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剝離
」 主動脈剝離 黃鴻升 小鬼 心肌梗塞 心臟謎樣症狀1/名醫診斷支氣管炎「男子半年後竟送急診」 最難察覺的心臟病是它!
73歲的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日前自爆動了心臟手術,國人第二大死因心臟病(僅次於癌症)再度引起國人關注。中醫師鄒瑋倫告訴CTWANT記者,「心臟病是最厲害的魔術師,心臟衰竭更是無聲無息的索命高手」,一位中年男子因持續咳嗽而不斷跑醫院,一位教授級名醫診斷為支氣管炎,沒想到治療半年後,因下肢水腫才驚覺是心臟衰竭,緊急送急診撿回一命。趙少康11月中旬自爆,他長期舒張壓偏低,無不適症狀本不以為意,直到友人建議他去檢查,才意外發現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的問題,若不及時處理,恐怕會爆發主動脈剝離、心臟衰竭等致命疾病。心臟病泛指心臟或心血管系統在結構或功能上失常而引起的健康問題,除了心肌梗塞之外,心臟衰竭是最常見的併發症。「心肌梗塞若急性發病,半數在到院前恐怕已無力回天,但心臟衰竭也很危險,最可怕的是它無聲無息!」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副院長、心臟內科醫師劉俊廷透露。劉俊廷說,當心臟病導致心臟工作量過大,就會導致心肌細胞死亡,無力輸出足夠的血液量供給各器官需求,就稱為心臟衰竭。由於各器官都可能出現症狀,所以十分難察覺。「曾有一位患者持續不明原因的胃脹氣,最後才確診是心臟衰竭,原來是因心臟衰竭導致肝脾腫脹,進而影響胃部功能。」「心臟衰竭很像魔術師,會模仿其他疾病的各種症狀,讓人難以察覺。」鄒瑋倫中醫師說,她有一位治療5年以上的男患者,疫情後突然咳嗽不止,原以為是感冒引起,後來又覺得是新冠後遺症,而且檢查支氣管也的確發炎,但無論男患者跑遍各大醫院診所、或服用中藥,依舊持續咳嗽。「後來他找了一位教授級的名醫,醫師幫他安排很多精細的檢查,從X光片中可以看到肺部是乾淨的,沒有肺炎,心臟雖略為擴大,但由於該名患者較胖,所以也是正常現象,於是名醫診斷他是氣喘、支氣管炎。」鄒瑋倫說,這名患者每次吃藥後會稍微好轉,但之後又繼續咳嗽,就這樣過了半年。直到患者有次來看中醫,鄒瑋倫見他走幾步路就喘氣吁吁,便詢問原因。「他說自己已經一個多月無法躺著睡覺,只要一躺就咳嗽,所以都坐著睡覺。」鄒瑋倫一聽立刻警覺,於是檢查他的雙腿。「哇!我當醫師以來沒看過這樣腫的腿,就像浮屍那樣腫脹!」鄒瑋倫立刻叫男患者趕緊去急診,最後確定是重度心臟衰竭立刻住院治療。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日前透露動了心臟手術,心臟一度暫停3小時,也引發大眾關注。(圖/周志龍攝)劉俊廷說,心臟衰竭導致血打不出去、收不回來,就會在下肢開始瘀積造成水腫。「所以如果有腸胃道症狀、再加上下肢水腫,就要懷疑是心臟衰竭;另外,如果平躺睡覺會咳嗽,也可能是心臟衰竭引發的肺積水,所以失眠也可能是心臟病症狀。」造成心臟衰竭的原因,可能是單純的老化,或是因為高血壓影響血管而出現的問題,通常一開始不會有什麼症狀,但如果沒有解決問題,就會慢慢出現呼吸困難、喘、容易累、四肢水腫、全身水腫等症狀,而且會越來越嚴重。針對心臟衰竭患者,鄒瑋倫建議採取三階段循序漸進調養身體。「在最虛弱的第一階段採『護心培元』,此時不能增加心臟負擔,所以要限水、限鹽,多吃蔬菜、不要喝濃湯或高湯,建議喝黨蔘、菊花等中藥茶來護心,慢慢恢復元氣。」第二階段採「養心固本」,此時中藥茶飲可加入西洋蔘、黃耆來固本,可避免秋冬季節交替時發病;第三階段採「救心強運」,這時可加入運動,例如和緩的超慢跑、階梯運動,也可以進行負重運動,例如採買時可以幫忙提重物,如此進行大約半年後就能恢復日常活動。
天冷心血管疾病風險增 醫給3建議預防:每周吃魚至少2次
