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避孕藥
」 避孕藥 避孕手臂避孕植入劑:給予女性更多自主權的長效避孕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現代女性正面臨著多重角色和豐富人生選擇的時代。在這個充滿機會與挑戰的環境中,生育決定和時機的選擇對每位女性及其家庭來說都至關重要。無論你是正在專注學業的學生、忙碌的職場女性,還是照顧孩子的新手媽媽,長效可逆避孕方式(LARC)都可能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相較於傳統的避孕方式,LARC不僅效果持久,而且在移除後能迅速恢復生育能力,免去了每天可能遺忘服藥的煩惱。台灣最近引進的手臂避孕植入劑為女性帶來了一個突破性的新選擇。這個如火柴棒大小的小小植入劑,可以在非慣用手的皮下植入,無需經過子宮,就能提供長達三年且成功率超過99.9%的避孕效果。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吳珮如主任分享了她的觀點:「在面對少子化的同時,我們更應該重視每個女性選擇適合自己生育時機的權利。找到合適的避孕方式可以幫助你避免計劃外的懷孕,讓生活節奏更加從容。」她鼓勵所有育齡女性探索自己的人生藍圖,了解最適合自己需求的避孕方法。吳主任進一步解釋道:「對於暫時沒有生育計劃的女性來說,手臂避孕植入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與需要每天服用的口服避孕藥相比,它植入一次可以提供三年的避孕效果,大大降低了因遺忘服藥而導致的避孕失敗風險。而且,相較於子宮內避孕器,它也不會有因移位掉出或因出血量較大造成排出的問題。」簡單、方便、可逆:三年99.9%的避孕保護手臂避孕植入劑的植入過程快速簡單,經過門診醫師的評估後,只需約30秒就能完成。更重要的是,當你決定要懷孕時,這個裝置可以輕鬆移除,而且生育能力能夠迅速恢復。吳主任表示:「從決定暫不生育到準備當媽媽,這個過渡期可以變得非常輕鬆自在。」對於正在哺乳的媽媽們來說,手臂避孕植入劑也是一個安全且不影響哺乳的選擇。與可能抑制乳汁分泌的口服避孕藥不同,手臂避孕植入劑的黃體素成分不會影響哺乳。吳主任分享了一個案例:「有位從國外回台生產的媽媽,在懷孕期間就決定生產後立即使用這種避孕選擇。她擔心在忙於照顧孩子時可能忘記服藥,因此選擇了這個長效且對哺乳無影響的方式。」此外,相較於傳統的子宮內避孕器(IUD),手臂避孕植入劑不僅提供了更好的長效避孕效果,還避免了可能在子宮內引發的感染和不適。特別是在台灣潮濕悶熱的氣候下,許多女性反映傳統IUD容易導致子宮腔發炎或感染,而避孕植入劑植入於手臂,大大降低了這些風險。考量個人的生育計畫,選擇彈性又方便的避孕方式吳珮如主任提醒,在選擇使用手臂避孕植入劑之前,一定要由專業醫師進行全面的健康評估。雖然這種方法的副作用相對較少,但植入後仍可能會對月經周期產生一些影響,例如少數女性可能會經歷經血量減少的情況。不過,這是由於黃體素的正常反應,通常不會影響健康或避孕效果。手臂避孕植入劑在美國已經上市多年,鄰近台灣也有許多國家使用,這個避孕選擇為台灣女性提供了更多元化和便利的避孕選擇。無論你是想調整生育間隔、近期不考慮生育,或是已經擁有理想的家庭規模,這種長效避孕方法都可能成為你的理想選擇。真正的女性主導避孕,意味著你能夠充分了解各種避孕選擇,並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生活方式選擇最適合的方法。有了這樣的自主權,你就能更自信地規劃人生,追求夢想,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記住,選擇權在你手中,而專業的醫療團隊隨時準備為你提供支持和建議。
食之無味是警訊!4旬男反胃想吐…以為是諾羅 醫示警「2症狀」
「食之無味」是警訊!有1名40多歲的男子先前因吃東西嘗不到味道,且一聞到油炸食物等異味就反胃想吐,於是急忙就醫看診,且以為是感染諾羅病毒,最後才知原來是急性A型肝炎病毒感染。對此,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也指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會造成味覺失調和噁心,有急性肝炎的病患還會「食之無味」,「對策是找胃腸肝膽科診治、驗肝功能。」錢政弘近日在臉書發文列舉「為什麼常覺得的嘴巴很苦」的原因:包括牙周病、蛀牙、牙齦炎會影響味覺;口乾、口水分泌不足、乾燥症;胃食道逆流;口腔霉菌感染,舌頭有白苔;新冠感染;賀爾蒙改變;抗生素、口服避孕藥等藥物;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微量元素缺乏等等。其中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部分,他半年前曾遇過1名40多歲的男子,對方因為持續噁心、嘔吐去診所就醫,原以為是食物中毒或諾羅病毒感染,但是吃了3至4天的腸胃藥,症狀依然沒有緩解,於是轉診到他的門診檢查。錢政弘詢問他的症狀後發現,有2點特別像是急性肝炎的表現,也就是「吃東西都沒有味道!」「聞到異味(如油炸)的東西會想吐」,結果後來抽血證實,果真是急性A型肝炎病毒感染,ALT高達1700,「持續有3週的時間,他吃東西都沒有辦法分辨食物的味道,一直等肝功能正常後,味覺和食慾才恢復。」疾管署也指出,A型肝炎是由A型肝炎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急性肝臟發炎。其症狀包含:突然出現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噁心、肌肉痠痛及腹部不舒服等,數天之後發生黃疸。恢復期有時會拖延,但會完全康復不留後遺症。6歲以下兒童感染約有70%無臨床症狀或症狀輕微,而較大的兒童或成年人感染後,約70%會出現症狀,且通常臨床症狀的嚴重度會隨年齡增加而增加。A型肝炎雖然不會導致慢性肝炎,但有10至15%的病人在急性發病後6個月內有可能症狀復發。A型肝炎的致死率低(約千分之三);造成死亡的情形多半為猛爆型肝炎,通常發生於老年患者或慢性肝病患者(包括慢性B型、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注意柚子與藥物交互作用 衛福部:吸煙同樣有影響
