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獎
」 諾貝爾獎 諾貝爾 化學獎 翁啟惠 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獎對「人類生活最大貢獻」是哪個?網友一致認同它:翻轉人類的生命
諾貝爾獎的設立,為獎勵前一年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五大領域中傑出貢獻者。有網友好奇發文,諾貝爾獎這100多年來,有哪個能實際應用在人類生活中,其中最多人討論的,是1945年青黴素的發現,「抗生素。在抗生素發明之前,西醫根本看不到中醫車尾燈。」一名網友在PTT八卦版好奇詢問「諾貝爾奬實際使用於人類最猛是哪個?」原PO表示諾貝爾奬已經設立超過一百年,是世界上所有科學家夢寐以求的一個獎,得到了一輩子不愁吃穿。有研究發現,諾貝爾奬得主的研究,實際普及於改善人類社會比例其實非常低,多數都淪於紙上談兵,令原PO不禁好奇「那諾貝爾歷代得主中,實際應用在人類生活中最猛的是哪個?」貼文一出後引起熱議,大部人都點名人類最早發現的抗生素--青黴素,「1945年諾貝爾醫學獎,研究青黴素做成抗生素」、「雖然我很想推物理相關,但是平心而論是抗生素」、「不是哈伯法製氨就是青黴菌抗生素」、「X光、青黴素」、「抗生素。在抗生素發明之前,西醫根本看不到中醫車尾燈。跟巫術治療一樣」、「我投抗生素一票」、「抗生素呀!翻轉了人類的生命和健康。」此外,也有不少人提及X光及哈伯法製氨、藍光LED等等,「量子力學那幾個。現代科技哪個沒用到量子」、「還有1918年化學獎,用工業方法合成氨」、「藍光LED呀,燈泡、電視、手機都在用」、「哈伯製氨第一吧」、「鋰電池。沒手機玩人類會滅絕」、「哈柏法製氨,農業界的工業革命」、「居理夫人的X光也滿重要的,不輸抗生素。」青黴素是人類最早發現的抗生素,1928年英國倫敦大學聖瑪莉醫學院(現屬倫敦帝國學院)細菌學教授弗萊明在實驗室中發現青黴菌具有殺菌作用,1938年由牛津大學的柴恩、弗洛里及希特利(1911-2004)領導的團隊提煉出來。弗萊明因此與柴恩和弗洛里共同獲得了1945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英美3學者透過「蛋白質研究」共享殊榮
諾貝爾化學獎將於台灣時間今天(9日)下午5時45分揭曉,由來自GoogleDeepMind的江珀(John Jumper)和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以及華盛頓大學的生物化學教授貝克(DavidBaker),3人針對蛋白質結構預測方面帶來突破性進展,也因此共同獲得這項殊榮。Google旗下人工智慧子公司Deep Mind的兩名核心成員,江珀和哈薩比斯發明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的革命性技術Alpha Fold,而貝克則創建出同樣精確的AI預測工具RoseTTAFold,有助於對蛋白質三維結構的預測達到突破性精準程度,對生物醫學研究帶來重大影響。據了解,江珀及哈薩比斯稍早憑藉Alpha Fold獲得2023年生命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 in LifeSciences)。諾貝爾獎官網統計,1901年至2023年,化學獎已頒發115次,頒給194人。由於去年化學獎發生極為罕見的得獎人名單外洩事件,惹出不小風波,今年獎落誰家再度成了學界關注焦點,而台灣出身、享譽國際的醣化學家翁啟惠也一度是熱門人選之一。化學獎得主公布後,明後天依序揭曉文學獎、和平獎得獎人。經濟獎得主預計下周一(14日)宣布。諾貝爾化學獎將由來自GoogleDeepMind的江珀和哈薩比斯,以及華盛頓大學的生物化學教授貝克獲得殊榮。(圖/翻攝自X)
2024諾貝爾獎將揭曉! AI、減肥藥受關注
2024年諾貝爾獎將自7日起,依序揭曉生醫、物理、化學、文學、和平等5座獎。根據外媒盤點,其中至少5項是諾貝爾可能的獲獎領域。根據CNN報導,人類基因體圖譜是在諾貝爾獎預測中,經常被討論到的,這是一項大膽的項目,於1990年啟動,並於2003年達成,由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中國等,數千名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聯盟。這項努力對生物學、醫學和許多其他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該項目可能無法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之一是參與這項壯舉的人數太多,依據規則,每個獎項只能授予最多3人。第二是,模仿人體激素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的減肥藥物,其震撼了醫療保健界,這種降低血糖和抑制食慾的藥物有可能開創肥胖症治療和相關疾病的新時代,例如第2型糖尿病。洛克斐勒大學生物化學家莫依索夫(Svetlana Mojsov)、哈佛大學醫學院內分泌學家哈本能(Joel Habener)、丹麥藥廠諾和諾德研究與初期開發部門首席顧問克努森(Lotte Bjerre Knudsen)等3名科學家,在將其轉變為當今數百萬人服用的有效減肥藥物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第三,變革性人工智慧。