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移民
」 選舉 極右派 英國 法國 瑞典德國聖誕市集汽車衝撞案 匈牙利總理批「歐盟移民政策」釀大禍
德國馬格德堡(Magdeburg)聖誕市集於20日晚間發生震驚全國的恐怖攻擊。一名50歲的沙烏地阿拉伯裔男子阿布杜穆森(Taleb al-Abdulmohsen)駕駛一輛黑色BMW轎車高速衝入市集撞擊人群,造成至少5人死亡、200人受傷。而匈牙利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án)則認為,之所以會發生如此悲劇,主要是歐盟的移民政策所致。根據《美聯社》報導指出,歐爾班於布達佩斯(Budapest)的記者會上先對事件中的受害者及其家屬表達同情,同時將矛頭對準歐盟。歐爾班認為,自2015年起,歐盟接納大量來自中東與非洲的移民與難民以來,歐洲的恐怖主義問題顯著加劇,並宣稱「毫無疑問,移民與恐怖主義之間存在聯繫」。而報導中提到,歐洲其實早在2015年就發生過多次激進分子襲擊事件,如2004年的西班牙馬德里列車爆炸案、2005年的倫敦市中心襲擊案。《美聯社》認為這些事件與2015年後的移民潮無直接關聯。但儘管如此,歐爾班仍堅持認為,馬格德堡的襲擊事件證明歐盟領導層的政策存在問題,歐爾班甚至表示「他們(歐盟高層)希望馬格德堡的情況也發生在匈牙利」。根據德國警方表示,整起案件的兇嫌是一名50歲的沙烏地阿拉伯籍醫生阿布杜穆森,自2006年起居住於德國並從事醫療工作。阿布杜穆森自稱為前穆斯林,經常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大量反伊斯蘭內容,並支持脫離信仰的穆斯林。報導中也提到,自2015年以來,歐爾班政府採取嚴厲的反移民政策,在匈牙利與塞爾維亞(Serbia)和克羅埃西亞(Croatia)邊境修建了鐵絲網圍牆,試圖阻止移民進入。歐盟對此也多次施壓,並於6月通過歐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裁定,要求匈牙利改變其庇護政策,並對其處以每日100萬歐元的罰款。但歐爾班堅持不會改變立場,並譴責歐盟試圖「強加」移民政策於匈牙利。
德國聖誕市集「開車撞人」釀2死近70傷 兇嫌為50歲沙國裔醫師
德國「薩克森-安哈特邦」(Sachsen-Anhalt)首府「馬德堡」(Magdeburg)1處聖誕市集在當地時間20日晚間7時04分,驚傳1起汽車衝撞人群的攻擊事件,造成至少2人死亡、近70人受傷。據悉,肇事司機是1名在該邦工作的50歲沙烏地阿拉伯裔醫師,而且車內還疑似裝有爆炸裝置。薩克森-安哈特邦長哈瑟洛夫(Reiner Haseloff)表示,該起事件造成2死、近70人受傷,且其中1名死者是幼童。他補充,開著黑色寶馬(BMW)衝撞人群的兇嫌是來自沙國的醫師,他自2006年以來一直持有德國永久居留許可。哈瑟赫夫還指出,這是1起孤狼式犯案,「因此我們認為這座城市不會再面臨任何進一步的危險。」對此,地區政府發言人舒佩(Matthias Schuppe)和市政府發言人蓋夫(Michael Reif)則表示,他們懷疑這是1起蓄意攻擊行為。(圖/達志/美聯社)據悉,肇事司機是1位精神病學家和心理治療專家。德國《明鏡》報導稱,他出生於沙烏地阿拉伯城市胡富夫(Hofuf),另據法國《世界報》報導,兇嫌出生於1974年,所以今年大約50歲。 當地警方發言人指出,該車衝進聖誕市集後行駛了至少400公尺才停下。1部疑似紀錄到事發經過的影片還顯示,德國武裝警察包圍了1輛黑色寶馬,接著1名蓄鬍的男子便緩慢步出車外。 緊急服務部門指出,當下至少有15人「嚴重受傷」,他們已在現場搭建帳篷立即搶救受害者。當地政府則稱,已佈署100名消防員及50名救援人員在現場。另據德國《中德廣播公司》的報導,車內疑似裝有爆炸裝置。還有1名受訪男子回憶,聖誕市場當下彷彿變成了「戰場」,到處哀鴻遍野、血跡斑斑,而另一位目擊者則向記者透露,當汽車衝撞人群時,聖誕市集裡的「童話區」裡有許多大人帶著小朋友。德國近幾個月發生了幾起移民暴力攻擊事件,包括8月23日發生在索林根(Solingen)的敘利亞籍男子持刀傷人事件,最終造成3死8傷。民調顯示,德國民眾對舒爾茨政府的移民和庇護政策的怒火,導致反移民的極右翼和極左翼政黨支持率飆升。
13年來最大暴動「368人遭捕」 世界多國對英發旅遊警示
英國多個城市近期因為極右翼反移民示威騷亂的關係,爆發嚴重的衝突,整整六天的抗議示威行動中,當地警方在多個城市中逮捕368人。也因為治安急速敗壞的關係,目前澳洲、印尼、馬來西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家,已經更新了對英國的旅遊警示,呼籲民眾前往英國,或是在英的公民要提高警覺。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這場騷亂源於7月29日在索思波特(Southport)發生的一起凶殺案,當時有三名兒童在參加泰勒·斯威夫特主題舞蹈課時,遭不明人士刺殺身亡。後續網路上開始流傳嫌疑人是穆斯林尋求庇護者的傳聞,結果引發一系列針對穆斯林社區的暴力行為。(圖/達志/路透社)後續整個暴亂蔓延至英格蘭和北愛爾蘭的多個地區,其中包括普利茅斯(Plymouth)、貝爾法斯特(Belfast)、伯明翰(Birmingham)、倫敦、米德爾斯伯勒(Middlesbrough)、桑德蘭(Sunderland)、曼徹斯特、布里斯托爾、哈特爾普爾(Hartlepool)、羅瑟勒姆(Rotherham)和赫爾等地。在這些地方,不單是商店、汽車和房屋遭到示威民眾破壞,就連警察也遭到襲擊,有多名警察和平民受傷。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將暴亂行為定性為「極右翼暴徒行為」,並承諾會對罪犯採取「迅捷的刑事制裁」。斯塔默同時也宣布將成立一支名為「常備軍」的專業警察,以此隨時應對進一步的騷亂。除此之外,英國政府也與社群網站公司合作,以此來刪除那些在網路上流傳的虛假訊息。在各地的騷亂中,警方也因此逮捕多人:紹斯波特:10名嫌疑人因涉及7月30日在紹斯波特和週末在利物浦的騷亂而遭到逮捕。倫敦:8月31日晚上在懷特霍爾的一次示威活動中,倫敦警方逮捕111人,其中罪行包括暴力行為、襲擊警察、持有刀具和攻擊性武器,以及違反抗議條件。米德爾斯堡:克利夫蘭警方5日表示,因為騷亂的關係,截至目前為止已逮捕了43人。