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化
」 台股 台積電 聯發科 美國 華為IC設計決戰2026年3/去中化、去美化怎應對? 法人:不牴觸禁令下雙邊轉單可期
面對美中兩國在IC設計的強勢進逼,台灣廠商該如何應對?研究機構TrendForce分析師曾冠瑋向CTWANT記者表示,「夾在中國聯盟與美國聯盟間,要如何選擇,仍是各國IC設計業者的難題。」資策會MIC分析師楊可歆日前在「35thMIC FORUM Fall賦能」線上研討會指出,地緣政治將持續影響今年半導體產業,從晶片法案到CHIP 4聯盟倡議,在在都顯示美國希望獲得半導體業者支持,因此可預見台灣半導體廠商包括IC設計與晶圓代工廠的全球佈局都會受到影響。受總體經濟狀況不佳及庫存水位過高影響,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日前預估,全球半導體今年產值恐將衰退4.1%,而台灣半導體產值亦將衰退5.6%,至4.56兆元,其中IC設計業產值恐將衰退12.3%,將是表現最差的次產業,相較之下,IC製造估將年減3.4%,IC封裝年減3.4%,IC測試年減2.6%。「由於美國對於高階IC的掌控程度高,加上中國在中低階IC的奮力追趕,台灣IC設計在各領域需持續耕耘,並加強手機SoC、網通IC、ASIC(用於Server、Edge Computing、IoT、AI)或未來新興應用的處理器相關IC之研發。」曾冠瑋說。曾冠瑋指出,從IC供給端來看,各國將加速推動半導體供應鏈自主化,以求在晶片戰爭中,仍然保持自主性與彈性,以應對未來更多不確定性。另外從IC需求端來看,美系品牌、系統業者將持續推動IC採購去中化,將從IC設計業者的選擇以非中系為主,擴散到IC製造、封測、組裝等也以非中系供應鏈主。開放海外人才加入,將有利於廠商提升競爭力。(圖/聯發科提供)曾冠瑋指出,中系品牌、系統業者也想推動IC採購去美化,但高階IC產品因製造受限故仍難以達成,因此仍需仰賴全球IC設計業者的產品。不過長遠來說,也將促使中國積極追求中低階成熟IC產品的自主化,對於以中低階產品為主的非中系IC設計業者,也將成為隱憂。根據中華徵信所去年9月統計,台灣IC設計廠2021年合併營收50億元以上的家數共有31家,合計營收為1兆1689.89億元,而這些廠商的中國營收合計為6220.63億元,比重達53.21%。而聯發科去年11月也強調,公司向來採取多元供應商策略提供全球客戶需求,將持續以台灣強大的半導體供應鏈為基礎,積極拓展全球客戶與業務。「大陸拿不到先進製程設備,所以大陸的IC設計公司只能給台灣的晶圓代工廠,尤其是美國要從20奈米以下都禁,所以連聯電也受惠。」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告訴CTWANT記者。法人則指出,去中化及去美化的效應之下,對於台廠來說,關鍵就是如何在不牴觸美國的禁令,能夠拿到分別來自美國及中國客戶的訂單,但整體來看轉單應是可期的。 TrendForce分析師曾冠瑋認為,台灣IC設計廠應加強手機SoC、網通IC、ASIC或未來新興應用的處理器相關IC之研發。(圖/翻攝自財經新報官網)
加速去美元化 俄羅斯2023年打算買進人民幣
隨著與美國關係急轉直下,俄羅斯與中國近年已加強去美元化(dedollarisation)的本幣結算。市場傳出,俄羅斯明年打算更進一步,開始在匯市買進人民幣,但前提是石油與天然氣營收須符合期待。據《路透》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俄烏戰爭爆發促使西方制裁莫斯科,俄國存取美元、歐元的管道備受限制。若石油和天然氣收入達到政府預期,俄國打算從明年開始在市場上購買人民幣,恢復以人民幣計價的干預措施,以減少對美元和西方金融體系的依賴,人民幣在俄國經濟扮演的角色迅速成長。根據Refinitiv資料顯示,莫斯科證券交易所(Moscow Exchange)的人民幣兌盧布每日成交量,已有某些日子超越美元兌盧布。報導認為,隨著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制裁,禁運原油、對價格設定上限,這個趨勢可能益發顯著。俄烏戰爭開始後,西方對莫斯科政府的外匯存底實施制裁,迫使俄國2月終止匯市干預。報導引述消息指出,明年俄國會對人民幣重啟干預,前提是石油及天然氣出口的營收能超過8兆盧布。一名熟知貨幣當局詳情的銀行人士透露,「央行現在就能購買人民幣」,但由於政府仍在消耗石油與天然氣營收,因此尚未採取行動。外媒報導,中國人民銀行(PBoC)12月7日在官網揭露,11月黃金儲備月增32公噸、總計達1980公噸,坐擁的黃金在全球央行排名第六。瑞銀分析師指出,人行購買黃金也許是想把外匯存底從美元分散開來。中國持有的黃金對整體外匯存底占比依舊非常低,未來還有進一步買進空間。日經亞洲評論曾於11月22日分析,有市場分析師認為,人行很可能向握有逾2000公噸黃金的俄羅斯央行買進其中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一直在減持美債。美國財政部資料顯示,2月底至9月底,中國一共出售1212億美元美國公債,相當於2200公噸黃金。中國海關資料則顯示,7月中國向俄羅斯進口的黃金較前月激增超過8倍,大約是去年同期的50倍。
巴菲特持股藏亮點1/全球知名基金2022第三季「標配」台積電 股神後續加碼空間大