隨著中秋佳節將至,衛生福利部提醒民眾,除了注意柚子與藥物的交互作用之外,許多民眾不清楚吸菸也會影響藥物效果。吸菸不僅會使藥物的效果降低,進而影響疾病的控制,甚至增加危害健康的副作用,且抽菸所產生的二、三手菸害,也會影響他人健康。衛福部指出,菸草在燃燒不完全時,會產生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PAHs),這些物質不僅具致癌性,也是肝臟代謝酵素的誘導劑,會促進肝臟內代謝酵素如CYP 1A1、CYP 1A2及CYP 2E1等的代謝作用。研究指出,吸菸者服用透過前述CYP酵素代謝的藥物,會比非吸菸者更快被身體清除,導致藥物的效果大打折扣。而常見可能受影響的藥物有抗精神病藥物(如:Clozapine、Olanzapine、Haloperidol)、抗憂鬱藥物(如:Fluvoxamine)、支氣管擴張劑(如:Theophylline、Aminophylline) 1及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鎮靜安眠藥(如:Alprazolam、Lorazepam、Oxazepam)等。衛福部表示,吸菸者不僅影響自身健康,也會透過二手菸影響他人體內的藥物代謝。研究顯示,每天使用超過20支菸的父母,其二手菸會使服用支氣管擴張劑Theophylline的孩子體內Theophylline清除率上升51%,這將影響藥物發揮作用,可能使病情更加難以控制。吸菸也可能會直接影響藥物的藥效或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衛福部說明,菸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可能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進而影響吸菸者服用苯二氮平類藥品(Benzodiazepines)的鎮靜安眠效果。尼古丁也會刺激交感神經,使血壓及心跳速率增加,使吸菸者服用高血壓及心臟病常用藥乙型阻斷劑(β-blockers)的效果降低。另外,研究中也發現,吸菸還會降低服用吸入性類固醇藥物的效果,並增加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罹患中風、心肌梗塞及血栓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中秋佳節與親朋好友團聚之際,除了注意吃柚子可能會和藥品發生交互作用外,也請隨時留意自身用藥是否會與菸品產生交互作用,建議主動諮詢專業醫事人員,並在就診時告知是否有抽菸習慣或近期戒菸情形,以便醫事人員提供適切的醫療及用藥服務。
25歲女避孕藥調經釀「肺栓塞」送加護病房 醫曝:這麼年輕真的滿少見
英國一名15歲的少女過去深受經痛困擾,於是先前聽從醫生建議服用口服避孕藥調經,沒想到8個月後她竟因為肺栓塞過世,經檢驗結果,認為死者本身因為體重過重,加上服用複合避孕藥及家族病史等因素,無法確認避孕是造成她死亡的原因,最後判定她「死於自然」。未料國內也有類似狀況,有民眾表示,她吃避孕藥調經8個月後,突然胸痛、心跳加速、還會喘,最後發現她才25歲就肺栓塞住進加護病房。25歲女子吃避孕藥調經,卻因「肺栓塞」住進加護病房。(圖/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引述這名當事人高小姐說法,「左胸下肋骨有點不太舒服,就是緊緊的,然後每天這個狀況就更加劇,連躺下都會非常不舒服,沒有辦法躺著睡覺,他(診所醫師)就說我肺部那邊有出現不規則的閃光,一閃一閃這樣子,他說這個絕對不正常喔」。高小姐身體有異狀將近一週時間,到急診又到診所再轉回醫院,輾轉看了多個科別都沒查出病因,沒想到和「避孕藥」有關,「(醫院)醫生就不太置信說,我這個年齡怎麼會這樣,所以才因而又再詢問,我平常有沒有在吃什麼藥,我一說避孕藥的時候,醫生就說那這就是一個非常高風險的因子,她(病房護理師)說血栓這個算常見,可是她說以你的年齡來說是真的真的很少見」。25歲女子吃避孕藥調經,卻因「肺栓塞」住進加護病房。(圖/三立新聞網)高小姐為了「調經」吃避孕藥8個月,才25歲竟肺栓塞,住進加護病房3天,「我是雙肺栓塞,有些人是比較更輕微的可能是單側」,不只肺栓塞,還查出些微肺積水,就醫診斷,醫師直白警告,再晚一步可能就死在院外。根據當事藥品仿單,有提醒血栓症狀,但只特別說明「35歲以上是高風險族群」,對此,萬芳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王樂明表示,「本身因為吃的都是年輕人,她不知道她有這樣的疾病,所以她吃了藥就可能啟動血液凝結的狀況,就會造成血液的栓塞,運氣不好打到肺就肺栓塞,打到頭就可能中風,它是走肝臟這條代謝路徑的,(如果)肝炎很嚴重,或者說你有乳癌,這種情況下當然就不建議使用」,而藥廠事後也致電關心,還好高小姐沒事,目前持續吃藥觀察,只是從未料到由醫師開立處方、單純想「調經」,差點會連命都沒了。
避孕藥吃久會不孕、變胖、提早停經還傷子宮? 醫生解答了