桑德蘭:警方表示逮捕了14人,其中有6人已起訴。曼徹斯特:警方確認逮捕了19人,其中包括8人已起訴,罪名包括持有武器和襲擊罪。布里斯托:警方至少逮捕了16人。其中有2名男子被指控違反《第4條公共秩序法》,其中1人還被追加指控持有A類毒品可卡因。哈特爾浦:至少有11人被報導逮捕。一名男子在泰恩賽德治安法院承認暴力行為罪,而一名被指控同樣罪行的女子沒有提出抗辯。羅瑟勒姆:至少逮捕6人,1人被指控,另外6人仍在拘留中。赫爾:漢伯賽德警方5日確認已逮捕了29人,1名男子出庭受審,被指控暴力行為罪、三項搶劫罪、兩項入室盜竊罪和刑事損壞罪。漢普郡:警方有5名男子因7月31日在奧德肖特一間安置庇護者的酒店外抗議,後續因引發騷亂而被逮捕。貝爾法斯特:4名男子因與騷亂有關的多項罪名被捕並被指控。值得注意的是,索思波特襲擊案的兇嫌身分已經確認,是17歲少年魯達庫巴納(Axel Rudakubana),其與父母於2013年搬到索思波特地區。前大都會警察局反恐負責人巴蘇(Neil Basu)認為,目前一些騷亂行為已經超過「恐怖主義的界限」。在索思波特,當地居民舉行了守夜活動中,遇害女孩家屬里默(Chris Rimmer)也呼籲民眾停止騷亂,更用「令人厭惡」和「可悲」來稱呼暴亂行為。(圖/達志/路透社)
英國大選4日即將登場!民調不樂觀 執政保守黨恐落敗
英國將於7月4日舉行下議院大選,民調持續顯示,由首相蘇納克領導的執政保守黨,支持度大幅落後最大反對黨工黨,料會遭遇慘敗。而6月上旬,歐洲議會選舉結果顯示,極右派政黨在德國、法國及義大利的得票均大幅成長,政治光譜向右移動,但後脫歐時代的英國,卻將選出走溫和左派路線的工黨政府,可說頗為反諷。據BBC大選追蹤民調,工黨支持度平均領先保守黨20個百分點。英國下議院共650席,過半門檻為326席。保守黨前次在2019年取得365席、工黨203席。一般預料,這次工黨有望突破400席,甚至奪史上最大勝利,黨魁施凱爾將帶領工黨重返唐寧街首相府。保守黨很可能掉到100席上下,蘇納克恐成為英國首位輸掉議席的在位首相。5月22日,蘇納克宣布提前舉行大選,被視為孤注一擲的政治豪賭。外界原預期他會在秋季提前大選,因為屆時經濟形勢可能進一步改善,選民也能開始獲得新近減稅政策的好處,對保守黨才更有利。但6月20日英格蘭銀行(BoE,央行)決議維持5.25%的利率水準不變,8月仍可能降息,只是屆時保守黨政權便不復存在了。此次英國大選有個程咬金,令保守黨選情雪上加霜。他就是脫歐派大將法拉吉,帶領反移民、立場極右的「英國改革黨」參選。法拉吉原擔任「英國獨立黨」(UKIP)黨魁,2013年時任保守黨首相卡麥隆宣布舉行脫歐公投,就是為了對抗UKIP在選舉帶來的威脅。但2016年6月,英國民眾卻以52%贊成脫離歐盟,震撼全球,卡麥隆為此引咎辭職。日前英國市調公司「輿觀」的民調顯示,英國改革黨的支持度首次超車保守黨,而保守黨自卡麥隆起執政14年,經歷5位首相,2022年10月才上台的蘇納克極可能是最後一棒。
法國議會選舉首輪投票登場 極右派高機率勝出
法國議會選舉首輪投票6月30日登場。此次選舉對法國總統馬克宏至關重要,因為若極右派政黨「國民聯盟」取得過半席次,馬克宏可能將在2027年前剩餘的任期內,與該黨陷入尷尬的「共存」狀態。這將是法國總統22年來,首次與主流政治以外的政黨分享權力。馬克宏的中間派聯盟在6月上旬的歐洲議會選舉中,被極右派領袖瑪琳·雷朋(Marine Le Pen)領導的國民聯盟擊敗。馬克宏隨即提早議會選舉,震驚全法。瑪琳·雷朋領導的歐洲懷疑論、反移民政黨長期以來受到排斥,但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權力。《路透》指出,法國此次議會選舉,可能讓該國迎來自二戰以來的首個極右派政府,為歐盟核心帶來巨大變化。據法廣報導,法國此次登記選民為4950萬,海外屬地和海外選民已提前1天於6月29日投票,而法國本土的投票站昨開放,截止時間一般定於晚上6時,但在巴黎、馬賽等大城市,關閉時間稍晚。首輪投票率預計可達66%,較上次2022年議會選舉首輪投票率高出近20個百分點,重回1997年的高投票率水平。本次選舉競爭主要圍繞在3大陣營,民調顯示,極右國民聯盟呼聲最高37%,其次是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28%,再來才是馬克宏的執政聯盟「同在」20%。法國議會共577席,當選者任期5年,任何政黨要想獲得絕對多數,須至少取得289席。選舉採二輪投票制,在首輪得票超過半數的候選人直接當選;若無人得票過半,則獲得不低於本選區12.5%登記選民支持的候選人進入二輪投票,得票最高者當選。極右派領軍人物巴德拉(Jordan Bardella)會不會取代艾塔爾(Gabriel Attal)登上總理的寶座?左翼聯盟會不會異軍突起,縮小國民聯盟得票空間?都有待今天首輪選舉結果出爐,若執政黨和極左與極右處在三角關係的情況下,馬克宏必須要決定第二輪要如何進行合縱連橫的策略。
法國大選極右翼勢力抬頭 股債雙雙跌至谷底
眾所矚目的法國議會選舉首輪投票將在30日舉行。由於擔憂極右翼勢力抬頭恐讓法國政治光譜從中間往右轉向,法國股債雙雙跌至谷底、歐元維持承壓。這場法國政治地震,使得法國藍籌股CAC 40指數28日盤中曾跌至今年1月以來新低,也讓該指數6月全月累跌6%,創2023年5月最大單月跌幅。法債價格則跌至7個月低谷,推升十年期法債殖利率急升6個基點至3.33%。目前法國與德國公債殖利率利差已擴大至86個基點,為逾10年來最大紀錄。歐元也遭遇賣壓,近日多維持震盪下行走勢,28日收盤報價為1歐元兌1.0716美元,累計年初迄今歐元兌美元已貶值3.18%。媒體綜合法國多家民調結果預測,疑歐派與主張反移民的極右翼國民聯盟在首輪投票可望獲得36.2%的支持率,成為議會最大黨。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緊接在後,預料得到28.3%支持率,至於總統馬克宏所屬的中間派聯盟,包括他自己的復興黨只獲得20.4%支持率。法國議會選舉制度分兩輪制,如果首輪投票沒有任何政黨獲得過半票數,按規定將必須舉行第二輪投票。法國議會第二輪投票將定在一周後,也就是下月7日進行。政治專家指出,如果國民聯盟在這次議會選舉獲得過半席次,馬克宏將被迫陷入與國民聯盟分享政治權力,即所謂的「共治」政府(cohabitation)。總統將主要負責領導國防和外交事務,至於國民聯盟領導的政府則主政內政、政府和預算。如果沒有任何一個政黨突破過半席次,法國則將出現所謂的僵局議會(hung parliament),導致政府運作面臨癱瘓。馬克宏和他的盟友也曾提出建立一個廣泛執政聯盟的想法。不過專家認為,在法國政治兩極分化嚴重的環境中,發生可能性不大,議會最終還是無法運作。經濟學人(Economist)認為,無論選舉結果如何,法國選後勢必都會陷入一段不穩定的時期。任何少數政府都很可能在不信任動議中倒台。即使是國民聯盟或左翼聯盟拿下多數席位,法國也會進入一段緊張的共治時期。
