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感染
」 流感 新冠肺炎 病毒 發燒 免疫負債赴日民眾須注意!東京黴漿菌疫情創新高 當地醫示警「有患者出現抗藥性」
東京都的黴漿菌肺炎疫情再度創下歷史新高,東京都政府近日公布,9月29日為止的一週內,黴漿菌肺炎患者數量已達每家醫療機構平均2.96人,再次超越前一週的2.80人。日本政府呼籲民眾勤洗手,並徹底做好咳嗽禮儀,如果出現長期咳嗽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指出,黴漿菌肺炎是由細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見於兒童,透過飛沫或接觸傳播。感染後患者會出現發熱、全身倦怠感、頭痛及咳嗽等症狀,有些患者因肺炎惡化或高燒衰弱需住院,甚至少數情況下可能引發腦炎。尤其在感染初期,症狀可能僅限於發熱,無咳嗽,這使得診斷變得更為困難。在東京都杉並區的一家小兒科及內科診所內,黴漿菌肺炎患者數量持續增加。當患者訴說有發熱或咳嗽等症狀,被懷疑為黴漿菌肺炎時,診所會進行採血、X光及PCR檢測以確認是否感染。該診所表示,從4月到10月2日,曾對142人進行了PCR檢測,確認有83人感染黴漿菌,其中13人的細菌對抗生素具有抗藥性。3日,一名4歲男孩在上月28日發熱,2日起咳嗽加劇,後來在診所被確診為黴漿菌肺炎。診所院長田村剛表示,自7月的學期結束以來,小學生患者數量急劇增加,雖然盂蘭盆節後略有減少,但從上個月起再次增加,且成人和未入學的幼兒感染情況也不少。田村剛強調,這是他開設診所以來首次遇到如此多的患者,數量堪稱是前所未有。田村剛也指出,黴漿菌肺炎透過飛沫和接觸傳播,呼籲民眾徹底做好手洗、佩戴口罩等基本防護措施,感到不適時應休息,若症狀持續且用藥無效,應及早就醫。日本黴漿菌學會理事、杏林大學的皿谷健教授指出,這次感染擴大的原因與去年行動限制解除後,民眾對手洗、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的鬆懈有關。在新冠疫情期間,黴漿菌患者數量非常少,但隨著防疫限制放寬,感染迅速擴大,除了兒童,成人在家庭中被感染的情況也日益增多。皿谷教授還提到,在他所屬的大學醫院,每天都會有數名感染者,其中約有5%同時感染新冠等其他呼吸道疾病。他指出,黴漿菌肺炎的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診斷困難,但如果強烈咳嗽或高燒持續超過三天,就可能是黴漿菌感染。個人應該徹底執行的防護措施包括手洗、佩戴口罩,以及與不適者保持距離。
青少年性病例創6年新高 16歲男一次中鏢菜花、淋病、梅毒
適逢開學,今年北市率先首次擴大國中男生公費接種九價HPV疫苗。顧家醫療總院長顧芳瑜呼籲,家長們應多支持家中適齡孩子接受施打,因為青少年正是容易對於「性」感到好奇卻又一知半解的年紀,可能因一時衝動或受同儕影響而想要嘗試,卻又缺乏預防保護觀念。顧芳瑜建議及早接種HPV疫苗不僅能夠減少HPV(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機率,同時還是少數具有防癌效果的疫苗,能協助女生預防子宮頸癌、外陰癌、也有助預防好發於男生的頭頸癌、肛門癌或陰莖癌等生殖泌尿道癌症,其中頭頸癌在亞洲國家的好發性又較其他國家高。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去年13至18歲青少年的淋病與梅毒病例均創下近6年新高,且據相關醫學研究指出,不分性別,一生被HPV感染機率高達8成,最有效的預防感染方式就是接種HPV疫苗,而青少年階段接種則可達最大保護效果。顧芳瑜提到以目前診所曾收治的性病案例中,就有年僅16歲的青少年同時感染菜花、梅毒與淋病的病例,由媽媽陪同來檢查,經了解就是因為暑假期間和朋友們對性好奇,而有了不安全性行為導致。由於打疫苗需要父母同意,顧芳瑜表示有些父母可能會對施打HPV疫苗的必要性存疑,或者帶有錯誤見解,擔心施打疫苗是否變相鼓勵性行為,因而不同意孩子施打,反而錯失這個提供絕佳保護且由政府補助的良善政策,極為可惜。顧芳瑜更建議,由於HPV疫苗的最適接種年齡為9至45歲,鼓勵父母親除了支持家中孩子施打,若自己也未曾接種過,不妨考慮和孩子一起施打。值得提醒的是,接種第一劑時年齡在9-14歲只要施打2劑即可,若已年滿15歲以上則應施打3劑。
腸病毒正流行「7成孩童感染」 一家3兄弟中鏢…喉嚨大破痛
