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域
」 核廢水 海巡署 綠島 日本 福島國境之南發現新物種! 國海院命名「太平島紡錘鰕虎」
國家海洋研究院海洋生態及保育研究中心攜手海洋大學,組成聯合團隊在國境最南端的南沙太平島海域調查隱蔽性魚種,意外發現世界新種的鰕虎科魚類,並以發現地命名為「太平島紡錘鰕虎」,近期將正式發表在國際動物生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讓台灣多樣性魚類物種數再添一筆。南沙太平島海域發現世界新種鰕虎科魚類「太平島紡錘鰕虎」。上圖採集自南沙太平島海域、下圖採集自小琉球海域。(圖/國海院提供/中國時報林瑞益高雄傳真)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陳義雄指出,鰕虎是魚類分類中最大的科之一,全球已知物種超過2000種,台灣就有超過260種。紡錘鰕虎分布在印度洋及西太平洋的熱帶與亞熱帶,為岩礁及珊瑚礁區的底棲中小型魚類。此次命名的世界新種「太平島紡錘鰕虎」是棲息在珊瑚礁區的隱蔽種,不易發現。研究團隊詳細比對台灣及南海的分類學研究資訊後,運用形態學及分子證據佐證,明顯區隔近緣種的紡錘鰕虎,才確認此新種的存在。「太平島紡錘鰕虎」是出現在台灣海域的第6種紡錘鰕虎,目前發現穩定棲息於太平島約5至20米水深的珊瑚礁海域,只有極少量曾在台灣西南部小琉球海域被記錄下來,成魚體長大約3至6公分,體態透明並有許多黃色小斑點,背鰭則有2個深黑色圓斑,不同於其他紡錘鰕虎體色。國海院海生中心主任張至維表示,海大團隊過去在1994年做過零星太平島海域魚類調查,當時曾採集到與槍蝦共生、前所未見的鰕虎科魚類,於2006年以「太平島鈍鯊」公諸於世。國海院與海大團隊自2022年起共同調查太平島魚類,並在今年完成命名另一個太平島世界新種。這2種鰕虎都是以太平島周邊海域為主要棲地,因此未來對該海域的生態保育,將有助於維護這些嬌客的重要棲息地。
災後傷痕累累!凱米颱風遠颺解除警報 釀5死688傷6外籍船員失聯
凱米颱風的影響逐漸減弱,截至26日上午7時,台灣已解除颱風警報,這場風雨交加的災難仍留下了沉重的傷痕,全台共計5人遇難,688人受傷,而坦尚尼亞籍貨輪「FU-SHUN」仍有6名船員失聯,此次颱風所造成的農林漁牧業損失超過3.6億,停電問題也迫切需要解決,除了中南部山區外,其餘地區的電力正在全力恢復中。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出,颱風在過去3小時內強度減弱,目前已轉為輕颱,暴風圈也明顯縮小,颱風中心目前位於馬祖西方陸地,向西北轉北北西移動,對馬祖、金門及北台灣海域的威脅已解除,自23日凌晨12時至26日上午7時,累積雨量以高雄市多納林道最高,達1787.5毫米,其次為屏東縣尾寮山的1551毫米及嘉義縣奮起湖的1504.5毫米。雖然颱風逐漸遠離,但雲林、嘉義及台南地區的水患問題仍未完全解決,全台各地的積淹水災情共計3060件,其中2855件已經退水,25日主要集中在高雄市、屏東縣、台南市與嘉義縣,這些地區的道路積水情況已經好轉,26日因颱風尾雲帶的影響,彰化和台中一帶出現強降雨,部分地區仍有積水,雲林、嘉義及台南的積水深度在50至100公分之間,仍在努力排水中。交通方面,由於颱風及其外圍環流影響,台鐵西部幹線嘉義至新營區段受損,這一區域暫停運行,東部幹線蘇澳新至花蓮段也因受損而停駛。南迴線已恢復行駛,空運方面,國內線共276架次中取消18架次,國際線的916架次航班正常運行,海運方面,12條國內航線及4條兩岸航線計165航次停航。此外,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已經部署大量救援資源,全台的停水、停電問題也正在加緊處理中,全國仍有2萬5443戶停水和5萬2788戶停電,除了中南部山區外,其餘地區的供電已恢復。
海溫「紅到發紫」飆至31度 氣象專家、粉專聯合警告:若有颱風會更強!
