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第四季
」 台股 AI 營收 聯發科 美國![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6/396726/sm-494293b89d75ecc384ccc99f0a4eea33.jpg)
巴菲特吃披薩又喝酒? 最新持股名單「這檔」被大砍7成
股神巴菲特旗下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14日向美國證交所(SEC)提交的最新13F申報文件顯示,它在2024年第四季大砍金融股。至於金融巨鱷索羅斯旗下基金,則增持大型科技股部位與敲進台積電ADR股票。申報文件顯示,波克夏去年第四季除了繼續減持美國銀行股份,還將花旗集團股票大砍73.5%。波克夏已停止拋售蘋果股票,使蘋果仍高占其前十大持股之首。接著為美國運通,美銀、可口可樂、雪佛龍、西方石油、穆迪、卡夫亨氏、安達保險和達維特。波克夏的新寵是最大葡萄酒業巨頭星座品牌(Constellation Brands),去年第四季買進逾562萬股,價值逾12.4億美元;同時還加碼達美樂披薩股票,持股季增110萬股。2024年第四季總持股價值為2670億美元,較前一季的2660億美元略有上升。另外,索羅斯創建的索羅斯金管理公司在上季則是加碼谷歌母公司Alphabet 、亞馬遜、微軟等大型科技股,其中,台積電ADR也在它的增持名單當中。它還新增輝達持股部位,同時間卻降低阿里巴巴,並出清摩根大通、默克製藥與Ulta Beauty等股票。相較索羅斯對於科技股投資前景看好,橋水基金在上季持股變動申報文件中,卻大賣Alphabet 、輝達、META、微軟、蘋果與亞馬遜等美股科技六雄,當中又以對蘋果的減碼幅度最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94901/sm-9215fad07b28ab94d8f032bc0e130ce0.jpg)
聯發科去年EPS破66元超預期 蔡力行對DeepSeek熱潮「這樣說」
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7日舉行法說會,公布去年第四季成績單,合併營收1380.43億元,年增6.6%,主因是旗艦晶片天璣9400放量;2024年全年合併營收5305.86億元,年成長22.4%,全年毛利率49.6%,EPS為66.93元,創下史上第三高,超出預期。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表示,因為有領先的AI旗艦晶片持續拓展版圖,在智慧型手機方面,整體旗艦晶片營收達到雙倍成長、貢獻約20億美元營收;而2025年第一季,受惠於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補貼方案,已看到優於季節性的需求,預期手機營收將微幅成長。有線及無線通訊產品組合,已成功打入全球多家電信營運商,去年營收也強勁成長30%。蔡力行表示,預期Wi-Fi 7將會加速導入至客戶的寬頻、筆記型電腦和路由器等產品中,今年相關營收可望成長超過一倍。而目前幾乎所有Android系統的平板電腦品牌,所推出的高階AI平板電腦,皆搭載聯發科的晶片。在車用平台領域,包括智慧座艙、車載通訊和電源管理IC解決方案,去年已獲多家中國大陸及歐洲領先汽車製造商採用;與輝達共同設計的高階智慧座艙方案將在今年送樣,預計今年的車用營收將逐季成長。跟輝達合作設計的全球首款個人AI超級電腦的GB10超級晶片的CPU,預計今年五月亮相。提到近期火紅的DeepSeek R1和Qwen2.5Max模型,蔡力行表示,有別於傳統的方法和技術,能更高效地訓練AI模型,以及像Llama和其他開源模型,相信此趨勢會加快AI普及化腳步,業界也將持續追求通用人工智慧(AGI)和超級AI,因此仍需要更高的運算能力,對這些發展持正面看法。預期AI加速器ASIC業務有潛力從2026年起貢獻相當規模的年營收,為迎接AI無所不在的機會,聯發科會持續投資2奈米與3奈米、先進封裝、448G SerDes、先進共同封裝光學(CPO)等技術。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94502/sm-9aad36350f6ecc3c3d356431331d0a2d.jpg)
美股利空消化全面反彈 台股6日早盤站回23300點收復失土
美股主要指數5日收高,讓台股6日以上漲64.92點、23226.5點開盤後持續向上,10點前最高到23348.42點,漲逾186點,後續在23300點附近盤旋。投顧表示,市場陸續消化美國利空,美股反彈引領台股量縮上揚,中小型股表現亮眼,指數已收復各均線,有機會回補農曆年後開盤日的跳空缺口。台股5日電金傳齊揚,指數開高走高,盤中一度大漲456點,最後因台積電(2330)漲勢收斂,終場指數漲367.62點,收在23161.58點,成交量為3493億元。而6日漲勢趨緩,類股間漲跌互見,較強勢族群包括玻陶、運動休閒類股,而航運、油電燃氣、觀光餐飲走跌。電子權值股方面,10點左右,台積電漲10元、在1120元;鴻海(2317)在平盤171元之上;台達電(2308)漲12元、在417.5元;廣達(2382)漲5元、在245元。高價股方面,聯發科(2454)漲35元、在1560元,大立光(3008)先跌後漲回平盤2810元。大立光自結1月合併營收49.48億元,月衰退12%,年成長11%。大立光表示,2月營收會比1月下滑,但1、2月合計出貨動能會優於去年同期。國巨(2327)前一晚宣布,擬以每股4300日圓價格,預計5月7日啟動公開收購日本上市公司芝浦電子(Shibaura Electronics)100%的股數,為擴展感測器業務邁出關鍵下一步。6日股價早盤漲12元、在581元。遠東新(1402)新埔廠於凌晨2點53分發生氣爆事件,公司發布重訊表示,該公司財產有投保全險,對財務業務無重大影響,將竭力做好相關撫卹及善後工作。股價早盤跌0.35元、在30.9元。美國總統川普揚言美國要「接管」加薩,並呼籲巴勒斯坦人永久移出加薩走廊,地緣政治局勢將持續動盪。美中貿易戰方面,外傳蘋果也被中國監管機構盯上,準備進行反壟斷調查,股價小跌0.14%。AMD公布去年第四季財報符合預期,但資料中心營收成長趨緩,且對下季營收展望保守,大跌6.27%。谷歌母公司Alphabet也因第四季雲端運算營收低於預期,股價下殺7.29%至每股191.33美元。不過輝達漲逾5%,帶動美股主指止跌回升。美股5日主要指數表現,道瓊指數上漲317.24點,或0.71%,收在44873.28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38.31點,或0.19%,收在19692.33點。S&P 500指數上漲23.6點,或0.39%,收在6061.48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114.91點,或2.31%,收在5091.50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4/394184/sm-9eeb5c2777b22e6e477b80ed4963e211.jpg)