「這次投資大師巴菲特新建立台積電ADR(TSM)持股部位,確立了半導體產業供應量能的確保,在疫情、地緣政治多重變數下,不管去美化、去中化還是去台化,將是全球主要國家國家安全的重要任務,尤其美國晶片法案通過後,半導體將是全球投資人最值得注意的產業。」一位科技基金經理人告訴CTWANT記者說。美國「13F持倉報告」(Form 13F)有美股風向球之稱,每季結束45天要揭露持股變化,而台灣投資人最耳熟能詳的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11月15日公布的9月底前第三季持股變化,包括新建倉的台積電ADR直接擠入其持股排行榜第10名,引起法人及小散戶高度關注。法人指出,從這次公布的13F持倉報告還發現,包括對沖基金橋水基金、老虎基金、索羅斯基金(George Soros)等,也都加碼了台積電,波克夏買入6010萬個單位的台積電ADR,橋水基金買入20.67萬個單位,老虎基金買入132萬個單位,索羅斯基金買入30.7萬個單位,「TSM的重要性,已成為全球知名基金的共識。」台積電美國新廠的任何舉動,都是市場的關注焦點。(圖/台積電LinkedIn)「讓巴菲特決定持有台積電ADR的關鍵,應該就是台積電到美國設廠!」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則從產業角度分析,「台積電最大的風險不是技術,而是地緣政治,巴菲特也一定這樣想,隨著台積電到美國設廠明朗化,加上美國晶片法案,降低了台積電的地緣風險,才會讓巴菲特拍板定案。」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也認為,台積電不管是在競爭優勢、管理能力、獲利能力、研究發展、公司內部關係等,絕對都是台股投資標的的一時之選,「合理推論台積電決定到美國設廠,有很大可能就是促使巴菲特買進台積電的臨門一腳。」依巴菲特的價值投資邏輯,「買進台積電,代表它是價值股,不是成長股」,財經專家游庭皓提醒,「這是否代表台積電獲利將趨於穩定?尤其台積電近兩年成長速度相當快,光是今年第三季營收202.3億美元,就已經超過第二名到第十名晶圓代工廠營收總和。」「未來還有兩個重點值得觀察,一是台積電中長期價位是否已經就是如此?二、將由成長股轉為低增長的價值股?」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認為,台積電赴美設廠是巴菲特最後決定買入台積電的關鍵因素。(圖/翻攝自曲博科技教室臉書)另一位法人則強調,巴菲特肯定看好長期趨勢才會下手投資,就像之前的蘋果(Apple),原本不碰科技股的巴菲特,2016年5月「破例」買了蘋果後,便一路加碼,如今蘋果已成投資組合佔比最高的持股,達41.76%,「可預期,這次買入台積電,還有後續加碼動作才是。」依13F報告,巴菲特今年第三季新建倉的台積電ADR,平均每股75.2美元,以台積電1股ADR換5股台積電現股,乘上匯率,成本約在新台幣489元。「依過去經驗,巴菲特買進持股時,未必都是最低點切入,有時買入後還會有更低點。」一位法人告訴記者,台積電ADR報價今年7月初從75美元,先是向上在8月中走到91美元,後又跌落9月底跌到68美元,十一月中巴菲特買進消息激勵台積電現股飆升,才又帶動ADR跟著回升,「後續趨勢仍值得注意。」小辭典 13F持倉報告(Form 13F)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規定,資產管理規模超過1億美元的機構,需要在每季結束後的45天內揭露所有管理的股權資產(股票、ETF)多頭部位,被稱之為13F 持倉報告(Form 13F),也成為投資人觀察專業投資經理對於市場動向看法的參考指標。
缺貨將成全球產業常態 晶片荒最快2022下半年有解
今年全球半導體供需緊張,嚴重衝擊汽車等產業的生產,多國政府高層官員甚至親自出面拉貨,資策會昨日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半導體晶片缺貨成為全球產業新常態,供需緊張狀況預計要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才有望緩解。台灣產值1308億 優於全球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報告指出,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5509億美元,成長率25.1%;展望2022年,預估全球市場規模將達6065億美元,成長率10.1%。今年台灣半導體產業表現更優於全球,產值約1308億美元,年成長率高達31.8%。資策會分析師鄭凱安表示,半導體晶片缺貨成為全球產業新常態,簽長約與預付訂金來確保產能已成為晶圓代工業者的新營運模式,另外,代工業者透過漲價反映成本與提高毛利,同時減少重複下單造成供需失衡的情形,預估今年全年代工營收可成長20%。展望2022年半導體關鍵議題,鄭凱安提出兩個看法,首先是面對地緣政治發展與全球半導體供需失衡的困境,各國政府積極推動區域半導體供應鏈發展,各主要代工廠規畫建廠與擴大產能,然而量產需要時間,供需緊張狀況預計要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才有望緩解。後疫情時代 重AI技術應用第二則是人工智慧(AI)結合物聯網、汽車電子、化合物半導體等新興技術與應用,驅動更多類型與數量的半導體元件需求成長,將成為後疫情時代帶動半導體產業的主要成長動能。資策會資深產業顧問楊中傑剖析,短期內台灣半導體產業仍受惠於美中貿易戰造成的中國大陸去美化,以及國際大廠轉單效應,表現優於全球;長期而言,台灣必須面對中國大陸快速擴充半導體產能與發展供應鏈一條龍的競爭。另外,根據中華徵信所昨日發布的統計報告指出,面對美中貿易戰及COVID-19疫情肆虐下造成全球產業供應鏈的變動,台灣全體公開發行公司加大投入研發的力道,上半年的研發費用比也首度突破3%上升到3.41%。值得注意的是,半導體業(不包括IC設計業)今年上半年的研發費用已突破1000億元,超越電腦製造業的885億元,排名第1,顯示半導體業對於研發投入不遺餘力。
