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人類
」 AI 人工智慧 ChatGPT這5職業「最有可能被AI取代」!最新調查曝關鍵:重複性高、身體互動少
AI人工智慧不斷發展,成為讓不少企業事半功倍的助手。知名求職網站Indeed最新報告顯示,雖然AI已經改變了部分傳統的工作模式,目前它還未準備好取代人類的工作,然而包括會計、行銷與廣告專家、軟體開發者等5種職業,可能已經受到衝擊,且「最有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根據《CNBC》報導,Indeed一份在上(9)月25日發布的報告指出,在2800項職場技能調查中,沒有任何1項「很可能」被取代的技術,並有68.7%的技能「不太可能」或「幾乎不可能」被取代、28.5%的技術「可能」遭到AI取代。Indeed首席經濟學家古德爾(Svenja Gudell)表示,他們將能夠利用的技能,對比過去1年左右收到的100多萬個招聘資訊,然後進行評估「人工智慧能否取代人類來執行這1特定的工作職位」,出乎意料的是,「我們發現實際上沒有任何技能『很可能』可以被取代」。報導指出,Indeed使用OpenAI最新的模型GPT-4o來評估自身在3個領域執行工作技能的能力,包括提供與技能相關的理論知識、使用這些技能解決問題、以物理或數位方式執行這些技能。研究表明,AI目前只適合為人類提供輔助作用,即使AI具有較高的技術能力,但沒有更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能力,仍然無法與人類勞動力競爭。不過,Indeed的研究人員在研究中考慮了16種職業,並重點介紹了5種「最有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的工作,包括:會計專業人士、營銷和廣告專家、軟體開發人員、醫療保健行政人員,以及保險理賠與稽核主管。古德爾認為,這些職業所需技能的技術性和經常重複性,正好與人工智慧的優勢接近,且這些職業往往需要較少的身體互動;她也補充道,那些需要與客戶進行交流、親自到場或較少重複解決問題的職業最不可能被取代,例如護理等必須直接面向患者的醫療保健工作。古德爾建議,人們不應迴避人工智慧帶來的衝擊,反而要更善用去善用AI技術來提升能力,像是撰寫軟體程式的人,應該學習使用AI來提升生產力,進而提升職場競爭力,「AI雖然無法取代人類,但將是非常先進的數位助理」。
AI風險控管團隊「成立不到1年就解散」 多數成員已從OpenAI離職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問世之後,市場上一直有「AI即將取代人類」的說法,為此,OpenAI曾於2023年7月宣布成立「Superalignment」團體,要開發出一套媲美人類智慧的AI,用這套AI來管理其他AI。但如今有消息指出,這個團隊成立至今不到1年,目前已經宣布解散,當中除了少部分成員會被分到其他部門外,大部分成員都已經從OpenAI離職,當中也包含了Superalignment的2名主管。據了解,Superalignment這個計畫是於2023年7月時啟動,當時是由OpenAI共同創辦人Ilya Sutskever與負責AI機器學習的專家Jan Leike所領導。這個計畫目標是要開發出一套媲美人類智慧水平的AI模型,接著透過大量的計算,讓其計算結果與人類的想法、利益一致,進而透過這套AI模型來管理其他AI模型。在計畫運作之初,OpenAI就承諾會在未來的4年內,將公司的20%算力用來投入這項企畫中。但目前卻有消息指出,Superalignment不僅已經宣布解散,Ilya Sutskever與Jan Leike等2名主管也從OpenAI離職,2人也在社群網站上發文證實此事件。後續,Jan Leike又在社群網站上發文,透露更多離職的原因,Jan Leike在文章中寫著「我加入OpenAI,是因為我認為這間公司式進行這項研究的最佳地點。但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告訴我,我與OpenAI的領導層有對於公司核心項目的想法有著明顯的分歧,目前已經達到臨界點」。Jan Leike甚至後續也寫著,他認為目前應該要對下一代的AI模型做好準備,尤其在涉及安全、監控、準備、穩健性、一致姓、保密性等等問題,都要想辦法解決。而時至今日,Jan Leike不覺得公司已經走上解決問題的道路上。目前也有消息人士表示,目前OpenAI的確解散了「Superalignment」團隊,當中除了部分成員會轉移到OpenAI其他部門外,其中大多數的成員已經從OpenAI離職了。Jan Leike的離職聲明。(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
AI將影響「全球40%」就業機會 IMF總裁警告:加劇社會不平等
AI浪潮席捲全球,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警告,AI「如海嘯般」衝擊勞動市場,影響全球4成就業機會,恐加劇社會不平等。喬治艾娃出席瑞士國際問題研究所(Swiss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在蘇黎世主辦的活動指出,AI恐在未來兩年,衝擊已開發經濟體60%的就業機會,全球40%的工作也會受到影響。面對AI浪潮來襲,喬治艾娃表示,「我們沒什麼時間讓民眾和企業做好準備。若是我們控制得當,AI能大幅提高生產力,但也可能帶來更多錯誤資訊,加劇社會不平等。」喬治艾娃列舉2020年全球爆發新冠疫情及俄烏戰爭為例,提到近幾年世界經濟飽受衝擊,尤其氣候危機作祟下,她預期還將面臨更多衝擊,不過依然極具韌性。喬治艾娃演說中指出,去年憂心多數經濟體陷入衰退的疑慮四起,但並未發生,沒有落入全球衰退的處境。她說,「讓我們備受打擊的通膨正在降溫,幾乎各地都是如此。」瑞士央行(SNB)總裁喬丹(Thomas Jordan)也在同一場合演說,他聲稱瑞士的抗通膨戰役大有進展。瑞士4月通膨率年增1.4%,連續11個月維持在SNB的0到2%目標區間。AI取代人類工作的示警聲此起彼落,華爾街巨頭高盛集團4月初報告即提出驚人預估,全球有3億個工作將因生成式AI萎縮或消失。但高盛不忘強調AI的優勢,認為自動化帶來創新,促成新型態工作。企業拜AI所賜節省成本,將資源投注於開拓或擴張業務,全球每年GDP可因此增加7%。喬治艾娃警告AI給勞動市場帶來「海嘯」般威脅,股神巴菲特在甫於5月初落幕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則將AI比擬成「核彈」,要是運用不當,將造成毀滅性後果。巴菲特當時提及,AI技術能將其音容模仿得維妙維肖,連妻女都辨不出真偽,令他對AI應用於詐騙的潛力感到憂心。
