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會
」 原住民 原民會 總預算 賴清德 立法院![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91046/sm-8f688946a8c21e391c368597f049c9f7.jpg)
選址涉及祖靈地!下賓朗部落強烈抗議 要求退回綠野仙蹤開發案
「綠野仙蹤度假旅館開發案」近日通過環評初審,然因選址涉及台東縣卑南鄉下賓朗部落(pinaski)的祖靈地,引發部落族人反彈,今(19)日強烈要求退回環評並禁止開發。原民會前主委孫大川也公開發聲,批評決策過程缺乏「原住民的聲音」。近百位下賓朗部落族人今日齊聚傳統聚會所(巴拉冠),舉行「拒絕開發案侵案祖靈地」記者會,將象徵綠野仙蹤度假旅館的紙屋模型丟入火堆中,隨烈火燃燒殆盡,以此表達「退回環評,禁止開發」的訴求。綠野仙蹤渡假旅館開發基地位於下賓朗部落東南側,占地約2.18公頃,規畫建設旅館及11棟渡假別墅(Villa)。部落主席曾天福直言,開發商把近140人住宿的度假村直接蓋在部落舊社土地,嚴重破壞族人依歲時節令舉行的文化實踐場域。部落族人早在去年7月4日便首次公開抗議;今年1月10日再度北上,反對開發案通過環評初審。目前該案雖已通過初審,但開發商需於4月30日前提出具體且可行的減輕措施後,才能「建議通過」。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律師羅芳晨指出,根據現行法規,環評過程應重視社會與文化影響評估,但此案廠商在現地調查、負面影響評估及因應措施上明顯不足。她進一步提到,現行的環評制度在文化影響評估上,過於依賴「有形文化資產」的清單式審查方式,未能保障無形文化資產及其所需的文化空間。孫大川也批評,審查委員多在台北,對台東和部落的情況毫無了解,且審查過程中完全缺乏「原住民的聲音」,甚至忽視部落數百年的歷史記錄,未能真正理解此地對族群文化的意義。同時,他也強調此案是一個重要的契機,讓公私部門學習如何在經濟發展與文化保護之間找到平衡。他提到,原住民族並非不支持經濟發展,但開發必須在尊重文化與溝通協商的基礎上進行,而非背離部落意願、強行推動。對此,台東縣政府表態持中立立場,表示希望開發商能充分與當地族人溝通,在遵守相關法規的前提下,共同提升台東的觀光旅遊市場及環境。另指出,上周1月10日於環境部進行的第二次初審會議,會議決議為「書面修正後通過」。待申請單位修正後,將正式送交環評委員會辦理審查程序。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9/387989/sm-ee007ec8b925e8a001b1248b59d7372c.jpg)
搭跨年舞台1工人墜落亡 台北市府開罰3廠商
北市府跨年晚會去年12月25日發生工安意外,一名工人於搭設舞台時自高處墜落身亡,北市勞檢處6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初步認定雇主未確實使勞工戴用安全帶,在承攬管理責任部分,依違反《職安法》開罰承商聯利媒體及下包商星船音響工程各15萬元,在設施設備責任部分,下包商享受娛樂公司最高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台幣30萬元以下罰金。該名身故工人為原住民,同時也是樂團「救贖方舟」主唱拉外·阿利克(Lawai Arik),其友人事後曾於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控訴發生重大工安事故,北市府卻在24小時內完成勞檢申請復工並核准施工,勞檢報告卻要等30天,且身故工人沒有強制保險,負責廠商也沒有回應,家屬盼能釐清事發真相。北市觀傳局表示,事發當天市長蔣萬安即指示原民會及相關局處啟動關懷機制 ,並要求活動承商做好聯繫、協處、慰問等工作;觀傳局、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社會局也前往慰問家屬,致贈慰問金共15萬元,施工雇主則於27日提供喪葬等緊急支應費用250萬元予家屬。勞檢處6日召開重大災害檢討會,釐清災害原因及責任,同日函報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核備。觀傳局強調,上述裁罰為初步結論,後續將就其他相關調查進度進行裁處,「事實到哪裡,就處理到哪裡。」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87801/sm-f2bf5f6bc885a2662edf0cc2fa8b71a8.jpg)
跨年晚會搭架奪命 許淑華批北市府調查牛步
台北市議員許淑華6日表示,不幸在2025北市跨年晚會舞台搭架時摔落身亡的工人,疑似因為施工時防墜網遭移除釀憾,台北市長蔣萬安除了喊難過外,更應查明原委與究責,還給家屬公道。2024年12月25日正值聖誕佳節,台北市政府前廣場,一名原住民工人正在架設跨年晚會舞台時,不幸摔落身亡,而後家屬在社群平台發文哀悼,證實亡者是樂團「救贖方舟」的卅六歲主唱「阿利克」(Lawai Arik),並批評儘管事發後依規定停工,但北市府火速於24小時內同意重啟工程,根本沒把原委查清楚,只為了趕上跨年活動,批評北市府在跨年晚會歌舞昇平時,根本把公安疏漏和人命拋諸腦後。「救贖方舟」其他成員也透過官方帳號泣訴,直言主唱阿利克用生命給了一個「大禮」,讓人驚訝與不捨。成員也強調,元月十六日的樂團演出照常舉行,並附上阿利克生前曾說的話:「哪怕這個團沒有我了,方舟還是會繼續,不會因為沒有了誰而停止航線。」許淑華對此指出,按照《重大災害通報及檢查處理流程》,市府必須於30日內,提出重大職業災害檢查報告書,因此相關單位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查明,不要只是「依法辦理」搪塞,應該用積極的態度,給公眾答案。許淑華說,自己側面了解,意外當日下午4點,北市府進行例行工安檢查時,勞檢員確實有看到地上放置三層網子,但詭異的是,意外作業約傍晚6點時,網子卻疑似遭到移除,導致慘劇發生,究竟為什麼防墜網子會被移除,中間究竟有什麼原因,10天過去了,主責單位應該趕緊掌握狀況,用調閱監視器等任何方式追溯事發當時,釐清真相。許淑華批評,自己因人命關天,希望向北市府索取資料,市府卻用《政府資訊公開法》等理由忽悠,拒絕提供任何調查資料,自己一定會持續監督後續處理情況,追蹤真相,給家屬一個交代。蔣萬安強調,事故當天第一時間就要求相關單位至現場清查,且一定要究責到底;也要求原民會、觀傳局、勞動局、法務局及社會局啟動關懷機制,事發隔天就到桃園中壢死者家中慰問家屬,並提供慰問金,以及提供後續一切協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8/387518/sm-062a305fb42a49a3b4fdaab88db1c5cc.jpg)
王鴻薇疑原民台劇集綁標「劇集內容還涉抄襲」? 原民導演怒發6聲明痛訴:荒謬
