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升格
」 林智堅 民進黨 大新竹 柯建銘 升格台中鐵路「甲后線」進度牛步 楊瓊瓔批陳世凱遲未現勘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17日表示,交通部長陳世凱多次承諾要現地勘查台中鐵路舊山線現況,至今卻還沒個人影,呼籲部長說到要做到。據了解,台中市鐵路山海環線計畫推行多時,其中的大甲到后里的「甲后線」也卡關10幾年。台中市府官員說,其實「大台中地區山海線鐵路雙軌高架化建置計畫可行性研究」修正報告書,已依交通部1月30日書面意見指示,將山海環線計畫拆分為山線、海線及甲后線3本報告書,並於2月23日再次提送交通部審查,不過交通部3月29日只將山線及海線計畫轉陳報行政院,後由國發會審議中,甲后線卻沒陳報,因此進度較慢。楊瓊瓔對此直言,相較海線、山線持續有建設進度,甲后線卻始終原地踏步,地方傳言交通部「卡建設」多年,反觀耕耘台中多年的陳世凱上任部長後,多次允諾處理,目前卻無進一步進度,實在忘了地方鄉親。楊瓊瓔強調,山海環線卡關10幾年,縱使山線、海線完工通車,只要甲后線串不起來,那就不是真正山海環線,根本是白搭。她說,台中縣市合併升格以來,歷任台中市長都提過山海環線,反而提報到交通部後,要求台中市府拆成三個計劃,又被視為新計畫,執行遙遙無期,但嚴格來說可不是新增計畫,而是必須執行的既定政策,陳世凱自己在地方跑行程時,也時常提到。陳世凱對此回應,自己一定會去現地勘查,而「甲后線」定義就是「新增路線」,現勘後看是由台鐵或台中市政府領銜提出研議,自己很希望推動,會時時追進度。
拚升格!基市府將辦座談會凝聚共識 謝國樑:讓30萬市民享有直轄市待遇
北北基桃四縣市已成北台灣重要生活圈,總人口數近千萬,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基隆已和雙北形成緊密生活圈,但30多萬市民卻無法享有直轄市的待遇,急需拚升格。市府去年曾做民調,有過半市民支持基隆市升格為直轄市,以「北北基合併」占最多,今年將編列300萬元追加預算,推廣升格座談會及線上投票,持續凝聚市民共識。謝國樑表示,讓基隆市擁有直轄市的資格,是合情應該要做的事,北北基桃近1千萬人口,而基隆緊鄰雙北市形成生活圈,但30多萬市民卻沒享有直轄市的資格和待遇,相當不公平,因此基隆市升格是未來推動方向。基隆市政府為了邁向升格直轄市,今年將追加編列300萬元預算,推廣升格座談會及線上投票,持續凝聚市民共識。(圖/中國時報徐佑昇攝)基市府民政處長張淵翔表示,升格要徵得大多數基隆人的意見,除了中央未來的整體規畫外,基隆市要做好先期的準備,去年曾做過民調,多數市民支持升格直轄市或者合併,而合併選項第一名是與雙北合併為新的直轄市,最後一名不升格直轄市僅占5.3%。市府強調,本次追加預算300萬元預計辦理座談會,除凝聚市民共識,也透過專家綜整法規,並會舉行市府「i-VOTING」線上投票。市議會日前審查該筆預算時,因意見不一,決議提大會進一步討論。無黨議員張耿輝認為,台北市是首都,應具備機場與港口,但現在卻沒有,建議基隆應併入台北成為一個完整的首都大城市,但若併入台北市,中間的新北市汐止區也要一併合起來談,才是基隆未來最好的出路。國民黨議員鄭愷玲表示,全力支持推動升格相關經費,但基隆人口數不夠是最大的問題,未來北北基如何合併,可以多方討論凝聚共識,贊成辦座談會。民進黨議員施偉政認為,升格是好方向,更關係到基隆資源及財政分配。多數基隆市民希望升格,是在於有充沛預算能分配,進而解決地方問題。但是否能如此順利,細節部分都有待確認,市府應和市民充分溝通討論。去年升格調查結果,基隆市民有54.9%「支持」基隆市升格為直轄市;至於合併方式,26.5%認為應該「北北基合併為新的直轄市」最多,其次是「基隆加汐止併入台北市」占25.7%,「基隆市和鄰近新北七區合併升格」為13.2%,「基隆市併入新北市」 12.1%,僅有5.3%表示「不要升格」。
持續打造「海綿城市」 台南積淹水獲大幅改善
極端氣候常發生短時強降雨,台南市自合併升格起持續打造海綿城市,近年甚少發生大規模淹水,每在降雨趨緩立即正常排水,台南市水利局認為中央與地方合作的治水計畫發揮效果,在淹水面積、深度與退水時間都大幅改善。台南縣市合併以來,治水工作一直是歷任台南市長重要施政項目,自前任市長賴清德到現任黃偉哲,都有系統性整治計畫,在區域排水方面整治拓寬、高地截流、低地抽排策略應用,改建組水橋梁,沿海設置防護,鞏固社區的擋牆、堤防與護岸,設置滯洪池吸納流向社區的積水,為民眾與水利設施爭取排水應變時間。台南市近日雖受颱風、低壓帶與西南風影響,部分道路出現積淹水,台南市水利局分析原因認為是短時強降雨,超過側溝及雨水下水道箱涵保護標準所致,大部分積水於雨勢趨緩後即迅速退水。另外淹水面積大幅減少,如西灣里滯洪池、崁腳抽水站、大灣抽水站,歸仁區市南10分洪道、仁德滯洪池及三爺溪排水全線整治改善,有效降低三爺溪常水位,降低堤後低窪區的積淹水,常被戲稱水上樂園的崑山科大及中華醫大校區,近年未再發生淹水,顯見治理工程發揮成效。沿海地區的北門區舊渡子頭社區及北馬社區、將軍區溪墘寮社區、七股龍山地區等今年都順利通過風雨考驗。在改善安南區曾文溪排水流域及十二佃社區淹水的進度上,台南市政府與第六河川局合作,辦理曾文溪排水十二佃疏洪箱涵工程,取得13億元經費,預計2024年全線完成,可提升曾文溪排水整體防洪功能。因應極端氣候愈發常見,台南市持續與中央合作,推動打造不怕淹水的海綿城市,提升城市治水韌性。
合併升格13年 台南歷屆議會議長都吃官司