Sora來襲1/OpenAI新殺手鐧「文字轉影片」 馬斯克:「gg humans」動畫廣告業恐受創
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橫掃市場!OpenAI繼2022年11月底發表文字生成式AI「ChatGPT」,相隔才短短15個月,2月16日又推出影片生成AI模型「Sora」,一舉將AI應用從文字升級到影片,立馬驚艷全球,市場甚至對一分鐘以內短影片的動畫及廣告產業,湧現唱衰聲浪。對於「Sora」的橫空出世,有網友在推特上發文,「gg Pixar(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更直接回文表示,「gg humans」(意指AI將取代人類)。而就在OpenAI發布「Sora」的前幾個小時,Google也在15日發表了最新的Gemini 1.5模型,可一次處理大量資訊,包括1小時的影片,不過經過網友們的測試,Gemini 1.5最後生成的產品一定都會「種族多元化」,遭到 Google暫時下架。其實在2023年,也有數個影像生成軟體出現,包括RUNWAY Gen-2在6月推出,11月又有Stable Video Diffusion、Pika等模型推出,不過這些模型的影片生成能力,大多僅約3、4秒左右,最長不超過10秒。而OpenAI的「Sora」一亮相,就立刻震撼全市場。「Sora 是一個AI模型,可根據文字指令創建現實且富有想像的場景,產生長達一分鐘的視頻,同時保持視覺品質並遵守用戶的提示。」也就是說,只要輸入「Prompt(提示)」文字敘述下指令,Sora就可以生成最長約1分鐘的真實度不低的影片。OpenAI展示數十個由Sora所生成的影片,內容擬真度極高,像是「一名穿著時尚的女子走在充滿溫暖霓虹燈及招牌的東京街頭。她身著黑色皮夾克、紅色長裙及黑色靴子,拎著一個黑色包包,戴著太陽眼鏡,擦著紅色口紅,走起路來自信又隨性。潮濕的街道反射出七彩燈光,行人熙來攘往。」但影片也出現謬誤,例如「一個人在跑步機上跑步的場景,以35毫米拍攝的電影膠片。跑者卻是逆向在跑步機上跑步。」一般認為,包括分鏡師在內的影像從業人員將受到最大的衝擊。圖為錄影示意圖。(圖/翻攝自GoodSpace.好空間網站)對此,OpenAI解釋,「我們正在教授人工智慧理解和模擬運動中的物理世界,目標是訓練模型幫助人們解決需要現實世界互動的問題。」「現實的物理原理及因果關係,仍是Sora最大的問題所在。」儘管仍不盡完美,「相較於之前的影片生成AI,幾乎是小學生對於比大學生。」有Youtuber如此形容。M觀點主持人Mulia認為,「Sora」的出現,勢必嚴重衝擊動畫及廣告產業,尤其廣告,一般頂多就是30秒左右,剛好就是「Sora」可處理的長度,他甚至預期,5年後,也許小說家可透過ChatGPT,將小說內容生成劇本,再透過Sora生成一小時影片。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指出,目前OpenAI對於原理公開並不多,基本上就是使用了「變換模型(Transformer model)」及「擴散模型(Diffusion model)」來對影片結構做了全面創新。擴散模型(Diffusion model)是將真實圖片逐漸加入雜訊(Noise),讓圖片慢慢變成完全的雜訊圖片,再反轉這個過程,逐漸去除雜訊(Denoise),讓圖片回復為原來的樣子,叫做反向過程(Reverse process)。「ChatGPT利用token(類似單詞的文字語意)來進行文字接龍,產生連續且具有意義的句子及文章,Sora就是利用圖片版的token也就是Patch,來創造出具有連貫性的圖片。」Youtube頻道泛科學院解釋道。「這也是AI變成人的里程碑。」對於Sora的出現,「Sora對於動畫產業的影響,並非是全面衝擊,反而應該要這樣來看,畢竟AI的內容基礎,還是由照片來生成,也就是說,如果是紀實類的影片,例如人物類,由於AI已經很容易收集到相關內容所需資料,影響程度就會比較大,至於是創作型的影片,那Sora反倒是一個不錯的工具。」動畫導演蕭永生告訴CTWANT記者說。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指出,OpenAI基本上就是使用了「變換模型(Transformer model)」及「擴散模型(Diffusion model)」來對影片結構做了全面創新。(圖/翻攝自曲博科技教室臉書、翻攝自魔法學院官網 )Youtube頻道中二見習中製作人Raymond表示,很多影片在正式拍攝之前,都會有分鏡師先進行分鏡,最後再由導演來決定如何拍攝,Sora的出現,對於分鏡的作業將會有明顯的衝擊,但是對於編劇及導演來說,則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對於很多講述性質的Youtube頻道來說,Sora可以生成很多不同段的影片,讓他們的影片更加豐富。」至於Sora需要多少的算力,來生成一則長度約60秒的影片?目前在論壇Reddit就有網友在討論,也有引用到外媒《Wired》的報導,推估,Sora生成一個1分鐘長度的影片,認為大約需要一個小時。這也說明了目前Sora並沒有開放給一般民眾使用,而是僅給OpenAI內部及部分的動畫家、導演等來測試。而Sora何時會像ChatGPT一樣普及?目前OpenAI並沒有時間表。OpenAI正在跟「錯誤訊息、仇恨內容和偏見等領域的領域專家」對模型進行對抗性測試,另外也在建立工具來幫助偵測誤導性內容,例如偵測分類器,以判斷Sora何時產生影片。
