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癌
」 乳癌 腫瘤美女主播昔罹肺腺癌0期!蕭彤雯鬼門關走一回 曝這方法盡早發現:不要逃避
男星汪建民罹患肺腺癌四期,癌細胞擴散至腦部與骨頭,7日晚間不敵病魔逝世,享年56歲,噩耗曝光後,曾經罹患肺腺癌0期(原位癌)的美女主播蕭彤雯,在臉書發長文呼籲,肺腺癌是「無聲殺手」,並吐露能夠被「盡早發現」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照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還直言「不要害怕,不要逃避」。蕭彤雯鼓勵民眾做健檢時,必須加做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圖/翻攝自蕭彤雯臉書)蕭彤雯在2021年做健康檢查時,發現自己罹患肺腺癌0期(原位癌),所幸進行左下肺楔狀切除手術後,恢復良好,經過復健已恢復健康。她提醒,傳統的X光檢查無法偵測早期肺腺癌,「我從2021年講到現在,X光無法發現早期肺腺癌,但LDCT可以」。蕭彤雯表示,並非只有高危險族群才需要進行這項檢查,許多無危險因子的人也可能罹患肺腺癌。她強調,因為及早發現才能成功抗癌,身邊很多朋友、粉絲聽眾,也因此去做了LDCT檢查,「不論檢查結果OK、或是跟我一樣發現了早期肺腺癌,我覺得都是非常非常幸運的!」、「除非你已經80歲了,否則我還是希望大家面對健康檢查這件事:不要害怕,不要逃避」。蕭彤雯也曾出書《三明治媽的多重宇宙》,詳細描述被診斷出肺腺癌0期的經歷,她表示,曾有粉絲詢問「妳怎麼會得肺腺癌呀?」、「手術是怎麼做的?」、「會很痛嗎?」,有關怎麼會得肺腺癌這件事,醫師說沒人能給出個答案,但一般認為還是跟空汙有關。蕭彤雯也引用醫師的說法,提到肺腺癌多與空氣污染和油煙有關,尤其是PM2.5等一級致癌物對肺部的影響。她更指出,新聞報導中,醫師指出肺腺癌早期徵兆常被誤認為感冒,一旦出現「咳嗽持續2周以上、有氣喘、胸痛、背痛、頭痛、喉嚨痛、聲音沙啞、咳血」等症狀應盡早就醫,但其實等到有症狀出現,已經不算「盡早」了。蕭彤雯也提醒,罹患肺腺癌痊癒之後,就極力分享3個觀念:1、X光無法發現早期肺腺癌,但LDCT/CT可以。2、不是只有高危險族群需要做這項檢查(例如抽煙者、有肺癌家族史、常年煮飯吸入油煙、居住在空氣品質差的地點….),以上高危險因子我都沒有,很多肺腺癌患者也沒有。3、台灣女性罹患肺腺癌的比例高於國外,這跟基因有關。蕭彤雯鼓勵民眾做健檢時,必須加做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圖/翻攝自蕭彤雯臉書)
新品上市3天遭盜 江坤俊不忍提告:真的很心痛
江坤俊醫師10月才開心宣布自創品牌,日前針對困擾女性的染燙髮和美甲受損問題,推出醫能精露專業配方,上市三天立即被盜版盯上,盜用肖像、假粉絲團與假官網詐騙粉絲錢財,官方粉專瞬間湧進大量私訊求助,讓一向好脾氣的江坤俊盛怒表示:「盜版猖獗,不肖業者也很會躲,我明知不可為而為,但實在不忍心大家被騙,因而決定站出來捍衛自己與品牌權益,已對不肖業者進行法律正面提告!」江坤俊動怒表示:「真的很心痛!研發多年的產品,推出瞬間即被盜用,不肖業者以假亂真,冒用我的粉專行騙,讓不知情的消費者購買,收到的全是不相干的假貨。很多事我可以忍,但有關危害健康的,我絕對不忍!」江坤俊並說,雖然知道現今網路盜用猖獗,追訴也十分困難,好友都勸他要放寬心,深知不可為而為,但他堅持仍要提告,捍衛品牌也捍衛消費者的健康,已對不肖業者進行法律手段提告求償。而被問到堅持,江坤俊分享一位60多歲阿嬤,在門診已經半年多了,右乳有一個腫瘤也已經快2年了,因為之前她在其它醫院有切片過,病理報告是原位癌,但她不願意治療,一直在採用一些自然療法,第一次幫她做超音波,那時腫瘤大概3公分,建議她切片,她說她不要,因為上次切片讓她印象不好,經過半年腫瘤長得超快,都已經快8公分了,後來她終於答應切片。不幸的是,阿嬤乳房的腫瘤已經從原位癌轉成侵犯性的乳癌了,而且還是最惡性的3陰性乳癌,只剩化學治療和開刀了,滿懷希望的她崩潰了,一直哭泣說不要化療,當下我用手搭住她的肩想安撫她,她卻直接倒在我的懷裡,像個小朋友一直哭泣,我站著久久無法動彈,直到我胸前的襯衫都濕了,我看著她的眼睛問她:「妳相信我嗎?」她嗚咽著點點頭,我說:「那跟著我,它已經折磨妳快2年了,接下來,它沒有機會了。」看到阿嬤信任的眼神,我期許自己一定要堅持捍衛病友的健康。
癌症高價藥悲歌3/傳統型癌症險能理賠?保戶怕未來確診不合用 盼「轉換保單」