近期台灣受太平洋高壓影響,持續出現晴朗炎熱的天氣,不僅陸上天天38度熱到發燙,就連周圍海域的表層水溫也逐步升高。最新資料顯示,台灣海域的水溫已經超過30度。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形容是有利颱風增強的「暖池中的暖池」,天氣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也稱這種高海溫、高能量的狀況對颱風而言是「大補丸」。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10日在臉書上分享了台灣周邊海域的海溫圖,指出現在台灣周邊存在著一大團30度以上的暖海水,形容其為「暖池中的暖池」。他解釋道,一般來說,年平均溫度高於28度的區域就可被稱為暖池,而台灣周邊的海溫現已超過30度,理論上將有利於颱風的增強。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10日在臉書上分享了台灣周邊海域的海溫圖,指出現在台灣周邊存在著一大團30度以上的暖海水,形容其為「暖池中的暖池」。(圖/翻攝FB/鄭明典 )臉書天氣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也在10日傍晚發布最新海水表層溫度分布圖,表示東部海域、台灣海峽南部和巴士海峽的海溫達到31度,遠高於往年平均值。「台灣颱風論壇」還指出,下週太平洋高氣壓將稍微減弱,讓出一點空間讓熱帶系統有發展機會;而高海溫、高能量對颱風而言是大補丸,因此假如未來其他大氣環境配合,高海溫後的首颱會是什麼樣子,值得大家密切注意。
換新招?中國科考船「嘉庚號」進入我東部海域 海巡監控驅離
臉書粉專「Taiwan ADIZ」團隊目擊,稱大陸海洋科考船「嘉庚號」於7日進入台灣的東部海域,一度進入我國24浬鄰接區,距離宜蘭烏石鼻約20浬。海巡署7日晚間證實此事,並說台東艦全程併航監控、廣播驅離。大陸海警船於7月2日登我澎湖漁船「大進滿88號」,將船扣押至泉州。之後連續幾天在台灣澎湖、金門海域騷擾我漁船,今(7)日又傳出大陸海洋科考船擾台灣海域,海巡署證實此消息,並說於6日上午就有在外海發現這艘科考船的蹤跡,於7日派出台東艦全程監控此船。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於今日到台東出席台東縣政府fudafudakan新船下水儀式,對於近日大陸海警船持續騷擾我漁船,她重申會強力護漁,相信透過海巡署的護漁,讓漁民心中有感。同時,對於法律問題,將依過去慣例處理,希望陸方也能就事論事。
澎湖漁船遭強行帶走疑「殺雞儆猴」 國安人士:我國漁船越界在先
澎湖漁船大進滿88號於2日晚間在金門外海撈捕小管之際,遭中國2艘海警船靠近蒐證後遭強行登檢,之後更被強行帶往中國。消息曝光後,引發外界爭議,就有不具名人士表示,台灣漁船在中國休漁期捕魚,中國海警強行帶走有「殺雞儆猴」的嫌疑。另外界也傳聞中國此舉是要報復總統賴清德,但有國安人士駁斥,這種說法根本不正確,事實上是我國漁船越界在先。據了解,中國自1995年起,單方面實施商業捕魚禁漁期,範圍包含黃海/渤海、東海及南海北緯12度線以北(包括黃岩島、西沙群島及北部灣,但不包括南沙群島或九段線南端)等地主張的海域,這項禁漁期是不管中國還是外國漁船,都必須要強制遵守。根據媒體報導指出,目前這時節正是中國的休漁期,但是澎湖漁船直接駛入「大陸腳」進行捕魚,不免引起中國漁民的不滿。就有消息人士表示,中國海警之所以打破長期的默契,這次強行登檢後將船隻帶走,此舉頗有「殺雞儆猴」之嫌,但背後動機也是引發外界揣測。而在過往,在台灣漁船前往「大陸腳」的海域捕撈小管時,中國海警船也會在附近巡邏,甚至宣導台灣漁船不該在禁漁期內作業,一些船隻聽到後,就會加速返回台灣海域。而在這次大進滿88號撈捕小管後遭帶走的地點則是在金門北碇島附近海域(東經118度52分、24度31分),該地距離中國最近的陸地約11.5海里,過往也是澎湖漁民撈捕小管的魚場。但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指出,在整起事件爆發後,外界傳聞這是中國對總統賴清德的報復。但這番說法遭一名國安人士駁斥,該名人士表示,遭帶走的漁船是在晉江深滬11.2浬遭中國海警登檢後強行帶走,而登檢地點屬於中國水域,大進滿88號在中國禁漁期進入中國水域捕魚,結果遭中國海警執法。該名國安人士表示,對於外界傳聞中國報復總統賴清德一事,這番說法就是「典型意識形態充腦」,明明是越界捕魚遭中國執法,卻是要硬扯上兩岸關係「這種論調不是外行就是惡意。」
60艘「陸漁船」包圍金門海域? 海巡隊澄清:只是漁網
