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製品
」 台經院 製造業傳產疲弱+川普衝擊 台經院10月製造業景氣續亮「黃藍燈」
儘管預期今年經濟成長率「保4」沒問題,不過製造業普遍擔憂2025年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的措施。台灣經濟研究院29日發布10月製造業景氣燈號,因油品、塑化及汽車等傳產出口疲弱,讓整體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9月的11.88分,減少為10月的11.20分,為近八個月以來最低分,燈號續為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台經院表示,全球製造業仍未全面復甦,致使部分產品價格依舊疲弱,拖累原物料投入面與價格面指標表現,讓10月製造業景氣燈號續為低迷的黃藍燈。展望未來,川普重返白宮,共和黨同時掌控參眾兩院,對貿易及移民等政策有較大裁量權,美國的平均關稅率可能達到二戰以來的最高水準,加徵關稅及縮減移民等政策可能推升通膨,進而影響聯準會政策調整方向,也會影響到其他國家的貨幣政策與匯率走勢,而貿易政策主張也將牽動台灣對美直接與間接出口,進而影響台灣整體製造業表現,這些都是未來觀察的重點。以產業類別來看,在紙業、化學製品、塑橡膠製品等,大多因中國產能開出與需求疲軟,產業景氣燈號維持在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金屬基本業方面,雖有低價進口鋼持續擾市,但歐美對陰極型精煉銅及不銹鋼等產品需求增加,10月景氣燈號升為代表低迷的黃藍燈。在機械業方面,受惠半導體業者持續擴增產能、設備需求增加,但工具機等產品受ECFA關稅減讓終止影響,加上電子機械業廠商因DRAM、面板及PCB等廠商營收不如上月,看壞當月景氣表現多於看好者,景氣燈號續為代表低迷的黃藍燈。在電子零組件業方面,受惠AI及高效運算等應用需求持續擴增,帶動IC製造、晶片等出口及訂單續強,對美國、東協及印度等出口年增率續強,但也因日本、中國及歐洲出口轉弱,加上車用與工控等需求疲軟,影響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及DRAM業者訂單能見度,抵銷部分漲幅,景氣燈號續為代表持平的綠燈。在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方面,受惠於AI及雲端產業需求暢旺,出口年增率續為雙位數,但蘋果新機銷售不如預期,抵銷部分訂單增幅,加上伺服器逢新舊產品轉換期及基期較高,生產指數年增率縮小至個位數,讓10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續為代表持平的綠燈。
景氣復甦但仍未「百花齊放」 製造業續顯疲態連5跌
經濟部25日公布10月工業生產指數100.6,年增8.85%,10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00.51,年增9.32%,皆連8紅;受惠AI、高速運算需求,推升積體電路業指數寫下歷年單月新高。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如今除資通訊產業表現不錯,鋼鐵、機械業復甦逐漸回穩,雖不是百花齊放,但不再全部下滑,已開出幾朵花了。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10月6項主要業別的年增率,3升3降,電子零組件、機械設備都有2位數成長,分達16.47%、11.06%,電腦電子光學製品也年增4.35%,反觀基本金屬、化學材料及肥料、汽車及其零件都較去年同期呈現下滑,年減3.52%、5.01%與12.59%。展望11月前景,統計處預估,製造業生產指數在98.08~102.08間,年增5.8%~10.1%。值得注意的是,10月連續有山陀兒及康芮颱風襲台,衝擊零售業及餐飲業表現,零售業雖有超巿、超商、量販店因民眾防颱採購需求,營業額較去年同期成長,但在百貨、汽機車零售業及布疋及服飾品零售業等營業額減少下,終結連續37個月正成長,年減0.5%,營業額為4109億元。餐飲營業額也較去年同月減少1.8%。台經院昨公布10月營業氣候測驗點,則呈現兩好一壞趨勢,服務業、營建業測驗點結束先前跌勢轉佳,製造業續顯疲態連5跌,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3.12點,下滑1.75點。台經院指出,製造業受惠新興科技應用、需求不墜,但傳產復甦腳步仍顯乏力,塑化產品外銷表現疲弱,製造業廠商對10月景氣看法,較上月略為轉差;台經院進一步表示,美新任總統川普上任後,將引發新一波陸美貿易戰,對大陸製造業將有負面影響,進而波及國內部分產業拉貨需求,化學工業、化學製品業對未來半年景氣展望轉弱。