許多女性都會有對避孕藥的迷思,像是「吃避孕藥會不會導致不孕呢?」等相關疑問。對此,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張瑜芹指出,坊間流傳的服用避孕藥可能導致不孕、傷子宮、經血排不乾淨、提早停經、變胖等其實都是迷思,口服避孕藥非常安全,且常使用在用來作為調經、經痛治療、經血過多等問題的治療藥物。張瑜芹於近日在臉書專頁「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竹北 張瑜芹醫師」發文指出,在看診時往往有許多患者聽到要使用避孕藥來治療時,都會很驚慌的問道「張醫師,避孕藥是不是會致不孕或是傷子宮之類的啊?」、「聽說吃避孕藥經血會排不乾淨?」、「吃避孕藥是不是會提早停經?」、「吃避孕藥好像會變胖?」對此,張瑜芹表示,其實這些疑問都是迷思,口服避孕藥非常安全且在門診時,常用來作為調經、經痛治療、經血過多等問題的治療藥物。而對於「之後會不會導致不孕呢?」的疑問,張瑜芹指出,以目前臨床實驗來看,不論長期或短期使用口服避孕藥,都跟不孕無直接關聯,基本上在停藥後,都可恢復正常生育功能。至於「聽說吃避孕藥傷子宮,讓經血會排不乾淨?」的疑問,張瑜芹說,避孕藥並不會傷害子宮,服用避孕藥確實會讓經血變少,但不代表經血沒有排乾淨,只是因為避孕藥中的黃體素使子宮內膜減少增生,跟以往經期時內膜相比較薄,所以排出的經血也較少。「吃避孕藥是不是會提早停經?」張瑜芹解答,停經的時間取決於體質與是否服用避孕藥沒有關係,另外「吃避孕藥好像會變胖?」張瑜芹說,現在新型的避孕藥,女性荷爾蒙的含量較低,比較不會有水腫、食慾增加的問題,所以新型的口服避孕藥其實不太會有變胖的問題。
大腿水腫不在意!檢查竟是高致命「隱形殺手」作祟 7旬翁險丟命
70歲的蕭先生日前因呼吸喘、胸悶到醫院掛急診,急診室主任發現其為可能致命的「雙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趕緊會心臟內科溶栓處理,救回一命。其實,早在病發前幾天,蕭先生就看到其右大腿水腫,明顯比左大腿腫,已有下肢深層靜脈栓塞的現象,但他不以為意,而下肢血塊隨著血管進到2側的肺動脈造成栓塞,差點造成憾事。肺栓塞初期症狀不明顯 低血氧表徵一次看彰化醫院急診室主任黃鎧翊表示,肺栓塞的臨床症狀常不明顯,一開始難以發現,卻有高致命性,被稱為「隱形殺手」,主因是心臟通往肺動脈的血管突然被血塊或組織碎片等形成的栓子阻塞,導致肺臟血液灌流不足,出現低血氧等症狀,身體表徵包括呼吸困難、呼吸急促、肋膜性胸痛、咳嗽、腿部水腫等。下肢深層靜脈栓塞所致 一般好發左腿彰化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翰指出,造成蕭先生肺栓塞的原因是右腿下肢深層靜脈栓塞,血塊從下肢經血管進入肺循環,掉到兩側肺動脈,進而造成肺部栓塞。一般好發在左腿,本起個案在右腿比較少見,個案脫離險境後再加詢問,蕭先生才說前幾天就覺得右腿比較腫,以為是循環不好的水腫,沒有當一回事,在急診時也沒有想到要說明此事。若蕭先生能在發現水腫時就醫,可能就不用陷於千鈞一髮之境。這些人都是高危險族群 下肢水腫快就醫李翰說,肺栓塞的臨床症狀和心肌梗塞、胸腔疾病相似,稍一疏忽,可能就延誤時機。在臨床上,肺栓塞常來自於下肢深層靜脈栓塞,而下肢深層靜脈栓塞的高危險群是老年人、心臟衰竭、肥胖、長期臥床、惡性腫瘤、靜脈血栓栓塞病史或家族史、使用口服避孕藥或賀爾蒙補充、懷孕或產後時期、中風半側偏癱不良於行的人,另外,若工作需求經常久站也容易使下肢靜脈血液鬱積而形成血栓。李翰提醒,若發現下肢水腫,也不一定是靜脈栓塞,也有可能是心臟衰竭、肝硬化、腎功能不全、腎病症候群等疾病引發,還是要盡快就醫釐清原因。
今世界避孕日…每年約2.3萬未婚女性墮胎 醫籲應與另一半約定「雙重避孕」原則
今(26)日是世界避孕日,根據統計,國內每年約有1.45%、約2.3萬名20至35歲未婚女性人工流產。專家提醒民眾,計算安全期、體外射精、沖洗陰部等都算是高風險避孕行為;若無生育計畫,應與另一半約定「雙重避孕」原則,即男性全程使用保險套,且女性每天規律服用常規事前避孕藥。國內一項針對18至35歲女性的最新調查發現,目前僅35%女性服用事前避孕藥。台灣婦產身心醫學會理事長張芳維表示,高達86%女性靠保險套避孕,並有35%同時選擇計算安全期、34%採體外射精等高風險方式避孕。張芳維表示,國健署建議的有效避孕方式有保險套、口服避孕藥、子宮內避孕器、避孕貼片等。雖避孕效果無法達百分之百,仍有一定作用,安全期和體外射精則非建議避孕方法。另一「NG」避孕方式是「物理方法」,例如意外遇到保險套破洞、體內射精等,平均每5人就有1人以水沖洗陰部緊急處理。專家表示,若因錯誤避孕方式導致非預期懷孕,恐招致更大身心壓力。國外研究顯示,女性意外懷孕至人工流產前,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比有生育規畫的女性高出2.5倍;其他研究也顯示,有40至45%女性會出現焦慮症狀,約20%女性有憂鬱症狀。雖然流產後心理痛苦會減輕,但高達30%女性1個月後仍會遇到情緒問題。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奇美醫院婦產部部長蔡永杰建議,應與另一半約定「雙重避孕」原則,即男性全程使用保險套,女性每天規律服用常規事前避孕藥,讓愛愛不再提心吊膽賭「孕氣」。
每年逾2萬名女性人工流產 「3大NG行為」恐影響未來懷孕率
非預期懷孕造成的流產人數居高不下!國健署統計指出,國內20-35歲未婚女性人工流產年發生率約1.45%,以人口數推估平均每年有2萬3千名女性進行流產處置,可能還有未登錄的黑數難以計算,恐留下心理創傷!欲解決非預期懷孕問題,目前醫界建議最有效的方式是「雙重避孕」,即為女性規律服用事前避孕藥、男性全程且正確使用保險套。然而,台灣一項針對18-35歲女性的最新避孕認知與行為網路調查發現,因擔心服藥會傷害卵巢子宮、水腫、噁心,或出現情緒低落等副作用,目前僅3成5女性採用服用事前避孕藥的方式避孕。更有超過1/3的女性以計算安全期、體外射精等高風險方式進行避孕。甚至在體內射精意外發生後,試圖採用水沖洗陰部的方式緊急處理。台灣婦產身心醫學會理事張芳維醫師表示,最新網路調查顯示18~35歲女性的避孕認知及行為仍有改善空間,提醒若無生育計畫,應避免高風險避孕行為,也整理出以下3大NG行為:NG 1:避孕賭孕氣,交給命運來安排?女性主要使用保險套避孕(86%),並同時選擇計算安全期(35%)、體外射精(34%)等高風險方式避孕。