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情勢
」 台灣 美國 中國 台海情勢 兩岸蔡英文訪歐行畫句點 外交部:深化台歐關係共護區域繁榮
前總統蔡英文訪問歐洲之行於20日劃下句點,期間走訪捷克、比利時、法國,並與多名歐洲議會女性議員進行交流。期間她強調,台歐之間,共享民主、自由與人權價值,也是共同面對全球性挑戰的好夥伴。對此,外交部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台歐關係,共同守護全球及區域的安全與繁榮。外交部表示,前總統蔡英文訪問歐洲參與論壇期間,會晤捷克參議長韋德齊(Miloš Vystrčil)及眾議長艾達莫娃(Markéta Pekarová Adamová),就增進台捷民主夥伴關係交換意見。 期間其還向故參議長柯佳洛(Jaroslav Kubera)的遺孀薇拉致意,以感謝柯佳洛對於台灣的堅定支持。針對蔡英文參訪法國參與「台法企業交流會」的致詞內容,外交部指出,台灣與法國共享的民主價值,是雙邊經貿及產業緊密相連的堅實基礎。台法未來在半導體、新能源、無人機及太空等領域都有增進合作的潛力,呼籲民主夥伴應共同強化國際供應鏈韌性。外交部提及,我國與歐洲理念相近夥伴關係密切友好,捷克總統帕維爾於1月13日接受媒體訪問時,公開祝賀我國順利完成民主選舉,是歐洲首位公開祝賀我國大選的國家元首。台法關係近年來持續升溫,除了2023年頒布的「7年建軍法案」重申法國將持續捍衛台海自由航行權,法國也是首個就中國大陸片面更改M503航線案公開表態的歐洲國家。歐盟也持續以具體行動支持台海和平與穩定,包括去年6月30日歐盟於領袖峰會結論中,首度納入對台海情勢的關切,顯示支持台海和平穩定、反對片面改變台海現狀及任何武力威脅已是歐盟全體會員國的共識。外交部強調,歐盟是台灣第5大貿易夥伴,歐洲各國對台灣投資金額已累積達718億美元,為我國最大外國直接投資來源。而近年來台積電等半導體與高科技廠商也展開對歐洲的投資布局,顯示台歐關係日益密切。台灣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將持續深化與歐洲理念相近夥伴的合作,共同守護全球及區域的安全與繁榮。
英外交部關切中國圍台軍演 外交部:誠摯感謝
中共作(14)日在臺海周邊海、空域,進行針對性「聯合利劍-2024B」演習,各國紛紛對此表達關注,強調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英國外交部也對此表達關切,並重申台海和平與穩定符合其利益,呼籲自制及避免任何傷害和平穩定之行動。外交部誠摯感謝英國政府關注台海情勢,也盼全球民主國家團結呼籲中國回歸理性自制,停止對台威脅及片面升高區域緊張情勢。英國外交部於當地時間14日晚間發布新聞聲明,對中國在台灣周邊進行軍演升高區域緊張情勢及風險表達關切。英國重申台海和平與穩定符合其利益,也對全球繁榮至關重要。台灣問題應由兩岸人民透過對話解決,而非使用威脅或武力恫嚇。英國不支持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並呼籲自制及避免任何傷害和平穩定之行動。外交部今日發新聞稿表示,誠摯感謝英國政府持續密切關注台海情勢,以及清楚表明台海和平穩定對全球的重要性。外交部強調,台灣是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份子,將持續與理念相近夥伴共同捍衛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也盼全球民主國家團結呼籲中國回歸理性自制,停止對台威脅及片面升高區域緊張情勢。
收不收很為難 台灣缺少真正《難民法》很尷尬
2019年香港「反送中事件」,在隔年總統大選中成為民進黨最佳助選利器,當時喊出「撐香港」,也吸引許多香港人移居台灣。但其中有無特殊分子難以判斷,台灣也缺乏相關移民法令可依循,喊著「抗中保台」,卻又不敢開大門收容「政治庇護」者,倘政府真想打造人權形象,就應立即明確立法,別讓執法人員無所適從。以民主人權為號召的民進黨取得政權後,仍難以真正催生《難民法》,之所以綁手綁腳,最大原因即是《難民法》屬於國與國的法令,但常來我國尋求政治庇護的,大都是陸港澳地區人士。民進黨雖喊遵循《中華民國憲法》、《兩岸條例》維持現狀,卻又矛盾地不想把陸港澳同胞當一家人,自然左右為難。人權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卻很骨感。尤其綠營執政後關上兩岸交流大門,台海情勢每況愈下,如今去討論台灣、香港與大陸之間的定位關係,等於徒增事端。因此,執政黨一方面喊要捍衛自由人權,尋求政治庇護者真的來到國門又不敢收,還叫航警「不得告知我國沒有《難民法》」,愛面子的指令卻苦了第一線公務員。機場、港口皆屬於國安的第一道防線,「政治庇護」除了陸港澳人士外,也不乏從台灣轉機要到第三地跳機,卻被第三地「退貨」的人。跳機人士動機尚且不明,我國在無法可循狀況下,政府默許喊出「政治庇護」者滯留機場,無非等同敞開國安大門。既然內政部移民署再度搬出「基於人權保障立場」,那何不直接把制度建立起來?究竟「政治庇護」的難民如何認定,機場安置的措施是否完善,人力、經費是否充足都該完整考量,否則一句高層命令,最後出包又要基層扛,基層公務人員的人權又該由誰保障?