台南縣市合併升格13年,歷屆4任、5位市議會議長都涉官司,無一倖免。第一、二屆民進黨籍議長賴美惠卸任後因任內涉詐領助理費遭法辦;短暫任第二屆議長的國民黨籍李全教涉賄選被判當選無效,2020年入監服刑;第三屆無黨籍議長郭信良卸任後涉索賄依貪汙罪起訴;第四屆民進黨籍邱莉莉因議長賄選案被起訴。除李全教已服刑出獄,其他3人案件仍在審理中。台南縣市2010年12月25日合併升格,議會龍頭卻接連爆出醜聞,台南市議會首位女性議長賴美惠在第一屆市議員期間以人頭詐領助理費232萬5200元,今年7月遭台南地檢署起訴,因賴美惠自白犯行並全數繳回不法所得,檢方建請法院減輕其刑。第二屆議長李全教則因競選總幹事黃澄清賄選遭查獲,當時力挺賴美惠坐上議長寶座的賴清德以「對抗黑金」為名,拒進議會200多天,2016年8月30日法院判決當選無效確定後李遭解職並失去議長資格,賴美惠也得以在補選後回鍋擔任議長。李2020年2月入監服刑,出獄沉寂一段時日後,宣布投入參選2024年台南第四選區立委,挑明參選是「劍指賴清德」。原為民進黨籍的郭信良2018年未獲黨提名角逐議長,在議長選舉當天無預警宣布退黨,並獲國民黨和無黨籍盟友支持當選議長,打敗民進黨的邱莉莉、郭清華;時隔4年,郭信良再戰邱莉莉,鎩羽而歸。今年初,檢方偵辦邱莉莉、林志展正副議長賄選,南檢3月起訴邱莉莉等人,7月初又爆發郭信良於佃西市地重劃案勒索1300萬元遭檢方依貪汙罪起訴,民進黨主席兼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本命區的風風雨雨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前台南市議長涉詐領補助費232.5萬 南檢因這原因建請減刑
台南市議會前議長賴美惠擔任第一屆台南市議員期間,被控找人頭當助理向議會不實請領助理費,涉嫌詐領232萬5200元,近日被台南地檢署依貪汙罪嫌提起公訴,但因已經繳回不法所得,檢方也建請減輕其刑。對此,賴美惠低調表示,「尊重司法」。據了解,賴美惠原本是國民黨籍,但因2000年總統大選支持陳水扁,選後遭國民黨開除黨籍加入民進黨。台南縣市合併升格後,賴美惠除當選第1屆直轄市台南市議員外,還打破原台南縣、市議會的歷史紀錄,成為台南首位女性議長,也是民進黨第一位直轄市議會女議長。不過,2014年賴美惠參選第2屆台南市議長時,卻因泛綠議員跑票敗給國民黨籍李全教,連任失利。不過,2016年8月30日李全教因涉賄選案被判當選無效確定,賴美惠再度出馬角逐議長,同年10月3日順利當選,10月5日就任。2018年賴美惠宣布退休不再參選議員連任,交棒給兒子李宗翰順利選上議員。南檢起訴指出,賴美惠曾任第1、2屆市議員,她除請陳姓弟媳負責服務處的帳務,也請後壁區公所吳姓約聘人員吳協助處理服務處事宜。3人找吳女的胞妹及賴美惠胞妹的盧友人充當人頭助理,向議會不實請領助理費。檢調查出,從2012年1月到2014年底,賴美惠共詐領232萬5200元,相關款項統一由陳支配,多數用來支付服務處的紅白帖等花費。案經台南市調查處移送台南地檢署偵辦後,全案近日偵結,檢方依《貪汙治罪條例》利用職務機會詐取財物罪、使公務員登載不實公文書罪嫌起訴賴美惠等5人。
超過5成市民支持基隆升格 謝國樑預計3月拜會林右昌
基隆市長謝國樑上任後的首次市務會議,就拋出基隆升格為直轄市的訴求,他今(31)日主持市政會議後記者會,引用相關民調結果,指出超過5成民眾支持基隆市升格為直轄市,且多數基隆市民希望可以與台北市合併,再次強調基隆要升格是市府清楚表達的主軸;此外,謝國樑預計3月拜會前基隆市長、現任內政部長林右昌,請教國土規劃及基隆升格直轄市議題。謝國樑去年底上任後,隨即拋出基隆應升格為直轄市的訴求,他認為北北基桃1000萬人口,只有基隆30多萬人口沒有納入直轄市,導致基隆的城市發展、市民權益都受到阻礙。當時,他也指示民政處長張淵翔和工務處長陳耀川規劃,積極了解民眾意見。針對基隆市民對基隆市升格直轄市的意願調查結果,謝國樑今日引用遠見民調結果,指出超過5成民眾支持基隆市升格為直轄市,多數基隆市民希望可以與台北市合併,強調基隆要升格是市府清楚表達的主軸。市政會議後記者會中,謝國樑除了恭賀林右昌擔任內政部長,也表示今日出爐的民調反映基隆市民盼升格為直轄市的民意,將作為日後他拜訪林右昌的參考。同時謝國樑也把基隆市議長童子瑋提出的論述納入民調選項中。謝國樑表示,北北基桃將近千萬人口,僅基隆市未享有直轄市的待遇,他請幕僚作業預計3月拜會林右昌,請教國土規劃及基隆升格直轄市議題。他強調,相信林右昌過去8年對基隆的關心與感情,一定能延續且對基隆的未來有幫助。這項調查結果顯示,過半市民支持基隆市升格為直轄市,54.9%支持基隆市升格為直轄市,其中,包括30.3%有點支持,24.6%很支持;另外13.1%不太支持,6.1%很不支持。該份民調指出,多數基隆市民希望可以與台北市合併,其中26.5%認為應該「北北基合併為新的直轄市」,其次是25.7%「基隆加汐止併入台北市」,13.2%則是「基隆市和鄰近新北七區合併升格」,12.1%是基隆市併入新北市。另有5.3%「不要升格」,1.4%希望「基隆市單獨升格」。這項民調另透露,「交通及道路面向的改善」有達54.5%民眾認為是基隆首要改善的,其次依序則為「經濟與就業」31.7%、「長照」13.9%、「社會福利」13.1%、「觀光」11.7%、「都更/市容」9.2%、「教育」7.8%、「環保」 5.9%、「治安」 5.4%,以及「生育補助」 5.0%。這項調查委託遠見民意研究調查,調查時間是今年1月13日到15日,調查對象以戶籍在基隆市,年滿20歲以上的民眾,調查方式採電腦輔助電話訪問調查,完訪樣本1193人,抽樣誤差為正負2.84個百分點。
發展更勝蛋黃區 擁建設、交通優勢 仁武成移居首選!