心血管疾病會引發各種病症,包括心肌梗塞、心律不整、主動脈剝離、肺栓塞、心包膜填塞等,嚴重甚至可能猝死。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多吃魚類來預防,每周至少吃2次,還有蔬菜水果等,少吃其他加工食品。由具有營養專業的整合行銷團隊在臉書「好食課」發文指出,這幾天氣溫有感下降,氣溫驟降時血管收縮, 容易導致循環不良,血液變得濃稠,血管硬化或阻塞的機率便會提升。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三高患者,以及銀髮族長輩,最應該注意保暖,以免誘發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多吃蔬菜水果可以預防。(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假如想預防心血管疾病,建議可以多吃蔬果,每日吃足「3份蔬菜、2拳頭水果」;以全穀類及未精製雜糧,取代精緻澱粉(全穀雜糧:糙米、胚芽米、黑米、地瓜、山藥、南瓜等);以海鮮替代紅肉,建議每周吃魚2次以上;少吃加工肉、含糖製品、高鈉高脂食物。營養治療專家劉博仁醫師也曾在節目中分享,深海魚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主要功效成分DHA和EPA,除了有助護腦、顧眼外,更是抗癌的好幫手。國外多項研究更發現,若每周可以吃到3次魚類,就能減少罹患心悸、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風險。
趙少康動手術心臟停3小時! 醫提醒「舒張壓低於60要注意」越早開越好
媒體人趙少康5日在臉書自曝動了心臟手術,原因是主動脈有擴大的現象,並導致瓣膜關不緊,心臟打出去的血液會回流等情況,因此換了主動脈與瓣膜,過程中心臟還停了3小時,有如死過1次,心臟科醫師呼籲,民眾要留意低於60的舒張壓。另外,前藍委、前醫師全聯會理事長蘇清泉指出,趙少康動手術前曾向他諮詢,自己就曾建議,應該及早檢查和及早治療,且心臟開刀仍有不小風險,趁著年輕越早開越好。73歲的趙少康自曝多年來舒張壓5、60,雖沒有不適,不過檢查後發現主動脈擴大,造成瓣膜關不緊,心臟打出去的血1/4又流回心臟,他自述沒有症狀,不過一堆名醫大老卻建議他開刀,像是台大醫院前院長李源德、振興醫院前院長魏崢等,趙少康認為有可能是術前評估瓣膜病變有一定嚴重度合併心臟結構變化,或主動脈擴大日後可能產生嚴重病變,因此建議一併開刀解決,避免主動脈剝離或心衰竭。趙少康透露,他在上午8點進手術室,下午6點進加護病房兩天,再轉普通病房,手術由魏崢動刀,過程中心臟停止3小時,以人工血管換主動脈、換瓣膜,又處理血管,而魏琤形容該手術在心臟手術中,難度算8,換心的難度是5。根據《中時新聞網》引述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禎元說法,主動脈瓣膜逆流者,有可能造成舒張壓偏低,正常人舒張壓應在60到80mm/Hg,若是低於60 mm/Hg,要留意有可能是瓣膜病變,致使瓣膜關不緊,讓心臟打出去的血迴流心臟,造成心臟負擔,嚴重恐導致心衰竭。至於主動脈瓣膜逆流原因?李禎元認為,有可能是因瓣膜老化、鈣化,甚至是因主動脈擴大、有瘤,才讓瓣膜關不緊,從趙少康的敘述,至少進行了主動脈置換手術,也換了瓣膜,並進行了冠狀動脈復位術,這樣大規模手術,一定是鋸開胸骨、複雜度極高的手術,胸前至少留15公分以上的疤痕,說是比換心手術難度還高,算是貼切的。李禎元還表示,舒張壓低有可能意謂老化、感染、內分泌失調、出血、脫水、藥物或是主動脈逆流所致,建議需釐清原因,若是收縮壓高、舒張壓低,這仍歸類為高血壓,要以藥物控制,若是收縮壓及舒張壓均低,還合併有喘、水腫等心衰竭症狀,恐需積極治療,甚至評估是否有開刀適應症。另外,蘇清泉在臉書以「心臟開刀要趁年輕」為題發文指出,當他得知對方心臟略有不適,早就建議要及早檢查、及早治療,趙少康很明顯聽進去了,做了完整的檢查,也在名醫魏崢院長的細心手術下完成「開心」,恢復情況良好,近日出院,很為他高興。蘇清泉表示,台灣醫術發達,心臟手術更是世界一流水準,但雖然如此,心臟要開刀仍有不小風險。他還舉了一個例子,安泰醫院有位高齡86歲的女性患者開了心臟瓣膜手術,手術整個過程堪稱順利,但也讓團隊耗盡心力,身為心臟外科醫師,臨床上遇到應要開刀的患者,蘇清泉都會勸對方愈早開刀愈好,而趙少康也留言回應,「謝謝清泉兄專業建言,目前已經無恙,有病真的不要拖」。
趙少康驚爆「心臟停止3小時」!胸骨切開「死而復生」 健康狀況曝
