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
」 美國 外交部 賴清德 台灣 川普![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96809/sm-8227e421977a24f45550161f62b358ff.jpg)
美國國務院官網刪「不支持台獨」 外交部回應了
美國國務院官網頁面13日更新資訊,其中有關美台關係現狀內容,刪除了「不支持台獨」等文字,引發各界關注。對此,外交部今(16日)表示,美國此舉確認台灣在全球舞台上的重要地位,是領先的民主政體與科技重鎮,顯示美方將持續關注台海和平,反對任何改變片面現狀的行為。外交部表示,國務院更新的內容再次確認台灣在全球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強調台灣是領先的民主政體與科技重鎮,並且是美國在印太區域的關鍵夥伴。美方同時指出,台灣已成為美國在貿易與投資、半導體及其他關鍵供應鏈、投資審查、科技、健康、教育及推動民主價值等領域的重要夥伴。外交部強調,美方在此次更新中還特別提到,持續關注台海的和平與穩定,並反對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行為。美方期待兩岸分歧能以和平方式解決,並重申依據「台灣關係法」對台灣的安全承諾。另外,外交部進一步指出,美方強調台美貿易與投資關係不僅促進了美國的利益,也為美國創造了經濟與就業機會。美方將繼續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並在適當的情況下支持台灣成為正式會員。未來,台灣會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與經濟及社會韌性,堅定守護家園,同時深化與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共同促進台灣及各國的共同利益與人民福祉,以及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4/396424/sm-7023a55a7e0912668c423650596bfc16.jpg)
賴清德一句話軍工股急拉!「這2檔」直攻漲停板 雷虎漲逾9%
因應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總統賴清德今(14)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後,發表談話表示,將持續推動國防改革,讓國防預算達到GDP3%目標。軍工股午盤後應聲強彈,邑錡(7402)、波力-KY(8467)直攻漲停,雷虎(8033)漲逾9%。雷虎午盤後急拉,終場上攻至68.6元,大漲9.4%;晟田(4541)也是午盤後急拉,一度站回35元,終場收在34.9元,上漲2.5%。駐龍(4572)上漲1.9%,漢翔(2634)午盤後股價走高至45.5元,終場上漲2.71%,台船(2208)走高上漲1.61%,長榮航太(2645)上漲0.49%。賴清德強調,台灣願意也持續在各層面和美國合作,共同追求區域安定繁榮,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願景,或許政策上各有變動不同,但台美互信和緊密合作將會穩定持續,國人可以放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4/395044/sm-85be67e5c46bb52191da062a9efad695.jpg)
中泰發聯合聲明!零容忍打擊人口販運、電詐 重申一中原則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泰王國建立外交關係50周年暨「中泰友誼金色50年」之際,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的邀請,泰王國總理佩通坦·欽那瓦於2月5日至8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兩國年內首次高層交往。中泰發布聯合聲明提到,以零容忍的堅決態度,加強打擊人口販運、電信網路詐騙、毒品走私、非法網路賭博、洗錢等跨境犯罪,並且重申不支持任何「台獨」主張。根據陸媒《新華社》報導,中泰發布聯合聲明共22項,雙方重申,中泰是相互尊重、互相幫助、相互理解、願景一致的好鄰居、好親戚、好夥伴;2022年主席習近平歷史性訪問泰國時達成的關於構建更為穩定、更加繁榮、更可持續的中泰命運共同體的共識,同意進一步深化雙邊合作。雙方繼續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支持,中方尊重泰國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支持泰國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並支持泰國在國際區域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泰方重申,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支持任何「台獨」主張,支持中國「一國兩制」方針。聲明提到,雙方將持續深化促進經濟韌性、高品質發展、清潔能源、數位經濟和綠色發展等領域合作,透過擴大市場准入、推廣高品質產品、擴大電子商務合作等方式,促進雙邊貿易發展,共同推動中泰地理標誌產品互保試點項目等知識產權務實合作項目,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行為;將加強產品品質和安全監管合作,鼓勵使用電子貿易單據,持續增強貿易便利化;將增進供應鏈互聯互通,特別是在半導體、電池、電動車、高端電子等產業促進企業交流合作,支持雙方參加對方舉辦的各類貿易展;將維護促進公平競爭的貿易環境,加強清潔能源開發和能源轉型合作,持續推動「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夥伴關係下的相關合作。為促進投資,泰國願同中方在資本市場互聯互通、跨國金融商品流通領域建立長期投資夥伴關係,並在人工智慧、醫療、環境、電動車等未來、創新、先進產業進行研發合作;雙方將加速磋商《中泰經貿合作五年發展規劃共同行動計畫(2025-2029)》,爭取儘早達成協議。此外,雙方認為,加強互聯互通是地區經濟整合和共同發展的重要推手。