高雄縣市合併升格後,積極推動仁武區市地重劃開發,公共建設的興建與道路的規劃、文教與綠地機能逐漸成熟,翻轉以往對仁武工區印象,親民的房價也加速人口移入,讓區域房市逐漸起飛。仁武區近來發展快速,交通的便利帶動下,與三民區、左營區僅一條國道一號高速公路之隔,房價卻相對親民許多,新建案大樓林立也吸引許多跨區首購移居。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仁武區自2011年以來,連續11年人口呈現正成長,至2022年11年間人口自74,867成長至95,089,更高居全市之冠。龐大的人口消費力加速商圈成型,知名品牌也紛紛插旗,包括星巴克、肯德基、寶雅等連鎖店的進駐,更帶動區域繁榮發展。仁武區擁有便利的交通機能,後港巷打通快速連結榮總商圈、高鐵左營站與漢神巨蛋商圈;受惠鼎金交流道優勢,快速串聯國1、國10,加上去年9月底國道7號高速公路計畫環評通過,最快將於2026年動工、力拼2030年完工,全線南北向自仁武至小港、林園等行政區,仁武區將成為全市唯一可串連3國道的行政區,聯外交通便利性更加提升。鼎金交流道快速串連國道十號與市區,便利交通成為快速發展主因。(圖/三發・首席大院提供)仁武區擁有充足綠地機能,鄰近澄清湖風景區、金獅湖等,區域內擁萬坪八卦休閒公園,可供居民散步休憩,除此之外,大灣國中新建國際級溜冰場更是國內溜冰選手培訓的重要基地,多所校區林立,文教機能與學區完整,也是仁武區吸引年輕購屋族的優勢之一。除了基本生活機能完整,市府規劃「仁武航太產業園區」,帶動產業升級,同時結合北高產業園區發展,引進電子、航太等產業,將仁武打造成亞洲高階製造中心產業話題帶動區域發展也滿足區域就業需求,待開發完成將吸引全台就業人才進駐,也帶動置產族搶先卡位。「三發・首席大院」緊鄰公園綠地、三面臨路,3711坪壯闊開發,稀有條件受市場矚目。(圖/三發・首席大院提供)仁武區生活圈發展主力以「澄德重劃區」最受市場矚目,商圈生活機能完整,擁文教學區,同時緊鄰大片公園綠地,各項建設利多也吸引各大指標建商搶進推案,人口進駐也帶動「澄德重劃區」房價不斷上揚。看好仁武區發展與居住需求,三發地產也於「澄德重劃區」推出造鎮案「三發・首席大院」。與公園為鄰,基地3面臨路,總開發面積達3711坪,共780戶大樓預售案,房型規劃店面、2房23~27坪、3房37~42坪,最適置產族、首購與首換族。「三發・首席大院」主打全齡建築,並引進集團金革唱片,打造沈浸式公設輕豪邸,以及廚藝教室、健身房、撞球室、視聽室、鋼琴室、泳池等並導入青鳥書店為閱覽室選書,多元公設,滿足全年齡生活享受。健康宜居建材配備,全棟淨軟水系統、戶戶配置平面車位,更具備第三方SGS建築履歷驗證,讓消費者購屋更安心,居住生活更享受。
蔣萬安公布第四波小內閣 林奕華明年二月接北市副市長
台北市長當選人蔣萬安今日發布第四波10位小內閣人事。其中,國民黨大安區立法委員林奕華將出任副市長,但是因林目前具有立委身份,為考量北市立委又要補選,將在明年二月才走馬上任。此外,前高雄市勞工局長王秋冬將出任市府副秘書長、宜蘭縣政府教育處長王泓翔接任體育局長,新任產發局長為年僅38歲的幕僚陳俊安。另蔣萬安的核心幕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暨政治學系教授俞振華將出任研考會主委,衛生局長一職則由現任副局長陳正誠暫時代理代理。林奕華是現任立法委員,曾任新北市政府教育局長、台北市政府教育局長,以及台北市第八、九、十、十一屆市議員。蔣萬安透過新聞稿指出,林奕華長期深耕教育議題,與教育界及各教育團體、家長團體都非常熟識,更兼具行政及民代經驗,對市政非常嫻熟,其出色的溝通能力,有助市府團隊與議會、社會順暢對話。蔣萬安並說,這一個月來,林奕華擔任交接小組召集人,對所有重大建設的方向、細節都已非常清楚、能馬上上手,絕對是好的副市長人選。另外,新任副秘書長王秋冬曾任台中市三屆市議員、台中市政府民政局長、行政院中部辦公室副執行長、高雄市政府勞工局長,同樣是兼具市政及民代、地方及中央經歷的「公務熟手」,更曾順利推動台中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並於改制後迅速整合各項民政法令、各區行政生態及業務運作,使各項行政作為及市政服務步入常軌,未來也定能協助北市各項市政順暢運作。新任北市體育局長王泓翔過去歷經宜蘭縣教育處長、新北市政府體育處副處長、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科長及督學、教育部終身學習司專員、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股長及科員。蔣萬安表示,王泓翔從基層做起、歷練完整,擔任新北市體育處副處長期間,曾任2017年台北市世界大學運動會新北市場館總經理及選手村執行秘書,並協助督導完成新北五座國民運動中心啟用及營運事宜。蔣萬安指出,王泓翔任職宜蘭縣期間,協助完善輕艇、羽球、排球、棒球等運動重點項目三級人才培育、督辦完成冬山河水上運動訓練中心等重大體育工程,接下來絕對能借重其專業,讓台北市的體育業務發展更順遂。蔣萬安進一步介紹,新任產發局長陳俊安是幕僚出身,過去曾先後任職於臺北市議會、立法院及國民黨中央政策會,且立法院任職期間,對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相關部會業務、議題著墨甚深,了解產業發展及未來能源轉型所面對課題;長期在民意機關的歷練,也更能從市民的角度出發、了解市民的需求,真正做到「服務型政府」的理念。蔣萬安表示,去年從中央黨部政策會延攬時任政策研究部主任的陳俊安加入團隊後,舉凡各大傳統市場走訪、商圈拜會及產業座談交流,都借重陳俊安的經驗及所長,讓自己能更快了解各產業、團體面臨到的問題與困境,以及可行的解決方法;相信未來擔下產發局重任,陳俊安更能無縫接軌落實各項競選政見,讓台北持續走向國際級的一流城市。至於北市研考會主委將由俞振華出任。俞振華是現任政大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暨政治學系教授,研究專長包括民意調查、選舉與投票行為、公共政策分析及美國政治,也曾任桃園市研考會委員、臺中市研考會委員,是蔣萬安競選期間的核心智囊。蔣萬安說,俞振華的學術專業與實務經驗兼具,擅長解讀民意與民眾行為,有助市府了解民間需求,進而規劃市政方向貼近民意;而選舉期間的密切合作,他與團隊有絕佳的默契,是相當適合的人選,相信對市政推動的進度掌握與效率提升,會有顯著的助益。另,原民會主委巴干.巴萬及客委會主委徐世勲則留任。巴干.