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破產
」 台電 電價賴總統演說 國民黨團問「上天下海」能解決缺電破產嗎
針對新任總統賴清德今天發表總統就職演說,國民黨立院黨團表示,國人原本對賴總統的演說期待甚高,但實際內容卻令人有「高度落差」之遺憾。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說,賴總統強調國家發展要上太空、下海洋,壯志凌雲,黨團院給予肯定,但光是台灣目前面臨的缺電、台電破產,賴總統並未提出對應之道,「打高空」如何能說服民意?他還說,賴清德強調政府會用人唯才、清廉效能為重、落實民主政治公開透明,但實際上,「卓榮泰新內閣」完全就是賴總統「一個人的武林」,國家明明有那麼多優秀人才不用,卻用新手濫竽充數。他也請民進黨落實賴總統演說所言「少數服從多數」,請民進黨落實過去主張,支持國會改革、落實聽證調查權、總統到院報告即問即答主張。傅崐萁說,上週五國會審議國會改革五法,民進黨立委人數不敵國民黨及民眾黨立委,卻堅持用暴力手段,發動九波肢體攻擊,讓許多立委、立院同仁受傷,賴清德今天既然強調「少數服從多數」,請他約束民進黨團、尊重民主政治,清廉透明開放政府,就讓朝野攜手共同儘速通過國會改革法案,將過往貪贓枉法、腐敗圖利的行政官員被徹底清查,落實賴總統提到的清廉、開放政府,賴總統今天的相關宣示,黨團表示肯定,但明天就知道賴清德所言是否屬實?他也強調,再多的國會暴力,都不是民主政治強調的少數服從多數及程序正義,尤其民進黨長年在國會使用暴力對付在野立委、司空見慣,但是今天還是民進黨繼續執政,難道不應該更尊重在野黨、正視「雙少數」總統的現實政治環境?畢竟六成民意支持在野黨要求開放政府、少數服從多數,用暴力絕非少數服從多數。傅崐萁也表示,賴總統說民進黨期盼與中國共產黨坐下來談並對話,合作,國民黨團樂觀其成,因為能帶動兩岸和平,對於兩岸全面恢復兩岸觀光、陸生來台,盼行政單位儘速落實,別讓賴總統編織的「美好願景」難以落實,也請總統別再用兩手策略、在國會攻擊謾罵在野黨,行政團隊卻說要伸出橄欖枝、卻策動網軍側翼反對,因為這對未來兩岸發展,沒有任何幫助、也無法滿足台灣民意的期待,更可能貿然破壞兩岸現狀。
台電虧太大! 能源專家估:電價恐漲10%
燃料成本居高不下,台電發電成本大於售電成本,以致於去年大虧1985億元,看守內閣期間,電價費率審議會將在3月召開,引發外界關注電價是否調漲,經濟部18日表示,會按審議會決定。能源專家梁啟源認為,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所組團隊最可能的做法是,電價調漲10%左右,政府再發公債幫助台電增資,避免台電破產。依台電最新數據,發電成本每度3.9158元,平均售電價格為3.0852元,相差逾0.8元,等於賣一度虧一度,台電勢必會爭取漲價。據了解,台電近期會將發電成本、燃料走勢、建議漲幅等提報電價費率審議會工作小組會議,小組討論後,農曆年後提報方案至電價費率審議會。官員表示,昨日經濟部預告的113年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草案,已調降太陽光電躉購費率,預期民間發電直接售給業界數量會攀升,降低台電採購成本。2022年民間綠電售予業界為11億度電,去年攀升至17億度電,預期今年進一步增加。梁啟源分析,近1年來國際能源價格回落,台電之所以虧損更嚴重,主要是台灣能源轉型過程中,補貼燃氣;只要執政黨主張能源結構持續,且維持補貼政策不變,今年電價一次漲50%也彌補不了台電的虧損。台電累計虧損已高達3820億元。工總表示,台電2023年度虧損這麼多,應該要檢討能源政策,是否要停止使用核能,讓生產成本攀升。工總並指出,如要漲電價,希望政府能夠做到公平,不要只拿製造業、用電大戶開刀,應該工業、民生一起調整,才能達到節能、省電的政策目的。工總也擔心,現在面臨中美貿易戰、地緣政治緊張,景氣尚未完全恢復,如電價大幅調升,甚至連2023年度凍漲的部分一口氣調漲,恐怕衍生通膨疑慮,民眾生活會更加困難。商總主席賴正鎰表示,希望電價不要調漲,若真的要調整,就應全民一起調,調幅不要過高,幅度在5%以下。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透過漲電價來彌補台電損失,等於是「全民埋單」,有必要了解台電為什麼會虧這麼多,是不是能源配比出了問題。
再增資1000億補台電兩年虧損4675億 邱臣遠批:虧損大洞補不完
