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用藥
」 新冠肺炎 口服藥 輝瑞 默沙東「免疫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治療一年卻無效 問診才知竟是鈣片惹禍!
北部一名中年女性上班族,罹患「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ITP)已多年,期間以皮質類固醇治療;一年多前因療效減退,改換成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體致效劑」(TPO-RA)治療,成效卻不見彰顯,病情難以控制。最終經醫師詢問後,才發現原來為了預防骨質疏鬆,她每天都會服用含鈣保健食品,不料與口服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導致藥效無法發揮,讓患者不禁大嘆白白浪費治療時間,卻因口服藥物的種種限制,降低了治療效果。胃藥與口服藥交互作用! 兩年治療徒勞無功義大醫院大昌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浚凱說明,上述「免疫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ITP)患者原先在北部它院治療,使用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體致效劑」(TPO-RA)將近一年多,卻遲遲不見療效,病情時好時壞,直至南下他的診間就醫,經過詳細詢問下,才驚覺原來是患者固定吃的含鈣保健食品與口服藥物交互作用,讓藥效全失。經過與患者討論後,目前她改為「皮下注射型」的「血小板生成素受體致效劑」,無須再顧慮與其他藥物的交互作用,讓患者安心治療,穩定追蹤病情。廖醫師解釋,「免疫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ITP)是一種因為血小板數量減少造成的出血性疾病,成因不明確;女性患者多於男性,約占六至八成,男性好發於10歲以下及60至70歲之間,女性則好發於20-40歲, 血小板數量正常值為15至45萬/μL,出現症狀的患者嚴重恐致1至2萬以下;病人大多因健康檢查抽血數據異常,或是有出血症狀前來就醫,例如紫斑、嘴巴出血、經血過多、腸胃道出血情形。「血小板生成素受體致效劑」 患者須留意口服用藥限制目前「免疫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ITP)治療多以皮質類固醇做為第一線治療,若是六個月後效果不佳,或是副作用耐受性差,例如月亮臉、水牛肩,則會改為「血小板生成素受體致效劑」(TPO-RA)治療,目前有口服與皮下注射型,共兩種藥物類型可供患者選擇。廖醫師表示,兩種「血小板生成素受體致效劑」(TPO-RA)控制症狀,避免疾病惡化成效都相當不錯。「口服TPO-RA藥物」是一天一至二顆,必需在固定時間並且空腹服用,但須留意使用限制,用藥建議前四小時及後兩小時空腹,達到藥物發揮的最佳效果,若是同時服用陽離子藥物,例如軟便藥物、腸胃藥、或是鈣鐵鉀鎂等保健食品,甚至牛奶及豆漿等等,會影響藥效,甚至無效,患者須多加注意。皮下注射型TPO-RA藥物 用藥簡單適合年長者廖醫師進一步說明,相較於口服藥物,一週一次的「皮下注射型TPO-RA藥物」限制則較少,對於經常出國出差,或輪班上班族、空服員、容易忘記服藥或無法自理的年長者來說,不需空腹用藥,是比較方便、簡單的用藥選擇。同時年長者多有共病、三高或是多種用藥、保健食品,皮下注射藥物也能免去藥物交互作用風險。針劑目前可自行施打或前往附近診所施打,若是病情穩定,可依醫師建議固定回診,追蹤血小板數值即可。廖醫師提到,若是口服藥物效果不佳,或是無法承受副作用,例如頭痛及四肢疼痛為主,可與醫師討論更換藥物。依據國外研究指出,口服藥物若無效,提早改換皮下注射型藥物仍有7至8成效果,藥物轉換成功率高。藥物治療多方面考量 務必遵從醫囑用藥廖醫師表示,針對二線TPO-RA藥物,醫師多會參考患者生活作息及需求,並依據病患狀況給予適當治療建議,多以肝指數(病毒性肝炎),以及各項身體數值來衡量,若是C肝患者只能以針劑治療,而年長者大多藥物遵從性較低,以皮下注射型藥物治療較佳。醫師最後提醒,用藥者不論採取口服或皮下注射型藥物,都務必遵從醫囑,充分與醫師溝通討論,避免因藥效無法發揮,導致病情持續惡化。
52歲男罹乾癬身心俱疲 擦藥後「全身包保鮮膜」才敢就寢
夏天可以穿短褲、冬天可以泡溫泉,對一般人再尋常不過,不過中重度乾癬患者卻常常苦於身上的病灶,連高溫逼近四十度的夏天都得包緊緊,52歲的張先生擔心理髮師看到頭皮病灶,所以乾脆不剪頭髮,更曾經因為「體無完膚」,全身抹藥之後得包上保鮮膜才敢上床睡覺。據統計,台灣每1千人就有3人罹患乾癬,其中2至3成是中重度,當乾癬紅斑在全身上下蔓延,病友們不但要忍受劇烈癢感與疼痛,也常受他人異樣眼光,研究發現,9成以上中重度乾癬病人,人際關係有負面影響,不僅於此,乾癬也容易引發多種身心共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精神壓抑等,恐讓18至49歲病患損失約6年生命。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暨成大醫院皮膚部趙曉秋醫師表示,目前醫學會定義有效的乾癬治療是幫助病患PASI指數能改善75%,但仍有病患苦於症狀反覆搔癢,對治療失去信心,讓疾病越來越嚴重。如今隨著藥物不斷進步,加上健保給付放寬,乾癬治療品質顯著提升,例如4大類生物製劑能協助有效減緩發炎反應,因此醫學會今年提出新版治療指引,呼籲醫師協助乾癬病患改善病灶嚴控復發機率,降低疾病帶來生活困擾。