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內臟
」吃B群提神抗疲勞? 少了這動作⋯營養師:吃再多也沒用
保健食品是許多人的生活必需品,其中又以B群最受歡迎。營養師陳心驊提醒,如果飲食中的營養素不足,沒有先提供身體足夠的能量來源,那吃再多B群也沒用。陳心驊在粉專《營養師菲菲・你的營養師好閨蜜》表示,提到B群,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提神」、「抗疲勞」、「晚上睡不著」等關鍵字,其實維生素B群是一個可以幫助代謝的輔酶,不是像咖啡因會引起神經興奮劑的作用,如果依建議攝取量補充,並不會有睡不著的問題。陳心驊提到,反而對於缺乏B群的族群,補充之後有助於安定神經、幫助入睡,不過凡事沒有一定,如果是吃完會睡不著的人,也可以改成早上補充。陳心驊指出,B群是8種維生素B的綜合名稱,可以幫助人體代謝三大營養素,如果缺乏維生素B群,身體卻無法好好代謝及利用飲食中攝取的營養素,就會容易感到疲憊、沒精神;反之,如果飲食中的營養素不足,沒有先提供身體足夠的能量來源,那吃再多B群也沒用。各個維生素B的食物來源:維生素B1(硫胺素):安定神經,維持肌肉協調,酗酒會降低B1吸收,如豬肉、內臟、全穀類、堅果種子類。維生素B2(核黃素):幫助鐵質吸收,避免口角炎,如乳製品、內臟類、酵母、雞蛋、蔬菜、全穀類。維生素B3(菸鹼素):安定神經、維持粘膜、皮膚健康,如魚類(鮪魚、大比目魚)、牛雞豬肉、全穀類、黃豆製品。維生素B5(泛酸):廣泛存在各種動物性植物性食物中,不太會缺乏。維生素B6(吡哆醇):神經傳遞重要營養素,可減輕經前不適、孕吐,如雞肉、魚類、全穀類、小麥胚芽、堅果種子類。維生素B7(生物素):防止落髮、皮膚炎,廣泛存在各種動物性植物性食物中,如雞蛋、堅果、全穀類、動物內臟。維生素B9(葉酸):維持胎兒神經管健康,如柑橘類、強化穀類、蘆筍、花椰菜、菠菜。維生素B12:為造血重要營養素,普遍存在動物性食物中,如蛋黃、牡蠣、肉類。
還在吃B群抗疲勞嗎? 營養師教你維他命B該怎麼吃
維生素B真的能提神、抗疲勞? 或是「晚上睡不著」的元兇?營養師菲菲先前在FB粉絲專頁指出,維生素B群是一種協助代謝的輔酶,並不會像咖啡因那樣會引起神經興奮,主要幫助人體代謝三大營養素,讓人可以有效利用從飲食中獲取的營養素。因此,B群不足的情況下,由於身體無法好好代謝,會產生疲勞、沒精神;反之B群足夠,但沒有吃進足夠的能量來源,那就吃再多B群也沒用了。由於B群的提神原理與咖啡因不同,營養師也在PO文中指出,若是依建議攝取量補充,應該是不會有睡不著的問題,反而若是身體缺乏B群並得以補充,還有助於安定精神、幫助入睡。但她貼伈表示,凡事沒有一定!如果是吃完會睡不著的人,也可以改成早上補充也是ok的唷。此外,營養師也詳細介紹B群是由8種維生素B的綜合名稱,並整理了可以從那些食物攝取:維生素 B1(硫胺素):安定神經、維持肌肉協調,食物來源包括「豬肉」、「內臟」、「全穀類」、「堅果種子」類。維生素 B2(核黃素):幫助鐵質吸收、避免口角炎,食物來源包括「乳製品」、「內臟類」、「酵母」、「雞蛋」、「蔬菜」、「全穀類」。維生素 B3(菸鹼素):安定神經、維持粘膜、皮膚健康,食物來源包括「魚類(鮪魚、大比目魚)」、「牛雞豬肉」、「全穀類」、「黃豆製品」。維生素 B5(泛酸):廣泛存在各種動植物性食物中,不易缺乏。維生素 B6(吡哆醇):神經傳遞重要營養素,可減輕經前不適、孕吐,食物來源包括「雞肉」、「魚類」、「全穀類」、「小麥胚芽」、「堅果種子類」。維生素 B7(生物素):防止落髮、皮膚炎,廣泛存在各種動植物性食物中,如「雞蛋」、「堅果」、「全穀類」、「動物內臟」。維生素 B9(葉酸):維持胎兒神經管健康,食物來源包括「柑橘類」、「強化穀類」、「蘆筍」、「花椰菜」、「菠菜」。維生素 B12:為造血重要營養素,普遍存在動物性食物中,如「蛋黃」、「牡蠣」、「肉類」。營養師菲菲呼籲,正確了解並攝取適量維生素B,有助於促進健康的新陳代謝,提升身體免疫力,達到更好的生活品質。無論是追求提神醒腦還是抗疲勞,都值得我們優先關注飲食均衡,確保全面的營養攝取,再攝取B群作額外補充即可。營養師菲菲一圖解釋維生素B八大類(圖/擷取自FB粉絲專頁營養師菲菲・你的營養師好閨蜜)
