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宛容
」 中醫更年期皮膚搔癢難耐難入睡! 何首烏滋腎茶緩解不適情況
更年期是女性從生育期進入老年期的過渡階段,內分泌發生改變,雌激素分泌減少,卵巢功能衰退,進而引起內分泌失調。45-55歲的女性為更年期階段,臨床上常見症狀為月經週期不規律、潮熱出汗、心悸、抑鬱、頻尿、胸悶、失眠等,而一大部分女性也會開始出現皮膚搔癢或是陰道搔癢的症狀。曾有一位53歲的陳小姐,於52歲停經後,在晚上常有潮熱盜汗的情形,而近來皮膚也開始出現搔癢感,症狀像是螞蟻在皮膚上爬,晚上常會癢到睡不著,西醫診斷為尋麻疹,服用西藥抗組織胺狀況有好轉,但沒吃又會復發,遂轉而求助中醫。更年期婦女腎陰陽失衡 造成盜汗、搔癢、情緒不穩《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吳宛容中醫師表示,更年期婦女正值七七之後,腎氣漸衰,精血逐漸不足,腎陰陽開始失衡。而肝和腎為精血互化的器官,肝血需腎精來滋養,腎精虛衰則肝血亦不足。而中醫認為「諸痛瘍瘡皆屬於心」,心在五行屬火,心火亢盛,而腎水又不足,導致火擾於上,會出現心煩失眠、潮熱盜汗,也會有皮膚搔癢的症狀。更年期女性因肝血不足,肝陰虧虛,導致肝陽上亢,所以情緒容易抑鬱或是暴怒,而情緒起伏也容易導致皮膚搔癢更加厲害。吳宛容中醫師說明,在中醫治療上病機主要為肝鬱血虛生風,治療以疏肝解鬱,祛風養血為主。以上述陳小姐為例,在中藥上使用以疏肝養血的加味逍遙散為主,合上祛風止癢的地膚子,再加上滋陰補腎的何首烏,於門診調理近一個月後潮熱盜汗的症狀明顯改善,皮膚搔癢感也已不再發作,現已不需服用西藥。除了諮詢專業中醫師治療外,在家也可自製何首烏滋腎茶緩解更年期的不適症狀。何首烏滋腎茶材料:何首烏30公克、荊芥15公克、金銀花10公克、生甘草3公克作法:將上述藥材洗淨放入鍋中煮沸30分鐘後放涼即可飲用。功效:何首烏滋陰補腎緩解更年期不適,也可改善皮膚搔癢,古代《瘍醫大全》即有「何首烏湯」用來清熱止癢;荊芥祛風止癢;金銀花清熱解毒;生甘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合用可緩解更年期不適也改善皮膚症狀。穴位保健血海穴位置:大腿內側,膝蓋頭內側端上3指處,股四頭肌內側頭隆起處功效:調節經期不順,亦可緩解皮膚搔癢症狀按法:皮膚搔癢時,可用大拇指稍用力按壓兩腿的血海穴,左右各15分鐘以緩解不適症狀吳宛容中醫師強調,飲食上需注意避免食用過度刺激性食物如烤、炸、辣食物及酒精性飲料,以免加重症狀。可適度補充含植物性賀爾蒙食物如黃豆、豆腐、豆漿等豆類製品以緩解不適。更年期婦女若能有耐性細心調理,則潮熱、盜汗、失眠、搔癢等諸多症狀皆可改善。
地中海型貧血辯證治療三主軸 中醫師保養推薦1茶飲、3穴道
地中海型貧血是先天性遺傳血液疾病,會造成血紅蛋白合成障礙,產生典型貧血症狀的攜氧功能不足及嚴重續發併發症,中醫師吳宛容說明,輕度病人會出現輕微貧血、疲勞倦怠、虛弱、面色膚色蒼白,中度病人會伴隨骨頭畸型、肝脾腫大,重度病人會出現生長遲緩、骨頭畸型、肝脾腫大、黃疸、性腺功能低下,甚至有生命危險。輕症只需要追蹤觀察並做症狀治療,嚴重的需要定期輸血、進行鐵螯合治療以及補充葉酸,更嚴重甚至會進行骨髓移植,若脾臟腫大過於嚴重,需要進行脾切除。併發症包括輸血造成的血色沉著病以及心血管疾病、肝臟疾病、感染或是骨質疏鬆症。先天不足從腎論治 中醫辨證三主軸吳宛容中醫師表示,地中海型貧血屬於先天性疾病,中醫在治療先天性疾病思維中,會以先天稟賦不足為治療核心從腎論治,腎藏精,腎主先天,主骨生髓,搭配健脾養腎及氣血雙補方式來填補先天不足的腎氣精髓物質,藉以降低地中海型貧血的溶血副作用持續惡化。