新股王揭密4/晶片缺貨加5G車用市場 矽力向上可期外資看好
近年隨著陸美貿易戰激化,給了矽力更大的舞台。大陸打出「去美化」政策,加上晶片大缺貨,以及市場對於5G跟車用市場的預期心理,讓矽力營運和股價同步拉升。目前外資分析師紛紛上調矽力目標股價,最高為美系外資喊出的3500元,最低為歐系外資預估的2900元。歐系外資表示,看好類比IC近年內將成為大陸半導體在地化的重要細項市場之一,矽力可望成為關鍵受益者。亞系外資則認為,矽力將持續主導大陸5G基地台的電源管理IC市場,有利於矽力未來幾年營運增長。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大立光與矽力無法用本益比高低來比較,股價還是要看成長性。(圖/報系資料庫)對於股王爭霸戰,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指出:「大立光與矽力無法用本益比高低來比較。股價還是要看成長性,目前半導體IC設計當道,產業成長性強,矽力占優勢;大立光則是鏡頭技術先進,長期仍看好,但手機產品受華為(指美國華為禁令)波及而影響出貨,靜待未來是否切入其他產業,重返成長後,股價才會有所反應。」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表示,大立光目前本益比雖然不到20倍,但股價沒有新的想像空間;矽力則是紅色供應鏈中重要的角色,成長可期,加上今年營收將一路創高,若以陸股IC設計公司的本益比可達百倍來看,矽力目前本益比約為85.67倍,股價仍具向上空間。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認為,大立光股價現階段較無想像空間,所以本益比較低。(圖/報系資料庫)
可以抱股過年?專家:台股鋭不可擋
台股漲勢銳不可擋,上周加權指數一度達14,411.93點,逼近歷史新高14,427點,周K線連八紅,今年來指數累計大漲2,334點;專家看好美股維持高檔榮景、資金行情、類股健康輪動三大利多,2020年封關有望挑戰歷史新高,封關日拚六均線(日、周、月、季、半年及年線)收紅,建議可抱股過年。台股漲勢凌厲,全年漲點可望創下史上第五大漲點,僅次於1989、2009、1988及1993年的2,779~4,505漲點,也有望創下台股年度封關首次站穩「萬四」大關的一年。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出,全球資金行情效應,不僅低利率環境,也顛覆以往本益比觀念,也使得台股呈現45度仰角上攻強漲走勢,加以新冠疫情因素,除電子股受惠去美化及去中化等業績大幅衝高外,航運貨櫃及鋼鐵等傳產類股也加入輪動行列,支撐台股行情持續攀升,以目前美股維持高檔榮景,加以全球資金效應以及年底作帳等因素,封關周盤勢仍看漲。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表示,台股12月來指數累計上揚609點,本月的月線收紅沒有懸念,目前周線及月線都站穩萬四,季線站穩萬三,半年線在12月24日站上萬三,年線也在12月22日站上萬二,封關有機會拚含日線在內的六均線收紅。封關周僅四個營業日,指數震盪區間看月線到14,500點,有機會創歷史新高,即使年底前因美股波動,預期下周新曆年指數也會突破14,427點上看14,600點,因此可抱股過年。陳奕光指出,以11月外銷接單實績佳及預估12月外銷接單續旺,有利上市櫃公司12月業績優於預期,估計單月營收創新高有50到100家,上市櫃今年獲利將由原預估2.4兆元、實際上看2.5兆元。以美國紓困案發放支票以及失業救濟金等,將帶動美國明年第一季消費及GDP上揚,而國內持續推動企業合併及整合(晶電及隆達,國巨集團旗下奇力新、凱美,中美晶與宏捷科等),將帶動估值上揚,有利於延續電子股漲升行情。儲祥生表示,台股年底作帳行情,元旦後將接續元月做夢行情,加以外資買盤回流,將有利於盤勢震盪攻堅走勢,電子股反映基本面業績持續成長,但要留意漲多後回檔風險,另傳產股及金融股等可望維持輪動格局,但也要緊盯美股波動,如果有明顯走弱也將影響台股回檔修正。
陸展開核心技術「吸星大法」 台商急賣廠帶人才走
2020年7月,台灣EMS廠緯創將大陸昆山廠(緯新資通)賣給「陸版鴻海」立訊精密;8月,可成處分大陸泰州兩座廠給陸企藍思科技。有機構分析,隨著大陸邁向產業自主,中期來看,台灣受到衝擊最大,是最有可能失去大陸市場的經濟體之一,推算中期損失將達本身GDP的10%左右。 這份報告是由安聯集團(Allianz)旗下貿易信用保險公司──裕利安宜(Euler Hermes)所發表。據外電引述報告指出,大陸「雙循環」策略將是十四五規畫重點,長期目標是利用國內生產滿足不斷增加的內部需求,而非透過進口;雖然最終實現產業自主將會對其他經濟體造成不利,但在實現目標前,雙循環戰略將產生積極影響,因企業可能會藉著向國外取得技術實現製造升級。今年10月召開的中共五中全會決議中,對於十四五經濟重點目標之一,就是強調「關鍵核心技術要實現重大突破」。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近期在一場論壇表示,大陸十四五經濟政策重點強調內外雙循環,其中的內循環就是千方百計促消費,外循環就是要促成「進口替代」,目標是培養出自主重點產業鏈,做法是直接從國外整廠引進,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上海特斯拉,是大陸少數特許外資可以100%持股的企業。為何這樣做?李鎮宇指出,只有100%外資持有,他(外資)才會把100%技術投進去(大陸),此後上海特斯拉培養出的本地人才會散出去,人才出去之後,某個程度就挖到了技術,很快就會開枝散葉,自主供應鏈也很快就會起來;「外循環某個程度是藉由開放外資來作到進口替代,帶進來之後再COPY,整個供應鏈就複製了!」