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省
」 簡體字 高科大 農業部 房價![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392443/sm-df2fa5fc9be312de20ca8ae5b90b741d.jpg)
嘉義地震致逾130建物受損 縣府曝修復、拆除補助辦法
0121嘉義大埔6.4地震,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到大埔鄉勘察鑑定130餘件公有建物及私有民宅,災損提報至2月14日,嘉義縣政府表示,修復最多補助200萬元、拆除最多補助300萬元;連日來餘震不斷,大埔鄉長吳明勲說,幸無新災情。0121嘉義大埔6.4地震後,餘震連連,25日上午7點18分台南楠西芮氏規模5.4地震,嘉義縣市4級地震,尚無災情傳出。吳明勲說,大小餘震一直搖,過年都怕怕的,幸好沒有新災情,0121地震至少有50個以上水塔受損,已報請立委陳冠廷希望爭取政府專案補助復建。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13位技師與大埔鄉公所24日到永樂、茄西、西興、和平、大埔等5村勘察鑑定130餘件公共建物及民宅受損情形。嘉義市議員、技師黃敏修指出,學校及公共建築10多件,民宅逾百戶,少部分建築因梁柱或牆壁傾斜、壁體受損有墜落物之虞等可能受餘震影響而有危險者貼紅單,還有多處有次級危險則貼黃單,土木技師公會此次提供即時鑑定,希望協助災戶盡速補強或重建。嘉義縣政府表示,受損的危險建築物後續經縣府所委託專業技師公會認定符合資格者,修復最高補助200萬元、拆除最高補助300萬元,張貼紅、黃單災戶另發給每口4000元至2萬元不等慰問金,公布「嘉義縣社會局仁愛基金賑災專戶」帳號,籲請捐款協助災戶。嘉縣府表示,0121地震災損提報受理至今年2月14日,民眾在清理前拍照存證,於限期內向公所提報,公所會協助震後災區各項專業勘查鑑定和相關救助申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390423/sm-e79b4c76f96d7f7b7b7f598f8c00f7ee.jpg)
攜手企業捐近600包白米助中和弱勢 張智倫:培養學童善的循環
國民黨立委張智倫16日表示,年關將近,卻有不少弱勢孩童連米食都沒有,根本難以過年,自己拋磚引玉,與愛心團體聯合捐贈585包白米給中和區10所小學,希望幫助弱勢學童溫飽,促成「善的循環」。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省會計師公會及台北市會計師公會16日與張智倫共同在中和興南國小舉辦「寒冬送暖、溫馨關懷」贈米活動,並由興南國小校長曾長麗代表接受餽贈。張智倫說,自己長期媒合地方公益團體及企業,積極推動公益活動,只要幫得上忙的地方事,絕對義不容辭。張智倫進一步指出,本次活動捐贈585包米,將分送給中和區錦和、景新、秀山、永平、積穗、自強、光復、興南、復興及中和國小,且捐贈活動不公開標名學生,希望顧及學生自尊,也能避免同儕比較甚至訕笑。張智倫感嘆,近期正審查新年度各中央政府預算,其中警政署一編列就是新台幣千萬預算,委託特定團體執行民防訓練,幸好在野黨立委盯得緊,迫於壓力警政署才急踩剎車,沒讓中央政府這樣揮霍公帑。張智倫說,跑行程時每遇到充滿活力的學童,不免想到行政院對國小生「班班有鮮奶」政策都已編列預算,政策卻臨時喊卡,把錢拿去意識形態宣傳大肆揮霍,實在不忍。張智倫強調,自己只是盡棉薄之力媒介善心,因為家境弱勢或特教孩子各地都有,這些人更需要中央、地方攜手照顧,他們期盼溫暖健全的家庭,活動希望讓孩子們吃得飽,也能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並促成「善的循環」,送愛到社會需要的角落,以後學生長大了,能成為溫暖的人,將善心傳遞下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389653/sm-94084edcc6c64565ef25915225781110.jpg)
蘭嶼景點遭噴漆「 中國台灣省」警積極調查中 鄉公所火速展開修復作業
