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
」 中國 台灣 颱風 印度洋 馬航90多年來最強氣旋!「奇多」肆虐法國馬約特島 數百人罹難
法國官員週六表示,強烈氣旋「奇多」(Cyclone Chido)對印度洋上的法國領土馬約特島造成了廣泛破壞,樹木被連根拔起、房屋被拆毀,該群島本已脆弱的基礎設施也遭受重創,預計至少有數百人喪生,風暴正向非洲東海岸呼嘯而來。據法國氣象局稱,奇多帶來的風速超過220公里/小時,導致馬約特島房屋的金屬屋頂被掀翻。約800公里的兩個主要島嶼上。法國內政部長布魯諾·雷特爾洛表示「這座島似乎被毀了」;當地居民表示,他在穿越主島時,必須自己清理堵塞的道路,看到了「世界末日般的場景」。馬約特島省長弗朗索瓦-澤維爾·比厄維爾(François-Xavier Bieuville) 週日受訪時表示,已確定11人的死亡人數,在未來幾天可能會飆升,「我認為肯定會有數百個,也許我們會達到一千個,甚至數千個。」比厄維爾表示,鑑於大多數居民都是穆斯林,傳統上會在24小時內埋葬死者,因此很難得出最終統計結果。比厄維爾強調,馬約特島普通民眾仍處於紅色警戒狀態,人們被要求「留在堅固的避難所內」。僅允許緊急和安全服務人員外出。汽車也被奇多摧毀。(圖/達志/路透社)馬約特島是法國最貧窮的島嶼,也是歐盟最貧窮的領土。在一些地區,整個社區的金屬棚屋和小屋被夷為平地,居民報告說,許多樹木被連根拔起,船隻翻轉或沉沒,電力供應中斷。法國氣象局表示,氣旋「奇多」是逾90年來侵襲馬約特島的最強風暴。馬約特島以北的科摩羅群島也受到了奇多的襲擊,一些地區已宣布進入最高警報狀態。科摩羅當局表示,他們對週一出海卻杳無音訊的11名漁民感到擔憂。
盲眼龍婆世界大戰預言將成真?敘利亞殞落 1時間點恐爆發
保加利亞神祕學家「盲眼龍婆」巴巴萬加(Baba Vanga)雖然早在1996年逝世,她留下的預言精準命中911事件、烏俄戰爭等國際大事。在龍婆超過5000個預言中,有說過「一旦敘利亞殞落,準備迎接東西方之間的大戰。」如今阿薩德(Basharal-Assad)政權垮台,更讓人擔心龍婆另一個預言,2025年春天恐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綜合外媒報導,近期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垮台後,龍婆留下的5000個預言中,有提到「一旦敘利亞殞落,就準備迎接東西方之間的大戰。」令各界對另一則預言更緊張,因為她說過,「春天,東方將會爆發一場戰爭,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場東方戰爭會摧毀西方世界。」國外不少學者分析,龍婆預言的「敘利亞殞落」與如今的阿薩德(Basharal-Assad)政權垮台有很大關聯,敘利亞反抗軍自11月底發起攻勢後,12月8日進入首都大馬士革,阿薩德帶著家人逃到俄羅斯,代表阿薩德家族統治長達50年的歷史正式結束。除此之外,阿薩德逃亡到俄羅斯獲得庇護,也讓世人想起龍婆另一則預言,她曾說普丁將成為世界之主,有不少人解讀成俄羅斯將在烏俄戰爭中取得勝利的好兆頭。盲眼龍婆留下的預言神準說中蘇聯解體、車諾比核災、史達林(Stalin)的死亡,還有2004年印度洋海嘯(Indian Ocean Tsunami)的破壞性影響等,最有名的則是預言中2001年的911恐怖攻擊事件和近年的烏俄戰爭。不過龍婆也有預言失誤的時候,像是歐洲2017年不復存在、虛擬世界取代現實生活、西伯利亞超級病毒爆發等,皆無發生。由此可見,預言也只能當參考。
太平洋將逐漸消失「形成超大陸」 專家揭台灣未來位置:長久存在
科學家研究表明,馬里亞納海溝每年吞沒約30億噸海水,從建模研究來看,未來太平洋將逐漸消失,最終形成新的超大陸「阿美西亞」(Amasia)。對此,地震專家、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預測顯示台灣將位於這個未來超大陸的核心,並將長久存在。根據《NOWnews今日新聞》的報導,2018年美國科學家發現馬里亞納海溝數百萬年間已吞噬約3000萬億噸海水,換算後每年約吞沒30億噸,相當於120萬座奧運標準泳池的水量。郭鎧紋解釋,未來超大陸的形成依賴地球深處的熱點活動,包括來自地函的上升熱流和隱沒帶的火山活動,而馬里亞納海溝吞噬的海水正參與這一過程。他認為,未來超大陸將位於從堪察加半島延伸至紐西蘭、澳洲和西藏的三角形區域,台灣位處其中的核心地帶。事實上,科學家表示,根據建模研究,海洋岩石圈的強度是決定超大陸如何形成的關鍵因素。地球內部的熱量在數十億年內逐漸流失,導致大洋中脊地函熔融程度降低,海洋地殼隨之變薄,並形成新的岩石圈。澳大利亞科廷大學與中國北京大學的研究指出,隨著地球地函逐漸冷卻,海洋板塊整體強度減弱,太平洋將縮小,最終將比大西洋和印度洋更小。阿美西亞的形成過程包括美洲向西移動、亞洲向東移動,南極洲靠近南美洲,非洲的一側與亞洲接壤,另一側則與歐洲連接。不過這一超大陸的形成預計至少還需2至3億年。「阿美西亞」這一名稱來源於美洲與亞洲兩塊大陸的碰撞結合。上一個超大陸「盤古大陸」(Pangea)於約1.8億年前解體,分裂成今天的各大陸,當時這些大陸被環繞在一個名為「泛古洋」(Panthalassa)的巨大海洋之中。
SpaceX星艦第5次試射 「筷子」成功接住火箭