原住民族文教基金會打算拍攝遠洋時代迷你劇集《遠洋人之歌》,並由「沃土影像製作有限公司」得標,最後竟成廢標,立法委員王鴻薇指控遭到「綁標」和劇本抄襲,被提及對象之一的投標廠商「沃土影像製作有限公司」與阿美族資深導演喇外.達賴,發出聲明。表示「所有相關指控完全不是事實」。沃土影像製作和阿美族導演喇外.達賴4日共同發表6點聲明,強調團隊全程依法依規投標,乃是根據立委關切的新聞才得知與另一投標廠商同分,是抽籤決定得標廠商,既然是眾目睽睽之下抽籤,根本無法作弊,所有相關指控完全不是事實。針對立委指控喇外導演和沃土採用和109年所寫的「雷同劇本」投標,該劇本原就是喇外.達賴作品,此次採購的標案是劇集拍攝,「因為這次要採購的標的是劇集拍攝,而劇集拍攝的總長度是109年舊版劇本的三倍多,長度規格差這麼多,想也知道不可能用舊劇本投標」,且投標時只要先提故事大綱就可以,劇本是要等得標了才要開始寫,對於這樣斷章取義的說法覺得相當荒謬。沃土影像也表示,舊版劇本原來就屬於原住民電視台的劇本孵育計劃,這是各家電視台近年常有的影劇發展方式,「雖然孵育的東西最後不一定有機會被拍出來,但電視台自己孵育的東西難道還不允許用來做為爭取攝製機會的元素之一?如果孵育劇本之後有機會拍出來都叫做違法,那許多電視台早就拍了一堆違法案件了!這樣都要被告,到底公理何在」?喇外導演以遠洋漁工為主題,不僅曾自掏腰包拍攝紀錄片,多年來也不斷田調寫作相關劇本,一心一念就是想為族群留下好作品、讓更多人知道台灣原住民的生命故事和勞動史,所以才與長期關心與投入原住民文化創作的沃土影像製作有限公司一起合作投標。準備過程不僅辛苦,投標之後的更是紛擾不斷,包括莫名其妙被立法委員公開洩漏個資丶召開記者會公審,田調對象家人也被不明人士騷擾,讓喇外導演感到心灰意冷,「這世代被莫名栽贓好像已經不是太奇怪的事了,沒有勇氣反擊,只能淪為被犧牲者,沒有人會同情你!」、「我要像遠洋船員前輩在海上面對風浪一樣」,決心要站出來澄清。據了解,團隊在去年事件爆發後,對相關部門尋求救濟,均無下文,本想說廢標既然已成事實就吞下種種委屈,不想介入政治的紛紛擾擾,沒想到又再次受到攻擊和不實指控。如今發出聲明,希望社會各界理解,也期待相關單位可以更加重視並詳加調查,還給導演和沃土團隊清白,讓公平正義得以申張。王鴻薇去年11月14日揭露原民台113年1億2千萬藝文勞務採購案涉嫌抄襲、重複採購案等,王鴻薇2日舉出原文會通知書確定廢標,證實該標案確有弊端。然而包括上級機關原民會,以及發包單位原文會,至今不敢提供調查報告,也不願意證實是否對相關人等提告,竟還打算繼續包庇掩護。王鴻薇表示,該案目前事證明確,將移送監察院依法查辦。至於被綠委蘇巧慧嗆「翻車」,王鴻薇激動回擊,「妳怎麼罵我,都無法改變妳老公就是審查委員的事實」!王鴻薇還痛批,喇外·達賴跟沃土影像製作公司,竟然用同一套劇本,在國家標案賣兩次,一次69萬一次1億2000萬,就算只看投標「劇本」編劇預算還要80萬,到底編了什麼東西?更詭異的是兩案都有現任原文會副執行長何明輝簽字,陸續擔任兩採購案承辦人與召集人,整個案子導演重複、劇本內容重複、連標案人員都重複,當然有問題。對此,蘇巧慧則是回應,其夫婿龍男僅因電影拍攝專業出席評選該案,但其評選第一名的廠商非得標廠商,第二輪勝出者為其他兩家平手後抽籤結果,而其本身更從未參與該案的任何行政流程,該案之行政上有任何問題,與他們夫婦有何關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87001/sm-7ac6e4fa26ebcb2b6c1571bfa26633cd.jpg)
原文會被控涉弊標案已「小巷廢標」?王鴻薇酸蘇巧慧「真一門豪傑」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天指出,去年她曾指控原民台一筆新台幣1億2000萬元藝文勞務採購案,投標廠商沃土影像製作公司,涉嫌抄襲原民台4年前勞務採購案劇本,標案評審是民進黨立委蘇巧慧的先生龍男.以撒克.凡亞思。王鴻薇說,當時民進黨立委蘇巧慧、陳瑩及原民會都出面駁斥全屬烏龍,痛批她「翻車」,原民電視台還出面護航綠委。沒想到,該案決標後,如今卻突然傳出已經被「廢標」,形同行政單位自證確有弊端,但當她要求原民會提供廢標調查報告、說明廢標理由,卻遭原民會悍然拒絕,他痛批,原民會是要讓權益已經受損的其他廠商「硬吞下去」。王鴻薇強調,執政黨立委不敢監督行政部門,只會努力監督在野黨立委,這不是很好笑,立委職責究竟何在?她也酸蘇巧慧「一門豪傑」,標政府標案,還透過白手套被人發現,難道政府「真是你家」,「一家人又有院長、又是立委、又能投標、又能得標,還能當評審,蘇家究竟有何能耐,台灣有哪家能像蘇家一樣」?王鴻薇質疑,政府黑箱到居然連已經廢標標案,都能拒絕向立院說明廢標原因及理由、堅持繼續黑箱,還放著其他抱怨標案有弊、權益遭傷害的競爭廠商繼續打官司「怎麼會有這樣的政府」?她表示,據她掌握,「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簡稱原文會)」後來給其他投標廠商一張公文,僅簡單說明該標案「已廢標」,還加註「當時得標廠商」也同意廢標處份,但那是金額高達1.2億的標案,原民會、原文會難道就這樣草草帶過、都不必說明廢標理由,給其他廠商及全民清楚交代?王鴻薇說,既然標案得標又廢標,就代表該案一定有問題,她原想將該標案交給公共工程委員會調查,但工程會說與他們無關不想管,他決定送請監察院繼續調查。她還說,昨日深夜看到蘇巧慧得知她又要開記者會質疑此事,搶先跳出來痛批「王鴻薇兩度翻車」,但她要問蘇巧慧「你是不是翻車翻到昏過去才語無論次」?王鴻薇說明,標案如今被證實因有弊端廢標,蘇巧慧先生就是評審委員,就算蘇巧慧不斷罵王鴻薇「但能改變蘇巧慧先生參與標案審查的事實嗎」,難道標案審查委員不應一起接受調查嗎?王鴻薇並火力全開痛批蘇巧慧,只敢監督找出問題的在野黨立委,卻不敢監督原民會、原文會、原民電視台,原因何在?難道不是因為蘇巧慧先生長期都在原民會標案中擔任評審,這沒有瓜田李下之嫌嗎? 為什麼蘇巧慧還有臉罵揭發此案的在野黨立委?蘇巧慧昨晚發布新聞稿指出,王鴻薇已兩度翻車卻不痛定思痛,提升問政品質,這種行為既無聊又可恥。他還說,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標案在日前已說得很清楚,她夫婿僅因電影拍攝專業出席評選該案,未參與該案任何行政流程,與蘇巧慧夫婦有何關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82801/sm-7e470a90a1d3614de5d0939549d158fd.jpg)
原民會組織法改山平輪主委 原民會:將評估釋憲