三大產業10月景氣動向「2好1壞」 台經院:製造業連5跌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25)日公布10月份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三大產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台經院表示,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續呈下跌態勢,且是連續第5個月的下跌態勢。服務業與營建業測驗點則結束先前連續3個月的下跌態勢,轉為上揚。台經院指出,全球經濟緩步成長,製造業仍未全面復甦,主要國家陸續放寬貨幣政策有助於提振經貿動能。此外,川普重返白宮執政引發景氣不確定性升溫,預計其政策將對全球政經局勢產生重大影響。台經院認為,在國內製造業方面,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持續穩定,但傳統產業復甦仍顯乏力,預期川普上任後將引發新一波美中貿易戰,將對中國製造業帶來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國內部分產業拉貨需求,令化學工業與化學製品業對未來半年景氣展望轉弱。台經院表示,2024年10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3.12點,較上月修正後之94.87點下滑1.75點,呈現連續第五個月的下跌態勢。服務業方面,台經院指出,儘管有颱風因素影響營業天數,不過隨著百貨周年慶檔期啟動,加上10月台股表現穩健,有助於零售業與證券業看好當月景氣表現。服務業10月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2.15點,較上月修正後之91.32點上升0.83點,結束先前連續三個月下跌態勢轉為上揚。營建業方面,台經院指出,10月測驗點轉為上揚,主要來自於營造業看好未來半年景氣表現,主要由於公共建設預算提升與高科技業者持續推進建廠計畫;但不動產業因央行信用管制擴大、房貸審核趨嚴與利率上升,致10月交易量下降,房市買氣低迷,需等待放款條件放寬後,需求才可望回溫。台經院表示,營建業10月營業氣候測驗點為103.83點,較9月修正後之101.21點上揚2.62點,結束先前連續三個月下跌的態勢。
漲定了!工業用電約漲14% 民生用電暫凍漲
電價審議委員會30日登場,台電提報最新腹案建議「民生住宅」凍漲、工業電價約漲14%;年用電量逾50億且連兩年用電成長的「特高壓大戶」及資料中心,將沒有特殊考量,比照一般工業用戶漲14%,但上半年較去年同期衰退產業則減半調漲7%。10月新電價預計10月16日上路。經濟部次長連錦漳預計明天下午五點過後召開記者會,說明這次電價調漲方案的內容。據悉,為免立委諸公誤會經濟部將調漲電價與1千億追加減預算撥補綁在一起,以此威脅立法院,台電除會說明有無1千億的財務結構外,經濟部決將二者脫勾,仍決定10月電價要調漲。這次台電提出漲價方案以工業為主,目前工業電價為每度3.81元,仍低於應有電價每度3.95元。迄目前為止,工業電價已連續3次調整,關鍵在於產業用掉全台過半電量,占電費收入約75%。若工業可調約14%,預計一年可挹注台電財政收入約840億元,我國工業電價每度來到約4.3元,低於韓電的每度4.53元、日本工業電價每度5.17元。依電價調漲方案,這次一泵工業均調漲14%,而用電逾50億度的特高壓大戶如台積電及資料中心等,這次不再特別考慮比一般工業拉高,而是比照一般工業。而上半年與去年同期比較用電衰退5%的產業,如自行車、汽車零組件、化學製品等約3.5萬用戶,電價調幅減半,調漲7%。至於台電過去給予農漁、社福、學校等團體電價優惠,則將回歸各主管機關編列預算補貼,相關用戶電價不會有任何變動。至於新電價實施日期,由於9月30日才決定10月新電價,10月1日就上路來不及製作電價表,太過倉促,為配合產業夏季電價於10月中旬結束及台電內部調整電表設定作業等流程,傾向建議委員會給予兩周緩衝時間,16日上路。會期中若追加預算撥補台電千億預算通過,知情人士,將用於補貼民生用電,經這波工業電價調漲,雖然今年無法損益兩平,仍有800億虧損缺口,但至少明年財務結構會比較健康。
10月擬漲電價!工業電價平均漲幅高達14% 民生用電暫不調
10月電價調整草案立法院壓力來了!電價審議會最晚下周一(30日)召開,行政院上半年撥補歲計賸餘1000億元給台電,由於未獲立法院排案審查,台電敲定10月調漲電價。民生用電暫不調整,工業電價平均漲幅高達14%。這將是3年來第4次調升電價,預計將推升通膨壓力。台電虧損連連,至7月累虧高達4348億元,如果上半年撥補的1000億元能及時入袋,台電認為10月或可凍漲。但電價審議會召開在即,必須先做規畫,最快明天就召開。根據台電規畫,為照顧營運較辛苦產業,如上半年用電年減5%以上,漲幅可優惠減半,只調約7%。這部分企業數大概3.5萬戶,涵蓋自行車、汽車零件、化學製品製造業等。用電連2年成長且達一定度數的用電大戶與資料中心,漲幅就會拉高到16%至18%。另為減輕物價衝擊,與民生有關產業,如食品、超市、集中市場等,不予調漲,但大型商場百貨公司等是否比照凍漲,尚未確定。綜合而言,工業電價漲幅約14%。值得注意的是,工業電價平均漲14%後,產業用電每度均價來到4.34元,逼近競爭對手韓國的4.53元,影響產業成本優勢,不過與日本的5.17元則還有差距。住宅用電方面,每度可維持平均2.77元。