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遺跡
」大陸暴雨+洪水 鄱陽湖半年間「乾旱→破歷史水位」成境內最大湖
大陸近期連日暴雨,長江中下游處處是水災,就連鄱陽湖的水域面積都來到近10年最大,五大支流入湖口的濕地更是直接被淹沒,景象令人不敢置信。洪水淹沒的區域還在擴展中,鄱陽湖暫時成為大陸最大湖泊。(圖/大陸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綜合《新華網》、《中國青年報》報導,鄱陽湖主體及附近水域面積於7月8日18時達到4206平方公里,為近10年最大,比5月27日增大1999平方公里,較歷史同期平均值(3510平方公里)多出2成。(圖/新華網)據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表示,7月7日至8日江西省有35個縣市下起暴雨,影響範圍是自1961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昨(12日)0時鄱陽湖星子站的水位已超過22.52公尺,創下最新記錄,但長江中上游依舊有強烈雨勢。(圖/大陸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據《民聲天下》、《民生談》資訊顯示,7月8日鄱陽湖水體面積約4942.6平方公里,比7月2日的3579.6平方公里增加了大約38%,已超越原本大陸最大、面積有4537公里的青海湖。去年才因為乾旱而露出千年遺跡「落星墩」的鄱陽湖,短短半年反而成為最大湖,讓人感嘆大自然的力量果然是人力難以改變。
鄱陽湖水位下降 千年遺跡「落星墩」重見天日
中國長江中下游自7月下旬以來陷入嚴重乾旱,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分被列為「特旱地區」,江西省境內的「中國第二大淡水湖」鄱陽湖提前進入枯水期,湖內的千年歷史古蹟「落星墩」因此重見天日,露出水面下的全景。綜合陸媒報導,過去鄱陽湖通常要到11月中旬才會進入枯水期,一直到隔年的3月才會結束,因此落星墩僅有約5個月的觀賞期;根據鄱陽湖水文站「星子站」8日的統計數據,當地水位比長年來的同期均水位少了5.06公尺,只剩下9.99公尺。今年乾旱情形嚴重,因此落星墩提早重現於世。鄱陽湖的湖面龜裂。(圖/翻攝自《中新社》)傳說落星墩在五代時期就已出現,由於形如星斗而得名,當時被稱為「寶石山」,宋初曾在石島上建亭院,往後歷代都進行維修;明代時又增建浮玉樓、玉京軒、崗漪軒、清暉閣等亭台樓閣,但都已歷盡滄桑,剩下些許殘跡。落星墩遠看像是漂浮在水面,在北魏時期的地理名著《水經注》中就曾形容:「落星石,周蛔百餘步,高五丈,上生竹木。傳曰有星墜此以名焉。」而宋人蔣之奇也曾經用「今日湖中石,當年天上星」來形容它。此外東晉陶淵明、宋朝王安石均曾作詩吟詠。由於受到乾旱影響,當局預估目前鄱陽湖的水位將持續下降,且江西省10月中旬的降水仍將持續減少,甚至是毫無降雨,為此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分的氣象局公告,已出動進行防災抗旱,只要氣候條件允許,也會從11月開始,適時啟用人造雨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