SpaceX於13日早上進行「星艦」(Starship)第5次試射,也是第一次用機械手臂「筷子」回收火箭,完成創舉。SpaceX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也在社群發文,「發射台接住火箭了!」SpaceX太空船試射,第一次用機械手臂回收火箭。據CNN報導,SpaceX成功在德州發射「星艦」,這是SpaceX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火箭系統,希望有天可以用它把人送到月球和火星。據悉,這次讓71公尺高的火箭助推器燒盡大部分燃料,脫離星艦飛船後,火箭被巨大的金屬鉗夾住,而SpaceX 稱為「筷子」。同時,星艦飛船會自行飛行,在印度洋上空進行著陸演習,上半部太空船不會進行回收。據悉,發射台被馬斯克稱為Mechazilla,因為它酷似金屬哥吉拉,擁有巨大的金屬手臂,在飛行器返回地球時在半空中抓住它們。據了解,馬斯克希望手臂最終能在幾分鐘內抓住火箭,讓火箭加油後再次起飛。馬斯克7月也在受訪時稱,這次SpaceX的飛行任務聽起來有點瘋狂,但還是有很大的機會成功,因為他們沒有破壞物理學。報導稱,這次成功的飛行會讓SpaceX更有信心處理更有野心的項目,像如何在星艦飛船駐紮在軌道上時為其加油,為了讓艘巨大的飛行器能完成月球的旅程,這是必要的,不過如果SpaceX不能實現目標,或是讓發射設施造成重大損害,會讓外界對美國太空總署的登月計劃產生質疑。
國境之南發現新物種! 國海院命名「太平島紡錘鰕虎」
國家海洋研究院海洋生態及保育研究中心攜手海洋大學,組成聯合團隊在國境最南端的南沙太平島海域調查隱蔽性魚種,意外發現世界新種的鰕虎科魚類,並以發現地命名為「太平島紡錘鰕虎」,近期將正式發表在國際動物生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讓台灣多樣性魚類物種數再添一筆。南沙太平島海域發現世界新種鰕虎科魚類「太平島紡錘鰕虎」。上圖採集自南沙太平島海域、下圖採集自小琉球海域。(圖/國海院提供/中國時報林瑞益高雄傳真)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陳義雄指出,鰕虎是魚類分類中最大的科之一,全球已知物種超過2000種,台灣就有超過260種。紡錘鰕虎分布在印度洋及西太平洋的熱帶與亞熱帶,為岩礁及珊瑚礁區的底棲中小型魚類。此次命名的世界新種「太平島紡錘鰕虎」是棲息在珊瑚礁區的隱蔽種,不易發現。研究團隊詳細比對台灣及南海的分類學研究資訊後,運用形態學及分子證據佐證,明顯區隔近緣種的紡錘鰕虎,才確認此新種的存在。「太平島紡錘鰕虎」是出現在台灣海域的第6種紡錘鰕虎,目前發現穩定棲息於太平島約5至20米水深的珊瑚礁海域,只有極少量曾在台灣西南部小琉球海域被記錄下來,成魚體長大約3至6公分,體態透明並有許多黃色小斑點,背鰭則有2個深黑色圓斑,不同於其他紡錘鰕虎體色。國海院海生中心主任張至維表示,海大團隊過去在1994年做過零星太平島海域魚類調查,當時曾採集到與槍蝦共生、前所未見的鰕虎科魚類,於2006年以「太平島鈍鯊」公諸於世。國海院與海大團隊自2022年起共同調查太平島魚類,並在今年完成命名另一個太平島世界新種。這2種鰕虎都是以太平島周邊海域為主要棲地,因此未來對該海域的生態保育,將有助於維護這些嬌客的重要棲息地。
為何今年登「陸」颱風特別多?專家給解答
中國天氣網微信公號18日報導,中秋假期結束,開工第一天,發現颱風「排班表」上又要多一個颱風了,11、13、14、15、16,都已經排到16號颱風了。細數近期登「陸」颱風:11號颱風摩羯重創華南後,繼續強勢橫掃中南半島,之後拖著殘留環流進入印度洋,又重新積蓄能量,並深入印度北部,將製造一波暴雨、大暴雨。13號颱風貝碧佳深入內陸後,給河南東部、安徽北部、江蘇西北部、山東西南部製造同期少見的大暴雨,其中安徽蕭縣和淮北降水量超300毫米,為當地觀測史上最晚的特大暴雨。18日貝碧佳減弱後的熱帶低壓的中心基本在河南省境內轉圈,等到19日影響基本也就結束了。今年登「陸」颱風為什麼這麼多?(圖/中國天氣網)14號颱風葡萄桑是急性子,眼看貝碧佳不行了,正快馬加鞭地直奔浙江而來。17到18日,葡萄桑一路飛奔,17日08時到18日11時,27小時直線距離大約1110公里(41.1公里/小時),考慮路徑並非直線,移速只會更快。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信欣表示,1949年以來西北太平洋跑得最快的颱風是1986年的南施Nancy颱風,生命史平均移速38.28公里/小時。葡萄桑登陸後移速會放慢,最終能否成為跑得最快的颱風,有待觀察。葡萄桑強度雖不算強,登陸時可能是熱帶風暴或強熱帶風暴級,但要注意葡萄桑的降雨影響將大過風的影響。因為葡萄桑登陸後將遭遇南下冷空氣,二者「碰撞」結合將會激發更強降雨。預計受葡萄桑影響,19-20日,浙江、安徽、江蘇、上海、山東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15號颱風蘇力現在還是個熱帶低壓,18日夜間到19日凌晨可能就會加強為熱帶風暴,拿到颱風「戶口」。目前來看,雖然不會登陸中國,但將從海南南側海域經過,預計19日晚上到20日,華南沿海、海南島等地有中到大雨,海南島東部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16號颱風西馬隆也不遠了。9月下旬,西北太平洋還可能生成1個颱風,隨著副高斷裂東退,將引導未來這個颱風北上與南下冷空氣對峙,預計未來將影響中國東南部沿海地區,浙閩粵等地沿海可能遭遇連續強降雨,後期保持關注。為什麼最近颱風這麼多?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信欣解釋,常年平均來看,9月本就是颱風活躍季,生成的颱風數量僅次於8月,為全年第二多的月分。其次,近期因為副熱帶高壓形狀、位置也是利於颱風形成。副熱帶高壓邊緣如同刀把形狀,當西南季風氣流推進上來後,受副熱帶高壓阻擋,如同遇到牆,氣流就會被迫拐彎,呈現逆時針轉,這樣就容易「搓出」低壓渦旋,在高海溫有利條件下,發展成颱風,並且在北側副高引導下,向中國大陸而去。