原本行政院給的千億補貼,名目上是補貼民生電價調整不足缺口,現在由於不確定能否拿到,因此台電認為,應比照日韓,將重點放在產業電價調整,先調高工業用電,且台韓產業電價本就有18%差距。調漲電價後,預估一年可讓台電多進帳900億元,雖然今年仍無法損益兩平,但至少可讓公司營運結構回到健康水準。由於離電價調漲尚有半個月到1個月,如果立法院10月趕通過千億補貼案,電價是否可以煞車不漲?經濟部表示,目前是朝民生、工業電價分開考量,可是如果明年1000億元撥補案也獲通過,台電財務獲改善,電價審議會是可以就此再討論。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認為,經濟部是在情緒勒索在野黨,並甩鍋給立法院,撥補1000億元是人民納稅錢,漲電價還是人民繳錢,問題是漲電價是錯誤能源政策造成,政府至今沒有解決辦法,不讓核電廠延役,將來還要出錢買綠電,只會出言恐嚇威脅在野黨與人民。民眾黨立委林國成則透露,據掌握,中央在4月調漲電價後,本來10月就要再漲,早已有所規畫,因此千億撥補只是找理由而已,痛批「政府能源政策失敗,卻找老百姓開刀」。
死刑僅適用於「個案犯罪情節屬最嚴重」? 憲法法庭解釋了
憲法法庭昨(20日)就王信福聲請案及相關併案等,即《死刑案》,作成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首先,憲法法庭認為,於我國憲法下,生命權固屬最重要之憲法權利,然其保障仍有例外,而非絕對不可侵犯之權利。此外,死刑的憲法判決指出,死刑僅得適用於個案犯罪情節屬最嚴重,且刑事程序應符合憲法最嚴密之正當法律程序要求之情形。對此,憲法法庭也分析,有哪些「最嚴重個案犯罪情節」可以判死刑。憲法法庭指出,所處罰之故意殺人罪係侵害生命權之最嚴重犯罪類型,其中以死刑為最重本刑部分,僅得適用於個案犯罪情節屬最嚴重,且其刑事程序符合憲法最嚴密之正當法律程序要求之情形。於此範圍內,系爭規定「死刑之制裁手段」,始為達成公正應報及嚇阻侵害生命法益之重大犯罪之目的所必要之手段。憲法法庭也分析,有哪些「最嚴重個案犯罪情節」可以判死刑。其共同包括之故意殺人罪部分,應僅限於行為人係基於直接故意、概括故意或擇一故意而殺人既遂之情形,始符合個案犯罪情節最嚴重之基本要求,而得適用系爭規定一至四有關死刑部分之規範。反之,如行為人僅係基於未必故意而殺人,縱使既遂,仍不該當個案犯罪情節最嚴重之情形。不過,縱使是基於直接故意、概括故意或擇一故意而殺人既遂之情形,亦不當然有系爭規定一至四所定死刑規定之適用,而仍須由法院綜合考量被告之犯罪動機與目的、所受刺激、犯罪手段、所生危險或損害、行為人違反義務之程度、與被害人之關係等犯罪情狀,進一步確認被告之犯罪動機與目的在倫理及法律上確具特別可非難性,或其犯罪手段為特別殘酷,或其犯罪結果具嚴重破壞及危害性者,始足以該當個案犯罪情節最嚴重之情形。判決理由並且進一步就犯罪動機與目的、手段及參與程度、犯罪結果這三個方面加以說明:首先,就犯罪動機與目的而言,行為人是否係出於預謀之蓄意連續殺人或恣意無差別殺人等惡性重大之動機。其次,就犯罪手段及參與程度而言,行為人是否使用足以造成多人死亡之武器或爆裂物、生物化學製品、毒藥等;是否對被害人施加明顯不人道、有辱人格、極端凌虐之殘忍手段;共同正犯之成員對於犯罪之掌控程度或實際參與程度、其各自行為對被害人死亡結果之原因力強弱等。最後,就犯罪結果而言,行為人是否殺害多人;是否殘忍殺害自我保護能力明顯不足之兒童、老年人、懷孕者、身心障礙者等;其故意殺人行為是否與其他重大犯罪行為結合等。大法官也強調,上面提到的只是舉例的例示,並不是窮盡的列舉,如果個案中有相當上面講到情狀的其他情形,可以認為有犯罪情節最嚴重的情形,仍然可以判處死刑。至於就個案犯罪情節確屬最嚴重之情形,憲法法庭解釋,法院於個案量刑時,固仍須進一步衡酌與行為人相關之一般情狀(刑法第57條第4款至第6款、第10款規定參照),以判斷被告是否有再犯類似最嚴重犯罪之高度危險,且無更生教化、再社會化之可能,致須採取宣告死刑此等永久隔離之最後手段。就此而言,已屬刑事法院於個案審判之量刑職權,縱有違憲爭議,亦屬裁判憲法審查之範疇,而非本件法規範憲法審查之範圍。
外交參訪歐洲無法脫隊 柯志恩:服務處同仁提供服務
高雄立委黃捷日前因災害期間,人不在國內,遭民眾撻伐。而她事後回應質疑時反嗆,同樣出國的國民黨立委比比皆是,質問欲參選高雄市長的柯志恩人在哪?對此,柯志恩表示,因國會外交行程,人在歐洲參訪。服務處同仁會幫助災民,進行賑災補助項目的申請。柯志恩表示,因為時差加上出席拜會,無法接聽媒體的來電,她致上歉意。針對正在重建家園的高雄鄉親,她表示,行程結束後,會盡速回到高雄。柯志恩表示,目前正陪同江啟臣副院長的國會外交行程早就排定,無法臨時脫隊趕回去,這幾天雖在歐洲出席拜會、座談和進行交流,但地方服務永遠敞開大門,竭誠為鄉親服務,服務處同仁也會每天傳line彙報服務概況。柯志恩指出,地方政府開始受理農民災害救助申請,呼籲有需要的農民朋友可儘速向縣市政府申請,目前受災民眾最迫切需求就是希望政府各項補助從簡、從速與從優,辦公室也會促請相關單位調派人力、加速辦理。另外,柯志恩提及,日前參與的歐華年會,晤談中各方都期許能繼續強化交流與合作,西班牙是台灣在歐洲的重要貿易夥伴之一,雙方在電子產品、機械、化學製品和農產品等領域有廣泛的貿易往來。台灣和西班牙雖無正式邦交,但隨著彼此更多理解與欣賞,相信台灣和西班牙的實質關係必能逐漸增強,同時也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互惠、情誼與福祉。
