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晶圓代工
」 台積電 聯電 產能 股價世界先進新加坡12吋晶圓廠4日動工 估2027年量產5年營收倍增至千億
世界先進(5347)正式踏入12吋晶圓代工領域!世界先進12月4日表示,與恩智浦半導體(NXP)於2024年9月成立之VSMC合資公司,今日在新加坡淡濱尼舉行12吋(300mm)晶圓廠動土典禮,該晶圓廠將於2027年開始量產,預計在2029年月產能達到5.5萬片12吋晶圓,也會評估興建第二座晶圓廠。恩智浦半導體總裁暨執行長Kurt Sievers表示,恩智浦在新加坡擁有數十年成功的半導體製造營運經驗,新的VSMC晶圓廠與恩智浦的具差異化的混合式製造策略相符,新廠將確保成本競爭力、供應鏈控制力和地理韌性的製造基地。先前世界先進公告曾提到,新加坡12吋廠相關機器設備與廠務設備預計投入241.18億元,主要供應鏈廠商包括ASML、美商應用材料、東京威力科創、科林科技,國內半導體材料大廠崇越科技等公司,30年的合作夥伴台積電也攜手合作,提供所需的技術和資源。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日前表示,預期12吋廠5年後滿載,營收將從目前的500億元倍增至1000億元。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執行副總裁許凱琳表示,這項合作肯定新加坡作為跨國企業開拓先進製造產業活動所具備的吸引力,也鞏固我國作為半導體全球關鍵樞紐的角色,新廠不僅創造約1500份高科技就業機會,也會為本地企業帶來更多商業發展和合作機會。法人表示,美國擴大管制中國大陸的晶片,新一波針對陸企設限的實體清單,以華為、中芯國際相關勢力為主,像是芯聯集成,前身是中芯國際2018年獨立出來的中芯集成公司,除了有比亞迪、小鵬等大陸近90%電動車客戶,也吸引不少歐洲車用零件廠下單。若芯聯集成遭美國列入黑名單,客戶可能轉單,同樣具備車規晶片生產能力的晶圓代工廠可望受惠,像是台灣晶圓代工廠和Infineon、NXP、Renesas、及STMicroelectronics等國際重量級車用晶片都已合作多年,台灣的成熟製廠有望迎來轉單。世界先進日前表示,第4季業績展望不變,晶圓出貨量季減約10%至12%,產品平均售價上揚3%至5%,毛利率介於27%至29%之間。4日股價收在93.6元、漲2.86%。
綠電自救隊1/最大用電戶台積電苦惱「水很深」 科技廠下海自建光電廠自用
「最近很多中小企業問我,要去哪裡買綠電?」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去年上路,台灣8月底開始收碳費,科技大廠被歐美客戶要求的RE100追著跑,「碳焦慮」全面襲來,大亞電線電纜電通事業群總經理莊博貴5日在一場能源論壇上透露,「我都說『自救』!建議大家自發自用,自己的屋頂先蓋光電板吧。」能源政策讓政府燒腦不已,在民進黨「非核家園」、產業缺電、2050要淨零碳排等拉扯中,急向產官學及民團尋求共識及解方,8月8日總統賴清德親自主持首場「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會後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淳涵轉述挺核科技大老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的話,因深刻了解企業購買綠電面臨的挑戰才發言挺核電,「不該被誤解為反對綠電。」「核電不是再生能源,不能算在RE100,大家困擾的是『綠電』嚴重不夠用!」一位半導體業者向CTWANT記者說。依台電年報數據顯示,2023年發電2454.6億度,火力發電占81.8%,再生能源9.9%,抽蓄水力1.2%,核能為7.0%,同一時間,護國神山台積電用電約230億度,約當全國8%用電。台積電去年使用約25.9億度的再生能源,買下全台近7成的再生能源憑證。(圖/CTWANT資料照、取自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台積電用光台灣的綠電?依台電統計,去年太陽能、風力、水力與垃圾及沼氣等再生能源發電量242.9億度,占總發電量近一成,台積電2023年使用約25.9億度再生能源,占總用電約11.2%,這還是到處買來的,據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統計,每一張再生能源憑證(T-REC)等於1千度綠電,台積電去年購自T-REC的綠電為10.5億度,占全國T-REC 總量15.06億度約69.7%,將近七成。 隨先進製程與新廠不斷建置,台積電預估2030年總用電量會成長,占到全台用電的11到12%左右,尤其2040年要達成RE100「全球營運100%使用再生能源」目標,就算把全台綠電通通給台積電也不夠。綠電大缺的窘境,審計部在7月30日公布的中央政府總決算報告全都露,「太陽光電未達成整體預期目標,且差額逐年擴大」,政府規畫2025年綠能要占總發電量之20%,目前才10%,太陽光電去年累計裝置容量目標1.4萬MW,但最後只有1.24萬。對出口企業來說,台積電用剩下的綠電,可說是杯水車薪,與其等著被重視ESG的歐美客戶萬箭穿心,有的業者選擇自救。