73歲資深媒體人趙少康近日突幾近消失,今(5日)終於現身。他親吐,好久不見,不是出去旅遊,而是動了這輩子最大的工程。趙少康表示,幾年來自己量血壓,舒張壓都只有5、60,做心臟超音波發現主動脈有擴大的現象,也造成瓣膜關不緊,心臟打出去的血液會回流,「雖然我並沒有什麼不適,也不喘,身體也沒有什麼狀況,但醫生還是提醒我,心臟辛苦工作打出去的血,有1/4又流回心臟,心臟的工作壓力有多大?現在你身體底子不錯,沒有什麼症狀,再過幾年呢?也可能運氣好躲過去,但很可能會有兩種狀況,一是主動脈剝離,二是心臟衰竭,主動脈剝離必死無疑,心臟衰竭也已經不可逆了。」趙少康直言,「開心」是大手術,整個胸骨切開,心臟要停止3個小時,用人工血管換升主動脈,換瓣膜、處理血管等,魏院長手術很快,降低流血,所以手術時沒有輸血,一切順利,早上8點推進手術室,下午6點進加護病房2天,再轉普通病房。趙少康提到,手術本身固然完美,但牽一心而動全身,深度麻醉加上心臟停止跳動那麼久,很多狀況都可能發生,「我的問題是心律不整,經過輸血漿(血紅素太低)、抽400c.c.肺水、做心臟整流術,兩天後,在電腦斷層監視下抽心包膜的水約2、300c.c.,加上各種用藥,心律才恢復正常,反正我給振興出了各種狀況請他們解決。」趙少康說,「我想,跟我有同樣情況的人,有一半不會知道有什麼問題(舒張壓低有什麼不好?)知道的人,起碼又有一半寧願碰運氣、賭一把,也不會願意動這麼大的手術,因為手術也有一定的風險,我的個性是,既然知道了就努力排除,否則不知道以後隨時會發生什麼狀況。我事後問了魏崢院長,這個手術難度有多高?他說在心臟手術中,難度算8,而換心的難度是5。」趙少康也有感而發,心臟停了幾個小時,等於死過一次,死而復生,人生一幕一幕在他昏迷時閃過,「如何做一個更好的人,是我未來人生的功課。」
台中西屯死亡案件! 26歲男住宅大樓前車內詭異死亡
台中市西屯區今(25)日下午驚傳一起死亡案件,大約在下午5點30分左右,有民眾發現一輛車久停路邊,還發現疑似有人在車上於是報警,經警、消人員確認,車內果然有一名26歲的男子倒臥明顯死亡,初步排除外力介入,至於案發經過和死亡原因,目前由第六分局警方進行釐清。稍早同樣在西屯區,一間百貨公司美食街午間時也驚傳死亡案件,一名50多歲男子與妻子正在美食街內的「鼎泰豐」餐廳用餐,突然因不明原因倒地失去生命跡象,救護人員獲報後趕抵現場,並將男子送往中港澄清醫院急救,最終仍宣告不治。據《中時新聞網》報導,警方研判,男子可能因心臟血管疾病發作,已報請台中地檢署相驗,據了解,該名50多歲的中年男子過去有主動脈剝離病史,不過詳細事發原因仍待警方釐清。CTWANT關心您:輕生解決不了問題,卻留給家人無比悲痛。請珍惜生命,請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生命線請撥1995;衛福部諮詢安心專線:珍愛生命,請撥打 1925(24小時);張老師專線:1980
提出條件優!長庚接手大同醫院「獲選原因曝」 承諾發展為重度醫療醫院
近日大同醫院經營權風波,讓外界討論不斷,而這次長庚醫院會「獲選」,關鍵在提出的條件較優,包括承諾將大同醫院發展為「重度級緊急醫療責任醫院」,每年投入6000萬至8000萬並具體承諾時程,成為獲評選委員大多數青睞的主要原因。高雄市衛生局表示,現有義大醫院、高醫、高雄長庚、高雄榮總4家醫學中心暨「重度級緊急醫療責任醫院」,但是都位於北高雄,而從苓雅區以南的新興區、前金、鹽埕、旗津、前鎮、小港、大寮及林園8個行政區約80萬市民,需緊急送醫時,需依賴大同、阮綜合、小港、民生、旗津醫院等「一般級或中度級緊急醫療責任醫院」收治傷患,卻無法對病況危急的患者,提供24小時服務。衛生局解釋,中度級、重度級醫院,緊急醫療能力的差異,在於「腦中風、心肌梗塞、多重外傷、高危險妊娠、重症早產新生兒」等的緊急醫療處置照顧能力,像高死亡風險的「主動脈剝離」、「高危險妊娠合併腦中風」患者,在中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就沒有提供24小時、能及時進行緊急醫療處置的能力,還是需要轉診到北高雄。衛生局強調,因為長庚醫院承諾未來十年,將逐步完成大同醫院「重度級緊急醫療責任醫院」發展,並完成認證,相較評選過程中高醫未予承諾,因此評選委員絕大多數較為認同長庚醫院的服務規劃。
媽教孩暑假作業「氣出雞爪手」急診 抓醫崩潰喊:我不行了!