台東縣蘭嶼鄉今(13)日傳出惡意噴漆事件,多處景點的解說牌及牆面遭塗寫「中国台湾省」字樣,臉書社群掀起撻伐聲浪。警方已接獲報案,正積極調查中;鄉公所則迅速進行清除與修復作業,力求盡速恢復景點原貌。台東警察分局今日表示,接獲民眾於臉書社群反映,蘭嶼鄉朗島地區環島公路涼亭及告示牌遭簡體字塗寫,內容為「中国台湾省」,由鄉公所派員會同處理,將不當字樣塗銷,並調閱監視器畫面,同時訪查周邊居民,以追查涉案人員。有鄉民指出,日前曾見到幾位操重口音的中國籍旅客,疑似自由行旅客,但目前尚無法確認是否與此次事件相關。該事件迅速在臉書社團「蘭嶼大小事」引發關注,網友紛紛留言譴責。有人怒批「不能自己做牌子在拍照嗎?噴什麼鳥毛字」,也有人嘲諷「大陸沒有如此漂亮的風景,所以要把此風景納入大陸的版圖」,另有網友呼籲加強監管,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6/388756/sm-c565fbd2079f320e3b0fc4b37ab91748.jpg)
勒褲帶過年2/房仲醞釀年後倒店潮?「這幾類」最先爆 危機入市大有人在
在限貸令和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發威下,東森房屋月前傳出高雄10家直營店全面裁員,加上年底不少房仲大老發出「2025年『量必縮』」預測,使得房仲倒店潮議題延燒起來。CTWANT記者調查,有業者直言,醞釀中的倒店潮會在農曆春節後或第二季爆發,也有業者預測,房仲將出現「換手潮」,有人出場也會有人想危機入市,「接別人的店能省下百萬裝潢,倒店潮不會明顯!」「因為限貸令和打炒房的關係,已經有很多房仲從業員離職,估計明年第2季會爆發收店潮。」高雄房仲公會理事長郎德明則解釋,銀行不動產放款水位仍高,並不會因新年度就歸零,新青安卻還在持續放款,成屋交易申貸仍需排隊;央行第七波打炒房祭出第2屋房貸7成降到5成後,很多買方卻步、觀望、等待第八波打房,買方想撿便宜進場,賣方也不想降價,「市場停滯,2025量一定縮,估計不只高雄,全台房仲店到了第2季應該會出現一波收店潮。」高雄房仲公會理事長郎德明認為,東森房屋關閉直營店近因是央行限貸令與第七波打炒房,但是主因還包括東森房屋出手佈局高雄,進場時機已逢買氣寒冬降臨。(圖/林榮芳攝)他進一步說明,倒店潮是否出現,端看各店員工結構,現在委託件變少,案源要靠房仲的人脈關係,新人越多的店倒店風險就越高。過去一間店平均有15名員工,若有7、8名新人都對前途感到沒希望而轉行,那剩下一半士氣就會動搖,不僅值班人數不足,店業績也下降。以他自己的房仲店來說,每月管銷含租金、人事、加盟月費約40~50萬元,連續賠3個月、半年,口袋不夠深的店東就會退場。「這是意想得到的事,收店潮第一波可能會在過年後。」前不動產仲介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張世芳就說,現在已經有零星幾家再收,會先倒的都是底子不健全、服務投資客為主的店,919公布第七波打炒房後,10、11月看市況不好就先收,不過他也提到開店只需200~300萬元,4個人每人50萬元合資,等景氣好很容易就把店再開回來。郎德明與張世芳都認為,看政府政策會不會有所改變,或銀行水位什麼時候放寬,若政府繼續祭出第八波打房,倒店潮就會立即現形;反之,若成交量有拉升,能止血,即便有店倒,也不會太多。台灣房屋北屯崇德商圈店長黃鉦凱研判,房仲業將出現一波「換手潮」,因為「貿然出場要賠違約金,大多數會找別人頂店。」可是時機歹歹,大家要出場,誰要進來頂?「還是有喔!頂店的建置成本比較低,可以省下百萬的裝潢費用和電腦設備,馬上就可以營業。」他認為,現在還不到多殺多的局面,這種情形一般要1年左右才會出現,目前這一段才走了5個月,還要持續觀察。另一不具名店東則說,房仲店品牌各家加盟制度不同,「大家房屋、住商不動產的加盟金很低,收店賠的保證金不多,要收店很快;若是永慶體系包括有巢氏、永義、台慶,就要賠違約金200~500萬元,一定撐到不能撐或找人頂。」不過也有其他業內人士表示,永慶確實有該項條款,但還不曾有人被罰過,除了落井下石社會輿論觀感不好,永慶品牌大、想加盟的人多,總部應該也希望收起體質較差的店,汰弱留強,因此大多都是協商解決。不過也有業者認為,不管是房仲店還是房仲業務員,不景氣都只是產業進行汰弱留強的汰換。(圖/報系資料庫)台灣省不動產仲介公會理事長邱奕勝表示,未來的房仲將是強者很強,大者恆大,就仲介的品牌還有仲介的市場皆是如此,小區塊要生存的仲介公司一定要培養自己獨特的競爭力才是生存的依據。他也認為,如果持續成交量萎縮,大概再1年半到2年當中,就會開始出現整合。一位不具名房仲大老就透露,某次與政府高層聚會時,「上頭就覺得目前房仲店頭數8000多家,太多了,比7-11還要多,希望減少到6000家」,但他認為,很多店東手上擁有多家公司,其實營運的只有1家,其他只是為了節稅用,實際上沒這麼多。他替產業抱不平,大家都是拿錢出來拚、出來做生意,都會想辦法生存,希望政府手下留情、留活口。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2/388532/sm-8d02e121db1473d34a7269ccb3edb2b9.jpg)