中醫證型上分成三個主軸:脾腎兩虛型:精神倦怠、面色晄白、頭暈耳鳴、失眠多夢、食慾不振、大便溏洩、小便清長、喜暖畏寒、腰膝酸軟、舌質淡胖、苔薄白、脈沉,常用藥物方劑有左右歸丸、八味地黃丸等。氣血兩虛型:神疲乏力,呼吸氣短,頭暈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蒼白無華,手足麻木,指甲色淡,或月經量少,色淡質稀,血崩漏下,舌淡而嫩,脈細弱無力等症,常用藥物方劑有人參養榮湯、歸脾湯、歸耆建中湯等。氣滯血瘀型:無論是脾腎兩虛或是氣血兩虛,都會造成氣行不暢的氣滯現象,進一步造成血瘀症,治療方針會先以脾腎兩虛及氣血兩虛作為主要方劑,加入行氣化瘀藥物,如香附、鬱金、烏藥、青皮、丹參等。吳宛容中醫師說明,地中海型貧血與缺鐵型貧血不同,需要補充葉酸及B12,避免過度攝取鐵質,也需避免鐵質吸收加乘效應,因此傳統治療貧血的補血藥物方劑使用上需謹慎小心,也因為若誤食鐵劑或是造成鐵劑加乘效應會造成嚴重副作用,若身體狀態不明情況下,建議尋找合格中醫師開處處方,勿自行購買補血中成藥方藥物,並諮詢哪些食物類型適合。日常保養1茶飲、3穴道 避免過度攝取鐵質補氣養血茶飲:黨參6g,黃耆10g,枸杞6g,雞血藤6g,旱蓮草6g,陳皮3g,甘草6g,放入500cc水中,熱水悶約30分鐘,溫服即可,藥材可反覆沖泡至淡而無味,以上為一日份量,平日養生茶飲以補氣養血為主軸,氣行則血行,補氣藥量會多於補血藥量,黨參、黃耆、甘草具有補脾胃氣、健脾和中以達養血效果,搭配枸杞、雞血藤、旱蓮草能養肝血滋肝陰。補氣養血穴位:三陰交穴:屬足太陰脾經,具補脾胃助運化而養血,通氣滯,疏下焦,調血室胞宮之效,每日深按5~10分鐘早晚一輪,可達養血活血功效。血海穴:屬足太陰脾經,具調血養血活血,宣通下焦之效,搭配三陰交穴每日深按5~10分鐘早晚一輪,可加成三陰交穴功效。照海穴:屬足少陰腎經,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陰蹻脈,具開通腎氣通達血脈之效,對於肝腎不足較嚴重者,以照海穴搭配血海穴及三陰交穴能透過腎氣輸佈至血脈達到養血功效。除了透過中醫調理外,飲食方面應避免補充過量含鐵質的營養品或食物,如豬血、鴨血、菠菜、蘋果、芭樂、葡萄乾等含鐵量高的食物,否則容易增加身體的負擔和傷害。吳宛容中醫師解釋,攝取均衡的營養,攝取充足的蛋白質,攝食含有維生素較多及富含葉酸的各類食物,如綠色蔬菜、蛋黃、黃豆製品等。地中海型貧血輕症可以依照身體負荷程度適度運動,中重度患者則不宜從事劇烈運動,建議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運動型態與運動量。
肺炎四大證型 中醫分型治療助舒緩縮短病程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肺炎(Pneumonia)是指單一肺葉或整個肺部的發炎症狀,發炎症狀反覆發作持續三個月以上則轉變成慢性肺炎,發炎過程負責氣體交換的肺泡會被發炎物質佔據,為了讓呼吸順暢及適當排出病理產物痰液,患者會利用咳嗽表現來呈現。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說明,中醫在處理肺炎相關疾病會從自身免疫系統平衡及強化來對症治療,中醫將免疫系統對抗外來病菌能力簡化成「正氣」來描述,《黃帝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中醫用外感來統括外來感染源的入侵,包括:病毒、細菌、黴菌、結核菌等,不管是接觸傳染、飛沫傳染、昆蟲和動物傳染,以及飲水和食物傳染等,都可能形成病原感染入侵的機會。