孩子有多難教?爸媽和老師最知道!中國大陸上海一名徐姓媽媽,日前因為教小孩功課太過激動,竟手扭如雞爪、呼吸困難被送進急診,讓其他家長們看了於心不忍。據《澎拜新聞》報導,來自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的徐女,日前因教導孩子暑假作業時與小孩發生衝突,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四肢麻痺、肌肉僵直、手指呈爪型等症狀,被送進南翔區醫院急救。醫師檢查發現,徐女應是過度換氣導致身體排出過多二氧化碳,因而罹患過度換氣症候群,神經系統受影響出現「雞爪手」等相關症狀,經施予吸氧、心理輔導治療,徐女已順利康復。不過,徐女進急診時那句「醫生,我感覺不行了」,就不清楚是覺得身體不行了,還是真的教不會孩子了。南翔區醫院急診科主任張超表示,如發現過度換氣可用「紙袋呼吸法」,甚至單純戴上口罩都能緩解症狀,但症狀若嚴重到心臟電生理異常,恐引發「氣死人」的心律不整。衛福部資料指出,過度換氣症候群主要由急性焦慮引起的生理、心理反應產生,患者不自主加快呼吸,導致過多二氧化碳被排出造成低二氧化碳血症,進而引發呼吸性鹼中毒。除提醒自己放鬆放慢呼吸,平時也應保持正常作息,避免攝取過多含咖啡因的刺激性飲料。如情緒無法有效緩和、放慢呼吸次數,甚至已意識不清就必須送醫。另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氣胸、肺栓塞等致命急病,有可能以過度換氣為症狀之一。
警車攔截毒蟲「意外撞傷2民眾」 竹縣警局「竟遭判國賠百萬」
新竹縣政府警察局新湖分局湖鏡派出所員警去年6月追捕鄭姓毒蟲時,因警車橫切攔截鄭嫌的車輛,導致對方撞擊後衝進對向車道,意外將2位民眾撞成重傷。沒想到,2人事後卻聲請國賠並向新竹縣警局求償146萬,且新竹地院審理後認為警方確實有疏失,判縣警局需賠償100萬元。對此,縣警局也喊冤,表示員警並無過失,將持續上訴。新湖分局湖鏡派出所的陳姓警員,在去年6月9日凌晨1點多時,發現鄭姓毒蟲車身與車牌不符,但鄭嫌卻拒絕接受盤查,駕車一路狂飆,沿途不斷闖紅燈,還逆向行駛及超速。接著員警一路追到湖口鄉的老街路口時,與陳姓警員同所的雷姓警員當下隨即於路口迴轉後,將警車橫切攔截,沒想到鄭嫌駕車高速撞擊警車後卻衝入對向車道,撞到李姓男子駕駛的小客車,並導致乘客蘇姓女子顏面挫傷併撕裂傷、大腸穿孔、主動脈剝離、左肋骨多處骨折;李男脛骨及腓骨骨折。事發後,2人認為員警執行勤務有缺失,於是蘇女向新竹縣警局求償51萬、李男也求償95萬元。但縣警局主張,員警追捕作為符合警察職權行使法以及警政署巡邏勤務中盤查盤檢人車作業程序,警方無法預見2名民眾會受傷,非屬可歸責情事,不符國賠法。法官調查後認為,陳姓警員追車過程中,鄭嫌就有出現高速行駛、闖入對向車道、闖紅燈等多項危險駕駛行為,然而,陳員並未詳細告知同事雷員上述相關情事,導致雷員駕駛警車時未鳴警笛執行攔停職務,而且雷員明知鄭嫌車輛高速行駛而來,仍貿然迴轉,導致鄭嫌車輛撞擊雷員駕駛的警車後衝入對向車道,並撞到2名原告的車輛,研判警員執行職務的確有過失,且與2原告所受損害間有相當因果關係,新竹縣政府警察局應負國家賠償責任。最終判賠李男62萬元、蘇女38萬元。對此,縣警局澄清,指出員警並無過失,將持續上訴。
北捷OL被逼讓座「自撞柱子」 醫嘆:睡很飽的長輩無法理解誰才是弱勢
台北捷運近期發生一名OL遭大媽、阿伯逼讓博愛座,女子竟情緒崩潰自撞柱子的事故,這也引起外界關注,對此,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也感嘆,「有些睡很飽的長輩根本何不食肉糜,無法理解誰才是真正需要讓座,上班12小時以上或反應已經累垮的,才是真弱勢」。姜冠宇在臉書指出,早在20年前,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轄下的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就曾對工時進行研究,發現長期12小時工作時長的上班族與一般理想上8小時的上班族相比,那些工作12小時的人會在到9到12小時的工作時間內,出現警覺性降低、疲勞增加、認知功能下降、工作表現惡化或工作速度的減慢,「後續與更多的煙酒不良消費有關,那種上班頭痛需要吃越來越多的止痛藥、胃藥,否則無法上班的,大多就是指這個族群」。姜冠宇表示,10年前《刺胳針》期刊的研究,相較於每週工作40小時,每週工作超過55小時的人,會使心臟病風險增加13%,中風風險增加33%,包含腦出血、中風、高血壓腦病變、心肌梗塞、心衰竭,甚至連主動脈剝離都有,這也讓姜冠宇質疑,「所以到底誰才值得被讓座?未來就算博愛座被取消,該讓座的人也不會變」。姜冠宇認為,他能理解新聞中的女子去撞牆的舉動,「因為她已經累了,這樣無異於逼她走終結站,這是控訴你們根本不把的人家的命當一回事,退休後每天享受健保的方便,別的國家都沒辦法這樣,而且國外長壽指南都說長者要健康,其實應該站起來多走動多運動,政策多為長者建設大眾運輸工具,是叫你們多站多走,訓練你們的下肢肌肉」。姜冠宇也提到,自己會這樣講是因為過往有類似經驗,「以前累到昏睡在公車上,也是有被好事的老阿姨叫起來讓座給長者,如果是今天的我,我會現場吼她:『白目,沒看到我很累嗎?』阿姨,這樣妳看到了嗎?妳以為在積功德,其實在增加業障」,姜冠宇呼籲,博愛座應該要全面取消,且取消之後,更應該正確認知誰要讓誰。