遺世獨立的地點、探索永續與身心靈體驗 升級版全包式度假市場大幅成長
近年全包式度假形式愈加受到歡迎,許多旅人相較於過往走馬看花的打卡集點式旅遊,更偏好定點停留、天數較長的旅行,尤其疫後前往自然秘境深度旅遊的比例也增高。現今在全球20多個國家有超過70座度假村的全包式假期品牌Club Med,從全球銷售數據發現集團旗下主打秘境奢旅定位的「謐境探索系列(Exclusive Collection)」訂單持續增長,亞太區業績相較去年(2023年)同期成長22%,其中台灣訂單量激增近5成,來客數亦成長近3成。Club Med台灣珂境總經理劉育慧明確指出:「謐境探索系列在台灣市場的訂單主要針對馬爾地夫及日本北海道,同時也觀察到印度洋與歐洲是兩大最具潛力的海外旅遊區域,其中東非塞席爾、法國阿爾卑斯山及義大利西西里都備受關注,整體詢問度躍升2倍。」馬爾地夫的兩個謐境探索據點同樣備受台灣人喜愛,圖為馬爾地夫芬妮芙別墅。(圖/Club Med提供)香港及台灣市場總經理 Stuart de Bourgogne(左起)、東南亞及太平洋市場銷售業務行政總裁Rachael Harding、台灣珂境總經理劉育慧。(圖/魏妤靜攝)所謂的「謐境探索系列」是原本Club Med全包式假期的升級精華版,可分為度假村、獨棟別墅/小木屋與專屬私享空間(精選原有的數間度假村,在其中打造專屬VIP的空間),並可歸納出三大主軸:1.「選址」:該系列度假村皆坐落在世界上最靜謐原始的秘境之中,例如東非塞席爾度假村位於全球最古老的海洋國家公園聖安妮島中,擁有豐富的海洋與叢林生態;2.「永續體驗」:將在地人文、生態等觀念融入體驗中,同樣以東非塞席爾度假村為例,將由在地Green G.O(綠色大使)帶領旅客,與世上體型最大的亞達伯拉象龜相遇,還能深入島嶼叢林認識原生物種與在地歷史;3.「身心靈探索」:讓旅人透過冥想、健行、瑜伽等放大五感,像是在法國拉赫茲耶爾度假村中,會由法國滑雪學校教練擔任健行嚮導,規劃多條時長與難度不一的雪地健行路線。可以說有別於傳統奢華旅遊鎖定金字塔頂端的特定族群,Club Med謐境探索系列鎖定的客群是生活經驗豐富、熱愛探索未知與關心永續議題的「高度活躍旅人」。Club Med觀察到印度洋與歐洲為兩大最具潛力的海外旅遊區域,圖為東非塞席爾度假村。(圖/Club Med提供)在法國拉赫茲耶爾度假村滑雪學校教練會與旅人們一起走進銀白森林中,感受漫步在阿爾卑斯山雪地間的壯闊。(圖/Club Med提供)Club Med東南亞及太平洋市場銷售業務行政總裁Rachael Harding更提到:「Club Med謐境探索系列目前在全球已有20個據點,約佔旗下度假村版圖約3成,為現今集團關鍵戰略產品之一。看好亞太區發展潛力,今年深受台灣旅客喜愛的日本北海道 Kiroro Peak行館將升級為亞洲首間謐境探索系列度假村。」她更觀察到,相較於其他國家的旅人可能有特定偏好的體驗或喜歡在度假村什麼都不做,台灣旅客具有「什麼體驗都想嘗試一點」的特性。Rachael也預告,馬來西亞沙巴全新婆羅洲(Borneo)度假村預計於明年開幕,未來在泰國、印尼亦將增設謐境探索系列,從原本的度假村升級或從零開始建設都有可能。Club Med 謐境探索系列版圖持續拓展,2025年馬來西亞沙巴預計開幕全新的婆羅洲度假村。(圖/Club Med提供)為期5天快閃的「L’esprit Libre 開箱夢幻假期」體驗可見到馬戲表演。(圖/魏妤靜攝)此外,最受台灣人喜愛的謐境探索度假村「日本北海道Club Med Kiroro Peak 滑雪度假村」現也祭出限時優惠,凡於9/ 28前下訂,並於12/15前完成入住,5天4夜每人最低6.6萬元起(不含機票),價格包含住宿、雪票、分級分齡滑雪課程、雪地健行、日落香檳無限暢飲等,更享有免費進入旗下鄰近雪村 Kiroro Grand本館使用各種設施的權利,像是天然日式溫泉、日式火鍋優先訂位,而入住麗緻房及套房的旅客再享客房內享用專屬早餐的服務。為讓台灣消費者親身感受Club Med的度假氛圍,9/13至9/17也在台北華山文化創意園區舉辦「L’esprit Libre 開箱夢幻假期」限時體驗(活動已事先報名額滿,其他欲參加民眾可現場候補),透過投影擬真還原6大人氣謐境探索度假村,以及帶來馬戲、live band、品嘗起司鍋等體驗。Club Med本次也與Jim Beam金賓美國波本威士忌合作,在戶外打造微醺吧台,凡民眾現場體驗360°環拍機台,即可免費享用金賓Highball乙杯。Canopy不能錯過晨光初露、美好午宴、夕陽西下這三個最佳體驗時段。(圖/金三角象營安納塔拉度假酒店提供)除了Club Med,也有不少酒店關注自然與在地體驗,像是位於泰國北部繁茂雨林中的「金三角象營安納塔拉度假酒店」,即日起便推出全新的Canopy樹頂餐飲體驗。Canopy 是一個側面全部打開的小型空間,離地有52公尺高,下方為一望無際的草原,客人可以在此360度俯瞰金三角美景,亦可於晨光初露時帶著望遠鏡觀察地面上萬物逐漸甦醒的景象。在提倡生態環保理念的同時,也讓旅客有機會品嘗當地和周邊區域的風味佳餚。※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馬斯克:「星艦」2年後發射 預計20年內移民火星