晚年受疾病所苦仍堅持創作!台重量級畫家林惺嶽辭世 享壽86歲
台灣重量級畫家、藝術史論家林惺嶽7日凌晨辭世,享壽86歲,各界人士紛紛表示哀悼,文化部長李遠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林惺嶽一生波折,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他1978年自西班牙搭大韓航空902班機回台時,因飛機誤入蘇俄領空遭戰機擊落,航機迫降冰湖後,林惺嶽也遭扣押2天2夜才輾轉返台。林惺嶽出生在1939年日據時期的台中,就讀台中光復國小、台灣省立台中第一中學、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出生前雕塑家父親林坤明已因罹患傷寒早逝,5歲時母親因瘧疾過世,由多名親戚輪流照養,甚至棲身於孤兒院,自幼失怙和顛沛流離的經歷都呈現在他的作品當中。林惺嶽在1978年為西班牙和台灣畫展交流,搭韓航902班機返回台灣時,因飛機誤入蘇俄領空遭蘇俄戰機擊落後迫降冰湖,他被扣押2天2夜後才輾轉返台。大難不死的經歷也讓林惺嶽重新思考自己作為藝術家的使命和社會責任,開啟藝術史論家、藝術教育工作者等多重身分的一生。林惺嶽一生中獲獎無數,除在2019年獲得第41屆「吳三連獎」西畫類獎項,去年更獲海洋委員會「海洋文化獎」,代表作品有《歸鄉》、《東北角海岸》及《濁水溪》等,其中《國鳥駕到》、《天佑花蓮》更是放置於總統府台灣虹廳展示,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李遠表示,林惺嶽不僅是畫家,更是美術教育、文化評論與藝術史研究的集大成者,他對台灣風景意境的細緻描繪,為台灣本土意象留下了深刻印記。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肯定林惺嶽對台灣藝術的卓越貢獻。台北市文化局表示,林惺嶽晚年受帕金森氏症與癌症所苦,但仍然堅持創作,他的生命就像河流,面對各種生命與環境的挫折,反而越挫越勇地面對各種挑戰,感謝林惺嶽一生在藝術創作、評論與教育上的傑出成就及貢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8/388178/sm-94d4b8c8287ab283bbe936aabae1d4b0.jpg)
邱軍撞死運將肇逃登「微博熱搜第一」 陸網友驚呼:比印度新聞還炸裂
2021年在選秀節目《聲林之王3》中贏得第二名的歌手邱軍,憑藉電視劇《華麗計程車行》主題曲《運轉人生》等曲走紅,豈料他於去年12月27日,疑似酒駕,在行經基隆市信一路時,撞死1名計程車司機,後還肇事逃逸。事發後,他照常登上跨年活動演唱,引起各方撻伐,沒想到此事也讓大陸網友相當關注,一開始就登上微博熱搜、百度熱搜,今天(7日)甚至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首,。事發於去年12月27日清晨4時左右,邱軍當時開車行經基隆市信一路時,撞到路邊排班的2名計程車司機,導致其中一名司機身受重傷,搶救1周仍回天乏術,在1月3日傷重不治,另一位司機腳部則有擦傷。據監視器畫面顯示,當時有3名計程車司機將車子停在路邊,3人站在車旁排班,豈料邱軍駕駛著車輛,直接朝3人撞上。而在車禍發生後,邱軍並未立即停車,而是先向前滑行約100公尺後短暫停下,現場其他運將立即上前試圖攔車,但邱軍卻加速逃逸。警方立刻通知邱軍出面說明,卻遭對方以「很忙」為由拒絕,直到29日才主動前往基隆警局接受調查,他辯稱不知道有撞到人,以為是撞到石墩,員警懷疑是酒駕肇事,但他否認犯行。經過警方初步調查,懷疑邱軍有酒駕嫌疑、依過失傷害、公共危險罪移送基隆地檢署偵查辦。對此,基隆地檢署於7日下午3時傳喚邱軍出庭應訊,他全身黑、戴著口罩,面對記者詢問「有喝酒嗎?」、「為什麼還唱尾牙?」則低頭不發一語。不僅如此,車禍發生後,邱軍在12月31日還照常登上跨年活動演唱,甚至在社群媒體發文表示「2024最後一天,謝謝陪我一起跨年,跑了三場演出,謝謝你們陪我度過2024,2025讓我們一起變得更好」。此事一出,便引起各方撻伐,「台灣歌手撞人致死第2天仍參加演唱會」的話題還一度登上微博熱搜第一,網友紛紛驚呼「這波操作比印度新聞還炸裂」、「好一個『華麗計程車行』,直接開車撞計程車」、「這次確實因為《華麗計程車行》《運轉人生》了」、「娛樂圈這麼多無德的人橫行當道」、「這還是人嗎」、「台灣省的法律這麼隨意嗎」。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6/387976/sm-bbffeb9b21d7a208c6d4e577197ebcf6.jpg)
