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
」 胃癌 癌症 家暴 大陸 胃痛老翁大腸充滿「鮮血、黑便」解大量鮮血險休克 竟是魚湯惹的禍
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分享,日前他遇到1位80多歲的阿公前往就診,做檢查時竟發現其整個大腸裡同時充滿黑便和鮮血,就在快放棄時,他把異物附近的血塊沖開,竟在腸子內發現帶刺的魚骨頭,原來是阿公沒有牙齒,喝土魠魚湯的時候連骨頭一起吞下去沒感覺,結果沿路造成腸胃道出血不止,險些休克,所幸手術成功撿回一命。錢政弘日前在臉書粉專「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發文分享,排出黑色的大便代表有食道、胃或十二指腸出血,而鮮紅色的血便代表可能是大腸或肛門在出血,例如痔瘡、大腸癌、缺血性腸炎,「總之消化道出血的位置不是上段就是下段,其結果要麼是排出黑便,要麼是排出血便。」然而17日1位80多歲的阿公在家裡解大量鮮血被家人送急診,抽血顯示血色素掉到9.6,推測大約有1000毫升以上的出血量,做檢查時,發現整個大腸裡同時充滿黑便和鮮血,他心想「有這麼倒楣嗎?同時上下消化道都出血?」錢政弘回想,當時急診科醫師立即安排乙狀結腸鏡檢查找出血點,「我們胃腸科醫師在血泊中找出血點是家常便飯,只是阿公高齡又大失血,可經不起我慢慢檢查。」就在快要絕望放棄時,「咦?這是什麼東西?」、「在哪裡?」、「就這個尖尖的啊!」、「不會吧!這看起來像一個魚刺!」錢政弘把異物附近的血塊沖開,竟是個帶刺的魚骨頭,他心想「這麼尖,拿出來要很小心啊!」他在花了一番工夫後把魚刺拿出來,再給其老婆看,並告訴她很可能是魚刺造成胃、小腸、大腸黏膜多處出血,阿婆聽了馬上想起「這應該是土魠魚,我有煮土魠魚湯,阿公有吃完,他沒有牙齒,可能吃魚的時候連骨頭一起吞下去」。錢政弘在病患腸子內發現帶刺的魚骨頭。(圖/臉書 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通常誤吃到魚刺會卡在喉嚨或食道,病患會立即感到吞咽困難,疼痛難耐,這起病例的土魠魚骨頭較小,阿公吃下去的時候沒感覺,結果沿路造成腸胃道出血不止,險些休克,提醒大家吃魚要小心。
「缺鐵性貧血」病患吃鐵劑效果有限 醫師曝從食物中補充最安全
經常感到頭暈、疲倦乏力、呼吸急促、手腳冰冷,都有可能是缺鐵性貧血的症狀!根據國健署調查結果顯示,台灣15至49歲育齡婦女中近兩成有貧血的情形,其中缺鐵性貧血盛行率為13.7%。除了育齡婦女外,青少年、素食者、長期飲食失調者,或是喜愛喝茶、咖啡的人士也是缺鐵性貧血的高危族群。過去會認為患有缺鐵性貧血,就應該多補充鐵劑,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錢政弘指出,缺鐵性貧血患者頻繁補充鐵劑,其實並沒有比較好!鐵劑一天吃三次和一週吃三次 效果有差異嗎?錢政弘醫師在fb粉絲專頁《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分享一篇期刊報告,研究人員將64位缺鐵性貧血患者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是一天吃三次鐵劑,另一組則是一週吃三次鐵劑。這兩組患者在治療前的血色素平均是8 g/dL,治療一個月後,一天吃三次的組別血色素上升至10.8 g/dL,略高於一週吃三次組別的9.9 g/dL;不過到了三個月,兩組血色素分別是12.4g/dL和11.9g/dL,沒有顯著差異。醫師指出,這表示一天吃三次鐵劑與一週吃三次鐵劑相比,剛開始的時候每天吃三次鐵劑,改善貧血的效果會比較快,但是過了三個月,其實兩者效果差不多。至於副作用方面,一天吃三次組的人較容易出現噁心和上腹不適等症狀。攝取過量鐵影響多 慢性肝炎、肝硬化、癌症都有關!為什麼鐵劑一天吃三次和一週吃三次的效果差不多?錢政弘醫師進一步解釋,這與體內鐵平衡主要調節因子「鐵調素」(hepcidin)有關。鐵調素由肝臟分泌,若持續補充鐵,將導致鐵調素在一天中的血液濃度增加。鐵調素會抑制鐵在十二指腸的吸收以及從巨噬細胞的釋放,也會降低運鐵蛋白的飽和度,導致補鐵成效受限。低劑量補充鐵劑則反而不會造成鐵調素的波動,長時間下來一樣可改善貧血問題,同時副作用也較少。鐵是身體必要營養元素,但醫師強調,過多的鐵其實具有毒性,會堆積在肝臟造成慢性肝炎和肝硬化,還可能加速腫瘤的生長和癌症的發生,例如大腸癌、肝癌、乳癌、食道癌、胰臟癌和肺癌等,提醒民眾補鐵要適量。醫:貧血有改善劑量可降低 從食物中補充最安全錢政弘醫師也提到,嚴重貧血的患者可依照醫囑每天吃兩至三次鐵劑,待一個月後若貧血情況有改善,再改成一天或兩天一次鐵劑。另外,市售或是醫院處方的鐵劑,有些人吃後會有便秘或腸胃不適的副作用,而市面上的鐵劑劑型和劑量種類眾多,醫師建議民眾購買時可先少量嘗試,找出適合自己的劑型和劑量。從食物中補充鐵最為安全!錢醫師指出,飲食中的鐵有約 10% 來自血基質鐵(heme iron),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如牛、羊、豬、魚、牡蠣及貝類等,優點是相比植物性鐵,人體吸收效率更高。成年人每天建議攝取鐵8毫克,攝取量超標仍有危險,其中「加工紅肉」如香腸含血基質鐵最多,是主要應避免的鐵來源,白肉或植物性的鐵則相對安全。醫師推薦含鐵量高的植物性食物則有葡萄乾、菠菜、紫菜、紅莧菜、黑豆、芝麻等,對需要補充鐵的民眾也是很好的選擇。
連日噁心嘔吐以為消化不良 男子就醫驚見「矽膠手套」卡胃裡
南投一名約40歲男子連續多日腹脹、噁心、嘔吐,起初家人以為是消化不良,自行服用胃藥仍未見效,到醫院檢查才驚見胃內卡著一雙矽膠手套;另外還有一名約32歲男子誤吞4顆電池,被緊急送醫取出,所幸2人經手術將異物取出後,均無大礙。南投醫院表示,近日一名年約40歲男子連續多日腹脹、噁心、嘔吐,起初以為是消化不良,但到醫院經內視鏡檢查後,赫然發現男子胃部有一雙矽膠手套。由於手套在胃內停留過久,無法被胃酸分解,最後變硬發黑卡在十二指腸。外科醫師許家榮為他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成功取出手套。術後男子症狀緩解,不到一週就順利出院。另一名32歲男子則因吞下4顆3號電池被送至急診,肝膽腸胃科醫師黃耀光透過X光檢查,確認電池分別卡在胃部及十二指腸,隨即進行內視鏡手術成功取出,男子於術後隔日康復出院。許家榮指出,誤食異物的處理方式需視病患個別情況而定。異物若停留於食道或胃,通常可透過內視鏡取出,但如果異物過大或已進入腸道,就要透過手術取出。他提醒,民眾能會不小心吞入一些體積較小的異物,部分非尖銳異物可以等待身體自然排出,但別針、鈕扣電池或巴克球等危險物品,建議民眾若誤食務必盡早就醫處理,否則嚴重可能引發胃腸破裂、腹膜炎或敗血症等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常見吞食異物的項目中,鈕扣電池最為致命,因其在人體內潮濕環境很可能短路,導致產生熱能,對黏膜或組織造成傷害,而電池的強鹼性也會腐蝕人體內組織器官,造成組織壞死、食道灼傷,腸穿孔或胃穿孔,並引發大量出血,危險性極高,必須在誤食後的幾小時內迅速取出,晚了會有生命危險。
日喝2000cc開水「竟取出六顆膽結石」 醫曝原因是這個!