張芳維醫師提醒,國健署建議之有效避孕方式有:保險套、口服避孕藥、子宮內避孕器、避孕貼片等,雖避孕效果無法達百分之百,仍有一定作用,安全期和體外射精則非建議避孕方法。臨床建議最有效的避孕方式則為「雙重避孕」,即為男性全程戴保險套、女性服用常規避孕藥。NG 2:不小心體內射精,還有物理方法可處理?若不小心發生保險套破洞、體內射精等意外時,雖然有66 %女性會盡速就醫諮詢、64%服用事後避孕藥補救;但調查也發現,平均每5位女性就有1位用水沖洗陰部的錯誤方式緊急處理。 NG 3:事後和事前避孕藥都一樣,只差服用時間點不同?調查也進一步指出,高達64%女性選擇服用事後避孕藥補救,卻有過半數人不清楚兩者差異;張芳維醫師提醒,雖然前後藥物成分相似,但事後藥的高劑量荷爾蒙恐引起強烈副作用,長期服用也可能亂經、影響日後懷孕機率。張芳維醫師表示,雖然目前醫界建議最有效的避孕方式為「雙重避孕」,但根據最新網路調查統計,台灣事前避孕藥使用率不到5成(35%),與歐美國家相比仍偏低(德國54.3%、法國50.5%);女性對於事前避孕藥的常見迷思(如:長期服用會傷害卵巢子宮),恐讓自己失去避孕自主權。張芳維醫師提醒,因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採用錯誤避孕方式,若非預期懷孕恐招致更大的身心壓力。國外研究顯示,女性在意外懷孕至人工流產前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有生育規劃的女性高出 2.5 倍;其他研究也顯示,女性因意外懷孕要人工流產前,40-45% 的女性會出現焦慮症狀,約 20% 的女性則有抑鬱症狀。流產後心理痛苦會減輕,但高達約 30% 的女性在一個月後仍會遇到情緒問題。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暨奇美醫院婦產部部長蔡永杰醫師提醒,女性應掌握避孕自主權,避免意外懷孕造成身心傷害。蔡永杰醫師進一步說明,針對過去常見的避孕藥副作用疑慮,現已有使用「天然雌激素」的事前避孕藥能選擇。事前避孕藥依照黃體素種類分為四代,第四代複合式口服避孕藥並不會造成子宮內膜異常增生,停藥後也可恢復排卵。併用的黃體素,也不會增加體重。再者,因新型雌激素具有選擇性作用機轉,預期可降低乳房不適等症狀。第四代Plus避孕藥則改為使用天然雌激素E4,E4為女性孕期間由胎兒肝臟所分泌,現有技術已能透過植物萃取合成。不僅能保留第四代口服避孕藥的益處,還能降低靜脈栓塞副作用,提升安全性。
台灣未核准!如私購美國非處方口服避孕藥 食藥署:可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於13日宣布核准第一款非處方口服避孕藥,最快明年初可在美國一般藥局、超市、網路門市購買。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昨日表示,由於國內並未核准該款藥品,民眾若透過電商、代購或親友協助等方式取得該款藥品,依《藥事法》可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目前避孕藥在台灣皆為處方用藥,須由醫師開立處方箋後使用,但不少民眾為求方便,直接向藥局購買使用。婦產科醫師何信頤觀察到,不少女性經由門診諮詢後自費開立避孕藥,通常就不會再回診拿藥,可能是自己在外面管道購買,除非是有調理月經、更年期治療等就醫需求,才會固定回診。根據《藥事法》第50條規定,藥局未經醫師處方調劑、供應處方藥品給民眾,可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200萬以下罰鍰。食藥署提醒,處方藥需經醫師診斷後開立處方,再將處方箋交付藥師調劑,民眾切勿自行購買,以免受傷害又無法適用藥害救濟制度。婦產科醫師郭安妮提醒,使用避孕藥有禁忌,例如肝腎功能、有血栓病史、抽菸、35歲以上、有腫瘤病史、不明原因出血等,都不適合使用避孕藥,經醫師開立藥物後,用藥過程如出現經血量過少、不正常出血等問題,也建議要回診檢查。美國這一款非處方口服避孕藥,接下來是否會向台灣提出申請?陳惠芳指出,目前尚未收到藥商申請藥品查驗登記,之後如果在台灣核准,也不見得會列為非處方用藥,會依台灣實際經驗和國情斟酌。陳惠芳提醒,民眾若在網路上購買未經國內核准的藥品,依《藥事法》第82條規定,製造或輸入偽禁藥,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億元以下罰金;第83條規定,明知為偽禁藥,而販賣、供應、調劑、運送、轉讓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5000萬元以下罰金。
美國FDA批准首款非處方避孕藥 台灣暫不跟進
外電報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13日宣布核准首款非處方口服避孕藥,最快明年初可在一般藥局、超市、網路門市購買。國內婦產科醫師認為,此舉代表女性取得更多主導權,但年長、吸菸或有血栓病史的人須謹慎用藥。目前台灣仍將口服避孕藥列為處方藥,須經醫師開立處方箋後使用。美國FDA核准第一款非處方避孕藥「Opill」,由愛爾蘭藥廠「百利高」(Perrigo)生產,一組含有28顆藥丸,每天需服用1錠。FDA指出,美國每年610萬例懷孕中,將近一半是意外懷孕,而非處方避孕藥Opill可能有助於減少意外懷孕的數量及其潛在負面影響。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系主任洪泰和認為,口服避孕藥是女性具有主動權的避孕方式,若不需經醫師處方使用,女性將享有更多主導權;但仍建議使用前經由專業諮詢了解成分、可能的副作用,或是研讀藥品上的相關資訊,不宜盲目購買使用。FDA指出,Opill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不規則出血、頭痛、頭暈、噁心、食慾增加、腹痛、痙攣或腹脹。洪泰和指出,口服避孕藥成分大多是雌激素和黃體素,過去大家擔心水腫、體重增加、不規則出血等副作用,近年來新藥大多採低劑量,副作用發生率較低,但仍有增加血栓、中風的風險,尤其年紀較長、有吸菸習慣或有血栓病史的人應謹慎使用。外電報導,部分南美洲、亞洲和非洲國家已可購得非處方避孕藥,英國於去年通過,美國則緩步跟上。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祕書長、馬偕醫院一般婦產學科主任黃建霈表示,各國對於口服避孕藥規範不同,美國應是看到充足的科學證據支持其安全性,才會核准為非處方藥。口服避孕藥在台灣目前屬於處方用藥,須經醫師開立處方箋使用。黃建霈認為,口服避孕藥走向「非處方」是趨勢,由於在美國就醫不如台灣方便,掛號看婦產科需要久候,非處方藥需求較高;反觀台灣醫療可近性高,女性若有避孕需求仍建議就醫諮詢,由醫師依個人狀況開立合適的口服避孕藥。