蛇年紅盤日遭列入注意股 LINEPAY重訊每股盈餘10.67元是「這理由」
台股金蛇年開盤第一天重挫千點,支付股王LINEPAY(7722,連加網路)則漲幅6.73%被證交所列入注意股首日,今天(4日)股價以797元作收,上漲了4元,漲幅0.50%,盤後LINEPAY也因此公布相關財務業務等重大訊息,以利投資人區別瞭解,強調於2024年12月辦理初次上市前現金增資,故影響每股盈餘。根據LINEPAY公布的IFRS合併自結數財務資訊,2024年第一季累積至第四季的營業收入達62.96億元,稅前淨利為8.7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6.47億元,每股盈餘10.67元。相較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最近一月與去年12月同期增加180.00%,每股盈餘增加了148.95%(12月為0.41元),稅前淨利則是增加了84.21%;最近一季與去年第四季相較則是在營收、稅前淨利、獲利與每股盈餘皆增加了30.43%、46.58%、44.83%、38.89%。LINEPAY金蛇年首個交易日3日股價盤中一度衝逾800元大關,以773元作收,創一年來新高,上漲50元或6.73%,而遭證交所以LINE Pay最近六個營業日累積收盤價漲幅達25.53%,且六個營業日起迄兩個營業日收盤價價差達166.00元二理由與其他個股等共14檔列入注意股。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5/394015/sm-95b6edcb3f8ca8f82c19537c0b6fcecf.jpg)
關稅戰暫緩美股坐雲霄飛車! 台股4日回神早盤漲逾230點
前一天開工日台股盤中狂殺千點,而美股也因美墨加三國關稅戰而起伏,因暫時化解危機,美股跌幅收斂,台股4日開盤也以22836.27點開出後一路向上推進,9點半前最高曾到22934.31點,上漲239.6點,後續漲勢稍緩。台股3日雙利空夾擊,蛇年開盤上演「跳水」戲碼,半導體與AI類股成殺盤重心,最後下跌830.7點,創史上第4大跌點,收在22694.71點,失守季線,資金轉向軟體應用與防疫概念股。4日開盤仍以資訊服務類股較為強勢、漲逾2.2%,邁達特(6112)再度漲停在67.7元;金融股也重回上升領域,漲逾0.5%;半導體類股漲跌互見,但有權王台積電(2330)拉抬,也漲逾1%。電子權值股方面,9點45分左右,台積電漲15元、在1085元;鴻海(2317)漲2元、在167.5元;台達電(2308)漲4元、在403元;廣達(2382)仍走弱,跌3元、在240元。高價股方面,聯發科(2454)有獲利了結賣壓,開紅後走回平盤1500元,大立光(3008)跌50元、在2780元。其他電子五哥方面,仁寶(2324)和緯創(3231)都上漲。因為墨西哥與加拿大的關稅將於當地時間的4日起多課徵25%,導致道瓊盤中一度暴跌超過600點,但墨西哥推出解決方案,同意派遣士兵到邊界處理毒品和非法移民問題,讓關稅生效時刻延後一個月,被市場認為川普這次的關稅戰是可以通過談判解決,因此美股跌勢減半,加拿大也在盤後照抄答案,讓川普暫停對加拿大產品加徵關稅30天。目前市場關注中國要被多徵10%的關稅案會如何進行。除了關稅動盪,本周也是各大公司公布去年第四季成績的財報周,包括Google母公司Alphabet,以及亞馬遜、輝瑞、高通和AMD等。美股周一3日主要指數表現,道瓊工業指數下跌122.75點,或0.28%,收在44421.91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235.49點,或1.2%,收在19391.96點。S&P 500指數下跌45.96點,或0.76%,收在5994.57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91.04點,或1.82%,收4924.81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1/393251/sm-9e11f79f9accf8bacc60e491c3b1d96d.jpg)
特斯拉Q4獲利遜於預期 馬斯克:自動駕駛「狼真的來了」
「我認爲2025年會被視爲特斯拉(Tesla)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年」,特斯拉在美國時間29日舉行電話會議並公布第四季財報,營收與獲利均低於預期,但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宣布在2025年上半年會推出價格更親民的新款電動車,並在6月於德州奧斯汀啟動付費無人駕駛服務,這些消息提振市場信心,讓特斯拉股價在盤後交易上漲4%。特斯拉公布去年第四季財報,營收257.1億美元、年成長2%,其中汽車營收下降8%至198億美元。營業利益年減23%至16億美元,主要是Model3、Y、S和X系列的平均售價下降。馬斯克在電話會議時表示,Model Y是2024年地球上最暢銷的車輛,2024年第四季創紀錄,整年交付近200萬輛,並成功將每輛車的成本降低到35000美元以下。「很少人理解完全自動駕駛的價值,以及我們將如何從車隊中賺錢,有些話我已經說了很久,我知道有人說我是喊狼來了的孩子,但這次真有狼,而且你可以開它,事實上,它能開你。」馬斯克表示,自動駕駛技術已經長大了,這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資產價值增長。