一名58歲的王姓病患,在工作中突然上腹疼痛直冒冷汗,痛在地上打滾,緊急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就診,經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在有六顆膽結石,一般外科醫師李博彰立刻進行3D立體腹腔鏡微創手術,經過約半小時,取出六顆膽結石,最大顆大約1.5公分,病患隔天即出院。李博彰醫師表示,該名病患膽道異常,左右肝管外露於肝臟門脈區,膽囊管連接到右側肝管,而一般正常是連接到總膽管處,讓手術的風險增加不少,因為手術最怕膽道損傷,所以選擇執行3D立體腹腔鏡微創手術,在視野清楚情況下,安全將膽囊管及右肝管分開並切除膽囊,並未造成後續的併發症。李博彰指出,病患之前完全沒症狀,也無疼痛狀況,每天力行喝2000cc的開水,但是因為病患膽道系統異常,膽汁排泄不好,造成膽汁很容易滯留,長期以來,容易造成膽結石,塞在膽囊管出口,造成急性疼痛。李博彰醫師表示,病患屬於先天膽道異常,造成後天膽結石產生,只能透過高階電腦斷層或是核磁共振掃描膽道,才能檢查出來,總膽管和膽囊管是否有異常。李博彰強調,該名病患膽發炎嚴重已經切除,成為無膽之人,但對營養吸收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由於消化脂肪,必須靠膽汁來協助消化,現在膽汁直接排到十二指腸,如果吃了大量脂肪或太油膩,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刺激腸胃道,造成腸胃蠕動過快,容易拉肚子,因此,飲食建議吃清淡一點。另外,雖然是微創手術,傷口大約一公分,但是傷口癒合及縫線吸收需要60到90天左右,如果腹部用力造成腹壓增加,在傷口還沒完全癒合,容易造成傷口撕裂,長久會產生切口性疝氣,可能又要再一次手術處理疝氣,因此,術後建議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千萬不要提重物或重訓。
沒用公筷吃火鍋…女子重複感染「幽門桿菌」 醫示警:罹胃癌風險高
為了保持衛生,用餐最好準備公筷母匙。一名30多歲陳女有胃癌家族史,多年前接受幽門桿菌根除治療,但最近1個月常常胃痛不適,檢查發現有胃炎,且幽門桿菌檢查又呈陽性。才發現原來是家裡常吃火鍋,推測是沒落實公筷母匙,造成重複感染。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康本初說明,幽門桿菌並非治療後就能一勞永逸,沒注意仍可能重複感染,目前已知幽門桿菌是多種胃部疾病的致病因子,包括胃潰瘍、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胃部疾病,都被證實和幽門桿菌有關,且被感染的時間越長,之後罹患胃癌的風險就更高。幽門桿菌除了存在人的胃黏膜外,唾液、糞便中也可以發現菌種的蹤跡,傳染途徑主要經由嘴巴,因此用餐若沒使用公筷母匙,同桌的人可能因唾液而感染,如廁後沒確實清潔手部,也會有糞便經口傳染的風險,當家中有人感染時,會建議同住家人一併檢測。康本初提醒,日常生活注意環境衛生及飲食安全,可降低幽門桿菌感染機會,與他人同桌用餐時,須採用公筷母匙。由於感染幽門桿菌可能增加胃癌的發生,若有胃癌家族史,或家中有人感染幽門桿菌,應考慮接受幽門桿菌檢測;如果感染需接受滅菌治療,減少反覆感染及同住家人一起染菌的可能。
基隆礦工醫院院長黎慶福猝逝! 他才救回加護病房患者「竟因心肌梗塞突倒地」
基隆八堵礦工醫院院長黎慶福26日驚傳猝逝消息,據了解,黎慶福當時在加護病房內搶救患者,休息時疑因心肌梗塞倒地不起,醫護人員搶救2小時仍宣告不治,享壽70歲。根據院方說法,黎慶福26日下午2點30分到加護病房為一名患者插管急救,結束後,黎慶福因頭暈在病房空床休息,未料在3點15分食,黎慶福出現抽搐現象,急診室醫師連忙將他送往加護病房插管急救,經過電擊、打強心針等救治,仍然回天乏術,於傍晚5點20分宣告不治。據了解,畢業於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的黎慶福,專長項目為外傷、皮下腫瘤、乳房腫瘤、甲狀腺疾病、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膽道結石症、胰臟炎、腸阻塞、闌尾炎、痔瘡、肛門瘻管、腹部急診、植皮手術、癌症手術(胃癌、大腸直腸癌)、疝氣。黎慶福在民國69年從台大醫院來到基隆八堵礦工醫院服務44載,雖然講話有一口濃厚僑生口音,但仍不減對基隆及瑞芳、平溪、雙溪、貢寮鄉親熱情。常以醫院為家的黎慶福,有時半夜醫院需要協助,他也會從新店特地趕回醫院,日前還獲得基隆市好人好事代表的榮譽,原先他將代表基隆參加全國好人好事代表活動,如今發生憾事,礦地方鄉親也大感震驚,難過的是他順利搶救病患,卻犧牲自己生命。院方表示,黎慶福的家人長年住在澳洲,目前已和家屬聯絡上,將由家屬處理後續的相關事宜。
打嗝「飄3味道」要當心 男無症狀求醫一查罹患胰臟癌