大陸籍漁船2月14日越界在金門海域作業,遭海巡署驅離,孰料過程中漁船遭到海巡署艦艇「多次撞擊」翻覆,最終導致2人溺斃,海巡署為此與陸方代表團3日進行第15輪協商,最終宣告破局,至今仍未達成共識。今(9日)早有民眾觀看台灣海域船舶動態資訊系統,發現疑似有50至60艘漁船包圍在禁限制水域內,引發恐慌。對此,金門海巡隊隨即澄清,網路上這些標誌並非大陸漁船,而是大陸漁民所施放的浮網,因上面有自動識別系統(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的訊號標才引發誤會。金門海巡隊澄清,網路上這些標誌並非大陸漁船,而是大陸漁民大陸漁民所放的浮網。(圖/翻攝自台灣海域船舶動態資訊系統)回顧翻船事件的相關談判,我方在人道及撫卹方面並無堅持,甚至已達成初步共識。但陸方代表堅持要求,我方4名海巡隊員必須與會,並向陸方進行事發經過的報告,同時當面向受害者家屬致歉。而陸方的要求也造成我方極大反彈,我方認為事件已進入司法程序,且已破天荒讓代表及家屬在事故船隻上拍照採證,再加上陸方本來就無調查及管轄權,因此我方在多次協商中已數度拒絕這項要求。此外,大陸邊防、海警與我方海巡,曾協議要共同嚴打「三無快艇」,保障雙方漁民作業以及杜絕不法。然而,該艘快艇先前曾有多次的「違法行為」,卻遭到刻意忽視,這也是雙方談不攏的主要癥結點。目前在歷經15次協商後,雙方已從「究責」、「碰撞」、「認錯」及「賠償」等問題上,縮小到「究責」及「認錯」2項,但由於金門地檢署遲遲沒有行動,始終對該事件保持緘默,再加上我方是否道歉,以及道歉內容及形式等完全是未知數,導致雙方15輪協商後仍未能達成共識。
蘇巧慧質詢金門撞船案 海巡署提三點說明翻覆原因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4日邀請海委會、陸委會官員,針對「金門撞船案」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詢。立委蘇巧慧質詢海巡署長周美伍,希望能盡量還原真相,讓海巡弟兄能無後顧之憂,繼續堅定執法,而海巡署也說明,事發時是雙方正在快速追逐,而中國大陸快艇不僅配重不穩、船長駕駛經驗也不足,才會造成翻覆意外。蘇巧慧上午質詢時,周美伍提出三點說明:一、從雷達軌跡圖研判,一定不是海巡弟兄高速衝撞靜止的快艇,而是在追逐過程中,中國大陸快艇不慎翻覆。二、事後訊問與調查發現,中國快艇不僅船隻配重很不穩定,很容易在高速移動下翻覆。快艇的船長駕駛經驗也明顯不足,翻覆當下是馬力全開還右滿舵。三、相關跡證已交給司法檢調單位調查,但海巡弟兄作為一切遵照法規與標準作業程序。蘇巧慧指出,事實上,春節期間因為有大量民眾舉報金門海域有非法漁船活動,海巡弟兄已經不斷在金門海域巡邏,維護金門漁業資源與漁民權益。事故當天,因接獲有非法船隻的通報,而CP-1051艇早就在海上執勤,即火速趕往現場。蘇巧慧表示,海巡弟兄抵達現場時,也都遵照相關規定,先行以聲光警告越界快艇,要求快艇離開。後續因為快艇並未離開,也不配合減速停船受檢,還加速蛇行逃逸,才會遭到海巡弟兄依法實施緊追。「因為本案已經交給金門檢調,詳盡事實靜候司法調查。」蘇巧慧說,越界者對於我國執法本來無意見,但回到中國大陸卻改口供,所以我方更應該全力支持海巡弟兄繼續在台灣海域上保障我國海疆安全、保障我國漁民權益。
快艇翻覆專案報告料成朝野攻防重點 民進黨團採「甲級動員」應對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4日將邀請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赴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不料質詢報告未開始,朝野雙方針對專案之命題便吵得不可開交。管碧玲因不滿排定名稱,私自修改為「取締大陸籍快艇事故案」,惹得藍綠立委隔空交鋒。對此,民進黨團總召吳思瑤表示,綠營將採取甲級動員,全面備戰,在專業論政、理性論述部分,捍衛台灣海域管轄權,更要尊重台灣的司法管轄。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本週輪值召委、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4日將邀請海委會主委管碧玲、陸委會主委邱太三等官員,就「金門撞船案:翻船執法過程及後續處理」進行專題報告。吳思瑤指出,民進黨絕對尊重內政委員會召委高金素梅的排案權,但對於專案報告的命題文字是否帶有預設立場、先入為主的價值判斷,當然可以討論、也值得商榷,立院有相當多案例可循,就在這會期剛上路的食安專報,民進黨曾針對專報主題文字提出修正要求,也在立法院長韓國瑜協助裁示下,將整個專報主題調整為更為中性、沒有預設前提的文字表述,這就是一個好的案例。吳思瑤表示,相信高金素梅會有雅量接受不同意見,也期待在野黨不要因此造成週一內政委員會的議事延宕,不要把這樣一個文字調整事件無限上綱,成為杯葛議事進行的藉口和理由。吳思瑤認爲,民進黨立委絕對會充分準備、專業問政,也會採取力挺國家海巡弟兄合法正當執法立場,相信透過專業問政,能夠將整個事件原委清清楚楚呈現在國人面前。「我們將採取甲級動員,會要求內政委員會民進黨委員全面備戰最後,吳思瑤强調綠營立委在專業論政、理性論述部分,要拿出最好表現,力挺國家執法,捍衛台灣海域管轄權,更要遵守、尊重台灣的司法管轄。」
綠島男拾獲乳白怪石 疑是海上珍寶「龍涎香」