囚犯王天佑逃了!綠島監獄近30年首宗越獄事件 網回憶1977年脫逃案
綠島監獄受刑人王天佑今(6)日下午越獄,全島人心惶惶,綠島鄉長謝賢裕表示,此為近30年來首宗越獄事件,並推測王可能藏匿於山區,網友亦提及1977年管訓隊員脫逃案,該名隊員藏於山壁洞穴達1個半月,最終因無法成功離島而自行回隊投案。綠島監獄可追溯至日治時期設立的「火燒島浮浪人收容所」,當時專門囚禁黑道分子,因島嶼四面環海,脫逃困難;1951年,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將其改為「新生訓導處」,專門監禁政治犯與異議人士;至1970年代,國防部於新生訓導處舊址西側興建綠島感訓監獄,稱為「綠洲山莊」,收容重刑犯及幫派分子。1999年部分設施改為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對外開放。目前綠島監獄位於中寮村,主要收容重刑及普通男性罪犯,矯正工作以教化與矯正為主。去年曾協助島上柚子湖清除油汙,守護海洋生態。綠島鄉長謝賢裕表示,大約30年前,綠島越獄事件頻繁,主要原因是當時收容單位眾多,包括感訓監獄、管訓隊及一清專案收容人數龐大,監管不易而發生脫逃。謝賢裕說,「現在的人沒有經歷過越獄事件」,恐因放鬆警惕而成為挾持對象,呼籲鄉民「緊閉門窗,夜間避免獨自外出」。他也進一步推測,由於交通船已停駛,受刑人應難以逃離綠島,可能隱藏在島上的山區。此外,臉書社團「就是愛綠島」的網友分享了1977年管訓隊員脫逃的事件。當時,該名隊員在指揮部後山的岩壁上挖掘出可容納一人躺入的洞穴,並用草掩蓋洞口,監視營區動靜,期間以樹薯和部分農作物為食,成功藏匿1個半月。最終,由於無法離島,決定自行回隊投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1/387371/sm-204d15b9bb49895d195be5066d3a3407.jpg)
不只簡體考卷、名片印「中國台灣省」!市議員再曝高科大辦「北朝鮮+中國交流團」 校方回應了
近日,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遭學生爆出不僅考試使用簡體中文考卷,還有副教授名片上印有「中國台灣省」字眼,校方面對輿論雖然立刻對2名兼課教師開鍘,表示「不再續聘」,不過身為高科大校友的台灣基進黨籍高雄市議員張博洋3日再度爆料指出,該校2024年還曾由「東南亞產學研究發展中心」舉辦「北朝鮮學術交流暨中國大陸(大連)姊妹校交流團」,呼籲教育部進行徹查。對此,高科大人員出面回應,該交流團最終並未成行,「經考量北韓和兩岸情勢,於2024年5月22日公告取消出團。」近日,有高科大學生在網路上指出,該校「水產養殖系」有選修課任課教師不僅授課使用中國出版的教材,鼓勵學生「買中國課本能加分」,考卷也直接使用簡體中文字的中國考券。「應用英語系」學生也指出,有教授上課教材中充斥怪異用詞以及大量簡體字,讓人質疑是否直接將中國教材抄過來用。此外,還有學生在網上貼出材系友會會長、兼任副教授陳俊六的名片上,直接印著「中國台灣省」字眼,讓他們相當不滿。高科大學生在網路上指出,該校不僅授課使用中國出版的教材、考卷,校內副教授名片上,甚至直接印著「中國台灣省」字眼。(圖/翻攝自Threads)對此,教育部2日表態,將發文要求學校查明並作適法處置,至於兼任教師名片印「中國台灣省」,有損國家尊嚴,將列計行政缺失,作為扣減學校相關獎補助款或招生名額之參據;高科大則立即發布回應,表示針對試卷出現簡體字的兼任教師,已向系上表達下學期起「不兼課」,系教評亦決議「不再續聘」處分。張博洋昨日就曾發文指出,「中共教育統戰行之有年,從早期在大專院校舉辦「中華兒女兩岸交流青年團」到利用台商投資為媒介、產學合作為理由進行學術滲透,根本無孔不入」,他提到簡體字考卷、台灣省名片都是比較「沒在怕」的教授的行為,建議政府要認真查教育統戰滲透,「後面絕對可以挖出一座山。」今(3)日,張博洋又再度點名高科大,指出該校「東南亞產學研究發展中心」2024年6月曾舉辦「北朝鮮學術交流暨中國大陸(大連)姊妹校交流團」,並表示:「又是中國又是北韓,所以我昨天才會說教育部絕對要借題發揮全面徹查。」 