打嗝是人體正常的生理現象,倘若飄出異味,恐怕是生病的警訊!外科醫師陳榮堅指出,民眾打嗝後聞到苦味、腐臭味或血腥味,應當趁早就醫檢查,遇過一名男病患打嗝有苦味但無症狀,一查發現已罹患胰臟癌。外科醫師陳榮堅在個人網站《陳榮間醫師 健康--源起》和臉書表示,打嗝雖然是生理現象,但造成打嗝的原因有很多種,像是中樞神經異常放電、氣體異常堆積、橫膈膜受到刺激或癌症等因素。陳榮堅醫師強調,民眾打嗝時飄出3種氣味就該注意。第1種是打嗝帶有苦味,多半與膽汁逆流有關,舉例糖尿病患者胃蠕動排空差,容易有此情況;還有因為十二指腸是特殊的憩室,膽汁原本從該處出口排出,排出不順就會膽汁逆流。陳榮堅醫師就遇過一名男病患,打嗝有苦味但身體無其他症狀,檢查後診斷出罹患胰臟癌。第2種則是打嗝時飄腐臭味,有此情形要注意可能與胃發炎或胃癌有關,陳榮堅醫師說明,嚴重胃發炎會導致胃壁出現密密麻麻的腐敗組織,進而使打嗝有腐敗臭味;另外當胃的出口發生阻塞,食物在胃裡經過長時間發酵,也會讓打嗝有腐臭味。第3種就是打嗝有血腥味,陳榮堅醫師指出這可能與消化道出血或腫瘤出血有關,胃潰瘍嚴重到出血,或是胃癌大量出血,就會使打嗝帶有血腥味。不僅如此,打嗝維持的時間過長,也要多加留心,陳榮堅醫師曾遇過一名病患打嗝不停,檢查後竟是罹患肝癌,原來是病患肝癌刺激到橫膈膜,產生打嗝不斷的狀況。
5大「放縱壞習慣」要注意! 重症醫示警「傷害身體無數次」:罹癌風險增加69%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壓力大,有時稍作放縱,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對健康有害的壞習慣。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日前就在臉書粉專分享,雖然生活可以放鬆,但不可以放縱,有5種「生活中常見的放縱行為」,只要放縱1次,身體可能就被傷害無數次。1. 你熬夜了黃軒引用2023年7月發表於《癌症》國際期刊上的1項關於睡眠習慣、時間與癌症風險的研究,從超過1.4萬人的數據資料分析可發現,睡眠時間短,確實與癌症風險升高有關。而與夜間睡眠時間為6至8小時的人相比,一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的人,罹癌風險升高41%;若一天睡眠不足7小時,罹癌風險更增加了69%。2. 你喝醉了只要一次大量飲酒後,酒精會抑制大腦皮層功能,讓大腦處於相對缺氧的狀態,可能導致昏睡甚至昏迷,嚴重者甚至會因酒精中毒而亡。長期飲酒還可能引發身體慢性中毒,造成累積性傷害。另外,黃軒也強調,研究顯示,長期飲酒會導致大腦白質和灰質的減少,這些變化與大腦老化有關,即使是適量飲酒也可能使大腦提前老化;酒精還會影響海馬體,將導致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的損害,特別是在大量飲酒後;而飲酒會改變神經遞質的釋放,如多巴胺和血清素,進而影響情緒和行為;長期飲酒還會造成認知功能下降,包括注意力、決策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減弱。3. 你生氣了黃軒表示,「8分鐘的憤怒,40分鐘的血管損傷」,憤怒不僅傷肝,更傷血管,影響人體腺體的分泌功能,導致乳汁減少(哺乳期母親),並影響母嬰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不僅如此,持續生氣還會削弱免疫系統、消化系統,增加焦慮和憂鬱的風險。4. 你抽菸了吸菸對健康會產生多方面的影響:首先,吸菸是多種癌症的主要原因,包括肺癌、食道癌、喉癌、胰臟癌、膀胱癌、腎臟癌和口腔癌等;其次,吸菸會增加患冠心病、中風、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的風險,尼古丁會使心跳加速、血管收縮,進而導致血壓上升。再者,吸菸會損害呼吸系統,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氣腫和支氣管炎等疾病,並使哮喘症狀加劇;而長期吸菸會持久損害免疫系統,使身體更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侵襲,即使戒菸多年後仍會受到影響;不僅如此,吸菸也會增加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風險,並可能導致胰臟炎。5. 你吃太飽了據國際期刊《Nature》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一頓高脂大餐就能短暫抑制免疫力,讓你更容易受到細菌的侵襲,突如其來的一頓高脂大餐,足以誘發短暫的黏膜和全身免疫抑制狀態,進而導致腸道對致病菌的易感性增加,以及抗原特異性免疫受損。而另一篇研究也指出,若重新攝入膳食纖維後,免疫抑制狀態是可以恢復。
男子肚子悶痛!就醫檢查竟是巨大腫瘤阻塞腸道 醫曝:是免疫疾病造成
一名40歲壯男,近兩年上腹持續悶痛,藥物治療未見好轉,因為腹痛合併噁心嘔吐就醫,檢查發現腹腔有顆5公分大腫瘤造成腸道阻塞,治療過程出現全身性發炎反應,進一步檢查確定罹患俗稱「假性腫瘤」的免疫系統疾病igG4症候群合併布納氏腺瘤。肚子悶痛多年 原以為是腫瘤臺中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吳明駿指出,患者自訴2年前就開始出現肚子悶痛的感覺,不舒服就就近到附近診所就醫拿藥,但症狀不見好轉,因為噁心嘔吐就醫,檢查時發現除胰臟發炎指數偏高,超音波發現十二指腸腸壁異常增厚,胃鏡檢查更驚覺十二指腸前端有1顆至少5公分大的腫瘤,嚴重懷疑是惡性腫瘤。由於斷層掃描顯示腫瘤造成十二指腸嚴重狹窄導致腸阻塞,經與家屬討論後,決定進行十二指腸切除手術,並進一步進行檢體化驗﹔切片檢查解果並未發現癌細胞,反而發現患者出現布納氏腺瘤Brunner's gland adenoma BGA」合併一種全身性發炎纖維化、俗稱「假性腫瘤」的免疫系統疾病igG4症候群。