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性平會
」 性平會 台大![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8/388948/sm-6c2b3df514aaed2371592ad93d342ee6.jpg)
女舍監性騷學生被起訴 教育部要求台大重啟調查遭拒絕
國立台灣大學頻傳處理性平事件不當,除了狼醫性騷案遭批處理牛步外,一位女博士生被宿舍女舍監性騷,台大聲明駁斥女學生的指控,並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不成立性騷擾」,但女舍監去年遭檢方起訴,監察院也對台大提出糾正,然而該名女舍監仍繼續任職。教育部去年一個月前發函,要求台大對此案重啟調查,日前已遭台大拒絕,並指稱該校只有「宿舍輔導員」,並無「舍監」一職。女學生指控,女舍監會傳曖昧傳訊息給她,並經常擁抱、偷親嘴唇外,後來更變本加厲,要求女學生報備行蹤,放置針孔攝影機,甚至半夜進入她房內,還在床上壓住她磨蹭身體。女學生向校方反映無效後向警方報案,經檢方調查,去年5月依違反《跟騷法》與強制罪起訴。另外,監察院調查此案,也認為台大性平會在悉舍監(宿舍輔導員)疑性騷擾學生宿舍幹部後,未迅速妥善處理,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導致事態擴大,在去年7月對台大提出糾正。台大遭監院糾正後,依規定須提出檢討報告,並訂正改正措施,但據了解,台大去年底所提交的報告已遭監院駁回,要求重新提出一份。台大女博士生不滿地說,台大當初公開稱她是「不實指控」,如今女舍監遭起訴,台大至少應該發聲明還她公道。(圖/甯其遠攝)女學生表示,當初台大性平會判定性騷不成立,校長陳文章還打電話給她的指導教授暗示「事情不要鬧大」,如今女舍監被起訴已超過半年,竟然仍在校擔任舍監。她說,事發時台大對外聲明,指她的指控子虛烏有,「那時台大等於講我說謊,現在學校至少應該對我道歉吧。」女學生說,她在女舍監遭起訴後,曾二度對於台大性平會之前的決議提出申覆,但都遭到台大駁回。她也質疑性平會的調查過程說,調查人員一開始竟是詢問她的性傾向,「我是百分之百的異性戀,但就算我是喜歡女生,難道我就一定要接受女舍監嗎?」女學生說,這名女舍監一開始對她虛寒暖,但後來愈來愈離譜,最終演變成性平事件,女舍監調到其他宿舍後,仍會傳訊對現任宿舍的學生表達關心,擔心未來可能有其他學生受害。女學生說,校方可能認為這名舍監的工作能力好,但應該也可以調派其它工作,不解為何一定要讓她擔任舍監,徒增風險。女學生不滿地說,從狼醫事件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讓人質疑台大性平會的功能不彰,主要原因可能與校長陳文章不重視性平有關。在校園相關網路平台上盛傳,陳文章兼任性平會主委,但上任後,僅有第一次出席,並表示自己「對性平不了解」,之後就再也未參加會議。據了解,教育部對於台大頻傳性平事件也表達高度關注,去年12月發函台大,表示檢方已起訴女舍監,因檢方有調查權,可能查出台大性平會無法得知的新事證,要求校方重新調查女舍監涉嫌性騷擾案,並應在調查期間對舍監先予停職。但日前台大已回函表示,該校負責各宿舍區的行政人員為「宿舍輔導員」,並無「舍監」一職,並指出此案無需重啟調查。◎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35391/sm-6926e267d65ba097347601d8402a9a3e.jpg)
女博士生遭女舍監摸背偷親!台大性平會喊「沒明顯拒絕」駁回申訴 北檢打臉起訴2罪