台大化工系特聘教授藍崇文表示,「太陽能最快上手」,隨著中國大陸補貼和過度投資,太陽能目前設備相當便宜,加上技術進步,發電效率也在增加;大亞的莊博貴表示,用自家屋頂做光電,少了最大的「土地取得成本」,一度電成本不到3.5元,對於急著到處找綠電買的台廠,他通通建議不如先自發自用。「在台灣廠區,聯電的太陽能系統總裝置容量為台灣晶圓代工業界之冠!」晶圓代工二哥聯電,8月初得意地對外公布,除了跟外界購買綠電,自家工廠的屋頂已被太陽光電系統「極大化」全部鋪滿。集團安裝峰值發電容量超過13700瓩之太陽光電系統,預估每年發電量可達1.6萬MWh以上。聯電的太陽能系統總裝置容量為台灣晶圓代工業界之冠。(圖/聯電提供)。除了屋頂的太陽能板,「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我們有自己的太陽能電廠!」宏碁董事長陳俊聖跟CTWANT記者說。嗅到歐美減碳的野心,宏碁早在2017年就在旗下桃園市的龍潭渴望園區,建置龍顯太陽能發電站,這個地面式太陽能光電量達2400瓩,是當時北台灣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總計宏碁集團自設發電廠並發電售回當地電網的綠色電力為352.6萬度,營運使用的再生電力達到1333.4萬度,佔資訊產品事業相關營運達65%,佔全集團範疇二用電的44%。台達電研發超高能源轉換率的變流器,成為自建太陽能利器。(圖/黃鵬杰攝)「我們是做電源解決方案的,『節能』就是我們的主業嘛!」今年8月第一次以台達電董事長身分主持法說會的鄭平,在被法人問到缺電議題時信心滿滿,畢竟台達電在全球廠區使用再生能源比率已76%,台灣則高達80%,可說是全台灣最接近RE100目標的第一名。以台達電在加州的美洲區總部為例,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再加上自家研發的超高能源轉換率的變流器,每年可產生超過140萬度再生電力,已能滿足建物百分百需求。至於「吃電怪獸」台積電,一直有環保團體點名該多裝太陽能板自發自用,但台積電表示,他們有裝在辦公室的車道上,但考量廠區安全,無法在廠房屋頂全面設置太陽能板;畢竟日賺斗金、關乎全球晶片供應命脈的台積電,實在不敢在頭頂上「增加風險」。而去年股東會時,就被股東問到是否該自蓋電廠,當時董事長劉德音坦承,「綠電不足,確實會影響競爭力」,過去確實評估過蓋電廠,但「光是土地徵收碰到很多抗爭,就很麻煩了」,不蓋是因「太複雜了」,網友聞訊紛紛笑稱,「畢竟光電『水很深』,連台積電都不敢碰」,這也可看出在台灣做綠電的複雜度。
節能正夯! 台積電去年用25.9億度再生能源 聯電屋頂蓋滿「這個」
身為用電大戶的晶圓廠,近來陸續宣布自家的節能成果,台積電(2330)7月31日公布最新的《永續報告書》提到,除了自家減碳,也與關鍵排放源供應商合作、提出90萬公噸減碳方案;聯電(2303)8月2日表示,集團2023年總裝置容量已超過1萬3700峰瓩,能滿足約4500戶家庭一年用電量,台灣廠區的太陽能系統總裝置容量更為台灣晶圓代工業界之冠台積電統計,在2023年使用約25.9億度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升至11.2%,預計2030年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達60%、2040年達到100%目標,將持續購買再生能源及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且因應先進製程技術演進可能增加的能源消耗,台積電新成立綠色製造部。台積電表示,將藉由整合節能減碳、資源循環與水回收再利用等各項永續行動,協助節能團隊落實各項節能專案。台積電中科「零廢製造中心」於2023年12月正式運轉,攜手5家供應商啟動廢溶劑回收、污泥再利用、電子級化學品回用等多項資源再生專案,並規劃於南科及竹科建置零廢製造中心。聯電則表示,2023年集團再生能源使用占比達11.1%,較2022年5.1%翻倍成長,並在台灣簽訂181MWp的再生能源採購合約,自今年起供電。除向第三方採購能源外,聯電能源轉型策略還包括評估投資可再生能源、導入新興發電技術及自建綠電案場,2010年陸續於各廠區建置再生能源系統並躉售給台電,在2021年宣告RE100承諾以來,聯電將廠區屋頂太陽光電系統極大化,除了新設太陽光電系統全部採自發自用,亦規畫今年底將所有躉售契約轉為自發自用。聯電表示,台灣廠區的太陽能系統總裝置容量為台灣晶圓代工業界之冠,並將此成功經驗拓展至海外,包括新加坡、中國大陸及日本等地廠區皆已陸續建置太陽能系統,並納入新建廠房的標準設計項目,擴大集團綠電使用量,這些經驗也會透過節能服務隊出團,分享給中華大學及清華大學,協助評估設置太陽光電方式。
台灣403大地震後調查 集邦:DRAM、晶圓代工產能無嚴重影響