IgG4相關疾病 為免疫失調造成 吳明駿醫師說明,IgG4相關疾病是一種免疫失調造成的全身性發炎反應,從頭到腳都可能受影響,好發在唾腺、淚腺、淋巴、或胰臟,腸道IgG4相關疾病很罕見,主要以腹痛、腹瀉、或黃疸等腸胃道症狀為主,因為與腸胃道疾病症狀相類似而容易被忽略,直到出現腸道嚴重阻塞或巨大纖維性腫瘤時才會被發現﹔治療包括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及B細胞清除療法(B-cell depletion therapy)。患有布納氏腺瘤 是因胃部感染所致至於同時出現的布納氏腺瘤是十二指腸黏膜下腺體,主要功能是分泌鹼性黏液來中和胃酸,並產生消化酵素幫助蛋白質的吸收,發生布納氏腺瘤可能與胃酸過多或幽門桿菌感染有關。吳明駿醫師提醒民眾,不要輕忽身體的警訊,早期發現並診治,及早找病因,避免不必要的治療也減少遺憾。
8旬翁不明腹痛多日「肚子痛到無法走」! 一查竟是罕見小腸癌 醫揭6徵兆:多數已晚期
苗栗一名85歲老翁因多日不明原因腹痛到處求診,卻都查不出病因,最後因肚子痛到無法直立行走,被家人送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赫然發現其小腸處有個近10公分的大腫瘤,且已經破裂、內出血,所幸透過開腹手術,順利切除腫瘤和部分小腸連接處,而病理報告也證實為極罕見的「小腸癌」。85歲老翁因腹痛就醫,檢查出罕見的小腸癌,且已破裂造成內出血。(圖/大千醫院提供)這名廖姓老翁因多日不明原因腹痛到處求診,卻未被診斷出原因,最後因腹痛難耐,由家人送往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後,赫然發現其小腸處有一個將近10公分的巨大腫瘤,而且已經破裂,造成內出血,醫師於是緊急進行開腹手術,順利切除小腸腫瘤和部分小腸連接處。根據大千醫院外科部主任馮啟彥表示,廖姓老翁的病理報告證實為非常罕見小腸癌,所幸病人術後恢復良好,並持續配合使用口服抗癌藥物。他繼續指出,一般腸胃道癌症最常見的是大腸癌,其次是胃癌和食道癌,小腸癌僅佔1%,實屬非常罕見,小腸包含十二指腸、空腸和迴腸等部位,長度達3至4公尺,癌症初期較不易被察覺,且一般胃鏡或大腸鏡很難診斷出來,容易延誤病情。當出現明顯症狀,包含腹痛、腹脹、嘔吐、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或貧血時,多數已是晚期。馮啟彥也表示,小腸癌發生原因不明,但可能造成的危險因子有許多,例如罹患其他腸道疾病(克隆氏症、大腸直腸癌、乳糜瀉)、淋巴水腫、遺傳、抽菸、飲酒和高油脂飲食等。由於小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馮啟彥同時提醒,民眾應避免小腸癌的危險因子,如有不明原因腹痛等相關症狀,一定要儘早就醫,安排高解析度的電腦斷層檢查,才不致於延誤病情。
星搜包/蔡黃汝手機成癮出現危機感 習慣性胃痛自嘲藥罐子
蔡黃汝當年以「宅男女神」的稱號紅遍全台,儘管已經出道多年,長相依舊甜美,近期在台語劇《無罪推定》飾演大學剛畢業的菜鳥律師也毫無違和感。私底下的她打扮也像大學生般隨性,接受時報周刊CTWANT搜包專訪時,她拿出掛著可愛迪士尼吊飾的黑色後背包,讓在場的人笑說她看起來就像是學生要去上課。常出外景的蔡黃汝習慣帶著大包包出門。(圖/侯世駿攝)比起精緻的小廢包,蔡黃汝偏愛實用的大包包,除了因為她的個性比較中性外,身為《飢餓遊戲》班底的她出外景是家常便飯的事情,需要有很大的收納空間才不會漏掉東西,笑說每次住飯店時,經紀人都會被她包包內的大陣仗嚇到。提到出門一定要帶的東西,蔡黃汝表示絕對是手機,但她近期驚覺自己有點手機成癮,「我很喜歡跟網友互動,是從出道到現在的習慣,但發現我的耗電量很快,好像使用手機有點過於頻繁,而且最近常常視線有點模糊,讓我有點恐懼感!」發覺自己有點手機成癮,蔡黃汝開始控制自己的使用時間。(圖/侯世駿攝)蔡黃汝坦言平常也很愛用手機滑一些無腦的影片,雖然當下覺得很療癒,但同時也覺得很浪費生命,所以她開始訓練自己放下手機,發現不被手機制約後,她能做很多家事,也能跟家人朋友相處得更好,可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但3C產品也不是不好,例如她就會隨身攜帶電子書,在工作空檔就能看書消磨時間,她最愛看心靈類型的書籍,「活到這個歲數,慢慢去碰觸一些人生哲學的東西,會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包包中還有乾媽王彩樺送給的護唇膏,蔡黃汝大讚王彩樺個性體貼,每次出去玩都會想到身邊的人,護唇膏就是對方先前出國旅遊時買來送她的。重視形象的蔡黃汝也會帶著漱口水,只要喝完茶跟咖啡就會立刻漱口,另外還推薦了好用的去漬用品,不過她自認只有些微的潔癖,而且是很極端的狀態,笑說:「如果這個地方很乾淨,我會一直維護下去,但如果已經沒救了,我就會放棄治療,跟著一起爛,所以我是要乾淨就很乾淨,要亂就亂到底。」蔡黃汝每次出外景住飯店都要帶齊各種生活用品才有安全感。(圖/侯世駿攝)電子書是蔡黃汝的必備品,平時最愛看心靈類的書籍。(圖/侯世駿攝)隨身帶兩副墨鏡是蔡黃汝的習慣,汽車及家中鑰匙也是包包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圖/侯世駿攝)自從成為《飢餓遊戲》班底後,蔡黃汝的拚勁和主持功力獲得肯定,但因為節目性質吃飯時間不固定,讓本身胃就不好的她更常胃痛,只能帶著胃藥,自嘲根本是藥罐子。她也透露常常胃痛到掐著自己的手在錄影,「這沒辦法,你還是有領錢嘛!