上泌尿道結石復發當心是「副甲狀腺亢進」所致! 這樣做降低發生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根據臺灣2013年的研究發現(1 J Urol. 2013 Jun;189(6):2158-63.),上泌尿道結石的盛行率高達7.4%,其中男性9%,女性5.8%,並隨著年齡而增加,最常見於60至69歲。上泌尿道結石一年內及五年內復發機率為6.12%及34.71%。上泌尿道結石 形成原因多樣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高漢說明,上泌尿道結石的成因的影響因素很多包括遺傳、年齡性別、職業、飲食習慣等,因此建議上泌尿道結石病人如沒有限制喝水量的情況下,每天可攝取2至3公升的水分,以增加尿量來稀釋尿中形成結石物質的濃度,減少結石晶體沉積,也有利結石排出。另外,適量補充高纖維食品及定時規律的運動避免發胖,更可降低結石復發機率。4種不同結石應調整生活型態 可降低復發機率李高漢主治醫師指出,飲食上的調整以維持營養的綜合平衡也很重要,根據病人的結石種類調整飲食。1、草酸鈣結石病人:應該少吃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如:菠菜、芹菜、茄子、青椒、豆類等),少喝生啤酒、咖啡、紅茶、可可、阿華田及巧克力。2、尿酸結石病人:應減少嘌呤攝取如動物內臟、豆類食物、海鮮、紅肉、酒精飲品等高嘌呤食物。3、磷酸鈣結石病人:應避免碳酸飲料、高磷酸食物如酵母、小麥胚芽、蝦、香菇、全穀類、麥片、內臟、蛋黃、牛奶、豆類、堅果類等。4、感染性結石病人:除了要使用抗生素治療之外,也需要將結石清除乾淨。高風險上泌尿道結石族群 反覆復發恐傷腎李高漢主治醫師提及,對於高風險上泌尿道結石病人(如:兒童泌尿道結石、反覆泌尿道結石發作病人、感染結石、孤立腎),為了避免上泌尿道結石反覆復發影響腎臟功能,可進行24小時的尿液代謝檢查及抽血檢查,以了解結石的成因,然後根據病人的狀況給予藥物及飲食上的建議。值得注意的是,含鈣結石常見的代謝異常為高尿鈣(hypercalciuria),因此還需要進一步檢查是否同時有高血鈣,如果也有高血鈣就有可能是副甲狀腺亢進引起的。
慢性腎病別碰…醫曝「10類高磷食物」吃多恐惡化 心血管也遭殃
現代人普遍營養過剩,加上攝取大魚大肉、運動量不足,容易引發各式慢性病。醫師透露,富含蛋白質的蛋豆魚肉類,是高磷食物來源,雖然在腎功能正常情況下,可經由尿液排除達到體內平衡,但在腎功能衰退的情況下,血中的磷就會開始上升,除了會加快腎臟病惡化速度,也對心血管系統也會造成危害。腎臟科醫師陳佑丞在臉書粉專發文,「正常情況下,磷離子經由飲食進入人體,最終經由尿液及糞便排除離開人體。幾乎所有食物都含有磷,尤其富含蛋白質的蛋豆魚肉類,是為高磷食物來源。即使攝入再多的磷,在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也可經由尿液排除而盡量達到體內平衡。但在腎功能衰退的情況下,如慢性腎病患者,腎臟無法維持血中磷的清除,此時血中的磷就會開始上升。」醫師提到,「血磷一旦升高,對人體的危害極大。除了加快慢性腎病惡化速度,對心血管系統也會造成危害,例如血管鈣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死亡率等,另外高血磷也會跟血中的鈣結合,造成低血鈣、抽筋,高血磷也會持續刺激副甲狀腺分泌副甲狀腺素,造成續發性副甲狀腺亢進,甚至出現副甲狀腺瘤,皮膚搔癢、腎性骨病變等。」