花蓮周三(3日)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全球科技業者皆關注此次台灣強震,是否會為供應鏈帶來危機。據集邦(TrendForce)最新經調查指出,本次台灣403大地震,多數晶圓代工廠都位屬在震度4級的區域,加上台灣的半導體工廠多以高規格興建,內部的減震措施都是世界頂尖水準,多半可以減震1至2級,整體台灣晶圓代工、DRAM產能無嚴重影響。集邦調查指出,以本次的震度來看,幾乎都是停機檢查後,迅速復工進行,縱使有因為緊急停機或地震損壞爐管,導致線上晶圓破片或是毀損報廢,但由於目前成熟製程廠區產能利用率平均皆在50至80%,故損失大多可以在復工後迅速將產能補齊,產能損耗算是影響輕微。此次的花蓮地震威力之大,台積電也罕見地對地震發出新聞稿指出,在強震發生後的10小時內,晶圓廠設備復原率已超過70%,新建晶圓廠的復原率更已超過80%。雖部分廠區的少數設備受損並影響部分產線生產,主要機台包含所有極紫外(EUV)曝光設備皆無受損。同時強調,該公司已有資源到位以加速達到全面復原,且已持續復工,將繼續密切監控並適時與客戶直接溝通相關影響。DRAM方面,以位於新北的南亞科(Nanya)Fab3A,以及美光(Micron)林口廠受地震影響較大,南亞科該廠區主責20/30nm製程的產品,最新製程1Bnm正在開發中;美光林口廠與台中廠為DRAM重要生產基地,內部系統已將二個廠區合而為一,目前已有最新1beta nm製程的投片,後續也將有HBM在台灣生產仍需數日時間完全恢復運作,其餘廠區多半在停機檢查後陸續復工。力積電(PSMC)、華邦電(Winbond)等均無恙。晶圓代工方面,台積電包含Fab2/3/5/8等多座6吋及8吋廠、研發總部 Fab12,以及最新的 Fab20 寶山工廠均位在震度4級的新竹。其中僅Fab12因水管破裂造成部分機台進水,主要影響在尚未量產的2nm製程,評估短期營運不受影響,但可能因機台受潮需要新購機台,造成資本支出小幅度增加。調查表示,目前產能利用率較高的台積電5/4/3nm先進製程廠區,未進行人員疏散,停機檢查已在震後6至8小時恢復90%以上運作,影響仍在可控範圍。CoWoS廠區方面,目前主要運作廠區龍潭AP3及竹南AP6,事發當下立即進行人員疏散,停機檢查後發現廠務冰水主機有水損問題,但廠務系統多有備援設施,評估不影響運作,已陸續復工。此外,聯電(UMC)一座6吋廠及六座8吋廠均位在新竹,另有一座12吋廠位在台南,以90~22nm量產為主;力積電包含12吋 DRAM 與8吋、12吋Foundry皆位在新竹苗栗一帶,其中DRAM以25/21nm製程利基型產品為主;世界先進(Vanguard)共三座8吋廠位於新竹、一座位於桃園。上述廠區多半在人員疏散、短暫停機檢查後陸續恢復運作。
美中夾擊增產 集邦:台灣2027年晶圓代工市占恐下滑
被稱為「護國神山」的台積電,除了可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也是因先進製程留在台灣,極高市占率讓國際不可輕忽;不過調研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研究報告提到,因為美中兩國加強晶片自主,等他們產能開出,預計到2027年,台灣晶圓代工產能占比會從今年的46%降至41%。TrendForce表示,2023年台灣占全球晶圓代工產能約46%,第二名為中國的26%、第三名是韓國12%,接下來是美國6%與日本的2%,但在各國補貼政策驅動下,中國、美國積極拉高當地產能,預計到2027年時,台灣和韓國的產能比將分別收斂至41%及10%。以先進製程來看,2023年台灣在全球產能占68%,接下來是美國12%、韓國11%及中國8%。以EUV世代來說,台灣更是高達近八成。然而美國為了不讓產能集中於台灣,要求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等業者在當地製造,所以預估2027年時,美國的先進製程產能占比將成長至17%。因美日荷三國的高階設備出口禁令,中國不得不選在成熟製程上擴大產能,預計2027年時,中國成熟製程產能占比可達39%;TrendForce示警,屆時若加上政府補貼政策,恐打起價格戰,包括聯電、力積電、世界先進等產品同質性較高的廠商影響最大。
傳遭LockBit駭入勒索7000萬美元 台積電和供應商30日「這樣」回應
日前外媒報導傳出,台灣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遭全世界最猖獗的Lockbit勒索軟體駭入,對方要求7000萬美元(約台幣21.7億)並要求於8月6日前付款,否則散布網絡入口點、密碼和登入資訊等。對此,台積電周五(6月30日)發布聲明回應,指事件為某IT 硬體供應商初始設定資料,因此不會影響台積公司生產營運,亦無台積公司客戶之相關資訊外洩。台積電鄭重否認,指出目前已知洩漏的資訊皆為該供應商協助的硬體初始設定資料,因所有進入台積公司之硬體設備包括其安全設定皆須在進廠後通過台積公司完備程序做相對應的調整。事發後,台積公司也已按照公司之標準作業程序處理,包含立即中止與該硬體供應商的資料交換,後續亦將加強宣導供應商的安全意識與確認安全標準做法。目前此駭客侵害事件已進入司法調查程序;據了解,被駭的是供應商擎昊科技,該公司也已通知台積電。據了解,台積電供應商擎昊科技也已發布聲明指出,29日上午發現公司內部特定測試環境中,遭受外部團體之網路攻擊,並擷取相關資訊,資訊內容主要為本公司為客戶提供之各式系統裝機準備資訊,因揭露之資訊中出現特定客戶之名稱,造成客戶之困擾,除先向受到影響之客戶致歉外,公司已就此次資安事件進行排查與防護強化。LockBit主要採用勒索軟體即服務模式(RaaS),透過在阻止用戶訪問系統以將部分贖金利潤支付給實施攻擊的附屬公司,它會傳播感染並加密網絡上所有可訪問的系統。據美國網路安全暨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以及來自多國的的網路安全機構,共同針對該軟體發佈的報告指出,從2020年至今,受害組織達1653個,光是計算其在美國市場的相關攻擊,不法所得便超過9100萬美元。