美FDA批准首款「非處方避孕藥」 預計2024年初上市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於美東時間13日批准了首款不需處方箋,就可以在藥妝店、便利商店、雜貨店及網路購買的口服避孕藥「Opil」,這種僅含孕激素(progestogens)的避孕藥預計將在2024年初正式販售,有望在美國最高法院於去年推翻保障女性墮胎權的「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後,為消費者提供一項全新的避孕選擇。據CNN的報導,FDA藥物評價與研究中心主任、醫學博士卡瓦佐尼(Patrizia Cavazzoni)指出:「這項舉措標誌著非處方每日口服避孕藥,將首次成為數百萬美國民眾的全新選擇。若按照指示使用,每日口服避孕藥不僅相當安全,還比目前在市面上販售的任何非處方避孕方法更高效。」報導聲稱,全美每年610萬個懷孕案例中,有近乎一半是意外懷孕(unintended pregnancy),因此非處方避孕藥Opil的使用,將有助於減少意外懷孕的數量及其潛在的負面影響。對此,Opil的製藥商Perrigo在一份聲明中表示,FDA的批准不但是一項重要里程碑,更是「女權的一大躍進。」非處方藥品生產商Perrigo的副總裁韋爾格林(Frederique Welgryn)也指出,Opil的零售價格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公佈,「我們將努力確保每個有相關需求的消費者負擔的起這款避孕藥。」Perrigo也指出,Opil應在每天的同一時段服用,這對避孕的有效性相當關鍵。此外,Opill最常見的副作用則包括不規則出血、頭痛、頭暈、噁心、食慾增加、腹痛、痙攣或腹脹。 值得注意的是,曾經罹患過乳腺癌的族群不得使用Opil,且罹患過任何其他形式的癌症患者也應該在使用前諮詢醫師。與此同時,Opill也不應與其他激素避孕產品一起使用,例如他牌口服避孕藥、陰道環、避孕貼、皮下埋植劑、避孕針或宮內節育器。Perrigo還提醒,Opil不能做為緊急避孕藥使用,也不能讓完全無保護措施的性行為避免懷孕。
科學家研發男性避孕藥可抑制精子活力 未來有望進行人體試驗
科學家近期研發出一種非激素男性避孕藥,可阻止精子游動。在實驗室小白鼠身上實驗過後證明,它可使精子至少停止活動幾個小時,時間長到足夠阻止它們到達卵子,在事前服用,可降低24小時的生育能力。女性口服避孕藥是以賀爾蒙打亂月經週期,過去也曾設法研發出利用男性賀爾蒙睪固酮的避孕藥,但會導致使用者變胖、罹患憂鬱症等副作用。甚至造成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進而升高心血管疾病風險。紐約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科學家近期研發出1種藥物,有望解決男性口服避孕藥難題。據了解此種口服藥物針對控制精子游動的一種稱之為「可溶性腺苷酸環化酶」(soluble adenylyl cyclase,sAC)的細胞訊號蛋白做干涉。實驗發現,此種「TDI-11861」sAC抑制劑可降低小白鼠和人類的精子活力。而精子活力是精子功能的關鍵性指標。研究人員還指出,這種藥物生效得很快,在30至60分鐘內就抑制了小白鼠的精子,並在2.5小時內保持100%有效。3小時候,一部分精子已恢復活力,24小時候,小白鼠幾乎恢復了全部的生育能力。科學家表示這種男性口服避孕藥的優勢之一是不會破壞睪固酮,也不會引起任何男性賀爾蒙缺乏症的副作用,未來實驗人員將會進一步將實驗轉移至兔子身上,最後再用於人體實驗。而這次的研究結果也發布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聖誕節跑趴狂歡嗨整夜 醫呼籲:做好雙重防護避孕
隨著疫情趨緩人潮回流,許多年輕人摩拳擦掌,準備迎接聖誕夜及跨年晚會到來!不過,婦產科醫師提醒,年節氣氛濃厚,年輕人狂歡之餘也要記得保護自己,做好雙重防護避孕,避免意外懷孕後悔莫及。算安全期卻意外懷孕 吃事後避孕藥還二度中獎 一名今年20歲的小莉(化名),二年前認識一名大學男生,雙方交往不久就發生性關係,本以為計算安全期可以避孕,沒想到近幾個月月經一直沒來,一開始以為只是亂經,沒想到醫院檢查竟被醫師告知已懷孕20週,在母親逼問之下,小莉才道出男方是一名網友,為了不耽誤課業,也沒有結婚計畫,最終選擇終止妊娠!讓小莉不明白的是,第二次明明男生有使用保險套,自己也在事後第二天吃了事後避孕藥,為何還是「中獎」了?保險套全程戴好戴滿 事後避孕藥不宜頻繁服用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陳奐樺醫師表示,許多年輕人對避孕仍充滿迷思!例如計算安全期及體外射精等避孕方式的失敗率相當高,目前已經不是醫學界建議的避孕方式。保險套雖然是男性的主要避孕方式,但容易因摩擦或使用不當影響避孕效果,加上射精前就有精蟲排出,若沒有全程戴好戴滿,避孕成功率大約只有八成五。陳奐樺醫師說,許多女性認為每天吃常規避孕藥很麻煩,因此選擇發生性行為之後再吃事後避孕藥。其實事後避孕藥是緊急情況才使用的避孕方式,因為含有高劑量的黃體素,藉由延遲排卵達到避孕效果,但如服用時卵子已經成熟排出,就沒有避孕效果,另外過度頻繁使用還可能出現亂經現象。