陳佑丞提醒,「慢性腎病患者以及各位腎友們,為了維持血磷濃度不要太高,必須嚴格從飲食控制起。必須盡量減少飲食中的磷,才能達到此目標。因此,慎選食物就變成非常重要的課題。」醫師特別整理出10大類含磷量極高的食物如下:全穀類:糙米、薏仁、五穀米、燕麥片加工食品:肉鬆、蟹肉棒、火腿、雞蛋豆腐堅果及種子類:榛果、花生、腰果、西瓜子動物內臟:豬肝、煙燻豬肝豆類:鷹嘴豆、綠豆、紅豆、黃豆乳製品:乳酪(起司)、全脂奶粉、脫脂奶粉醬料類:義式乳酪醬、花生醬糕餅點心類:花生糖、牛奶巧克力、黑芝麻糖魚貝類(乾燥海產):吻仔魚、柴魚片、冷凍干貝、小魚干其他:鐵蛋、雞蛋黃(圖/翻攝自陳佑丞醫師・腎臟專科臉書)
天冷養生藥膳進補 中醫師籲「1事」須注意才能避免傷身
67歲的吳阿姨最近常感到口乾、煩躁難入睡,經中醫四診辯治,發現本身是寒熱夾雜體質,近日適逢寒流,連續多日與家人聚餐吃羊肉爐及薑母鴨,多日溫補產生煩悶、口乾、失眠的上火症狀。經醫師以中藥及穴位雙管齊下調理,再給予飲食調整建議,吳阿姨身體不適的症狀很快地消除了。非補性食材適應任何人 應先認識自己體質嘉榮傳統醫學科中醫師唐佑任表示,台灣人冬天常吃含有人參、當歸、肉桂、熟地等藥材調製的補湯,希望能氣血雙補,驅風散寒,但此種溫補藥膳僅適合少數體質偏寒涼者;現代人營養過剩、運動不足,作息不正常,體質多偏濕熱,若一味溫補容易長痘子或引發紅疹過敏,使痰飲體質加重,導致腸胃不適,影響消化功能;若是寒熱或虛實夾雜的體質,純粹溫補也容易導致有口乾舌燥、失眠多夢、心煩盜汗等上火症狀。藥膳區分3類 各體質對應進補建議一次看針對不同體質,唐佑任醫師給予對應的進補建議,中醫理論將藥膳區分溫補、平補與清補3類,市面上的薑母鴨、羊肉爐、大補湯多屬「溫補」藥膳,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暖活身體,適合寒涼體質的人適量進補,平日亦可善用丁香、紅參、天麻、五味子、何首烏、熟地黃、當歸、小茴香等藥材入菜溫補。氣血充足且運行順暢的健康體質,可採用性味平和、容易吸收的食材「平補」,例如秋天用百合、白木耳、茯苓、蓮子入菜,寒冬在菜餚中加入黃耆、大棗及枸杞燉補,達到補氣養血及禦寒作用;至於易口乾上火的燥熱體質,就更適合使用「清補」藥材,例如石斛、沙參、玉竹、天門冬、女貞子、生地黃等寒涼退火、清熱解毒的藥膳入菜。牢記進補忌宜 避免反害其身冬令時節賣場調配好的藥燉包(組成為當歸、熟地、黨參、黃耆和陳皮等),兼具美味及藥效,性味平和,適合大部分人使用。唐佑任醫師建議,除了單獨煎煮飲用,也能加入排骨、雞肉或菇類、蔬菜,熬煮成藥膳湯品進補;但須注意高血脂、痛風等慢性疾病患者,不宜添加海鮮或動物內臟等配料;腸胃功能虛弱,容易腹瀉、腹脹者更要小心用量,避免過於滋膩而引起消化不良。
營養師傳授日本飲食習慣助預防血管疾病
這幾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中,癌症仍然是國人死因榜首,但心血管相關疾病,對於國人的影響,卻也不容小覷。心血管疾病除了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包括「三高」中的高血壓、糖尿病,甚至是腎臟疾病,都是息息相關的,也「包辦」國人10大死因中的5項,相加的死亡人口數更是超過癌症,這樣情況是相當恐怖的!如何才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呢?或許全球最長壽的國家——日本,能有我們取經的生活經驗,觀察日本人的生活習慣,營養師提出在生活飲食方面建議依循原則。1.