有分析師質疑目前川普政府對電動車的策略不友好,馬斯克表示,他非常有信心,未來所有的交通方式都會是電動與自動駕駛,根本無法阻止,即使是地球上最大的反對者,也無法阻止新型汽車的出現,目前唯一限制電動汽車發展就是電池續航問題。馬斯克表示,將在6月於德州奧斯汀的道路上,啓動無監督的完全自動駕駛付費服務,目前每天已有數千輛車在加州的弗里蒙特工廠進行無監督駕駛,它們將很快在世界其他工廠做到這一點,透過一種通用的AI解決方案,不需要精確的地圖就能完成。對於Optimus人形機器人,馬斯克雖然也看好,但也坦承人形機器人大約有千倍的用途和任務,比汽車複雜太多,至少要汽車訓練需求的10倍,很難預估確切的時間點;但隨着時間的推移,訓練成本會急劇下降,即使是5千億美元的訓練費用,也會是一場非常划算的交易。摩根士丹利表示,對特斯拉股票維持增持評級,目標價保持在430美元,認為特斯拉去年第四季的業績,反映公司已從純汽車實體,轉向涉及AI和機器人的多元化集團過渡的關鍵時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7/393187/sm-274d320bb8a07681ef133532b48d774b.jpg)
美科技股財報周都被問DeepSeek 大佬說法一次看
中國大陸新創公司DeepSeek號稱以低價完成的AI模型,引發市場轟動,讓美股那斯達克指數周一瞬間蒸發近1兆美元的市值,剛好近期是美國科技股財報周,各家科技大老都被分析師或記者們詢問對此看法。荷蘭半導體設備巨擘艾司摩爾ASML最先公布業績,受惠於AI浪潮,去年第4季訂單遠超預期,達70.88億歐元,較第3季成長169%,全年營收283億歐元,淨利為76億歐元;預估2025年營收會在300億到350億歐元,毛利率51到53%之間。ASML執行長Christophe Fouquet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像DeepSeek這樣的低成本AI模型,可能帶來更多應用,隨着時間推進,對晶片的需求會增加,所以我們將此視爲晶片需求增加的機會。他認為,目前超大規模雲端計算公司仍在大舉投資研發,且他們會繼續這樣做,ASML尚未聽到客戶詢問中國公司模型對晶片需求的影響;要AI在未來幾年真正發揮作用,重點還是要解決成本和能耗這兩大問題。微軟也在29日公布財報,上一季公司收入696.3億美元,年成長12.3%,略高於市場預期,但增速創2023年年中以來新低。微軟財務總監Amy Hood預計,2025財年Q3營收將在677億至687億美元之間,低於華爾街預期,財測發布後,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一度下跌5%。微軟表示,會在AI領域持續加碼,公司再向OpenAI投資7.5億美元,總投資額近140億美元,其GitHub平臺將支持Anthropic和谷歌的AI模型,OpenAI即將推出更多產品。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在業績電話會議表示,DeepSeek有一些真的創新,AI成本下降是大趨勢,DeepSeek-R1模型已可通過微軟的AI平台Azure AI Foundry和GitHub獲取,將很快在微軟AI電腦Copilot+ PC上運行。臉書母公司Meta表示,2025年資本投資將有600億至650億美元推動AI策略,去年第四季Meta旗下的臉書、IG、Messenger、WhatsApp等每日活躍用戶年增5%、至33.5億,高於預期。在業績電話會議上,Meta執行長Mark Zuckerberg表示,公司非常重視AI投資,長期投資甚至可能達到數千億美元,是Meta的戰略優勢,Meta將DeepSeek視爲新的競爭對手並正在學習,但現在判斷晶片需求是否會停止成長為時尚早,因爲晶片對推理仍至關重要。Zuckerberg表示,Meta已經完成Llama 4迷你版的訓練,而對LLM更大版本訓練「正在取得重大進展」,目標是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模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7/391837/sm-8f83315d753c4d7de285be8c50c00a74.jpg)
輝達三度擠下蘋果 榮登全球市值龍頭寶座
人工智慧(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21日再次擠下蘋果,以3.45兆美元市值登上全球市值龍頭寶座,這是輝達第三次從蘋果手中拿下全球最有價值企業頭銜,前兩次分別在去年6月和11月。輝達21日股價收盤勁升2.27%,報140.83美元,市值攀升至3.45兆美元。輝達股價繼2024年暴漲171%、2023年狂飆將近239%後,2025年至21日收盤累計上漲約5%,反映市場對該公司的AI晶片需求旺盛。反觀蘋果因為接連遭投行下調目標價,21日股價跳空開低,終場收低3.19%,以222.64美元作收,寫下去年11月以來最低紀錄,市值降至3.35兆美元。2024年蘋果股價勁升,但今年截至21日收盤累跌11%,正朝著2022年12月以來最大月線跌幅的方向前進。蘋果為iPhone和筆電推出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但卻未如預期刺激iPhone銷售成長,包括傑富瑞(Jefferies)和Loop Capital在內的投行以iPhone銷售減速為由,調降蘋果目標價,讓蘋果在21日大盤勁揚時獨自憔悴。傑富瑞分析師Edison Lee近日將蘋果股票投資評等由「持有」下調至「遜於大盤」,目標價下修至200.75美元。Lee表示近期iPhone銷售狀況遜於預期,中國市場又格外令人擔心。據悉,去年第四季iPhone在中國銷售年減18%,凸顯該市場競爭激烈,而全球銷售則年減5%。儘管蘋果失去全球市值王稱號,但該公司為首家市值升抵1兆、2兆和3兆美元里程碑的紀錄創造者。微軟以3.2兆美元市值位居全球第三大企業。去年11月輝達取代英特爾,成為道瓊工業指數成分股,與蘋果和微軟一同躋身藍籌股的行列。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2/390892/sm-3109b4dc404ab7b1ca432a1bc9cd901d.jpg)
