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社區
」 社區 鄰居 房價 買房 實價登錄![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6/394966/sm-2e725a5784b7b0cdaf0ab3edb5b56a08.jpg)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搶春牛今晚登場 牛身1變化防鬥毆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的元宵搶春牛暨煙火秀8日晚間登場,有鑑於去年搶春牛打架與煙火落焰傷人意外,廟方今年刻意將春牛的紙糊牛身減薄,方便民眾拆搶,避免爭奪時引發鬥毆。另廟方也刻意擴大煙火落焰管制區,以免民眾遭落焰燒傷。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的搶春牛與煙火秀是南台灣元宵重頭戲,每年動輒吸引數十萬人參加。去年活動當晚連續發生搶春牛鬥毆與煙火落焰傷人意外,廟方今年特地為此修改細節,解決問題。聖母廟搶春牛活動有吉祥保佑之意,每年都吸引民眾瘋搶。去年製作期間發動萬人糊春牛體驗,牛身至少黏了7層以上皮紙,紙層太厚,造成搶春牛時,民眾屢抓不破,無法立刻拆解,混亂中酒醉的曾姓男子誤以為身邊的爭搶者推打他,竟出手攻擊,當場遭警方逮捕依社維法送辦。為此,廟方今年特地將牛身皮紙降為4層,更薄更易拆解,避免爭搶過久引發群毆事件。去年1對黃姓夫妻為了觀賞聖母廟煙火,太靠近煙火落焰區邊緣,2人皆被落焰波及,丈夫雙手、頭、背部共20%燒燙傷,妻子左上臂燒燙傷,皆送醫急救無生命危險,廟方為此公開道歉並前往醫院慰問提供醫療費,今年決定擴大落焰區管制,公告強調擅闖者需自負後果。搶春牛習俗今年擴大,中西區公所7日公布1頭以舊翻新的紙春牛,為銀同社區發展協會2022年參與台南市文化局創意春牛活動所創作的冠軍作品,3年來的風吹日曬逐漸破舊,新年由社區居民彩繪重製。銀同社區居民利用報廢的行政區域圖紙,重新糊上牛身,由工藝師劉進文2日內繪出吉祥紋飾,繼續擺放在中西區公所旁,提供民眾公開觸摸祈福。前200位民眾與這隻紙春牛拍照上傳臉書,標記中西區府城之心、台南市中西公所,可獲限量紀念小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93200/sm-d7389edf5c7c4e90731c789ae369d72b.jpg)
賴慧如阿嬤罹癌…從「不諒解她二婚」到感謝孫女婿:約好要牽我走紅地毯
賴慧如2023年和國標舞老師劉家銘二婚,感情十分甜蜜,她透露過年要跟老公回苗栗夫家陪陪長輩。再婚近兩年,賴慧如透露,其實阿嬤(外婆)一開始很不諒解她再婚,是看到夫妻倆的相處,及感受到她的改變,現在已完全接受對方,甚至感謝劉家銘出現,讓她更快樂。賴慧如2021年與導演高琮凱離婚,之後與國標舞老師劉家銘熱戀,互許終身,她透露:「我阿嬤一開始不諒解,她覺得是不是他的出現,導致我前一段婚姻破碎。」賴慧如從小是阿嬤照顧長大,十分在意阿嬤的感受,後來阿嬤親眼見到她的改變,轉而接受孫女婿,「我阿嬤很感謝我先生,她覺得我變快樂了,不會什麼事不敢告訴她,不會再一個人承擔。公婆也很照顧我,讓我阿嬤很放心。」賴慧如日前跟老公劉家銘到杜拜蜜月旅行。(圖/翻攝賴慧如臉書)她跟前夫育有一女,雙方是和平分開,現在像家人般相處,對方近年都在大陸工作,回台時會住她台中的家,「因為要看小孩,他很愛小孩,當初是我們個性比較不合,我沒辦法遠距離,我需要陪伴,如果過各的,那幹嘛結婚。」其實前夫經濟條件還不錯,但她考量的點不在於此,「錢我可以自己賺啊」。之前她花1700萬買下新北市的預售屋,已完工交屋,最近剛入住新家,老公劉家銘也在同社區買了一戶給公婆住,一家人好彼此照應。她坦言房貸壓力大,加上阿嬤去年確診子宮內膜癌三期,化療醫藥費每個月就要18萬,「要很緊繃的狀態,才能付出這些錢」,現在必須加倍努力賺錢。長年獨立習慣了的賴慧如,有了劉家銘陪伴後,發現互相扶持的美好。(圖/翻攝賴慧如臉書)近日她在《好運來》演出要角「蕭麗美」,與龍天翔、王燦有複雜三角關係。她透露阿嬤是她忠實觀眾,如果沒看到她,還會打電話給她「啊那欸沒妳」,所以演出八點檔對她來說,也是讓與癌症對抗中的阿嬤有很好的生活寄託。賴慧如坦言,阿嬤身體狀況讓她很掛心,也心疼阿嬤受病痛折磨,「我現在每天跟阿嬤視訊,一定要給她陪伴、鼓勵,有一天拍戲比較忙,沒打給她,從監視器看到她還沒睡覺,我說妳怎麼還沒睡,她說在等我。」她預計四月要補辦婚宴,阿嬤一度意志消沉說「不知道能不能參加」,「我說妳一定要參加啊,要牽我走紅地毯喔」。賴慧如童年時遭遇家庭變故,一度被送到孤兒院,是阿嬤把她接回來照顧長大,因此祖孫感情非常緊密。(圖/翻攝賴慧如臉書)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86183/sm-cc71f96d532e24ecd6d509eb9b0200c8.jpg)
買預售屋找驗屋公司「查出50條缺失」!工班主任怨「找麻煩」 網點出關鍵
有些買房的民眾在交屋前,會委託驗屋公司檢驗房屋的結構安全、水電系統、牆面裂縫等問題,避免住進施工品質不良的房子,日後還得多花修繕費用。就有一名網友分享,近日預售屋準備交屋,找驗屋公司來檢驗,卻驗出5、60條缺失,造成工地主任很不高興,也讓他不知該如何解決此事,只好上網求助。這名網友在PTT以「交屋後有瑕疵要跟工地主任拼到底嗎?」為題發文表示,自己是「房市小白」,在疫情期間買的預售屋即將要交屋,看了網路上的建議,決定找驗屋公司來驗,並加入了同社區其他住戶的團購,整個社區大約有30戶都委託同一家驗屋公司。原PO說到,驗屋人員非常認真,平均每戶都驗出了5、60條缺失,但將結果告知工地主任時,對方認為他們是在找麻煩,還酸「驗屋公司腦袋有問題」,最後雙方也溝通無果,工地主任更丟下一句「要時間,你們慢慢等」就走人了。原PO認為,驗屋公司畢竟收了錢,要展現自己的專業,但他也思考過,有些小瑕疵是不是就「乾脆算了」,早點交屋等裝潢時再處理就好,「只是又怕如果我一人鬆口,會不會害到其他希望建商修好的住戶,到時候還沒入住就在鄰里間黑掉……針對交屋的瑕疵,要跟工地主任拼到底嗎?」文章曝光後,網友們紛紛留言建議,「重大缺失不要有就好,窗框漏水之類」、「驗屋的功用是讓買方知道房子的缺點,買方可以決定要不要」、「你只要看有沒有漏水、滲水,廁所那些就好」、「要看,比較大的缺失,像是有空鼓、漏水、明顯的洞、客變沒處理、插座有問題都可以先請工務處理,有些牆壁沒粉刷好不平整、有刮痕等比較小(瑕疵)的,就談入住之後一年保固請他修繕,大的建商都會答應弄到好,時間問題而已」。也有鄉民指出,「缺失不可能每條都幫你處理啦,嚴重的處理好比較重要」、「驗屋我自己覺得蠻浪費錢的,太細了真的是找碴,工人也只是人」、「驗屋其實就看個人取捨,實務上小缺失驗出來也只是讓你知道,建商不會買單,我是就當作自己後續裝修的參考」、「驗屋本來就是智商稅,講幾次了,會修的你住起來有問題還是都會修,不會修的驗再多都沒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4/383254/sm-3121112ef7a2f4e7dafb3660b4f88383.jpg)