整個歐洲都在向右傾! 德法「極右翼」得票率皆贏過執政黨
歐洲議會選舉於當地時間9日正式落幕,歐洲懷疑主義及極右翼黨團「認同與民主」(ID)這次在總席次720席中贏得了58席,比上屆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多出9席。雖然純粹從數字來看,極右翼的收穫並不大,反而是結合了歐洲各國中間偏右基督教民主黨與保守黨的「歐洲人民黨」(EPP)囊括了189席,成為歐洲議會最大黨團,但極右翼在本次選舉取得的進展,仍對主導歐盟機構的親歐主流官員構成了重大挑戰。綜合CNN、BBC的報導,從帳面數字來看,親歐盟黨團此次可謂大獲全勝,中右翼的EPP、中左翼的社會民主主義黨團「社會主義者和民主人士進步聯盟」(S&D),以及「歐洲自由民主聯盟」黨團的繼承者「復興歐洲」(RE),是本屆歐洲議會選舉的3大黨團。預期在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出爐後的24小時內,EPP可能會組建「大聯盟」對抗極右翼的崛起,以避免中右翼分裂跑去與極右翼分子合作。EPP、S&D、RE是本屆歐洲議會選舉的3大黨團。(圖/翻攝自European Union)然而,歐洲議會中的黨團並不正式,也沒有投票的強制性,立法者會根據具體議題及情況進行投票。例如中右翼可以在支持烏克蘭等議題上與左翼一起投票,當然也可以在移民和氣候政策上與極右翼合作。尤其能影響布魯塞爾如何運作的,不僅有歐洲議會,歐盟成員國的國內政治也不可避免地將對當選的歐洲議會議員施加壓力。尤其27個歐盟成員國中,目前有13位政府首長屬於歐洲極右翼及民粹主義政黨,例如剛遭到刺殺的斯洛伐克總理費佐(Robert Fico)、匈牙利總理奧班(Orbán Viktor)、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等。有「荷蘭川普」之稱的極右翼民粹政黨「自由黨」(PVV)黨魁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也有望成為荷蘭的新首相,就連其他不屬於任何歐洲議會黨團成員的歐洲領導人,也都普遍支持及同情極右翼的想法。有「荷蘭川普」之稱的極右翼民粹政黨「自由黨」(PVV)黨魁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圖/達志/美聯社)與此同時,歐盟領導國之一的法國,其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國民聯盟」(RN)女性領袖勒龐(Marine Le Pen)的崛起,也迫使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必須在國內大幅右傾,甚至採取越來越多的反移民和反伊斯蘭政策。而RN此次也獲得了31.5%的得票率,成為自1984年以來首個在歐洲議會選舉中贏得超過30%選票的法國政黨,相較之下,馬克宏所屬的「復興黨」(RE)僅獲得15.2%的選票,也因此外界普遍預期,勒龐應該會在2027年的法國總統大選中勝出。另一方面,歐盟領導國德國的極右翼政黨「另類選擇黨」(AfD)則擺脫選前一系列的醜聞陰霾,以15.6%的得票率躍居第2,領先德國總理舒爾茨(Olaf Scholz)的「社會民主黨」(SPD),以及執政聯盟的另外2個政黨「綠黨」(GRÜNE)及「自由民主黨」(FDP)。然而,部分AfD成員對納粹主義的同情,也導致法國「國民聯盟」急於與其切割,因此歐洲極右翼的德法2大派系事實上已陷入分裂狀態。值得注意的是,英國《金融時報》在歐洲議會選舉前進行的民調更顯示,千禧世代和首次投票的Z世代歐洲選民,竟然都呈現出政治傾向往右傾的大趨勢,大約1/3的法國年輕選民、25歲以下的荷蘭年輕選民,以及22%的德國年輕選民都支持國內的極右翼政黨,意味著自上屆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以來,該數據又獲得顯著成長。報導補充,極右翼的主張包括反對綠色政策,因此歐洲極右翼的崛起,也反映在「綠黨/歐洲自由聯盟」(Greens/EFA)黨團於本屆歐洲議會選舉中大幅失去了18個席次,僅獲得53席。此外,極右翼對歐盟的運作模式多有怨言,也反對「布魯塞爾」對歐洲各國過多的干預。另一方面,歐洲議會的右傾,恐導致歐盟在移民問題上制定更嚴格的法律,例如「荷蘭川普」懷爾德斯便在選前承諾,將推出「有史以來最嚴厲的移民法」。不過,較反美的歐洲極右翼在烏克蘭的議題上則呈現分裂狀態,例如匈牙利為親俄立場,但義大利的梅洛尼相對上更支持布魯塞爾和北約的決策。
明年逾40國大選!英國《衛報》︰台灣「壓力最大」 恐導致中美對抗局勢升級
全球明年(2024年)將有破紀錄的逾40國舉行全國大選,這些國家佔全球人口40%以上,也佔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很大的一部份,個別或整體的選舉結果或將重塑21世紀的世界秩序。其中,台灣的總統及國會大選與烏克蘭並列,堪稱是「壓力最大」的幾場關鍵選舉之一,其結果恐導致美中2大國的對抗局勢全面升級。據英國《衛報》的報導,明年的民主選舉「超級盃」(Super Bowl),參賽者有強大且富裕的美、英、印度等國;有南蘇丹等最弱勢的國家,也有俄國、伊朗等傳統被西方世界視為專制的國家,以及台灣、烏克蘭等「壓力最大」的國家。如今隨著中升美降及南方國家的崛起,明年多場民主選舉所帶來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影響力,恐進一步破壞正在土崩瓦解的舊世界秩序。其中,下個月的台灣大選將會是一場人民在美中2國強烈外部壓力下,投出貨真價實一票的關鍵選舉。如果立場傾向法理台灣獨立的民進黨再次勝選,可能迫使中國採取更激進的武力統一備案,屆時台海衝突恐不小心將美國和區域盟友捲入,形成一場大規模、多國參與的世界大戰。