第四代黃體素 常規避孕兼具調經效果陳奐樺醫師指出,隨著醫學進步,目前口服避孕藥已發展到第四代,透過每天規律服用控制卵巢排卵,達到避孕效果。相較傳統避孕藥,新型口服避孕藥副作用大幅降低,僅少部分人初期服用時會有輕微頭痛或噁心,但症狀通常不到一週就能改善。另外口服避孕藥還具有調經效果,同時也能改善青春痘問題。建立「雙重防護」正確避孕觀念 還可以避免性病陳奐樺醫師再次強調,「雙重防護」避孕是目前醫界認為避孕成功率最高的方式,男性全程且正確使用保險套,女性則服用常規避孕藥,避孕效果可達到99%以上,而且有效預防性病發生。民眾可多加利用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建立的「避孕諮詢室」網站(https://www.beok.org.tw/),除了提供正確避孕資訊外,也特別規劃避孕諮詢地圖,使用者可迅速查尋到附近「3分鐘衛教認證藥局」或「避孕諮詢診所」,透過專業人員提供正確的避孕諮詢。
保險套避孕失敗率高達10% 原因出在「射精前才使用」
女生要好好愛自己、重視自己健康的口號每年都在提倡,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時代的進步加上科技日新月異以及資訊的快速傳播,現代人對於結婚生子已有不同的想法。根據行政院公布「2022年性別圖像」顯示,國內中高齡女性勞動力參與率達到52.3%、創下近10年新高,其中女性立委占比逾四成,創下歷史新高,甚至是亞洲第一。近年來女性主義抬頭,相較於過去,台灣女性較勇敢表達自己意見,對於掌控身體自主權的比例也逐漸提高,許多女性認為她們本來就應該擁有自由掌控自己身體的權利,選擇自己要的美好生活,包含避孕方式。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前副理事長王孫斌醫師說,隨著性觀念的開放,門診上避孕的需求也隨之增加,但目的都是為了避免生出不被期待的孩子,還有因為意外打亂的人生計劃。除了加強性教育的觀念之外,對於避孕觀念的建立以及選擇適合自己的避孕方式也是勢在必行。常見的避孕方式有很多,除了大眾最熟知的保險套之外,還有口服避孕藥、安裝子宮內避孕器以及結紮手術。王孫斌醫師表示,許多人的避孕觀念還停留在使用保險套避孕就可以萬無一失,但實際上保險套的避孕失敗率高達10%,原因是許多人並未全程佩戴保險套,僅在射精前才戴套。美人魚時尚婦產科診所院長郭安妮醫師指出,口服避孕藥現已發展至第四代,相關副作用大幅減輕,但口服避孕藥需每天服用,若忘記服藥可能伴隨著非預期的懷孕,因此體內避孕器逐漸成為現代女性的偏好的選擇。子宮內避孕器的避孕原理主要是引起子宮內膜變化,干擾受精卵著床而達到避孕目的。目前台灣普遍的子宮內避孕器可分為含銅避孕器、含荷爾蒙藥物避孕器及新一代3D避孕球三種。皆需至婦產科由專業醫師安裝,安裝過程簡易,避孕效果佳,屬於較便利的避孕方法。子宮內避孕器雖然較方便,卻不減其避孕效果,避孕成功率在所有避孕方式中是最高的。王孫斌醫師表示,新一代3D避孕球來自以色列,和其它傳統子宮內避孕器2D構造不同,此避孕球是專為符合子宮內3D空間而設計的裝置,對稱的球形,去除鋒利邊緣,裝置過程大幅減少疼痛與降低出血機率,且寬度只有傳統子宮內避孕器的二分之,小於一元硬幣,大幅降低放置體內的不適感。而此避孕球的另一大特點,是採用鎳鈦合金記憶金屬,與心臟支架材質相同,彈性較高、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不含任何荷爾蒙,裝置後擁有高達99%且長達五年的避孕效果。王孫斌醫師提醒,有避孕需求的民眾最好還是親自到診所,經由專科醫師諮詢,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避孕方式才是最安全與正確的方式。
長新冠索命1/無慢性病!32歲男「突爆心律不整」 醫示警:9月後恐掀高峰
新冠疫情後遺症「長新冠」(染疫後3~5個月仍有許多不適症狀),成了全球新困擾。荷蘭8月間一項研究顯示,每8位確診成人就有1人出現,引起全球醫界重視,台灣一名醫師告訴CTWANT記者,「長新冠引發的心血管疾病恐成為索命關鍵,一位32歲男子就差點丟了小命」,專家也警告,「9月長新冠人數將進入高峰!」此篇荷蘭表於國際知名期刊《刺胳針》的研究,分析7.6萬名成年人中,將4231名確診者與8462名非確診者進行配對,結果發現,大約1/8確診者出現長新冠症狀,包括呼吸困難、胸痛、疲倦等。台灣20歲以上確診者有385.3萬人,若依此數據估算,應該有48萬名成年人受長新冠之苦。「要特別注意心血管疾病!」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新冠確診者在染疫後3個月內發生持續性症狀或後遺症長達2個月以上為「長新冠(Long COVID)症候群」,目前統計全球約有1至2成感染者在病毒急性感染康復後會有此現象。「近期美國研究發現,確診12個月後會增加以下併發症機率,心血管併發症約有4.5%,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包含心肌梗塞、中風、總死亡率)約為2.3%,心律不整約為2%(其中超過半數為心房顫動),缺血性心臟病約為0.7%(當中7成3為急性冠心症,而4成為心肌梗塞),腦血管病症約為0.5%(當中7成為中風)。」32歲的黃先生便是這樣的例子,身體健康的他,過去沒有任何慢性病史,今年5月中旬確診新冠肺炎後,除了常見的呼吸道症狀外,也併發胸悶、心悸、喘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幾近暈厥。陳玠宇說,「由於症狀愈來愈嚴重,黃先生趕緊到心臟內科求診,檢查發現併發嚴重心律不整、心室頻脈,發作持續時間長達將近20秒,差點危及性命,後來經醫療處置及藥物調控後,心肺症狀才逐漸改善。」美國研究顯示,感染新冠病毒後心血管風險會大幅增加,以18~64歲族群為例,心律不整機率會增加1.7倍。