正值暑假期間,而腸病毒疫情也處於流行期,近1個月就醫的病童高達7成都是感染腸病毒,甚至有一家3兄弟先後感染,其中1歲男童發燒高燒、食慾不振,檢查發現喉嚨破洞,痛到不敢吃東西,連吞口水都會痛。小兒感染科醫師徐浩庭透露,近日就醫的孩童除了新冠或流感,其他大約7成是腸病毒,主要症狀為喉嚨痛、手腳有水泡,患者中有3分之1是手足口症,其他則是泡疹性咽峽炎。徐浩庭指出,有一家1歲、2歲和7歲的3兄弟同時感染腸病毒,1歲弟弟因為高燒、食慾不振就醫,到院時猛流口水,檢查驚覺整個喉嚨破洞,痛到男童不敢喝奶和飲食,連口水都不敢吞,收治住院經疼痛控制與靜脈營養輸液,3天後可正常進食,住院5天後康復出院。至於其他2名男童,情況較不嚴重,在就醫接受治療後,也已康復返家。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腸病毒約每3~4年大流行一次,但2019年大流行後,因為新冠防疫措施,至今超過4年沒有大流行。然而自今年3月起案例增加,醫師警告可能會有大流行,要勤洗手、戴口罩,環境用漂白水消毒,才能預防腸病毒。疾管署最新監測資料顯示,6月23日至29日腸病毒急診人數為1萬9341人,較前一周的1萬9233人有些微成長,提醒家長及幼兒照顧者,暑假期間要持續提醒孩童,常以肥皂正確勤洗手、加強居家環境清消,維護幼兒健康。
根除C肝進度「台灣成亞洲標竿」 衛福部加碼!篩檢費調高至370元
「全球消除肝炎聯盟」今年底將來台參加國際肝病研討會並檢視台灣C型肝炎根除現況及進度,台灣可望在明年(2025)交出亮眼的成績單,提早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為全球設定的2030年C肝根除目標。面對根除C肝的最後一哩路,全台仍有約四萬名C肝感染者不自知,其中糖尿病、腎臟病與高血脂患者是屬於C肝感染中度風險的族群,需盡快被診斷出來並加以治療。衛福部BC肝辦公室臨床醫療組召集人、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林口長庚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簡榮南指出,「一腎三高(血糖、血脂、血壓)」是C肝中度風險族群,若同時感染C肝且能及時治癒,除了可遠離肝硬化、肝癌,還可改善現有疾病,一舉兩得,呼籲全國各醫療院所應積極運用慢性病照護網與成人健檢進行全篩、全治。而45至79歲民眾則可主動接受政府提供終身一次免費BC肝篩檢。肝病是國病,C肝更是肝病三部曲與肝外病變的重要殺手。台灣在2018年發佈國家消除C肝政策白皮書,宣誓在2025年要根除C肝,早於世界衛生組織設定的2030年。過去幾年來全球因為新冠疫情打亂根除C肝的步調,但台灣在根除C肝的範疇仍屬前段班。亞太肝臟研究學會今年三月在京都舉行年會,亞洲各國分別發佈根除C肝進度,台灣在國家政策支持之下,全力執行C肝篩檢與治療,表現十分亮眼並超前領先日、韓等國,被與會學者視為亞洲標竿。累計至今,全台C肝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人數已突破十六萬五千人,預估明年底可治癒十八萬人。簡榮南教授說,若以地區來分,濁水溪以南的C肝高盛行縣市有卓越的防治成果,除了優等生的彰化縣之外,雲嘉南、高雄與屏東也都有耀眼成績。濁水溪以北的縣市則有待急起直追,如雙北、基隆與桃竹苗。目前以人口數最多的新北市防治行動最為積極。若以罹病風險來看,簡榮南教授進一步指出,糖尿病、腎臟病與高血脂患者的C肝盛行率較高,約6%到8%,是一般民眾的兩倍。這些病人若不治療C肝,不但有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原本的疾病還會加速惡化,因此這三類病人應全面篩檢、積極治療。倘若治癒,更可有助於原本疾病的控制、延緩惡化,對促進病人健康、增進國民生產力,均有好處。簡榮南教授補充,以感染C肝的糖尿病患為例,若將C肝治癒,可大幅改善糖尿病的控制,「少數病人原本需要施打胰島素,治癒後可改為口服降血糖藥物;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標『糖化血色素』則平均可下降1-2%;少數原本服用口服降血糖藥物的病人,也有機會停藥。」簡榮南教授同時表示,感染C肝的慢性腎病不論處在哪一個階段,治癒C肝可減緩慢性腎病的進展,「C肝口服藥療效好,只要能治癒,即可延緩洗腎的風險。」另外,感染C肝的高血脂患者,若治癒C肝,也可降低冠心病及中風的風險。簡榮南教授提醒民眾,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大部分肝病並無明顯症狀,導致容易忽略追蹤與治療,一旦發現不適,通常可能已進展為肝硬化或肝癌。