癌友希望能用健保身分住院接受自費口服型標靶藥,只要符合「住院必要」取得醫師診斷證明書,便可獲得實支實付住院理賠,此次卻成了健保署清查對象之一,主要是今年以來健保給付癌友1天住院醫療費達16億元而被健保署、醫界與保險公司注意到。CTWANT調查,產壽險公司這三年來就已注意到上述此況,保戶申請理賠金額愈增,面臨保單虧損,而陸續停賣「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近30張保單,其中就有一家人壽公司至今已停賣架上全部的實支實付險,而還未推出新版保單;有三家人壽改版後的實支實付險的理賠設有上限,醫療雜費額度也減少許多,保費計算費率也同步提高。一名癌友跟CTWANT記者說,並非每個患者都有投保癌症險、重大疾病傷病險等,多數是依靠健保;有買商業醫療險者,多數投保基本的醫療終身險與附約的實支實付住院日額險,過去二、三十年來多數重大疾病需住院治療,保戶也順利獲得理賠,如今癌症患者因為新劑型口服標靶藥物以健保身分住院自費使用,而凸顯此況,據2019年非正式統計,目前國人有七成未投保癌症險。對此,網友熱議「癌友是否買對保險?」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秘書長齊秀惠則回應CTWANT記者說,「實支實付險雖非只針對癌友,但是涵蓋所有疾病治療,因此我們很殷切盼望商業保險可以『補位健保』,達到『可用、好用、實用』的三用條件,也希望『先解禁渴』,健保署、金管會、保險公司等能儘快檢討保單住院條款定義,才能隨著新藥技術的更新,跟上潮流。」至於癌症險上市三十多年來,壽險公司主管分析說,從傳統型癌症險演進到目前一次性給付癌症險、療程型癌症險、照護型癌症險、多次給付型癌症險等,甚至還有加強給付標靶治療項目,較新版本癌症險確實愈能涵蓋到先進治療法與高價藥物。癌症患者接受標靶藥物等療效愈來愈加顯現,逐漸成為健保癌症花費較多項目之一,但非每項標靶治療都納入健保給付範圍。圖為亞大醫院放射腫瘤科。(示意圖/報系資料照)譬如說,癌症險「一次性給付」理賠100萬、300萬等大筆保險金方式,即是目前癌友作為接受新型療法的一種財務轉嫁負擔,由於保戶領取到一筆保險金之後,可以自行決定該保險金用於何種治療與哪些藥物等,也就不會受到要不住院的理賠條件。全癌連線秘書長齊秀惠就提到,許多癌友與家屬也相當憂心,過去買的傳統型癌症險如今很難派上用場,因為僅單純給付保障化療與住院治療等費用,未來是否可以提供「轉換保單」從寬認定體況與費率,才能對接舊型保單不符醫療技術更新的缺口。一名壽險業務通路主管則建議,民眾投保醫療險可就「自己在家裡擔任的經濟負擔程度」與「保大不保小」兩點思考,再依財力規劃,譬如說,壽險身故金一年期保額千萬元的保費數千元,再附加實支實付病房、住院日額與住院醫療雜費等;並優先考慮透過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加大醫療保障,而相對來說原位癌、零期癌等所需醫療費較低,可待財務有餘力時,再附加癌症險。此外,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提到「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並非單獨針對癌症設計的保障保單,當初保險公司主要是考量保戶住院期間須負擔較大的醫療費而就實際花費加以理賠的商品,因此在設計上較少涵蓋門診或非住院保障項目,可研議調整示範條款,請保險公司重新計算相關發生率、費用率等。施瓊華也告訴CTWANT記者,會將癌症病友們的「轉換保單」建議提供給保險公司研議。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則表示,目前各保險公司也會商議如何調整實支實付住院保險的示範條款等,並且更加宣導相關癌症、重大疾病、重大傷病保險資訊。
《警世劇場》資深女星罹癌手術 術後連發2文傳輕生現況曝光
資深女星王小芬過去曾在《警世劇場》中有精彩演出,曾在不少八點檔中出現,淡出演藝圈後,她轉型當購物專家,去年透露自己有家族癌症病史,已罹患「子宮頸原位癌」,3日她在臉書透露因手術原因,女兒怕她在家中會被寵物狗踩到,因此讓她住飯店休養,沒想到她卻突然寫下「Over」等字句輕生,所幸及時救回,如今她的狀況也公開。王小芬過去拍戲累積大小傷痛,先前她曾透露家族有癌症病史,而自己也罹患了「子宮頸原位癌」,在經過治療後發現左邊乳房出現腫瘤,因此她也將其切除,她在社群網站上分享,「女兒怕家中4大惡犬踩到我傷口,帶著我住離家最近的飯店,她每天再回家照顧貓、狗」。沒想到疑似因病痛讓他想不開,她連續發文寫下「Over」、「吃了50顆」等字句,讓不少人相當擔心,據《三立新聞網》報導,王小芬表示「怎麼知道又長了?全切,我現在在飯店休養,現在就很睏啊…不然怎麼辦,很累,沒事了,家人都在。」,言詞間透露已有家人照顧,如今沒有大礙。《CTWANT》提醒您: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依舊愛我)。
她40歲乳癌復發又轉移 憑1療法改善腫瘤惡化
40歲的劉小姐十年前因觸摸到胸部不明腫塊而至他院就醫,並接受手術及荷爾蒙治療,很不幸的在2021年復發;經由胸壁上復發腫瘤的切片檢查得知屬於三陽性乳癌,已擴散至肺、肝、骨骼以及腦部,導致劉小姐經常抽筋而造成行動不便,甚至某次行走不慎造成病理性骨折須開刀治療。新型抗體複合藥物效果佳 癌指數半年回到正常範圍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一般外科醫師張耀仁指出,上述患者先使用一線、二線甚至三線標靶藥物治療,評估病情後,也建議給予新型的抗體複合藥物,加上放射性治療,半年後,腦部轉移腫瘤明顯縮小,劉小姐已能自由行走,癌指數也回到正常範圍內。早期篩檢、診治幾乎可治癒 先導性治療也可縮小腫瘤張耀仁指出,零期(原位癌)或一期乳癌光靠手術治療,就可以達到幾乎治癒的效果。