簽約後發現買貴!台中預售屋爆77件解約 3種買家寧賠違約金也要退
央行打炒房後市場急凍,還讓已購買預售屋的買方陷入疑慮,心生後悔,寧願賠償15%違約金也要解約。台灣房屋集團統計實價登錄資訊,發現台中今年簽約後又解約的預售屋交易達77件,其中24件更是在央行Q3理監事會議後解約,且解約的案件平均單價、總價皆較整體預售屋均價貴2、3成,凸顯解約買家多因買貴而後悔。根據實價登錄資訊統計,2024年截至目前為止,台中在本年度內簽約又解約的預售屋交易達77件,其中24件於央行Q3理監事會議後解約。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目前預售屋實價資訊僅揭露至10月,也就是說,今年預售屋解約案件逾3成發生在第七波信用管制後的1個月內,說明政策對市場氣氛的干擾顯著。而隨著資料陸續公開,解約案件數還將續增,解約潮持續醞釀中。進一步觀察9月20日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的台中預售屋解約案件,平均單價59萬元,較今年預售屋均價48.6萬元高出21.4%,平均總價2616.3萬元更比今年的預售屋整體平均多了632萬元,價差幅度達31.9%。台中今年截至10月出現77件簽約又解約的交易。(圖/台灣房屋集團)以今年解約的預售物件來看,從簽約到解約平均約77天,大約為兩個半月,張旭嵐指出,不排除是看到實價揭露後,和同社區其他買家比起來買價偏高,加上央行祭出限貸令,擔心後市不樂觀,因此反悔解約。張旭嵐說明,預售屋契約的違約條款,多半會約定除非發生無法歸責於買賣雙方的特殊情況,否則任何一方主動要求解約,需賠付最高15%的違約金,所以對買方而言,若取得價格與市場行情差距不大,通常不會貿然解約。然而台中在限貸令後的解約案件,不論單價還是總價,均價都超過預售屋平均價格15%以上,甚至高達3成,張旭嵐判斷,在買貴的損失高於違約的情況下,消費者更堅定想解約的念頭。「中高總價貸款成數縮減,買家收手不玩了」,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認為,從解約案件的狀況來看,顯示打炒房後,中高總價物件的解約量大增,又以3類型的交易為主。首先是「中坪數換屋宅」,因換屋族爭取高成數貸款附有但書,不利換屋規劃,使換屋族暫時退場;其次是「大坪數豪宅」,由於貸款上限下修到僅剩3成,壓縮資金彈性,使買家打退堂鼓;第三為「蛋白高價宅」,部分外圍蛋白區機能仍待發展,但房價已提前反應,後續漲幅相對有限,也讓蛋白區高價宅的買家選擇解約淡出。更多東森地產王報導 工作12小時薪4萬 他沮喪「房也買不起」 過來人安慰:10萬都很難 不買房老了沒得住? 他不解「可回老家啊」 網:不是每個人都有 傳高雄房仲直營店全面裁員? 理事長曝「明年將爆收店潮」:好轉的夢碎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81810/sm-601f6d63f019cfedeb46c7b6679e3dca.jpg)
買貴後悔了?成交價比市場貴2成 台中預售解約潮累計77件
根據實價登錄資訊統計,台中今年至今簽約又解約的預售屋交易達77件,其中24件解約於919央行祭出第七波打炒房後,且解約案件平均單價較今年預售屋均價高約2成,平均總價更比今年的預售屋整體平均多了超過3成,突顯解約買家,多因買貴而反悔。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目前預售屋實價資訊僅揭露至10月,也就是說,今年的預售屋解約案件,逾3成發生在第七波信用管制後的1個月內,說明政策對市場氣氛的干擾顯著,而隨著資料陸續公開,解約案件數還將續增,解約潮持續醞釀中。觀察今年解約的預售物件,從簽約到解約,平均約77天,大約為2個半月,不排除是看到實價揭露後,和同社區其他買家比起來,買價偏高,加上央行祭出限貸令,擔心後市不樂觀,因此反悔解約。張旭嵐指出,預售屋契約的違約條款,多半會約定除非發生無法歸責於買賣雙方的特殊情況,否則任何一方主動要求解約,需賠付最高15%的違約金,所以對買方而言,若取得價格與市場行情差距不大,通常不會貿然解約;而台中在限貸令後的解約案件,不論單價還是總價,均價都超過預售屋平均價格15%以上,甚至高達3成,在買貴的損失高於違約的情況下,消費者更堅定想解約的念頭。觀察9月20日後台中的解約案件,平均總價達2616.3萬元,比整體預售屋交易的1984.3萬元,多632萬元,價差幅度達3成,顯示打炒房後,中高總價物件的解約量大增。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打炒房後的解約案件,以3類型的交易為主。首先是「中坪數換屋宅」,因換屋族爭取高成數貸款附有但書,不利換屋規劃,使換屋族暫時退場;其次是「大坪數豪宅」,由於貸款上限下修到僅剩3成,壓縮資金彈性,使買家打退堂鼓;第三為「蛋白高價宅」,部分外圍蛋白區機能仍待發展,但房價已提前反應,後續漲幅相對有限,也讓蛋白區高價宅的買家選擇解約淡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8/374248/sm-d34f2f43af0b6de656c197f5b593b93c.jpg)
女童搭電梯遭少年摀嘴強抱猥褻未遂!警通報「行政拘留」 陸媒曝:最多關15天