C肝全口服新藥只需服藥8週或12週,治癒率高達98%,藥費約20萬元,全由健保給付。提醒民眾應早篩、早發現、早治療,減少對肝臟及健康的危害。為了積極達成全民根除C肝,衛福部加碼多項利多,今年起提高成人預防保健B、C肝篩檢的服務費用,由200元提升至370元,同時鼓勵醫療院所主動關心病人。另一方面,衛福部與勞動部、法務部跨部會合作,鼓勵勞工健檢加入C肝篩檢,並從今年起針對高風險族群的受刑人,入監時全面篩檢C型肝炎病毒。國健署也積極推動全台地方衛生局加強C肝防治,預計明年底前達成90%的C肝篩檢率,並壓線達標完成世衛組織的要求。簡榮南教授說,C肝篩檢與治療去年納入醫院評鑑試評條文,鼓勵各醫學中心支持國家政策,大大提高院內C肝篩檢率及治療率。他期待新政府可將此概念擴及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同時將糖尿病、腎臟病及高血脂病患的全篩全治納入政策追蹤,搭配各地衛生局督導,相信可更有效篩出社區內潛在的C肝病人。
注意!腸病毒單周就診「再創10年新高」 1歲童染腸毒、新冠併發腦炎
國內腸病毒持續升高!疾管署今(14)日發布最新監測統計,上周門、急診就診人次多達1萬7895人次,再創十年同期最高。且北部上周出現一名一歲多男童,疑因同時感染腸病毒、新冠病毒併發腦炎,一度被收治加護病房,所幸已退燒,轉至一般病房持續治療中。疾管署公布最新腸病毒監測資料,國內上周門、急診就診共計1萬7895人次,較前一週的1萬6564人次,再上升8%。全國上周停班課班級也增加,達到256班,比前一週的226班,再多出30個班級。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目前實驗室監測顯示,國內流行的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國內至今累計1例腸病毒重症病例,為克沙奇A10型,另外有11例A71型及2例D68型輕症。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指出,上週腸病毒的門、急診就診人次多達1萬7895人次,是十年同期新高,且已經超過流行閾值,預估疫情還會持續上升,高峰將落在5月底、6月初。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上周新增一例北部1歲多男童,同時感染腸病毒及新冠病毒,沒有潛在疾病,5月上旬出現間歇性發燒、口腔潰瘍,就醫診斷為腸病毒,開立口服藥後返家休息,但後續又出現食慾下降、四肢水泡,發病後4天抽搐送醫,新冠快篩陽性,研判感染腸病毒加新冠病毒併發腦炎,收治加護病房,目前轉入一般病房,住院治療中。疾管署強調,腸病毒型別多元,目前除腸病毒A71型外,其他型別尚無疫苗可供預防,為避免腸病毒透過幼童頻繁互動傳播,幼兒照顧者應持續加強手部衛生及做好環境消毒與通風。
11歲男童高燒超過2日 醫見5症狀一驗「同時感染雙流感」
目前台灣流感疫情持續肆虐中,而且目前A流、B流是有可能「同時感染」的。彰化秀傳醫院急診兒科醫師黃士倫就分享自己經手的個案,指稱一名11歲男童因為高燒超過2日前來求診,同時還合併咳嗽、肌肉痠痛等症狀,但是初步篩檢卻檢驗不出是何種流感。在經過進一步檢測後,確認該名男童是同時感染A、B流感。彰化秀傳醫院急診兒科醫師黃士倫在FB發文表示,自己經手一名11歲男童的個案,該名男童高燒兩天多,同時還有咳嗽、喉嚨痛、頭痛、肌肉痠痛、肚子痛等非常典型的類流感症狀。可是日前在門診採篩結果卻「不是A型流感也不是B型流感」。眼見男童高燒不退,黃士倫就建議家屬做一項醫院特有的流感篩檢「定量流感檢測」,這種檢測能更準確的診斷流感。沒想到檢測報告出爐後,真的讓黃士倫傻眼,的確不是單純的A型流感或B型流感,而是「A+B」,男童同時感染兩種流感。最後在與家屬商議後,隨即安排男童住院。黃士倫也表示, 每年度施打的流感疫苗是四價疫苗(2A+2B)的預測疫苗,兩隻A型流感病毒跟兩隻B型流感病毒,預測當年度10月以後至隔年可能感染的流感病毒株,施打流感疫苗的目的,是預防重症,而非打了不會得流感喔。至於該名男童為何會同時感染到兩種流感,黃士倫表示,今年與往年不同,主要是以A流原為主流疫情,這一個禮拜殺出一個B流,男童應該是前後被不同人傳染到的。
腸病毒又A流!幼童反覆高燒4天 醫揭「多重病毒感染」:小心併發症