粗食、高膳食纖維食材的選擇日本人以米飯為主食,並具有「生」與「鮮」的飲食概念,飲食中會選擇時令菜作為配菜,並盡量減少加工步驟,同於現代流行趨勢多吃高纖維的蔬菜、多選擇全榖類食物,不僅可以預防便祕、延緩糖類吸收,還可減少心血管相關疾病的發生。2.清淡、少油炸的食物料理日本人常食用魚肉,對於肥肉、培根這些含有高量脂肪的肉類則較少食用。對於食物的烹調方式,也應該以清蒸、水煮、涼拌等代替油炸的料理方式3.注意降低膽固醇有些隱形的胖子,就是看起來明明瘦瘦的,但膽固醇檢查數值卻高得嚇人,觀察飲食習慣,很多都喜歡吃動物內臟或帶殼海鮮,營養師強調,這類食物膽固醇含量都較高,為保護心血管,必須限制攝取量。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晚餐吃好料暴飲暴食 吃錯晚餐恐帶來身體負擔
很多人都會選擇在晚上跟朋友來個聚會,大吃大喝暴飲暴食,但其實晚餐吃錯了,很多疾病就會找上身來。根據大陸《科普中國》指出,晚餐應該要注意這6不碰,才能確保健康。1、晚餐暴飲暴食統計發現,很多胰腺炎尤其是急性胰腺炎的發病,都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關,比如暴飲暴食、吃變質食物、喝酒等。腐敗變質食物易誘發消化道細菌感染,誘發胰腺病變,尤其增加膽結石患者發生急性胰腺炎的風險。2、晚餐吃腹脹感食物如豆類、青椒、茄子、馬鈴薯、芋頭、玉米、麵包、柑橘類水果和添加甜味劑的飲料及甜點等,會讓人產生腹脹感,妨礙正常睡眠。3、晚餐吃太多重口味晚上攝取大量辣椒、大蒜及生洋蔥等辛辣的食物,易讓腸胃產生灼燒感,導致胃食道逆流或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問題,從而干擾睡眠。4、晚餐吃太油膩排骨湯、豬腳湯等脂肪含量很高,尤其是對心血管有害的飽和脂肪含量很高,不宜常喝。高血壓患者,不適合喝太鹹的湯。痛風患者不應多喝動物內臟或海鮮湯等,因為其中的嘌呤含量較高,腸胃不好、食欲不振的人,通常脂肪消化能力也比較弱,應撈掉油再喝。5、晚餐吃甜食晚餐後活動少,甜品中的糖分很難在身體中分解,進而會轉換成脂肪,容易造成肥胖。長此以往,也有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可能。6、晚餐生冷黏硬西瓜、香瓜、生番茄等生冷瓜果,或是涼拌小黃瓜、涼拌海蜇等涼拌菜。黏硬則是指是湯圓、年糕、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晚上腸胃需要溫和消化,這些食物進入胃內後,會直接影響胃的工作,讓消化活動變得異常亢奮,容易導致急慢性胃炎等胃病。 至於最佳吃晚飯時間應在18點至20點左右,不宜過晚進食。吃完晚飯後,胃需要用3個小時來消化食物,如果不得已吃得太晚,不要馬上睡覺,間隔至少2個小時後再入睡。如果吃完晚飯後馬上就入睡,此時胃還在進行消化工作,長此以往容易形成胃病,不但不利於消化吸收,還可能會影響睡眠。
孕婦每天1杯奶茶…喝出「奶茶血」出現早產症狀 驚人畫面曝光
大陸廣西省南寧市一名懷孕31週的37歲孕婦,因為幾乎每天都要喝一杯奶茶,檢查時發現血液也變得和奶茶一樣顏色。化驗結果顯示,患者的三酸甘油脂嚴重超標,且出現了早產症狀。醫師提醒,一杯500毫升左右的奶茶,白砂糖含量能達到30到40克,有些甚至高達70克左右,已超過人體1天的攝取量。綜合陸媒報導,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分泌科近日住進一位從產科轉過來的37歲產婦,患者目前懷孕31週,卻出現了早產症狀。化驗結果顯示,她的甘油酸酯達到14.5mmol/L(毫摩爾每升),最高達到過269mmol/L,而健康的甘油三酯水平在1.7mmol/L以下。據了解,甘油三酯是血常規檢查中重要的一項,可以通過它來判斷身體是否健康,甘油三酯升高會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同時可能還會引起冠心病、胰腺炎、腦梗等疾病。