巴萬是賽德克族抗日英雄莫那魯道的外曾孫女,擁有政大民族學碩士的專業背景,熟悉民族文化論述,自2000年至2012年的十二年間,擔任原民會的原住民服務員,對原住民基層相關業務非常了解,兼具專業、行政經驗與基層歷練,未來將持續推動2021年開辦的線上族語教學、台北那魯灣文化節等,將族群價值的認同與主體性的建立視為重要的使命,表現台北多元自由的族群文化特色。徐世勲曾任松山、信義區市議員,為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所博士候選人,現為台北市客委會主委。徐世勳任內積極推廣客家文化,善用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客家農場等硬體建設,結合各種節慶活動、出版物、靜態展覽、市集等, 讓客家文化以各種不同的型態,呈現在台北的生活中。蔣萬安表示,徐世勳的能力有目共睹,希望他持續帶動客家族群在台北的深層底蘊,有更多元的表現。 自來水處處長由范煥英出任。范煥英為臺大農業工程學系機械組學士,現任臺北自來水事業處工程總隊總隊長,曾於2021年獲行政院全國水利傑出貢獻奬一大禹奬。蔣萬安說,范煥英是台北市資深績優的水利建設人才,長期投入自來水基礎建設推動與改善工作,穩定雙北地區供水、維護用水水質、節省水資源;未來將借重范煥英的經驗與專業,持續推動自來水事業發展及業務資訊化,提升作業效率與服務品質,奠定自來水事業永續發展。公訓處長由何雅娟擔任。何雅娟有國立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背景,曾任臺北市政府參事、臺北市教育局副局長、主任秘書、科長、督學、臺北市教研中心主任、國立科學教育館組組主任、臺北市立兒童交通博物館組員、臺北市立托兒所保育員及組長,教育行政經歷完整,定能帶給公訓體系完善的規劃。
高虹安推「0到6歲市府養」 新竹4寶媽、剛生產完的議員候選人很有感
民眾黨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今(24)日推城市願景「0到6歲市府養」,喊出「你傳宗、我接待」、「增產到新竹,優生又幸福」政見口號,盼協助新竹市改善少子化、降低新手爸媽的生育負擔,現場還邀請到育有4寶的新竹媽媽到場力挺,也有剛生產完的民眾黨市議員候選人認為這項政見不只讓民眾願意生,也可以減少婆媳糾紛。高虹安表示,新竹市生育率在全國排名屬前段班,但同樣面對出生人數逐年下降的問題,仍然有少子化的危機。她承諾,未來成為新竹市長的責任,就是要排除新竹市民對於生育、托育、幼教的隱憂,建立「最小負擔、最大幸福」的友善生育環境。高虹安也介紹「0到6歲市府養」,其中包含「凍卵補助2萬」、「育兒津貼加倍」、「月嫂服務計畫」、「托育補助」、「弱勢家庭關懷」、「平衡區域資源」、「假日/夜間臨托服務」、「幼教資源平衡」等計畫,並喊出4年內要讓公私比達到1:1的目標。高虹安指出,「0到6歲市府養」這項城市願景自己在7月時就提出,靈感衍生自過去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董事長參選總統時提出的「0到6歲國家養」。她表示,該項政見當時獲不分藍綠支持,現在要透過城市願景介紹完整的政策架構,未來更要落實在新竹市,讓新竹成為友善生育的城市。高虹安強調,過去很多人在討論大新竹合併升格,但整個大新竹只有102萬人口,不符合升格直轄市的人口要求,因此應該透過更優質政策鼓勵市民生育,也吸引更多人口願意移居新竹、創造人口紅利。她說,國際組織報告指稱生育率衰退可能造成勞動力減少、人口高齡化、經濟衰退;新竹應該落實、提供更完善的托育生育,也從生育前的準媽媽就開始照顧。高虹安表示,不少在園區工作的市民因為產業特性高工時高壓力,也讓初婚、生育年齡較高,「0到6歲市府養」針對新竹特性,制定更貼心、更符合需求的育兒政策,完善幼兒教育城市,讓下一代安心成長、優質發展;針對弱勢家庭設計更多關懷與補助,消弭城市族群差異,新竹市要蓬勃發展.一定要讓市民生育能夠無後顧之憂。民眾黨市議員候選人施淑婷表示,自己生長在新竹,有家庭的後盾可以幫忙照顧小孩,但很多從外地移居在科學園區工作的市民,並沒有爸媽可以協助,未來進議會會努力推動「0到6歲市府養」。民眾黨市議員候選人宋品瑩指出,很多周圍朋友因為年紀,開始使用凍卵服務,提出凍卵補助確實對很多女性有吸引點,也讓很多年輕家庭願意來新竹定居。她表示,由於自己才剛生產完,知道媽媽生小孩真的很辛苦,考慮經濟因素到底要去月子中心、找月嫂,還是拜託婆婆,有很多難處,甚至產生婆媳糾紛,未來擔任市議員會繼續爭取,跟推動「0-6歲市府養」 讓大家願意生。
拍板代表民進黨參選新北市長 林佳龍發聲:戰場在哪我就在哪
民進黨選對會拍板徵召前交通部長林佳龍參選新北市長,林佳龍今晚發聲明表示,他接受徵召,將代表民進黨參選2022年新北市市長,承擔責任!他說自己的一生都在磨劍,「戰場在哪,我就在哪!號角響起,我們揮劍出征!」決戰雙北,將與陳時中部長並肩作戰!林佳龍表示,今天他接受民進黨選對會的決議,接受徵召,代表民進黨參選2022年新北市市長,承擔責任!這段時間,他曾經多次公開表態,不會投入新北市選舉,而是積極準備台北市長的選舉。對這樣的轉折,有人熱切支持,也有人困惑不解,情緒發展劇烈,隨著今天的徵召拍板,塵埃落定。他對所有關心這場選舉的人說明,自己的從政歷史,都在尋找為台灣人民做事的機會跟場域,「我的價值理想,從學生時代,一路走來始終堅定而執著」。從2005年,他40歲出頭,首次從台北到台中參選,便一直留在台中耕耘。爾後,有機會成為台中選出的立委和市長,從一個學者、政務官,蛻變為實戰的政治工作者,讓他接受了民主的洗鍊,也擁有了磨練城市治理的寶貴經驗。2019年,他回到中央行政團隊,到交通部服務,林佳龍表示,儘管我們努力做了許多事,卻在他任內發生令國人心碎的太魯閣號列車事故,這是他從政生涯裡最難承受的傷痛。今後,不管是回頭望還是往前看,這個痛永遠不會消失,而是將成為他持續實踐參政與推動改革的決心。他說,政治永遠是影響人民生活最大的本源。他積極爭取參選台北市長的機會,並非僅僅因為他來自台北,而是在擔任台中市長時,曾積極促進縣市合併升格及升級,推動成立中彰投苗治理平台,不分藍綠,落實周邊城市聯合治理,人民共好。林佳龍強調,自己從「跨域治理」與「數位治理」的思維出發,聚焦以台北為中心的首都圈治理研究,同時積極表達參選意願,是希望能夠帶動首都生活圏的整體升級及近千萬人民的更大福祉!他說,今天,非常感謝蔡英文主席及黨內同志,支持他所推出的北台灣首都圈願景,並且認為雙北雙箭頭能同步帶動首都圈治理,促進北北基桃的繁榮與進步,而新北市的人口最多,其行政區域範圍更為龐大,正需要他結合過去的治理經驗,才能加速發動北台灣的發展引擎。林佳龍表示,自己的一生都在磨劍,「我的價值理想,執著甚至頑固,戰場在哪,我就在哪!」他說,號角響起,我們揮劍出征!決戰雙北,他與陳時中部長並肩作戰!為大台北首都圏而戰!為台灣人民而戰!