人工智慧(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人們的生活,Google DeepMind AlphaFold蛋白質結構資料庫的開發人員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強普(John Jumper),與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蛋白質設計研究所所長貝克(David Baker)被看好未來可能會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第四,「腸道菌相」(gut microbiome)領域。細菌、病毒和真菌,生活在人體表面和體內,統稱為人體微生物組,隨著過去20年基因定序的進步,科學家們能夠更了解這些微生物的作用,它們如何與人類細胞,尤其是腸道細胞相互作用。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教授、生物學家高登(Jeffrey Gordon)是該領域的先驅,呼聲相當高。第五,致癌基因檢測。擁有研究人類和黑猩猩之間遺傳差異的背景,現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教授金恩(Mary-Claire King)採取了一種全新的方法,早在科學家繪製出人類基因組圖譜之前,其就花了17年的時間來檢測和確定BRCA1基因突變在乳癌和卵巢癌中的作用,這項發現使得基因檢測能夠識別出乳癌風險增加的女性,以及採取哪些措施來降低風險,例如額外的篩檢和預防性手術。
彰化崙尾東光電場「光電板壓在潮間帶上」 作家怒轟:為了衝綠電到處破壞生態
隨著近期停電問題頻傳,核電存廢議題也再次浮上檯面,先是華碩集團共同創辦人童子賢表態,台灣沒有條件讓核電退休,再來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也跳出來贊同童子賢的說法。對此,作家「漂浪島嶼」昨(16日)晚也發文點出不斷擴張的彰化崙尾東光電場亂象,質疑政府「為了衝綠電總量,到處破壞生態,正應當初擁核者的批評,以綠害綠,也讓人對廢核拼綠電的意義,產生猶疑!」「不斷擴張的崙尾東光電場!」漂浪島嶼16日深夜於臉書發文感嘆,經過彰化海岸的崙尾東光電場,看見面積不斷再擴張,已經接近水道出海口區域。原本這是一片生態優良的潮間帶,光電板壓在潮間帶上,引發生態爭議,甚至被指責缺乏生態調查。根據彰化環保聯盟過去調查,這片潮間帶濕地,有10000多隻候鳥,許多螃蟹、彈塗魚等生態,旁邊水道還有白海豚出沒,生態不輸高美濕地。但漂浪島嶼指控,政府堅稱這是彰濱工業區,數十年未開發的工業浮覆地,於是持續招標,不斷許可開發,從一期進入到二期,面積不斷擴張。如今,像是舖地磚的光電板,蓋滿潮間帶,加上施工不斷,現今幾乎沒有鳥類棲息的空間,光電板下的濕地生態,恐怕也大受影響。彰化海岸不只工業地的潮間帶蓋光電,連自然海岸也以不利耕作為名,快速佈滿光電!「崙尾東光電場的開發爭議,當初引發光電需要環評的呼籲,但是光電場都快蓋完,環評還在商議」,因此漂浪島嶼也認為,這就是綠電不斷讓人詬病的地方,為了衝綠電總量,到處破壞生態,「正應當初擁核者的批評,以綠害綠,也讓人對廢核拼綠電的意義,產生猶疑!」
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 3「量子點」學者獲殊榮:得主疑提前被曝光
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即將在台灣時間4日晚間揭曉,獎項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教授莫吉巴旺迪(Moungi G. Bawendi)、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教授布魯斯(LouiseE. Brus)、俄羅斯固態物理學家埃基莫夫(Alexei I. Ekimov)獲得殊榮,不過負責評選的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Academy of Sciences)疑似因為郵件出錯,提前曝光了得獎名單。諾貝爾物化學獎揭曉,由巴旺迪、布魯斯、埃基莫夫等3人獲得這項殊榮。(圖/翻攝自諾貝爾頒獎典禮直播)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頒獎者表示,「3位得主因他們的實驗獲得認可,這些實驗為人類探索原子和分子內部的電子世界提供新工具。量子點是非常微小的納米粒子,它們的大小決定了它們的性質」。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教授巴旺迪,是膠體量子點研究領域的最早參與者之一,更是過去10年被引用最多的化學家之一,2020 年他成為科睿唯安引文桂冠得主,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教授路易斯尤金布魯斯,則是量子點的膠體半導體奈米晶體發現者。至於來自俄羅斯的固態物理學家埃基莫夫,在瓦維洛夫州立光學研究所工作期間,發現了被稱為量子點的半導體奈米晶體,他同時憑藉半導體中電子自旋取向相關研究,獲得1975年前蘇聯國家科學與工程獎。另外,得獎聲明也指出,研究人員主要利用量子點來產生彩光,相信在未來量子點可以用於柔性電子產品、微型感測器、更薄的太陽能電池,或許還可用於加密量子通信。不過《路透社》稍早引述瑞典媒體《每日晚報》報導稱,這份化學獎得獎名單疑似因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失誤而提前揭曉,原訂於上午11點45分揭曉的化學獎得主名單,卻於上午7點30分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寄出的新聞稿中,疑似提前被揭露。根據報導,這份新聞稿標題為「他們為奈米科技播下重要種子」,內容中表示,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將頒給3位發現並發展量子點(Quantum Dot)的科學家,正是上述的得主,對此,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媒體發言人內維耐斯(Eva Nevelius)稍早回應,化學獎的得獎人尚未決定,而最終的諾貝爾化學獎結果,卻和外洩名單一模一樣。瑞典皇家科學院4日疑似不小心公布了據稱贏得了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3名科學家姓名。(圖/翻攝自推特)