台廠GB200 今年Q1放量出貨 黃仁勳點名「這一家」:比看到的更龐大!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18日在台午宴台灣重要供應鏈並再度重申,其新一代的AI GPU平台Blackwell已進入量產,目前有45家的台廠正在生產中。位居上游端的夥伴如台積電(2330)、矽品、欣興(3037)或京元電(2449),下游兩大供應鏈廠為緯創(3231)及鴻海(2317)等,對今年的AI伺服器相關業務持續看旺,喜迎倍數成長、動能可期。採用Blackwell平台的整機櫃式AI伺服器GB200系列,陸續於去年第四季出貨,儘管近期市場仍不時傳出有散熱的問題,不過黃仁勳直言,已成功進入大規模量產,接下來將為迎接巨大的機會做好準備。緯創2024年在輝達及OEM客戶訂單需求強勁下,在AI GPU相關業務交出季季創高的佳績後,2025年訂單能見度並已看到年底。除了Blackwell GB200已在去年第四季交貨,今年下半年還將有GB300、B300等AI伺服器新品將陸續推出。緯創從前段基板/運算板等板接供應,到L10的AI伺服器系統出貨動能,皆維持樂觀成長態勢。同時在黃仁勳親口喊聲、交付緯創的AI超級電腦訂單「比看到得還龐大」下,緯創內部對於全年再以倍數增長的目標信心滿滿。另外鴻海雖預期今年第一季將進入傳產淡季,不過其GB200產品已於去年12月少量出貨、並且認列營收,預計自今年1月下旬起就將進入大量生產時程。展望其全年AI伺服器業務,將在整體伺服器營收的占比達50%以上。廣達(2382)日前也釋出,GB200於今年第一季陸續出貨後,全年AI伺服器營收估將有三位數的年增力道,業績並將占其整體伺服器營收比例超過7成。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7/389027/sm-da8b5f87e09ffa96913f315b40d22f2b.jpg)
台塑史上首度虧損!四寶2024年合併營收1.47兆獲利縮水8成
第一次虧損!台塑四寶10日公布2024年12月成績與全年營收,受中國大陸石化產能過剩的傾銷影響,台塑(1301)2024年出現史上首度的稅後虧損12.73億元,年衰退117%,每股純損0.2元,拉低台塑四寶全年合併營收為1.47兆元,年減2.1%,但獲利僅剩83.73億元,比起2023年獲利440.07億元,縮水高達8成;平均稅前每股EPS為0.29元,導致年終獎金為保底的三個月。台塑表示,2025年業績可望好轉。台塑四寶在2024年被稱為最悲情的集團股,全年總跌幅超過55%,創下22年新低。10日大盤終場小跌,台塑四寶股價也跟著大盤由紅翻黑,台塑跌0.55元、在31.45元,南亞(1303)跌0.3元、收在28.3元,台化(1326)跌0.05元、收在25.3元,台塑化(6505)跌0.65元、收在32.9元。台塑2024年營收2000.4億元,年增0.5%,稅後虧損12.73億元,年減117.3%,EPS為負0.2元。南亞年營收2596.15億元,年減0.1%,稅後純益33.21億元,年減47.4%,EPS為0.42元。台化年營收3486.08億元,年增4.8%,稅後純益3.79億元,EPS為0.06元。台塑化年營收6638.23億元,年減6.8%,稅後純益59.44億元,EPS為0.62元。台塑表示,雖然去年第四季開工率提高、產銷量增加,但原料乙、丙烯成本維持高價,且同業新增 產能陸續投產,市場供過於求,拖累行情,本業持續虧損。但展望2025年,中國大陸將持續推出降準降息、提振房地產景氣等刺激措施,加上歐美降息,川普能源政策有利全球石化產業發展,若俄烏戰爭結束有重建需求,預計2025年石化景氣可望自2024年谷底反彈回升。 南亞表示,2024年各產品消費需求回溫,加上AI發展帶動供應鏈成長,大部分產品營運都比2023年好轉,但產能擴張、美中糾紛、地緣衝突、大陸房產問題等不利因素限制復甦力道,加上認列轉投資收益減少,才讓稅後盈餘大幅減少。台化表示,2024年營業額增加159.9億元,成長4.8%,其中量差增加70.1億元,售價差增加89.8億元。但同業產能大量開出、供過於求格局不變,將持續調整產銷策略,汰弱留強、開發高值化規格產品、拓展中國以外市場,營業利益已較前一年有所改善。台化表示,大陸的紅海很難切入,只有做更精、做更廣。2024年結束嫘縈及台灣紡織兩個業務,這是60年前台化成立時的產品,敵不過紅海競爭,主要是設備規模小且老舊,雖然遺憾,但有助於公司今後的營運。台塑化表示,2025年中國仍有7套輕油裂解廠新產能投產,約765萬噸乙烯,石化產業仍受到產能過剩的衝擊,將視下游需求調節產能及彈性調整入料以維持成本,但市場過多的產能仍待時間去化,毛利難以走強。預計今年第一季產能利用率,平均煉油廠日煉量480萬桶,輕油裂解廠因下游需求不佳,平均產能利用率預計為57%。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8/388718/sm-7ef6d6f8ea02a7b6d0d7fc52f188889c.jpg)
大立光去年Q4毛利率達59%!林恩平曝:機器人「客戶不只1個」
大立光(3008)今(9)日召開法說會,公布去年第四季合併營收毛利率59.14%,稅後淨利86.75億元,季增30.8%,為單季新高,每股盈餘65.01元,優於市場預期。董事長林恩平表示,大部分歸功於客戶的出貨獎金,以及產品組合,預估今年1月加上2月拉貨動能會優於去年同期。另外對於人型機器人議題,他也透露,機器人視覺案子今年已交貨,且客戶不只一個。大立光2024年第四季合併營收182.09億元,單季稅後淨利86.75億元,季增30.8%,每股盈餘65.01元。2024年全年營收594.57億元,年增22%,創歷史次高,稅後淨利為259.15億元,年增45%,每股盈餘高達194.17元,創近四年新高。第四季毛利率達59.14%,季增8.67個百分點,是2021年第三季以來最佳,業外收益達24.61億元,其中,多數為匯兌收益,新台幣貶值帶動業外進補,為獲利加分。從鏡頭出貨組合來看,大立光全年以1000萬畫素佔比50%至60%最高,2000萬畫素以上產品佔比20%至30%,800萬畫素產品在10%以下,其他產品佔比20%到30%。對於Q4毛利率顯著上升的原因?林恩平在法說會上表示,因之前與客戶簽訂的合約,若完成目標,客戶將額外提供出貨獎金,每2年的年底結算一次,但並非是常態性,要看客戶及競爭對手的狀況,同時高毛利率的產品比重也有提升。雖然第一季是傳統淡季,但林恩平直言,今年會比2024年來的好,主因是客戶拉貨動能較高,1、2 月營收表現差不多。大立光股價今天收盤價報2595元,較昨日下跌15元或0.57%,成交量放大為917張,成交值達25.4億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5/382885/sm-b3fa377339b76bb909992c9c7f3a675b.jpg)