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8日在X上發文,首艘前往火星的太空船「星艦」,將在2年後發射,以測試完整登陸火星的可靠性,若著陸順利,首批載人登陸火星將在4年後(2028年)進行。馬斯克表示:「在地球到火星轉移窗口開啟的2年後,首批前往火星的太空船將會發射。這些太空船將不載人,用以測試成功著陸在火星上的可靠性。若著陸順利進行,那首批載人飛行將在4年後進行。」對於人類登陸火星的技術難題,馬斯克表示,SpaceX創建了第一個完全可重複使用的火箭,並且更重要的是,重複使用在經濟上完全可行。馬斯克說:「使生命多行星化本質上是一個每噸成本的問題。目前,將每噸有效運送到火星表面大約需要十億美元。爲了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城市,這個成本需要降低到每噸10萬美元,因此技術需要提高1萬倍。這非常困難,但不是不可能。」2016年,SpaceX公司正式開始設計星艦太空船,並在2019年成功製造出第一艘星艦Mk1。然而這個項目的道路充滿了坎坷,Mk1在首次壓力測試中爆炸;2020年,星艦SN8在高空試飛後因著陸速度過快而爆炸;2023年,與超級重型火箭合體的星艦在試飛4分鐘後解體。儘管面臨連續的失敗,馬斯克並未放棄。2024年6月,新一代星艦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基地成功完成試飛,飛行約一小時後安全降落在印度洋,這次試飛達成了SpaceX的預定目標。在第四次試飛成功後,給了馬斯克十足的信心,隨後他稱:「預計在20年內,就會有百萬地球人移民火星,並在火星上實現自給自足。」星艦不僅展示了前往火星的具體技術路徑,也爲未來的太空旅行提供了技術框架。這些技術的成功應用,將是人類探索宇宙,尤其是可持續外星居住和資源利用的關鍵一步。
凱米過後突一片白 珊瑚白化擴及澎湖吉貝嶼
地球暖化,海洋高溫拉警報,全球各地紛傳珊瑚白化災情,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4月中旬指出,從2023年2月起,全球已超過54個國家與地區確定發生珊瑚白化,且擴及大西洋、太平洋跟印度洋,澎湖吉貝嶼在歷經凱米颱風過後,潮間帶軸孔珊瑚也是突然一片白化。珊瑚礁是維持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生態系統,也是許多國家的觀光資源,珊瑚提供共生藻光合作用所需的物質及提供保護,共生藻提供珊瑚養分,彼此為互利共生。珊瑚白化便是珊瑚共生體對於逆境的生理反應,雖還不等於珊瑚死亡,但當持續接觸高溫等逆境,珊瑚共生體超過生理極限,就會陸續死亡。農業部水試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預計8月中與中研院團隊對澎湖南、北海與內海及東邊等幾處代表性地點調查,重新記錄珊瑚受影響區域及程度,屆時澎湖珊瑚白化狀況就能有較全面和具體量化數據。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謝恆毅指出,凱米颱風來襲前2周,連日海水持續高溫,讓澎湖海域好幾個測站水溫不分晝夜和漲退潮都罕見維持在攝氏30度以上,沒有回降的波動,那時就已經造成台灣其他地方不少海域珊瑚有白化現象,但澎湖或許得天獨厚,否則按照凱米颱風來襲前那幾周連續高溫,早就白化了。謝恆毅表示,凱米颱風過後水溫雖降了2度,吉貝嶼一帶的軸孔珊瑚有可能已在臨界狀態,經凱米擾動發生暫時性的白化,最好的狀況是在水溫回降後,珊瑚又重新跟共生藻建立共生關係,宿主珊瑚就可在最短時間恢復正常。
凱米估明深夜登陸 伴隨行星尺度西南氣流「4地雨量恐破1800毫米」
中颱凱米來勢洶洶,,中央氣象署預估明天白天暴風圈觸陸,明深夜至後天清晨會登陸,因此明、後天將是風雨影響最劇烈的時刻,尤其南投、嘉義、高雄及屏東等地區。氣象署坦言,近幾年颱風預報累計雨量沒這麼大,呼籲民眾遠離山區。另據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需要特別當心凱米颱風伴隨行星尺度西南氣流,沿途汲取大量水氣,迎風面中南部山區雨勢會非常可觀,雨量預報已到1800毫米,將面臨防災考驗。風力趨勢預測。(圖/氣象署提供)氣象署指出,凱米颱風下午2點位在鵝鑾鼻東南方460公里海面上,持續朝北北西轉西北方向台灣東方海面接近,海上警戒範圍包括台灣北部、東北部海面、巴士海峽及台灣海峽北部洋面,陸上警戒區從東半部擴增到台中以北、南投。未來降雨趨勢。(圖/氣象署提供)氣象署針對基隆北海岸及新北市山區等地區發布大雨特報,中南部因午後熱對流雲系發展,出現局部短延時強降雨,高雄及屏東也發布大雷雨訊息,入夜後會趨緩,但迎風面北部、東半部入夜之後雨勢越來越明顯,風力也逐步增強。凱米颱風預計明天深夜至後天清晨登陸,風雨將是影響最劇烈時候。(圖/氣象署提供)目前颱風周遭雲系發展旺盛,整個菲律賓到南海一帶有旺盛雲系發生, 水氣多,是一個非常大的低壓帶,因此台灣天氣不穩定,逐漸影響到台灣上空,為台灣帶來顯著降雨,尤其降雨要特別注意。