龍涎香被視為「海上珍寶」,外型如石,卻價比金高,近來頻傳現蹤離島海岸,成為新聞熱話題,以拾物為樂的台東縣綠島鄉民林國文意外發覺,3年前撿拾的怪石貌似龍涎香,重約700公克,經專家初判為龍涎香可能性極高,但仍待專業鑑定。居住於台東縣綠島鄉的林國文,興趣愛好多元,平日閒暇之餘喜愛赴海邊「尋寶趣」,沿著岸際撿拾漂流木、海漂物等造型特殊物,除了收藏觀賞外,也發揮創意加工製成擺飾藝品;近日,隨著「澎湖男子撿獲龍涎香」新聞熱播,林國文也在滿屋藏品中驚見同款怪石。「這跟我撿到一樣!」,綠島鄉民林國文說,3年前和兒子在岸邊漂流木堆中,發現1塊乳白色、不規則狀的石塊,摸起來觸感油滑,細看光亮的表面,其實布滿大小孔洞,點火燃燒後冒出白煙,融化處可見牽絲且散發淡淡香氣。疑似龍涎香的石塊,表面光滑、觸感滑膩,燃燒後融化牽絲且散發淡淡香氣。(圖/林國文提供)林國文撿拾之初以為是廢棄蠟燭,而後在石塊內部發現牡蠣附生,研判是不知名的海漂物,目前手邊有自拾700公克及好友贈予4公斤的怪石各1塊。為揭開石塊身世,台東大學環境教育中心主任段文宏透過影像遠距觀察,他表示,石塊的色澤、質地與文獻記載中的龍涎香近似,但仍需進一步專業鑑定。段文宏指出,台灣海域位於大型鯨類生活及遷徙的範圍,據日治時期統計,恆春一帶捕獲的大型鯨類數量驚人,每種類約有百隻,因此可推論龍涎香經由自然排泄或死亡鯨屍排出,再隨浪沖刷至岸際。段文宏進一步說明,龍涎香為大型海洋哺乳類動物腸道內異物,經年累月受分泌物層層包覆形成,但另有一說認為是糞石;由於具有定香之效,可使香芬氣味穩定,在古時代具有高經濟價值,近代則因罕見且具收藏價值。
當英國皇室茶飲碰上巴黎日常風情 初春到「PARADE」品嘗唐寧茶入饌的優雅法餐
在許多人的生活中,每天品嘗一杯風味茶飲可是少不了的儀式感,而以獨門拼配工藝深受英國皇室喜愛的「TWININGS 唐寧茶」,不時與各具特色的餐飲業者合作,將茶飲文化結合美食融入生活。此次他們找上在2023年下半年才在台北東區開幕的「PARADE日常法餐」,餐廳走的並非fine dining路線,而是著力呈現巴黎人不花俏卻重視質感的飲食日常,廚藝團隊以唐寧頂級鉑金系列入菜,結合英國皇室御用茶的優雅質感與法式料理的浪漫情懷,即日起~4/30推出「唐寧茶香榭漫遊套餐」,套餐價格為2,280元+10%。PARADE日常法餐空間大膽融入大面積的紅色,帶來視覺衝擊。鮮醇香嫩的「春波蕩漾」(右),以及風味溫暖香甜的「迎賓熱紅酒」。PARADE廚藝團隊表示:巴黎女性不斷追求「santé et beauté」(法譯:健康及美麗),近年喝茶在當地成為新顯學。這次設計的「唐寧茶香榭漫遊套餐」含甜點與麵包共有8道菜色,除了部分菜色以唐寧鉑金系列入饌替菜餚增添風味,還有以冷萃茶、熱茶與熱紅酒等形式穿插出現的唐寧茶pairing昇華用餐體驗。例如餐前酒「迎賓熱紅酒」,採用的是鉑金系列中最具人氣的「唐寧鉑金胭脂莓果茶」入酒,並搭配當季香甜柳丁,帶出紅酒的醇香與胭脂莓果的芬芳;而套餐首道菜色「春波蕩漾」,選用大成集團推出的台灣第一顆生食級雞蛋,在半熟的水波蛋上澆淋以松露調製的荷蘭醬,底部則是用奶油香煎過的英式瑪芬,當戳破蛋黃後可感受到撲鼻而來的松露馨香,可與隨餐附上不含酒精的草本白酒一同享用,或再啜飲一口暖心熱紅酒。「會動腦的腳」將章魚燉煮約45分鐘,嫩度適中又保留嚼勁。接下來送上的是冷萃的「唐寧鉑金薄荷圓舞曲茶」,透過在口中綻放的薄荷香氣清爽味蕾,也留下悠長餘韻;第二道暖前菜「會動腦的腳」為章魚料理,廚藝團隊表示,章魚是環地中海國家喜愛的食材,燉煮章魚更是巴黎常見美食,特選台灣海域捕獲、重2公斤以上的章魚,以「唐寧鉑金晨光草原甘菊花茶」、香料和大量蔬果採先燙後泡方式獲得彈而不韌、鮮而不腥的口感與風味,上桌時搭襯以浸泡過唐寧鉑金晨光草原甘菊花茶和用3種調理醋的蒸馬鈴薯塊與湯汁,可品嘗到章魚肥美嫩鮮的風味以及微酸清新的配菜。套餐麵包則精選吳寶春師傅的法棍baguette,可用酥脆麵包沾橄欖油醋品嘗,愈嚼愈香,或搭配以嘉義中埔鄉鮮栗煮溶並切碎點綴於湯面的栗子南瓜濃湯「松鼠溫泉樂團」,在濃郁南瓜香氣中還嘗得到蔬菜清甜。湯品「松鼠溫泉樂團」(左)、冷萃茶「唐寧鉑金晨光草原甘菊花茶」。風味如同其名的「同甘共苦」,透過唐寧鉑金胭脂莓果茶的芳香調和比利時苦苣菜的苦味。接下來再品飲另一杯冷萃茶「唐寧鉑金晨光草原甘菊花茶」,用芳香自然的花草香氣做個優雅過渡;接著享用以「唐寧鉑金胭脂莓果茶」入饌的「同甘共苦」,這道菜以煎烤至產生焦香的比利時苦苣菜反襯出北海道生食級大干貝的清甜柔嫩,並用富含洛神花、甜菜根、藍莓乾等香氣的唐寧鉑金胭脂莓果茶調製成果膠晶凍與深色醬汁,讓料理整體風味「苦中有甘、鮮裡有甜」,充滿記憶點;而在正式進入主餐前先以自然紅酒搭配「火山口伊比利火腿」,火腿在上桌前先加熱逼出油脂,讓堅果香氣濃厚且不油膩,再搭配醃瓜滿口生津。自然紅酒搭配「火山口伊比利火腿」。壓軸甜點「酪農奶奶」(前)搭佐「唐寧鉑金大吉嶺莊園雙芬茶」。而諧音富春山居的主菜「富春山雞」則展現廚師法式幽默,將春雞以冷萃唐寧鉑金薑芒綠茶狂想曲茶湯和香料醃漬4小時,高溫蒸烤出12分鐘出爐,搭配煎烤至焦香的蔬菜、以奶油和唐寧鉑金薑芒綠茶狂想曲茶湯調製的醬汁擺盤上桌,春雞入口皮脆肉嫩,多汁細緻,絲滑微甘的醬汁透著唐寧茶拼配工藝取悅味蕾的芒果香及薑香,在春雞的甜嫩中與法式廚藝華麗映襯。壓軸甜點「酪農奶奶」除了可搭佐一杯融合印度大吉嶺山麓春季新發的鮮香春芽、與夏日曝曬後圓潤富果香的熱飲「唐寧鉑金大吉嶺莊園雙芬茶」,主廚更將雙芬茶茶葉絞碎後與奶酪一同攪拌,讓茶香及濃郁奶香在口中散發出迷人香氣,也為套餐畫上完美Ending。位於捷運忠孝敦化站附近的PARADE日常法餐,希望透過餐點演繹巴黎人具有質感卻又悠閒浪漫的生活風格。※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誇張!綠島驚見「鯨豚」遭分屍 「人搶肉」釀疑雲