不能因為胃痛就表現很差,要大家來體諒你。」不過先前健檢時發現她有些微十二指腸潰瘍,後來就盡量都吃原型食物,也避免因為餓過頭就暴飲暴食,努力讓身體保持在健康的狀態。胃不太好的蔡黃汝在主持《飢餓遊戲》時胃藥絕對不可少,而乾媽王彩樺送的護唇膏、漱口水以及去漬用品她都會隨身攜帶。(圖/侯世駿攝)由於近幾年蔡黃汝活躍於綜藝節目上,讓外界以為她已經轉換跑道,但其實她還是非常喜歡演戲,也一直有在接觸劇本,但因為《飢餓遊戲》錄影時間比較長,若是接了戲或電影,常常需要拍完後隔天立刻出外景,這讓她的體力無法負荷,進而影響到工作表現,因此她只好捨棄一些劇本,雖然可惜,但她覺得有捨就有得,「心靈上滿有成就感的,是很幸運的狀態才能又主持又演戲,被大家覺得你是可以的,我滿珍惜這樣的機會。」近年蔡黃汝(右)活躍在綜藝節目,但她還是非常喜歡演戲。(圖/中視提供)此次在《無罪推定》中,蔡黃汝從菜鳥演到能獨當一面的律師,這個跨度對她是個挑戰,「我不是科班出身,我只能用自己最真情的感受去表演,不過我在《1989一念間》有從年輕演到媽媽過,所以算是有經驗。」她也說自己的音頻比較高,講起台語會有「臭拎呆」的感覺,因此在詮釋菜鳥時期時,她會用本身的聲音去講話,但到後期就會刻意壓低聲音,營造一種幹練的感覺。蔡黃汝在《無罪推定》飾演律師,並為了角色苦練台語。(圖/華視、公視台語台提供)不會講台語的蔡黃汝為了這部戲下足苦功,由於角色是從南部北漂工作的人,所以她特別指定住在南部的親友教她台語,平常也會看台語戲劇,跟著一字一句念,讓自己在充滿台語的環境中練習語感。問及之後想再挑戰什麼類型的角色?她表示想演社會邊緣人,「很多人會說演哭戲很難,但我很享受內心糾結的過程,每次演悲傷的角色身邊的人都會跟著哭,我在這方面好像有一點優勢,能帶給大家觸動。」場地提供:瀚寓酒店Hanns House
鴨頭相驗結果出爐!身上8彈孔「腹腔被打爛」慘死
高雄市昨日驚傳槍殺案,外號「鴨頭」的屏東角頭陳昫豪於左營區明華一間桌遊店外遭行刑式狙殺身亡,妻子崁頂鄉代會主席楊芷瑜獲報立刻從新加坡返台,16日上午在十多名白衣人陪同下現身殯儀館,檢察官也到場進行相驗,少早結果出爐,身上有8個彈孔,無殘留子彈,腹腔遭重創大量出血死亡。檢察官昨日已先對死者進行初驗,為確定是否還有子彈卡在身體內,上午8點先對遺體X光掃描,9點進行解剖複驗,複驗結果下午出爐,據了解為下背部遭子彈射入後貫穿腰椎、腹主動脈、下腔靜脈及十二指腸、肝臟之後射出,遭成腹腔嚴重內出血奪命。遺孀楊芷瑜也在凌晨1時20分左右於IG發文哀弔,「老天爺,您真的開了一個玩笑……多希望是一場夢,祢不用再那麼辛苦了,好好休息」。楊男行兇後自行到新莊所投案,聲稱是為了50萬賭債才痛下殺手,並繳出2把槍枝與42顆子彈,不過從陳嫌早已在行兇地埋伏6小時及犯案後從容投案等跡象,警方不排除有教唆行兇可能性,已成立專案小組擴大追查中。
蕭淑慎嫩尪騷擾Rina 他「25秒呻吟片曝光」噁喊:幫我X小鳥
藝人蕭淑慎的老公梁軒安上個月被曾姓女子指控騙財騙色,未料不到一個月又被女歌手Rina指控性侵,甚至偷拍不雅影片,已經到法院提告妨礙性自主,另外,從Rina蒐證到的關鍵音檔,梁軒安更向Rina直喊「我的小鳥給你吹」。蕭淑慎力挺老公梁軒安。(圖/翻攝自臉書)蕭淑慎和梁軒安結婚7年,男方在網路上以「軒爺」為名並開設娛樂公司,但近日風波不斷。梁軒安先是被曾姓女子指控騙財騙色,不到一個月後,女歌手Rina也指控他性侵,甚至偷拍不雅影片,如今還有關鍵錄音檔曝光!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從Rina蒐證的錄音可得知,南方開頭就喊「我懶x給你吹可不可以?」,Rina回答「你在說什麼東西?」,梁軒安繼續追問「我的,我的小x給你吹,可不可以給你吹?」,讓Rina氣得喊「梁軒安!」,但梁軒安仍顧左右而言他,開始唱起趙傳的《我是一隻小小鳥》,「有時候感覺自己像一隻小小鳥,想要飛呀飛...」,被Rina當場打斷「你確定要用這種逃避的方式跟我講話嗎」?除此之外,Rina還透露梁軒安會裝可憐賣慘,訴說自己婚姻不幸福,跟蕭淑慎兩年沒有性生活,非常需要陪伴,還聲稱曾罹患十二指腸癌的蕭淑慎「快掛了」,更以談生意為由,把Rina騙到房間性侵,還威脅對方如果控告的話,就要賠償百萬元違約金,之後又性侵兩次。Rina目前已赴北檢按鈴控告,不過致電給梁軒安本人手機都是轉入語音信箱,無法取得回應,而她的經紀人則表示,這段音檔內容「是某次遇到梁對她性騷擾的事件」,但是這段影片內容是被性騷擾時所錄下,透露梁軒安除了性侵之外,更多次都是性騷擾女方。
大便顏色可了解腸胃道疾病 出現這4顏色是「警訊」!快自我檢視
大便不只是身體排泄出來的廢物,從糞便的顏色中其實也可以推敲出可能的消化道疾病。正常的糞便顏色為何?哪些糞便顏色又是身體的警訊呢?光田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陳俊欽一一說明。民眾在大號時也不妨觀察一下,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為什麼大便會是黃棕色? 醫:與「膽汁」有關一般正常大便的顏色會呈現黃棕色、咖啡色,陳俊欽主任表示,這主要是因為「膽汁」,剛從肝臟製造出來的新鮮膽汁為黃棕色,之後會進入膽囊儲存,存積一段時間後會慢慢轉為綠色,最後經由膽管進入十二指腸、小腸,幫助消化分解脂肪。但並不是所有膽汁最後都會進入大腸隨著糞便排出。陳俊欽主任指出,約有90%的膽汁會從小腸末端再吸收回肝臟,僅有10%的膽汁會進入大腸和未消化的食物混合,當食物顏色和這些黃棕色或帶點淺綠色的膽汁混在一起時,就會使糞便以黃棕色、咖啡色的顏色呈現。