與此同時,在俄烏戰爭陷入停滯之際,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5年任期即將結束,不過由於烏克蘭憲法規定,戒嚴期間不得舉行總統選舉,因此原定明年春季舉行的烏國總統大選恐遭到推遲。相較之下,掌權近25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已在選前監禁、流放所有競爭對手,因此俄國總統大選也被《衛報》視為「最虛假」的選舉,普丁試圖爭取第5個總統任期的行為更像是沙皇加冕,而其盟友白俄羅斯也緊跟在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政黨「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在印度北部和中部占主導地位,而莫迪本人則被視為印度政界的超級巨星。然而,他缺乏吸引力的獨裁傾向,體現在對獨立媒體業的限制、海外錫克教領袖的暗殺,以及對喀什米爾(Kashmir)爭議領土的殘酷軍事鎮壓上,這將引發民眾對印度選舉公平性的質疑。 歐洲的奧地利、比利時、克羅埃西亞、芬蘭和歐洲議會,也將在明年舉行大選,大眾普遍擔心民族及民粹主義、反移民、排外激進政黨將在選舉中大有斬獲,複製義大利、芬蘭和斯洛伐克等國近期的選舉結果。此外,獨立於歐陸的英國雖自豪於其悠久的民主傳統,但過去一年卻經歷2任非經由大選產生的保守黨首相,且現在還不確定明年大選能否順利舉行。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日前已下令進攻巴勒斯坦飛地加薩走廊(Gaza Strip)南部,若以哈戰爭持續到明年,納坦雅胡將有藉口推遲選舉,不過根據民調顯示,多數以色列民眾希望納坦雅胡的極右翼聯盟能夠下台,因為他們未能防範巴勒斯坦抵抗組織哈瑪斯(Hamas)10月7日的突襲,還以拯救人質為由,屠殺大量巴勒斯坦平民。 明年底,全球焦點都將轉向美國,透過世界媒體話語權將全球劃分成民主和專制陣營的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若未能擊敗目前最有可能挑戰他的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國際秩序可能將向威權和獨裁傾斜,且俄烏戰爭可能會因此以烏克蘭的失敗告終。
2024年全球5場「關鍵選舉」 勢將形塑世界秩序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能否東山再起?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即將連任再幹6年?關鍵全看明年大選如何落幕!2024年全球有一半的地區即將舉行選舉,其中又有大約30個國家將選出總統。《法國新聞社》為此也彙整了5場足以改變人類歷史的關鍵選舉,最終勢將形塑世界秩序。普丁再戰6年(3月17日)普丁目前已統治俄羅斯長達23年,由於他早在2020年就推動修憲,使他在理論上得以掌權到2036年,因此他有望成為比史達林(Joseph Stalin)在位更久的俄羅斯領導人。有鑑於俄羅斯政府打壓異議份子與反對派人士的傳統,普丁若決定在明年3月競選連任,預料俄羅斯國內恐無人敢正面挑戰他,例如普丁宿敵、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2020年在西伯利亞疑似遭人下毒後,便轉送德國治療,直到2021年2月返俄又被捕入獄,目前仍在監獄服刑。另一名可能的挑戰者俄羅斯籍前烏克蘭分離主義勢力領袖、民族主義評論家斯特列爾科夫(Igor Girkin)。目前也被打入大牢,出獄遙遙無期。莫迪的權力大戲(4月至5月)全球人口居冠的印度明年將有近億選民投入選舉活動。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和他所屬的「印度人民黨」(BJP)將尋求第3任期。批評人士指出,莫迪靠著打壓國內大量穆斯林少數族群(約2億人,佔印度總人口的15%)的權益,來爭取國內10億多印度教教徒的支持,並以此獲取政治利益。儘管人權和公民自由在他的統治下受到打壓,但莫迪的競選聲勢仍然看好,他的支持者認為他提升了印度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報導補充,印度在今年8月成為繼俄羅斯、美國和中國之後,全球第4個成功登月的國家。印度還計畫在2040年以前送太空人上月球。墨西哥首位女總統?(6月2日)墨西哥執政黨「國家復興運動黨」(MORENA)已提名墨西哥市前任女市長、女科學家薛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為明年6月總統大選候選人。反對派聯盟則是派出直言不諱的原住民女性參議員、電腦工程師兼企業家加維斯(Xochitl Galvez)為明年總統大選候選人。此外,墨西哥北部新雷昂州(Nuevo Leon)的年輕州長賈西亞(Samuel Garcia)最近也宣布參選。初期民調顯示,薛恩鮑姆保持領先態勢。歐盟民粹主義者的崛起(6月6日至6月9日)來自歐洲聯盟(EU)27個成員國的4億多合格選民將在明年選出720名歐洲議會議員。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領導的極右派「兄弟黨」(Brothers of Italy)在去年義大利大選勝出;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領導的反伊斯蘭、反歐盟、反移民的極右派「自由黨」(PVV)也在本月稍早成為荷蘭大選最大贏家,再加上德國、法國、匈牙利、瑞典、瑞士、芬蘭、斯洛伐克等國的極左和極右翼民粹主義者紛紛崛起,明年的歐洲議會議員選舉勢必將決定整體歐盟成員國的命運。瑪琳勒朋(Marine Le Pen)所屬的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的歐洲議會議員巴德拉(Jordan Bardella)也在臉書放話:「2024年6月走著瞧!」川拜再戰(11月5日)2024年11月5日數千萬美國選民將投票選出美國第60屆總統, 拜登若勝選將執政到86歲高齡。民調顯示,美國多數選民認為經常失言和癡呆的民主黨籍總統拜登(JoeBiden)年齡太大,不適合再擔任三軍統帥4年,但即將與拜登打擂臺的川普,同樣將在明年以78歲的高齡競選,雙方不遑多讓。然而,多起官司纏身的川普仍在共和黨的內部民調中,遙遙領先佛州州長德桑提斯(Ron DeSantis)、前副總統彭斯 (Mike Pence)等潛在競爭對手。