美學者驚嘆:台積電55%全球市占率令OPEC失色 揭此「關鍵優勢」
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去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設第二家工廠,還宣布在美國的投資額增加到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1兆),引發各界熱議。根據外媒報導,近日有美國學者指出,台積電憑藉令人驚嘆的全球市佔率,讓占全球石油產量的40%的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看起來絲毫不起眼。據美國東北大學校園媒體報導,該校金融學副教授、主導金融相關分析實驗室的主任W. Paul Chiou指出,台積電是世界第9大企業,其製造並供給全球總需求量55%的晶片,以及超過9成最先進處理器。Paul Chiou感嘆道,這樣令人嘆為觀止的全球市佔率,就算OPEC佔全球石油產量的40%,看起來也絲毫不起眼。不過外媒也引述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前說法,美製晶片比起台製高出將近50%的成本,美國若試圖增加其國內晶片自製產量,將會是一種浪費、昂貴且徒勞的做法。Paul Chiou對此也表示認同張忠謀的說法,並強調美國真的不需要追求百分之百的晶片自給。另外,報導也引述東北大學電機工程學教授Ahmed Busnaina的說法,認為台積電目前擁有最強的關鍵優勢,無庸置疑是極其優秀的員工,因為晶圓製造過程非常複雜,須要具有博士學位的專業人員,甚至還須要有化學專家和物理專家並肩合作。Ahmed坦言,美國目前在半導體領域的人才不足,所以美國目前的首要目標,不僅必須培訓足夠多的工程師,還要激勵更多的高中生,讓他們願意真正進入電子或工程領域產業。
台積電股價一年跌27% 知名分析師:「超跌了」可零股建倉
2022的最後一天,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對比2021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每股收盤價615元,台積電今年股價下跌166.5元或27%,等於每張慘賠近17萬元。不過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認為,明年產用率若高於66%的預估值,就代表美台半導體已超跌,建議從零股方式慢慢開始建倉。外資2022年提款台股1.23兆創紀錄,調節台積電5234.8億元,而台積電ADR也表現慘淡,美股封關日下跌1.51美元或1.99%,收74.49美元,換算台股價格為457.49元。陸行之在臉書發文表示,今天是2022年的最後一天,2022年是半導體行業投資慘痛的1年,除費半跌35.8%,台半也跌31.8%,但比起2008年,費半下跌48%、台半45%的跌幅,今年還是好了近13個百分點。同時,2009年第1季時,全球晶圓代工業產能利用率曾下滑到33%,估計2023年上半年全球晶圓代工業產能利用率有機會下探66%,仍明顯優於2009年,若產用率情況比66%好,那費半、台半已經明顯超跌。他也表示,因為大部分的台股有明顯行業、技術更新、公司治理周期,必須按年、月、日、時等常常更新(法人客戶才享有的服務),最後只能推薦他覆蓋最久的龍頭。陸行之也提出2大前提,包括不要發生戰爭、不要被美國把先進製程廠炸掉,將可拿下伺服器、AI GPU/ASIC、VR/MR/AR先進製程的大部分訂單,建議現在啟動定時定額,如看經濟能力,每月分10次買進零股。他認為,配合行業周期低檔,未來10年獲利的CAGR(年複合成長率),應該能輕易超過定存、保險、公債,甚至還能打敗通膨跟大盤。至於為何每月分10次買零股,而不是選在發薪日提撥部分資金買一次,他認為因為發薪日時的股價,不一定比平均價格來的好,建議抄底價格越平均越好。外資法人多預估,台積電2023年第1季營收季減1成,第2季起進入成長循環。2002年第4季部分,繼第3季EPS高達10.83元後,第4季台幣匯率走貶將可抵銷產用率下滑,全年有機會賺進近4個股本。台積電之前預期,第4季合併營收199~207億美元,在台幣匯價31.5元假設下,約當6268.5~6520.5億元台幣。