據張博洋披露資訊,該交流團是在北朝鮮、中國大連海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等地進行交流活動,全程總共8天,可以「公假」計。錄取人數正取15位,備取5位。來回機票自費、團費59000元中則包含中國住宿及路面交通、大連來回北朝鮮交通、景點參訪門票、北朝鮮簽證、食宿及路面交通等費用。其中高科大會補助志工來回機票10000元,主辦單位則為高科大東南亞產學研究發展中心、協辦單位為高科大國際事務處、帶隊老師為東南亞產學研究發展中心主任。消息曝光後,引起不少網友留言:「共產黨統戰教育之旅!」、「東南亞產業發展?需要朝鮮經驗?」、「希望能密切觀察報名人的金流,查看是否被統戰進校園了!」、「高科大隱藏多少染色的教師主任?」不過,高科大校長特別助理陳銘志教授留言表示,「謝謝張議員關心母校情況,學校澄清說明本案緣由:有關本校東南亞中心原規劃2024年6月出訪北韓及中國進行學術交流一案,經考量北韓和兩岸情勢,於2024年5月22日公告取消出團。」並貼出當時公告部分截圖佐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0/387230/sm-640d1d10a84b31e4dd56a688afdf1b70.jpg)
高科大遭染紅!驚見簡體字考卷、教授名片印「中國台灣」 校方鐵腕開鍘了
兩岸關係對台灣人而言一直都是敏感話題,但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的考試卷竟出現「簡體字」,就連化材系友會會長、兼任副教授陳俊六的名片上,也驚見「中國台灣省」5大字,引起外界譁然。對此,高科大也出手開鍘2名教師,決議不再續聘。一名網友在社群平台曬出高科大段考考卷,但題目卻全是簡體字。畫面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驚呼,「出題老師是不是有中國身份證」、「好扯,太扯了,這個一定要查了吧」、「太誇張了吧在幹嘛啊,這間學校是在丟高雄人的臉欸」、「我擔憂的統戰勢力深入到校園,果然成真了」、「如果我是寫考題學生,我將會以看不懂簡體字拒絕做答」、「扯爆耶,看不懂的不就0分?」、「高雄科技大學的考卷居然是簡體字,教育部應該要查一下吧。」不僅如此,底下還有網友貼出,化材系友會會長、兼任副教授陳俊六的名片,但仔細一看,通訊地址竟是寫著「中國台灣省」,讓網友全都看傻眼。對此,校方回應,對於教育部維持學術威信與維護國家尊嚴的立場深表認同,針對試卷出現簡體字的兼任教師,已由水產養殖系召開緊急會議,檢討考題適切性及考試公平性,該名兼課老師表明下學期起不再兼課,系教評也決議不再續聘;至於化材系校友、環安系兼任副教授陳俊六,擅印有損國格的名片形式,經確認屬實,也會循校內程序不再續聘。校方強調,已通知全體教師,提醒老師們考試試卷出題,配合國家推動與維護正體字政策,中文部分應使用正體中文字作為試卷出題語言,以維護學生學習及公平評量的權益。針對高科大教師使用簡體字,教育部表示,該考卷直接使用他人教材內容,有侵犯著作權的疑慮,將要求學校查明是否涉及抄襲、教師是否違反倫理,以及有無影響學生成績評量的公平性,並作適法處置,至於該兼任教師名片印中國台灣省,顯然「有損我國國家尊嚴」,將列計行政缺失,作為扣減學校相關獎補助款或招生名額的參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9/387049/sm-d2b36097b00388415c7f8287b8b600fb.jpg)
高科大考卷、教材竟滿滿簡體字 校方回應:教師一時不察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有名學生於近日曬出期末考卷,但一眼望去竟整張都是簡體字,還有人加碼爆料英語系翻譯教材也出現同樣的狀況,甚至有副教授的名片上印著「中國台灣省高雄市」,引起熱議。對此,校方則回應,外聘兼任教師一時不察,將會再做檢視以及加強宣導。有高科大學生在社群平台Threads貼出期末考卷,指「高雄某國立科大段考卷全簡體」,可看到考卷中的題目跟選項皆是簡體字,只有校名、科系、題型解釋為繁體。不僅如此,還有應用英語系學生也PO出簡體字教材照片,指「出自於同間大學的英文翻譯課課程內容真的是超想吐」,甚至有位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兼任副教授的名片上,印著「中國台灣省高雄市」。英語系翻譯教材皆是簡體字。