立法院昨(13日)在國、眾兩黨合力共推之下,三讀通過《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法》修正案,其中明訂原民會主委將由山地與平地原住民輪流擔任。對此,原民會表示,尤其此次修法不當限制行政院長的人事決定權,且更逾越立法機關對行政院人事決定權制衡的界線,未來將評估依據憲法規定程序採取法律行動。原民會表示,山地與平地原住民區分源自殖民政權的不當分類,欠缺歷史正義合理性,在野黨罔顧族人尚無共識,在該會主委任命上強迫複製殖民遺緒,與原住民族主體性發展背道而馳,更違背憲法增修條文中「依民族意願保障民族權利」的精神。原民會強調,首長任用應以專業適任為唯一考量,強制輪流擔任,不利於進用人才,更忽視主委為政治任用,沒有固定任期,山平原輪流擔任的時間必然不均,何來公平可言。尤其此次修法不當限制行政院長的人事決定權,牴觸憲法第53條及大法官釋字第613號解釋所闡明的行政一體、責任政治及權力分立等原則,更逾越立法機關對行政院人事決定權制衡的界線。另關於將16位聘用委員改為無給職,原民會強調,該修法等於減少該會7%的員額,不僅大幅減損該會的服務量能,更直接剝奪各族參與原住民族政策形成的主體權利,對原住民族權利將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針對在野黨提出附帶決議要求增設原民會員額,原民會回應,該決議無法律效力,無法實質保障族人權益,此次修法對原住民族的傷害已無法避免。原民會最後強調,捍衛原住民族的權利與發展是其責任所在,修法嚴重違反憲政原則與族人意願,原民會將評估依憲法規定程序採取法律行動,以保障原住民族的權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380963/sm-2624016360eddbc721448e84972ed8d0.jpg)
長老教會拿族語經費辦「青鳥宴」? 高金素梅批拿國家錢推罷免
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6日表示,長老教會近日舉辦罷免在野黨立委的「青鳥宴」如此盛大遍地開花,原來是拿了原住民委員會一年新台幣近5,000萬的經費,不禁讓人想起,政府是否又「花錢養網軍」。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日前舉辦「青鳥宴」,在立法院旁的北市濟南路一段舉行台北分場,席開100桌場面盛大。高金素梅對此揭露,其實原民會2023年編列6,830萬捐助教會「推廣族語」,長老教會申請高達整體的7成,難怪底氣這麼足,卻跑去全台各地辦「青鳥宴」,主軸根本是罷免在野黨立委。高金素梅直言,11月底長老教會總會在濟南路「青鳥宴」中,主持的總會牧師上台第一句話驚言「各位1450大家好」,而1450是前些年農委會編列預算養宣傳及政治攻擊「網軍」的代稱,等於長老教會承認拿政府的錢攻擊在野黨,如今全台到處辦桌的長老教會總會,「到底拿政府的錢幹嘛」?高金素梅批評,過去無法想像有人要掏空原民會,因為原民會是弱勢部會根本「沒有油水」,如今看到原民會、長老教會總會與綠營幾名原住民立委的作為,才驚覺到掏空原民會早已是進行中。長老教會第69屆總會議長Fuyan Suda(張培理)牧師對此反擊,長老教會按聖經教導公義憐憫,以先知角色在國際上為台灣發聲、參與民主實踐、維護人權、維護族群尊嚴;過程中遭遇無數次的攻擊與抹黑,正如這次高金素梅為了自己聲量、利益,對長老教會不實指控、抹黑一樣,無視於長期在部落推動族語復振工作者的努力與付出,「這非常令人痛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6/379826/sm-0dbfb739119a62b4d023f2b87aab4055.jpg)
賴清德上任後首訪南島友邦 過境夏威夷獲僑胞熱烈歡迎
總統賴清德開啟上任以來首次出訪,期間將拜訪友邦馬紹爾群島、吐瓦魯、帛琉。此次出訪以落實「智慧、民主、邦誼永續」三大核心為目標,開創價值外交新時代。賴清德「繁榮南島 智慧永續」外交團隊一行人於台北時間1日凌晨過境美國夏威夷,並獲僑胞熱烈歡迎。賴清德領攜一眾官員開啟「繁榮南島 智慧永續」出訪行程,其中首站於當地時間11月30日上午(臺北時間12月1日凌晨)抵達美國夏威夷。駐美國代表處大使俞大㵢及「美國在台協會」(AIT)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登機歡迎,夏威夷州長格林(Josh Green)、檀香山市長Rick Blangiardi及市警局長Arthur J. Logan則於機梯旁迎接。接著,總統一行驅車前往下榻旅館,受到僑胞熱烈歡迎。賴清德一行人前往畢夏普博物館(Bishop Museum)參訪,在導覽人員解說下,參觀太平洋地圖展區、臺灣原民文物展示、南島民族大洋洲遷徙圖及一樓展廳,了解太平洋南島民族遷徙的歷史與文化。其中太平洋展廳地板畫作有特別標示臺灣,並展示臺灣泰雅族及排灣族文物,象徵臺灣與太平洋南島語族之間的深刻連結。最後,賴清德也見證我原民會主委曾智勇( Ljaucu‧Zingrur)與畢夏普博物館館長相互贈禮儀式,並接受館長致贈「羽毛頸環」,象徵臺灣與夏威夷的友好情誼。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2/379372/sm-e55faae092f7cb2eb6623ea8249d0c91.jpg)
傳統領域遭奪1/核准泰安蓋溫泉旅館 部落控縣府過程違法
苗栗縣前縣長徐耀昌任內核准泰安鄉錦水村新建兩座溫泉旅館,當地「圓墩部落」居民指控縣府違法,未依《原住民族基本法》咨商鄰近的圓墩部落,而是找了其他兩個落部背書,其中一個部落更遠在超過2公里之外。圓墩部落會議主席盧光明說,核准過程有重大瑕疪、更疑似涉及偽造部落會議結論,部落已向法院提告縣府,同時監察院也接受陳情立案調查。苗栗縣泰安鄉是國內知名的溫泉勝地,錦水村附近就有10間溫泉旅館,苗栗縣政府前縣長徐耀昌任期最後一年,分別於2022年3月、8月審核通過當地兩處濱臨汶水溪的溫泉旅館開發案,並聲稱已依法咨商附近的「砂埔鹿部落」與「斯瓦細格部落」這兩個關係部落。但附近的另一個圓墩部落居民赫然發現,自己的傳統領域將被拿來蓋溫泉旅館,卻未被告知,擔心未來無法使用汶水溪河床進行祭儀,水權更將受影響,但向縣府反映並提起訴願卻不被受理,於是今年3月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11月首度召開準備庭。圓墩部落會議主席盧光明說,苗栗縣府核准建商開發案,卻未依法咨商圓墩部落,還把部落傳統領域內的水源區出租給漢人。(圖/甯其遠攝)盧光明解釋說,汶水當地是泰雅族「圓墩部落」的傳統領域,屬於泰雅族中汶水語系(Matu’uwal)的汶水人聚落,泰雅族依地域不同,主要分成幾個方言語群,而「砂埔鹿部落」雖然門牌上也標為「圓墩部落」,但事實上「砂埔鹿部落」與「斯瓦細格部落」的居民主要是賽考利克族群,原本居住在新竹五峰鄉,後來因家鄉受風災無法居住,才搬遷到當地,與本地的汶水語族群不同。盧光明說,縣府審核這兩個溫泉旅館開發案,表示曾在2017年與2019年分別咨商「砂埔鹿部落」與「斯瓦細格部落」,經過同意才公布核可,但兩個部落是從外移入,就算這兩個部落是《原住民族基本法》中規定的關係部落,也不應跳過距離更近的「圓墩部落」,而且也不見這兩個部落會議同意開發案的相關紀綠。「沒開部落會議,請問是誰同意建商開發的?是不是讓人懷疑是造假?」盧光明質疑說。一位圓墩部落青年強調,縣府聲稱有兩個原民部落贊成開發案,但現在圓墩部落表示有異議,並不代表部落與部落間的意見不合,圓墩部落的訴求是政府與開發商應該尊重當地居民的自主權,至少先詢問關係部落的意見,而不是把圓墩部落摒除在外。他說,部落有請學者幫忙,歷時兩年進行傳統領域的劃設作業,證明開發案位在圓墩部落的領域內,應該徵詢居民的意見。