氣象署表示,颱風明天逐漸朝台灣方向接近,預計明天深夜到後天清晨登陸,以台灣東北部或花蓮登陸機會較高,暴風圈通過台灣北部將帶來顯著風雨,北部、東半部雨勢會先增大,明天北部、東半部尤其宜蘭、花蓮雨勢增大。凱米颱風恐伴隨行星尺度西南氣流,中南部將有驚人雨量。(圖/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臉書)由於整個颱風環流非常大,水氣非常扎實,周三和周四影響台灣最劇烈,颱風中心預計將通過北台灣,中南部山區可能受偏西風到西南風影響,環流碰到中央山脈、玉山、阿里山,對中南部帶來降雨非常大,後續跟隨南海較扎實水氣引進,加上西南風,整體雨量較大,雨量跟颱風通過台灣時間有關,如果通過走得慢,影響時間拉長,累積雨量會更多。去年台灣有6個颱風警報,部分地區包括宜花山區累積雨量有超過1000毫米,卡努颱風累積雨量也有達到1000毫米,對南投埔里帶來明顯災情,累積雨量1000毫米帶來災害就很大。這次凱米颱風預報,南部山區累積雨量為1300毫米到1800毫米,氣象署坦言「近幾年颱風預報累積雨量沒有這麼大」,可能帶來災害應該不小且範圍廣,山區滿容易有落石、土石流,提醒民眾不要赴山區或靠近危險地區。另外,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凱米颱風來勢洶洶,但另外一個需要特別當心的地方,是它伴隨著行星尺度西南氣流,從印度洋、東非、印度、中南半島到台灣,沿途汲取大量水氣。「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示警,位於迎風面的中南部山區,雨勢將會非常可觀,氣象署最新風雨預報中,中南部山區雨量預報,已經報到1800毫米,歷史上能報到這種雨量的颱風並不多,相信也能馬上講出那幾個,無論如何,周四凌晨起,中南部山區將面臨防災考驗, 但請中南部山區的朋友,以最高防災規格應對,天佑台灣!
2024年6月成「史上最熱6月」! 高溫連13月破紀錄或成史上最熱一年
歐洲聯盟(EU)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8日表示,今年6月是全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6月。2024年上半年,全球多地出現極端破壞性天氣,例如洪災和熱浪。據《中央社》綜合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發布公告,表示自2023年6月以來,全球連續13個月出現「前所未見的高溫」,每一個月都刷新先前的氣溫紀錄。「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負責人布諾坦普(Carlo Buontempo)說:「這不只是統計上的奇特現象,它凸顯了一種大規模且持續不斷的氣候轉變。就算這種特殊的連續極端現象在某個時間點上終結,隨著氣候持續變暖,我們也一定會看到新紀錄被打破。」布諾坦普表示,只要人類繼續製造溫室氣體,這種趨勢就「不可避免」。大西洋、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破紀錄海平面溫度也促使全球氣溫飆升。2024年6月的海平面溫度達到了新的里程碑,連續15個月創下新高,「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資深科學家尼可拉斯(Julien Nicolas)形容此一現象「令人震驚」。不過,全球即將進入降溫的「反聖嬰現象」(La Nina)。尼可拉斯說:「可以預期全球氣溫會在未來數月降下來。」「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表示,在截至2024年6月的12個月間,全球氣溫達到有紀錄以來最高,平均比工業化之前高出攝氏1.64度。但這不代表2015年巴黎協定同意控制升溫在「1.5度」內的目標被打破,因為這項目標是以數十年來衡量,而非單一年度。「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曾在6月表示,未來5年間,地球年平均氣溫有8成機率會至少暫時超過1.5度。
抹香鯨「嘴纏垃圾」向潛水員求助 獲救停現場留無言道謝
全球海洋垃圾問題依舊嚴峻。動保團體「我們愛動物」(We Love Animals)日前公布一段救援抹香鯨影片,1頭在印度洋「受困」的抹香鯨,疑似主動向潛水員求救,希望潛水員替牠取下纏住嘴巴的垃圾。從影片可見,這頭抹香鯨突然游向正在拍攝海洋的潛水攝影團隊,並在潛水員面前張開被纏著各種垃圾雜物的嘴巴,似乎在向人類求助,「雖然無法確定是不是鯨魚的本意,但真的很像(在求救)」。其中一名女潛水員主動回應抹香鯨,靠近後小心清除抹香鯨嘴裡的垃圾,期間抹香鯨除了保持張嘴,還耐心的等待女潛水員拿掉1件又1件垃圾碎片,直到清除完畢才闔上嘴巴。鯨魚耐心等待潛水員清除垃圾。(圖/翻攝自We Love Animals YT)更令人意外的是,抹香鯨事後沒有立刻離開,而是在團隊附近徘徊,彷彿在感謝女潛水員的幫助,這短暫的寧靜互動,讓人鯨之間充滿了神性般的連結,最後,抹香鯨游向海面並激起巨大水花後離去。抹香鯨徘迴一陣子後才離去。(圖/翻攝自We Love Animals YT)《有害物質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曾刊出一項研究指出,全球每年產生4億噸塑膠垃圾,並有1270萬噸流入海洋,導致包含抹香鯨在內許多海洋生物,誤食或攝入塑膠垃圾或微粒,或是嘴巴遭垃圾纏住,進而危及生命。研究指出,塑膠微粒會隨海洋生態及整個食物鏈,最終回到產生塑膠垃圾的人類身上,導致人類每年可能吃下3.9 萬至 5.2 萬個微塑膠顆粒。「我們愛動物」也呼籲各界重視海洋垃圾問題,保護海洋讓海洋生物免受威脅。