澳前總理稱台是陸「不動產」 外交部嚴正駁斥
澳洲前總理基亨(Paul Keating)近期接受媒體專訪,稱台灣是中國大陸「不動產」,外交部9日嚴正駁斥,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絕非任何國家的「不動產」。外交部重申,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絕非任何國家的「不動產」,這是國際社會普遍公認的現狀。我國積極捍衛民主體制與尊重人權法治,不接受他國的威嚇逼迫,更不會因為少數國際人士無視國際現勢的偏頗發言,就改變我主權國家地位。外交部表示,台灣與澳洲為印太區域理念相近夥伴,具共同戰略利益。澳洲政府近年來也多次透過與美、日、英、法、菲、紐等國之聯合聲明,重申支持台海和平穩定的立場,以及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包括總理艾伯尼斯(Anthony Albanese)及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等均在今年中國外長王毅及總理李強出訪時向中方嚴正表達澳方立場及關切。外交部提到,上述發展皆凸顯澳洲高度重視台海情勢並視為國家關鍵利益。基亭前總理的言論與當前地緣政治情勢扞格不入,且完全無法反映國際社會主流意見。外交部指出,我國政府將持續深化與澳洲在各領域的合作,建立更緊密友好關係並堅守民主陣線,積極與理念相近國家共同促進印太區域的民主、和平與繁榮。
中國軍艦現蹤澎湖外海…疑是「最強核潛艦」 國防部證實:掌握動向
澎湖漁民今(18日)清晨出海捕撈時,在海峽中線附近發現一艘中國潛艦浮航,疑為機械故障,還有一艘軍艦趕往戒護並逐漸駛離,引發外界關注。經過專家研判,該艘是中國最新型的096(09VI)型「唐級」核潛艦。根據澎湖漁民透露,在北緯24度00分、東經118度22分海峽中線附近作業時,突然有一艘潛艦浮出海面,疑似發生機械故障停留一陣子,隨後有艘中國軍艦趕往,並在軍艦的戒護下,前往中國方向,全程未再下潛。軍事迷及專家推測,這艘潛艦疑為中國最新型的「晉級」09VI型核潛艦,至少可攜帶14枚彈道飛彈,相較前型潛艦,參考俄羅斯基洛級潛艦技術,大幅改善匿蹤能力,甚至具備水下發射運載火箭搭載人造衛星進入近地軌道的能力。顧立雄證實此事,並表示有掌握動向。(圖/報系資料照)對此,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上午證實此事,並表示有掌握動向,至於情監偵手段、及中國潛艦意圖為何,則不願對外透露,詳細內容暫時保密。顧立雄強調,政府以冷靜、理性,妥善的態度應處台海情勢,台灣不會作為挑釁的一方,也呼籲中國不要成為麻煩製造者。此外,海軍在2019年對漁民頒布獎勵辦法,只要拍攝道具已情報價值的外國船艦並通報,就可依情報價值核發獎金,最高可領3萬元。因此這次澎湖漁民拍攝到的照片,若有循管道通報,就可以領到獎勵金。
台海情勢緊繃!美軍對台成立「秘密小組」 加速軍援效率與工作
台海情勢緊繃,美國加大對台灣的軍援力度,據《美國國防新聞周刊》(Defense News)日前報導,美國國防部成立一個名為「對台高級整合小組」(SIG-T)的祕密小組,最近一次會議在5月下旬舉行,主要在提高軍援效率和協調工作,這也是五角大廈首次為非戰爭伙伴組建高級整合小組。國安人士3日不願證實是否有該小組存在,不過他說,美國方面有很多人都在協助台灣能更快速取得所需要的武器和軍援,包括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日前率跨黨派議員來台時也表示,由於俄烏戰爭,讓美國對台軍售的武器,像是毒刺防空導彈等都面臨交付延遲問題,「我們正在推進這些武器系統的交付」。《美國國防新聞周刊》報導,去年秋天,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五角大廈提出加強對台軍援的請求。雖然美國國會2022年首次允許國防部每年向台灣提供最多10億美元的庫存武器,但並未提供相對的資金,這就像被要求捐贈給食物銀行,卻沒有編列購買食物的預算一樣。但這種情況在2023年4月有了改變,美國國會通過價值950億美元的國防法案,其中包括大約40億美元的對台援助,其中將近半數是用來回填庫存,現在五角大廈新的挑戰是如何交付台灣這些軍援物資。報導中指出,為了加速交付物資,國防部副部長希克斯(Kathleen Hicks)2022年成立一個「對台高級整合小組」(Senior Integration Group for Taiwan,SIG-T)的祕密小組,包含來自各軍種、印度太平洋司令部、採購和保障辦公室、政策辦公室以及國防部其他單位的官員及領導階層,他們定期會面並向希克斯報告。報導中引述一位國會助理的說法指出,這個祕密小組最近一次會議在今年5月下旬舉行,聚集了五角大廈的各領導層,會中主要討論如何加強台灣防禦能力,並讓五角大廈在有需要時能夠迅速行動。一位美國高級國防官員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讓台灣能夠威懾,若無法威懾也能在一段時間內採取自我防衛」。這篇報導也強調,美國先前只為伊拉克、阿富汗戰爭及俄烏戰爭組建過類似小組,這是五角大廈首次為非戰爭伙伴組建高級整合小組,反映了美國政府對台灣戰略的重視。