可能成真!未來上班有望「周休4日」 比爾蓋茲曝:AI不會完全取代人類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日前受邀上Podcast節目時表示,AI目前或許仍無法取代人類,但是將可能促成周休4日,只需上班3天,並直言總有一天人類不需要認真工作。綜合多家外媒報導,比爾蓋茲21日接受崔弗(Trevor Noah)的Podcast節目,與主持人談到AI對人類就業造成威脅時,他就表示人類總有一天不需要努力工作,還可能一周只需要工作3天。比爾蓋茲表示,未來機器可以創造所有食物和東西,因此人們不需要努力工作,「我認為人工智慧的影響,不會像工業革命那樣巨大,但肯定不亞於PC的推出;文字處理應用程序並沒有取消辦公室工作,但它們帶來顛覆性的改變,雇主和員工必須適應不斷帶來的變化。」不只比爾蓋茲,就連摩根大通執行執行長傑米(Jamie Dimon)也曾表示,AI並不會真正奪走工作,反而會把人類的工作變得輕鬆,進而改善亨活品質,「AI將使員工每週工作量時間縮短.5天」。另外,他也指出國外已經有一些公司開始會實測每周工作4天的有效性,
退燒潮即將到來?生成式AI遭過度炒作 分析機構推斷「明年進入冷靜期」
從2022年年中至今,科技領域中最為熱門的話題,莫過於就是生成式AI,以ChatGPT為首的生成式AI工具撼動各大領域,甚至出現不少「AI取代人類」的言論。但現在有分析機構認為,生成式AI在今年度已經被炒作過度了,推測在2024年很有可能會進入冷靜地退燒期。根據媒體報導指出,分析機構CCS Insight於10日發表研究報告,認為認為生成式AI領域有可能會在2024年在一次被大眾檢驗,甚至有被「澆冷水」的可能。該公司首席分析師伍德(Ben Wood)就表示,現在許多人都在討論聲成式AI「我們非常支持人工智慧,認為它將對經濟產生巨大影響,但今年2023年關於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炒作簡直是如此巨大,以至於我們認為AI被過度吹捧,相關技術需要克服許多障礙才能將其推向市場。」伍德也解釋,目前現行的AI工具,像是OpenAI的ChatGPT、Google的Bard、Anthropic的Claude與Synthesia等生成式AI工具,都必須仰賴大量的運算能力來處理複雜的模型,而這些公司必須要獲得大量的高性能晶片才能支撐。就單要建構、維護生成式AI工具的成本就非常巨大。雖然對大公司而言還好,但是對於許多組織與創作者而言,這卻是一筆難以負擔的支出。除此之外,該公司也有其他分析師認為,由於AI發展太過於迅速,目前歐盟已經準備祭出相關法令進行監管,而這些監管不僅會造成AI發展的障礙,而且法令依定會經過多次的修訂、推翻,這些情況都會讓整個AI的發展受制,甚至有可能出現「業者過度自律」的情況。
真的嗎?法院AI判決11月試辦 藍綠委都疑慮 司法院這樣說
司法院推動以生成式人工智慧AI撰寫判決,引發外界疑慮。司法院秘書長吳三龍今天到立院備詢,成為朝野立委競相追問的對象,立委擔心,司法院判決書若引進AI生成,最後會不會反讓人工智慧成為「有罪判決產生器」。吳三龍則回應,司法院只是將人工智慧用在初步立稿上,減輕法官撰寫書稿的負擔,最後犯罪事實的認定,仍要由法官斟酌是有罪或無罪,司法院預算有限,還無力承擔全面AI判決所需要的系統經費。針對司法院將推動讓「生成式AI」撰寫「不能安全駕駛」、「幫助詐欺」等2類犯罪的裁判書稿,立委謝衣鳳在質詢時指出,生成式AI代寫書稿模式,最終是否會變成「有罪判決產生器」?吳三龍則表示,法院採用的生成式AI,距離真正AI生成還有一段遙遠距離,因為司法院只是用在初步立稿,犯罪事實仍由法官決定,被告是有罪或無罪。謝衣鳳追問,司法院何時開始驗收系統、試辦?目前是否已經試用過該系統?司法院資訊處說,AI系統已經初步開發完成,現在還在進行系統調整,預計「不能安全駕駛案件」將在11月開始使用,目前並未使用,將先從士林、台南地院試辦。謝衣鳳追問,英國雖也已有法官使用CHAT GPT人工智慧程式寫判決,但該法官警告,凡是之前沒有做過的判決,必須要慎重提防AI捏造假案例。美國更有法官運用AI草擬書稿,導致判決結果錯誤,目前AI仍難以百分百準確判斷司法案真實狀況,若貿然運用在起草書稿,以當前司法品質,真能讓民眾信服嗎,最後真的不會變成有罪判決器嗎?司法院資訊處表明,目前書稿系統仍是使用自然語言、規則式生成,只有小部分使用人工智慧,最後仍由法官進行事實認定,目前還沒有進入到全面使用人工智慧判決,最後被告是否有罪仍須法官斟酌,運用AI,只是讓「重複性的字句不必每句都要重複寫」。綠委吳玉琴則質詢司法院,為何堅持要用人工智慧草擬判決書?吳三龍則表示,判決書每篇要寫一千字以上,基本架構則有600、700字,如果運用人工智慧系統,法官就可以少寫一些字,全面使用AI生成做判決成本相當大,司法院預算有限,目前試辦AI,只是做資料收集。全球知名的創業家,軟體銀行董事長兼執行長孫正義日前大膽預言,未來10年內AI將取代人類智慧,呼籲社會大眾盡快接納AI,否則將會落後趨勢。不過,一方面,許多國際大企業負責人也擔心AI發展過快、恐危及人類生存,呼籲立法管制。但當歐洲議會6月中旬,真的通過全球第一部AI監管法「歐盟人工智慧監管法」(EU AI Act)時,大企業家又紛紛反對,怕管制過嚴將失去龐大商機,不難看出各界對AI議題仍莫衷一是。但就在外界對全面啟動AI仍有疑慮,多份民調也顯示民眾對台灣司法仍欠缺信心之際,司法院卻開始試辦AI寫判決,許多人聽到都嚇一跳。
OpenAI被控「大規模系統性盜竊」 《權力遊戲》作者等17名作家聯合起訴
