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禁令
」 口罩 疫情 新冠肺炎 王必勝 口罩禁令微博熱搜瘋傳「台灣新冠死亡大增」…他震驚:怎麼沒感覺! 網友揭現狀認了
衛福部疾管署上個月才剛全面解除口罩禁令,宣布醫療院所不再強制配戴口罩,新冠肺炎疫情又見升溫趨勢,不過中國微博熱搜榜上竟出現「台灣新冠重症及死亡病例大增」關鍵字搜尋,讓網友疑惑提問「怎麼沒有太大感覺?」引起一波話題討論。一名網友在PTT貼出「微博熱搜排行榜」的10大新聞話題,其中第9條關鍵字竟是「台灣新冠重症及死亡病例大增」,讓他驚訝直呼「台灣新冠疫情加溫嚴重上了對岸熱搜,怎麼我們沒有太大感覺?這是真的嗎?」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回覆,「其實有,只是大家不會講而已」、「其實台灣新聞也有報」、「一直都有,前幾個月家人又中過」、「我家裡就兩個確診了」、「我家5月才確診。」另外也有人質疑,陸媒又想製造話題模糊焦點,「要掩蓋暴雨淹死人了嗎?」、「看他們熱搜這樣八成地方又有啥災情」、「中國人對本土以外發生的災難敏銳度超高。」事實上,疾管署周二(18日)表示,國內疫情上升且處流行期,上周(6月11日至6月17日)增623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周(6月4日至6月10日)新增329例上升,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周新增38例死亡病例,較前一周新增20例上升,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
免疫負債發威!兒科醫曝「大人小孩全感冒」擠爆診所 看病恐掛不到號
新冠肺炎邁入後疫情時代,國內日前全面解除口罩禁令,進入醫療院所、老人福利機構等場所,不再強制要求配戴口罩,不過隨著口罩解封、天氣進入春夏季節交替,不少民眾出現發燒、咳嗽等感冒症狀紛紛就醫。對此,小兒科醫師陳信宏表示,由於看診病患大量激增,如果民眾「掛不到號」還請見諒。醫師陳信宏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由於新冠疫情解封,無論是大人小孩全都深受「免疫負債」所擾,大小感冒持續找上門,不僅孩童陷入發燒、咳嗽、流鼻水及上吐下瀉等不適迴圈,就連免疫力較高的成人也出現久咳不癒、發燒、酸痛等痛苦症狀,促使求診病患迅速攀升。陳信宏指出,大量病患不停湧入,導致醫師、護理人員、藥師等診所人員忙碌不堪,超時加班已成常態,擔憂醫護體力吃不消,也為了顧及患者的醫療品質,診所決定「限制看診名額」,在此向大家說聲抱歉,「如果門診有滿號、掛不到,還請各位鄉親、支持者見諒。」陳信宏也提醒,如果是長期用藥的患者,記得提早使用手機或網路預約,以確保順利掛號,另外臨時生病的民眾,則可以提早在開診前到現場排隊掛號,或是開診後先來電掛號,以免看診人數額滿無法掛號。
口罩禁令全面鬆綁 相關4大QA一次看
由於先前新冠疫情嚴重,指揮中心規定進入8大類場所必須要戴口罩。而在歷經1265天,疾管署考量國內新冠疫情持續穩定可控,且國際間陸續放寬防治措施,終於宣告解除口罩禁令,調整調整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相關4大QA一次看。指揮中心於2020年12月宣布口罩禁令開始,強制8大場所需要戴口罩,而後隨著疫情逐漸退燒、可控,各場所也陸續鬆綁,僅剩國內醫療照護院所機構是唯一沒有解除的場所。不過疾管署也在5月進行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會議討論,決議於5月19日結束口罩禁令,調整新冠肺炎相關感染管制措施中的民眾,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佩戴口罩建議,並增訂「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Q1:口罩令鬆綁範圍?A1: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從強制佩戴口罩調整為建議佩戴。疾管署決議於5月19日結束口罩禁令。(圖/翻攝自衛福部疾管署)Q2:民眾佩戴口罩時機?A2:1.有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COVID-19)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水、咳嗽或打噴嚏)時,非必要請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如有必要進入,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解後5日內,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2.過去一週內曾與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本身為免疫力低下(如:移植或血液腫瘤等病人)或是具有其他流感、COVID-19重症高風險者、探視或照護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落實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手部衛生,並遵循醫療照護機構內部相關規定或國家防疫政策佩戴口罩。3.本身為免疫力低下(如:移植或血液腫瘤等病人)或是具有其他流感、COVID-19重症高風險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落實手部衛生。4.探視或照護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時,應佩戴口罩並落實手部衛生。5.當醫療照護機構依社區疫情及機構內傳播風險評估,規範應佩戴口罩之管理措施時,應依醫療照護機構規定佩戴口罩。6.當國家防疫政策或主管機關規定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之管理措施時,應依政策規定佩戴口罩。Q3:醫療照護機構工作人員佩戴口罩時機?A3:(一) 工作人員應遵守標準防護措施,照護疑似或感染COVID-19病人應視其執行之醫療照護處置項目及場所,採取適當防護措施與個人防護裝備。並可視疫情風險或實務需要考慮擴大使用呼吸道防護和護目裝備的時機。(二) 醫療照護機構可依社區傳播風險評估與各單位實務現況(如:院內群聚事件、進入高風險單位,實施感染源控制措施,訂定應佩戴口罩之情境與區域管理規範。