臺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張雲亭教授表示,乾癬發病族群多在18至39歲與50至69歲兩個族群,男性病友是女性1.6倍,中重度患者佔整體20至30%。輕度乾癬能夠使用局部藥物與照光治療,中重度可利用全身性治療改善症狀,先會採用口服藥物與全身性照光治療,假使效果仍難達到預期,可以嘗試使用生物製劑,例如IL-17或IL-23抑制劑,達到病灶清零目標,減少因治療成效不如預期,增加共病。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暨發言人.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黃毓惠醫師表示,許多中重度病人常因藥物效果不佳、藥物取得困難、或藥物副作用,就自行中斷治療,僅有29%病人認為病灶可以幾乎清零,甚至高達70%病患不清楚PASI數值意義。張先生在20多年乾癬治療中,外擦與口服用藥都長期使用,也曾接受到院照光治療,但效果都非常有限(左),直到使用到生物製劑,乾癬症狀相當迅速有效消退(右)。黃毓惠醫師說明,瞭解乾癬程度可用兩種方式,體表面積(Body surface area, BSA)與乾癬面積暨嚴重度指數(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目前2023年醫學會提出最新乾癬治療指引,最佳治療目標建議要幾乎或完全清零(BSA<1 %或皮膚病灶改善90%以上或PASI<=1或IGA<=1)。皮膚病灶幾乎或完全清零之後,病人可以穿上短褲、短袖,也不用擔心去游泳、泡湯被別人指指點點。張雲亭教授指出,乾癬常見症狀包含皮膚增厚、紅斑、病灶處脫屑等,臉部、耳朵後方、手肘、軀幹、膝蓋、手腳掌等部位。常見外用治療包含類固醇、維生素D類似物、A酸,口服藥物則有環孢黴素A、Methotrexat、口服A酸等,如果外用與口服用藥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病人可以接受全身性照光治療,以及4大類9種生物製劑,包含TNF-α抑制劑、IL-23 抑制劑、IL-17 抑制劑、IL-12/23 抑制劑,阻止細胞產出細胞激素,壓制發炎反應,減少乾癬發病風險。張雲亭教授提到,目前台灣核准4大類9種生物製劑,健保都已經給付,符合資格的初次治療病人,每6個月可以申請一次,每次療程維持2年,用藥期滿若皮膚病灶復發達到50%以上,才能夠重新申請回復使用生物製劑,藉由生物製劑治療下,乾癬症狀能夠達成幾乎清零,90至100%病灶消除,如果發現一種生物製劑無效或有副作用,可以平行轉換使用第二種生物製劑,同樣能邁向設定的治療目標。
秋冬進補後遺症 「愛吃薑母鴨」65歲男乾癬皮屑掉滿床
天冷來碗薑母鴨、羊肉爐好不愜意,但若是長年飽受乾癬之苦的病人,可能難以享受這些樂趣。65歲陳先生,已有10多年乾癬病史,全身體表面積80%以上受到影響,屬重度患者,由於夜市擺攤工作關係,日夜作息顛倒,天冷時又愛吃薑母鴨、藥酒來補身體,加上又因使用口服用藥治療的副作用影響肝功能而中斷治療,因此多年來乾癬問題一直無法獲得良好改善,一旦發作起來,渾身發癢不舒服,且皮屑掉滿床,早上起床床上佈滿白色皮屑,讓家人深感困擾。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羅陽指出,乾癬是一種與免疫系統相關的淋巴細胞不正常增生而導致皮膚反覆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不具傳染性,典型病灶常出現在頭皮、關節處、易受傷的地方及指甲。病人常得忍受皮膚搔癢、疼痛及銀白色脫屑,且因病灶外觀常導致在工作及社交場合,遭到不友善的對待,讓病人身心面臨極大壓力,此外,乾癬也會衍生很多慢性疾病風險,如心血管疾病、乾癬性關節炎等,嚴重可能還會導致關節的永久變形。臨床上,如為輕微到中度的乾癬,可使用外用藥膏以及紫外光照治療等。針對嚴重乾癬、大範圍、膿疱型、乾癬性關節炎,則可用全身性治療包括:口服免疫抑制劑(口服A酸、滅殺除炎錠Methotrexate、環孢靈素Cyclosporin)以及生物製劑。但口服免疫抑制劑需注意各自的副作用,病人需定期抽血檢驗血球數、肝、腎功能及血脂狀況等,避免藥物毒性造成後續的問題,對於許多年齡較大、肝腎功能本來就不好的病患,更需特別注意,以避開副作用。對於使用過兩種免疫抑制劑、外用藥膏及紫外光照治療3個月無效的嚴重乾癬患者,目前亦可申請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來降低皮膚、關節甚至是體內的發炎反應,但生物製劑的使用也並非全無限制,因有可能導致B、C型肝炎及肺部結核菌活化,故使用前需確定帶原者或感染的狀態,目前生物製劑有多種,需與醫師討論合適方案積極治療,便有機會改善90%的病灶,讓乾癬皮膚有機會恢復到正常的厚度與膚色。羅陽醫師提醒,抽菸、喝酒、特定藥物、補品、壓力、生活作息不規律、感染、搔抓等,都是造成乾癬發作或惡化因子,前述病人因工作關係作息顛倒,加上又愛吃藥酒等補品,種種原因都是可能讓乾癬無法獲得有效的控制。特別提醒乾癬病人最近天氣變冷,除仍需配合醫囑規律用藥外,也不宜過度大啖補品,以免滿足口慾的同時造成乾癬惡化,得不償失。