藍綠都短路1/一兼桃園二顧新竹 林智堅心猿意馬攪翻黨內提名
民進黨桃園市長佈局一波三折,新竹市長林智堅原本無意轉戰桃園市,現在又傳出他願意「單挑」國民黨推出的張善政,只是林的團隊「抬轎」動作不夠細膩,惹惱了桃園市長鄭文燦;林智堅還因為個人喜好,拒絕支持同門師兄、現任行政院顧問鄭宏輝參選新竹市長,搞得桃、竹兩市人選舉棋不定。民進黨桃園市長人選事涉延續鄭文燦「市政香火」,一直受到外界注目,自去年傳出鄭文燦有意交棒給新竹市長林智堅,然而林智堅卻屬意促成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外界解讀林智堅無意轉戰桃園市,心嚮「大新竹市長」。5月24日,媒體釋出林智堅「點頭」參戰桃園市長的訊息,在疫情肆虐未解之際,執政的民進黨對此消息格外敏感,黨中央迅速發布聲明撲火,強調「現階段國人最關心的就是疫情的變化,桃園市長鄭文燦與新竹市長林智堅目前都以防疫為優先,這也是民進黨政府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和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陸續被點名參選下屆新竹市長,但兩人都稱沒有想法。(圖/CTWANT合成)據了解,民進黨內都認為林智堅參選桃園市長的消息是有人刻意操作,鄭文燦陣營為此也相當感冒,不滿新竹方面要發動議題前,竟未告知桃園大當家,鄭的幕僚當下即傳訊給林的幕僚酸說「你們家老闆要來,都不用先打聲招呼喔」,雙方關係瞬間緊繃。25日一早,鄭文燦更直接對相關議題冷回「沒人問過我」,答非所問的態度顯現其心中不怏;林智堅知道事情鬧到開花後,當晚也透過政論節目澄清,相關訊息都是媒體臆測。一名民進黨人士認為,林智堅其實三心二意,還未下定決心要進取桃園,他最關心的仍是確保讓下屆新竹市長是自己人。林智堅周遭的人士早在母親節前夕,紛紛透過人際網絡和媒體散佈「林仍保持轉戰其他縣市的空間,且將聯手新竹市長人選競選」等訊息,只是當時並未在政壇發酵,因而才選擇近日再下猛藥,宣稱林已經點頭參戰桃園。一名桃園市綠營幕僚透露,這一個月來,林智堅轉戰桃園的新聞除了讓鄭文燦陣營不堪其擾,也讓黨政層峰甚感不耐,準確來說鄭、林兩人已經數月之久都沒談及選舉議題,「鄭文燦態度漸趨明朗,立委鄭運鵬支持度不低,行程安排愈來愈勤快,市長有信心可以扛贏這局」。但該幕僚也說,林智堅若有意轉戰桃園市長,鄭文燦也不會排斥,但扭泥作態的樣子令人很困擾,搞得「好像鄭文燦求林智堅」,大家都覺得難看。此外,鄭運鵬表示,24日消息傳出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他、鄭文燦和林智堅不管公開或私下都沒有碰面談選舉,且兩位市長都忙於疫情,相關報導內容並不是事實。他也自認,身為桃園在地最資深的立委,如果民進黨提名他參選,一定有勝選把握。行政院顧問鄭宏輝表態參選下屆新竹市長,民調雖為民進黨最高,但提名過程受阻。(圖/翻攝鄭宏輝臉書)林智堅除了讓桃園佈局掀起一陣漣漪外,其動向也深刻牽動民進黨新竹市長提名。據了解,新竹地方4月底原有共識,鄭宏輝、新竹市議員李妍慧和新竹市黨部主委陳建名私下經過一波「類初選」後,由民調勝出的鄭宏輝代表參選新竹市長。不料,林智堅卻突然翻臉,陸續叫牌要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和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參選,讓綠營陷入動盪。有一民進黨資深操盤手不滿地說,林智堅從未拜訪過羅秉成詳談市長佈局,向來就是隔空喊話,現在就連沈慧虹都自曝沒被徵詢過,黨政層峰也看得一頭霧水。他直言,黨內都知道子弟兵陳建名才是林心裡的人選,也不是外傳的新竹市議員劉康彥,但陳因資歷太淺,怎麼運作都扶不起來,後來才會陸續點名羅、沈兩人卡鄭宏輝。一名新竹地方人士透露,林智堅行事風格總愛故作神秘,不到最後一刻不出牌,事情搞穿了馬上急就章,大新竹合併升格會搞到政界集體反彈就是一例,如今市長提名又因林一人卡關,對民進黨整合相當不利,也難為必須負最後成敗的蔡總統。該人士說,鄭宏輝與他黨人選民調持續拉開領先,林智堅其實可以放心轉戰桃園,放手新竹讓鄭扛責,否則綠營持續內耗,將嚴重打擊支持者士氣。
湧言會瞄準新竹市長初選 獲民進黨中央正面回應
國民黨新竹市議會黨團去年底定推派市議員林耕仁代表參選下屆市長,然而近期卻傳出國民黨立委鄭正鈐也有意爭取,然而更令人意外,民進黨新竹市議員李妍慧竟跳出來「護航」林耕仁,引發地方政壇議論;據了解,李妍慧所屬的湧言會有意瞄準新竹市長選舉,並在3月底的民進黨中執會詢問初選事宜,獲得黨主席和秘書長同聲回覆「當然會舉辦」。國民黨內近期為了新竹市長人選喬不定,爆出黨內混戰,鄭正鈐和林耕仁兩派人馬於地方展開耳語攻防戰。針對藍營家務事,一向低調的綠營議員李妍慧則在臉書諷刺鄭正鈐為「彈跳哥」,痛批鄭於新竹市議員任期不到一半就跳跑了,現在當了2年立法委員又要再跳跑。此外,李妍慧為林耕仁抱屈,稱林「遠比彈跳哥具備在地人和,藍綠黑白兩道通吃,一口台灣國語讓本土派選民也不討厭他」,擁有開拓中間,甚至淺綠選民的潛力。媽媽形象穩健的李妍慧難得出招談新竹市長選舉,讓地方政壇紛紛議論她所為何來。一位民進黨人士指出,湧言會人馬已進駐李妍慧辦公室,派系大阿哥、立委王定宇於3月底的中執會曾向主席蔡英文和秘書長林錫耀探詢新竹市長初選時程等議題。民進黨2022縣市長提名辦法規定,基隆市、新竹市以及屏東縣3個地區會舉行初選,屏東已由立委周春米勝出、基隆則是立委蔡適應定於一尊,僅剩新竹卡在合併升格遲未定案。