晶片供應問題短期難獲解 資策會產業所評估:2023年才會穩定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今發表台灣半導體產值預估,可達4.36兆新台幣,成長率17.5%,可望優於全球的10.4%。不過從去年開始的晶片供不應求問題,MIC認為要到2023年才能趨於穩定。MIC觀測2022年全球半導體產業趨勢,預估市場規模可達6135億美元(約18.4兆),成長10.4%,但台灣半導體可達4.36兆台幣,有更優的17.5%表現。以次產業來看,我國仍以「IC製造」全年營收成長25%最高。「IC設計」則約成長10到15%,產值兆元以上。「IC封測」全年營收成長最低,約5到10%,僅6765億。資深產業分析師鄭凱安表示,2021年半導體晶片需求遽增、產能供不應求,引發供需失衡、交期延長與產品漲價,帶動市場規模與業者營收大幅成長,即使今年上半年出現消費性電子需求銳減,長期仍有5G、AI、物聯網、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驅動產業穩定成長。至於晶片供需失衡問題,他表示,2022年將持續,隨著晶圓廠積極擴產,以及短期需求收斂,預估到2023年供需可望趨於穩定。觀測2022年半導體產業動態,資策會MIC表示,上半年的消費性電子需求疲軟,反而緩解了供應鏈缺料問題,電視與PC面板需求下滑,衝擊驅動IC(DDI)需求,大型面板驅動IC(LDDI)陸續傳出砍單,使8吋晶圓產能出現鬆動,有助於緩解MCU、PMIC產能緊缺。不過後兩者仍是市場較為緊缺的元件,短期仍解供貨不足現象。美中競爭加速區域半導體供應鏈變化,資策會MIC表示,三大區域供應鏈正逐漸成形,除美日台韓與中國大陸以外,歐盟近期與Intel取得共識,先進製程廠將於2023年動工、2027年量產。不過亞洲地區仍占全球晶圓製造產能超過80%,即使北美與歐洲已規劃政策誘因,短期仍難以提高本土晶圓製造產能。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大陸持續擴大晶圓製造產能,更透過內需市場驅動發展,是全球產能增長最快地區,逐漸壓縮其他國家產能占比,如台灣產能占比已由2019年20%下降至2021年18.9%。鄭凱安指出,台灣晶圓代工廠目前仍以本土為主要製造基地,不過海外產能擴建是未來重要發展方向之一,然而海外投資規劃除了確保獲利、控制營運成本與爭取政策優惠之外,更須考慮當地對晶圓製造產能的特殊需求,以及當地供應鏈是否能與晶圓廠本身能量合作互補。
台積電4月營收達1725億元創歷史新高 股價卻遭狂殺失守520
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10)日公布4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725億6,100萬元,較上月增加了0.3%,較去年同期增加了55%,創單月營收新高。累計2022年1至4月營收約為新台幣6,636億3,7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40.1%。根據先前台積電法說預估,展望第2季合併營收將可達到176億至182億美元之間,若以1美元兌新台幣28.8元計算,約落在新台幣5068.8億元到5241.6億元間,季增3.21%-6.73%;而營業毛利率則是介於56%-58%之間,營益率則是45-47%皆高於上季的 55.6%、45.6%。台積電財務長暨發言人黃仁昭先前也在法說會上表示,進入第2季時,雖預期會因受到智慧型手機的季節性因素所影響,不過能可受到高效能運算及汽車電子相關應用的市場需求,持續支持公司業績成長。不過儘管台積電營收表現亮眼,但如果實際看回台股走勢,台積電近期股價則是面臨到500大關保衛戰,台積電今日盤中一度觸及505元,所幸跌深後收斂,終場收在518元,跌幅達0.38%,市值跌至13.43兆元。
半導體、航運股熱翻 2檔指數期貨6月下掛牌上市
期交所將在6月下旬推出「台灣半導體30指數期貨」及「航運指數期貨」。期交所指出,此次同時推出這2項期貨,除提供交易人更多選擇,亦可於類股輪動時,提供交易人即時掌握交易避險機會,為期貨市場挹注新動能。台灣晶圓代工及封裝測試皆為全球第一、IC設計為全球第二,半導體類股長期為台股最具題材之主流類股。「台灣半導體30指數期貨」交易標的為台灣市場半導體精選30指數,從上市櫃半導體類股中,篩選發行市值前30 大股票作為成分股,涵蓋台灣半導體供應鏈上中下游各次產業龍頭股,2021年底市值及成交值分別占上市櫃整體半導體類股92.72%及99.51%,可代表台股半導體股票整體表現。「台灣半導體30指數期貨」之推出,可提供交易人有效參與台灣半導體類股交易及避險管道,另該商品適用夜盤交易,有利交易人因應ADR國際市場行情變化操作。另外,我國航運產業亦具相當國際競爭力,依國際知名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公佈全球運力排名,我國海運主要業者如長榮、陽明等,長期市占排名全球前10名。而近期國內股票市場中,航運類股交易熱絡,為熱門話題之一,2021年航運類股票全年日均成交值及日均成交股數在台股均名列前茅,單日成交值躍居第一,顯示航運類股交易需求強勁。「航運指數期貨」標的為證交所上市航運類股指數,為國內最具代表性的航運股價指數,成分股涵蓋海運、空運及陸運等企業,類別多元,且時有輪動,與期交所現有股價指數商品標的相關性較低,可達互補效果。
聯電支付和解金與美光大和解 聯電股價開盤衝64.8元
