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相食
」歐洲萬年前有食人習慣 研究證實:「喪葬習俗」並非充飢
有研究指出,約在1.5萬年前生活在歐洲的馬格德林人(Magdalenian),喪禮文化竟是將親人的遺體吃下肚。科學家也在當時的人骨上發現經過咀嚼、用刀切以及從骨頭取出骨髓的痕跡,馬格德林人這樣的行為並非充飢,而是因為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喪葬習俗。根據《CNN》報導,《第四季科學評論》期刊的一份報告,以西元前1.1萬至1.7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西歐的馬格德林文化為研究對象,發現他們食人是常見的一種喪葬習俗。英國國立歷史博物館(National History Museum)的專家查閱相關文獻,確定有59個馬格德林遺址埋葬了人類遺骸,分別位於法國、德國、西班牙、俄羅斯、英國、比利時、波蘭、捷克和葡萄牙等國家。其中15處還發現人類遺骸上有被咀嚼、頭骨被刀切割、從骨頭中取出骨髓的痕跡,有些遺骨還和動物骨骸丟在一起,而這些證據都顯示了當時的人們有同類相食的習性。研究人員則強調,人體遺骸的處理較多發生在北歐和西歐各地,而食人行為在馬格德林文化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種埋葬行為,而非為了充飢。另外,也有研究人員透過遺傳基因發現,當時歐洲有兩個不同的祖先群體,分別為馬格德林文化和埃皮格拉維特文化(Epigravettian)。他們發現前者更偏好食用死者,而後者則是傾向將死者埋葬,隨著後來埃皮格拉維特人往馬格德林人居住的地方遷徙後,食人習慣就逐漸被埋葬取代。
900Kg巨鱷獵食同類 叼嘴裡炫耀整天再一口吞
大自然奉行弱肉強食準則,許多人在野外森林或者郊區經常可看到動物為了生存而獵殺。1名68歲的攝影師史蒂芬(StephenKangisser)日前到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Kruger National Park)進行拍攝作業時,當場直擊一隻重約900公斤的大鱷魚捕獵同類的小鱷魚,還猶如炫耀一般的將其叼在嘴裡一整天,最後才吞吃入腹。根據《Metro》報導,史蒂芬近日前往克魯格國家公園拍攝野生動物時,親眼目睹了一隻重約900公斤的大鱷魚攻擊一隻重約100公斤的同類,待小鱷魚不再掙扎後,巨鱷並未馬上將其吞吃,而是將已經死亡的同類叼在口中,爬行了一整天之後才終於滿意的將牠一口吞掉。史蒂芬表示,大鱷魚把同類含在口中就像是要炫耀自己的戰績與威猛一樣,「我在野外見過很多場殺戮,但從未見過這樣的,我為小鱷魚感到難過。」攝影師在國家公園目睹鱷魚同類相食的驚悚畫面。(圖/翻攝自Metro)報導指出,雖然這樣同類相食的景象令人感到震驚,但在爬行動物的世界並不罕見,尤其是當鱷魚處在食物不足的情況下,便會為了顯示其優勢而出現這樣的行為,也因此體型較小的鱷魚和雌性鱷魚,為了避免自己遭同類獵殺,會盡量遠離身形較大的同類。史蒂芬表示,許多人一生幾乎都會看到過一次鱷魚攻擊同類的事件發生,「公園的許多遊客都曾親眼目睹。」他表示,自己從小就喜歡親近大自然,看過許多人窮極一生也許都沒見過的景象,同時他也不吝將這些經驗與故事分享給他人,「大多數人可能永遠都沒有機會親眼目睹我在野外所看到的事情。」
澳洲鼠疫肆虐!澳洲農民點火活燒老鼠 引網怒批太殘忍