都柏林驚傳校園持刀攻擊案!「3孩童遭砍」掀民憤 街頭湧現暴動人潮
愛爾蘭首都都柏林(Dublin)市中心昨(23日)驚傳校園攻擊事件,一名50多歲男子持刀闖入校園,導致5人遭砍受傷,其中包含3名孩童。有消息指出,犯嫌疑為「外籍人士」引起反移民情緒升高,大批民眾紛紛湧上街頭抗議,甚至爆發警民衝突。綜合外媒報導,事發於23日下午1點半左右,鄰近都柏林市帕內爾廣場(Parnell Square)的一所小學發生校園砍人案,導致2名成年男女,以及年齡介於5至6歲的3名孩童,共5人分別受到輕重傷,緊急被送往醫院救治,所幸經治療後均無生命危險。反移民情緒升高引爆動,數輛汽車、公車遭焚毀。(圖/達志/路透社)都柏林街頭湧入大批示威者,當局出動400名抗暴警力維安。(圖/達志/路透社)此事傳開後,都柏林街道湧現大批示威者,他們舉著抗議字牌,高喊反移民口號「把他們趕出去」,參與騷動的暴民焚毀數輛汽車、公車,附近商店也被趁火打劫,當局出動約400名抗暴警力佈署維安,抗議者與警方一度發生嚴重對峙。對此,愛爾蘭警察局長哈里斯(Drew Harris)呼籲民眾保持冷靜,切勿聽信社群媒體所流傳的錯誤訊息與謠言,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將盡速逮捕犯嫌,並釐清事發原因及犯案動機。
歐洲極右派再下一城!「荷蘭川普」國會勝選 反伊斯蘭、反移民還想脫歐
「荷蘭川普」極右翼民粹主義者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所領導的極右派「自由黨」(Partij voor de Vrijheid,PVV),在22日荷蘭國會150個席位改選中,拿下37席成最大贏家,擅長煽動反伊斯蘭、反歐盟、反移民情緒的黨魁懷爾德斯也有望成為荷蘭新任總理,預期將對明年6月的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選舉,乃至於整個歐洲的政局產生巨大影響。據《路透社》的報導,懷爾德斯領導的PVV出呼意料地在22日的荷蘭國會改選中,贏得了150個席位中的37席,遙遙領先荷蘭「工黨」(PvdA)和「綠色左派」(GroenLinks)聯合陣線的25席,以及即將卸任的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所屬的保守自由主義政黨「自由民主人民黨」(VVD)的24席。懷爾德斯是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匈牙利疑歐派總理奧班(Viktor Orban)的粉絲,除了擅長煽動反伊斯蘭、反歐盟情緒外,他還發誓未來將停止接收移民,大聲疾呼「低地之國將回歸荷蘭人所有」(the Netherlands will be returned to the Dutch)。此外,他的政見還包括,阻止烏克蘭在內的任何新成員國進入歐盟,並宣稱會降低荷蘭交付給歐盟的相關款項。據荷蘭中央統計局(Centraal Bureau voor de Statistiek,CBS)的數據顯示,2022年荷蘭的淨移民人口數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達到22.3萬人左右。且去年有約64%的移民為歐洲背景,其中1/4是烏克蘭人。 懷爾德斯勝選後也表示,他未來將角逐荷蘭總理大位,並推動舉辦具有效力的荷蘭脫歐公投,「首先是對庇護難民和移民的嚴格限制,我們這樣做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所有投票給我們的荷蘭人。」不過由於必須組建聯合政府、被迫向其他主流政黨妥協,懷爾德斯部分激進的想法恐難以實現。建聯合政府的談判預計將持續數個月之久。荷蘭國際事務智庫「克林根達爾研究所」(the Clingendael Institute)的高級研究員雷內庫普魯斯(Rene Cuperus)則指出,80%的荷蘭人支持待在歐盟,因此該國脫歐的可能性不大。此外,懷爾德斯試圖在荷蘭禁止《古蘭經》的想法也不太可能實現,「這不是場反伊斯蘭教或是反歐盟的投票,準確來說,這更像是對海牙當權派比出中指、是一個反建制的訊號,警告當權者務必要正視房地產市場危機和移民問題。」
台男誘33人赴土耳其從事電信詐騙 主嫌重判220年定讞
2021年4月,一名台灣籍主嫌誘騙33名台灣人前往土耳其,之後沒收這些人的護照和手機,並脅迫他們從事電信詐騙業務;土耳其憲兵在同年4月26日展開行動,救出在本案中遭到人口販運的所有被害人,台灣籍主謀同時被捕並且遭到羈押,當地法院近日表示,主嫌得為每名被害人坐牢6年8個月,累計判刑220年定讞。根據土耳其《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當時土耳其憲兵反移民走私小組接到舉報,經過調查後,發現該位台籍嫌疑人一直在在地中海濱安塔利亞省(Antalya)凱梅爾縣(Kemer)經營網路電信詐騙勾當。土耳其憲兵於是採取行動,破獲這個電信詐騙組織,根據報導,這名主嫌他以提供工作為藉口,一共誘騙33人前往土耳其,被害人入境後,護照和手機就被沒收,並遭脅迫從事網路電信詐騙。土耳其憲兵司令部2021年在官方推特帳號推文宣布破獲本案時寫道,「破獲機房設在我國境內,以台灣民眾為詐騙對象的網路電信詐騙集團…(行動)救出經人口販運入境我國的33名台灣被害人」,安塔利亞檢察長辦公室(Antalya Chief PublicProsecutor's Office)對這名台灣主謀啟動法律程序。這名被告一審判處220年有期徒刑,相當於得為每位被害人坐牢6年8個月,上訴後安塔利亞地區行政法院(AntalyaRegional Administrative Court)和最高法院都維持原判,這名台灣主謀入監220年定讞。土耳其一位涉嫌人口販運的台灣男子,遭到當地法院判刑220年定讞。(圖/翻攝自推特)
「法國前總統」貪汙案敗訴免入獄 但要戴電子腳鐐1年