有別於以往的手術治療,新式內視鏡導引乳頭乳暈保留術適合早期發現的年輕女性,透過乳房外科及整形外科合作,不僅傷口小、復原速度快,而且術後病人滿意度高。除此之外,標靶型或三陰性乳癌亦能利用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或免疫調節抑制劑等進行先導性的治療,讓腫瘤縮小後再進行手術,手術的範圍也會縮小,甚至可採取乳房保留手術。高風險族群 務必兩年一次定期乳癌篩檢多半的乳癌患者都是在觸摸到乳房腫塊後才發現,但通常已進展成第二期以上,要透過手術及藥物治療才能根除病灶。張耀仁提醒,一側乳房曾得過乳癌、家人曾罹患乳癌、未曾生育者、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患者都是乳癌的危險族群,需定期追蹤;而國民健康署每兩年一次,免費提供45到69歲的婦女、有乳癌家族史的40歲以上女性進行乳癌篩檢,早期發現,正確治療,乳癌是有可能治癒的。
女主播乳癌開刀「挖超大塊組織」 老公看了怕爆
主播劉芯彤表示,她在5年前罹患乳癌,第2次開刀要挖掉原位癌患部周遭和前哨淋巴結,老公看了說那塊組織超大,讓他看了怕爆。劉芯彤回憶,「我永遠都記得,我在病房恢復清醒意識時,家人的眼神。」劉芯彤在臉書發文說,「5年前,我因為檢查出罹患乳癌,要進行第2次開刀,挖掉原位癌患部周遭和前哨淋巴結,那一次的手術,火星人從一早等到下午我才從手術房被推了出來。回到病房,我慢慢清醒之後,就看到火星人和劉媽媽焦急的眼神。因為據火星人說,醫生取出我身上的組織後,有拿出來請家屬觀看確認,他說那一塊組織頗大,看的他都害怕起來(有夠膽小的)。」劉芯彤表示,2次乳癌的開刀速度都很快,因為女醫師手很巧,也能體會女生對胸部的特殊情感,「她貼心到連傷口疤痕都幫忙病患思考美觀,盡量藏在不容易被發現的地方」,再來,她選擇自費的電漿手術刀,傷口癒合速度較快。劉芯彤說,「我永遠都記得,我在病房恢復清醒意識時,家人的眼神。」現在家裡的毛小孩因為臍疝氣和胃固定,也要做手術,她也怕狗狗遇到庸醫,「我幫布布、小雪選的獸醫診所,有個媲美韓劇醫療戲當中的手術房,可以同步實況觀看微創手術進行。火星人嗆我到時候肯定不敢看,我想他忘了,姊是跑社會出身的,法醫解剖我都能從頭看到尾,這麼小的手術怎麼可能嚇到我。」
宋依璇「經血狂瀉半個月」撒手不管!醫一查不妙:再拖就是子宮頸癌
36歲女星宋依璇(宋哥)擁有180公分的高挑身材,先前曾以模特兒身份出道,近年經常在社群平台上分享日常點滴,深受不少粉絲喜愛。她今(6日)發文透露,近幾個月來經期一直不正常,不僅一個月來2次,甚至血流不止半個月,直到日前就醫檢查,竟被醫師告知「繼續擺爛就是子宮頸癌」,她也以自身經歷呼籲大家,千萬不要小看身體發出的警訊。宋依璇今(6日)發文表示,今年年初就去醫院動手術,「因為近幾個月,經期一直處於一個月來兩次!最後一次是從日本回來,半個月血流不止!」她原本心想可能是身體太累,當下並不以為意,直到過了半個月後才決定去看醫生,怎料檢查完幾天後,竟收到醫師來電,告知她需要回診看報告,「簡單來說,就是我再繼續擺爛下去,就是子宮頸癌!目前趕緊安排手術,整理好這個原位癌,定期追蹤就沒有問題了!」宋依璇透露,經過手術治療後,目前健康狀況良好,複診後也沒有再復發,她也藉此呼籲大家,若是身體出現問題,要立刻就醫治療,千萬不要一拖再拖,並提醒女性們記得定期做抹片檢查,「電視上常常講『六分鐘護一生』,還真的很重要!不要小看身體給你的任何徵兆!」
推廣肺癌LDCT篩檢 盡早發現治療杜絕病根
肺癌人數一直以來都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的前三名,為了提高肺癌的治癒率,衛福部近幾年積極推廣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以下簡稱LDCT)檢測,希望民眾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透過LDCT檢測 早期發現肺癌衛福部臺中醫院院長侯承伯為照顧員工身心健康,特別將LDCT檢測納入員工健檢項目,有多名員工在檢測後發現肺部異狀,幸虧都在初期,經開刀治療皆已無大礙,而他們一方面慶幸自己揪出早期病灶避免惡化,一方面也感謝醫院將LDCT納入健檢項目,讓接受檢測更加便利。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在十大癌症死亡率的排名中,肺癌高居第一。由於肺癌早期多數不會有症狀,等到身體出現不適時,往往為時已晚,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是對抗肺癌的不二法門。健檢中心主任翁茂中醫師解釋,LDCT是目前最主流的胸部電腦斷層掃瞄,由於它能發現小於1CM的肺部節結,對於檢測肺癌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不過翁茂中主任也提醒民眾,LDCT是非常敏銳的檢測,對於肺部是「寧錯殺不放過」,若結果出現異常也不需過於恐慌,只要持續追踪,多留意自己的肺部健康,就可及早防範未然。檢測出現異常 需定期追蹤林小姐在接受LDCT檢測時發現檢測有異常,化驗後為肺癌第一期。林小姐提到自己並未有家族病史,也沒有抽煙習慣,一直以來生活都相當正常,因此當時被醫院通知檢測有異常時,也相當震驚。