熬夜工作皮膚也跟著加班,長痘地雷你中了幾招?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例如像工程師,必須長期熬夜加班趕專案、三餐不穩定,下班回家通常喜歡吃點宵夜、滑手機消除一整天的不愉快,但這些行為對皮膚造成的負擔,就好像老闆給你的壓力一樣爆表,驀然回首,痘痘就在臉部明顯處。如果放著不管,痘痘可能越來越嚴重,甚至發炎留下疤痕。除了努力改善作息以外,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熬夜人士去除痘痘呢?整頓痘痘肌 熬夜是大忌其實,在不對的時間睡覺也是一種壓力,新竹皮膚科診所莊士迪院長表示,痘痘的患者沒有熬夜的本錢,最晚在晚間11點前就寢,睡足7小時,充足的睡眠不只能調整生理健康,連帶精神壓力也有所緩解。熬夜除了影響賀爾蒙的平衡外,也會造成皮脂分泌異常,肌膚也可能因免疫力的下降孳生更多細菌,其他如粉刺、毛孔粗大等問題亦跟著產生。然而現代人生活步調繁忙,熬夜晚睡已是常態,想減少面部痘痘,除了調整作息,最好方法便是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的幫助。一般皮膚科門診會採用外用藥膏或口服用藥治療痘痘:外用藥膏如抗生素、杜鵑花酸、過氧化苯及A酸等,塗抹外用藥須留意少數病患可能產生紅腫過敏的現象;口服用藥如抗生素、口服A酸及荷爾蒙製劑等,亦為常見有效的治痘方式,但須特別注意口服A酸不宜讓肝功能指數異常者、12歲以下孩童及備孕、懷孕的女性服用,而其常見的副作用是嘴唇乾燥脫皮,少數患者使用高劑量口服A酸時可能引起落髮、憂鬱等副作用。口服藥外用藥都不適合?藍雷射幾乎無副作用、無修復期!莊士迪院長說明,若是肌膚易受藥膏刺激而發紅、擔心口服用藥的副作用或不太擅長吞四環素類的口服藥導致食道黏膜灼傷的患者,藍雷射可以輕鬆化解這些困擾,而相較傳統雷射帶來的疼痛感,藍雷射治療時疼痛度極低,僅於治療過程中有灼熱感,基本上是無需敷麻藥即可接受治療。痘痘的病患大部分都可接受藍雷射治療,而未成年的病患在家長的陪同下也可以進行療程,整個過程舒適無負擔。藍雷射有雙波長的雷射模式,1450nm波長可以破壞皮脂腺降低皮脂分泌,而450nm波長的藍光則可有效滅菌,兩者相得益彰,殺菌的同時獲得控油效果,改善痘痘肌效果顯著。莊士迪院長表示,藍雷射的熱效應也會間接促進膠原蛋白的增生,除了治療發炎痘痘,對消除一些淺層痘疤和改善毛孔粗大也有不錯的療效。只要持續治療,讓肌膚維持在正常狀態,就能降低痘痘復發機率。一般而言藍雷射施打3次為一個療程,視膚況平均可減少3~8成的皮脂分泌量,進而減少粉刺的生成;若是痘痘的發炎較嚴重或出油量較多的病患,莊士迪院長建議可以接著做第二次療程。目前適逢夏天,出油旺盛,更需要持續維持肌膚穩定度,千萬別讓痘痘惡化成棘手的凹陷型痘疤,而藍雷射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利器。洗臉避免皂鹼用品 良好習慣有助改善痘痘膚質藍雷射治療後幾乎無恢復期,臉部輕微的發紅發熱通常在隔天即消散,術後注意保濕和防曬即可。日常清潔習慣上,莊士迪院長提醒切勿過度或頻繁地清潔面部,一天約兩次即可,而洗臉或身體時,盡量避開含有皂鹼的清潔用品,皮膚本身是酸性的,在微酸的狀況下肌膚較有抑制細菌的效果。飲食方面則建議避免甜食、高油脂、乳製品、辛辣食物等,也要避免攝取過量蛋白質。無論選擇哪一種治療痘痘的方式,正常的生活作息還是最重要的,適當運動、充足睡眠,才能維持肌膚及身體健康!
吃藥擔心副作用?療痘「心」選擇,擁有健康肌膚不是夢!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暑假來襲!許多民眾趁此時安排出國旅遊和戶外活動等行程,卻忘記替自己的臉蛋做規劃,碰上炎熱夏天陽光灼人,想要快速消除痘痘,但又害怕太陽曝曬反而刺激皮膚產生紅腫、反黑等現象,暑假想漂漂亮亮出遊,其實有更迅速方便的選擇!夏天防曬又怕毛孔阻塞 痘痘反覆發炎好困擾紫外線因地球暖化日趨嚴重,對皮膚屏障導致的傷害加劇,出門在外必定要做足防曬,但某些對防曬用品過敏、痘痘頻繁發炎、肌膚較敏感的民眾而言,塗抹厚重的防曬乳又可能引起毛孔阻塞,如此惡性循環,痘痘滿臉擴散,令人困擾。知名醫美診所蔡正浩院長表示,痘痘的問題可以很簡單,但放著不管易引發嚴重狀況,如鼻子周圍的痘痘若經常摳弄出現傷口感染,處理不當可能造成蜂窩性組織炎,因此建議皮膚有異狀時,首先還是尋求皮膚科醫師的幫助,找到根本原因處理。局部痘痘可塗抹酸類藥膏控制,若膚況較糟經醫師評估後通常會採用口服A酸的方式做治療。見證奇「肌」!安心治痘療程舒適零負擔如果是懷孕、備孕的女性,或是肝功能指數異常、不想吃藥擦藥的患者,以光養膚的心動光是一個新選擇,蔡正浩院長提到,這種不用藥物即能改善痘痘的療程,可以說是患者的救星。以往雷射在治療痘痘上,可能在一定程度便有所停滯,心動光很大的好處是:施打兩三次幾乎就能回到原先沒有長痘的樣子,嚴重發炎的痘痘,在心動光特定波長的治療下施打一次即能大幅度減少,再配合調整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少吃高油脂、甜食等高GI食品,通常持續三個月膚況就有明顯改變,想要效果更好在和醫師討論後也能搭配口服用藥,但若是臉部有傷口已經把痘痘摳破,則建議先服用抗生素穩定膚況後再進行療程。而心動光的術後保養非常簡單,只要保濕防曬就好,幾乎不會有傷口、無修復期,施做完皮膚會粉粉嫩嫩的。除此之外心動光也可以治療肝斑、色素不均勻、血管瘤等皮膚障礙,讓皮膚看起來光澤有彈性,運用範圍很廣泛,再加上AI人工智慧的導入,作用更精準,可說是未來儀器的標竿。想了解心動光的奧妙,可向專業醫師請教。找出痘痘成因 擺脫惱人危肌蔡正浩院長提醒,正在吃A酸、擦拭酸類或是藥膏的患者,切記做好防曬,善加利用帽子、遮陽傘等物理性防曬方式,否則因為光敏感而生成色素導致肌膚暗沉就本末倒置了。痘痘的成因很多種,包括經期賀爾蒙紊亂、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飲食偏愛吃油炸物、乳製品等或高熱量食品,加上高溫環境的影響,種種情況都可能造成痘痘產生,而除了靠藥物及療程幫助,更要找出根本原因做改善,向專業醫師諮詢,痘痘才不容易反覆發作甚至惡化!