(示意圖/123RF)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研究顯示,18~64歲確診者併發心律不整的機率增加1.7倍、肺栓塞增加2.1倍,65歲以上確診者則分別是1.5倍、2.2倍。肺栓塞是指肺動脈的血液因堵塞而無法流通,阻塞物的來源可能為血栓、腫瘤、空氣、脂肪,塞住之後病人常會有喘、胸悶、胸痛、咳血等,猝死率可達10%。陳玠宇表示,想預防心血管併發症,確診後可抽血確認有沒有心肌炎或是否有血栓,且血栓可能發生在腳部或心臟,因此在感染病毒後如果腳有水腫,甚至壓了會痛,就要小心是深層靜脈栓塞,這可能造成心血管併發症,例如肺栓塞,嚴重恐致命。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急診科醫師楊博州則表示,「近來明顯發現肺栓塞患者增加,可能與疫苗有關」,雖然AZ產生血栓機率只有百萬分之2-5,但畢竟急診室是一個濃縮區域重症病人的地方,搶打疫苗後肺栓塞病人才增加,所以猜測應該有所相關。楊博州提醒,由於下肢靜脈血栓常是肺栓塞來源,所以開刀、久臥久躺、慢性心臟衰竭、惡性腫瘤、生產後或懷孕婦女、口服避孕藥、肥胖、抽菸等患者應注意其下肢血液循環避免血栓生成、出現下肢腫痛合併呼吸喘的症狀出現時應及早就醫。
10歲妹每天吞避孕藥…「血疙瘩塞鼻腔」憔悴模樣曝 母淚揭原因:隨時會死
大陸10歲女童小雅(化名)去年被查出罹患白血病,在醫生建議下,必須每天口服避孕藥推遲經期,至今已有8個月,否則可能引發大量出血,嚴重恐有生命危險。小雅媽媽朱嬌透露,女兒經歷了6次化療,目前每隔2、3天就要輸一次血小板,「孩子是我的心頭肉,只要有一點希望,當媽媽的定會竭盡全力」。《紫牛新聞》報導,小雅是河北滄州人,去年8月中旬突然發高燒,治療了5天才好轉,但出院不到1週再次發高燒,打退燒針也無法控制病情。在醫生建議下,朱嬌帶著女兒到天津的大醫院檢查,不料竟被檢查出疑似白血病,讓她崩潰直呼「不可能,家中的親戚朋友都沒有得過這種病,小雅怎麽會得這種病呢?」冷靜下來後,朱嬌望著檢查報告,不得不接受現實,並辦理了住院手續,經過骨髓穿刺,最終小雅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雪上加霜的是,小雅的治療過程並不順利,第一次化療時引發鼻子感染,鼻腔裡的黑色血疙瘩一天比一天大,最後整個臉都是腫的,眼睛睜不開,嘴唇往外翻,讓朱嬌心如刀割。生病前的小雅清純可愛。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小雅的身體有所好轉,但另一個更緊迫的問題接踵而至。被查出患有白血病4個月前,小雅來了首次例假,醫生說「由於血液中的血小板僅為10幾(部分醫院血小板計數參考範圍下限約為150),小雅來例假的時候,很有可能會造成大出血,嚴重的話隨時會有生命危險。」醫生建議,小女孩需要每天口服避孕藥控制例假周期,朱嬌擔心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不良影響,「我特別不能接受,她畢竟是女孩子,長期服用避孕藥肯定對身體有傷害。」無奈醫生卻直言,「這是目前唯一的解決辦法,你得想想孩子現在的情況,如果沒有了生命,還需要考慮以後的事情嗎?」無計可施下,朱嬌不得不聽從醫生建議,但剛開始吃避孕藥時,小雅並不願意,且時常出現乾嘔現象,更令人心疼的是,女孩並不知道自己服用的是避孕藥。朱嬌哽咽表示,她不敢對孩子說實話,為了陪伴小雅,自己辭去了工作,先後花了20多萬元,「孩子是我的心頭肉,只要有一點希望,當媽媽的一定會竭盡全力。」
「男性口服避孕藥」成功率99%、副作用小 最快年底人體實驗
女性在避孕方面有很多選擇,包括避孕藥、貼片以及子宮內避孕器等,不過在未來,男性也有可能承擔預防懷孕的責任。科學家近日報告了一種非荷爾蒙避孕法的男性口服避孕藥,在老鼠身上成功率99%,且無明顯副作用。《eurekalert》報導,研究人員在美國化學學會(ACS)的春季會議上展示他們的研究結果,目前男性只有兩種有效的節育選擇,使用保險套或進行輸精管結紮手術;保險套是一次性的且容易失敗,相比之下,輸精管結紮手術被認為是男性絕育的永久性形式。然而進行輸精管結紮手術後,雖然還是有機會可以逆轉,但逆轉手術費用昂貴且並非每個人都能成功。因此,科學家們一直以來努力開發一種有效的男性口服避孕藥。而臨床大多數都是針對男性荷爾蒙睪固酮的男性避孕藥去研發,但這可能導致體重增加、憂鬱症或低密度脂蛋白增加,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為了開發非荷爾蒙避孕法的男性口服避孕藥,研究人員針對一種稱為視黃酸受體α(RAR-α)的蛋白質進行研究。他們發現了一種化合物,命名為YCT529,它對RAR-α的抑制作用幾乎是RAR-β和-γ的500倍,當給雄性老鼠口服4周時,YCT529顯著減少了精子數量,並且在預防懷孕方面有99%的有效性,且沒有任何可觀察到的副作用,而老鼠在停止接受該化合物後4-6周可以再次生下幼崽。研究人員表示,YCT529將於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開始在人體臨床試驗中進行測試,「因為很難預測在動物研究中看起來不錯的化合物是否也會在人體試驗中取得成功,我們目前也正在探索其他化合物。」他們希望,可以順利實現難以捉摸的口服男性避孕藥。
朱芯儀罹乳癌!連續17年奪「發生率冠軍」 6大警訊要當心