雙方同意共同加速中泰鐵路第一期工程建設,盡快確定第二期合作模式,爭取儘早啟動二期工程建設,應紮實推進中老泰聯通發展構想,確保三國早日實現「無縫連結」;雙方同意加強鐵路、公路聯通,優化海關及衛生及植物檢疫程序,同時發揮泰國作為中南半島中心的戰略位置作用,全方位加強地區基礎設施、物流、監管、數位化互聯互通,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形成互補,推進地區互聯互通水平。雙方也同意進一步利用兩國持普通護照人員互免簽證協議便利雙邊人員往來,支持高品質、新型旅遊合作,加強旅遊安全合作,鼓勵航空公司增加非熱門城市間直航。雙方重申,致力於透過加強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合作,進一步加強两軍各層級交往、聯演聯訓、國防工業、能力建設、人員培訓和技術轉移等領域合作,促進本地區和平與穩定。雙方強調,在雙邊、瀾湄合作等地區合作機制下,以零容忍的堅決態度,加強打擊人口販運、電信網路詐騙、毒品走私、非法網路賭博、洗錢等跨境犯罪,進行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行動,將進一步討論儘早確立適當協調合作機制,有效打擊網賭電詐,同時同意積極參與「平安瀾湄行動」,共同推進瀾湄司法合作,維護地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雙方重申共同維護東協中心地位,做大做強東協主導的合作機制,促進開放包容區域架構,推動區域發展合作。兩國將攜手共建中國東協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五大家園」,推進中國東協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建構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雙方同意推動高品質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支持中國香港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期待2025年儘早簽署中國-東協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兩國將在東協印太展望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加強互利合作,在全球發展倡議下探索合作新機,推動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雙方也重申並維護促進南海和平、安全與穩定,和平解決爭端的重要性,兩國將繼續與其他東協國家一項努力,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推動早日達成有效、富有實質內容、符合國際法的「南海行為準則」。最後,中方祝賀泰方成為金磚夥伴國,泰方期待中方積極支持泰方申請成為金磚正式成員國;泰方全力支持中方主辦2026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待與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共同合作,以取得更多務實成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7/393477/sm-d92490ae7a951bcc4946375fce8e90f4.jpg)
川普證實石破茂下週將訪白宮 7日舉行美日元首會談
美國總統川普1月31日證實,日本首相石破茂將於下週造訪白宮。這將是川普第二次就任後,兩人的首次會談。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政府透露石破這趟訪美行將在2月6至8日進行,《朝日新聞》也指出,會晤則在2月7日舉行。綜合日媒報導,川普1月31日證實消息,透露石破茂將於下週訪美,雙方屆時將舉行日美元首會談,會晤內容則預計將就加強國家安全和印太合作、日本企業在美投資等問題進行討論。川普在白宮總統辦公室向媒體表示,他很「期待」日相下週的來訪,但未提及石破的名字。川普說,「他下週會來,會來和我談話,我很期待。」另外,川普還再次提及已故前日相安倍晉三的名字:「他是我非常親密的朋友。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非常令人悲傷,是最悲傷的日子之一。」據多位熟悉日美關係的消息人士透露,日美2國政府正商定於2月7日在華盛頓舉行日美首腦會談,議程除了討論加強日美同盟合作外,預計還將包括日本增加防衛開支的決定。此外,在日美元首會面之前,川普將先於2月4日邀請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訪問白宮。他也表達了2月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會面的意願。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0/392180/sm-f067dc698017bf8ddbdfa04a3d0968e7.jpg)
因巴拿馬運河問題而關係緊張 美國務卿盧比歐首次出訪選中美洲成焦點
美國史上首位拉丁裔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上任後的首次出訪,將前往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美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稱,盧比歐將訪問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哥斯大黎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和巴拿馬。在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希望重新控制巴拿馬運河後,後者與華盛頓的關係開始緊張。盧比歐是前佛州共和黨參議員,父母是古巴移民。美聯社、法新社報導,盧比歐將於下週或2月初開始首次正式出國訪問,前往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其中包括停留巴拿馬。