馬習二會有違期待 陸委會:遺憾未傳達台灣人堅持民主自由體制
針對前總統馬英九10日於北京會晤中共中央總書記、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陸委會晚間發表五點聲明。陸委會表示,對於馬英九與習近平會晤時,未能向中方公開傳達台灣人民對捍衛中華民國主權及民主自由體制的堅持,有違台灣社會的期待,「我們深感遺憾」。馬習二會10日下午4時登場,陸委會於晚間6時許以「新聞稿」方式,主動對此事發表五點聲明,全文如下:一、有關馬前總統此次以私人身分赴陸從事相關交流活動,政府向來主張兩岸間應秉持對等尊嚴,不設置任何政治前提,進行健康有序的交流,如此才能真正累積善意,促進兩岸間相互理解。二、台灣為民主自由與多元開放的社會,包容各種不同的意見與立場,然而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現狀及「四個堅持」卻始終是台灣人民的最大公約數。根據本會本(4)月最新民調,近8成民眾不認同中共所提堅持要在「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下,兩岸才能恢復對話(78.8%);近9成民眾支持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88.8%),並主張台灣的未來要由台灣2300萬人決定(91.1%)。三、此次中共藉由「馬習二會」大肆宣傳「九二共識」、「促融促統」及反對「台獨」等主張,然習近平已將「九二共識」定義為「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此種企圖抺煞我國家主權地位,片面設定兩岸終局的政治框架,完全沒有中華民國生存的空間,台灣主流民意早已堅定拒絕。四、我們必須強調,兩岸間的差異不在於語言或文化,而是政治體制與生活方式。對於馬前總統此次與中共領導人會晤時,未能向中方公開傳達台灣人民對捍衛中華民國主權及民主自由體制的堅持,有違台灣社會的期待,我們深感遺憾。五、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穩定是雙方共同的責任,當前中共持續以文攻武嚇、外交霸凌、經貿脅迫等手段對台複合性施壓,企圖迫使我方接受其單方設定的「一中」框架,是造成台海情勢不穩定的根源。政府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現狀的政策立場一貫,呼籲北京當局尊重台灣主流民意,正視中華民國及兩岸互不隸屬的客觀事實,停止對台打壓威嚇,以務實理性、相互尊重的態度,透過兩岸官方對話化解分歧、解決問題,以實際作為促進兩岸良性互動,確保雙方人民福祉權益。
深耕台歐雙邊情誼 蕭美琴訪歐獲跨黨派重量級議員接待
外交部24日表示,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日前應歐洲智庫邀請,訪問捷克、波蘭、立陶宛等中東歐國家,期間曾會晤各國議長、歐洲國會友人,國會友台小組成員,歐洲議會對中國關係代表團並與外交委員會、對中國關係代表團及友台小組成員,分別就台歐盟共同關切議題交換意見。台歐近年來雙邊互動大幅提升,歐盟領袖峰會2023年首度於結論中納入對台海情勢的關切,顯示支持台海和平穩定、反對片面改變台海現狀及任何武力威脅已是歐盟全體會員國的共識。此外,歐盟是台灣的第5大貿易夥伴,歐洲各國對台灣投資金額已累積達718億美元,為最大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加上近年來台積電等半導體與高科技廠商展開對歐洲的投資布局。台灣於去年與歐洲國家在農業、醫衛、教育、科技及文化等各項領域簽署共29項合作協議。外交部表示,蕭副總統當選人此行傳達台灣與歐洲各國民主同盟的訊息,呼籲加強民主供應鏈等各層面合作,展現我國對中東歐國家的高度重視,以及增進各國對我國致力和平的瞭解。外交部指出,蕭副總統當選人以「民主與安全」為主軸議題,分別在捷克智庫「解析中國」、波蘭智庫「卡斯米爾波拉斯基基金會」及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國際關係及政治研究院」發表演說,說明我國未來全力強化國防嚇阻力量、提升經濟安全、展開民主夥伴合作,以及捍衛兩岸現狀等維護區域和平的四大支柱主張,並籲請歐盟與我國簽署經濟夥伴協議,展現歐盟對區域和平穩定及繁榮的保證與信心。
國防部長睡不著覺? 藍委批政府口徑不一很危險