台灣大學爆出性騷擾案!一名女博士生去年控訴,自己遭到女舍監摸背偷親,對方甚至要求她同床陪睡,怎料台大性平會調查結果認為,女博士生「沒有明顯表達拒絕」決議性騷不成立,受害者求助無門決定提告。經台北地檢署偵辦,7日依涉犯《跟騷法》、《強制罪》起訴女舍監。該案發生於2022年間,一名住在學校宿舍的台大女博士生與女舍監關係交好,但她卻發現2人同床一起睡覺時,對方竟趁她熟睡之際摸背、偷親,甚至還會透過情歌歌詞傳情,女博士生不堪其擾索性封鎖對方。怎料女舍監竟不肯罷手,直接在女博士生的房門口放玫瑰花及卡片示愛,某日更企圖拿備用鑰匙闖入房間,嚇得女博士生急忙傳訊向教授求救,直至校園駐衛警趕抵女舍,才結束這場驚魂鬧劇。事後女博士生向校方申訴,但性平會卻以「沒有明顯表達拒絕、女舍監自認是閨密」為由,駁回她的性騷案,不滿性平會調查結果,受害女博士生決定尋求法律途徑,北檢調查後認為,女博士生已向女舍監明確表達要斷絕聯繫,但女舍監卻拿備用鑰匙企圖開門,此舉已觸犯《跟騷法》、《強制罪》等罪,故依法將女舍監起訴,直接打臉台大性平會的調查結果。《CTWANT》提醒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9/270979/sm-9b7b5a97987036cbb1bd842c17338b1f.jpg)
立院審查《性別平等教育法》 賴品妤要求教育部改善性平會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20)日審查《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委員賴品妤在修法詢答時指出,該法實施多年來,持續有學生、老師、家長反映縣市及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的問題,也發生部分性平委員缺乏性平意識造成當事人二次傷害的情況,多所學校也反映性平會資源不足的問題,教育部應該要透過本次修法及政策推動,協助其確實改善。賴品妤指出,《性別平等教育法》實施近20年,確實帶動我國性別平等往前邁進,包含這陣子許多性別事件當事人,終於有空間與支持、得以站出來訴說,這些都和性平教育的推動有關。但在這同時,也發生部分性平委員處理性平案件上仍有疏失,甚至缺乏性平意識,導致當事人不舒服或受傷的憾事。賴品妤強調,除了部分性平委員的性平意識有所爭議外,性平會能否確實推動性平教育也是問題,她自己也收到不少學生、老師及家長反映,性平會都在處理性別事件,更關鍵的教育部分卻幾乎沒看到性平會的推進。賴品妤補充,近年來校園性騷擾事件通報數量增加4倍,此增加一方面顯示吃案、隱匿狀況減少,但同時,學校性平會負擔也增加許多。就像現在台大性平會學生委員提到的,性平會行政幹事跟委員都為性別事件心力交瘁,預算與能量常耗於此,後續處理、輔導及前端的教育都因此難以達成,選區汐止的學校也有跟她反映此類問題。賴品妤表示,正因為縣市和學校性平會是性平教育第一線推動、監督、落實的重要角色,也是校園性別事件處理的關鍵,所以她要求教育部必須在本次修法過程,更明確規定各層級性平會的委員,都須具備性平意識,且不得有違反性別平等之行為,並以此訂定委員資格及退場機制,不能再像目前版本有不夠明確或漏掉的問題。另外,賴品妤也要求教育部,應針對縣市、學校性平會任務完成的成效,建立定期檢核機制,並透過經費、補助款等政策工具來督促改善。且此檢核機制,應搭配針對學校師生的問卷調查,藉此了解實際成效與學校回報的「差距」,如此才能知道不足之處在哪,並確實改善。潘文忠也當場允諾,性平會改善及檢核機制部分,教育部將在《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正通過後三個月內提出相關報告,至於性平委員性平意識的修法,質詢結束後,教育部提出的修法意見也已依賴委員的建議方向修正完成。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269614/sm-263177cbfd04cacf50318ee71b3673a4.jpg)
性平教育新規「禁止師生戀」 專家憂:恐成分手復仇寶典