盧比歐將成為20多年來,第一位首次訪問拉丁美洲的國務卿。盧比歐是出名的對中鷹派人士,他上任後即訪拉丁美洲,而非印太地區,備受各界關注。布魯斯23日表示,這次訪問「應該向美國人以及那些認為『美國優先』口號是孤立主義言論的人發出一個訊號。事實恰恰相反。」布魯斯說,「如果我們要安全、繁榮和發展,就必須確保我們鄰國的利益,而在當今世界,我們的鄰國肯定是南美洲和中美洲。這是他第一次出訪,這是有原因的。這表明了他對此非常認真。」川普自競選以來就承諾,將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驅逐行動」,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他需要拉丁美洲協助,因為大多數被驅逐的非法移民都來自拉丁美洲。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承認,盧比歐訪問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是為了促進川普履行在安全和移民問題上的承諾。布魯斯對記者說,「部長採取了嚴肅的態度,來解決那些直接影響我們讓國家重新站起來的能力問題,並解決為什麼會出現如此高的移民人數。」布魯斯沒有描述巴拿馬運河的任何預期對話細節。瓜地馬拉和薩爾瓦多可能會接收大部分被美國驅逐的移民。雖然盧比歐的訪問日程尚未公布,但很明顯,他在中美洲,特別是瓜地馬拉和薩爾瓦多的訪問,將重點關注與這些國家建立正式協議,以歡迎被驅逐的美國公民回國。而這兩個拉丁美洲國家政府,都表示願意建立新的協議。另外,長期與美國友好的巴拿馬,就川普的威脅向聯合國提出抗議。巴拿馬總統穆里諾(Jose Raul Mulino)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一個小組討論會上表示,巴拿馬運河「屬於巴拿馬,並將繼續屬於巴拿馬」。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91393/sm-43ee79bb489c688b8f38865474d6dbb7.jpg)
林佳龍慶賀川普就職 盼預算審查能支持外交工作
美國總統川普及副總統范斯20日(台北時間21日凌晨)宣誓就職,成為美國第47任總統及第50任副總統。外交部發布新聞稿指出,我國政府向川普及范斯表達誠摯祝賀。此外,外交部長林佳龍也表示,儘管過程中多有波折,但外交部全力以赴,不負使命,感謝立委們肯定外交同仁的努力,也呼籲國內在預算審查上能持續支持外交工作。外交部表示,我國政府期盼在台美關係堅實友好的基礎上,秉持互信、互惠、互利的原則,與美國新任川普政府攜手強化雙方在安全、經貿、科技、教育等各領域的緊密夥伴關係,為兩國人民的福祉以及促進印太地區與全球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共同努力。林佳龍則表示,台灣與美國是共享民主價值的同盟夥伴,近年來台美關係在各項機制下不斷深化,積極推動雙邊經濟合作及貿易投資,讓台美經貿關係邁入全新階段。如同賴清德總統祝賀新任美國政府團隊的賀詞,台美友誼不僅歷久彌新,更持續壯大,雙方在各領域的交流日益緊密,「展望未來台美關係,我們充滿信心與期待」。林佳龍提到,此次總統賴清德邀請立法院長韓國瑜率領慶賀團赴美,出席美國新任總統就職典禮,儘管過程中多有波折,但外交部仍全力以赴,不負使命,看見慶賀團參與過程順利。林佳龍並感謝立委們肯定外交同仁的努力,更是這段時間以來,難得的朝野共識。他也呼籲國內在預算審查上能持續支持外交工作,期盼民主台灣團結一致,「大家都是Team Taiwan」。關於台美經濟關係的進展,林佳龍回顧,川普擔任美國第 45 任總統任內奠定了基礎、展望未來。盼能與美國新任政府在更多項目深化合作或推進,像是《晶片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與「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等互惠互利的重要機制。林佳龍表示,期盼台美雙邊攜手努力,進一步強化經貿夥伴關係,創造更多合作成果,共同為區域與全球的經濟繁榮作出貢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90841/sm-41e3cf33507e0f679aebab88de1a86ea.jpg)
川普新任期第一項重大外交活動 「四方安全對話」就職翌日登場
知情人士表示,美國國務卿和澳洲、印度、日本的外交部長,預計將於21日,也就是美國準總統川普就職日的後一天,在華盛頓舉行會晤。專家表示,此次會議是川普新任期的第一項重大外交活動,將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連續性發出強烈訊號。路透、美國之音報導,四方安全對話是美日印澳這些國家,在對中國影響力日增的共同擔憂下所形成的。川普將於20日宣誓就職,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和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預計將出席該就職典禮。知情人士表示,川普的國務卿提名人、共和黨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似乎有望於20日獲得參議院的確認,為次日的「四方安全對話」外長會議鋪平道路。分析人士表示,在川普新政府如此初期階段召開會議,不太可能推出新的倡議,但會發出強烈訊號。四方安全對話這個團體,旨在表明印太地區民主國家提供了一個可以替代中國的有吸引力的選擇。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印太專家艾德爾(Charles Edel)說,「他們(在會議中)將要做的是相互認識,回顧四方安全對話的現狀,發出連續性的訊號,並開始勾勒出他們希望將該對話帶到哪個方向的想法。」澳洲、日本和印度外長預計也將與盧比歐舉行雙邊會談。黃英賢可能會尋求保證,確保由澳洲、美國和英國發起的「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將按計畫繼續進行。川普尚未公開評論該項目。岩屋毅17日表示,他將強調日本為美國提供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價值。印度一名外交部官員則表示,印度希望討論四方安全對話如何在技術和綠色能源方面加強合作,該團體既不是一個反中聯盟,也不是中國認為的「新北約」。前澳洲官員、現任華盛頓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李約翰(John Lee)表示,這些訪美的外交部長們希望緩解人們的擔憂,即對川普第二屆政府預示著美國將走上更孤立主義的疑慮。他說,「(這是)其他成員國確保川普政府第二任期繼續將四方安全對話視為印太地區關鍵安排的機會,以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90808/sm-a89f97bf1bb9b53c4428a2a09ce0f898.jpg)