澳洲近期老鼠氾濫成災,成千上萬的老鼠闖進穀倉吃光作物,造成大量經濟損失,也讓農夫對其恨之入骨。近日一名澳洲農夫為了一解心頭之恨,將許多老鼠裝進桶子後,直接點火燃燒,這位農夫的行為被拍成影片上傳網路,引起不少人憤怒。綜合外媒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新南威爾斯州中部某農村城鎮,影片顯示,幾名男子先是站在一座白色桶子前,其中一位藍衣男子先是點燃火柴,往桶子內一丟後,白色桶子隨即燃起大火,一旁的橘衣男也馬上補上一腳,踢倒燃燒中的桶子,數十隻著火的老鼠開始到處亂竄。該影片一出引發不少人反彈,認為這樣的行為太過慘忍,也有人擔心如此會造成環境問題。澳洲鼠患問題嚴重,不少房屋被成群結隊的老鼠入侵,根據「澳洲新聞網」(news.com.au)報導,澳洲東部許多穀倉遭受大批老鼠肆虐,一些農夫甚至因此損失高達30萬美元(約640萬新台幣)。當地一名農民馬丁透露,他的田裡老鼠太過氾濫,數量甚至多到他們已經吃光田裡的食物,開始同類相食。澳洲一名農夫將老鼠裝滿桶子後,直接點火燃燒(圖/翻攝自抖音)
煉獄狗場3/惡劣犬舍罰則輕 她讓「狗吃狗」罰錢就了事
嘉義縣新港鄉「浪浪別怕護生園」出現狗吃狗案件,當地防疫所現已介入調查,但《飼養不當罪》條件嚴苛、難以成立,淡水老婦人陳喜紅過去也曾密集飼養超過200犬隻,狗場環境惡劣甚至逼迫「同類相食」,法院審理後卻認定陳女沒有違法《動保法》,僅被新北市動保處裁處24萬元罰款。陳喜紅的狗場位於淡水小坪頂山區,飼養超過200狗兒,她自稱「太喜愛動物」,甚至離開丈夫兒子創立狗場,許多民眾被其義行感動而捐贈善款飼料,但她收容狗兒卻無力照顧,狗場環境極為惡劣,多隻狗兒被活活餓死,甚至同類相食。據悉,志工進入狗園查看時,園區環境宛如煉獄般慘烈,地板上滿是汙泥糞便,多數狗兒籠裡沒有吃食飲水,僅存的些許食物則發臭長蛆,狗兒們甚至搶食犬隻糞便裡的飼料,園區內還有超過30隻犬隻活活餓死,屍體被其他狗兒拖出啃食,頭部和身體都有被啃咬痕跡。新北市動保處接獲檢舉後立刻前往查緝,先是依未辦理寵物登記、未施打狂犬病疫苗等違規行為裁處24萬元,並蒐集狗場環境惡劣的證據,將陳女移送偵辦。但士林地方法院審理後,認為陳女是無力照顧非故意虐待,而《動保法》的飼養不當罪只處罰故意犯,陳喜紅為犬貓提供食物、飲水和遮蔽及保護措施,如果故意不當飼養,則200多隻狗不會只死亡30隻,認為不可歸責於陳喜紅,因而判決無罪。 士林地方法院認為陳喜紅(右)是無力照顧而非故意虐待,未違反《動保法》而判決無罪。(圖/報系資料庫)
「北極熊吃北極熊」悲劇上演!極圈生物鏈受壓迫 「極地獵殺」頻頻上演
隨著氣候變遷的加劇,北極的能源與航道利益吸引著所有野心家的目光,無論是軍隊擴編、導彈部署,或是軍演的進行,北極沿岸各國在區域內任何的動作都會遭到彼此放大檢視與審慎評估。但是除了列強的爭奪,極圈動物也越來越難以存活,近日有俄羅斯科學家發現,由於氣溫攀升,導致冰層下降,再加上原油的挖掘,破壞北極熊棲息地,「北極熊吃北極熊」的事件越來越頻繁。人類開發害北極熊自相殘殺。(圖/CBC.CA)從照片看到,這頭公北極熊嘴裡叼著的可不是什麼麋鹿或是海獅、海報之類的生物,而是一頭小北極熊,很難相信,北極熊居然會向同類動手,照片中的這頭公北極熊,一開始先追逐著一對北極熊母子、在小熊失足跌落水後,公熊開始獵食小熊,母熊完全無法救援,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小孩落難,全球暖化持續加劇,北極熊噬食同類的情況頻繁,早在2016年,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就曾記錄下「極地獵殺」的動物悲歌。