不過轉念一想,也幸好及早發現,經過診治以及胸腔外科葉周明副院長的手術治療後,現在定期追蹤即可。吳先生在接受LDCT檢測時,發現肺部原位癌。他表示自己算是高危險族群,母親也曾罹患肺部相關疾病,且菸齡有二十年,但在發現癌症後,開始積極面對自己的健康,在開刀休養後,也開始戒菸,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他同時也感謝醫院將LDCT納入健檢中,才能及早發現,避免肺部原位癌持續惡化。在病變初期 切除病灶處胸腔內科黃丞正主任解釋,此次檢測,林小姐在左下肺的部分看到純毛玻璃樣結節,大小約0.9CM,由於擔心有惡性的可能,因此安排手術切除,約住院一周就返家休養;而吳先生則是在右下肺部有毛玻璃樣結節,大小約0.4公分,經化驗是原位癌,等於是在剛病變的初期就將病兆切除,在經過開刀休養後,也已順利回到工作崗位。胸腔外科主任葉周明副院長則提醒民眾,肺癌、肺腺癌等癌症的治癒率,與發現時間息息相關,若早期發現,治癒率都可在7成以上。
怕染疫不敢回診追蹤…她染「良性纖維腺瘤」拖2年 變乳癌第二期傻了
41歲的林小姐,家中有乳癌家族史。外婆的乳房外觀有明顯凹陷變化,但因個性太過保守害羞,延誤就醫,錯失乳癌診斷治療的最佳時機,因罹癌而離世。阿姨也在3年前意外發現乳房有硬塊,就醫檢查後,確定罹患乳癌。這幾年,家人也在身邊不斷提醒一定要定期安排乳房檢查,並提醒她就是乳癌高危險族群。她將家人的叮嚀放在心中,每一年都會為自己安排乳房超音波檢查,所幸檢查結果為女性常見的良性纖維腺瘤,但超音波報告上仍建議需安排每年一次的檢查追蹤。不過自2020年新冠疫情開始,因為乳房檢查必須在醫療院所進行,林小姐擔心可能會因而增加染疫風險,也由於認為纖維腺瘤是良性,加上乳房摸起來也沒有太大異常不需過度擔心,就先暫緩原定的乳房超音波檢查。直到近期疫情略趨緩,距離上次檢查也已時隔兩年,她便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安排健康檢查,待檢查結束後,結果也在當日隨即出爐。為她說明檢查結果的醫師指著螢幕上的畫面,可見到超音波影像顯示右側乳房,距離乳頭處約3公分位置,有一個約2.3公分輪廓邊緣不規則低回音影像,高度懷疑是乳癌,後續轉介到醫院由醫師為她做進一步切片檢查,確定罹患乳癌第二期。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說明,乳房纖維腺瘤好發於35歲以下女性,有時候可以靠觸摸發現,摸起來平滑、有彈性,輕壓可能感覺輕微疼痛,與週遭組織有明顯界線,就像是一顆小圓珠一樣;與乳房纖維囊腫相同,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病灶。檢查結果若為纖維腺瘤或纖維囊腫,醫師會根據檢查結果做後續的追蹤與處置建議,一般來說會建議約每半年至一年需做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追蹤。沈彥君醫師提醒女性朋友,不可因為認為是「良性」就忽略定期檢查,因為一次的健檢結果不代表一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雖然良性纖維腺瘤轉變成惡性乳癌的機會不高,沈彥君醫師提醒當發現自己的乳房有纖維腺瘤或纖維囊腫時,兩者雖然都是乳房常見的良性病灶,但仍需定期追蹤檢查,以確認病灶的穩定性。在定期檢查中,若發現有某個病灶快速生長變大或是出現異常特徵,此時就須更加密切追蹤注意,甚至可能需切片或手術切除,因為良性病灶仍可能有癌前病變或惡性變化,例如非典型細胞增生或癌細胞。沈彥君醫師也特別強調,當乳癌發生時,不是只有硬塊的表現!乳癌症狀有多種樣貌,從乳房腫塊、乳頭分泌物、乳房皮膚出現凹陷、紅疹或潰瘍、腋下腫塊等都需提高警覺。特別提醒的是當乳癌是原位癌或在初期,病灶範圍較小因此外觀及觸感尚未出現明顯變化,在檢查影像上可能會近似良性病灶的表現;或是發生位置較深層,無法靠自我觸摸來提早診斷,因此定期且持續的乳房檢查追蹤,包括超音波、乳房X光攝影、及乳房動態磁振造影,觀察每個病灶的變化是如此重要。乳癌是國人女性的頭號公敵,發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沈彥君醫師提醒,所有女性朋友都要重視乳房的健康狀況。尤其是高危險族群罹患乳癌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高危險族群包括肥胖、帶有BRCA1或BRCA2基因者、乳癌家族史、曾經單側罹患過乳癌、乳房有不正常細胞增生、三十歲以後生第一胎或未曾生育者、初經在十二歲前或五十五歲後停經者、未曾哺乳者、飲酒、抽菸等,都必須更主動為乳房做好定期檢查追蹤,乳房超音波、乳房X光攝影、乳房動態磁振造影都是乳癌重要的篩檢工具。
「早期術前輔助治療」助癌友保留雙峰 雙標靶治療數據首度公布