高雄警務員上課突不適倒地!一查竟是「主動脈剝離」 送醫急開刀裝支架
高雄市二線二星羅姓警務員日前擔任教官、上課時,突然身體不適、緊急送醫搶救,經檢查為主動脈剝離,已緊急開刀裝上支架,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警方也全力協助醫療與後續相關事宜。鼓山分局3個月,民防組李姓組長因罹癌過世,職務由其他組組長代理。羅姓警務員任職於同組,17日在財政部關務署的高雄關擔任教官授課時,突然感到心悸、胸口悶,緊急送至大同醫院,經過診斷發現疑因主動脈剝離導致,立刻轉診至高醫搶救警方全程關心羅姓警務員就醫狀況,主動聯繫協調醫院、全力治療照護羅姓警務員。分局長陳奕良強調,羅姓警務員一向工作認真負責,是一位優秀的警察幹部,分局全體同仁都十分關心羅姓警務員的狀況,希望他早日康復。
3刀男中捷隨機砍人 醫示警「這3部位」要護住!受傷恐四肢癱瘓
台中捷運昨(21日)發生隨機砍人案件,20歲洪姓男子攜帶一把菜刀、2把水果刀搭乘捷運,期間突朝乘客揮舞,造成2名乘客受傷,引發社會恐慌。回顧過去,醫師呂謹亨就曾示警,遇到類似情形,若閃躲不及,頸部、左胸、右下背等3處要保護好。呂謹亨在粉專《泌尿科呂謹亨醫師 - 大亨醫師》表示,意外發生,很難有反應時間,要受害者壓住出血點自救,難度非常高,遇到攻擊,能逃就逃,如果閃躲不及,儘量以手腳護住頭頸、胸腹要害,避免重要臟器大血管受到嚴重傷害。呂謹亨示警,遭襲擊時,頸部、左胸、右下背要保護好。1.頸部呂謹亨指出,頸部兩側布滿致命的血管、神經,中央是氣管,迷走神經沿頸兩側分布,是人體最脆弱的神經中樞「走廊」,一旦嚴重損傷即可致命;頸動脈為大腦提供80%以上的血液,並與椎動脈一起輸送血液與氧氣至心臟,如果受傷,可能四肢癱瘓、呼吸、心跳驟停,若是出血造成血腫,壓迫氣管,也會無法呼吸窒息。2.左胸呂謹亨提到,有心臟、肺部、大血管分布,可以將它分成立即致命和可能致命兩大類,立即致命的包括,呼吸道阻塞、張力性氣胸、開放性氣胸、連枷胸、大量血胸、心包膜填塞;可能致命的包括,開放性氣胸、血胸、肺挫傷、氣管支氣管破裂、心臟鈍挫傷、外傷性主動脈剝離、外傷性橫膈傷害、縱膈胸穿透傷。3.右下背呂謹亨說明,右下背遭襲擊恐造成腎臟、肝臟受損,通過腎臟的血流佔有全身總血量的四分之一,肝臟也是是血管十分豐富,肝臟腎臟破裂或血管斷裂出血,都要緊急手術才救得回來;體血液約占體重十三分之一,正常人體有約4000至5000毫升血液,如一次失血超過總血量的20%,即可能休克,超過25%-30%即可能死亡,失血過多,大腦缺氧,在4到6分鐘後,會開始受損,如果超過10分鐘沒有任何急救,會造成腦部無法復原的損傷。
中和男駕車突身體不適撞上公車 緊急送醫驚見「心臟主動脈剝離」
新北板橋中和區連城路,20日晚間發生一場驚險的交通事故,37歲留姓男子駕駛時感到身體不適,不慎從內側車道偏移,撞上行駛中的公車,事故中沒有造成任何人受傷,留男經送醫檢查,診斷出心臟主動脈剝離,目前正在接受治療,警方已展開調查,以釐清事故原因。根據警方調查,事發當時,留男正沿著連城路往中和方向行駛,打算從內側車道左轉進入中正路,但突然感到身體不適,導致駕車偏離車道,與準備出站的公車相撞。公車上的55歲陳姓司機及10名乘客受到驚嚇,但幸好未有人受傷,警方於事故現場協助管制疏導交通,並進行酒測檢驗,結果顯示2位駕駛的酒測值皆為0。事後,警方準備記錄事故過程時,留男卻突然表示身體不舒服,警方立即通報救護車,將其送往醫院接受檢查,經醫院診斷,留男被發現罹患心臟主動脈剝離,目前正在接受治療,手術仍在進行中,至於事故的詳細原因,警方仍在進一步調查中,以釐清事故的發生經過。警方呼籲,駕駛身體不適千萬不要冒險自行開車,請謹慎評估自身狀況,駕駛期間若有發現不適應,應將車輛停於安全處並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切勿繼續勉強上路,共同維護自身及其他用路人之安全。
80多歲翁長期腰酸背痛!醫一照發現「被癌細胞侵蝕」:已轉移
腰酸背痛的狀況許多人都有經驗,而一名80多歲的阿公則是長期受此困擾,多次就診都未見改善,甚至被診斷為骨質疏鬆等問題。某天深夜這位阿公被背部的一陣巨痛痛醒,家人擔心是主動脈剝離,因此將他送急診,結果檢查後竟是確診攝護腺癌骨轉移。急診科醫師賈蔚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案例,一名80多歲的阿公因為長時間受腰痠背痛所苦,就醫時被診斷為骨質疏鬆、退化或長骨刺,醫院只安排他做復健,但幾個月過後仍痛苦難耐,整個背部痛到無法忍受才就醫治療。在所有醫護人員都以為是主動脈剝離的狀況下,賈蔚便立即為阿公掃電腦斷層,但結果並非主動脈受傷,而是到處都被癌細胞侵蝕過的痕跡,同時宣布阿公確診「攝護腺癌」。