中醫將肺炎分四大證型 治療方針公開中醫會根據外來感染源進入身體不同層次、不同寒熱表現症狀、影響不同臟腑器官部位、及改變身體氣血平衡後的後遺症症狀作證型分類,透過不同證型及疾病病程給予不同治療調整方針,吳宛容中醫師將肺炎感染做以下四大證型分類:1.「風寒閉肺型」:多發生於外感初期,外在寒邪侵襲,外在感染源如細菌、病毒順勢入侵造成,接著引起肺部發炎症狀,症狀為咳嗽,呼吸急促,無汗,惡寒,舌苔薄白,舌質淡紅,治療重點需同時祛風散寒及止咳定喘宣肺,以同時解除外感病因及肺部發炎病因,中醫常使用麻黃湯、桂枝湯、小青龍湯,加減肺部發炎處理用藥。2. 「風熱犯肺型」:多發生於外感初期,外在風邪侵襲,伴隨感染源如細菌、病毒順勢入侵,引動體內熱勢體質,接著引起肺部發炎症狀,症狀有呼吸急促,有汗,口渴,咽紅,舌苔薄黃,舌尖紅,治療重點在於散風清熱,宣肺止咳,因肺部發炎反應較劇烈,適度搭配宣肺透熱茶飲可以有效保護肺部,中醫常使用桑菊飲、銀翹散、普濟消毒飲等。3. 「痰熱壅肺型」:多發生於外感中期,感染源如細菌、病毒入侵後發作迅速,引起肺部發炎症狀急劇猛烈,症狀表現為發熱無汗或少汗,咳嗽,喘悶,痰鳴,胸滿,煩躁不安,發燒,舌苔黃膩,舌質紅,治療時以清熱化痰,宣肺開閉,降逆平喘為主,如新冠肺炎這類的證型,屬於急症,中醫使用石膏類方劑降低體熱,避免體溫持續上升破壞中樞系統,加上清熱解毒的蒲公英、大青葉、金銀花、板藍根清熱解毒,白前、款冬花、紫蘇子、葶瀝子、杏仁宣肺平喘。4.「氣陰兩虛型」:症狀表現為汗出氣短,乾咳少痰,納呆,口乾咽痛,疲倦,舌紅絳,苔少,脈細數無力等症狀,常出現在肺炎後期症狀,中醫常使用麥門冬湯加減、生脈飲、清燥救肺湯、沙參麥冬湯等來補肺氣及潤肺滋陰。中藥可以有效調節身體運作機制,藉以提升祛除病理產物痰飲水濕,也會同步提升肺氣,透過肺氣提升肺部氧氣交換率,及呼吸道平滑肌排出有效率來強化將痰咳出、排出的效率,肺炎急性期因個人體質及疾病狀態變化較複雜,用藥處置建議尋求合格中醫師治療。免疫強化穴位:開四關穴+足三里穴 四關穴:雙側合谷穴,雙側太衝穴四關,是氣血陰陽外內出入的要道,合谷穴為手太陽經原穴,可調肺氣下降;太衝穴為足厥陰肝經輸穴、原穴,可調肝氣上升。兩穴一升一降,相互為用,調節氣機周流不息,通達全身四肢,刺激四關穴可以透過疏通全身氣機達到開啟免疫系統調節機制,達到提升對抗外來病菌能力。足三里穴:足陽明胃經合穴,按壓足三里有增強免疫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疏風化濕的作用,也是著名的長壽穴位。益氣潤肺飲黨參3錢、黃耆5錢、百合3錢、金銀花5錢,麥門冬3錢,五味子2錢,陳皮1錢,甘草1錢,用水2,000cc大火滾20分鐘,放涼即可飲用。藉由補脾肺氣來提升免疫力,搭配生津潤肺及清肺熱提升肺部散熱及氧化代謝能力。根據個人體質及身體狀態不同,建議由合格中醫師作藥味調整來調整個人免疫機能,適合平日保健及肺炎後期調理飲用。親民食療:百合燉水梨選擇大顆黃皮水梨,洗淨外皮,稍微削皮保留外皮不削斷,中間梗挖空,塞入冰糖少許約一小湯匙及百合3~5克,整顆水梨連皮及冰糖百合一起燉煮,電鍋蒸煮20分鐘後,梨子會自然出水,湯汁飲用搭配果肉一起吃下痰液會變得比較不黏稠容易咳出,將痰液徹底排出有效加速肺炎後遺症的修復,食療適用於肺炎後期復原,加速解除後遺症症狀,急性期仍須尋求合格醫療治療。
過敏兒吹冷氣鼻水直流 醫師推薦「抗敏茶」擺脫噴嚏