通過詢問醫生了解到,這位孕婦每天一杯奶茶,隔三差五還要來根冰棍。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潘海林說,「病人喜歡喝奶茶、吃冰棍,這些食物含糖量較高,還有我們日常食用的動物內臟、肥肉、熬的高湯,都含有較高的脂肪含量,所以病人合並有糖尿病、妊娠糖尿病、高血糖多種疾病。」不僅如此,患者的靜脈血放置後,甚至出現了類似「奶茶」的顏色,脂肪和糖分別囤積在脂肪和血液中,令原本呈半透明金黃色的血漿和血小板變成了奶白色。專家提醒,一杯500毫升左右的奶茶,白砂糖含量能達到30到40克,個別的能達到70克左右,一杯奶茶可能就超過一天糖的推薦攝入量,對身體有害。
土虱肚藏「詭異橘色觸手」 內行人曝驚悚飼養內幕:打死再也不敢吃
台灣小吃百百種,除了香甜可口的地瓜球、香味四溢的鹹酥雞之外,土虱料理也相當受到歡迎。不過,享受美食最好還是找衛生合格的店家,以免病從口入,反而損壞身體健康。1名女網友日前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PO文表示,自己買了土虱準備回家品嚐,沒想到卻在當中發現了詭異的橘色觸手,照片曝光後,釣出內行網友表示,「打死再也不敢吃。」原PO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發文表示,自己買了土虱湯羹帶回家,正要大快朵頤時,卻看到碗中的土虱肉裡面赫然出現了怪異的橘色觸手,讓她嚇得上網發文詢問,「有人知道這是什麼嗎?在土虱肚子裡…。」透過照片可看到,碗裡的土虱藥膳湯中有枸杞與九層塔,用料相當實在,不過再仔細一瞧,土虱肉中竟長出了一串彎彎曲曲的詭異橘色觸手,看起來相當恐怖。土虱的肚子裡有詭異觸手。(圖/翻攝自「爆廢公社」臉書)許多網友看過照片後,紛紛留言,「肥蟲滿肚」、「太噁心了吧」、「冬蟲夏草」、「好像是內臟器官」、「還好我不吃這個」、「寄生蟲嗎?以後都不敢吃一樣的」、「感覺應該比較像內臟沒處理」、「敢吃土虱的我一律行最高敬禮。」另外,也有網友表示,自己曾看過業者大多以死掉的動物餵養土虱,「我印象中某些南部鄉下養的土虱都吃死老鼠」、「土虱都用一些廢棄的動物內臟餵養」、「以前很愛吃,自從有一次我爸帶我去土虱的養殖場,看人家餵養土虱的實況,我打死再也不敢吃土虱了。」
病毒再起2/青菜非萬能!這些營養素易流失 選對食物才能吃得健康
隨著突破性感染已經逐漸成為常態,除了接種疫苗,勤洗手、戴口罩之外,想要預防秋冬疫情反撲,免疫力成為決定性的關鍵。「除了維生素D之外,今年秋冬最需要的營養素還包括維生素A、C、B群、鋅以及微量元素硒。」營養師簡蕙琦說。大家都知道維生素A有助於視力健康,但實際上也對免疫系統相當重要,主要是維生素A可修復上皮黏膜組織的健康,而新冠病毒正是透過黏膜組織進入人體,若能防守好第一道前線,自然就能降低感染風險。簡蕙琦說,想要從飲食中多多攝取維生素A,過去常會多食用動物內臟如肝,但如果擔心膽固醇太高,深綠色蔬菜如菠菜也是很好的選擇。「維生素A屬於脂溶性維生素,高溫烹調也不會流失營養素,所以炒青菜非常OK,但一樣是炒青菜,其他營養素就不一定能保留住了!」補充維生素C最好的方式是多吃水果,建議多選擇奇異果、芭樂、柑橘。(圖/趙世勳攝)蔬菜雖然富含許多營養素,除了維生素A,也含有維生素C、B群等,很多人總認為吃大量青菜就能同時攝取這些營養素,實際卻不然。簡蕙琦說,「維生素C、B群都屬於水溶性維生素,只要經過高溫烹調,營養價值就幾乎流失光光,除非是吃生菜,否則一般炒青菜無法攝取到足夠的維生素C、B群。」想要攝取維生素C,多吃水果是最好的方式,「奇異果、柑橘類、芭樂都是不錯的選擇。」簡蕙琦說,維生素C具有高抗氧化力,能夠幫助體內的白血球體抵抗各種疾病,也是今年秋冬需要的營養素之一。