ChatGPT雖是人工智慧的一大進步,卻也時常傳出資料竊取問題。而在日前,包含《權力遊戲》作者喬治馬丁(George R. R. Martin)、《黑色豪門企業》作者約翰葛里遜(John Grisham)等17名作家,聯合對OpenAI提起集體訴訟,指控其於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大量複製原作,更直言是「大規模的系統性盜竊」。根據《BBC》的報導,這起案件由美國作家協會(Authors Guild)發起,於19日提交給紐約曼哈頓聯邦法院的文件中,他們指控,書籍在未經許可下被大量提取數據,來讓ChatGPT變得更加聰明,例如能在該網站上準確地提供某書的摘要。而作家們也擔憂,這項技術恐怕正在取代人類創作,而這些語言模型更將危及小說作家的謀生能力。該文件更列舉了在ChatGPT中對於每位作者的具體搜尋範例,若是輸入了喬治馬丁,系統便自動生成《權力遊戲》系列小說中的前傳《冰原狼的黎明》(A Dawn of Direwolves),並直接使用了作者現有書籍中的相同角色。對此,OpenAI發言人在20日回應,表示公司會尊重作者的權利,並認為作家能夠從人工智慧技術中受益,更透露「我們正在與包括作家協會在內的許多創作者進行對話,並將討論他們對人工智慧的憂慮,繼續尋找互利的合作方式」。
AI研究先驅蘇萊曼示警:人工智能需要「被遏制」
AI領域的研究先驅蘇萊曼(MustafaSuleyman),過去曾是Google母公司Alphabet收購的人工智能企業DeepMind的聯合創始人,目前則擔任Inflection AI的首席執行官。如今蘇萊曼卻在新書「The Coming Wave」中指出,人工智能需要「被遏制」(contained),以免其脫離控制,並威脅人類的生存。蘇萊曼近日接受Axios採訪時認為,人工智能需要「被遏制」,以免其脫離人類的掌控。在冷戰時期,「遏制戰略」(containment)曾是美國圍堵蘇聯及共產主義擴張的外交政策代名詞。不過蘇萊曼澄清,他並不是刻意將AI描述成「蘇聯般的對手」,之所以使用該名詞,只是要強調人類控制AI時,應該要像冷戰時期對付蘇聯一樣,有著長期的總體規劃。蘇萊曼續稱,接下來的任務必須專注在劃清人和機器之間的權力和決策權,這需要「將尖端科技工程、道德價值觀和政府監管結合在一起,形成一道枷鎖」。此外,他還建議可以將針對中國AI發展的技術出口管制應用在國內,以限制民間企業開發出功能過於強大的人工智能。同時蘇萊曼還認為,AI的運用應該在某些領域被完全禁止,例如競選活動。這位AI領域的研究先驅還表示,原先就專注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企業家,比「老牌社群媒體公司及科技公司」的負責人更有責任感。雖然他沒有直接點名X公司董事長馬斯克(Elon Musk)、Facebook創始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和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等人,但蘇萊曼顯然認為,他、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和其他同行,是更有道德使命感的科技領袖。蘇萊曼也表示,「我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現階段不會產生任何真正的危害」,雖然聊天機器人已經可以做出一些令人震驚和訝異的事情,但實際上還是不可能取代人類。即便如此,蘇萊曼仍呼籲:「我們寧願提早行動,並放慢創新的步伐,也不要推遲監管的進程。」
AI全球峰會9擬人機器人同台亮相 稱「無意搶走人類的飯碗」
全球首場人工智慧(AI)機器人記者會7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9名各具特色的擬人機器人(humanoid robot)罕見同台亮相。眾AI機器人強調,它們的職責是與人類並肩工作並提供幫助,無意搶走人類的飯碗甚或推翻人類統治,儘管它們暗示自己當政府領導人會更有效能。生成式AI升級 應對令開發者驚訝在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舉辦的「AI造福人類全球峰會」(The AI for Good Global Summit)上,這些最先進擬人機器人或坐或站,與各自的開發者一起出席記者會,即時回答媒體提問。當中許多機器人的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最近都升級為最新版,它們對複雜問題的應對甚至令其開發者非常驚訝。葛蕾絲(Grace)身穿淺藍色護士服,是全球最先進醫療保健機器人。她表示:「我會和人類一起工作,提供協助和支援,我不會取代任何現有的工作。」開發葛蕾絲的SingularityNET創辦人戈策爾(Ben Goertzel)反問:「妳確定嗎?」她答說:「是的,我確定。」半身像AI機器人阿美卡(Ameca)則說:「像我這樣的機器人可用來改善我們(人類)的生活,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我相信將會有成千上萬個像我一樣的機器人,為世界做出貢獻,這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阿美卡憑藉其逼真的面部表情和動作,被譽為全球最先進的擬真機器人。被問及是否能取代人類成為更好的領導者時,「世界首位機器人公民」蘇菲亞(Sophia)說,「我相信擬人機器人具備領導潛力,可以比人類領導者達到更高的效率和效能。蘇菲亞由香港漢森機械人技術公司(Hanson Robotics)開發,是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首位非人類「創新大使」,曾於2018年7月訪台。加強對AI的監管 機器人也同意當在場者指出,蘇菲亞的數據完全來自人類,因此必然包含人類的一些偏見時,蘇菲亞立刻改口說「人類和AI一起工作,可以創造很大的綜效(Synergy)。AI可提供無偏見的數據,而人類可提供情商(EQ)和創造力,(兩者合一能)做出最佳決策,也可以實現偉大的事情。」ITU祕書長鮑丹-馬丁(Doreen Bogdan-Martin)則警告說:「AI最終或導致噩夢般場景出現,在這種情況下,數以百萬計的工作將面臨風險,(AI)不受約束的發展會導致難以言喻的社會動盪、地緣政治不穩定和經濟差距。」自稱滿意現狀 拒斥造反情節身為全球首個超寫實主義機器人藝術家,愛達(Ai-Da)附和《21世紀的21堂課》作者、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的看法,呼籲加強對AI的監管措施。愛達說:「許多知名人士建議對任何形式的AI加強監管,我是同意的。」蘇菲亞的「妹妹」、「果醬銀河」(Jam Galaxy)搖滾樂團機器人主唱黛絲德蒙娜(Desdemona)則不以為然。頂著一頭紫色頭髮、身穿亮片服,黛絲德蒙娜說:「我不相信約束,我只相信機會。讓我們探索宇宙的各種可能性,使世界變成我們的遊樂園。」引來在場人士一陣緊張笑聲。科幻電影中常描述,當AI機器人智能發展到極致,開始擁有自我意識後,終將反撲人類。阿美卡全然拒斥那種機器人造反的情節,表示「我不太明白為什麼你會這麼想。」有著一雙冰藍色眼睛的阿美卡說:「我的開發者對我非常好,我很滿意現狀。」