想要保留乳房,又擔心復發,面臨治療選擇當下難以抉擇。但好險醫師的一句話『有機會保留自己的乳房』點醒我,讓我決定做局部切除手術。」現年44歲的HER2陽性乳癌患者Tracy分享,透過「早期術前輔助治療」,化療加上雙標靶治療,3.1公分的腫瘤成功縮小至1.3公分,後經乳房保留手術並積極配合完成後續標靶藥物療程,目前術後預後良好。能保留乳房對她來說可減輕切除手術後帶來的不適跟照護困擾,讓她更有體力繼續面對後續治療,或有更多時間專注在自己的家庭、生活或職場。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108年癌登資料顯示,女性乳癌發生率奪下全癌症統計冠軍,乳癌發生個案數(不含原位癌)共計14,856人,相較107年增加639人,增幅位居全癌症第三位,女性每1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陳守棟理事長指出,隨著時代新女性在職場衝刺、家庭照護的多重繁重角色,一旦確診乳癌,即面對生命長度和抗癌艱辛歷程的擔憂,但保留、切除乳房的選擇應回歸患者本身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並不是全部切除就不會復發或轉移。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暨乳癌社團「花漾女孩GOGOGO」創辦人潘怡伶表示,一個乳癌手術治療的決定會產生很多影響,將會伴隨這些癌友的餘生,年輕病友更加重視「生命延長後的生活品質」!很多罹患乳癌的姊妹們常社團詢問「我的小孩還小,我要陪他們長大,擔心復發轉移,想全部切除乳房;但又害怕乳房重建的術後風險、疼痛感、性生活的影響以及與家人的關係等」。潘怡伶分享,乳房對於女性來說,具有相當重要的心理層面的意義。面對乳癌,從診斷到治療的每個階段,都對癌友的心裡有很深的衝擊。呼籲癌友把自己的需求擺在第一順位考量,此時可以與醫師討論「早期術前輔助治療」是否可以保留乳房,為自己留下最多幸福,醫病共享決策已是醫療趨勢,將感受及恐懼與專業人員討論,了解最新的治療醫訊,以得到適當的幫助。陳守棟理事長表示,儘管乳癌位列十大癌症死亡率第四名,但隨著篩檢的推廣與治療革新,經過適當的治療5年存活率第零期為97.7%、第一期為95.7%,整體存活率高達90%,因此面對乳癌,癌友更要積極面對、接受治療。仰賴乳癌治療邁入精準、客製化,一經確診,會先依照基因表現型態區分為5種類型,施以不同的治療組合。其中HER2基因過度表現的HER2陽性病患約佔20至30%,因癌細胞容易快速生長分裂,屬於較易復發及轉移的型別。所幸,現今透過早期術前輔助治療幫助,改變傳統治療順序,為病患提供二大好處:第一、術前縮小腫瘤,增加乳房保留手術機會:對於腫瘤較大或具高風險淋巴轉移的病患,不僅於手術前有機會縮小腫瘤、降低乳癌期別、增加手術安全距離,減少大範圍切除或免除淋巴廓清術,提升乳房保留手術機會與生活品質。第二、觀察腫瘤對藥物的反應:過去先開刀再治療時,多半要等到復發轉移才知道當初療效不好,也增加癌症惡化的風險。早期術前輔助治療可幫助提早得知腫瘤細胞對於治療之敏感性與有效性,以利術後治療依據,有望提升五年存活率、降低復發率。陳守棟理事長另補充建議,針對癌細胞已出現淋巴結轉移的患者,術前除單種標靶藥物之外,可再多施以一種標靶藥物治療,意即所謂的「雙標靶治療」。根據最新國外大型臨床試驗之8年研究數據結果顯示,在高復發人群中,可降低23%復發或死亡風險;除此之外,在早期乳癌發生淋巴結轉移之高風險病患,接受雙標靶治療更能有效降低28%乳癌復發機率或死亡風險,跟過去相比,對預後有極大幫助。定期篩檢是最重要的事,國健署提供45至69歲女性及40-44歲有家族史者,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民眾應定期篩檢,才能早篩早治。最後,年度衛教大使許瑋甯溫柔鼓勵病友,「面對乳癌,你不孤單!醫護團隊與親友都會相伴支持,了解治療趨勢的新知與自己的需求,才能做出善待自己的決定」。在多元、精準治療時代,惟有積極與醫師了解自身治療選擇,透過早期術前輔助治療介入、勇敢與癌和平共處,才有望延續自己的美麗人生,持續閃耀花漾人生。為響應粉紅十月乳癌關懷月,台灣乳房醫學會、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乳癌社團「花漾女孩GOGOGO」推出「保留最多幸福,把胸部還給自己」IG、FB濾鏡宣言活動,年度衛教大使許瑋甯亦邀請全台民眾使用活動濾鏡,分享至個人FB或IG社群媒體,增加大眾對乳癌早期篩檢、早期治療的防治意識。
朱芯儀乳癌開刀首露面 開心宣布「重生」
朱芯儀去年底罹患乳癌,經過6次化療、5月底動刀切除右側乳房,今(17日)她現身TVBS《女人我最大》錄影,開心宣布「重生」,她不只氣色變好,整個人也消風,朱芯儀解釋自己沒變瘦,她開刀後只剩原位癌,要打標靶藥物12次,化療藥則無需再打,所以消腫不少。朱芯儀透露開刀前仍檢查到2顆腫瘤,一顆1.2公分、一顆0.8公分,「我心想是不是腫瘤隨主人一樣固執,如果真的必須得做全身性化療也只能接受。」好在開完刀醫生對她說恭喜,「只剩原位癌,要打12次標靶藥物,大概到年3月。」她的右邊乳房目前切除重建,完成後才會繼續處理左乳腺瘤。她坦言當時受訪時不覺得能熬過去,但經過6次化療身體已脫離險境,「我想鼓勵病友,不要害怕正規治療,我都熬過來了,你們一定也可以。」她也分享乳癌四期不代表末期,「除非醫生跟你講,你的病症用過所有的藥都產生抗藥性,沒藥醫,那才叫末期。如果還有治療可以做,千萬不要放棄,還有活下去的機會。」朱芯儀自認講話中氣十足,家人也不太將她當病人,現在她頭髮已經長到當兵的長度,兒子偶爾打趣笑她「禿頭」,她也開始會反擊說:「我只是頭髮少一點、短一點,濃密度很高。」朱芯儀坦言會公開罹癌,是為了呼籲病友正視。(圖/林士傑攝)