籲藍白不能毫無根據刪預算 卓榮泰:首長特別費絕非私房錢
農曆春節將至,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8)日前往金門縣慰勉海洋委員會海巡署金門地區同仁辛勞,並致贈加菜金。卓榮泰表示,今日是他上任後首次前來金門,大家絕不會孤單,總統與行政團隊一定會與所有同仁站在同一陣線,維護大家的工作安全與尊嚴。也表示,「刪不能刪安全,減不能減尊嚴」,維護國家安全的預算不能毫無根據的刪除,不論是統刪或個案性刪減,都要顧慮國家整體安全。卓榮泰指出,金門具有重要戰略地位,不僅位於印太戰略的第一線,也是民主與極權區隔的第一線,與福建的廈門、同安僅有一水之隔,時常應對中國的灰色地帶衝突。過去一年來,便遭受中國海警船侵擾多達54次,而海巡署也出動175次海巡艇進行必要防護。此外,卓榮泰表示,海巡署也積極保障我國漁民作業安全,並擔任防堵疫情入侵的第一道重要關卡,執行所有緊急、繁重與危險的勤務工作,因此他特別在春節前夕前來「國家最前線中的前線」金門巡防區,並代表賴清德總統及全體國人感謝及肯定所有海巡同仁保衛臺澎金馬藍色國土,可謂真正的台灣英雄。卓榮泰強調,為保護國家安全,海委會編列426億餘元推動「籌建海巡艦艇前瞻發展計畫」,規劃於107年至116年的10年期間,陸續建造141艘新式海巡艦艇,持續提升海巡整體戰力。上週五(1月10日)他也前往高雄市見證長濱艦、新型100噸級PP-10096巡防艇、35噸級PP-3525巡防艇交船,並正式命名600噸級巡防艦CG612為「蘇澳艦」,成為執行保衛我國海疆的重要利器。卓榮泰語語重心長地表示,不論是強化海巡裝備及專業人力訓練,或是推動地方重要基礎建設等,都需要預算經費支持,一旦預算遭大幅刪減或凍結,將使相關計畫受到阻撓、無法推展。卓特別呼籲在野黨立委「刪不能刪安全,減不能減尊嚴」,維護國家安全的預算不能毫無根據的刪除,不論是統刪或個案性刪減,都要顧慮國家整體安全;同時,減也不能減尊嚴,首長特別費遭刪減60%,其中包含行政院、法務部等11機關更遭全數刪除。卓榮泰強調,首長特別費絕對不是「私房錢」,而是用作年節及特別勤務或表現的機構加菜金、慰問金等,是政府對於機關同仁及民眾的關懷與照顧,沒有任何一分錢會放入首長的口袋中。立法院昨(17)日通過部分通刪的決議,雖已較先前提出大幅刪減及凍結的提案,進行微幅調整,但仍將造成政府施政窒礙難行,希望在野黨立委能夠傾聽民意,懸崖勒馬,為中華民國臺灣和全體國人創造更多福利與安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9/390189/sm-826b6e4f7a5393c52c282be743d93928.jpg)
點名中國是最大安全挑戰 美防長人選:將堅持長期政策維護台海和平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提名的國防部長人選赫格塞斯(Pete Hegseth)14日在參議院表示,中國是美國國家安全面臨的重大挑戰,他將堅持美國的長期政策,維護台海和平穩定,防止各方發生誤判。美國之音報導,參院本周開始陸續就川普的候任閣員人事,進行聽證會。赫格塞斯的人事確認聽證會14日在軍事委員會舉行。由於赫格塞斯過去有許多爭議,他在這場聽證會被「拷問」近4.5小時才結束。赫格塞斯在1月6日已預先提交一份長達75頁的書面答詢,對兩岸議題的政策立場有較完整的表述。赫格塞斯說,中國是美國國安所面臨最全面、最嚴峻的挑戰。他承諾如果參議院通過其人事案,他將積極加強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部署,以遏制中共咄咄逼人的行為。赫格塞斯在聽證會上說,他強調中共試圖透過各種行動,使其對台灣的控制成為「既成事實」(fait accompli),這對美國是「亦步亦趨的挑戰」(pacing challenge),中國領導人的言論及其軍隊的行動表明,這是非常真實的威脅,若他們成功了,對美國的貿易、軍事聯盟和全球影響力, 將產生負面影響。被問及美國對台軍事援助的優先順序及對台灣自衛能力的評估,赫格塞斯說,美國對支持台海和平穩定有既定長期政策,可以防止誤判。若獲得人事確認,他將審視現有的機密與一般文件資料再向總統提出建議。有參議員要求赫格塞斯答覆,美國是否應在中國侵台時,出兵協防台灣?赫格塞斯表示,美國支持台海穩定的長期承諾已概述在《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及「六項保證」中。獲得人事確認後,他將與總統和其他國安高層一起審視當前態勢,在機密會議中與參議員進一步討論。對於美中軍事交流,赫格塞斯表示,兩軍對話在減少誤判及誤讀,可發揮作用,不過中共的意圖可能無法以對話來正確傳達。中共的行動永遠比言辭更為有力。中共是美國最重大的安全挑戰,五角大廈必須加快努力,強化在印太地區的部署和作戰能力。赫格塞斯只需贏得參議院100席的簡單多數票就能通過人事確認程序。共和黨與民主黨在參議院席次各為53、47位,若表決結果為50對50,參議院議長也就是副總統可以投下關鍵一票打破僵局。參院將在20日川普就職日表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388528/sm-f00e488fd62090d8a16dd428010179fe.jpg)