2023諾貝爾生醫獎 mRNA疫苗2開發者獲獎
2023年「諾貝爾獎」(Nobel Price)各獎項得主將從2日起陸續揭曉,首先公布的獎項為「生醫獎(生理學或醫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得主為成功開發mRNA疫苗的科學家卡里科(Katalin Kariko)和魏斯曼(Drew Weissman),巧的是,兩人在今年8月時曾訪台,與國內產官學界專家對話,針對「施打mRNA疫苗後,10年後會不會有副作用」,魏斯曼自信表示「不會」。 諾貝爾基金會在台灣時間2日下午5點30分頒發生醫獎,得主為開發出mRNA疫苗的匈牙利裔美籍科學家卡里科和美國科學家魏斯曼,他們在核苷酸(Nucleotide)方面的發現對mRNA疫苗有重大助益,藉此成功對抗新冠疫情的擴散。mRNA原名為信使核糖核酸,就像個快遞員,能將蛋白質資訊提供給其他胞器,這些資料推動細胞合成抗體,為了對抗新冠肺炎病毒,2020年,mRNA疫苗藉此問世,全球已有數億人口接種這款疫苗,但由於mRNA疫苗接受臨床試驗時間短暫,引發外界「安全性夠不夠和10年後副作用是否仍然存在」等擔憂,甚至有少數人抗拒接種這款疫苗。巧的是,兩位得主和另一位開發者庫利斯(Pieter Cullis)今年8月初訪台,並以「新一代藥物的誕生:mRNA」 為題,與國科會副主委陳儀莊、中研院院士王惠鈞、及東洋藥品進行對話,當時,曾擔任中研院副院長的王惠鈞就提出民眾疑慮「全球有超過10億人口接種過mRNA疫苗,10年後會不會面臨安全疑慮」,對此,魏斯曼當時表示,RNA這款前趨物質可轉譯成蛋白質,做為疫苗接種的RNA在體內幾天後就會不見,加上人體細胞擁有相同RNA,因此會自然吸收無須擔心副作用。許多觀察家預測,近年受到疫情影響,mRNA疫苗技術依舊是獲獎大熱門,另外,據先前消息,今年諾貝爾獎得主可獲得瑞典幣100萬克朗,折合新台幣約294.3萬、總獎金高達瑞典幣1100萬克朗,換算約新台幣3237.8萬,接下來每日都有獎項揭曉,分別是3日的「物理學獎」(Physics)、4日的「化學獎」(Chemistry)、5日的「文學獎」(Literature)、6日的「和平獎」(Peace)和9日的「經濟學獎」(Economic Sciences)。 2023諾貝爾生醫獎頒給2位研究mRNA關鍵技術學者,分別為匈牙利裔美籍生技科學家卡里科和美國科學家魏斯曼。(圖/翻攝自推特)
諾貝爾化學獎揭曉!三學者共享殊榮…翁啟惠遺憾落馬
2022年諾貝爾獎今(5日)下午公布化學獎得主,宣布由美國的貝爾托西 (Carolyn R. Bertozzi)、夏普萊斯(K. BarrySharpless)以及丹麥的麥梅爾達爾(Morten Meldal)三人共享殊榮。而先前呼聲極高的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則與該獎失之交臂。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圖/報系資料照)三名獲獎者中唯一女性的貝爾托西,在33歲時就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也是同時首位獲得勒梅爾森-麻省理工學院獎(Lemelson-MIT)的女性。而翁啟惠雖然沒獲得這次的諾貝爾化學獎,但他的醣分子研究改變了全球醣化學、醣生物學的面貌,對世界作出巨大貢獻。
2022諾貝爾物理學獎 法美奧3學者「量子力學研究」共享殊榮
2022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來自法國的學者阿斯佩(Alain Aspect)、美國學者克勞澤(John F. Clauser)以和奧地利塞林格(Anton Zeilinger),他們對於量子資訊具有先驅性貢獻,透過量子電腦、量子密鑰系統以及量子資訊處理器等研究,讓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能夠透過轉化為新科技研發的基礎。諾貝爾物理學獎出爐,法美奧3學者「量子力學研究」共獲殊榮。(圖/翻攝自諾貝爾委員會推特)根據諾貝爾獎委員會表示,3名得獎者研發的實驗工具,為新時代量子科技奠定基礎,人類能夠操控和管理量子狀態及它們所有層次的屬性後,獲得具有潛力十足的工具,如今利用特殊屬性的單粒子系統展開密集研究及研發,建構量子電腦、改良量子測量技術、建立量子網絡及安全量子密鑰通訊。回顧歷史上該獎頒發115次,總計有219位獲獎者,其中美國物理學者巴丁(John Bardeen)成為唯一摘下2次殊榮的得主;最年長得主則是艾許金(Arthur Ashkin),他在雷射物理領域有卓越貢獻,並於2018年以高齡96歲之姿摘下桂冠;最年輕得主則是布拉格(Lawrence Bragg)與父親歸納出布拉格定律,使科學家能夠得知各種晶體的原子結構,當年他才25歲。這219位獲獎者中,僅有4名女性得主,分別是居禮夫人(Marie Curie) (1903)、梅耶(Maria Goeppert Mayer)(1963)、史垂克蘭(Donna Strickland)(2018) 以及蓋茲(Andrea Ghez)(2020)。2022年諾貝爾獎頒獎時間(以下皆為台灣時間)10/5(三)17:45 化學獎(Chemistry)10/6(四)19:00 文學獎(Literature)10/7(五)17:00 和平獎(Peace)10/10(一)17:45 經濟學獎(Economic Sciences)