Q4:無法戴口罩的族群要如何進行防護?A4:2歲以下嬰幼兒或因身體、心理等因素未能佩戴口罩民眾,於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衛生紙遮掩口鼻,使用完畢後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執行手部衛生,降低傳播風險。疾管署也提醒民眾,呼吸道傳染病感染者可能症狀不明顯或生病前即有傳染力,且您不一定知道與您接觸的人是否可能會因為感染流感、COVID-19等呼吸道傳染病而有嚴重的病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遮蓋口鼻,可以防止呼吸道分泌物散播。2歲以下嬰幼兒或因身體、心理等因素未能佩戴口罩之民眾,於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衛生紙遮掩口鼻,使用完畢後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並執行手部衛生,降低傳播風險。疾管署強調,口罩規定鬆綁,民眾生活回歸常態仍應持續落實肥皂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好習慣;並籲請儘速踴躍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
口罩禁令5/19全面鬆綁!黃立民呼籲:前往「醫院4區域」最好戴上
新冠肺炎邁入後疫情時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拍板,自5月19日起全面解除口罩禁令,未來進入「醫療院所、老人福利機構」等場所,不再強制要求配戴口罩。不過,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建議,遇上「4種情況」最好乖乖戴口罩。疾管署昨(8日)表示,考量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穩定可控,且國際間陸續放寬防治措施,經召開專家會議決議,自5月19日起解除口罩禁令,調整「進入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改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針對口罩令全面鬆綁,醫師黃立民提醒,雖然未來不再強制要求配戴口罩,但下列4種情況仍建議配戴口罩,第一、前往像是癌症病患、新生兒或產婦等免疫力較差的族群病房;第二、前往感染科、胸腔科、家醫科等呼吸道科別就醫候診;第三、進入醫院電梯等密閉式空間;第四、前往人潮眾多的醫院美食街。另外,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也在臉書發文表示,口罩令鬆綁的意思是「你還是可以戴」,「像我戴了帥三倍,感染機率也小好幾成,一定是繼續戴的。真是悲哀,這種事情你還得先說明,因為一定會有假裝看不懂的人找麻煩。」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紛紛留言還是會繼續戴口罩,「繼續戴+1,今天上班還有遇到確診跟疑似流感的呢!保護自己阿」、「口罩又不是因應covid肺炎而做的,空污過敏防感冒傳染都很有需要呀」、「出入公共場所還是戴好戴滿」、「口罩戴習慣了~真的不戴也怪怪的!」、「我還有一堆口罩,就算只是為了消耗庫存,也是會繼續戴。」
口罩禁令5月19日起全面解除 民眾赴醫院可免戴
疾病管制署今(8)日將召開專家會議,決議從5月19日起解除口罩禁令,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皆改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也就是說,強制戴口罩規範全面解除。國內因應新冠疫情實施的口罩令超過千日,目前僅剩下醫療院所等醫事機構持續列為「應佩戴口罩場所」,目前新冠疫情雖然脫離高原期,處於低點但上下波動,因此口罩令是否再鬆綁才會受到關注。據疾管署表示,因應防治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之應佩戴口罩公告廢止,為建立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配合佩戴口罩之新常態,疾病管制署參考WHO、美國、英國等感染管制措施,在今年5月8日提至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會議討論,調整COVID-19相關感染管制措施中民眾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佩戴口罩建議,並增訂「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調整說明如下:一般民眾(一) 有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COVID-19)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水、咳嗽或打噴嚏)時,非必要請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如有必要進入,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解後5日內,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二) 過去一週內曾與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本身為免疫力低下(如移植或血液腫瘤等病人)或是具有其他流感、COVID-19重症高風險者、探視或照護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醫療照護機構內部相關規定或國家防疫政策佩戴口罩。(三) 2歲以下嬰幼兒或因身體、心理等因素未能佩戴口罩之民眾,於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衛生紙遮掩口鼻,使用完畢後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執行手部衛生,降低傳播風險。醫療照護機構(一) 照護疑似或感染COVID-19病人應視其執行之醫療照護處置項目及場所,採取適當防護措施與個人防護裝備。並可視疫情風險或實務需要考慮擴大使用呼吸道防護和護目裝備的時機。(二) 醫療照護機構可依社區傳播風險評估與各單位實務現況(如院內群聚事件、進入高風險單位),實施感染源控制措施,訂定應佩戴口罩之情境與區域管理規範。(三) 醫療照護機構應有適當的空調通風系統,且應依循廠商建議定期清潔、檢查、維護保養或更換系統相關耗材配件等,確保有效通風,維護室內空氣品質。
旅遊必備小物不只是「乾洗手」,還有這個「壓縮毛巾」、「枕頭香水」也一定要放進行李箱裡!