不斷電商機2/又是黃仁勳惹的貨 11月台股暴跌電池股卻「因夢想而偉大」
「有夠水!你們有看到那麼漂亮的東西嗎?」輝達創辦人黃仁勳今年6月大推GPU組成的AI伺服器,市場開始拆解此一超強技術,在默默無名的零組件廠商中挖寶,先後點火機器人、水冷概念股,如今換BBU概念股上場。這波BBU浪潮還是外資先挖出來的。外資花旗證券報告指出,看好電池模組廠AES-KY(6781)搭上未來電動車、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的電池備援電力模組(BBU)需求熱潮,給予「買進」評等,目標價由670元大升至1020元,調幅52.2%。摩根士丹利11月也調升AES-KY目標價至800元。沒想到AES-KY跑的比外資預期地更猛!股價從11月初的510元,一路衝到月底,11月29日漲到880元,12月再攀高峰,12月3日直上千金股、4日更收在1055元,而後漲多回檔,12月13日收在946元。新普在大型數據中心的鉛酸轉鋰電池的需求已布局多年。(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Google Cloud臉書)AES-KY是新普(6121)子公司,主攻鋰電池模組,產品以輕量型電動載具以及中大型工業儲能系統電池模組為主,跟光寶科(2301)合作,已經供貨給AWS和谷歌,是最正宗的BBU概念股,但過去兩年因歐洲自行車市場進入庫存調整,導致輕型電動車(LEV)業務走衰,使整體業績下滑。但AES-KY總經理宋維哲表示,LEV最壞時間過去,已來到U型反彈,加上明年伺服器BBU需求非常樂觀,看好明年業績優於今年,毛利率將持續向上。5日公告11月合併營收10.51億元,月增10.4%,年增28.2%,創23個月以來新高;前11月累計營收88.5億元,年減3.55%。另一被大量提及的是鋰電池模組廠順達(3211),已於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量產CSP大廠的BBU訂單,預計占比約20%,11月1日股價107元,月中飆漲後被關禁閉至28日,而29日出關首日又攻上漲停,收盤價198元,12月6日更攀上227元。13日則收在192.5元。「順達也是實質的供應鏈,確實已出貨給臉書的Meta,2025年可能又會加入AWS亞馬遜。」大華國際投顧分析師阮蕙慈表示,長線來說籌碼還是相對穩定,雖然近期筆電電池模組市況不佳,不過因搶進BBU市場,還有土地等業外收入,後面還有機會再創高點。順達的BBU在去年第四季開始出貨給美國雲端伺服器大廠。(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amazon官網 )電池模組廠新盛力(4931)在去年下半年兩季本業皆虧損,但隨著今年第1季產業景氣回復,加上資料中心BBU業務帶動,本業轉虧為盈,今年第3季稅後純益5527萬元,季增逾五成,每股純益0.86元,有別於台系電池模組廠主要營收來自消費性IT產品,新盛力以非IT為主,產品應用涵蓋儲能系統、輕型電動交通工具及園藝與手持式電動工具。阮蕙慈表示,新盛力其實也是在BBU的過關名單,因為現在有AES-KY的千元股價空間拉出來了,所以像是加百裕(3323)在BBU方面跟仁寶(2324)合作,應該也在過認證,這些股價相對低檔的,比價空間又更大了。但也有不少分析師擔憂這一波炒過熱,真正的大廠股價卻反應平淡,像是光寶科作為重要的提供者,近期卻沒什麼漲到。PressPlay創作者權證小哥表示,新普是AES-KY的母公司,法人都有買一點,但這一波都沒想到他,「可能因為以前就是個乖寶寶,不大會炒的一家公司」,投資人反而是要特別注意其他「跟漲的小弟」,會有風險。永誠國際投顧分析師李蜀芳也表示,GB200最大的受惠產業其實還是來自散熱題材,目前輝達認證的BBU只有兩家,就是AES-KY跟順達,所以最好不要追高,近期不少只是做鋰電池的個股「股價因夢想而偉大」,但法人也在賣出「非正規軍」,投資人要留意技術面。不過「大家都知道AI是吃電怪獸,如果電有問題的時候,那就是更大的問題,」阮蕙慈表示,BBU如果能成為下一波的關鍵零組件,那對投信來說,其實還有很大的加碼空間,畢竟「現在的AI伺服器主力就在台灣,還是會就近去取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74955/sm-d2825b6c8739d0b9036b6c92c18c6161.jpg)
臻鼎看旺Q4!董座沈慶芳認川普2.0「變化不大」:海外投資持續執行
全球PCB龍頭廠臻鼎(4958)今(8)日召開法說會,看旺第四季表現,董事長沈慶芳指出,預期第四季將是今年營運高峰,全年維持營收年增率雙位數的目標,明年營收有望再創歷史新高。對於川普當選,沈慶芳也正面回應,不管誰當選,預期整體方向變化不大,這也是為何臻鼎到泰國進行投資。公布的2024年前三季合併財務報告顯示,臻鼎2024年前三季累計營收為新台幣1155.31億元,創歷年同期次高,稅後淨利為新台幣68.55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為新台幣48.16億元,每股盈餘為新台幣5.08元。沈慶芳表示,臻鼎前三季營收年增19.1%,四大應用營收皆年增雙位數,其中行動通訊、IC載板、及車載/伺服器/基地台同步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在產品組合優化及產能利用率提升之下,前三季毛利率為18.2%,營業利益率達5.2%。由於第四季仍是客戶新品出貨旺季,臻鼎預期第四季將是今年營運高峰,全年維持營收年增雙位數的目標。沈慶芳預期,今年AI應用佔臻鼎合併營收比重將提升到約45%,明年將進一步攀高。隨著AI手機硬體效能要求越來越高,推動產品結構設計與材料方面的變化,使PCB板設計更趨複雜,公司正向看待明年客戶新品PCB價值提升的機會。此外,臻鼎積極布局全方位AI應用,於AI伺服器領域不僅參與客戶新一代產品之打樣,同時亦積極參與客戶次世代架構新品。