近日,中國江西省景德鎮發生一起震驚全國的事件,一名年僅7歲的女童在搭乘大樓電梯返家時,竟遭同社區14歲少年尾隨進入電梯,並且在電梯中從後方一手摀住女童口鼻,一手掐住脖子,直到女童發暈停止掙扎。所幸少年將女童抱出電梯時被路人目擊,隨即讓下女童逃離現場。當地警方4日發布通報,表示少年的行為已構成「猥褻他人」,警方已依法對其做出行政拘留處分。不過有陸媒指出,根據中國現行法律,由於少年未滿14周歲,恐怕最多15天即可無恙脫身。據《大皖新聞》報導,事件發生在11月2日晚上9點多,女童在社區樓下玩耍後獨自搭電梯返家,然而同社區一名14歲少年尾隨她進入電梯。趁女童面對電梯門口,少年從後方抓住女童,一手摀住口鼻,一手掐住脖子,直到女童發暈停止掙扎,又按下1樓電梯要將她抱出大樓。所幸女童甦醒後一路大哭,而少年出電梯後又被路人目擊,少年於是放下女童逃離現場。事後女孩返家告訴家長自己的遭遇,驚魂未定的家長立刻調閱監視器畫面並且報警,然而警方抓到涉事少年後,發現他不僅未成年,甚至不滿16歲,「一開始以為是成年人,但警察抓到後才知道是未成年人,滿14周歲,但是不滿16周歲,第2天就放了,說未成年不追究刑事責任。」消息傳出,引起輿論譁然。無數家長表示擔心到「不敢讓孩子一個人搭電梯」。而當地警方11月4日則發出通告,表示:「根據相關規定,劉某某(涉事少年)的行為構成猥褻他人,警方已依法對其作出行政拘留處罰。」不過,另有陸媒《大河報》指出,即使少年被行政拘留,時間也不會太久。因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4條規定,「猥褻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場所故意裸露身體,情節惡劣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猥褻智力殘疾人、精神病人、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意即少年雖然被行政拘留,但是最多15天之後就必須被釋放。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女童搭電梯遭少年「摀嘴強抱」 家屬痛訴:同社區但不認識
太可怕了!中國江西景德鎮樂平市一個社區,日前發生女童搭電梯被不認識的少年尾隨,對方將她抓住,一手摀嘴、一手掐脖,隨後抱出電梯,監視器畫面流出後,引發軒然大波。據《大皖新聞》報導,事情發生在11月2日晚上9點多,女童在社區樓下玩耍,獨自搭電梯回家,一名少年尾隨一起進入電梯。監視器畫面顯示,女童面對電梯門口,少年則靠在電梯後,起先常是用手勾女童的背,當電梯門打開時,女童準備走出去,沒想到少年迅速抓住女童,摀住她的嘴巴,女童掙扎之下倒地。之後,少年一手抓住女童,一手按下電梯的1樓按鈕,待電梯門打開後,將女童抱出電梯,過程持續約2分鐘,正要抱出大門時,因為有人經過,少年才把她放下。少年不顧女童掙扎,強硬抱出電梯。(圖/翻攝自微博)女童媽媽痛訴,女兒哭著回去,說有人打她,「一個手捂著嘴巴,另一個手再掐她脖子,有點窒息,還暈了一下,幾秒鐘後又醒了」。詭異的是,他們和少年並不認識,但少年也是同個社區的住戶,不住同一棟樓,「女兒今年7歲,上二年級,前一晚還做了噩夢,今天(4日)沒去上學」。事發後,女童家人立刻前往調閱監視器並報警,「一開始以為是成年人,但警察抓到後才知道是未成年人,滿14周歲,但是不滿16周歲,第2天就放了,說未成年不追究刑事責任」。女童媽媽不滿,少年的家長態度不是很好,也沒有什麼道歉和賠償,「這個事還沒有解決,沒有和解,我們也沒有妥協」,他們要求道歉,希望少年被懲罰,對於此事應該有一個公平公正的解決。對此,轄區警方工作人員透露,警察機關已對該事件進行處理,涉事少年已受到處罰,目前雙方家屬未就民事賠償達成一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8/373868/sm-a3ce2d4c7a892129b146d94c12d0d5bd.jpg)
板橋3鄰居約超商外喝酒 他發酒瘋「酒局秒變全武行」摔破頭還被法辦
新北市板橋區華江一路3日凌晨發生街頭互毆事件。當晚同社區的3名男子相約到超商外喝酒聊天,豈料李姓男子酒後發酒瘋,不僅亂丟空酒瓶,還不斷口出穢言,後與另2人拉扯互毆,李男不慎跌倒重摔,導致後腦勺撕裂傷。警方獲報趕抵現場,將3人帶回警局偵訊,雖然3人不願提告,但仍依社維法裁處。此事發生於3日凌晨2時許,50歲的李男、33歲的洪姓男子和35歲的劉姓男子同住在新北市板橋區華江一路的一處社區大樓,相約在社區一樓的便利商店前飲酒。豈料,李男疑似喝醉後情緒失控,不斷在現場大吼髒話,邊亂扔酒瓶,導致洪男及劉男漸漸不滿,雙方因此起口角,而後大打出手,在街頭上演全武行,當時疑似2人先聯手圍毆李男,3人才開始互毆。當時住戶被吵鬧聲驚醒,隨即報警,警方獲報趕抵現場,發現李男在拉扯過程中,不慎摔倒、頭部重摔在地,導致撕裂傷,救護人員將他送往亞東醫院包紮,經醫護處理後並無大礙。事後,警方將3人帶回警局偵訊,雖然3人均不願提告傷害,但警方在詢後仍依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將3人移送新北地方法院簡易庭裁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比電影還扯…狡猾男1手法重婚得手百萬 5妻住同社區4年沒發現
連電影都不敢這樣演!中國吉林一名男子,在有婚姻的狀況下,竟以夫妻名義和5名女子同居,且5個「妻子」還生活在同一個社區,其中1人還與正宮住在同一棟樓,但彼此都不知道對方的存在,時間長達4年之久。據《法治日報》報導,小俊(人名均為化名)家庭經濟條件不好,也不努力讀書,高中便輟學跟隨父親打零工,看著身邊同年紀的人事業有成、結婚生子,產生欺騙別人的想法。2019年間一次偶然機會,在線上遊戲上認識網友小佳,為了打造富二代的人設,經常給對方傳豪車、現金、奢侈品等照片,還多次送仿冒的名牌包和手錶,2人迅速墜入愛河,不久便「帶球結婚」。結婚之後,小佳發現一切都是假的,而小俊也露出真面目,不但不給生活費,還多次向她討錢,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小佳只好繼續忍耐,堅持獨力撫養孩子,並將小俊趕出家門。豈料,小俊並沒有醒悟,反而變本加厲,用同樣的手法,在線上遊戲認識小紅,騙取對方的信任,以結婚需要裝修婚房的名義,討14萬(人民幣,下同),小紅毫不懷疑將錢全給了出去,後來也懷孕了。為了方便聯繫,小俊索性在妻子小佳的樓下承租一間房,以夫妻名義和小紅同居。