炎炎夏日躲在冷氣房吹空調真是太舒服了!可一進到冷氣房就鼻水直流,噴嚏打個沒完,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中醫師吳宛容解釋,台灣地處於亞熱帶地區,屬於濕熱型氣候,約有1/3人口罹患過敏性鼻炎,碰觸到過敏原就會直流清鼻嚏、鼻子癢、鼻塞、眼睛癢,甚至會噴嚏打不完。常見的過敏原包括塵蟎、花粉、灰塵、貓狗毛等等,而溫度變化本身也是種過敏原,所以「冷空氣」也會刺激鼻黏膜造成鼻黏膜腫脹發炎,進而出現打噴嚏流鼻水的現象。為什麼會有過敏的現象呢?過敏本身和遺傳體質有關,也就是說若父母有一方有過敏體質,小孩遺傳到的機率就是25%,若父母雙方皆有過敏體質,則小孩遺傳到的機率就高達75%。而過敏需要本身有過敏體質再加上接觸到過敏原才會有過敏的症狀產生。上呼吸道過敏一般稱為「過敏性鼻炎」,而下呼吸道過敏則會造成「氣喘」。氣喘是呼吸道慢性發炎而造成呼吸道過度敏感,症狀是反覆咳嗽、喘鳴、胸悶及呼吸急促。吳宛容中醫師提到,這種情況在白天醒來和晚上睡前特別明顯,中醫在治療上也會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體質做調養。過敏性鼻炎中醫稱「鼻鼽」 常有氣虛表現過敏性鼻炎在中醫稱作「鼻鼽」,主要與肺、脾、腎三臟關係較大。《黃帝內經》指出肺主皮毛,司呼吸,開竅於鼻;脾主運化,將水穀運化為精微物質;腎主藏精,主納氣,是人體生長發育及各種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若此三臟功能失調則容易發生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常有「氣虛」的表現,而適當的補氣藥可調節身體的免疫機能。吳宛容中醫師分享,「補氣藥」可提高人體代謝功能,對於冬天或是在冷氣房會手腳冰冷的人來說,可適當的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率。中醫在治療過敏性鼻炎常會使用玉屏風散,裡面的白朮可補氣健脾、黃耆補氣提升免疫力、防風祛風解表可改善打噴嚏流鼻水的症狀。有時也會根據患者的體質適當的給予活血化瘀及清熱利濕的用藥,對於體質的判斷,還是要諮詢專業的中醫師。晨起一杯抗敏茶,跟打噴嚏說掰掰抗敏茶材料:桂枝2錢、白芷2錢、辛夷花2錢、大棗4顆、生薑3片。做法:將藥材洗淨裝進過濾袋,置入保溫杯中沖入沸水700毫升,燜泡30分鐘後即可服用可反覆用熱水沖泡至味淡穴位按摩改善鼻過敏迎香穴:不聞香臭取迎香位置: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凹陷處。取穴方法:鼻翼外側,鼻孔旁5分處。功效:此穴具有清熱散風,宣通鼻竅,預防感冒的作用。感冒或鼻過敏引起的鼻腔閉塞,以致不聞香臭,都可以取此穴進行治療。合谷穴:頭面合谷效神通位置:手背虎口處,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凹陷中。取穴方法:食指拇指併攏,虎口處出現隆起的肌肉,如山峰狀。功效:此穴具有開竅醒神、鎮靜止痛、通經活絡、清熱解表之功。感冒鼻子不通或肩頸痠痛,按捏合谷穴,都有一定程度祛除疼痛的效果。孔最穴:咳嗽氣喘找孔最位置:前臂掌面橈側,尺澤穴與太淵穴的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處。取穴方法:伸前臂仰掌,在太淵穴與尺澤穴連線上的4/9處。功效:此穴具有清熱、發表、利咽、止血的功效。臨床上可用來治療哮喘、咳嗽等感冒及過敏症狀。