藝人朱芯儀驚爆罹患乳癌,由於已經擴散至淋巴,所以是乳癌二至三期。「乳癌」是國內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已經連續17年蟬聯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108年最新資料更顯示,乳癌已成為女性致死癌症排名第三名,而且跟前一年相比,是所有癌症中發生率增加最多的冠軍。隨著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西化的改變,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早,約在45~64歲之間,但近年來也開始有年輕化的趨勢。根據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官網,沈彥君醫師表示現在乳癌的治療相當進步,若能透過定期安排檢查,包括超音波、X光乳房攝影或零輻射磁振造影(MRI),及早發現早期乳癌病灶及接受正規治療。乳癌5年整體存活率可高達85%,其中0~1期高達95%以上,第2期也可達89%,只要好好接受治療,有極高的存活率。乳癌的危險族群如下,未曾生育、哺乳或高齡產婦、有乳癌家族病史者、長期使用口服避孕藥、偏好高熱量油脂飲食者、初經較早或停經較晚的女性,體型肥胖、中年發福者。但這也並非絕對,例如朱芯儀就並非危險族群,卻依舊罹患乳癌,因此女性朋友要特別注意以下6大警訊,若有任何一項就要趕緊就醫,並要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才能及早把握治療時機。1. 乳房疼痛。2. 乳頭出現不明分泌物,甚至分泌物中帶血。3. 乳房大小不一或形狀改變。4. 乳房的皮膚出現橘皮、發紅潰瘍等異狀。5. 乳頭凹陷。6. 乳房或腋下出現腫塊。
險瞎⋯男子視力驟降10倍 眼中風8大危險因子須提高警覺
70多歲的曹老伯(化名)身體還算硬朗,已經從職場退休,有長期的糖尿病與高血壓病史,不過控制尚稱穩定。眼科方面則因為隅角開放型青光眼、白內障而在北市聯醫陽明院區眼科追蹤,以及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而接受過全視網膜雷射光凝固治療。某次於眼科回診,主訴左眼視力變差約兩周。眼科檢查發現右眼最佳矯正視力為0.8,左眼最佳矯正視力則從前次的0.8陡降至0.08,眼底檢查發現左眼有大範圍的視網膜出血,當天立刻安排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檢查,發現左眼視網膜黃斑部發生嚴重水腫。醫師診斷為高度懷疑左眼發生中心視網膜靜脈阻塞(即俗稱之眼中風)合併黃斑部水腫。因此再進一步安排螢光眼底血管攝影檢查。螢光眼底血管攝影檢查發現左眼中心視網膜靜脈以及其所有分支皆發生腫脹、血流延遲填入以及大範圍缺血的現象,因此確診左眼中心視網膜靜脈阻塞。之後立刻安排數次左眼玻璃體內注射藥物治療,大約五到六個月後,左眼眼底出血已逐漸吸收改善,黃斑部水腫也漸次消散。左眼最佳矯正視力緩步回升至0.6,最近一次測量則已回升至0.8以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治醫師張庭嘉說,中心視網膜靜脈阻塞是一種不算少見的眼底血管疾病。依據眼底缺血的嚴重情況,其影響視力程度可以從輕微到嚴重破壞。該疾病發生原理是中心視網膜靜脈從視神經處的篩板要進入眼內時,由於該處比較狹窄,所以如果有血栓形成,則血栓比較容易在該處附近卡住、進而將靜脈堵塞,血流回流不順,造成缺血;或是因為伴行的動脈因動脈硬化而將靜脈管徑壓縮,導致靜脈內血流動力出現不平順的情況。眼中風比較重要的危險因子包括:年紀在50歲以上、男性、高血壓、糖尿病,以及隅角開放型青光眼;其他可能因子還包括有口服避孕藥或是利尿劑、或是有些患者有血液疾病因此導致血液黏稠度上升時,也可能會誘發類似的病況。張庭嘉指出,當中心視網膜靜脈阻塞導致眼內缺血時,眼內將缺氧而刺激血管內皮新生因子大量產生。造成的視力威脅主要透過兩種方式達成,一是血管內皮新生因子刺激形成虹彩新生血管、進而產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另一則是血管內皮新生因子直接誘發黃斑部水腫。針對後者的治療,傳統的治療方式是施行黃斑部雷射或是玻璃體內注射類固醇,但是效果很有限,甚至會引起其他的後遺症。目前醫學界最新的治療主軸,則是在疾病的急性期進行血管內皮新生因子拮抗劑的玻璃體內注射,以便移除過多的血管內皮新生因子,而達到黃斑部水腫吸收的目的,以儘可能保全視力。每次注射的藥效大致可以維持一至二個月,使病患能度過疾病的急性期,減少後續造成視力持續破壞而無法逆轉的情況發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提醒民眾,如果身體有多項危險因子存在,視力又在短期內急遽下降,請儘早就醫,以便在疾病發生的治療黃金期間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
女老師6年前裝避孕器!突冒嚴重副作用:臉爛腹脹想輕生 現況曝光
避孕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戴保險套和口服避孕藥,避孕器也是一種選擇。不過,約旦一名27歲女老師亞絲敏(Yasmeen Dahdah),在6年前裝了避孕器,卻產生極端的副作用,讓她的身體不堪負荷,甚至覺得自己快要不久於人世,還向她最愛的家人告別。根據《每日郵報》報導,亞絲敏在2015年裝了避孕器後,健康迅速惡化,每天不斷和無數種神祕症狀抗爭,包括罹患囊腫性痤瘡、大腸激躁症、極度疲勞、嚴重腹脹,還出現抑鬱症及輕生念頭,她因此被迫退出原本在大學的商業發展課程。亞絲敏裝了避孕器後,突然冒出許多嚴重症狀。(圖/翻攝自每日郵報)亞絲敏透露,裝了避孕器後,她整個人變得非常疲憊,而且情況愈來愈糟,以致於最基本的事情都無法處理,「我以為我得了癌症,還跟家人告別,因為我覺得我就要死了」,即使她什麼都沒做,情緒也相當低落,且處於神情緊張的狀態,「我覺得自己一直被東西刺激,卻不知道是什麼症狀」,不只如此,就連吃東西也出現困難,臉上還出現囊性痤瘡,嚴重打擊她的信心,而且臃腫到看起來像是懷孕,和男友的關係也變糟。亞絲敏拿掉避孕器後,症狀神奇消失了。(圖/翻攝自每日郵報)直到2019年,亞絲敏到醫院要求拆掉避孕器,神奇的是,一拿下狀況立刻好轉,「人們不會相信是避孕器造成的問題,但是當它被取出時,我的身體瞬間鬆了一口氣」,目前她已恢復正常生活,並警告其他女性有關避孕器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