雖然3月沒有國定假日,但下個月就有連放四天的假期了!已經準備好出遊行程的大家,快檢查妳的隨身行李中,有沒有放入這些聰明小物!「保養型乾洗手」取代酒精不傷手!有沒有發現自從口罩禁令解除後,最近生病率真的是激升!所以如果要到人多的景點出遊時,記得口罩還是要隨身帶,當然也要隨時消毒雙手才行;不過為了避免因為頻繁使用酒精讓皮膚變得敏感又乾癢,小編推薦用「保養型乾洗手」才是首選,像是OGUMA水美媒推出的「積雪草抗菌水潤乾洗手凝露」,裏頭是以70%酒精並結合專櫃級的護手配方-積雪草萃取,在清潔抗菌的同時,也能達到保養雙手的效果,讓手部肌膚就像塗了極清爽的護手霜般柔嫩又細緻,清潔、修護、保濕一次到位!OGUMA水美媒積雪草抗菌水潤乾洗手凝露30ml/780元(圖/品牌提供)塗抹在雙手時還能聞到療癒感十足的柑橘香調,提振妳的好心情。(圖/品牌提供)完全不占空間的「壓縮浴毛巾」潔癖人必備!誰跟小編一樣,因為對住宿的衛生用品清潔程度會有點疑慮,所以每次出門都得自己帶毛巾甚至浴巾?但這樣一來不是超佔行李空間,買一次性的拋棄型毛巾又覺得不夠吸水也不夠環保?別擔心!現在有了J-LIN的「100倍強力壓縮浴毛巾」,不只可以視使用狀況重複使用,更透過厲害的創新技術把浴巾直接壓縮成一塊重量只要65g、毛巾甚至只要12g的超輕巧小圓餅,丟在行李箱裡完全會讓人忘記它的存在喔XD。J-LIN壓縮浴毛巾組/69元(圖/品牌提供)營造睡前儀式的枕頭香水伴妳入眠!現在很多香氛控的人,都喜歡在居家環境中點上自己喜歡的味道,但到了飯店少了香味的陪伴,好像就很難入睡?畢竟也不可能帶一瓶大大的擴香出門XD,其實這時候就是「枕頭香水」出場的好時機!只要挑選鍾愛的香味噴灑在枕頭上,當妳玩了一整天,洗完澡後需要好好放鬆身心靈睡個好覺時,就用枕頭香水幫妳輕鬆營造睡眠儀式感。在AroMart艾樂曼市集可挑選到蘿丹緹多款睡前儀式必備的「枕頭香水」(100ml,原價880元~1,280元)皆享全面66折優惠,為生活增添典雅質感,同時達到放鬆緊繃五感的舒緩功效。(圖/品牌提供)蘿丹緹新登場的浪漫心語系列,以馥郁的玫瑰花香結合清新淡雅的麝香,味道非常療癒幸福,這個系列的枕頭香水也有針對母親節推出7折優惠喔!(圖/品牌提供)
台灣今年「3毒齊發」!醫師曝自救3招:人擠人病毒恐交叉傳播
疫情出現升溫跡象!疾管署示警,類流感與新冠疫情雙夾擊,預估春節前一周將雙雙達高峰,且過完年後恐又會有一波疫情。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及,近期歐美國家開始重啟口罩令,呼籲民眾盡快接種疫苗並戴好口罩。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表示,美國、英國與西班牙等歐美國家,近期紛紛恢復口罩禁令,強制民眾進入醫療院所都要配戴口罩,世界衞生組織也一直警告,流感病毒(Flu Virus)、新冠病毒(COVID 19)及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cal Virus)等感染病例,在全球多國已經攀升了數周,且疫情目前尚未出現減緩態勢。黃軒透露,台灣今年仍需面對流感病毒、新冠病毒與呼吸道融合病毒等「三毒齊發」,呼籲民眾除了接種疫苗外,也別忘了勤洗手、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不要以為,這些呼吸道感染的病毒離開我們很遠,接下來到處人擠人的放假,機場滿滿都是乘客,這些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也會密集交叉,到處都會傳播的。」事實上,疾管署昨(9日)公布,今年首周因類流感就診的人數高達12.3萬人,創下近10年同期最高,且有持續上升的趨勢。至於新冠疫情部分,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國內上周新增515例本土確診病例、48例病歿,寫下近5個月來新高紀錄。
病毒極兇猛!醫驚嘆「病患爆滿」 自己也中鏢連燒3天:記得打疫苗