今年「梅雨季過了」 網擔憂水庫「進補不夠」恐缺水
近期台灣受到鋒面和午後熱對流影響,各地接連大雨,也讓水庫「大進補」,不過氣象專家賈新興在臉書表示,對台灣而言,今年梅雨季已經結束,這也讓不少網友擔心後續是否會缺水。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的總監賈新興在臉書上指出,受到微弱西南風的影響,台中以南地區已經出現了零星且短暫的雨。除了桃竹地區和北苗栗一帶比較穩定外,午後其他地區可能會有局部短暫的陣雨。未來幾天從入夜到隔天早上,台中以南地區容易出現類似今天的局部短暫雨,這樣的天氣模式預計會持續至6月15日。賈新興也提醒,台東地區有焚風發生的可能性;至於梅雨季節,賈新興指出,對台灣而言,今年的梅雨季節已經結束,現在鋒面已轉移到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開始了長江流域的梅雨季節。貼文曝光後,許多網友也紛紛留言表示,「台灣梅雨季的開始,是因為印度洋西南季風來到台灣;台灣梅雨季的結束,是太平洋高壓勢力在台灣範圍正式建立。所以怎麼看台灣的梅雨季結束了沒,就要看太平洋高壓勢力」、「希望水庫撐住」、「看起來北部石門水庫相對不妙」、「下周還有點變數」。事實上,根據最新的台灣水庫水情資料,台南的南化水庫位目前的有效蓄水量為6274.69萬立方公尺,截至6月9日的數據顯示,蓄水量已達到70.3%,另外,烏山頭水庫的蓄水量也已經達到71.7%,規模雖小但也對水情有所幫助,然而供應嘉義和台南的曾文水庫目前蓄水量為45.6%,雖然相對較低,但考慮到其龐大的有效蓄水量為23057.00萬立方公尺,整體水情仍然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而在北部地區,除了翡翠水庫之外,供應新北和桃園的石門水庫目前蓄水量為37.2%,被水情網站列為橙色警示。氣象署指出,台灣水庫的水不僅來自梅雨季,也有颱風帶來的雨水,台灣春季(約3月至5月)常為乾季,缺乏雨水,若5月至6月的梅雨季節降雨稀少時,常發生乾旱現象,此時如能有颱風帶來適量之雨水,則對農作物自有益處,對氣候之調節亦有幫助。此外,在冬天東北季風期間,台灣中南部為乾季,所需之水均為夏秋季所儲存的,如缺少颱風之雨水,亦常發生缺水現象,所以颱風所帶來的雨水也相當重要。
SpaceX星艦第4次試射!依原計畫濺落印度洋 馬斯克:史詩般成就
就在波音公司Starliner太空艙首次載人飛行終於離開地面一天後,SpaceX成功完成了其大型Starship星艦的第4次試飛,而在這之前的3次試飛均以慘敗告終。根據外媒《Deseret News》報導,無人星艦於6日上午6時50分從SpaceX德州博卡奇卡升空,發射後不久,助推火箭與太空船分離,執行了一次必要的機動,而「超重型」助推器掉落墨西哥灣;星艦飛行了大約一個小時,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並按照計畫「濺落」在印度洋。星艦上安裝的攝影機的即時視訊顯示,太空船在重返大氣層時碎片脫落,轉向翼在極端高溫和大氣摩擦力的作用下正在惡化,但是即使受損,星艦仍能夠在距離水面僅幾公里的地方進行「翻轉」機動。對此,SpaceX員工集體歡呼。SpaceX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將先前的星艦事故,描述為微調太空船和火箭系統的必要迭代過程的一部分。他表示,SpaceX團隊取得史詩般的成就,「儘管損失了許多瓦片並且襟翼受損,星艦仍然成功降落在大海上。美國宇航局負責人尼爾森(Bill Nelson)大讚,祝賀SpaceX星艦試飛成功,「我們距離人類重返月球又近了一步,然後展望火星。」報導指出,SpaceX將Starship描述為一個完全可重複使用的運輸系統,旨在將船員和貨物運送到地球軌道,幫助人類返回月球,並前往火星及更遠的地方,正如SpaceX對其主力獵鷹9號運載火箭所做的那樣,Starship系統的設計具有助推器返回和重複使用的能力。
力挺巴勒斯坦 馬爾地夫禁持以色列護照入境
自從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對以色列發動突襲後,以色列就對哈瑪斯掌管的加薩走廊進行報復性打擊,但此舉卻引發世界各國的撻伐。如今有消息指出,印度洋國家馬爾地夫,為了表達支持巴勒斯坦之意,除了會舉辦全國性募款活動籌集幫助巴勒斯坦的資金外,同時也下令禁止持有以色列護照的民眾入境馬爾地夫。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指出,馬爾地夫是印度洋的海島國家,過去以白色潔淨的沙灘以及豪華的度假村而聞名。而許多人不曉得的是,其實伊斯蘭教是馬爾地夫的官方宗教,馬爾地夫公民會被要求信仰伊斯蘭教。而馬爾地夫總統辦公室日前發表一份聲明,表示總統穆伊祖(Mohamed Muizzu)決定對以色列護照實施禁令,但聲明中並未提及禁令的生效時間。