春節長假是親友們難得能夠返鄉團聚的日子,但在新冠、流感等疫情齊發的狀況下,人與人的接觸也會使感染人數激增。小兒科醫師陳信宏就提到,有名幼童發燒4天來就醫,先前就診斷過腸病毒,但因為反覆發燒,經過快篩又確診了A型流感,讓他不禁直呼「真是可怕」,也提醒家長要多注意孩子的身體狀況。陳信宏醫師今(19)日上午在臉書粉專指出,最近抓到了同時感染「腸病毒+ A型流感」及「腺病毒+ A型流感」的案例,均為多重病毒感染,還請家長要多加注意情況。陳信宏醫師進一步表示,昨日有位幼兒園小男生,發燒4天來看診,已經在別的診所診斷出腸病毒,但高燒始終未退,經過快篩,確診是A型流感;而在前幾天,也有另一位小朋友因為發燒就醫,快篩一做才知道,孩子同時確診了腺病毒和A型流感。對此,陳信宏醫師提醒,過年期間接觸人群較多,可能是出去遊玩,或是親戚朋友來拜年,感冒的患者變多、感染的病毒也增加,如果有發燒的症狀,吃藥1至2天都沒有明顯退燒,應該要到醫療院所快篩、做詳細檢查,可能為多重病毒感染,不可輕忽,得以對症下藥,避免引起嚴重併發症。另外,陳信宏醫師在過年前就曾提到,即使得過流感,若還沒打過流感疫苗,一樣要施打才能形成人體防護罩,而抗病毒藥則不見得能預防流感腦炎、流感心肌炎,「不是得過流感,就不用打疫苗,流感會重複感染好幾次,打疫苗才是上上之策」。
混合感染「H10N5與H3N2」!她發病17天亡 「5要6不」一次看
疾病管制署今(1日)表示,依據中國衛生部門上月30日發布資料,中國安徽省宣城市新增1例新型A型流感(H10N5)人類感染病例,為60多歲女性,具慢性病史,同時感染季節性流感H3N2,於去年11月30日發病,12月2日病情加劇入院接受治療,12月7日轉至浙江省醫療機構住院,因病情嚴重於12月16日死亡,其檢體於今年1月22日分離到季節性流感H3N2及禽源性H10N5流感病毒,並於1月26日經中國疾控中心複驗確定。其安徽、浙江兩地之密切接觸者均未發病且檢驗陰性,回溯監測後未發現其他可疑病例,該單位評估該H10N5病毒全基因分析為禽源性,感染人類風險低。疾管署指出,新型A型流感係指每年週期性於人類間流行的季節性流感H1N1及H3N2以外,偶發出現感染人類的其他動物流感病毒,這些病毒主要感染對象為雞等禽鳥類或豬等哺乳類動物,屬於A型流感病毒,一旦感染人類,即統稱為「新型A型流感」病例。根據文獻回顧,全球曾出現造成新型A型流感病例的流感病毒包括H1N1v、H1N2v、H3N2v、H3N8、H5N1、H5N6、H5N8、H6N1、H7N2、H7N3、H7N4、H7N7、H7N9、H9N2、H10N3、H10N7、H10N8等亞型;各亞型對人類疾病嚴重度高低不同,疾病嚴重度高為 H5N1、H5N6、H7N7、H7N9、H10N3、H10N8,其他則屬疾病嚴重度低。疾管署提醒民眾,不接觸或餵食禽畜。(示意圖/達志/美聯社)本死亡個案除為首例人類感染H10N5病例報告外,亦為罕見之混合感染季節性流感及新型A型流感致死個案,後續尚待世界衛生組織正式評估H10N5之傳播風險及疾病嚴重度高低。疾管署說明,因應中國近年來發現有H5N6、H10N3、H9N2、H3N8等人類病例,先前陸續已將中國共18個行政區之新型A型流感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提升至第一級:注意(Watch),包括山西、湖北、青海、雲南、陝西、海南、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省、寧夏回族、西藏、新疆維吾爾及內蒙古自治區、北京、上海及天津市,提醒民眾前往當地遵守一般預防措施。另先前亦已將二年內曾報告本土疫情之13個行政區提升為第二級:警示(Alert),包括廣東、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四川、貴州、甘肅、河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及重慶市,提醒民眾前往當地採取加強防護。疾管署呼籲民眾,不生食禽鳥蛋類或製品。(示意圖/達志/美聯社)針對本次事件,疾管署仍維持安徽、浙江之旅遊疫情建議為第二級:警示(Alert),並持續監測中國相關疫情資訊。另自去年11月26日起於4處國際機場執行之「定點監測、鼓勵採檢」,至1月28日統計已採445人,均未自中港澳入境有症狀旅客發現新型A型流感。疾管署呼籲,此次個案應屬偶發案件,發生大規模傳播流行風險為低,呼籲民眾於日常生活中仍應落實「5要6不」原則,「5要」為肉類及蛋要熟食、要以肥皂澈底洗手、出現症狀,要戴口罩速就醫並告知職業及接觸史、與禽畜長期接觸者要接種流感疫苗、要均衡飲食及適當運動;「6不」為不生食禽鳥蛋類或製品、不走私及購買來路不明肉品、不接觸或餵食禽畜、不野放及隨意丟棄禽畜、不將飼養禽畜與其他禽畜混居、不去空氣不流通或人潮壅擠的場所。
「流感搭新冠」死亡率大增 專業醫師擔憂:過年恐現高峰