該民進黨人士表示,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3月底言明「大新竹合併升格計畫」時間來不及,因此黨內便自然又開始討論新竹市長初選;林錫耀向黨內表示,只要行政部門4月底對新竹市、彰化縣升格再無動靜,就會「推定」升格計畫不成,將展開後續作業。據了解,林錫耀的說法稍嫌模糊,因此關心新竹、彰化首長選舉的派系代表們,則進一步向主席和秘書長詢問是否確定會舉辦初選,並獲得兩位大人的正面回應,「當然、當然」。一名新竹地方人士指出,黨中央近期積極勸進林智堅轉戰新竹縣和桃園市,卻放緩新竹市長提名時程,小雞找不到母雞,除增加支持者焦慮外,更平白讓一些似是而非的謠言發酵。他表示,行政院顧問鄭宏輝宣布參選民進黨新竹市黨部主委,明白和參選新竹市長是兩件事,卻因為市長人選未定,讓外界借題發揮「柯家(柯建銘)班內戰」。該人士也說,新竹市黨部主委近幾屆都未有連任,現任主委陳建名之前,包括市議員曾資程和柯建銘新竹服務處主任翁枝弘,皆為兩年一到就換人;再者,適逢今年底市長選舉,黨部主委和市長參選人同為一人早有前例,2014年林智堅就是主委身兼參選人,該年就獲得勝選,就是好事一樁。
綠委坦言《地制法》修法時機已過 竹竹併議題已結束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原本有意推動《地方制度法》修法,促成新竹縣市合併升格,一度要立法院臨時會強行逕付二讀,遭到在野黨強烈反對,並以拒審總預算威脅而作罷。立法院新會期已展開近兩個月,卻不見民進黨內政委員會召委排案審查,一名民進黨立委坦言,《地制法》修法的時機已過了,就算現在要推,恐怕也趕不上年底選舉前完成選區調整,竹竹併議題已經結束。新竹縣市合併升格若要趕上今年底選舉,依規定須在今年12月25日完成改制,並於半年前即6月25日之前完成最新選區的畫分公告,依照目前《地制法》相關草案仍在立法院委員會的狀態,即便送出委員會交由朝野協商,還要加上1個月的協商冷凍期,即便立法院順利三讀通過,還需要經行政院核定、內政部重新規畫新選區,已經趕不及於11月26日投票的九合一選舉。不具名民進黨立委分析,《地制法》修法草案在黨內有不同的聲音,認為修法應該要全國通盤檢討,不該為了特定人士找位置推動修法,加上推動修法的時機已過,且目前各政黨初選已經陸續展開,新竹縣市合併升格議題已經結束,留待往後再討論。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民眾黨立委張其祿、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齊批,當初民進黨聲稱是為了整個大新竹發展著想才推動新竹縣市合併升格,說不是為了新竹市長林智堅找出路,但隨著林智堅宣布不會參選首屆大新竹市長後,民進黨原形畢露,不再積極推動修法,顯示當初提出修法就是因人設事。曾銘宗表示,《地制法》修法草案看來是胎死腹中,驗證這次民進黨團提出只修改一個字的草案,完全是為了林智堅量身訂做,超級誇張,再次顯示民進黨把國家體制玩弄在鼓掌間。張其祿說,現在回過頭來看,民進黨當初說修《地制法》有其重要性、急迫性,結果林智堅宣布不參選後,整個修法推動就停滯下來,證明民進黨的主張都是謊言,用政治凌駕專業跟國土規畫。邱顯智說,台灣存在富都窮縣的問題,地方財政收支劃分不平等是很嚴肅的問題,應該盡速推動「行政區劃法」立法及《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不是《地制法》修法趕不上年底選舉,就不把地方財政收支劃分不公平的問題當作沒這回事。
風城藍綠憂1/大新竹升格很猶豫 柯門師兄弟交棒很憂鬱
新竹市長林智堅兩任即將屆滿交棒,但民進黨提出的「大新竹合併升格計畫」卻又卡關,選戰佈局陷入渾沌不明,此際還傳出師出同門的林智堅寧可讓「傘兵」打選戰,也不願意表態支持在地「陸軍」的行政院顧問鄭宏輝出征,令黨中央相當頭痛。一旦大新竹升格受挫,依照民進黨「2022年直轄市長暨縣市長提名特別條例」,新竹市必須辦理市長初選,恐怕難免步上屏東縣長初選的鬩牆場面。一名民進黨人士指出,中執會2日准予核備宜蘭縣、苗栗縣和基隆市等13縣市議員提名名額,當場有中執委發言要求黨主席兼總統的蔡英文,儘快拍板彰化縣是否升格,才能順勢決定議員提名席次,也及早讓參選人就戰鬥位置;會中也有人議論紛紛,認為重點應該先確認大新竹計畫還要不要推動?即使先前林智堅曾不時砲轟在野黨阻礙升格,社會卻無迴響共鳴,總統是該考量還要挺下去嗎?新竹市長林智堅2018年操盤市議員選舉,最後僅5成勝率,結果並不如預期。(圖/報系資料庫)該名人士也進一步透露,黨內起初誤以為大新竹是林智堅和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老柯)合謀的意志,但事後了解完全不是那回事,而是林先發制人後,才告知總統府和民進黨團。他說,當時蔡總統「高估」林智堅聲望能輕易壓制異議者,因此第一時間表態支持,而老柯則是聽總統發令,想方設法貫徹女主意志,無奈最後遭逢黨內外強烈反對,現在落得騎虎難下的僵局。仗恃聖眷正濃的林智堅無視與老柯的情誼,逕自發動大新竹計畫的耳語傳出後,外界才意外得知原來「柯林」師徒情早已悄然變質。一名新竹縣的政壇人士就透露,前年林智堅無預警地拔除鄭宏輝的「新竹市義消總隊總隊長」頭銜,柯建銘為此當面放低姿態向林懇求,保留給鄭宏輝一個組織頭銜方便備戰新竹市長,沒想到林卻悍然拒絕,完全不給老師傅面子。