中醫穴位提升免疫力 助身體對抗腸病毒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總稱,主要經由「糞口傳染」,分布於腸胃系統通道間,傳染性強,發病迅速且劇烈。中醫師吳宛容說明,中醫根據其發病特性及症狀視其為溫病疫癘,發病初期以風熱症狀為主,病位在肺,病程進入中期以濕熱為主,病位從肺熱轉入脾胃濕熱,若快速轉入急重症則為肺胃熱勢逆傳心包,會出現神經症狀、腦炎症狀、胸腔發炎症狀,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腸病毒有潛伏期 發生四大急重症應盡速就醫中醫溫病的伏邪概念,病邪潛伏於膜原腠理間,正如腸病毒常見潛伏期3~5天,病雖從口鼻入,但易潛伏於腸胃道壁間伺機傳染,透過糞便傳入環境中,當免疫系統機能低弱時更容易發作。發病初期的風熱症狀在腸病毒中典型常見咽喉腫痛、口腔黏膜潰瘍,伴隨部分發燒,吳宛容中醫師指出,中醫常使用銀翹散、麻杏甘石湯等解表清熱方劑,搭配清肺熱及咽部發炎用藥如板藍根、魚腥草等;有些熱勢更重會有咽峽部小水泡及潰瘍,稱為泡疹性咽峽炎,用藥會加更多清熱藥輔助,如黃芩、梔子等;若病勢加重再往裏走至脾胃轉而濕熱重,則要加入袪濕清熱藥物,如甘露消毒丹或龍膽瀉肝湯等,此時手掌腳掌手指腳趾會伴隨小疹及水泡,加上口腔、舌頭破損,就稱為手足口病,適度加入甘露飲等滋陰涼潤藥物,可幫助黏膜修復。最後,若病勢過猛,直攻中樞神經系統、心臟、腦部,產生四大急重症:1.活動力差、嗜睡、意識不清;2.肌躍型抽搐;3.呼吸急促或心跳加速;4.持續嘔吐,請盡速轉往大醫院治療。四關穴+足三里穴 啟動免疫機制、增強免疫力中醫透過穴位調理身體氣機能量,可以有效提升自身免疫力,黃帝內經:「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當免疫力提升後,外來病毒侵入時,吳宛容中醫師分享,可藉由開四關穴+足三里穴,幫助身體有效快速對抗反擊。四關穴:雙側合谷穴,雙側太衝穴四關,是氣血陰陽外內出入的要道,合谷穴為手太陽經原穴,可調肺氣下降;太衝穴為足厥陰肝經輸穴、原穴,可調肝氣上升。兩穴一升一降,相互為用,調節氣機周流不息,通達全身四肢,刺激四關穴可以透過疏通全身氣機達到開啟免疫系統調節機制,達到提升對抗外來病毒能力。足三里穴:足陽明胃經合穴,按壓足三里有增強免疫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疏風化濕的作用,也是著名的長壽穴位。養生茶飲提升免疫力 早睡早起勤洗手最有用根據腸病毒三大病發症狀,手足口病、泡疹性咽峽炎、中樞神經性急重症,及提升自身免疫力為大原則,吳宛容中醫師分享一組養生茶飲:荊芥3g,薄荷3g,金銀花3g,鉤藤3g,茵陳3g,玉竹5g,黃耆5g,甘草2g,蜂蜜1湯匙,泡入300cc~500cc熱水中,悶約15~30分鐘即可飲用。透過茶飲包藥物藥性可以處理腸病毒在中醫病機上引起的風熱、濕熱及肝陽上亢肝風動的症狀,然而根據每個人體質不同所造成病勢進入體內表現可能不同,建議可以尋求專業合格中醫師諮詢,為個人體質狀態量身訂做調整藥物比例來組成適合個人的茶飲。腸病毒好發季節在5~9月,請家中有小朋友的家長,勤洗手及保持良好衛生習慣,病毒傳染途徑可能經過接觸的物品及環境,免疫力較佳的大人可能無症狀,未經察覺悄悄帶病毒回家,若無良好衛生習慣及防範,可能意外讓家中小朋友傳染。吳宛容中醫師提醒,盡可能飲食清淡,養成早睡早起好習慣,以提升自身免疫力。
自律神經失調會引發舌頭痛? 中醫治療可大幅改善此情況