國防部長邱國正周末常駐衡山指揮所,國民黨立委牛煦庭11日強調,政府各部門在兩岸議題上應保持一致立場,國安會、陸委會說兩岸沒事,但國防部長邱國正卻說睡不著覺,他呼籲,應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調,口徑不一致相當危險。牛煦庭今日提到,國防部長邱國正公開表示睡不著覺,但國安局長蔡明諺卻說,目前並無情資顯示台海情勢有升高趨勢,要國人放心,牛煦庭說,這種內部口徑不一致的情況相當危險,政府部門必須保持統一立場,尤其是在涉及國家安全的議題上更應如此。此外,近期金門船隻事件引發兩岸情勢緊張,對此,牛煦庭強調,是否會變成國安危機,政府應該嚴肅看待,並提出有效因應政策。他表示,民進黨政府一直主張中國大陸對台是採取併吞政策,而目前的蠶食行動也是併吞,不是只有鯨吞才是併吞,政府應該對此有所回應,並採取適當措施以確保國家安全。至於不在籍投票的修法,牛煦庭指出,國民黨提出的版本,特別是在縣市長的選舉中,「同一個縣市,不同鄉鎮」都可以進行投票,但大家希望的應該是總統大選可以不在籍投票,所以應以「先中央後地方」的方式進行。他進一步表示,選舉和公投的重要性一樣,並主張在修法時不應將兩者分開,應朝著「寧願增加選務成本、也不要增加社會成本」的方向進行修法,以幫助人民節省成本。
台灣成全球最危險的地方? CNN主持人驚曝:若爆發大戰3方皆輸
兩岸局勢近來嚴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10日播出特別報導「台灣:未竟之業」(Taiwan:Unfinished Business),探討美中與台海的複雜歷史和當前的緊張事態,而主持人札卡利亞(Fareed Zakaria)在最新的一篇評論文章指出,台海情勢沒有最危險,只有「更危險」。CNN主持人札卡利亞認為,在美中對抗下,台灣如今已變得更加危險。(圖/翻攝自X) CNN在10日刊登一篇題為「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變得更加危險」(Opinion: The world’s most dangerousplace has only gotten more dangerous)的評論文章,由這位知名國際情勢分析主持人撰寫,札卡利亞指出,《經濟學人》曾在數年前宣稱,擁有2400萬人口的台灣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經濟學人》給出的理由相當充分,認為台灣是一個最近才開始變強的小島,卻面臨著中美之間不斷擴大的地緣政治競爭,讓台灣的危機感更加強烈。札卡利亞還引述哈佛大學國際安全學者埃里森(Graham Allison)表示,飛速崛起的中國,在面對擁有主導地位的美國時,「注定會爆發一場大戰」,不過札卡利亞對兩國是否真的會開戰持懷疑態度,因為美中雖然在地緣政治上相互競爭,但在經濟上卻緊密相連。CNN主持人札卡利亞認為, 美中雖在地緣政治上競爭激烈,但雙方的貿易往來卻十分緊密,若真開戰勢必會引發後果。(圖/達志/美聯社) 他以冷戰時期為例,美國和前蘇聯一年的貿易額最高僅50億美元,如今美中每隔幾天就達到50億美元貿易額,雖然近年來關稅和貿易限制增加,但這種相互依存的經濟往來並未大幅下降,這複雜的經濟聯繫使得兩國雖然在地緣政治上產生對抗,同時得謹慎處理敏感問題。此外,札卡利亞認為中國似乎不是一個想要推翻國際體系、向世界展示有別於美國的意識形態的「革命國家」,但他認為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擁有龐大武器庫的中美兩國,在阻止全面戰爭爆發上,同樣存在核威懾的能力,不過台灣才是美中關係的核心。札卡利亞盤點兩岸關係,指出每位中國領導人都確認統一兩岸的目標,過去也持續認為可以等待,讓時間站在北京這邊,如今台灣已發展出充滿活力的民主,與中國大陸形成鮮明對比,「過去數十年來台灣不統一的決心更堅定」,他相信北京看到了這種情況,並且認為時間已不站在那一方,或許認為「早點行動比晚點行動更好」。札卡利亞指出,近期的台灣總統大選,雖然民進黨贏得第3個任期,但得票率僅40%,顯示多數台灣人傾向維持現狀,而中美雙方也應該意識到,台灣問題必須「被管理」而不是「被解決」,尤其北京和華府需要「非常小心地管控」,沒有空間可挑釁,「三方都應該持續對話,確保不產生誤解或誤判」。CNN主持人札卡利亞認為,在美中對抗下,台灣如今已變得更加危險。(圖/翻攝自X)
大選將至!2023年逾22萬人復籍 創歷史新高
內政部戶政司10日公布2023年戶口統計資料,2023年出生數為13萬5571人,死亡數為20萬5368人,出生人數再創歷史新低,但人口數卻增加15萬5802人,主因是前兩年因疫情影響,許多海外國人被除籍,估算約有20萬台商被影響,這些人疫情後紛紛返台,被視為這次大選關鍵各方爭取目標。內政部公布,2023年人口數為2342萬442人,較2022年增加15萬5802人,主因是遷入人口大增,社會增加達22萬5599人,減去自然增加的負6萬9797人,才繼2020年連3年負成長後轉正成長,但出生人數仍創下歷史新低為13萬5571人。不過,今年正逢龍年,原本預估出生數會上升,但今年元旦各醫院新生兒都是個位數,也反映的是少子化現象,龍年效應消退,許多人不敢生孩子。內政部指出,前幾年疫情肆虐,造成許多海外國人無法回國,根據《戶籍法》規定,只要出境超過2年就會被除籍,但就算戶籍被遷出,也仍具有國民身分,只要持護照或入國證明文件後,即可辦理遷入登記,這些人以台商居多,估計有20萬人受影響。