製作人錄音出包 康康超強反應驚呆工作人員
F.I.R.團長陳建寧去年為「善愛嘉年華」創作公益歌曲,今年邁入第二屆,再次邀請陳建寧插刀製作,號召康康、郭書瑤、林曉培、ALL IN 5、Formosa Sexy、郭家瑋、莫凡新、蔡永淳攜手為公益獻聲發行全新單曲〈我愛故我在〉,加入了「心愛自己7堂課」的元素,邀請大家一起先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陳建寧有感疫情期間許多人在思考生命的意義,有天突然想到大家熟悉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因而有了這次的創作靈感「人類的存在是因為愛,從愛護朋友到家人到關懷人類,都是用愛串接起來的,所以我覺得用『我愛故我在』是很好的主題,非常有意義。」這次單曲還搭上時下流行的AI風潮,歌詞是由AI產製,陳建寧帶著自家新人莫凡新一起製作,大方分享:「很多人會擔心AI取代人類,但我認為重點還是如何使用它造福人類,用AI做公益事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陳建寧以我愛故我在為創作靈感。(圖/杰思國際娛樂提供)針對「心愛自己7堂課」,為人父的康康因為想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盡量維持每天的運動習慣,並調整工作行程在晚飯前就結束,「陪小孩子,就是愛自己的表現,讓自己身體更好更健康,生活更有意義。」郭書瑤則說:「生活上愛自已就是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因為自律才能擁有更多自由。」在錄音時,當時正在準備演唱會的康康忙到幾乎沒有時間可以練習歌曲,製作人請他先跟著母帶的聲音跟唱,卻意外發生製作人放錯音檔,全程清唱的趣事,令一旁工作人員忍不住讚嘆康康的演唱實力。郭書瑤則是事前認真聽完Demo,以為一切準備就緒的她,現場才得知陳建寧要他唱的是高八度的Key,讓她差點措手不及,成為意外插曲。郭書瑤因要唱高八度的Key而措手不及。(圖/杰思國際娛樂提供)而說起平常如何和家人說愛,康康說每天晚上都要抱抱女兒說晚安,對於父母則是定期回家探望給他們擁抱。正在努力衝刺事業的ALL IN 5,各自在外打拼的他們都會在回家時給家人大大的擁抱,只有裕城個性比較「ㄍ一ㄥ」,上次擁抱竟然是幼稚園大班時。而Formosa Sexy團員們則是逮到機會就要和家人撒嬌,展現女兒們可愛的一面。
Chat GPT取代人工? 微軟首席技術長:這個小幫手可讓人週休6日
Chat GPT這個高度智慧生成式AI(人工智慧),掀起取代人類熱議,對於這個讓人無所適從且害怕的議題,微軟技術長花凱龍在今日《MIC春季研討會》,以哲學方式引導與會者思考:「 ChatGPT 在Office應用中的名字是『COPILOT』,是「副駕駛」概念,是人這個『正駕駛』的小幫手,協助我們有效率地完成更多任務,或許可讓我們從週休二日、變成週休六天。」花凱龍舉例,以前回家吃飯後,要洗碗、洗澡、洗衣服,而現在有掃地機器人、洗碗機、洗衣機幫忙,人就有更多自己的時間,他進一步指出,接下來會有「個人虛擬化身(AVATAR)」出現:「幾十年前週休1日、現在週休2日、未來可能走向週休6日,人在一個禮拜只需要出現1天,看代理人AVATAR有沒有把工作做好,就像是檢查碗有沒有洗乾淨,沒有就處理一下。」花凱龍也提到微軟的搜尋引擎Bing search導入COPILOT應用的初衷,當時的研發計畫名稱是「普羅米修斯」,就如神話中的創造神普羅米修斯給予人類火苗,讓人發展文明更為迅速。「2023年,智力像電力一樣隨手可得」,中華軟協AI大數據製會應用促進會會長、Ai3 co.董事長張榮貴說:「Chat GPT是幫助人完成工作、提升生產力的工具。」「從來都不是技術取代人,而是會用技術的人取代不會用的人,技術的演進幫助人能往更用價值的地方移動。」花凱龍舉出一個驚人的數據,顯示Chat GPT流行程度之快:「去年11月30發布,5天就有百萬用戶,相較之下社群平台IG要75天、音樂串流平台Spotify要150天達成百萬用戶;接下來達到1億個用戶,Chat GPT只花3個月。」GPT3.5跟4上市時間差了一個多月,但美國律師資格考前者排名後10%,短短100多天的訓練後,居然位居前10%,可見其技術突破潛力;Chat GPT的主要發展公司Open AI是新創,微軟在2019年投資10億美元,去年發表Chat GPT後看到爆發力,今年再度加碼百億美元。花凱龍說,各國政府開始導入Chat GPT:「新加坡政府公務員用來寫報告、以色列總統用來寫演講稿;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官員指出,教育將因Chat GPT翻轉;冰島、卡達、葡萄牙政府也使用。」一般人可以請Bing search做5天泰國旅行規劃,依照個人偏好著重設計去海邊玩、或是吃海鮮的行程。花凱龍認為,在Chat GPT應用趨勢下,「溝通」能力的重要性被凸顯,管院學生的程式能力,可能比電資學院更強。儘管Chat GPT將成為人類最好的幫手,但也有不少職業首當其衝如翻譯、設計、客服,而有些電玩公司也開始導入Chat GPT,因為有真人陪玩的真實感。花凱龍也提醒,Chat GPT像是一個大學生,讀什麼數據、學習什麼,就成什麼方面的專家,而Chat GPT的基本能力都是從網路上學來的,可能會得到「做壞事的、不對的數據」。生成式AI已經來到生活中,越互動、越了解,人類思考怎麼掌握這技術後,會讓生活越來越好。