「除了新冠肺炎,秋冬本來就比較容易感冒、遭受病毒攻擊,如果感覺身體有點不舒服,這時候趕緊多攝取一些維生素C,或許就能把病情壓制下來。」不只如此,許多人在接種疫苗之前,也會事先多補充維生素C,藉此減少接種疫苗後的副作用反應。維生素B群包括B1、B2、B6、B12、葉酸、泛酸、菸鹼酸等,是維持細胞運作的重要輔助酵素,功能包含代謝、造血、保護神經,也能提高免疫力。簡蕙琦說,「動物內臟雖然也富含B群,但由於需高溫烹調才能食用,此時B群就會大量流失,所以無法被人體吸收,比較好的攝取方式是多吃燕麥,可加入牛奶中一起食用,就不會讓營養素流失。」專家建議多吃燕麥,可攝取豐富的維生素B群,同時真正被人體所吸收。(圖/123RF)
窮人動物屍體堆中找食物 巴西千萬人挨餓…辛酸畫面曝光
「從前,人們常常來這裡要一塊骨頭給狗吃,現在他們是來要食物給自己吃」,巴西小貨車司機桑托斯(José Divino Santos)這麼對媒體說,他的話真實反應巴西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陷入嚴重通膨,大量人口陷入貧困、飢餓危機。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巴西里約報紙《Extra》近日公布照片和影片,顯示幾位巴西窮人們聚集在一輛貨車車廂門口,在堆積成山的動物殘骸中不停翻找,試圖尋找還可以吃的碎肉,這輛貨車內載滿了從各地超市蒐集來的動物內臟、骨頭,正準備載去工廠製作寵物罐頭。其中一名51歲窮人丹尼斯(Deniseda Silva)無奈表示,她家中有5個小孩、12個孫子,這麼多人要靠她養,再加上丈夫最近過世,所以她對貨車中的碎肉、殘骸感到感謝,「自從疫情大流行後,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一點肉了……」。報導指出,窮人在殘骸中找碎肉的驚人畫面只是巴西窮人艱苦生活的冰山一角,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估計有1900萬巴西人陷入飢餓,更導致約60萬人死亡;為此,本月2日有上萬示威者走上里約街頭抗議,譴責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Bolsonaro)毫無作為使國家陷入貧困和飢餓危機。43歲藝術家亞歷克斯(AlexFrechette)在街頭抗議時拿著自己的畫,畫中的波索納洛在3名黑人小孩旁訕笑,他們手中拿著裝滿骨頭的碗;53歲的小販羅莎(Rosa Maria Xavier da Silva)也痛斥現在這種情況「可恥」,她透露自己一個月只能拿到約20英鎊(約新台幣755元)福利金,跟本無法維持自己和孩子的生計,更有人砲轟「現在的情況真的很艱難,有些人吃骨頭,其他人根本沒有東西吃」。巴西左翼參議員柯斯塔(Humberto Costa)近日在國會聽證會時,也引用窮人翻找動物殘骸照片,指出該影像暴露了在波索納洛領導下的社會悲劇,「失業率正在上升,不平等正在加劇,貧困在增長,飢餓又回來了,這就是這個政府對我們國家做的事」。
1500人只有1人!腰痛血尿就診 醫一看傻眼:竟然長三顆
大陸湖北省一名38歲邱姓男子日前腰部出現問題,感覺又酸又脹,過了一陣子甚至出現血尿,嚇得他趕緊就醫。醫生對他做了詳細檢查,發現他的症狀是因腎結石而導致,但邱男的「取石」手術卻比一般人而言困難更多,竟是因為他長了三顆腎臟!(圖/星視頻)據《武漢晚報》報導,邱男是一名負責驗收、維護天然氣管道的工人,每天都得走30公里的路才能檢測管線,為了工作中不要一直跑廁所,他喝的水也比較少。本月中邱男的左後方腰部感到酸脹不適,以為是勞累所致,他為此特地放慢工作節奏,希望能減緩腰痛問題。