法國前總統沙柯吉(Nicolas Sarkozy)在2021年因一起貪汙案中試圖影響法官,遭判3年徒刑,其中2年為緩刑,而他上訴失敗,沙柯吉雖然不用入獄,卻要佩戴電子腳鐐1年,也成為第一位被判監禁的法國前總統。據《BBC》報導,沙柯吉近日上訴失敗,巴黎上訴法院17日裁定他可佩戴電子腳鐐在家服刑1年不用入獄。據了解,他在2014年期間,想換取2007年競選總統時的財務機密資料,試圖影響法官,於2021年3月被判服刑3年,緩刑2年。對此,沙柯吉的委任律師拉方特(Queline Laffon)說,她會向法國最高法院再上訴,「沙柯吉是無辜的,我們會繼續走下去。」據了解,當時涉案的法官和律師也被判處3年有期徒刑,其中2人獲緩刑。面對指控,沙柯吉則是否認犯行。在本月早些時候,檢察官要他在2007年總統競選時,接受利比亞政府非法資助一事接受審判,不過仍需要法官決定。報導稱,沙柯吉任期5年,在2012年卸任,而他採取強硬的反移民政策,也在全球金融危機下尋求改革法國經濟。評論家認為,沙柯吉的領導風格過於傲慢和過度活躍。據《CNN》報導,該案件可追溯到2013年,當時調查沙柯吉競選資金的人員,竊聽到他和律師的電話,他們發現,2人向地方法官阿齊伯特(Azibert)承諾說,會幫他在摩納哥謀一個有聲望的職位,以換取調查的訊息。
2022歐洲影展放映17部電影 開幕片《活著,不難》探討難民偷渡議題
2022第18屆歐洲影展將於17日展開,開幕片為義大利的《活著,不難》(Easy Living),該片以輕鬆幽默感人的手法,描寫義大利Ventimiglia、法國Menton邊境檢查站的難民偷渡議題,雖然近在呎尺、卻又遠如天涯。除了開幕片,西班牙《校園姊妹淘》、德國《離散的姊妹》、英國《自由之歌短片輯》、法國《好媽咪》、捷克《影子國家》、盧森堡《瘋狂聖誕派對》等7部,都是台灣首映,也是今年影展的影迷焦點。今年歐洲影展為主題「邊界‧無界」,由德國、芬蘭、奧地利、比利時、法國、匈牙利、捷克、丹麥、瑞典、義大利、斯洛伐克、盧森堡、西班牙、荷蘭、波蘭,以及瑞士和英國,每一國選一部最能代表該國的影片,總集成17國17部影片,成為年度歐洲電影的一時之選,也透過各歐盟成員國的選片觀點,呈現當下歐洲電影現況。2022歐洲影展主題為「邊界‧無界」,集結17國17部影片放映。(圖/佳映娛樂提供)影展17部電影中,有8部是移民、難民議題電影,反映現今歐洲面臨的嚴正課題。儘管邊界有限、但愛是無界的。在邊界的內外,認同與原鄉、回歸與新生,一再糾結不斷。但在愛的本質上,家庭與親情,男女與愛情,永遠無法割裂。另外9部,則有溫馨的親情、懸疑的苦戀、清新的愛情、懵懂的青春、與成長的記憶等等。透過影片,書寫生活日常的歐洲,也刻劃永恆情愛的人性深層命題。參展影片中,包括入選柏林影展德國電影觀點單元的《離散的姊妹》,描述庫德族裔德國女兵,如何回到伊拉克ISIS佔領區,找回還在保衛家鄉的民兵妹妹。法國《好媽咪》,一窺堅韌良善的北非移民媽媽,如何用堅毅的愛,摟緊不完美的家。波蘭《她的危險宣言》,從一場羅馬爆炸案,讓她的頒獎致詞,轉為自由宣言,非但撩起歐洲沉默的難民恐懼與反移民情緒,也挑動最敏感的疆界神經。瑞士《陌路人戀曲》,讓一對抹去過去的移民戀人,為了新生活,他們必須跟過去直球對決,才有未來!丹麥《以愛為家》,一個伊朗女人帶著幼嬰,與愛人相約伊斯坦堡。留下來,是無盡的煎熬;回家,等同迎接死亡。捷克《影子國家》,紀錄國界與認同這個永遠待解的命題,卻讓無辜人民一再蒙受無限的苦難循環。 另外,芬蘭《我家來個怪老爹》,看固執的老番顛,如何挺立在世代價值的衝突火線。荷蘭《時光髮廊》,由一個小孫女計畫一場跨國旅行,偷偷的帶著阿茲海默症奶奶,來到丹麥的記憶海岸。在浪漫巴黎被女友分手,何等悲劇!結局請看匈牙利的《爛情詩》。比利時《多莉安的幸福人生》,點出每個幸福的家庭,「都有個未知的黑洞」。瑞典《花巷裡的記憶》,讓黑暗又神奇的夏天,慘綠過去與美好未來共存。奧地利的《盲探追緝:失魂之城》,述說在失魂之城,真相不會只有一個。小小的造反,何妨!有禮的取鬧,又如何!就在西班牙《校園姊妹淘》。斯洛伐克《妮娜的變奏青春》,看12歲的小女生,無人知曉的純真小宇宙。探索多樣題材的英國《自由之歌短片輯》,必讓影迷驚奇連連。盧森堡《瘋狂聖誕派對》,讓聖誕派對,淪為瘋狂的繼承者遊戲。歐洲影展將從11月17日(四)至2023年1月31日(二),在全台13縣市、42處大專院校、藝文設施及展演空間接連放映。
極右翼梅洛尼正式獲任義大利總理 內閣名單陸續公布!喬捷堤成經濟部長
極右翼「義大利兄弟黨」(Brothers of Italy)在9月25日奪得歷史性勝選後,45歲的黨魁梅洛尼(Giorgia Meloni)及其他右翼盟友籌組的新政府談判終於落幕,梅洛尼也於當地時間21日獲任為新總理,成為義大利史上首位女性政府領導人。據BBC、《法新社》的報導,經常被冠上「新法西斯主義者」(neo-fascist),主打民族主義、保守主義、反同婚、反移民、反歐盟的「義大利兄弟黨」在上個月的全國大選中囊括逾25%的選票,遙遙領先左翼政黨「民主黨」的19%。而梅洛尼這次也以「上帝、國家和家庭」為競選口號,成為義大利史上首位女總理,是繼100年前的法西斯獨裁強人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之後,政治光譜最極右翼的總理。但「義大利兄弟黨」並無執政經驗,預期將與薩爾維尼(MatteoSalvini)領導的「聯盟黨」(League)、前總理貝魯斯柯尼(Silvio Berlusconi)的「前進黨」(Forza Italia)分享權利組建聯合政府。同時還將應對國內飆升的通膨和能源價格,以及與布魯塞爾尷尬的關係。由於義大利為歐元區(Eurozone)第3大經濟體,因此梅洛尼的上任對義大利本身和歐盟來說都有重大的歷史性意義。「義大利兄弟黨」的盟友,「聯盟黨」和「前進黨」都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有著密切的聯繫。現年85歲的前總理貝魯斯柯尼於上周聲稱,普丁是因北約東擴而「被迫」入侵烏克蘭,而薩爾維尼則曾公開質疑西方對莫斯科的制裁。在經歷2天的跨黨派會談後,義大利總統馬達雷拉(Sergio Mattarella)正式授命梅洛尼籌組新政府,她即將陸續公布內閣名單,部長們則會在隔天宣誓就職。目前曾效力前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政府的喬捷堤(Giancarlo Giorgetti)被任命為經濟部長。曾任歐洲央行總裁,並在2012年因拯救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而享負盛名的義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因為提出的經濟政策得不到執政聯盟成員全面支持而斷然請辭,因此9月25日義大利提前舉行大選。德拉吉稍早也利用他在歐洲政治舞台的最後一天、即20至21日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峰會,提醒其他歐洲領導人以及極右派繼任者,團結的歐洲才是他們的「指路明燈」。