新藥納健保!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可受惠 26歲法律高材生終於擺脫夢靨
26歲的賴定綸同學是法律研究所高材生,出生後一直受到異位性皮膚炎侵擾。定綸說,症狀最嚴重時,全身約9成皮膚發紅,不只劇癢難耐又持續脫屑,不舒服感覺日以繼夜且無時無刻不斷湧現,用手抓也無法減緩,像難以擺脫的夢魘。大學時曾嚴重發作,不論傳統抗組織胺與口服類固醇都無法有效控制,一度使用免疫調節劑,卻因為肝指數上升而停藥,直到接受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治療,用藥當天癢感就立刻改善,隔一天癢感全部消失,持續治療兩年皮膚病灶早已去除,用藥安全性監測數值也都正常,更有信心與體力面對繁忙研究生學業。異位性皮膚炎被稱為最癢的疾病之一,患者形容病情嚴重時,皮膚到骨頭像是有上萬隻以上螞蟻在爬,加上紅疹與皮屑病灶,許多病人都會擔心他人異樣眼光,擔心自己受到歧視。臺灣皮膚科醫學理事長暨成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趙曉秋理事長指出,全台約有30萬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10歲以上患者有38%病情易反覆發作。傳統藥物治療多採取外用藥膏與口服類固醇,部分病人擔心類固醇副作用,治療意願不高,常拖到急性惡化才就醫,稍有好轉又停止正規醫療。近年隨著生物製劑與三款口服標靶小分子新藥登台,提供病人安全有效的治療。繼生物製劑後,新納入健保給付的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一天口服一次,相較於須自行施打的針劑型生物製劑,增加患者接受度,且方便攜帶及保存。用藥隔天能立即止癢、2至6成病患能達到病灶幾乎清零,尤其對患者在乎的頭頸部症狀亦有良好改善。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暨發言人、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黃毓惠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皮膚屏障異常」和「免疫系統失調」的慢性疾病。過去20年來傳統治療對中重度患者效果有限,僅能改善3至4成的皮膚症狀。病人每天「奇癢難耐」,陷入「越癢越抓、越抓越癢」的惡性循環。就算只有10%的皮膚出現症狀,癢感也讓患者難以忍受。許多中重度患者因為皮膚脫屑、傷口流血體無完膚、失眠焦慮,也常受到周圍他人的異樣眼光,生理與心理壓力都相當龐大。黃毓惠醫師表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致病機轉相當複雜,尤其亞洲人種有多種免疫細胞與細胞激素參與其中,目前已有進階的口服免疫調節劑可以穩定控制病程。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從發炎激素分泌的源頭進行抑制,多管齊下達到精準阻斷多重發炎反應,有效改善惱人的皮膚病灶及搔癢症狀。黃毓惠醫師說明,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目標以「病灶幾乎清零」或「癢感近乎消失」,幫助患者長期穩定控制病情。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每天只需要服藥一次,隔天就能立即止癢,經一定時間穩定治療多數病患能達到預期目標。健保將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納入給付,對病況嚴重病人是一大福音,特別口服用藥的方便性,可減少患者請假看診天數 、舟車勞頓往返醫院的時間與金錢,相當適合青少年、遠遊或需出差的病人族群。對於害怕打針的患者,也提供更佳選擇。
發燒買成藥…「藥名差1字」她豪邁一口吞 隔天原地崩潰:是肛門栓劑
不管服用任何藥物,都應該事先閱讀使用說明書,否則恐怕會釀成悲劇。大陸吉林省長春市一名王姓女子近日發燒,透過朋友介紹到藥局買「對乙酰氨基酚」,不料她看錯了藥名,誤買成「對乙酰氨基酚栓」,服用前也未閱讀說明書,就直接一口吞下,直到藥盒掉出手套,才發現自己誤服「肛門栓劑」,讓她當場崩潰。《都市快報》報導,當事人王女透露,自己日前發燒,朋友介紹買「對乙酰氨基酚」,她卻買成了「對乙酰氨基酚栓」,因為名字只差了1個字,當時以為是牌子不同,就按照朋友說的劑量吃了1粒。隔天,王女打算吃第2顆藥時,盒子突然掉出1個手套,上面還印著「給藥指套」的字樣,讓她感到一頭霧水。不管服用任何藥物,都應該事先閱讀使用說明書。(圖/翻攝自都市快報)為了搞清楚狀況,王女趕緊拿起說明書閱讀,這才發現該藥品是栓劑,需要塞入肛門使用,當場崩潰。事後,王女自我安慰道,還好當時沒看說明書,因此沒注意是兒童用藥,不然可能會吃2粒,提醒大家吃藥一定要看說明書,引以為戒。資料顯示,對乙酰氨基酚栓適應症為用於兒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也用於緩解輕至中度疼痛如頭痛、關節痛、偏頭痛、牙痛、肌肉痛、神經痛等,使用時通過直腸給藥;至於乙酰氨基酚,才是真正的口服用藥,兩者名稱雖然相差不大,但使用方法卻大相徑庭,雖然最後還是要同一個地方排出。
南韓首例猴痘患者確診12天病況曝光 斑疹仍會「反覆出現」