台電去年和今年加總虧損4675億元,但台電資本額4800億元,恐面臨破產,經濟部長王美花信心喊話會讓台電穩定運作,對此,民眾黨立委邱臣遠批評「台電虧損的大洞似乎補不完。」民眾黨立委邱臣遠今(10)日表示,台電連二年大虧,去年決算審定虧損2,272億元,而今年預算則估虧損將擴大為2785億元,恐使累積虧損逾5000億元,已超越今年增資後的資本額4,800億元。為避免台電破產,經濟部除了從《疫後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預算》補助500億元填補虧損,並計畫在113年度預算繼續增資1000億元,兩年合計增資及補助達3000億元,台電虧損的大洞似乎補不完。邱臣遠指出,根據台電今年度預算書推估,今年底總資產約為2.49兆元,累計負債則將達2.42兆元,負債逼近資產,負債比率超過95%。台電之前說,虧損是因為國際燃料價格持續居高不下,這是刻意忽略執政黨能源政策錯誤,過度依賴火力發電及重複投資,加上配合政府電價凍漲政策,致使台電的潛藏負債速度比想像中擴大得快,幾乎已經面臨「資不抵債、淨值轉為負」的破產窘況。邱臣遠指出更說,根據媒體報導,如果台電真的破產,相當於全國GDP 8% 的負債,將由全民買單,等於1個家庭要多付10年的電費,才能幫台電還清債務。如今政府除了補錢,連發行特別股對外增資都推不動,卻只會每天高喊電價不漲、掛保證不會缺電,被外界詬病的購電不平等合約等眾多漏洞,一個也補不起來!邱臣遠認為,台電目前已經面臨供電穩定調度緊繃、短期巨額投資強化電網韌性、增氣不順、財務調度困難、外包商人力老化與短缺…等多頭燒問題,他也呼籲政府不應持續讓全民埋單,應儘速鬆綁錯誤的電力政策與電價凍漲,協助台電有效運營,而非持續重複投資不斷墊高成本支出,卻無法轉化為收入,這樣神仙也救不了。
台電「估計虧損4000億」瀕臨破產…恐全民買單 經濟部出手救援了
受到國際燃料價格持續飆漲,加上電價未足額,台灣電力公司(台電)不斷面臨虧損,預計今年底累計虧損近4000億元,快要超越資本額4800億元,假如走到破產的局面,全民恐要幫忙還債。為此,經濟部也做出因應措施了。台電2011年編列的赤字預算為虧損700億,結果才過1年,預估虧損幅度擴大到1000億元,一直到去年虧損2675億元,雖然今年4月電價調漲11%,依舊無法彌補缺口,截至今年6月底,已經虧損1230億元。台電光是去年和今年,就已經虧損4675億元。(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行政院長陳建仁上個月已宣布,10月不會調整電價,掛保證下半年不會缺電,但還是要看國際燃料價格,「我的估計是不會再調」,然而光是去年和今年,台電就已經虧損4675億元,快要吃掉資本額4800億元,恐怕不久就會面臨破產。假如真的破產,民眾每年繳的稅會增加,台電超過1兆2千億元、相當於全國GDP 8%的負債,將由全民買單,等於1個家庭要多付10年的電費,才能幫台電還清債務。為了避免這個局面,經濟部爭取向台電挹注1000億元增資,預計明年將台電的資本額擴大至5800億元,不過如何有效且公平地補貼,成了一項艱難的挑戰。
國人面對「五缺」之苦 民眾黨提務實對策:不要口號跟撒幣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副總召賴香伶、幹事長張其祿及立委陳琬惠今(16)日開記者會指出,當前民生苦陷「缺蛋、缺糧、缺藥、缺電、缺工」之苦,號稱最會超前部署的政府卻往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施政只剩口號和大撒幣,呼籲政府祭出務實對策,應力促蛋雞產業轉型、將指示用藥回歸市場機制、明確訂出能源目標和政策、以現有法令鼓勵加薪抵稅,解決「五缺」問題,別再拖垮台灣的競爭力,不該把問題丟給下一任處理。邱臣遠指出,近來民眾都難以想像,有些蛋糕店因雞蛋太貴而歇業,現在連豬肉都供不應求要漲價,同一時間藥價也上漲;民眾眼看核二廠停機,短期內供電減少,台電又連年虧損,4月份電價審議委員會即將召開,漲價勢所難免。如今又有第五個缺,就是缺工缺人。由於人才培育與需求高度向電子產業傾斜,許多傳統產業人力缺口持續擴張,疫後就浮現青黃不接的情形。陳琬惠表示,農委會迷信補貼就會有成效,才是無法解決缺蛋的主因,目前雞蛋從北到南都生產不足;近期不少民眾跑了10家藥局都領不到藥,社區醫院壓力巨大,台灣目前不僅缺藥,更面臨新藥進不來台灣、外國原廠藥陸續撤出的困境,這是因為多年以來,健保機制透過砍藥價的方式,節省民眾的給付費用,逐漸壓縮藥商的生產誘因,學者建議將指示用藥回歸市場機制,讓藥廠恢復合理的生產成本。政府應教育民眾正確觀念,將不需給付的藥品從健保刪除,讓藥品價格恢復正常,照顧到真正需要的患者。賴香伶直言,缺電是台灣人民心中一大隱憂,台電破產即案,今年增資1,500億、《疫後特別條例》補貼500億都是全民買單,堪稱「全民救台電」,即使不斷挹注資源仍看不到台電改革。經濟部去年示警2023將是缺電嚴重的一年。近日電價可能調漲的訊息,讓民眾惶惶不安,電價審議委員會必須精算台電成本、漲價後對物價與企業影響通盤納入考量,切莫為了拯救台電財務,強制全民買單。張其祿說,根據人力銀行調查,2022年國內平均每個工作機會可分到的求職者為0.48人,等於「兩缺搶一人」,另一方面,截至今年2月底總計2,392家企業,高達1.7萬人仍在放無薪假,這兩個矛盾現象代表台灣「人力供需失衡,政府政策失能」。 張其祿指出,人才供給不足已成結構性問題,政府帶頭挹注國發基金扶植半導體教育,加劇台灣人才培育失衡,政府應設法從前端人才培育及後端職業補充訓練等方面,提高勞動力的多元與韌性。政府編列《疫後特別條例》進行低利貸款、輔導工廠完善基礎設施等常態公務預算就在做的事,完全是慷人民之慨,實際上須靠政策性引導提高薪資,例如落實中小企業員工加薪可折抵所得稅、推動延宕多年的《最低工資法》,才能促進勞工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