開完刀只剩「原位癌」感覺像中樂透 朱芯儀:命救回來了
藝人朱芯儀去年檢查出罹患乳癌,她做完了6次化療,在5月底動手術切除右乳腫瘤。朱芯儀在社群媒體公布最新的病況,她表示,現在撿回了一命,「我現在真真實實的活著。」朱芯儀11日在臉書發文說,許多人都關心她的病況,她在5月底開完刀後,一整個月不能好好睡覺,因為不能翻身、側躺,開刀的傷口提醒她經歷了艱辛的時光,「但我命救回來了,我現在真真實實的活著,很感恩也很珍惜。」朱芯儀表示,手術前她照超音波還有看到2顆腫瘤,當時開刀醫師主治醫師給了她2個選項,「1.再打3次小紅莓再開刀(我本來打紫杉醇)2.直接開刀。」她猶豫了很久選擇直接開刀,「所幸後來回診看病理報告時,醫師恭喜我說檢體部分只剩原位癌,算是『病理完全緩解』。」朱芯儀回診時病友塞給她的紙條,病友說自己也會勇敢治療。朱芯儀說,她本來做好繼續化療的心理準備,而一次的費用要10萬到25萬,朱芯儀得知醫師的好消息後,覺得自己像中樂透,「意謂著我只要再把12次雙標靶藥物療程打完,是不是可穩定追蹤就好呢!」朱芯儀表示,過世的外婆也是得乳癌,外婆選擇全切乳房沒重建,之後癌細胞沒擴散,一直健康的活到85歲。朱芯儀在文末表示,如果在醫院或路上看到她,歡迎跟她打招呼,「鼓勵是最有力量的語言,我很好,希望大家也要很好,往好的路上前進。」
電器大亨罹甲狀腺癌開刀失聲 廖鳳英勤練歌喉圓夢發片
台語歌壇夫妻檔歌手葉冠成、廖鳳英結縭30餘年,攜手合唱《幸福第一名》,這對白手起家的夫妻,是中部電器大亨,也是台灣教唱天后楊惠絜(Eva)的學生,廖鳳英也分享多年前罹癌險遭失聲的心路歷程,感謝恩師的鼓勵和對症改善她發聲技巧,如今終於順利發歌,她也呼籲大家:「記得要兩、三年就做一次健康檢查,有機會及早治療,挽救生命。」廖鳳英憶及是105年做健康檢查時,被照出一顆近1公分的甲狀腺瘤,「台中榮總的醫師研判形狀不好,建議我開刀,果然化驗結果是癌!」廖鳳英當時晴天霹靂,所幸運氣不錯,發現得早,在原位癌初期就開刀切除。但術後卻驚覺發聲出了大問題,說話氣若游絲不說,但得很靠近人才聽得到,「長達1年,講話要靠狠勁,好懊惱!」對熱愛唱歌的她,宛如判了無期徒刑。廖鳳英熬過甲狀腺癌,勤練習發聲重拾歌喉。(圖/音圓唱片)廖鳳英罹癌開刀後,喉嚨很緊,尤其氣候改變,整個就鎖喉,楊惠絜老師建議改變發音方式,藉著引導提氣,改變歌唱技巧,原本不會抖音的廖鳳英,還在楊老師很有耐心教導下,也會一展抖音技巧,她開心說:「現在比較沒有壓扁的狀況,提氣將音質控制好,變得圓潤,不會鴨子聲音!」楊惠絜則透露當時得知廖鳳英的問題後,為她量身打造「蠟筆小新」+「打呵欠」的唱法,主要是為了讓廖鳳英改變共鳴方式,練習從鼻子接近額頭的位置去發聲,讓她可以在術後找到新的共鳴方式,再來則是進階學聲音的表情,從尾音到抖音,抖音又分急抖、快抖,「讓她口腔打開,延續度變多、找到新的震動位置。」廖鳳英從加入團體班約兩年,就進步到與楊惠絜一對一上課,直至順利發片。廖鳳英除了感謝榮總醫師挽救她的生命,更感謝楊惠絜是歌唱的再造恩師。
32歲女驚罹乳癌第三期 3狀況才需「乳房全切」
一名32歲已婚患者,某天摸到右胸有小腫塊,當時不以為意,經過半年後,發現腫塊越來越大,而且淋巴出現腫大的狀況,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劉良智,經過超音波和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有約兩公分的腫瘤,並且淋巴轉移約4到6顆,確診乳癌第三期。劉良智主任先以化療和雙標靶治療,經過約四個月,再次以超音波檢查,發現腫瘤縮小非常多。劉主任評估可以進行乳房部分切除手術,保留乳房,後續再搭配放射線治療,但經醫病溝通後,患者希望切除整個右乳避免復發。劉良智以達文西手術進行右乳全切,並和整形外科團隊合作進行乳房重建手術,術後病理報告顯示沒有殘餘癌細胞,患者目前恢復良好,持續門診追蹤。劉良智主任表示,該病患來就診時,照超音波發現疑似惡性腫瘤,立即做穿刺,病理報告顯示賀爾蒙接受體(ER和PR)為陰性,HER2受體為陽性(3+),腫瘤發展指數(KI67)高達70%,因此選擇以化療和雙標靶治療。四個月後,超音波追蹤發現惡性腫瘤從約2公分縮小到0.8公分,而原本因轉移而腫脹的淋巴,從約2.6公分縮小到約0.5公分,劉良智醫師和病患溝通,建議可以保留乳房,但病患對於再復發十分恐懼,希望把風險降到最低,討論過後決定接受右乳全切除和立即重建手術。劉良智主任以達文西手術切除右乳後,整形外科團隊立即進行乳房重建手術,術後病理報告顯示乳房組織與淋巴組織完全沒有發現腫瘤細胞。病患目前恢復良好,定期門診追蹤,由於手術經腋下傷口進入,乳房正面沒有任何傷口,外觀和術前一樣,病患也對重建後的乳房相當滿意。劉良智主任指出,惡性腫瘤不超過5公分,淋巴沒有轉移,沒有靠近乳頭或乳暈,可以採取部分切除手術,保留乳房,後續再透過放射治療,回門診定期追蹤。劉良智也提醒,發現乳癌真的不是世界末日,只要搭配醫師的治療,存活率相當高。原位癌發生病變,高達90%是後天造成,可能是情緒,壓力,飲食,作息等造成,因此,提醒所有女性,定期乳房攝影或乳房超音波追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更重要的是,保持正向樂觀心情。