美智庫預估2025為最危險的一年 台海危機連8年列第一級風險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7日公布2025年「預防優先次序調查」(Preventive Priorities Survey)衝突風險評估年度報告,認為2025年可能是自有此報告17年以來,最危險的一年。報告連續第8年將台海危機列為第一級風險,並將其對美國利益影響評為最高等,不過,在2025年發生的可能性為中等。外交關係協會的預防行動中心(Center for Preventive Action)就30個潛在衝突事件,分析在今年發生的可能性與對美國利益的影響,於去年11月分送1萬5000名政府官員與外交政策學者專家進行調查,有680人回覆。「預防優先次序調查」報告稱,自2008年啟動調查以來,從未有如此多的突發事件被評為「高發生可能性/對美高影響事件」,緊張程度前所未有。30個潛在衝突事件,有28個被判斷為在未來12個月內極有可能發生,或有中等可能性發生。報告稱,中東安全局勢惡化是今年首要問題,其次是對美國本土的威脅(美國國內政治暴力、網路攻擊和南部邊境安全危機)、俄羅斯對烏克蘭和東歐的侵略,及中國在台海及南海的挑釁。報告稱,雖然目前印太地區局勢相對和平,但存在許多閃燃點,尤其是台海和南海問題,可能會突然點燃並迅速將美國捲入。美國同時與兩個主要核武國家發生戰爭可能性,是非常真實的。報告指出,共有8個事件被報告歸類為第一級風險,僅次於中東的第一級風險擔憂是俄羅斯(對烏克蘭和東歐其他地區)和中國(對台灣和南海)侵略行為的衝突。台海危機被評為發生可能性中等,對美國利益影響高的事件。報告稱中國對台灣加強軍事和經濟施壓導致嚴重兩岸危機,可能會使美國及區域其他國家捲入衝突。第一級風險中,發生可能性高、對美國利益影響高的衝突有5件:哈瑪斯與以色列迦薩戰爭加劇人道危機;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建設屯墾區與巴勒斯坦加劇衝突;俄羅斯對烏克蘭取得重大軍事成果,促成對俄有利的停火;美國介入以色列與伊朗情勢的升級;川普可能在美墨邊境部署安全部隊,引起移民人道危機、加劇美墨緊張。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5/387885/sm-8347727934b89f3376375fc8c19c3eb8.jpg)
駐美代表處有望更名? 陳冠廷會龐培歐談台美新局
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委員陳冠廷今(6日)受「福和會」理事長林逸民邀請,出席「美台關係展望國際論壇」,在會中與美國前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同台對談,就美台關係發展深入交換意見。陳冠廷問及曾有美眾議員致函要求國務院將我國駐美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一事,龐培歐回應表示,他任內美台關係成長許多,但仍承認動作太慢,期待未來美國最終能下定決心。陳冠廷會論壇上提及,龐培歐擔任國務卿任內,曾有78名眾議員聯名致函敦促國務院將駐美代表處更名「台灣代表處」,並詢問是否有望在川普第二任期看到台灣駐美代表處正名。龐培歐回應,美台關係在他任內有許多成長,像是移除對台交往的內規,但仍承認動作太慢,無法推動最後的更名。龐培歐強調,美國應持續正視台灣已經是「自主、獨立且民主的政府」的現實,並正面表示,他與即將上任國務卿且立場親台的盧比歐(Marco Rubio)認識很久,期待未來美國最終能下定決心,徹底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存在。針對近期受到廣泛關注的TikTok禁令議題,龐培歐指出,不確定拜登政府在卸任前,如何處理1月19日前「不賣即禁」的禁令。然而,他認為美國現有的法律對電視媒體方面已具備嚴格的外資規範,卻一直未見相關的規定落實在社群媒體業者,除了TikTok外,美國應更全面地應對中共藉由社群媒體操控虛假資訊的行為,這對維護民主價值非常重要。陳冠廷則在討論中強調資訊戰的多層面影響,並主張民主國家應加強合作,共同打擊來自威權主義的資訊干預。與會的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執行長楊雅嚳(JakubJanda)詢問美國如何促進歐洲支持台灣。龐培歐認為,美國應加強與歐洲各國的溝通,闡明台海安全與歐洲利益的密切關聯。陳冠廷則補充說明,台灣在高科技產業、資訊安全及國際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已成為全球經濟與安全的重要支柱;因此,支持台灣不僅是基於道德與價值觀,更是歐洲國家保護自身利益的選擇。陳冠廷最後強調,台灣位於印太地區的戰略核心,不僅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樞紐,也是區域安全的關鍵角色。台海的和平穩定是美國,乃至國際社會應該持續關注且參與的安全議題,很樂見台美在接下來川普總統的任期看到更多層次、多面向的進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0/386030/sm-2deb13d08532241191710552c03aab3f.jpg)
日外相不認同「台灣有事」說 陳冠廷:與陸關係改善不會犧牲台灣
日本外相岩屋毅日前出訪中國大陸時受訪指出,他不喜歡「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說法,民進黨立法委員陳冠廷對此表示,於中日關係的發展,他理解日方的考量,相信中日關係的改善不會以犧牲台灣利益為前提,這是台海也是區域安全的關鍵。針對岩屋毅表示不認同「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說法,陳冠廷指出,作為曾任防衛大臣的岩屋毅,雖然在此次訪中時重申日中建交時的共同聲明精神,但同時也明確表態反對透過武力改變現狀,並主張和平對話,顯示日方在台海和平的基本立場並未改變。「日本新政府的對台方針,需要持續觀察,但台日之間的實質夥伴關係是建立在共同的利益、民主價值、與區域安全利益之上。」陳冠廷強調,觀察岩屋毅的外交資歷,從2006年擔任外務副大臣到現在的外務大臣,一直主張透過對話與合作解決國際分歧,這也反映在他此次對台海議題的談話中。針對岩屋毅在訪中期間宣布將於2025年春季放寬中國公民赴日簽證措施,陳冠廷認為,這反映了石破茂政權試圖在對中關係上尋求突破。然而,他呼籲:「中日關係的改善不會以犧牲台灣利益為前提,這是台海、區域、印太安全的關鍵。」「我們必須清楚認知,台海安全不僅關係到台灣,更是整個印太地區安全與繁榮的重要基石。」陳冠廷進一步表示,台灣將持續強化地緣政治上共同利害關係的周圍國家 ,共同加強實力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陳冠廷呼籲,政府相關單位應密切關注日本新政府的對台政策走向,並透過各種管道持續深化台日實質關係,確保雙方、以及包含美韓菲在內的多方在區域安全議題上的共同立場不受影響。同時他也提醒,在觀察日本對台政策時,不應只著眼於單一發言,而應綜觀其整體外交戰略布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84409/sm-a83cae65d053ccb1377f58d5e1166be9.jpg)