苗栗縣政府在2022年核准位在泰安鄉錦水村汶水溪畔的五星級溫泉旅館,時任縣長徐耀昌(左5)與時任鄉長劉美蘭(左4)該年10月前往主持動工典禮。(圖/報系資料照)對於傳統領域的劃設,另一件事更讓盧光明懷疑,開發案背後有一連串的精心計畫。他說,日前接獲原民會通知,詢問「圓墩部落」今年是否要提出「部落範圍土地劃設」,他才驚覺,鄉公所並沒有通知他要提出相關申請,經他進一步深入了解,發現圓墩部落2017年在劃設中放棄了汶水溪以北的傳統領域,而他檢視相關的部落會議會議紀錄,發現只有19人簽名出席,而其中只有8個人的名字是部落的居民。圓墩部落向法扶基金會求助,委任原住民族法律服務中心的律師馮鈺書提起訴訟,要求撤銷苗栗縣府的開發許可。馮鈺書指出,依「諮商取得原住民族部落同意參與辦法」規定,開發廠商應擬定開發範圍、開發計畫與環境影響評估後,向地方政府提出開發申請,初步認定須取得哪些部落的同意後,公告關係部落名單30天,徵求附近部落是否有意加入或退出關係部落名單,最後才定案,請關係部落召開部落會議,參酌開發廠商提出的說明,決定是否同意開發。「這就是先射箭,再畫靶。」馮鈺書指出,圓墩部落遇上的這兩個開發案,卻是先找好特定部落同意之後,事後才持開發計畫、環境評估向縣府提出申請,也沒有經過公告關係部落的程序,程序明顯有瑕疪。他說,原住民族人通常不會了解咨商同意開發案的程序,而地方政府也不可能自曝核准開發許可中的瑕疪,可能還有更多的類似案件尚未曝光。盧光明說,2017年他已經從軍隊中校退役,並選上泰安鄉鄉民代表,這麼重大的部落會議竟未通知選區民代,並不合理,而詢問部落林姓頭目,對方表示絕未同意放棄傳統領域,而部落近200位居民竟只有8人簽到,疑似有外人假冒身分出席,卻被當成是正式的部落會議決議,懷疑在政府的部落範圍土地劃設過程中有違法情事,因此在今年7月向監察院提出陳情,日前也接獲通知,監察委員將於12月2日前往部落調查。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6/378386/sm-9d8e19532c377990e925afa0d9783490.jpg)
原住民黑米祭「多人毆打、狠踹山豬」!網質疑虐待動物 動保處回應了
有民眾把23日在高雄舉行的多納黑米祭中,原住民涉嫌虐待3隻山豬的畫面貼上社群軟體IG,引起議論。網友質疑,聽到豬撕心裂肺地哭喊,令人不忍,難道這就是原住民的「文化」活動嗎?高雄市原民會對此冷處理,動保處則說,尊重民俗祭典與狩獵文化。張姓女子透過IG發文表示,影片中看到原住民的文化活動,原民朋友追趕豬並狩獵,這樣不算虐待動物嗎?她在現場拍攝此短片時覺得心驚膽跳,看到山豬受到這樣的對待,眼淚都奔出來了。儘管此影片會被很多原住民朋友攻擊,但她還是要表達其想法,因為豬也是動物,很聰明、有情感,不應該這樣被虐待,希望主辦單位不要再舉辦類似的活動對於網友的質疑,高雄市原民會沒有正面回應,僅表示,這是茂林區多納部落黑米祭中狩獵活動的一部分,由高雄市茂林區納美下三社文化促進協會主辦,是部落自主辦理的祭典。至於在捕獵山豬時,山豬同時被好幾個人輪番毆打與踹頭,是否違反動保法?高雄市動保處說明,民俗祭典及狩獵文化為原住民族的重要活動與技藝保存,動保處予以尊重。將請原民會協助認定是否有虐豬,或無故騷擾、傷害動物等情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73806/sm-0ad33fb20db9d433bc228ab3e8e53bbb.png)
從日常關懷到文化基地 廣邀民間共創原民長者「第二個家」
為了讓都會區原住民長者享有健康、安全及終身學習的生活,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下稱文健站),並誠摯邀請各民間團體參與設站,為原住民長者們打造一個兼具情感交流與文化傳承的場所。新北市原民局自 100 年設立首批日間關懷站以來,新北市已於16個行政區建設26處文健站,服務超過775位長者,並提供71個在地工作機會。文健站不僅是日常生活的依靠,也是都會區族群文化的匯聚點。樹林部落文健站的黃照服員分享一段動人的故事:一位綽號「小 S」的噶瑪蘭族阿嬤,每天轉三班公車就是為了到站裡,和她的好朋友見面相處,阿嬤常常也帶著滿袋的水果與海鮮和大家一起分享,樂此不疲,直到去年阿嬤離世,她的兒女因為深知母親對文健站的愛,堅持延續阿嬤的精神,時常攜帶水果到站裡,帶給長者們歡樂與溫馨回憶。新北市政府廣邀民間共創原民長者「第二個家」。 (圖/新北市政府原民局提供)新北市原民局局長 Siku Yaway 表示,為進一步強化原民長者的照顧支持,市府計畫在石門、三芝等 13 個尚無文健站的行政區新設服務點,凡符合資格的原住民族發展協進會、宗教團體及其他立案社團,皆可在今年 11 月 29 日前提出申請,加入建構這片充滿文化底蘊的「第二個家」。汐止部落文化健康站長者互動。 (圖/新北市政府原民局提供)為了讓文健站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新北市政府除積極運用中央原民會的補助經費,也爭取公益彩券盈餘分配基金,以支持更多文健站朝「五日開站」模式發展,讓在文健站工作者有穩定的工作機會,並為長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透過更多民間力量的加入,期盼將這些溫馨的社區據點,打造成族人交流與互助的樞紐,讓都會區的原民長者感受到彼此扶持的力量。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74655/sm-62a65821783956def8c446e50be84365.jpg)
政院放手提折衷退讓 在野黨點頭 總預算終可付委審查
總預算案持續卡關,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下午邀請立院朝野黨團,到行政院溝通,在雙方進行會議約兩個小時,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表示,行政院同意,針對引發此次爭議的「原住民禁伐補償條例」每公頃提高到6萬元,政院同意在明年追加預算時完成編列,以後逐年會在年度預算中逐年編列,依照立法院通過的法律案執行。針對健保點值是否在明年六月三十日,給付每點0.95元的爭議,傅崐萁說,朝野與立院也達成共識,在明年六月三十日會達標。至於,朝野另一爭點、在野黨要求提高「公糧收購價格提高」的問題,卻在會中仍無共識。傅崐萁也痛批農業部長陳駿季「非常不認真、非常不負責」,爭議發生後已經四個月還沒有提出任何解決方案,而且不斷扣在野黨帽子,罔顧在野黨早已推算,若依照在野黨主張公糧收購每公斤價格多增加5元,一年僅多出約20幾億預算,農業部不思如何照顧農民,提高農民收益,堅持 如果按照在野黨要求,預算將增加90多億「完全胡扯」,也讓在野黨團非常生氣,當著卓揆的面,鄭重警告陳駿季不適任農業部長,要求卓揆予以瞭解。朝野立院黨團今天與行政院再度針對總預算審查討論,並取得共識(圖/立委林思銘辦公室提供)傅崐萁強調,卓揆表示,希望瞭解真實狀況,在今年12月之前提出完整方案,並符合立院今年七月十六日做成「增加補償價格」方案的具體作法。