小俊靠著同樣的手法詐騙成功。(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2次成功的行騙經歷,讓小俊徹底瘋狂,開啟瘋狂的詐騙計畫。他在網路陸續認識同住在一個社區的女大生小敏、小欣和護理師小蘭,取得對方的信任後,多次以介紹買低價正版奢侈品,或急需資金周轉為由,向3名「女友」分別騙取1.5萬元、1萬元、8000元。然而,小俊詐騙所得的17萬餘元很快就花光,靠甜言蜜語和套話攻勢,獲得小紅母親的社會保障卡密碼,盜刷累計高達11萬。直到2023年4月,小欣急需繳學費,於是向小俊要1萬元,小俊則是租了一輛豪車去探望,告知「這是給別人『辦事』用的錢,不能拆封!」並將裝有10萬現金的黑色塑膠袋交給她。不過,後來小俊態度卻變得冷淡,她在室友的鼓勵下打開袋子,卻發現裡面是銀行點鈔員練習所用的「練功券」,頓時感到震驚又氣憤,於是報警處理,事情才東窗事發。小俊因犯詐騙罪、盜竊罪、重婚罪,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數罪並罰,判決有期徒刑9年6個月,並處罰金12萬元,追繳小俊違法所得28萬餘元,並返還各被害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4/372244/sm-5ae9ec0f681dcad95b9be88773787c51.jpg)
女教師「赤裸倒在頂樓」吐血亡!2高中生涉姦殺 入獄15年「未驗出DNA」堅稱無罪
大陸湖南一名女教師15年前被家人發現,赤裸倒在社區頂樓水塔附近,嘴吐鮮血、呼吸困難,最終送醫不治,而同一社區的2名高中生涉嫌姦殺,遭判無期徒刑。不過,由於死者身上並未驗出高中生DNA,2人入獄後也堅稱無罪,又因不願寫悔過書換取減刑,導致2人至今仍未被釋放。根據陸媒《大皖新聞》報導,2009年8月25日,小學英語老師劉女在晚飯後獨自出門散步,將近晚上10時都還沒回家,撥打電話也無人接聽,家人開始四處尋找後,在頂樓水塔附近發現劉女赤裸倒在血泊中,緊急送往醫院搶救仍不幸身亡。案發2天後,警方突擊住在同社區的17歲少年謝男,表示謝男與劉女被害有關,而17歲的鄰居劉男也被帶走調查,據悉,劉女以前曾是2人就讀小學時的英語老師。經過3天2夜的審問,謝男和劉男最終坦承「姦殺老師」。起訴書指出,事發當晚7時許,謝男和劉男一同至戶外免費球場,並用手機觀看淫穢影片,此時劉男提出找個女人「發洩一下」,謝男說劉老師經常在天台散步,提議對其下手。後來,2人便攜帶木棍攻擊,隨即進行性侵。不僅如此,起訴書還指控,2人逃離現場回家後,將作案經過告訴父母,謝男的父親和劉男母親則分別叮囑兒子否認犯行,謊稱案發當晚一直在家。驗屍報告顯示,死者生前被他人持鈍器及拳頭致傷頭部、面部,造成頭皮廣泛性淤血,蛛網膜下廣泛性出血,鈍性外力致傷頸項部、手堵嘴壓迫呼吸道、造成窒息,導致呼吸循環衰竭死亡。2010年8月19日,法院依強姦罪嫌判處2人無期徒刑。2人不服上訴,2010年12月,湖南省高院維持原判。謝男的父親和劉男母親也因包庇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及4年有期徒刑。對於法院的判決,謝男的父親和劉男母親並不認同,直言「事發後我們都不知道什麼事情,孩子怎麼就成了強姦犯,我也成了包庇犯?」謝男父親表示,當時送驗的物證和樣本中,包括死者連身裙及胸罩上的血跡,還有她身體隱私部位的擦拭物,並對死者丈夫、謝男、劉男進行採樣,但結果均未顯示謝男和劉男的生物遺留痕跡,「DNA檢測結果顯示,劉女胸罩上的血跡係她與另1男性共同所留,這意味著,在這3個男人之外,還有另1名男性」。謝男父親也認為,當時法官判決僅以口供為依據,缺乏人證、物證的支持,警方也有逼供的可能,「如果木棍真的是凶器,木棍上應該有指紋及受害人的血跡、DNA等,但是這麼重要的證據,卻從未被送去鑑定」,因此堅持要2名少年否認犯罪。2019年,警方根據死者貼身衣物上遺留的血跡,找到法醫鑒定報告中所稱的「另1未知男性」張男,而法院判他為強制猥褻與侮辱屍體罪,後於2023年獲釋。今年10月17日,謝男父親及劉男母親再次前往湖南省高院反應案情,希望法院能告知關於張男的審判細節及複查結果,一名工作人員告知,目前案件已經進入省高院審查會委員會進行討論,若有具體結果,會再進行通知。謝男父親無奈道,2名少年入獄後堅稱無罪,因不肯寫悔過書,均未被減刑,目前刑期仍為無期徒刑,「如果願意寫悔過書,加上減刑,2個孩子今年差不多該釋放了」;他也說,每次去看望兒子,都覺得對方變得沉默寡言,但他仍堅信法律會還他一個公正的結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8/361798/sm-d55428a0d848fd75c1d3a749e19965c8.jpg)
房價直追竹北!桃園青埔每坪76萬成交創新高 房仲指「這原因」買貴
素有「青龍國」之稱的桃園青埔房價再創新高!位於桃園中壢區領航南路的「桃大允」社區,近期實價登錄出現中樓戶別,今年3月以總價3954萬元成交,總面積59.27坪,拆算車位後單價達76萬元,比目前預售屋最高單價74.2萬元還高,不僅刷新桃園市的單價新高,也超過竹北新成屋的75.8萬元,打破青埔作為「三北」(台北、新北、竹北)之間房價凹陷區的局面。台灣房屋青埔直營店店長廖國順指出,「桃大允」近高鐵站,且該物件為帶裝潢的實品屋,可以直接入住,因此比同社區其他物件每坪多出近7萬元,更創下桃園區域新天價。而青埔重大建設利多不斷,其中最新地標「桃園會展中心」預計於今年10月落成,未來將成為桃園經貿交流與大型展會的核心平台,預期大幅提升青埔的區域吸引力和發展潛力。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青埔與竹北房價勢均力敵,主要是兩者有三大共通性,首先兩者皆為高鐵新興重劃區,吸引大量人口移入。再者,青埔的青溪里是桃園市最富裕的里,與竹北的中興里同樣為高收入族群聚集地。第三,加上青埔與竹北近年大型商業設施進駐,展現出宜居且具投資潛力的特點,兩地的重大建設不僅加強了各自的區域潛力,更重要的是,與雙北相比,桃竹的房價還是相對合理,因此吸引雙北買盤轉進桃竹,推動房市價量的穩定增長,使桃竹高鐵站區的高價雙雙突破7字頭。張旭嵐進一步指出,青埔在新成屋市場稍占優勢,但竹北在預售屋市場仍保持領先,目前竹北已有「馥御」、「合石MOON RIVER」等預售案的單價突破8字頭,其中「馥御」頂樓戶更高達83萬元,也為成屋市場泛起漣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59006/sm-cac48f647cfee8d6c9c4c186dbcd5750.jpg)