全球暖化加上各e國搶搭化石燃料挖掘話題,造成北極熊的棲息地和食物陸續減少。(圖/Polar Bear Fact)根據俄羅斯科學家默德溫斯基(Ilya Mordvintsev)表示,由於全球暖化加上各北極圈的列強們,搶搭化石燃料挖掘的話題,造成北極熊的棲息地和食物陸續減少,牠們甚至無法靠傳統方式捕食,導致牠們自相殘殺,「北極熊間有同類相食現象,這是長期觀察發現的事實,但過去較為少見,如今卻經常發生」。公北極熊叼食幼熊,極圈生頻頻上演。(圖/Daily Animal WD)其實,北極居民對於「熊吃熊」的現象早就習以為常,夏末初秋,海豹待在海中的時間較長,導致北極熊捕獵有難度,少了主食來源,北極熊就會將「熊爪」伸向小熊。早在2004年,動物學家就發現公熊會尾隨懷孕的母熊,最後將牠吃掉飽餐一頓, 如今這種情況卻持續增加,默德溫斯基認為,極地動物會互相殘殺,主因就是食物供應極度短缺,體型較大的雄性北極熊開始「獵殺」母熊、熊寶寶,因為牠們較容易成為攻擊的目標,尤其是「母熊在餵食寶寶」的狀況下更容易被獵食。「公北極熊叼食幼熊」的照片近日再度曝光,似乎有再呼籲大眾,在大肆開採天然資源的同時,更應該有保護地球的堅定意識。
【影爆點】翁煌德:《寄生上流》Parasite 蟑螂不壞,壞的是人類
蟑螂總是令人聞之色變,但事實上,牠很愛乾淨,且往往低調地藏在暗處,就怕招人注意。只不過說再多優點,都比不上一項致命缺點──牠終究是「蟑螂」。除非能徹底改變外型與習性,一切才有得談。劇初,金家兄妹基宇(崔宇植飾)和基婷(朴素丹飾)為了偷連Wi-Fi而在家中四處亂竄。編導高妙地以一場戲完成三個企圖,既揭示金家窮酸狹窄的生活境況,突顯出人物的卑賤,更預示了緊接到來的寄生大戲。李善均和曹汝貞在劇中飾演上流家庭夫妻檔。基宇在好友介紹下,為朴社長的長女擔任家教。雇主宅第很氣派,在基宇眼中,這是藏污納垢的絕佳地點。眼見主內的朴太太(曹汝貞飾)單純好愚弄,他給妹妹造了假學歷,也引入大宅任教。隨著金家人一個個上門,好戲才要開始。誠然,蟑螂不壞,壞的是無端迫害牠的人類。但哪怕是聖人也難忍與蟑螂共枕,只覺得牠髒、牠臭,想除之而後快,這是人的本能;為了求生的蟑螂,選在資源豐沛處落腳,並且繁衍之,情急時還會同類相食,這是蟑螂的本能。導演奉俊昊或許發覺,原來人類與蟑螂永不止息的對立,有幾分似曾相識,遂以此為根基,本著通俗劇的傳統成就了一則屬於所有時代、所有地域的人類寓言,以最殘酷卻富有創見的語法表述他的人道關懷。所有安於現狀的人,都會從中感受到不安,而好電影莫過於此。6/28上映影評/翁煌德臉書粉絲專頁「無影無蹤」,現任台灣影評人協會理事。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最新出刊272期《周刊王》和2158期《時報周刊》。《周刊王》與《時報周刊》聯姻,一套雙雜誌「旺透價39元」,2019/06/26全省4大超商、全聯及美廉社強勢上架。雜誌內附超商折價券,幫您激省931元,粉絲切勿錯過。想追蹤周刊王最勁爆消息,請進最新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119wantweekly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請點讚時報周刊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