傅崐萁說,由於今日與政院溝通過程,原民會及衛福部都尊重立院決議的誠意,只有農業部不顧農民權益還在推託,在野黨團也重申,公糧收購價格已經13年未調整,13年來基本工資早已增加1萬元到28000元,行政院長薪水也以五次調薪,只有農民公糧收購價沒成長,但是飼料、人工都在漲,在野黨團為農民請命,農業部卻完全沒準備,在野黨一定要嚴厲譴責,希望政院說到做到年底前提出符合立院決議的方案。傅崐萁表示,由於政院整體上對在野黨提出「兌現三大主張」的要求,表達高度誠意,過程也還算融洽,因此在總預算因爭議而卡關的事件,在歷經六、七週後的朝野僵持後,在野黨團都已簽署今日的會議決議,卓揆也簽名,有了共同決議,總預算也可望付委審查,在野黨也很開心能有善意的共識,並希望未來立院,朝野能持續溝通,讓議事更加順暢,畢竟家和萬事興,朝野若能互相尊重,政府施政未來也會更順利,在野黨也一定忠實反應基層民意,希望今天的協調是一個好的開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74217/sm-a100466aeeb75b7169a4806b923476bc.jpg)
家族擁豪宅卻住零租金宿舍 蔣萬安喊三寶長大要空間
台北市長蔣萬安7日表示,自己名下沒有任何不動產,之前跟父母同住,小孩生了三個不敷使用,便申請職務宿舍,一切合法。近期台北市議員林延鳳質疑,蔣萬安家族「坐擁數處豪宅」,父母親蔣孝嚴、黃美倫在大安區坐擁多處豪宅,太太名下大直豪宅也價值不斐,卻還申請位於北市中山區的豪華官舍裡,完全不用繳納租金,只需要繳交基本水電、瓦斯、電話費,實在是狡兔三窟,對比高不可攀的房價,只會讓更添市民相對剝奪感。據了解,台北市政府提供2008年11月完工的一級首長職務宿舍8戶,房型皆為4房2廳2衛,坪數含公設介於57至62坪之間,坐落在素稱「官道」的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44巷,附近有晶華酒店、中山捷運站等設施,堪稱北市黃金地段。市府官員透露,除了蔣萬安申請外,還有副市長張溫德、青年局長殷瑋、觀傳局長陳淑慧、法務局長連堂凱、觀傳局長王秋冬、原民會主委巴干.巴萬(Bakan Pawan)、人事處長張建智,還有1戶閒置中,沒有滿租。林延鳳直言,以近30年台北市長比較,不論是陳水扁住在民生社區、馬英九住在文山區老家、郝龍斌住士林、柯文哲住大安區,都是住在自己家,蔣萬安此舉佔公家便宜,根本是最壞示範,呼籲限期搬出。蔣萬安重申,自己在全台都沒有置產,名下也沒有任何房屋,三個小孩出生,需要多一些活動空間,所以申請官舍,一切依法辦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74219/sm-5e3703a7eb09a84590fe0b66f0591bfb.jpg)
原發基金貼禁伐補償 主計長認證無不法
民進黨原住民立委伍麗華5日表示,外界對「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撥付禁伐補償疑義不小,政府有責說明是否合法。行政院主計長陳淑姿則說,此舉沒有不法。行政院長卓榮泰5日率內閣閣員赴立法院針對總預算報告,並備質詢。而針對近期《禁伐補償條例》已入法提高禁伐補償達每年每公頃平均新台幣6萬元,行政院新年度預算卻未編足引起的一連串爭議,也成為質詢焦點。伍麗華質詢時指出,自己3年前便曾針對「禁伐補償」提出質詢,早年禁伐補償濫觴於林務局的「造林獎勵」,因為原住民土地利用有三,要不選擇「造林」,要不配合「禁伐」,或是有限度利用開發。而林務局造林獎勵經多次提高,每年每公頃平均將近10萬元,若禁伐補償不隨之提升,恐釀山林災害「大家都去砍樹就好。」伍麗華說,外界直指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要破產了,因此基金不可以拿來發禁伐補償,但自己調出主計處2016年公文,清楚寫明依照2007年刪修之「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管用辦法」建議,原民會發放禁伐補償時,可以透過公務預算與基金預算各半模式編列,法源應該很充足。陳淑姿對此回應,目前都是依相關法令辦理,以基金發放禁伐補償沒有違法。她回顧,在2023年之前,禁伐補償是公務預算與基金預算各半負擔,2024年則是由國庫扛下撥補責任,未來即使超支,也會按政策撥補基金,以依法與政策目標優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7/373997/sm-45359da3649d858867289888058555c8.jpg)
原保地難民1/禁伐補償提高吹濫舉歪風 20萬原鄉非原民恐淪無殼
立法院朝野近期為了《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鬧得不可開交,在原住民正義與森林復育大旗下,聲勢浩浩蕩蕩,然而在全國55個原住民鄉鎮中,竟有20萬民原鄉中「漢人」,他們因為沒有原住民「身分」享有保留地承租權,正面臨檢舉,其間原漢衝突就隱藏著林業用地領取禁伐補助利益。據了解,日治時期為了便於「番務管理」,將海拔1,500以上俗稱國有林的「要存置林野」的8萬名高砂族人,強制遷移到海拔600至1,500公尺、約24萬公頃的「準要存置林野」地,卻未進一步登記地籍,遑論提供完整的住宅與耕地規劃,僅以「蕃人索要地」隔絕在開發之外,被視為化外之地。本刊調查,國民政府遷台後,多次更新山地管理法令,直到 1966年推出《山地保留地辦理土地總登記應行注意事項》並同步清查登記地籍後,才劃定了全區約24萬公頃的原住民鄉鎮,並以《臺灣省山地保留地管理辦法》保障山地居住者的居住權。然而,目前56萬名原住民中,僅有3分之1留在原鄉土地生活,其餘多已遷居都市謀生;部分原鄉反而「漢人」(含閩客和外省族群)占了超過半數人口,他們長年耕作、建屋、栽種謀生,卻因「非原民」身分,無論有無租約,最終還是拿不到土地所有權,不時還會遭舉報「超限利用」,面臨被收回租約與土地的威脅,生活戰戰兢兢。立法院會6月通過《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第6條條文修正案,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金額度自2025年起,由每年每公頃新台幣3萬元提升至6萬元。(圖/周志龍攝)本刊10月29日走訪台中市原民鄉鎮和平區「打鐵坑」地區,梨農張演良指著6分地果園表示,在1974年《區域計畫法》頒布前,他的祖先向當地原住民「買地」,簽下了權利讓渡書,只差沒去地政登記,但持續有耕作與使用事實,如今土地值錢了,卻反過來被前地主的原住民後代提告,對方憑著保留地中的「原住民身分」,不承認祖先的買賣。張演良說,雖然官司勝負未明,但看著原民會出錢出力替「耍賴」的原住民後代打官司,原告卻連出庭都不需要,他卻得寫狀紙並從山上奔走地檢、地院,身心俱疲之餘,更感嘆「土地正義,到底是誰的正義。」