另外,光通訊產品方面已順利量產並貢獻營收,高階產品也陸續送樣客戶認證。IC載板方面,沈慶芳指出,臻鼎IC載板營收自去年第四季以來,已連續四個季度創下單季新高,看好今年與明年皆可望保持快速成長。ABF載板受惠先進封裝載板的旺盛需求,產能利用率持續提升,明年預計配合HPC和AI客戶量產下一代產品。BT載板方面,明年在新客戶、新產品訂單放量之下,可望持續成長。沈慶芳認為,AI將持續驅動高階PCB產品的強勁需求,因此臻鼎規劃將高雄廠打造為AI園區,提供高階AI產品設計與製造產能,支應日漸增加的全球AI產品需求。另外,泰國巴真府新廠第一期即將於年底裝機,1H25試產、2H25小量產,提供客戶高階伺服器/車載/光模塊相關產品。隨著全球化產能布局日趨完整,臻鼎明年營運表現可望再創新高。對於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後是否影響公司,沈慶芳回應,不管誰當選,預期整體方向變化不大,海外投資會持續執行,這也是為何臻鼎推動泰國投資。對於公司未來佈局,沈慶芳表示,全球供應鏈的破碎化持續,臻鼎對此早有對應布局,可通吃產業各個需求,就電子產品展望來看,預期AI(人工智慧)仍有不錯成長,不過一般消費性電子產品受到不確定因素影響,但有錢人仍有錢,臻鼎要做有錢人生意,2025年發展將持續往好的方向走,今年來自AI產品占比已達40%,預期明年更高,並以高階產品為主,高階產品比重會持續提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9/364599/sm-3f9251bb0ca0837d04f2a88399fb1ca4.jpg)
抄底撿四寶1/台塑集團股價摔進「地下室」分析師天天唱衰 小散戶竟越罵越買
「千萬不要想著『存股』、結果變『存骨』!」、「現在已經跌破『地板價』、摔進地下室,再怎麼談底部都沒有意義了!」台北股市近期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不是AI,而是台塑四寶,各大投顧、分析師,甚至連網紅都忍不住在YouTube頻道上開講得嘴角冒泡,從感嘆傳產龍頭頹勢,轉而熱議「進場價」、「撿便宜」。集保中心數據也證明,台塑四寶小股東人數今年大幅增加,九月中已逾84.9萬人,比去年多約14.5萬人,年增高達2成,光是8月就激增約1.5萬人,簡直是越罵越紅,股價越低、氣氛越熱。「今天又接了幾張,好便宜,這時候不買,難道要等漲上來再買嗎?我就賭他不會倒!」年輕人聚集的Dcard上有網友留言,立馬接上一大批勸退文,「趕快停損吧!連王家人自己都放棄了!」、「這種景氣循環股,一路攤平攤到躺平」、「我在業內工作,真的只有慘到看不見未來」,「買股票是用來賺錢的,又不是放著當傳家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表示,近期的投資策略及選股邏輯圍繞在美元走勢,大宗商品的黃金及石油以美元計價,美元下跌、油金將上漲,股價一再破底的塑化股將有一次跌深大反彈,台塑(1301)、南亞(1303)、台化(1326)目前價位都跌破淨值,十幾年來罕見。這話反映了近期廣大小股民想法。CTWANT記者整理資料,以2021年9月到2024年9月為計,這三年來台塑股價從最高點110元走到最低點48元左右,到截稿前9月20日收盤價為48.75元,比每股淨值53.58還低;南亞則由80元下探38.85元,20日收盤價42.9元,比淨值46.63少;台化則從90元一路下滑到36.75元,最新收盤價41.2元,淨值卻是55.72;台塑化(6505)則從100元到47.4元,20日的收盤價51.5元,是四寶中唯一超過其淨值34.31的公司。中國大陸的產能過剩,導致亞洲石化業者叫苦連天。(圖/新華社)除了股價跌入谷底,產業也進入谷底。台化董事長洪福源表示,市場保守觀望認為8月應是谷底,9月已有復甦跡象;台塑董事長郭文筆也表示,第4季為部分石化產品傳統需求旺季,且近期海運費下跌,印度雨季結束,以及歐美降息,有助石化產品需求增加,預估第4季營業額比第3季成長。「當大家都在唱衰四寶時,可能就是進入另一個財富重分配的時代。」投資專家顧健晏在自己的臉書上分享,他過去覺得四寶是牛皮股,現在已改觀,「跌得越深、彈得越大、像皮球一樣。」顧健晏認為,四寶的營收、獲利最差都在去年第四季,雖受中國產能影響、但最壞已過去,再怎樣都不該跌到今天這種股價,人類的食衣住行育樂大多與石化相關,當月營收只有2億元的宏達電,股價還超越台化、南亞,就知道四寶股價被扭曲的多嚴重。台塑連34年發放股利成了「存股族最愛」,去年石化景氣低迷,四寶全年營收1.5兆元,年減18%,稅後純益440.07億元,年減51.1%,股利政策卻由70%到75%的配發率,一舉拉高到80%到85%,例如台塑去年EPS為1.15元,今年發現金股利1元,雖與2022年高達8.2元的股利比起來,讓「老存股族心碎」,但高達87%的配發率,仍吸引新一代存股族。依股市公開資訊,台塑四寶股價跌入谷底時,股東人數卻不斷增加,其中又以台塑今年新增6.2萬人最多,南亞4.3萬人排第二;值得注意的是,台塑新增股東中超過一半是持有1到5張的小散戶,持有400張以上的大股東,反較同期減少37人。分析師陳相州建議錢要放在有效率的地方。(圖/翻攝自股添樂臉書)有人忙著抄底,但也有不少人喊煞車,「我現在都不知道台塑四寶是不是『寶』了,根本是人人喊打」精誠金融學院專業講師、也是臉書粉絲頁「股添樂 股市新觀點」分析師陳相州近期修正看法,他去年7月分析四寶的地板價,但至今都破了地板、進入地下室,他說,全球新增乙烯產能過剩,中國經濟不振、ECFA制裁,還有接下來要課徵碳費等,配息會很不好看。他認為現在是台塑歷史最低的估值水位,股價真的很便宜,他列出他認為的地下室價,台塑為62.61元、南亞49.74元、台化51.39元、台塑化64.17元,「雖然跌深就是最大的利空,但還是不要盲目操作,如果財報出現虧損,可能連地下室都守不住,跌破到十八層地獄都有」陳相州說,就算買在最低點,未來能不能賺錢,還是要看中國房地產市場能否回復、台塑本身的轉型成功,要有上漲的動能,因為台塑四寶不像金融股是特許行業,競爭者隨時可以跳進來。「我看到最近四寶散戶大增,真的是為大家感到憂心,投資機會非常多,就算不敢買AI股,還有重電、水資源、綠能,甚至ETF都好,錢一定要放在有效率的地方。」陳相州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8/346538/sm-ab337c25677fa458e5a7f0fc6601833f.jpg)