猴痘的感染途徑與新冠肺炎不同,多半是透過密切的身體接觸,只要接種天花疫苗,就有高達85%的預防效果,先前南韓通報的首宗病例在被診斷確診12天後,目前逐漸恢復健康,而49名中低風險接觸者目未有人傳出確診。猴痘證實入侵南韓!全球猴痘確診患者超過5千例,引發世衛組織(WHO)密切關注,而南韓在6月22日通報首宗病例,這也是繼新加坡之後,第2個淪陷的亞洲國家,這名確診患者為從德國入境的南韓30多歲男性,據韓媒《News1》 引述南韓疾病管理廳的說法,這位猴痘確診者A某自確診後,在仁川醫療院隔離治療,經過12天,患者體溫皆維持在正常範圍內的36.5度,雖然身上斑疹反覆出現和消失,但病況呈現好轉趨勢。仁川國際機場恐成猴痘入境的大破口,南韓首例確診患者送往仁川醫療院隔離。報導指出,A某自6月18日起便開始頭痛,6月21日從德國入境後出現微微發燒(37度)、喉嚨痛、無力、疲倦和皮膚病變等全身性症狀,隨後主動通報疾病管理廳通報,在機場檢疫站被中央疫調官歸類為疑似患者,送往仁川醫療院治療,隔天確診。南韓目前保有可供3502萬人接種的天花疫苗,南韓政府更預計7月中旬購入500人份量的治療天花抗病毒口服用藥「Tecovirimat」。至於和A某接觸的49人皆為搭乘同架班機的乘客,其中坐在鄰近座位的8人被歸類為中度風險接觸者,其他41人則被歸類為低度風險接觸者,49人皆表示不願接種南韓國內持有的第2代天花疫苗。南韓目前保有可供3502萬人接種的天花疫苗,南韓政府更預計7月中旬購入500人份量的治療天花抗病毒口服用藥「Tecovirimat」。
還要更快!藍委批抗病毒口服藥給太慢 籲快將開藥權下放基層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天要求疫情指揮中心放寬「抗病毒口服藥」給藥標準,並將開藥的判斷權力交由基層醫師決定。國民黨立院黨團今天召開記者會,再度針對新冠口服藥投藥速度,提出建議。國民黨團書記長萬美玲指出,從今年1月26日起,指揮中心已經多次修訂「抗病毒口服用藥標準」,短短半年就改了5次,民眾根本搞不清楚最新指引究竟為何。國民黨立院黨團今天表示,台灣中重症染疫死亡率居高不下,可能仍與「給藥不夠快有關」,建議指揮中心將開藥權立即下放基層醫師,減少染疫死亡率。(圖/國民黨立院黨團提供)萬美玲還說,對照口服抗病毒藥物每日領用數字,6月6日確診人數5萬3千多人,給藥率是26.4%,6月12日有5萬600多人,給藥率卻降到6.1%,為何兩者高低落差這麼多?陳時中雖說已購買百萬份口服用藥,但現在不到20%給藥率,與實際數百萬確診人數根本不成比例,不禁令人懷疑是否藥買得不夠「藥根本就不夠用?」。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前秘書長蔡明忠表示,若以6月6日到6月9日染疫人數為例說明,50歲以上死亡率有4.5%,65歲以上死亡率達14%,但用藥規則是65歲以上病人才能優先給藥,至於50歲以上到65歲之間的詳細給藥狀況、有無即時給藥?指揮中心迄今都未提出明確分析。另外,他還說,醫界一直有疑問,高血壓患者不能用藥原因何在?雖然國外也有類似規定,但台灣人高血壓患者人數很多,如果不適用新冠口服藥,指揮中心應好好說明理由,否則將造成民眾憂慮。蔡明忠指出,目前八成以上確診病患,由基層醫師治療收案,但指揮中心並未給出明確的用藥指引,可能是導致50歲以上的患者死亡率不斷提高的原因之一。他呼籲指揮中心,新冠口服藥必須在患者還是輕症時使用,患者越早服用藥物,越不容易引發中重症、死亡,建議指揮中心將開藥的判斷交給基層醫師,別讓醫師想救人的時候,無藥可用。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曾銘宗綜合立委及醫師的建議,像指揮中心提出兩大要求,第一,鬆綁用藥限制,改善用藥指引,其次,將用藥判斷權力交給第一線醫師,讓醫師能盡速給藥。此外,針對指揮中心陳時中、莊人祥、王必勝等人相繼傳出確診消息,曾銘宗表示,這幾位都是「防疫大將」,祝福他們早日康復,繼續為全民健康權益服務。
強調新冠口服用藥率3.97%「高於美日韓」 指揮中心:中南部住院有稍微升高
在近一波的本土疫情中,新冠肺炎口服藥一直起許多爭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於29日表示,台灣的用藥率達到3.97%,使用上並沒有低於美日韓等國家,而已最高估計來看的話,目前台灣的用藥率可供給685萬明確診者使用。而近日也傳出雙北醫院的空床率持續增加、急診稍微減少。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雙北住院已達到收治高峰,可能開始有反轉下降趨勢,後續需要再觀察,中南部則是有上升的情形。」在這次本土疫情中,新冠肺炎口服用藥投藥速度過慢的問題一直為人詬病。指揮官陳時中就表示,台灣目前用藥率為3.97%,而美國確診藥物使用率是3.27%、英國0.14%、香港1.99%、日本2.78%、韓國1.33%。就以此比例來看,台灣的投藥率並沒有比其他國家低。而已最高估計來看,台灣的使用量高達15%,也就是說可供685萬名確診患者使用。各國口服藥的使用率。(圖/指揮中心提供)在於「快篩陽性視同確診」的政策上線後,陳時中表示,目前診所的通報量已經達6成,28日有43,839人是快篩陽性確診,其中診所通報有29,329人,從26日以來都維持差不多的量,佔據其中的6成左右。而在整體醫療量能的部分,陳時中表示,雙北整體來講空床率在這2天持續增加,28日雙北空床率是32%,29日是33.6%,其中新北市為34.8%。而陳時中也提到,目前雙北的急診部分也少了一些。全台專責病房空床率。