身體的疼痛百百種,較為少見的舌頭痛你是否經歷過?舌頭如同牙痛一般,不痛則已,痛起來卻感覺要人命。中醫師吳宛容分享,臨床上遇到舌痛患者,通常會先看舌面上是否有潰瘍或腫塊,再進一步了解是否有耳鼻喉相關的問題,若無問題則會建議再由神經內科做進一步檢查。舌頭上有許多神經分布,舌頭前側2/3的感覺是由三叉神經的舌神經所支配,後側1/3感覺則是由舌咽神經所支配。三叉神經若受到壓迫,除了前段的舌痛以外,同時還會有顏面的疼痛。而舌咽神經若受到腦幹周圍的血管壓迫,也可能會造成舌後側的疼痛,此外連帶扁桃腺附近也可能會產生劇烈疼痛。倘若上述科別都無異常發現,往往要朝自律神經失調的方向去思考,自律神經失調也可能造成許多異常的疼痛,並同時會伴隨著其他失眠、焦慮、心慌等精神層面的症狀,也會需要耐性治療。舌頭上有線索 提供中醫推理治療中醫治療舌頭疼痛的效果良好,中醫理論中的舌診屬於四診中望診的一部份,可以讓醫者透過舌頭獲得很多資訊,並且藉由舌頭痛的不同區域,去進一步了解究竟是身體哪些地方出了問題。吳宛容中醫師說明,舌頭兩側對應肝膽,舌尖對應心,舌中央對應腸胃,舌根對應腎。若是舌尖處痛,多為心火旺盛型,可使用導赤散或是黃連解毒湯去做治療;舌根痛則為腎虛火旺,可用知柏地黃丸去做加減;舌兩側痛則為肝膽火旺型,則可使用龍膽瀉肝湯去做治療,舌中央痛為胃火旺盛型,可選擇清胃散或是瀉黃湯去做治療。另外也要觀察舌色、舌苔與舌下靜脈,判斷是否有痰濁或血瘀,若有嚴重瘀象可進行舌下絡脈放血。若同時伴隨焦慮、恐慌等心理症狀,則還需加上疏肝安神的藥方如加味逍遙散或是甘麥大棗湯來加以治療。舌頭有許多經絡通過,像是手少陰心經的絡脈,循經入心中、系舌本,足太陰脾經連舌本、散舌下,足少陰腎經挾舌本以及足厥陰肝經絡舌本,因此透過相關的經絡取穴,也可以達到舒緩舌痛的療效。1. 通里穴:屬心經的絡穴,位於尺側腕屈肌內側緣,腕橫紋往手肘方向循一寸處,可放鬆僵硬緊繃的舌頭。2. 地機穴:屬脾經的郄穴,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凹陷處往下四橫指處,可緩解舌痛。3. 太谿穴:屬腎經的原穴,位於足部內側踝尖與阿基里斯腱中點凹陷處,可滋陰降火,保持舌頭的滋潤度並有助恢復正常感受。4. 太衝穴:屬肝經的原穴,位於腳背第一、二足趾跖骨連接部位凹陷處,可平降肝火,也能放鬆焦躁的情緒。中醫特製漱口水 有助緩解疼痛舌痛的病患在日常飲食,需避免飲用過熱的湯水以及酸辣或香料食物,並且避開燒烤油炸的烹調方式,同時也要避開菸酒的刺激,吳宛容中醫師建議,多補充富含維他命C和B2的食材,例如全穀類、深綠色蔬菜、芭樂、木瓜或是番茄等水果。當疼痛發作時,可先含冰水鎮定,或是可透過中藥茶飲漱口,幫助緩解疼痛。材料:淡竹葉2錢、生甘草3錢,金銀花3錢、薄荷2錢、蒲黃1錢做法:將上述材料洗淨,加入500c.c.的水一同煮沸10分鐘後,放涼即可使用。每次大概取10-20c.c.輕漱2-3分鐘即可吐出。功效:金銀花搭配生甘草可清熱解毒,加上淡竹葉有清心降火之功,外加蒲黃可幫助化瘀止痛。
關節、肌肉痠痛與更年期有關? 醫揭1因素所致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讓人心理壓力過大,已經使一些女性提早出現隱性更年期的症狀,特別是過了40歲後月經量突然變少,或是月經往後延甚至兩三個月才來一次,這時常常會伴隨情緒不穩,容易疲勞。但最難忍受的其實是動不動就那裡酸,哪裡痛,關節與肌肉痠痛在全身跑來跑去,去骨傷科或是復健都只能暫時緩解,過一陣子又開始全身痠痛了,中醫師吳宛容提醒,小心這其實與卵巢功能下降有關。隱性更年期症狀是什麼? 