台東縣綠島鄉日前於柴口岸際驚見鯨豚碎屍,疑似擱淺後遭有心人士上前分屍搶肉,現場還遺留裝有部分肉塊的塑料袋,場面相當殘忍,海洋委員會保育署連忙會同相關單位展開調查,也呼籲民眾依同協助破案,找出罪魁禍首,獎勵金高達20萬。據悉,海保署近日接獲通報表示綠島有鯨豚擱淺岸邊,甚至身上還遍布明顯的分割痕跡,疑似遭有心人士分屍搶肉,場面相當心碎,一旁還遺留裝有部分肉塊的塑料袋,手法相當拙劣。勘驗結果指出,該鯨豚為銀杏齒中喙鯨,解剖比對死亡個體與分離肉塊,發現仍缺失約62x35x18cm的肉塊,甚至據台灣百種海洋動物圖鑑透漏,銀杏齒中喙鯨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的熱帶至暖溫帶海域,具有紡錘形的身型、長吻喙,台灣海域活體目擊及擱淺紀錄不多。海保署指出,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8條及第41條規定,保育類野生動物應予保育,不得騷擾、虐待、獵捕、宰殺或為其他利用,違者可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金。同時強調,依取締或舉發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案件獎勵辦法,若民眾或團體主動參與或協助取締、舉發而查獲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0條至第42條及第43條第3項的案件,經主管機關裁罰、檢察官提起公訴或經檢察官認定有犯罪事實依法為不起訴處分、緩起訴處分,依其協力情形及查獲違反案件的情節輕重,可發給2000元至20萬元檢舉獎勵金。
陸民船入侵貓鼻頭水域 賴品妤籲加速處置查扣船隻
墾丁貓鼻頭日前發生中國大陸民用船隻入侵限制水域的事件,立委賴品妤7日在立法院質詢海洋委員會的副主委、海巡署署長周書伍時指出,面對對岸的船隻不斷進逼,海巡署除了應部署足夠的船艦與人力查緝並扣扣船外,應加速依法處置非法越界的船隻,可以直接送去做魚礁,才能遏止更多越界行為。賴品妤指出,中國大陸民用船隻未經許可進入台灣海域,而且步步進逼,從以前的中線、經濟海域,到現在的鄰接區甚至禁制水域,不停測試我們的執法底線。海巡署作為海上警力第一線,有沒有足夠的船艦、人力來執法?執法的國際法依據是否堅實?此外海巡署跟海軍如何來交換情資,一起來捍衛我們的海疆?賴品妤表示,此外,中國大陸船隻對我方經濟海域侵門踏戶,抽砂船跟漁船頻頻入侵外離島,盜採砂石或盜捕漁獲,對我們的海洋生態與國防安全都造成嚴重影響。海巡署有沒有部署足夠的船艦跟人力在外離島?對於依法扣留的船隻,能不能加速處置,來遏止更多的非法越界行為?「很高興這兩個問題都獲得周副主委的正面回應。」賴品妤說,針對處置非法越界和入侵的具體作法,以及相關的法源依據、跨部門的整合機制,海巡署將會在三週內彙整相關的資料,做完整的答覆,她也會持續追蹤中國大陸民用船隻越界的問題,一起守護我們的海洋安全。
新物種武裝雙棘蟹入侵南台灣「西子灣最多」 專家呼籲別勿食
高雄漁民近年來在西子灣海域,都會捕獲到一種外型奇特的螃蟹,經學者鑑定後發現這種螃蟹是外來種的武裝雙棘蟹,目前由台南的漁光島到屏東的佳冬都有牠的足跡,高雄西子灣發現數量最多,不少釣客都說曾經看過,但因為不熟悉,不敢亂食用,專家也指出,由於無法確認這種螃蟹是否有毒,除了不可以亂吃外,也要預防會對原來的生態系統造成衝擊。高雄西子灣海域武裝雙棘蟹愈來愈多,日捕千隻。(圖/國家海洋研究院提供)甲殼附著藻類,幾乎快隱身在礁岩之中,外型奇特的物種,西南海域的漁民,捕獲到牠的頻率年年升高,引發研究人員的好奇心,抓上岸後,發現牠是外來種武裝雙棘蟹,根據國家海洋研究院一年來的追蹤,西南沿海都有牠的蹤跡,這種寶石蟹科的武裝雙棘蟹,常棲息在礁砂混合岸邊,原生地在墨西哥瓜地馬拉等緯度與台灣相近的海域,可能因此在台灣沿海繁殖。有趣的是,國海院在水下調查時,發現武裝雙棘蟹和原本就生存於台灣海域的粗甲裂額蟹(Schizophrysaspera)在水下的外觀形態非常相似,因此容易被誤認,雖然牠體型只有10多公分,動作也較緩慢,但學者擔心外來種會威脅生態,根據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副研究員林嘉瑋表示,「推論可能是因為牠本身也沒有食用價值,應該是被一些漁船,他們出外捕魚的時候困獲,然後滯留在他們的壓艙水等,到台灣他們換水的時候剛好把牠放出來」。據海洋學界調查,台灣水域已記錄外來入侵物種有27種魚類、4種甲殼類,其中近10年發現的正是「武裝雙棘蟹」,研究人員分析目前蒐集的資料發現,在台南漁光島至屏東佳冬海域都有發現武裝雙棘蟹蹤跡,捕抓數量較多的則是在高雄西子灣,數據也顯示,全年皆為繁殖季,推測春季及秋季應是抱卵高峰。針對武裝雙棘蟹頻頻現蹤,學者表示,這款蟹因甲殼硬、所以天敵少,若要人工移除,就怕誤捕其他物種,執行較困難;目前國海院會持續調查研究牠的分布範圍及繁殖季節等,掌握牠在野外的狀況,研擬後續作為。