最近隨著冷空氣南下,天氣瞬間轉冷,許多人因此生病,就連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10月底也中鏢腸胃炎,連續發燒2天,直呼現在的「病毒極為兇猛」,提醒大家公費或自費流感疫苗記得施打。張益豪醫師昨(15日)在臉書粉專《張益豪/免疫學.兒童成長.三官四感醫師》貼出一張醫師朋友的Instagram貼文截圖,笑稱「我身旁醫師朋友的真心告白,不要以為醫師就不會生病。」他續稱,最近2、3個月病毒極為兇猛,他10月底也腸胃炎發燒2天,公費或自費流感疫苗記得施打,而佐劑型流感疫苗適用65歲以上,強調「預防勝於治療。」(圖/翻攝自Facebook/張益豪/免疫學.兒童成長.三官四感醫師)此外截圖中,張益豪的好友醫師也寫道,「能打疫苗還是打比較好,發燒起來真的很不舒服,這次不知道中到什麼,燒了3天,還以為自己又中了新冠。COVID這幾年大家戴口罩都戴習慣了,解封之後口罩禁令也鬆了,流感跟各種呼吸道病毒感染就變多了。」對此,有網友也在張益豪的貼文底下留言,「最近天氣變化大,生病的人也變多了!保重身體喔!辛苦你們了!」而張也回應,生病的人「真的炸多。」
娛樂報報/甜蜜約會夏宇童 孫協志看戲暖男上身
孫協志與小10歲夏宇童交往5年,去年女方終於在小S節目上鬆口認愛,從不避諱同台的2人,過去曾合作綜藝節目《明星許願池》,現在還將攜手主演暢銷國片《海角七號》全新改編音樂劇,打造2人的「愛的結晶」。7月16日,下午約2點,時報周刊CTWANT讀者在國父紀念館,巧遇小倆口到場見習舞台劇演出,散場時手牽手離開,十分甜蜜。7月16日,約下午2點,本刊讀者直擊孫協志與夏宇童現身舞台劇《仁愛路六號》觀眾席,同場還有宋逸民、陳維齡夫妻檔,雖然口罩禁令規定鬆綁,但孫協志仍乖乖戴著口罩,一旁的夏宇童則是大方露出臉蛋,小倆口坐在座位區共享同份宣傳冊,低聲討論內容,看起來十分專注。碰到年長者要入座,孫協志起身並伸出手讓對方攙扶,後排宋逸民夫妻目睹全程。(圖/讀者提供)期間有位置在內側的長輩想入座,孫協志與夏宇童立刻起身讓出走路通道,孫協志還主動伸出手臂讓年長者攙扶,相當暖心。看完舞台劇後,孫協志率先起身,也不在乎身旁滿是觀眾,直接從背後握住夏宇童的手,甜蜜蜜地牽著女方離場,大方放閃。據了解,孫協志與夏宇童將在11月25日登場的2023臺東藝術節上,合作音樂劇《海角七號》造夢者,由孫協志詮釋導演魏德聖,將締造15年票房冠軍背後的辛酸、拍攝秘辛呈現在舞台上,屆時小倆口同台,勢必又會造成一波話題。去年小倆口一起開箱溫泉渡假村,夏宇童直接把孫協志按倒在床。(圖/翻攝自五熊國際Fish5bear YouTube)其實孫協志與夏宇童緋聞傳了多年,多次被捕捉到一起遛狗的甜蜜畫面,但雙方都以「好朋友」相稱,但也不避諱同台,孫協志坦言感情是比較私人的事情,「我比較多創傷,不太習慣聊太私人的事情,希望大家還是著重在工作這件事」。直到去年,2人在粉絲敲碗下,在 YouTube頻台推出限定影片《童協帶你玩 一日限定 粉絲敲碗 一日特別企畫》,沒多久女方上小S節目,在小S詢問下也認了交往孫協志,更讚男生很善良,雖然對方不太會給驚喜,但配合度相當高,2人性格很互補。
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上升 專家分析「景氣仍有隱憂」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昨公布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為63.67點,較上月上升0.49點,調查的6項分項指標中,僅「國內物價水準」下降;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5月適逢母親節,民眾外出聚餐、消費,加上出國人數增加,CCI回升恐怕是短期現象,當前出口表現不佳,聯準會又有升息壓力,景氣前景仍有隱憂。吳大任進一步指出,口罩禁令解除,5月母親節民眾外出聚餐,不少人都感受到餐廳一位難求,又看到旅遊景點人潮絡繹不絕,服務業也有缺工現象,CCI調查是民眾主觀感受,5月CCI反彈,很可能是短期現象。我國景氣呈現外冷內溫,主計總處上周才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至2.04%;吳大任表示,美國4月核心個人消費(PCE)物價指數不降反增、年增率4.7%,6月聯準會升息的機率大增,當美國升息壓力不減,我國出口衰退的影響持續發酵,當廠商接單不順,製造業無薪假將愈來愈頻繁,家庭所得就會受到衝擊,對經濟前景抱持保守態度。6月CCI各項分項指標中,以「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升幅最多,調查結果為110點,增加1.65點,其他如「投資股市時機」、「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等也都上升;唯一下降的指標是「國內物價水準」,調查結果為24.4點,月減2.45點。吳大任表示,4月才調漲電價,廠商轉嫁給消費者的售價,才要開始浮現,加上房價上漲、租屋者的租約陸續到期,房租調漲也會慢慢顯現,下半年通膨壓力不容小覷,不過,受全球景氣低迷影響,吳大任推估下半年進口物價跌,將略為抵銷國內物價上漲壓力。