中經院第一研究所(大陸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指出,大陸國務院日前頒布《新時期促進積體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品質發展若干政策》,扶植高階積體電路、半導體,以及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軟體,據此,短期內,大陸仍將以「融台」與經濟施惠,吸納台灣企業技術與人才,長期,台灣或面臨中方進口替代;同時,大陸科技自主創新政策預期將擴大招募海外人才,恐導致台灣人才外流大陸的情形愈趨嚴重;所幸的是,台灣人才赴陸多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惟對此「陸漂族」回台謀職,則成為新興問題。大陸在十四五期間側重內循環的發展,王國臣認為,在陸台商已不能再單純地製造,而要同時考量製造與銷售,特別是隨著「短鏈革命的市場導向」(in China, for China),以及供應鏈的「去美化」,在陸台商恐進一步靠攏中資企業,特別是具壟斷地位的國有企業。他提醒,已生根或有意願拓展大陸內需市場的台灣企業,慎防遭中資企業併購,或被迫加入國有企業混合改革。李鎮宇指出,「十四五」強調推動國家核心科技自主,劍指8大科技領域,紅色供應鏈有望再升級;8大科技領域為人工智慧、量子科技、積體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航空科技、深地深海。大陸半導體產業政策主力將扶植第三代半導體,第三代半導體之高功率及高頻特性使其元件可大幅提升效率,達到減少耗電量、縮小體積等優勢。市場預期大陸將於十四五期間投入10兆人民幣於第三代半導體,最值得注意的公司包括IDM三安集成、設備商北方華創。李鎮宇指出,目前大陸第三代半導體仍以4吋廠為主,台灣及歐美則有部分6吋產能,推測技術仍有落差,台廠在RF應用技術領先;同時,第三代半導體將應用於電動車、電源管理等利基市場,無法取代第一代半導體。在實現技術自主的同時,大陸將會面對包括債務上升、企業殭屍化及科技進步慢的長期風險。裕利安宜報告指出,相較美國、日本、德國等先進國家,大陸的研發開支更為依賴政府投資,較大的政府干預可能會導致盈利能力及創新能力較弱的國有企業產能過剩和資源錯配問題。
不管白宮誰入主 外資連三日買超台股
美國總統大選開票持續進行,台股4日觀望資金回流股市及期貨避險空單回補,其中尤以外資動作最積極,本月以來,外資連三日買超台股,已回補235.75億元,且以台積電等15檔個股買盤最力。外資今年以來到10月底,賣超台股金額突破7,000億元,創歷史新高,但11月以來展開回補,且買超金額以護國神山台積電為首,統計自11月以來僅三個交易日,對台積電買超金額達49.49億元,帶動台積電股價上漲4.17%,市值回升到11.67億元,大盤也回升月線之上。外資11月以來買超金額前15檔個股排序,分別為台積電、日月光投控、國巨、聯發科、中華電、聯詠、南電、可成、環球晶、岱宇、華新科、台塑、國泰金、元大金及祥碩。永豐期貨副總經理廖祿民認為,台股4日強拉尾盤,外資現貨買超61億元,期貨淨多單增至31,787口,期現貨同步偏多操作,帶動台指期大漲181點。預期在美國選舉過後,不確定因素結束,外資將展開新一回合的布局,資金將回流到新興市場。目前從開票結果來看,仍有不少變數,但外資積極回補的台積電、聯電為首的半導體族群,有望領漲大盤,扮演多頭總司令,再加上資金適時轉向電子下游零組件的被動元件、矽晶圓與面板等類股點火,台股將維持高檔震盪走勢。兆豐投顧協理黃國偉指出,美國大選後,股市主軸將回到基本面,並以長線看好的5G、HPC、電動車等題材,以及季報亮眼的族群為偏好標的。美國總統不論是由川普或拜登勝出,預期去美化或去中化題材仍會繼續,台廠有機會從中獲利。
拜登贏面大 太陽能族群成強勢股
美國總統大選最後一場辯論結束後,多家民調顯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表現較佳的比例,較現任總統川普多10個百分點。拜登贏面上升的影響,台美股市的綠能題材已預先反應。拜登能源政策偏向環保的綠電,在紐約交易所掛牌的大陸太陽能模組廠晶科能源,股價9月中旬才20多美元,近月以來已暴漲四倍,更一度上漲至87.55美元。此外,新能源相關的太陽能源(Sunpower)、阿特斯(Canadian Solar)、第一太陽能(First Solar)、盛齊綠能(Solar Edge)、維斯塔斯風力(Vestas)等股價皆呈上漲。台股部分,太陽能族群聯合再生、安集、元晶、茂迪、碩禾、國碩,或風電相關的上緯投控、永冠-KY、世紀鋼等,股價亦是近期台股盤面上強勢股。瀚亞投資長劉興唐分析,拜登政策受惠股以新能源為首、製藥生技其次,川普政策受惠股則以科技股及消費股為主流,若拜登勝選以及民主黨重拾參議院控制權的情境成立,拜登所提出的2兆美元「綠色新政」,將提供再生能源稅收減免與零碳工業政策等計畫,有望加速再生能源發展。劉興唐認為,雖然市場也擔心拜登加徵資本利得稅,將不利企業,以致於美國科技股出現漲多出脫現象,但拜登主張自由貿易,與大陸的連結及國際關係比川普好,拜登如當選總統,應不會像川普這麼積極,半導體產業有望緩一口氣。施羅德台灣樂活中小基金經理人詹祖光認為,美國總統如果由拜登當選,預期他在第一年任期,將會投選民所好,目前美國民意「反中」比例高於「友中」,且差距懸殊,預料中美對抗趨勢應不會改變,因此,去美化、去中化下的台廠轉單效應將持續進行。
美尖牙股跌一跤 台股操作慎防颱風尾