小犬颱風前身曾2度襲台⋯農損逾2.5億元 專家示警「對台有直接影響」這區風雨特大
輕颱「小犬」於30日凌晨2時正式生成,目前以每小時12公里速度,朝台灣南邊前進,小犬颱風前身為天秤颱風(TEMBIN),曾在2017年登陸菲律賓,不幸造成160人死亡、163人失蹤,此外天秤颱風也在2012年間2次襲台,共造成8人受傷,農損逾2.5億元。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則指出,「小犬」是對台灣會有直接影響的颱風!「小犬」目前的中心位置在鵝鑾鼻東南東方1480公里海面上,以每小時12公里速度,往西北西方向進行,並朝台灣南邊前進。小犬颱風的前身為天秤颱風,由於曾在2017年時登陸菲律賓,造成160人死亡、163人失蹤,還導致土石流和洪患等嚴重災情,為此颱風委員會也決定將「天秤」改為「小犬」。此外天秤颱風也曾於2012年間2次襲台,為台帶來超大豪雨,更在2012年8月21日至2012年8月29日,在台東縣金峰鄉降下超大豪雨,累積雨量最大達887.5mm,颱風最終共造成8人受傷,農損逾2.5億元。林得恩則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指出,由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最新路徑預測,若未來北方高壓強度持續維持,「小犬」的路徑可能將再偏西,而各國數值模式預測其路徑將從巴士海峽附近通過,接近台灣海域的機會最大,此外也不排除還有再向北或向南調整的可能。林得恩強調,小犬颱風僅是今年9月第2個颱風,這種路徑的颱風,對台的影響都相當大,不只是迎風面的東部地區風雨特大,還要留意它跟東北季風可能形成的共伴效應,將會為東北部及北部帶來顯著的降雨。
小犬颱風「對台有直接影響」⋯專家示警2地區降雨顯著 恐還有共伴效應
今(30日)水氣稍增加,台灣東北部地區有短暫陣雨,並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桃園以北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東部、東南部地區、恆春半島及馬祖有零星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及金門、澎湖為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中南部山區亦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氣象專家林得恩示警,「小犬,對台灣會有直接影響的颱風!」氣象署預報,今(30日)台灣附近為東北風環境,水氣稍增加,尤其迎風面東北部地區雲量較多,有不定時短暫陣雨,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桃園以北地區也有局部短暫陣雨,花、東地區、恆春半島及馬祖則有零星短暫陣雨,新竹以南地區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中南部山區亦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建議上述地區的朋友外出攜帶雨具備用。氣溫方面,各地高溫普遍為32至34度,其中苗栗地區有36度高溫發生的機率,南部近山區平地亦有35度高溫出現的可能,中午前後紫外線偏強,外出請做好防曬並多補充水分,而夜晚清晨低溫約為25至27度。預測路徑。(圖/氣象署)氣象署指出,原先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已於今天清晨2點增強為今年第14號輕度颱風「小犬」,其中心距離鵝鑾鼻東南東方約1480公里,往西北西方向進行,本署正密切注意中。氣象專家林得恩今(18日)在粉專《林老師氣象站》表示,「小犬,對台灣會有直接影響的颱風!」林得恩分析,由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最新路徑預測,若未來北方高壓強度持續維持,則可能颱風「小犬」路徑將再偏西;而,各國數值模式預測其路徑將從巴士海峽附近通過,接近台灣海域的機會最大,甚至還有再向北、或向南調整的可能。林得恩指出,小犬颱風的生成,僅是今年9月第二個颱風,較過去氣候統計值的數量偏少,也創下過去37年來9月颱風最少的一次,「但在秋季,這種路徑的颱風,對我們的影響都是相當大的;不只是迎風面的東部地區風雨特大,還要留意它跟東北季風可能形成的共伴效應,會為東北部及北部帶來顯著的降雨現象。」
核廢水入海1/中港澳封殺海鮮「日本恐損失1626億日圓」 苦主出爐!這國汙染最嚴重!