製造業樂觀+外資捧台股 台經院:景氣第6顆「黃藍燈」分數創20個月新高
台灣經濟研究院1月31日公布2023年12月的製造業景氣燈號數據,已經是連續第六顆象徵「低迷」的黃藍燈,然而分數創2022年4月以來新高;台經院也提醒,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中國經濟乏力及通膨等3大變因,可能會影響製造業未來的表現,需要密切觀察。台經院的報告提到,儘管美歐的12月製造業PMI有小幅回升,但仍處緊縮區,加上中國及日本製造業低迷,致全球製造業景氣仍疲軟;台灣製造業雖受寭於新興科技應用,產業鏈庫存逐步去化帶動部分拉貨需求,加上基期低,使得我國出口續呈現上揚,然傳產仍受到全球需求不振,外銷訂單及生產指數等呈負成長,衝擊需求面及成本面指標表現。不過因為國內股市有外資持續匯入資金並買超台股,加上製造業廠商對本月及未來半年景氣看好比重增加,推升經營環境面指標表現,整體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11月的10.85分、增加至12月之12.41分,燈號為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卻是2022年4月以來新高。以產業來看,表現相對較好的包括化學材料,已由代表衰退的藍燈轉為持平的綠燈,化學製品在東南亞及中國等外銷地區復甦增強,出口年增率由負轉正,也呈現綠燈。電子零組件業方面,受到終端電子產品需求減少、供應鏈去化庫存,但IC設計因新品推出,抵消部分減幅,加上新台幣升值,景氣也轉為持平的綠燈。在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方面,AI、雲端服務需求持續增加,帶動伺服器及顯示卡等產品出口年增率續強,但工業電腦、通訊傳播設備等需求持續不振,生產及外銷訂單年增率下滑,影響需求面指標表現,景氣燈號維持代表持平的綠燈。
美國的「鴉片危機」 緝毒局:2022年查獲芬太尼劑量足讓全民致命
美國的鴉片危機,緩解之路現在看來仍遙遙無期,美國緝毒局提醒,全美民眾服用含有芬太尼的假處方藥致死案例急速上升,執法部門2022年所查獲的鴉片類藥物芬太尼劑量,足以讓所有美國人喪命。美國緝毒局(DEA)在20日表示,10年前僅造成極小部分人因服用過量身亡的芬太尼,如今已成為「美國所面臨最致命的毒品威脅」。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緝毒局(DEA)在20日表示,10年前僅造成極小部分人因服用過量身亡的芬太尼,如今已成為「美國所面臨最致命的毒品威脅」。緝毒局光是在一年內就查獲5060萬顆含有芬太尼的假處方藥和總重1萬磅的芬太尼粉末,相當於「超過3.79億份可能致命的劑量」。芬太尼這種高度致癮的類鴉片藥物,效力是海洛因的50倍,甚至是嗎啡的100倍,光是2毫克就能致命,也就是用鉛筆尖輕輕一沾的量就可能致死。美國去年有超過10萬人死於藥物過量,其中三分之二就是芬太尼造成。報導稱,美國去年有超過10萬人死於藥物過量,其中三分之二就是芬太尼造成,根據緝毒局引用的官方數據顯示,芬太尼是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導致全美逾10萬7000人服用過量致死的主要原因。芬太尼之所以受到這些癮君子青睞,主要是價格低廉、生產上相對容易,芬太尼已在非法毒品市場中取代了鴉片類處方藥及海洛因。根據緝毒局指出,美國芬太尼的主要來源是墨西哥西納羅亞州(Sinaloa)和哈里斯科州(Jalisco)的販毒集團。墨西哥毒梟所製造的芬太尼,大多數來是以來自中國的化學製品,並在墨西哥當地生產。墨西哥毒梟所製造的芬太尼,大多數來是以來自中國的化學製品,並在墨西哥當地生產,緝毒局表示,其中一些芬太尼還偽造程處方藥的形式在銷售,像是Percocet、OxyContin和Xanax。美國緝毒局所檢驗的含芬太尼假藥中,約有60%含有致命的劑量。
他誤食車上瓶裝「飲料」肚痛難耐…臨停路邊求助 送醫後發現是「油漆稀釋液」
許多化學製品對人體危害極大,一旦誤食就可能造成生命危險。大陸湖北省一名苗姓男子,日前駕車時因誤飲車上用寶特瓶裝的油漆稀釋液,導致肚痛難耐,無奈只好臨停路邊求助,幸虧被當地員警發現後及時送醫,經治療後已無大礙。消息一出,掀起熱議。綜合陸媒報導,湖北省仙桃市一名苗姓男子,2日上午開車出門時因口渴難耐,便喝了一口放在車上的寶特瓶裝液體。起初他以為寶特瓶中的液體是飲料,沒想到之後卻肚痛難耐,無奈只好臨停路邊求助,幸虧被一旁客運站警務室的值班員警發現後及時送醫,經治療後已無大礙。消息曝光後,引發討論,有網友表示「這種誤食的情況真的是太危險了,還好救助及時」、「那些用飲料瓶或純淨水瓶裝其它液體的最好能搞個明顯標識」、「不是自己的飲料不要亂喝」、「真的是誤食嗎?味道那麼刺鼻怎麼會聞不到」、「還好已經脫險了,希望大家生活裡都要小心啊」。據了解,油漆稀釋液為一種外觀透明的液體,種類及成分多樣,包括丙酮、甲苯及二甲苯等,誤食後症狀較輕者會有頭暈噁心、胸悶無力或意識模糊等反應;症狀嚴重者則可造成嚴重昏迷,甚至死亡。