諾貝爾醫學獎揭曉 瑞典進化遺傳學權威帕博榮獲
2022諾貝爾醫學獎今(3)日下午揭曉,由瑞典生物學家暨進化遺傳學權威專家斯萬特帕博(Svante Pääbo)獲獎。67歲的帕博曾於1992年,獲德國科學基金會頒發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獎。1997年起,一直擔任馬普進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2007年,被評為《時代》全球最有影響力百人之一。2008年,被《新科學家》評為8位年度科學英雄之一。他還是美國、瑞典等國家科學院院士。2022年諾貝爾獎頒獎時間(以下皆為台灣時間)10/4(二)17:45 物理學獎(Physics)10/5(三)17:45 化學獎(Chemistry)10/6(四)19:00 文學獎(Literature)10/7(五)17:00 和平獎(Peace)10/10(一)17:45 經濟學獎(Economic Sciences)
諾貝爾化學獎5日揭曉 日學術網站「點名翁啟惠」獲獎呼聲高
諾貝爾獎自今(3日)開始陸續公布得獎人名單,其中現任生策會會長、美國克里普斯研究院(Scripps)講座教授、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被認為是化學獎得主的熱門人選,也是預測名單中唯一的台灣人。翁啟惠去年拿下威爾許化學獎後,奪得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呼聲便水漲船高。日本化學學術網站「Chem-Station」列出79名來自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和物理化學獎的預測名單中,翁啟惠即被列入有機化學的熱門人選。翁啟惠對醣科學研究的重大貢獻,讓他在2014、2021年兩度獲得「諾貝爾獎前哨」的沃爾夫化學獎,2015年曾獲英國皇家化學會羅賓遜獎。今年3月及7月再拿下美國化學家協會的化學先驅獎與有機化學界四面體獎(Tetrahedron Prize)的有機合成創新獎。中研院表示,翁啟惠長年深耕化學生物及醣分子的科學研究,更是全球首位發展多醣體自動化合成、以酵素方法量產醣分子及醣蛋白的科學家。他也將持續對醣科學應用於癌症疫苗、醣晶片、醣探針、對抗病毒和細菌藥物方面的研究。
地表最強阿姨1/蘇媽8年讓AMD市值翻100倍 關鍵都在Zen架構
亞洲第一大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2)因疫情停辦實體展兩年後,24日重新登場,展場有400個實體攤位,另有600個廠商選擇線上參展,CTWANT記者觀察,這場虛實電腦大展中,就以「地表最強悍女性CEO」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Dr.Lisa Su)及新一代Zen 4最搶盡風采。已舉辦41年的COMPUTEX,已從電腦展搖身為全球矚目的科技展,2020年因新冠肺炎取消,2021年維持線上舉辦,今年重回實體展,列出「智慧驅動」、「無限體驗」、「數位韌性」、「開創運算」、「創新與新創」、「綠能永續」六大主題,但疫情影響仍在,現場不見昔日萬頭鑽動的消費者,攤位前僅有少數的企業客戶。看似人潮冷清的COMPUTEX,最具看頭的就是外貿協會請來蘇姿丰擔任首位主講者。「這是半導體界最令人興奮的時刻」,蘇姿丰的開場白,也點燃外界對A下半年將登場的Zen 4架構Ryzen 7000處理器的新期待。受到新冠肺炎變異株Omicron影響,此屆COMPUTEX雖然是虛實整合,但實體展部分相比疫情前人數大減。(圖/黃威彬攝)這次實體展上,AMD端出Zen2架構的Mendocino筆電處理器以及Smart Access Storage功能更新,而新一代Zen 4架構的Ryzen 7000處理器,核心採用的是台積電5奈米製程,支援DDR5記憶體以及PCIe 5.0,也從原本的AM4(Socket 1331)平台轉為AM5(LGA 1718)。更重要的是在IoD(I/O Die)捨去GlobalFoundries(格羅方德)成熟的12奈米製程,轉抱台積電6奈米製程,並將RDNA 2顯示晶片整合在內,換言之,未來Ryzen 7000處理器都會有內顯核心。在性能部分,前代Zen 3 Ryzen 5000,最高核心時脈僅4.9GHz,Ryzen 7000處理器則進步到5.5GHz。光是講數字,恐難以說服業界或玩家。「與對手Intel的Core i9-12900K處理器相比,同等處理器在BLENDER 渲染效能快了31%。」蘇姿丰一語勝出。業內人士告訴CTWANT記者,「INTEL傾盡全力在去年底推出的12代CPU,原以為可以壓制AMD的發展,但沒想到的是AMD靠著台積電的製程,讓優勢不到1年就被反超,但這對電腦玩家來說是好事。」母親節時蘇姿丰(右)在推特上,PO出讀書時期與母親羅淑雅(左)的合照。(圖/翻攝自Lisa Su推特)事實上,對業界、玩家甚至投資人而言,AMD及蘇姿丰最吸睛的除了新一代Zen多強大,還有蘇姿丰如何領著AMD起死回生,以及超車頭號勁敵晶片大廠INTEL的奇蹟故事。蘇姿丰生於台南大家族,3歲時隨父母移民美國紐約,父親蘇春槐是統計學家、母親羅淑雅為會計師,有別於小女孩喜歡洋娃娃,蘇姿丰更喜歡拆解玩具。