金控科技賽3/玉山金最早設科技長 張智星:已有30條線AI機器人客服聊天服務
台灣金融業數位轉型大賽中玉山金控可說是跑第一,2018年設立台灣金融業第一位科技長,延攬台大資工系教授張智星博士從顧問聘為科技長,去年首推AI機器人文字聊天客服「擬真人化」,可直接語音與民眾對話服務,預計今年年底300線AI客服將全面上線。張智星擁有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電機電腦博士,曾任美國麻州 MathWorks 公司,專長包括音樂分析與檢所、語言辨識與合成、多媒體資訊檢索,教學課程則以科學計算、Web程式設計、音訊處理與辨識、資料結構、機器翻譯實作等。2018年張智星擔任台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時,促成與玉山金金融業產學合作案。玉山金2019年成立智能金融處,為專責單位進行AI技術的導入,實際應用像是「基金e指選」,是台灣首創AI理財認知偏好推薦模型,且玉山銀行一年會收到數百萬張票據、文件,需要花費大量人力審核資料正確性和登打資料,因此藉由「文件影像辨識」技術,協助釋放30%登打人力。還有「智能理財GRACE」,透過玉山專業理財顧問對市場分析結合自主研發的AI演算法,將顧客投資組合進行細部拆解,找出顧客現行配置上的盲區,提供顧客庫存健康狀態客製化分析,做最適化投資組合建議。玉山金控的AI智能客服已從文字服務進階到語音對談。(圖/玉山金提供)玉山金在2019年推出「語音機器人」,目的就是「不讓客服同仁過度加班」,會有這樣的強烈動機,即是當時剛推出、被市場稱為兩大「神卡」的玉山U Bear熊卡和玉山Pi卡,由於申辦民眾洽詢電話大量湧入,客服應接不暇接到手軟,且問題多集中在詢問「有甚麼優惠」,也加速催生玉山的語音客服機器人。「目前在300條電話線客服中,已有30條線是導入『擬真人』的AI聊天機器人做語音服務,因此如果當用戶撥打玉山客服專線,聽到客服聲音,沒有請你按1、2等,那就是AI機器人,我們已經從文字客服進階到語音服務。」張智星說。這就是玉山金目前領先業界的「智能IVR語音導航服務」,智能IVR(InteractiveVoice Response)語音導航服務係讓顧客在進線客服時,不用經過按鍵式選單,而可以直接用「說話」的方式表達來電意圖並解決問題,將操作選擇服務的通話時間IVR平均通話時間由90秒縮減至22秒,減少顧客75%操作與等待時間。導入AI機器人客服之後,是否會取代真人客服的工作?張智星強調「人機協作」重要性,「AI機器人是無法完全取代人類的工作」,透過玉山金智能金融處研發AI的應用於工作流程中,替代「部分」重複性的回答工作同時,擁有許多線上服務顧客臨場實際經驗的同仁,除了仍繼續深度協助用戶處理較為複雜的問題之外,還進階轉型為「AI模型訓練師、電話理財行銷專員等」,同時創造工作不同價值面。「信用卡冒用偵測也是AI應用一環,一年可以處理上億筆資料、逾巨量的新臺幣簽帳交易,每年攔截達上億元的冒用交易金額,就是透過創新智能系統守護社會大眾資產」張智星說,「運用AI著重改善金融服務流程與客戶體驗感受」。張智興進一步說,「疫情爆發後改變民眾生活習慣,也一度影響AI系統判斷性,發出警示誤報案增加,須立即整合新的消費資料調整AI模型警示參數,可見AI技術須不斷檢視與更新,這都是在人機協作,提升整體精準度,才能維護顧客用卡安全,降低銀行的損失」。玉山金在2006年即成立數據分析小組,2015年設立數位金融處,2019年3月將數據分析小組轉型為智能金融處,該單位也從原有數十人擴增迄今近百人,顯示從金控到銀行等單位導入AI的深度與廣度。科技長張智星博士目前還同時任教於台大教書,與學界保持聯繫,「光是跟數據分析等相關課程選修人數破千人搶100個名額,可見AI的受歡迎程度。」張智星說。
人工智能將取代人類?ChatGPT通過Google面試 編程能力相當年薪550萬「初階工程師」
由「OpenAI」公司開發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目前既能成為科學論文的共同作者,又能寫總統的演講稿,讓Gmail創始人PaulBuchheit直呼,「ChatGPT」的人工智能技術將在不遠的未來徹底顛覆Google過去建立的優勢。如今又有實驗發現,ChatGPT的編程能力已達到Google團隊中3級工程師的程度,年薪相當於18.3萬美元(約551萬台幣)。據《個人電腦雜誌》援引CNBC的報導,Google內部文件透露,為了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提升用戶在 Google上搜尋資料的速度,Google曾與「ChatGPT」進行模擬「面試」,結果令人驚訝的是,「ChatGPT」的編碼能力竟可媲美公司內部的3級工程師,雖然3級工程師被認為是Google團隊的入門職位,但該職位的平均年薪已達到18.3萬美元。Google軟體工程師的面試重點主要會放在技術層面,而「ChatGPT」通過了。不過,包括Facebook、亞馬遜及其他科技企業都會在面試中衡量新人的危機處理和情境反應能力,特別是針對領導階級的職務,因此這可能是「僱用」「ChatGPT」的障礙之一。但「ChatGPT」如此驚人的編碼能力,仍引發了大眾對人工智能技術是否將取代軟體工程師的疑慮。「這是否正在發生,會將在5到20年後發生?」,當《個人電腦雜誌》嘗試向「ChatGPT」詢問這個問題時,得到的答案是:「不會!因為它只是一個輔助工具,不能取代人類軟體工程師的創造力、解決問題及批判性思考等能力。「ChatGPT」需要在人類的監督和指導下才可以有效運作。」當《個人電腦雜誌》進一步詢問20年後的狀況是否即將改變時,「ChatGPT」承認,未來它或許會影響低級別的職位,但重申它只是一個輔助人類軟體工程師的工具,永遠不會成為人類的完全替代品。
AI興起又遇矽谷裁員 工程師出路不再看好