俄烏戰爭滿半年!世界秩序悄聲變動 7組數字顯示歐洲即將迎來「至暗時刻」
距離俄烏戰爭爆發(2月24日)已過去整整半年,這場被形容為「二戰以來歐洲最大地緣政治危機」的戰事,迄今仍未有停火的跡象。如同《華盛頓郵報》所言,「俄烏戰爭已過去半年,世界依然站在刀刃上……」《彭博新聞社》也說:「過去6個月已不可估量地改變了無數人的生活——甚至是世界秩序。」這場戰爭除了導致俄羅斯和烏克蘭損失慘重,也對全球經濟、能源和金融市場具有深遠影響,其中歐洲更是身處風暴核心,諸如難民危機、能源危機、通膨危機、供應鏈危機、匯率危機、債務危機都將接踵而至,透過《財聯社》彙整的的7組數字,我們得以了解歐洲大陸6個月來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又即將迎來怎樣的「至暗時刻」。數字1:665.8萬俄烏衝突爆發前夕,曾有地緣專家估算,未來將會有100萬至500萬烏克蘭難民逃離該國。但如今回看來,這一推估顯然還是過於保守。據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UNHCR)的數據顯示,截止17日,已有665.8萬名記錄在案的烏克蘭難民分散在歐洲各地,這還不包括那些返回家園的烏克蘭人。據國際救援委員會(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稱,在過去半年間多達數百萬烏克蘭人被迫離開家園,需要人道主義援助,這已成為二戰以來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難民危機。隨著大量烏克蘭難民湧入,歐洲各國恐將再度因難民問題而出現「裂痕」。根據知名歐洲智庫布魯蓋爾(Bruegel)研究所的測算,2022年歐盟妥善安置烏克蘭人至少需要花費430億歐元,約佔歐盟全年計劃總支出的1/4。數字2:1000美元/桶在過去幾週,歐洲電價飆漲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那麼,你知道把當前德國的天價電力賬單轉化為原油,相當於多高的油價嗎?答案是超過1000美元/桶。俄羅斯供應減少,加上冬季逼近,已經導致歐洲天然氣價格同比增長15倍左右。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19日宣布,將於8月31日至9月2日暫停通過北溪1號管道的天然氣供應。儘管俄氣公司強調,一旦工作完成且裝置沒有技術故障,天然氣輸送就會恢復到3300萬立方米/天(20%的輸氣量),但還是引發了市場的恐慌情緒,很多人擔心俄羅斯可能不會按時恢復供應,因為自今年年初以來,通過主要管道流向歐洲的俄羅斯天然氣流量已下降了約75%。數字3:23.2%天價能源的背後,自然也伴隨著失控的通膨危機。23.2%是愛沙尼亞7月CPI年增率的數據,也是歐盟27國在當月最高的通膨率。俄烏戰爭打斷了正要從疫情解封中復甦的歐洲經濟,已有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擔心歐洲經濟將深陷「停滯性通膨」的泥潭。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歐盟7月份CPI年增率呈現9.8%,而且除了愛沙尼亞之外,歐盟內部更有不少國家的7月通膨率都突破了2位數大關:拉脫維亞為21.3%,捷克為17.3%,波蘭為14.2%,斯洛維尼亞為11.7%,荷蘭為11.6%,希臘為11.3%,西班牙為10.7%等數字4:0.9900通膨飆升令越來越多的歐洲人深感荷包縮水。而在外匯市場上,歐元也真的變得越來越不值錢。23日,歐元最低下探至0.9900美元。在上個月歐元兌美元匯率時隔20年首度跌破1:1平價後,歐元跌勢顯然仍未止步。俄烏危機的爆發以及衍生而來的歐洲能源危機、債務危機,沉重打擊了市場對歐元匯率的信心。無論歐元貶值在過去對歐洲的出口產業帶來多少利多,如今都已不再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因為匯率下跌將推升歐元區的進口成本,加劇能源價格飆升的破壞力,更對通膨危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摩根大通私人銀行全球策略師費勒(Madison Faller)就表示,歐元兌美元匯率跌破平價,反映了歐洲經濟將面臨更大的衰退風險。數字5:0俄烏戰爭引發的通膨危機也令歐洲央行提前結束了一段史無前例的貨幣寬鬆時代!歐洲央行上月宣布將3大關鍵利率上調0.5%,其中存款機制利率更調升至0%,這標誌著歐洲近10年的負利率時代宣告結束。在去年年底,2022年升息原本並不在歐洲央行的計劃之內。但隨著俄烏衝突正式升級成戰爭,引發全球能源和糧食價格狂飆,直接促成了成本推動型通膨的增長。瑞士百達財富管理(Pictet Wealth Management)宏觀經濟研究主管迪克羅澤(FrederikDucrozet)在上個月的歐洲央行決議後曾表示,歐元區經濟正處於危險的境地,尋找平衡經濟衰退和通膨風險的方法對歐洲央行來說似乎是「一個解不開的方程式」。數字6:-24.8%俄烏危機後投資什麼資產,可以承擔最小風險,同時獲利又最高?做空歐股顯然是首選之一。