5月消費信心指數回升「物價指標」連2跌 學者:下半年景氣保守看待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台經中心)今(29日)公布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回升至63.67點,月增0.49點。6項調查指標中,投資股市時機、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購買耐久財等5項上升,僅物價下滑。其中,物價指標不僅連2跌,更創2008年11月以來新低,超過99%民眾認為未來半年物價將小幅或大幅上漲,反映民眾對通膨預期仍不輕。台經中心指出,本月各項分項指標中,上升幅度最多的是「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調查結果月增1.65點至110點,而上升幅度最少的是「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調查為26.8點,僅上升0.1點;唯一下降的指標是「未來半年國內物價水準」,調查結果月減2.45點至24.4點。另外,「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月升2.05點至105.35點,創去年7月以來高點。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分析,從平均地權條例到央行接連升息,都對房市有抑制效果,民眾期待房市修正之下、未來半年價格可望鬆動,適合進場,指標因而走揚。不過,主計總處才剛下修今年全年GDP預測值至2.04%,勉強保2;國發會公布的4月景氣燈號也連續第6個月亮藍燈,反映消費信心的CCI卻逆勢走揚。對此,吳大任指出,CCI看似與當前經濟情勢相反,其實只是反映疫情解封、消費升溫的短期效應。吳大任接著說明,疫情解封加上口罩禁令解除,國人聚餐、出遊、出國等活動增加,催生消費熱度,服務業甚至有缺工現象,使得民眾主觀感受認為景氣不錯,因而帶動5月CCI各項分項指標如國內經濟景氣、就業市場等表現。不過吳大任對於台灣經濟前景仍持保守態度。他解釋,景氣外冷內溫,出口持續衰退的影響還在發酵,且短期不會好轉;廠商接單不順利的情況下,製造業接下來可能凍結人事、甚至放無薪假,下個月又是畢業季,預估後續就業指標不太樂觀,家庭所得也會受影響。「到了下個月、下半年,會慢慢反映台灣經濟衰退的影響」。
娛樂報報/48歲施易男超凍齡 揪李明川與3女憶青春
48歲男星施易男有「凍齡男神」之稱,近年他因拍戲接觸甜點世界,較少曝光於螢光幕。5月9日晚間,時報周刊CTWANT目擊施易男與大學同學聚餐,同校與他交好的李明川人也在場,一行人吃飽喝足仍有聊不完的話匣子,看得出交情甚佳。吃完飯,一行人站在餐廳外等待同夥上廁所。(圖/本刊娛樂組)9日晚間,本刊在松菸一家中式餐廳發現施易男與李明川與3位女性共進晚餐,一行人吃吃喝喝到晚上約9點初頭,由一位女性帶路走出餐廳,感情相當好的他們,並沒有立刻分道揚鑣,而是等待彼此上完廁所才一起離開。雖然已聚餐閒聊多時,但他們依舊話家常,甚至討論到口罩禁令規定鬆綁,在室內無須佩帶口罩話題,不過一群人中,只有李明川選擇不戴,一旁將口罩戴好戴滿的施易男,即便口罩罩住下半臉,僅露出眉眼,但他身穿灰色上衣、背著黑色背包,頗有年輕學生的氣息,保養得宜,也令人不禁好奇他的養肌之道。施易男公開與大學朋友在工作室的合照,一邊回憶青春時光。(圖/翻攝自施易男臉書)事後,施易男在社群網站曬出聚會合照,透露當天是大學聚會,原本李明川想邀約大家到70坪新家聚會,礙於大夥時間喬不攏,改到餐廳聚餐。看到許久不見的老朋友,施易男頗有感觸地說,「時光飛逝歲月如梭~看到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是最重要的!也謝謝大家利用聚餐的名義替我慶生啦!」他更透露結束松菸行,一行人還到他的甜點工作室參觀,「每一個人的人生和生活都有著不同的變化,但唯一不變的是那顆最初的心!又見到大家真好!彷彿又回到大學時期無憂無慮的學生時代。」
重新學習「怎麼笑」 口罩解禁日本「微笑補習」學員暴增4.5倍