AIT谷立言:台美半導體合作非零和遊戲 點名五大產業共創鑽石十年
「過去十年是台灣的黃金年代,未來十年是鑽石年代,希望台美共同開創未來」。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AIT)處長谷立言20日與眾多企業家座談,點名他看好未來台美合作的產業,包括電動車、電池、無人機、半導體和資通訊產品;他也提到美國的孔子學院已被禁止,但有大量學習華語的需求,台灣人可到美國設立華語教育機構,用繁體字的教科書來教美國人中文。工商協進會20日舉辦第272次公亮紀念講座,邀請AIT處長谷立言專題演講「安全: 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由理事長吳東亮主持。協進會多位會員以英文交流,關心的議題包括台海局勢、軍事戰備、產業發展、關稅與川普新政、以及半導體矽盾等議題。因為美國新任總統當選人川普將在明年上任,外界擔憂關稅壁壘,以及逼迫台灣半導體與其他產業出走、是否會削弱矽盾,谷立言表示,推動台積電在德州投資不是零和遊戲,美國不是要把全部的半導體移到美國,畢竟台灣有最好的供應鏈,他有信心最先進的製程與研發都會留在台灣,但畢竟台灣有土地、人力、水電缺乏等障礙,還有地震威脅,所以多元化佈局是趨勢,離美德日等客戶較近、也能一起設計晶片,有其他的商業效益。谷立言表示,台美雙方在半導體、AI應用上有很好的互補關係。他透露雖然AIT搬到比較大的內湖新家,但也增加100多位新成員、空間已經快不夠用,三年前有6州代表駐守在AIT,現在已有24州的代表,還有很多美國政府機關說要派人來,因為大家已經了解到台灣的重要性。谷立言表示,先前調查時,有92%在台灣的美國企業表示會維持投資或加碼,大部分都覺得台灣是好市場且有成長空間,不覺得有急迫性的威脅來影響投資,但若讓他們覺得很安全、有韌性且準備好,就會更有信心,他也透露,美國企業在台灣目前最關注的議題,第一是缺工、第二是能源,近來已有包括氫能與小型核能、智慧電網等廠商,希望來台合作。而近來美國對中國頻繁推出管制措施,恐影響到台灣業者供應鏈,谷立言表示,主要是聚焦在跟國安有關的領域,因為中國近來積極推動軍民融合,想用科技來強化軍事能力,因此AI、晶片、其他元件等,如果可能會應用到飛彈、衛星系統等,威脅國家安全的產業,就要特別注意。不過美國仍希望兩岸能進行對話,打造良好氛圍,目標是和平解決歧見,符合台灣民眾的最佳利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0/383090/sm-afa583b746a6313bdde73106e503be3e.jpg)
第一島鏈大規模軍演的意義?美學者:共軍已能進行更高層次、更複雜行動
中共解放軍上週在第一島鏈及台灣周邊展開大規模軍事活動。對此,美國賓州大學Perry World House全球秩序資深專案經理、台灣對美遊說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非常駐研究員善學(Thomas J. Shattuck)指出,解放軍透過此次地理範圍非常廣泛的軍事活動,模擬如何在第一島鏈、台灣東部與東南部對台封鎖,提升外國介入的風險與成本,也展現其在西太平洋的作戰能力,結果也顯示,解放軍海空軍已能進行更高層次及更複雜的大規模演習。據《美國之音》的報導,台灣政府上週表示,中國解放軍從本月9日到11日於浙江、福建以東一帶空域開設7處保留區,並舉行了1996年台海危機以來最大規模的海上演習,動員長達70天,包括在台灣周邊、日本南部諸島附近海域以及東海和南海,部署了將近90艘海軍艦艇和海警船,演習模擬了襲擊外國船隻和練習封鎖海上航線。台灣國防部9日在通報中國的軍事活動顯著大幅增加後,也隨即進入警戒狀態,並開設應變中心。對此,專注於研究「兩岸關係、兩岸內政及外交、台灣半導體產業,以及美國印太地區之角色」的善學,13日接受我《中央社》專訪時指出,根據公開資訊,解放軍這次的軍事活動範圍從朝鮮半島以南、日本以西,延伸到台灣海峽中線南端及台灣東側海域,比起今年5月、10月的「聯合利劍-2024A」和「聯合利劍-2024B」,地理範圍非常廣泛。善學也示警,這次的演習表明中共解放軍的海軍及海警聯合行動能力,已不再侷限於環台軍演,而是可以涵蓋整個第一島鏈,而且比起台灣南部海域,軍演焦點更側重北台灣,以及台灣東側及東南方,尤其東部海域是美國或其他國家為台灣提供武器的最可能途徑。雖然善學聲稱,他不認為中共目前能全面封鎖台灣東岸,因為缺乏足夠艦艇執行有效且全面的封鎖。然而,他表示此舉意味著共軍正在練習這種封鎖行動,而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美國或其他盟友突破封鎖的成本與風險,向外國表明「如果有人嘗試派出飛機或艦艇穿越封鎖線,很可能無法安全通過,操縱這些飛機或艦艇的人,也可能無法生還。」善學也強調,此次演習顯示,解放軍海空軍已能進行更高層次及更複雜的大規模演習,「很明顯,這類演習正是他們需要反覆操練的,若未來決定封鎖台灣、封鎖台灣海峽,或軍事入侵台灣,才能增加成功的可能性。」他還提醒,美方官員或許將演習視為超越台海的局勢,因此僅提到東海、南海,刻意忽略台灣海峽、台灣東部海域,認為整體態勢沒那麼嚴重;但從台灣的角度來看,威脅感受度比美國更高。他認為,此種美台解讀上的差異對美台雙方都不利,因為這有機會讓中國凸顯出,美台不一定以相同的方式看待武統威脅,也讓台灣的在野黨有空間質疑美國是否真如民進黨所說,願意全力支持台灣。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7/382957/sm-6601f9c1273edd81e1209be06168fcfa.jpg)
附和韓戒嚴引負觀感 白委:民進黨重創民主應向台人道歉
