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トラフ
」 地震 南海海槽![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89707/sm-325caf78d41548c8b7fb88b839b5689b.jpg)
日本宮崎6.9強震 「南海海槽地震」登熱搜
日本九州宮崎縣台灣時間13日晚間8時19分發生規模6.9地震,震央位於日向灘,地震深度30公里,最大震度5弱,高知縣和宮崎縣緊急發布海嘯警報。由於地震震央位置與去年8月的南海海槽地震相近,因此南海海槽(南海トラフ)瞬間又登上熱搜,日本民眾都相當關心。根據日本氣象廳指出,南海海槽地震(南海トラフ)是指以駿河灣至日向灘海岸的板塊邊界為震央,每隔約100至150年反覆發生的大規模地震;如果發生科學預測的最大地震之一的南海海槽地震(南海海槽大地震),靜岡縣至宮崎縣的部分地區以及關東地區的地震烈度有可能達到7級,預計將襲擊太平洋沿岸的廣大地區。日本氣象廳提到,2024年是造成嚴重破壞的昭和東南海地震(1944年12月7日)80周年,自從上一次南海海槽地震「昭和東南海地震(1944年)和昭和南海地震(1946年)」發生以來,已經過去了大約80年,預測下一次南海海槽地震即將發生。日本氣象廳也提到,先前的南海海槽地震是1944年發生的昭和東南海地震,和1946年發生的昭和南海地震,這兩次地震的發生時間相差約兩年,此外,該地區西半部有可能首先發生大規模地震。另外,根據《Nownews》報導,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過去曾指出,「南海海槽大地震」是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互相推擠導致的大型地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9/389699/sm-7bd1bd2f97f9fe29c8ca51a573fadf89.jpg)
日本宮崎6.9強震! 氣象廳「南海海槽大地震」緊急會議結果出爐
日本宮崎縣在當地時間13日9時19分(台灣時間8時19分),發生規模6.9強震,觀測到最大震度5弱,日本氣象廳緊急召開「南海海槽大地震」會議,結論為「調查終了」,意即未達發布「南海海槽大地震臨時資訊」標準,目前不需採取特別災害措施,相關地區居民可維持日常生活。此外,海嘯警報也在當地時間凌晨0時左右全面解除。綜合日媒報導,日本當地時間晚間接近8時半開始,宮崎縣東側海域的日向灘陸續發生多起地震,其中規模最大的地震為6.9,地震深度30公里,最大震度5弱。由於此次震央地點在去年8月,曾發生過規模7.1強震,加上震央位置在「南海海槽」(南海トラフ),日本氣象廳隨即針對高知縣和宮崎縣發布海嘯警報,同時緊急召開專家組成的「評估研究小組」檢討會,評估這起地震是否與南海海槽地震有關。當時,受到地震影響,高知縣和宮崎縣外海均觀測到20公分高的海嘯,日本氣象廳也呼籲,實際上發生的海嘯高度,可能會比觀測到的高度還高,提醒民眾不要靠近已被發布「海嘯注意報」地區的海岸、河川。後來,日本氣象廳組織的「南海海槽地震臨時情報(資訊)」會議結束,結論為「調查終了」,調查結果顯示,南海海槽發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並沒有增加,民眾可維持日常生活,海嘯警報也在凌晨0時左右解除。然而,日本氣象廳也指出,未來幾天該區域仍要注意地震發生的可能,部分地區最大震度仍有機會達到5級或5級以下。日本氣象廳緊急召開「南海海槽大地震」會議,結論為「調查終了」。(圖/翻攝自X)根據日本氣象廳「南海海槽地震臨時情報」流程,如果在南海海槽沿線發生規模6.8以上的地震,或是觀測設備檢測出地殼異常變形,便會被視為與南海海槽地震有關聯,此時氣象廳就會先啟動「調查」過程。報導指出,日本氣象廳最早是在2019年開始實施這套流程,並於去年8月宮崎縣發生規模7.1地震後首次公布。值得注意的是,「南海海槽地震臨時資訊」有分成幾種類別,若是帶有「巨大地震警報」的關鍵字,代表發生規模8或以上的地震,且需針對下一次大地震發出警報,同時讓住家容易遭遇海嘯威脅的居民提前一週撤離;如果關鍵字為「巨大地震注意」,則是發生規模7以上到8以下地震;「調查終了」則意味著氣象廳評估地震與南海海槽無關。另外,「南海海槽大地震」是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的互相推擠造成的大型地震,週期大約在100至150年,過去曾於1944年與1946年發生。在日本311大地震發生後,專家學者曾預測日本在2030至2040年間,有70到80%的機率發生規模9.1的南海海槽大地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0/355330/sm-0101f89636c2bfd9c3fa0a8059913c7e.jpg)
強度超越311?南海海槽若大地震日本恐23萬人罹難 昔釀富士山噴發
日本宮崎縣8日發生芮氏規模7.1強震,隨後日本氣象廳發布南海海槽(南海トラフ)地震臨時情報「巨大地震注意警報」。南海海槽特大地震是每100年至150年會發生1次,據日本中央防災會議2019年的試算結果,南海海槽若發生大地震,恐造成23萬人罹難,死亡人數會比311大地震多14倍;在1707年的寶永地震49天後,還引起富士山大規模噴發。綜合日媒報導,日本宮崎縣8日下午突發芮氏規模7.1強震,造成全日本民眾恐慌,日本氣象廳也緊急分析這次地震與南海海槽地震關聯性,並發布南海海槽地震臨時情報「巨大地震注意警報」,通知民眾日本今後發生大規模地震的可能性提升,並呼籲做好防災應對措施。有不少網友也好奇南海海槽大地震有多可怕,據悉,南海海槽為水深4千公尺級的海溝,位於日本四國南方海域,水深約4000公尺,東側達靜岡縣外海、西側則到九州外海,平均每100年至150年就會引發芮氏規模8等級的大地震;日本有紀錄以來最大規模地震是1707年的寶永地震,芮氏規模達8.6,更在地震後49天,發生富士山大規模噴發的狀況。而日本政府一直以來都很重視「南海海槽大地震」,在2019年5月的中央防災會議中也公布試算結果,若南海海槽又發生大地震,罹難人數估計會有23.1萬人,比2011年3月11日規模9的東日本大地震多14倍。311大地震因地震和海嘯致死人數約1萬59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