美尖牙股(FAANG)開年以來備受市場青睞,股價屢創新高,但9月首周卻驚見扭轉跡象,獲利了結賣壓大舉湧現,法人認為,台系供應鏈因基期也相對墊高,建議在調節力道趨緩後,再尋找區間操作機會。2020年來引領美股強攻的臉書、蘋果、亞馬遜、網飛及谷歌五大科技龍頭,近兩日,突然有獲利了結賣壓出籠,不僅使得美股拉回壓力大增,且產業關聯程度高的台灣相關概念股也遭逢法人調節,成為盤面重災區。萬寶投顧總經理蔡明彰表示,由於疫情影響,居家工作、宅經濟發酵,推升伺服器、雲端等需求,市場資金活水又相當充沛,帶動買盤大舉湧入相關個股。其中,美尖牙股扮演關鍵指標角色,且中國大陸去美化,也增添台灣供應鏈利多題材,包括半導體、IC設計等漲勢皆相當強勁,催生出不少千金、高價股。不過,隨著美國擴大華為禁令,可看出以聯發科為首的上下游廠商都出現拉回震盪,台股整體成交量也隨之遞減,配合美科技股無預警大幅跳水,預料相關概念股雖中長期展望仍維持正向,但因基期墊高、急漲壓力有待宣洩,短期內還有修正整理的空間。由於高價電子股短線壓力漸增,且盤面資金主流轉向低基期的航運、面板、鋼鐵等族群,群益投顧建議,高基期股需等待回測月線至附近,或是經過一段整理之後,再留意區間操作空間。此外,群益投顧認為,蘋果和特斯拉股票分拆之後,股價陸續出現明顯回跌,就技術面觀察,已達適當修正幅度,且分拆後的蘋果和特斯拉股價變得更易推升,可望推動美股持續走揚,將有利支撐台股行情,相關概念股拉回整理還有上攻機會。
投信連15買長榮!搶進百元有找個股 電子股大戶正撤出
面板雙虎樂觀看待下半年,吸引買盤追價,群創日前股價飆漲並爆出天量,引發市場熱議!其中,投信連四日買超群創、累積張數破1.5萬張,而進一步觀察投信近期著墨較多者,偏向中低價位趨勢,如對長榮已連15買、累積張數破7萬張;此外,無論面板股或航運股,均帶有濃厚轉機色彩,在投信進駐下補漲行情強勢登場。觀察投信近期關注股,股價多在百元以下,其中,包括長榮、友達、華航、群創、啟碁、晶電、智易、百和、神基、明基材、南亞科、榮成、萬潤、正隆等14檔,不乏28日大量敲進,或連買3~15天以上者,累積張數在2,455~70,445張不等。法人指出,美股續創新高、政策做多、大股東及市場大戶偏多操作,然近期股價漲多甚至超漲的電子股陷入修正,資金開始從電子股撤出。宏遠投顧研究部副總陳國清預期,近期部分資金流向股價基期及本益比低、未來展望佳且籌碼乾淨者,如水泥、食品、風電、航運及航空、面板、太陽能、網通、特斯拉(Tesla)概念股、跌深電子股等,維繫台股人氣,大盤持續高檔震盪,除非美股大跌,否則台股多頭格局不變,個股、類股可望維持輪漲態勢。其中,航運股第二季獲利超出市場預期、每年7~10月是出貨旺季,隨運價上漲及油價低於去年同期,且出貨滿艙,預期第三季獲利將會比第二季更上層樓。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央行聯手救市,資金滿溢也讓股市水漲船高,各類股票只要有題材都有演出機會。例如最近傳產類股中水泥與航運股有投資亮點,隨9月水泥進入出貨旺季、航運下半年運價走揚等利多,短線投資人可多留意布局機會。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王耀龍指出,市場資金仍相當充沛,加上全球科技主流趨勢持續發展,台股亦在其中扮演重要供應鏈角色,中長期投資前景仍看好,惟短期有逢高調節壓力,但中長期來看,隨去美化、去中化趨勢,可留意電子供應鏈板塊移轉相關族群。(圖/工商時報方歆婷)
美陸大戰烤蘋果1/世界工廠1分為2 電子群雄急退
台股無視疫情逆勢攀高,領漲的電子股正是靠著供應鏈的「大陸去美化」與「美國去中化」,大大激發轉單效應。近日,大陸「女版郭台銘」王來春的立訊精密和「手機玻璃女王」周群飛的藍思科技,分別買下緯創崑山廠和可成科技2家內地子公司,更是掀起一波波話題,可謂是「最強廠妹」的逆襲。本刊調查,這兩樁交易迅速在台商間發酵,「加入紅色供應鏈或是撤退離開?」成為台商苦惱的問題,因為大小台商都清楚,這場汰弱扶強的競賽已進入倒數計時,稍一不慎就會一敗塗地!陸美貿易大戰去年掀開後,昔日以大陸這個「世界工廠」為主的電子供應鏈被迫1分為2,一是以大陸為首,又稱「紅色供應鏈」;一是大陸以外地區,其中以全球最大市值的「蘋果(Apple)供應鏈」衝擊最大。緯創昆山廠在7月中旬以138億元出售給立訊精密。(圖/翻攝自網路)台股投資人享受轉單效應帶來利多之際,最震撼的莫過於兩位深圳「最強廠妹」的逆襲:「女版郭台銘」王來春的大陸電子代工廠「立訊精密」(Luxshare-ICT)買下緯創大陸廠;「手機玻璃女王」周群飛的「藍思科技」(Lens Technology)入主可成的2家大陸子公司。可成董事長洪水樹認為國際貿易情勢風險提高、客戶策略變化及手機殼淪為價格導向,是出售泰州廠主因。(圖/報系資料庫)緯創是全球第三大的蘋果iPhone組裝廠,7月17日以人民幣33億元(約新台幣138億元)將昆山廠出售給立訊精密,立訊精密瞬間成為蘋果iPhone組裝供應鏈的老四。隔沒幾天,7月22日,緯創與和碩各自投資128億元及25.27億元購買立訊精密股票,持股分別為0.81%及0.57%。玻璃基板大廠藍思科技的廠房,作業區井然有序,獲蘋果倚重。(圖/翻攝自百度網站)當業界還沒摸清緯創「賣廠又投資」的下一步時,蘋果供應鏈中另一家重量級機殼台廠可成科技,8月17日宣布以14.27億美元(約新台幣420億元)現金交易,將位在大陸江蘇的2間子公司(可勝科技、可利科技)賣給藍思科技,藍思科技專替蘋果製作保護玻璃。
美陸大戰烤蘋果2/蘋果錢難賺 台商抉擇加入或離開紅色供應鏈