習慣與口罩相處長達三年之久,一些日本人開始求助於專業的「微笑導師」,以重新學習如何綻放出燦爛又不顯得尷尬的笑容。自從疫情趨緩,官方取消口罩禁令之後,「微笑教育」成了一種新興產業,相關業者更表示,相較於去年同期,今年報名補習的學員人數更增加了4.5倍。據《朝日新聞》、《東海電視台》(東海テレビ)、《衛報》(The Guardian)等媒體報導,這樣的課程在女性中尤其受到歡迎。微笑教育公司「笑顏育(Egaoiku)」的創辦人川野惠子表示,「隨著戴口罩成為常態,人們微笑的機會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多人對此產生了複雜的情緒」而她也希望,民眾能夠為了身心健康而花時間有意識地去微笑。因為戴了三年的口罩,臉部肌肉的運動量減少,很多人表情變得僵硬,所以「微笑教育」的參與者需要在面部肌肉訓練上下功夫。他們會被要求手持鏡子,並平舉到和眼睛齊平的高度,再按照講師的指示做出一些誇張表情。川野惠子同時也是指導過4千多名學員的微笑講師,在近期一次於橫濱舉行的講座上,她對學生說道,「只有表達出來,微笑才是微笑。即使你想笑得開心,如果你沒有表情,你的聽眾也無法理解」。不少參加過的學員對於這樣的課程感到滿意,紛紛表示更加認識了自己面部肌肉、臉部變得緊緻,彷彿回到了戴口罩前的生活,也使得自己重新想起了在公共場合微笑的重要性。
新冠疫情降級? 陳建仁明赴指揮中心討論後公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抗疫至今,屢創佳績,國內的疫情比之前預估的狀況還要穩定,並沒有因為邊境開放,而導致國內新冠肺炎確診數有波動。日前就有網友好奇提出是否指揮中心要解編以及新冠疫情的降級,當時衛福部官員表示,已經將報告及建議給行政院了,最終的決定權在行政院,今天指揮官王必勝也證實明天行政院長陳建仁會到指揮中心和專家及官員討論。中央疫情指揮中心2020年時為了新冠肺炎而啟動,但病毒的傳播力超乎預期,不久後行政院就將指揮中心調升成二級開設,COVID-19確診數並沒有因此受到控制,反而一直往上增加,同年的2月27日指揮中心再度上調成一級開設。指揮官由時任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擔任,後來因為陳時中另有選擇,於2022年7月18日請辭衛福部長以及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而指揮官一職交接給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擔任至今。目前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新冠肺炎的疫情都已受到各國衛生單位的有效控制,國外甚至積極回復正常生活,相對台灣確診數下降很多,但官方趨於保守,深怕一個決定,使COVID-19的疫情再度升溫,直到最近指揮中心才開始對各項防疫措施放鬆,國門邊境的開放到口罩禁令逐漸的依場所解除。台灣的民眾們也陸續恢復正常生活,接種新冠疫苗的普及率也一直在增加。對近日許多防疫措施的鬆綁,民眾更關心指揮中心什麼時候可以降級,日前衛福部官員透露已提報建議給行政院,最終還是交由行政院決定。王必勝證實明天下午陳建仁會到指揮中心與專家及官員討論往後防疫的措施以及相關的時程,最後交由行政院公布。
《食神》唐牛谷德昭到西門町吃美食 因沒戴口罩遭計程車拒載
《食神》為周星馳1996年的代表作電影,過去在曾在劇中飾演「唐牛」的谷德昭在電影中有趣的形象,讓許多影迷至今還是念念不忘。谷德昭最近來到台灣了,更到西門町品嘗美食,只是因為習慣了香港脫下口罩生活的谷德昭在搭計程車時遇到困難,很多司機問他有沒有口罩,他表示沒有,司機就揮揮手離開了。根據《ETtoday東森新聞雲》報導,谷德昭來到台灣,更到了西門町尋找他心心念念的那碗麵線,吃完麵線的他還在臉書PO文分享「西門町那碗麵線味道依舊,別忘記放香菜、醋和辣醬」,可以看得出谷德昭有多麼喜歡這碗麵線,還特地附上麵線的照片跟粉絲分享,底下的留言區有許多的粉絲留言,表示很歡迎他到台灣來玩。《食神》裡飾演「唐牛」的谷德昭到西門町吃麵線,強調「味道依舊」。(圖/翻攝谷德昭臉書)有3年沒來台灣的谷德昭,走在台北市街頭就有了明顯不同的感受,他表示台灣和香港目前最大的差異是「口罩」,台北路上四面八方都戴著口罩,路上行人有8成以上都戴口罩。因為習慣了香港早早解封口罩禁令的谷德昭,到了台灣很習慣的就忘記口罩的存在,但在他要揮手招攬計程車時,司機就問他「你有口罩嗎?」谷德昭便回應「沒有」結果計程車司機都揮揮手就離開了,還好最後遇到一名計程車司機願意載他。谷德昭本想努力的扮演台北人,但一上計程車和司機說話就破功了。司機問說:「你要到哪裡?」谷德昭回說:「在附近的地鐵站下車就可以了。」司機聽到地鐵就反問他:「你是香港來的吧?」谷德昭表示,司機告訴他,台灣人都稱為「捷運」,香港人才說「地鐵」,沒想到一句話就讓谷德昭扮演台北人失敗。
印度疫情再爆發「口罩禁令回歸」 Omicron變異株Arcturus全球29國現蹤跡