無獨有偶,車程相距3分鐘的東光路三段崑崙巷5公頃土地,原本是甜柿果樹盎然,過去由原住民出售栽種權利給閩客籍拓墾者,經過4次轉手後,原民後代因缺錢花用,反過來提告現耕者侵占,便是因閩客籍耕者違反《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如今重新掛上出售土地標誌,當地居民異口同聲地說,若買了此地,第一階段地政過戶就無法過關,即使僅讓渡「栽種權」與「使用權」,難保原地主不會過幾年缺錢花用,再拿出原住民「無敵」身分提告要求返還,當地人都懂不敢碰這塊地,「他們就是要騙外地人」一名在地居民直言。和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奕正直言,不少人租下了土地後砸錢鋪路與興建灌溉設備,卻反而容易遭舉報「超限利用」,實在冤枉。(圖/黃威彬攝)台灣山地鄉平地住民權利促進會理事長吳天祐感嘆說,若要談破壞國土現況,不少原住民從國家手中無償取得土地後,就直接出租給人作為逃逸外勞宿舍,與原住民文化保留初衷背道而馳,卻因原民無敵身分,能爽領土地租金當現成地主,政策釀成的原保地斂財歪風,閩客與外省籍「非原民」淪難民,實在唏噓。他透露,部分民眾看準自己身分享有保留地優先承購權,準備大量舉發「非原民」對土地超限利用,再憑藉原民「優先承受權」保護傘,即使沒有租約及權利登記仍優先搶地,成功後再進一步變更為「林業用地」領取禁伐補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9/373999/sm-b6630f1beb7bccff32d5bd0470f18c06.jpg)
原保地難民2/權屬釐不清先漲補償費 專家批誘發檢舉潮本末倒置
全國55個含有原住民保留地的鄉鎮意外因「禁伐補償」金額提高,引爆原、漢不同族群累年衝突與矛盾,不少在地居民直斥原民會,動輒興訟、剝奪居住權且毫無補償,拿小老百姓生存權刷存在感、充業績,激化原住民鄉鎮衝突。10月底康芮(Kong-Ray)颱風來襲前夕,台中市和平區家戶正緊急搶收茶葉與甜柿而忙碌不已,但在善後風災,身心俱疲之際,後續竟還有來自政府「追殺」,對簿公堂甚至流落街頭的壓力,只因為他們賴以為生的土地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地」。本刊調查,國民政府遷台後,原住民居住的建地,多屬於公有土地,必須向土地管理機關承租或承購,當時政府因應整體社會生活品質的提升,原住民有增加土地面積的需求,便於1988年把原民拿來蓋房的國有地劃編為保留地。看似理由正當,但是當時人力不足,不少劃設者根本沒去現場,直接依照鄉鎮分野,訂頒了《台灣省原住民原居住使用公有土地劃編原住民保留地要點》和作業計劃後,粗畫了涵蓋55鄉鎮區、面積高達26.4萬公頃的「原住民保留地」,佔台灣島土地面積7%。2019年,不少山區漢人因不滿耕作地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地,手持標語到行政院前抗議,要求修法解決爭端,讓住民依據耕作事實,各自擁有自己的土地所有權,而非依照「血緣」對原民與漢人「大小眼」。(圖/報系資料庫)然而在1972年《農業發展條例》早就獎勵民眾拓墾開荒地,不少閩、客、外省人等非原民紛紛入山開發,鋪設馬路與建築渠道,並搭建房屋就地在「原保地」生活。原本相安無事,但在近年土地價值高漲與原住民權益抬頭之下,竟反因搶地問題,釀原鄉原民與非原民矛盾,衝突一觸即發。受災戶之一的鄧小姐說,以新社水底寮地區來說,260公頃多達400多筆地號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區」,但其間戶籍人口「通通是閩、客籍漢人」。她說,漢人在55原民鄉鎮區首長的參選權被剝奪,只能由原住民內部自選。此外,漢人更因不是保留地上承租人,即使是實際耕作人,仍不能參加農保,如今11月怪颱康芮侵擾,正「當時」卻採收不及的甜柿與下月即將上市的「白毛台」一期葡萄冬果受損,投入心力打水漂,農民將毫無農保理賠。自家被地政機關畫為「原保地」卻多年求助無門的鄧小姐泣訴,坊間一直傳出外地有心人對原住民「借名登記」想做休閒園區牟利,但其實不少人因憂心新法,深怕自己胼手胝足搭建的房子,身故後會被政府收回改配發當地原住民,子女將顛沛流離,好一點的與原住民通婚取得正式身分,若走投無路者,「只能借名登記,大家只想活下去,根本沒心力圖謀發財,卻得面臨一波波妖魔化攻擊」,她無奈。和平區和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奕正拿出法條憂心直指,過去法條沿革下來,相關法條原本「山地人民」的稱呼,陸續被改成「原住民」,也就是過去「屬地」照顧到全體居住山區者,如今卻變成「屬人」只照顧有原住民血統者,更有不少老早搬去都市的原住民,眼見機會「搶地」難得,因著身分大辣辣地回山區搶地,反倒是世居山區的閩客與外省籍拓墾者變成裡外不是人,苦不堪言。台灣山地鄉平地住民權利促進會理事長吳天祐憂心,因著《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第三十七條而生的《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目前僅是「行政命令」位階便可動輒趕走世居非原民,興訟問題也叢生,未來若依照原民團體與原民立委要求,進一步躍升成法律、條例位階,原鄉「非原民」更是活在「楚門的世界」,只要被原民發現稍有不當利用土地舉報,馬上就面臨終止土地合約掃地出門窘境,再由當地原住民協調優先購地,若未來修法成功「政府將帶頭保障土匪行為」他直斥說。1972年頒布的《農業發展條例》獎勵拓墾荒地,不少人響應紛紛入山開墾荒地,如今山區基礎建設完備,拓墾者與後代卻連自己住的地方都可能被收回,實在諷刺。(圖/黃威彬攝)中央大學助理教授鄭揚宜直言,過去政府獎勵拓墾而找來了不少榮民和各路壯丁,但「誰把人帶來就要顧好」,比方退輔會有責處理榮民住屋、農業部有責解套拓墾者農保,如今卻依照族群意識,把責任推給了原民會,政府長期放任原鄉土地所有權不明,放生原鄉非原民成了「難民」,現在肥滋滋的禁伐補償來了,卻沒先把地籍歸屬理清,激化原民與非原民衝突,簡直本末倒置。鄭揚宜說,《禁伐補償條例》其實非常容易誤導民眾,因為只要一定面積70%禁伐,就能領到全額補償,充其量只是「限伐」,另外30%土地就可拿來養蜂、養菇或生態旅遊等低傷害環境生產。他呼籲,政府若真要正視此問題,與其肉桶式地「補貼」,不如先派員走訪現場,過濾出「生計」所需的農業活動者與大宗商人之別,進一步利用林地農用與獎勵造林措施輔導轉型,發展不影響林木生態的「林下經濟」,不要老想著靠土地與補助發財,才能走得長久。原住民委員會對此回應,並非僅原住民能舉發土地超限利用,且是否超限利用涉及跨機關認定,若該筆土地租約遭收回且恰巧為「原住民保留地」,修法後當地原住民將有優先承購權,但詳細承購規則未定,絕非謠傳「抽籤」為之。至於何以在原鄉興訟不斷升高對立?原委會則推稱此類興訟屬於地方公所提出,原民會無主導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7/371857/sm-af570c60786a0c23f4a025e0cb8ac39f.jpg)
總預算拉鋸1/為禁伐補償找下台階 藍營接受以預備金支付