(圖/指揮中心提供)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表示,過去一個月全國最高的急診就診人次落在16日當天,人數多達4萬人次。羅一鈞認為,這其中除了有急診病患外,也包含了需要PCR,以及那些快篩陽性後需要採檢的民眾。但是在23日至27日這段期間就有明顯下降,其中24日,急診人次更是低於4萬人,在26日「快篩陽性視同確診」的政策上線後,26日與27日的急診人次就降到2.5萬人左右。全國醫院急診人次統計。(圖/指揮中心提供)而在於專責病房部分,由於疫情尚未退去,全國專責病房收治人數還是一直上升,目前是在7000至7068這段個區間震盪。但如果細分區域的話,最早爆發疫情的雙北,專責病房的收治高峰是在26日,之後已經呈現連續3天的下降。羅一鈞推測,雙北可能已經達到住院收治的高峰,之後可能會反轉下降。但目前可以看到其他縣市有上升的趨勢,必須還要觀察中南部的收治情形。全國專責病房收治情形。(圖/指揮中心提供)
網傳「中重症才可服用抗病毒藥物」 指揮中心駁斥:符合條件就可用
近期由於台灣本土疫情持續升高,讓不少民眾人心惶惶,網路上甚至更有許多假新聞、謠言四起。近期網路上就謠傳「只有中重症患者才可以使用口服藥物」一事,指揮中心也特別解釋,藥物本身就是給無症狀、輕症患者使用,臨床評估只要65歲以上、或符合重症高因子的族群,只要經醫師處方後,就可以口服抗病毒藥物來治療新冠肺炎。近期由於網路謠傳「只有中重症患者才可以使用口服藥物」,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澄清表示,目前口服用藥部分總採購約為70萬份,主要是給無症狀與輕症患者使用。而根據臨床評估,若符合65歲以上、或是重症高因子族群,由醫師開立處方後就可使用。羅一鈞也表示,中重症個案很少會使用到口服抗病毒藥物,主要是由醫師評估最適合的方式與藥物來進行治療。(圖/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另外為了降低住宿型長照機構的染疫風險,羅一鈞表示,由於住宿型長照機構的住民都是高風險族群,所以在7日已行文給各縣市的衛生局,只要是住宿型長照機構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無須等到PCR陽性結果出爐,只需要快篩陽性就可以投藥進行治療,以此降低中重症風險。(圖/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輝瑞實驗證實 口服藥Paxlovid「沒有」預防新冠肺炎功效
美國藥廠輝瑞(Pfizer Inc)先前曾針對新冠肺炎推出口服用藥Paxlovid,輝瑞也宣稱該藥可有效降低90%的重症或死亡風險。而為了避免藥物濫用,輝瑞日前公布Paxlovid的實驗結果,表示Paxlovid並沒有「預防」感染心冠肺炎的效果。輝瑞執行長博爾拉(Albert Bourla)表示,雖然不能預防這點讓人有些失望,但這並不影響Paxlovid在臨床上優異的效果與安全性數據。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輝瑞的研究團隊近期招募了3千位已成年的受試者,這些受試者都是與出現症狀、篩檢結果陽性的患者身處在同一屋簷下的同住者。輝瑞分別對他們投放安慰劑與Paxlovid,並且連續服用5至10天。雖然最終結果是,服藥5天者的感染機率下降32%、服藥10天者的感染機率下降至37%,但輝瑞方面並不認為這樣的資料則以顯示Paxlovid有防範感染的效果。輝瑞執行長博爾拉表示,雖然無法證明Paxlovid能夠預防新冠肺炎這件事情,但是這次的實驗,還是成功證明藥物的效果與安全性,與先前臨床實驗時相同。患者在出現症狀後,立刻服用5天,就可以避免90%的患者的症狀惡化成重症,甚至是因此住院。報導中指出,Paxlovid是一種蛋白酶抑制劑(protease inhibitors),預估這款藥物在2022年的銷售額將達到240億美元。
1萬人份默沙東口服藥於凌晨抵台 首批用藥對象身分曝光
近期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不少人都對於具有高度療效的新冠肺炎口服用藥引頸期盼著。而現在也傳出好消息,默沙東藥廠新冠肺炎口服藥「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於24日凌晨5點18分抵達桃園機場,而首批用藥對象的身分也跟著曝光。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首批1萬人份的默沙東新冠肺炎口服藥「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自美國芝加哥起飛,由長榮航空BR-641班機負責運送,並於24日凌晨5點18分抵達桃園機場。默沙東的新冠肺炎口服藥「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主要是針對「發病5日內」、具有重症風險因子、臨床上不適用其他治療方式的成年輕度至中度確診患者。其中的重症風險因子包含患者年紀60歲以上、罹患糖尿病、肥胖、慢性腎病、嚴重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癌症等7類民眾。而也由於近期美國機場佈建C頻段5G設備的關係,美國航班遭到干擾,原本運送來台的航班也因此做過兩次更改,之後才延後至今日才抵達台灣。而目前針對輝瑞所推出的新冠肺炎口服藥Paxlovid,指揮中心也預定了2萬份,預計在3月前可率先抵達1萬人份藥物提供使用。