(圖/Threads)對此,校方則回應,考卷方面,是因水產養殖系動物組織學目前國內沒有繁體中文版教科書,授課老師需統整其他語言版本的教材,包含英文、中文、以及產業實務內容作為上課素材,且由於教授休假,外聘兼任教師一時不察直接引用中國教科書內的練習試題作為考卷,校方將會對教師包含外聘教師授課及評量方式再做檢視以及加強宣導。至於英語教材問題,翻譯本就牽涉多國語言互翻,也會有簡體中文的案例,校方尊重教師課程設計與規劃,但後續會加強宣導,出題或教材盡量以繁體中文為佳。而名片部分,校方稱名片部分屬個人意願之行為,秉持中立立場,尊重個人言論自由行為,據自由時報報導,對方則回應沒什麼不妥,認為Google中國台灣出現的是中華民國,並指台灣已經夠亂了,不要再製造更多的族群分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1/380151/sm-7174e62ae454b9e1eccc9228fe86ebe7.jpg)
軍校中國近代史變世界史「清洗史觀」? 網質疑為何而戰、軍人節過不過
國防部傳出正在研議調整軍校課程,打算把「中國現代史」改為「世界史」疑似要「去中化」。對此,媒體人樊啟明就質疑,是否以後像是紀念對日抗戰的軍人節日「還需要過嗎?」網友們更指出,「剛好等著被統一,以後就正名中國台灣省的概念嗎?下一代真可憐,被人賣了,還要幫忙數錢,真是壞透了!到底是誰在認知作戰?」。國軍大專制軍校課程將進行調整,通識教育將刪除「中國現代史」課程,改為「世界歷史」,據了解,這是由國防部法律司、參謀本部人事參謀次長室與各軍官學校高階軍官開會所決議。據了解,中國現代史當年為軍校學生每年「政治會考」的必考科目,頗具重要性。國防部定期檢討過時或不符實際效益的課程確實有必要性,不過民進黨政府執政後,對於國民政府在民國38年前的歷史,似乎「刻意迴避」,對此,媒體人樊啟明就提出疑問,表示國防部配合國安單位「政策」,刪除中國現代史改為世界史,「那以後...9/3軍人節、7/7陸軍節、8/14空軍節、12/12憲兵節,『這些紀念對日抗戰的軍人節日還要不要過』」?網友們也表示「以後真的不知為何而戰」、「成為世界警察的小弟」、「小動作很多」、「台灣都在內耗」、「明明就是從中國大陸到台灣卻不能說中國史,真是可悲」、「軍校直接改成黑熊官校好了」、「不敢面對歷史?建軍史與中華民國歷史是唇齒相依」。隨著民進黨連續執政進入第三任總統,去中化似乎已成為趨勢,針對國軍大專制軍校課程進行調整,國防部表示,各校院在訂定次學年度教育計畫時,會檢討過時或不符實際效益的課程,決策過程,任何課程調整均須納入各校院課程設計審查委員會審議,並經校院長核定、呈報國防部核備,才能納入次學年度教育計畫授課,「並非僅由法律司及人次室進行決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379523/sm-ebbbc3caad0c1c8581b3c2a468f11012.jpg)
板橋府中電梯「大怒神」!2人受傷 事故報告出爐
新北市板橋府中捷運站旁「遊龍陸橋」電梯上月27日發生鋼索斷裂情形,導致2人受傷。事故後續由台灣省機械技師公會鑑定,28日鑑定報告出爐。報告顯示,廠商未能針對歷年鋼索發生斷絲、斷股產生變異徵兆前及時發現問題,落實保養檢查,未善盡維護保養責任。對此,板橋區公所回應了。鑑定報告指出,府中遊龍電梯於2010年4月23日啟用,上月27日接雲梯發生3條主鋼索全部斷裂,導致車廂自2樓墜落至機坑底事件,係因接雲梯原設計牽引機驅動輪、壓輪、轉向槽輪之配置方式,直接造成主鋼索因反覆彎曲發生金屬疲勞,導致脆化現象而斷裂。鑑定報告進一步提到,電梯維護保養廠商1、9月份季保養檢查鋼索,及10月7日、10月17日兩次維護保養,未能針對歷年鋼索發生斷絲、斷股產生變異徵兆前及時發現問題,落實保養檢查,未善盡維護保養責任。此外,壓輪、轉向槽輪之承軸部分未見上油;車廂側調速機鋼索拉桿及煞車連桿組,年度檢查未落實上油潤滑、拉動測試;車廂上方潤滑油壺左、右各缺漏。板橋區公所指出,後續將依鑑定報告內容,針對廠商電梯未落實維修,導致電梯墜落、民眾受傷,涉及刑事部分將相關人員移送檢方偵辦,並將鑑定報告一併提供檢調單位。板橋區公所表示,也將同步依法規及合約內容,追究責任與損害賠償,另召開考績會檢討行政責任。兩部電梯缺失未改善前,持續停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9/373999/sm-b6630f1beb7bccff32d5bd0470f18c06.jpg)
原保地難民2/權屬釐不清先漲補償費 專家批誘發檢舉潮本末倒置