賈蔚建議家屬先讓阿公住院檢查,結果就發現果然是攝護腺癌骨轉移,因此他就先靠著一些放射性治療為對方減緩疼痛,後續將再視病況決定以化學治療或其餘方式處理。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核子醫學主治醫師黃玉儀曾表示,攝護腺癌骨轉移部位常見於脊椎骨、骨盆腔、肱骨及大腿骨,輕者感覺身體痠痛或關節不適,嚴重者則可能併發脊椎骨壓迫性骨折而導致癱瘓。因此她提醒,如為攝護腺癌高風險族群或已知罹患攝護腺癌患者,建議應定期或視症狀進行骨骼掃描追蹤檢查,熟齡男性若有長期不明骨頭痠痛症狀,也應儘速就醫檢查。黃玉儀說明,只要在骨髓功能還未變得太差、骨頭發生劇烈疼痛前,趁早檢查並及早發現病因,並配合醫師接受適切治療,就有機會延緩骨轉移惡化的狀況發生。
侯紹敏堅守心臟外科35年與死神搶命 病患大讚淚謝他卻這樣回
國泰醫院外科部主任侯紹敏,35年來堅守心臟外科,為超過上百名主動脈剝離的緊急病患開刀,從鬼門關前撿回一命的病患看到他,盡是滿滿的感謝和稱讚,但他總會回說:「醫師沒有那麼偉大!」來提醒自己不要志得意滿。身兼心臟血管外科、心臟血管手術科的侯紹敏,在擔任住院醫師時,看著恩師如英雄般救回許多病患,讓他心生嚮往,即使知道外科醫師養成訓練比其他科別還長,甚至很吃天份,「勤能補拙也不一定有用」,但自認運動神經好、手巧,加上個性愛「拚搏」,仍決心當一名心臟外科醫師。醫院中心評鑑將主動脈剝離治療列為重要評分項目,正是因為該手術屬於「急、重、難」,早期手術致死率高達30~40%。由於心臟手術為避免術後併發症,必須「全循環停止」,也就是包括心臟、體外循環機葉克膜都不能運作,此時則要想辦法保護腦部,以免心臟好了,醒來卻腦死成為植物人,侯紹敏為了讓病患術後能恢復正常生活,特地赴日學習「雙側順行性腦灌流」來保護病患大腦。有別於輔助低溫法、或單側保護腦,他選擇雙側順行性腦灌流,即使「礙手礙腳」的管線變多,卻大為提高手術安全性。侯紹敏不僅將主動脈剝離手術的失敗率降至9%以下外,更能確保每名患者醒來後仍擁有正常人生。侯紹敏印象深刻的是曾救治一名近90歲大動脈破裂的阿嬤,由於患者是朋友的家屬,即使覺得已經高齡應避免過度醫療,他仍極力搶救,經手術成功縫補老太太破裂的心臟,出院後多活了數年,雖然心情複雜,但卻將心臟外科價值展現無遺。他直言,在台灣當一名外科醫師,出國、國旅、打高爾夫球,甚至是游泳,都是奢侈的,就像大部分的外科醫師,即使他手術施行結束,也放不下病人,不敢遠行,以隨時掌握病況,尤其主動脈剝離多發生在40~60歲的中年男性,救回一命,往往等於救了一個家庭,即使外科工作時間長、作息常日夜顛倒,他仍是「千萬人,吾往矣」。
這「6嚴重急症」急診室一堆 醫示警:5症狀中3小心了
醫學中心急診部主治醫師於5日在臉書專頁急診男爸one發文指出,在急診工作時,總會遇到許多急症,包括心肌梗塞、腦中風、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瘤破裂、糖尿病酮酸中毒、血糖過高昏迷等,而這些嚴重的急症,其實都跟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脫離不了關係。醫師也說,代謝症候群就是個很好用來評估自身是否為這些慢性病的高風險族群,5項中,符合任3項,就得要注意了。醫師表示,心肌梗塞、腦中風、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瘤破裂、糖尿病酮酸中毒、血糖過高昏迷都是急診檢傷1至2級的代表,且這些嚴重的急症都跟慢性三高疾病脫離不了關係。而代謝症候群就是個很好用來評估自身是否為這些慢性病的高風險族群,一般只要符合代謝症候群的族群,統計上都顯著有更高的風險會罹患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腦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也大幅提升。醫師也分享了,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並指出5項中,符合任3項,就是有代謝症候群。腹部肥胖(腰圍):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血壓偏高: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100mg/dL三酸甘油酯偏高:TG值≧150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HDL-C 男性<40mg/dL、女性<50mg/dL醫師最後則提醒民眾,為了自己的健康,應趕量起腰圍量、血壓,健檢抽血報告數字也要對起來,若符合代謝症候群診斷標準,飲食、運動、生活型態就得費點心思優化調整。
高枕無憂?枕頭太高增腦中風風險 醫:以不超過12公分為宜