台灣晶圓代工二哥聯電(2303)與全球記憶體大廠美光共同宣布達成全球和解,雙方將各自撤回向對方提出之訴訟。對於和解協議,聯電將向美光一次支付金額保密之和解金,雙方並將共創商業合作機會。聯電就與美光的全球和解案中強調,美光擁有超過40年的技術與創新,全球專利超過4萬7,000件,在先進研發及製造有大幅的投資,而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則是美光科技賴以保持競爭力的重要基石。聯電將持續落實並優化有關營業秘密之保護與防免的政策與措施。聯電與美光的訴訟起源自2017年,美光在美國提告聯電與大陸(福建)晉華侵權,聯電被判處罰金新台幣1億元,此案仍在審理中,另外,美光在台灣另外對聯電提告民事案,目前還在智財法院審理中。2018年時,聯電在大陸控告美光侵權,將訴訟戰火延燒到大陸對美國的層級。2020年時,聯電遭美國司法部起訴違反營業秘密判決確定,聯電承認侵害1項營業祕密,遭罰款6,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68億元),加上緩刑3年,換取換取美國司法部合作的和解協議。隨著和解的消息一出,今天股市電子股在半導體類股包括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力積電(6770)日月光(3711)、精測(6510)等一片走跌下,僅有聯電一家逆勢上漲,63元開盤後一度上漲到64.8元。
車用晶片缺貨 會延伸到其他產業
車用晶片全球大缺貨,隨著美國、歐盟、日本等國政府相繼透過外交管道要求台灣晶圓代工廠提供產能支援,近期有關車用晶片以超急單方式投片並排擠其它客戶產能,或是傳出減少面板驅動IC產能轉做車用晶片等各種傳言紛飛,但以晶圓代工廠的運作及產業遊戲規則來看,這些市場傳言其實並不正確。聯電共同總經理王石表示,晶圓代工產業有其遊戲規則,在產能很滿情況下,調度空間十分有限,要把已答應給客戶的產能移挪給車用晶片是不可能的,只有透過提高生產效率擠出產能、或是調整投片優先順序來紓解車用晶片缺貨問題。王石表示,車用晶片大缺貨只是一個開始,晶片缺貨會延伸到其他產業,這是長期結構性問題。車用晶片客戶去年上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訂單停了6個月,直到去年第四季才重新下單。但去年下半年,多數半導體產能早已被智慧型手機或筆電業者需求預訂一空,車用晶片下單時間點已經太慢,而且今年第一季車用晶片庫存幾乎用完,要解決此一問題挑戰難度很高。王石指出,車用晶片缺貨已造成車廠減產,由於汽車的單價高,從業人員多,對歐、美、日等國的GDP影響大,處理不當會造成經濟面的問題,所以車廠所屬國家才會由政府出面協商。只不過,晶圓代工因需求而進行優先順序調整已有先例,例如疫情相關醫療晶片會給予較高優先順序,車用晶片需求如此強勁且影響經濟,會有較高優先順序。王石進一步表示,產業遊戲規則早已存在,但現在晶圓代工產能很滿,產能調整空間及靈活度都很有限,所以不會是太大範圍的調整,只能小範圍的調整。以聯電來看,汽車供應鏈有很多層且十分複雜,要先釐清車用晶片中什麼最缺、什麼不缺,採用先進製程或成熟製程,與客戶持續協商後才有辦法調整。
疫苗還沒到3/這才是超前部署!以色列總理熱線藥廠 拚95%普及率
日前有媒體報導,疫指中心透過在美外交途徑,二月初有機會取得十多萬劑的輝瑞BNT疫苗,屆時將優先給桃園醫護人員施打。陳時中獲悉該報導後,卻大動作舉辦記者會嚴正否認,焦慮之下,不少財經界人士趁著全球車用電子晶片大缺貨、近日向台灣晶圓代工大廠求援之際,向小英政府喊出「晶片換疫苗」的策略,也引發熱議。針對無疫苗可打的困境,有專家提議「晶片(圖)換疫苗」的策略。(圖/台積電提供)大陸目前已施打的2,277萬劑新冠疫苗,皆由大陸國藥集團生產。圖為北京民眾排隊接種新冠疫苗。(圖/新華社)除了輝瑞BNT等疫苗,大陸也推出疫苗,並已拿到十七國共約五億劑的訂單,然而,由於疫指中心早已表態拒絕大陸疫苗,國台辦更公開表示「政治因素」是最大阻礙。因此,疫指中心面對媒體頻頻追問「是否會使用大陸疫苗」,仍堅持過去從未使用大陸疫苗,未來應不會破例。至於國產疫苗,目前僅有高端疫苗生物製劑公司的疫苗進入二期人體臨床試驗,聯亞生技與國光生技的研發進度則較落後,面對媒體詢問,陳時中也無法回答何時能施打國產疫苗。被媒體頻頻追問「何時打疫苗」的陳時中,始終不正面回答,甚至批評疫苗效果不佳。(圖/報系資料庫)或許被疫苗逼急了,陳時中日前疾聲呼籲「請大家不要為難台灣」時,竟批評「疫苗並非最佳的防疫方式」,還說以色列人施打疫苗後,仍出現感染現象。據悉,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為了要讓九五%的人口接種疫苗,除了開高價購買疫苗,還一一與各藥廠老闆熱線通話,並願意提供數據給藥廠研究。如今,以色列有五四.七%民眾已施打輝瑞BNT疫苗,是目前施打疫苗普及率最高的國家。疫指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根據研究報告,以色列施打疫苗後,感染新冠肺炎的比例確實下降,顯見疫苗具一定的保護力。(圖/報系資料庫)陳時中的「疫苗論」隨後被自家人打臉。疫指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以色列的接種者在施打第二劑後,感染新冠肺炎的比例僅萬分之一點多,保護力相當好。感染科權威醫師黃立民也指出,輝瑞BNT疫苗的保護力約九五%,「本來就會有五%的人會(再度)被感染,但研究顯示,感染者病況並不嚴重,這也是保護力的表現。」
中芯恐入美黑名單 喜迎轉單的台廠是他們