壓力導致腰酸背痛、關節腫脹女性朋友卵巢功能下降通常在40歲以後,經過荷爾蒙波動的身體會在許多方面受到影響。吳宛容中醫師指出,因為荷爾蒙激素在女性的骨骼和關節健康發揮重要角色,當荷爾蒙突然低下或是內分泌失調時,女性朋友會經常感覺到手腳上關節疼痛或全身腰背酸脹感明顯等,而壓力、內分泌環境決定各器官機能的控制、協調,平時睡眠不好又會引起免疫失調導致關節炎症狀加重。關節炎本身的紅腫熱痛、不靈活所帶來的困擾,又會加重更年期的心理症狀。相互影響,便形成惡性循環。所以釋放壓力對於關節疼痛非常重要。而水分的攝取與運動絕對要充足,雌激素的變化將會引起水鈉平衡的改變,當卵巢早衰,雌激素的下降就會導致關節內軟骨水分丟失,加快軟骨的退化,引起關節疼痛。吳宛容中醫師提到,在中醫來看就是身體水分的代謝失調,正常情況下,關節軟骨水分高,關節面光滑,摩擦係數非常低;但當關節軟骨裡面的水分丟失,就會造成關節面摩擦係數增大,脫水就會進一步加速關節的磨損,引起骨關節炎或者椎間盤退變,中醫的方劑五苓散,小柴胡湯具有調節人體三焦水道的功能,有助於促進身體水分的調節。肌耐力不足、抽菸飲酒、長期用藥 使關節炎更難受門診或急診經常會碰到一些四五十歲左右的女性,吳宛容中醫師分享,他們來就診的原因是膝關節腫痛、僵硬、活動受限,多伴有全身其他關節的疼痛,如果平時運動量不夠、肌耐力不足、有長期用藥習慣、飲食不良、抽菸喝酒習慣、使用類固醇等族群,將會讓更年期關節炎症狀更加嚴重。中醫在調理方面要著重於內分泌與賀爾蒙的穩定,接著促進患者的氣血循環以換解關節痠脹的困擾。用中醫的整體理論,總體評價全身狀況,再利用中藥的配伍,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再者由於骨性關節炎和骨質疏鬆是具有很強相關性的疾病,在兩者間進行治療往往具有很好的效果,補鈣絕對是關鍵,多吃含鈣食物如豆腐、秋葵、芝麻、紫菜、小魚乾等。解決膝蓋長期痠痛 強化大腿肌力三步驟平時如果關節痠脹,吳宛容中醫師建議要少做讓自己不舒服的動作,檢視自己上下樓梯時,膝蓋會不會覺得無力,如果發現有使不上力、痠痛的問題時,盡量減少做會增加關節壓力的動作,比如:爬山、上下樓梯、蹲、跪,以及翹二郎腿等;這類型的動作對於關節與肌肉痠痛無疑是加速發炎的情況,中醫的調理在治療上有助於促進組織的修復,在日常生活中組織復原的速度大於發炎破壞的速度,患者的症狀會越來越好。如果膝蓋長期有痠痛的問題,吳宛容中醫師建議可以強化大腿股四頭肌力,有助分散膝蓋所承載的壓力,緩解關節的不舒服症狀,老少適宜的大腿肌肉強化運動,詳細作法如以下步驟:1.找張椅子坐下。2.將左腳的大腿往前伸直,停留20秒,放下10秒,如此重複約5分鐘。做完後換右腳。3.只要早晚各做五次,很快就能發現自己的大腿肌肉變強壯了。
農曆新年麻將聚會多! 中醫推「3茶飲」助改善眼睛乾澀
過年熬夜麻將,跟家人朋友聚會,隔天上起床最常見的就是眼睛乾澀,甚至嚴重時可能會誘發乾眼症,乾眼症是現代人極為常見的疾病,症狀不是只有眼睛乾澀,眼皮沉重、有異物感都可能是乾眼症的表現。中醫師吳宛容分享,利用中藥材泡成茶飲,天天喝來解救眼睛吧!乾眼症分3種 對症治療效果好老化、長時間使用3C產品會造成乾眼症,工作太勞累、睡眠不足也會使眼睛疲累和乾澀。有些人甚至會覺得眼皮有緊繃感、沉重感,眼睛黏黏的、視物突然模糊等等。雖然乾眼症的症狀表現在眼部,但原因與內臟機能有關。吳宛容醫師表示,從體質區分,乾眼症患者可分為3類:1. 肝腎陰虛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肝主疏泄,負責調暢全身水分、氣體的通道。吳宛容指出,若體內氣、水循環不好,會影響到眼睛,有些乾眼症患者就是分泌淚液的通道不通暢。