2.1萬份輝瑞新冠口服藥抵達南韓 南韓食藥處:用藥5天無通報副作用
南韓政府曾先後與輝瑞、默沙東藥廠簽約採購新冠肺炎口服用藥,目前輝瑞的新冠口服藥Paxlovid,已經有2.1萬人份藥物於13日抵達南韓。南韓政府於14日開始在境內投藥,而南韓食藥處表示,投藥至今,目前尚未傳出有任何副作用的通報,讓外界相當振奮。綜合外媒報導指出,南韓政府先前對輝瑞藥廠採購76.2萬人份的Paxlovid、對默沙東藥廠採購24.2萬人份的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而目前南韓政府是優先針對65歲以上、免疫能力低下、出現症狀5天以內的新冠肺炎患者投藥。首位服用Paxlovid的南韓民眾是一位74歲的男性,在服藥第2天之後,症狀就明顯獲得改善,甚至消失。相關報導中指出,該名男性過去曾接種過2劑AZ疫苗、1劑BNT疫苗作為加強劑,而他本身罹患糖尿病超過10年,4年前曾接受過前列腺癌手術,本身就被歸類在新冠肺炎感染的高風險族群中,而他於14日確診後,之後接受醫院的視訊治療後,在14日晚間就開始服用Paxlovid。而在服用藥物之後,該名患者接受訪問時表示,14日晚間開始服藥,16日上午就明顯感覺到症狀好轉,17日當天所有症狀都消失了,身體感覺回到了染疫之前的健康狀況。
可降低90%住院與死亡率 1萬份輝瑞口服藥抵台時間曝光
目前市面上針對新冠病毒的2款口服藥,有默沙東藥廠的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與輝瑞藥廠的「Paxlovid」。而指揮中心很早就表示,默沙東的莫納皮拉韋已經在去年就進行採購,預計在春節後抵台。而對於外傳效果比莫納皮拉韋更好的Paxlovid,目前也傳出採購到1萬份左右的藥劑,最快3月前可抵達台灣。根據媒體報導指出,先前傳出台灣與輝瑞藥廠於14日完成採購合約的簽訂,預計採購超過1萬人份的用藥,首批藥物最快於3月前會抵達台灣。而防疫指揮官陳時中日前也表示,輝瑞口服藥的採購案進入了最後談判階段,雙方正在敲定供應量。目前默沙東的「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於8日取得EUA,陳時中先前也表示已採購到1萬份莫納皮拉韋,最快在春節後就可抵台。而默沙東集團指出,迄今已完成的病毒定序顯示,莫納皮拉韋對所有的COVID-19變異株皆有效,包含Delta變異株,若這一款能在家中自行服用的藥物取得授權,將可以協助改變COVID-19臨床診治。而同屬於新冠肺炎口服用藥的「Paxlovid」,輝瑞藥廠曾做臨床實驗,找來775名未接種疫苗以及得到輕症和中症新冠肺炎,包括罹患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來進行實驗,根據數據顯示,其中389名服用這款實驗性藥物Paxlovid,事後僅有3人住院,可有效降低90%的重症或死亡風險。
輝瑞新冠口服藥臨床實驗90%有效 預計2022年可推8000萬組
美國輝瑞藥廠(Pfizer)於11月公布一款治療新冠肺炎的口服藥「Paxlovid」,當時表示該款藥物可以有效降低89%高危成年患者因重症而住院或死亡的機率。而近日輝瑞再度公布最終臨床實驗數據,再次證實Paxlovid具備預防患者面臨重症與死亡方面有90%的效果。目前預計在今年內可以出貨18萬組療程,而2022年推估可以製作出8000萬組。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指出,輝瑞在14日公布1000名志願者進行的臨床試驗結果,而治療的試驗中沒有人因為重症而死亡,但是在安慰劑對照組中有12人死亡。而輝瑞也同時公布另一份數據,資料中證實,Paxlovid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率高達70%左右。輝瑞首席科學官杜斯坦( Mikael Dolsten)表示「在於降低重症率與住院率的部分來看,這是一個驚人的結果,如果患者在感染初期就迅速配置藥物的話,這款藥物可以快速地降低病毒被傳染的風險」。目前市面上有兩種新冠肺炎口服用藥,其中一種是默沙東 (Merck & Co)的莫諾匹韋 (molnupiravir) ,目前已經取得EUA,但這款藥物在高風險患者的臨床實驗中,患者的重症率與死亡率僅降低30%,相較於輝瑞的90%效果有明顯的落差。Paxlovid」是將新藥(前稱「PF-07321332」)與一款抗病毒老藥ritonavir併用,輝瑞從2020年3月開始研發Paxlovid,是一種蛋白酶抑製劑抗病毒療法,透過抑制病毒的蛋白酶活性,來防止病毒在宿主細胞中自我複製。而這款口服藥每組包含3顆藥丸,每天用藥兩次。輝瑞先前也曾表示,在年底之前可以出貨18萬組Paxlovid,同時預計在2022年至少可以生產8000萬組藥物。
默沙東口服藥即將來台 陳時中「合約在最後修訂階段」