從小思考方式就異於常人的蘇姿丰,高中讀的是誕生7名諾貝爾物理學獎、1名化學獎的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儘管同儕競爭壓力大,她仍說「I love to win!」還進入「世界理工大學之最」麻省理工學院(MIT),八年內取得電機工程的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畢業後,年僅24歲就進入德州儀器、IBM、Freescale等大廠,2012年加入AMD擔任資深副總裁、總經理,2014年接任總裁暨執行長,此時的AMD可說是瀕臨破產,雖然已分拆,將製造廠獨立為「格羅方德」,AMD成了無廠半導體(fabless)後新推的處理器又不敵INTEL,近乎停擺10年。為救活這間公司,蘇姿丰從AMD的晶片設計優勢著手,佈局全新架構的CPU,取名Zen,東方「禪」的意思,有「自我超越、涅槃重生」的解釋,蘇還將Zen架構交給台積電代工,有別於AMD昔日垂直整合模式生產晶片模式。蘇姿丰接手AMD 8年後,股價從不到5美元一度漲到158美元,市值也成長了100倍,被譽為半導體界的奇蹟。(圖/AMD提供、翻攝自Nasdaq)蘇姿丰2017年推出第一代Zen架構Ryzen 1000系列CPU,以每1.5年更迭1代的速度,而對手INTEL因仍採垂直整合模式,使得晶片製程卡關,遲遲無法突破7奈米製程,2021年底INTEL發布的12代CPU仍沿用10奈米製程,反觀AMD靠著台積電成熟的製程,在Zen 3就進步到7奈米,甫發表的Zen 4甚至進步到5奈米製程。AMD靠著蘇姿丰打造的Zen,順利翻身,8年內股價從1.61美元漲到最高158美元,公司市值也從19.52億美元(約新台幣546億元),到今年2月已到1977.5億美元(約新台幣5.5兆元),足足增長100倍,還超車INTEL的1972.4億美元(約新台幣5.49兆元)。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5月初時也針對AMD、INTEL進行分析,表示INTEL的CEO不應該頻頻對外放話,認為應該像蘇姿丰一樣少上媒體,多點執行力;而股市Podcast「Gooaye 股癌」曾在去年底表示,2022年的股運籤就是「姨」,字裡行間對於AMD的後勢相當看好。儘管AMD的Ryzen 7000處理器效能強悍,但INTEL在PC市場有一定的口碑,INTEL在2022年Q4將發表的13代CPU效能勢必更佳,屆時又有一場武林大對決,台灣業界及玩家都拭目以待。
國衛院舉辦「疫苗研發Workshop」 盤點國內疫苗研發現況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超過兩年,病毒透過持續的傳播衍生各種變種在世界各國造成一波又一波的疫情,台灣也正努力抵抗著Omicron變種的襲擊,發展次世代疫苗的工作,提升國家疫苗研發能量及建立快速有效生產鏈已是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有別於歐美有跨國藥廠的資源,台灣研發量能散佈在產官學研各界,為讓2年多來累積的經驗能有充分的交流與討論,國家衛生研究院邀集政府官員及疫苗研發產業重要代表舉辦「2022疫苗研發Workshop」,參考美國政府曲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的精神,期望透過會議建構之溝通平台,結合學研界的創新研發量能、產業界生產鏈的快速建立以及政府法規、行政協調整合協助,針對Covid-19疫苗盤點及次世代疫苗未來發展方向凝聚共識與聚焦整合,以發揮國內疫苗研發最大效益。會議採實體與線上會議併行,由國立臺灣大學張上淳副校長主持,邀請威爾許化學獎得主翁啟惠院士、指揮中心研發組委員陳培哲院士、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陶秘華研究員、工業技術研究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林啟萬所長、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林瓊副所長、國衛院司徒惠康副院長及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劉士任副所長,分享國內學研機構疫苗研發現況。除學研界代表外,經濟部、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食品藥物管理署等政府單位及疫苗研發產業重要代表皆參與討論,共同對國內研發現況與次世代疫苗發展方向提供不同角度的看法,期望能凝聚共識作為重要政策之參考。國衛院生物製劑廠承接國家緊急疫苗研製重任,為因應未來各式疫苗或生物製劑開發所需,新建疫苗二廠為厚植我國防疫基礎建設最務實的投資。藉由此次會議交流學研各界疫苗研發量能與產業界的製程生產鏈整合經驗,疫苗二廠將與衛福部防疫體系組成我國完善的疫苗自主開發網絡,並配合疾管署防疫中心建置,提升傳染病致病原偵測、確診及分離等能量,銜接後續之檢測及疫苗開發任務。國衛院梁賡義院長表示,國衛院是我國唯一任務導向醫藥衛生研究機構,同時也是疫情指揮中心研發組的一員,對於促進我國疫苗研發責無旁貸,期望透過這場針對疫苗研發現況舉辦的workshop,建立產官學研各界良好的溝通平台,為建置我國完整防疫體系一同努力。
「救世」疫苗在台研發問世?差一步得諾貝爾獎 中研院長翁啟惠自曝「不適合當醫生」