大便顏色會受飲食影響 4顏色可能是身體警訊由此可知,糞便其實有可能會因為吃下的食物、藥物等影響而有不同的顏色,如:使用鐵劑或吃大量黑芝麻、內臟/豬血湯等,可能會解出黑便;吃紅色火龍果,可能會解出鮮紅色的糞便。不過,陳俊欽主任表示,如果排除食物、藥物等因素,大便呈現以下顏色時,就有可能是「疾病」,需要進一步檢查:深綠色、墨綠色大便:大便顏色越綠,代表膽汁濃度越高,這可能是小腸出問題,使得膽汁再吸收的量少、進入大腸的量高,如果又拉肚子伴隨右下腹疼痛,那腸發炎、腫瘤等都是可能的疾病,而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急性腸胃炎」,當小腸發炎時無法進行再吸收,就會使大便呈現深綠色、墨綠色。灰白便:與深綠色、墨綠色大便正好相反,大便呈現灰白色代表糞便中沒有膽汁,可能是通道阻塞導致膽汁無法進入十二指腸。如果有眼睛變黃、皮膚變黃、茶色尿等症狀,就是「阻塞性黃疸」,大多數都是因為「胰臟癌」、「膽管癌」所致,少數是因為「總膽管結石」造成阻塞性黃疸產生灰白便。黑便:大便如瀝青、柏油便,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食道、胃、十二指腸出血都有可能使大便顏色變成黑色。主要是因為血液中的紅血球若遭到胃酸破壞,會釋放出鐵質,高濃度的鐵就會使大便呈現黑色。鮮紅便:若解出大便為鮮紅色,則有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除顏色外也要注意「這些」 及早發現大腸癌風險除了顏色之外,陳俊欽主任提醒,如果排便習慣改變、粗細/形狀改變、頻率改變、有裡急後重或解不乾淨的感覺等,很有可能是大腸癌的警訊,民眾應該要放在心上,及早就醫檢查,若早期發現大腸癌的前驅「大腸息肉」並進行切除,將可避免大腸癌風險。而現在,國健署也有提供50-74歲民眾公費大腸癌篩檢服務,每2年可進行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民眾可善加利用。另外陳俊欽主任也建議,年滿50歲的民眾應接受1次標準化大腸鏡檢查,平時也應多吃蔬菜水果、新鮮食材,避免高油脂類、西化飲食等,對腸道健康、預防保健才能更有幫助。
石門養護中心女病患亡「未通知就火化」 家屬1個月後才知道:根本殺人機構
新北市陳姓男子3年前透過新北市社會局將領有身心障礙證明的蘇姓親姊姊送往石門區某護理之家安置,直到今年6月收到通知,才發現親姊姊已病逝超過1個月,遺體已經火化。無緣見最後一面,陳男痛斥養護中心是殺人機構,涉及「毀屍滅跡」,市府單位對此疏失致歉,已檢討服務流程與通報機制,並調查相關人員失職狀況,依考績會程序辦理懲處。據《壹蘋新聞網》報導,陳男由於無力照顧患有重度智障的蘇姓親姊,3年前委託新北社會局將她送至石門區某護理之家,由於蘇女為低收入戶,由社會局共補助3年、146萬元安置與醫療費用,但陳男卻在今年6月收到公部門通知,蘇女已死亡超過1個月,遺體已被葬儀社火化。陳男6月得知此事相當震驚,後來從社工得知親姊已經死亡,無緣見到最後一面,據陳先生爆料,他在6月13日詢問社福中心社工關於姊姊住院近況,才得知死訊,不滿姊姊過世已超過一個月,護理之家及社福中心皆未通知,而擅自將姊姊遺體火化,質疑機構對姊姊生前遭護理之家凌虐,且有照顧不當情事,才會選擇快速火化「毀屍滅證」,他也對於見不到家人最後一面哭泣難過,痛斥養護中心是殺人機構。據了解,蘇女住進護理之家曾因胃食道逆流併十二指腸潰瘍、左胸膿瘍住院,後來康復,不過今年5月8日因發燒、血氧濃度低等症狀,送至八堵礦工醫院治療;5月12日醫院致電護理之家蘇女已死亡,享壽64歲,死因為肺炎併呼吸衰竭,次要原因為尿路感染、鉀離子濃度低下、糖尿病、高血壓。護理之家在5月13日聯繫社會局社福中心,告知蘇女就醫期間病逝,並稱「家屬同意由機構處理喪葬事宜」,由葬儀社火化遺體,社福中心以為家屬知情並同意由機構處理後續,因此未再通知家屬。悲傷的陳男不滿養護中心處置,民代接獲陳情後召開協調會,對此,新北社會局回應,對個案於機構安置期間病逝並由機構直接火化,未能及時通知家屬,造成家屬遺憾,致上最誠摯的歉意;目前針對內部與機構檢討查核機制,將檢討服務流程與通報機制,懲處相關人員。另外,衛生局表示,接獲民眾反映護理機構住民照護及緊急聯絡相關疑義,即協同社會局同步前往該機構現場查核,發現該住民為社會局保護安置個案,經檢視醫院診斷紀錄死亡原因為「肺炎併發敗血症」,依機構陳述及相關護理紀錄等相關事證,尚難認定該住民有遭受不當對待之情事,該機構內亦無設置監視設備。除此之外,該機構112年的督導考核有多項分數未達標準,包括無品質相關教育訓練、照護清冊未完備、無性騷擾事件處理流程等,將持續追蹤督導改善,強化照護品質,同時和社會局盡力提供家屬協助,若仍有相關醫療爭議,也可協助申請醫療爭議調解。
婦人頭暈、嘔吐持續2年!「每天暴瘦1公斤」 檢查竟是患十二指腸癌