韓國國會日前表決總統尹錫悅的彈劾案,最終以204票贊成、85票反對通過。而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先前在社群媒體上的相關貼文,被部分輿論解讀為對尹錫悅「戒嚴令」的附和,進一步引發社會熱議。對此,民眾黨一眾立委皆表示,綠營相關行為重創台灣民主形象,籲身為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向台人道歉。張啓楷指出,尹錫悅於12月3日宣布戒嚴後,民進黨立院黨團隨即在Threads發文,稱「Team Taiwan的我們,其實每分每秒都在抵抗世界等級的暗黑惡勢力侵蝕這個國家」。他批評民進黨團的發言呼應尹錫悅的戒嚴舉措,不禁讓人聯想到賴清德過去擔任台南市長時,因拒絕進入市議會而遭監察院彈劾的事件,並質疑這種強勢作為是否在傷害民主核心價值。 張啓楷質疑,民進黨團發文是否因揣摩賴清德的意圖,並認為其立場與韓國國會以204票通過尹錫悅彈劾案形成強烈對比。身為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是否應該為此舉向台灣人民道歉?他提醒民進黨應警惕過去在台南市府與市議會互動中引發的爭議,避免重蹈覆轍而損及台灣的民主形象。林憶君表示,尊重韓國的民主決策,基於台灣跟韓國同屬印太地區第一島鏈國家之夥伴關係,也希望韓國能順利渡過這段國家政治動盪時期。林憶君呼籲,希望韓國總統尹錫悅被彈劾事件,能讓執政黨「引以為戒」,真心傾聽人民的心聲,更希望賴清德總統能真心體會「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意義,從反抗戒嚴起家的民進黨,不要成為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畢竟民主進步、國家安定,台灣社會才會真正進步。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2/382112/sm-7ed1b1b7cb5b50c86abb8daa9f294a1b.jpg)
中共大量軍機艦侵擾台灣 總統府:立即停止一切挑釁
中共連日在第一島鏈區域出動大量艦艇進行軍事活動,並派遣大量軍機艦侵擾台灣。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今(11)日表示,北京當局這樣的行徑,是對印太區域安全穩定現狀的公然破壞,更為國際社會投入不安變數,呼籲中國當局應善盡區域成員義務,立即停止一切挑釁行為。郭雅慧表示,中華民國台灣總統出訪是慣例,台灣對外進行正常的國際交流更不是中國挑釁的藉口。對於中國的挑釁,國軍對於台海情況皆有全面掌握,並能有效應處,確保國家安全無虞,請國人放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6/381796/sm-e51e85c2f5da405d1502196f1da7abb1.jpg)
訪自民黨會幹事長森山裕 林右昌:建立兩黨定期交流機制
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赴日參訪,9日拜訪自民黨黨部並與自民黨幹事長森山裕、青年局中曾根康隆以及國際局代表等人進行閉門會談。林右昌表示,民進黨與自民黨有長久的互動交流,期待未來兩黨間保持暢通且制度化的交流管道,而民進黨正在規劃成立類似青年局的組織,期望未來雙方能定期互訪。林右昌表示,這是他睽違20年後再次拜訪自民黨本部,他代表民進黨賴清德主席感謝歷屆自民黨總裁長期以來對台灣的支持以及對台海安全的關切。林右昌說,自民黨青年局每年訪問台灣更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民進黨正在規劃成立類似自民黨青年局的組織,將由黨內45歲以下的國會議員以及40歲以下的直轄市與縣市議員組成,以做為未來雙方交流的對口,期待未來兩黨間保持暢通且制度化的交流管道,而青年局互訪機制能進一步定期化,並以明年上半年民進黨青年局成立後首訪日本做為目標。在會談中,雙方也就印太局勢、經濟安保、災防應變、氣候變遷等議題廣泛交換意見。林右昌也特別感謝石破茂總理在今年11月的日中首腦會談時,當面向習近平表達對台海和平穩定對日本的重要性並表達關切。林右昌提到剛結束的十二強的賽事說,台日的比賽相當精彩,在賽程中雙方互有輸贏,但勝負倒是其次,他觀察到的是雙方國民對於對方的敬重,不會因為輸贏就惡言相向,反倒是互相加油,這是相當難得也真心的情感,未來台日之間,不只是棒球、在科技、經濟上還有很多的機會可以互相學習,共同發展。民進黨介紹,幹事長、眾議員森山裕為日本重量級政治家,已成功連任眾議員20年,長期擔任自民黨內如國會對策委員長,選舉對策委員長等重要職位,亦曾擔任農林水產大臣,為自民黨骨幹人物。青年局長、眾議員中曽根康隆曾任防衛大臣政務官,立場友台,曾多次拜訪台灣;因祖父前首相中曽根康弘於日本時代曾居住高雄明德新村,亦曾來台拜會祖父故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81583/sm-a21824824916a654af1ab623af6f18be.jpg)
快訊/共軍集結台海「設7處空域保留區」!國軍開設應變中心嚴密監控
中共解放軍動作頻頻!共軍宣布,自今(9日)起至11日,將於浙江及福建以東一帶,開設7處空域保留區。對此,我國國防部今天表示,已開設應變中心,進行嚴密監控。總統賴清德近期出訪南太平洋友邦,引起大陸當局不滿,放話將啟動軍演,我國國防部表示,已於今天上午完成應變中心開設,對解放軍嚴密監控,保持高度戒備。國防部指出,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國軍同步掌握共軍東部戰區、北部戰區、南部戰區船艦編隊及海警船,分別進入台海週邊及西太平洋區域,執行遠海長航等活動,國軍協同海巡兵力綿密監控應處。國防部說明,為因應共軍相關行動,國防部同步啟動備戰操演,依敵情威脅狀況,結合天候等條件因素,於戰術位置實施演練,各外離島部隊提高警覺,針對中共海警等船艦活動,與海巡署密切合作、有效應對。國防部強調,任何單方面非理性挑釁行動,都可能嚴重破壞印太區域和平穩定,且為國際社會所不樂見。共軍近期以來於日、韓、菲律賓及我國周邊相關活動,已經為區域投入不安風險變數。對此,國軍將秉持「不升高衝突、不引發爭端」原則,妥慎應對各種灰色地帶侵擾行動,有能力、有決心、有信心確保國家安全。另外,國防部發布新聞稿,指截至今天上午6時止,共偵獲共機10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西南部空域6架次,另有共艦7艘次及公務船3艘,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國軍已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81193/sm-476e1123a0e81450cc50ad909ceb1a83.jpg)
中國近期單邊行為 賴清德:國安單位有掌握