全球近期都出現流感肆虐與新冠病毒蔓延的問題,而這兩個病症如果混和感染的話,會提高重症與死亡率。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表示,在台灣這邊近期也出現類似的事情,而且他也十分擔心在過年期間會出現高峰。黃軒醫師在FB發文表示,COVID-19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健康問題,但另一種呼吸道敵人「流感病毒」的出現,為這個冬季增添了新的複雜和嚴重影響。特別令人擔憂的方面是:混合感染的風險在冬季一直在增加,也就是患者同時感染COVID-19和流感病毒的人數增加了。就有研究人員也表示,如果和單獨感染COVID-19或流感病毒相比,「雙重感染」會顯著提高嚴重疾病和死亡率的可能性。黃軒也引述2022 年發表在ScienceDaily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研究人員拿只感染 COVID-19的患者相比,COVID-19和流感同時感染的患者中,需要使用呼吸器維生的重症患者增加了四倍以上,其死亡率是僅單獨感染COVID-19或流感患者的2.4倍。黃軒醫師也解釋,當兩種病毒都入侵身體時,它們會爭奪細胞資源,甚至會各自劫持了無數的細胞作為大量複製病毒的機制流程。這種雙重攻擊會使免疫系統不堪重負,導致更強烈的發炎反應,專家認為這些可能導致:1.病毒複製增加兩種病毒的複製速度都更加速、更快,導致病毒𠄘載量(viral load)更高,可能出現更嚴重的症狀。2. 肺組織損傷加重兩種病毒的合併同時會對肺細胞,造成更大傷害,可能導致嚴重肺炎,什至呼吸衰竭和死亡3.免疫功能受損兩種病毒引發的強烈免疫風暴的反應(cytokines storm)會消耗資源,削弱身體抵抗繼發感染的能力。黃軒醫師也表示,如果要避免蟲感染,目前仍可透過疫苗接種、戴口罩與保持良好衛生習慣來避免,尤其是疫苗,接種 COVID-19 和流感疫苗至關重要。流感疫苗每年更新一次,以針對循環的不同突變的病毒株,因此請確保您接種covid 19的疫苗是最新版本的。
求診病患爆量 醫示警「這病毒」明顯增加:發燒恐長達一周
近來天氣變化大,是感冒、流感的好發時期。耳鼻喉科醫師張弘指出,流感、新冠患者仍多,腺病毒明顯增加,而腺病毒的症狀包括發高燒且反覆時間長、眼結膜泛紅以及腸胃不適等,發燒可能長達一周。張弘在粉專《耳鼻喉科 張弘醫師》表示,隨著天氣轉冷,求診患者有增無減,常超過診所負荷量,即使提早止掛,還要加班1-2小時才看得完病人。而他觀察到,流感、新冠患者仍多,RSV(呼吸道融合病毒)不見蹤跡,腺病毒則明顯增加。張弘表示,腺病毒的症狀包括發高燒且反覆時間長、眼結膜泛紅以及腸胃不適,理學檢察可能發現,扁桃腺發炎且分泌物多;腺病毒無特效藥,以症狀治療為主,發燒可能長達一周。張弘也提到,門診驗出一名病患A型、B型流感快篩皆陽性,這有2種可能,第一是快篩試劑有問題,第二確實同時感染A型、B型流感;回顧2016年的醫學研究,在流感患者中,約有1.6%是同時感染A、B流,不過屬於少見的情況,值得關注的是,此情況並不會增加重症風險。
病患感染2病毒…快篩驚見「3條線」 醫嚇傻:快去拜拜
近來呼吸道疾病升溫,許多民眾因而生病,診所求診人數也暴增。耳鼻喉科醫師陳亮宇分享一張患者快篩的照片,竟然是「3條線」,同時感染2種病毒,讓他直呼:「是不是應該要去拜拜一下?」陳亮宇醫師在臉書專頁PO文,透露有患者來就醫,拿出快篩檢驗結果,一看他嚇傻,因為是3條線,代表同時罹患A型流感和B型流感,至於C是控制線,有C出現才正確。他認為得流感已經很衰了,如果同時得2種流感,建議可以去拜拜一下,並提醒拜拜前記得先來看醫生吃克流感。接著,他想起還是實習醫師的時候,初次得到流感,發燒到掛點滴,在病房躺著完全不能動,有了那次的經驗,後來無論要自費或公費,每年一定會固定施打流感疫苗。陳亮宇醫師表示,過去大家因為疫情造成的免疫負債,以致於今年的呼吸道感染狀況更嚴重,再來即將迎接年底的聖誕假期和跨年,他呼籲和人接觸的同時,也要記得勤洗手戴口罩。據了解,近期社區呼吸道病毒中腺病毒占比已超過流感,診所轉為較多俗稱「燒酒雞」的腺病毒個案,常見小朋友發燒超過7天,合併有結膜炎、扁桃腺炎等症狀。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流感有型別轉換趨勢,B型流感占比逐漸上升,A流有下降趨勢,不排除因型別轉換造成B型流感在春節前後流行。
台灣「2不利條件」…黴漿菌很難不流行!台大醫示警:院內疫情已升溫