近來台股靠著電子股領軍下,一路攀高,兩度衝上萬三,背後主因正是美陸貿易之戰,隨著科技產業供應鏈的「大陸去美化」與「美國去中化」,轉單效應如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大大嘉惠台灣的半導體、5G、電子代工廠等。本刊調查,立訊精密與藍思科技分別買下緯創及可成大陸的工廠,這兩樁交易的效應迅速在台商間發酵,「加入紅色供應鏈或是撤退離開?」成為台商苦惱的問題,因為大小台商都清楚,這場汰弱扶強的競賽已進入倒數計時,稍一不慎就會一敗塗地!左起:藍思科技董座周群飛、立訊精密董座王來春、蘋果執行長庫克、緯創資通董座林憲銘、和碩董座童子賢、可成科技董座洪水樹。(圖/本刊繪圖組)對於可成科技的2家子公司、緯創昆山廠陸續賣給大陸企業,台商幾乎都投以羨慕的眼光。「蘋果的錢愈來愈難賺了,跟蘋果一直以來大力砍價脫不了關係。」一位蘋果供應練業者分析,去年開始就傳出蘋果要求組裝廠將15%到30%的產能移出大陸,所以可成科技與緯創賣廠「正好」。緯創昆山廠在7月中旬以138億元出售給立訊精密。(圖/翻攝自網路)一家已退出蘋果供應鍊的零件廠台商也說,「蘋果很賊,不斷砍價,台廠毛利都被打趴,可成科技及緯創能順利賣廠,反而要偷笑!」一名外商財務長則攤開緯創財報表示,昆山廠營收超過新台幣1,400億元,淨利率卻僅有0.2,「辛苦一整年跟白忙沒什麼兩樣,賣掉昆山廠對來說未嘗不是件好事。」可成董事長洪水樹認為國際貿易情勢風險提高、客戶策略變化及手機殼淪為價格導向,是出售泰州廠主因。(圖/報系資料庫)6月間,可成科技董事長洪水樹在股東會說:「2019年毛利率只剩下25.3%,比2018年底的毛利率40%更低。」據悉,今年第2季,可成科技毛利率更跌到22.92%,創下歷史新低。「這20年來,大陸積極開放,吸引了不少科技業落地大陸,這麼多年了,該學會的都學會了,電子製造服務(EMS)靠的是龐大的人力,以前工廠是台幹來管理,現在換成陸幹,甚至進一步是陸資老闆,台商已經沒有優勢。」王姓台商說,他早在2000年就到大陸投資,十分熟悉兩岸局勢。玻璃基板大廠藍思科技的廠房,作業區井然有序,獲蘋果倚重。(圖/翻攝自百度網站)「大陸失去勞動成本優勢,不再是世界工廠,中美關係不好,兩岸關係不好,卡在中間的台商,都苦思著『如何撤退』!」一名上市櫃公司財務長一針見血地說,「就算撤退,也很難『裸退』,因為外管局(大陸外匯管理局),不讓你走。」
發生了什麼事? 台股閃崩600點
美國加速制裁陸科技公司,外傳華為與中興加速「去美化」,以降低對美國的依賴,兩家大廠都放緩5G基地台的建設,恐衝擊台灣相關供應鏈。加上美股全面走低,台股加權指數20日開低在12,764.75點,台股跌幅不斷加大,加權指數一度暴跌逾600點,最低來到12144點,台積電重挫逾5%,暫報406元。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紀錄壓抑市場信心、抵銷蘋果盤中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2兆美元企業的利多消息,美國四大指數19日全面走低。道瓊工業平均指數8月19日下跌0.31%(85.19點)、收27,692.88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57%(64.38點)、收11,146.46點。費城導體指數下跌0.63%(13.89點)、收2,200.77點。聯發科持續籠罩在華為禁令利空,早盤續跌4%,摜破600元,連帶拖累IC設計疲軟難振,此外,華為、中興5G概念股華通、穩懋也跳水,分別重挫5%、7%。群益投顧指出,美中緊張升溫,加權指數震盪進入月線12,704點攻防,傳產股相對安全。美國持續對中國科技業施壓,對獲利來源是大陸的部分科技股造成衝擊。群益投顧指出,指數漲跌失真,因台積電占指數權重28.8%,成為指數護盤的核心,其他個股表現差異大,近兩日IC設計股價全面重挫,但指數跌幅皆小於1%。由於電子股受到壓抑,近期短打成風潮,主流類股包括ABF載板、NB、MB、車電、新藥、疫苗、運動商機、離岸風電,可短線操作。
川普擴大制裁華為 台股五千金陷冰風暴
台股五千金8月18日股價表現(製表/陳昱光)美總統川普宣布將華為38家子公司列入黑名單,出口禁令進一步擴大,衝擊台科技股表現,除了身處風暴中心的聯發科慘見跌停之外,包括大立光、祥碩、矽力-KY、信驊、譜瑞-KY的「五千金」也同步下殺,上市櫃18日市值合計蒸發逾2,600億元。美總統川普宣布將華為38家子公司列入黑名單,出口禁令進一步擴大,衝擊台科技股表現,除了身處風暴中心的聯發科慘見跌停之外,包括大立光、祥碩、矽力-KY、信驊、譜瑞-KY的「五千金」也同步下殺,上市櫃18日市值合計蒸發逾2,600億元。受美擴大制裁華為利空消息干擾,台股18日不但未能成功攻上萬三大關,指數還拉回下跌83點,收在12,872點,電子股成重災區,「去美化」受惠指標聯發科罕見亮燈跌停,創近32個月以來首見,兆元市值同步宣告失守。影響所及,促使華為供應鏈全面下殺,股王大立光下跌4.74%,市值跌破5千億元大關,股后祥碩也重挫5.34%,高價股調節賣壓湧現。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指出,川普此次將華為子公司列入黑名單,進一步限縮晶片供應,繼高通之後,聯發科恐將受到管制,去美化受惠指標變成受害震央,打亂市場對其未來想像空間。加上目前陸廠尚未具備自行研發的實力,也代表未來當華為手機關鍵零組件庫存用罄,就沒辦法再生產出貨,看起來已有要把華為往「死裡打」的味道,影響範圍不光光是IC設計等業者,中長期對手機、甚至伺服器供應鏈都有可能造成不小衝擊。尤其華為是大立光第二大客戶,占營收比重超過兩成,且在高階機種出貨量衰退預期之下,鏡頭銷售狀況將有調整風險,蘋果新機也面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衰退的隱憂,市場擔心即便蘋果可望因華為禁令受惠,但不見得能全面補上業績缺口,外資18日也趁勢減持大立光,單日賣超583張,創今年以來次高減碼紀錄。高價股之中,以同樣具有華為概念股色彩的矽力-KY跌勢最重,股價打落跌停,截至收盤仍有逾百張賣單高掛;信驊、譜瑞-KY也分別下跌3.78%及1.73%,台股「五千金」全盤皆墨。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分析,美中貿易會商、以及美新紓困措施卡關及印度杯葛小米、OPPO零組件進口,已牽動市場不安情緒,再加上美國加強對華為封殺動作,更讓漲多的高價股出現明顯修正。整體來看,大盤再次在萬三關前怯步,在電子族群面臨調整壓力下,短線可留意績優傳產股續強表現,AI、5G、物聯網中長線發展趨勢不變,預料整理後電子業績股仍有反彈機會。針對美國新一輪華為禁令的後續關注焦點,儲祥生認為,川普祭出緊箍咒對全球相關供應鏈影響程度多大,接下來要看美國政府對細節上如何認定,包括禁制範圍是否把5G手機及基地台一併納入,以及核准規定會不會演變成高通、聯發科都能有條件出貨給華為,都將牽動科技股未來多空動向。