疫情後國境逐漸開放,再加上2024年總統大選的到來,導致戶籍恢復的人潮迅速蔓延。根據內政部統計,2023年恢復戶籍人數高達22萬1404人,創下歷史新高。台商也成為這次影響總統大選結果的關鍵族群。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自去年10月起在東南亞各地成立「侯康海外後援會」,近日台商也紛紛組團,一起從海外回台,國民黨海外後援總會劉雙全總會長呼籲,只有大家一起「集中選票,才能讓政黨輪替」。劉雙全表示,東南亞各地海外後援會成立時,每場幾乎都超過500人,他們都認為,一個和平穩定的台海情勢,才能讓台商安心在全世界打拚。他表示,目前海外僑胞支持國民黨返國投票人數非常踴躍。
蕭美琴第二輪政見發表「保證任內台海不會戰爭」 抨擊對手一直槍口對內
副總統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於今晚7時登場,民眾黨候選人吳欣盈、民進黨候選人蕭美琴、國民黨候選人趙少康首度交鋒。蕭美琴於第二輪發言時,針對台海局勢緊張部分,她表示,對手槍口都對內,對台海局勢緊張都歸咎於民進黨,其實是中國以威權之姿向國際擴張,試圖改變現狀,並指在國民黨主政時,軍備也未曾減少,台灣強化國防是要避免戰爭發生,「賴蕭主張要捍衛台海和平現狀,不讓台海爆發戰爭」。蕭美琴認為國家的領導人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掌握時代的趨勢,化危機為轉機,帶領台灣走出一條穩健而又創新發展的道路,蕭美琴先是聚焦在「私立大學學費補助」與「再生能源發展」及「國家安全」3項政見。首先,她表示台灣的高等教育長期存在反向分配的特殊現象。比例上家境較富裕的孩子更有機會進入收費比較低的公立大專院校;而家境較困難的學生反而有很多就讀收費比較高的私校,畢業後立刻要承擔沉重的學貸壓力。因此,她主張高中職全面免學費,更要縮減公私立大學學費的差距,每年補助私立大專院校學生3萬5千元的學雜費,逐步落實教育平權的理念,「另外,我們也要擴大投資技職教育,充實學校的設備與師資,讓我們的孩子能有一技之長,同時為產業培養優秀的人才」。再來,蕭美琴提到2016年蔡英文總統推動第一次能源轉型,並表示若當選後,未來將繼續推動第二次的能源轉型,發展多元的綠能,加上深度的節能科技儲能以及智慧電網,除了傳統的太陽能光電、風力發電外,也會積極地部署氫能、地熱發電等前瞻的再生能源,預計2030年再生能源發電的比例將提高到30%,以探接軌國際的共識。針對台海局勢部分,蕭美琴宣示將建立健康有序的兩岸交流,降低台海緊張關係,確保和平的現狀。蕭美琴抨擊對手一直槍口對內,將台海情勢緊張歸咎民進黨,但其實真正原因是中國以威權之姿不斷的向外擴張,企圖改變現有的國際秩序和現狀,她還指就算是國民黨主政時期,中國軍備也未曾減少,因此民進黨強化國防,是要避免戰爭發生,她也表示賴蕭主張要捍衛台海和平現狀,不讓台海爆發戰爭,努力捍衛台海和平,印泰也會和平」。
73%受訪者擔憂「台海情勢」 過半美國人認「中國是最大威脅」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朗(Charles Q. Brown Jr.)於2日出席2023年雷根國防論壇時表示「每個美國人『都應該』要去擔心,中國可能入侵台灣。」根據《福斯新聞》報導指出,雷根基金會於日前公布一項民調,民調中表示,有51%的美國民眾將中國視為最大的外國威脅,同時也有7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中國入侵台灣的可能性有點擔憂。為此,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朗表示,過去自己的確說過「中國武力進攻台灣」事件不太可能的事情,但基於香港過去曾發生的事情「首先要說的是,不論它是否會發生,我們都應該感到擔憂。這也是為什麼嚴防是如此重要的原因,以免發生衝突。」布朗也表示,美國必須關注中國對台灣施加的壓力,即便這個壓力並不是以軍事的形式出現「中華人民共和國今天正在做的一些事情,他們對台灣施加壓力、對印太地區的國家施加壓力,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某種程度上在軍事上,我們看到他們持續在施壓,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削弱台灣或其他國家,以此方式來滿足他們自己的利益」。而針對民調結果,布朗表示,民眾的擔憂也是他在擔任太平洋空軍司令的5年期間,自己一直在觀察亞太地區許多國家的情況,這也是加強我們要對中共採取威攝的必要原因。
美對台軍售延宕!積欠3大類 戰機與坦克就占總金額過半