新變種病毒Omicron,短時間內肆虐全球,成為主要變異株之一,能對抗Omicron變異株的「救世」疫苗,可望在台灣研發問世。華視《新聞高峰會》主持人陳雅琳專訪前中研院長翁啟惠,問及翁啟惠與中研院馬徹團隊所研發的廣效疫苗,針對Omicron變異株是否有效用?翁啟惠信心表示「這一個疫苗的設計,假如考慮醣分子的話,還是可以控制得住」,並分析主因「Omicron病毒醣化位置,跟Delta一樣,跟武漢病毒株也一樣」。翁啟惠研發的“廣效疫苗”在2021年奪下化學界僅次於諾貝爾獎的“威爾許化學獎”,令人振奮的是,偕同翁啟惠一同研發的核心成員,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研究員馬徹,接受「新聞高峰會」團隊專訪時,低調透露「就我所知,中研院的智財處,正在跟有興趣的公司談判中」,能對抗各式變異株的「廣效疫苗」極大機會能技轉並量產上市,能解救全球於新冠疫情之苦的疫苗奇蹟,可望在台灣發生。翁啟惠出身於嘉義義竹,主持人陳雅琳問及其童年故事,翁啟惠自爆小學五年級前不愛讀書,小學老師在前面教書,他在後面打尪仔標,翁啟惠還笑著回憶到「有一次玩陀螺,我父親到學校看到我在後面玩那個,回去他就把陀螺拿走了,我很傷心,自己又跑到後院去砍芭樂樹,自己再做一個」,彰顯出其不輕言放棄的個性。另外陳雅琳大讚翁啟惠,求學時期可謂「允文允武」,因翁啟惠仍是台南一中壘球擲遠紀錄保持人,翁啟惠笑稱「因為我丟太遠他量不出來,就取消那個項目,我把球丟到(校牆)外面去了」,身手矯健的形象與翁啟惠如今科學家身分,落差感十足。台大農化系畢業的翁啟惠,談到因家人期待,當年第一志願是台大醫科,最終因生物考不好落榜,陳雅琳驚訝說道「可是您現在是生物權威欸」,翁啟惠笑稱「所以我說聯考制度不太好,一試定終生」,但也搞笑說自己不適合當醫生,因為「怕動物,我不敢解剖啊」,真性情發言,逗笑主持人陳雅琳。翁啟惠於2016年深陷浩鼎案風波,整起案件於2021年2月才正式落幕,陳雅琳詢問翁啟惠五年來的心境,翁啟惠回想起仍面露無奈「其實是一個歷練,對人生的歷練,也看清了這個世界」,纏訟多年翁啟惠提及妻子陪伴,臉上露出溫情「她跟我講說,假如沒有經過這個暴風雨的挑戰,她是沒有看到我這麼剛毅堅持的性格。」案發當時逢70歲大壽,翁啟惠也首度分享到,當年中研院同事.學生及海內外的學者朋友們,特別飛到台灣,上百人齊聚替他慶生,其中妻子就秘密錄製一段「內心話」給他,《新聞高峰會》節目再度播放妻子這段話,翁啟惠看著看著差點又要哭起來,可以想見夫妻情深,而妻子這段「內心話」也將於《新聞高峰會》節目中首度公開。完整內容於9日周日晚8點在華視新聞52台(華視新聞資訊台)播出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曾來台旅遊」 與中研院淵源曝光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6日公布,獲獎者是德國馬克斯.普朗克(Max-Planck)中心研究者李斯特(Benjamin List)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麥克米倫(David? MacMillan)。二人最大貢獻是將「不對稱有機催化劑」的使用量降到極低,大幅增進合成藥物的相關研究,也大幅提升「不對稱有機催化劑」的應用性與效率。(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6日公布。資料來源/諾貝爾獎基金會官網)SMC台灣科學媒體中心連續3天,召開諾貝爾獎專家講評線上記者會。6日的諾貝爾化學獎,由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榮傑代表說明。在學術研究之外,陳榮傑透露,兩位諾貝爾獎得主與中研院的淵源頗深,曾先後於2006年、2017年獲得中研院「周大紓先生紀念研討會」獎項;麥克米倫在2006年獲獎時曾發表演講,而李斯特是在2017年獲獎,陳榮傑於2017年負責接待李斯特,也在會後帶他到野柳旅遊。陳榮傑首先指出,有機催化領域相關研究行之多年,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美國學者諾爾斯(William. S. Knowles)、夏普里斯(K. Barry Sharphess) 和日本學者野依良治(Ryoji Noyori)。這三位學者即是利用不對稱金屬催化劑進行反應。雖然早期利用不對稱有機金屬催化的方法效率比較好,但當時使用有機催化劑所需的量比較高,難以和有機金屬催化的方法競爭。由於有機催化領域有很多人在做研究,陳榮傑認為,今年兩位得獎者發明了更有效率的有機催化劑,「比起先前的方法,可以減少100倍催化劑的量」,是為兩人研究最重要的貢獻。陳榮傑提到,合成藥物時,金屬可能有毒,理想的狀況是不希望金屬參與在其中。這時若能使用純有機的催化劑,就能盡量避免金屬殘留。陳榮傑認為,得獎者的研究能精進使用催化劑的方法,也可改善藥物合成的精準度。本身也是研究基礎化學的陳榮傑,看到兩位基礎研究學者獲獎,高興之餘,也提醒,從此次化學獎可以知道基礎研究的重要,也希望政府投入更多資源在基礎研究上,提升研究能量。
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英德2學者共享殊榮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在台灣時間今(6日)傍晚5時45分揭曉,由德國化學家本亞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英國的大衛·麥克米倫(David W.C. MacMillan)共享殊榮,2人共同研究「不對秤有機催化(asymmetric organocatalysis)的發展」。得獎者不僅可以獲得獎牌和證書,還有10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180萬元)獎金。
金牌疫苗抗Delta3/跟隨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學習 王長怡是洛克斐勒大學首位亞裔女性博士生