但屆時如禁令果真生效,以色列公民將無法持以色列護照入境馬爾地夫。除此之外,總統穆伊祖也宣布一項「馬爾地夫聲援巴勒斯坦」的全國性募款活動,希望透過資金募集的方式,來幫助巴勒斯坦。報導中也提到,在2023年,有1.1萬名以色列人造訪馬爾地夫,占整體遊客0.6%,但是從2024年開年以來,入境馬爾地夫的以色列人僅剩下528人,與2023年同期相比,以色列遊客的人數下降88%。其實馬爾地夫也並非首次禁止以色列人入境,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之前,以色列人是無法入境馬爾地夫的,是到90年代時才解除限制。而馬爾地夫與以色列在1974年斷交後,雙方於2009年簽署旅遊、文化、教育等合作協議,才短片面的重新建立關係。以色列外交部發言人也表示,有鑑於近期馬爾地夫當地反以聲浪大增的關係,外交部發言人希望境內的以色列公民應當考慮「盡速離境」,更直言如果以色列公民因為任何原因陷入困境,馬爾地夫政府很難給予協助。報導中也提到,目前以色列護照除了無法入境馬爾地夫外,另外還有阿爾及利亞、孟加拉、汶萊、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亞、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和葉門等國家也無法入境。
摸鯨魚嗆醫師 彈頭遭下戰帖「林北吃清飯等你」回應了
南拳媽媽「彈頭」日前到非洲島國模里西斯潛水,卻違反當地法律觸摸抹香鯨,還將摸鯨照Po網,遭到各界痛批。彈頭事後雖一度刪文並道歉,卻針對澄清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杜承哲再度發文痛罵;不過杜承哲沒退縮還嗆:「林北吃清飯等你。」彈頭將隨行攝影師替他拍的摸鯨照上傳到社群後,立刻掀起外界撻伐,他起初嗆,「原來你沒看過鯨魚?我可以請你看啊!你沒看過怎麼驕傲到好像鯨魚是你家的,好慘,先不管你了」,直到輿論越演越烈才道歉,並指「彼此角度不一樣的關係,讓大家誤解」,還說守護海洋、鯨豚將是他的畢生志業。未料,彈頭之後tag自己與批評他的杜承哲,發文嗆「誰要跟你道歉?注意我的文章。鯨魚是你的嗎???你認識他(應為牠)??他(牠)跟你講了什麼??你靠近的了鯨魚??誰跟你講影片是我??我在太平洋跟印度洋等你」。杜承哲則直接到彈頭臉書留言,「誰准你蹭我啊」。杜承哲之後除反擊彈頭的「我剛打你醫院電話,你不敢接,怕嗎?醫學界有你真可怕」指控,表示醫院有SOP不會轉接騷擾電話給醫師,也連嗆「如果不只是情緒障礙,也出現幻想、妄想的情況,真的要注意自己的健康喔!」「如果真的太衝動了,要直接來台中找我,好幾個人都這樣嗆我,沒有一個敢來。我只會說『林北吃清飯等你』,畢竟我教訓過的,你是裡面最小咖的」。(圖/翻攝自彈頭臉書)對於遭外界狠嗆,彈頭稍早再發文酸「原來還是沒錢看鯨魚」,與代替至今沒針對此事公開發文的「我全世界的攝影團體朋友都來笑你了」,以及曬出和本次摸鯨事件無關的日本捕鯨、食鯨資料截圖。此外,彈頭此次鯨魚行程價格約10萬元。
印度出局!馬爾地夫國會選舉出爐 親中執政黨壓倒性勝選
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21日舉行國會選舉,368名候選人將競逐93個議員席次。如今在已經公佈結果的86席中,總統穆伊祖(Mohamed Muizzu)領導的執政黨「人民全國代表大會」(People's National Congress,PNC)贏得了絕對多數的66席,成功取得國會的控制權。據CNN-News18的報導,這次的選舉對於穆伊祖強化與中國的經濟合作關係至關重要。雖然穆伊祖在去年9月當選總統後,馬爾地夫隨即向北京傾斜,並採取了親中的立場,更在同年11月要求印度撤出駐紮在該國的士兵,從而履行他在選前的承諾,也就是「該國境內將不會有任何外國軍事人員」。但由於穆伊祖領導的執政黨PNC及其盟友,在上屆的2019年國會選舉中只佔了8席,缺乏多數席次,因此在支出法案、內閣人事安排及外交政策上,都必須受制於當時的國會最大黨、親印度的「馬爾地夫民主黨」(Maldivian Democratic Party,MDP)。然而在上屆選舉贏得65席的MDP如今卻只暫時拿到12席,這意味著穆伊祖的競選口號「印度出局」恐成為現實。報導補充,今年1月初,曾有3位馬爾地夫副部長在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登上拉克沙群島(Lakshadweep)參訪後發表了「貶損的言論」,使印度的社群媒體活動人士發起了抵制馬爾地夫旅遊業的運動,並強化了發展拉克沙群島觀光業來取代馬爾地夫的想法,導致2國關係進一步緊張。另根據馬爾地夫政府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來自印度的旅客人數也在近幾年持續下滑,該國更在2023年從馬爾地夫的外國旅客最大來源國跌至第6名,被俄國取代。
真實版迷你寶可夢「藍龍」被沖上海灘 專家急示警:會被刺傷