常聽說「高枕無憂」,但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資訊,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分享一項研究,指出使用過高的枕頭,可能增加患上自發性椎動脈夾層(Spontaneous 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 SCAD)的風險,這是導致腦中風的原因之一,還說不適當的枕頭高度,可能帶來潛在的健康風險。黃軒在「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粉專中解釋,「自發性椎動脈夾層」是一種頸部主要動脈之一的「椎動脈壁撕裂」,這種撕裂會導致血液在動脈壁內積聚,從而形成動脈瘤,動脈瘤可能會破裂,導致中風或死亡。黃軒指出,有研究人員分析2018年至2023年間在日本一家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的53名自發性椎動脈夾層患者,並選取同時期53名罹患其他疾病的患者作為對照組,調查這些人平時使用的枕頭高度。結果發現,使用高度超過12公分枕頭的自發性椎動脈夾層患者,比使用高度在12公分以下枕頭的自發性椎動脈夾層患者,罹患SCAD的風險高出2.89 倍;而使用高度超過15公分枕頭的自發性椎動脈夾層患者,比使用高度在15公分以下枕頭的自發性椎動脈夾層患者,罹患SCAD的風險高出10.6倍。根據數據顯示,研究人員指出「枕頭的高度與自發性椎動脈夾層的發病是很有關聯的」,枕頭太高會導致自發性椎動脈夾層的發病增加了10%,同時研究人員說明,因為枕頭太高會導致頸部過度彎曲,壓迫到椎動脈,進而增加椎動脈剝離的風險,而椎動脈剝離,就是指椎動脈壁出現裂痕,導致血液流出,可能造成中風。因此,研究人員建議,民眾在選擇枕頭時,應注意高度不宜過高,以不超過12公分為宜,還有枕頭的軟硬度也要適中,過軟或過硬的枕頭都可能對頸部造成不良影響。黃軒建議枕頭的高度應以能支撐頸部的自然曲線為宜,仰臥時枕頭的高度應與肩同高,側臥時枕頭的高度應與一拳的高度相等,還有過軟或過硬的枕頭都可能對頸部造成不良影響,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不同材質的枕頭,如乳膠枕、記憶枕、羽絨枕等。
差點真的氣死人!孩子總是教不會 她竟突發心臟冠狀動脈破裂送急診
大陸四川成都一位媽媽時常教孩子寫作業,卻因為對方總是學不會,使她越教越生氣,而在日前,她突然感到胸口痛、呼吸急促,雖然趕緊吞下「救心丸」,仍然無濟於事,趕緊到醫院掛急診後,才發現她是被「氣到生病」,心臟的冠狀動脈已經撕裂,還差點引起心肌梗塞。根據陸媒《北京青年報》的報導,40歲的王姓女子當時被轉診至導管室做心臟冠狀動脈造影,其結果顯示,王女的血管出現「斷層式狹窄」的症狀,而心血管內科醫師團隊迅速使用冠狀動脈血管內超音波檢查,發現她的血管內壁有破裂,血液滲透其中引起血栓,導致動脈變窄、限制血液流動,因此腫了起來。醫師團隊進一步說明,這種「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是為較罕見的心血管疾病,可能會因形成血腫而引發血栓,其死亡率高達70至75%,好在王女就診及時,血腫還未完全壓迫到血管,心肌梗塞的程度較輕微。不過,令醫師團隊驚訝的是,王女並無高血壓、糖尿病或其他心臟疾病史,平時也無任何菸酒習慣,卻突然導致了冠狀動脈破裂,而經過問診調查後才發現,王女其實是被「氣出病」的。王女解釋,她對孩子的學業要求較嚴格,每天晚上都會親自檢查作業,「最近真的更氣了,一道題反覆講,就是做不來」,而在病發的前一晚,也是在暴怒中帶著悶氣入睡。對此,醫師團隊建議,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時,切勿過度暴躁,長期情緒劇烈波動、冬季天氣寒冷、節假日長途奔波的疲憊等等,都是誘發心肌梗塞的重要因素,如果出現了突發胸痛,務必要迅速前往醫院治療。
46歲女「肩頸按摩」完出現肩頸劇痛、視力模糊 醫:不當按摩險中風
現代人工作繁忙,長時間盯著電腦、手機看,姿勢不良時常造成肩頸痠痛。近日,一名46歲的女性劉小姐因肩頸按摩後出現持續頭痛、視力模糊等症狀,經醫師檢查發現右側內頸動脈嚴重剝離,醫師提醒,不當按摩可能導致動脈剝離或中風,並強調任何不適應一定要及時就醫。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神經內科吳俊毅醫師表示,劉小姐就醫時出現右眼單側視力模糊、血壓飆升至200、肩頸持續疼痛及伴隨頭痛等症狀。經過初步檢查後,雖未發現緊急問題,但劉小姐的症狀未改善,仍感到疼痛難耐,返院後確診右側內頸動脈嚴重剝離。吳醫師解釋,劉小姐的症狀包括單側視力模糊、血壓升高,是內頸動脈狹窄的常見表現,甚至可能演變為腦中風。在經過一番詢問後發現,劉小姐在3天前接受肩頸按摩,按摩後右側頸部便急遽疼痛、右眼視力模糊等症狀浮現,醫師得知後,迅速安排頸部血管超音波檢查及腦部核磁共振造影。不料,檢查顯示右側內頸動脈嚴重剝離,造成血管狹窄、血流不足,幸而大腦組織未受損,緊急採取藥物治療以改善循環,同時進一步會診神經放射科胡成全醫師進行內頸動脈血管重建評估。胡成全醫師強調,內頸動脈剝離容易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多半由外傷引起,如頭部受撞擊或頸部劇烈扭動,不當的肩頸推拿也有可能成為內頸動脈剝離的因子之一。復健科醫師黃尚阡補充,按摩時應避免按到頸部兩側的禁區,特別是正面頸部兩側,是左右頸動脈延伸往喉結方向的範圍,絕對不能按壓。他也提醒,尋找按摩師一定要找專業、有證照、可信賴的物理治療師,避免不當施力及角度,以免引起血管受傷、動脈受壓迫,進而可能導致神經損傷、癱瘓等嚴重後果。