由於新冠肺炎Omicron亞變種病毒株XBB.1.16(Arcturus)肆虐的關係,印度當地再次爆發疫情,14日確診案例高達1萬1109例。印度為了阻止疫情再度大規模爆發,目前已經下令恢復疫苗生產,以及宣布強制佩戴口罩的命令再次回歸。而現在也有消息指出,XBB.1.16目前已經在全球29國出現相關病例。根據《鏡報》報導指出,由於近期印度疫情再次爆發,世界各國開始又監控起新冠肺炎病毒。據了解,這次在印度爆發的病毒株是Omicron的亞變異株XBB.1.16,他是在1月首次被發現,世界衛生組織於3月22日進行監測。根據專家的分析,XBB.1.16是Omicron的亞變異株BA.2.10.1與BA.2.75重新組合下的產物,與XBB.1.5高度相似。而根據東京大學的研究顯示,XBB.1.16的傳播率是XBB.1與XBB.1.5的1.17倍至1.27倍。雖然XBB.1.16有較高的傳播力,但目前尚無直接證據顯示XBB.1.16擁有較高的重症率或死亡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13日的流行病學報告中指出,目前XBB.1.16已在全球29個國家出現相關病例,其中包含美國、英國、新加坡、印度、尼泊爾、澳洲等國家。但絕大部分的病例都是出現在印度與尼泊爾,印度當地12日通報病例還在7千多例,但13日就通報10158例、14日通報11109例,顯示感染人數不斷的上升。也因為疫情重新歸來,印度政府目前已經針對疫情推出新政策,包含恢復疫苗的生產,以及疫情重災區喀拉拉邦重新回歸高齡、孕婦、潛在疾病者強制配戴口罩等措施。
大眾運輸口罩禁令今解除 捷運是否要戴口罩「民眾自主決定」
隨著國內疫情趨緩,指揮中心也逐步放寬配戴口罩的規定,17日起實施最新一輪的口罩鬆綁政策,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不再強制要求配戴口罩,是否要配戴由民眾自主決定。目前僅剩下在「醫療照顧機構」與「救護車」必須要全程配戴。口罩新制實施時間?17日起,搭乘國內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將不強制佩戴口罩,校車、幼兒園專用車、校園接駁車也比照辦理。如民眾有特殊情形,則建議民眾自主配戴口罩。什麼樣的特殊情形要配戴口罩?下列特殊情境建議要戴口罩:(一)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二)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外出時。(三)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合。(四)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尤其是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密切接觸時。(五)搭乘公共運輸交通工具及特定運具(復康巴士、校車、幼兒園專用車、校園接駁車)時。除上述情形外,室內外場所是否要配戴口罩由民眾自主決定。(圖/指揮中心提供)還有地方必須要配戴口罩嗎?目前僅剩以下兩處地點必須全程強制性配戴口罩:(一)醫療照護機構:醫療、醫事、老人福利、長期照顧服務、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詳如附件)。(二)救護車。上列地點除飲食、拍照、不適合或無法戴口罩之檢查、治療或活動外,皆須全程配戴口罩。至於醫院等醫療機構何時採可以鬆綁口罩政策,指揮中心曾解釋,由於世界多國目前針對醫院都是採取配戴口罩的規定,短期之內,台灣應該不會修改相關規範。(圖/指揮中心提供)
地鐵可脫了!南韓宣布大眾運輸口罩禁令解除 僅剩醫療機構未開放
南韓近期疫情持續降溫,南韓政府甚至在1月30日開放了大部分的口罩禁令,僅剩下大眾運輸交通工具與醫療院所。而現在有消息指出,南韓政府將會在20日解除地鐵、公車、計程車等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的口罩禁令。目前僅剩下醫療院所還需要維持戴口罩的要求。根據《韓聯社》報導指出,南韓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15日表示,將於20日全面取消大眾交通運輸工具配戴口罩的命令。雖說如此,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次長韓唱燮還是建議,高風險人群、疑似出現可疑症狀的民眾,以及在高峰時段利用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出行的民眾,建議還是繼續配戴口罩。報導中也指出,南韓的口罩配戴命令是從2020年10月開始頒布,而這項命令則執行了2年5個月。而除了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外,設置於大型公共場合的開放式藥店(藥妝店)也取消口罩禁令,但一般藥局仍視同醫療院所,必須要配戴口罩。