2023年8月24日台灣時間12點,日本逐步排放134萬噸含氚核廢水入海,這是人類史上首次大規模排放核廢水,由於輻射物恐使海鮮遭到汙染,中國、香港、澳門已封殺日本進口水產品,經濟損失約1626億日圓(約354億台幣)。儘管亞洲鄰國反應激烈,但多項研究依據洋流流向皆預測「美國將是汙染最嚴重的國家」,不過美國基於國際政治考量,選擇支持日本排放核廢水。2011年日本爆發311大地震,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三座反應爐熔毀,為了讓反應爐內熔融核燃料保持穩定,日本政府決定持續注入水冷卻,而這些水再加上流進反應爐的地下水、雨水,形成擁有高濃度放射性物質的汙染水。由於水量已快超過儲存槽容量的極限,日本於2021年提出核廢料排海的計畫申請,表示會透過技術淨化輻射物,只留下「氚」再排入大海,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邀集各國專家多次前往日本檢測與調查,經過2年,證明日本的含氚廢水在每公升1500貝克以下,遠低於國際標準,因此同意日本核廢料排海計畫。雖然日方一再強調處理過的含氚廢水,與各國核電站排放的冷卻水無異,就連IAEA總幹事拉斐爾.格羅西(Rafael Grossi)也保證這些「處理水」甚至可以飲用,但依舊引發軒然大波,尤其是海鮮可能遭到汙染的疑慮。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發表聲明指出,一般核電廠運行的廢水沒有直接接觸機芯燃料棒,這就是福島核廢水與一般核電廠廢水的根本分別。原能會依照洋流流向推估核廢水影響台灣的程度非常微小,根據多項研究顯示,美國恐怕汙染最為嚴重。(圖/翻攝自原能會臉書)亞洲鄰國也紛紛抗議,其中又以中國最為激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甚至表示,「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中國也在24日後隨即宣布全面禁止日方所有水產進口,香港也宣布即日起禁止東京、福島、千葉等10個都縣的水產品進口。根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水產品出口去年創下3873億日幣營業額,中國871億日幣佔22%、香港755億日幣佔19%,兩者相加為1626億日幣(約354億台幣),如今恐損失慘重。根據《時事通訊社》報導,福岡一家水產公司社長坦言,聽到中國全面封殺的消息後「大腦一片空白」。南韓政府雖未反對日本排放核廢水,但民間反應相當激烈,首當其衝的海鮮市場瞬間門可羅雀,許多消費者表示將減少食用海鮮。馬來西亞也發起萬人連署抗議活動,民眾紛紛表示不敢再吃海鮮,當地餐飲業者也陸續以其他國家海產替代日本進口海鮮。台灣則以加強檢驗的方式應對,原能會表示,依照日本評估結果,主要受輻射影響的是電廠3公里海域範圍,輻射劑量是「背景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程度,且隨海水流動與距離增加,影響越來越低。含氚廢水主要沿著黑潮流往美國,再沿太平洋往下到北赤道洋流,順著來到菲律賓,再沿黑潮依序到台灣和日本,這是所謂環太平洋主路徑;而台灣位在主路徑後端,含氚廢水約4年時間才會流至台灣海域,此時氚濃度均小於最小可測量值。日本排放核廢水讓亞洲眾多鄰國拒吃海鮮,恐造成1626億元日幣經濟損失,因此許多日本當地居民也持反對意見。(圖/新華社)根據清華大學團隊2021年11月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期刊上的研究指出,在核廢水排放的4000天(約11年)之內,日本宮崎附近海域會首先出現污染物,之後為中國上海,再之後為美國聖地牙哥,由於此時流速變慢,所以聖地牙哥附近海域的污染物濃度會累積最多。韓國海洋科學技術研究所與韓國原子能研究所今年2月聯合發表的模擬結果與清華大學的模擬類似,預測核廢水抵達美國後將造成較嚴重的汙染,雖然如此,由於美國近期急欲拉攏日本和韓國在東亞組成「鐵三角」,政治因素讓這個最大污染苦主依舊全力支持日本的核廢水排海計畫。
海神降臨「外形有宛如外星生物」 沙灘出現超夢幻藍龍:別碰
泰國普吉島卡隆沙灘近期有民眾發現「海神出沒」,民眾在海邊發現一種有如青花瓷般藍色,長得像卡通神奇寶貝的罕見海中生物,經了解,原來是「藍龍」(blue dragon),又稱為「大西洋海神海蛞蝓」(GlaucusAtlanticus),雖然外觀很漂亮,不過牠身上有毒,千萬不要觸摸。從臉書專頁Monsoongabage Thailand在8月30日PO 出的照片和影片可見,有民眾近日在卡隆沙灘上發現藍龍出沒在當地海灘。根據Phuket News、Thaiger報導,雖然藍龍模樣奇幻美麗,不過當局除了派員到現場調查,並於8月31日警告遊客切勿觸摸。根據文獻記載,藍龍身上有3對突出的腕狀構造及尾巴,身長可達6公分,以浮游生物為食,因外型神似希臘神話中的海神,雙手彷彿長了魚鰭,雙腿成了尾巴,有「海神」美稱,朝天的一面是藍色,向著海底的一面是灰色,讓獵食者找不到牠們,是絕佳的保護色。據專家表示,藍龍體型雖小但是有毒的海蛞蝓,若是人類被刺傷,傷口處會劇烈疼痛,伴隨頭暈頭痛,且毒素可能致命。一般來說,海龍分布在熱帶地區,不過近幾年也出現在台灣海域,針對藍龍出沒在泰國海灘的狀況,海洋科學家托恩(Thon Thamromgnawasawat)指出,藍龍生活在海水中層,比較少出現在海岸線上,可能是受到近期強風與海浪的影響,才會出現在卡隆沙灘。泰國普吉島卡隆沙灘近期有「藍龍」出沒。(圖/翻攝自臉書)
日本爭議性「核廢水」今排海…對美國影響更大! 各方反應一次看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將於今(24日)中午起開始排放含氚核廢水到太平洋,此舉引發中國、韓國民間及部分太平洋島國的強烈反彈,不過根據中國的資料顯示,從長期來看美國西海岸城市聖地牙哥(San Diego)附近海域的污染物濃度將高於中國上海和日本宮崎。而我中央氣象局及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也針對核廢水可能的擴散情況進行歷史擴散分析,預估氚廢水約在排放1至2年後到達台灣附近海域,且氚濃度約在排放後4年出現最大值。東京電力公司22日公佈核廢水排放詳細步驟。按計劃,排放前在處理過的水中加入大量海水,如果確認濃度降低到預想的水準,將在17天內排放第一批共7800噸核廢水。2023年度預計排放約3.12萬噸,氚總量為5兆貝克勒(Becquerel,符號為:Bq),約為東電年計畫排放量上限(22兆Bq)的2成。