全國55個含有原住民保留地的鄉鎮意外因「禁伐補償」金額提高,引爆原、漢不同族群累年衝突與矛盾,不少在地居民直斥原民會,動輒興訟、剝奪居住權且毫無補償,拿小老百姓生存權刷存在感、充業績,激化原住民鄉鎮衝突。10月底康芮(Kong-Ray)颱風來襲前夕,台中市和平區家戶正緊急搶收茶葉與甜柿而忙碌不已,但在善後風災,身心俱疲之際,後續竟還有來自政府「追殺」,對簿公堂甚至流落街頭的壓力,只因為他們賴以為生的土地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地」。本刊調查,國民政府遷台後,原住民居住的建地,多屬於公有土地,必須向土地管理機關承租或承購,當時政府因應整體社會生活品質的提升,原住民有增加土地面積的需求,便於1988年把原民拿來蓋房的國有地劃編為保留地。看似理由正當,但是當時人力不足,不少劃設者根本沒去現場,直接依照鄉鎮分野,訂頒了《台灣省原住民原居住使用公有土地劃編原住民保留地要點》和作業計劃後,粗畫了涵蓋55鄉鎮區、面積高達26.4萬公頃的「原住民保留地」,佔台灣島土地面積7%。2019年,不少山區漢人因不滿耕作地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地,手持標語到行政院前抗議,要求修法解決爭端,讓住民依據耕作事實,各自擁有自己的土地所有權,而非依照「血緣」對原民與漢人「大小眼」。(圖/報系資料庫)然而在1972年《農業發展條例》早就獎勵民眾拓墾開荒地,不少閩、客、外省人等非原民紛紛入山開發,鋪設馬路與建築渠道,並搭建房屋就地在「原保地」生活。原本相安無事,但在近年土地價值高漲與原住民權益抬頭之下,竟反因搶地問題,釀原鄉原民與非原民矛盾,衝突一觸即發。受災戶之一的鄧小姐說,以新社水底寮地區來說,260公頃多達400多筆地號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區」,但其間戶籍人口「通通是閩、客籍漢人」。她說,漢人在55原民鄉鎮區首長的參選權被剝奪,只能由原住民內部自選。此外,漢人更因不是保留地上承租人,即使是實際耕作人,仍不能參加農保,如今11月怪颱康芮侵擾,正「當時」卻採收不及的甜柿與下月即將上市的「白毛台」一期葡萄冬果受損,投入心力打水漂,農民將毫無農保理賠。自家被地政機關畫為「原保地」卻多年求助無門的鄧小姐泣訴,坊間一直傳出外地有心人對原住民「借名登記」想做休閒園區牟利,但其實不少人因憂心新法,深怕自己胼手胝足搭建的房子,身故後會被政府收回改配發當地原住民,子女將顛沛流離,好一點的與原住民通婚取得正式身分,若走投無路者,「只能借名登記,大家只想活下去,根本沒心力圖謀發財,卻得面臨一波波妖魔化攻擊」,她無奈。和平區和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奕正拿出法條憂心直指,過去法條沿革下來,相關法條原本「山地人民」的稱呼,陸續被改成「原住民」,也就是過去「屬地」照顧到全體居住山區者,如今卻變成「屬人」只照顧有原住民血統者,更有不少老早搬去都市的原住民,眼見機會「搶地」難得,因著身分大辣辣地回山區搶地,反倒是世居山區的閩客與外省籍拓墾者變成裡外不是人,苦不堪言。台灣山地鄉平地住民權利促進會理事長吳天祐憂心,因著《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第三十七條而生的《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目前僅是「行政命令」位階便可動輒趕走世居非原民,興訟問題也叢生,未來若依照原民團體與原民立委要求,進一步躍升成法律、條例位階,原鄉「非原民」更是活在「楚門的世界」,只要被原民發現稍有不當利用土地舉報,馬上就面臨終止土地合約掃地出門窘境,再由當地原住民協調優先購地,若未來修法成功「政府將帶頭保障土匪行為」他直斥說。1972年頒布的《農業發展條例》獎勵拓墾荒地,不少人響應紛紛入山開墾荒地,如今山區基礎建設完備,拓墾者與後代卻連自己住的地方都可能被收回,實在諷刺。(圖/黃威彬攝)中央大學助理教授鄭揚宜直言,過去政府獎勵拓墾而找來了不少榮民和各路壯丁,但「誰把人帶來就要顧好」,比方退輔會有責處理榮民住屋、農業部有責解套拓墾者農保,如今卻依照族群意識,把責任推給了原民會,政府長期放任原鄉土地所有權不明,放生原鄉非原民成了「難民」,現在肥滋滋的禁伐補償來了,卻沒先把地籍歸屬理清,激化原民與非原民衝突,簡直本末倒置。鄭揚宜說,《禁伐補償條例》其實非常容易誤導民眾,因為只要一定面積70%禁伐,就能領到全額補償,充其量只是「限伐」,另外30%土地就可拿來養蜂、養菇或生態旅遊等低傷害環境生產。他呼籲,政府若真要正視此問題,與其肉桶式地「補貼」,不如先派員走訪現場,過濾出「生計」所需的農業活動者與大宗商人之別,進一步利用林地農用與獎勵造林措施輔導轉型,發展不影響林木生態的「林下經濟」,不要老想著靠土地與補助發財,才能走得長久。原住民委員會對此回應,並非僅原住民能舉發土地超限利用,且是否超限利用涉及跨機關認定,若該筆土地租約遭收回且恰巧為「原住民保留地」,修法後當地原住民將有優先承購權,但詳細承購規則未定,絕非謠傳「抽籤」為之。至於何以在原鄉興訟不斷升高對立?原委會則推稱此類興訟屬於地方公所提出,原民會無主導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72501/sm-2f1f0807d9271d4bd90d88c569aabec7.jpg)