寒流到猝死病例增加? 專業醫提醒:冷死人「是真的」
近期入冬最強寒流來襲,相信許多民眾都十分有感,而根據過往經歷,只要氣溫驟降,猝死的案例就會明顯增加。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就表示「冷死人了,是真的」。洪惠風醫師在FB發文時,引述2022年12月12日刊在循環學雜誌Circulation 的研究,從5大洲27個國家567個城市,橫跨1979至2019年整整40年的時間,分析共3千2百多萬心血管死亡(Multi-Country Multi-City (MCC) Collaborative Research Network)的資料,比較最冷跟最熱天氣時,同城市自己相比,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結果分析研究指出,天氣最冷或最熱時,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都會升高,而且冷比熱更可怕,差了4至5倍,其中對冠心症、中風、心臟衰竭、心率不整都是,其中心臟衰竭影響最大。跟死亡率最低的氣溫相比,最熱2.5%氣溫時(一年中最熱的那9天),死亡率升高千分之2.2;最冷2.5%氣溫時(一年中最冷的那9天),死亡率升高千分之9.1。心臟衰竭的死亡率,最熱2.5%氣溫時升高千分之2.6,最冷2.5%時升高千分之12.8,更冷或更熱時(最冷的1%或最熱1%),影響更大。洪惠風醫師也在《健康2.0》頻道中表示,在天冷中容易發生猝死的3種疾病分別是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與心律不整。洪惠風醫師也提醒,雖然是3種疾病,但是預防方式都很接近。像是心肌梗塞的原因主要是與三高、抽菸、肥胖、遺傳有關,另外還有長時間的疲勞與徒然的情緒變化。而主動脈剝離則是與血壓太高、先天寫果結構問題所致,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檢查自身血管結構問題,同時也要量血壓。第三則為心律不整,由於心律不整實在難以捉摸,可以改去注意量血壓聲音是否規律,另外健檢時,可以選擇連續做7天或是更久的心電圖,以此來確定自身是否有惡性心律不整。
43歲男先腹痛再背痛 險喪命!一檢查竟是主動脈剝離
一位43歲的男性病患,因為肚子不舒服,逐漸變成劇烈背後疼痛,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經過電腦斷層檢查後,心臟外科醫師李俊毅診斷為急性主動脈剝離,破裂的位置從升主動脈、主動脈弓、降主動脈一路往腹主動脈剝離下去,同時,肝臟及右邊的腎臟,呈現缺血的狀態。經過緊急手術治療,並且置放主動脈支架,目前已經順利出院,恢復正常生活。李俊毅醫師指出,主動脈剝離會引起肚痛,主要原因是胸和腹的主動脈剝離,血管裂開的時候,肝臟和腎臟的血流變差,無法達到器官,引起腹痛,而主動脈靠近背部,如果剝離也會影響到脊椎引起背痛。李俊毅醫師指出,主動脈的結構分為內、中、外層,內壁要保持平滑具彈性,承受血液流動撞擊的壓力,主動脈剝離主要風險因子包含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長期抽菸、酗酒、生活壓力等,造成血管內膜產生動脈硬化,血管壁失去彈性而變得脆弱,成為主動脈及所有心血管病變的主要原因。預防主動脈剝離,情緒控制是非常重要,平和的情緒,適度的排解心理壓力,可以讓血壓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不會高低起伏,不會因為一時的情緒失控造成血壓瞬間劇烈升高。其次,高油與高鹽的飲食,會引起長期的高血壓,因此,要定期的量測血壓,一旦有出現持續性血壓高(收縮壓大於130毫米汞柱)時,立即就醫接受檢查及藥物控制,且遵守醫囑調整飲食,讓血壓能穩定地維持在正常範圍。每日適度的運動,不但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流順暢及提高代謝率,對於維持正常血壓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在氣溫變化較大的天氣,保暖就非常重要,穿著適度的衣物,避免讓身體暴露在溫差較大的環境中,能夠減少周邊血管因為冷造成急速收縮,導致血壓急速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