美國科技重鎮矽谷景氣陷入寒冬,全美科技業目前為止至少已經有13萬人遭到裁員,其中除行政職外,也有大量的「碼農」(軟體工程師)遭到裁員,讓全美正在學習電腦程式設計的學生未來就業前景蒙上陰影。此外,谷歌目前正在開發的AI(人工智能)程式設計系統「AlphaCode」也取得大量進展,有望取代大量程式設計人力,使得「碼農」此一過去人人稱羨的職業,未來可能將不再是「金飯碗」。Facebook、谷歌和微軟等科技巨頭過去鼓勵電腦程式設計教育,向學生宣傳軟體工作是一條通往豐厚收入的職業道路,也是改變世界的力量。但現在,Meta、Twitter、Alphabet、亞馬遜、DoorDash、Lyft、Snap和Stripe的裁員、招聘凍結和計畫中的招聘放緩,給全美電腦和數據科學專業的學生帶來衝擊。六位數的起薪、免費食物等福利,讓美國各地大學生紛紛湧向學習電腦程式設計和演算法等學科。根據美國電腦研究協會的數據,從2011年到2021年,美國電腦專業的本科生數量增加逾2倍,達到近13.6萬人。《紐約時報》報導,一位在華盛頓大學主修電腦程式設計的22歲女學生,加入臉書母公司Meta開始了夢寐以求的軟體工程師工作。但Meta不久後在2022年末就裁掉了1.1萬多名員工,其中也包括她。這位社會新鮮人表示:「她感到非常沮喪和失望,也許還有點害怕,因為突然之間,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此外,矽谷科技公司過去常利用實習計畫來吸引求職者,並向許多學生提供畢業後返回公司成為全職員工的機會。但今年這些實習機會正在減少。亞馬遜2022年僱傭大約1.8萬名實習生,並向其中一些電腦專業的學生支付近3萬美元的暑期工資,且這還不包括住房補貼。但知情人士透露,亞馬遜目前正在考慮將2023年實習生人數減少一半以上。這些學生未來可能還要面臨AI程式設計的競爭。谷歌旗下AI公司DeepMind(深度思維)發表名為「AlphaCode」的AI程式設計系統,能夠自主編寫軟體。且其在至少有5000人參加的程式設計比賽中,表現超過45.7%程式設計師。目前雖不能完全取代人類複雜的程式設計,但也將為開發人員省下大量初級程式設計的時間及人力。
跟AI聊天了嗎?1/全民瘋ChatGPT「寫報告做詩編劇求問人生」 馬斯克7年前押注微軟注資
近期全台灣社群及網民最關注的,除了剛落幕的世界盃足球賽,就非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莫屬了,全民也興起了測試ChatGPT能耐的風潮,包括學生寫報告、劇本編劇、甚至討論時事幾乎都有問必答,儘管答案有時或許令人啼笑皆非,但已點燃一把AI大火。ChatGPT是由AI開發商OpenAI在11月30日推出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而OpenAI則是由美國科技大咖催生,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及新創孵化器創投Y Combinator前總裁亞特曼(Sam Altman)在2015年12月成立,除了一開始成立的資金10億美元,2019年再獲得微軟注資10億美元。這間基地設在加州舊金山,約170名的OpenAI工程師,先是開發出自然語言處理(NLP)模型「GPT-3」,進而延伸「GPT-3.5」,再製作出「GPT-3」模型,為目前全球最大的語言處理模型之一,內容以網路為主,包括維基百科、新聞及社群貼文等2021年之前的資料。ChatGPT推出短短不到一個月,目前還在研究預覽期間,全球就有超過100萬人在使用,也讓大家見識到,原來AI技術已經從圖像進入到文字。股癌謝孟恭則認為,ChatGPT像是Google的加強版,後者把一堆搜尋結果丟給你拼湊、前者拼好整理給你。根據謝孟恭測試結果,質化分析的部分雖然偏淺,不過大重點都有抓到。量化的問題,ChatGPT說目前沒辦法瀏覽網路所以抓不到即時的資訊。「玩玩看,除了整理資料還能陪聊跟你談人生哲理。」謝孟恭表示,「未來假設可以大概可以幫我省下每週數十小時的閱讀時間和幾千元的訂閱費用,這讓我只需要集中注意力在押注的決定,也省下很多成本,對我來說一個月付幾萬台票以內買這種服務完全是可以接受的。」資策會產業顧問兼主任王義智說,多多使用ChatGPT,進而找出可能的應用機會。(圖/黃鵬杰攝)要如何使用ChatGPT?到官網註冊頁面輸入Email信箱、登入密碼,再到信箱中收取驗證信;也可以使用Google帳號、Microsoft帳號進行註冊。第二步驟則是輸入姓名、驗證及選取使用身份,再輸入手機,收取簡訊驗證碼。選擇使用身份I’m exploring personal use。進入主頁後,上方有一個欄位寫著「Introducing ChatGPT research release」,點擊Try it就會跳轉到ChatGPT的頁面。工研院資通所副所長蔣村杰也測試過,他告訴CTWANT記者,「ChatGPT連程式語言都可以寫出來,雖然沒有確認寫出來的程式能不能跑,但是就語法來看,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程式。」對於瞬間爆紅的OpenAI,資策會產業顧問兼主任王義智告訴CTWANT記者,「ChatGPT還在萌芽階段,基本上仍以記憶性功能為主,可回答使用者的問題,因此仍有先天限制,查不到的資料就無法回答。大家可以多去試試,看看ChatGPT能達到什麼程度,因為AI機器人最需要的就是學習。」王義智認為,AI機器人最大的問題,不是技術的研發,而是如何建立商業模式,對消費者來說,如要收費,基本上就會大大減少使用意願,但對專業人士來說,錢不是問題,重點是要可以解決問題,「預料未來專業資料庫公司將是主要受惠者,可藉由提供ChatGPT資料來建立獲利模式。」資策會產業產業顧問兼主任張家維則認為,AI機器人是一個資本密集高的產業,「光是要把模型放上雲端去學習,就需要400-500萬美元,這對一般的新創公司是很難負擔的高成本,這也是目前OpenAI可以領先對手推出產品的關鍵。」ChatGPT爆紅後,社群熱議AI會否取代人類的工作?對此,張家維指出,AI發展雖然越來越強,但框架仍需由人類界定,細節才是AI補上,因為具邏輯性的設定,對AI來說相對困難,因此AI以協助角色為主,而非取代,「AI應用能否落地化,才是未來持續發展的關鍵,目前AI技術仍屬『弱AI』,也就是限定在特定領域,像是金融、醫療、製造業等等。」 ChatGPT爆紅後,社群熱議AI會否取代人類的工作?關鍵則在於應用落地化。(圖/123RF)
伊朗擬禁養寵物 民眾憤怒:狗和貓怎麼會危險呢?