據外媒報導,美國近期將擴大對中國進行貿易制裁,包括可能將中國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列入黑名單。半導體業內分析,此事如若成真,台灣晶圓代工廠及NOR Flash廠都將喜迎轉單。業界指出,原本在中芯生產的晶圓代工或NOR Flash訂單將加速轉單到台灣半導體廠,包括高通、博通等中芯非陸系客戶將轉單到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台灣晶圓代工廠,北京兆易創新(記憶體IC設計)將因中芯禁令導致產能大幅受限,旺宏、華邦電將受惠於NOR Flash轉單及漲價效應。中芯在上海、天津、深地等地設有8吋廠產能,滿載月產能合計達38.5萬片,主要支援0.35微米至90奈米製程。中芯在上海及北京設有12吋廠,滿載月產能合計達19.5萬片,其中,北京2座12吋廠主力製程介於0.18微米至24奈米,上海12吋廠提供14奈米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先進製程。中芯於9月底發布正式公告,證實美國商務部向其供應商發出信函,對於向中芯出口的美國設備、配件、原物料等均受到出口管制規定,要獲得美國主管機關許可才能出貨。中芯雖然一向澄清並未涉及替中國軍方生產晶片,但美國態度在大選後更為強硬,外媒報導美國恐將中芯列入黑名單中,除了設備及材料採購面臨限制,非陸系客戶轉單台灣或韓國亦在所難免。中芯前兩大非陸系客戶高通及博通的投片產品,以8吋廠0.18微米製程生產的電源管理IC為主,也有將28奈米射頻元件委由中芯代工。眼看中芯列入黑名單恐難避免,高通及博通已陸續向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台灣晶圓代工廠提出增加投片量的要求。其中,台積電受惠於高通及博通轉單效應,明年上半年28奈米產能全線滿載,8吋廠產能滿到明年下半年。由於台灣四大晶圓代工廠的8吋廠產能短缺嚴重,普遍來看訂單量明顯大於產能30~40%。業界預期,中芯若列入美國貿易黑名單中而導致轉單效應放大,明年8吋晶圓代工產能將全年吃緊,預期代工價格將持續漲價,包括面板驅動IC、電源管理IC、功率半導體等也將因晶圓代工產能不足而持續供不應求且價格看漲。此外,兆易創新供應蘋果AirPods所使用的NOR Flash亦在中芯以65/55奈米製程製造,中芯若列入黑名單,市場預期蘋果訂單將轉單至華邦電及旺宏。(圖/工商時報)
可惡已羨慕!台積電大幅結構調薪20% 做一年爽領薪水26個月
可惡已羨慕!今年各行各業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企業不是直接倒閉,就是以裁員、放無薪假繼續撐下去。但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330)近日公告,為了留住優秀人才,明年將展開史上最大幅度的結構調薪,平均薪水調整約增加20%,等於在台積電上班一年,就領了26個月的薪水。台積電傳出今年徵才目標多達8千人,明年起更將展開史上最大幅度的結構性調薪。據《自由時報》報導,台積電明年的這波調薪,不包含分紅,員工底薪將調高約達20%,希望能藉此留才與攬才。不過雖然薪水被調高,但據悉分紅可能會依獲利提撥比例調降,因此換算下來,整體薪酬會差不多。其實台積電每年都會進行調薪,但幅度通常都落在3%到5%,這次調薪幅度高達20%,創台積電成立以來最高幅度。假設大學畢業的新鮮人進來,起薪為3.8萬元,明年的這波調薪,將大幅加薪7600元,瞬間破4.5萬元;碩士畢業起薪若為4.5萬元,若加薪20%,等於一口氣增多9千元,薪水馬上提高到5.4萬元,十分誘人。台積電或竹科廠商所得令人稱羨,其實這些員工會有高薪,主要是來自公司獲利分紅,本薪反而不是高薪關鍵。根據台積電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揭露,該企業內的直接員工部分,平均整體薪酬,約有26個月本薪,每月平均收入為台灣基本工資3倍,而台積電台灣廠區的整體薪資,在業界算是有前10%水準,難怪許多條件好的員工,會以進去台積電工作為目標。
中芯遭禁 台廠轉單吃不完
本報日前獨家披露中國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的設備及材料供應商已被美國政府要求需先取得許可才能出貨消息,如今獲得中芯證實。中芯4日公告,美國商務部已根據美國出口管制條例要求部份供應商,針對向中芯出口的部份美國設備、配件、原物料等將受到美國出口管制規定進一步限制,出貨前要申請出口許可才能向中芯供貨。雖然美國尚未正式發布中芯禁令,但中芯證實部份供應商已因為美國出口管制而暫停供貨,代表禁令已經生效。中芯此次不僅是設備及配件被禁,連生產所需的光阻劑等關鍵原物料也要取得美國許可才能出貨,由於這類必要的原物料有使用期限無法囤貨,設備業界普遍認為,中芯最快第四季中下旬產能利用率將明顯下滑。事實上,近期中芯的主要客戶如高通、博通、豪威等,都已積極尋求其它晶圓代工廠支援,包括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晶圓代工廠開始受惠於客戶轉單,但也突顯出晶圓代工市場已出現結構性變化,亦即過去晶圓代工市場產能利用率會因為景氣循環而跟隨上下起伏,但明年之後晶圓代工市場產能供不應求將成為新常態,景氣循環的上下起伏將讓產能爭奪更加白熱化。