台塑上週遭投信大砍「3萬多張」 前董座股東會道歉股價反上揚
據證交所公布三大法人籌碼動向,上週合計賣超628億元,其中投信買191.94億元、賣199.69億元,合計賣超7.75億元;塑膠股台塑(1301)集團因美國持續升息、大陸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去年業績表現低迷、年減20.9%。前董座林健男20日在股東會時哽咽並向股東致歉,但投信本週仍將該股倒至週賣超季軍、狠殺3萬多張,所幸28日止跌反漲0.88%、收57.5元。根據證交所公布籌碼動向,三大法人上週集中市場外資及陸資(不含外資自營商)買超90.77億元;自營商(含自行買賣及避險)買超7.21億元;投信賣超7.75億元;合計三大法人本週共賣超628.03億元。其中,投信本週賣超前十大個股,榜首是友達(2409),共倒出24萬5931張;第二名是興富發(2542),賣超6萬1550張;第三名則是台塑(1301),總共賣超3萬6027張。第四至十名依序為,旺宏(2337)賣超3萬4907張;鴻海(2317)賣超2萬8782張;宏碁(2353)賣超2萬7139張;仁寶(2324)賣超2萬4645張;佳世達(2352)賣超2萬1799張;國產(2504)賣超1萬3956張;榮運(2607)賣超1萬3052張。其中,台塑去年第四季稅後淨損29億元,今年首季稅後純益2.2億元,年減9成,雖然受惠於業外收入挹注,每股純益0.03元,由虧轉盈,但本業仍虧損;股價自股東會後頻頻探低,27日更一度下跌至56.4元,不僅跌破2020年新冠疫情時的最低點64.8元,同時也為近15年來低點。不過今股價出現反彈,一度上漲至58.4元,盤中漲幅逾1.5%,南亞(1303)、台化(1326)、台塑化(6505)也跟進一同上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40702/sm-2482f733b683e12ec291c20a444781a8.jpg)
還沒完!再傳Google裁員 「這部門」約百人受影響
多家外媒當地時間31日引述一份內部文件報導,多個谷歌(Google)雲端團隊的員工收到裁員通知。媒體表示,雖然無法知悉裁員總數,但有員工估算,Google雲端亞太區的「走向市場」(Go To Market)部門約有100人被裁。前述文件顯示,專注於諮詢、合作夥伴工程和永續性的雲端團隊也受到裁員的影響。文件也顯示,一些最近新招的員工也被解僱,包括至少一名還未完成入職流程的員工。部分受影響的員工已經得到谷歌內部其他職位的工作機會。谷歌的發言人此後在聲明中表示,公司將繼續發展自身業務,滿足客戶的優先事項、迎合未來的重大機遇,並將繼續致力於投資對自身業務至關重要的領域,並確保長期內成功。去年年初,Google母公司Alphabet宣布計畫裁減約1.2萬個工作崗位,佔員工總數的6%,主要因為網路廣告市場低迷。儘管數位廣告業務最近有所回升,Alphabet今年仍繼續裁員。 Alphabet的財務長Ruth Porat 4月中旬宣布,公司的財務部門將進行重組,其中涉及裁員。谷歌最近又頻傳裁員消息。本月初有報導指出,上月底公佈財報前,谷歌就已從其「核心」單位裁掉至少200名員工,併計劃將一些崗位轉移到印度和墨西哥。根據谷歌的網站訊息,「核心」單位負責建立公司旗艦產品的技術基礎並保護用戶的資訊安全。「核心」團隊包括資訊科技、Python開發團隊、技術基礎設施、安全基礎、應用平台、核心開發人員以及各種工程角色。文章表示,「核心」團隊是Google打造開發工具的關鍵,Google正在對開發工具進行精簡,讓更多人工智慧(AI)功能融入產品。「核心」團隊的裁員還包括治理和保護資料小組,這將是Google面臨監管挑戰的中心。谷歌的安全工程副總裁Pankaj Rohatgi指出,為了優化業務目標,團隊正在將工作擴展到其他地點,這將導致一些角色被裁減或計劃裁減。上週還有媒體引述內部備忘錄稱,谷歌的全球事務主管兼首席法務官Kent Walker通知了「少數」從事全球事務相關工作的員工被裁。裁員今年也成為Google財報的一個關注點。4月底Alphabet公布,今年第一季總營收超預期年增15%,創2022年初以來最快增速,其中,被視為未來成長引擎的雲端業務成長提速,雲端業務收入年增28.4%,較去年第四季的25.7%加快成長。財報顯示,截至第一季末,Alphabet全球員工數較去年同期減少5.1%、或9,800人,降至約18.1萬人。當時有分析表示,也許員工數才是本次財報最重要的數字,「Google也(追隨Meta)開啟了效率之年,員工人數減少近1萬人,營業利潤率則從25%上升至32% 。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9/337879/sm-16afef8d58e66847b7befadbfe7600bb.jpg)
全球運力不再吃緊! 第3大航運巨頭:海運價格H2有望下降
受到紅海危機加劇、歐洲消費需求回升等影響,馬士基(Maersk)、赫伯羅德(Hapag-Lloyd)等全球前幾大船運公司,近期都上調航線運價,漲價覆蓋亞洲至歐洲、北美洲、南美洲等多個方向的航線。不過,全球第三大貨櫃航運商法國達飛海運(CMA CGM)日前預測,隨著新船交船速度加快,全球海運力將得到提振,海運運費未來有望下降。達飛海運在報告中寫道,「先前,由於紅海風波迫使不少船舶被迫改道,同時貨運需求好於預期,導致全球運力一度緊張。但這種情況可能不會持續太久。」該公司財務長Ramon Fernandez在電話會議上表示,貨運旺盛需求料持續不墜,但有關2024全球船隊運力擴張9至10%的預期,大多將在今年剩餘時間發生。今年隨著紅海地區局勢風險加劇,全球海運價格一度飆升,多條航線運費上漲不過,隨著各大航運公司採購的新船投入使用,運能逐漸提高。達飛一掃去年第四季虧損9000萬美元陰霾,今年首季淨賺7.85億美元。但仍遠不及去年首季的淨利20.1億美元,當時拜疫後航運大爆發之賜,獲利創新高。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全球航運業在2021年和2022年蓬勃發展。當時,貨運價格一度飆升,各大航運公司利潤創歷史新高。有了這筆意外之財,達飛和其他航運巨頭在前兩年都增加了船隻訂購,而這些船隻目前正好投入使用。Fernandez預計,今年全球船隊將增長10%,未來還將增長7%左右,「這將導致海運貨運業產能過剩。繞道好望角的彎路將不足以吸收過剩的運力」。達飛的同業對手馬士基和赫伯羅德,都已提到過今年至今的有利趨勢,和今後可能出現的運能過剩風險,這意味著運價將下降。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337814/sm-74b264f45281291e07fac16ee44082b4.jpg)