總統賴清德「繁榮南島 智慧永續」之旅,於帛琉當地時間6日午間(台北時間同日上午)與隨團記者茶敘,說明此次出訪成果,被問及在過境外交上見證台美關係進展的成果,是否擔心中國在外交、軍事上若有進一步行動。賴清德表示,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也是世界的台灣,台灣人有權利,也應該更積極投入世界,國際更多交流不是被極權國家視為挑釁的藉口。至於中國近期在印太區域,包括在台海的單邊行為,總統表示,國安單位和國軍都有掌握,也做最好準備以確保國家安全。賴清德在接受媒體提問時表示,此次出訪除了大家的共同努力以外,他特別感受到天佑台灣,讓這次的出訪能夠異常順利。如同大家所一起經歷過的,我們這一次出訪包括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吐瓦魯國,以及帛琉共和國等三個友邦,並過境美國夏威夷跟關島。賴清德表示,一路上感受到國際友人對台灣的熱烈支持,他非常感動。無論是在友邦接受熱情款待;或是在過境夏威夷州時,代表台灣人民接受夏州議會呈贈的美國國旗及夏州州旗;或是在關島總督官邸演唱兩國國歌,及在關島議會接受友好決議文等;此行他也跟美國不同黨派的好朋友通話、視訊,都代表台灣與這些國家、國際友人深厚的情誼,我們的關係堅若磐石。他認為,一個國家的偉大,不在於人口多少、土地大小,或軍備是否強盛,而是與其文明程度相關。越文明的國家,越重視民主、自由、人權的普世價值,也會重視如何照顧人民,讓人民過更好的生活。他說,參訪的三個國家、過境的兩個地點,都有這些文明指標。雖然是在不同的國家,一樣都有民主信念;雖然是不同的時區,也同樣有自由的空氣。民主自由是台灣與世界交朋友的共同信念。所謂的「突破」,他認為是在面對極權主義擴張的時候,所有理念相近的國家和地區更加團結合作,彼此站得更近、手握得更緊,是為了維護印太地區的民主和平繁榮所呈現的結果。另外,被詢及此行在過境外交上見證台美關係進展的成果,是否擔心中國在外交、軍事上若有進一步行動應如何應對之議題。賴清德表示,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也是世界的台灣。台灣人有權利,也應該更積極投入世界、貢獻世界。國際社會中有更多的交流、理解和合作,都應予以肯定,而不是被極權國家視為挑釁的藉口。至於中國近期在印太區域,包括在台海的單邊行為,總統表示,國安單位和國軍都有掌握,也做最好準備以確保國家安全。總統再次強調,確保臺海和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是國際社會高度共識,中國作為區域的一員,對區域和平穩定也要負相對責任,期盼中國能回到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上,共同為區域和平發展盡一份心力。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外交部長林佳龍、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發言人郭雅慧等均陪同總統出席是場茶敘,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曾智勇(Ljaucu‧Zingrur)、衛生福利部次長林靜儀及駐帛琉共和國大使黎倩儀等亦在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80501/sm-0ed261d2f2386ae3815d117a8a97ce20.jpg)
發文遭疑挺戒嚴 民進黨團否認:民主絕對不走回頭路
南韓3日晚間宣布緊急戒嚴,民進黨團在社群平台上發文將韓國在野黨比喻成藍白兩黨,引發外界質疑。對此,民進黨團今日在記者會上強調絕無支持戒嚴,「民主絕對不走回頭路,民主的問題用民主解決」,之後社群作業在此次後會嚴正審視,也希望國民黨不要持續操作此事。而對於媒體提問,「惹議的發文在發出前有沒有黨團幹部看過」,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並未正面回應。吳思瑤今日表示,這是他國內政,情況未明的狀況下在評論上都要避免造成社會誤解或是過度渲染,甚至引發對立,而民進黨刪文撤下就表達立場,也強調「民主絕對不走回頭路,民主的問題用民主解決」。吳思瑤說,針對他國內政,台灣政府要做的是密切掌握相關情勢、妥適因應,總統賴清德雖然出訪,但總統府也發布新聞說明,呼籲國人安心,南韓狀況都有掌握,民進黨刪文撤下,也表達立場,不會過度討論他人內政,吳思瑤說,台灣歷經38年的戒嚴,台灣人在期間遭受各項壓迫、不自由,民進黨一路反抗威權、推翻威權,因此解嚴後,民主政治逐步上路,更穩健前行,這是民進黨的責任,也是台灣社會共同珍視,正向民主自由的價值,因此不會,也不容回到過去,此刻民主多元包容的台灣,不會有人,也不應當有人去操作戒嚴議題,民進黨反對戒嚴,反對威權,民進黨不可能如在野批評的說支持戒嚴,民進黨責任是跟公民社會站在一起守護民主自由,希望大家包括各政黨一起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吳思瑤指出,台灣現在確實存在許多內憂外患,內部,立法院這週即將審查的選罷法,人民的公民權可能被沒收,明天司委會也要審反年改,世代正義可能要回到過去、踐踏。面對嚴峻挑戰,民進黨團在立法院用民主方式捍衛價值,要阻卻反進步的議案;在外則有中國無所不用其極的侵擾,看到賴清德領導國家團隊出訪拚外交,就是要世界看到台灣的實力,可以成為印太地區和平貢獻者,但中國很有可能在這段時間又會軍事威嚇,此刻台灣要的是團結,所以希望大家回到正軌,做該做的是,守護民主團結台灣。吳思瑤表示,民進黨團的社群作業在此次後會嚴正審視,也希望國民黨不要持續操作此事,要講戒嚴,誰在台灣宣告38年戒嚴?當時執政黨就是國民黨,最沒資格消費戒嚴的就是國民黨,現在的台灣不會有戒嚴這件事,不要用這個打擊、分化,現在要關注的是選罷法會不會被強度關山、年改會不會被惡質復辟。而對於媒體提問,「惹議的發文在發出前有沒有黨團幹部看過」,吳思瑤並未正面回應,但指出將嚴格審視檢討社群作業。民進黨書記長蔡易餘則指出,大家都知道台灣經歷38年的戒嚴,這段時間很多先進、長輩因為不自由這樣喪失生命,戒嚴對台灣來說是非常承重的議題,縱使韓國的事情,台灣必須引以為戒,不走回頭路,解嚴之前,民進黨的人拋頭顱灑熱血,民進黨不可能讓民主回頭路,現在很多人帶風向說政府要戒嚴,對台灣來說,戒嚴是走向威權統治道路,民進黨不可能讓台灣走回頭路。民進黨團副幹事長李坤城表示,民進黨是在戒嚴時期成立的政黨,知道戒嚴對台灣民主自由的破壞,前輩一路奮鬥打拼到解嚴,民主路要一路走,決不會走回頭路,民主問題只能用更民主的方式做解決,更值得重視的是轉型正義的相關問題,這是未來民進黨要處理的,遺憾在野黨錯誤類比台韓政治情況,帶風向讓台灣社會更紛擾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