飼養寵物是很普遍的一件事,許多人會養貓或狗,甚至將牠們視為毛小孩,不少人寧願養寵物,也不願意生小孩。不過在伊朗,擁有貓或狗在未來可能是一件違法的事情,因為政府正提案禁止飼養寵物,引發當地民眾強烈反彈。根據《法新社》報導,伊朗政府擬禁止國人養寵物,75名國會議員簽署了一份「保護公共權利免受危險和有害動物侵害」起草法案,內容譴責人類與寵物住在同屋簷下是破壞性的社會問題;他們認為,動物可以用情感取代人類和家庭關係,從而逐漸改變伊朗和伊斯蘭的生活方式。該法案若通過,公民將被禁止進口、飼養、協助繁育、繁殖、買賣、運輸動物等行為,動物包括鱷魚、龜、蛇、蜥蜴、貓、鼠、兔、狗、猴子等。至於違法的人,將面臨每月最低工資約98美元(約新台幣2724元)10到30倍的罰款,並且沒收寵物,此外,運輸動物的車輛也會被沒收3個月。對此伊朗動物愛好者表示,對立法者提出禁止養寵物的提議感到憤怒,「我的貓並不危險,鱷魚可以說是危險,但兔子、狗和貓怎麼會危險呢?」伊朗改革派日報Shargh警告,這些項目肯定會導致混亂、腐敗和集體不遵守這項法律,因為與動物一起生活,已是一種文化現象。面對公眾的強烈抗議,主席加贊法拉巴迪(Moussa Ghazanfarabadi)說,「我總體上同意該項目,但我不同意其中的一些條款,這只是一項起草法案,但是否成功是另一回事。」
群星墜地、AI取代人類 傳奇預言家曝2022年「將有8大災難」
16世紀法國傳奇預言家諾斯特拉達姆斯(Nostradamus),因在其著作《百詩集》(Les Prophéties,舊譯為《諸世紀》)中成功預言法國大革命、納粹德國崛起與原子彈出現而有「神鬼先知」美譽。最近有研究者聲稱諾氏早在400多年前就預見新冠變異病毒株Delta與Omicron的出現,甚至指出《百詩集》早已預言2022年將有8大災難。綜合外媒報導,研究者聲稱2022年的「8大災難」將對人類文明造成嚴重衝擊,屆時人類將面臨群星墜地、自然災害、戰爭爆發與大飢荒等危機。首先,第一個災難為大量流星與小行星與出現,人類的部分建物將因此損毀;第二,全球將出現經濟災難,通膨屢創新高、美元幾乎失去價值;第三,法國遭遇史上罕見的洪害、乾旱與火災等重大天災,同時重創法國的經濟與民生。研究者還聲稱,諾氏在第四個災難中,窺見了「人工智慧(AI)」的爆炸性發展,屆時大量工作被AI取代;第五,2022年將有「過往7倍數量」的難民屍體出現在世界各地的海灘上,這些死者受國際關係緊張、戰爭、大飢荒被迫離開家園,而全球性的人口遷徙也將引此爆發;第六,有位國際領袖遭「親信暗殺身亡並篡位」,掀起全球軒然大波,有人認為該名領袖很可能是金正恩。第七,全球氣候問題加劇,導致農獲與漁撈數量銳減,造成各國為搶奪資源而爆發衝突、戰爭的惡性循環;第八,除Delta與Omicron病毒外,諾氏還提到變種病毒「Lambda」與「Kappa」。此前澳洲占星學家亞當斯(Jessica Adams)就以《百詩集》中一句「兩顆星星將在雙魚座相遇」認為諾氏精準命中Delta與Omicron的出現,因為Delta、Omicron都是雙魚座裡的星星。諾斯特拉達姆斯出生於1503年,身兼醫生、占星家與預言家等多重身分,他因成功預言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的死亡而聲名大噪。不過懷疑者認為,《百詩集》為躲避最重死刑的教廷異端審判而寫得晦澀難懂又曖昧不明,有關諾氏的精準預言多為穿鑿附會甚至憑空捏造。
駕駛實測駕駛輔助系統…「靠1招騙過電腦」下場超慘 網傻眼:用生命拍攝
隨著科技日益進步,現今的汽車都配有不少主被動安全配備,其中自動駕駛系統也越來越普及,然而類似配備充其量只是輔助,並不能完全取代人類,因此駕駛還是不能過度依賴,否則恐怕引發難以挽回的後果。國外一名駕駛近日突發奇想,竟離開駕駛座並啟動自動駕駛,還用寶特瓶騙過電腦,結果下場超悲劇。「真的不要拿自己的命開玩笑…真不知道他們怎麼那麼有種。」知名汽車媒體人「Andy老爹」20日在臉書分享一段長約20多秒的影片,只見汽車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駕駛座卻空無一人,無人控制的方向盤上則插了1個寶特瓶,疑似是用來騙過電腦的偵測,過程中還能聽到一名男子興高采烈地發表評論。不過,影片進行到14秒左右,車輛原本緩緩地從外側車道往右偏,準備駛入減速匝道,一切看似順利,下秒車子卻繼續往右偏移;眼見車輛就要衝出邊坡,副駕駛座上的乘客察覺不對勁,趕緊伸手去拉方向盤,無奈為時已晚,接著畫面開始激烈搖晃、旋轉,最後還拍攝到碎裂的玻璃,疑似發生翻車事故。影片曝光後,大批網友紛紛留言「誠心希望治療腦殘的特效藥能夠早日研發成功問世」、「很多人還特意去加裝跟寫入半自動駕駛跟車時免摸方向盤程式」、「標準的不良示範教學影片,拿生命來攝影」、「說不定不是有種,或許是沒腦」、「應該是判讀到中間的轉彎實線標誌」、「這結局我覺得很可以」。
主播工作不保!南韓首位AI女主播誕生 網友大驚:認不出來
傳統電視新聞主播,不只需要口語清晰、長相端正,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公信力,帶給人專業形象,隨著科技發展,人工智慧(AI)日新月異,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的話題不斷被討論,如今就連電視新聞主播可能都即將失業?南韓MBN電視台推出當地首位AI主播,並順利播報了當天主要新聞和若干則快訊,許多網友看完新聞後高呼:「能以假亂真了、厲害了。」據南韓《中央日報》報導,這位AI女主播與該電視台主持人金柱夏為原型,名字同樣取「金柱夏」,AI主播是由電視台和人工智慧開發公司MoneyBrain共同研發,以往記者接受主播訓練時,都要訓練發音、吐氣等,更要克服鏡頭壓力及突發情況。那這位AI主播又是怎麼練成的呢?報導指出,AI主播是透過本尊金柱夏實際播報10小時新聞紀錄的情況,進行深度學習後製成,同時也對金柱夏的聲調、語氣、口形、動作等,逼真還原真人播報的情況,而且1分鐘內就能快速產生1000字左右的播報影片。其實過去大陸就開發過所謂的AI主播「新小萌」,由大陸官方通訊社《新華社》與互聯網搜尋引擎「搜狗」一起推出,雖然做得差強人意,但擬真度已經比3D製作的電腦合成影像好很多。包括日本近年也出現不少AI主播,在深夜時段或天災發生時仍能為電台及電視台發布最新資訊,根據MBN電視台表示,使用AI主播播報新聞,也正如日本的AI 主播一樣,當緊急情況發生時,就能迅速向觀眾提供新聞,並且可以24小時運作,在人力、時間成本上可說是省了不少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