美國持續援烏抗俄,導致軍工產能吃緊,對台軍售交付延遲,數度引起美國國會關切。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6日在官網撰文,據其彙整資料分析,美國積壓對台軍售品項總金額達191.7億美元,約新台幣6172億元,其中傳統武器占6成以上,僅F-16戰機與M1戰車就達100億美元,占整體金額過半。美國政府並未公布積壓細目。民眾黨立委邱臣遠等在野立委多次要求國防部說明美國對台軍售延宕與付款問題,但國防部從未對外說明。付款問題 國防部避談邱臣遠說,不論哪位美國前官員,一談到台海情勢,就是兵凶戰危,還主張台灣應準備巷戰,結果軍售卻無法及時交貨,如果美方一延再延,我方應修訂付款期程,如果美方沒貨,台灣就不應先付,這是政府必須表達的態度。卡托研究所採用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DSCA)、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等資料來源,分析有哪些積壓品項。卡托為美國五大保守派智庫之一,崇尚小政府、自由市場等理念,奉行不干涉的外交政策。積欠3大類 彈藥占14%卡托研究所將積欠對台軍售概分為3大類:傳統武器、不對稱戰力及彈藥。彙整數據顯示,尚未交付的傳統武器金額達121.13億美元,約新台幣3900億元,占整體積欠軍售63.2%。其中F-16C/D block70戰機80億美元,約新台幣2576億元,占整體的41.7%;M1A2艾布蘭主力戰車20億美元,占10.4%。即F-16戰機與M1戰車兩項,就占整體金額過半。至於積欠的不對稱能力品項,金額為42.21億美元,約新台幣1359億元,占整體的22%。其中以魚叉岸置防衛系統23.7億美元最高,占整體積欠的12.4%。這類別還包括:MQ-9B無人機(占3.1%)、「海馬士」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占2.3%)、空射魚叉飛彈(1.9%)及火山布雷系統(0.9%)等。另外,積欠的各項彈藥金額為28.35億美元,占整體的14.8%。其中以AGM-84H增程型距外陸攻飛彈10.08億美元最高,占整體積欠的5.3%。F-16戰機彈藥6.19億美元,占3.2%。卡托研究所總結說,美國積壓的品項中逾6成是傳統武器,在台灣有限的國防資源中占了大部分,但這些裝備卻對擊退中國的入侵效用甚微(minimal utility)。展望未來,美國應優先售台更具戰場存活力、且較價廉的不對稱戰力與彈藥,以免台灣在衝突中迅速耗盡彈藥。藍委籲審計部 應查帳國防部拒絕評論卡托研究所的報告,僅表示台美軍售由國安、國防、外交單位與美方密切協調。美方延遲交貨,是否應訂罰責?國防部長邱國正曾在立法院表示,軍售是政府間的契約,沒有罰款問題,是責任的問題。但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認為,雖然軍售合約是政府對政府,也要公平合理,審計部應該去查帳。
因應台海情勢 日本政府首度研究「離島居民撤離計畫」
因應目前台海情勢,日本海上保衛廳將從2024年起,開始調查如何藉由巡視船來引導南西諸島居民避難。這也是日本政府首度針對離島居民擬定撤離計畫。根據《讀賣新聞》報導指出,日本自2004年9月頒布《國民保護法》,內容中規定日本各省聽、自治體有義務因應各種事態發生的情況下,保護日本國民。而目前則是因應台海情勢,分析如台海真的發生危機,日本海上保衛廳要如何協助南西諸島居民進行撤離、避難,目前海上保衛廳正以此目的展開調查。而海上保衛廳的調查方向,主要是針對如台海發生武力攻擊事態,海上保衛聽要如何使用巡視船來完成撤離民眾的任務,其中還包含如何傳遞緊急避難物資、離島居民的避難路線,以及甚至連離島居民的身分查核、如何指引民眾配合,這些都是在調查方向中。報導中也指出,屆時調查出來的結果,將會納入修正後的《國民保護法》。目前日本政府預計將調查相關御用費納入2024年的年度預算中。
阻止台海戰爭靠「3階段嚇阻」 前日相麻生太郎:日本應率先表態
外交部與「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今(8日)在台北君悅酒店舉辦第七屆「凱達格蘭論壇-2023印太安全對話」(Ketagalan Forum: 2023 Indo-Pacific Security Dialogue)。日本前首相暨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擔任開幕專題演講嘉賓,他強調阻止台海發生戰爭需要靠嚇阻,而身為台灣近鄰的日本應率先表態。外交部表示,本屆論壇為疫情解封後睽違3年再次以全實體方式舉行,並且特別邀請到日本前首相暨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眾議員及愛沙尼亞前總理安席蒲(Andrus Ansip)等人來台發表專題演講,與我國官員、學者及專家共同討論台海情勢與全球安全秩序、資訊戰及認知戰等「灰色地帶戰術」對於民主的影響與挑戰,以及國際供應鏈重構與台灣角色等議題。麻生太郎表示,阻止台海發生戰爭需要靠嚇阻,嚇阻分為3部分,首先必須具備實際軍備上的「嚇阻能力」;第二則是要有「執行能力」,亦即動用武力的意志必須得到國民認同;第三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需要讓對手充分了解我方「有能力嚇阻」的事實,如果這3個前提都能成立,便能發揮有效嚇阻效果。