今年2月以來,波蘭華沙WIG20指數已累計下跌了24.8%,而德國、瑞士、義大利和匈牙利等歐洲國家的股票指數跌幅也均達到2位數。對此有越來越多的華爾街投資機構湧向歐洲,並衝著做空歐洲經濟而來,如同2009年底爆發的歐債危機。這些華爾街對沖基金最常見的策略是,一邊大舉買進歐洲天然氣期貨與電力期貨,一邊大舉沽空歐元與歐洲STOXX 600股票指數,因為他們發現,只要歐洲能源危機與通膨壓力持續升級,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資本跟進沽空歐元與歐洲股票指數,為他們創造更高的投資報酬率。數字7:-84.7%歐洲能源和製造業巨頭們顯然也面臨了空前的危機。自俄烏危機爆發以來,德國能源巨頭Uniper的股價已累計下跌了84.7%。近期Uniper財報所顯示的巨額虧損凸顯了能源危機對歐洲工業領域的打擊程度。Uniper上半年淨虧損123億歐元(約新台幣3710億元),主要因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減少,導致該公司被迫以更高的價格從別處購買天然氣。Uniper是德國最大的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商,同時也是歐洲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之一。隨著越來越多的德國汽車零部件、化學製品和鋼鐵製造商無法再承受天天創新高的電力價格,這一歐洲工業的心臟地帶將面臨潛在的「外遷潮」風險。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國際銀行和金融集團Mirabaud,其股票分析師米勒漢姆(William Milieham)稱,「歐洲化工企業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時期,而近期可能實行天然氣配給制的討論嚴重打擊了這些公司的股價。」
孟加拉貨櫃倉庫大火 「至少34死300傷」慘烈現場曝
距離吉大港約40公里的希塔昆達(Sitakunda)的貨櫃倉庫,在當地時間4日午夜前不久竄出火勢,據傳猛烈火勢還引爆化學製品,導致火災難以收拾,直到今天上午為止,相關部門人員仍在設法滅火,並已出動軍醫協助救治。地區首席醫療官周德里(Elias Chowdhury)表示,目前已有34人死亡,超過300人受傷,且「許多人傷勢嚴重,死亡數可能攀升」。
孟加拉貨櫃倉庫大火 「至少34死300傷」…慘烈現場照曝光
孟加拉南部吉大港(Chittagong)附近一座貨櫃倉庫發生大火,據傳猛烈火勢還引爆化學製品,導致火災難以收拾,目前已知至少34人喪生、300人受傷,當地消防員仍在努力撲滅火勢。綜合外媒報導,當地消防官員阿邁德(Jalal Ahmed )表示,距離吉大港約40公里的希塔昆達(Sitakunda)的貨櫃倉庫,在當地時間午夜前不久竄出火勢,並直到今天上午為止,相關部門人員仍在設法滅火,並已出動軍醫協助救治。地區首席醫療官周德里(Elias Chowdhury)表示,目前已有34人死亡,超過300人受傷,且「許多人傷勢嚴重,死亡數可能攀升」。當地警察首長霍森(Anwar Hossain)也透露,傷者包括40名消防員和10名警員,另有5名消防員不幸殉職。而附近醫院也啟動緊急機制,所有醫護人員都被緊急召回,已知約有20名60至90%燒傷的患者情況危急。吉大港地區行政首長拉曼(Mominur Rahman)稍早表示,雖然「貨櫃倉庫中仍有零星火勢」,但主要大火已獲得控制。據悉,由於孟加拉安全法規執法鬆散,導致火災事故頻傳,2021年7月首都達卡(Dhaka) 郊區也發生奪走54人的加工廠大火。另外,B.M. 貨櫃倉庫(B.M. Container Depot)主管拉曼(Mujibur Rahman)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起火原因,而倉庫員工約有600人左右。
環境悲歌 塑膠與化學製品汙染已超出「人類可承受極限」
全球人造化學製品與塑膠廢棄物已大幅超越人類或地球能承受的安全限度,專家認為這是一大警訊,呼籲人類應該落實循環經濟,避免製造更多垃圾。塑膠垃圾的總重量,已經超越了全球哺乳類的總重量。不管是漂浮在湖面、河面甚至是海面上的化學製品與塑膠廢棄物,通通都是人類製造出來汙染,據估計,目前市面上存在約35萬種不同的人造化學製品,其中一大部分最終留在環境中。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復原力中心(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er)的一項研究發現,化學污染物和塑膠廢棄物目前已達到足以威脅全球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數量,其中包括塑膠、殺蟲劑、工業化合物、抗生素等在內的35萬種合成化學品,其中包括多氯聯苯等有毒的化學物質更因為難以分解而永久存在,分布範圍遍及對流層及深海。塑膠與化學製品汙染已超限,科學家籲抑制產量。