「我不是海歸派。這是我從22歲以後,第一次在台灣連續待了這麼久的時間。」聯亞生技董事長王長怡首度在台北市東區受訪,這裡是她作戰的密室。難得放輕鬆的王長怡對記者說:「這次因為新冠疫情,我意外在台灣已經待了一年多,不過,我一定要等到UB-612取得EUA(緊急授權),我已把手臂留給它,之後才會回美國處理UBI(聯合生技) 事業。」今年70歲的王長怡,一生在生技醫學裡打拼,不但是疫苗設計發明者,還是創業家,她在美國創辦UBI集團,內湖的聯亞生技為UBI子公司。「我生在台灣,北一女畢業後以甲組第一志願進了台大化學系。」「當年理科的排名比工科前面,要是我考壞了,就會進台大電機系,那會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生。」王長怡笑說。王長怡的父親王成聖是前國大代表,創辦《中外雜誌》,但她兒時以父母好友國際知名物理學家吳健雄博士為標竿,5歲就立志當科學家。難得輕鬆的王長怡,平日幾乎沒有休息時間,偶爾會靠跑馬拉松鍛鍊體力。(圖/報系資料照)台大畢業後,王長怡1973年赴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在免疫學和生物化學領域接受博士生訓練。「對我來說,這段期間是很具啟發性的人生經歷。我是該校第一個被錄取博士班研究生的亞洲女性。而該校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成就是全球知名的。」王長怡透露說:「當時『免疫學』是醫學祕密武器的觀念剛萌芽,也是這樣的信念,吸引我投入這個無限可能的領域。」王長怡先後跟諾貝爾化學獎得主Robert B. Merrifield博士、諾貝爾醫學獎得主Gerald Edelman博士、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RalphSteinman博士學習,最後在「免疫病理學之父」Henry Kunkel教授的實驗室中進行博士論文研究,選擇人類免疫系統做為題目。「從洛克斐勒大學獲得生物化學和免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我立即被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癌症中心Memorial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MSKCC)屬下的Sloan KetteringInstitute(SKI)邀請去建立我自己的分子免疫學實驗室,並幸運地得到Arthur J.和Leslie Levine基金及NIH的贊助。」王長怡說:「我是該研究所最年輕的首席研究員和實驗室負責人。」喜歡研發創新的王長怡,1985年創業,在紐約長島成立UBI集團,以動物及人體疫苗為主業,1998年應經濟部跟國發基金的邀請回台成立聯亞生技開發,隨後成立聯合生物製藥(簡稱「聯生藥」)及聯亞藥業(簡稱「聯亞藥」),打造了台灣最大的疫苗製劑生產線,從疫苗研發、原液生產、充填製劑到行銷,台美團隊一條龍。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訪談尾聲,王長怡突然起身,走到屋內一角,進入不到一坪的迷你內室。「在台灣的這段期間,每天幾乎工作都超過20小時,很忙碌,當覺得壓力大時,就會到角落的禱告室,靜坐並欣賞窗外滿園的綠、沈澱心情。」身為基督徒的她,在密室裡讓一顆心平靜安穩,重新得力。「我喜歡古典音樂、這也是我最好的紓壓方式。」很久沒看到先生、女兒跟女婿及外孫子女的王長怡開心地說,「等到聯亞UB-612取得EUA、完成接種後會想要盡快跟他們及UBI同仁見面。」
台灣第一人!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 獲頒威爾許化學獎
威爾許基金會昨天公布2021年威爾許化學獎(Welch Award in Chemistry)得主,為前中央研究院院長、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翁啟惠,他也是台灣第一位,得到該項獎項肯定的台灣人。翁啟惠過去曾在2014年獲得沃爾夫化學獎,該獎項常被視為奪下諾貝爾獎的前哨,2015年,他又獲英國皇家化學會羅賓遜獎,今年再獲威爾許化學獎,照國際慣例,拿了沃爾夫獎和威爾許獎後,下一步就是諾貝爾獎了,因此外界一致看好,翁啟惠諾貝爾獎之路,已經不遠了。翁啟惠的研究跨足化學與生物科學領域,是國際生物化學界的重量級人物。翁啟惠在生物有機化學及醣分子科學方面,有非常重要的貢獻,他也是世界首位成功以酵素技術大量合成複雜多醣物(多醣及醣胜肽)的科學家,以及首位發展多醣分子自動化化學合成的科學家。翁啟惠還發明「程式化一鍋式酵素反應」,為癌症研究、細菌及病毒感染和免疫功能,帶來疫苗研發與治療的新機會,他同時曾開發醣分子相關的醣蛋白、廣效流感疫苗、醣晶片等,科學成就非常卓越。對於發明的靈感,根據《中央社》報導,翁啟惠表示,他的靈感來自於做菜,因為在生活中,他常為了方便,把所有菜都丟進電鍋一起煮,「有天突然靈機一動,化學實驗就像做菜,一定有方法快速合成且量產。」翁啟惠31歲時赴美進修博士學位,開啟他進入醣分子科學之路,畢業後,他也一直在美國學術界進行醣分子科學的研究;2000年,應時任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邀請,回台主持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多醣體研究室;2003年接掌中研院基因體中心主任、2006年接任中央研究院長,後來在2019年,接任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至今,是台灣科學與學術界,舉足輕重的重要人物。
