒有人出現身體不適的狀況。但為了保險起見,業者仍將2隻狗隔離後繼續派人照顧。根據《EtToday》報導,雖然報導並未提及是否會有「動物傳人」的疑慮,但世界各國目前仍未有相關證據顯示,動物亦會傳播新冠肺炎病毒,請民眾不必過度恐慌。
養貂員工感染新冠肺炎! 荷蘭疑爆發首宗動物傳人案例
荷蘭農業部19日表示,國內傳出一起養貂場員工被貂感染新冠肺炎案例,是荷蘭第一件通報的動物傳染給人的病例。荷蘭南部荷蘭北布拉班特省(North Brabant)的大城愛因霍芬(Eindhoven)東部有兩座養殖場,新冠肺炎病毒便是在其中之一所飼養的哺乳動物「貂」身上被發現,而該養殖場的貂毛皮利潤可觀,每年可帶來不少進帳,卻在今年4月底傳出有飼養的貂染疫而遭當局封鎖。荷蘭農業部長史考登(Carola Schouten)表示,研究人員將在染疫的貂中與受感染員工的新冠肺炎基因做對比,並將以此繪製追蹤病毒突變的「系譜樹」(family tree)。史考登在致函國會議員時表示:「經調查可斷定,染疫的養貂場員工確實極有可能是被貂感染了病毒」。同時,他也提到,養貂場外的空氣和土壤採樣中未發現病毒,因此民眾對於動物傳人的可能不必過度擔心。另外,政府表示兩座養殖場中的一座曾在上週發現有3隻野貓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有關當局目前正在研究野貓在兩座染疫的養貂場之間散播病毒的可能性。史考登表示,荷蘭將加強控管措施,所有養貂場都必須實施檢測,並禁止所有染疫的養貂場對外開放參觀。
【防疫情報】抗疫大作戰 毛小孩清潔「不漏勾」
新冠肺炎造成人心惶惶,尤其日前還傳出紐約動物園老虎感染的案例,讓民眾對毛小孩是否會成為傳染源感到疑慮。想要防疫「不漏勾」,自家寵物的清潔消毒同樣須注意,除了勤洗澡外,還可以善用微酸性電解次氯酸水,讓清潔更徹底。自前陣子香港發現有寵物狗測試出新冠肺炎弱陽性後,日前在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也發生內4歲馬來亞虎「娜迪亞」確診感染武漢肺炎,這讓不少人擔憂起家中寵物是否會有「動物傳人」的風險。雖然目前沒有科學證據足以證明,但新冠肺炎途徑之一便是「接觸傳染」,寵物在公共環境的皮毛接觸,是否會成為看不見的傳染途徑,值水神抗菌液在全球有超過120份檢驗報告,使用更安心。活蹦亂跳的毛小孩在外頭難免有接觸病菌風險,最好的處理方式就如同勤洗手般,增加洗澡的頻率。若無法經常洗澡,隨身備好清潔用品消毒也是不錯的方式。「旺旺水神」生產的微酸性電解次氯酸水,抗菌性佳,有著清潔消毒的效果,加之溫和不刺激,噴在毛小孩身上也不會造成不良影響,比酒精更安全;另外狗鍊也是最常被忽略的細節,容易滋生細菌,同樣可以使用抗菌液消毒,保護自己也是提供毛小孩最佳防護。
禍不單行! 湖南、四川爆發曾「禽傳人」禽流感疫情
就在全球應對武漢肺炎之際,大陸湖南省又爆發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根據大陸農業農村部在官網通報,湖南省邵陽市雙清區發生一起 H5N1 禽流感疫情,該農場飼養肉雞 7850 隻,4500 隻染病死亡。疫情傳出後,地方當局撲殺了1萬7828隻家禽,目前沒有傳出人類感染 H5N1 禽流感。大陸農業農村部表示,2月1日接到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經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確診,邵陽市雙清區某養殖戶飼養的肉雞發生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武漢肺炎疫情未歇中國又爆 H5N1 禽流感,撲殺上萬家禽。(圖/ 新華社)這次在湖南爆發的禽流感H5N1亞型病毒,是一種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致病源,病毒在鳥類及禽類間的傳染性很強,發病時程短且死亡快速,加上因為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湖北省10多個城市封城,也傳出動物飼料短缺情形,多達3億隻雞在未來幾日內,恐將面臨餓死的情況。10天內兩起家禽患禽流感!對市場、個人影響重大?(圖/ 新華社)除了H5N1,昨日大陸官方再公布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的養殖場爆發H5N6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農業管理單位已緊急撲殺2261隻家禽。此次在四川爆發的H5N6亞型禽流感,曾在2018年中國廣東省傳出病例,雖動物傳人的可能性罕見,不過正因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情況並不常見,因此人體對該病毒的免疫力極低,甚至沒有免疫力。針對湖南省爆發H5N1和H5N6疫情,國內防檢局表示,目前我國禽流感主要為H5N2,不會透過禽鳥傳染給人類,而H5N1和H5N6麻煩在於可能「禽傳人」,一直有持續監控國內禽流感狀況,各縣市會定量、定期抽檢大型養雞養鴨等禽場,沒有禽場的縣市也會到市場抽檢,同時委託野鳥學會採樣活鳥,從養殖到野外狀況都會掌控,現在國內並無H5N1發生。
武漢肺炎/「超級傳播者」恐現!大陸境內確診已308人
源自大陸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越演越烈,截自昨(21日)晚間9時,大陸境內確認共309例,其中,湖北270例,北京5例,廣東14例,上海6例,浙江5例,天津2例,河南1例,重慶5例;確診病例中,武漢已有6例死亡。其中1名病例共感染14名醫護人員,讓外界擔心「超級傳播者」已開始出現。鍾南山表示,武漢肺炎肯定有人傳人現象。(圖/財金瞭望)綜合陸媒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表示,如果發生「第二代傳染」,病毒將會迅速擴散;17年前的SARS就是因為傳播控制不佳,病毒逐漸適應,「當年有動物傳人、人傳動物的相互作用。特別是超級傳播者,那是個大問題。」鍾南山認為動物傳人是第一階段,但目前可能已經進入人傳人的第二階段,「如果出現超級傳播者,將意味疫情進一步擴散,將有第三階段傳染。」有1名確診病患在醫院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感染了14名醫護人員,幾乎就能認定是超級傳播者。84歲的鐘南山親赴武漢。(圖/微博)過去在SARS疫情期間,確診病患都是在傳染很多人之後,才被發現是超級傳播者。鍾南山表示,這次的疫情,醫生已有新的對策,比如不斷監測病人下呼吸道的病毒負荷,假如病毒負荷高,有可能病人傳染性就比較高,有助於提早發現和避免超級傳播者。「現在已經出現人傳人現象,所以患者要嚴格隔離,對密切接觸者追踪,這個環節一定要抓好,就不會像SARS那樣傳播,這個做法是很正確的。」鐘南山並透露,新型病毒目前沒有有效的針對性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