傳言紛擾甚囂塵上,逼得鄭宏輝只好跳出來自我解圍,宣稱「是6年任期到,本該交棒。」新竹市一名地方人士說,民進黨最低潮時,柯建銘在新竹為黨孕育不少人才,雖不像陳菊以高雄市長之姿,栽培出強大的菊系軍團,但也拉拔出大師兄鄭宏輝、二師兄林智堅和小師妹鄭美娟,近年分別入主議會和市府。他困惑地說,鄭宏輝待人有老柯風範,提攜後輩不遺餘力,2020年立委選舉失利後,沈潛再出發更是親民,還曾多次向外界表述只要大新竹成功,他會力薦黨「徵召」林智堅參選市長,實在不懂林防堵鄭所為何來。該人士表示, 46歲的林智堅對52歲的鄭宏輝有「瑜亮情結」一事,讓地方也很困擾,林智堅執政看似四平八穩,然而2018年操盤市議員選舉,即使挾高人氣和清新形象推出12席「幸福特攻隊」參選人,最後市長連任,「贏了面子,輸了裡子」卻僅當選6席議員,林智堅近年能維持高人氣,是剛好碰到不成材的國民黨市議會黨團,以及蔡英文特別青睞加持,否則議會若強硬一點,林的執政恐怕不會如此順利。面對接下來新竹市長選舉怎麼打,一名綠營派系人士顯得相當困擾,指稱黨中央非常尊重現任市長,林智堅屬意的接棒人選為中央黨部副秘書長林飛帆、新竹市黨部主委陳建名和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過去整整一年,前兩位的支持度卻未見起色,羅則是毫無意願。他透露,林飛帆知名度很高,但市長支持度就是拉不起來,可能是選民覺得他歷練不足,這也凸顯「林智堅模式」無法輕易複製,未來仍會鎖定鄭宏輝接棒機會大。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原被看好「空降」參選新竹市長,但其支持度卻長期沒有成長。(圖/張文玠攝)
鄭宏輝劍指新竹市長 新看板主調「升級新竹」
大新竹合併升格計畫雖然仍待立法院討論修法,但各黨派可能的新竹市長參選人在農曆年後紛紛展開行動,爭取市民支持,有意代表民進黨參選下屆新竹市長的行政院顧問鄭宏輝近日也掛上主打「升級新竹」的新看板,為年底選戰揭開序幕。鄭宏輝表示,新竹市為北台灣最早開發的城市,有300年文化歷史底蘊,104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45萬人口,做為台灣科技首都,承載著台灣和世界的未來。他說,竹科40年的成功發展,帶動新竹市成為高學歷、高所得和高消費的城市,市民也期待大新竹能夠升格直轄市,讓市民的生活品質能與產業一起成長,成為國際級一流城市。鄭宏輝也指出,新竹市民最關心的交通、教育和環境等日常生活議題,是每天要面對的現實問題。他解釋,「升級新竹」的理念希望用「智慧、新創、森林城市」等概念,尋求市民共識,爭取新竹市民的認同與支持。鄭宏輝說,市民們日常生活大小事,就是政府部門最重要,必須關心努力的事。他強調,未來的新竹市,也期待能與中央繼續合作,有豐沛經費與資源支持,才能為新竹市民「拚建設、增福利」。「升級新竹」新看板高掛在新竹市各大重要路口,特別是竹科光復路介壽路口的看板,以鄭宏輝陽光自信的握拳動作呈現,「升級新竹」加上英文「Upgrade Hsinchu」,希望能成功吸引附近居民與竹科上下班人潮的目光。
備戰大新竹 綠營鄭宏輝展開「十萬戶百萬步計劃」
大新竹合併升格修法目前仍卡關立法院,有意代表民進黨投入年底新竹市長選戰的行政院顧問鄭宏輝今(25)日已提早佈局,展開「升級新竹面對面,十萬戶百萬步計劃」,從故鄉頭前溪畔出發,以步行拜訪,直接向民眾傳達「升級新竹」的建設願景,他強調新竹的進步發展不能等,因此主動出擊傾聽民意、凝聚共識。鄭宏輝指出,新竹市面積不大,只有104平方公里,新竹市人口也不多,45萬人,但新竹市卻承載著台灣的未來,也承載著世界的未來,是名符其實的「護國城市」。他認為,大新竹合併升格雖仍待立法院審議通過,但經濟與產業的發展不能等,尤其面臨國際上科技與城市發展的高度競爭,市民應提早凝聚共識。鄭宏輝表示,「十萬戶百萬步計劃」將會從自己的故鄉,頭前溪畔的中華路一段出發,透過步行,與新竹市民展開面對面的溝通與討論。他期望透過最直接的互動,走入基層和新竹市各個角落傾聽民意,並向市民說明大新竹發展願景。鄭宏輝也指出,新竹市為「二元發展」城市,除有300年的文化底蘊,也有稱霸全球的竹科,城市展現蓬勃的文化力、科技力與創造力。他將從中華路1段走到6段,橫跨各個行政區,也會「光復路走透透」訪遍竹科聚落,並以東西南北4城門為核心,凝聚舊城區的文化力,與新竹市民面對面討論。
被點名接棒選新竹市長 鄭宏輝:發揚光大林智堅政績
新竹市長林智堅任期即將屆滿,一度傳出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獲林支持,但羅已否認並表態不參選,而行政院顧問鄭宏輝則被視為最有可能的接棒人選;針對新竹市長提名,鄭宏輝今天(21日)表示,期待能將林智堅的政績繼續延續,並且創新與發揚光大,相信民進黨一定會找到最強的人選守住新竹市。鄭宏輝為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柯建銘子弟兵,連任5屆議員後,毅然選擇不再競選連任,轉而投入2020年立委選舉,不幸在3黨競逐下,輸給國民黨候選人鄭正鈐。鄭宏輝在選舉期間,常被批評房產眾多,但實際他出身勞工子弟,於台大就學時期加入民進黨,跟著上街頭參與反威權、反對核四等民主化運動,被柯建銘所賞識。針對在2020年立委選舉期間遭受到的抹黑,鄭宏輝強調,當時反擊力道不足,造成外界誤會,確實傷害很深,這些造謠抹黑的選舉語言,其實就是選舉口水,他近期會陸續展開提告,也會對網軍採取法律行動,不會放過這些暗黑小人。