但狀況不但沒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邱男後來要彎腰、身體轉向就會隱隱感覺疼痛,甚至出現血尿,於是急忙到武漢腦科醫院泌尿外科就診。收診醫師魏世平仔細檢查後發現,邱男的左腹腔內竟比一般人多長了一顆腎臟!(圖/星視頻)由於邱男在戶外高強度工作出汗量大、飲水又極度缺乏,導致他長了腎結石,而且還剛好卡在兩顆腎臟輸尿管交匯狹窄處的輸尿管主幹道上,導致左側雙腎及輸尿管產生嚴重積水、腎功能不全。不過,他的第三顆腎臟讓結構變得複雜,開刀也更困難。魏世平醫師與團隊最後克服梗阻段狹窄、視野受限、周邊黏膜組織水腫等多重困難,成功取出直徑1.5公分的腎結石,讓邱男平安出院。魏世平表示,重複腎是較常見的腎、輸尿管先天畸形,1500人才可能有1人發病,且單側畸形比雙側畸形多6倍;他提醒腎臟結構異常或有結石病史的人,更應注意日常的飲食生活細節、多喝水,且必須控制少吃豆製品、動物內臟等食物,並每隔半年進行泌尿系檢查。
萊豬害三軍4/瘦肉精長期低劑量更危險! 醫:恐加重思覺失調症
總統蔡英文8月底宣布明年元月開放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萊豬)和全齡美國牛肉進口,遭在野黨和養豬業界砲轟罔顧食安和產業生計,家長更擔心廉價的萊豬恐會悄悄進入學校團膳,影響孩童健康。此外,不少業界人士和民代都認為,萊豬在民眾接受度低和業者考量利潤下,最終勢必流向國軍伙食,危及18萬官兵的健康。俗稱「瘦肉精」的「萊克多巴胺」,是一種類交感神經刺激劑,原本是用來治療人類氣喘,因為效果不彰而未廣泛使用。瘦肉精添加於動物飼料中可謂「好處多多」,不但可以增加瘦肉、降低脂肪比例,還能夠減少飼料用量等。精神科醫師蘇偉碩日前受訪時表示,長期低劑量接觸瘦肉精更危險,因為身體如果一直處在交感神經過度亢奮的情況下,對健康影響將更廣泛,同時恐會加重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之前美國有孕婦食用瘦肉精生出了自閉症孩子,目前還在訴訟中。國泰醫院精神科醫師蘇渝評則認為,瘦肉精對於心血管的危害應該更直接。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也表示,短時間內吃下大量瘦肉精,可能會導致心跳加快、心悸等不適症狀。「孕婦、幼兒、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得要盡量避免食用瘦肉精。」顏宗海說,瘦肉精在內臟的殘留量最高,根據食藥署日前公布的「瘦肉精豬牛食安風險報告」,多數坐月子婦女因為會在短時間內,大量吃下動物內臟,所以風險最高!「只要每天吃下一副肝、腎,就幾乎超標,會危害健康。」「政府應該要做好標示的把關工作。」顏宗海認為,未來豬肉製品都應該清楚標示來源和瘦肉精含量,讓民眾擁有「選擇」的權利。
瘦肉精評估報告曝光! 「坐月子婦女」吃美豬內臟恐有風險
總統蔡英文日前宣布,依據科學證據、國際標準,訂定進口豬肉萊克多巴胺安全容許值,以及放寬30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據了解,有立委收到2份食藥署提供之學界評估報告,上面印上「僅供問政參考,請勿外流」的浮水印。根據《中央社》報導,報告結論提到,高暴露族群(坐月子婦女)若全數食用含有萊克多巴胺的進口牛、豬肉及其製品與內臟,雖然暴露萊克多巴胺所致之95%非致癌風險上限值仍小於1,但已占ADI的89.9%,若產婦於坐月子期間每日攝取超過一副腎臟及一副肝臟,則可能會超過可接受之風險。報導指出,結論還提到,由於東西方國情、飲食習慣不同,國人坐月子時多攝取大量豬腎與豬肝,建議應降低高暴露族群之動物內臟的攝食量或萊克多巴胺容許濃度。事實上,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日前就曾發文表示,雖然肉品產出國宣稱瘦肉精對人體無害,但人類服用過量還是可能產生副作用,例如心悸、心血管疾病等,甚至會出現噁心、頭暈、手顫抖、心悸、血壓上升等中毒症狀。蘇一峰提醒,即便不是吃了身體就會出現問題,且目前的美國牛與豬含量其實很低,已經不太會對身體有影響,但運動員、老人家、孕婦、幼兒,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還是要避免,如果真的要吃美國牛、豬肉品,也要隨時注意是否出現心血管的副作用。