國民黨與民眾黨在立法院以未編足「禁伐補償」公務預算為由,要求行政院送審的明年度政府總預算退回重編,在立法院長韓國瑜引導下,朝野黨團達成共識,預計在11月1日及5日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及相關部會前往立法院,說明明年度總預算與前瞻計畫特別預算的編制過程,並接受質詢。雖藍營已不堅持重編預算,透露可讓政院動用預備金支付,但綠營認為,只要能付得出錢,預算要編在哪裡屬行政院的權力,主張要以原先規劃的綜發基金支應,不願開先例讓在野黨指導行政,本周能否藉卓到立院報告找到讓朝野雙方下台階的機會,仍有待執政黨高層決定。立法院六月三讀通過《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修正案,將每年禁伐補償金由每公頃3萬元提高至6萬元。不過,行政院將明年度總預算案送交立法院審查時,在野立委卻發現,原民會未在預算中編足發放倍增補償金的預算,藍白立委因此聯手表決,將總預算案退回程序委員會,要求行政院重新編列。卓榮泰表示,若政府用原民會高達四成的預算去做單一補助,會排擠其他原住民權益,並指這種預算編列方式不合法、不合憲。原民會主委曾智勇(Ljaucu Zingrur)解釋,補償金倍增後,預計總額約有45億元,原民會編了28億元預算,另外可從「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綜發基金)調度17億元,足夠發放明年度的禁伐補償。立法院長韓國瑜、行政院長卓榮泰為化解總預算案僵局,10月11日邀藍綠白黨團幹部吃「和解飯」。(圖/翻攝自吳思瑤臉書)但藍白立委無法接受這種說法,認為既然已公布新法,行政院就該編列相關預算,否則就是違法,要求退回重編。朝野數度協商,韓國瑜與卓榮泰也請各黨黨團幹部吃了「和解飯」,卻一直無法解決此一僵局;韓國瑜在24日的政黨協商中,積極推動進程,最後擬定了協商結論,讓卓榮泰與相關部會赴立院報告預算編制過程並備詢,雖然不會依過去慣例在報告後直接把預算案送入委員會審查,但也提供行政院與在野立委「討價還價」的機會。朝野雙方對行政院該如何編列禁伐補償各有堅持,民進黨立院黨團書記長蔡易餘指出,行政機關編列預算,屬於責任政治一環,《憲法》規定立法院對於行政院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財政收支劃分法》也明訂立法機關制定或修正法律時,若需增加財政負擔者,應事先籌妥經費或於立法時明文規定相對收入來源。他說,但禁伐補償修法時,行政機關當時沒有同意增加6萬元,只同意編列4萬元,剩餘的部分是否可用綜發基金,應先將預算付委再來討論。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林思銘表示,《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中所規定的基金用途,並不包括禁伐補償金,因此行政院打算以綜發基金支付預算編列不足的2萬元,並不合法。他說,民主國家政府應當依法行政,國民黨立院團黨做為負責任的在野黨,當然不能允許政府公然違法。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不滿行政院未將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金全數編入公務預算,聯手表決把總預算案退回程序委員會,不予審查。(圖/記者黃鵬杰攝)「對預算法學者來說,退回預算是個假議題。」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研究所所長羅承宗說,這次以禁伐補償預算的問題卡住總預算,就法律制度面而言,理由並不充分,而且沒有法律依據。他說,朝野立委可以拿一本《預算法》,就算從頭翻到尾,也找不到任何「退回總預算」的規定。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在25日向卓榮泰喊話,與其繼續在「禁伐補償」問題上鑽牛角尖,想盡辦法鑽法律漏洞,還不如開大門走正路,趕快修正預算、動支預備金或是追加預算補足。藍營人士透露,國民黨立院黨團不堅持退回重編,能接受行政院動用預備金支應補償金,希望行政院能拿出誠意化解僵局。不過,綠營人士表示,一旦依照在野黨的要求編列預算,就算行政院要求在野黨承諾「下不為例」,但此例一開,在藍白聯手過半的情況下,政院將失去行政院財政規劃的自主權,讓在野黨透過立法權干涉執政權,也因此不能輕易退讓,仍堅持應循往例由綜發基金支付2萬。雙方各自劃下底線,屆時是否會各退一步,仍有待觀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9/371869/sm-5886ef0b2e6f238e2a16deb8c1e555c7.jpg)
總預算拉鋸2/政府有公法上給付義務 學者:一定要付6萬
立法院長韓國瑜24日再度針對113年度總預算案召集朝野協商,各黨團同意11月1日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率相關部會列席報告預算編製過程,朝野將針對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的財源進行攻防。綠營人士自評,禁伐補償的財源從國民黨執政時期就由「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綜發基金)作部分支出,而政府明明就會依法發足6萬元,但政院高層卻一直沒講清楚,反而自己模糊焦點,實在可惜。一位民進黨資深國會幕僚指出,首次禁伐補償是在2015年8月前總統馬英九任內編列的預算,到次年蔡英文政府時發放,當時就是分別由公務預算與「綜發基金」支出,而後每年也比照這樣的模式。不僅如此,禁伐補償其實還牽涉到更雜複、不能討論的「原漢衝突」問題,例如在台中地區,有很多原住民保留區領有禁伐補償,但同時旁邊有漢人地主名下的山坡地卻不能領取,現在補償金加倍,可能引發族群對立,他研判藍委羅廷瑋在表決退回總預算時跑票,或許與此問題有關。民進黨原民立委伍麗華解釋,明年度禁伐補償金每公頃6萬元計算,若全數編列在公務預算,將使得原民會的年度預算成長幅度高達23%,而當年中央總預算成長幅度只有9.8%,不僅影響部會衡平,還可能造成特定群體相對剝奪感。國民黨團提案將總預算案暫緩列案,並在藍白聯手表決下通過,民進黨立委則引用立法院長韓國瑜的話「請藍白苦民所苦」,不要擋預算。(圖/記者黃鵬杰攝)伍麗華強調,行政院將禁伐補償預算編列拆分成公務預算及綜發基金,是想方設法,用最溫和、衡平方式編列相關預算,既合法、又避免社會的誤解和衝突。這次行政院提出的預算中,公務預算增加1萬,已讓原民會114年度的公務預算成長率盡量維持在13%,但也已高於所有部會。「民進黨裡面的大人也很笨,都不會好好說話。原民會明明就會發6萬給大家,要給錢還被罵。」當初提案將補償金額調高至6萬元的民進黨立委陳瑩無奈說,調高補償金議題明明是加分題,但民進黨卻掉入他人陷阱,錯失在第一時間好好說明「一定會如期、足額發放」,難怪一直和原住民做不了好朋友。陳瑩說,立委高金素梅帶頭,和藍白聯手杯葛總預算,利用一般民眾不清楚預算編列方式,每天嚇唬原住民,說政府不給錢;陳瑩說,伍麗華都已表示若明年政府發不出每公頃6萬元的補償金就退選,她要反問高金素梅,若明年族人如期拿到每公頃6萬元時,高金是不是應該要退出政壇,回到演藝圈?