林智堅2014年當選市長後,曾邀請鄭宏輝坐鎮民進黨新竹市議會黨團,協助議會的溝通工作,同時也邀請鄭擔任無給職的新竹市義消總隊總隊長。兩任、6年的總隊長,鄭宏輝帶領團隊獲得全國競技比賽8連霸、9連霸,扮演「桶箍」角色,成功團結新竹市的義消兄弟姐妹。在林智堅尚未發聲放棄爭取大新竹市長選舉前,鄭宏輝就相當支持「大新竹合併升格」。他認為,大新竹成為直轄市,才能厚植台灣科技經濟產業實力,並讓新竹經費充足成為國際級都市,提供市民更好的交通教育生活等公共服務。「2022年底的新竹市長選舉,仍待大新竹議題有結論,才能夠明朗。」鄭宏輝表示,我輩當然期待能夠將林智堅的政績繼續延續,並且創新與發揚光大,更不能夠讓國民黨有機會回到過去。至於新竹市長候選人,鄭宏輝則說,現在時間還未到,每天算計的話,恐怕會天天失眠睡不著,就等大新竹進度,相信民進黨一定會找到最強人選,守住新竹市。他直言,從事政治工作雖然不輕鬆,但心態上要放輕鬆,一定要做自己、堅持理想,為了爭取位置每天算計,不適合他。
指國民黨反對修地制法將趕走支持者 柯建銘:商女不知亡國恨
立法院即將開議,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今(20)日在臉書上撰文痛批,國民黨「為一黨一人之私」,盡全黨之力反對地制法修正、新竹縣市合併,阻礙大新竹及國家高科技產業發展,為反對而反對,將把支持者趕向民眾黨,中間選民看清楚後,也可能轉向支持民進黨。他說,但國民黨這種把惡鬥的結果當成是勝利,根本是「商女不知亡國恨」。柯建銘說,所謂的「一人之私」,就是立委林為洲計算4年後要選新竹縣長,而立委鄭正鈐今年要選新竹市長,合併升格後對他們兩人來說,變成要8年後才有機會再選縣市長,所以他們二人拼死反對、醜態百出、綁架國民黨。柯建銘指出,國民黨為了「一黨之私」,算計一旦新竹縣市合併升格後,地方鄉鎮市長及代表停選、議員席次減少,「會斬斷國民黨派系、樁腳、黑金、買票通路,這是國民黨最害怕的事。」「總預算綁架地制法、阻擋委員會、院會進行,阻礙大新竹及國家科技產業發展,這不是為一黨一人之私,什麼才是呢?」柯建銘批評,國民黨把這種阻礙國家發展的惡行歸功於該黨主席朱立倫的領導力,還把錯誤惡鬥當勝利果實,已不只是國民黨之輓歌而已,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鄭宏輝接棒林智堅開砲 質疑高虹安一周待新竹幾天
2022年新竹市長選戰,市長林智堅雖不能競選連任,但近日砲火猛烈,屢次點名國民黨立委鄭正鈐和民眾黨立委高虹安,「風城」戰火再啟;對此,民進黨有意投入新竹市長選舉的行政院顧問鄭宏輝今(18)也接棒批評,看到在野黨藍白黃紅的政治人物,不是來新竹拍拍照,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並質疑高虹安一周在新竹待幾天?鄭宏輝表示,立法院即將開議,大新竹的合併升格與否,也來到關鍵時刻,新竹市有絕佳條件可以成為台灣科技首都。他認為,新竹作為「護國城市」更該具備宏觀的城市發展願景,大新竹合併升格會是攸關台灣經濟、建設和產業佈局的關鍵一步。鄭宏輝強調,他和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林智堅是「新竹鐵三角」,對新竹城市建設的發展,不會因為一場選舉結束就消失。他也反批,在野黨藍白黃紅的政治人物,不是來新竹拍拍照,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國民黨整天扯台灣後腿,時代力量和民眾黨從立委選戰到現在,高鈺婷在哪裡?高虹安一周在新竹待幾天?鄭宏輝認為,新竹的長治久安不是靠著「快閃新竹」就能一步到位,呼籲在野黨與其只忙著選舉算計,不如多聽聽市民的聲音,多為台灣,為新竹算計。外界對新竹市長選舉的關注度,在農曆過年前後一度隨著合併升格的討論減少而淡化,但近幾日因為林智堅屢將砲口對準在野黨,相關話題又再度浮上檯面。高虹安則認為,林智堅的發言,顯示民進黨對竹市選情的焦慮。
林智堅去年道安會議主持掛蛋 高虹安協尋「0次堅」
民眾黨立委高虹安指出,去年各縣市首長主持道安會議紀錄,新竹市長林智堅掛零,在全台縣市首長中墊底。然而新竹市去年 1 月到 11 月交通事故累積7771 件,其中酒駕死亡人數4 人,相較 109 年同期成長一倍,她喊話林智堅多關注新竹市民最基本的交通安全需求。高虹安指出,根據交通部道安會公布110 年各縣市首長主持道安會議紀錄,新竹市林智堅市長以掛0 的主持數,在全台縣市首長中墊底「自己完封自己」。高虹安批評,過去一年,林智堅有時間舉辦各種光鮮亮麗的活動、推公投四個不同意,以及跑外縣市幫人助選,也不忘撥冗和府院黨高層談大新竹合併升格,但卻遺忘了與新竹市民生活最息息相關的交通道安會議,竟然一次都沒有出席主持,狠酸他是道安主持「0次堅」。高虹安說,交通是新竹市民長久以來的痛,特別是尖峰時段的寶山路、光復路與新竹火車站 周圍,車潮壅塞、交通事故頻傳,早已不是新聞。根據交通部道安會道安資訊查詢網 資料顯示,新竹市的交通事故總件數從103 年林智堅上任時的6308件 、104年的6444件,109 年的攀升至9339,去年 1 月到 11 月也已累積7771 件,其中酒駕死亡人數達到 4 人,相較 109 年同期成長一倍,呼籲林智堅「是時候該出席主持道安會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