柯文哲新商辦實價登錄「單坪88萬元」高於行情 網友推測:急著把錢處理掉?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近日遭人踢爆,2024年5月10日以本人名義,用4300萬元現金購入位於「林森濟南路口」濟南大廈3樓之48.76坪商辦。根據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該則交易每坪單價「88.2萬元」,不僅是同社區最高交易單價,還高出同社區平均交易單價每坪71.4萬整整2成。有網友就懷疑,直接用現金全款購屋,還用遠超行情的價格買下房產,是否可能是「急著把錢處理掉?」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林延鳳26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柯文哲在2024年5月10日以本人名義,用4300萬元現金購入位於「林森濟南路口」濟南大樓三樓之48.76坪商辦。柯文哲回應,購屋基金來自於「選舉補助款」。在民眾黨規定,選舉補助款3分之1要歸中央黨部,3分之2可以歸個人,他參考其他總統候選人的例子,用該筆款項去購入「未來長期使用的個人辦公室」。據悉,柯文哲購買的商辦大樓位在林森南路、濟南路口,緊鄰立法院研究大樓,名為濟南大廈,屋齡為47年,樓高12層,總戶數66戶,由國泰建設投資興建。根據實價資料顯示,該大樓除了一筆標記為「親友、員工、共有人或其他特殊關係間之交易」的交易紀錄,以每坪33.89萬的價格成交之外,綜觀過去10年的交易紀錄,大多落在6到7字頭之間,僅2022、23年各有一筆交易以每坪80萬元左右的價格成交,交易均價為每坪71.4萬元。而柯文哲以每坪「88.2萬元」購入,是該商辦大樓實登新高價,同時明顯高出均價2成,高出近期市價1成。根據實價資料,該大樓除了一筆標記為「親友、員工、共有人或其他特殊關係間之交易」的交易紀錄,以每坪33.89萬的價格成交之外,綜觀過去10年的交易紀錄,大多落在6到7字頭之間。(圖/翻攝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濟南大廈過去僅2022、23年各有一筆交易以每坪80萬元左右的價格成交,交易均價為每坪71.4萬元。(圖/翻攝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根據《nownews》報導,房產專家Sway指出,按照房地產市場慣例,用現金買房又不認識屋主,「中間必會有掮客出現,幫忙喊價與成交」,成交價格內含掮客的服務費用,然後作實價登錄,「掮客賺一大筆」。Sway質疑,柯文哲到底是被拐買天價普通商辦,還是為了要花掉現金,硬買一個「超爛投報商辦」?網路上也有民眾討論,一般人就算手裡有4300萬,也不會用現金全款去買4300萬的房子,而是拆分後拿7至8成去做投資理財,剩下的款項才用頭期款加貸款去購屋。會直接用大筆現金全額換成不動產,尤其是以明顯高於市價的價格購買,在實務上似乎只有一種情況,就是「這筆錢需要馬上處理掉」。此外,柯文哲購入的商辦,目前該地點由「先發興業股份有限公司」登記使用,這間公司的負責人是「桂焌傑」,與前立委羅福助助理同名同姓。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桂焌傑已經證實今年6月被告知「屋主已更換」,但不曉得新屋主是柯文哲,而該租約也延續至原租約期限,也就是2025年4月為止。桂焌傑還指出,自己與柯文哲並無私交,只是單純的屋主換人並持續租約,請媒體莫再打擾。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0/358620/sm-10529ec7df3bb8968c4b79384ad454e2.jpg)
打破豪宅賠售黑歷史 西華富邦轉手賺4000萬包下「增值王」冠亞軍
近期低總價住宅熱賣,豪宅市場也頗熱鬧豐收,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盤點今年以來億元以上豪宅轉手增值前五名。大直指標豪宅「西華富邦」就拿下前兩名,其中18樓原屋主2015年時取得價格為1.9億元,持有逾8年以2.39億元售出,帳面增值4839萬元,拿下今年豪宅轉手增值金牌獎。名列第三的是南港區經貿二路豪宅「大同璽苑」,實價揭露,今年5樓戶屋主長期持有逾13年出售,單價站上107萬元,創社區新高,帳面上增值3802萬元,對照2018年同社區鄰居出售曾賠掉1700萬元,如今社區身價雪恥大翻身。台灣房屋南港世貿展覽館加盟店店長曹健中表示,南港2014年底因北市府端出東區門戶計畫,大坪數預售豪宅曾衝上百萬行情,不過因區域利多尚未到位,2017~2020年出現賠售案例,但近年南港的建設利多豐富,包括日式百貨商場南港LaLaport、「南港之星」公辦都更案、南港轉運站BOT案等,帶動區域房市價格,預售住宅案均價120萬元上下,經貿園區附近的大坪數豪宅包括「大同璽苑」、「日升月恆」、「華固天匯」等,如今挺過低迷期,近期中古豪宅單價已突破百萬元,買方大多是回台置產的台商或國內企業主。第四、五名的增值豪宅交易,持有期間都不長,屋主約持有3~5年就轉售,像是「碧湖畔」的17樓屋主僅持有3年,就增值逾3000萬元,等於1年身價成長1000萬元。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碧湖畔」持有僅3年多就轉售,主要是原屋主取得的2020年,為新冠肺炎爆發的年度,當時市場擔心景氣重演SARS的短期暴跌,因此買氣相對遲滯,所幸台灣防疫得宜,疫後更迎來大規模產業投資、股市維持高檔,房市亦搭上國內經濟活絡的順風車一路走揚,使屋主的資產在短時間內增值數千萬。陳定中也表示,第一手豪宅屋主若在預售期間以相對低價購入,並持有一定期間,轉售通常賺多賠少,且如今正逢房市熱的時機點出脫,增幅表現多半亮眼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也說,在通膨的大環境下,長期持有房地產,大多能享有不錯的增值空間,若把握住「危機入市」的起漲點進場,增值速度還會更加鮮明。不過她也提到,央行自2021年規範自然人購買高價住宅,貸款成數都降為4成,且無寬限期,加高進入豪宅市場的門檻,再加上短期持有的轉售獲利,會以高稅率課徵房地合一稅。以「碧湖畔」原屋主僅持有僅3年為例,稅率達35%,因此獲利控怕會遭重稅壓縮。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9/339499/sm-7d9ca4a16ab0bb499b885ff703fbf492.jpg)