校園口罩禁令今日解除 「輕症免隔離」最快本月中公布
今(6)日起,各級學校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師生可自主決定要不要戴口罩。教育部鼓勵學生,「不要害怕展露真實的自己」,多認識同學不戴口罩的面容,建立新交流。家長團體則擔心不戴口罩的人,會嘲笑戴口罩的人「你是在怕什麼」,形成「口罩霸凌」,希望老師能隨時介入輔導。新冠疫情本土確診昨日新增1萬0090例,比上周日下降逾2成,死亡個案則新增60例。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今日起校園鬆綁室內口罩令,觀察1周後,最快本月中旬宣布輕症確診者免隔離、免通報。今日起各級學校、幼兒園、課後照顧中心、補習班,對室內空間原則採「自主戴口罩」,但各級學校健康中心、校車、幼兒園專用車、校園接駁車等仍「應戴口罩」。教育部說,各級學校經與學校師生充分溝通並取得共識後,可於具特殊場域或授課,例如烹飪課,有防疫需求時,可自行決定戴口罩。教育部進一步指出,今日起放寬校園室內戴口罩規定,如有部分學生對脫下口罩需要重新調適心理,老師應充分與學生溝通,不宜以「一致性」或特定管教措施來強迫學生。教育部也提醒學生,面對校園口罩鬆綁,不要害怕展露真實的自己,並應思考如何面對這樣的變化。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東原表示,原本向政府建議在4月清明節連假結束後,再解除校園室內口罩令,那時天氣較暖和,也提供較長時間讓學生慢慢適應不必戴口罩到校,不過政府最後決定3月6日就鬆綁。蕭東原說,校園室內口罩令鬆綁後,可能會發生一種狀況,沒戴口罩的人會嘲笑戴口罩的人,「你是在怕什麼」,形成「口罩霸凌」。他提醒,學校及老師要注意此現象,並隨時介入輔導。「上課不用戴口罩,每個人臉部赤裸裸呈現,部分學生可能會焦慮!」台北市明德國中輔導主任黃曉琪說,青春期的學生非常重視外表,但過去長期戴口罩,因為不通風,有些人臉上會長痘痘,學校近期努力實施衛教,輔導學生臉部護理及清潔,讓他們以真面目示人,更有自信。
校園口罩禁令6日起解除 教育部呼籲學生展現真實自我
從明(6)日起,放寬各級學校校園室內戴口罩規定,師生可自主決定要不要戴口罩。不過學生戴口罩上課3年,現在突然可以不戴口罩,許多人可能產生容貌焦慮。教育部近日在臉書發文鼓勵學生不要害怕展露真實的自己,並認識同學不戴口罩的樣子,建立新的交流。依據中央流行指揮中心的規定,3月6日起於各級學校、幼兒園、課後照顧中心、補習班,實施室內空間原則「自主佩戴口罩」措施。不過各級學校健康中心、校車、幼兒園專用車、校園接駁車等仍「應戴口罩」。教育部說,6日起各級學校配合指揮中心規定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如有部分學生對於脫下口罩,心理需要重新調適,提醒學校可透過營造友善的氛圍,尊重每位學生自由選擇是否脫下口罩,或是脫下口罩的時機場域,與師生充分溝通,不宜以一致性或特定管教措施強迫之。教育部近日也在臉書以「12星座不戴口罩的樣子」發文指出,3月7日開始土星從水瓶移動到雙魚,水象星座的同學生活將會發生一些變化,校園口罩鬆綁,面對變化,不要害怕展露真實的自己;火象星座的同學可能會想要調整生活,面對校園口罩鬆綁,應開始思考如何面對這樣的變化。土象星座的同學面對校園口罩鬆綁,也許會帶動你的人際關係,認識同學不戴口罩的樣子,建立新的交流;風象星座的同學,面對校園口罩鬆綁,有機會開啟不太一樣的生活,剛開始可能有一點點不適應,不過久了自然就習慣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則說,校園室內口罩令解除後,可能會發生有感冒症狀的學生不願戴口罩,老師要他們戴,或是班上有2、3個學生感冒了,老師要全班學生都戴口罩,因此產生「師生衝突」。他呼籲老師們,除非有不得已的狀況,否則不要強制學生一定要戴口罩,以免發生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