不是都靠台積電!台股基金野村富邦這2檔 選股精準報酬率93%
台股從3月23日低點反彈至7月底刷新歷史高點,加權指數上漲43%,同一期間,超過八成的台股基金表現都打敗大盤,前十名台股基金報酬率至少七成,表現最好者甚至交出九成以上的報酬率,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強勢基金持股多以中型電子股為主,非靠重押護國神山台積電仍可創造傲人績效。據統計,3月低點以來至創下歷史新高,此時期超過八成台股基金表現勝過大盤漲勢,但也有部分高股息、傳產為主的台股基金表現,明顯落後大盤。不過,表現最佳的前十強台股基金報酬率頗受矚目,都在七成以上,表現最佳的野村、富邦投信旗下台股基金,因選股精準,最高報酬率達93%,創造比大盤高出一倍的報酬率。檢視野村和富邦投信旗下表現最佳的台股基金持股,可發現,至6月底止前三大持股,都非近年來漲勢驚人的台積電,且台積電持股比重都不到4%,排名在五大持股之外。致勝的關鍵在於基金選股靈活,較早掌握各產業優勢,例如世芯-KY、南電、美利達,是績效居冠的野村優質基金前三大持股,績效高達80%的富邦科技,則以祥碩、欣興、譜瑞-KY為前三大持股,台積電持股排名第七,僅3.88%。台股創新高後,投信法人開始進行持股調整,但整體而言,法人仍看好台股在科技產業領先優勢下的多頭發展,將短線波段賣壓視為正常表現。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今年全球流動性大增,美歐日央行資產大增6.4兆美元,相較於金融海嘯時增加1到2兆美元的規模,威力可以想見,加上外資迄今回補台股速度相對緩慢,累計至今仍賣超5,000多億元。題材面上,近期國內外重要企業法說會可看出以下幾個意涵:首先,國際IDM大廠開始轉單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廠,國內相關半導體晶圓代工、材料、IC設計受惠頗多,趨勢可望持續數年。群益奧斯卡基金經理人朱翡勵也說,台股除政策加持之外,科技題材的優勢和競爭力,有望持續吸引資金配置,惟市場在短線急漲之下,操作上建議採雙龍頭策略,找尋短中長期趨勢類股,並防範大盤拉回修正。短期在配置上可留意解封消費概念股、電子業旺季5G相關新機概念股,中期可留意去中化及去美化電子供應鏈板塊移動概念股,長期而言,包括AI、5G、電動車、物聯網、HPC等成長趨勢佳的類股,都值得關注。
台股新戲 「聯發科上 鴻海下」
聯發科27日股價大漲53元,漲幅7.85%,達728元創高,市值達1.15兆元擠下鴻海,居台股第二大市值,鴻海受累大陸立訊搶單疑雲,27日市值降至1.08兆。台股上演著「聯發科上、鴻海下」基調,奠定IC設計為台股強勢股的地位。聯發科27日市值躍居台股第二,寫下上市以來新紀錄,累計今年漲幅逾67.15%,帶動IC設計群聚吸金效益。台股前十大企業市值排行榜中,高達六檔為電子股,除台積電、聯發科及鴻海外,中華電、大立光及台達電亦以4,896~8,378億元擠進前十大名單,另外四檔非電子股公司,則台塑化以7,954億元拿下市值第五名排名,台塑、南亞及國泰金也持續力保前十大寶座,市值4,956~5,844億元。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表示,聯發科市值居台股第二,其背後最大推力是華為禁令效應,大陸企業實施去美化,轉向台廠採購5G晶片,使得其第二季業績走強,未來訂單能見度更高。蕭乾祥表示,除了聯發科外,世芯-KY、立積等也是去美化、去中化的受惠股。聯發科帶來的資金群聚效益,有助於拉抬IC設計的本益比,甚至進入傳統旺季拉貨期間有望上演「本夢比」的想像空間。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27日台股半導體市值創高,主因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完整、技術領先、中美關係緊張下具有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不但台積電訂單滿檔,IC設計族群更是受惠者,尤其第二季合併營收繳出年增及季增的個股是去美化、去中化的兩大趨勢的漁翁得利者。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指出,美方禁令效益發酵,世芯-KY大客戶飛騰(Phytium)成為大陸製造ARM架構伺服器CPU的選項,推升世芯-KY訂單暢旺,預料將看到2021年。
台股歷史高點12,682近在咫尺 16檔潛力股看這裡