玉兔難接受婆婆觀念傳統 老公幫洗碗卻遭咆哮情勒「你給我放下」
《小明星大跟班》最新一集邀請到《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2》的演員鍾欣凌、蘇晏霈上節目暢聊「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才怪!媳婦軍團今天決定不忍了」。同場錄影來賓玉兔提到自己的婆婆觀念相當傳統,認為媳婦必須包辦所有家事,「我先生說他從小沒做過家事,我聽了都覺得真的假的,直到在婆家,他隨手把我的盤子拿去洗,我就聽到婆婆在廚房外咆嘯:『你給我放下,你沒幫我做過家事,現在居然為了她在洗碗』。」鍾欣凌認為要改變長輩的傳統觀念有難度。(圖/中天)玉兔和婆婆的生活習慣也有代溝,「婆婆買了一條神奇抹布,說不用任何沙拉脫就能洗乾淨,所以她要求我洗碗也都要這樣用,但用久了之後,所有油垢都在這條抹布上,還開始發臭,我就偷偷用沙拉脫,結果突然我旁邊有呼吸聲說:『我不是叫妳用抹布嗎?』,就因為這個事情,她很生氣。」主持人Sandy聽完後驚訝直喊:「妳居然能跟婆婆同住兩年。」而鍾欣凌覺得要改變長輩的傳統觀念有難度,「我們這一輩,根深蒂固覺得女生就是要洗碗、煮飯,像我跟我老公說:『你可以幫我嗎?』,就被教說不可以跟對方講要『幫』我幹嘛,因為本來這就是兩個人的事情。」若綺抱怨婆婆凡事都護著兒子。(圖/中天)但吳宗憲覺得有時長輩的傳統觀念並不是不無道理,「我媽也很傳統,我說妳去超市買東西,裡面有冷氣吹又不會熱,但她就覺得有冷氣的地方一定賣得比較貴。」此話一出,鍾欣凌點頭如搗蒜,「有道理,有些東西在傳統市場還比較新鮮。」她也因為在《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2》中身兼婆婆與媳婦的角色而有深刻體悟,「現在的婆婆有的也很可憐,怕媳婦怕得要死,所以我覺得媳婦嘴要甜、不要太邀功,互相禮讓一下,婆婆開心,妳也會開心。」Sandy的婆婆開心分享跟張學友住同社區,但Sandy不忍揭穿其實是楊昇達。(圖/中天)若綺則抱怨婆婆凡事都護著兒子,「我們家所有節目都是在看楊昇達,有時候想跟婆婆抱怨他都沒辦法,有一次電視剛好播到說楊昇達很愛控制我,我想說太好了,趕快藉機跟婆婆抱怨,結果她竟然說:『沒關係,我們也是被兒子控制到大的』,反正她就很愛她兒子啦!」這狀況讓蘇晏霈聽了很有同感,「我也曾經到男生家作客時,遇到這樣的長輩,覺得『我兒子怎樣都是對的、我兒子是最優秀的』。」若綺還補充楊昇達最近非常自豪,因為除了有她和媽媽這兩大鐵粉外,還多了一位鐵粉,是Sandy的婆婆,讓在場來賓一聽相當震驚,Sandy則笑說是誤會一場,「那是因為他們住在同一個社區,我婆婆一直跟我說:『張學友住在她的社區』,她一直不知道那是楊昇達演的。」該集內容將於明(28日)晚間十點在中天綜合台播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336913/sm-38634c0788de4db71bf54da86231b26e.jpg)
弟在租屋處輕生…「房變凶宅大貶值」房東怒提告 姊要賠183萬
1名何姓女子2022年間在新北市某處租屋,不料其胞弟居住該租屋處時,竟在屋內燒炭輕生,導致房子淪為凶宅,價格遠低於周遭行情。房東不甘權益受損,一狀將何女告上法院,要求賠償房屋交易價格減損180萬元及清潔費、搬遷費等共計1萬6653元。新北地院審理後,判處何女應賠償183萬餘元;可上訴。根據判決書,房東主張,自己將房屋租給被告,租期自民國111年3月1日起至112年2月28日止,每月租金1萬6500元。被告於租賃期間,允許其弟、兒子等人居住,然何男於111年5月19日在房內燒碳自殺死亡,致該房地成為凶宅。後來他以760萬元將房子賣出,交易價格相較同社區物件減損了180萬元。原告表示,被告於租賃期間尚積欠2個月房租3萬3000元,經扣抵押金3萬2000元後,雖已無積欠租金,然被告承諾清潔整理並將搬遷傢倶回復原狀,並未履行,他只好委請他人清潔整理,共支出清潔費用4500元、搬遷費用1萬1000元,另被告未繳納之電費共1153元,要求何女賠償交易價格減損180萬元及其他費用。新北地院審酌,被告於言詞辯論期日前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又未提出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項前段規定,勘認何男於系爭房地內自殺之行為,係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原告,對原告構成侵權行為,判處何女應賠償房東183萬餘元;可上訴。◎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36017/sm-fa4c99755725fd825f775ae927fc4727.jpg)
社區LINE群遭「狂@All」借車位!他超崩潰 網教一招反制