62歲張姓婦人2年前連續數週出現嘔吐、頭暈、血便症狀,還吐到脫水「每天暴瘦1公斤」,輾轉治療都未好轉,直到掛急診胃鏡檢查時醫師決定「看深一點」,才發現病因竟是十二指腸被腫瘤堵住!出現3症狀 當心是小腸腫瘤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副院長葉俊杰指出,小腸腫瘤(包含十二指腸、空腸及迴腸)十分少見,盛行率僅約萬分之1至2,常見症狀包括腹痛、血便或嘔吐,往往因為事先難以察覺,等到發現時都已經擴散到其他器官,往往得一併切除。標準惠普手術 需大範圍切除器官及重建葉俊杰指出,張姓婦人腫瘤位置恰巧在十二指腸中段,在胰臟、膽管、腸道交會點附近,十分險峻,標準作法是進行「惠普手術」也就是切除部分胃、胰臟頭、膽囊及全部十二指腸與重建,雖然可以徹底清除腫瘤,但大範圍切除器官及重建,會顯著影響手術後營養吸收,對於患者術後的生活品質造成重大影響。量身訂做手術 保3臟器助享健康人生隨著醫療團隊技術日益純熟,手術及影像檢查器具更加進步,已經可以根據個別病患病況,量身訂做適當手術策略,做到「只切需要切除的部位,不作多餘破壞」,保留其他臟器功能,讓患者術後更快回覆生活機能。葉俊杰表示,針對張姓婦人的病情,醫療團隊根據術前詳細評估,決定採取「量身訂做」手術,手術過程中僅需切除三分之一的十二指腸,清除區域淋巴結,刻意繞過胃、膽管及胰臟等重要器官,不僅確保癌症治療效果,也保全原有器官功能,將術後影響降到最低,術後也安排輔助性化療,順利在切除腫瘤與維繫生活品質兩者之間尋求最佳平衡點。這些情況都是高風險群 出現異常症狀快就醫葉俊杰提醒,若民眾長期有腸胃息肉問題,或者十二指腸潰瘍等前兆,都是高風險族群,萬一合併嘔吐、暴瘦等症狀,務必與醫師進一步溝通討論治療方式,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2年遭家暴16次…人妻慘斷腸「終身掛糞袋」 莽夫寫信嗆:做人留一線
大陸四川省1名謝姓女子與賀姓丈夫結婚2年間,被家暴高達16次,最近1次讓她多處器官受損,腸子斷裂,未來只能透過人工肛門排便。事隔1年,2人離婚訴訟終於開庭,謝女向媒體透露,賀男曾寫信給她道歉,內容卻提及「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得人饒處且饒人」等語,讓她感覺備受威脅。綜合陸媒報導,謝女2020年與賀姓丈夫相識,隔年登記結婚,未料丈夫婚後性格丕變。謝女懷有6個月身孕時,就曾遭男方拿刀猛砍,接下來的日子也不斷遭受暴力對待,其中5次報警處理,僅被警方當成家庭糾紛處理。2023年4月,謝女欲尋求公家單位協助簽署離婚協議,卻遭賀男強擄進飯店痛毆。謝女當時傷勢嚴重,包括肝臟、十二指腸、肺臟、腦部、胸腔及腎臟都受損,左側肋骨也被打斷;由於被害人的腸子斷裂,醫師為了救命,只能在她的腹部切開人工肛門,接糞袋來排便。此外,經過1年的治療追蹤,醫院判斷謝女的左腎已經徹底失去功能,右腎的狀況也還在不斷惡化。事發後,賀男終於被刑事拘留;謝女則回到娘家靜養,2人女兒由男方家人撫養。2023年12月,成都市武侯區檢察院以賀某涉嫌故意傷害罪、虐待罪向武侯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由於謝女和賀男的女兒已到了就讀幼稚園的年齡,為了釐清女兒監護權的歸屬,2人的離婚糾紛案特別提前到5月31日開庭審理。5月30日和31日,因涉嫌轉移夫妻共同財產至多名親屬處,謝女起訴賀男及其親屬的5起侵權責任糾紛案及離婚案開庭審理。謝女向媒體透露,賀男曾寫信給她道歉,內容卻提及「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得人饒處且饒人」等語,讓她感覺備受威脅,「婚姻3年,前2年他一直在傷害我,我等這個離婚等得太久了,甚至付出了健康的代價,現在終於等到了。」◎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常應酬喝酒」壯男胰管長結石 不開刀無傷口!膽胰管內視鏡精準碎石
40多歲的張先生經常喝酒應酬,時間長達二十幾年,逐漸養成酗酒習慣。在今(2024)年農曆年前的一次聚餐又是牛飲喝酒,發生上腹劇烈疼痛到甚至無法坐或立,並且感覺噁心,吃了東西也全部嘔吐。張先生隨即被送到附近醫院,經醫師診斷為「酒精性胰臟炎合併胰管結石」。電腦斷層攝影顯示「胰臟胰管」內出現一顆約1公分的結石,導致胰管嚴重阻塞進而發生「胰臟炎」。張先生最後被轉診至中醫大附醫內視鏡暨超音波診斷治療中心,接受「膽胰管內視鏡碎石」治療。中醫大附醫內科部消化系副主任黃文信醫師透過膽胰管內視鏡,進行「體內震波碎石」,成功將胰管結石擊碎,接著再將碎裂的石頭取出,手術時間僅90分鐘。治療後張先生的劇烈腹痛情形隨即消失,並聽從醫師建議終於認真戒酒,重拾健康的胰臟以及健康人生。黃文信醫師表示,胰臟炎是胰臟的發炎性疾病,可分急、慢性。急性胰臟炎的症狀多為突發性的腹痛,且具持續性,痛感會傳到背後;慢性胰臟炎則與急性胰臟炎反覆發作有關,酒精則是造成慢性胰臟炎合併胰管結石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慢性胰臟炎最常見的原因包括長期酗酒、新陳代謝疾病、或是先天性膽胰管構造異常。在台灣,大約有一半的慢性胰臟炎病人會產生胰管結石,結石阻塞胰管,造成慢性腹痛或反覆性的胰臟炎發作。黃文信醫師指出,正常的胰管直徑小於3毫米,當有大於5毫米以上的結石卡在胰管內時(張先生為1公分胰管結石),極不容易靠傳統內視鏡取出。胰管結石的產生,主要是由胰液裡過飽和的碳酸鈣沉澱結晶所造成。這些胰管結石非常的堅硬,逐漸變大後就會卡在胰管,阻塞胰液流入十二指腸阻礙消化。病人可能會出現飯後腹脹、消化不良、脂肪便、甚至體重減輕的情況,阻塞的胰管結石會造成胰管高壓、胰管擴張以及更嚴重的胰臟發炎。黃文信醫師進一步分析,以往的治療方式會透過內視鏡將取石網或碎石器伸進到胰管內嘗試將結石絞碎後取出;但因碳酸鈣組成的胰臟結石質地堅硬,特別是較大的結石,內視鏡取石網無法碎石並取出,治療效果往往不佳,最後病人只能置放胰管支架引流胰液,有時需要長期反覆地置放胰管支架,嚴重者甚至需要轉介到外科進行開刀手術治療。黃文信醫師說,膽胰管內視鏡是一條直徑僅3.5毫米的內視鏡導管,使用這條纖細的導管,經由十二指腸鏡的管腔,進到胰管內進行雷射或震波碎石,可以讓病人在不開刀、無任何傷口的情況下,順利碎石及取出胰臟胰管內的結石。