歐盟解體前兆?波蘭、匈牙利、瑞典極端主義崛起 墨索里尼後最極右翼總理將入主義大利
義大利於當地時間25日舉行國會大選,民調顯示,極右翼政黨「義大利兄弟黨」(Brothers ofItaly)黨魁梅洛尼(Giorgia Meloni)的支持度遙遙領先左翼政黨「民主黨」(Partito Democratico)的雷塔(Enrico Letta),可望與其他右翼政黨組成執政聯盟,迎來二戰後第一個由極右翼領導的義大利政府,並將歐洲懷疑論及民粹主義帶到歐洲的心臟地帶,對此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揚言歐盟有許多「工具」可以應付此種「困難的方向」(difficult direction),預料義大利新政府未來將與布魯塞爾當局發生更多衝突。據英國BBC的報導,曾任歐洲央行總裁的義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因為提出的經濟政策得不到執政聯盟成員全面支持而斷然請辭,因此義大利提前舉行大選。外界預期「義大利兄弟黨」將在25日的選舉中出線成為國會最大黨,與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領導的「聯盟黨」(League)、前總理貝魯斯柯尼(Silvio Berlusconi)的「前進黨」(Forza Italia)分享權利組聯合政府。根據Consorzio Opinio Italia的民調數據顯示,經常被冠上「新法西斯主義者」(neo-fascist),主打民族主義、保守主義、反同婚、反移民、反歐盟的「義大利兄弟黨」預計將囊括逾25%的選票,遙遙領先左翼政黨「民主黨」的19%。而義大利兄弟黨的45歲黨魁梅洛尼這次也以「上帝、國家和家庭」為競選口號,有望成為義大利史上首位女總理,是繼100年前的法西斯獨裁強人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之後,政治光譜最極右翼的總理。「義大利兄弟黨」的盟友,「聯盟黨」和「前進黨」都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有著密切的聯繫。現年85歲的前總理貝魯斯柯尼於上周聲稱,普丁是因北約東擴而「被迫」入侵烏克蘭,而薩爾維尼則曾公開質疑西方對莫斯科的制裁。同樣與普丁關係密切的匈牙利極右翼總理奧班(Orbán Viktor)的政治主任也很快就祝賀意大利的右翼政黨:「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有共同願景和一起應對歐洲艱難挑戰的朋友。」先前歐洲議會15日才通過決議,認定匈牙利「不再是完全民主國家」,縱使該國總理奧班完全是由民選產生,被外界解讀歐盟正試圖在內部製造一個有利於西方的「政治正確」氛圍。22日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更揚言歐盟有許多「工具」可以應付「義大利選舉」此種「困難的方向」(difficult direction),她還同時點名匈牙利和波蘭的極右翼勢力。同時瑞典的反移民立場極右派也在稍早9月中的大選中勝出。義大利右翼和民族主義民眾將馮德萊恩的論調理解為,如果歐盟成員國選出對布魯塞爾當局不太友好的政客,那麼歐盟將會對其實施制裁,甚至將其歸類為專制國家,如同匈牙利的處境,因此馮德萊恩的言論無疑是火上澆油。由於俄烏戰爭和隨之而來的相互制裁,歐洲各國正面臨能源、債務、難民、匯率等多重危機,大規模極左極右派遊行,以及罷工活動此起彼落,目前又有越來越多的民選政府往極右派靠攏,恐讓疑歐、反北約情緒在歐陸持續蔓延。
瑞典購物中心驚傳槍擊案!釀1死1傷 國會大選將至時機敏感
目擊民眾表示現場傳出約20聲槍響。警方指出該案最終造成1死1傷,且開槍的青少年已遭到逮捕。由於瑞典下個月就要舉行國會大選,任何與治安有關的消息勢必都會影響選情。據瑞典TV4的報導,購物中心於當地時間下午5時左右爆出約20聲槍響,導致購物民眾驚慌逃竄。警方到場後表示,共有一男一女中槍,其中男性送醫後不治,女性傷患則仍在救治當中,有關當局預計在20日舉行記者會說明案情。自詡為「人權模範生」的瑞典近年來因為接納了16.3萬的西亞和非洲移民而導致幫派暴力案件增多,打著「反移民」大旗的瑞典極右派政黨在此背景下趁勢崛起,由於瑞典下個月就要舉行國會大選,任何與治安有關的消息勢必都會左右選情。瑞典警方統計,截至今年8月中已有44人死於槍擊,而且全都與幫派犯罪有關,而這個數字在去年一整年只有46人。
英國逾40位閣員相繼請辭 首相強生:我不會下台且不需要選舉
當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還在為下議院副黨鞭品契爾(Christopher Pincher)酒醉性騷擾男性的爭議事件道歉時,當地時間5日,又迎來2位重量級內閣大臣在短短10分鐘內相繼辭職,他們是衛生大臣賈維德(Sajid Javid),以及地位僅次於首相的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而其他的閣員也陸續請辭,累積人數據稱已超過40位,不過強森卻表示他不會下台。根據英國天空新聞(Sky News)的報導,請辭的45人中除了衛生大臣賈維德和財政大臣蘇納克之外,還包括就業大臣、國務大臣、兒童和家庭大臣、環境大臣、住房大臣等等,不過國防大臣華勒斯(Ben Wallace)和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等人則表態會留在內閣。由左至右分別為衛生大臣賈維德、英國首相強森、財政大臣蘇納克。(圖/達志/美聯社)儘管曾經幫強森的醜聞多次辯護的許多忠誠閣員都相繼請辭,並加入了要求他下台的保守黨黨員的行列,但強森的私人秘書卻向天空新聞表示,強森情緒高昂且將繼續奮鬥,而強生本人也在6日表示,他不會下台,因為這個國家最不需要的就是選舉,就算閣員威脅要重新舉行選舉也無濟於事。