不少社區會建立專屬的LINE群組,方便住戶在上面討論社區公共事務。不過日前一名網友就抱怨,自己1年半前搬到現在的房子,同時也加入社區住戶的公共群組,沒想到群組不只整天被鄰居「借車位」的需求洗版,還有住戶會直接用「@All」標記所有用戶,1天狂借3次車位,讓原PO不堪其擾,同時也好奇詢問「社區群組整天有人在借車位正常嗎?」原PO近日在PTT上發文表示,自己是在2022年底搬到該社區,由於當時新居落成,因此常有住戶的親友們會來拜訪新房,需要向其他住戶借車位,原PO起初也不以為意,但如今過了1年半,仍整天有住戶發文要借車位,讓原PO納悶直呼「本來應該是討論社區公共業務的地方,一直被借車位的洗版!」此外,原PO無奈指出,有住戶甚至為了借到車位,直接用「@All」標記所有用戶,還同1天連問了3次,讓原PO想不被打擾都不行,抱怨「真的有需要臨停去外面找付費的不會喔?附近就有個運動中心有地下停車場」,最後原PO也好奇詢問其他網友,大家的社區群組是否也有類似的狀況?此文一出,引起熱烈討論,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表示「認真回算很正常,是沒遇過@All的,真的很白目」、 「差點以為同社區,一堆車位乞丐,當初多買就好,不然就去停外面的收費車格,整天借看了就煩躁」、「我社區也是,一天到晚親友來訪借車位,結果後來還有人沒借車位亂停,難以管理」、「一樣+1,明明對面就是停車場,一小時也才10元,都懷疑是不是乞丐」、「我社區也有,某一次鄰居A借了B車位,卻帶了兩輛車進來,一輛停到了C的位子,C就砸了他的車,最後鬧上了法院」。另外還有網友建議原PO,可以在住戶大會上發起議題,「主張禁止警衛幫忙開鐵門借車位,會造成外人進出難以管控,相信我過半數住戶都會同意,開口借跟會借出的都嘛那幾個而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0/335320/sm-4511e1ac7c2edc35cb02cf3b3cb723c9.jpg)
才買2天! 見同社區「大4坪房+全屋冷氣」價格…瞬間崩潰:如何釋懷
有位網友於近日才剛購入一間小3房,豈料簽約後隔2天看到同一社區釋出大3房物件,且室內坪數更大,設備還應有盡有,總價只差約40萬,對此他的心情難免受到影響,並求問「請問大家買貴要如何調適心理?」原PO於近日在PTT以「買貴如何釋懷」為題發文指出,最近買了1間小3房,未料簽約後隔2天,才看到同一社區接近的樓層釋出的大3房物件,且室內大4坪,還帶全屋冷氣、洗衣機、電器櫃、厚實衣櫃,而自己的小3房不但沒有冷氣、洗衣機,也只有1個衣櫃。原PO補充,其總價只差約40萬,「我單價17.35,人家單價15.35」,坦言雖然小3房是有符合自己的需求,但一買就發現買貴心情還是很不好,無奈問「請問大家買貴要如何調適心理?」此文一出,網友則紛紛給出建議「放寬心,未來還是漲」、「把不爽化為動力努力賺錢啊」、「單價不到20沒差啦」、「常有的事,不用在意」、「格局放大一點 長遠一點 40w其實就是小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6/332166/sm-b6a31f30d7c9e6dcf788eaa62dec9513.jpg)
欠稅僑委1/綿羊油大王回台豪購Gomaji 遭澳洲政府急追67億欠稅
23日公布新內閣名單中,徐佳青留任僑務委員會主委,外界不知道的是,徐佳青所聘的僑務諮詢委員、知名台商吳進昌卻因高達新台幣67億元的逃漏稅,正遭到澳洲政府調查。吳進昌是僑委會雪梨僑務諮詢委員,他2021年買下團購平台Gomaji(夠麻吉)後,至少每年都會出現在台灣新聞報導上1次,被媒體譽稱為澳洲富豪、「綿羊油大王」。但在台灣又是收購團購平台,又是砸錢買廠辦買店面的僑委,實際上卻是澳洲政府認定的逃稅大戶,長期遭澳洲政府追討高達67.54億元(2.07億美元)的欠稅,家族在澳資產還被凍結。根據澳洲法院公告,該國法官認定,吳進昌及妻「未能申報透過其英屬維京群島實體出售Nature's Care股票所得的收入」,並且涉嫌「在審計期間試圖就交易的真實性誤導專員」,判決書中也寫明吳家就是被認定逃漏稅,因此同意澳洲稅務局針對吳家的資產進行凍結,並駁回吳家申請稅務局文件保密的要求。澳洲媒體報導,吳家被凍結的資產包括多處房產,以及在聯邦銀行、澳新銀行和西太平洋銀行的銀行帳戶,同時,資產凍結命令,也要求吳家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處置、處理或減少在澳洲的任何資產價值。不過,吳進昌及妻子陳素珍、長子吳鎧圳早就回台灣定居,因此受凍結令影響最深的為次子吳鎬任。吳進昌大手筆,2022年在有新店華爾街之稱的區段內買下一二樓店面,經營Gomaji與獵人谷之夢兩個品牌。(圖/Google Maps)本刊調查,吳進昌及妻子陳素珍90年代移民澳洲,一開始專賣綿羊油及相關產品,後來投入保健食品行業,並創立Nature's Care(豐納康),成為澳洲第三大保健品牌,在台灣及中國也都有不小的知名度。2018年4月,吳進昌家族將Nature's Care所屬的ANCB公司75%股份,以190.87億元(5.85億美金)賣給兩家中資的股權基金,這筆交易讓吳家一躍成為澳洲最有錢的華人,卻也被澳洲稅務局盯上,吳家最後為此次交易繳納了30.34億元(9300萬美元)的稅金。但澳洲稅務局察覺有異,決定逐年審計吳家的報稅單,從2015年的納稅申報表開始,一張張一筆筆都仔細審查,查核歷時2年,直至2020年12月完成,發現吳進昌一家少報69.5億元(2.13億美元)的收入,澳洲稅務局最終認定吳家有逃漏稅,判定總欠稅金額高達67.54億元(2.07億美元)。而2020年也是吳進昌加速對台灣投資的一年,不僅豪砸7.31億買下團購平台Gomaji(夠麻吉)55%股份,更豪灑6.4億拿下內湖整棟廠辦。接著,吳進昌大肆在台灣買進房地產,先是2021年12月斥資2.53億元買下新店「極景藍區」1、2樓店面,2022年6月則以Gomaji與澳台國際投資2家法人名義,加碼同社區近5.64億元買下店面及辦公室。光是在有「新店華爾街」之稱的新店北新路三段,吳進昌就花了8.17億元,不僅將之前買下的Gomaji遷移到此棟二樓,更在一樓開設「獵人谷之夢旗艦店」,兩家公司皆由吳進昌擔任董事長。當時商仲業者分析,他應該是看到新店裕隆城、寶高工業區的優勢。上述總計,吳進昌2020年起在台灣至少花了21.88億元。獵人谷之夢開幕儀式,董事長吳進昌邀請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左四)到場剪綵,還可見到前行政院長陳冲(右五)。(圖/僑委會官網)另一邊,澳洲稅務局則是自2020年起就與吳家欠稅問題不斷進行爭執與追討,但直到2023年10月,《澳洲金融評論報》(The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簡稱AFR)獨家報導吳家可能會賣掉ANCB公司剩餘的25%股份,這才讓稅務局擔心吳家人會落跑,且特別研究了台灣關於執行外國判決的法律,驚覺「從台灣收回資產很困難」後,稅務局僅花了10周就完成吳家所有資產估算,然後,在同年12月20日,憑藉4529頁的證據、官員75頁宣誓書和30頁的法庭申請,說服法院凍結吳家價值67.54億元的資產。