中國、韓國、丹麥、瑞典等國近期爆發黴漿菌疫情,引發國內民眾恐慌。對此,感染科權威、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昨(1日)也示警,過去1個月以來,院內黴漿菌疫情有升溫趨勢,且台灣還有2大不利因素,包括過去4年沒有黴漿菌流行,以及周圍國家有黴漿菌疫情,因此未來1至2個月流行起來的機會非常大。黃立民昨受邀出席立法委員邱泰源國會辦公室、台北市醫師公會一同舉辦的「秋冬季節病毒蓄勢待發─公私協力攜手全民做好準備迎接挑戰」記者會。他在會中說明,台灣目前免疫負債情況嚴重,尤其可以從流感疫情看出端倪,例如今年流感從年初到現在一直沒斷,還罕見出現A型H1N1、H3N2,B型3種流感病毒同時爆發。再加上流感重症死亡通常發生在年長者,但今年卻出現兒童死亡個案,代表目前的流感疫情較為嚴重。根據世界各國的推估,免疫負債預期要2年才能將債還完。至於黴漿菌疫情,黃立民解釋,黴漿菌潛伏期可以長達1至2週,且1年4季都可能流行。根據疾管署監測顯示,中國大陸北方省分有一波疫情,主要發生在兒童,台灣則是低度流行,而且台大醫院其實已經看到黴漿菌陽性個案持續增加,台灣黴漿菌在接下來1、2個月大概很難不流行。尤其台灣已經有2大不利因素,首先是國內已有4年並未爆發黴漿菌流行,按照過往經驗,黴漿菌通常每3至7年會有一波較大流行;再來是周邊國家出現黴漿菌疫情,因此鄰近國家如果有流行,國內1年內也可能發生,因此預估明年春天會有新一波黴漿菌疫情。免疫負債另外一大憂心是疾病會變得嚴重,且可能有2種情況:首先是多重感染,同時感染2種細菌、病毒,或者感染病毒後引起細菌感染,都會比較嚴重;第2種情況則是細菌或者病毒本身變得嚴重,例如近期就看到大小孩感染肺炎鏈球菌引起腦膜炎的警訊。黃立民也解釋,最怕遇到因為免疫負債、疫情嚴重擠壓到醫療量能,然後又導致診斷醫治來不及,進而沒有監測到新發生的病毒、細菌。世界衛生組織就是因為這樣,才希望中國大陸把目前多重呼吸道疫情要清楚說明。黃立民也建議民眾,疫苗接種和呼吸道防護是2大減緩呼吸道傳染疾病感染的關鍵,疫苗包含流感疫苗、新冠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至於呼吸道防護則是戴口罩、勤洗手、和病患保持距離。不過肺炎黴漿菌尚未有疫苗可以預防,所以一般民眾最好的方式便是維持良好呼吸道防護。
男星二次確診「又染登革熱」症狀齊發 台大醫驚呼沒聽過:運氣有夠背!
秋冬是病毒活躍季節,近期不少醫療院所擠滿看診病患,近日饒舌歌手大支也透露,自己不僅「二次確診」新冠肺炎,甚至感染登革熱,超慘病況讓台大醫院感染科專家黃立民,忍不住驚呼「運氣有夠背!」大支16日在臉書曬出看診照,發文表示「同時感染新冠肺炎(二確)和登革熱,後疫情時代提醒大家還是要注意自身健康」,引起粉絲紛紛留言關心。他也向媒體透露,確診與登革熱的症狀全混在一起,導致他發燒、聲音沙啞及全身痠痛,不過目前已經逐漸恢復中,要大家不用太擔心。聽聞案例後,黃立民指出,新冠肺炎與登革熱同時發生不足為怪,只是這樣的個案並不多見,因為「與人接觸」確診的新冠病毒,以及「被蚊子叮咬」而染上的登革熱,是分開的獨立事件。對此,黃立民也透露,之前未曾聽說過同時確診新冠肺炎與登革熱的案例,不過「同時感染」病況的確會比較嚴重,這也讓他忍不住直呼「運氣有夠背!」推測大支可能經常在南部活動,才不幸中標。
「3病毒夾擊」恐多重感染!台大醫示警:秋冬再爆大流行
秋冬是病毒的活躍期,不僅新冠疫情升溫,就連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也大爆發。對此,台大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憂心表示,台大兒科病房持續滿床,且患者出現「多重感染」現象,導致病況嚴重度增加。黃立民指出,今年冬季包括流感、新冠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等3種病毒合併流行,目前RSV與流感均未見明顯下降趨勢,可見「免疫負債」還沒還完,而由於新冠病毒再現新變異株,因此疫情「一定會再來」。黃立民示警,近期3種病毒來勢洶洶,不少患者檢驗後發現不只感染一種病毒,約有20%至30%個案出現多重感染情況,若是感染單一病毒嚴重度為40至50分,那麼同時感染2種病毒就會攀升至60至70分,顯示「多重感染」將造成病情惡化。對此,台大急診科醫師李建璋也提醒,現階段天氣還沒轉涼,但病毒已在炎熱季節流行,凸顯新冠疫情正在打亂傳染疾病的流行季節,研判秋冬會有一波更大的感染潮。
感冒還是確診分不清? 醫師一圖揭「最大差異」授5招預防