行政院昨日宣布《性別平等教育法》新增規範禁止師生戀,此前大學校園也傳出師生發展私人感情的爭議案件,當中包含台大社會系前助理教授李明璁,被女學生指控涉嫌誘導發生情感。學者認為,師生戀本就存在權力不對等的問題,一旦感情發生矛盾或衝突,必然出現更多紛爭,現在政府又將這起現象入法,未來恐怕屢爆分手不睦、想透過法律毀掉對方的情況。跟隨「Me too」效應,一名女學生6月中旬在網路自爆,10多年前以加簽選課的方式認識李明璁,兩人交換MSN、常半夜聊天,接著李明璁以感情受挫且難以承受為由,頻繁提出邀約,兩人交往很久以後,女學生意外得知李明璁同時也和其他女學生交往,這才意識到「李明璁利用師生不對等位置,『誘導』女學生發展私人感情,且學生源源不絕」。消息經網路擴散後,台大社會系很快回應強調案件已由台大性平會處理。但女學生不滿系方態度消極,批評系方「作為一個有一定社會聲量的教育單位,難道沒辦法倡議機制改革?沒有其他能夠主動介入的方式?」政大法學院副教授廖元豪說,大學師生都是成年人,理應有認知保持師生關係,但如果兩人發生戀情,系所方還有學校在處理上,態度都會比較猶豫。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副教授詹昭能提到,人與人日久生情是很自然的事情,不過師生戀本就存在權力不對等的問題,再加上戀愛本不保證成功,一旦感情發生矛盾,必然出現更多紛爭,現在政府又將這起現象入法,未來恐怕發生分手不睦,欲以法律毀掉對方的情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8/258068/sm-deab061fb347dd2e38245888f86ec963.jpg)
言論自由月害歧視事件狂炸?台大學生會發聲了 經濟系學生最慘下場曝光
台大經濟學系學生會選舉爆出候選人涉歧視爭議,掀起輿論海嘯,而依台大學生獎懲辦法,若性平會查證候選人不當言行屬實,最輕處以申誡,重則大過或勒令退學處分。此外,台大學生會才在4月中舉辦「言論自由月」活動,卻爆發歧視事件,學生會今(22日)為活動至今造成的超乎預期傷害道歉。掀起爭議的經濟學系正副學生會長2號候選人,提出「舞會處男禁止報名,處女強制參加」、「LGBTQ與狗不得在會中辦打《傳說對決》」、「原住民、僑生、體育生入學名額減少」等,充滿歧視特定性取向、種族與身分、身材及性徵、戀愛與性行為經驗和服裝,且涉及暴力與強制行為的政見。事後遭學系通報性平會調查。台大性平會資料指出,案件應於3日內移送性平會,性平會在30天內完成受理與否審視,如受理並成立調查小組,將於2個月內完成調查,與向校方提交處理建議與調查報告,再移送學生獎懲委員會等權責機關議處。而據《中央社》報導,前台大性平會委員,台大社會工作學系名譽教授王麗容表示,過去被開除學生通常有性侵害案件,若是記過等其他處分,也會建議同時接受性平教育,目的是希望矯正學生,不是趕走學生。此外,依台大學生個人獎懲辦法,學生若有性騷擾、性霸凌,且經性平會或性騷擾防治委員會查證屬實,視情節有申誡、小過、大過或勒令退學等處分。另外,這次的候選人爭議以及不久前的歧視原住民事件,也引來外界對是否與台大學生會4月中進行的「言論自由月」有關猜測,學生會今天在臉書發文表示,活動初衷是藉由實體的校園空間,促進校內不同意見與想法交流。但學生會坦承,活動至今已造成超乎預期傷害,以及因缺乏積極作為、沒有明訂仇恨言論標準,導致歧視原住民布條等事件出現,學生會對所有受到傷害的人鄭重道歉,並對自身文化敏感度、族群敏感度深刻反省與嘗試修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258041/sm-f7740c971e180dcd735abf3f3faf5328.jpg)
台大性平會候選人自爆「跟阿嬤有過性行為」 同校生貼截圖「高溫茶」
台大經濟系學生會選舉近日爆出爭議,陳姓候選人與謝姓候選人竟在選舉公報上寫下「ㄐㄐ10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大四畢業母胎單身進行結紮手術」等仇恨政見。如今網友再揪出,台大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學生委員陳姓候選人在經歷中寫下「跟阿嬤發生過性行為」,引發外界議論。對此網友截圖表示,本人澄清是「外送高溫茶」。檢視選舉公報,陳姓候選人與謝姓候選人的政見包括「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2學分」、「ㄐㄐ10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LGBTQ與狗不得在會中辦打《傳說對決》」、「大四畢業母胎單身進行結紮手術」等16項。