報告指出,自1950年以來,全球化學產品的產量增加50倍,預計到 2050 年將再增長3倍,但人類並沒有針對這些化學產品廢棄後的完善處理機制,導致其不斷被釋放到環境中,造成更加嚴重的污染,《法新社》還引述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卡尼阿姆羅斯(Bethanie Carney Almroth)的說法,「我們今天開始關注到的相關影響,大到足以衝擊地球及其系統的重要運作」,他繼續表示,一些化學製品會干擾荷爾蒙系統,擾亂野生動物的生長、新陳代謝和繁殖。河流、溪流、湖泊和海洋遭到工業廢水和塑膠垃圾污染。包括環境組織國際污染去除網(International PollutantsElimination Network, IPEN)和國家毒物網(NationalToxics Network)在稍早統合污染對水生食物鏈影響的科學研究,發表的《海洋和漁業中的水污染物(AquaticPollutants in Oceans and Fisheries)》報告就指出,人類應該優先關注多氯聯苯、二噁英和其他化學物質透過工業排放進入河流、溪流、湖泊和海洋,報告指出,水生環境中的農藥含量已經達到有害的程度,目前在整個海洋、沿海以及河流和溪流中發現相當嚴重的藥物殘留問題。根據近期研究,當前地球上的塑膠總重量,已是所有活體動物生物量的4倍,或許大眾會認為,全球各國紛紛呼籲減速和進行回收等措施,報告顯示,當前全球塑膠回收量不到10%,產量自2000年以來卻已翻倍,來到3億6700萬公噸,形同人類所進行的回收行動成果仍然平庸。面對上述這些情況,科學家提倡採用限制產量等更嚴格的解決方法。
疫情帶動商機!醫療器材業產值創新高 連19年正成長
根據經濟部最新公布的《生技產業白皮書》,台灣2019年生技產業營收為5,597億元,其中健康福祉產業居冠,營業額達1,944億元;醫療器材產業1,692億元次之;包含保健食品在內的應用生技產業排第三,營收為1,106億元。經濟部統計處表示,其中又以醫療器材產業成長最多,去年產值已達912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時創下連續19年正成長,近十年平均成長8.3%。今年累計前八月產值為631億元,年增6.6%,今年產值可望再刷新高。醫療器材主要業別中,眼鏡製造業占醫材總體營收的4成,比例最高。統計處說明,近年因隱形眼鏡業者積極布局自有品牌,廠商持續擴增產線及推出新品,並拓展海外市場,2018年眼鏡業產值達430億元歷史新高,年增21.8%。然而後勢看漲的眼鏡產業卻在2019及2020年「暫時性失明」。先是2019年因為隱形眼鏡競爭品牌漸多,全年營收年減2.7%;隔年又因為疫情,民眾減少外出衝擊需求,2020年營收年減3.3%,吃下「連二黑」,所幸今年因為疫情降溫帶動國外訂單回升,加上今年1至8月全球景氣穩定復甦,國外訂單回升,年增9.5%,有望撥雲見日。醫療器材中的第二大火車頭為醫療設備及用品業,產品包括血壓計、血糖機、電子體溫計等輻射及電子醫學設備,以及注射器、人工關節等非電子醫療器材及用品。2020年因疫情影響,電子體溫計需求遽增,加上注射器廠商接獲歐美訂單,產值達378億元,創下歷年新高,年增6.6%;今年1至8月因注射器、血糖機、人工關節及手術用醫療用品等產品需求仍殷,產值年增2%。最後,產品包括血糖診斷試劑、抗體檢測試劑及酒精棉片的醫用化學製品為第三名。2020年因新冠肺炎推升,產值129億元亦創歷年新高,年增逾2成。今年1至8月產值續增11%,統計處分析,因為新冠肺炎PCR檢測仍屬醫療單位執行,今年開放民間業者進駐到PCR檢測試劑後,有機會可再打下一波商機。
醫療器材業前八個月產值631億 隱形眼鏡成長近20%最突出
經濟部今天(5日)公布我國醫療器材業今年前8個月產值達631億元,年增6.6%,可望刷新去年一整年的912億元產值,續創連續20年迭創歷史新高紀錄。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醫療器材業主要以眼鏡製造業占44.3%為最大宗,還有醫療設備、用品、醫用化學製品等產業,近十年產值平均成長8.3%。其中又以隱形眼鏡平均成長19.6%,表現最為突出,近年因隱形眼鏡業者積極布局自有品牌,廠商持續擴增產線及推出新品,並拓展海外市場,儘管因疫情民眾減少外出衝擊需求,致使產值連續2年衰退,但在護目鏡疫情需求增加而增產,抵銷部分減幅。因此眼鏡製造在去年的產值404億元,年減3.3%,今年1~8月因全球景氣穩定復甦,國外訂單回升,年增9.5%,轉呈正成長。其次為占41.5%的醫療設備及用品業占41.5%,今年1~8月在注射器、血糖機、人工關節及手術用醫療用品等產品需求帶動下,產值年增2.0%;醫用化學製品業占14.2%居第三,像是診斷試劑、酒精棉片需求提高,去年產值129億元,今年則是續增11.0%。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我國醫療器材業以外銷為主,出口市場以美國居冠,去年直接外銷比率77.2%。今年1~9月醫療器材業出口總值達18億美元,年增16.5%;按出口地區觀察,以美國占30.4%居首,中國大陸占15.0%次之,日本占13.2%排名第三,前三大出口國合占約6成。
經期亂卻自恃「年輕不會生病」 女大生驚罹子宮內膜癌