技嘉AI伺服器動能大爆發 外資力挺重申「買進」目標價上看658元
技嘉(2376)上週召開法人說明會表示,AI伺服器佔伺服器產品線已逾7成,由於客戶需求持續強勁,且布局多元客戶效益顯見,預期今年AI伺服器將呈爆發性增長;另針對未來展望,預告有望在COMPUTEX展看到輝達(NVIDIA)最新GB200 NVL72機櫃。多家外資法人看好技嘉的後市發展也重申「買進」評等,紛紛調高目標價,最樂觀上看658元。技嘉總經理李宜泰在法說會上表示,搭載輝達最新GB200晶片的AI伺服器已經準備就緒,已涵蓋所有晶片廠,包括輝達H100、H200、B100、B200、GB200,以及超微(AMD)MI300圖形處理器GPU等,將迎接下半年爆發成長,相信今年、明年伺服器相關產品都會非常強勁。其中,今年出貨主要會以H100、H200為主,而GB200伺服器已經design in,正與客戶測試中,預期COMPUTEX將會展出GB200 NVL72。觀察技嘉第一季產品營收比重,網通伺服器占比已達52.5%,較去年第四季的提升;其次為顯示卡占27.7%,主機板占11.6%、其他為8.2%。值得注意的是,網通伺服器產品中,AI伺服器占比就超過70%。在客戶結構上,去年以美國客戶佔大宗,不過公司持續拓展、分散不同客源,今年在歐洲、亞太地區可望快速成長,預期今年各地區佔比將均衡化。技嘉第一季營收551.6億元,季增20.9%,年增96.7%,站上500億元創下單季新高;稅後淨利20.24億元,季增49.9%,年增97.4%,寫七季以來新高,每股稅後淨利(EPS)3.18元。美系外資表示,技嘉如今在AI伺服器業務貢獻下,預期2026年比重上看70%,代表是AI伺服器爆發潮中「最主要受惠廠商」,因此推估AI伺服器營收2025年提升到60%至65%。重申「加碼」評等,目標價維持在450元不變。並強調,最樂觀情況下,輝達、超微的新款GPU需求優於市場預期10%至15%,伺服器業務因拓展至「非一級」雲端服務廠商,達到年成長3倍,該公司股價便可望上看658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1/336471/sm-875e5b42b9010badff86a45a5c0f4731.jpg)
全球爆拉貨搶艙潮!資金大舉湧進貨櫃三雄 陽明萬海13日衝上漲停
貨櫃股首季財報接續出爐,陽明(2609)、萬海(2615)上週五(10日)分別繳出每股稅後盈餘(EPS)2.69元、1.65元的亮眼成績。另貨櫃海運訂單已延續到第三季,帶動今(13日)貨櫃三雄股價大漲,陽明盤中即攻漲停66.6元、成交量破27萬張,萬海同登漲停70.1元,上漲6.3元;長榮未公布財報也沾光吸買氣,盤中上漲16.5元至210元高點。萬海、陽明首季財報日前已陸續揭曉,與去年第四季相比皆轉虧為盈。萬海今年首季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新台幣46.23億元,每股稅後淨利1.65元;陽明稅後淨利93.79億元,年增約176%,每股稅後淨利達2.69元。上述亮眼財報吸引今日買盤再度湧進航運股,陽明盤中亮燈漲停,股價來到66.6元,寫下近10個月來新高,成交量逾27.3萬張,還有逾2萬單張排隊等買;萬海盤中也攻上漲停70.1元,成交量逾12萬張;長榮重回200元,盤中漲逾8%至210元,成交量逾12.7萬張。貨攬業者表示,歐美經濟復甦速度快,貨櫃市場出現搶艙潮,補庫存需求突然暴衝,且中國大陸五一長假後,歐美客戶補庫存需求突然大幅增加,歐美線漲幅均在20%上下。亞洲到北美、歐洲5月已全部滿艙,將再度加收GRI(綜合附加費)。目前處於全球拉貨潮,貨攬業者指出,在缺船、塞港的情況下,報價上漲且受到因市場變動快的影響,從每週一次縮短至48小時一次。若此情景不變,很快就會看到「一天一價」行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2/334712/sm-764b71d7ca21f529a0e8b9fe2858b739.jpg)
富采Q1虧4.67億赤字收斂 董座彭双浪:Q2旺季營運將改善
LED廠富采(3714)於上週五(3日)舉辦第一季法說會,首季虧損4.67億元,不過虧損較去年第四季以及去年同期收斂,赤字銳減88.21%,每股淨損收斂至0.62元。富采看好感測、特殊照明、車用訂單持續放量、Mini LED放量樂觀,首季已拉高存貨水位備戰旺季需求。董事長彭双浪預期,集團整合上半年告一段落,第二季開始營運可望逐季改善。富采3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彭双浪重申,營業項目回到核心專業。除了打掉無形資產、買回晶成股權專注光電之外,接下來北、中、南以及大陸廠區也將持續整頓、優化,加上本業三大領域產品轉向高附加價值。在營業費用降低之下,彭双浪預估下半年負擔減少,營運可望逐季改善。富采公布首季財報營收55.83億元,季增0.2%、年增18%,赤字較前一季度銳減88.21%,也較去年同期大減62.43%;每股EPS虧損0.62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損4.67億元。此外,富采淨現金部位仍達110億元,因此即使去年度虧損,仍以資本公積配息0.9元回饋股東,並啟動庫藏股,進一步縮減股本,以反映營運效率。富采已於4月底決議通過子公司晶成半導體以4.35億元出售微電設備一批給環宇通訊半導體子公司GCS,並以4.5億元向環宇購買其所持有的39%晶成股權。彭双浪指出,晶成半導體微電停止營業,富采會回到光電專業,跟整個富采在光電上有更高整合。至於南北廠區將進行整併與優化,以提升整個製造效率和營運後輕裝上陣。彭双浪也稱,雖然董事會虧損,但仍規畫以資本公積發放去年現金股利0.9元,使股東長期支持下獲得回報。第一季營收虧損縮小則有賴於產品策略和整合縱效,而現金水位也回到健康水準,預期第二、三季將逐季往上,電視背光、車用、特殊照明業務穩定成長,也會在新領域上拓展事業版圖,第二季將比第一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