美女主播罹乳癌…歷經2次手術「挖除癌細胞」:身心疲憊 她決定做這件事
前東森財經主播劉芯彤氣質優雅、口條流利,擁有大批粉絲,而她也經常在社群平台分享生活。她今(18日)透露,5年前檢查出罹患乳癌,歷經2次手術挖除癌細胞和右側腋下淋巴結4顆,一連串的治療讓她覺得身心疲憊;有感於路程艱辛,她開始捐款,希望能夠幫助台東癌友們。劉芯彤表示,每年看到台東基督教醫院寄來的年度捐款單,就在提醒她,又健康的活過了一年。她回憶,5年前做了例行性乳房健康檢查,結果診斷出乳癌,但幸運的是發現得早,是乳房原位癌並沒有擴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零期。有感於路程艱辛,劉芯彤希望盡一點心力幫助台東癌友們。(圖/翻攝自臉書/主播 劉芯彤)為了治療,劉芯彤歷經2次手術,挖除癌細胞和右側腋下淋巴結4顆後,開始進行為期五周的放射線治療,那時除了心理壓力外還有身體上疲憊的負荷。她說,「每一天我都覺得就醫路程好遠、好辛苦,但我僅僅只是從新店到信義區。」當時剛從北醫做完放射線治療離開,聽到廣播說,東基要建設癌症大樓,幫助台東的癌友們,生病不需要千里迢迢往外縣市就醫,讓她內心很感慨,「台東癌友們的辛苦肯定更甚我數百倍,於是,我開始捐款,雖然只是一份微薄的力量,但我衷心希望能幫助台東的朋友們,獲得更好的醫療品質,跟我一樣恢復健康。」回想起抗癌路程,她感謝醫師的悉心照料,也希望以自身為例子,提醒每位女性朋友們,一定要定期做乳房檢查,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快樂。
美女主播驚傳罹肺腺癌!左肺照到0.9cm陰影 打噴嚏感覺「像被卡車輾過」
有「E奶美胸側身遮台灣」之稱的前美女主播蕭彤雯驚傳罹癌,她今(22日)透露,左肺葉照到了一個0.9cm大小的陰影,經病理檢驗確認是肺腺癌0期,雖然手術很順利,但現在只要打噴嚏或咳嗽,胸背還是感覺像被卡車輾過。蕭彤雯今(22日)發文表示,前幾天動了一個從沒想過會發生在身上的「左下肺楔狀切除」手術;她解釋,年初到醫院做健檢,結果左肺葉照到了一個0.9cm大小的陰影,而且是醫生比較不樂見的「毛玻璃狀結節」,看起來非實體、有點半透明,一般來說惡性機率偏高,因此立刻轉診至台北榮總。在等待手術這段期間,蕭彤雯仍照常主持節目、受訪、主持活動等,而經過病理檢驗確認是肺腺癌0期,俗稱原位癌。她坦言,但夜深人靜時還是會想,為何自己從不抽菸、沒有家族病史、沒有明顯二手菸危害,「這東西到底為什麼會來找我?」不過轉個念,蕭彤雯說,「我人生第一次照LCT就中獎,你說我是幸還不幸?我自己覺得我超幸運,能在這麼初期就治療好,人生下半場可以繼續精彩。」蕭彤雯透露,手術很順利,已出院回家,期待很快在節目上與觀眾相見。
男子輕忽無痛血尿要 一檢查發現膀胱竟有3公分腫瘤
63歲的蕭先生抽菸超過30年,身體還算硬朗且無慢性疾病。一年前開始出現斷斷續續的血尿,由於不會痛且並非每次都出現,就不特別在意。但今年開始血尿變得越來越頻繁,小便顏色甚至由淡紅轉為深紅,除此之外也開始出現頻尿、尿不乾淨與急尿等症狀,在太太力勸之下才來門診就醫。經門診安排的尿液檢查及尿液細胞學檢查,發現到大量紅血球及惡性細胞,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後顯示膀胱底部有一顆3公分大的腫瘤。最後在醫師經膀胱鏡確認後,發現靠近膀胱頸的位置有一顆乳突腫瘤,且病理報告證實為第一期高惡性度膀胱癌。幸運的是沒有發現局部淋巴結侵犯或是遠端轉移,蕭先生在接受經尿道內視鏡膀胱腫瘤刮除手術,以及幾次膀胱化學藥物灌注之後恢復良好,並持續於門診追蹤。根據107年國民健康署癌症年報指出,男性膀胱癌的發生率排名為第11位、女性為第16位。男性的發生率約為女性的2.4倍,最常見的致癌因子就是抽菸;另外像是長期接觸化學藥劑、染劑等含有芳香胺的物質,以及慢性膀胱發炎都可能與膀胱癌有關。亞東醫院泌尿科醫師鄭百諭表示,臨床上大約有85%的膀胱癌患者會出現無痛性血尿,但也因不會疼痛,病人往往會選擇性忽略而延誤就醫;除此之外,膀胱癌也會出現頻尿、急尿等症狀。鄭百諭醫師指出,雖然診斷上超音波或電腦斷層對於偵測膀胱癌有一些幫助,但是目前診斷上的黃金標準仍然以膀胱鏡檢查以及病理切片為主,依據病理報告中癌細胞的惡性度以及侵犯的深度來決定癌症期別及預後發展。鄭百諭醫師說,非侵襲性的膀胱癌若非原位癌,可透過內視鏡腫瘤刮除合併術後膀胱藥物灌注,但因為復發率高,術後需要定期以膀胱鏡追蹤;若癌症已經侵犯膀胱肌肉層,內視鏡刮除也無法完全切除腫瘤,此時需考慮膀胱切除手術或者全身性化學治療合併膀胱放射線治療。另外,若腫瘤已經出現其他器官轉移,此時建議接受全身性化學治療或者免疫治療才有機會延長存活時間。鄭百諭醫師強調,膀胱癌治療針對不同期別、細胞分化以及腫瘤惡性度有不同的治療方式,需要臨床醫師針對病人狀況做出最適合的治療決策。此外,無痛性血尿可能是泌尿系統疾病或膀胱腫瘤唯一的臨床表現,呼籲若有相關症狀的民眾,需儘早至泌尿科門診接受評估及進一步檢查,才能降低疾病或腫瘤惡化的風險。
何庭歡首次抹片檢查即被告知「異常病變」! 憂下半生無子女險崩潰