台股指數站上12,300點關卡,距歷史高點12,682近在咫尺。法人認為,突破高點關鍵在大型權值股,尤其是具有「累積實力、掌握成長機會」的公司,將是攻高領頭羊。法人篩選產業實力、業績成長性兼具的「雙優股」,包括台積電、聯發科、大立光、日月光投控、聯電、國巨、南亞科、瑞昱、聯詠、矽力-KY、世界先進、穩懋、緯穎、祥碩、微星、欣興等16檔,有望帶領台股多頭部隊突破歷史天險。群益投顧副總裁曾炎裕指出,7月以來加權指數上漲5.88%,台積電上漲23.32%,台積電占指數權重達26.89%創新高,推升指數持續攻堅歷史高點。但指數挑戰歷史高點之前,多數投資人居高思危進行減碼,導致部分個股逆勢下跌。曾炎裕指出,台股加權指數飛躍12,682點的關鍵是大型權值股,台積電股價上漲1元拉高指數10點,但指數往上震盪空間會變大,只有持續累積實力並掌握成長機會的個股,才能擺脫指數創高的心理壓力。兆豐投顧董事長李秀利指出,台股24日開高走低,行情2266(24日加權指數低點12,266.55點)主要是投資人漲多停利,加上中美關係緊張,雙方大打外交戰,關閉各自的駐外領事館,部分投資人選擇焦底抹油、避開風頭。雖個股表現強弱分明,投資人追價謹慎,但李秀利認為,個股及族群持續輪動,多頭格局並未改變,外資、投信籌碼鎖定的大型股,有表態的機會。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認為,多頭行情多呈「大漲小回」走勢,本周摩台結算,有機會收高結算,指數下檔支撐12,100點。短線上,台股加權指數仍有望攻高,陳奕光認為有五項原因,一是美元及人民幣走弱,資金外溢到韓、日、歐元及台幣,熱錢可期。二是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跌破低點0.6%,債市泡沫化,加速資金債轉股。三是去美化、去中化拉扯,台灣供應鏈戰略地位提升。四是大陸科創板成立滿一年,掛牌133家,市值人民幣2.79兆元,寒武紀、中芯國際漲幅驚人,有望帶台股相關族群比價效應。五是中經院上修台灣GDP至1.77%,主計處估全年1.6%,台灣防疫有成,經濟抵抗力強,使經濟數據優於其他國家,也將帶動台股評價提升。
疫情亂流下顛倒勇 台股新添2名百億富豪
新冠肺炎疫情打亂台股行情,但包括台積電、聯發科、合一、祥碩、富邦媒等個股股價顛倒勇,今年來市值大增,其中,矽力-KY、玉晶光更因股價大漲,矽力-KY創辦人陳偉、玉晶光董事長陳天慶身價水漲船高,晉身百億富豪。台股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加權指數一度被打趴到8,523點,但疫後資金狂潮來襲,又回到萬二關卡之上,且在半導體及防疫概念雙箭頭帶動下,台積電、聯發科、合一、矽力-KY、祥碩、台達電、富邦媒、瑞昱、中天、智邦等個股,在資金堆疊下,股價呈現大噴發,今年來市值大增500億~3,000億元。(圖/工商時報)其中,矽力-KY受惠「去美化」效應,外資券商認為,矽力-KY長線可望成大立光之後、第二家每股盈餘(EPS)達「百元級」的台股企業,在外資競相提升評價之下,股價由三位數躍升至四位數,市值今年以來大增近900億元。大股東陳偉擁有矽力-KY 7,168張股票,財富也跟著坐上直升機,身價已達137億元。另一家股價大幅翻升的是鏡頭廠二哥玉晶光,因分食到蘋果訂單,股價從3月下旬低點297.5元起漲後一路不回頭,9日直奔到818元價位,大股東陳天慶因持有1萬2,554張,身價也正式突破百億元。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指出,高價股今年在資金效應下,股價向上衝高,就基本面來看,具有技術含金量高、毛利率40%以上、寡占特色,本即易獲得市場資金追逐,在股價疊疊樂之下,本益比已不具參考性,宜留意追高風險。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分析,多頭行價有三大現象,一是行情大漲小回,二是妖股頻現(有題材、有夢想),三是高價股(有題材、有業績),妖股有如美股的特斯拉,股價漲到近1,400美元,高價股則如Amazon,受惠宅經濟,股價也創新高。投資人擔心股價泡沫,元富投顧總經理鄭文賢分建議,對千金股觀察轉弱指標可留意集中市場若低於2,000億元,以及法人買盤竭盡,且融資反向大增,就是要留意出場時間了。
盤整六月台股/高殖利率股「等一下」 主流市場還是電子股
今年外資已賣超6400億,仍無回頭跡象,除了仍應抱持審慎態度之外,永豐投顧分析接下來選股市場主流仍在電子股,與疫苗、試劑、與醫藥想像空間大,並建議暫時觀望「高殖利率股」,其成長性、業務穩定性都要列入考量。永豐投顧指出,防疫最初、最基本的需求是口罩、防護衣,過去爆紅是因為需求大、產能不足,如今自疫情爆發已有三個月以上,最關鍵的是熔噴布價格。如今熔噴布在產能陸續開出後,價格動搖,從事口罩等產品生產的廠商可望鎖住產品與原料的價差,但是預期的成分逐漸蒸發,本益比將趨於合理,投資熱點會向更高層次方向移動。永豐投顧分析說,由於新冠病毒傳染力強,民眾要恢復原本生活型態,必須依賴試劑、疫苗與醫藥,而這些物品技術層次高,市場同樣廣大,可望成為新的防疫概念主角。另一方面,由於疫情衝擊經濟、又兼油價大跌,許多大型傳產高股息殖利率股面臨衰退,這部分能否得到投資人青睞,恐怕有待觀察。傳產大型股在四、五兩個月反彈後,後續能否再攻,要看外資態度,再加上今年外資已賣超6400億,仍無回頭跡象,應仍抱持審慎態度。永豐投顧總結以上分析預測六月指數,基於資金充沛,台股震盪回檔有限,低點應在季線為止,約10500點附近。至於高點,由於短期反彈已大,五月多次嘗試11000點均難站穩,兼美股急漲後蓄積壓力,故高點看11200點。選股部分,永豐投顧分析市場主流仍在電子股,不過新出現的華為禁令使得強弱間出現洗牌。首先看好中國去美化的替代需求取向,其次疫情重塑世人工作型態,遠距辦公的設備需求方興未艾。因此,IC設計、伺服器相關、以及5G設備較無疑慮。五月醫療生技大放異彩,也大幅震盪,在全球陸續解封復工後,疫情潛藏再升高的可能,疫苗、試劑、與醫藥想像空間大,可以考慮。至於六月上市櫃公司陸續召開股東會及隨後的除權息,有鑑於經濟緩步復甦,油價低檔徘徊,高殖利率股的成長性、業務穩定性要列入考量,建議暫時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