府中捷運站外電梯急墜釀2傷! 專家:3條鋼索「可徒手扭裂」問題很大
新北市政府前天(27日)舉辦萬聖節活動,不料捷運府中站2號出口外的遊龍景觀電梯卻驚傳墜落意外,導致55歲孫姓女子與其8歲姪子受傷。對此,台灣省機械技師公會專門委員顏長榮率眾趕赴現場檢查,發現剛換新的3條鋼索竟可以輕鬆以徒手扭裂,質疑鋼索非常有問題,後續將釐清這3條據悉是日本進口的鋼索材質是否符合規定,以及廠商是否有過失。55歲孫姓女子27日下午1時,帶著8歲姪子乘坐府中捷運站2號出口旁的電梯時,突然發生電梯鋼纜斷裂鬆脫的情況,導致電梯從2樓直墜1樓,女子也因此骨折,男童身上則有撕裂傷,所幸2人送醫救治後無生命危險。對此,新北市工務局和板橋區公所指出,此意外為電梯鋼纜斷裂鬆脫導致,不過由於鋼索5月才全面換新,而且8月剛抽查完,維修廠商還在9月保養過,並在這個月7日及17日2天進行檢修。因此,市府也邀請第三方公正單位台灣省機械技師公會到場鑑定。台灣省機械技師公會專門委員顏長榮,在事故後隔天隨即到場檢視,結果發現電梯內3條鋼索不僅全斷,而且斷裂的位置還都不同,徒手隨便凹一凹就會出現裂絲,讓他質疑鋼索非常有問題,需要調查鋼索的材質是否符合規定。顏長榮補充,初步透過廠商出示的進口報單來判定,該鋼索應該是日本進口,然而後續廠商仍要附上發票、相關書面資料、鋼索材質、廠商證明及安裝相關位置圖進行審核。顏長榮表示,目前可以判斷應該是鋼索斷裂導致電梯下墜,雖然調速機、煞車拉桿都運作正常,但電梯下墜速度過快,再加上緩衝空間不足,才會導致電梯彈跳及乘坐人員受傷,不過鑑定結果還是要以最終鑑定報告為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4/372094/sm-1bae316e89545db62e4f39366b687252.jpg)
銷日香蕉創7年新低 政府應有政策協助
我國過去曾是日本香蕉市場中市占率最大的國家,但因為關稅相較菲律賓等主要競爭國弱勢、近年因日幣貶值致消費不振等,2024年1月至9月外銷至日本的香蕉只有1278噸、創下近7年來同期新低。有業者分析,除了日幣貶值、關稅外,我國近年因為人口老化、氣候異常等原因導致產量下滑、產期難調節也是原因之一,呼籲農業部應有具體政策協助。我國香蕉外銷有9成5以上集中於日本,因此日本市場變動對我國香蕉外銷影響甚鉅,台灣省青果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余致榮表示,台灣內銷市場為淺碟市場,農產品容易暴起暴跌,要透過外銷調節,近年卻因日幣貶值、關稅等原因讓台蕉在日本市占率逐年下滑,更因天災等讓香蕉產量不穩,如果消失在日本市場後要再重新建立難度極高,呼籲應與日方盡速談判關稅外也應提出具體政策協助。針對關稅部分,農糧署果樹及花卉產業組組長蘇登照說,在以往的台日經貿會議中會向日方提出鳳梨、香蕉及毛豆等關稅議題,但日方仍有考量,長期會朝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等區域貿易協定增加我國農產品外銷競爭力。農糧署署長姚士源指出,由於接連有颱風影響產量,導致外銷減少,將從提高防災韌性做起,也會加強外銷獎勵。雖然我國香蕉近年國內價格普遍不錯,種植面積卻逐年下滑,從2020年的1萬6416公頃、下滑至2023年的1萬4866公頃,蘇登照分析,減少主要為南投一帶的山區產地,推測受到人力老化、乾旱等導致農民不願種植或改種較不需人力的作物,高雄、屏東一帶則是維持甚至略增。而為開拓新興市場,農委會曾要求台農發公司把香蕉推廣至中東,未料僅2017、2018及2020年外銷合計僅達49公噸,遠遠落後當時設定的目標,至今也沒有再出口。此外,為讓日本學童認識台灣水果,台灣從2019年與笠間市及鄰近城市合作,提供台灣水果作為日本學童營養午餐水果,盼培養日本年輕世代認識台灣優質水果,穩固台灣水果外銷日本市場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