膽胰管內視鏡除了用來治療胰臟胰管結石之外,膽胰管內視鏡也能深入肝臟膽管內,清楚地觀察膽管內的病灶,進行直接切片檢查,突破傳統攝影術的限制,也因此大大提高膽胰管的腫瘤診斷準確率。膽胰管內視鏡的應用,比起傳統治療,病人不必承擔較高的手術風險及併發症,膽胰管病灶能被早期診斷。中醫大附醫自2020年執行全台首例的膽胰管內視鏡「震波碎石」,難度頗高臨床治療經驗豐富,成功將胰管結石擊碎取出至今已經累積數十例。黃文信醫師呼籲,不明原因的腹部疼痛,都應盡早就醫評估,可能是因膽胰管狹窄及懷疑有膽胰管腫瘤導致的腹痛、黃疸、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或困難的膽胰管結石導致的急慢性腹痛,進一步無法以傳統內視鏡診斷治療者,考慮是否接受膽胰管內視鏡的診斷與治療。
2年被家暴16次!陸女被打到「終身掛糞袋」 老公還涉離婚前非法轉移財產
中國四川一名謝姓女子與賀姓丈夫結婚2年期間,被家暴高達16次,最近一次家暴更是讓她多處器官受損,腸子斷裂,只能透過人工肛門來排便。謝女多次提出離婚的請求,賀姓丈夫卻始終不同意,2人之間刑事、民事訴訟,糾纏不清。事隔一年,離婚訴訟終於將於5月31日開庭審理。謝女透過媒體發聲,表示不但要爭取女兒的監護權與應該分割的財產;還要在刑事訴訟中繼續提交證據,將丈夫的「傷害罪」更改為「故意殺人罪」,為自己的暴行付出代價。綜合陸媒報導,謝女2020年與賀姓丈夫相識,2人2021年5月20日登記結婚。沒想到丈夫在婚後性格丕變,在謝女懷有6個月身孕時,就曾被丈夫拿刀猛砍,所幸緊急送醫搶救後度過險關。接下來的日子,謝女也不斷遭受暴力對待,其中有5次報警處理,只被警方當成家庭糾紛處理。2023年4月,謝女欲尋求公家單位協助簽署離婚協議,但老公事後反悔,將她強擄進飯店裡痛毆與性侵,直到路過飯店走廊的房客聽到謝女淒厲求救,她才被救了出來。當時,謝女因為遭到痛毆,身受重創,包括肝臟、十二指腸、肺臟、腦部、胸腔及腎臟都受到傷害,左側肋骨也被打斷;而她的腸子因為被打到斷裂,醫師為了救命,只能在她的腹部切開人工肛門,接糞袋來排便;此外,後經一年的治療追蹤,醫院判斷謝女的左腎已經徹底失去功能,右腎的狀況也還在不斷惡化。謝女腸子因為被打到斷裂,醫師為了救命,只能在她的腹部切開人工肛門,接糞袋來排便。(圖/翻攝新浪網)傷害事件發生後,賀姓丈夫終於被刑事拘留。謝女回到四川成都父母家靜養,而兩人的女兒由賀姓丈夫的家人撫養。2023年12月,成都市武侯區檢察院以賀某涉嫌故意傷害罪、虐待罪向武侯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目前開庭時間未知。但由於2人的女兒已經到了就讀幼稚園的年齡,為了釐清女兒監護權的歸屬,2人的離婚糾紛案特別提前到5月31日開庭審理。謝女向陸媒記者表示,雖然刑事案件開庭時間未知,但她會繼續提交證據,爭取將賀某的罪名更改為「故意殺人罪」。而離婚的民事訴訟中,主要的目的是成功與賀某離婚並且取得女兒的監護權,要求賀某每月支付人民幣1500元(約台幣6700元)的撫養費,以及其他應得的夫妻財產分割。此外,謝女還提到,她發現賀某在離婚訴訟前,將財產轉移到多名親戚名下,涉嫌非法轉移夫妻共同財產,因此她已向賀某以及其親屬提出5起侵權責任糾紛訴訟,將於5月30日開庭審理。謝女向記者表示:「婚姻3年,前2年他一直在傷害我,我等這個離婚等得太久了,甚至付出了健康的代價,現在終於等到了。」◎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台灣光罩執行長吳國精驟逝 醫示警「膽管癌早期不易診斷」:6症狀要小心
台灣光罩執行長、半導體業先驅吳國精,在4月初因身體不適至醫院檢查,才得知罹患膽管癌,最後於昨(18)日深夜10時33分驟逝,享壽75歲。對此,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曾在臉書粉專指出,膽管癌是不常見的疾病,很難醫又不好診斷,會出現黃疸、茶色尿、右上腹痛、皮膚癢、食慾不佳等症狀,不容易早期診斷,有時候是等到癌細胞轉移到肝,出現一個一個腫瘤才被發現。錢政弘提到,膽管癌依發生的位置分為「肝內膽管癌」和「肝外膽管癌」,肝內膽管癌有78%是長成一坨(塊狀),用腹部超音波是看得到的,但有16%是沿著膽管長,6%藏在膽管內,這二型用超音波就看不太清楚;而肝外膽管癌在超音波下很容易被十二指腸內的空氣遮蔽看不見,不容易早期診斷,並有九成的膽管癌都是屬於肝外膽管癌。關於膽管癌的危險因子,錢政弘透露,包含膽管結石、膽結石(膽囊結石)、B型肝炎和C型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有毒物質(如農藥、橡膠、印刷油漆等)、抽菸、幽門桿菌感染、糖尿病和含糖飲料,都有可能促進癌細胞增長。錢政弘也表示,腫瘤塞住膽管會使膽汁排不去,此時患者可能出現黃疸、茶色尿、灰白便等狀態,若懷疑膽道阻塞或黃疸,可以抽血驗膽色素和鹼性磷酸酶;另外,像是右上腹痛(感到悶、漲)、皮膚癢(手掌和腳底最明顯)、食慾不佳(體重減輕、營養吸收變差),均為膽管癌可能的症狀,要請民眾小心注意。最後,錢政弘提醒,40歲以上有肝病、膽結石或工作上會接觸有毒物質的人,平時要注意小便的顏色是否正常,在飲食方面除了少喝含糖飲料之外,也建議有膽結石的人不要吃生食,飲食要注意清潔衛生,避免造成膽囊、膽管甚至是肝臟發炎化膿,長期膽管發炎會增加罹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