美國藥廠默沙東集團推出新冠肺炎口服用藥(默沙東)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自消息曝光後,由於其可以讓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居家服用治療,引起不少國家的注意。目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表示,台灣與默沙東藥廠正在商議合約,合約已經到最後修改階段。陳時中出席立法院衛環會,他在會中表示,目前台灣政府與默沙東藥廠已經商談購買合約,目前合約正在最後修訂階段。在此之前,陳時中曾提過,台灣有參與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第三期臨床實驗,因此台灣可以優先購買,當時就提及已經與默沙東藥廠討論後續的購買事宜。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默沙東藥廠日前公布第三期臨床實驗結果,針對755名輕度至中度新冠患者的投藥「molnupiravir」後,其中7.3%於29天內住院,但無人死亡。而在對照組中,有8人死亡,總計住院率、死亡率是14.1%,以此足以證明「molnupiravir」有明顯療效,先前就正向美國FDA取得緊急使用授權。據《路透社》指出,莫納皮拉韋由默沙東藥廠(Merck & Co Inc)與生技業者Ridgeback Biotherapeutics合作研發,這款針對新冠肺炎症狀的口服膠囊,在臨床實驗是一天兩次,給新確診的新冠患者服用,根據臨床試驗期中結果顯示,莫納皮拉韋可讓染疫重症者的住院或死亡機率降低50%。如果「莫納皮拉韋」獲得美國核准,將成為全球第一款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口服藥物。
亞太國家搶購新冠肺炎口服藥 外媒分析「貧窮國仍處於劣勢」
在新冠疫苗剛問世之初,亞太地區部分國家在搶購過程中進度緩慢,結果導致國內缺乏疫苗使用。而在美國藥廠默沙東集團推出新冠肺炎口服用藥(默沙東)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後,亞太地區許多國家記起先前疫苗的教訓,正積極地搶購,但《CNN》認為,貧窮國家很有可能在這場搶藥戰役中還是處於劣勢。根據《CNN》報導指出,數據分析公司Airfinity表示,目前亞太地區至少有8個國家政府,已經對美國藥廠默沙東集團提出採購新冠肺炎口服用藥(默沙東)莫納皮拉韋的協議與談判,其中包含了韓國、紐西蘭、澳洲等國家。有專家憂心,即便默沙東的口服藥看起來效果很好,但他很擔心會有民眾將口服用藥當作疫苗的替代品,該名專家也是強調「只有疫苗能提供最佳保護」。而Airfinity也警告,亞太地區搶購口服藥的行為,有可能會重演去年搶購疫苗大戰的情形,當時不少富裕國家被指責囤積大量疫苗,但不少低收入的貧窮國家則因沒有足夠的資源,所以幾乎搶不到疫苗可用。非營利性被忽視疾病藥物計劃的北美執行董事柯恩(Rachel Cohen)表示,默沙東的確相當有潛力,甚至足以改變遊戲規則。而我們需要確保的是,我們不會再次重演新冠疫苗上市時的搶購大戰,以免再次重蹈覆轍。雪梨大學藥學院副教授威特(Nial Wheate)表示,默沙東口服藥的最大魅力,就是在於在患者染病之初即可投藥使用,而且無須住院觀察。這些藥物將成為患者初期的治療方案。但他也憂心,默沙東口服藥的問世,有可能會導致部分抵制疫苗的民眾更加反彈,因為根據研究表明,比起注射藥物,一般的民眾更偏好口服藥物。但威特也是強調「這種藥物並不能代替疫苗」。
免打針!輝瑞研發新冠口服藥避免重症 預計最快今年對外公布
與德國BNT聯合開發新冠疫苗的美國知名藥廠輝瑞,近日傳出新研究的新冠口服用藥取得不錯的成果,該藥物可以緩解確診患者的症狀,避免患者病情演變成重症,目前該藥已經進入臨床實驗階段,預計最快在今年就可正式對外公布。根據《science times》報導指出,輝瑞與德國BNT在共同研發新冠肺炎疫苗的過程中,發現了一種新型口服用藥的方式。後來經過18個月的研究,兩間公司共同研發出口服用藥「PF-07321332」,這款藥物屬於蛋白酶抑製劑抗病毒藥物,在病毒複製的過程中,蛋白酶可以有效的抑制病毒的複製,這項技術其實也早就使用在肝炎、愛滋病的藥物中。報導中指出,雖然目前現行的新冠疫苗可以有效的降低感染率,但是如果民眾在確診初期,就在家中自行服用「PF-07321332」的話,可以有效地降低民眾因為病情惡化而重症的機率。目前這款藥物在7月進行了第一階段的臨床試驗,被投放在一些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與高風險的病人身上,以此來觀察該藥物是否能有效降低確診病患的住院率與死亡率。而第二階段的臨床試驗則在8月開始進行,這時候主要是在檢查藥物對於低風險族群的影響。目前還有第三階段的臨床試驗需要進行。報導中表示,如試驗結果順利的話,預計在2021年就會對外公開,推估該藥物可以有效的成為防範新冠肺炎的防線,民眾在感染初期就使用藥物的話,可以有效的降低因為染疫而需要住院的需求,可以有效的減緩醫院量能不足的問題。
日本藥廠皮膚口服藥混安眠藥疑釀2死 34人住院156人不適
日本藥廠小林化工近日傳出旗下治療甲癬皮膚病的口服藥混入安眠藥,結果導致2人死亡,156人身體發生不適,其中有34人送醫急救。根據《朝日新聞》報導指出,一名70多歲的婦人在服用小林化工生產、編號為T0EG08的「伊曲康唑錠50MEEK」的皮膚病口服藥後,於10日死亡。小林化工在12日宣布,在調查後發現婦人的死亡疑似與皮膚病口服用藥有關,目前已經向福井縣政府報告,也與婦人的醫生溝通,進行後續的調查。除了這位婦人外,媒體報導也有一位80歲的老翁曾服用過此藥物,並且於11月23日死亡,但老翁有慢性疾病,而且是在停止服藥過後一段時間才死亡,老翁的主治醫生表示無法判斷是否與小林化工的藥物有直接關係。而小林化工表示,截至19日為止,共接獲156人有身體不適的反應回報,其中34人因為狀況嚴重而送醫急救,另外有22起交通事故被認為是與藥物有關。目前日本厚生省正對小林化工的管理監督體制展開調查,小林化工表示,事發的主因主要是員工加錯成分,誤拿到含有安眠藥成分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