美國德克薩斯州的海灘上,近日被發現大量名為「藍龍」(blue dragons)的海洋生物,牠的外觀猶如寶可夢一般特別,且僅有1英寸(約2.54公分)那麼大,讓不少民眾也想要前往觀賞。不過,有專家指出,「藍龍」其實是海蛞蝓的一種,萬一不小心觸摸到牠,就可能被其刺傷,甚至因此留下傷疤。根據《BBC》的報導,「藍龍」的游泳能力非常弱,會隨著風和水流漂浮,在溫帶和熱帶水域、大西洋、太平洋及印度洋都能發現蹤跡,牠們會以「上下顛倒」的方式來躲避掠食者的攻擊,讓身體深色那面朝上、銀色那面朝下,當陽光折射到海面上時,就能與海水的顏色融為一體。不過,德州農工大學科珀斯克里斯蒂分校海洋生物學家傑斯(Jace Tunnell)示警,「不要碰藍龍!」,由於「藍龍」會吞噬一種名為葡萄牙戰艦(Portuguese man o’ wars,又名藍鈕扣bluebottle)的管水母,將其身上的有毒刺細胞挪為己用,好應對外來的威脅。傑斯進一步表示,如果不小心觸碰到,牠們可能一次性釋放所有刺細胞,就算是已死亡的「藍龍」也仍會刺傷人。對此,德州海洋生物學家、海洋生物保護協會創辦人戴維(David Campbell)也透露,自己小時候在澳洲海灘上曾踩到一隻「藍龍」,而父親當時為了幫助他,便被這隻海洋生物刺傷,並留下了疤痕。報導指出,目前「藍龍」在德克薩斯州的海灘上大量出現,更有目擊者認為現場至少有60隻以上,而戴維就警告,「人們做了非常多蠢事,包括去摸漂亮的小東西」,民眾可以選擇在安全距離外拍照,但絕對不要嘗試觸摸。
誇張!正副機師開飛機同時睡著 無人駕駛持續28分鐘
印尼巴蒂克航空(Batik Air)在年初發生一起誇張事件。當時一架從蘇拉威西島飛往印尼首都雅加達的班機,正副機師竟在飛行期間同時睡著,導致班機未按指定路線飛行,直接飛越目的地雅加達,飛往印度洋。如今航空公司已宣布將2名機師停飛,並承諾會建立更良好的機師疲勞監測機制以確保安全。根據《每日郵報》、《衛報》等外媒綜合報導,印尼巴蒂克航空在1月25日當天,一架A320飛機載著153名乘客和4名空服員,預計從蘇拉威西島(Sulawesi)飛往印尼首都雅加達(Jakarta)。不過在飛機起飛不久後,雅加達航管人員便發現飛機偏離了原定路線,立刻嘗試與飛機聯絡。但經過航管人員連絡後,卻遲遲沒有收到飛機的回應,直到28分鐘後,副機長才回覆了航管人員的呼叫,重新飛回原定航線。最終該班機在2小時35分鐘後,成功降落雅加達機場,機上所有人也都沒有受傷或有生命威脅。後續根據調查才發現,原來當天機長在飛機起飛約半小時後,就告知副機長自己需要休息一陣子,並將飛機的指揮權交給副機長接管。沒想到,副機長也因為妻子剛生完一對雙胞胎,前一晚忙著照顧孩子太累,意外睡著,才會導致這起事故的發生。對此,航空運輸總監克里斯蒂(M. Kristi Endah Murni)表示,交通部就這起事件「強烈譴責」巴蒂克航空,並呼籲航空公司需更加關注機組人員的休息時間。並表示,將會對印尼的夜間飛行運營進行調查和審查,包括巴蒂克航空和所有航班運營商的疲勞風險管理。事後巴蒂克航空也在3月9日發布聲明,指出公司目前已經暫時把2名涉事機長停飛,以進行進一步調查。而公司未來也將建立更良好的機師疲勞監測機制,以確保飛行安全。
馬航MH370邁入10週年!波音專家指客機深埋印度洋海溝 機長拉238人陪葬
馬來西亞航空(Malaysia Airlines) 370 號班機失蹤事件8 日迎來第10週年,這起被視為航空最大謎團之一的事件,根據英國資深飛行員,同時也是波音專家的哈迪(SimonHardy)指出,53歲機長薩哈里(Zahrie Shah)在這趟飛行中「蓄意墜機」,帶著飛機與另外238人,一同葬身南印度洋的海溝裡。馬航MH370失蹤,被視為民航史上最大謎團之一。(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太陽報》報導,這位資深飛行員哈迪(Simon Hardy)認為,53歲機長薩哈里(Zahrie Shah)具有自殺傾向,並且在這趟飛行中「蓄意墜機」,報導稱2015年、也就是空難發生隔年,哈迪參與了馬航MH370的官方調查,與澳洲運輸安全局(ATSB)一起追蹤MH370,他使用了世上最頂尖的飛行模擬器,試圖確認客機位置,又考量了異常衛星訊號、墜毀殘骸很少等線索後,做出這個理論。馬航MH370失蹤,被視為民航史上最大謎團之一。(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哈迪表示,機長在班機起飛前曾要求為駕駛艙、而非客艙提供額外燃料及氧氣,這足以讓他多飛7小時、抵達無人之境,並在乘客與其他機組人員失去意識之際,蓄意駕機墜海,「沒有人逃出來並沉入南印度洋的海底」。哈迪認為,這架MH370航班和機上共239人全部葬身南印度洋、長達數百英里的吉爾文克斷層帶(Geelvinck Fracture Zone),「如果你真的設法把飛機弄到那裡,幾年後可能發現它被岩石埋起來,所以它(現在)甚至可能在海底、被覆蓋著」。專家分析,少數尋獲的客機殘骸中,包括在法國海外省留尼旺島打撈到的「襟副翼」(flaperon),因此認為飛機墜海時,襟副翼正處於「向下」位置。(圖/達志/美聯社)另外,法國專家分析指出,少數尋獲的客機殘骸中,包括在馬達加斯加以西425英里處、法國海外省留尼旺島(Reunion)打撈到的「襟副翼」(flaperon),因此認為飛機墜海時,襟副翼正處於「向下」位置,對此,哈迪就指出,「如果襟副翼向下……顯示就是有人在移動控制桿,而且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英國資深飛行員,同時也是波音專家的哈迪指出,53歲機長薩哈里在這趟飛行中「蓄意墜機」,帶著飛機與另外238人,一同葬身南印度洋的海溝裡。(圖/翻攝自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