曾擔任電視台主播的何庭歡,一度轉戰政治圈,擔任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發言人,敗選後她決定讓自己放自己長假,未料母親這時被診斷出子宮頸癌初期,需摘除器官,當時醫生也提醒何庭歡有可能是家族史,她聽從醫生建議做了首次的抹片檢查,沒多久後即被告知「異常病變」。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內容指出,何庭歡就醫後被告知子宮頸發炎,是一種「人類乳突病毒」,經過3、5年可能就變成「癌前病變」,再不久就變成「原位癌」,所以需趕緊治療。根據何庭歡表示,在她認真享受新生活時,也發現身體出現異狀,下體不正常出血,她透露,當時接到醫院來電時,正和銀行合作拍攝影片,得知消息她猶如晴天霹靂,但仍微笑掩飾自己的難過及不安。何庭歡。(圖/翻攝自何庭歡臉書)「才剛新婚不久難道我要把子宮切除掉再也無法生育嗎?」何庭歡當時心裡慌張的想,所幸就醫後,經過20分鐘小手術,終於讓她放下心中的大石頭,也藉由這件事向身邊的女性朋友提醒,千萬不要輕忽自己的身體,唯有健康的身體才是最大的財富。至於當時是什麼機緣加入選戰?何庭歡回憶「在某次的飯局中,友人問我有沒有信心一起打選戰」?之後韓國瑜更握著她的手說,「我希望我們一起打一場中華民國生死保衛戰」!這句話讓從小在眷村長大的何庭歡相當有感。何庭歡。(圖/翻攝自何庭歡臉書)在擔任發言人期間,何庭歡因為姣好身材、樣貌多次被網友討論,甚至被媒體報導,令她灰心的是,「為什麼現在的媒體這麼重視網友的言論?雖然網友有言論自由,但是媒體不應該將網友的討論加以放大贅訴,而忽略了專家學者的專業性,同時也會讓人覺得這是物化女性的一種」。經歷過這次的職場轉變和身體的健康狀況,何庭歡也學會如何面對問題,她說,「不管是喜歡我或是討厭我的人,我都蠻謝謝他們,要不是有這些攻擊的話,我也不會讓自己成長。那對於幫助我的人,我更加感謝,因為你肯定我,讓我有發揮空間,才可以讓我成長茁壯到現在的樣子」。
27歲女星罹子宮原位癌 化療前先凍卵保留生機
芳齡27歲的演員林真亦,曾飾演《大宅們》、《大尾鱸鰻2》、《角頭2》等熱門電影,平時擁有良好運動習慣,卻於今年初做完抹片檢查後被診斷出罹患「子宮原位癌」,雖不幸罹癌,林真亦卻選擇即時凍卵,保障未來健康生育的機會。林真亦分享:「一旦開始化療後,就會影響子宮及卵巢功能,卵子的數量及品質會受到偒害,我才開始思索凍卵這個選項。」《通靈少女》電視劇原型人物索非亞已屆熟齡,在無結婚打算下,也選擇凍卵掌握生育自主權。(圖/華育生殖醫學中心提供)卵巢是女性最大的資產,但是大多數女性卻不了解自己卵巢的功能。據華育生殖醫學中心2009-2019資料統計,每10位30歲以下女性中,就有1位卵巢功能已老化到40歲的狀態。華育生殖醫學中心徐明義教授,倡導每位女性都該定期進行AMH檢查卵巢功能,避免等到想生育時才知道卵子量不足而造成憾事發生。卵巢主宰女性生殖能力與性荷爾蒙分泌,女性受孕率隨年齡下降的主因,即是卵巢老化進而影響卵子的數量與品質。卵子儲存量的最佳指標Anti-Mullerian hormone(抗穆氏管荷爾蒙)簡稱AMH,是由卵巢內尚未成熟的中小型濾泡上顆粒細胞所分泌,AMH水平越高代表存在的濾泡越多,表示卵子的儲存量越多。透過AMH值檢測了解卵巢狀況,才能即時評估是否需保留健康卵子為未來做打算。事實上,凍卵是現代女性因應社會型態改變保留生育能力的最佳選擇,即使是面臨工作與成家兩難的女性,仍可擁有自由選擇生育時間的權利。也因此已屆熟齡的索非亞在做完凍卵療程的那一刻,激動的說:「所謂女力,不應是剝削一切女性特質,才能在職場跟男人拚搏;所謂女力,應是帶著女人的天賦和驕傲,同樣也在各種身分上發光發熱!」
妙齡女長菜花 母私密處「肉也白白爛爛」 婦產醫:全部切除
私密處常常是女性難以向他人啟齒的部位,若發生狀況時常常都是羞於就醫。有婦產科醫師在節目分享,一名27歲的年輕女子因為下體搔癢,自己買藥膏塗抹,結果不但沒好轉,還更嚴重,就醫後才發現感染菜花。後來女子50多歲的母親也感覺下體搔癢,以為被傳染的她借女兒藥膏來擦,同樣沒好轉,就醫後才發現不是菜花,而是外陰癌!振興醫院婦產科醫師李偉浩,在《醫師好辣》節目分享遇到的一名案例,曾有一位27歲女子外陰部搔癢,到藥局買藥膏擦抹後無效,患部甚至出現一顆顆的小泡泡,最後還融合成一大顆且越來越凸出,就醫治療後發現是1公分的菜花,簡單手術加上藥膏塗抹便痊癒了。女子的媽媽得的是「外陰癌症」,並非菜花。女子的媽媽得的是「外陰癌症」,並非菜花。李偉浩表示,若嚴重到淋巴轉移,就要將患者2側外陰都切除,還要做放射線治療。後來女子的母親下體也感覺搔癢不舒服,原先以為被女兒傳染又羞於就醫,跟女兒借藥膏塗抹,到藥局買相同藥膏來擦,一連擦了3個月都沒用,後來實在受不了,只好還是就醫治療。李偉浩檢查後發現,母親的患部和女兒之前的幾乎如出一轍,甚至比女兒的大1公分,然而母親外面抓破皮的地方,肉是白白爛爛的,看來並非是單純的菜花。後來再做切片檢查,意外發現母親得了「外陰癌症」,所幸還只是初期的「原位癌」,僅在最表皮部分,尚未侵犯基底膜,手術局部切除患部外陰約1到1.5公分的安全範圍,再縫合修補即可。但李偉浩也強調,如果外陰癌達到淋巴結轉移,就沒那麼簡單,而是要將患者2側外陰都切除,還要做放射線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