另外,腎主陰水,有滋潤濡養的作用,腎不好也會影響眼睛。加上肝經、腎經這兩條經絡都會經過眼部,因此肝、腎有問題,容易導致乾眼症。常見族群:四、五十歲以上的人、更年期後的婦女、長期熬夜者。身體機能老化的年長者,容易有這種體質。年輕人熬夜、愛吃烤炸辣等食物,易生熱化燥,消耗津液,也會讓體質偏向肝腎陰虛,導致眼睛乾澀。症狀:眼睛乾澀和疲勞,但不會有刺痛感、眼睛紅的情況。治療:治療方向以補肝陰為主,使用杞菊地黃丸。飲食:建議常食用富含黏液、可滋陰的食物,例如山藥、秋葵、白木耳、黑木耳。2. 肝火濕熱這類體質的患者,多有作息不規律、工作壓力大、情緒起伏大且容易生氣的情況。同時,飲食較不節制,愛吃燒烤、油炸、辛辣食物,還愛喝冷飲、脾酒。外觀看起來臉色較紅,眼球略呈紅、黃色。除了眼睛乾,還會出現血壓偏高、口臭、便祕等問題。常見族群:以青壯年為主,且男性多於女性。症狀:眼睛乾癢、刺痛、血絲多、眼球覺得熱熱的,以及眼屎比較多。因處於發炎狀況,這類患者容易長針眼。治療:使用洗肝明目湯,清熱明目、消腫解毒。飲食:飲食要清淡,蔬果要多吃。吳宛容表示,尤其是水果,多含抗氧化成分,可保護眼睛,例如奇異果、蘋果。3. 氣陽兩虛年紀大、久坐、久臥的人都會造成氣虛,氣虛情況惡化後會變陽虛。當陽氣耗損過多,體內能量不足,會使體內的氣循環變差,沒有足夠的浸液能濡養眼睛,水分代謝也會變差。常見族群:好發於年紀大的人、久病長期臥床者、長時間久坐的人,以及愛吃冰冷食物且不愛運動的女性。不少女性愛吃水果,但水果多偏寒,加上不常運動,時間久了導致氣虛或陽虛。症狀:眼睛乾澀和疲累,眼皮覺得有沉重感,想閉著眼睛休息。眼皮有沉重感在老年人身上蠻常見的,是他們的主訴症狀。治療:以補中益氣湯為主,此藥方不僅可補氣,還可把氣提升到頭面部。當頭面部的氣循環變好,眼睛滋潤度也會改善。飲食:不適合吃太寒涼的食物,水果要適量食用。飲食以溫食為主,餐點中可加點薑,或吃點龍眼。生薑要確實蒸熟,才能加強暖胃溫腸的功效。3道茶飲為眼睛補水 改善乾眼症針對3種乾眼症體質,吳宛容醫師分享3道茶飲。這些茶飲可以每天喝,但最好在白天飲用,避免影響睡眠。1. 肝腎陰虛:枸杞菊花茶材料與作法:枸杞10克、菊花5朵,放進保溫杯用熱水沖泡,悶10分鐘後即可飲用。枸杞有補肝腎、明目的作用;菊花可抒風熱,也具有明目效果。肝腎陰虛的患者,還可喝白木耳飲、黑木耳飲。2. 肝火濕熱:決明子菊花茶材料與作法:決明子10克、菊花5朵,用熱水泡開,同樣悶10分鐘就可飲用。決明子有清肝明目和潤腸的作用。吳宛容提醒,如果用這個配方比例來泡,飲用後出現腹瀉情況,決明子可減少一點。3. 氣陽兩虛:黃耆枸杞紅棗茶材料與作法:黃耆5片、枸杞10克、紅棗3~5顆,煮法一樣。黃耆能補氣升陽,紅棗可補中益氣、養血。氣陽兩虛的人偏寒,氣的循環不好,血液循環也會較差,食用紅棗可改善。枸杞有明目的作用,紅棗可補中益氣、養血,適合氣陽兩虛的患者。熱敷加穴道按摩 改善眼部循環改善乾眼症,不同體質有各自適合的藥方、食療,有些改善方法則是不分體質的。除了讓眼睛適當休息,吳宛容醫師強調還要保有充足的睡眠。最好在晚上11點至凌晨3點之間處於熟睡狀態,因為此時是肝經和膽經循行的時間。平時還可熱敷雙眼加按摩眼周,改善眼部循環。● 熱敷:毛巾以40度的溫水浸泡,擰乾後敷在眼部,以蒸氣加強眼睛局部的氣血循環。● 按摩眼周:從眉頭攢竹穴開始、依序按眉毛中間的魚腰穴、眉尾的絲竹空穴、眼尾的瞳子髎穴、眼睛下方的承泣穴,最後到眼內角的晴明穴。定點按壓這6個穴位,各旋轉20次。按摩時,是以指關節施壓於眼眶骨,而不是按在眼球上。如果按摩時,眼睛有酸脹感,代表眼周循環差、肌肉緊繃,建議增加每天按摩的次數。