據悉,下議院副黨鞭品契爾(ChristopherPincher)被媒體抖出來的酒吧性騷擾事件,可能是引爆這波閣員離職潮的主因,以行為脫序聞名的品契爾在2017年就被指控對2名男性政治家性騷擾而辭去助理黨鞭的職務,但2019年他又加入了強森的內閣團隊,先是擔任外交大臣,後來又出任地方發展、房屋及社區大臣,不過在這期間他還是受到很多同黨議員的性醜聞指控,但他卻在2022年成為保守黨在下議院的副黨鞭。或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強森一路走來醜聞也從沒間斷,但他這些年來卻都神奇的挺過這些指控,並跌跌撞撞的走向權力顛峰。首先他人生的第1份工作,擔任《泰晤士報》的實習記者時,就因為捏造引述而被開除,但之後他卻用偏激但易懂的文筆吸引讀者成為了《每日電訊報》的高人氣反歐盟作家,接著他乘著這股名氣進入政治圈,並在擔任保守黨議員時,因為婚外情被抓包然後又說謊否認而失去職位,但後來他見機行事的轉變自己反歐盟、反移民的意識形態論調,從而選上並連任了倫敦市長,並在稍後成為了英國歷史上最差勁的外長之一,還導致英國籍伊朗政治犯因他的言辭不當而被延長刑期。當上首相之後,他又接連挺過性騷擾、挪用公款,以及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派對門」等眾多醜聞,更好不容易通過了前陣子不信任案的考驗。先前英國《衛報》才指出,強森以貪戀權位和固執著稱,他不太可能僅僅因為幾位內閣大臣的離去就辭職,如今強森死賴著不走的行為也讓外媒的預測一語中的。
英國內閣2「關鍵大臣」戲劇性辭職 醜聞打不倒的強森政府恐垮台
當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還在為下議院副黨鞭品契爾(Christopher Pincher)酒醉性騷擾男性的爭議事件道歉時,當地時間5日,又迎來2位重量級內閣大臣在短短10分鐘內相繼辭職,他們是衛生大臣賈維德(Sajid Javid),以及地位僅次於首相的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這意味著強森在經歷數年的醜聞並跌跌撞撞的挺過不信任案後,可能即將結束他在保守黨的領導地位。衛生大臣賈維德於當地時間5日下午在推特(Twitter)上宣布辭職,並表示他已經事先知會強森。賈維德寫道,「你替領導者所設的政治基調,以及你所代表的價值觀,反映在你的同事、你的政黨、乃至於整個國家」,他說英國人民期望他們的政府保持正直,但選民現在認為強森的內閣既不稱職,也完全不為國家的利益行事。「遺憾的是,我很清楚在你的領導下這不會有任何改變,因此你也失去了我對你的信心。」而不到10分鐘,財政大臣蘇納克也以推文宣布辭職,他在辭職信裡表示,英國正面臨巨大的挑戰,但只有在勤奮工作、做出犧牲和艱難的抉擇才能實現一個低稅收、高成長經濟體和提供世界一流公共服務的國家,最後他表示自己跟強森的方法不同,雖然他很遺憾要離開政府,且不情願看到這種結果,但這種情況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對我來說,在世界正遭受新冠疫情、俄烏戰爭和其他嚴重的經濟挑戰下辭去官職,是一項重要決定,並非出於輕率。」由左至右分別為衛生大臣賈維德、英國首相強森、財政大臣蘇納克。(圖/達志/美聯社)據悉,下議院副黨鞭品契爾在酒吧的性騷擾事件可能是引爆這波離職潮的主因,以行為脫序聞名的品契爾在2017年就被指控對2名男性政治家性騷擾而辭去助理黨鞭的職務,但2019年他又加入了強森的內閣團隊,先是擔任外交大臣,後來又出任地方發展、房屋及社區大臣,之後強森和黨鞭又多次被同黨議員爆料品契爾的性醜聞,但他卻一直待在強森政府裡,還在2022年成為保守黨在下議院的副黨鞭。只能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強森本人其實就時常被醜聞纏身,但他這些年來卻都神奇的挺過這些指控,並跌跌撞撞的走向權力顛峰。首先他在人生第1份工作《泰晤士報》實習記者時期就因為捏造引述而被開除,但之後他卻用扭曲和偏激的文筆吸引讀者成為了《每日電訊報》的高人氣反歐盟作家,之後他靠著名氣走入政治圈,並在擔任保守黨議員時,因為婚外情被抓包然後又說謊否認而失去職位,但後來他見機行事的轉變自己反歐盟、反移民的意識形態論調,選上並連任了倫敦市長,並在稍後意外地成為了英國歷史上最差勁的外長之一,並捅出了英國籍伊朗政治犯被延長刑期的婁子。當上首相之後,他又接連挺過性騷擾、挪用公款,以及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派對門」醜聞,更好不容易通過了前陣子不信任投票的考驗。而英國《衛報》也指出,強森以貪戀權位著稱,他不太可能僅僅因為2位關鍵大臣的離去就辭職,不過卻有越來越多的同黨議員認為,在他的帶領下保守黨根本沒機會贏得下屆選舉。目前強森已任命了教育大臣查哈威(NadhimZahawi)取代蘇納克,並選擇英國脫歐大臣巴克雷(Stephen Barclay)接替賈維德的職位。
瑞典反穆斯林移民遊行 極右派焚燒可蘭經爆發衝突
瑞典當地近期發生大規模的反穆斯林移民的示威遊行活動,而在一場活動中,因為有極右派團體成員在活動現場焚燒被穆斯林視為珍寶的可蘭經,結果引發民眾抗議,雙方就這樣發生衝突,而其中有3人也因此意外被警察打傷。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整起事件是由丹麥極右派政黨「強硬路線」(Hard Line)40歲黨魁帕魯丹(Rasmus Paludan)所策畫,他發動了一系列反移民與反對穆斯林的的示威遊行,甚至他還在瑞典四處巡迴,專挑有大量穆斯林人口的社區,在當地焚燒可蘭經,此舉也固然引發許多人的抗議。而在瑞典東部城市諾庫平(Norrkoping)的示威遊行引發流血衝突,已經是近期第2次。瑞典警方表示,當時因為遊行示威者與當地民眾發生衝突,員警開槍示警,沒想到其中有3人疑似遭到跳彈擊中,目前已經在醫院接受治療。而在150人的示威隊伍中,其中有4人被警方逮捕,因為他們涉嫌對警方投擲石塊,同時也焚燒路邊車輛。除了有示威者與當地民眾受傷、遭到逮捕外,其實在14、15日的示威活動中,警方也數次與示威者發生衝突,甚至有12名警察因此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