麻生太郎直言,若要維持台海安全,全國上下必須有普遍覺悟,萬一需要發揮嚇阻能力,就要有發生戰爭的心理準備,同時讓對方知道為了維護台海安全穩定,有可能動用包含武力在內的一切手段 ,而身為台灣鄰居的日本應率先表態,向包括大陸在內的國際社會發出嚇阻訊息。麻生太郎認為,目前日本政府支持台海和平的態度相當明確,也正逐步推動安保政策修法,包括從太空、網路、電磁波領域、海空應對能力做有機整合,提升自衛隊整體應對能力,配備長程飛彈提升自衛能力等,多層次強化防衛力量,確保區域穩定。他強調,維護和平不能光說不練,俄烏戰爭經驗顯示,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事件也可能在印太地區發生。據了解,麻生副總裁曾歷任日本首相、外務大臣及財務大臣等要職,距上次率團訪台參加我國建國百年國慶已相隔12年。麻生副總裁一行在台期間除參加「凱達格蘭論壇」擔任專題演講貴賓外,將晉見蔡英文總統及賴清德副總統、拜會外交部長吳釗燮、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及台北市長蔣萬安。此外,訪團成員也將前往五指山國軍公墓弔唁李登輝前總統。
美國會跨黨派幕僚拜會民進黨 交流2024大選
美國「國會幕僚長及助理訪問團」昨(3)日傍晚前往民進黨中央黨部拜會,由該黨副秘書長楊懿珊與黨發言人、國際事務部主任謝佩芬及中國事務部主任吳峻鋕共同接待,雙方就2024年大選及國際、兩岸議題深入交流。楊懿珊表示,明年台灣和美國都要進行大選,因此會是對世界來說相當關鍵的一年,而台海之間因為兩岸的特殊關係,受到了世界的矚目,台灣仍希望在未來,能透過和平的方式解決雙方之間的歧見,取得雙贏。 楊懿珊說,近年來美國在台海及印太地區的安全網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周遭國家如韓國、菲律賓的總統也分別在訪美時,與美國發出聯合聲明,表示反對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台灣除了期望能維持台海的現狀外,也希望能和美國在各方面有更近一步的緊密連結。 謝佩芬說,在總統大選中,候選人對兩岸關係的立場至為重要。民進黨的立場是,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再宣布獨立的必要。新北市長侯友宜表態接受所謂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是與台灣主流民意相違背的主張。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在2019年初就已定調,「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曾公開說過,「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 謝佩芬向訪團分享指出,中共企圖利用台灣的民主和透明制度,影響台灣的選舉。根據《政治獻金法》,每一位候選人的政治獻金來源都必須申報並公佈,兩年前,中共曾以「台獨金主」為由對台資企業開罰,這會使得在中國大陸有生意往來的台灣人在對民進黨候選人進行政治捐獻前,進行自我審查,產生寒蟬效應,而這正是中共試圖利用台灣的民主機制破壞台灣民主的一個顯例。 吳峻鋕表示,造成台海情勢緊張的原因是中國大陸正在破壞現狀,自從2012年習近平擔任中國領導人後,中國就想用和香港一樣的一國兩制方案併吞台灣,這和台灣主流民意完全衝突。 「而在這次大選的過程中,中國將會利用各式訊息滲透,強化『討厭民進黨政府』的訊號,這也是民進黨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吳峻鋕說,對中國來說,最好的策略是改變台灣的政治環境,讓中國更有利實行併吞台灣的政策。透過軟硬兼施,一方面恫嚇台灣社會,一方面獎勵台灣內部願意和他們合作的人。
濫用外籍機師、船員 立委:恐釀國安、飛安危機
立委林宜瑾、黃世杰、賴香伶、洪申翰與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中鋼運通企業工會與國際機場工會聯合會今(26)日舉行記者會指出,政府放任企業大量聘用外籍機師與船員,除了損及本國人的就業權之外,也會造成飛航安全的危機疑慮,更可能在台海發生危機時,危及台灣對外海空運輸的命脈。機師工會理事長李信燕說,疫情解封後交通繁忙,但上周統計,以長榮航空為例,有四分之一是外籍機師,華航去年招收30幾位外籍機師,本國籍卻只有11人。她指出,交通部2010年對於國航聘僱外籍機師標準「每培訓1位本國籍機師,得以聘僱2.5位外國籍機師」,聘用外國人的比例竟高於本國人,鄰近的日本、新加坡航空沒有外籍機師,大韓航空也只有8%,台灣大量聘雇外國機師,除了與仲介業者間的利益輸送外,也可能籍由外藉人士稀釋、降低工會的力量。