不過,福島核廢水中含有64種放射性元素,包括氚、碳-14在內的放射性元素無法被完全處理,將隨著核廢水流入海洋。對此,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22日發表聲明譴責日本政府的核廢水排海計畫,指出日本沒有全面評估放射性元素氚、碳-14、鍶-90、碘-129排入海洋將造成的影響。該組織指出,碳-14的半衰期為5370年,不但會在魚類體內累積,且濃度遠高於半衰期只有12.5年的氚。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的科學顧問、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of Hawaii System)海洋生物學家里奇蒙(Robert Richmond)接受《自然》科學雜誌採訪時也直指,推動日本核廢水排海的各方代表沒有充分證明此舉不會影響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日本漁業人士也擔心生計遭到重創,強烈反對政府的核廢水排放計畫。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的報導,福島縣知事內堀雅雄22日向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呼籲,要求日本政府理解福島縣所處的嚴峻狀況以及漁民的迫切心聲。但我國原能會官網卻表示,日本排放的主要含氚廢水,對台灣附近海域輻射安全影響,已至可忽略的程度。他們預計核廢水會沿著北太平洋洋流向東流向美國西岸,而部份則受北太平洋中尺度渦流影響,約在排放1至2年後到達台灣附近海域,氚濃度約在排放4年後達到最大值,約在100萬分之1(10-6) Bq/L的範圍,遠低於台灣海域的氚環境背景平均值0.5 (5x10-1) Bq/L,以及氚的輻射儀器偵測極限0.1(10-1 ) Bq/L。另根據清華大學團隊2021年11月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Science Review)期刊上的研究指出,在核廢水排放的4000天(約11年)之內,日本宮崎附近海域會首先出現污染物,之後為中國上海,再之後為美國聖地牙哥。且聖地牙哥附近海域的污染物濃度會升至0.01,遠高於宮崎和上海。與此同時,韓國海洋科學技術研究所與韓國原子能研究所今年2月聯合發表的模擬結果與清華大學的模擬類似,預測核廢水將向東抵達美國。不過韓國的模型僅針對氚的擴散,模擬顯示受日本暖流影響,核廢水中的氚將先向東邊擴散至美國西海岸,然後向太平洋北部擴散。雖然朝鮮半島距離日本更近,但朝鮮半島位於日本以西,受洋流影響,核廢水進入韓國附近海域的時間將晚於抵達美國西海岸的時間。但由於美國總統拜登為了拉攏日本和韓國在東亞組成「鐵三角」,美國政府始終無視這些潛在風險,全力支持日本的核廢水排海計畫。尤其日本等到18日的美日韓大衛營(Camp David)峰會後才正式公佈核廢水排海時間,意味著日本的決定得到了美國和韓國政府的認可。不過南韓政府雖默認相關決定,民間的反彈聲浪卻非常大。目前韓日達成的共識是,韓方將派專家定期訪問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福島辦事處,而IAEA則將定期與韓方共用核廢水排海最新資訊,南韓官方也會加強海洋輻射監測。而中國海關總署也在7月宣佈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等10個縣(都)食品,對來自日本其他地區的食品特別是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嚴格審核隨附證明檔,嚴格實施100%查驗。7月中國從日本進口魚類等水產品為2.3451億元,同比減少29%。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22日也跟進宣佈從24日開始,禁止日本10個(都)縣的水產品進口。
日本核廢水「這時間」抵台灣附近海域! 原能會:氚濃度4年後達最大值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將於明(24日)起開始排放含氚核廢水到太平洋,中央氣象局及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針對核廢水可能的擴散情況進行歷史擴散分析,結果顯示,核廢水將會在福島排放後1至2年到達台灣附近海域,且氚濃度約在排放4年後出現最大值。據原能會官網資料顯示,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已針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含氚廢水排放案,邀集包含中國、韓國、俄國、美國及加拿大等11個會員國專家籌組調查團,針對本案安全評估、安全管制以及取樣分析驗證等面向,依據國際安全標準進行審查,並經5次赴日現場視察後,於今年7月4日公布對本排放案的整體評估結果。IAEA認為日方的排放計畫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且排放作業對民眾和環境造成的輻射影響可以忽略。對此,我國政府為妥善因應日本福島含氚廢水的排放作業,已超前部署,氣象局與原能會也共同合作建置跨部會的「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網址:https://tworis.aec.gov.tw/),以2011年日本福島事故後的10年歷史洋流資料,進行氚廢水擴散濃度動態模擬分析,並以此次日本福島含氚廢水排放的規劃為依據,用電腦模擬含氚廢水在週遭海域的擴散情況,初步評估含氚廢水的傳輸路徑以及對台灣的影響程度。分析結果顯示,主要的含氚廢水,沿北太平洋洋流向東流向美國西岸,而部份則受北太平洋中尺度渦流影響,約在排放1至2年後到達台灣附近海域,氚濃度約在排放4年後達到最大值,約在100萬分之1 (10-6) Bq/L的範圍,遠低於台灣海域的氚環境背景平均值0.5 (5x10-1) Bq/L,以及氚的輻射儀器偵測極限0.1(10-1 ) Bq/L,對台灣附近海域輻射安全影響,已至可忽略的程度。後續日方正式排放後,將依據實際排放情形進行擴散動態模擬評估,並提供海洋氚濃度擴散預報。原能會續稱,我國政府將參照國際安全標準嚴格監測,將海水監測與擴散預報等科學專業數據,轉譯為淺顯易懂的燈號,以公開、透明、專業的立場,超前部署政府因應作為,確保我國海域與民眾輻射安全,讓民眾能安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