新冠肺炎全球肆虐超過3年,雖然如今疫情警戒已經下降許多,但病毒仍存活且不斷地變化中,加上近期天氣變化感冒的人數增加,讓許多民眾分不清楚自己究竟是確診新冠肺炎還是感冒?對此,台灣中醫預防保健協會創會理事長樓中亮就分享圖表,列出新冠病毒、Omicron變種病毒、一般流感及感冒的症狀特徵,並提醒民眾5大自我保護守則。樓中亮醫師分享感冒和確診等症狀大解析。(圖/翻攝自樓中亮中醫博士臉書)樓中亮醫師在臉書粉專「樓中亮中醫博士」發文表示,新冠病毒的症狀常與一般感冒、流感有眾多相似之處,但透過症狀特徵,還是可以分辨出不同,像感冒會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以及1-2個全身性症狀;新冠肺炎則是發熱、乾咳、乏力為主要表現,少數有鼻塞或流鼻涕,失去味覺嗅覺、肌肉痠痛、腹瀉等症狀。樓中亮醫師利用圖解,分析不同症狀會由不同方式找上門。(圖/翻攝自樓中亮中醫博士臉書)另外,樓中亮醫師也指出,感冒原因通常是著涼、淋雨、過度疲勞、免疫力下降等造成;流感則一般發生在交換季節時,病毒透過飛沫傳染,往往是一群人同時感染;至於新冠Omicron的感染途徑,分為空氣傳播和接觸傳播,前者是咳嗽和打噴嚏,後者是觸碰帶有病毒的物體、表面或握手等親密接觸後,再觸碰口鼻或眼睛。最後樓中亮也列出5大守則,提醒民眾做好自我保護,包括「減少出遊」、「避免前往人多的地方」、「戴上口罩」「正確洗手」、「提高免疫力」,樓中亮指出,若有患者在你附近咳嗽,戴口罩能預防感染的機率,且要經常更換口罩。此外,洗手建議洗約20秒鐘,尤其進食前、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及電梯後,都要再洗手;最後,保持健康的食習慣和規律運動,平時可以補充維他命C,都有助於加強免疫系統。
2孩發燒腹痛…哥染A型流感 妹妹「滿嘴水泡」驚呆醫:最近太多病毒了
秋冬是病毒的活躍季節,近日求診病患明顯攀升,小兒科醫師陳信宏透露,近日一對小兄妹因發燒、喉嚨痛前來就醫,哥哥確診A型流感後,家長起初認為妹妹也是同樣病症,殊不知張嘴一看,妹妹的嘴巴竟冒出6、7顆小水泡,讓醫師忍不住驚呼「最近太多病毒了!」醫師陳信宏在粉專分享診間案例,表示近日一對小兄妹出現發燒,肚子痛,喉嚨痛等症狀,被家長帶來看診,哥哥做了快篩後確診A型流感,在一旁的媽媽默默呢喃「那妹妹應該也是流感吧」,沒想到檢查妹妹喉嚨才發現,兄妹倆根本感染不同病毒,「嘴巴一張開,已經有6~7個小水泡,確診咽峽炎型腸病毒。」陳信宏指出,即使一家人都在發燒,症狀也類似,但並非都是同一種病菌感染,仍須讓醫師檢查才能對症治療,他也同時提醒民眾,目前正是免疫負債高峰期,提升抵抗力、做好個人防護,才能有效預防病菌入侵。事實上,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任葉國偉近日也透露,最近適逢病毒流行季、開學季及免疫負債期,患者比往日增加約2~3成,而他也遇到一名3歲多的小病患反覆發燒,服用抗生素仍不見好轉,最後才發現原來孩童同時感染了2種病毒,住院治療4天後才康復出院。
3歲童高燒不退「吃抗生素沒效」!醫一驗驚呆:同時感染細菌、病毒
正值開學季,小朋友們紛紛到校上課,不過最令家長擔憂的是,學童間互動頻繁病毒感染也隨之升高。對此,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任葉國偉表示,近日遇到一名3歲多的小病患反覆發燒,服用抗生素仍不見好轉,最後才發現原來該名病童同時感染了2種病毒。葉國偉指出,近日一名3歲多的小病患因高燒不退前來就醫,一驗得知是感染A型鏈球菌後,便立馬投以抗生素治療,奇怪的是孩童並未退燒,後來抽血檢查才發現,原來除了細菌感染外,小病患同時也受到病毒感染,住院治療4天後康復出院。葉國偉透露,一般而言小朋友不會同時感染2種以上的病毒,除非原本就有免疫缺陷的問題,且近期適逢病毒流行季、開學季及免疫負債影響,患者比往日增加約2~3成。葉國偉提醒,最近有不少2歲以下小朋友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且發現時已經引起急性支氣管炎,不過目前多數病毒仍無特效藥,只能依靠自體免疫系統打敗病毒。
護理師見「快篩3條線」驚呆! 小兒科醫曝原因:相當罕見