李信燕說,30年前台灣缺乏民航人才,聘用外國人或許說得過去,但如今台灣本土機師眾多,甚至有很多合格機師無班機可飛,航空公司不雇用有資格的本國人,反而尋求未領有相關機型的檢定執照的外籍機師,再訓練他們成為台灣航空公司使用的新型飛機駕駛,佔用了國籍機長的職缺,非常不合理,也可能危及飛安。中鋼運通企業工會理事長王慶宏說,中鋼運通為國營事業中鋼百分百的子公司,近兩年營收增長,卻增加外籍權宜船,聘用中國籍船員,使本國籍船員面臨公司不予派船,形同失業的困境。未來倘若台海情勢陷入緊張,恐怕將發生權宜船無法配合《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徵用、中國籍船員遭中國強制召回導致台灣海運癱瘓,所亟需重要原物料進出口,陷入缺乏船舶與船員的國安級危機。林宜瑾說,大量雇用外籍機師與海員、偏好大量外籍勞工就有可能要規避工會的監督制衡,台灣每年有二萬多人申請成為船員,並非沒有海員工作人力,但船公司大量雇用中國籍海員,減少本國人培養經驗的機會,未來若中國禁止中國海員來台工作,可能影響海運正常運作。黃世杰說,業主意圖用大量雇用外籍機師、海員,甚至花更多錢請國外機師,而且是不一定符合資格的外籍機師,動機令人質疑。台灣作為海島國家,空運與海運是我們的生命線,此現象恐影響國安,呼籲主管機關要求業者,針對疑點一一釐清。賴香伶說,就業服務法對外籍工作者的規範,一直忽略機師與海員,以外專法處理,標榜吸收國外人才,但其實台灣並不缺乏相關領域的在地人才,但長期媚外,一直認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園,外籍機師甚至沒有相關證照,仍可由仲介公司引進,再行接受訓練,這是交通部的失職,台灣機師擁有專業CPL執照,卻無從就業,除了保障國人工作權之外,還涉及國安層級問題,呼籲勞動部與交通部儘快與工會協商。洪申翰說,在航運與空航上對基層管理開了大洞,交通部要負起非常大的責任,台灣的航商大量使用外籍權宜船,也是規避國內法律的規範。《全動法》中有編列船員相關管理措施,但台灣籍的船員人數從15000名,掉到今年只剩6300多名,只占台灣公司雇用海員人數的15%,讓人相當憂心,遇到海上封鎖的狀況,要如何動員這些權宜船,更枉論動員船上的中國籍船員。中鋼運通公司表示,工會指控該公司帶頭大量將船舶掛在他國及大量聘僱中國籍船員取代本國籍船員等皆非事實,近年來主要船舶持有國家(如日本、希臘、德國等西歐國家)船員日益減少,在船舶航行有最低船員人數限制下,故透過船員管理公司指派外籍船員執行運務,確保船舶正常營運,不僅是船運界趨勢,也更能保障船東與船員權益。中運公司10 艘巴拿馬籍船舶共約進用 189 名船員,本國籍佔比達67%;另中運公司12 艘本國籍船舶,本國籍船員比例更高達 98.4%。
台海情勢需降溫 專家:美中台須再保證防關係惡化
美國紐約智庫「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CAFP)14日發布報告說,未來9到18個月兩岸關係將有3個時期「非常敏感」,分別是明年1月台灣總統大選投票前、投票日到明年5月20日總統就職之間、明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前,因此美中台專家都認為必須為台海情勢降溫,以「再保證」等方式防止緊繃關係惡化至關重要。NCAFP旗下「亞太安全論壇」(FAPS)日前在紐約舉行二軌(非官方)對話,邀集美中台約20名專家、學者探討兩岸安全,為新冠大流行3年多來首度恢復實體對話。FAPS主任董雲裳(Susan Thornton)及副主任李瀅(Juliet Lee)共同執筆,撰寫這場對話的摘要報告。報告提到與會專家的6個政策建議,其中包括:美、中、台都必須接受並承認,三方都對加劇台海局勢升溫負有責任,因此三方都必須抗拒假設他們理解其他方的意圖和行動的誘因;華府與北京都不應該試圖影響台灣的選舉;兩岸正常民間往來應該恢復;華府應該更明確鼓勵兩岸改善關係恢復交流。這份報告重申去年10月底呼籲讓台海緊張局勢回歸「舊常態」的倡議,強調「再保證」(reassurances)是嚇阻的重要元素。專家建議美中台都必須提出再保證:台灣應再保證不會尋求法理獨立;北京應再保證將恪守追求兩岸和平統一、不訴諸武力的政策;華府需要恢復其「一個中國政策」的可信度,不斷強調反對動用武力、不支持台獨的立場。最後,與會專家建議,在緊張升溫之際所有人都應該避免情勢惡化,美、中、台領導人都面對國內挑戰,因此所有各方都應該避免將其他領導人逼到牆角,導致他們在自己內部受眾前丟臉,「這包括在美台非官方關係中將實質而非象徵姿態列為優先、過度的軍力展示,以及克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侵台時間表的無助猜測。」報告說,一些美國與會人士認為,有必要讓美國資深官員公開發表聲明,釐清美國的「一中政策」內涵,因為北京採取的許多行動是因為它對美國一中政策失去信心,但中國與會者表示,北京不大可能因為這種公開聲明而相信美國的再保證,因為中國並不清楚拜登政府究竟在與中國的競爭最終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