2020年以來美方對中國企業禁令升級今年正好是晶圓代工市場結構性變化的分水嶺。過去10年當中,晶圓代工市場只有台積電真正賺到大錢,因為台積電掌握了全球最先進製程訂單,至於其它業者因為承受不住龐大資本支出卻無法在折舊期限內回收,只好陸續放棄在先進製程的推進及產能投資。至於成熟製程產能過去幾年面臨供給過剩問題,產能利用率就算高達九成以上,獲利表現還只是差強人意。但今年市場已出現轉變,新冠肺炎疫情及美中貿易戰造成市場全新競局,中芯禁令生效後,就算有產能也只能空著無法有效生產,地緣政治下受惠最大的就是台灣及韓國的晶圓代工廠,轉單效應將在未來半年明顯湧現。只不過,台灣晶圓代工三雄明年上半年產能早已全滿,現在訂單要轉來台灣也完全塞不進生產線中,產能供不應求情況將延續明年一整年。晶圓代工價格的變化也成為近來市場關注重點。今年第四季因為價格早已談定所以價格不變,但急單仍有加價10~20%的空間。明年上半年已進入議價階段,由於產能全線滿載,中芯轉單效應又持續發酵,12吋晶圓代工價格有機會持平或調漲10%以內,8吋晶圓代工價格漲幅已喊到10~20%,急單則再加價約20%。也就是說,明年晶圓代工市場將轉為賣方市場,業者將迎來難得一見的大好年。
聯電嗨翻 股價衝6年新高爆54萬張巨量
美國預期會對大陸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發布貿易禁令,市場預期晶圓代工廠聯電受惠轉單效益,加上現有8吋廠產能利用率全線滿載到明年,業界預期明年上半年晶圓代工價格有機會調漲,推升聯電股價29日早盤大漲逾6%,最高來到29.3元並創16年來股價新高。不過下半場賣壓出籠,聯電股價以平盤27.5元作收,成交量爆出54.3萬張巨量。中芯提供0.35微米至14奈米等晶圓代工產能,且生產線以8吋廠產能為主。根據法人統計全球主要晶圓代工廠8吋晶圓產能,台積電月產能達43.7萬片居全球之冠,聯電月產能達32.2萬片位居第二,中芯月產能達23.4萬片名列第三,世界先進20.8萬片排名第四。雖然美國商務部尚未宣布發布中芯禁令,但根據半導體設備業者消息指出,美國時間25日下午已經公布,廠商都在26日收到通知,而美國官方發布通知是要求廠商的設備若要出貨予中芯需要經過申請許可,所以多數廠商先暫緩出貨動作,等待各廠商法務及業務單位進一步與美國主管機關確認,需要申請許可的產品及限制範圍到達什麼程度。法人表示,倘若美國發布中芯禁令,將影響中芯的晶圓廠中的設備維護及耗材更換,所以8吋晶圓代工為主的成熟製程訂單將會出現移轉其它晶圓代工廠情況,所以包括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都可望受惠轉單效益。只是現階段8吋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因此中芯的客戶正與台灣晶圓代工廠洽談明年上半年產能,希望能將影響降至最低。也正因為產能嚴重不足,市場傳出晶圓代工價格可望調漲消息。據業界人士指出,第四季8吋晶圓代工價格早已談定,若是在計畫中的投片價格不變,但新增加的投片價格預估小幅調漲低個位數百分比,若走急單(hot run)的價格普遍調漲10~20%。至於明年上半年8吋晶圓代工價格近期陸續協商中,但若早已商定投片量的部份價格不變,只有近期新增加的投片價格調漲。
陸美貿易大戰中 台積電15日閃電選邊站
肺炎疫情才剛稍緩、中美貿易戰火卻又重新浮上檯面,其中備感壓力的台灣晶圓代工業終於有了反應!被稱為台股「護國神山」的台積電15日閃電宣布,「有意」在美國興建一座12吋晶圓廠,預計2021年起「9年投資12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設立月產能2萬片的5奈米製程新廠。由於美國使盡全力希望防堵半導體技術流落中國大陸,因此持續對台灣的晶圓代工業軟硬兼施,希望可以掐住大陸發展先進晶片的要害、也就是晶圓代工,也因此台積電從去年開始就一直被問「到底要不要去美國設廠?」如今答案似乎已經揭曉,但實際上據了解,該廠尚未真正定案,是否真正投資設廠仍有變數,但新廠若確定興建,將承接美國的國防軍事、航太等相關晶片訂單,當然也會替包括蘋果在內的美國客戶代工。對於政治味道太濃厚的中美貿易戰,台積電的聲明顯得非常「不沾鍋」,僅表示,此座廠房將採用台積電的5奈米製程技術生產,規劃月產能為2萬片晶圓,將直接創造超過1,600個高科技專業工作機會,該廠將於2021年動工,於2024年開始量產。台積電表示,此專案對於充滿活力及具有競爭力的美國半導體生態系統來說,具有重要的策略性意義,它使具業界領先地位的美國公司,能在美國境內生產其最先進的半導體產品,同時又能受惠於世界級的半導體晶圓製造服務公司及其生態系統的地理鄰近性。而根據外媒報導,台積電宣布美國投資案後,美國應會放寬台積電使用美國技術在海外生產的貿易限制。業界認為,這將有助於台積電繼續為華為海思、紫光展銳、阿里巴巴旗下平頭哥等大陸IC設計業者生產晶片。台積電目前在美國華盛頓州卡馬斯市設有一座8吋晶圓廠WaferTech,並在德州奧斯汀市、加州聖何西市皆設有設計中心。此座位於亞利桑那州的12吋晶圓廠將成為台積電在美國的第二個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