東莞海灘驚現上萬隻豬腳…綿延達1公里 水務局:警方正在調查
大陸東莞虎門威遠島靠近虎門大橋附近的一處海灘,出現上萬隻發臭的豬腳以及不明動物內臟且綿延達1公里。東莞虎門鎮水務局工作人員獲報後已前往清理,並表示當地警方已經介入調查。根據《澎湃新聞》報導,11日上午大陸多名網友向《東莞時報》爆料表示,附近沙灘上出現大量腫脹發白的豬腳,以及詭異的動物內臟;水務局工作人員接獲通知後,立即前往查看並派人清理;水務局員工到場查看後表示,「發現豬腳和內臟的海岸有近1公里長,目測有幾十噸。」為了避免這些豬腳和內臟在高溫下加快腐敗變質,影響周邊的景觀和環境,當局人員已加速清理,並表示清理完成後,會將這些莫名出現的豬腳和內臟,進行相關處理後再銷毀。根據現場工作人員估測,這些豬腳總量可能超過20噸,至於這些豬腳究竟是來自哪裡?貨主是誰?又是什麼原因被沖到附近的海岸邊,目前當地警方仍在調查當中。
【塑毒致不孕2】吃下肚最要命 加工品果汁有疑慮
環境中的塑化劑無所不在,毒物專家招名威建議,平時應避免食物接觸PVC產品,舉例來說,目前市面上仍有部分保鮮膜是PVC材質,為了健康,建議多花一些錢購買PE材質較好。另一個重點是勤加洗手,而且務必使用肥皂。「因為塑化劑屬於脂溶性,肥皂才能洗去塑化劑,清水則沒辦法。」招名威提醒,尤其是用餐前務必洗手,才能降低吃下塑化劑的風險。顏宗海醫師說,大多數塑化劑都可以在2、3天內排出體外,但前提是先中止「毒害」。(圖/報系資料庫)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補充,其實大多數塑化劑都可以在2~3天內排出體外,「根據動物實驗,就算吃下超標塑化劑,只要停止接觸3個月,體內便檢驗不出塑化劑。」因此首當之務就是先中止塑毒危害。「塑化劑喜歡脂肪,所以少吃高油脂食物就能降低疑慮,而紅肉較白肉多20%油脂,因此多吃白肉較健康,其他如動物內臟也易沉積塑化劑,也要避免。」另外,研究證實加工食品如包裝果汁,長期攝取也會累積塑化劑。減少攝取塑化劑後,再想辦法增加身體代謝能力。「多喝水、多吃高纖維食物幫助排毒,再吃大量蔬果提升抗氧化力,去緩解過氧化的塑毒。」顏宗海也建議女性多吃大豆類食物,例如黃豆、毛豆。「因為塑化劑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而研究發現大豆類食物可以預防乳癌、子宮內膜癌、性早熟。」招名威教授提醒,塑化劑可能導致不孕,未來恐成為國安問題。(圖/招名威教授提供)招名威說,其實塑化劑存在世上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但近年來國際普遍開始重視這個議題,主要是發現塑毒與少子化之間非常相關。顏宗海也提醒,想要真正預防塑毒,最終還是仰賴父母陪伴孩子健康的飲食,先從少吃高脂、加工食物做起。遠離塑毒 8絕招1. 依指示使用檢驗合格塑膠商品2. 少吃高脂肪、內臟類、加工包裝食品3. 避免食物接觸PVC材質商品4. 不將玩具、PVC製品放入嘴巴5. 用餐前以肥皂洗手6. 多喝水、多吃高纖食物幫助代謝7. 抗氧化食物如各式蔬果,可緩解塑化劑毒素8. 女性多吃大豆類食物,降低雌激素相關治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