mRNA技術發明者後悔打莫德納了? 他揭穿事件真相
美國醫學權威、同時也是mRNA疫苗技術發明人之一的馬龍博士(Dr. Robert Malone)14日在推特發文,質疑美國FDA等機構腐敗,強推施打卻未考量mRNA疫苗的副作用,並在Podcast談話中提及「後悔打莫德納疫苗」,不過醫學作家林慶旺指出,這篇報導有嚴重錯誤,因為mRNA疫苗技術發明者「另有其人」。資深汽車部落客Hank日前在臉書轉發美國醫學權威馬龍博士的推特,介紹他是「mRNA疫苗的發明者」。(圖/翻攝自Hank汽車部落格臉書)資深汽車部落客Hank日前在臉書轉發美國醫學權威馬龍博士的推特,介紹他是「mRNA疫苗的發明者」。(圖/翻攝自Hank汽車部落格臉書)資深汽車部落客Hank日前在臉書轉發馬龍博士的推特並翻譯,介紹他是「mRNA疫苗的發明者」,內文指出他不滿美國官方強行施打,卻忽視疫苗的副作用,「萬一有一天真相證明了 #伊維菌素 可以安全地控制疫情,而且證明了 #基因疫苗(#mRNA)是有重大安全問題時,社會大眾是否還能繼續對公共衛生與美國政府保持信心」,消息曝光後,許多媒體也跟進引用這篇貼文報導。不過《ETtoday新聞雲》報導,長年分享國外先進醫學知識的作家林慶旺表示,這篇報導有嚴重錯誤,首先馬龍博士並不是mRNA疫苗技術的發明者,而是另有其人,其中一位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卡塔琳卡里科(KatalinKariko)博士;還有她的合作夥伴、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 博士。 生技科學家卡塔琳卡里科。(圖/翻攝自Katalin Kariko推特)林慶旺也表示,今年66歲的卡塔琳卡里科博士,對mRNA技術的早期研究,促成了莫德納(Moderna)和輝瑞(Pfizer-BioNTech)疫苗的開發,儼然成為新冠疫苗開發的英雌。她和魏斯曼博士的研究成果,讓輝瑞、BioNTech和莫德納製造出疫苗,2人也成為今年10月諾貝爾醫學獎或化學獎呼聲最高的熱門人選。林慶旺接著說明來自美國的馬龍博士,曾經研究過mRNA技術,「但沒有成功」,不過Hank在PO文中強調,馬龍博士是美國醫學權威,並表示若網友多查詢他分享的資訊,會對即將要去施打的疫苗有更多的了解,還說「絕對不是WHO或FB的事實查核中心告訴你的那樣」。長年從事英日文醫學書籍翻譯、審譯工作的林慶旺,近來也在台灣發行新作《太陽醫生》,針對台灣民眾施打AZ疫苗產生不適情況,他也做出回應,由於AZ疫苗採用的是腺病毒載體,會將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送到細胞核,「一旦腺病毒鑲入細胞核中的DNA,極有可能病變、產生癌症」,但這情況卻被醫生和專家所忽略。
120年前的居禮夫人筆記本有強力射線 1500年都難以消退
19世紀的知名女科學家居禮夫人(瑪里.居禮,Marie Curie),由於傑出的貢獻,曾先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與化學獎。諾貝爾基金會官方推特日前貼出居禮夫人的筆記本照片,並表示筆記本有強烈的放射性,歷經了120年仍未消退,推測可能會延續1500年。根據諾貝爾基金會官方推特的貼文表示,居禮夫人因為長期暴露在輻射線下,於1934年7月4日因再生不良性貧血過世。而這本筆記本是居禮夫人生前於1899年至1902年期間所使用的,同樣的也是長期曝曬在輻射線下,具有強力的放射性,平時都保存在鉛盒之中。而且放射性之強,歷經了120年都沒有消退,諾貝爾基金會預估還需要1500年才能消退。據悉,1867年出生的居禮夫人,是波蘭裔法國籍物理學家、化學家,她與丈夫皮耶居禮(Pierre Curie)專攻放射性研究,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驅。1903年由於在放射性領域的傑出貢獻,獲頒諾貝爾物理獎,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她又於1910年分離出鐳(Ra),讓她又於191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也讓他成為少數獲得跨領域諾貝爾獎的得獎者。
諾貝爾化學獎2名女學者研究基因編輯 共享殊榮分得3205萬獎金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7日揭曉,由夏彭提耶(EmmanuelleCharpentier)和道納(Jennifer A. Doudna)因研究基因編輯獲獎。諾貝爾化學獎線上頒獎典禮於台灣時間6日晚間5時45分正式登場,評委會宣布,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由研發基因組(genome)編輯方法的法國學者伊曼紐.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與美國學者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A. Doudna),共同享有此項殊榮,預計共可分得總額高達10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205萬元)的獎金。2人因共同開發CRISPR技術聞名,並因此在2016年獲得唐獎生技醫藥獎。8日將公布文學獎得主,9日公布和平獎得主,經濟學獎得主則將於12日揭曉,為2020年諾貝爾頒獎季劃下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