台大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學生委員陳姓候選人自爆,和阿嬤發生過性關係。(圖/翻攝自當事人臉書)由於內容涉及性別歧視,系學會目前已下架貼文,但仍止不住輿論延燒。如今又有網友揪出,台大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學生委員陳姓候選人的經歷竟包括「跟阿嬤發生過性行為」,且後方還強調「真的」,讓不少人相當傻眼。網友貼出截圖。(圖/翻攝自Dcard)對此有網友在Dcard文章留言處貼出截圖表示,「跟阿嬤發生關係,本人已經有澄清說是叫到高齡的外送茶。」從截圖中可以看見,有人詢問「是真的跟自己阿嬤,還是一個阿嬤叫我出來選的那種阿嬤」。陳姓候選人回應,外送高溫茶,再度引發議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8/257958/sm-9a2ed277d391bc8b0515f690ebdeefe4.jpg)
台大經濟系學生會選舉爆歧視言論 學者批系所聲明讓人失望
台大經濟系學生會正副會長選舉公報中,其中一組候選人政見爆言論歧視,該系已第一時間通報台大性平會調查,教育部也強調歧視言論不為社會所接受。民團指出,國人的性平教育沒有深入落實到生活環節,該組候選人的政見實屬極不恰當。學者指出,該系對外聲明並沒有讓人感到抱歉與內咎,令人失望。台大學經濟系學生會正舉辦正副會長選舉,當中陳姓與謝姓候選人提出政見卻出現「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2學分」、「ㄐㄐ10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大四畢業母胎單身進行結紮手術」、「BMI20以上禁止搭乘電梯」、「舞會處男禁止報名,處女強制參加」等共計16項,由於上述政見涉及嚴重性別歧視,現已從系學會臉書下架。台大學經濟系學生會正舉辦正副會長選舉,當中陳姓與謝姓候選人提出政見卻出現「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2學分」、「ㄐㄐ10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大四畢業母胎單身進行結紮手術」、「BMI20以上禁止搭乘電梯」、「舞會處男禁止報名,處女強制參加」等共計16項,各界痛批嚴重涉及性別歧視。該政見現已從臉書下架。(圖/取自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學會臉書)選委會指出,該組候選人所繳交政見內容歧視特定性取向、種族與身份,有違憲法與刑法等法律,故暫不刊登。(圖/取自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學會臉書)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指出,這起事件反映我們的性平教育沒有深入到生活的每個環節,該組候選人的政見確實「非常非常不恰當」,國家現在還沒有「反歧視法」,否則的話一定是違法的,這不只是涉及歧視,也代表人權教育沒有落實到生活的層面。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主任杜聖聰痛批,學生認為歧視也受言論自由保障,但這樣的言論出了校園是會引起公憤的,大學讓人崇敬的是風骨,但當學生嚴重損害校譽的結果卻是只丟性平會處理,應該負責的教育單位躲在「性平」保護傘下,對譁然輿情沒有任何抱歉與內咎,令人失望。杜聖聰表示,大學是教育機構,恐怕仍是輔導為先,但台大「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的校訓會培養出這種踐踏異性、不尊重軍人還對歧視沾沾自喜的學生,這是教育的淪喪。該事件發生後,不少在經濟系大學長已有行動,教育部長潘文忠的態度也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