下周就是38婦女節,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婦產科醫師陳璐敏提醒女性朋友寵愛自己,一定要重視自己的健康,月經不規則或不正常子宮出血儘速就醫。陳璐敏指出,一位20歲左右的大學生,長期經期混亂不規則,家人和病患都不以為意,認為「這麼年輕不會有嚴重的婦科疾病」,甚至病患的親戚也是醫師,也認為應該調經吃藥就可以改善,沒想到,調經調了一年還是沒有任何改善。女大學生後來求診陳璐敏醫師,陳醫師以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有不正常回聲,進一步宮腔鏡發現子宮內膜有一個1-2公分腫瘤,最終切片病理報告證實是子宮內膜癌症。陳璐敏醫師表示,幸好發現的時候還是早期子宮內膜癌且細胞分化良好,考慮病人的年紀及保留生育功能的需求,以宮腔鏡切除腫瘤後,使用荷爾蒙藥物治療,目前定期密切追蹤內膜情況。陳璐敏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癌是指子宮體的內膜所產生出來的癌症,90%罹患子宮內膜癌症的女性會發生不正常的子宮出血,晚期可能侵犯子宮附屬器官甚至侵襲膀胱或者腸道。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都相當好。所以女性朋友一旦發現月經不規則,不正常陰道出血,一定盡快就醫,接受檢查,不要以為「月經混亂很常見,只是小問題沒有關係。」越早發現,治療率越高。陳璐敏醫師表示,近十年發現,子宮內膜癌症的發生率逐年上升,超越子宮頸癌症,成為女性好發率排名第六的癌症。子宮內膜癌和環境及飲食相關,研究發現,現代生活中有很多化學製品有類女性荷爾蒙的作用; 加上國人飲食習慣西化,高熱量高油脂的飲食,體重增加又缺乏運動,都是子宮內膜癌增加的原因。在38婦女節前夕,建議女性朋友多運動,減少脂肪與高升糖食物的攝取,清淡飲食,多吃生鮮蔬果,多喝水,盡量少喝飲料及食用加工食品。
旭富製藥廠爆炸! 大火1命危現場畫面曝光
蘆竹區海湖北路上的旭富製藥工廠,20日中午驚傳爆炸,震耳欲聾的聲響嚇壞附近住戶,現場火舌不斷竄出、濃煙直衝天際,警消到場已全面陷入火海,緊急加派人力前往馳援,其中有2名員工遭波及,1名移工首當其衝,全身90%三度燙傷緊急送往林口長庚醫院急救,意識清楚但狀況不樂觀,另外40歲的徐姓員工則右手掌一度燙傷,面積約1%,也緊急送醫。蘆竹旭富製藥廠驚傳爆炸。(圖/翻攝照片/中國時報蔡依珍桃園傳真)上市公司旭富製藥科技公司位於桃園蘆竹,因生產羥氯奎寧原料藥,有助治療新冠肺炎,今年4月蔡英文總統還曾到旭富製藥參訪,業者還當場允諾捐1公噸原料藥給國家對抗疫情,孰料20日竟驚傳爆炸。桃園市消防局20日12點14分接獲報案,稱海湖工業區發生爆炸,因起火點位在旭富製藥後方廠房,一度誤傳是塑膠工廠,消防員到場才發現是旭富製藥,且5層樓高的廠房已全面陷入火海,火舌不斷竄出,黑煙更是直衝天際,緊急加派28輛消防車和76名打火弟兄到場救火,第三大隊長殷明坤也在第一時間趕抵現場坐鎮指揮。因現場堆放大量化學製品如甲醇、甲苯、金屬鈉等,更不乏禁水性物質跟高揮發性溶劑,流到哪、火就燒到哪,增添救援難度,尤其爆炸的廠房外就有5層樓高的儲槽,消防員不敢大意,除加強戒備,也緊急在外圍控制火勢,力阻大火持續延燒,從現場一片狼藉,連外頭包覆鐵架的化工桶都被炸飛,可見威力驚人,起火點研判在3樓。警消也深入火場,緊急救出2名員工,其中30歲的移工全身90%三度燙傷,急送林口長庚急救,另有40歲徐姓員工,右手掌一度燙傷,燙傷面積約1%,也送長庚急救中。
有機不是口頭說沒灑農藥 看標章字號查到身分證才算數
有機食品正夯,有機店賣的商品就一定全都是「有機食品」嗎?下手選購前,可以先來了解「有機食品」定義及認識標章,其檢驗嚴謹,許多業者經歷取得食品的「有機標章」過程後,多大呼說「得來不易」。從有其田的商品包裝來看,就是通過目前國內有機驗證機構「慈心有機」檢驗,並經農委會農糧署審查通過,才可以在產品包裝上標註「有機農產品標章」、「慈心有機標章」等兩個有機標章。另外,再看其包裝上也有提供「有機標示字號:1-009-210078」。民眾可透過農糧署網站查詢到有機產品的來源及業者的資訊,可說是有機農產品身分證明。也有另一種情況是只有一個「有機標章」單獨存在,像是其田三色穀麥片包裝僅有一個「慈心有機驗證標章」。那就是根據有機法規,若內容物50%以上為進口,而且沒有在台灣加工的話,就只會標註一個檢驗標章。民眾可以在商品成分標示找到有機字號。(圖/有其田提供)目前國內「有機法」的規定,需行政院農委會審查通過,且由農委會委託民間有機驗證機構執行。透過「第三方驗證」機制,從產地的土壤、水源等環境皆不得檢出農藥殘留,有效確保農產品的安全性,讓消費者食的安心。經過申請、通過檢驗,才有資格獲得農委會農糧署的「有機認證標章」、「有機標示字號」,提供民眾作為認明「有機標章」的包裝依據。產品要標示「有機食品」,就必須遵守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的「有機農業促進法規」來栽種。「有機農法」於耕種過程中不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等化學製品,減少對土壤、水源等環境的污染,是一種友善環境的耕種方式,藉此達到環境永續經營與生態的平衡,為有機農業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