而澳洲最大華文報紙《澳洲新報》也在2023年12月21日報導,聯邦法院批准稅務局的申請,凍結吳進昌家族4名成員相當於積欠稅款2億美元的資產。至此,吳進昌家族從澳洲華人首富成為法院認證的澳洲欠稅大戶,還登上澳洲各大媒體版面,引發澳洲華僑圈譁然。根據澳洲媒體報導,吳進昌家族透過發言人表示:「已根據澳洲稅務局通常的上訴程序對修改後的評估提出正式反對,正在等待該程序的結果。」CTWANT記者上班時間四度致電至吳進昌2021年收購並擔任董事長的上櫃公司「Gomaji夠麻吉」,詢問有關吳在澳洲涉嫌逃稅之事,均未獲得正式回應。直到傍晚才由吳家在台的友人私下來電表示,「可能是因為生意上的眼紅,所以有人找媒體做出這些惡意攻擊,加上澳洲媒體報導的內容太過誇張,原本吳家打算不理會,也有做法律訴訟的準備,沒想到這消息已經傳到台灣來,讓他們感到很驚訝。」澳洲吳氏集團則於台北時間4月23日晚間7點15分來函,針對CTWANT(時報周刊/周刊王)致電詢問澳洲吳氏集團有稅務疑問,回應如下:1. 澳洲稅務局在收入認定上有不同意見,吳氏集團已經委任澳洲律師在進行稅務裁處,而且我們都已經提供稅務擔保,「沒有任何欠稅的問題」。 2. 法院早在2024年元月8日就已經解除資產凍結的命令,目前沒有資金運用或者經營上的問題,都是正常運作,我們都確實遵守澳洲當地的相關法律或規範。3.澳洲媒體的不實報導,都造成家族聲譽影響,已交由當地律師團處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27941/sm-12ac1b598b7d3e2a0d57377f049bb3c5.jpg)
名車業務拐人妻2/早安晚安姐姐好 業務誘貴婦拋千萬年薪夫話術大公開
台北市某汽車公司為德國豪華汽車在台灣地區總代理,是許多高端客戶買車首選,其黃姓業務卻遭指控介入客戶家庭婚姻,導致貴婦花花(化名)為了他與自己千萬年薪的丈夫鬧離婚,整個家庭分崩離析、對簿公堂,該公司的濱江展示中心更成為「業務獵艷場」。知情人士阿國(化名)透露,黃姓業務得知花花家底豐厚後,便開始找各種名義朝她靠近,一開始還會佯稱要送踏墊隔熱紙,後來乾脆直接把車子開到花花社區門口,2人在黃姓業務的車上一聊就是一小時,幾乎每周都在花花住家附近出現。當時花花丈夫人在異國工作,又因疫情而無法時常返家,黃姓業務則是每天噓寒問暖,以「早安、晚安、姐姐好」甜蜜問候填補花花的寂寞,花花最終淪陷在黃姓業務的甜言蜜語下,並決定要離開每個月只能匯十幾二十萬元回家的丈夫。在2021年9月,花花開始吵著要離婚,甚至帶著孩子搬到同社區的另一戶居住,花花丈夫多次勸說無果,幾番詢問下,也只得到「沒有感情了」、「遠距離婚姻沒辦法維持」等答案,花花丈夫無奈之下只好辭掉高薪工作回台搶救婚姻,黃姓業務的行徑卻越發囂張。「他們發現社區外面不能來了,乾脆整個城市到處跑。」阿國提到,花花丈夫在2022年初返國,花花離婚的態度卻始終堅定,且一直與黃姓業務保持聯絡,2人從原本的下班聊天改成上班出遊,兩人的足跡踏遍雙北地區,花花甚至還曾到黃男家「小坐」,甚至卡在花花接送大女兒上下學的空檔都要見上一面,堪稱時間管理大師最佳典範。而隨著黃姓業務與花花的來往逐漸密切,花花家人終於發現他的存在,花花的夫家人更難以接受,無法相信送車好意最終導致家庭分崩離析,而花花家人在2023年10月向該公司提出抗議,黃姓業務的反應則再次點燃他們的怒火。黃姓業務曾承諾如再與花花聯絡,就請公司將他開除,之後又再被發現2人持續出遊,讓花花家人難以接受。(圖/讀者提供)根據黃姓業務與花花家人的錄音檔,他否認與花花來往過密,稱彼此只是正常的客戶關係,並保證與花花不會再有往來,並在花花家人的逼問下,承諾如兩人再有來往,就請公司將他開除,而正所謂「業務的嘴,騙人的鬼」,黃男的諾言轉眼就隨風飄散,2023年10月底再次被發現2人在咖啡館約會。2024年1月31日,黃姓業務再次遭直擊與花花見面,兩人當日碰面後共乘一車並直駛宜蘭,最終竟開進了精品旅館,並在裡面度過了80分鐘,離開後還到附近的河濱公園吃小吃補充體力,在旅館內究竟發生何事則只有兩人知道。黃姓業務常利用上班時間約花花出遊,在大台北地區多處留下他們的足跡,花花的心也因此離家庭越來越遠。(圖/讀者提供)「她(花花)是說去吃便當啦,當大家都3歲嗎?」阿國憤怒表示,花花稱當時感覺遭人跟蹤,為了要「反蒐證」才會往宜蘭開,去摩鐵則是要確認自己是否真的遭到監視,並堅稱在房間內「清清白白、只有用餐」,而花花的丈夫則難以相信此說法,如今雙方為了孩子的撫養權對簿公堂。該汽車品牌代理商表示,此事涉及黃姓業務私人行為及私德,公司不做回應,是否予以懲處將交由濱江展示中心決定。濱江展示中心則表示,經過內部調查,黃姓業務與女客戶僅正常工作往來,進出汽車旅館是因該名女客戶想讓其丈夫誤會才會提出此要求,而兩人僅在房內吃便當,並無逾矩行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23106/sm-33f88d55ec561f06fbd291d926399957.jpg)
人夫買1100萬房喊貴:連中古屋都飆? 過來人:還好吧
台灣房價高昂,可以說是驚驚漲。近日一位人夫說,鄰居9年前買890萬,他半年前買1190萬,「現在連中古屋都飆漲是怎麼回事。」有人回,還好吧。原PO在臉書社團《匿名公社》發文,「現在連中古屋都飆漲是怎麼回事?半年前會搬到這個社區型透天,就是看離車站10分鐘,離學區又近,國小國中走路不用5分鐘,才狠心買下來的。」鄰居表示,3年前花990萬買二手屋。另位鄰居9年前一蓋好就買,花了890萬。原PO說,「我們半年前買的,花了1190萬,同社區同房同型同地坪,短短9年居然漲這麼多?我們還是買2手中古屋,買回來還要重牽電線油漆。」原PO直言,「中古屋不是應該要更便宜嗎?怎麼比9年前的新屋貴這麼多?政府都不管管嗎?」,他買在鄉下,是3樓半透天。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看來地點不怎麼樣」、「你這還好吧,一堆建案疫情前1x現在漲到3x的」、「看來你的地點真爛」、「政府不會管」、「房子是有錢人的玩具,不是給窮鬼住的,要記得」、「我四年前買透天2980萬,現在附近開價賣3880萬」,更有人說,「時刻背景不一樣了啊!我小時候一間透天不用百萬左右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