民眾在疫情期間普遍知曉,新冠快篩結果都會以1條線和2條線來代表陰性或陽性,但小兒科醫師柳雱邁卻指出,快篩其實也有3條線的,尤其這種快篩可以同時檢測2種病毒,所以當2種病毒都中招的時候,就會呈現出3條線。臉書粉專《柳雱邁小兒科》近日貼出一張有3條線的快篩,並表示有護理師詢問他為何會出現3條線。對此,柳雱邁也指出,一般新冠快篩結果,常常會以1條還是2條來代表陰性或是陽性。但快篩偶爾也會遇到3條線的,因為有些快篩可以同時檢測2種病毒,當2種病毒都是陽性的時候,就會呈現3條線。柳雱邁續稱,雖然流感疫情趨緩,但近期有呼吸道症狀合併高燒、酸痛、倦怠的病人,很多快篩結果都還是A流,「昨天比較特別,竟然一個診篩到2個同時感染A流和B流的病人!同時感染2種病毒相對罕見,但症狀倒不見得一定比較嚴重。」此外,柳雱邁還提醒,若大家有類流感症狀請儘速就醫,符合條件者目前仍可使用公費抗病毒藥物,包括克流感、易剋冒、瑞樂沙等,都可以幫助減緩症狀嚴重度和縮短病程。「然而,抗病毒藥物只能在感染的最初幾天內投藥才有效,所以儘早就醫非常重要喔!」
新冠疫情流感化 藍綠立委籲衛福部滾動調整防疫政策
因應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於穩定,本月17日起全面放寬公共運輸口罩配戴規定,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王必勝還表示,目前已在進行法定傳染病改類相關準備工作,估計下周會正式宣布降級時程,預計5月初正式由第5類傳染病改為第4類;對此,民進黨立委吳玉琴及國民黨立委楊瓊瓔今(20)日皆擔憂,指出在新冠肺炎流感化方向下,衛福部應持續滾動調整防疫政策。針對後疫情時期的分級醫療制度,朝野立委都相當關心,並針對新冠病毒藥物實際使用狀況進行質詢,確保國內高危險族群能在後疫情時代,還能得到健康安全保障。吳玉琴表示,立法院厚生會3月召開「新冠肺炎回顧與展望公聽會」,會中專家指稱新冠肺炎口服藥重症風險因子的採認標準,美國與台灣在年齡、高血壓、BMI等項目有所不同部分,期待衛福部在新冠肺炎流感化方向下,防疫政策可以持續滾動研議修正。楊瓊瓔則表示,在防疫措施逐步放寬之際,應針對免疫負載現象採取相關作為,避免新冠肺炎與流感同時感染,造成重症案例增加。她也說,既然新冠肺炎死亡率高於流感,建議衛福部參照國外指引擴大重症風險因子認定,包括年齡下降至60歲、BMI值下降至25,以及納入吸菸、未接受疫苗和高血壓患者。對於藍綠立委的建議,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會將委員建議帶回專家會議進行討論,且因為資源有限,抗病毒藥物必須使用在刀口上,鼓勵藥廠在EUA即將屆期前盡快進行藥證申請,取得藥證後得比照克流感藥物,提供民眾自費購買機制。他也指出,新冠肺炎目前死亡率為千分之1.9,流感死亡率則是小於千分之1,但因為皆是透過飛沫傳染,因此防治方式類似,建議民眾配戴口罩避免感染相關疾病。此外,吳玉琴也提醒,年度口服抗病毒藥物預算是否有進行編列?薛瑞元表示,已經有匡列公務預算,將持續提供高危險族群公費使用抗病毒藥物,至於採購數量則視疫情變化決定。楊瓊瓔強調,未雨綢繆很重要,呼籲衛福部謹慎調整政策。
極為罕見! 11月大男嬰同時感染呼吸道病毒
南投一名11個月大的胡姓男嬰,冷氣團來襲時咳嗽流鼻水數日後,竟出現高燒40度合併抽搐等情況,家人送到當地醫院治療抽筋現象緩解後返家,但症狀仍未改善;童醫院指出,男嬰返家後仍出現高燒連續5天,且呼吸道症狀越來越嚴重,連食慾與活力都明顯減退,趕緊轉送該院就診。童醫院以X光檢查後,發現男嬰肺部出現肺炎。(童綜合醫院提供/陳世宗台中傳真)經小兒感染科醫師高佳慧看診檢查,透過肺部X光發現男嬰兩側肺炎,發現男嬰同時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黴漿菌與肺炎鏈球菌;其中肺炎鏈球菌還感染到血液導致菌血症,男嬰也因呼吸衰竭接受插管治療,病童所感染肺炎鏈球菌為高度抗藥性,緊急給予後線抗生素治療。斷層掃描檢查發現,男嬰右側肺部有肺炎情況。(童綜合醫院提供/陳世宗台中傳真)高佳慧指出,男嬰於加護病房住院10天後轉普通病房,再住院5天後,恢復健康返家歡度週歲生日。經推測男嬰呼吸道先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與黴漿菌,後因身體抵抗力降低而產生次發性細菌感染;雖男嬰曾經施打過二劑肺炎鏈球菌疫苗,但並沒施打第三劑空窗期間受到感染,造成嚴重肺炎插管。童醫院醫護團隊幫男嬰提前慶周歲生日。(童綜合醫院提供/陳世宗台中傳真)高佳慧呼籲,家長千萬不要輕忽家中孩童輕微呼吸道症狀,建議症狀發生超過三天就應該就醫,可在寶寶滿六個月大時開始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增加孩子保護力,並銜接打滿三劑,避免出現抗體空窗期而造成保護力降低,導致感染風險機率變高。家屬也可施打疫苗避免感染後傳染給嬰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