陳瑩也預告,現在這些阻擋總預算的人,屆時也千萬不要跳出來收割說「每公頃6萬元」是他們的功勞。朝野各方為了原住民保留地補償預算卡關年度總預算,南臺科大教授羅承宗卻挑明說,法律規定的補償金,政府依法負有給付義務,無論預算如何編列都必須支付。(圖/翻攝自新台灣和平基金會臉書)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研究所所長羅承宗說,既然法律已經規定原民保留區的禁伐補償為每公頃6萬元,政府就有公法上的金錢給付義務,不會因為預算有沒有編列、編在哪裡而有所不同,法律規定禁伐補償是多少錢,政府就一定要付這筆錢,而依《預算法》規定的預算調整機制,也不可能付不出來,甚至若政府延遲給錢,還會有公法上的利息問題。羅承宗解釋,所謂「預算」就是「預為計算」,在2024年先預估2025年政府要花哪些錢;既然是預估,就不可能百分之百準確,也因此預算必定有法定的調整機制,萬一實際執行的金額超過之前編列的預算,我國的調整方式包括流用(使用其它科目賸餘預算)、預備金、追加預算以及特別預算。而禁伐補償的金額對總預算來說,根本只是一筆小數目,甚至不需要動用預備金,只要流用其它科目的預算就足以支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5/370875/sm-423a637613c4df6f33e50f4d51f3e730.jpg)
總預算案朝野協商再度破局! 韓國瑜宣布24日再議
立法院長韓國瑜今日召集朝野協商,討論明年度中央總預算,最後朝野討論兩個小時無結論,韓國瑜最後裁示,主計長這幾天與各黨團私下溝通,朝野10月24日下午3時繼續協商。陳淑姿表示,原民會在禁伐補償金28億,已經比前一年增加7億,增加比例達34%,如果還有經費不足的部分,主計處會全力來辦理。在野黨認為回應太模糊又籠統,因此韓國瑜希望陳淑姿針對細節再解釋清楚一點,陳接著說,「第一個,原來預算不管是從總預算還是原民綜合基金,經費有不敷部分,我們都會在115年來協助補充。」韓國瑜3度跟主計長確認怎麼補充,卻仍無法得到清楚答案,韓國瑜只好先宣布休息10分鐘。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指出,若今天再沒共識,不管明天程委會或是週五院會,都有可能讓總預算案繼續被阻擋付委審查,是史上惡例。行政部門與執政黨團最想突破的在於,希望立法部門不要用立法方式增加政府預算支出。先在法律上合憲合規,立法權不要用修法增加總預算,這是財政紀律問題,「我有跟主計處確認過,不管幾萬,真正執行是在明年九月發放,當中還有時間可以解決,今天在這就是希望總預算可以朝野同意交付審查,希望今天在這大家有讓步與理解。」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痛批吳思瑤胡說八道,6萬是民進黨立委伍麗華、陳瑩的提案,當時你也是連署人,為什麼當時就不違憲?到底行政院端出的誠意是什麼?請主計長說清楚。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表示,剛剛休息時候聽到解決方案,不知道有沒有聽錯,首先,明年一公頃按六萬塊發,四萬來自公務預算,兩萬來自基金;第二,基金挪出的錢到2026年時再想辦法用預算補回去,第三是要求朝野共同承諾修法,修回每公頃四萬元。自己聽完這個計畫非常震驚,竟然在黨團協商時要求三黨團切結,明年把法律修回卓榮泰心裡想的四萬元,這必須要請行政部門說清楚。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表示,這個情況與上周四朝野協商一樣,國民黨團要求就是依法行政。剛剛聽主計長說法,說配合預算,經費都沒問題,但國民黨團認為,最主要的問題是卓院長態度與政策有問題,不是六萬違憲、四萬不違憲,挪用基金前、補基金,最後修法轉回四萬塊,這樣浪費大家時間,把一樣的話轉來轉去。主計長陳淑姿說,本案黨團協商,原民會按照結論辦理,所需的經費若有不敷,主計處全力協助處理。這部分要如何補充,會再和原民會討論。最終,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討論,由於三黨未達共識,韓國瑜裁示,10月24日下午3時繼續協商,希望主計長利用這3天時間與各黨團私下拜會溝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6/370416/sm-800b71f9655df9f6c1a741ed8cf38c39.jpg)
總預算案5度卡關 時力:國家不能因為政治惡鬥而停滯
立法院國、眾黨團因原住民禁伐補償預算未編足,5度聯手封殺行政院所提出的「114年度總預算案」。各黨團幹事早前雖進行多次協商,但至今仍未有共識。對此,時代力量提出解方,指出執政黨應展現誠意,編足缺補的預算,而在野黨也應放下政治演出的慾望,認真行使自己的職權,讓總預算付委好好審查,才不愧選民的決定。時代力量表示,總預算案5度卡關,朝野因意氣之爭下不了車,不僅對於國家進步毫無幫助,更無益於團結共好,各退一步,不只海闊天空,更是為了維持國家運作。立法院第二會期開議將近一個月,國民黨與民眾黨第 5 度聯手封殺,讓 114 年度的總預算,到現在還沒辦法交付委員會審查,是前所未見的情形。時代力量指出,國民黨認為,行政院沒有依照今年 6 月三讀通過的《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第 6 條,編足每年每公頃 6 萬元的預算,要求行政院編足預算再送來;民進黨則認為,修法合理性有問題,不能透過立法院提案立法來增加預算。而事實上,藍綠都沒有充分理由支持自己的行動,只是上了車,找不到臺階下,淪為互不讓步的意氣之爭。時代力量提及,如果國民黨真的是在意原民會未依法編列足夠補償預算,也不能接受「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來補足數額,那他們應該做的是拒審原民會跟發展基金的預算,要求行政院提預算修正案。但如果是因為少編 26 億,就大張旗鼓的卡住 2 兆的總預算不審、不監督,同時還卡住軍公教加薪、行人安全、長照等新增計畫經費,那就只是為了升高藍綠對抗,拼一個逞兇鬥狠的政治作秀。時代力量說明,民進黨口口聲聲說禁伐補償條例有違憲之虞,卻沒有在法案三讀後提出覆議,立論也站不住腳。根據《憲法》第 70 條「立法院對於行政院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的規定,是在規範立法院「審查預算時」只能提案刪除凍結,不能提案增加數額。行政院長卓榮泰用這個條文來質疑法律修訂後「依法編列」的預算,更是張飛打岳飛,誤用了憲法第 70 條。時代力量呼籲朝野雙方切勿再意氣用事,為了站不住腳的主張,繼續大動作表演,讓人民看了一頭霧水,國家不能因為無謂的政治惡鬥而停滯。執政黨應展現誠意,編足缺補的預算,而在野黨也應放下政治演出的慾望,認真行使自己的職權,讓總預算付委好好審查,這才是不愧選民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